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洪荒慈航道人人身为道教人为什么能那么快成佛

当前位置:&&&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到朋友圈
阅读:5997 | &&回复:37
大家觉得元妙观属于道教还是佛教呢?
大家觉得元妙观是道教还是佛教呢?
您觉得灵验吗?好多人都觉得是佛教
我也来说说
元妙观是道观!道教文化。
您好!您觉得经验吗?好多人都觉得是佛教……
楼主请问你是怎样看出认为是佛教?谢谢
三清仙人就是道教人物,太上老君、玄天上帝等三位仙人。罗浮山的冲虚古观也是道教文化,观即道教道观,佛教应叫寺。
您好,是这样的,我知道元妙观属于道教,但是我在观里问了一些香客,发现有很多人认为是佛教,所以我想要了解下大众的想法……
哦哦,原来如此!那您的认为?
查看更多(4 条)
我也来说说
神和佛不能合在一起 。
去玄武山看了再说
我也来说说
很多人都是进庙就拜,见神像就烧香,哪会去分是佛教还是道教
我也来说说
我也来说说
名字就是道观
我也来说说
人们分不清是佛教还是道教也是不奇怪的,因为他们长得也太像了。首先佛寺和道观的建筑样式几乎是一样的,其次形式上都是烧香、跪拜。还有一些民间小庙,什么观音、玉皇大帝、谭公爷等等都一起供奉,这本身就是佛道不分呀。
是的&O<
我也来说说
道教,比如“观音”在佛教是观音菩萨,在道教是慈航道人,记得元妙里面写的是慈航道人。
我也来说说
道教的是神,佛教的是佛 。佛是不能杀生的,拜神要三牲,拜佛就不能用三牲 。
原来是这样
道教的准确来说是仙。
我也来说说
惠州玄妙观历史上是罗浮道观分院
我也来说说
三教合一、儒道佛、追溯一下历史较明朗一些
我也来说说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提到某人: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48小时热帖排行
正在发表评论...匿名用户不能发表回复!|道教慈航道人身为道教人为什么能那么快成佛_百度知道
道教慈航道人身为道教人为什么能那么快成佛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认为还是主要是两个字,一种负担。建议是不要在一个位置一个人能不能很快成功,长期混日子,如果不和。吃的话,我建议尽早时换掉,不然的话,这样对自己对别人都是一种压力,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事业,第一个就是坚持,为什么我们自己没有成功呢?但是这方面的道理还是每个人都可以说。成功的话,我认为就是你这个人要有天赋,第二个的话,然后把它做下去?我认为有各方面的因素来说的话,这种因素都是处于一种比较褪色性质的,简单来说,如果说我们知道如何成功的话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观音菩萨还是慈航道人 佛教道教两说_新浪宁波旅游_新浪宁波
观音菩萨还是慈航道人 佛教道教两说
新浪旅游评论
  慈航道人,即民间认为的观音,是元始天尊门下“十二金仙”之一,居普陀山落伽洞,法定“清净琉璃瓶”,坐骑金毛犼。
  慈航道人(后为观音菩萨)
  道场:普陀山落伽洞
  徒弟:木吒
  法宝:清净琉璃瓶
观音菩萨还是慈航道人?
  慈航道人:昆仑十二仙之一,修行于普陀山落伽洞,无徒弟,因封神一战被西方的准提道人(就是菩提老祖)看中,后弃道入佛,成为佛门三大士中的观音菩萨,化男为女,最是著名,号称“大慈大悲观世音”。相关战绩:破风吼阵,杀董天君;战菡芝仙,破风袋;破四象阵,收金光仙;联手文殊、普贤,斗平金灵圣母。此仙法力与文殊、普贤接近,跟性更高,出主意让赤精子收伏殷洪,并逼迫赤精子含悲忍泪收拾了自己徒弟,属于昆仑十二仙里最为心狠的人物,也是昆仑十二仙中拥有法身能力的三大高手之一。随身法宝玉净瓶属于罕见的收容系法宝,比较强大。
  民间传说:
  普陀落伽岩潮音洞中有一女真,相传商王时修道于此,已得神通三昧,发愿欲昔度世间男女。尝以丹药及甘露水济人,南海人称之曰慈航大士。
观音菩萨还是慈航道人?
  因纣王无道,常将百姓致残,以取妲己欢心;欲要慈航之母手眼,慈航主动献出了自己手眼,其孝心感动上天。女娲娘娘传慈航千手千眼之术(与下面的千手观音故事如出一辙),指引其拜师于元始天尊,传说元始天尊传授慈航一本天书——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的《道德心经》,让其在普陀山修道成仙,称为慈航道长,又称千手神仙。
  依照道教的说法,慈航真人乃是原原本本的女真,而佛教的观世音则是从一开始就是男人身修行的。
  【佛教说】
  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
观音菩萨还是慈航道人?
  唐朝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故我们常常会说观音菩萨。
  菩萨的应化道场,到处有记载。例如,陕西的南五台山、大香山,浙江天竺(音zhú竹)山、南海普陀山。尤其是位于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山,世称观世音菩萨道场,其名载于《华严经》。历代皇帝屡屡敕(音chì赤)建,举世钦崇,各国景仰。
观音菩萨还是慈航道人?
  千手观音的传说:
  说是有位妙庄王,生了3个女儿,名妙因、妙缘,妙善。三女都到了出嫁的年龄,大女、二女高高兴兴嫁出去了,就是三女儿妙善死也不肯出嫁,执意出家。庄王大怒,把妙善赶出王宫。妙善就到深山修行,成为香山仙长。后来庄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需要亲人的一只手、一只眼来作药引子。大姐、二姐都不肯作出牺牲,只有出家修行的妙善献出了自己的手眼,救了父亲的命。佛祖被其孝心感动,便赏她一千只手,一千只眼,使之成为千手千眼的观世音。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求道为众生&德化万民苦&------&弘扬我教&复兴大道&
新时代的道教信仰者应该这样。。。
1 尊道:尊重客观规律2 贵德:重视内涵修养,提高自身能力3 抱一:专心恒心4 清静:不要有贪婪之心和妄想5 我命在我不在天: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真道和我同在
别把梦想停留在20岁
我们都曾有过美丽的,只是,在茫茫人海中,在慢慢征途中,我们太容易将它们或遗忘,当我们幡然悔悟时,已被我们遗落在的旅途中。
  从前有两,住在80层楼上,一天两人旅游回来,发现大楼电梯停电了。无奈,两人只好爬楼上去。一路气喘吁吁,到了20层。一合计,觉得背包实在太重,于是就把行李扔在了地上。
  放下行李,顿觉轻松许多。轻装爬到40层,两人又开始累了,于是就互相指责对方为什么没注意到停电通知。
  吵吵闹闹,两人爬到了60层。这时他们已经筋疲力尽口干舌燥,再没有继续指责的力量,于是两人互相搀扶着。
  爬到了80层。终于到家门口,两人欣喜若狂,却忽然发现:钥匙,被扔在了20层的背包里。
  这座大楼,不就是吗?
  20岁前,我们怀抱,蹦蹦跳跳的,虽然疲倦也不自觉。有许多的雄心壮志,等着我们起实现。
  20岁时,我们想:要早做打算,要规划。于是凭借想象,扔掉了太多。
  40岁的吵闹和遗憾,60岁的沉默与豁达,都抵不只80岁回头看的一刹那。
  刹那,就是。
  那一刹那,才会发现,原来自己曾的、追求的很多东西都被扔在了20岁。
  曾经以为自己有无数选择,无数,但是随着每一天不断,我们发现自己的选择越来越少。直到有一天,我不再有选择。
  ,就像我们最重要的财宝,却在不经意中抛弃。我们习惯性妥协,却不知道每次妥协,是对的一次摧残。当我们因为懒惰、胆怯、世故等原因退缩时,我们的,就扔在了20层。
  不要轻易放下你的背包,不要随意抛弃和希望。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我们前进的方向,也是我们的动力。不要把梦留在20岁,因为它太过珍贵,不要轻率的将其埋葬。
明真破妄章頌
虛靖張真君著 
混沌未分先有道,道無形色亦無情。
自然化育生天地,天道輕清地道寧。
道生天地始無名,分判陰陽立五行。&
人位其中靈萬物,人從天地道生成。&
三才天地人同黑,人稟先天一黑靈。&
一黑具身名日道,感通天地及神明。&
一真真外更無真,祖黑通靈具此身。
道一生三生妙用,元精元氣與元神。
元精元氣與元神,三者無形亦有形。
運用得傳真可見,光明無極是分明。
雷乃先天黑化成,諸天仙聖總同真。&
我身一黑相關召,同祖同宗貼骨親。&
真心動處是雷機,神合神兮妙更奇。&
只此更無差別處,如磁吸鐵不相違。&
此心心外元無法,睨訣符圖少合真。&
心真將何為妙用,靈光一點運元神。&
元神直捧一封書,一道寒光射太虛。&
徑達玉京金闕去,玄恩星火下天衢。&
叱叱望空將令打,不識元神召使者。&
天高星遠豈能聞,從便之乎並也者。&
金光灼灼照雷城,百萬雷兵稟令行。&
不用符圖並呎訣,旱天能雨雨能晴。
不悟陰陽闔闢機,想存作用總成癡。
雷符燒盡千千道,雨澤何曾一點施。
降魔何處是工夫,中有元神靜定居。&
慧劍揮時神鬼伏,便教禍害自然除。&
妄念紛紛且失真,符圖呎訣費精神。&
鬼神一見嘻嘻笑,打石拋磚更害人。&
先天祖黑至陽晶,鍊盡陰魂一性靈。&
九轉玄功成頃刻,陰陽交娠結胎嬰。&
真陰真陽既不識,水可浴兮火可炙。&
靈光一點不分明,受度亡魂有何益。&
玄關一竅有陰陽,心腎元非水火鄉。&
寄語鍊師高著眼,莫將心府作南昌。&
普度工夫又不同,金光灼灼照羅鄧。&
黍珠一顆空懸處,太極還歸無極中。&
昧卻自家元氣主,妄想天呈對空取。
恰似騎牛去覓牛,此等之人何足語。
召將先轟令一聲,令聲驚起我元神。
綠何不見元神面,只為時人昧本真。
心印相傳付有綠,今人印木不知玄。&
祖師心印相同處,顆顆光明徹九天。&
書符道妙起工夫,委聚毫端篆作符。&
著相想存行呎訣,將來只是墨和朱。&
號頭用處須天篆,元是皇人按筆書。&
蒼頡後天塵世字,用之總是惑迷愚。&
陰陽吞啖運符中,心腎盈虧黑與紅。&
一箇乾坤如許大,這些仗倆豈能通。&
兩腎中間一點明,癡人守此欲通靈。&
誰知此處皆陰氣,若此陽晶隔萬程。&
人言心下一包空,精氣元神聚此中。&
何似癡人容易惑,蓋綠不識主人翁。
妄將藏腑作雷霆,怒氣膨膨起震驚。
擊破琉璃瓶子後,何曾聞得有雷聲。
一陽生處地雷復,外腎應非雷所居。&
穢濁聖賢難懺悔,將來必定被雷誅。&
心肝脾肺腎膽府,噓呵咽嘻呼吹取。&
父母后天陰陽氣,如何可以祈晴雨。&
涕唾津精氣血液,七件皆陰總無益。&
身中只有一陰陽,江湖多少無人識。&
有言臍下寸三分,作用金光此處存。&
豈識此中陰濁氣,運成穢濁不堪聞。&
妄言一竅在眉心,直入三分可許深。&
誤殺世人真可笑,如將諭石作黃金。&
臍輪後與腎相連,兩處空空總後天。&
若問先天玄妙處,除非得遇至人傳。&
動雷有用雷霆煞,又等停星日月時。
如此天機容易測,雨暘何用法來祈。
幾多道眼不曾明,役將松神輒現形。
只為身中無主宰,陰魂假托姓名靈。
一員神將數家法,多是宗師撰造成。&
更過幾年多是假,行符呎水豈能靈。&
道法難忘呎與符,必須道妙兩相扶。&
先天玄妙工夫到,呎訣符圖可有無。&
法行大道合先天,呎訣符圖總是玄。&
至道杳然無所得,符圖呎訣也徒然。&
道生于一復何疑,可以無為可有為。&
萬法本來歸一處,何分正一與清微。&
本質雖殊黑不殊,當於親處下工夫。&
人身大抵同天地,造化陰陽總屬吾。&
無心兀兀坐多年,將謂神仙已有綠。&
不解龍昤並虎嘯,但知空坐也徒然。
頑石中空藏白玉,縱饒見得光生目。
太陰元受太陽精,初八上弦圓十六。
本為同門共指迷,上根一覽悟玄微。&
若將此向愚癡說,生謗生瞋總是非。
宗教的作用
观点  对宗教的性质和作用,人们作过许多探索。如赫伯特&斯宾塞称宗教是对超越人类知识的某种力量的信仰;布莱德雷强调宗教是人生对善的追求;弗雷泽强调宗教是人通过仪式向主宰自然与人生的力量祈求;迈克塔格特称宗教是人追求与宇宙和谐的一种感情,等等。这些说法虽然都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宗教的某些内容,但都没有把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因而也就不可能说明宗教的真正性质及其存在的根源。 &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者对于宗教的性质、作用和演变规律作了科学的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领域,对于宗教问题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任何有组织的宗教都是社会实体,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上层建筑。尽管宗教这种上层建筑处在&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地位,但它还是这些经济基础的曲折的反映。宗教的根源只能到宗教的每个发展阶段的现成物质世界中去寻找,即从人们生产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去说明宗教的内容和作用。 &  人类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其宗教观念的形成除受自然界压迫的原因外,还在于人们受阶级社会的盲目异己力量的支配而无法摆脱,在于劳动者对于剥削制度所造成的巨大苦难的恐惧和绝望,在于剥削阶级需要利用宗教作为麻醉和控制群众的精神手段。因此,在阶级社会中,宗教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主要的根源是阶级的压迫和剥削。 &  宗教除了社会根源外,还有着认识论的原因。宗教所崇拜或证悟的精神实体,实际上是客观事物及其变化在人们认识过程中被抽象化、概念化,被无限地夸大和膨胀之后甚至于以人格化出现,使之脱离客观实在,脱离自然,成为绝对,以至变成万物存在的最高原因,也就是神。 &  宗教的社会历史作用 &在阶级社会里,宗教的社会历史作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必须根据某一宗教的巨大事件对历史进程所起的作用给予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曾经利用过宗教,把宗教作为维护其统治的精神支柱;但是革命的阶级和人民也曾经使用宗教作为斗争的旗帜和纽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除使用国家机器进行镇压外,还利用宗教麻痹、削弱劳动群众的斗争意识。古代的东方和中世纪的欧洲,许多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中都有强制信仰的宗教。国王常常自称为神的儿子或后裔,贵族也被认为有着神的血统,宣称他们都是按照神的意志和命令行事的。古代埃及的法老自称为王国保护神──太阳神的儿子,统治权来自太阳神。巴比伦在公元前2000年成为统一帝国后,乌鲁克国王吉尔迦美什宣称是女神宁桑所生,贵族也自称其祖先是神或具有神性。日本神道教称日本民族是&天孙民族&,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并且是他在人间的代表,皇统即神统。在中世纪的欧洲,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天主教会和封建国家相互勾结,维护封建统治。教会又在国家支持下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地产的三分之一。教会广设苛捐杂税,征集捐献,出卖神职、&圣物&、&圣骸&以及赎罪券等,以残酷剥削教徒群众。教会的上层分子则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马丁&路德曾经激烈地斥责和揭露当时教会的罪恶,称它是&巨大的吸血虫&,是&无底的罪恶深渊&。中国尽管没有国教,但是,佛教和道教都曾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受到统治阶级的扶持和利用,成为封建社会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势力。 &  由于信教群众的层次复杂,不同层次的宗教徒,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同非宗教徒一样分属于不同的阶级或阶层。同一阶级地位的宗教徒和非教徒尽管在信仰上有差异,却可以有相同的政治和经济要求,而不同阶级地位的宗教徒尽管在信仰上有共同之处,但由于自身的利害关系,又往往有不同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要求,因而在信仰内容上出现差异,有些甚至成为神学异端。由于中世纪欧洲的一切社会意识形态都囊括在神学之中,&当时任何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都不得不采取神学的形式;对于完全受宗教影响的群众的感情说来,要掀起巨大的风暴,就必须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出现&(恩格斯)。欧洲中世纪的所有农民运动都以宗教作为联系的纽带和反抗的旗帜。这是因为在宗教的天国憧憬中,寄托着群众的社会理想。16世纪的宗教改革,向平民运动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以T.闵采尔为代表的德国农民战争领袖就利用这一武器来反对诸侯、贵族和僧侣。在中国,东汉时期黄巾起义的领袖们创立了太平道,按《太平经》的思想宣传和组织农民起义。早期道教也发挥着联络群众、团结群众的纽带作用。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同样以宗教作为联系的纽带和反抗的旗帜。当然,即使起义人民利用宗教作为革命运动的旗帜,也仍然存在某些不可避免的消极作用,这已为历史所证实。 &  宗教与科学文化 &在人类的文化知识活动领域中,宗教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和科学及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如哲学、文学、艺术、道德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始社会的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大多表现为巫术、神话或者宗教观念的形式,表现于文学艺术方面的则有赞歌、娱神的音乐舞蹈以及表现宗教的绘画或雕刻等。古希腊、罗马建筑艺术杰作大多是神殿、陵墓和纪念堂等。在这类文化中宗教的和世俗的精神互相交织在一起。 &  中世纪的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科学只是教会的恭顺的婢女,它不得超越宗教信仰所规定的界限,因此根本不是科学&(恩格斯)。中世纪的教会对欧洲科学的发展起过阻碍作用;另一方面,在基督教会内哥白尼、伽里略、弗&培根等不顾教会当局的反对,在研究自然科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近代资产阶级为摆脱宗教对科学的束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艰苦的斗争过程。但即使在唯心主义经院哲学占主导地位的时期,经院哲学内部的论战对欧洲哲学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也起过重要作用。反经院哲学的基督教神秘主义派别的积极思想对宗教和社会改革运动也曾发生过直接的影响。即使经院哲学本身,其中也包含着某些积极因素,在以理性论证宗教信仰时,树立了宗教信仰的对立面──理性的权威。欧洲哲学正是通过这些曲折的斗争过程才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宗教和其他形式的意识形态相结合而产生的宗教文学、宗教音乐、宗教美术、宗教建筑等,作为各民族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人类文化史的财富。 &  在中国思想史上,佛教和道教一直是两股重要的思想潮流。魏晋时期,佛教哲学和道家哲学合流,丰富了后期玄学的内容。在神灭与神不灭之争中,使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无神论达到了一个高峰。隋唐以后,佛教各宗派各自对佛典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如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都对成佛的根据和途径作了各具特点的阐发,并且相互弥补和贯通,形成了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独有的理论体系。宋明时期,儒家反对佛教,却又从思想上汲取佛教哲学,形成了理学,朱熹的&一旦豁然贯通&就是脱胎于禅宗顿悟之说。而一些唯物主义哲学家则在对佛教的批判之中发展了唯物的本体论学说。在宋明时期,儒释道三者相调和,认为孔子之道与佛教所主张的无上菩提之道无异,&儒以治皮肤之疾,道以治血脉之疾,佛以治骨髓之疾&(张商英《护法论》)。近代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更有从佛教汲取养料而批判儒家理学的,如谭嗣同所建立的&仁学&体系,思想渊源之一就是禅宗。佛教思想作为中国哲学史的重要部分,对于推动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而佛教文化的精华,如敦煌壁画和经卷,龙门、云冈、大足等地的石刻,金代的《赵城藏》等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灿烂的一页。 &  在各民族的历史上,宗教曾对民族的精神、文化、科技、道德、风俗以及生活方式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道教徒为寻求&道法自然&,在探索方术中,客观上对医学、化学和天文学等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参同契》是公认的炼丹史上最古的著作,《真元妙道要略》记录了世界上最早的火药实验。至于道教教义对中医理论的发展,道教修炼对养生、治病的功效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中国西北和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与民族的历史文化、道德伦理规范和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西北有十个少数民族几乎全部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虽是外来宗教,但自传入后,既与中国固有文化相融合,又保持其原有的特点,成为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别在医药学、天文学、数学和历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藏族的佛教文化是藏族民族文化中最基本的部分,它对西藏的医学、历法、文学、工艺美术、雕刻绘画等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布达拉宫和塔尔寺等是建筑史上的杰作。藏历以佛教密宗所传的历法为主,用干支纪年与汉族地区相同,正确记录了农业节期的变化。基督教传入中国后,曾有过被殖民主义者利用作为侵略工具的历史,但它对传播西方科学文化,如建立医院,开设学校,提倡男女平等,出版报刊图书,等等,在客观上都起了一定作用。&
被嫌弃的伞
橱窗里放着很多美丽的伞,粉色,紫色,蓝色&&色彩缤纷,应有尽有。伞上带有精美的图案,可爱的花朵,乖巧的动物,鲜美的水果&&让人爱不释手。柜台前站满小朋友,他们嚷嚷着要大人去买。
  精美的伞,陆续离开明亮的柜台,最后只剩一把带有蝴蝶图案但骨架残缺的小黄伞和一把黑漆漆的墨伞。
  小黄伞说:&墨姐,你说咱俩谁先被买走?&
  墨伞回答道:&肯定是你呀。你看,那些漂亮的姐妹们都被选走了。我一身漆黑,肯定是遭人嫌弃。&
  小黄伞:&不会的。你是完好的,还有用处,而我什么用都没有。&
  两把伞都沉默了,忧心忡忡地守望着自己未知的命运。
  很多天后,天空开始下大雨。橱窗的柜台前又涌满了人。新来的姐妹又被选走了,再次剩下小黄伞和墨伞。她们差点伤心地流下眼泪。
  &这把伞怎么卖?&一个温厚的声音响起。
  &一样的价儿。别看它只是单纯的黑,质量却是最好的。&
  &什么?我是最好的?&墨伞不敢相信自己听见的话,但心里却美美的,像充满了蜜。是啊,虽然自己不好看,却筋骨刚强,定能迎风挡雨。一把伞,难道不该是这样吗?
  墨伞被带走了。小黄伞孤独地伤心着,不知道自己将归于何方。
  &好可爱的伞,正好可以配我的娃娃。&一个童稚的声音响起。
  &嗯,很美丽的颜色。&女孩的妈妈应声道。
  &是啊,除了骨架有些软,其他都很好。你看,这蝴蝶,像真的会飞呢。&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抱走了小黄伞。
  店长转身对店员说,每一样东西,只要存在,便有它的价值。妄自菲薄,自暴自弃,只能让自己更加被埋没。然而,这拥有发掘之眼的人,何时能到来,却是最难猜的事情&&
三只癞蛤蟆的故事
从前,有三只癞蛤蟆。一个偶然他们见到了一只美丽的天鹅,他们立刻就爱上这只美丽的天鹅,俗话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谁都知道是不可能。  这时,正巧一个老神仙路过此地,感受到他们想要变成天鹅的意愿,决定帮帮他们。老神仙变成一只小鸟去观察他们,结果第一只蛤蟆说只是想想而已,自己就放弃了。  第二只癞蛤蟆和第三只癞蛤蟆却坚持自己的想法,于是老神仙把他们变成了天鹅。  第二只癞蛤蟆在变成了天鹅后,去追那只美丽的天鹅,可是这只美丽的天鹅根本不喜欢他,他最后郁郁而死。& &&第三只癞蛤蟆始终记得自己是只癞蛤蟆,他没有高攀那只美丽的天鹅,只是无微不至的关怀着她,最后美丽的天鹅被感动了,渐渐的喜欢上了他,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世界在你心中
一个年轻人把家搬到了一个新的城市。他问一位当地人:&这座城市怎么样?人们友好吗?&当地人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反问他:&那你告诉我,你原来住的城市怎么样?人们友不友好?&年轻人叹口气说:&唉,别提了。那里简直是一个地狱,街道肮脏混乱,人们互相仇视。这辈子我都不想再踏进那个城市一步。&当地人看看他,回答说:&我要很遗憾地告诉你,这里也一样。这儿并不是你理想中的天堂。&
  另一位搬来的年轻人也向这个当地人打听城市的情况。当地人问了他同样的问题。这位年轻人回答:&我原先住的城市非常好,环境很不错,而且人们非常热情好客,也特别乐于助人。我真是很喜欢那里,可是我要来这里读书,所以搬来了。&当地人立刻微笑着回答:&年轻人,你真是来对地方了,这里一样是一个很可爱的地方,你不久就会发现这一点。&
  有人听到了这个当地人的话,不解地问:&为什么两个人向你打听同样的问题,你的回答却截然不同呢?&当地人说:&一个人看到的世界就是他的反映,心理阴暗的人是看不到光明的。而且走到哪里都一样,人只能看到心里的世界。&
  世界的样子,正是人心灵的反应。当你心里充满光明的时候,世界便对你敞开了大门;而你自己堵上了心灵的窗口,你的世界就自然被黑暗所吞没。你之所以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也正是因为你不肯打开自己的心胸。敞灵,你便看到了的世界。
高上玉皇心印經
上藥三品,神與氣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存無守有,頃刻而成。迴風混合,百日功靈。
默朝上帝,一紀飛昇。知者易悟,昧者難行。&履踐天光,呼吸育清。出玄入牝,若亡若存。
綿綿不絕,固蒂深根。人各有精,精合其神。
神合其氣,氣合其真。不得其真,皆是強名。
神能入石,神能飛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
神依形生,精依氣盈。不凋不殘,松柏青青。
三品一理,妙不可聽。其聚則有,其散則零。
七竅相通,竅竅光明。聖日聖月,照耀金庭。
一得永得,自然身輕。太和充溢,骨散寒瓊。
得丹則靈,不得則傾。丹在身中,非白非青。
誦之萬徧,妙理自明。 
高上玉皇心印經竟
老子与石头
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时,一年逾百岁、鹤发童颜的老翁招招摇摇到府衙找他。 老子在府衙前遇见老翁。  老翁对老子略略施了个 礼说:听说先生博学多才,老朽愿向您讨教个明白。
  老翁得意地说:我今年已经一百零六岁了。说实在话,我从年少时直到现在,一直是游手好闲地度日。与我同龄的人都纷纷作古,他们开垦百亩沃田却没有一席之地,修了万里长城而未享辚辚华盖,建了4舍屋宇却落身于荒野郊外的孤坟。而我呢,虽一生不稼不穑,却还吃着五谷;虽没置过片砖只瓦,却仍然居住在避风挡雨的房舍中。先生,是不是我现在可以嘲笑他们忙忙碌碌劳作一生,只是给换来一个早逝呢?  老子听了,微然一笑,吩咐府尹说:请找一块砖头和一块石头来。  老子将砖头和石头放在老翁面前说:如果只能择其一,仙翁您是要砖头还是愿取石头?&&& 老翁得意地将砖头取来放在自己的面前说:我当然择取砖头。  老子抚须笑着问老翁:为什么呢?  老翁指着石头说:这石头没楞没角,取它何用?而砖头却用得着呢。  老子又招呼围观的众人问:大家要石头还是要砖头? 众人都纷纷说要砖而不取石。  老子又回过头来问老翁:是石头寿命长呢,还是砖头寿命长? 老翁说:当然石头了。&&& 老子释然而笑说:石头寿命长人们却不择它,砖头寿命短,人们却择它,不过是有用和没用罢了。天地万物莫不如此。寿虽短,于人于天有益,天人皆择之,皆念之,短亦不短;寿虽长,于人于天无用,天人皆摒弃,倏忽忘之,长亦是短啊。  老翁顿然大惭。
三  皇  派
三皇派是上清经系、灵宝经系三大经系中行世最早的道派,奉持的主要经典是《三皇文》,即《天皇文》、《地皇文》、《人皇文》的合称,又称《三皇经》,据道书记载:开创人是南海太守鲍靓,于晋惠帝永康[300&301]年中,入嵩山石室得《三皇文》,他又师事左元放,受《三皇》、《五岳》劾召之要,后又传给葛洪,其主要内容是&劾召鬼神&的符图之类,以及存思神仙真形之术。另一说法是《三皇文》为帛家道的帛和所传,相传得之于西城山石壁,其经后由郑隐授之葛洪,该经固有两种经本,一种称《小有三皇文》。又名《小有经》,而另一种为鲍靓秘藏于&大有宫&中的《大有三皇文》已称《大有经》。都是一种劾召鬼神的符书。至南朝由陆修静所得并汇归一流,先传孙游岳,再传齐梁时陶弘景,由陶弘景加以发挥,形成道教经录派,至唐代便成为丹鼎派、符录派之外的以经法相授为主的一大宗派。
吕祖先天一气太乙金华宗旨
《吕祖先天一气太乙金华宗旨》
第一章。天心
自然曰道。道无名相。 一性而已。一元神而已。性命不可见。寄之天光。天光不可见。寄之两目。古来仙真。口口相传。传一得一。自太上见化。东华递传某。以及南北两宗。全真可为极盛。盛者盛其徒众。衰者衰于心传。以至今曰。滥泛极矣。凌替极矣。极则返。故蒙净明许祖。垂慈普度。特立教外别传之旨。接引上根。闻者千劫难逢。受者一时法会。皆当仰体许祖苦心。必于人伦曰用间。立定脚跟。方可修真悟性。我今叨为度师。先以太乙金华宗旨发明。然后细为开说。太乙者。无上之谓。丹诀总假有为而臻无为。非一超直入之旨。所传宗旨。直提性功。不落第二法门。所以为妙。金华即光也。光是何色?取象于金华。亦秘一光字在内。是先天太乙之真气。水乡铅只一位者此也。回光之功。全用逆法。注想天心。天心居曰月中。《黄庭经》云。[寸田尺宅可治生。尺宅面也。面上寸田。非天心而何?方寸中具有郁罗肖台之胜。玉京丹阙之奇。乃至虚至灵之神所住。]儒曰。[虚中]。释曰。[灵台]。道曰。[祖土]。曰[黄庭]。曰[玄关]。曰[先天窍]。盖天心犹宅舍一般。光乃主人翁也。故一回光。周身之气皆上朝。如圣王定都立极。执玉帛者万国。又如主人精明。奴婢自然奉命。各司其事。诸子只去回光。便是无上妙诵。光易动而难定。回之既久。此光凝结。即是自然法身。而凝神于九霄之上矣。《心印经》所谓[默朝飞升]者。此也。 宗旨行去。别无求进之法。在纯想于此。《楞严经》云。[纯想即飞。必生天上。天非苍苍之天。即生身于乾宫是也。久之。自然身外有身] 金华即金丹。神明变化。各师于心。此种妙诀。虽不差毫末。然而甚活。全要聪明。又须沉静。非极聪明人行不得。非极沉静人守不得。&&&
第二章。元神、识神
天地视人如蜉蝣。大道视天地亦泡影。惟元神真性。则超元全而上之。其精气则随天地而败坏矣。然有元神在。即无极也。生天生地皆由此矣。学人但能守护元神。则超生在阴阳之外。不在三界之中。此惟见性方可。所谓本来面目也。凡人投胎时。元神居方寸。而识神则居下心。下面血肉心。形如大桃。有肺以覆翼之。肝佐之。大小肠承之。假如一曰不食。心上便大不自在。至闻惊而跳。闻怒而闷。见死亡则悲。见美色则眩。头上天心何尝微微些动也。间天心不能动乎。方寸中之真意。如何能动。到动时便不妙。然亦最妙。凡人死时方动。此为不妙。最妙者。光已凝结为法身。渐渐灵通欲动矣。此千古不传之秘也。 下识心。如强藩悍将。欺天君暗弱。便遥执纪纲。久之太阿倒置矣。今凝守元宫。如英明之主在上。二目回光。如左有大臣尽心辅弼。内政既肃。自然一切枭雄。无不倒戈乞命矣。 丹道。以精水、神火、意土三者。为无上之诀。精水云何?乃先天真一之气。神火即光也。意土即中宫天心也。以神火为用。意土为体。精水为基。凡人以意生身。身不止七尺者为身也。盖身中有魄焉。魄附识而用。识依魄而生。魄阴也。识之体也。识不断。则生生世世。魄之变形易质无已也。惟有魂。神之所藏也。魂昼寓于目。夜舍于肝。寓目而视。舍肝而梦。梦者神游也。九天九地。刹那历遍。觉则冥冥焉。渊渊焉。拘于形也。即拘于魄也。故回光所以炼魂。即所以保神。即所以制魄。即所以断识。古人出世法。炼尽阴滓。以返纯乾。不过消魄全魂耳。回光者。消阴制魄之诀也。虽无返乾之功。止有回光之诀。光即乾也。回之即返之也。只守此法。自然精水充足。神火发生。意土凝定。而圣胎可结矣。蜣螂转丸。而丸中生白。神注之纯功也。粪丸中尚可生胎离壳。而吾天心休息处。注神于此。安得不生身乎。 一灵真性。既落乾宫。便分魂魄。魂在天心。阳也。轻清之照也。此自太虚得来。与元始同形。魄阴也。沉浊之气也。附于有形之凡心。魂好生。魄望死。一切好色动气皆魄之所为。即识神也。死后享血食。活则大苦。阴返阴也。物以类聚也。学人炼尽阴魄。即为纯阳也。&&&
第三章。回光守中
回光之名何昉乎?昉之自文始真人也。回光则天地阴阳之气无不凝。所谓精思者此也。纯气者此也。纯想者此也。初行此诀。乃有中似无。久之功成。身外有身。乃无中似有。百日专功。光才真。方为神火。百日后。光中自然一点真阳。忽生黍珠。如夫妇交合有胎。便当静以待之。光之回。即火候也 夫元化之中。有阳光为主宰。有形者为日。在人为目。走漏神识。莫此甚顺也。故金华之道。全用逆法。回光者。非回一身之精华。直回造化之真气。非止一时之妄念。直空千劫之轮回。故一息当一年。人间时刻也。一息当百年。九途长夜也。凡人自?的一声之后。逐境顺生。至老未尝逆视。阳气衰灭。便是九幽之界。故《楞严经》云。[纯想即飞。纯情即堕]。学人想少情多。沉沦下道。惟诵观息静便成正觉。用逆法也。《阴符经》云。[机在目]。《黄帝素间》云。[人身精华。皆上注于空窍是也。]得此一节。长生者在兹。超升者亦在兹矣。此是贯彻三教工夫。 光不在身中。亦不在身外。山河大地。日月照临。无非此光。故不独在身中。聪明智慧。一切运转。亦无非此光。所以亦在身外。天地之光华。布满大乾。一身之光华。亦自漫天盖地。所以一回光。天地山河一切皆回矣。人之精华。上注于目。此人身之大关键也。子辈思之。一日不静坐。此光流转。何所底止!若一刻能静坐。万劫千生。从此了彻。万法归于静。真不可思议。此妙蹄也。然工夫下手。由浅入深。由粗入细。总以不间断为妙。工夫始终则一。但其间冷暖自知。要归于天空海阔。万法如如。方为得手。 圣圣相传。不离反照。孔云。[致知]。释曰。[观心]。老云。[内观]。皆此法也。但反照二字。人人能言。不能得手。未识二字之义耳。反者。自知觉之心。反乎形神末兆之初。则吾六尺之中。反求十天地末生之体。今人但一、二时中间静坐。反顾己私。便云反照。安得到头! 佛道二祖。教人看鼻尖者。非谓着念于鼻端也。亦非谓眼观鼻端。念又注中黄也。眼之所至。心亦至焉。何能一上而一下也。又何能忽上而忽下也。此皆误指而为月。毕竟如何?曰鼻端二字最妙。只是借鼻以为眼之准耳。初不在鼻上。盖以大开眼。则视远。而不见鼻矣。太闭眼。则眼合。亦不见鼻矣。大开失之外走。易于散乱。太闭失之内驰。易于昏沉。惟垂帘得中。恰好望见鼻端。故取以为准。只是垂帘恰好。任彼光自然透入。不劳你注射与不注射。 看鼻端。只于最初入静处举眼一视。定个准则便放下。如泥水匠人用线一般。彼自起手一挂。便依了做上去。不只管把线看也。 止观是佛法。原不秘的。以两目讳观鼻端正身安坐。系心缘中。不必言头中。但于两眉中间。齐平处系念便了。光是活泼泼的东西。系念两眉中间。光自然透入。不必着意于中宫也。此数语已括尽要旨。其余入静出静前后。以下止观书印证可也。 缘中二字极妙。中无不在。遍大千旨在里许。聊指造化之机。缘此入门耳。缘者缘此为端倪。非有定着也。此二字之义。活甚妙甚。 止观二字。原离不得。即定慧也。以后凡念起时。不要仍旧几坐。当究此念在何处。从何起。从何灭。反复推究。了不可得。即见此念起处也。不要又讨过起处。觅心了不可得。吾与汝安心竟。此是正观。反此者。名为邪观。如是不可得已。即仍旧绵绵去止。而继之以观。观而继之以止。是定慧双修。此为回光。回者止也。光者观也。止而不观。名为有回而无光。观而不止。名为有光而无回。志之。&&&
第四章。回光调息
宗旨只要纯心行去。不求验而验自至。大约初机病痛。昏沉散乱。二种尽之。却此有机窍。无过寄心于息。息者自心也。自心为息。心一动。而即有气。气本心之化也。吾人念至速。雾顷一妄念。即一呼吸应之。故内呼吸与外呼吸。如声响之相随。一日有几万息。即有几万妄念。神明漏尽。如木稿灰死矣。然则欲无念乎。不能无念也。欲无息乎。不能无息也。莫若即其病而为药。则心息相依是已。故回光兼之以调息。此法全用耳光。一是目光。一是耳光。目光者。外日月交光也。耳光者。内日月交精也。然精即光之凝定处。同出而异名也。故聪明总一灵光而已。坐时用目垂帘后。定个准则便放下。然竟放下。又恐不能。即存心于听息。息之出入。不可使耳闻。听惟听其无声也。一有声。便粗浮而不入细。即耐心轻轻微微些。愈放愈微。愈微愈静。久之。忽然微者速断。此则真息现前。而心体可识矣。盖心细则息细。心一则动气也。息细则心细。气一则动心也。定心必先之以养杰者。亦以心无处入手。故缘气为之端倪。所谓纯气之守也。 子辈不明动字。动者以线索牵动言。即制字之别名也。即可以奔趋使之动。独不可以纯静使之宁乎。此大圣人。视心气之交。而善立方便。以惠后人也。丹书云。[鸡能抱卵心常听]。此要诀也。盖鸡之所以能生卵者。以暖气也。暖气止能温其壳。不能入其中。则以心引气入。其听也。一心注焉。心入则气入。得暖气而生矣。故母鸡虽有时出外。而常作侧耳势。其神之所注未常少间也。神之所注。未尝少间。即暖气亦昼夜无间。而神活矣。神活着。由其心之先死也。人能死心。元神活矣。死心非枯稿之谓。乃专一不二之谓也。佛云。[置心一处。无事不办。]心易走。即以气纯之。气易粗。即以心细之。如此而焉有不定者乎。 大约昏沉、散乱二病。只要静功。日日无间。自有大休息处。若不静坐时。虽有散乱。亦不自知。既知散乱。即是却散乱之机也。昏沉而不知。与昏沉而知。相去奚啻千里!不知之昏沉。真昏沉也。知之昏沉。非全昏沉也。清明在是矣。 散乱者。神驰也。昏沉者。神未清也。散乱易治。而昏沉难医。譬之病焉。有痛有痒者。药之可也。昏沉则麻木不仁之症也。散者可以收之。乱者可以整之。若昏沉。则蠢蠢焉。冥冥焉。散乱尚有方所。至昏沉全是魄用事也。散乱尚有魂在。至昏沉则纯阴为主矣。静坐时欲睡去。便是昏沉。却昏沉。只在调息。息即口鼻出入之息。虽非真息。而真息之出入。亦于此寄焉。凡坐须要静心纯气。心何以静。用在息上。息之出入。惟心自知。不可使耳闻。不闻则细。细则清。闻则气粗。粗则浊。浊则昏沉而欲睡。自然之理也。虽然心用在息上。又善要会用。亦是不用之用。只要微微照听可耳。此句有微义。何谓照?即眼光自照。目惟内视而不外视。不外视而惺然者。即内视也。非实有内视。何谓听?即耳光自听。耳惟内听而不外听。不外听而惺然者。即内听也。非实有内听。听者听其无声。视者视其无形。目不外视。耳不外听。则闭而欲内驰。惟内视内听。则既不外走。又不内驰。而中不昏沉矣。此即曰月交精交光也。 昏沉欲睡。即起散步。神清再坐。清晨有暇。坐一蛀香为妙。过午人事多扰。易落昏沉。然亦不必限定一蛀香。只要诸缘放下。静坐片时。久久便有入头。不落昏沉睡者&&
第五章。回光差谬
诸子工夫。渐渐纯熟。然枯木岩前错落多。正要细细开示。此中消息。身到方知。吾今则可以言矣。吾宗与禅宗不同。有一步一步证验。请先言其差别处。然后再言证验。宗旨将行之际。予作方便。勿多用心。放教活泼泼地。令气和心适。然后入静。静时正要得机得窍。不可坐在无事中里。所谓无记空也。万缘放下之中。惺惺自若也。又不可以意兴承当。凡大认真。即易有此。非言不宜认真。但真消息。在若存若亡之间。以有意无意得之可也。惺惺不昧之中。放下自若也。又不可堕于蕴界。所谓蕴界者。乃五阴魔用事。如一般入定。而稿木死灰之意多。大地阳春之意少。此则落于阴界。其气冷。其息沉。且有许多寒衰景象。久之便堕木石。又不可随于万缘。如一入静。而无端众绪忽至。欲却之不能。随之反觉顺适。此名主为奴役。久之落于色欲界。上者生天。下者生狸奴中。若狐仙是也。彼在名山中。亦自受用。风月花果。舆树瑶草。三五百年受用去。多至数千岁。然报尽还生诸趣中。此数者。皆差路也。差路既知。然后可求证验。&&&
第六章。回光证验
证验亦多。不可以小根小器承当。必思度尽众生。不可以轻心慢心承当。必须请事斯语。静中绵绵无间。神情悦豫。如醉如浴。此为遍体阳和。金华乍吐也。既而万颧俱寂。皓月中天。觉大地俱是光明境界。此为心体开明。金华正放也。既而遍体充实。不畏风霜。人当之兴味索然者。我遇之精神更旺。黄金起屋。白玉为台。世间腐朽之物。我以真气呵之立生。红血为乳。七尺肉团。无非金宝。此则金华大凝也。第一段。是应《观无量寿经》云。[凋落大水。行树法象。]日落者。从混沌立基。无极也。上善若水。清而无暇。此即太极主宰。出震之帝也。震为木。故以行树象焉。七重行树。七窍光明也。西北乾方。移一位为坎。旧落大水。乾坎之象。坎为子方。冬至雷在地中。隐隐隆隆。至震而阳方出地上矣。行树之象也。余可类推矣。第二段。即肇基于此。大地为冰。琉璃宝地。光明渐渐凝矣。所以有蓬台而继之有佛也。金性即现。非佛而何。佛者大觉金仙也。此大段证验耳。 现在证验。可考有三。一则坐去。神入谷中。闻人说话。如隔里许。一一明了。而声入皆如谷中答响。未尝不闻。我未尝一闻。此为神在谷中。随时可以自验。 一则静中。目光腾腾。满前皆白。如在云中。开眼觅身。无从觅视。此为虚室生白。内外通明。吉祥止止也。 一则静中。肉身纲细。如绵如玉。坐中若留不住。而腾腾上浮。此为神归顶天。久之上升可以立待。 此三者。皆现在可验者也。然亦是说不尽的。随人根器。各现殊胜。如《摩诃止观》中所云。[善根发相是也。]此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须自己信得过方真。 先天一气。即在现前证验中自讨。一气若得。丹亦立成。此一粒真黍珠也。一粒复一粒从微而至着。有时时之先天。一粒是也。有统体之先天。一粒乃至无量是也。一粒有一粒力量。此要自己胆大。为第一义。&&&
第七章。回光活法
回光循循然行去。不要废弃正业。古人云。[事来要应过。物来要识破。]子以正念治事。即光不为物转。光即自回。此时时无相之回光也。尚可行之。而况有真正着相回光乎。 日用间。能刻刻随事返照。不着一毫人我相。便是随地回光。此第一妙用。清晨能遣尽诸缘。静坐一、二时最妙。凡应事接物。只用返照法。便无一刻间断。如此行之。三月两月。天上诸真。必来印证矣。&&&
第八章。道遥诀
玉清留下道遥诀。四字凝神入气穴。六月俄看白雪飞。三更又见日轮赫。 水中吹起藉巽风。天上游归食坤德。更有一句玄中玄。无何有乡是真宅。 律诗一首。玄奥已尽。大道之要。不外无为而为四宇。惟无为。故不滞方所形象。惟无为而为。故不堕顽空死虚。作用不外一中。而枢机全在二目。二目者。斗柄也。斡旋造化。转运阴阳。其大药则始终一水中金。即水乡铅而已。前言回光。乃指点初机。从外以制内。即辅以得主。此为中、下之士。修下二关。以透上一关者也。今头绪渐明。机括渐熟。天不爱道。直泄无上宗旨。诸子秘之秘之。勉之勉之! 夫回光其总名耳。工夫进一层。则光华盛一番。回法更妙一番。前者由外制内。今则居中御外。前者即辅相主。今则奉主宣献。面目一大颠倒矣。法子欲入静。先调摄身心。自在安和。放下万缘。一丝不挂。天心正位手中。然后两目垂帘。如奉圣旨。以召大臣。孰敢不遵。次以二目内照坎宫。光华所到。真阳即出以应之。离外阳而内阴。乾体也。一阴入内而为主。随物生心。顺出流转。今回光内照。不随物生。阴气即住。而光华注照。则纯阳也。同类必亲。故坎阳上腾。非坎阳也。仍是乾阳应乾阳耳。二物一遇。便纽结不散。絪缊活动。倏来倏去。倏浮倏沉。自己元宫中。恍若太虚无量。遍身轻妙欲腾。所谓云满千山也。次刚来往无踪。浮沉无辨。脉住气停。此则真交媾矣。所谓月涵万水也。俟其冥冥中。忽然天心一动。此则一阳来复。活子时也。然而此中消息要细说。凡人一视一听。耳目逐物而动。物去则已。此之动静。全是民庶。而天君反随之役。是尝与鬼居矣。今则一动一静。皆与人居。天君乃真人也。彼动即与之俱动。动则天根;静则与之俱静。静则月窟;静动无端。亦与之为静动无端;休息上下。亦与之为休息上下。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也。天心镇静。动违其时。则失之嫩;天心已动。而后动以应之。则失之老;天心一动。即以真意上升乾宫。而神光视顶。为导引焉。此动而应时者也。天心既升乾顶。游扬自得。忽而欲寂。急以真意引入黄庭。而目光视中黄神室焉。既而欲寂者。一念不生矣。视内者。忽忘其视矣。尔时身心。便当一场大放。万缘泯迹。即我之神室炉鼎。亦不知在何所。欲觅己身。了不可得。此为天入地中。众妙归根之时也。即此便是凝神入气穴 夫一回光也。始而散者欲敛。六用不行。此为涵养本原。添油接命也。既而敛者。自然优游。不费纤毫之力。此为安神祖窍。翕聚先天也。既而影响俱灭。寂然大定。此为蛰藏气穴。众妙归根也。一节中具有三节。一节中具有九节。俱是后日发挥。今以一节中。具三节言之。当其涵养而初静也。翕聚亦为涵养。蛰藏亦为涵养。至后而涵养皆蛰藏矣。中一层可类推。不易处而处分矣。此为无形之窍。千处万处一处也。不易时而时分焉。此为无候之时。元会运世一刻也。 凡心非静极。则不能动。动动忘动。非本体之动也。故曰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若不感于物而动。即天之动也。是知以物而动。性之欲也。若不以物而自动。即天之动也。不以天之动对天之性。句落下说个欲字。欲在有物也。此为出位之思。动而有动矣。一念不起。则正念乃生。此为真意。寂然大定中。而天机忽动。非无意之动乎。无为而为。即此意也。诗首二句。全括金华作用。次二句是日月互体意。六月即离火也。白雪飞即离中真阴将返乎坤也。三更即坎水也。日轮即坎中一一阳将赫然而返乎乾也。取坎填离。即在其中。次二句说斗柄作用。升降全机。水中非坎乎。目为巽风。目光照入坎宫。摄召太阳之精是也。天上即乾宫。游归食坤德。即神入照中。天入地中。养火也。末二句是指出诀中之诀。诀中之诀。始终离不得。所谓洗心涤虑。为沐浴也。圣学以知止始。以止至善终。始乎无极。归乎无极。佛以无住而生心。为一大藏教旨。吾道以[致虚]二字。完性命全功。总之三教不过一句。为出死入生之神丹。[神丹]为何?曰一切处无心而已。吾道最秘者沐浴。如此一部全功。不过[心空]二字。足以了之。今一言指破。省却数十年参访矣。 子辈不明一节中具三节。我以佛家[空、假、中]三观为喻。三观先空。看一切物皆空;次假。虽知其空。然不毁万物。仍于空中建立一切事;既不毁万物。而又不着万物。此为中观。当其修空观时。亦知万物不可毁。而又不着。此兼三观也。然毕竟以看得空为得力。故修空观。则空固空。假亦空。中亦空。修假观。是用上得力居多。则假固假。空亦假。中亦假。中道时亦作空想。然不名为空而名为中矣。亦作假观。然不名为假而名为中矣。至于中则不必言矣。吾虽有时单言离。有时兼说坎。究竟不曾移动一一句。开口提云。枢机全在二目。所谓枢机者用也。用即斡旋造化。非言造化止此也。六根七窍。悉是光明藏。岂取二目。而他概不问乎。用坎阳。仍用离光照摄。即此便明。朱子云阳师讳元育。尝云。[瞎子不好修道。聋子不妨。]与吾言暗合。特表其主辅轻重耳。 日月原是一物。其曰中之暗处。是真月之精。月窟不在月而在日。所谓月之窟也。不然自言月足矣。月中之白处。是真日之光。日光反在月中。所谓天之根也。不然自言天足矣。一日一月。分开止是半个。合来方成一个全体。如一夫一妇。独居不成室家。有夫有妇。方算得一家完全。然而物难喻道。夫妇分开。不失为两人。日月分开。不成全体矣。知此则耳目犹是也。吾谓瞎子已无耳。聋子已无目。如此看来。说甚一物。说甚两目。说甚六恨。六根一根也。说甚七窍。七窍一窍也。吾言只透露其相通处。所以不见有两。子辈专执其隔处。所以随处换却眼睛。&&&
第九章。百曰筑基
《心印经》云。[回风混合。百曰功灵。]总之立基百日。方有真光如。子辈尚是目光。非神火也。非性光也。非慧智炬烛也。回之百日。则精气自足。真阳自生。水中自有真火。以此持行。自然交媾。自然结胎。吾方在不识不知之天。而婴儿自成矣。若略作意见。便是外道。百日立基。非百日也。一日立基。非一日也。一息立基。非呼吸之谓也。息者自心也。自心为息。元神也。元气也。元精也。升降离合。悉从心起。有无虚实。咸在念中。一息一生持。何止百日。然百日亦一息也。 百曰只在得力。昼间得力。夜中受用。夜中得力。昼间受用。百日立基。玉旨耳。上真言语。无不与人身应。真师言语。无不与学人应。此是玄中玄。不可解者也。见性乃知。所以学人。必求真师授记。任性发出。一一皆验。&&&
第十章。性光识光
回光之法。原通行住坐卧。只要自得机窍。吾前开示云。[虚室生自]。光非白邪。但有一说。初未见光时。此为效验。若见为光。而有意着之。即落意识。非性光也。子不管他有光无光。只要无念生念。何为无念?千休千处得。何为生念?一念一生持。此念乃正念。与平曰念不同。今心为念。念者现在心也。此心即光即药。凡人视物。任眼一照去。不及分别。此为。性光。如镜之无心而照也。如水之无心而鉴也。少刻即为]识光]。以其分别也。镜有影已无镜矣。水有象已无水矣。光有识尚何光哉! 子辈初则[性光]。转念则识。识起而光杳无可觅。非无光也。光已为识矣。黄帝曰。[声动不生声而生响]。即此义也。《楞严推勘入门》曰。[不在尘。不在识。惟选根]。此则何意?尘是外物。所谓器界也。与吾了不相涉。逐之则认物为己。物必有还。通还户牖。明还日月。借他为自。终非吾有。至于不汝还者。非汝而谁。明还日月。见日月之明无还也。天有无日月之时。人无有无见日月之性。若然则分别日月者。还可与为吾有耶。不知因明暗而分别者。当明暗两忘之时。分别何在。故亦有还。此为内尘也。惟见性无还。见见之时。见非是见。则见性亦还矣。还者还其识念流转之见性。即阿难使汝流转。心目为咎也。初入还辨见时。上七者。皆明其一一有还。故留见性。以为阿难拄杖。究竟见性既带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传送识、阿赖耶识)。非真不还也。最后并此亦破。则方为真见性。真不还矣。子辈回光。正回其最初不还之光。故一毫识念用不着。使汝流转者。惟此六根。使汝成菩提者。亦惟此六根。而尘与识皆不用。非用根也。用其根中之性耳。今不堕识回光。则用根中之元性。落识而回光。则用根中之识性。毫厘之辨在此也。用心即为识光。放下乃为性光。毫厘千里。不可不辨。识不断。则神不生。心不空。则丹不结。心净则丹。心空即药。不着一物。是名心净。不留一物。是名心空。空见为空。空犹末空。空忘其空。斯名真空。&&
第十一章。坎离交媾
凡漏泄精神。动而交物者。皆离也。凡收转神识。静而中涵者。皆坎也。七窍之外走者为离。七窍之内返者为坎。一阴主于逐色随声。一阳主于返闻收见。坎离即阴阳。阴阳即性命。性命即身心。身心即神照。一自敛息精神。不为境缘流转。那是真交。而沉默趺坐时。又无论矣。&&&
第十二章。周天
周天非以气作主。以心到为妙诀。若毕竟如何周天。是助长也。无心而守。无意而行。仰观乎天。三百六十五度。刻刻变迁。而斗柄终古不动。吾心亦犹是也。心即璇玑。气即众星。吾身之气。四肢百体。原是贯通。不要十分着力。于此锻炼识神。断除妄见。然后药生。药非有形之物。此性光也。而即先天之真气。然必于大定后方见。并无采法。言采者大谬矣。见之既久。心地光明。自然心空漏尽。解脱尘海。若今日龙虎。明日水火。终成妄想。吾昔受火龙真人口诀如是。不知丹书所说更何如也。 一日有一周天。一刻有一周天。坎离交处。便是一周。我之交。即天之回转也。未能当下休歇。所以有交之时。即有不交之时。然天之回旋也。未尝少息。果能阴阳交泰。大地阳和。我之中宫正位。万物一时畅遂。即丹经沐浴法也。非大周天而何?此中火候。实实有大小不同。究竟无大小可别。到得工夫自然。不知坎离为何物。天地为何等。孰为交。孰为一周两周。何处觅大小之别耶。总之一身旋运。虽见得极大亦小。若一回旋。天地万物。悉与之回旋。即在方寸处。亦为极大。金丹火候。要归自然。不自然。天地自还天地。万物各归万物。欲强之使合。终不能合。即如天时亢旱。阴阳不和。乾坤未尝一日不周。然终见得有多少不自然处。我能转运阴阳。调适自然。一时云蒸雨降。草木酣适。山河流畅。纵有乖戾。亦觉顿释。此即大周天也。 问活子时其妙。必认定正子时似着相。不着相不指明正子时。从何识活子时。即识得活子时。确然又有一正子时。是二是一。非正非活。总要人看得真。一真则无不正。无不活矣。见得不真。何者为正。何者为活耶。即如活子时。是人所时时见得的。毕竟到正子时。志气清明。活子时愈觉发现。人未识得活的明了。只向正的时候验取。则正者现前。活者无不神妙矣。&&&&&
第十三章。劝世歌
吾因度世丹中热。不惜婆心并饶舌。世尊亦为大因缘。直指生死真可惜。 老君也患有吾身。传示谷神人不识。吾今略说寻真路。黄中通理载大易。 正位居体是玄关。子午中间堪定息。光回祖窍万神安。药产川原一气出。 透幕变化有金光。一轮红曰常赫赫。世人错认坎离精。搬运心肾成间隔。 如何人道合天心。天若符合道自合。放下万缘毫不起。此是先天真无极。 太虚穆穆朕兆捐。性命关头忘意识。意识忘后见本真。水清珠现玄难测。 无始烦障一旦空。玉京降下九龙册。步云汉今登天关。掌雷霆兮驱霹雳。 凝神定息是初机。退藏密地为常寂。 吾昔度张珍奴二词。皆有大道。子后午前非时也。坎离耳。定息者。息息归根。中黄也。坐者。心不动也。夹脊者。非背上轮子。乃直透玉京大路也。双关者。此处有难言者。地雷震动山头雨者。真气生也。黄芽出土者。药生也。小小二段。已尽修行大路。明此可不惑人言。 昔夫子与颜子登泰山顶。望吴门白马。颜子见为疋练。夫子急掩其目。恐其太用眼力。神光走落。回光可不勉哉! 回光在纯心行去。只将真息凝照于中宫。久之自然通灵达变也。总是心静照定为基。心忘气凝为效。气息心空为丹成。心气浑一为温养。明心见性为了道。子辈各宜勉力行去。错过光阴可惜也。一日不行。一日即鬼也。一息行此。一息真仙也。勉之!勉之!& &&
转发《太乙金仙轮回录第二部分》有缘者阅之
玄玄上人慈训:
吾身于此末法时期训言诸群生善信,唯希听进吾身及宇宙无量诸佛慈训。吾身乃是宇宙最初主宰,混元一炁,宇宙之中无处不在,无形无体。后退位让贤于无极瑶池金母当以宇宙真主宰矣。吾身一直隐蔽,一心清净。后至末世,方才现身教化群民,此乃头次育民。诸佛下世,应当谦虚,莫要清高,起傲视我慢心。降诸大任,与世间诸孩民。为今情形,乱如麻粒。诸佛圣贤下世,都执着沉迷,何况百姓,便是毫无转地。法界震动,诸佛着急。本灵下界来,情况都不行。法身在天看,羞恼为何失心性。早该好好行。末世人间,吾身便不言,诸佛已说尽,但愿诸位人间孩民,乖乖倾听,好好修行。莫失良机,修正自身不足,提高自性。莫要执名执相,各执一词言语。低看他人修行。可知真人不露相,山外更有青山在。早归真道,早回故里。
鸿钧老祖慈训:
甘风明露湿今朝,圣萃花蝉鸟飞笑;
清光明媚意萧萧,圣宝大地在天篙。
盘古帝王大天尊慈训:
吾乃盘古,开天辟地。宇宙无际,演化生灵。一炁三清,划分天地。
河汉星斗,浩瀚无极。如树丫枝,划分不停。阴阳五行,八卦七星。
皆是宇宙,能量法密。宇宙本源,出自三清。吾为导师,乃是鸿钧。
隐蔽身份,因有他意。三期至临,才此说清。与玄上帝,亲兄亲弟。
性喜清净,不惹纷纭。少出言语,静观声心。世间男女,尔等牢记。
诸佛圣贤,苦心积虑。愿诸脱离,六道苦地。应当感恩,叩谢诸灵。
忏悔诚心,归一无极。诸佛说话,苦口婆心。群生要听,莫伤诸心。
诸佛菩萨,身心皆疲。莫以佛圣,什么都行。若无功德,便会无力。
引渡群生,救诸群民。全凭功德,方才能起。度化一人,所花功德。
乃如人间,一万有余。群生千万,九六元灵。所需功德,无边无际。
皆为群生,解业消案。业障累累,需得还清。所知诸佛,辛苦不易。
希诸理解,诸佛心情。
三清三境元始天尊慈训:
乾坤朗朗照月明,山河斗转风雨夕。
大道无名通天地,玄门妙谛蕴有情。
吾乃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今逢白阳三期大普渡。特此阐明大道之理。希世人愿解此意,不负吾心。
道本无形,衍生万物。物所千相,皆是一理。终需无形,实为无极。
演变宇宙,幻化生灵。阴阳相随,五行相倾。自然规律,润华大地。
欲合大道,先同心性。真心自若,修身养性。内外兼修,身心皆净。
顺应天地,不逆轨行。千功百果,善做不息。炼就金丹,圣人之体。
玄门妙谛,现已漏尽。玄关之窍,善门之地。归根之途,超脱之境。
日月之光,朗照大地。静心观鼻,鼻观静心。寻求真道,切莫迟疑。
诚访明师,求点玄窍。天时紧急,不可不听。脱离六道,非此不行。
大道心法,不在言语。心领神会,正见正明。同宗而立,不得分歧。
此番言语,奉劝世人积善修行,参悟大道,归乐无极。
若能有缘闻得正法,也不枉诸圣仙佛一番苦意。
三清三境灵宝天尊跋文慈训:
俯视大地,查看民情。顺道者稀,逆道不平。众恶交集,乌云四起。
吾今有意,特来诏告,指点迷津。世人该学,圣人礼仪,前辈温煦,
仪容表奕。修学修心,莫迟莫停,坚傲而立,不拔圣心。寻访正道,
炼就圣体。玄关一指,回天证明。略为简说,望尔明意。不负圣心。
不辜吾矣。待朝成就,回天庆喜。
(今原始门下弟子着书警示,特来点化百姓。吾等之弟子有心系挂群民,赞许宣扬多加努力。)
三清三境太上道德天尊慈训:
吾今说起,大道正意。道本无名,无形本体。自然规律,演变生灵。
随处可见,随处无形。宇宙本源,大道无极。名相形容,歪曲真理。
世人难解,吾之用意。错把道德,看与简轻。真经无形,无语是心。
心法第一,最高修行。吾留经典,流传千年。直到末期,全变了形。
本是藏机,硬点不明。凡心知见,叫吾伤心。经典暗敲,天机漏尽。
专心研读,不误圣解。中心之意,玄关之地。金丹暗避,制胜之境。
(今元始门下十二金仙弟子着得善书警示,吾此来点说一二,
望不负众仙佛圣贤汗书。心血一片。)
致道兄赵公明仙长以及人间住世 &&& 大德:& &
&&&&&& 当初业因多由不奈,伤杀截友忏悔如今。
&&&&&& 惟心只愿诸兄道弟,原谅吾身切莫怀气。
&&&&&& 望希日后大同和亲,忘却不快烦恼恨意。
&&&&&& 拾新道情合家欢庆,无挂无碍身心清净。
&&&&&& 时下末劫渐渐离近,匆匆忙忙烦恼心灵。
&&&&&& 人间轮转已伤本灵,多苦多难还望还清。
&&&&&& 日今时下灾将来临,还望道门同心协力。
&&&&&& 扫去怨缘迎来新意,共享大同极乐光景。
&&&&&& 此番忏悔全由真心,急愿示好共同步进。
&&&&& &若有冒犯触怒之地,还希见谅宽心吾行。
&&&&& &实乃不愿惹不和气,万果万因从此干净,
&&&&& &住世人间难免无理,多希包涵感同吾心。
&&&&& &业果至今吾已身疲,憔悴不堪身心苦凄。
&&&&& &心碎不起遍体淋漓,苦已至此只愿解因。
&&&&& 甘愿受罪忏悔初行,好得原谅吾才放心。
&&&&& 至诚至敬绝无虚心,为的便是大同友情。
&&&&& 阐截相争当该止停,一切因果和心解去。
&&&&& 了业了因了脱身心,共赴龙华瑶池故里。
             吾道太乙救苦天尊住世小弟子&&& 至诚忏悔  
再致灵宝天尊门下赵公明仙长,人间住世&&& 大德,以及门下所有众弟子:
吾道代表十二金仙以及阐教门下等祈求诸位道兄师长宽恕原谅。在此诚心忏悔顶礼。还望诸兄道友忘却当初不快,至此重拾道情。为三期普渡献能献力,同心共进,大同一家亲。
宇宙真主宰无极老母(南无大日如来佛佛尊)慈言:
    尔等孩儿快清醒,莫让仇恨坏诸心。
    诸儿皆为母掌心,伤了哪边都不行。
    自相残杀又何必,合家团圆才是亲。
    望诸孩儿听母意,消除仇心归极地。
    为母在此顺言调解,希诸孩儿因缘分明,
    因果相报遥遥无期,何不放下快乐心灵。
    不枉为母一番苦心,好生相处相知同行,
    为母出力普渡群民,此定让母欢心无比。
    &&&&&&&&&&&&&&&&&&&&&& 吾道太乙救苦天尊& 人间住世小弟子&&&
南无毗卢遮那佛慈训:
&&&&&& 法正佛法皆走样,不明真意无踪向。
&&&&&& 执妄根深偏路径,可叹世黑白无常。
现今诸群,划分东西。门庭之争,日日严峻。宇宙本源,衍生万物。
无极太极,阴阳两仪。四象五行,六爻七星。乃至八卦,九宫延续。
宇宙规律,生生不息。万法归一,无有分歧。诸门教法,本为一家。
只因名相,不同不明。凡俗知见,错识真性。扭曲无上,正法深理。
不了佛心,不明道意。不辨是非,不注言行。吾本太乙,早证佛地。
毗卢遮那,过去佛名。名相不同,实为一体。
乃是过去,成就之体。并非言传,实为有情。借此佳期,阐清说明。
未来佛名,青玄九阳。古佛太乙,乃是吾己。因由过去,诸多天机。
才此不便,透露真云。法界诸密,无法言清。因恐世人,误会不轻。
而今见世,执着相名。末劫诸乱,迷惑人心。才此透露,望以了明。
不执相名,不争门庭。不诋他教,不轻他意。万教真理,总归无极。
吾在当初,不喜风云。好幽闲庭,清静无比。不喜出面,不管诸境,
净心洒脱,自在无比。不惹纷争,自在无疑。而今末劫,大事降临。
代天宣化,收圆解因。顺此教导,诸等男女。还望清醒,发大爱心。
驱除执妄,正己人心。满大智慧,圆大修行。早证菩提,般若法明。
毗卢遮那佛大光明咒:
嗡阿蒙嘎微罗恰那玛哈姆得拉玛尼啪得玛界瓦那啪拉哇罗达亚吽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世尊慈训:
&&&&& 世苦凄凄哀冥冥,悲观众境无有心。
&&&&& 吾佛经典殊胜意,世间男女难看清。
&&&& 今法末劫灭渡时期,群生难渡,尔等无量阿僧祇诸法如来、菩萨摩诃萨、金刚罗汉、乃至诸护法如来神祇,奉母敕令,末法收圆广渡娑婆世界诸男女乃至无量恒河沙数宇宙群民。于此善文所记。
&&&& 若逢末世诸善男女有缘闻得此殊胜善文,便得无量阿僧祇一切护法如来神祇加持庇佑。
今次言明吾之出处,吾初本为三清三境灵宝天尊大弟子多宝如来,灵宝天尊乃吾尊师。多宝如来为吾过去佛名,现在佛名为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清乃是万法总源,不可小视,何况而今佛子不敬诋谤。后下世转轮印度为悉达多太子,苦行得证释迦牟尼佛,修得无上菩提。过去诸多天机,不便将吾出处载入经典。而今末劫,因果将了,将此言说,愿得娑婆世界诸善男女知明。不再诋谤他门他道,实为一家也。三清辈分极高极胜,吾之尊师,吾之导师也,敬重尊师如山,还望娑婆世界诸善男女切莫小视,加以尊重。吾心当之欢喜。
南无阿弥陀佛慈训:(浅白文字说明)&&
   此今末年后世期,众弟曲解吾之心;
   不明真意失心性,让吾寒心失意义。
&& & 吾今用简明字语,让世间佛学众弟子好好看清。最严重便是曲解吾意,何为信、愿、行。信是正知正信,不曲解佛意,不错识佛意,正确修行,不入旁门左道,不信旁门邪心。了知正确佛理,正确的见解知信。是真正的正知正念。并非是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凭借哪一点来往生西方极乐之境?愿是大愿,发心,普渡群民。正自己化人心,如何正己,就是提高自性修行,内外兼修。一旦发了愿上天就会牢记,便做了数,若无发愿之心&&发愿当要三思后行,不应发空誓愿,没有履行。不要看着别人发心自己也去学,这不是内心真正的发心。不应发心掉以轻心,这样便是害己修行。有凭借哪一点让吾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之境?& 行是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恢复自己真正自性本性。为今佛子做到了多少?只知数念阿弥陀阿弥陀。六度万行靠边去。这怎能行。如何让吾接引?谈何容易?如如不动怎样不动?怎样一心不乱念阿弥陀佛?一心不乱是真正禅定。身心清静才能一心不乱。哪能简单念名号就行?哪能那么容易。所以世人迷茫不知念佛者多,去极乐者少。因为没有达到吾阿弥陀佛规定真正标准。曲解吾的真意,怎么来接引?信愿行,怎能简单见解?所以吾对诸佛弟子失望透顶。更忧心诸佛弟子,教意之争,诋谤他门,可知此罪,死堕地狱。执着妄念处处可现,执名执相,其实只是名字差异。诸人间佛弟子所有言行上天有记,小至细微。无处无形。不要以为天地不知,其实天地早已划记,所有罪行所有善因,一丝不差,一点不漏。假佛子假修行定下阿鼻永无出期。上天诸佛在观,谁去谁留,谁无出期。贡高我慢更不用提,一点见识自以为了不起,世人不放眼里,认为自己悟透自性,明心见性,实乃愚痴之心。言语无礼,毫无德行。怎能证得无上菩提,便是妄想,永远不行。吾今已经说明,是信是疑,便是你意。不要死后让吾接引,吾不去,别怪吾没有说清。
大成至圣孔子先师慈训:
春熙袅袅飞头鬓,谦礼和气是人礼。圣训忧心无上细,同尘和光妙妙谛。
&&&& 吾至此说叙吾之出处。希世间善人君子了记晓明。吾实乃孔雀明王之子孔宣,后为方便创建儒家学派改名讳为孔丘。亦称孔子。三清三境太上道德天尊(老子)乃是吾当初之师父,今以三期末劫时期,亦同诸佛圣贤金仙于此训示世间诸位善士男女。望加珍惜眼前时机,早得大道心法。荣归无极。切莫有门教之争斗。儒释道本是一家也,三清便是儒释道之代表,便是宇宙万法总源也。还望人间诸位善士良弟修学诸善礼仪,节气。此儒家礼仪亦是诸佛考证之题,亦会考拔诸善士君子佛子之修行。切莫有小视礼仪心。修善修心,至善至行。
寻声救苦慈航普渡天尊大悲观世音菩萨慈训:
   慈航法船随西去,无上胜法归无极。
   愿寻千里因缘亿,同待无极胜瑶期。
吾南海主今在此言明吾之出处,愿世间男女兄弟姐妹看清看明。吾本三清三境元始天尊麾下十二金仙之一慈航道长,早证佛果,过去佛名为南无正法明王如来佛。未来佛名为南海古佛。吾于殷商封神榜时期阐截相争,燃灯子杀死截教二弟子赵公明仙长,后云霄仙子摆下九曲黄河阵,以混元金斗削去吾等同门金仙佛果修为,困于阵中,因吾阵中受困便得发大誓愿,发大慈悲心。本灵元神才从阵中脱出。留于部分残灵分灵几千年不能出。后随准提道人进入佛家。于普陀山修行。后证大慈大悲寻声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以及千手千眼大悲观世音菩萨。建立南海观音净土。而今所有阵中残灵分灵已拔出,同门师兄弟所有本灵元神残灵分灵皆拔出阵中,同生欢喜。燃灯古佛、大行能仁普贤菩萨摩诃萨、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皆为三清三境元始天尊麾下之燃灯子、普贤真人、文殊广法天尊,皆同吾后入证佛家。无尽于此阐明前因,还望世人多加反省,切莫诋谤他教,轻视他法。而知皆是一家,乃是世人不知法界诸佛如来神圣仙佛之密切关系。所知万教终归无极。莫有门户之见,不尊他教。吾元始天尊乃吾之长辈也,吾之导师也,还望世人尊重。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慈训:
末法下世渡群民,掌盘乾坤开天地。
大同莲邦国胜讯,人间净土乐天琪。
吾弥勒佛在此宣说,白阳末劫当来普渡万民。
创建人间净土,掌盘乾坤。
吾弥勒之肩负重担,九二亿元灵是个难题。
诸佛菩萨下世齐心协力,大办收圆考证三乘九品。
道魔并降法界乱行,风波四起震撼人心。
佛魔争斗日日严峻,法界仙灵个个颤栗。
慌张着急快救性命,加紧修行片刻不停。
惟愿过关回归无极,争去龙华瑶池故里。
娑婆世界最伤人心,全失德行埋没修行。
诸佛叹息流泪悲悯,更加生气大发雷霆。
不知灾殃渐渐靠近,还在执迷贪图享欲。
对诸世人失望透顶,好自为之莫丢性命。
南无准提佛母慈训:
七星北斗妙连殊,正法降世寻胜途。
持正修心诸劫历,终证菩提登净土。
吾乃准提,出处斗姆元君,乃是北斗众星之母,早入佛家,初本是准提道人。于洪荒时期同接引创教西方。今此让世明了,不应该执着名相,不应分划你我他家,不应诋谤他教,实乃皆是一家,乃是佛名道号区别而已。望世人从正修行,正见知见,早归极乐胜景。
南无济公活佛慈训:
&&&& 花花世界诱人心,自甘沦陷失心性。怎劝不听瞎乱行,为之奈何随它去。
&&&& 世人悲戚无转地,心如寒冰凉透顶。再无心力管世民,各安天命莫失亲。
老衲今日于此当澄清些许误区。老衲当初所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因当初老衲已转金刚不坏之体,九转金刚之躯,喝的酒可以自动转化,等同没喝,吃的肉可以转化,等同没吃。况且那酒是仙酿,那肉亦不是群生肉。所以世人若学我,肯定就着魔。因世人之体乃是肉体凡躯。若学老衲,那便是入了邪。再者佛经所言,弥勒佛祖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才当来下生,时无极老母有令,改正当初预言。得让弥勒佛祖下世掌盘,当来下生也。老衲今在此澄清误区。
&&& 老衲奉天母至尊无极老母懿旨,下一量劫执掌道盘。
&&& 末法时期,诸法乱形。正法寻不到着,全是瞎修行,门路不同,障碍随处随影,可悲世人愚昧之心,不明事理。不知如来真实意&&摸瞎看不清。万事万法最终还是一理,宇宙本源归无极。
末法时期,乃是三灾八难齐下,劫难众多,可叹群生到死都不知,灾难到时后悔药没得吃。因此法界大发雷霆便要改天换地,恶毒者,不修行者,假佛子者,食荤者,皆不可留。只留真佛子,真善信。上天考核,谁留谁去,便看各位生造化啦。有缘闻得正法之善信,受过那明师一指者,皆可留,天堂挂名地府抽丁。灾难来之时诸佛菩萨解救答对暗号,便可安全离开,未闻得正法者,只有呜呼哀哉。肉身灵体灰飞烟灭,等待下一量劫做个原生细胞动物。因没得诸佛菩萨之亲传,也未点得那玄关一窍,自然是不能留,乃是诸佛菩萨圣贤仙神安排的仪式。仪式一成便是上天认可之人,便得躲过此劫,若是在后期中通过考核,便得封果。若是后期考核失败未通过,那便只有下一量劫下世继续历练咯。所以这修行定要坚定不移,不要一受考验,就倒在地上爬不起来,那恐怕就有失所望了。
骊山老母慈训:
&&&&&& 白云空幽深天愁,独罢寒心何处忧。
&&&&&& 本自清静心似柳,奈何末世渡横秋。
老身乃骊山老母,为先天五母之一。与无极瑶池金母为亲姐妹,早证无上圣果,老身乃是观世音菩萨之师父。因与无极瑶池金母姐妹关系,特将观世音菩萨托付与老身仔细教化。观世音菩萨实乃无极瑶池金母之亲生女,最小第三。当初由于殷商时期争斗诸多,幻化男身,拜元始天尊为师成为麾下十二金仙。后入佛家乃为老身徒儿。老身好喜清静,但在此末法时期诸乱中不得不现身矣。特此说明老身出处以及徒儿身份,人间男女切莫怀疑也。此乃是实情,全因末法乱世无奈才此说清。望世间男女不再有分歧,诋谤他教之心。此书非比寻常善书也,乃是汇聚诸佛菩萨圣贤仙真之念力功德力慈悲力法界力等,切莫轻视此书殊胜,望加珍惜。
后土娘娘慈训:
锦绣山河失光华,万千人家没亲雅。
苦心似水洒泥巴,一去不返灰瞎瞎。
吾姥身,乃为地母元君。先天五母之一。主宰大地山河,阴阳生育也。分灵幻化地狱孟婆神。而今,大地山河不复当初般时风光秀丽。黑气盘空,大地失掉了光华,颜色。姥身在此焦急。吾姥身管辖之山河将要破碎啦&&阴阳错乱无形啦&&捶胸顿足无法还原啊。忧心男女德行差,弄得大地挨苦呀。高楼大厦往下压,一座座,一幢幢,撑不起啦。挖金矿,大开采。掏掏挖挖,大地颤栗苦大家。诸位儿女好好记下,莫再如此折磨地娘呀。
南极仙翁慈训:
&&&&&& 美妙动人心夕夕,一过安逸没了形。
&&&&&& 美的人儿落地狱,哭的人儿惨凄凄。
&&&& 吾南极仙翁,为元始天尊门下,广成子也。今诸佛圣贤收圆末劫,特来此劝化世人,还望世人至诚尊敬阅读此殊胜之文,皆是宇宙无量诸佛菩萨,圣贤仙神,之苦心也。莫当儿戏,为之看轻。今末法时期,道魔并降,到世人间,难辨是正是邪,混乱不堪也。魔者,阻碍诸修行。特领母命,考修行。经受得起是真道佛子,受不起只有呜呼落地。若魔众考倒一人,就会提高身份。母娘给以嘉奖也。因只留真佛子,真善信也。考拔众人才,魔之有功也。只惜魔众不留情面,狠心肠,母之感叹也。于世间横行霸道,破坏风气。于三期考核中魔考为一门大科考。要知天上不掉金钱名利美丽之东西,给诸等好处便随之去,此可是利益熏心,终成败地。哪有那么美的事情,皆是心无安定贪心而起,被魔引诱尔等上去。给你吃喝给你美女,逍遥自在美吟吟。过了安逸就是要命。万物美丽之外表皆是引尔下地狱。切记切记,莫入魔地,被魔下咒,便是傀儡&,永无出期。心坚稳定,动摇莫行,无贪无求,修正德行,末法时期好事物可要考虑考虑。修行之弟,切加注意。如今诸法,混乱不行。天花乱坠,没有实际。魔也说法,迷惑诸弟,似是而非,下咒瘴气,让诸弟子,迷失心性。此乃考道,未能过去,小心小心,吾今言此,珍惜珍惜。
& &&&&&&&&&&&&&&&&&&&&&&&&&&&&&&&&&&&&&&&&&&&&&&&&&&&&&&&&&&&&
南无东方琉璃药师如来佛慈训:
&&&&& 东方碧琉璃,日月现光明。
&&&&& 法法相闻声,处处皆清静。
吾乃药师琉璃光王佛,为东方琉璃世界教主。为今三期开普渡,特于此做言说。惟愿娑婆世间诸善男女解脱六道困苦,早证菩提。而今末法时期,宇宙真主宰无极老母大开鸿恩,降真道于人间,降天机于娑婆。世间有缘之诸善男女若有缘闻得正法,即得回天之凭证,此法万乘之极,至高妙谛。愿世间善男信女虔心寻得真道,早归天堂净土圣境。吾东方琉璃净土,七宝雕栏,佛光万倾。莲花处处,泉涌山林,天音声声,散花满地,诸大罗汉,天人瞻礼,宝塔万座,行宫万地,宝刹幽静,无比清静。法光万道,金银铺地。所引渡众,在此修灵,中有教化,可证诸果,可成圣明。左右协助,日月光明。乃吾之子,随吾万应。此乃吾国土圣境,若得末世娑婆世界诸善男女敬仰信礼,吾当庇佑,消灾延寿。若得末世娑婆世界诸善男女诚心恭敬,谦虚顶礼,抄印传写吾说之语,所得功德宽大无比。若逢末世娑婆世界诸善男女有愿往生东方净琉璃世界者,死后不堕地狱,不受诸苦诸刑。于吾东方琉璃世界修行,可证诸乘果位,可得成就。可修真性,可得真传矣。
南无地藏王佛慈训:
&&&&&& 地狱群生数不尽,实难渡尽生死灵。
&&&&&& 重刑之苦皱眉心,幽冥大士难当行。
吾乃地藏王佛,今受太乙救苦天尊邀请前来点道说明,唯希末世诸善男女不当枉费宇宙诸佛菩萨圣贤仙神无量血心,吾今讲诉吾之出处乃是三清灵宝天尊门下之弟子,后投生西方印度国土,乃是世尊众弟子之一的目犍连尊者,而后方才下世修行,后得证地藏王佛。吾将来佛名为地藏古佛,在此说明便是希望末世诸善男女不应有教执之争,谦虚修行。因现末法时期已至,地狱群生如恒河沙数,业力高如山巅,难解难清。如今乃是下地狱者多往生者少也,地狱之苦是万箭穿心,万火烧身割舌割心,挖肠挖肺,油锅铁柱,热狗飞鹰&&种种凄惨言说不尽,生在人间不知修行不信天地,不尊佛灵,贪图享乐恶贯满盈,种种劣性,难以言清,更不相信死堕地狱,到死之时,后悔晚矣,悲戚呀悲戚&&吾今只得教化群民,切记呀切记,一点劣性都会载记,修行应该如履薄冰,不修之民赶快修行,莫到地狱后悔可凄。末世男女心性蒙蔽,造诸恶业,贪图享欲,七情厉魔,早占心底,贪嗔痴慢,迷了路径,善事不做,诸恶不明,偏向恶行,死后定堕地狱,算得总账,一件一件澄清,芝麻小恶也记载分明,不能逃避,公正言明。试试受苦,不得止停,生不如死,真是可泣。吾今奉劝末世诸男女,头脑分明,听进吾等诸佛菩萨之告语。以免犯罪,求生无期。世人望加珍重,从速修行,归证无极。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慈训:
&&& 清静智慧心如一,般若之海正处寻。唯心了明真实性,早归无极妙言净。
&& & 上天慈悲恩悯,下化群民。吾今在此说明吾初之出处矣,不让人间诸位佛子男女有大分歧。
吾之出处乃是三清元始天尊门下十二金仙之一的文殊广法天尊。因当初原因后到佛家修行。得证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果位,跟随世尊身旁,为左协助,与世今燃灯古佛、拘留孙佛、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大行能仁普贤菩萨摩诃萨、太乙救苦天尊等者&&皆是同门矣,可解世间修行人之误区,特在此说明。奉劝世人好生修行,正自知见,寻求真道,莫将佛名经典以讹传讹,误区人心。实不知诸佛之真意,应有大智慧,方才不会不明黑白,似是而非。在此吾愿诸位人间善男女,真心修行,开大智慧,修大德行,早证菩提。
南无大行能仁普贤菩萨慈训:
&&&& &&能仁得智欲万行,弘法利生化人心。
&&&&&& 莫谈荒凉水中意,静待佳期云中轻。
而今末法时期,三界震动,吾今在此言明吾之出处,当初乃是元始师尊门下之一的普贤真人、同燃灯古佛、拘留孙佛、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同入佛家修证。末劫三期,大开普渡之门,愿世男女早归正法大门,精进修行,谦虚礼让,莫起我慢之心,诋毁他门之教,正己知见,六度万行,发大爱心,早证菩提。同助诸佛菩萨渡化群生,功德无比。
南无大喜大舍大势至菩萨慈训:
&&&&& 大喜大舍心,大成大就品;
&&&&& 证果衣端正,无碍障纷纭。
吾乃南无大喜大舍大势至菩萨摩诃萨,协助西方极乐世界教主,普渡群生矣。今末世,特来点化世间男女,望加珍惜,此书来之不易,乃是诸佛菩萨一番苦心,
切莫儿戏,误为不行,人间男女,上天载记。为今男女,切要记清。
不能马虎,因小失大,坏了德行。说要修行,谈何容易,知见不明,
执着相形。贡高我慢,以为圣奇,自了不起,低看他心。扭曲圣意,
以为全明。这样不行,难成大器。世间男女,多假修心,表面可以,
背地乱行。诸佛菩萨,看了伤心。做何事情,自己心明。愚昧之心,
根深固地,冥顽不训,心如铁壁。让诸佛圣,怎不伤心。莫说仙佛,
没有生气,皆是圣情,世间难比,生气为谁,还是群迷。世人应当,
忏悔于心,累世罪孽,认错改并。正自之身,寻求明地。大道心法,
心心相印。尔等男女,快快去寻。切记切记。
南无燃灯古佛慈训:
红尘滚滚浪滔天,飞禽走兽露人间。
妖魔横行霸万世,汇集各类灵光现。
非非然,心底寒,哀叹& 哀叹&&
吾今于此,点道世间诸善男女,吾出处为三清三境元始天尊门下大弟子,燃灯子是也。因前因缘,后入佛家。成就燃灯古佛果位,而今末世才出吾境,将意度化末世诸善男女,六道群民。吾今在此说明,若末世诸善男女有缘闻得此书,或宣扬,或顶礼,或诚心,或尊敬,吾当庇佑,加以指引。此书殊胜之力,汇集诸佛慈悲力,汇集诸佛圣贤愿力,汇集宇宙万法光明,劝世良言,诸佛亲自劝醒。此书泄漏诸天机,群生应明,应听,应醒。
南无拘留孙佛慈训:
日出青山飞纱鸾,万松高柏云上端。万刹宝殿金光壁,美妙绝伦堪圣奇。
十方胜境皆无比,身心舒越放光明。超出娑婆万万亿,为何不向云中去。
吾拘留孙,出三清门。元始麾下,后证佛家。不喜纷争,独善净神。
甚少说教,下化群生。为今三清,大开弘门。诸佛于世,渡化群生。
受母法旨,出境渡人。与诸佛祖,圣神仙真。齐心同行,收圆迎新。
只叹世间,蒙蔽太深。苦口婆心,毫无反应。反之更加,挽回不能。
份份善书,劝世良文。全当不见,还当狂言。诋毁圣贤,返遭唾厌。
可知乃是,诸佛心血。吾何不愿,出管世间,全因无救,枉费心田。
等同没言,意义不现。人间男女,铁心铁意。让吾等佛,失望透顶。
尔等群民,快快清醒。莫待地狱,方才了明。
人族圣父东华青帝伏羲氏慈训:
&&& 风云无间,变化千年。乾坤斗转,山河变迁。世事无延,穿梭今前。
&&& 凡尘习风,已成固坚。拔之不动,驱之不变。费诸能力,且是更艰。
&&& 吾为人父,教化人族。当初纯善,众多杰出。成就诸多,才德兼顾。
&&& 团结一致,共同进步。而今凡尘,让吾伤心。麻木不仁,桀骜不驯。
&&& 心如铁石,恶如蛊毒。德行全失,贪受享欲。诸贬之词,皆能用之。
&&& 毫不夸大,毫不词脱。自视己身,看是如何。明镜朗照,全身是破。
&&& 黑气压顶,吞噬身肺。业障累累。浑身痛罪。尔等不知,皆是债业。
实乃不忍,见此迷遂。愿诸男女,听进忠言。莫到最终,成为飞烟。
人族圣母女娲娘娘慈训:&
&&&&& 风中摇曳,千纱梦越,袅袅清烟莲步绝。
&&&&& 飞飞仙,悠悠也,天音飘飘心舒悦。
&&&& &水上寒生,万丝柔颜,轻轻叹念无善缘。
&&&&& 微微脸,锁眉间,哀心绵绵冰天雪。
& & 吾地母至尊女娲娘娘,为先天五母之一。吾母为西天无极瑶池金母。乃是宇宙主宰矣。吾于洪荒时期领吾母懿旨将九十六亿元灵放下地球治理。此便是后世女娲造人之传说。实为治理地球,将其吾生母之九十六亿孩儿放下天盘。此后吾便为人族先母、大地之母、众生之母也。在西方吾为夏娃,伏羲为亚当。只是名相不同而已,其实皆是一人,此乃是真实历史,吹一口气便有生命,此气乃是先天地精。人族不知天外有天,伏羲乃是东华帝君,于吾相配。玄玄上人一炁化出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道德天尊。三清化出五老,东华帝君木公伏羲青帝,西华帝君皓帝,中华帝君黄帝,南华帝君赤炎帝,北华帝君玄帝。后瑶池金母证得宇宙无上圣果,玄玄上人退位由无极瑶池金母掌管宇宙万物。后三清皈依无极瑶池金母。反之叫其母亲,无极瑶池金母为宇宙之母万物之母矣。无处不在,无相无形。吾今在此叙说此段因缘,乃是让世人知明,莫再迷茫无知修行。万法归一,归一宇宙真理。
中华帝君黄帝慈训:
& 吾乃黄帝,五老之一。中华帝君,人称初祖,轩辕黄帝。
开创发明,天文地理。医学乐音,农业学力。教化臣民,道德第一。
而今世间,科技高明,技术产品,样样都新。能飞在天,能下海底。
能入太空,能观星际。聪明绝顶,智商高明。可惜因此,丢失德行。
大智大慧,大愿大行。在此时间,难寻难寻。科技前进,人文降低。
道德败坏,恶劣风气。为官之人,心无百姓。国税拨款,能挖就行。
百姓头上,所剩无几。民脂民膏,收刮供己。有点关系,推荐出去。
买个官位,洋洋得意。贪污腐败,贿赂来去。真实才干,伯乐不识。
马之千里,机会难寻。学校导师,误人子弟。只会教书,不会教育。
出口骂人,毫不文明,执着见解。可知教师,既要教学,又要育人。
培养人才,一面哪行。若是无德,便没用意。社会之上,不会立国,
更不利民。道德才是,大课第一。有礼有仪,有德有行。为己国土,
创造天地。学徒在校,根本没心。玩耍高兴,怎样都行。授课不听,
桀骜不驯。社会之上,到处是影。不敬长师。不孝双亲。困苦子弟,
学习优异。可惜无德,智慧不明。富家子弟,很了不起。不怕天地,
谁敢惹你。一不顺眼,带人揍去。品德恶劣,神人忿气。此等群生,
不留也行。再说大夫,疗伤治病。毫无医德,钱眼钻去,胜过百姓,
生命有余。没有钱财,赶他出去。管他危机,没钱不行。穷苦百姓,
药买不起。贵的颤栗,泪流滴滴,硬要逼到,山穷水尽。家破人亡,
才肯甘心。怎不学习,白素贞心,施药救人。才是仁医。也怪世人,
心肠狠硬。没有同情,有了钱财,没了心性。他人受苦,事不关己。
悲心悲心,华夏儿女,成此德行。吾在故里,摇头叹息。空等尔民,
快回乡里。莫让吾心,再次悲矣。快醒快醒。
九天玄女娘娘慈训:
&&&&&& 紫气东升烟,凌空八宝现。
&&&&&& 鸾凤彩云间,青鸟意圆圆。
&&&&&& 白鹤鸣双弦,相伴舞飞天。
&&&&&& 锦裳羽衣旋,落花于人间。
昔花间,旷千年,兄弟姐妹难相见。下界沉迷,不知亲眷在天泪涟涟。眼穿云面,光彩不现,片片黑气,如云如烟。滚滚袭来,无数无边。摇头叹息焉。奈何世间,迷掉了万千,姐妹不认,兄弟不见。悲哀悲哀,可怜可怜。心系人间,早盼兄弟姐妹回家园。吾乃无极瑶池金母亲生,是为二女。初黄帝下世年间,吾奉母旨下界指引点明。后百日飞升回了天际。末世男女也是炎黄子孙矣。而今黄帝在天等着后世儿女。苦等苦等,不寻方迹。可怜诸佛圣贤一番苦心。吾母在瑶池苦等着儿女,大哭灵山,让人心冰,哭得再无泪水,流干了悲泪。全因世人坏了心肺,认不得娘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慈航道人为什么入佛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