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佛借用我的身,用我的身体说话,我的让人身体不能动的药剂了就像弥勒佛的样子一样被固定主了。然后开始说话,

梦见弥勒佛
梦见弥勒佛
做梦梦见是什么意思?又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呢?这是个好梦还是坏梦呢?是不是别人也会做这个梦?且让[解梦吧-]专职解梦大师『巴山夜雨』为您释疑梦见弥勒佛...周公解梦 梦见弥勒佛:  梦见弥勒佛,吉兆,会有孕。古书中对梦见弥勒佛的诠释:  梦见弥勒佛。梦此主有喜事至。受欺侮者,梦之主手握巨资,一生欢乐。《断梦》  梦弥勒佛。喜事至者梦见之,为群小所侮者也梦见之。主一生欢乐。《梦林玄解》
提醒: 我们的在线解梦库中有梦友提交过类似梦境
一般梦见弥勒佛的人对下面的梦也会感兴趣:
Sorry!调用相似内容失败!您可以尝试搜索功能来查询相关内容!
登陆提交梦惑
大家常做的梦弥勒佛传奇
我的图书馆
弥勒佛传奇
弥勒内院看门人纯情即堕;纯想即飞.cn/mileneiyuankanmenren弥勒佛传奇 ( 21:51:34)转载▼标签: 菩提文库 分类: 佛学与人生 &&&&&&&&&&&&&
&&&& 千百年来弥勒佛的化身———布袋和尚的传奇在这悠悠天地间诉说着人世的苍茫和美丽,穿越着千年僧寺的悠悠钟声,一如既往地演绎着古老的传承。  弥勒,为梵文 Maitreya 的音译,意译慈氏。据说此佛常怀慈悲之心。《阿弥陀经疏》中解释说:“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他的名字叫阿逸多,即“无能胜”。  据佛经记载,弥勒是继释迦牟尼之后出世的未来佛,他象征着未来世界的光明和幸福。弥勒佛出世时,土地平整,七宝充满,花香浓郁,果味甘美,国土丰乐,人民善良,人能益寿延年。弥勒佛出身高贵,下生之后,在龙华树下坐禅成道,  在佛教中,弥勒从印度所来,到中国后演化成了唐末奉化的“布袋和尚”——契此。  据说,在唐末的一天清晨,奉化长汀村前的江中水声大作,波涛轰鸣,滚滚江水犹如张牙舞爪的巨龙,呼啸而来,奔腾而去,大有一泻千里,不可阻挡之势。  村民张重天正在田间劳作,他在江边生活了半辈子,见惯了春汛的洪峰浊浪,然而,令他感到奇特的是,在低沉如牛吼、震颤如雷鸣的波涛声中,好像有一缕飘飘悠悠的仙乐从高渺的宇宙深处传来,在波浪之间回荡……更让张天重惊奇的是,深浊的江水之中居然漂浮着一朵从未见过的莲花!硕大无朋,通体金黄,似乎放射着奇妙的光芒,散发着淡淡的馨香,不是顺流而下,而是逆流徐徐的向上游飘来……  张重天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使劲闭了闭,然后再睁开,虽然金莲花不见了,可是在金莲花消失的地方,他看到了一捆柴草,而柴草上竟然躺着一条赤条条的男孩!面临灭顶之灾,小男孩却浑然不知,好像舒舒服服地躺在摇篮里一样呼呼大睡,陶醉在甜美的梦乡,张重天没多想,赶紧用耙地的长柄镢头将柴捆拨拉到跟前,一把把小男孩抱了起来,不可思议的是,他刚刚抱起孩子,那捆柴草便散开没了踪影,而怀中的那个孩子,好像早就知道会被他从洪水中捞起来一样冲着他咪咪发笑,张重天看那孩子圆头大耳、生相端庄,不觉爱不释手。抱回家中,与妻子窦氏商量,认为这孩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就决定把他收养下来,后由与长汀村隔溪相对的岳林寺的闲旷禅师取名“契此”。  小契此不但长的富态,而且是个福星,他天真活泼,俏皮好动,给张重天夫妇带来了无穷的欢乐。更为神奇的是,自从领养了契此,多年来未曾孕育的窦氏,又喜得一女一男。当然,这也是张、窦夫妇行善积德的结果。  契此从小就常随父母到岳林寺拜佛,还与寺庙里的罗汉圣僧像称兄道弟。稍长,他和村里的小伙伴便常到寺里嬉戏。契此似乎对岳林寺高大的建筑、辉弘的佛殿、巍峨的佛像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同时也受其父母礼佛的潜移默化之影响,从而使得他对佛教产生了信仰,出家为僧。  契此在岳林寺出家后,也许是经历了心灵的磨难之后的大彻大悟,也许是超越了红尘之后的大智大觉,常有些令世人感觉趣奇的举动,最特别的就是他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带着一个大布袋,当有人问他的法号,他就用偈语作答:“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从此,他便以杖荷布袋而得名,被称为“布袋和尚”。  他那只布袋的确叫人好奇,它所有的用具,不管是水瓶瓦钵、木鱼念珠,还是破衣裳、烂草鞋,统统贮于袋中,似乎应有尽有,永远也掏不完。布袋和尚平时还捡拾人丢弃的废物置入袋内,人或讥笑其布袋是垃圾袋,笑答以偈:“有时备无时,无用变有用”。  他的形貌很有特征,“形裁腲脮,蹙頞皤腹”,皱鼻梁,大肚子,身体矮胖。他的行为也很奇特,天将旱时便穿高齿木屐,天将涝时穿湿草鞋,人以此得知天气,而且他随处寝卧,冬卧雪中,身上一片不沾。他没有固定的住处,经常到市场上乞食,不管荤素好坏,入口便食,还分出少许放入布袋,更奇特的是他在哪里行乞,哪里的生意便分外好。他逢人便笑,言语无常,却多灵验,不几年,人们便都认识了他。他常袒胸露腹、喜喜哈哈,逗小儿逐之,同时也就把自己那个布袋里化缘来的甜点干果分与周围的孩子。又契此从小就天资聪慧,出家后很接近百姓,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群众语汇,因此也常常能够用偈语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深奥的哲理。  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契此端坐在岳林寺的一块盘石上,口中念了一个偈子: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皆不识。说完微微一笑,泊然而逝。契此圆寂后轰动了佛教界,人们才忽然明白他就是弥勒佛的化身,不过是“世人不识”罢了。于是,许多寺院在塑弥勒佛时便按他的形象塑造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这幅对联是他真实的写照。  契此为人所重不仅因为其形象的奇特,更因为其思想的超脱。他留下的诗偈不多,却都富有特色。他作有一歌,强调只有心才是最真实的,是“十方世界最灵物”,出家人只须腾腾自在、闲闲无为,不用分别凡圣,不用执着经论,与禅宗的风格一致。  契此的大肚和布袋成为一种宽厚、包容的象征。他有一偈:  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  宽却肚皮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  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他强调要大度能容,不要计较人世间的是非憎爱,要“宽却肚皮”、“豁开心地”,只要肚量大、心胸宽,遇到冤家也能与之和平相处,甚至还能由此悟道成佛,证得六度。  后人以契此为原型,又加上了笑口常开的特征,从而形成矮身大肚、蹙鼻笑口的典型的弥勒佛的形象;也有光头现比丘相,双耳垂肩,脸上满面笑容,笑口大张。身穿袈裟,袒胸露腹,一个按着一个大口袋,一手持着一串佛珠,乐呵呵地看着人们的大肚弥勒佛像。  人们往往受他那坦荡的笑容感染而忘却自身的烦恼,大肚弥勒佛像令人一见就有皆大欢喜的感觉,深受世人喜爱,以后“大肚弥勒”的这一布置就成了寺庙的定制。  我国民间很崇拜大肚弥勒  大肚弥勒寓神奇于平淡,示美好于丑拙,显庄严于诙谐,现慈悲于揶喻,代表了中华民族宽容、和善、智慧、幽默、快乐的精神,也蕴含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不仅成为中国佛教的形象大使,也是中华民族的形象代表。  他在笑什么?为什么笑?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针对弥勒佛肚大过人、笑容满面这两个特点写下了不少语言诙谐、饱含哲理的楹联,点拨人生,给人们留下了有益的启迪. &&& 在世界上香火旺盛的寺院中,总能看到一尊袒胸露腹、喜笑颜开、手携布袋席地而坐的胖菩萨,他就是弥勒佛。&&& 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行的一尊佛。此佛常怀慈悲之心。窥基在《阿弥陀经疏》中解释说:“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他的名字叫阿逸多,即“无能胜”。据佛经记载,弥勒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与释迦牟尼佛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他在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入灭。现在兜率天内院与诸天演说佛法,直到释迦佛灭度后五十六亿六千万年时,从兜率天宫下生人间。据《弥勒下生成佛经》所说,到那时,娑婆世界(即我们所生活的世间)阎浮提有翅头末城,其王名儴佉的,弥勒届时将托生于此城中一个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降生、出家、成道、说法,其经历一如释迦牟尼佛。弥勒继释迦成佛后,将在华林园龙华树下以三会的说法,化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弥勒上生经曰:“佛告优婆离:弥勒先于波罗捺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生,劫后十二年二月十五日,还家本生处结跏趺坐,如入灭定。身紫金色光明艳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陀天。”&&& 据《梁高僧传·道安传》卷五载,前秦苻坚遣使西域,携回弥勒结珠像等,道安开席讲法时,常罗列尊像。继有戴颙,据《法苑珠林》卷十六记载,东晋戴颙,依据梦告造立弥勒像,后安置于会稽龙华寺。又据《名僧传抄》载,南朝刘宋元嘉九年(432),法祥建弥勒精舍。此外,上生信仰者还有道矫、僧业、慧严、道汪、道法、法盛、昙副、昙斌、玄奘、窥基等。下生信仰亦甚为普及,据《出三藏记集·法苑杂缘原始集目录序》卷十二载,刘宋明帝(465-471年在位)撰《龙华誓愿文》,周颙作《京师诸邑造弥勒三会记》,齐竟陵文宣王作《龙华会记》。南岳慧思作《立誓愿文》,叙述弥勒下生之说。唐代武则天于永昌元年(689)命法朗等伪作《大云经》,谓武后系弥勒下生。五代时之布袋和尚(契此),更被传为弥勒化身。&&& 布袋和尚,明州(宁波)奉化人,或谓长汀人,世人不知道他的族氏名字,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世传为弥勒菩萨之应化身,身体胖,眉皱而腹大,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常用杖挑一布袋入市,见物就乞,别人供养的东西统统放进布袋,却从来没有人见他把东西倒出来,那布袋又是空的。假如有人向他请问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如果还不懂他的意思,继续再问,他就立刻提起布袋,头也不回地离去。人家还是不理会他的意思,他就捧腹大笑。他在后梁贞明二年(916年)三月三日,示寂于奉化岳林寺东庑下石凳上,留有辞世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安然而化。其后在其它州有人见和尚亦负布袋而行。于是四众竞图其像。今岳林寺大殿东堂全身见存。之所以示时人,时人不识,因为他“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什么来由?”(清·王廷诤题福山涌泉寺联)有人曾赞其像曰:“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赞语反映出作者及大众的心声。&&& 贤劫第五尊佛是弥勒佛,兜率天是欲界的第四层天,弥勒菩萨现在正于兜率天内院为诸天演说佛法,那里的一天是我们地球上的400年,经四千岁(兜率天的天寿是4000年,即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岁),弥勒菩萨由兜率天内院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初过去之弥勒,值佛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称为慈氏。乃至成佛,犹立是名也。弥勒将来乃是一尊福佛,他降世的那个时期,地球经过了许多变化,山河石壁,皆自消灭,多是平原,海水平静,土地肥沃,多有自然乐园。一年四季,风雨调顺,百花开放,万类和宜,产物丰收,果实甘美,并产天然粳米,没有糠皮,滋味香美,如果成熟,不炊可食,人食长寿,毫无疾苦。天时地利,人民和顺,鬼神拥护,感生了一位转轮圣王出世。王名“儴佉”,京都就是鸡头城,对于人民百姓,以正法治化,有金轮宝、象宝、马宝、珠宝、玉女宝、典兵臣宝、守藏臣宝等,以镇此世界,不用刀杖,自然靡伏,极其自由,逍遥自在,平等安乐。&&& 弥勒佛圣诞在农历正月初一。弥勒佛圣诞圣诞祝仪上的《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无佛驮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南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具大悲心者。怛侄他。唵。斫羯罗伐底。震多末尼。摩诃。钵蹬谜。噜噜噜噜。底瑟吒。篅[音烁]罗阿羯利。沙也吽。发沙诃[此根本呪]。唵。钵蹋摩。震多末尼。篅攞吽[此大心呪]。唵。跋喇陀。钵亶谜吽。”《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帝揭帝 ,般罗揭帝, 般罗僧揭帝菩提萨婆诃!”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十方菩萨摩诃萨。盼望诸佛菩萨给有缘众生带来更美好生活,盼望众生和弥勒佛一样笑口常开。 &&& 弥勒,为梵文 Maitreya 的音译,意译慈氏,为姓,一说名阿夷多。弥勒菩萨为佛弟子,先佛灭度,居住在六欲天中的兜率天宫,在那里讲经说法,由于释迦牟尼佛预记他在兜率天寿命终尽时将下生人间,继之为佛,因此他又被称为一生补处菩萨,即下一辈子即可替补成佛的菩萨。由于他将来必定成佛,因此也被称为弥勒佛。  弥勒的名字在早期的《阿含经》里就已经出现了。在《阿含经》中,弥勒是继释迦牟尼之后出世的未来佛,弥勒佛出世时,土地平整,七宝充满,花香浓郁,果味甘美,国土丰乐,人民善良,人的寿命达到八万四千岁,女子五百岁才出嫁。弥勒佛父名修梵摩,为大臣,母名梵摩越,为公主,可见其出身高贵。弥勒下生之后,在龙华树下坐禅成道,又设三会度脱众生,初会度九十六亿人,第二会度九十四亿人,第三会度九十二亿人。  弥勒形象的出现一方面可能有某一历史人物为原型,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人们对释迦牟尼佛入灭之后信仰对象空却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弥勒信仰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东汉至两晋所译的大乘般若类经典如《道行般若经》、《放光般若经》、《摩诃般若经》、《维摩经》等都有弥勒信仰的内容,其他如西晋竺法护译的《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持心梵天所问经》、前秦竺佛念译的《菩萨处胎经》、后秦鸠摩罗什译的《思益梵天所问经》等也都有类似的内容。而集中表述弥勒信仰内容的则有竺法护译的《弥勒下生经》、鸠摩罗什译的《弥勒成佛经》、沮渠京声译的《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三部,号称“弥勒三部经”。  弥勒信仰主要包括上生信仰与下生信仰两种。《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等经表达了上生信仰。弥勒菩萨本来为释迦牟尼佛弟子,颇受佛器重,但他享寿不高,在释迦牟尼入灭之前便去世了。在弥勒去世之前,佛便为他授记,预言他命终之后,当上生到兜率天宫。佛教将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欲界有六天,自下而上依次为: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兜率天上琼楼玉宇,金壁辉煌,莲花盛开,仙乐奏鸣,更有天女围绕、宫娥曼舞,算是世人艳羡不已的天堂,不过弥勒菩萨住在天宫的内院,其中庄严清净,无诸欲乐,与天神所住的外院有所区别,此处又称为弥勒净土。世人只要持戒修禅、积累功德,或称念弥勒名字,死后即可往生弥勒净土。进入弥勒净土不仅可以不入轮回,还可以常听弥勒讲经说法,将来还能与弥勒一同下生世间,解脱成道。上生信仰主要是对弥勒菩萨的信仰,也是近期可以到达的目标(死后即可往生),但此处只是解脱的中间环节或中转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地。  下生信仰见于《弥勒下生经》、《弥勒成佛经》等。据佛经记载,弥勒在兜率天的寿命是四千岁,换算成人间的时间则是五十六亿年,他命终之后,便下生人间成佛。弥勒下生之后,人民不仅生活幸福,还有受度解脱的机会,这对于生活在黑暗的世间的人民来说,吸引力不可谓不大,尽管佛经明文规定要等五十六亿年后弥勒才会下生,但在苦难之中饱受煎熬的老百姓却急盼弥勒早日来临,因而下生信仰很快便取代了早期流行的上生信仰,成为弥勒信仰的主流。  弥勒信仰在中国经历了世俗化与民族化的过程。最初的弥勒信仰基本上完全照搬印度佛教,尤其表现在上生信仰上,基本上全是依照印度佛教经典,没有多少创新之处,其信奉者也主要是信仰坚定、文化层次较高的高僧大德。由于此时的弥勒尚为菩萨,因而上生信仰就是对弥勒菩萨和弥勒净土的信仰。表现在造像上,最初的弥勒多为头戴宝冠、身披璎珞的菩萨装,姿势基本上是交脚坐式,其造型带有浓郁的印度风格。其后也出现了弥勒佛的形象,中国的大佛有很多与弥勒有关,如浙江新昌大佛、南京栖霞山大佛、河南浚县大佛、四川乐山大佛、荣县大佛、宁须弥山圆光寺大佛等。早期的弥勒形象严格按照佛经要求的三十二相、八十好等制作,可以说是一种“金身弥勒”,从中看不到太多中国化的痕迹。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民族,尤其表现在对佛教的接受与改造上,弥勒信仰也不例外。随着弥勒下生信仰的逐渐流行,对弥勒形象的改造也在悄悄运作。由于人民渴望弥勒早日下生,因而这种宗教热情往往为人利用,不少人打着“弥勒佛出世”的旗号鼓动起事,其中的情况比较复杂,既有农民起义,又有别有用心者迷惑群众、乘机叛乱,或者借此敛财骗色等不法行为。在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一些作乱者多假托弥勒下生,以白衣长发的形象出现,这表明“白衣长发”成了当时社会所认可的弥勒新形象,可以称之为“白衣弥勒”。  白衣弥勒意味着弥勒形象的本土化和世俗化。白衣弥勒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经典的依据,但作为弥勒的一种标准形象在印度并没有出现过。白衣不仅仅包含着尚白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代表了在家信徒即居士的身份,从其留有长发更足以表明这一特征。白衣居士也可以作为弥勒佛的化身,是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傅大士开始的。  傅大士,名傅弘,或名傅翕,梁代著名居士。他自称“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即弥勒的化身,又经常显弄神异,道俗归心,连梁武帝都受了他的迷惑,一时影响极大。但他又借口为天下人赎罪,让众多的弟子代他烧身,且道冠儒履,不僧不俗,显得不伦不类。  白衣长发的弥勒形象是否受到了傅大士的影响不得而知。但不论是故作神秘的傅大士还是托名作乱的邪盗,都不再是印度高高在上的金身弥勒的庄严形象了,而是成了一个有情有欲的俗人,而且都是现世的中国人,这表明弥勒形象已经走向本土化、世俗化、民间化了。  白衣弥勒虽然是中国本土佛教的产物,但形象怪异、行为乖戾,既不符合正统佛教的要求,也得不到官方的支持,在民间也只能是秘密流传,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并未虽然一时也有影响,毕竟不能成为普遍接受的弥勒形象。晚唐五代之后,以游方僧人契此为原型的“大肚弥勒”流行起来,成为长期流传和普遍欢迎的中国弥勒佛。契此,明州奉化县人(今宁波奉化),生活在唐末五代。他是一个下层游方僧人,由于经常被着一个布袋,又被称为布袋和尚。他的形貌很有特征,“形裁腲脮,蹙頞皤腹”,皱鼻梁,大肚子,身体十分肥胖。他的行为也很奇特,天将旱时便穿高齿木屐,天将涝时穿湿草鞋,人以此得知天气,而且他随处寝卧,冬卧雪中,身上一片不沾。他没有固定的住处,经常到市场上乞食,不管荤素好坏,入口便食,还分出少许放入布袋,更奇特的是他在哪里行乞,哪里的生意便分外好。他平时说法不多,后梁贞明二年(916)于奉化岳林寺东廊下入灭,临终前说了“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四句偈语,人们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弥勒佛的化身。  作为一个游方僧人,契此是十分贴近民间的,因而很受普通百姓的喜爱。他的形象和蔼可亲,虽然不象金身弥勒那样庄严肃穆,却增加了一种亲和力。他虽然显现神通,却又只是暗示于人,更不以此为己谋利,直到临终,他才暗示自己就是弥勒的化身,这又与傅大士公开宣称自己就是弥勒的化身,并以此惊动朝野、大获名利形成鲜明的对照,亦与那些以此迷惑群众、煽动叛乱的白衣长发的假弥勒完全不同。  契此为人所重不仅因为其形象的奇特,更因为其思想的超脱。他留下的诗偈不多,却都富有特色。他有一偈:“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这一偈语反映了当时游方僧人的生活,青目一句用了稽康用青白眼对待知己与俗人的典故,表明他不为人知的寂寞与孤独。他还作有一歌,强调只有心才是最真实的,是“十方世界最灵物”,出家人只须腾腾自在、闲闲无为,不用分别凡圣,不用执着经论,与禅宗的风格一致。  契此的大肚和布袋成为一种宽厚、包容的象征。他有一偈:  是非憎爱世偏多,子细思量奈我何。  宽却肚皮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  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他强调要大度能容,不要计较人世间的是非憎爱,要“宽却肚皮”、“豁开心地”,只要肚量大、心胸宽,遇到冤家也能与之和平相处,甚至还能由此悟道成佛,证得六度。  以契此为原型,后人又加上了笑口常开的特征,从而形成矮身大肚、蹙鼻笑口的典型的弥勒佛的形象。大肚弥勒寓神奇于平淡,示美好于丑拙,显庄严于诙谐,现慈悲于揶喻,代表了中华民族宽容、和善、智慧、幽默、快乐的精神,不仅成为中国佛教的形象大使,也是中华民族的形象代表。  大肚弥勒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2000年6月,契此故里浙江奉化举行了弥勒文化节,并在契此灭度的岳林寺召开了弥勒文化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和教界高僧呼吁将弥勒佛的道场岳林山作为中国佛教第五大名山,弘扬弥勒文化,发扬弥勒精神,将之推向世界,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弥勒佛即未来佛,藏语谓“强巴”。 “弥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译简称,新称弥帝隶,梅低梨,迷谛隶,梅怛丽,每怛哩,梅怛丽药,昧怛[口*履]曳。菩萨之姓也。译曰慈氏。名阿逸多,译曰无能胜。或言阿逸多为姓,弥勒为名。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绍释迦如来之佛位,为一生补处菩萨。先佛入灭,生于兜率天内院。彼经四千岁,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初过去之弥勒,值佛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称为慈氏。乃至成佛,犹立是名也。  法华嘉祥疏二曰:“弥勒,此云慈氏也。过去值弥勒佛发愿名弥勒也。出一切智光仙人经,弥勒昔作一切智光仙人。值慈氏佛说慈心三昧经,故曰慈也。  华严经云:“初得慈心三昧,故名慈也。”  天台净名疏五曰:“言弥勒者,有云从姓立名,今谓非姓,恐是名也。何者?弥勒,此翻慈氏。过去为王名昙摩流支,慈育国人,国人称为慈氏。自尔至今常名慈氏,姓阿逸多,此云无胜。有言阿逸多是名。既不亲见正文,未可定执。”  贤劫第五尊佛是弥勒佛,兜率天是欲界的第四层天,弥勒菩萨现在正于兜率天内院为诸天演说佛法,那里的一天是我们地球上的400年,经四千岁(兜率天的天寿是4000年,即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岁),弥勒菩萨由兜率天内院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初过去之弥勒,值佛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称为慈氏。乃至成佛,犹立是名也。  弥勒将来乃是一尊福佛,他降世的那个时期,地球经过了许多变化,山河石壁,皆自消灭,多是平原,海水平静,土地肥沃,多有自然乐园。一年四季,风雨调顺,百花开放,万类和宜,产物丰收,果实甘美,并产天然粳米,没有糠皮,滋味香美,如果成熟,不炊可食,人食长寿,毫无疾苦。又无任何灾难,人心皆为大善,没有贪、嗔、痴、慢、疑、……,更无杀、盗、淫、妄、酒、……等一切不良的思想言行。人人皆知修习身、口、意三业清净的妙行,人心平等,不起分别,无有争执,相见欢悦,多以善言互相勉励,人行万善,无诸恶业,饮食无忧。其衣裳,不需人工纺织,地长天衣树,树上会生各式各样的细软衣裳,任人采取穿著;房屋宫殿,亦多以法化而成,地上没有少许污浊不净,人欲大小便溺,地厕自开,便后自合。地上多产各类宝物,随手可拾,人拾宝石于手中玩赏,会说:听说过去劫时(大概是指我们现在劫),人为财宝,互相伤害,系闭牢狱,受诸苦恼,如今此宝,如同瓦石,无人守护,真是一个清平世界。那时世界虽有若干小国,而只有一个大国统一,在此地球上,有宽广四百万里的大平原,四大海水,各据一方,有大都城,名鸡头城,东西五百里,南北二百八十里,土地平广,人民众多,街道整齐,空中有龙王名叫水光,夜雨香泽,昼则晴和。城中有罗刹众,名叫叶华,于深夜出现,为人类服务,除去秽恶,打扫清洁,又以香水遍洒于地,非常香净。龙神鬼类,都为人类工作,但绝对不须祭拜,那时世间已无迷信拜拜之事。天时地利,人民和顺,鬼神拥护,感生了一位转轮圣王出世。王名“儴佉”,京都就是鸡头城,对于人民百姓,以正法治化,有金轮宝、象宝、马宝、珠宝、玉女宝、典兵臣宝、守藏臣宝等,以镇此世界,不用刀杖,自然靡伏,极其自由,逍遥自在,平等安乐。&&& 在我国弥勒信仰的流行也很早。西秦时就已出现了绘制的弥勒像,如甘肃炳灵寺石窟中即有。五代、宋以前的弥勒像,主要有菩萨形和如来形两大类,分别根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创作。菩萨形的弥勒像主要表现了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时的形象。这时的弥勒像是菩萨装束,两脚交叉而坐,或是以左脚下垂,右手扶脸颊的半迦思维形,表示弥勒在兜率天宫等待下生的情形,而如来形的弥勒像则是下生成佛后的形象,与释迦佛的造像没有多大区别。大致从北魏开始,中国逐渐流行对弥勒下生的信仰,同时也开始出现穿上佛装的弥勒佛像。&&& 由于弥勒作为未来佛在信徒心目中地位非常崇高,因此还有一些弥勒的巨像产生。最大的弥勒木雕像在北京雍和宫万福阁(又称大佛楼)。佛像高十八米,埋入地下部分八米,总长二十六米,由一根完整的白檀香木雕成。最大的石雕弥勒佛像则为四川凌云大佛,此佛立于四川乐山市岷江东岸凌云山上,大佛依断崖造成,坐像世称“乐山大佛”。通高七十一米,肩宽二十八米,雕像相好庄严,比例匀称,气魄雄伟,临江端坐,也是世界第一石刻坐佛像。藏密也非常崇拜弥勒,最大的铜制弥勒佛就是西藏札什伦布寺中的强巴佛。&&& 大约在五代以后,江浙一带的寺院中开始出现笑口弥勒佛的塑像。其实这是按照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的。据《宋高僧传》等记载,契此是五代时明州(今浙江宁波)人,又号长汀子。他经常手持锡杖,杖上挂一布袋,出入于市镇乡村,在江浙一带行乞游化。他身材矮胖,大腹便便,且言语无常,四处坐卧。能预知晴雨,“天将雨,即着湿布鞋;亢旱,即曳木屐。居民以此为验”。与人言吉凶颇为“应验”。因其总负一布袋,故被称为“布袋和尚”。他还常把布袋中化缘来的什物一古脑儿倾倒于地,对围观的人们叫道:“看!看!”曾作歌曰:“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宋高僧传》卷二十一)后梁贞明二年(916),契此坐化于明州岳林寺庑下的一块磐石上,示寂前曾留下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于是后人认为他是弥勒转世,为他建塔供养。宋崇宁三年(1104),岳林寺住持昙振为他建阁塑像。此后,江浙一带就逐步流行一种按“布袋和尚”形象塑成的袒腹大肚、喜笑颜开的笑口弥勒像,并将他安置在天王殿中,令人一进山门就有皆大欢喜的感觉,深受世人喜爱,以后“大肚弥勒”的这一布置就成了寺庙的定制。&&& 杭州灵隐寺前飞来峰上五代、宋元时所刻的各种佛教造像中,就有这样一尊弥勒像,所雕的弥勒佛像倚坐于山崖上,光头现比丘相,双耳垂肩,脸上满面笑容,笑口大张。身穿袈裟,袒胸露腹,一个按着一个大口袋,一手持着一串佛珠,乐呵呵地看着前来游玩进香的人们,人们见此像,往往受他那坦荡的笑容感染而忘却自身的烦恼。很多寺院的弥勒殿还有这样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弥陀信仰是指根据&净土三经&,信仰阿弥陀佛,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弥勒信仰,主要是根据《弥勒三经》,或者发愿往生兜率内院,跟随弥勒菩萨修习佛法,或者发愿等到弥勒菩萨人间成佛,龙华三会时再跟随弥勒菩萨修行。这两个净土是根据阿弥陀佛和弥勒菩萨不同的愿力所成就的,各有各的殊胜之处,不过在我们中国,弥陀信仰更加兴盛一些了。&&& 阿弥陀佛不是释迦摩尼佛,一个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而另一个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教主,他们是两尊佛,佛佛道同,不过呢,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关于阿弥陀佛的因地和为何创建极乐世界,都在《佛说无量寿经》中有详细的描述,楼主可以找来看看。&&& 弥勒菩萨筹备名是弥勒、阿逸多。弥勒二字,是印度梵语Maitreya的略译,全译为弥勒帝棣,或译为梅咀丽耶、末怛唎耶者,这都是从Maitreya一字音译而来。意译慈氏,或译慈尊。慈氏或慈尊,只是弥勒的姓氏,慈尊名阿逸多。阿逸多是梵语Ajita的音译,意译为无能胜,合称为慈无能胜。依(弥勒下生经)所载,弥勒生当佛世,是婆罗门种姓,为波罗捺斯国辅相之子。他生具三十二相,咨容挺特,深为父母喜爱,事为国王而闻,心怀嫉妒,深恐此子长成,“名相显美,傥有高德,必夺其位。”故想趁其年幼时设法除去,国王此一意图,为宫中左右所悉,告知修梵摩辅相,辅相深为忧惧。弥勒胡一舅父,名波婆梨,是南印度波梨弗多国的国师,其人聪慧高博,智达殊才,有五百弟子,常随受学,辅相乃将弥勒送至其舅父教养。波婆梨见弥勒容貌殊胜,智慧过人,心甚爱之,因授其经,数年之间,全部通达。时释迦牟尼世尊在王舍城灵鹫山说法,声名四著,波婆梨命弥勒带著十五名同门,往见释尊。弥勒礼拜释尊,见释尊相好庄严,非同凡常,心中叹服,闻佛说法,得法眼净。弥勒与十五同门依释尊出家,成为释尊的常随弟子。&&& 弥勒为释尊弟子,大小乘经典中多有记载。但(大宝积经?弥勒菩萨所问会)的记载则说:往昔劫中,弥勒学佛原在释迦之先,但因释迦精进,故先弥勒而佛。而弥勒在最后身菩萨道中,为释迦弟子,继释迦之后而成佛。释尊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说(弥勒上生经)时,在大众之前,为弥勒授记,将来成佛,字犹弥勒。经文中说:&&& “尔时,世尊,出广长舌,放千光明…………以一音声,说百亿陀罗尼门,说此院罗已,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曰弥勒,闻佛所说,应时即得百万亿陀罗尼门,即从座起,整衣服,叉手合掌,住之佛前。尔时,优波离亦从座起,头面作礼,而白佛言:世尊,往昔于毗尼中及诸经藏,说阿逸多次当作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此人命终当生何处?其人今者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记此人成佛无碍,此人命终当生何处?佛告优波离,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应正遍知,今于此众说,弥勒菩萨摩诃,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记。此人从今十二年后,命终必往生兜率天上。”&&& 释尊为弥勒授记成佛,佛经中记载的很多,而最早的记载,见之于(中阿含经)卷十三的(说本经):&&& “佛告诸比丘,未来久远人寿七万岁时,当有佛,名弥勒如来…………尔时尊者弥勒,即从座地,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我于未来久远八万四千岁,可得成佛,名弥勒如来…………世尊叹弥勒曰:善哉!善哉!弥勒!汝发心极妙,谓领大众,所以者何,如汝作是念,世尊!我于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可得成佛,名弥勒如来。”此外,如(贤愚经)卷十二载:“…………于时弥勒,闻佛此语,从座而起,长跪白佛言:愿作彼弥勒世尊。佛告曰:如汝所言,汝当生彼,为弥勒如来,如上教化,悉是汝也…………于时在会一切大众,见佛世尊,授弥勒记,当来成佛。”&&& 释尊为弥勒授记,当来成佛。所谓当来,是在这个世界海水减少到三千由旬时---即是阎浮提岁月的五十七亿六千万年之后,弥勒自兜率天内院降生世间,出众学道,在龙华树下证道成佛,龙华三会,度化众生(弥勒上生经)说:“五十七亿六千万岁,后乃下生于阎浮提,如弥勒下生经说。”&&& 释尊为弥勒授记,并说:“此人从今十二年后,命终必得往生兜率天上。”兜率天,是欲界六天的第四天。兜率天有内、外两院,弥勒菩萨常住内院说法,外院为众欲乐处,不易闻法。弥勒菩萨于上生兜率天宫之后,以其历劫修集之福因,感得内院庄严净土。(弥勒上生经)上说:兜率天上,有五百万亿天子,以天福之力,造作宫殿,有五百万亿之多。宫殿外有七重垣墙,都是七宝所成,从那七宝垣墙上放出五百亿光明,每一光中现出五百亿莲花,每一花中又化作五百亿七宝行树,每一光中出生五百诸天宝女,每一宝女住立树下,手执百亿宝无数音乐,出妙乐音,演说不退转地法轮之行。&&& (弥勒上生经)上也说:时有天神名牢度跋提,愿为菩萨建善法堂。发愿已,额上生出五百亿宝珠、琉璃、玻璃等,这些摩尼宝珠,回旋空中,化为四十九重微妙宫殿,一一栏楯,万亿梦梵摩尼宝所共合成。诸栏楯间,自然化生九亿天子,五百亿天女,一一天子手中,化生无量亿七宝莲华,一一莲华上,有无量亿光,其光明中具诸乐器,如是天乐不鼓自鸣。此声出时诸女自然执众乐器,竞起歌音,演说十善、四弘誓愿,诸天闻者,皆发无上道心。&&& 内院七宝宫中,有狮子座,高四由旬,皆以珠宝严饰…………四维上下,各有万千大梵天王,各持名贵珠宝,化作宝铃,悬诸宝帐,无数天子、天女,各执宝花,散狮子座,各楼阁中,有百千美妙女,手执乐器,演扬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时十方诸天,报监往生兜率天宫,亲近弥勒菩萨,进修佛道。&&& 最后,释尊在(上生经)中说:“此名兜率陀天,十善报应,胜妙福处。我若住世一小劫中,广说一生补处菩萨;报应及十善果者,不能穷尽,今为汝等略而解说。”弥勒净土的庄严微妙,由此可见。&&& 弥勒净土的宫室庄严,音乐美妙,已如上述。但如何才能往生弥勒净土呢?(弥勒上生经)上说:“佛告优波离:若有比丘及一切大众,不厌生死,乐生天者,爱敬无上菩提心者,欲为弥勒作弟子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应持五戒、八斋、具足戒、身心精进、不求断结,修十善法,一一恩惟兜率陀天上妙快乐。作是观者,名为正观。”&&& 佛陀上段经文说(意译):“我(佛陀)减度后,我的许多弟子中,精勤修行,威仪不缺,扫除佛塔,香油涂地,用名香妙华供养三宝;修三昧下定,或读诵经典。能这样修行的人,应当至心希望往生弥勒净土。他们应当一心系念弥勒菩萨形像,种亿弥勒菩萨名号,受持八戒斋,修诸净业,发弘誓愿,命终之后,屈伸臂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于莲华上给路趺坐。”&&& 往生兜率净土,是否也像往生西方净土一样:“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呢?或者说,行人如果依法修持,如何知道决定再生呢?释尊在(弥勒上生经)中说:“未来世界诸众生等,闻是菩萨大悲名称,造之形像,香、花、衣服、缯盖、幢、幡、礼拜、系念。此人命欲终时,弥勒菩萨放眉闲白毫大人相光,与诸天子,雨曼陀罗华,来迎此人,此人须臾即得往生。”弥勒当下笑什么?&( 22:36:12)转载▼标签: 菩提文库 分类: 佛学与人生& &&&&&&&&&&&&&
&&&& 大凡走进汉传佛教寺庙第一山门,都会看到迎面正中端坐的微笑着的弥勒大佛。弥勒当下笑什么?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香客中,有多少人考虑过这个问题?&&& 弥勒当下笑什么?联系现实生活实际,我们以为至少有三种笑之开示。&&& 其一,笑只外求,莫忘二力。当下不管男女老少,凡走进寺庙的香客顶礼膜拜,十有七、八是求佛菩萨保佑平安、救苦救难。有病的祈求消灾康复,做生意的祈求多多发财,高考的祈求考上名牌大学,已婚未育的祈求早生贵子……然后放些钱到功德箱中,说是表示一点谢意。而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种随缘布施和随喜功德。这样,香客倒成了乞求救助的弱势群体,佛菩萨岂不成了神通广大的救世主?这就错怪了学佛本义,其问题就出在有些人对佛的不理解的一种世俗心态上。&&& 诚然,寺庙是烧香拜佛的地方,但更是弘法利生的场所。烧香拜佛是对佛菩萨表示尊崇的一种形式和礼仪。是以佛菩萨为榜样,从精神上学习佛菩萨大慈大悲、大彻大悟的高贵品质。并以佛菩萨为榜样在行动中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做个好人。惠能大师明确指出:“本性是佛,离性无别求。佛是自性,莫向身外求。”在《坛经》中,惠能说:“我心自有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菩提只是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因此,自性即在心中,迷则众生,悟则为佛。&&& 佛菩萨绝不是救世主。佛门弟子学佛修持靠的是二力即自力与他力(佛菩萨加持)这两者的结合。凡修持一切法门,首先要自强自力持戒修行。《长阿含经·善生品》佛言:朝夕勤修务,事业无不成。&&& 而自力的具体做法,就是学佛求生净土必须勇猛精进做到 信、愿、行 。&&& 信,就是断疑生解。《华严经》云:“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 愿,就是从心里发大愿,决定往生到你所选择的净土中。以兜率净土为例,《法苑珠林》云:“凡夫力弱,习恶固多,其心怯弱,初学佛法,恐畏退散,故当发愿,扶持是行,乃至终身,无有障恼,随种善根,愿共含识,自在往来,弥勒内院。得至佛前,随念修学证不退转。”&&& 行,就是持戒修行“不离世间觉”,在日常生活中认真地实行之。“信、愿、行”是修持一切法门必具的三大资粮,也是“自力”的出发点、着力点、归宿点。&&& 当然各人自身的根机和业力有所不同,所选择的修持法门也应因人而异。单靠“自力”修持是难以往生极乐净土的,往往是力不从心的。因此在奋发“自力”的同时还要靠增上缘“佛力”的相助。佛菩萨也会像母亲对待儿女一样普度众生。《大般涅槃经》卷三偈云: “佛见众生烦恼悲,心苦如母念病子。 ”弥勒十愿 中,愿愿都是为了度化众生而加持精进学佛者。&&& 有位法师说得很明白:“ 三分求菩萨,七分求自己。 ”所以外求不如内修,内修还需同时靠“二力”相辅。这也许是弥勒佛对 可笑之人一个善意的笑的开示吧!&&& 其二,笑对人生,离苦得乐。人生有八苦十二难,这已是学佛弟子的一种共识。但如何面对诸苦,是以苦认命,以苦怨命,还是化苦为乐,离苦得乐。这是消极悲观厌世与积极乐观修行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笑对人生,离苦得乐,这个最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重大话题,自然成了弥勒当下笑的又一个重要的启迪。&&& 佛陀说:“烦恼即菩提。” 愉快是所有觉悟者开启智慧的起源。弥勒当下示笑,就是向众生开启智慧的施乐。弥勒弘法利生就是把常施一切乐作为己任。《弥勒大乘佛经》说,弥勒下生出世全是为了“施乐”。他“本为菩萨时,常施一切乐,不杀不恼他,忍心如大地”。因此,他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改变众生痛绝尘世的消极悲观转而提升尘世为积极乐观,从而给人以生活信心和勇气去离苦得乐。决不是深陷痛苦泥潭不能自拔,怨天尤人。从“受乐”者众生角度来说,“施乐”也是很容易接受的。因为兜率天是欲界天,离人类很近,拥有七情六欲的人类,比较容易往生这块“净土”受到弥勒的护佑,聆听弥勒的法音。&&& 在世俗社会中,曾以舞蹈《千手观音》轰动2005年春晚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更是以身残志坚的自强自立的精彩表演,向世人展示了离苦得乐的人性最光辉绚丽的一面。她们用生理上的有限,展示了艺术上的无限。用最优美的肢体语言,诉说着大慈大悲,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真、善、美、慧,也诉说着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的德相。名副其实地让人法喜充满,并给予人们一个人生严肃思考题——残疾之人尚能做到自强自力,离苦得乐,作为身体健全的人难道不能战胜困苦笑对人生吗?&&& 其三,笑迎和谐,从心开始。台湾台南开元寺有这样一联很有现实针对性意义: “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腹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这幅对联,更进一步指出以弥勒的气度胸怀,足以将天下的恼怒,心平气和地化解掉。是以把古今所有忧愁“相逢一笑泯恩仇。”&&& 弥勒佛在佛经中是一尊继承佛祖释迦牟尼佛位的未来佛,是一尊“施乐”欢喜佛。弥勒示笑正是为了度化迷途之人忏悔业障,转迷成悟。为了度化顽劣之徒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如何“世界和谐”?先有一个与时俱进的目标。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普陀山宣言》中所倡导的“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文明和谐、世界和平”的“新六和”,就是一幅“人间净土”的美好景象。佛教必须要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而当今佛教发展主流方向“人间佛教”已日益深入人心。&&& 如何“从心开始”?在弥勒十愿 中,一切众生起柔软心就是处理人际、国际关系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令众生“和合”,就是消解人的精神苦闷,维护社会和谐。&&& 佛法本来是心法。《维摩经·佛国品》曰: “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随成就众生净,则佛土净。 ”弥勒佛笑迎和谐,从心开始,正是抓住了一切“唯心造”的心法关键所在。依佛教“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的教理,指出心净则世界和谐。&&& 《法华经》中说: “娑婆世界,坦然平正,其诸菩萨咸处其中。”由此可知,净土也离不开秽土而成,即在秽土之中,通过人们的努力可变成清净国土。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处理,怎样去做。从我做起,从老百姓日常生活做起。最近,我在整理《南昌晚报》时,专门剪辑了有关“笑迎和谐”的消息和文章,编订成册。作为展示“笑迎和谐”的一个窗口和弘扬佛法的一份实例资料。这里面有放生护生的,如“两农民租车送受伤白鹤救治”;“150万元来打造赤湖鸟乐园”。有政府关心民生的,如:“温家宝狮城论民生:建好廉租房是政府重要职责”。有助人为乐的,如“年近八旬,退休老人照料盲人邻居24年”。有知恩回报的,如“受人一元钱之恩,‘涌’一箱牛奶相报”。有拾金不昧的,如“持无密码万元存折苦找失主,面对诱惑市民万菊花用行动赢得了广泛赞扬”。有爱心捐赠的,如“社区爱心中转站募集衣物转赠困难户”等。无论大事小情,相处是那么温暖和谐,心灵是真诚相互沟通。&&& 事实必将证明:如果人人都能立足当下笑迎和谐,如果代代人都能紧持不懈笑迎和谐,以善的“共业”去化解娑婆火宅为八德莲池,那么人间净土终会有在地球上实现之日。&&& 禅本无常理,笑本无定意。一切都是随机说法,一切都是因缘和合。但有一点可要牢牢记住:“笑,作为一种法喜充满,或一种修行禅悦,在离苦得乐中,始终应与时俱进持戒,不离世间觉”修行。&& 特自撰楹联一幅,虔诚敬佛:&& 慈颜常笑,笑对人生,&& 庄严人间国土&& 大肚能容,容包宇宙,&& 化解累世怨仇&& 横批:慈恩普惠心的管理&( 15:09:07)转载▼标签: 修行心得 分类: 佛学与人生& &&&&&&&&&&&&&&&&&&&&&&& &&& “管理学”是现代最时髦的一门学科,有所谓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企业管理、仓库管理、档案管理,乃至学校管理、医院管理、饭店管理等;只可惜一般人都忘记了要“管理自己”,尤其是“心”的管理。&&& “心”是万物之本,没有把根本管理好,只管理枝末,人生怎么会圆满呢?能够把自己的心管理好,心正一切皆正、心净一切皆净、心善一切皆善,这才是最重要的管理学。&&& 佛陀设教,他就是倡导“心”的管理,所谓“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人都有自私心,如果没有把自私的心管理好,怎么有“天下为公”的观念呢?人都有疑嫉心,如果没有把疑嫉心管理好,怎么能以诚信待人呢?&&& 此外,诸如成见、执着、愚痴、谄曲、悭吝、我慢等,都是心中的鬼怪,如果不加以好好管理,让心中藏垢纳污、百病丛生,又怎么能够服务公众呢?怎能担负起济世的重任呢?&&& 佛法把心比喻为猿猴、牛马、盗贼,所谓“心猿意马”表示我们的心像猿猴一样,跳动奔驰不已;又像狂牛一样,犯人禾稼;更如盗贼,不但抢劫别人的功德法财,也糟蹋自己的福德因缘。&&& 俗语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心之不正,何能作眼耳鼻舌身的领导呢?何能让眼耳鼻舌身成为善良之辈呢?当一个人连自己的身心都无法管好,又怎能管理他人之事呢?&&& 我人之心,又如工厂。好的工厂出产好的产品;坏的工厂只会冒黑烟、排污水,造成环境污染。管理工厂很难,管理自心更难;若无佛法的戒定慧,何能将心管好?&&& 我人之心,又如国王。普施仁政的国王,万民受益;暴虐无道的昏君,百姓受害。所以,“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心的管理比任何学科都难修学;但是,若有禅净的必修课程,又当别论。&&& 修学“心的管理”这门学科,不能完全依靠别人,必得依靠自己,把自己的真心、慧心、慈心、信心、定心、忠心等,提升起来,然后由这许多的善心、好心来管理自己、管理环境、管理事物、管理团体。平日我们参禅念佛、早晚反省、喜舍行善、克己利他,都是为了把心管好,不如此,又如何能修满“心的管理”这门学科的学分呢?知恩报恩&( 14:52:06)转载▼标签: 修行心得 分类: 佛学与人生& &&&&&&&&&&&&& 【一】佛门有上报四重恩。有父母恩,有衆生恩,有国土恩,有三宝恩。整个佛法就是在讲知恩报恩,和行知恩报恩。【二】要知道,每个人都没有办法独立生存。人的一生从报父母恩开始,然后,走入社会,要报师长恩,衆生恩,社会恩,三宝恩。因为,每个人的生存都离不开所有人对自己的生存提供一切所需的帮助。【三】以爱父如爱子的孝心报父母的生养育之大恩。殊知,父母恩重如山难报。万德孝为先,为人儿辈不可不知。【四】应该倡导人人都能知恩而报恩的社会风尚。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文明而兴昌中华民族。【五】知恩报恩是人生的一副良药。是和谐社会的一副妙药。当人人都能知恩报恩的时侯,就是天下平的是侯。【六】知恩者无怨,报恩者无愧。知恩是治心,报恩是行道,崇高的人格从知恩报恩开始。【七】不知有恩是愚人,知恩而不报是小人。知恩而能报恩是贤人。而能报法界衆生的大恩者是圣人。【八】人生有二事不可有。忘恩负义的伤天害理。无父无君的无法无天。知恩报恩者知之不可为而不为。知之必为而为之。敦伦尽分而问心无愧,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格。【九】智者,在知恩报恩中学会做一个合格的人,合乎道德逻辑的人,能利益社会大衆,为人类谋幸福的人。【十】道德的最低低线,必需尽人伦的知恩报恩而行之。【十一】知恩者,以报恩而使知恩得到兑现。有恩必报。【十二】 处处以知恩,事事以报恩。以慈悲的施舍而行之。【十三】知恩的心态不会有忌妒,嗔恨,报怨。知恩者,不会怨天尤人,知恩者的人生是在报恩中造就崇高的人格。【十四】知恩而报恩的人生是无愧而高尚的。品格崇高也。【十五】【庄子】云;“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什么都不忘,只忘了知恩必报的人性。如此之人。【孟子】说;“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此人可悲可耻。【十六】知恩报恩是做人最基本的法要,是不可推诿的份内事。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是人,必需知道。【十七】不知恩者可悲,不能报恩者可怜,知恩不报者可耻。【十八】 最伟大的人格,从知恩报恩做起,知恩是明智,报恩是仁慈。知恩使人无愧,报恩使人高尚。【十九】【孟子】云;“人人亲其亲,长其长,则天下平。”那就是,知恩报恩的社会风尚。敦伦尽分。【二十】殊知,恩不报,儿之孽。养不孝,儿之错。不可不慎,不可茫然而倒置,不可贬斥而不为。为人儿輩们。佛法就在魔法中&( 13:36:07)转载▼标签: 修行心得 分类: 佛学与人生& &&&&&&&&&&&&&
&&&& 学佛就是为了破除魔障,人生到处是魔,开眼闭眼都是魔。罗汉在中文的意义是杀烦恼贼,翻成杀贼不是太高明,所以还是用罗汉。人生有四种魔:烦恼魔、阴魔、死魔、天魔。第一个烦恼魔我们就解脱不了。可是要注意,佛学说人生是烦恼的,烦恼不是痛苦,比痛苦轻,讨厌就是烦,觉得头痛就是恼。人生随时随地有烦恼,这是个魔障。魔字在古代是用磨,就是磨练之意,到了隋唐以后把磨字下面换成了鬼字,这下子糟了,磨变成了红眉毛绿眼睛的魔了。&&& 烦恼魔多得很,贪嗔痴慢疑都会起烦恼,贪长寿,贪名,贪利,贪学问,贪学佛,都是贪。心里所贪的办不到,就起烦恼了。阴魔是五阴魔,色受想行识都是魔。例如你色身病痛,困扰你,是色阴魔。受阴魔是身上的感受,像打坐气脉不通啦。想;思想停不了,不能达到「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被思想困扰,妄念空不掉。行;就算你思想感觉都空了,这生命生生不已的功能,流转的力量仍然不停。识阴魔更多了,思想的最高境界,识阴都是魔,这讲起来就要讲唯识了。&&& 死魔,人活着就是在等死,当你第一天生下来,就向着死的那一天前进,谁也免不了。&&& 天魔是他化自在天的天魔。三界中的天界,合起来有二十八天,高的天,才不理我们地球上的众生,他化自在天是欲界中的一天。神、夜叉等都是他化自在天的天魔。有人说自己就怕有魔,你放心,有他化自在天的天魔来找你比一下法,你已经很了不起了。像我们,魔才不来磨呢!没那个资格,你烧三支香他都不来的。他还怕你呢!等于说你不会去找比你还穷的朋友,而喜欢去找比你有钱有势的人。所以说人到了高位之后,就有许多人来找他,这些人就是他的魔。这些数据在《大宝积经》中很多,你每天做功夫,什么时间碰到哪一种境界是哪一种天魔,你晓得了,只要叫他的名字,要他不要啰嗦,他就不来了。&&& 有人修道,刚进步一点就出个岔子,见解上有偏差了,走上岔路。这就是四魔的障碍,魔是不希望你成道的,你成道了,变成「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魔就没得玩了。魔不是坏东西,就是贪玩,你不和他玩,他就不高兴了。你作他的伴侣,同他滚作一堆,魔就对你很好。所以说,多情就是魔,情就解脱不了。&&& 因为有这四魔,就在一念之间,产生八万四千烦恼。呼吸的一呼一吸是一念,这其间就有如此多的烦恼,因为大家体会不到,就说佛法在吹牛。当你真有功夫时,自然就体会到了。你试试看,当你在写文章时,虽然一个个字在写,但是你的思想早不在这个字上了,对不对?你能静下来,就知道了。再如你坐在这里听我讲话,你一字一句听进去时,思想就不知道已经转了多少弯了。所以你刚进步一点就被魔走了,般若智慧不够,还自以为自己做对了。如果能把这个烦恼清净了,才能转成佛法。&&& 一切众生的生命劳累得不得了,是什么使你劳累呢?就是烦恼魔。以佛法看来,这个人的生命、世界的历史、社会的进步繁华,都是烦恼魔造成的。所以你不要以为魔是不好的,今天人类科学昌明,经济发达,都是烦恼魔所造的。&&& 而佛法在哪里呢?佛法就在魔法中,佛道就在魔道中,所以转烦恼就成菩提。你求没有烦恼,那就不能作佛事。&&& 佛法的标记是莲花,天主教的标记是十字架(其实是卍字拆开来的,也是个圆圈拆开的),回教的标记是半个月亮。莲花的特性是它不长在干净的地方,那泥巴越脏,莲花长得越好。它另一个特性是花果同时,因中有果,果中有因。花一开就有莲蓬,蓬中就有莲子。学佛的人常想走清高的路线,但是清高是不能成道业的。所以菩萨要入世,进入烦恼圈子去锻炼自己,才是佛道。佛陀的沉默——佛陀不回答的十个问题 ( 20:16:04)转载▼标签: 菩提文库 分类: 佛学与人生& &&&&&&&&&&&& &&& 在巴利文原典中,多处都提到一位游方者名叫婆蹉种。一次,婆蹉种来到佛处,问道:“尊敬的乔达摩啊,神我是有的吗?”&&& 佛陀缄口不答。&&& “那么,可敬的乔达摩,神我是没有的吗?”&&& 佛还是保持沉默。 &&& 在佛陀时代,类似于婆蹉种这样的游方者不乏其人,他们在和别人讨论时,为了辩论而辩论,时常用形而上学方面的问题来同别人争辩。其中十个有名的形而上学的问题是:&&& 一、有关宇宙的问题&&& 1.宇宙是永恒的吗?&&& 2.宇宙不是永恒的吗?&&& 3.宇宙是有限的吗?&&& 4.宇宙是无限的吗?&&& 二、有关心理学方面的问题&&& 5.身与心是同一物吗?&&& 6.身是一物,心又是一物吗?&&& 三、佛陀悟证的境界问题&&& 7.如来死后继续存在吗?&&& 8.如来死后不再继续存在吗?&&& 9.如来死后是既存在亦同时不存在吗?&&& 10.如来死后既不存在亦同时非不存在吗?&&& 佛陀对讨论以上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不感兴趣,所以每当有人向佛陀提出以上问题时,佛陀总是沉默不语。&&& 佛陀为什么不回答以上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呢?首先,这些问题与佛陀的教诲没有多大关系。在早期佛教教义中,佛陀特别强调戒、定、慧三无漏学和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有漏皆苦三法印。佛陀不止一次地说,“比丘,我所讲的法只有两件事:苦和苦之止息(即涅盘)。人类充满了痛苦,我们当务之急的任务就是要去除痛苦,所以我解释这些法,因为它们有用处,它们与修炼身心的梵行有根本上的关系,可令人厌离、去执、入灭,得宁静、深观和涅槃。因此我解释这些法……。”而在以上十个形而上学的问题中,前四个问题是有关宇宙的期限和广度的问题,这是宇宙论,它们与佛陀的教诲关系不大。不管世界是永恒还是非永恒,有限还是无限,它们都无益于人类对痛苦之解脱。接下来两个问题是有关身与心方面的问题。根据佛陀的教诲,诸法无我,这是三法印之一。事实上,无我的教义是佛教的一大特色,所以若有人问身与心是同一物还是不相同,对佛陀的教诲而言,这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对佛教来说,这些问题根本就无从说起。最后几个问题是有关佛陀悟证的境界问题。佛陀悟证的超凡境界只能通过修行而悟证之。对普通人来说,他们永远也不会明白这种超越现世的境界,即使佛陀为他们解释。所以以上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与佛陀的教诲关系不大,它们与修炼身心的梵行根本无关,它们不能令人厌离、去执、入灭,得到宁静、深观和涅槃,因此,佛陀没有解答这些问题。所以每当有人向佛陀请教以上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时,佛陀总是保持沉默。&&& 其次,形而上学的问题会把人们引入歧途,使人迷失方向。&&& 佛陀时代,一位比丘名叫曼童子,有一天,他午后静坐时,忽然起来去到佛所,行过礼后在一旁坐下,就说:“世尊,我正独自静坐,忽然起了一个念头:有十个问题你从来没有给我们明确的解释。每当人们向您问起这些问题时,您总是将之搁置一边,沉默不语。我不喜欢这种做法。世尊,今天您若跟我解释清楚这十个问题,我将继续修梵行;如果世尊仍对这些问题保持沉默,我便会失去信心,不再修梵行。如果世尊知道世间是永恒的,就请照这样给我解释。如果宇宙不是永恒的,又为什么?如果您对这些问题也不知道,就直接说:‘我不知道。’”&&& 佛陀说:“你这愚蠢的人啊!你当初出家修行就是为了了解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吗?你跟随我修梵行时我答应过你将会回答这些问题吗?”曼童子回答说:“世尊,没有。”佛陀说:“在你还没有得到如来的答案之前就要死掉了。曼童子,假使有一个人被毒箭所伤,他的亲友带他去看外科医生。假如当时那人说:我不愿把这毒箭拔出来,除非我知道是谁射我的,他是刹帝利种姓、婆罗门种姓、吠舍还是首陀罗种姓;他是高、是矮还是中等身材;他的肤色是黑色、白色、棕色还是金黄色;他来自哪一个城市或乡村。我不愿取出此毒箭,除非我知道我是被什么弓所射中,弓弦是什么样的;哪一型的箭;箭是哪种毛制的;箭簇又是什么材料所制……曼童子,这人在未弄清这些答案之前早就死了。同样,如果有人说,我不要跟随世尊修梵行,除非他回答我,宇宙是否永恒等问题,此人还未得到如来的答案就已告死亡了。”由于人生是短促的,如果某人整天为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所困扰,穷追不舍,追根穷源,这便误入歧途,终将一无所获。&&& 再次,由于语言的局限性,凡夫无法通过语言明了这些问题。&&& 语言是人类创造的,用以表达人类由感官与心灵所体验到的事物、经验、思想和感情。它代表我们所熟知的事物与意念的符号。它局限于时间、空间和缘起法,语言不可能超越这些范围。换句话说,人类只能在时间、空间和缘起法允许的范围内用语言表达一件事、一种境界。有时,人类的语言甚至不足以表示日常事物的真实性状。例如经验告诉我们,有时我们会有一种激情或感受,但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人类的语言不是万能的,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了知真理方面,语言更是不可尽证而且易致差错的。因为绝对真理(例如涅槃)超出时间、空间和缘起定律的限制,人类只能体证之,而不可能用语言描述之,即所谓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事实上,这些问题永远不可能通过语言文字而获得充分而圆满的答复,没有任何语言文字可以表达这种经验。就像在鱼的词汇里是没有形容陆地的字眼一样。乌龟对他的朋友鱼说,它刚到陆地上散步回湖。鱼说:“当然你的意思是说游泳了。”乌龟想对鱼解释陆地是坚硬的,不能在上面游泳,只能在上面步行。可是鱼却坚持不可能有这么一样东西,陆地一定也是液体,和它住的湖一样,有波浪,可以在上面跳潜游泳。同样,在普通凡夫的词汇里,不可能找到适当的词句去描绘涅槃。可是目前有不少人用世界上最美妙的词语去描绘涅槃的崇高境界,有人甚至不惜绞尽脑汁,长篇累牍地论述佛陀入灭后的奇妙境界。其结果正如《楞伽经》里所说愚人执着语言文字,如大象陷入泥潭,不能自拔。&&& 最后,对机说法,因材施教是佛陀教化众生的方法。佛陀并不是一座计算机,不管什么人问什么样的问题,他都会不加思索地回答。他是一位很讲究实际效益的老师,充满了慈悲与智慧,他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知识而答问,而是为了要帮助问话人走上正觉的道路。他和人说法时,时刻不忘对方的水平、倾向、根器、性格以及了解某一问题的能力。&&& 根据佛说,对付问题有四种方式:&&& 1.当问题比较直接、明显,而且避免了形而上学的问题时,这些问题必须直截了当地答复。例如苦之因是什么?&&& 2.某些问题必须以分析的方法解答,例如佛教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 3.另有一些问题必须以反问为答复。&&& 4.有一类问题必须以缄默不语为答复。例如当有人向佛陀寻问有关形而上学方面的问题时,佛陀常常是保持沉默。&&& 所以,当婆蹉种问佛陀有无神我时,佛陀总是保持沉默。佛陀的缄默对婆蹉种的影响胜过任何雄辩。悲智双全的佛陀曾为这位困惑的求法人煞费苦心,并对他表示深切的关怀。&&& 也许有人会问,佛陀到底是否能回答以上十个形而上学的问题?我们姑且先不作任何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佛陀所知的法一定比他所说的法要多得多。&&& 有一次,佛陀在憍欣赏弥(今印度阿拉哈巴特附近)一座尸舍婆林中经过时,他取了几片叶子放在手里,问他的弟子们道:“比丘们啊!你们意下如何?我手中的几片叶子多呢,还是此间林中的叶子多?”“世尊,你手中只有很少几片叶子,但此间尸舍婆林中的叶子却多得不可胜数。”&&& “同样,我所知的法如同尸合婆林中的叶子,而我已经告诉你们的如同我手中的叶子,只有一点点,我所未说的法还有很多呢!而我为什么不为你们说那些法呢?因为他们没有用处,不能引导人证得涅槃。这就是我没有说那些法的原因。” 人生二十最&( 21:42:46)转载▼标签: 菩提文库 分类: 佛学与人生& &&&&&&&&&&&&&&&& &&& 第一、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一般人总是把对自己不友好的人,当成是自己的敌人,其实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因为外面的敌人容易了解、容易防备,反而是自己不容易认识自己,不容易明白,不容易控制处理。我们对自己的贪欲往往禁止不了,脾气、嗔恨也化解不了,于是自己成为自己的敌人、处处招愆怨、惹灾祸,所以人生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自己。&&& 第二、人生最大的毛病是自私——人是血肉之躯,身体上难免会有老、病、死。其实心理上的毛病更大,心理上的毛病是什么?是自私。人由于自私,不能扩大心量,不能进步成就,不能升华自己,所以一个人除了注意保健,使之无病无痛以外,还要把心理上自私的毛病治好。  第三、人生最大的悲哀是无知——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没有钱、没有势,也不是没有地位、没有职业等等。最大的悲哀是无知、不明理,不能认清世间的真相,不能认清人我的关系,不能了知世间的一切因缘、因果,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 第四、人生最大的错误是邪见——一般人犯了错误,如果是事情上的错误,还可以改正。最大的错误就是邪见,也就是思想上有了误解,认识上有了偏差,不但不知道自明自正,而且还自以为是,这是现代社会上很多人容易犯的毛病,真是很可怕。&&& 第五、人生最大的失败是骄傲——所谓“满招损,谦受益”。一个人如果自高自大、贡高我慢。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受欢迎,所以骄傲、我慢是人生最大的失败。 & 第六、人生最大的烦恼是欲望——有人说,世间充满忧悲苦恼,因为娑婆世界本来就是堪忍的世界,所以充满烦恼、痛苦。什么是最大的痛苦呢?有人说饥饿,有人说是情爱,其实真正的烦恼痛苦是欲望。譬如我们对于钱财、美色、饮食的欲望,对于权利、名位的欲望,凡是与我有关系的都希望拥有。因此欲望一生,当这些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生起了烦恼。所以人生最大的烦恼是欲望。 & 第七、人生最大的无明是怨尤——无明就是不明白、不明理。因为不明理所以遇不如意时就怨天尤人,上怨苍天不保佑,下尤世人不帮忙。对眷属、朋友、国家、社会都怨尤。甚至烦恼怨恨的时候,拿起家里的茶杯桌椅来摔,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无明。他不怪自己,反而怨天尤人,怨眷属,怨朋友,拿桌椅、茶杯出气,真是何苦。 & 第八、人生最大的忧虑是生死——生死是人生的两件大事,也是最大的忧虑。生时争名夺利,尔虞我诈;一旦无常来临,又恐事业、爱情、财富都将转眼成空,所以不管生时、死时、随时忧心忡忡,生死真是人生最大的忧虑。 & 第九、人生最大的过失是侵犯——我们最大的过失,就是侵犯人家的生命、财富,侵犯人家的名节。所谓杀盗邪淫,恶莫大焉。 & 第十、人生最大的困扰是是非——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是非让我们感到苦恼,但是所谓“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只要我们能够做到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何必争来挑去,徒增苦恼! & 第十一、人生最大的美德是慈悲——一个人最大的美德,不是长得很漂亮,也不是拥有很多财富、拥有很多的才能,人生最大的美德是慈悲。所以宁可没有才干、没有学问,但是不能没有慈悲,慈悲心是人生最重要的美德。 & 第十二、人生最大的勇敢是认错——人要有勇气,勇气不是跟人家打架、殴斗,也不是跟人家争执、计较,最大的勇气是自我认错、觉得我不应该说这一句话,我不应该做这一件事,我不应该妨碍你,能忏悔认错的人,才是最大的勇气者。 & 第十三、人生最大的收获是满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所得,有所成就,有所收获。什么是最大的收获呢?要能满足,你不满足,就是睡在天堂也如地狱;假如你满足,地狱也如天堂。所以满足是最大的收获。 & 第十四、人生最大的能源是信仰——我们常说要开发能源,能源不一定是指山中的矿产、海底的珍宝;也不一定是天然气、太阳能,人生最大的能源是我们信仰。因为信仰里面有财富、有功德、有宝藏。 & 第十五、人生最大的拥有是感恩——什么人最富有?什么人最贫穷?贫穷的人是随时想从别人那里获得,富有的人则是心存感谢,时时想要施予别人。所以一个人能够感恩、惜福,他就是人生最大的拥有者了。&&& 第十六、人生最大的修养是宽容——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有修养的人。什么是最大的修养呢?就是宽容。所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我们待人要宽厚、要包容,不管别人待你好与不好,都能谅解,都能包容,这是人生最大的修养。 & 第十七、人生最大的本钱是尊严——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尊严。为此什么都可以牺牲,但是在牺牲折磨的最后关头还是要保留最后的一点尊严。所以每一个人对自己做人的尊严,要重视它,要保有它。&&& 第十八、人生最大的欢喜是法乐——一般人总是从外在的物欲感官上寻求快乐。譬如一句赞美的话,就欢喜半天,但是赞美的欢喜一下就去了;希望得到金钱的欢喜,但是金钱如水流,霎时用尽;希望得到旅行的欢喜,但是千里万里眨眼过去,欢喜也会消失。唯有一种欢喜是永恒的,那就是法乐。法乐就是知识上、见解上、修行上、禅悦上的快乐,是能终身保存,永不逸失的。&&& 第十九、人生最大的希望是平安——财富、名位是大家所热衷追求的。但是如果求得了财富、名利,却失去了平安,所谓平安就是富。 & 第二十、人生最大的发心是利众——我们经常听到佛教徒劝人要发心。到底要发什么心呢?要发善心、好心,也就是利益大众。譬如我说一句话对大家有利益,我做一些事对大家有利益,我就去做,这就是发心利众。不念佛,就必定在念烦恼 ( 19:53:57)转载▼标签: 修行心得 分类: 佛学与人生& &&&&&&&&&&&& &&& 南无阿弥陀佛!一般人多是忙得很,工作上的事,家庭中的事,大事小事,每天都在烦恼。要是劝他不要烦,他会说,没办法,事情摆在这里,不烦怎么行?如果遇有假期,家人恰好有事不在家,只有自己一人在家,吃饭睡觉外,并没什么事要做。按理这样该不烦了吧?不行,闲也难受,又得找些事来做。事情一来,继续又是烦。所以,有事烦,没事也烦,总归要烦。烦恼已经成为大家的习惯了,认定生活总是要烦恼的。南无阿弥陀佛!凡人,就是烦恼的人啊!&&& 修行人在凡夫地,自然也免不了烦恼。好在知道佛法,能够有一些观照和觉悟,有办法提醒自己,不随烦恼无休止地跑下去。方法很多,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无非是教我们对治烦恼,修行的效果也是以是否烦恼渐轻,智慧渐长。念佛人对治烦恼的办法,就是持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祖师教导要我们不论忙闲,都要常念佛。能常念佛,乃至佛号绵绵不断,烦恼又如何插得进来。这是理上说的上乘工夫,我还做不到。但可以慢慢来,从烦恼以后觉察,逐渐到烦恼中间觉,再到烦恼要发没发时觉。一旦觉察,就马上念佛,快念或出声念。&&& 跟他人争执辩论对错,最冤枉。对有怎样,错又怎样,谁起烦恼谁就错。不念佛,就必定在念烦恼。念烦恼而不念佛,西方可就去不成了,就太不值得了。我以前经常是烦恼好几天,回过头来时,总是很懊恼没有及时念佛,现在才稍好些。生生世世,我已经烦恼了不知多少劫,不能再做“烦人”了。还是赶紧念佛,念无常,念西方。念清楚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把所有的烦恼都化为清凉。&&& 对还不信佛的家人、朋友,我这样劝:'没事就念念佛,只有好处,没坏处。'如果上来就是五千声一万声的劝,大概他们连一声也不念了。大家都很忙,年轻的要工作挣钱,要洗衣做饭,要逛街购物;小的要读书,考试,打游戏;老的退休了,也要忙着下棋打牌,看电视。哪里有多少时间念佛呢?权当种个善根而已,善根何时发动就看个人的因缘了。南无阿弥陀佛!&&& 对于修行的同修道友,相互鼓励就不能止限于“没事就念佛”了。我们平时忙的事说到底,多是养身家,追名利,装体面,遗子孙而已。如果没事才念佛,有事便把念佛撇在一旁,念佛就成了消遣。这样念佛想即生了生死,恐怕不保险。人生再大的事,大不过生死。欲在生死关头,佛号提起,正念不乱,工夫就在平时练,让这句佛号常常提起,想得熟,念得熟,听得熟。&&& 经上虽五逆十恶,临终见地狱相,遇善知识劝导,因大怖畏而生起强烈求救心念佛,十念也可往生。理虽有,但事不可做通例看。这样的宿世大善根大因缘,万中难有一二,不是人人都有。除非已经得佛消息,预知时至,否则何时命终也是不定的。或在明天,或在今天,或立刻,说死就死的!未必有多少时间给你准备。所以念佛不能等,没事要念佛,有事更要念,念佛不碍做事。&&& 我辈业障深重,福报浅薄,虽做不到把念佛当作生活的全部,也在努力把念佛当作生活中的第一事。寺庙从林,一天首要之事是功课。早课不完不吃饭,晚课不做不睡觉,这也是提醒我们道业为大。古德有谓:生死心不切,一切净土开示均成戏谈。欲了生死而修净土的行人,怎敢泛泛忽忽!&&& 每天功课不缺,礼佛,诵经,念佛,出了佛堂念珠也抓在手上,自己也以为是在修行。一旦境界现前,这个“修行人”往往就原形毕露了。好东西就贪恋;不如己意就发生气;做点好事牢记在心,生怕忘了这份“功德”;受人称赞就自以为是;偶尔清净片刻,便很满足地享受那份“清福”;如此念念不停,念念都在六道轮回里打转。不知转了多久,才回过神来,赶紧把飞到虚空中的“南无阿弥陀佛”拉回来。一天中,究竟有多少时间是跟西方相应呢?惭愧!我就是这样的可怜!就是这样一边挣扎,一边念佛。&&& 信发于心,不在口。发愿在心,不在口。持名也是持在心,不在口喊。诚于中,自然行之外。心行虽不能完全与佛相应,也断不至于大相违背,乃至可以不守戒,不断恶修善。佛陀不在王宫成佛,示现出家苦行。末世凡夫反能在五欲中圆融无碍,自在成就。这于理说不通,于事行不通。不治习气,贪恋五欲,以为单靠口喊一句佛号,就是一向专念,就可以往生在握,最终恐只是自欺。我不敢这样指望,我做不到这样的事事无碍。能吃好、喝好、玩好,同时专心念佛。&&& 净土法门不劳断证,但凭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便可仗佛力往生西方,永断生死,一生成佛。对末法根器陋劣的众生,这真是不可思议的大便宜法门。所以净土一法无人能问,唯有佛自说,唯有佛来赞叹劝导流通。但再大的便宜也不出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仗佛力也要靠众生的信愿来仗的,西方佛,无感不能有应。众生用信愿力感,佛用誓愿力应,如此才感应道交。否则,佛是佛,众生是众生。先得要是心作佛,才能证是心是佛。&&& 佛大慈大悲,不舍众生,我怎敢舍弃往生的愿心。佛虽大慈大悲,众生如不回头,佛也不能奈何,所以我不敢放纵习气,懈怠懒散。佛恒顺众生,愿生者必生,不愿生必不得生。如果仍然念念贪恋这个世间,不发决烈心克治旧习,无论嘴上怎样喊,根本心上就是不想往生。既无愿,佛何能强拉硬拽众生到西方去?倘如有此理,娑婆就不会有众生仍在沉沦了。非是佛不度众生,是众生不愿去啊!&&& 真愿假愿不用告人,自己知道,佛菩萨知道。信是露水信,愿是皮毛愿,行是游戏行,如此“修行”,结果不外是心作众生,是心是众生。极乐依然在十万亿外,娑婆轮回的的凿凿就在眼前。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临命终时如何收场都是自作自受,耍不得赖的。“敦伦尽份,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于此纲宗有疑谤者,非痴即狂!&&& 我辈幸有宿世善根,得遇佛法,得遇净土法门,得遇印祖等诸净土祖师遗教,不敢仍旧不知好歹。现在唯有一条路,就是努力治习,忏悔念佛,巩固信愿,以我之诚感佛之大慈,仰赖佛力命终往生西方。既是哭着来到这个苦世间,总要笑着离开才好。往生西方才是究竟的离苦得乐。&&&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关于佛教的几点粗浅看法 ( 16:23:24)转载▼标签: 修行心得 分类: 佛学与人生& &&&&&&&&&&&& &&& 一、佛教的万法皆空、消极避世。很多人都认为佛教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真的是这样吗?万法皆空是一切存在的本质状态,这是真实不虚的道理,但消极避世却也未必。能够出家修行,那是无穷劫才能修来的福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尘缘未了,所以不必出家。出家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证悟,但证悟却不必一定要出家修行。按照佛教的业力轮回观,我们生生世世所经受的一切都是应得的果报,那么,为什么不把这些果报早一点结束呢?要想早点结束轮回,只能多去行动,多去经历,并且在这个行动的过程中了解佛法,保持正见,免得再造恶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佛教是最积极的思想。并且你在行动的过程中可以完全避免恐惧,从业力轮回观可延伸出至少两点:①因为你所经历的,必是你应该经历的,是不可避免的。②所有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过程,自己的解决之道,你只需要去行动,然后在行动的过程中保持静观即可,也就是说,从主观上来说,你是行动的参与者,从客观上来说,你又是行动的旁观者。这样一来,有什么事情是可以让你去畏惧的呢?雪花无序飘落,却又片片各得其所。&&& 二、佛教认为今生的一切早已注定,所以要完全接受,甚至是逆来顺受,不可以反抗。真的是这样吗?我认为要正确理解“今生”这两个字,其实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为——“今生的当下此刻”。轮回的过程是什么呢?其实没有过程,没有从前,没有以后,只有当下时刻这一个点,这一个点即是永恒又不是永恒,瞬间生灭却又无限延续。也就是说,在“当下”这个点之前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注定的,而这个点之后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却是未知的,命运由你从前的业力所造成,也由你“当下”这一刻的业力所造成!!所以,我们既要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安然接受,又要对接下来的事情全力以赴,这才是 “随缘”的真谛所在,而且是积极向上的。对于一个无意识的人(佛法所说:无明),他不能够保持静观,完全被业力所左右,他的命运是可以由算命大师算出来的,因为他从来的业力在他那里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并且反映他的骨骼、面相以及生辰八字等等上面,是可以算出来的,但对于一个真正相信佛法并且真正理解轮回的人来说,他的命运是不可以由算命而提前得知的。&&& 三、业力可以消除吗?有人认为,多积善业就可以消除恶业,或者说多念佛号就可以消除恶业,甚至别的宗教认为只要相信神就可以脱离痛苦,并且永生。我认为,业力是不可消除的,即使是佛陀对于业力也无可奈何,遑论你我?你积善业,自有你的福报,但你所做的恶业,同样也会一点不少地给你相应的果报,善业抵消不了恶业,恶业也抵消不了善业,各有各的规律。即便你临终时候西方三圣来接你到极乐世界,但也只不过是给你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更方便学习佛法而已,你所结下的善恶业依然要去受的,也就是说,极乐世界不是长呆的地方,你还是要回到轮回之中。当你的业力断了时,真正空了时,你才会脱离轮回。&&& 四、对佛教以及其他宗教的一点认识。我在网上和现实生活中,老是见到其他宗教攻击本教以外的教派,但只有一个宗教不会这样,那就是佛教。其实佛教是科学和哲学,是智慧法,绝非偶像崇拜和信神信鬼,称其为“教”有点不合适。真正的佛法不是烧香拜佛,真正的佛法也不在庙子里,而是在佛家经典里,在你心里。由于佛法太过深奥,即便是最聪明之人,也不过是解悟而已,真正证悟的人很少,由于理解力不同,所以可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佛,比如说那些非常聪明智慧并且有学识的人可以去接触天台、唯识和禅宗什么的,而且普通人可以选择净土宗。如果让我选择信仰,我只会选择佛教,因为佛教不会反对祭拜祖先,佛教不会为了消灭异见不惜发生战争,佛教不会认为信自己就得永生,而不信自己就下地狱(有些宗教现在搞得像传销似的,到处拉人强信),佛教不会认为只有人类才有灵性,而认为万物皆平等……哎,说的多了,相信大家自有明见吧。佛教不会反对你信仰任何宗教,只要你能够做到与人为善,与物为善,你信什么都可以,但实际上你已经是佛门中人,你可以是任何宗教,但佛性无处不在。唯不争,故莫与之争!至于佛经上说,谤佛为大罪,深层次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你得罪了佛,而是因为由于你谤佛的影响导致更多人远离正道,这才是最大的恶业,佛是不会被得罪的,谤佛有罪的根本原因仍然是慈悲。最后,我认为我所看到的其他宗教行为应该并非是真相,每一个宗教都是很高明的,并且万法同源,比如耶稣一定也是非常包容的,但他后来的信仰者曲解了教义,最终发展成了“只有我们才是真正的宗教,我们的神才是唯一的神,其他所有的都是魔鬼”和“信我就得永生,不信我就下地狱”等等言论。因为我不了解其他宗教,所以所说可能有误,我只是说,我见到的确实如此。&&& 五、关于爱和慈悲。有人说,佛教只爱动物,不让杀生,但却不爱人,因为完全不考虑家人或爱人的感受就去出家了,而且我们的神不一样,神爱世人。真的是这样吗?我倒觉得你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爱!对于佛教来说,是没有爱的,有的是慈悲,这个境界比爱高了不知多少层。慈悲是一种无法形容的境界,而爱不过是一种欲念,而且这种欲念搞不好就会演变成可怕的后果,比如说,得不到爱就会痛苦,失去爱也会痛苦,最可怕的是:因我们爱,你也必须爱,你要和我们一致,或者我们就要消灭你!!!!在佛教眼里,人生都是平等的,因缘而生灭,有缘深也有缘浅,对于真正的佛教徒来说,他对于动物是慈悲的,对于家人也是慈悲的,他可以离开他们而去出家,但也可以毫不犹豫地为家人献出生命。因为他的出家,所以家人很痛苦,这是因为家人的无明,有太多的爱恋纠缠,各人的业力所致罢了,从人间的无明角度来说,出家这个行为伤害了家人,从永远的角度来说,这个行为帮助了家人。其实基督教爱的本质应该也是“慈悲”,如耶稣说:原谅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慈悲!我想耶稣永远不会说出“凡是不信我的就……,凡是信我的就…….”和“其他的宗教都是…….”等话来。&&& 六、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有人说,信我们这个宗教的人,大家都很快乐,信佛教的人都比较压抑和痛苦。真的是这样吗?还有人说:如果一个人不抽烟了,不温酒了,不吃肉了,不想发财了,甚至连男女之事都不想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其实,我觉得你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佛陀说,诸受皆苦,你所说的快乐,也是尘世中的快乐,本质也是苦。如同老鼠们在水沟里津津有味地吃那些东西,并且认为是天下至味,其实它们绝大多数都不知道还有更好吃的东西,除非一不小心溜到皇宫里吃到了御膳。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受过那种“巅峰体验”?就是忽然之间有一种平静详和的感觉笼罩住了你,一瞬间天地澄明而寂静……那种感受其实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但在那一刻,你会体验到真正的快乐,你会觉得男女之事什么的简直算不上什么。那种体验在普通人身上不会长久停留,但即使只有片刻,也能提升你的生命境界。和真正证悟甚至真正空了的高僧相比,这种“巅峰体验”就太低级了,并且太短暂了!对于真正的佛教徒来说,因为没有证悟,就算达不到高僧的境界,但心里会有种平和,这种平和更持久更温和,甚至对于死亡都毫无惧怕。这时候,你觉得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呢?我之所以相信佛陀,是因为他在2600年前就发现真理并建立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这种智慧显然是超自然的,所以我对他所有的话都深信不疑,尽管有些内容远远超出人类目前所能够理解的极限,但有什么关系呢?对于宇宙来说,人类的智慧水平连个金鱼都比不上,如果你会说鱼的语言,你去和鱼说:我的世界里都是空气,不是水,而且有飞机和电脑什么的…….那这条鱼不被你吓死,也会这样你在说谎,并且根本就不理解你在说什么。&&& 以上的几点感悟,都是极为粗浅的,对于真正理解佛法的来说,很可笑,简直不值一提。真正证悟佛法的人,真的就空了,全部放下了,或者出家了,有病不治了,甚至甘愿被人杀掉也不反抗等等,但那种境界,实在太高,别人笑他太疯癫,他笑别人看不穿啊。佛双手合十代表什么? ( 14:02:06)转载▼标签: 菩提文库 分类: 佛学与人生& &&&&&&&&&&&& &&& 合掌的礼仪,我们几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圣像前要合掌示敬,与人见面也合掌示礼。合掌看似简单,实表深广的佛法。正如佛经之语深,一句话乃至一个字,可能有无量的含义和境界。宇宙一大天地,人体一小天地,人是宇宙的缩影,一切佛菩萨皆从人身修成。所以,合掌也含藏宇宙万法。我们不能浅看合掌之礼。&&& 一、合者,和也,代表和平、友好、团结合作。手握拳或手拿武器,表示争斗。双手抬起,示赤手空掌,即无争斗之意。又因一只手也可伤人,现两掌相合,则全无伤他之意。十指合于一处。表示十方力量的凝聚、团结。又,十指合于心口,表示诚心诚意,所谓“十指连心”。再者,平时十指散乱,代表散乱的妄心,现合于一处,代表一心。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又说:“一心不乱”、“一心皈依”。&&& 二、合掌时,要掌背微躬,掌心略弯,这样,两掌之间形成空洞,表示真空之理,意即我们要悟入空性。合掌也是法印的一种,若紧闭掌心而不留空隙,则沦为外道,来生则生于无佛之地,不闻三宝之名。&&& 三、合掌于心口处,两掌竖直,表示竖穷三际,指时间;而掌背略鼓,向横向发展,表示横遍十方,指空间。这样,宇宙融为一体,万法归于一心。佛菩萨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又能于念顷游步三界及遍游一切佛土,正说明佛菩萨于时空能运用自如,随心所欲。&&& 四、凡夫不遇佛法,被假象所惑,心时时向外攀缘,不能反归自性。手有向外抓握器物的功用,代表“攀缘”。杀、盗、淫、酒皆赖于手。凡夫什么都想抓,抓名抓利抓权,越多越好,这是“贪”。又,手要伤人坏物,这是“嗔”。还有,手会胡乱地伤人坏物,这是“痴”。现在,双手相合,而且是掌心相合,非掌背相合(抓东西用掌心),代表止住双手的妄动,收敛放逸的身心,就是息灭“贪、嗔、痴”也。又掌背为外,代表外境六尘;掌心为内,代表觉心菩提,合掌则代表背尘合觉,为修行解脱之路。而成就佛果,则改合为开,所以佛像掌心向前时,表示放光接引,普渡众生。&&& 五、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妄想即是分别,以左右手代表。执著即是坚持分别,有我执与法执,也用左右手代表。左右之相是假名,是虚妄。合而为一,无有左右,却亦左亦右,于相离相,平等一如。妄想执著既除,如来德相便显现。&&& 六、合掌又称合十。十指相合,手心相对,且合于心口,表示十法界归于一心,下至地狱法界,上至佛法界,皆唯心所造,从心而显。&&& 七、十指代表十方,合十于心口,既表众生平等,又表摄取十方众生归于佛道,施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普渡,又十方也代表十方佛国,合十于心口,表示以恭敬心供养十方佛菩萨,并摄取十方佛国的功德,庄严自心,成就善根。&&& 八、佛子见面,合掌称一声“阿弥陀佛”,即是归于弥陀一乘愿海(合二为一),不退成佛。又表十方佛国,同赞阿弥陀佛,同宣净土法门(合十方为一)。&&& 九、合十于心口,表示我们的心要修十波罗蜜才可成佛,即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方便、愿、力、智波罗蜜等十种。又华严十玄门、普贤十愿王,都表圆满之义。所以,双手合十,即表示能圆成佛果。&&& 十、本师释尊,左面有目键连,神通第一。神通显示智慧善巧,通达无碍。只有解了世出世法,才能自在,故表“解”。右边有舍利弗,智慧第一,智慧由戒、定而生,有智慧又能择善而行,故表“行”。左右相合,即表“解行合一”。又,文殊、普贤是释迎如来之二胁士,文殊是诸佛之师,表“信、解”,居左;普贤是一切如来长子,以十大愿王表“行”,居右。此亦表示解行合一,福慧双修。同样,阿弥陀佛左胁持为观音,三十二应,普门示现,表智慧善巧、通达无碍,属“解”;右为大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属“行”。左右相合,还是“解行合一”。左手多静,主“解”,右手多动,主“行”。所以,合掌即表示解行合一。这样,才能成就无上菩提。行而不解,易盲修瞎练,增长邪见。解而不行,增长无明,如纸上画饼。《金刚经》谓:“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无相”是解,“修一切善法”是行,证“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佛果。&&& 十一、左手多静,代表“自觉”。右手多动,代表“觉他”。自觉而不觉他,只证小乘极果。要觉他而不自觉,恐无能为力,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绑全身不能动的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