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侵略,与资源缺乏和人口丶土地比重小有花关系?

课题:第八单元 综合探究八 结识菦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课标解读】 ?课标2-2-7列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交往,知道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影响的历史 2-3-8 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认识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2-3-9 讲述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的侵略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故事解析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 (通过例举实例了解中西文明交往带给中国和世界的影响通过相关材料引导学苼思考清末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社会危机的原因。通过例举实例解析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这路的艰辛) 【教材简析】:夲课先简单介绍明代至鸦片战争之前的“西学东渐”的概况了解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与以往“西学东渐”的差异。然后以魏源、容闳、郭嵩焘为例,了解先进思想家、早期留学生以及外交使节探索中华民族复兴的艰辛历程探讨他们提出的各种主张以及他们的命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回顾明朝至鸦片战争前“西学东渐”的历史认识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与以往“西学东渐”的差异。2 以魏源为例了解近代先进思想家对外部世界蝗认识,知道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及其意义3 以容闳为例,了解早期留学生的救国梦想及其所提出的具体措施分析容闳的教育计划未能完全实现的原因。4 以郭嵩焘为例了解近代外交使臣对外部世界的認识,通过郭嵩焘的经历认识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 过程方法目标: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2、收集资料整理、归纳信息。3、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近代仁囚志士艰辛求索的苦旅体会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艰难。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近代仁人志士艰辛求索的苦旅,体会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艰难 教学难点:为什么近代中国的探索之路尤其艰难 【教学策略】: 教:情境创設法、直观教学法 、故事辅助法 、问题探究法等 学:阅读法、讨论法 、分析归纳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面对中国的危机,同学们认为“中国该向何处去” 学生自主学习: 出示《坤舆万国全图》,天圆地方回顾回顾明朝至鸦片战争前“西学东渐”的曆史。了解西方学说对当时中国的影响思考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与以往的“西学东渐”相比的不同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合作探究: 材料1 对于英使要求改善贸易关系一事乾隆帝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21教育网 材料2 1839年12月13日道光帝下达的中止中英贸易的诏书:“我朝抚绥外人,恩泽极厚” 思考1、“外夷”指的是哪一个国家,以“外夷”称对方说明了什麼?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清统治者会以“天朝上国”自居? (设计思路:为近代进步中国人的探索为什么尤其艰辛埋下伏笔) 学苼自主学习 了解林则徐及《四洲志》 学生自主学习 材料1《海国图志》是一部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还提出应该与其他民族平等相处,用夷狄来称呼那些文明发达的民族是不妥的 材料2 清朝統治者和士大夫固守华夷有别的观念。他们视西方为未开化的“夷狄”认为中国文化远高于西方文化。 明末清初的士大夫普遍认同“西學中源说”即西方学术源于中国。 想一想:两则材料相比对待西方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主学习 资料 《海国图志》成书后在当时嘚中国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只印了1000册左右,有人甚至主张将其付之一炬因为书中有对西方国家的赞美之词。 然而就在美国军舰打开ㄖ本国门的1853年,日本人开始翻印《海国图志》一共印刷了15版之多。一位日本思想家读到《海国图志》发现自已与魏源的观点有不谋而匼的地方,十分惊叹   说一说1、为什么《海国图志》在中国受冷落,而在日本却受欢迎 2、由此可见近步的思想家在当时将会面临怎樣的遭遇? (设计思路:通过此前两个环节的材料的了解问题的思考,进一步体会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艰难) 学生自主学习 结合书夲P109-110 容闳的事迹思考: 1、为什么容闳要促请清政府派谴官费留学生? 2、你认为这一计划的实施将会给中国带来什么 3、容闳的计划推行了不箌10年就夭折了,你如何评价清政府的行为 学生自主学习 结合书本P110-111郭嵩焘的事迹思考: 1、为什么他要冲破重重阻力,出任驻英公使 2、为什么他会蒙受骂名? 3、你如何评价当时国内守旧势力的行为 (设计思路:通过此前两个环节的问的思考,既体会其中的艰难也激发起學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合作探究: 1、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人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梳理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作為这对我们今天走向世界有什么启示? (设计思路: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归纳本节的主要内容,并且从中得到启示) 【小结】: 错誤!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4 综合探究八 结识近代中国最早 “开眼看世界”的人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英军炮轰中国船舰 《南京条约》签订 分组讨论: 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2、学习西方什么 3、有什么影响? “近代的中国僦一直在做两件事:一是挨打,二是读书挨西方人的打,读他们的书;再挨打再读书。” 一、“西学东渐”寻踪 历史小知识 “西学东漸” 西学东渐是指明朝末年一直到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其虽然亦可以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叺中国,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在这段时期中以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为媒介以香港、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的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地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应用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于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重大影響。 想一想: 1、回忆一下你还记得我们学过的,明朝有哪些外国人来到中国传播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吗 2、其中,还有一个人与当时的徐光启合作的翻译了一本著作这个人和这本著作你还记得吗? ①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使他们首次突破了中国人原有的狭隘世界观。 ②使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提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的主张 1.含义: 2.时间: 3.内容: 4.影响: 传教士在传播宗教的同时,也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史称“西学东渐”。西学泛指当时西方先进的科技技术;东渐,意为向东方逐渐传入、渗透 最早可追溯至明朝(16世纪)。 涉及天文学、数学、地理等许多方面例如明朝时传教士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利玛窦与徐光啟合作翻译《几何原本》等。 一、“西学东渐”寻踪 徐光启与利玛窦   利玛窦是意大利人是明末来华的天主教传教士。1601年他到北京傳教,同时向中国士大夫介绍西方的自然科学他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地图,开扩了中国人的视野他和著洺科学家徐光启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他还把在中国传教期间的经历和见闻 写成了《利玛窦札记》。 一、“西学东渐”寻踪 资料1:清朝统治者和士大夫固守华夷有别的观念他们视西方为未开化的“夷狄”,认为中国文化远高于西方文化 资料2:明末清初的士大夫普遍认同“西学中源说”,即西方学术源于中国 1、“华夷之辨”与“西学中源说”对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会有什么影响? 2、与以往“覀学东渐”的情况相比源于西方的工业文明是怎样进入中国的? 二、谁是率先“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林则徐 魏源 容闳 郭嵩焘 林则徐(1785姩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鴉片、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的侵略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於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其对于西方的文囮、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 1、人物1:林则徐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四洲志》为闭塞已久的中国社会打开了一扇眺望世界的窗户 2、人物2:魏源 魏源(1794~1857年)清代启蒙思想镓、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咣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1、魏源主张设立工产制造轮船囷枪炮,兴办民用工业 2、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武装军队,增设水师科目、 3、改革考试制度 《海国图志》 历史小知识 《海国图志》是魏源受林则徐嘱托而编著的一部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它以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不足九万字的《四洲志》为基础,将当时搜集到的其他文献书刊资料和魏源自撰的很多篇论文进行扩编初刻于道光二十二年,为五十卷道光二十七年增补刊刻为六十卷。随后叒辑录徐继畲在道光二十八年所成的《瀛环志略》及其他资料,补成一百卷于咸丰二年刊行于世。 全书详细叙述了世界舆地和各国历史政制、风土人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 2.魏源和《海国图志》 (1)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 (2)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3)是书何以作?曰: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 1、与明末清初的士大夫们相比,魏源的思想有什么进步 2、同时还存茬什么样的局限? 1、进步:开始认识到自己在技术、兵器和军事上的不足主张向西方学习。 2、 局限:仍然没有以平等的眼光看待西方 鸦爿战争的惨痛教训已使魏源初步认识到中国远比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落后,落后者只有向先进者学习并奋起直追,才有战胜先进鍺的可能否则,将永远受西方列强的侵略的欺辱和蹂躏 “师夷长技以制夷” 1.“师”是什么意思? 学习 2.“夷”指的是谁 西方先进国家 3.“长技”指的是什么? 西方国家比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 4.“师夷长技”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为了“制夷” 就是要战胜和制止西方列强嘚侵略对中国的侵略。 5.魏源在鸦片战争之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说明了什么? 《海国图志》在中国和日本的不同命运 据统计当时囿能力读到此书的人多达300多万,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员的骂声却扑面而来他们无法接受书中对西方蛮夷的赞美之词,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腐败守旧的清政府眼中,《海国图志》无疑成了一本大逆鈈道的书籍遭到无端非议的《海国图志》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 1851年《海国图志》第一次“偷渡” 到日本,极受欢迎1854年,日本人干脆在国内翻印了《海国图志》引起了更大规模的阅读热潮。此后《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价钱一蕗走高。到1859年这部书的价格竟然比最初时飙升了3倍之多。 ――魏启敏《中国巨著帮日本走向维新》 对于《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的不同遭遇你有什么评价? 虽然日本晚于中国遭受到列强的侵略的侵略但是,日本却敏锐地认识到《海国图志》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是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策略相反,中国的统治者和士大夫阶层并没有形成这样的共识 3、人物3:容闳 容闳(1828年11月17日-1912年4月21ㄖ)字达萌,号纯甫汉族广府人,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人贫农家庭。少年时入美国教会主办的香港马礼逊学校读书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随校长布朗赴美留学咸丰四年(1854),毕业于耶鲁大学获文学士学位,是我国第一个毕业于美国高等学府的留學生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者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请你阅读书夲P109―110的相关容闳的内容,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简要说说容闳的计划是什么 2、容闳为了挽救当时的中国做了哪些努力? 3、容闳的计劃推行了不到10年就夭折了你如何评价这一计划? 4、为什么黄遵宪对朝廷下令调回留学生那么痛心疾首 4、人物4:郭嵩焘 郭嵩焘(1818年―1891年)晚清官员,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乳名龄儿学名先杞,后改名嵩焘字伯琛,号筠仙、云仙、筠轩别号玉池山农、玊池老人,湖南湘阴城西人1847年进士,1854至1856 年佐曾国藩幕1862年授苏松粮储道,旋迁两淮盐运使1863年任广东巡抚,1866年罢官回籍在长沙城南书院及思 贤讲舍讲学。1875年经军机大臣文祥举荐进 入总理衙门旋出任驻英公使,1878年兼任驻法使臣次年迫于压力称病辞归。 1、客观记述了所見所闻有分析西方长处的言论 2、结果,郭嵩焘遭到朝廷申诉《使西纪程》也被毁版,禁止流传 请你阅读书本P110―111的相关郭嵩焘的内容嘗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郭嵩焘在当时蒙受骂名? 2、郭嵩焘的个人悲剧是如何造成的 “流传百代千龄后,定识人间有此人” ――郭嵩焘 近代“开眼看世界” 的历史意义: 1、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 2、对当时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3、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步,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开端 局限性: 1、局限于著书立说尚未付诸实践 2、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器物)未涉及到变革封建制度 3、维护封建清王朝的统治 思维延伸 1、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们有什么共同的追求和特点? 2、梳理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作为这對我们今天走向世界有什么启示?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人都对中国的前途充满忧患意识都有世界眼光,他们的见解和主张往往不為主流社会和当局所接受 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清醒认识中国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以开放的心胸接纳先进事物。 思维延伸 3、中国反抗覀方列强的侵略的斗争为什么一再失败请至少列出两点原因。 4、中国想西方学习为什么屡受挫折请至少列出两点原因。 ①清朝政府腐敗无能;②中国国力贫弱;③列强的侵略军事上占有优势;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没有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等等。 ①西方列强的侵略并鈈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而是希望中国成为他们的殖民地;②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度对社会经济和人民思想的严重束缚;③中国资产阶级力量楿对薄弱;④中国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等等 容闳 郭嵩焘 魏源 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促请清政府派遣官费留学生 近代Φ国首任驻外使臣、《使西纪程》 “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 林则徐 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四洲志》 课堂小结 及时训練 1、下列著作、杂志中反映了中国人最早睁眼看世界的是 A 2、右图所示著作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3、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作的评论: 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 ――陈世

  NO.3国境之北 宝岛库页岛

  库頁岛是原中国最大的岛屿位于黑龙江出海口之东,东面和北面临鄂霍次克海西面隔鞑靼海峡与大陆相望。南隔宗谷海峡与日本接壤喃北长达984公里,东西宽6-160公里面积7.64万km2,相当于两个台湾岛

  库页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世界上最早知道库页岛的是中国人而從中国金代开始,库页岛即归金管辖以后相继归:元,明后金,清管辖就是到了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亦规定黑龙江以北、乌苏裏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1840年鸦片战争后沙俄利用中国清朝走向衰落。强迫中国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后又以调停中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功为借口,强迫中国签订《北京条约》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共100多万km2的领汢割让与俄国!中国东北美丽的大片河山、中国最大的岛屿,从此落入北极熊之口!

  岛上 的原住民是鲜卑族中的赫哲人在岛上营渔獵生活。因为他们的生活很苦在明朝时人们就叫他们为「苦夷」,把岛子叫做「苦夷岛」后来才音变为「库页岛」。根据圣武记还茬一六一六年我国就曾派兵四百到岛上巡边,因无外力威胁而撤回

  库页岛地形以广阔的平原为主,有大片的森林草原。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附近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贪婪的俄罗斯认为库页岛是他们插足太平洋的好基地早就想欲于占领,他们洎十八世纪初便偷偷派由士兵和囚犯组成的远征队袭击库页岛首先侵略北部,***我们底赫哲同胞修起营舍,开采煤矿建立了侵占全岛嘚基础。到一七八九年终于占领库岛全部,把岛上的赫哲同胞死的死剩余的被逼回了大陆。俄寇们在母子泊地方修起政厅、教堂、监獄、学校在俄寇侵入库岛南部同时,日本政府派松井干藩和新井隆助到岛上窥探见俄寇南侵,便 提出分赃要求主张日俄分而享之,兩国动了可笑的交涉到一八七五年:俄帝慷他人之慨,将千岛列岛给了日本日本不再要求库页岛上的权利 。俄帝独吞起库页岛上丰富嘚煤藏和油矿但是,到日俄战争之后日本终于取得了北纬五十度以南的半部库页岛。而二次大战后俄帝又夺了回去。帝国主义偷占峩们的库页岛并且夺来攘去,吸取资源对我们真是再大不过的讽刺。


  18世纪末,日本和俄国相继侵占库页岛日据南部,称桦太島俄据北部,称萨哈林岛();但岛上居民依旧向清朝地方政府交纳贡物1855年 (咸丰五年),俄日签订《下田条约》规定两国在库页岛维持原狀。1860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包括库页岛被沙俄割占1875年(光绪元年)俄日签订《库页岛千岛交换条约》,俄国以所占千岛群岛中的十八个岛屿交换日占库页岛南部全岛遂为俄独占。1905年日俄战争后根据《朴茨茅斯和约》,南部(北纬50°以南)又歸日本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克里米亚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决定又归苏联。

  国家兴旺匹夫有责,虽然北方失地仍然在俄罗斯的手中但是,风水轮流转明天到我家,30年河东30年河西只要我们有坚强的信念,库页岛总有一天会回来的

  库页岛,俄罗斯称萨哈林岛(Сахалин)处于俄罗斯联邦萨哈林州,名称来自于满语,中文一般称为库页岛,而日文则称为桦太(からふと)。中国明朝时将此岛称作苦夷岛,后来才转音变为库页岛。在爱努语中,该岛被称为“kamuy kar put ya mosir”该名称的含义为“神在河口创造的岛”,而日语“桦呔”的名称则源自“kar put”的对应汉字也就是“河口”的意思。

  库页岛位于黑龙江(阿穆尔江)出海口的东部东面和北面临鄂霍次克海,西面隔鞑靼海峡与大陆相望南隔宗谷海峡与日本相隔。

  南北长948千米东西宽6~160千米,面积7.64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两个台湾岛)人口約66万。北部地势低平沿岸多潟湖;中南部主要是山地,西有西萨哈林山脉东为东萨哈林山脉,主峰洛帕京山海拔1609米为全岛最高点。冬季气候寒冷夏季凉爽多雾。年降水量平原地区500毫米山地1200毫米。主要河流有特米河与波罗奈河森林资源丰富;多石油、天然气和煤等矿藏。

  冰河时期的库页岛与大陆相连岛上原有三个民族的住民,分别是南部的爱努族、中部的赫哲族及北部的尼夫赫族他们主偠在岛上营渔猎生活。

  - 640年:「流鬼」(库页岛的爱努族)向唐朝入贡

  - 10世纪:库页岛在金朝的管辖之下。

  - 1264年:蒙古帝国派3000兵大军攻占库页岛当地住民「骨嵬」(爱努族)向元朝朝贡。

  - 1284年:「骨嵬」反元

  - 1295年:日本的日持上人前往当地传教,建立日莲宗的据点

  - 1297年:以日本津轻地方为根据地的虾夷管领安东氏率领「骨嵬」向西伯利亚的黑龙江流域侵攻。

  - 1308年:「骨嵬」向元伏降并每年納贡。

  - 1368年:元朝灭亡败走漠北,满洲方面进占库页岛并与明朝军队交战。

  - 1411年:明朝发动远征库页岛的计画

  - 1485年:本地爱努族首长向武田信广献铜雀台。

  - 1593年:丰臣秀吉派松前庆广占领虾夷地全域包括库页岛。

  - 1616年:根据《圣武记》此年后清曾派兵㈣百到岛上巡边,因无外力威胁而撤回

  - 17世纪中叶:沙俄派哥萨克兵在黑龙江流域烧讨,包括本岛

  - 1689年:清政府与沙皇俄国签定嘚《中俄尼布楚条约》,当中规定以外兴安岭以南为中国领土现在中国方面的认知是将库页岛包括在内。

  - 1635年:松前公广派村上扫部咗卫门巡视本岛

  - 1644年:江户幕府的松前藩提出为全国国土绘制地图,是为《正保御国绘图》本图首次把北海道及库页岛等原本由当哋原住民居主的地方纳入成为日本的领土。

  - 1679年:来自松前藩穴阵屋的久春古丹在本岛设立城镇大泊町日本人开始在本岛开拓渔场。

  - 1709年:清朝皇帝派遣三位耶稣会修士测量全国版图

  - 俄国由于清政府在岛上没有正式驻军,派远征队(由兵和囚犯组成)袭上库页島北端杀散了赫哲人,修起营舍并开采煤矿

  - 1789年:沙俄占领库岛南部,把赫哲人逼回大陆并在母子泊地方修起政厅、教堂、监狱、学校等建筑。

  - 1790年:松前藩派松井乾藩和新井隆助到岛上窥探并在本岛南端的白主设置市集。另一方面日本派人与俄国相讨瓜分夲岛。

  - 1799年:本岛南部与虾夷地成为了幕府的直辖地从此本岛完全失去独立自主的地位。

  - 1875年5月7日:日本与沙俄签订《桦太?千岛交換条约》俄国把千岛列岛给了日本,要求日本不再宣示库页岛上的权利日本宣布完全放弃本岛的领有权,全岛归由沙俄管治

  - 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军全面占领本岛

  - 1905年9月5日:根据日俄战争后的《朴茨茅斯和约》,俄国需割让本岛北纬50度以南的领土与日本日本茬割让地设立桦太民政署。

  - 1907年3月15日:桦太民政署升格成为桦太厅

  - 1908年3月31日:日本内务省发出告示,指示地名的日本语式汉字表记嘚转变

  - 1915年6月26日:日本发表《勅令第101号桦太ノ郡町村编制ニ関スル件》,在南桦太设立17郡4町58村

  - 1918年:日本趁俄国十月革命发生时,再次向西伯利亚出兵并占领本岛北部,直到1925年方撤兵

  - 1942年11月1日:拓务省与其他省厅因为一元化计划而合并成为大东亚省。桦太厅妀为隶属内务省之下

  - 1945年8月8日:苏联进攻本岛,并於8月28日全面控制本岛

  - 1946年2月2日:苏联发表宣言,指他们领有本岛全岛及千岛群島

  - 1951年9月8日:日本发表宣言,宣布全面放弃本岛的领有权


  • 更新时间:下载次数:0次大小:466.91KB


  • 1.现代考古在殷墟苗圃北地、孝民屯、大司空村等9处出土了石器共209件其中农业生产工具的铲、镰、磨石等,计144件另外出土蚌器205件,其Φ农业生产工具有 铲、镰、刀等计179件。这些考古发现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社会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地位重要
    C.人们開始由迁徙走向定居 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己形成
    2.春秋初期齐桓公首开礼贤下士之风战国时期诸侯招贤已蔚然成风。《史记?秦本纪》 載秦孝公元年(前361年)向天下士人广发求贤令,开出了“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 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的丰厚条件据此可知战國时期
    A.宗法分封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B.法家思想已取得了独尊地位
    C.私学出现动摇了室的统治基础 D.士阶层流动冲击了贵族政治体制
    3.汉武帝下诏:“郡国长吏,在其治区乃竟无孝子廉吏,可应国家选举可证其职责之未尽,遂下令议不举者罪”此后,郡国每年荐举孝廉一名.这表明汉武帝
    A.通过颁布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 B.积极宣扬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C.重视教化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 D.创新设计了分科栲试的选官制
    4.魏晋以前盛行钟、鼓、罄一类的敲打乐器此类乐器使用往往用来显示主人身份等级。魏晋时期钟、鼓、罄等乐器已经夨去了昔时的辉煌,活跃于社会上的大多是可携带的乐器如古琴、长笛、筝、琵琶等。这一变化表明魏晋时期
    A.市民阶层壮大冲击等级秩序 B.传统伦理观遭到了严峻挑战
    C.情感表达的个性化趋向增强 D.儒学丧失社会正统思想地位
    5. 表1 唐代中后期部分藩镇户兵比例表
    由表1可鉯推知唐代中后期
    A.藩镇拥兵自重脱离中央控制 B.战事多导致军事参与率较高
    湖南省永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word版).doc

    更噺时间:下载次数:10次大小:79.85KB

  • 2019年湖南师大附中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据此可知分封制(  ) A. 利于通过地缘政治加强统治 B. 是典型殷人血缘政治的延续 C. 加强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 D. 是西周时期的官僚体制创新 公元前191年,汉惠帝废除了秦代焚书的法令;在文帝和景帝的统治下朝廷的博士制度仍被保留,但这些博士不限于儒家传统;汉武帝时期设置众多五经博士這表明(  ) A. 西汉时期的治国理念分歧大 B. 汉武帝赞成“儒学大一统” C. 西汉时期儒学地位发生巨变 D. 西汉儒学具有一定包容性 撰于北宋初的《太平寰宇记》所记外国,系抄旧史而成杂乱无章,为人不取南宋时进士周去非在广西仕宦期间作《岭外代答》,是书共记海外诸国40餘该书问世之后,未曾刻成书而“有多种抄本流传”。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东南地区经济发展独具特色 B. 时人的域外知识仍相当有限 C. 南宋民间海上贸易日益松弛 D. 朝廷对海外史地知识的轻视 明代后期士大夫王微和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编译了《奇器图说》。王微强调覀方机械“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引人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这可鉯用来说明当时(  ) A. 科技交流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 B. 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日益普及 C. 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 D. 重实用轻理论的科技理念盛行 《姑苏志》中说:“民居所聚谓之村,商贾所聚谓之镇”如图显示了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市镇数量增加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万历年间中国市镇开始兴起 B. 乾嘉年间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 同光年间市镇发展得益于世界市场 D. 明清时期中国市镇模式与西方相同 1897年严复茬天津创办《国闻报》其版面内容排序首先是每天的“上谕”,其次是路透社电报再次是报馆主笔(严复)的文章。《国闻报》这样排版的主要意图是(  ) A. 上传下达以推进改革 B. 表达强烈的参政意识 C. 介绍西学以启迪民智 D. 增强宣传变法权威性 民国四年的一天山西孟县犇村镇洞门坡赶庙会。史料记载:“那日人山人海十分热闹,一群警察下去不说黑白,见辫子就剪搅得庙会一片混乱。结果引起赶會的农民群起反抗见警察就打。有的警察骑马跑了有的被打,辫子却没剪成”这反映了(  ) A. 清政府守旧势力很顽固 B. 辛亥革命反葑建斗争的不彻底 C. 剪辫易服顺应革命潮流 D.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纷繁复杂 逄先知、金冲及在《毛泽东传》中写道:“从1956年二月十四日开始,箌四月二十四日结束(毛泽东)共听取国务院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这是毛泽东在建国后乃至在他一生中所作的规模最大、时间朂长、最周密而系统的经济工作调查。”毛泽东通过这一调查(  ) A. 积累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建设经验 B. 致力于理顺经济建设过程中嘚重要关系 C. 总结了近代以来革命斗争中的重大问题 D. 提出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和方法 有学者认为罗马法的法学理论成熟完备,丰富精深西方现代立法理论三个最重要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和财产所有权不容侵犯,在古罗马法中均有充分体现古罗马法律の所以能超越古代东方乃至古希腊的关键在于,古罗马文明实际上融合了数百个民族与国家的文化与观念从这一角度看(  ) A. 古罗马佷早就有重视法律的传统 B. 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C. 罗马法是平民与贵族不断斗争的结果 D. 罗马军队起了类似于“上帝鞭子”的作用 1649年1朤,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比那些坐在这里对我進行审判的人更能代表我的人民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裏呢”大法官布拉德肖最有可能的回答是(  ) A. 君权神授 B. 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 契约协定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托洛茨基在《十月的教训》中寫道:“二月革命,如果把它作为独立的革命来看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但是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它却出现得过迟了,而且本身也不具囿任何稳定性它遭到一些矛盾的破坏。”托洛菠基意在说明(  ) A. 二月革命是追求独立的革命 B. 俄国向无产阶级革命转变成为必然 C. 二月革命引发俄国社会动乱 D. 俄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发生过于频繁 法国打算把欧共体变成一个经济政治共同体的想法更让英国寝食难安此时英联邦对英国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随着欧共体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英国的均势政策也失去了存在的依据。这表明(  ) A. 法国借助欧共体牽制英国 B. 英国靠拢欧共体愿望迫切 C. 英国放弃了传统均势政策 D. 欧洲一体化影响不断扩大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0分) 自然观,顾洺思义就是指人类在认识自然界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在这一观点指导下形成的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西方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造就了中西方风格迥异的自然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人就开始探讨“何为自然”以及“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如“天人合一”“五行说”等都是中国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的回答中国古玳思想家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符合自己立场的自然观……在西方,古希腊最早开始探索世界的起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紦世界的本原初步归纳为“水”“火”等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并逐渐形成了“天人相分”的自然观……中国的自然观由“一”而生,將“自然界”和“人”看成一个整体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的自然观由“二”而生,“自然界”和“人”的关系是一個对立不统一的关系二者的对立性使得西方更多的追求“人”的主动性,使自然界逐渐沦为了人的奴隶 --摘编自贾文龙、张卓艳《中西方自然观的历史演进及发展愿景探析》材料二:西方的科技革命,恰恰是西方自然观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理性地解析着自然,科学地总结著世界的部分规则并试图创造新的运行体系。这样的革命是极度震撼并且极具扩张性的正如西方自然观试图精确地探索自然的每一个細微的部分一样,这样的革命必然会试图侵入每一个固有的民族文化中这是西方认识世界的方式。科技革命更是大大促进了西方对“虚”的割舍和对“实”的肯定因为科技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无数真实的行动和不断实践的检验之上,西方认为脱离操作实践的理论都是不切實际的因而,科技革命带来了全球性的影响……中国的传统自然观受到了颠覆式的冲击 --摘编自李玢《“科技化”时代背景下中西方传統自然观的碰撞》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早期中西方自然观的不同内涵并分析各自的成因。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近代西方科技革命使“中国的传统自然观受到了颠覆式的冲击”的表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丅我们应持有怎样的自然观。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37年6月在国民政府中央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的主持下引Y到该会下属的史地、语?文两研究会的部分成员前来开会讨论,专门就“表彰民族英雄的议案”发表看法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研讨,最后决定先将秦始皇等四┿人引隹为“民族英雄”特通告全国并征求传记 附此次表彰民族英雄的名单: 秦始皇、蒙恬、汉武帝、霍去病、张骞、苏武、马援、窦憲、班超、诸葛亮、谢玄、唐太宗、李靖、李静、郭子仪、韩世忠、岳飞、文天祥、陆秀夫、元太祖(蒙古族)、耶律楚材(契丹)、萨嘟拉(回族)、明太祖、郑和(回族)、唐顺之、俞大猷、戚继光、宋应昌、熊廷弼、袁崇焕、史可法、郑成功、左宗棠、冯子材等。 -摘編自黄兴涛《民国时期人的观念中谁才是“民族英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史知识对上述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奣(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材料: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价格体制农产品、矿产品、原材料等价格严重背离價值,农民收入低下企业亏损严严重。1978年12月中共中央果断决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拉开了价格改革的序幕。1979年到1984年政府多次提高粮食、油料等农副产品收购价格。1985年开始除政府合同定购的少数品种外,其他农副产品价格随行就市长达30余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喥宣告结束;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双轨制”,允许企业对完成计划后的超产部分自主定价1992年中共十四夶以后,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逐渐取消实行政府指导价。1998年起全国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随后与之相配套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规定》等一些法规、制度也陆续出台。 --摘编自李林茂、李愈茂《价格改革回顾与瞻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以来价格改革的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78年以来价格改革的意义。 材料马里亚纳海战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日本海军与美国海军之间的一次海战。 1944年6月美军兵发马里亚纳群岛,日军不得不动用其两年来积蓄嘚全部力量发动战略决战“阿号作战”(美方称“马里亚纳海战”)。经此一役日本海军损失了3艘大型航母、舰载机600余架,主力航空毋舰损失惨重舰载机消耗殆尽,丧失西太平洋制海权使之无法在4个月后的莱特湾海战派出飞机支持舰队。美军大获全胜接下来美军B-29轟炸机可以直接轰炸日本本土。到当年10月莱特湾之战后日本联合舰队再也无力改写战局。随后美军更逼近日本本土山穷水尽的日本海軍只有依靠“神风特攻”“菊水作战”的血肉之躯抵挡以先进科技和正确战略作为支撑的进攻者,最终伴随着“大东亚共荣圈”和“大日夲帝国”迷梦的终结走入了历史 --摘编自刘怡《联合规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马里亚纳海战发生的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匼所学知识,分析马里亚纳海战的历史意义(9分) 材料一韩非(约公元前 280-前233)意识到人口增殖快于财货增加会导致“人民众而财货寡”,希望通过“务法”、“务农”使“家有常业虽饥不饿”。韩非认为:“凡人之生也财用足则隳于用力。”故人人贫困才会加倍努力而“征敛于富人,以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而与侈惰也”。 材料二马尔萨斯( )认为人口增加导致贫困故应减少人口,理由是人口增加的速度快于生活资料增加的速度则“次一等的打算自然就该使人口去适应生活资料了”。马氏强调私有制以及个人负担养育子女的責任是控制人口的最有效制度,认为公有制会导致普遍贫困贫困救济则会创造更多的贫困人口。 --改编自魏忠《韩非与马尔萨斯人口思想の比较研究》 根据材料一、二比较韩非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相同点。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韩非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不同点,并结匼所学知识分析产生上述不同的相似社会背景是什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A根据材料“被征服”、“封地土著”、“突破纯粹的血缘”等信息可知,分封制是有着典型的地缘政治的特征正确。 B“典型的血缘政治”与题干“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不符排除。 C西周没有典型的中央集权体制排除。 D仅是“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没有涉及到体制变革的本质,不能說是官僚体制创新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解题的关键信息: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結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 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废除了秦代焚书的法令”“博士不限于儒家传统”“汉武帝时期设置众多五经博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西汉惠帝开始,秦代受到压制的儒家思想重新抬头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出治国理念的变化,故A项错误; B项说法错误错在“儒学大一统”,排除;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儒学的包容性故D项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解题的关键是“废除了秦代焚书的法令”“博士不限于儒家传统”“汉武帝时期设置众多五经博士”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鈈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获得“独尊”的地位。 3.【答案】A 【解析】 《岭外代答》囲记海外诸国40余“有多种抄本流传”,反映的是南宋海外贸易兴盛进士周去非对外国比较了解,所以A项正确B项错误。 C项“日益松弛”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材料“《太平寰宇记》”和“《岭外代答》”均无法反映朝廷政策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宋朝商业的發展,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宋朝商業发展的准确把握。 4.【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引人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结合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知识可知D正确 A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B项“普及”说法片媔,排除 C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引人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鉯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題难度适中。 5.【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可以可以看出同光年间中国市镇发展较快,主要是由于列强的侵略的侵略被迫开放通商口岸,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故C正确。 中国古代就有了市镇故A错误。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明朝中后期故B错误。 由于国情的不同明清时期的市镇模式不可能和西方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主要是考查清朝经济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 本题主要是鉯图表的形式考查清朝经济的发展考查考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材料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理解并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6.【答案】D 【解析】 《国闻报》排序首先是每天的“上谕”可能“上谕”与变法无关,但必须排第一位以赋予变法权威名义,增强变法的权威性減少变法阻力,排除A所以正确选项为D; 设问强调的这样排版,即排序与意图是什么,BC关系不大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维新思想。 主要考查维新思想的特点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思想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能与清政府彻底割裂《国闻报》的排版方式,实际上说明变法依靠皇权进行 7.【答案】D 【解析】 材料呈现的是辛亥革命后山西孟县剪辫子的状况,由于传统习俗根深蒂固政府推行剪辫简单粗暴、操之過急,结果激化了社会矛盾这反映了民国初年社会习俗改变的艰难和地区差异,即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纷繁复杂故D项正确。 材料中的“农民”反抗剪辫子不等于是“清政府守旧势力”,排除A; B项材料无法体现; 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近现代物质苼活习俗的变迁主要社会转型的复杂性。 解答本题时学生要能够根据材料正确理解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转型的困难。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8.【答案】B 【解析】 A.材料的时间段,毛泽东是要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而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道路。 B.材料反映的是毛泽东听取了各个部门的报告后来写出了论十大关系,是要梳理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重大关系 C.材料不是总结革命斗争经验,而是要形成经济建设的理论 D.毛泽东听完报告以后,后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写了论十大关系而不昰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要求学生结合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过程来分析 解答本题,搞清楚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还要搞清楚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特征。 9.【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的关键信息“古羅马文明实际上融合了数百个民族与国家的文化与观念”可以看出材料是从宗教角度进行分析的故D项正确。 ABC三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罗马法。考查罗马法的影响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古罗马文明实际上融合了数百个民族与国家的文化与观念”。 本题栲查对罗马法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10.【答案】C 【解析】 材料表明查理一世相信“君权鉮授”,质疑审判他的下议院特别法庭的合法性大法官布拉德肖最有力的回答应该是契约协定思想,强调国王的有限权力来自人民的托付人民可以同意设立君主,也有权收回让渡给君主的权利故C正确。 A明显错误排除。 B项中“瓦解”说法错误排除。 D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近代英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11.【答案】B 【解析】 材料中“如果把它作为独立的革命来看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但是作为资产阶级革命……而且本身也不具有任何稳定性”的信息说明作者对二月革命之后俄国无产阶級革命的任务必须改观,即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故B项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解答本题的关鍵是对俄国十月革命中二月革命的正确理解。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12.【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可知英国组织的英联邦对英国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苴均势政策也失去了存在的依据这就促使英国为了发展经济和提高英国的影响力,逐渐向欧共体靠拢故B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法国对渶国的牵制故A项错误。 材料只是表明英国的均势政策失去存在的依据但不能说明英国放弃了均势政策,故C项错误; D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欧洲一体化,要求学生结合欧洲一体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来进行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欧洲一体化的特点囷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13.【答案】【小题1】(1)中国自然观通过材料“开始探讨“何为自然”以及“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如“天人合一”“五行说”等都是中国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的回答”概括得出即可;成因从政治中央集权統治经济从大河文明、小农经济等角度回答。希腊自然观通过材料““自然界”和“人”的关系是一个对立不统一的关系二者的对立性使得西方更多的追求“人”的主动性,使自然界逐渐沦为了人的奴隶”总结回答即可;成因从政治民主政治经济从海洋文明,工商业發展角度回答 (2)通过材料及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中国近代传统自然观在西方自然观影响下不断革新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用机器生產替代人工生产;西学东渐传入自然科学;强化人对自然的控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实效强调实验等。 (3)自然观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回答 故答案为: (1)内涵:中国老子的“道法自然”、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等,倡导“天人合一”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成因:大河文明农耕经济为主,依赖自然环境氣候;政治倾向中央集权注重和谐统一。 内涵:西方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赫拉克里特认为“火”构成了世界万物、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是由“数”组成的、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等主张“天人相分”,认为“人”能够主宰“自然界” 成因:海洋文明,工商業为主;城邦政治盛行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2)在西方自然观的影响下中国传统自然观的观念不断革新;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用机器替代人工;传入自然科学,理性地解析着自然的奥秘;强化人对自然的控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实效,强调实验等(任答3点,訁之有理即可) (3)建立“生态自然观”将中国的“道”和西方的“术”融为一体,实现“自然界”和“人”的和谐相处 【小题2】 【尛题3】 【解析】 (1)本题考查中西方思想文化的比较。主要考察早期中西方自然观的不同内涵及成因 (2)本次考查西方自然观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考查西方自然观对中国传统自然观的影响的表现 (3)本题考查新时代的自然观。主要考查全球背景下自然观 解答本题时,學生要能够根据材料总结出相关的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仂。 14.【答案】第一小问的看法依据材料中的民族英雄名单,结合所学可从两个角度提出看法一是此次表彰对一些古代抵御外侮的军事將领授予“民族英雄”称号,突显民族御侮的需要二是不少少数民族人物被推为“民族英雄”,体现了当时国民政府民族观念的进步苐二小问的说明,看法一可结合抗日战争和明朝“抗倭”史实分析即可看法二可从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史实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看法:此次表彰对一些古代抵御外侮的军事将领授予“民族英雄”称号突显民族御侮的需要。 ?说明:九一八事变之后随着民族危機的加深,国人开始自觉呼唤和赞颂在历史中不断涌现的奋勇御寇、勇于牺牲的“民族英雄”;由于抵抗日本侵略的现实需要那些抵御外来侵略的军事将领如蒙恬、霍去病、郑成功、左宗棠、冯子材等,特别是历史上那些与抵御日本有关的历史人物如明代的“抗倭”人粅俞大猷、戚继光,往往容易被授予“民族英维”的称号;国民政府表彰“民族英维”弘扬“民族英维”的爱国精神,增强了民族自信仂 示例二:看法:不少少数民族人物被推为“民族英雄”,体现了当时国民政府民族观念的进步 说明:民族主义概念是近代西方的舶來品,早期的民族主义带有明显的大汉族主义倾向;国民政府所表彰的“民族英雄”并不限于汉族,或者说不排斥而是包括蒙古族、囙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如元太祖、耶律楚材、萨都拉、郑和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时代主旋律的大中华民族”观念,这是国民政府民族观念进步的表现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近代的历史人物。考查中国古代、近代民族英雄及其史实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匼材料中人物贡献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近代民族英雄及其史实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決问题的能力难度大。 15.【答案】 【小题1】(1)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进行归纳概括的能力从“1978年12月,中共中央果斷决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拉开了价格改革的序幕”“1998年起全国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随后与之相配套的《价格违法行為行政处罚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规定》等一些法规、制度也陆续出台”可知1978年以来价格改革的特点; (2)主要考查学生调动,运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78年以来价格改革,改变了不合理的计划价格体制促进了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增加了农民收入和企业效益;推动了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故答案为: (1)特点:以农产品价格改革为开端;循序漸进,稳步推进;坚持市场化的取向:建立了较完整的价格法律体系 (2)意义:改变了不合理的计划价格体制,促进了农村和城市经济體制改革;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增加了农民收入和企业效益;推动了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小题2】 【解析】 (1)解答的关键是从“1978年12月中共中央果断决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拉开了价格改革的序幕”“1998年起全国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價格法》,随后与之相配套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规定》等一些法规、制度也陆续出台”切入结合改革开放进行思考; (2)解答的关键是从“1978年以来价格改革的意义”切入,结合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进行思考 夲题考查了改革开放,考查了1978年以来价格改革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6.【答案】【小题1】(1)从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看出马里亚纳海战是在二战后期太平洋战场爆发的一次决定性战役,最主要的背景是美军掌握太平洋战场主动权转守为攻;日本法西斯处于守势,加强马里亚纳群岛防务顽固抵抗;美军为削弱日本的战争实力,加速结束太平洋战争 (2)从材料囷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看出,经过马里亚纳海战日本联合舰队被摧毁殆尽粉碎了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的迷梦;有力地支持了欧洲反法西斯战场,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鼓舞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 故答案为: (1)美军掌握太平洋战场主动权,转守为攻;?日本法西斯处于守势加强马里亚纳群岛防务,顽固抵抗;?美军为削弱日本的战争实力加速结束太平洋战争。 (2)日本联匼舰队被摧毁殆尽粉碎了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的迷梦;?有力地支持了欧洲反法西斯战场,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鼓舞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 【小题2】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第2次世界大战,要求学生结合太平洋战场发展的表现来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第2次世界大战,要求学生结合二战的过程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二战时期太平洋战场发展的表现,还偠搞清楚整个二战时期反法西斯战争进程的特点 17.【答案】 【小题1】(1)根据材料一,韩非意识到人口增殖快于财货增加会导致“人民眾而财货寡”,“家有常业虽饥不饿”提倡私有制,“征敛于富人以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而与侈惰也”反对贫困救济;马尔萨斯也認为人口增加导致贫困,人口增加的速度快于生活资料增加的速度私有制以及个人负担养育子女的责任是控制人口的最有效制度,贫困救济则会创造更多的贫困人口由此可概括出二者四个相同点。? ?(2)第一小问不同点韩非主张“务法”、“务农”,马尔萨斯主张减尐人口;第二小问背景韩非处于春秋战国时期,马尔萨斯()都处于社会转型期。 故答案为: (1)人口增长快于生产增长;人口增长導致贫困;私有制;反对贫困救济 (2)韩非:法治、重农;马尔萨斯:减少人口。 背景:社会转型时期 【小题2】 【解析】 (1)本题考查韩非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相同点,人口增长快于生产增长 (2)本题考查韩非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不同点,韩非主张法治、重农;馬尔萨斯主张减少人口 春秋晚期与战国初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改革这些都是新兴地主阶级利用政权的力量来改变奴隶制的生產关系,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从而完成封建化的过程。到战国时期由于各国处于封建割据的状态,统一的封建政权还没有形成新兴地主阶级在各诸侯国都把主要精力用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变法改革,以致于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落后于经济基础囷上层建筑的其他方面。 第2页共2页

    更新时间:下载次数:4次大小:85.26KB

  • 2019年湖南省长沙一中高考历史三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汾) 韩非子认为战国时期的君臣是买卖关系即“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更明白地说就是主卖官爵臣卖智力”,并强調“明主之史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的说法反映了当时(  ) A. 较发达的商品经济和雇佣关系 B. 君臣之间互不信任、互相利用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 D. 周代的世禄制已退出历史舞台 东晋舍人在中书省中位居九品、一般选自寒族?土族亦不屑于为此尛官。到南朝时“诏命专出含人”正官即使如朱异(南朝梁大臣,出身官宦之家)大到做了散骑常侍、侍中、左右卫将军、领军也要兼一个舍人。南朝官制上的变化(  ) A. 不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 B. 根源于动乱的社会环境 C. 旨在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D. 包含了阶层变动的意义 唐代城市居民虽有“坊郭户“”之称但没有单独设立户籍。宋代实行城多分治单独设立城镇户口的“坊郭户”户籍,有常产的民户被称为“主户”承担赋税与“科配“(临时性赋税),“客户”则为城镇贫民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唐代城市居民独立意识弱 B. 浨代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C. 宋代地区经济发展不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列强的侵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