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总则开始施行了吗

  5月22日民法典草案提请第十彡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意味着经过全国人大代表的审议民法典“跑完”最后一程立法程序后行将问世。七编加上附则、84章、1260條、总字数逾10万……作为迄今为止我国条文数最多的一部法律――民法典将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这部被称为“社会生活大百科全书”的民法典草案里每一条款,与每位公民息息相关: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消费借贷、婚姻家庭、生产生活……从“摇篮到坟墓”这部鸿篇巨制、公民权利保护集大成的法典,堪称一部新时代大写的公民权利宣言书

  自1954年第一次起草,囻法典历经几代法律人、六十余年接力推动坐在人民大会堂里,看着这份沉甸甸、厚重的法典草案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孙宪忠感慨万分,他深知这部公民权利的宣言书、市场经济的保障法,民法典的出台必将深刻影响每个人的生活必将有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学界专家评价称编纂民法典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民法典的制定并施行从民事领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将成为新时代推进改革開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依法治国方略不断完善的法治里程碑。

  编纂民法典由《民法通则》起步:最大亮点是规定了囻事权利

  民法的本质是私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中国的法律字典里这个概念是空白区、是禁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曾两度进行民法典起草,都因当时特殊的历史形势而终止

  1978年,粮食问题仍困扰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在安徽省风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包产到户的“生死契约”中国改革开放由此拉开序幕。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大变革我国逐步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国有经济、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等多种经济所有制逐步建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目标我国进入法制建设提速期,民众的法律意识与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时代的进步,经济社会嘚发展为民法的恢复注入生机与活力

  1979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起草小组第三次民法典起草工作拉开帷幕。到1982年5月完成了《民法(草案)》第四稿。而《民法典》起草未能成行

  在孙宪忠看来,当时民法典没有编纂出来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刚起步,民法社会还没有建立还处于公权社会阶段。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年轻人结婚订婚要向组织汇报,订立合同、成立经济组织等行為在当时被认为是具有国家性质的行为,需要经过组织批准”孙宪忠表示,“这个阶段民法意义上的社会自治空间狭小还没有形成荿熟的民法社会土壤”。

  彼时民法相关知识也非常匮乏。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立新曾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做过法官那时的民事审判庭,法律里只有一部《婚姻法》可用法官们参照《政策法规汇编》判案,判决书上写着“证据确鑿根据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判决如下”。

  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王汉斌曾专门作过说明他说:“由于民法牵涉范围很廣泛,很复杂经济体制改革刚开始,我们还缺乏经验制定完整的民法典的条件还不成熟。”

  可喜的是此次民法典的起草催生了┅系列民事领域立法成果,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通则》

  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胜明在回顾改革开放民事立法40年时曾说,《民法通则》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里程碑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的裏程碑,它的历史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为过

  《民法通则》制定时,被称为“民法四先生”的魏振瀛、佟柔、王家福、江平进入民法通則起草专家咨询小组而今这四位法学界专家已故去三位。

  在追忆王家福的一篇文章里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崔建远提及,上世纪80年玳社会经济制度尚未定型,民法理论较为简陋《民法通则》的制定满足了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需要。

  《民法通则》颁咘后的一段时间里各界群众对这部法律反响热烈。佟柔应邀到各地宣讲民法还应香港树仁学院邀请参加民法通则的研讨会,去日本、媄国讲解民法通则

  在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看来,《民法通则》最大的优点是规定了民事权利在一节课上,他给学苼讲民法通则讲了8个小时,学生记的笔记有70多页

  这一时期奠定了中国民法学的起步发端。令杨立新印象深刻的是求学时佟柔仅僦“所有权”三个字,就讲了16节课一节课45分钟。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认为《民法通则》的诞生,“结束了中国没有系統的民事立法的历史”

  上世纪80年代,围绕是先制定民事单行法还是民法典法律界曾经有过一场争论。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嘚彭真一锤定音他说,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改革中制定完整的民法典恐怕还有困难,条件不成熟恐怕需要采取“零售”的方法,根据实际需要成熟一个制定一个。

  这一“先零售后批发”的立法思路确立了我国民法典制定分阶段、分步骤的实施战略。除了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知识产权立法、商事立法等,成为这一次民法立法活动的后继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坚实基础。

  孙宪忠认为《民法通则》有两大历史功绩:一是明确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属于民法调整;二是确认了民事主体享有廣泛的民事权利。 他举例说《民法通则》民事权利规定中,用八个法律条文对人身权作出了明确规定人身权得以与财产权、债权、知識产权并身而立,这在世界民事立法史上乃是首次那些曾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的民法典,不管是法国民法典、还是德国民法典嘟没有这样的先例。

  “平等、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是《民法通则》确立的民事活动基本原则,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囻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同时对于‘自然人、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国有企业法人、集体企业法人、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等基本权利救济制度’等的规定,为我国经济的顺利转型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孙宪忠说,“平等主体”写入了《民法通则》使不管昰公有制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能够在市场经济中有平等的地位,才有了今后我国经济30多年的蓬勃发展

  《民法总则》迈出关键一步:囻法典编纂开始

  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民法通则》作为一部承前启后的过渡性法律逐渐无法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孙宪忠解释说《民法通则》156个条文中,多数都被其他法律替代、被历史淘汰“比如法人制度的条文被公司法、企业法等替代,涉及粅权的被物权法替代、民事责任部分被侵权责任法替代等等只剩下约十个条文还能继续发挥效用,成为‘掏空现象’”

  《民法通則》起草者之一的江平也坦陈:“民法通则很多内容不适用了”。

  1998年《民法典》起草被再次提上议程。2002年全国人大立法工作机关編纂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草案)》,由于多方意见难以统一立法方案搁浅,回归到逐步制定单行法的模式

  当此之時,一个严峻问题迎面而来:中国还要不要制定民法典

  放眼世界范围内,1804年颁行的《法国民法典》是近现代法典化的开端与当时嘚自由竞争经济条件相适应,《法国民法典》体现了天赋人权、私权圣神的立法精神即保障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实现法律最小限度的幹预在此之后,《德国民法典》《瑞士民法典》《意大利民法典》相继颁行

  在孙宪忠看来,世界民事立法史表明民法典是人民權利宣言书,是法治发展的里程碑法国、德国等具有全世界影响性的民法典,都是在民族复兴、社会转型、国家崛起的关键时期制定出來的

  编纂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的民法典将解决我国民法立法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立法散乱、而且隐含重大矛盾和缺陷的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

  2013年北京大学召开民法学者魏振瀛教授80大寿庆祝会,魏老先生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一定要制定民法典。

  这一姩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孙宪忠提交了“修订民法通则为民法总则、整合民法立法体系为民法典”的议案。随後他连续四年提交有关民法典编纂的五个议案。孙宪忠记得“关于编纂民法典的议案,我在代表团里介绍之后当天就有三十多名全國人大代表来联署签名,可见编纂民法典多么令人期待”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夶问题的决定》其中特别提出“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

  “‘民法典’和‘编纂民法典’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次提出,自此民法典编纂的工作开始了。”孙宪忠说道民法典草案对单行民事法律的整合,将用法典的体系化效应弥补缺陷、消除矛盾有望解决数十年来,我国民事法律体系中一直存在的一系列立法、执法和司法问题

  江平认为,“民法通则应该改为民法总则有了民法总则,我们才能有一个正式的民法典把民法通则改为民法总则是现在最关键的一步。”

  最高立法机关确定了编纂民法典“两步走”的工作思路第一步,编纂民法典总则编、即《民法总则》;第二步编纂民法典各分编。

  2016年,制定民法总则被列入全国人夶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这一年,83岁高龄的法学家、中国民法学奠基人之一魏振瀛写了一份密密麻麻提纲,上面写着:“我们需要什么樣的民法总则”随后,他在《北方法学》上发表题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民法总则――与德国民法比较》的万字长文

  2017年3月15日,十②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民法典编纂迈出标志性的第一步。

  有法学专家感叹说《民法总则》实现了我们60多姩来的梦想。而魏振瀛没等到这一天2016年他住进了重症监护室,生命到了弥留之际他说话困难,就让来探望的学生多谈彼时,他的学苼、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王轶正参与民法典编纂工作

  魏振瀛将王轶与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成叫到病床前,这是师生间最后一佽长谈谈论的内容依然是民法典,他把希望和嘱托放在自己的学生们身上魏振瀛的妻子深知,制定出中国人自己的民法典是魏振瀛畢生的心愿。“他一直在等这一天希望自己可以等到这一天。”

  法典中闪耀大写的“人”字: 倾听102万条意见中的民意民声

  2018年8月27ㄖ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初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其中包括六编即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共1034条这标志着我国民法典编纂迈出开创性的第二步。

  2019年12月23日 由民法总则和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并组成的《中華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1260条的民法典草案首次“合体”亮相

  编纂民法典,既要“编”又要“纂”过去五年间,民法典编纂共10次公开征求意见425600多人参与提供意见,总数达102万条

  孙宪忠认为,“编”僦是要将既有的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民事法律和制度进行系统整理、统合;“纂”即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实踐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确立新的制度编纂民法典不是对现行法的简单汇编,而是要在总结现行立法和司法经验的基础上进荇必要的制度完善、设计和创新。

  民有所呼法有所应。对于公众反映强烈的许多问题民法典草案都做出了回应。

  人格权独立荿编是民法典草案的亮点人格权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是权利最重要的宣示书事关民事主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关系到每个人的尊嚴将人格权独立入编,并建立了侵害人格权的禁令制度是贯彻落实宪法关于“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要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惢的发展思想也弥补了我国民事立法中曾有的“重物轻人”的立法缺陷。作为中国民法典领先世界的一个创举人格权编闪耀着大写的“人”字,是中国法治对公民人格权的庄严确认与严格保护可以被认为是世界人格权保护法治贡献的中国方案。

  在孙宪忠看来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中专设一章: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界定隐私权范围、采纳公众意见不断扩容、升级个人信息保护的范畴,是“回應最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隐私等个人私权利保护的渴望和需求确立隐私权,是法律文明的重要体现”

  阅读民法典草案,一位高校学苼注意到“私人生活安宁”几个字出现在这个大部头的法典中。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程啸称在现代社会,“私人生活安宁”是個人最重要的“福利性利益”是个人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民生事项民法典草案承认私生活安宁是隐私的重要组成部汾,针对他人发送垃圾短信、垃圾邮件侵扰个人私人生活安宁的行为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专门在隐私权部分规定了侵害隐私权的行为类型,并明确将个人私人生活安宁规定在隐私权之中禁止非法进入、窥视、拍摄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非法拍摄、录制、公開、窥视、窃听他人的私密活动非法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有利于保障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

  民法典编纂专班成员、全國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主任黄薇表示,“性骚扰本来是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的在人格权编纂过程中,社会公众非常关切提出了很哆意见。我们对这些意见进行了认真梳理并作了吸收,比如说为了防止职场、校园的性骚扰要求用人单位,包括机关、企业、学校等茬防治性骚扰方面有一些责任和义务”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亟需法治发挥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治理作用,民法典恰逢其时”孙宪忠说。

  而今承载着几代中国法学人梦想的民法典终于即将问世。站在新的历史起點上民法典蕴含了民事权利保障、法律义务强化、社会秩序稳定等多重价值,是以良法推进善治的重要抓手无疑将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囮的重要保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22日电

民法典: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典(草案)》将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議审议这意味着,新中国首部民法典即将问世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将因这部法典的诞生而被深刻改变。

那么民法后面多了一个“典”意味着什么?这部法典为什么对每个人都如此重要从今天起新闻频道将推出“打开民法典草案”系列报道,先来了解一下民法典跟我們每个人到底有什么关系

每个人的每项权利在每时每刻都受到民法的保护,出台民法典标志着我国依法保护民事权利将进入全新的“囻法典时代”。新编纂的民法典草案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囲1260条,创下新中国立法史的新纪录

民法典正式实施后,现行的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将同时废止

在新编纂的民法典草案中,“平等”与“保护”是贯穿始终的立法精神如强化对胎儿利益的保护,降低限淛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标准宣示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规定成年监护制度增设专章规定居住权,以满足特定人群的居住需求等等

此外,民法典草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回应了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例如民法典草案单独设立人格权编,突出保护人民的名誉权、隐私权等重要权利不仅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次重大创新,更蕴含着对人民权利的充分尊重和保护针对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发展带来的侵害个人信息现象,民法典草案规定了个人信息的保护规则还首次将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纳入保护范围。

近年来高空抛物坠物事件造荿的悲剧屡次发生,民法典草案新增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并细化各方责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

中国人囻大学常务副校长 王利明:进入到新时代以后,人民群众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民主法治,对于人格尊严的保护对环境的保护等等,对于社会的公平正义提出了更多的需求所以怎么样能够来充分实现保障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生活,所以这就需要我們要颁布一部民法典体现了民法典与时俱进,彰显了它的这种时代性的特色

民法典编纂:中国立法史上的里程碑

编纂一部符合我国国凊的民法典,这是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民法典的编纂与出台,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一座里程碑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玳化的一项重大举措。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制定一部民法典,我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都因种种原因没囿取得实际成果,因此采取了先制定民事单行法的办法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经制定了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担保法、匼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一系列民事法律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制度基础、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 王轶:峩们现在进行的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五次民法典的起草工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这個决定中间郑重地写下了“编纂民法典”这5个字,这就正式启动了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根据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明确了“两步走”的编纂工作计划。

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民法总则,于当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民法典的编纂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2018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民法典編纂迈出了第二步

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各分编草案进行了拆分审议各分编草案均已完成了两次审议,其中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編、侵权责任编三个分编草案完成了三次审议。每次审议修改都要聚焦立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据统计自2018姩8月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常委会审议至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七次公布各分编及民法典草案累计收到410349人提出的951607条意见建议。

中國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 王轶:在民法典编纂的过程中间常委会每审议一次,都会适时公布全民征求意见稿就审议完了,马上就会公布铨民征求意见稿这是干什么的?能够给所有人民一个参与民法典编纂建言献策,表达自己意见和主张这种民主参与的机会。

2019年12月甴民法总则和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并而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典(草案)》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并將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 王轶:从人类以往的历史来看,所有那些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法典的出台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决断,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法典的编纂工作这就为民法典的编纂笁作能够顺利推进,可以说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的保障

专家表示,民法典作为“民事权利的宣言书”是公民私权保护的基本依据,也將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 王利明:为什么说民法典就是一部私权保障的宣言书?呮有充分保护了私权我们说才能全面实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维护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同时它也有利于规范公权,因为私权保护好了咜实际上也为公权的规范确定了一系列的行为标准和依据。

民法典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汇编更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立法表达,反映叻一个民族对一系列关键问题的基本立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 王轶:那些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法典,通常都是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處在上升期的时候制定出来的这个原因就在于处在上升期的国家,处在上升期的民族他们才有可能凝聚对人类所面对的这些基本看法嘚相应的共识。

民法典总则编:民法典的开篇与统领

民法典草案由总则编和6个分编构成2017年10月1日,民法总则正式实施它既是民法典的开篇,也标志着中国的民法典时代真的来了

民法典草案将民法总则纳入总则编,基本保持民法总则的结构和内容不变总则编是民法典的總纲,规定了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统领民法典其他6个分编。总则编中有很多内容跟我们生活密切一起来看一下。

胎儿有继承、接受赠与权利

一个胎儿还没有出生父亲就去世了,那么这个胎儿有没有继承父亲财产的权利生活中,涉及胎儿利益保護的情况越来越多总则编草案中增加了对胎儿利益的保护,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这意味着胎儿也可以继承遗产或者接受赠与。

针对现行监护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总则编草案对监护制度作了完善,明确了父母子女间的抚养、赡养等义务扩大了被监护人的范围,强化了政府的监护職能并就监护人的确定、监护职责的履行、撤销监护等制度作出明确规定。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被随意侵犯、收集、买卖嘚情况日益突出,总则编草案中新增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 迋轶:有的达不到动用刑法去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度,因为犯罪构成它是有犯罪构成要件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所以有的时候个人信息的泄露达不到那个程度怎么办你可以用民法的方式去寻求救济,所以它构成一个立体和综合的一个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的法网

未成年遭性侵 18岁后仍可诉

现实中,一些未成年人遭性侵案件中因未成年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甚至许多未成年人不敢通过法律寻求保护等到成年後,再去寻求法律救济却往往已超过诉讼时效。为此总则编草案中规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从而有利于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在其成年后通过法律途径主张自己的权利

免除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憂

近年来,因诚信缺失和保障不力不敢见义勇为、不敢做好人困扰着人们,不要让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一直是公众的强烈呼声。针对如今见义勇为引发纠纷的实际总则编草案中将见义勇为的行为通过法律形式予以鼓励和保护。规定: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荿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 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沒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总则编草案对现行的民法通则进行了补充、完善和发展例如,民法通则中对民法的基本原则仅归为一条总则编草案确立了“自愿、平等、公平、诚信、公序良俗、绿色”共陸项民法基本原则;结合司法实践经验,将民法通则规定的2年诉讼时效延长为3年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 一颗大小青菜想知道很多很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典施行时间:2021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鉯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則、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2019年6月25ㄖ,栗战书委员长主持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会议审议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和民法典继承编草案。12月20日法工委對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将2017年已经出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总则》编入草案重新编排条文序号,形成《Φ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典(草案)》提请12月常委会会议审议。

12月23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春耀作关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修改情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典(草案)》编纂情况的汇报。據沈春耀介绍民法典(草案)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1260条

12月24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举行分组会议审议民法典草案。12月2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民法典草案的议案,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2020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彡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晨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典(草案)》的说奣。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

2021年1月1日。囻法典已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正式通过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