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打赢精准脱贫这场三大攻坚战 精准施策

举全省之力 集全民之智&&坚决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写在我国第2个扶贫日暨第23个国际消除贫困日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湖南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省长&杜家毫(日)
日14:29&&&来源:
原标题:举全省之力 集全民之智
坚决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今天是第2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23个国际消除贫困日。让我们全省上下、全社会共同关注贫困,全力战胜贫困。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湖南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历届省委省政府把加快贫困地区发展、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近3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76万,去年完成108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仍然是我们的重要省情,贫困地区发展滞后、贫困人口较多仍然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的最大难点。到2014年底,全省还有武陵山、罗霄山2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包括48个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比照省级重点县的2个县市区及1个管理区)、8000个贫困村、596万贫困人口,扶贫任务重,攻坚难度大。
省委省政府深刻分析扶贫攻坚新形势,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和中央关于扶贫开发的新部署新要求,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决议》,向全省发出了坚决打赢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号召,全面部署和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到2020年,要实现全省596万贫困人口整体脱贫,所有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0元,贫困村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实现这个目标,任务异常艰巨,挑战前所未有。只有坚持全党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才能打好打赢这场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与全省人民一道同步迈入全面小康。
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必须全面落实领导责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构建扶贫有责、扶贫负责、扶贫尽责的责任体系,是打赢攻坚战的前提和保障。要围绕脱贫奔小康这个目标,倒排工期、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切实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坚决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和“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贫困地区党政一把手是扶贫开发的第一责任人,厅局长是部门扶贫的第一责任人。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切实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深入贫困乡村调查研究,亲自部署和协调任务落实。要通过强化扶贫考核,把党委政府主要精力集中到扶贫开发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让扶贫成为自觉行动,齐心协力推进扶贫攻坚,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
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必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扶贫开发首在精准识贫,贵在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脱贫。我们要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六个精准”、“四个一批”的要求,做到精准到户、到项目、到资金、到产业、到举措、到效果。要分类识贫,把贫困底子摸清,重点是要通过抓好“一进二访”(进村入户、访困问需、访贫问计)活动,利用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的机会,进一步把扶贫对象核实核准,并根据致贫原因逐一分好类、编好号,真正做到对象准、情况清、原因实、类别明。要分类施策,把帮扶措施定实,针对识别出来的贫困对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帮什么”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户施法,该帮的帮,该扶的扶,该搬的搬,该兜的兜,真正做到精准滴灌,扶到根上、扶到点上。要以驻村帮扶为抓手,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全面完成水、电、路、业、房、环境整治“六到农家”和就医、就学、养老、低保、五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六个落实”的各项任务,做到贫困村不“摘帽”、贫困户不脱贫,工作队不撤出。要精准管理、精准考核,不断完善扶贫考核体系,切实抓好考核办法、约束机制的贯彻落实,尽快建立扶贫对象进退机制,做到动态管理、进出有序。
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当前扶贫开发已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常规方法和手段难以奏效,必须突破原有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的束缚,创新方式方法。要把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结合起来,吸引各类资源要素、市场主体、金融机构、优秀人才等向贫困地区倾斜聚集。要适应扶贫开发需求,创新金融服务机制,开发金融产品,探索金融支持扶贫的有效路径,解决好贫困地区金融“贫血”问题。要坚定资金跟着扶贫对象走、扶贫对象跟着能人走、能人与扶贫对象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产业扶贫路子,鼓励扶贫经济组织与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施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等方式,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在产业开发中的参与度和受益度。要进一步创新资金使用管理机制,整合各类资金资源,集中解决突出的贫困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必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扶贫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设立扶贫日,就是要广泛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将这种好精神、好传统、好美德发扬光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让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要坚持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搭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扶贫济困平台。要加大宣传表彰力度,让积极参与扶贫济困的各类主体政治上有荣誉、事业上有发展、社会上受尊重。要认真做好省辖7市对口帮扶湘西自治州7县工作,充分发挥驻湘部队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参与扶贫帮困,广泛开展“万企联村”、“村企共建”活动,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慷慨解囊,奉献爱心。要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带动就业,实现扶贫主体与帮扶对象共进双赢。
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必须切实加强基层组织。贫困地区要发展,贫困群众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关键在干部。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鼓励选拔优秀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乡土能人、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和大学生村官任村支两委班子成员,真正把基层组织建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努力建设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要强化基层党建责任制,抓好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使之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中坚力量。要做深做实思想工作,切实帮助群众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真正从“要我富”变为“我要富”,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逐步摆脱贫困。同时,要坚持力量下沉、重心下移,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真正懂扶贫、通民情、接地气、善实干的扶贫工作队伍。
打好扶贫攻坚战,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步,事关广大贫困群众的民生福祉,我们既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又要有舍我其谁的历史担当。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举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切实打好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为谱写中国梦的湖南篇章而不懈奋斗!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秦华)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浅淡如何发挥交通基础作用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_参考网
浅淡如何发挥交通基础作用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蓝慧熙摘 要:“要想富先修路”作为一项国人共识的策略,也是已经被证实了是扶贫攻坚有效的策略。加快实施交通扶贫,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先手棋,是破解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关键举措,也是扩大内需、促进交通运输自身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该文笔者结合该县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交通基础作用的意义和对策。关键词:交通基础建设 扶贫攻坚 意义 措施建议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6)06(c)-0138-02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头部队的交通运输部门在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委以重任,应大力发展基础交通作用,发挥部门资源优势,打赢精准扶贫攻坚这场战役。1 基础交通建设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大意义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贫困村的广大人民群众之所以收入低,生活困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居住地自然环境恶劣,耕地少,道路不通,交通运输不畅,产业结构单一,农产品运不出去,信息闭塞,科技知识难以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因此,要打赢扶贫攻坚这场战役,首先要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交通条件的改善,带动当地农村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最后摘掉贫困的帽子。总之,要充分认识交通在精准扶贫工作的作用,它是基础性的前提条件。2 我区基础交通对扶贫攻坚工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该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贫困村交通出行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为推动贫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了条件。但该县贫困村交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对外交通不便,城乡衔接不畅运输通量少,标准低,服务质量水平落后,一些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贫困山区基础交通网络覆盖不足。此外,农村公路技术标准普遍偏低、抗灾能力弱、安全设施不到位等问题依然突出,很多道路“路返沙”“ 沙返士” 现象,农村客运水平不高,路通车不通,客运线路开得通,留不住现象突出,货运水平较低。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脱贫致富的步伐。3 对策及建议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因此,一定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交通基础作用,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3.1 组组通水泥路,加快贫困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贫困村区域产业分布特点和交通基础条件,精心编制贫困村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自然屯通水泥路建设规划,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规划和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建设规划,有针对性地改善贫困村通行状况,推动基本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向贫困村延伸,向贫困人口覆盖;根据贫困村贫困的原因和程度,重点突出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毛坯房改造中新建点,贫困村产业基地,农业农林休闲旅游中心,红色旅游景点,断头路等道路建设,强化贫困村外通内联的交通运输网络,为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发挥交通先行引领作用;紧紧抓住上级对贫困村倾斜扶持的历史机退,积极争取上级在项目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倾斜,提高建设补助标准,全力满足交通精准扶贫的需要。对行政村接自然屯水泥路建设,25户以上自然屯屯内遁路建设,客运网络联通工程三级路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拆除重建等,要按相应的标准给予补助;全面改善贫困村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条件,加快贫困村公路安保工程建没,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和支持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地设置标志牌、防护栏、减速带、反光镜等安保配套识施,消除交通安全隐患,让老百姓走上放心路;加快农村公路建管养一体化。以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贫困村农村公路建管养一体化发展,进一步理顺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推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一体化规范化轨道,努力为贫困村群众安全快捷出行创造良好条件。3.2 村村通客车,提高贫困村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加快运输场站建设。加快贫困村客运站规划与建设,全面客运站,建制村汽车停靠点等运输场站建设,着力改善贫困村出行条件,提高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加大贫困村镇村公交扶持力度,在总结完善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满足客运条件的贫困村,开通农村客运班线或镇村公交,确保具备通客车条件的行政村全部通客车,实现农村居民“出门有路,上路有车”,让贫困村群众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结合农村农业产业发展需求,鼓励规模以上物流企业在贫困村设立物网点,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产品物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增加农村收入,促进贫困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产品“货畅其流”和“物尽其值”。3.3 围绕行业特点,加大交通帮扶济困力度探索推进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就业扶贫方式,开发一批农村公路养护等公益性岗位,用于扶持贫困人口就业,在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建设中,对满足用工要求的贫困群众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后,优先安挑用工。在农村公路养护中,优先聘用有一定劳动能力且有意愿的贫困群众为农村公路养护工,在公交客运中,对符合公交驾驶员条件和标准的贫困群众及其子女,优先聘用为公交贺驶员,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积极开展交通专项扶贫试点工作,在县范围内选择1~2个因交通落后致贫的具有代表性的贫困村开展交通专项扶贫试点工作,帮助贫困村全面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其落后的交通面貌,全力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结合交通领导干部“五联系”活动,动员全县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与贫困村困难家庭,孤寒老人,贫困学生等弱势群体开展结对帮扶,切实解决他们在生产生话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3.4 多措并举合力,发挥交通运输整体合力贯彻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总要求,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认真组织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规划纲要,处理好近期与远期、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合理安排好“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的建设内容,扎实做好相关项目安排和对接,加强项目管理,严格工程质量,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加大各级地方财政对交通的投资力度,依法实施优惠的税收和土地政策等支持普通公路建设,统筹使用各级各类扶贫资金并向交通扶贫建设项目倾斜。强化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公路建设、灾害防治、绿色环保、安全应急等技术的研究,加快新技术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建立人才交流培训机制,部与相关省区市加强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层公路建设、管理、养护等交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进一步帮助贫困地区培养交通建设技术、管理人才。营造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支持和参与交通建设的良好氛围。强化省际协调联动,加强跨省际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衔接,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强化部际联动,发挥好部际联席会议的平台作用,互相支持配合,发挥行业优势,实现合作共赢。建立健全交通扶贫规划执行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大建设项目决策、资金使用管理、工程建设进度、质量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审计监督,确保交通扶贫建设资金高效、安全运行。参考文献[1] 戴东昌.确保打赢交通扶贫脱贫攻坚战[J].行政管理改革,2016(4):29-32.[2] 焦兴福,马海龙.加强“三基”建设担当先行使命全力推进交通运输精准扶贫工作[J].青海交通科技,2016(1):32-34.[3] 杨传堂.怎样打好交通扶贫攻坚战[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1):12-15.
2016年19期
科技资讯的其它文章坚决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坚决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贵州精准扶贫“1+10”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
多彩贵州网-贵州日报
最近,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及10个配套文件,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全省扶贫攻坚的奋斗目标、着力重点和具体措施,并制定了任务书、作战图和时间表。图片来源于网络【新招实招】实施精准扶贫“十项行动”(一)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行动。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实施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贫困地区农村水电开发。(二)产业和就业扶贫行动。扶持贫困县、贫困乡镇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施乡村旅游扶贫计划,大力实施电商扶贫;实施“雁归兴贵”行动计划。(三)扶贫生态移民行动。到2020年,把“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山区、石山区和生态脆弱地区142万人全部迁出。(四)教育扶贫行动。大力推进“四项突破”工程和教育“9+3”计划,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继续压减6%的行政经费用于支持教育。(五)医疗健康扶贫行动。构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加强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六)财政金融扶贫行动。省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基建投资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建立健全省、市(州)、县三级扶贫投融资平台,设立扶贫产业发展基金和县级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特惠贷”。(七)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行动。到2020年农村低保与扶贫两个标准实现统一,将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八)社会力量包干扶贫行动。聚合各类资源实现与全省9000个贫困村“一对一”帮扶全覆盖;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九)特困地区特困群体扶贫行动。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实施麻山、瑶山、月亮山专项扶贫行动计划;出台人口较少民族整体脱贫扶持政策;健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制度。(十)党建扶贫行动。深入推进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村支“两委”建设,选好配强贫困村“第一书记”;健全贫困村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稳定保障制度。【高端访谈说新政策】李裴(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做好扶贫开发整体谋划和顶层设计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及10个配套文件,鲜明提出了全省精准扶贫的奋斗目标、基本原则、着力重点和具体措施。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总遵循、任务书、作战图和时间表。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1+10”配套文件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关联度强,政策含金量高、工作措施实,贯穿了精准性的要求,突出了“组合拳”的特色,强化了配套化的措施,制定了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和就业扶贫、生态移民扶贫、教育扶贫、医疗健康扶贫、财政金融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社会力量包干扶贫、特困地区特困群 体扶贫、党建扶贫等十项精准扶贫行动,明确了“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五个关键,吹响了我省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啃硬骨头、 攻坚拔寨,决战决胜扶贫脱贫的冲锋号角。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牢记总书记扶贫开发攻坚战只能 打赢、必须打赢、能够打赢的指示,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对扶贫开发的新部署新要求,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大力实施大扶贫战 略行动,狠抓“1+10”配套文件落地见效,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决不拖全国的后腿,决不让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走 出一条体现中央精神、具有贵州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叶韬(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坚持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三大理念”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秉持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的“三大理念”,把握2017年和2020年两个时间节点,以“五个一批”为主要路径,以“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 划为重要抓手,确保到2020年实现6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决定》体现了我省扶贫攻坚的着力重点,并提出10个方面的重大政策措施。《关于扶持生产和就业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通过积极发展种养业、加工业、旅游业、流通业、劳务经济等五个途径,帮助265万人发展产业脱贫;通过教育培训帮助70万人转移就业。《关于进一步加大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力度的实施意见》通过精准做好易地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130万贫困群众实行搬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学生 资助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明确对14.2万贫困学生实行“两助三免”的补助政策,切实解决因学返贫、因学致贫。《关于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 障水平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着力为73.8万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关 于开展社会保障兜底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明确,按照“减量提标、两线合一”的要求,对158万“两无”人员实行政策性兜底。《关于全面做好扶贫攻坚金 融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重点是向贫困农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内、免除担保抵押、扶贫贴息支持、县级风险补偿”的精准扶贫“特惠贷”。《关于进一步动 员社会力量对贫困村实行包干扶贫的实施方案》全面动员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城市有关组织等社会各界力量,对市(州)、县、乡、村、户实施包 干扶贫。《关于加快少数民族特困地区和人口数量较少民族发展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明确,对处于三大片区中的麻山、瑶山、月亮山等极贫少数民族区域和人 口数量较少民族聚居贫困村进行重点扶持。《关于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 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和先锋模范作用,抓好“第一书记”选派、驻村工作、“三支队伍”建设。《贵州省贫困县退出实施方案》明确,对于贫困县、乡、村、户4 类贫困退出对象,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考核和衡量,达标的实行摘帽和退出,确保到2020年全省实现全面小康。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下载“看房”手机客户端,同时支持iOS、Andriod系统;
贵阳楼盘优惠、报价、找房、参团、买房一手在握。&
在这里,熟悉房产市场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房产贵阳站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房产贵阳站”,获取更多贵阳房产资讯。
均价:均价6000元/平方米
特色:投资地产
均价:均价15000元/平方米
特色:打折优惠
均价:均价7500元/平方米
特色:现房
均价:暂无价格
特色:品牌开发商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全力打赢精准脱贫这场攻坚战_综合新闻_本市_丹阳新闻_丹阳新闻网
全力打赢精准脱贫这场攻坚战
来源:丹阳日报|
核心提示:
昨日下午,镇江市副市长雷志强带领住建局、供销社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赴珥陵镇实地了解结对帮扶村的基本情况,并就如何推进扶村帮户达新标活动、打赢精准脱贫这场攻坚战进行座谈。
全力打赢精准脱贫这场攻坚战
镇江及我市领导赴珥陵推进扶贫工作
本报讯 昨日下午,镇江市副市长雷志强带领住建局、供销社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赴珥陵镇实地了解结对帮扶村的基本情况,并就如何推进扶村帮户达新标活动、打赢精准脱贫这场攻坚战进行座谈。市领导黄春年、符卫国参加了活动。座谈会前,雷志强一行还实地考察了珥陵镇丈山村、大施村和新庄行政村夏甲自然村,详细询问了解各村的村民收入、特色农业发展等情况。
据了解,自年我市组织开展第二轮扶村帮户活动以来,截至去年底,全市117个经济薄弱村和5788户建档立卡户顺利实现了集体经营性收入70万元、人均收入6000元的目标。根据省、镇江市决策部署,我市立足实际决定开展扶村帮户达新标精准扶贫活动。据介绍,大施村总人口4653人,共有耕地6990亩,其中有300多亩发展香葱特色种植,去年,村集体年收入73万元。丈山村共计5085人,去年村集体收入为35万元,该村计划今年修缮1200m2左右的房屋用以出租,增加集体收入。新庄村共计3970人,去年村集体收入63万元,今年,该村计划投资新建一便民服务中心,并进行粮食仓储项目的建设。扶城村共有1926户村民,去年村集体收入73万元,主要以山羊、苗木和粮食种植为特色产业。
座谈中,大施、丈山、新庄、扶城四个贫困村立足各自实际,汇报了当前村级经济发展基本水平、村中主要和特色产业、建档立卡户户数、实现达新标的方法探索等方面的情况。
在听取了情况汇报后,雷志强说,在前一轮的扶村帮户活动中,全市上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面对这一轮脱贫达新标工作,任务依旧艰巨、压力仍然巨大,大家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做好工作,精准扶贫。
我市代市长黄春年指出,珥陵是我市四大古镇之一,历史底蕴深厚,有着很好的发展基础,当前如何发展好镇级经济、提升村级经济尤为重要。各级政府和相关挂钩扶贫单位要加强协作,打好组合拳,一起为珥陵的发展做好工作。(龚佩玉) & &
责任编辑:张钰婷
相关阅读:
下次自动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准攻坚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