跟蒋介石去台湾多少人是在什么时候决定要去台湾的

蒋介石晚年的两个决定,至今让人心生钦佩!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蒋介石带着他的一部分手下退守台湾。这时他已经六十二岁了,但是精神依旧很好。到达台湾后,国民党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当时台湾的民心十分不稳定,蒋介石只用了八个字——庄敬自强,处变不惊就安抚了大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大家不要因为周遭环境的变化而慌乱,不要让其他人影响自己的身心,只要保持自身不变,周围的混乱就不会影响什么。这八个字很好的稳定了台湾民众涣散的民心,这也可以看出蒋介石的魄力与能力。蒋介石在台湾的生活其实并不幸福,一场车祸让他的健康受到了很大的伤害。车祸后他接受了长期的治疗,但是他的心态却依然很好,从照片上可以看出来他笑得十分开朗,面目也十分祥和,可能远离了权力纷争的他终于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吧。蒋公还做了另一件让人十分钦佩的事。他曾经两度在众人面前表示,他拒绝两个中国这一说法,大陆和台湾都属于中国,中国不会搞什么分裂,两个中国这一说法实在是太荒唐了。虽然,蒋介石最终败退台湾,但他仍然维护祖国的统一,这一点让人十分钦佩。看看现在的台湾,再想想曾经的蒋公,不得不让人感慨啊。蒋介石生前最后一个愿望就是能够回到大陆安葬,这一愿望在现在看来真的很遥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了。
阅读下一篇蒋介石逃往台湾时解放军为何没打其座机?_网易军事
蒋介石逃往台湾时解放军为何没打其座机?
由于没有及时得到中共中央批准,叶剑英又不同意打蒋介石的座机,于是,蒋介石终于顺利飞过广州,逃到了台湾。
(原标题:蒋介石逃往台湾时解放军为何没打其座机?)
蒋介石衣复恩担任蒋介石的座机长,始于一九四三年。这一年,蒋介石、宋美龄恰好有一次贵阳之行。当时的蒋委员长并无专机。先一天,衣复恩奉航委会主任周至柔命令,翌日载蒋介石夫妇由重庆至贵阳。任务重大,衣复恩先飞贵阳,测试航线和场地。第二天,即在C-47运输机上绑了两张藤椅,做为蒋氏夫妇的座位。此时的这架飞机,既无空调也不隔音,蒋介石的侍从们分坐机舱两旁的铝制座椅,蒋氏夫妇则坐在临时固定的藤椅上。不过,此次航行非常顺利,蒋介石很满意。此后,衣复恩曾多次以这种简陋方式,载着蒋介石出巡。一九四五年四月十二日,罗斯福总统去世,杜鲁门接任。杜鲁门继续加强中美联盟,向中国政府示好,赠送一架座机给蒋介石。该机由C-47改装,机身为银白色,机内陈设考究而舒适,座椅一律为沙发,前舱为一间办公室,有一张软床,另有厕所和简单的厨具,空调和隔音设备当时也属上乘。蒋介石亲自命名为“美龄号”,衣复恩也因为驾机技术出众而成为专机的机长,不再接受其它任务。任专机机长十年后,衣复恩当上了台湾“空军情报署长”。二零零零年,衣复恩出版了《我的回忆》,该书披露了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蒋氏父子与美国CIA合作,派遣空军飞行员到大陆秘密侦察历史。衣复恩在书中透露,这类间谍飞行在台湾只有三个人有权指挥:衣复恩─蒋经国─蒋介石。据悉,蒋介石还喜欢秘密召见U-2(黑描中队)成员,对于U-2拍摄的照片,也常常亲自过目。有一次,黑描队员甚至奉命绕道拍摄了蒋介石家乡溪口镇的照片,照片上,王太夫人的墓地都看得一清二楚。衣复恩回忆说,每次黑蝙蝠或者黑描完成任务返航,美国的专用飞机早巳在新竹基地守候,等飞机落地停稳,美方人员立即登机,拆卸飞机上的电子监听设备,把搜集的情报资料带回美国分析。蒋介石乘机飞台湾 叶剑英手下留情未攻击解放军在1949年横扫大半个中国,国民党在大陆战场上节节败退。蒋介石无奈之下选择台湾为“不能再退的后方”,于是,他在1月21日宣布下野,由李宗仁接任代总统,并于日下午2时抵达台湾。在蒋介石乘飞机逃往台湾时,中共本有机会将飞机打下来,但由于叶剑英没有得到中共中央的同意,而错失了这个机会。蒋介石无奈下台1949年初,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损失过半,解放军将战线压至长江一线,国民党统治面临垮台的命运。此时,蒋介石的后院又起火了。国民党桂系白崇禧、李宗仁公开要求他下野,与共产党和平谈判。面对这种形势,蒋介石不得不考虑退路了。蒋介石的哭泣蒋介石采纳了历史地理学家出身的张其昀的建议,决定着手经营台湾,作为今后的退身之所。日,国民党行政院长孙科发布命令,正式任命蒋介石的亲信陈诚为台湾省政府主席。这道命令,连时任副总统的李宗仁和台湾省主席魏道明都事先毫不知情。陈诚得令后,于日即迁入台北主持政事。1月18日,蒋介石再任命陈诚兼台湾省警备区总司令;3月,再任命陈诚为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委。这样,陈诚总揽了台湾的党、政、军大权,开始替蒋介石经营台湾。1949年元旦,新华社发表新年献词,提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同日,蒋介石通过中央社发表“新年文告”,呼吁“国共和谈”。1月5日,毛泽东为新华社起草评论《评战犯求和》,将蒋列为战犯,拒绝和蒋介石谈判。1月14日,中共再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了八项和谈条件,第一条即惩办战争罪犯,并蒋名列战犯名单之首。蒋介石已无退路,只有下台。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任代总统。为退守台湾做准备日,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在其上海的办公室里接见了蒋介石的大公子蒋经国。蒋经国拿出一封蒋介石的“手谕”,上面明令俞鸿钧尽快将全部库存的黄金、白银和美钞运往台湾。当时,国民党经过“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将民间的几乎所有黄金和美元收归国库,估计有库存黄金390万盎司以及7000万美元的外汇和相当于7000万美元的白银,合计约5亿美元。在蒋介石的指挥下,这笔巨额财富由海军舰只全部抢运到台湾。后来李宗仁虽然撤换了俞鸿钧,但也未能阻止国库“大搬家”行动。李宗仁还命令陈诚将已经运往台湾的黄金、外汇和白银运回大陆,但连李宗仁的命令只不过是一道废纸。被抢运到台湾的还不只是金钱。在上海解放前的几个月里,蒋介石动用军舰将大批机器设备、布匹等物资向台湾转移,仅从上海一地就装走了1500多船。蒋介石还让国民党资源委员会委员长孙越崎将一些重要的工厂拆迁运台,将珍藏在南京故宫博物院的原北京故宫所藏历代古玩字画精品,包括铜器、瓷器、玉器、字画等1424箱,图片画册1334箱,历史档案204箱,合计文物23万多件全部抢运到台湾,成为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对于搬不走的或来不及搬走的水电站、发电厂等,蒋介石则命令炸毁。蒋介石仓惶逃往台湾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当天,百万大军在一千里战线上横渡长江,蒋介石苦心经营达三个月的长江防线瓦解。解放军在4月23日占领南京,国民党政府“首都”失守,国民政府南迁广州,“代总统”李宗仁则飞回老家桂林,并随后以治病为由经香港飞赴美国。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10月14日,广州失守,“国民政府”再迁四川,蒋介石也赶到重庆指挥,并在此度过了他在大陆过的最后一个生日——63岁生日。11月30日,重庆失守,蒋介石逃往成都。12月7日,行政院长阎锡山率国民政府各部门从成都逃往台湾。12月9日,云南省主席卢汉起义。10日,西康省主席刘文辉宣布起义。自此,成都已成为解放军四面包围之中的一座孤城。就在刘文辉宣布起义的当天下午,日下午2时,蒋介石带着儿子蒋经国,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仓惶逃往台湾。叶剑英手下留情日,解放军15兵团已接管了广州飞机场,但飞机场仍留有国民党人员。在蒋介石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前,成都机场人员与广州机场联系,了解广州方向的天气情况,由于他们过去在一个系统,都非常熟悉,广州的机场得知蒋介石乘坐的飞机将在下午三点左右到广州上空,直接飞往台北。白云机场立即将这个情况报告到15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洪学智处。广州白云机场解放军接管负责人建议,可以用战斗机把蒋介石座机迫降下来,或者是干脆打下来。洪学智在了解了这一方案的可行性之后,将情况报告给时任15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的叶剑英。叶剑英表示要请示中共中央,但中共中央的指示久久不来,洪学智当时要求“干脆先斩后奏,先打下来再说。”但叶剑英认为“中央没有回音就不能干。”由于没有及时得到中共中央批准,叶剑英又不同意打蒋介石的座机,于是,蒋介石终于顺利飞过广州,逃到了台湾。(口述:洪学智 来源:金羊晚报)延伸阅读:蒋介石逃往台湾时到底运去了多少财宝1949年前后,150多万吃“皇粮”的人口突然涌入台湾,对于当时只有600多万人口的台湾无疑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然而,在这种经济背景下,蒋介石政权居然挺了过来,还使台湾创造出经济增长“奇迹”,这中间有什么秘密呢?1949年前后,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岌岌可危,退守台湾已势在必行。蒋介石以其“精明”之道,在退守台湾前,将国库中的黄金、美钞、银元偷偷地运到台湾,来个釜底抽薪,使李宗仁的代总统“总而不统”,无法控制国民政权的局面,而且没有与共产党“和谈”的本钱,丢给将来的毛泽东、共产党政权一个烂摊子,使其难以维持大局,并给美国人一点颜色看看,使他们知道,中国非有蒋介石不可。1949年2月上旬的一天,曾任国民政府上海市市长、财政部部长、中央银行总裁、时已去职在香港逗留的蒋介石的亲信俞鸿钧,突然接到蒋介石从溪口拍来的电报,要他想方设法将国库中的黄金提出来秘密送到台湾,并叮嘱再三,“千万要守秘密!”2月14日下午,一架由香港飞来的飞机在虹桥机场降落,此时上海进入临战状态,机场四周,宪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对往来旅客悉数搜查。当头戴一顶黑色礼帽,身穿一袭黑色风衣,鼻梁上架着副金丝眼镜的俞鸿钧一出飞机弦梯口时,立即引起了宪兵们的警惕,他们把俞鸿钧引至候机室,进行了审问。俞鸿钧介绍了自己的身份,但却拿不出任何证件和证明,宪兵们哪里肯信。无奈之下,他只好向宪兵提出和时任上海警备司令的汤恩伯联系一下,在电话机旁守候多时,终于和汤恩伯接上了话。汤恩伯立即派车到机场迎接。这时,宪兵们才知道他不是冒牌货,而是位大“长官”,立即向他道歉。俞鸿钧摆出“长者风度”,与宪兵们一一握手道别,嘉许了他们“恪尽职守”的精神。俞鸿钧在汤恩伯的帮助下,撇开了当时的财政部长兼中央银行总裁刘泗业,直接与自己原来的旧属取得了联系,转达了蒋介石转运黄金的旨意。这批旧属获知老长官的来头和来意之后,立即采取各种方案,将藏在中央银行的黄金、外币、银元做了明细账,告知了俞鸿钧,并协商了安全、可靠的运出方法。安排妥当后,俞鸿钧立即告知蒋介石一切安排妥当,只等行动。蒋介石得到消息后,立即致电曾是自己机要秘书、时任联勤总部财务署长的中将吴嵩庆,让他在上海秘密组织运送工作,并指令:所有这些硬通货,全部交由蒋介石掌握,吴嵩庆只对蒋个人负责,在上海运送过程中,不得有误。
2月18日黄昏,一艘外表破旧的海军军舰接到海军司令桂永清的密令后,停泊到了上海外滩中央银行附近的码头旁边。午夜,在一片细雨蒙蒙中,一群由海军士兵化装成的民工进入中央银行,不声不响地将一箱箱黄金运上了军舰。凌晨4时许,装运完毕,这艘军舰驶出吴淞口,以最快的速度向东南方向驶去。20日中午,这批黄金运抵台湾基隆港,当晚,俞鸿钧接到当时台湾省主席陈诚从台湾打来的电报:货已收到。俞鸿钧放心地舒了口气,随即将这一消息电告蒋介石。随后几天,还是这条军舰将中央银行的美钞、银元从上海运到厦门,有的放置几天后才运到基隆。
本文来源:金羊网
责任编辑:刘艳青_NN2502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胡适为何死心塌地跟蒋介石去台湾
日 17:24来源:凤凰网读书
作者:岳南
而此时,鉴于在中国政学两界不可忽视的巨大存在,共产党方面也加紧了对其拉拢、争夺行动。根据中共高层指令,几个地下党、原胡适的弟子纷纷潜入北平,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做胡的政治思想工作。早些时候已弃教职走出清华园,秘密潜入解放区等待出任中共高官的吴晗,曾专门指派嫡系找到胡适密谈,让胡留在北大,不要无事找事地跟着国民党乱跑找死。
当然,这次交谈,吴晗的指令不再代表过去自己向国共两党宣称的&我们人民&,而是代表&我们中国共产党&。但是,胡适没有听从这位前爱徒,现以高官大员自命者的指令,乃冷冷地回了一句:&不要相信共产党的那一套!&意思是我不相信,你吴弟子也不要悬在&两渚岸之间,不辨牛马&的阴阳界中做着美梦,还是早一点鞋底抹油&&开溜的好。最后,胡适旗帜鲜明另加斩钉截铁地让来使告诉吴晗三句话:&在苏俄,有面包没有自由;在美国,又有面包又有自由;他们来了,没有面包也没有自由。&[18]
吴氏知胡老师心意已决,遂放弃了努力,但共产党高层仍不死心,便以其他的方法进行心理攻势。据时任北大教授兼东方文学系主任的季羡林回忆,当解放军包围北平郊区时:&我到校长办公室去见胡适,商谈什么问题。忽然闯进来一个人&&我现在忘记是谁了,告诉胡适说解放区的广播电台昨天夜里有专门给胡适的一段广播,劝他不要跟着集团逃跑,将来让他当北京大学校长兼北京图书馆馆长。我们在座的人听了这个消息,都非常感兴趣,都想看一看胡适怎样反应。只见他听了以后,既不激动,也不愉快,而是异常平静,只微笑着说了一句:&他们要我吗?&短短的五个字道出了他的心声。看样子他已经胸有成竹,要跟国民党逃跑。但又不能说他对共产党有刻骨的仇恨。不然,他决不会如此镇定自若,他一定会暴跳如雷,大骂一通,来表示自己对国民党和蒋介石的忠诚。我这种推理是不是实事求是呢?我认为是的。&老季又说:&因此,说他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说他&一生追随国民党和蒋介石&,都是不符合实际情况。&[19]
直到日,胡适接到教育部长朱家骅亲自拍发的密电:&明天派专机到平接你与陈寅恪一家来京&,胡适才有离平的打算。当国民党派出的飞机飞抵北平上空时,南苑机场已被解放军控制,飞机无法降落,只能空返。14日,蒋介石两次亲自打电报摧促胡适飞南京,并派专机迎接。胡得此消息,决定乘机南飞,临行前,他派人劝辅仁大学校长兼好友、与陈寅恪齐名的史学大师陈垣共同乘机赴京,陈垣不从。令胡适想不到的是,不但老友陈垣不从,即使他的小儿子胡思杜也表示暂留在亲戚家,不随父母南行。这一拒绝令胡适夫妇大为吃惊,心中恼怒又不知如何是好。
1941年,胡思杜投奔在美当大使的胡适进入美国学校读书,1948年夏回到国内,8月30日到北平图书馆报到,成为北图的一名职员。据胡适办公室不挂名的秘书邓广铭回忆说:&当时胡思杜不愿意随胡适南飞,他刚从美国回北平不久,对国内这几年的情况不熟悉。他说:我又没有做什么有害共产党的事,他们不会把我怎么样。结果胡适夫妇就把他留下来了。&[20]因事涉紧急,胡适无法也无力在短时间内做通这个脑后长有反骨的儿子的政治思想工作,眼见胡思杜周身充溢着一股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的牛烘烘的叛逆气味,胡适夫妇颇感无奈,只好强压怒火,按照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或者儿要守家的古训&&随其便了。胡适对儿子说了几句不要再像在美国读书时那样&&整天出去吃喝嫖赌,正事不干,除了工作,要好好蹲在家中照看家产与书籍之类的话,便告辞而去。未久,胡适驱车来到邓广铭家中,急切地询问能否找到陈寅恪,并谓昨日南京政府来电,说今日派专机抵达南苑机场,&抢救&胡与陈寅恪等著名教授离平。胡打电话至清华问询陈氏的情况,告之已回城内,但不知具体落脚何处,因而要邓广铭想办法寻找。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钻忠]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性福潜规则:少妇的招数
读书名博: |
&&&&&&&&&& |
一周图书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如果台湾守不住 蒋介石准备逃往哪个国家去?
09:58 来源: 快乐老人报
[ 字号:大 中 小 ]
本文摘自:《快乐老人报》日第16版,作者:佚名,原题为《台湾万一守不住蒋介石要逃往哪里》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后,稍稍喘了口气。最后,宋美龄叫孔祥熙的女婿,也就是孔令仪的丈夫陈继恩专程去一趟台湾,以“到瑞士休养一段”为由,劝蒋介石离台。
  宋美龄要蒋介石逃亡瑞士
  1949年,蒋介石逃到台湾后,宋美龄正在美国寻求援助。她感到,美国不再支持蒋介石,国民党无论如何也守不住台湾。蒋介石再往哪里跑呢?在美期间,宋美龄与美国各界接触甚多,无论是政界还是军界人物,对蒋介石均无好感。宋美龄思前想后,决定给蒋介石发电文,劝他到瑞士避难。但蒋介石并没有复电。宋美龄又给蒋介石发电说,由于跟美方打交道十分困难,她觉得蒋介石应马上到瑞士去。然而,蒋介石的态度并不积极。最后,宋美龄叫孔祥熙的女婿,也就是孔令仪的丈夫陈继恩专程去一趟台湾,以“到瑞士休养一段”为由,劝蒋介石离台。
  1949年12月初,陈继恩到达香港。意外地碰到何应钦的老婆王文湘。何应钦与其他许多国民党高官一样,人虽已到台,因担心台湾不保,不敢将老婆接到台湾。王文湘得知陈继恩即将赴台的任务后,立即将此事电告何应钦,让他做好外逃准备。为求得可靠消息,何应钦悄悄去找好友、总裁办公室秘书主任黄少谷打探。黄少谷告诉何应钦确有此事,但蒋介石没有答应,而且此事是蒋夫人等人的意见,不要外传,以免影响人心和士气。
  蒋介石宁去日本不去瑞士
  那时,国民党高官的太太、亲戚有不少居住在香港,王文湘在与他们闲聊时,无意间将此事透露了出来。很快,蒋夫人要蒋介石到瑞士避难的消息开始流传,一时间,人心惶惶。
  陈继恩到台湾秘密会见蒋介石,全力劝说蒋介石去瑞士。蒋介石告诉陈继恩,共产党即使攻打台湾,也需两三天才能登陆,到时离台也来得及。蒋介石还说,台湾即使保不住,他也不会到瑞士,要去就去日本。陈继恩返回美国,把蒋介石的意见转告了宋美龄。宋美龄也觉得,台湾的安全可能暂时没问题,加上蒋介石又不愿去瑞士,就没再逼蒋。
  对蒋介石来说,幸运的是,后来因朝鲜战争爆发等因素,最终没让他走上流亡国外那条路。(摘编自《台海风云》《国家人文历史》《人民政协报》)
编辑: 潘东
         2  
40岁周迅披婚纱
明星"地铁照"
朝鲜红灯区
西双版纳万人伞舞
日小学生早熟装扮
小王子的一天杜月笙不跟蒋介石去台湾的三个关键原因
&&&&杜顺安说:“总的说来,祖父不愿意去台湾,就是三件事。其一是‘红帖子’不见了,祖父不开心,心想你蒋介石当了总统了,在礼貌上我本来就是要还你的,但是为什么别的东西不丢,偏偏这张‘红帖子’不见了?……”
&&& 本文摘自《蒋介石父子1949危机档案》,王丰著,九州出版社,2010.9
  一九四九年,杜月笙离开上海到香港,就是不跟蒋介石去台湾,有几个关键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红帖子&不见了。  杜月笙的长孙杜顺安说,蒋介石早年尚未发迹时,曾经到上海由旁人引荐见过杜月笙,并且递过&红帖子&。&递红帖子&就是投门生帖子,要在帮内施行摆香堂的仪式。蒋介石曾经拜在杜月笙门下,成为其门生。论年纪,蒋介石还大杜月笙一岁,但杜月笙早在二十三岁就已经是青帮重要头领。  杜顺安的父亲,即杜月笙的长子杜维藩曾亲口跟他说:&我们家有蒋介石的红帖子。&所谓&红帖子&,就是一张上面写着投入门生的姓名、父母亲的名字和本人生辰八字的红纸,帖子上并以毛笔正楷工整写着:&弟子某某某认某某人为师&。父亲告诉杜顺安,蒋介石递的&红帖子&上,名字清清楚楚写着&蒋志清&三个字,蒋志清是蒋介石上学以后用的名字。  抗战时,杜月笙离开上海,把这纸蒋介石以蒋志清之名写的&红帖子&留在家里的一个保险箱里,由一位账房负责保管。等到抗战胜利回上海打开一看,才发觉什么都没有短少,唯独那张&红帖子&不见了,这件事确实离奇诡异。  杜顺安推测,帖子应该是蒋介石派人拿走的,他说:&本来,我祖父的意思是想藉一个适当的时机,把这份蒋志清过去递给他的&红帖子&,原封不动归还给蒋先生的,谁料到竟会不翼而飞呢?&  杜月笙不去台湾的第二个原因,是和复员后的一些事情有关。胜利后,他满心以为即使不能当上市长,至少也可当个议长吧,结果没想到什么官衔也没有,到头来成了一场空。  杜顺安说:&祖父心里很清楚,自己胸无点墨,大字不识几个,蒋介石怎么可能要他当议长、市长。蒋介石要他做国大代表,祖父也觉得自己不识字,不宜当国大代表,要我母亲当国大代表,母亲不愿意做官,最后祖父只好要万墨林担任国大代表。&  上海打老虎是祖父对蒋介石失望的另一个导火线。  蒋经国上海打老虎时抓了杜月笙的三子杜维屏,虽然有许多人在杜月笙面前献策,也有不少人自告奋勇,自称我认识谁谁谁,打一通电话,就释放了,但杜月笙心里很清楚这来龙去脉,坚信杜维屏没有犯错。杜月笙起先一句话都不吭,最后在议论纷纷之下开口了,他说,关于杜维屏的事,谁都不许讲一句话,不准任何人去讲情,静待蒋经国的调查。结果,关了三天,杜维屏被无罪开释。杜顺安说,这也是父亲亲口告诉他的。  还有一说,说杜月笙因为鸦片瘾头很重,所以国民党当局不让他去台湾,&这是不准确的讲法。&杜顺安说,&祖父虽然抽大烟,但是他是可抽可不抽,不是非抽不可,因为他没抽上瘾。倒是我第五个祖母孟小冬,抽鸦片抽得厉害,她上了瘾,她到台湾之后,鸦片照抽不误,私底下抽,国民党当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此,总的说来,祖父不愿意去台湾,就是三件事。其一是&红帖子&不见了,祖父不开心,心想你蒋介石当了总统了,在礼貌上我本来就是要还你的,但是为什么别的东西不丢,偏偏这张&红帖子&不见了?启人疑窦。其二,是蒋经国把我三叔叔杜维屏关进去了,让我祖父非常生气。其三,就是为了上海市长、议长的事情。蒋先生连荐举议长、市长表面上的客气都没有。你蒋先生总要来跟祖父客气一下吧,过来邀请我杜某人,好歹表面上做个样子,给祖父一个面子也行,可是竟然连请都没有来请过,连面子上最容易的动作都不作,这摆明了是昭告天下,新政府不需要杜月笙这种本地势力介入,非但如此,新政府还怕我们兴风作浪,要想铲除我们这批人。&杜顺安说:&所以祖父有这么一句话:我们是夜壶,蒋介石把我们用完了,眼看没有利用价值了,就往旁边一甩,再也用不着你们这些夜壶了。&  不过,杜月笙在过世之前交代他的两个太太和杜维藩等,待他过世之后,就去台湾,因为他在台湾还有一些人脉关系可以帮忙,而且台湾也比香港安全。因之,杜月笙过世之后,杜家就举家搬到台湾去了。  杜顺安说,在台湾,某日,他们去台北市长安东路一家广东烧腊餐厅吃饭,刚好蒋经国也在那家餐厅里用膳,蒋经国马上走了过来,和杜维藩握手致意,并坐在他身边以上海话说:&上海的事情,我感到抱歉!&蒋经国这句抱歉,一笔勾销了过往仇隙,过去的恩恩怨怨,俱往矣!
(责任编辑:张淑燕)
【】希特勒对于穿着比较随意,他的衣服不多,而且毫不考究,时尚对他来说没有意义。鞋子不要夹脚,西装不要妨碍活动,
【】&五四&运动中,人人皆曰可杀的曹汝霖当年留日回国,曾在颐和园为慈禧讲立宪。太后问起日本立宪、国会选举等事情。
卡斯特罗传奇革命队伍一度被打得只剩下12个人,和切&格瓦拉并肩作战,33岁成为推翻独裁政权的英雄,跟11位美国总统过招,躲过中情局策划的630多次暗杀,半个世纪以来,卡斯特罗就像与风车搏斗的堂吉诃德,左冲右突,无所畏惧;他有时也难掩似水柔情,先后与5位女子产生了革命时期的爱情,来世则希望成为一名世界级作家&&
大陆的最后一战:昌都战役/文亭《民报》与三民主义理论/杨天石蓝荫海:北京人艺幕后往事/李响毛泽东与西园寺公一的长谈/ 张宝昌服役40年,中国空军的顶梁柱/纪彭刘铭传:盐枭出身的台湾近代化之父/熊崧策高岗在西北的凶悍作风/王恩山
热点文章排行
本书是著名学者丁启阵的最新著作,讲述了唐代诗人所处的时代与命运、他们的才华、功名、性情爱好、精神信仰和生存之道。全书分上、下两卷。
该书描写了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在回归久违的故土家园之后,因内战爆发和各自的政治歧见,不得不忍痛离别,遥天相望。
该书翔实记述了蒋介石的生平事迹,解读了蒋的崛起历程及其掌控中国后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揭示了其最终丧失中国政权的必然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介石什么时候去台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