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实际思考如何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化思想政治建设全面深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3000字),马克思主义论文_学术堂
| [ 学术堂-专业的论文学习平台 ]
您当前的位置: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3000字)时间: 来源:学术堂 所属分类:
本文字数:6136字
  本文主要内容是提供的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相关的3000字范文参考。以下是整篇范文
  标题:论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着力点
  摘 要:新形势下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努力做到: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把内容讲准讲对,突显理论魅力,忌附加;达及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论深度,把道理讲通讲透,突显其理论特质,忌肤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新情况新变化提出管用的新东西,把理论讲活讲实,突显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当代生命力,忌教条;精选教学材料,讲究教学艺术,把理论有效贯彻下去,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忌粗糙。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教学效果;授课着力点
  新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在编写内容上呈现出五个特点:辩证处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关联,致力于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涉及范畴多,观点集中,理论视野宽,理论境界高;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观点的引用和阐述;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的当代生命力得以彰显;选材组材贴近现实,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得到适度回应。鉴于新修订&原理&教科书在内容上所呈现出的特点,为了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讲授&原理&要在&准&、&深&、&新&、&精&上下工夫。
  一、讲授&原理&力求讲&准&
  所谓讲准,就是要面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在授课内容上力求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把理论讲真讲对,突显其理论魅力,忌附加。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讲不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四个分清&的要害在于把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区分开来。
  1.认真钻研教学材料,把认识统一到新编教科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上。备课的基本依据就是教科书,备课中教师需要深刻领会和研究新编教科书的精神和内容。《原理》课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就是教科书,否则就会出现内容失当甚至错误,也不会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原理》这本教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和针对性,需要与相关的教育教学材料区分开来,吃准吃透其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在此基础上,再联系当代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等思想实际,才能精心编写出富有针对性的授课提纲和讲义。
  2.自觉研读经典着作,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是对包括从事&原理&课教学的所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要求,达到这一要求的最好办法就是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研读经典着作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可以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较为系统地研读,这需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二是带着问题读、把基本原理与当代现实问题相结合,这需要高屋建瓴,实现经典与现实的对话;三是把握经典着作的思想精髓、领会其精神实质,这需要深入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内容和理论体系。只有自觉研读经典着作,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3.关注学术争鸣,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辨别力。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接受马克思主义还是拒绝马克思主义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在国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争论异常激烈。应该说,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主流。如在哲学方面,&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追寻马克思&、&为马克思辩护&始终是主流意识;在理论经济学界,通过世纪末以来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持久、激烈争论,教科书还是I卫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但同时,否定马克思主义、拒绝马克思主义的杂音也不容忽视。就拿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来说,经过1956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以来的四次争论,论辩主题由主要围绕价值规律与计划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划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等问题,发展到物化劳动、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问题,甚至有学者从劳动价值论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及适用范围到理论内核与分析逻辑,进行了所谓反思,全面质疑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合理性与合法性。
  如果对学术论坛不闻不问,对学术争鸣一无所知,就不可能提高理论敏感度,也不可能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学术争论中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鉴别力,对非马克思主义就不具有必要的免疫力。如此,要在课堂上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是一句空话,更不要说突显其理论魅力、把理论讲准讲对了!讲授&原理&,离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不行,但对文本的理解一知半解、浅尝辄止也不行,而是要达到其应有的理论深度,领会其精神实质。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1]
  二、讲授&原理&力求讲&深&
  所谓讲深,就是要面向历史纵深和当代西方理论思潮,在比较中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在授课内容上力求达到经典作家的理论高度,把道理讲通讲透,突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忌肤浅。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1.完善知识结构,开拓理论视野。中宣部、教育部5号文件明确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新方案体现了综合性、整体性的要求,特点是有史、有论、有应用,有利于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应用的有机结合中,全面地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宽的理论史知识,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哲学史、经济思想史、政治思想史、科学技术发展史,等等。没有理论史的支撑,讲课就会缺乏历史感、纵深感和立体感。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诸如科学哲学、经济哲学等相关专业方面的知识。金吾伦教授在其论着《生成哲学》中,以当代科学实验中出现的&夸克幽禁&为例,提出了&物质不是无限可分的&论断,并以此质疑&物质可以无限可分&的哲学论断。对此,如果缺乏科学哲学方面的常识,就不可能对这一问题做出合理解释。不仅如此,不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时空的二重性原理;不了解量子力学关于微观粒子运动的状况和规律,就不能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观;不了解系统论,就不能把黑格尔的矛盾观加以深化;不了解现代科学对近代经典科学的超越,就不可能使机械决定论推进到辩证决定论的高度,等等。同样,缺乏必要的经济哲学常识,就不能有效地借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概念之网把握经济理论、通过理论体系呈现其理论意义。相反,就可能陷入个别范畴的无谓纠缠、甚至陷于应用层面的非基本概念的解释,不能自拔。这样,就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成了技术层面的应用经济学,不仅时间不够用,更谈不上达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突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了。
  2.进行比较对话,彰显理论特质。这里的&比较&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把马克思的理论与其以前的理论(含同时代人的理论)进行比较,看它是在何种意义、何种层次上超越了旧理论;二是把马克思的理论与现代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看它是在何种意义上、何种层次上不可超越而必须加以坚持和发展。
  关于第一点,教学过程中可以深入思考和着重理清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超越了旧哲学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意识观、辩证法、认识观和社会历史观?其二,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超越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从而破解了&李嘉图之谜&,把剥削论推进到科学的剩余价值论的理论高度?其三,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超越了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关于第二点,我们认为,把马克思的理论与现代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只有进行二者之间的比较才能够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呈现其理论特质,划清二者的理论界限,突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度推进的过程中,要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话语主导权,这一点显得更为必要和紧迫。另一方面,进行二者之间的比较又是可能的。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实现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经济繁荣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创立的,本质上属于现代思想和话语体系,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虽然一个半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和新特点,但现时代仍然属于资本主导的历史时代。
  例如,通过把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进行比较,能更好地认识到效用价值论、特别是边际效用价值论鼓吹者的辩护本质。西方学者出于辩护的需要,可以随意捏造数据,如[美]庸俗经济学家凯里为了鼓吹收入均等化思想,不惜捏造出分别用石斧、铜斧、铁斧、钢斧从事生产时,工人和资本家的收入份额之比分别是1:3、2.66:5.33、8:8、19.20:12.80;可以编造社会福利函数,如伯格森、萨缪尔森编制的社会福利函数公式是:W=F(Z1,Z2,&&);可以不顾事实,信口雌黄,如加尔布雷思断言美国已经消除贫富悬殊现象,认为现在美国已经富裕到了&死于实物太多的人比饿死的还多&,富裕到&特别是男人,有时故意把衣着穿得破烂一些&[3]。如此等等。很具伪装性、隐蔽性、欺骗性和虚伪性。研究表明,现代西方效用价值论在理论旨趣上,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对抗社会主义运动;维护&财富所有主&的利益,以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以推行平均主义为名,行功利主义之实。在基本观点上,坚持社会本态论、消费主导论和阶级调和论,以科学为名,行辩护之实。在方法路径上,窄化研究对象,简约经济现实,悬置假设前提,以科学实证为名,行操作主义之实。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准讲深的基础上,也要出新,以突显马克思理论的现实感,展示其当代生命力。
  三、讲授&原理&力求出&新&
  所谓讲新,就是要面向新时代、新实践和新实际,运用新的知识背景和视野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理论,在授课内容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新情况新变化提出管用的新东西,把理论讲活讲实,突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生命力,忌教条。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创造性地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1.关注学术动态,把握学科前沿。学科前沿问题,往往就是实践中现实问题的理论折射。关注学术动态,把握学科前沿,是捕作现实问题的特有方式,为理论联系实际所必须,不仅需要一定的学术积淀,具有必要的理论激情,更要有面向实践的理论勇气、服务现实的理论旨趣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过程中,一方面高度关注工人阶级的革命实践和无产阶级的生存状况,另一方面,始终关注学术动向、跟踪学术前沿,悉心搜集创作素材,哪怕是手头有一本自认为重要的书还没有看,就不会动笔写作,并以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不断修改文稿。马克思说:&要是隔一个月重看自己所写的一些东西,就会感到不满意,于是又得全部改写。&[4]为的是使它们成为&一个艺术的整体&[5],以向资产者的脑袋发射最严厉的炮弹。正是因为这些,马克思自豪地说:&工人阶级永远可以把我当做一个忠诚的先锋战士&[6]。讲授&原理&需要把握的学术前沿问题较多,但可以集中跟踪研究和把握诸如实践唯物主义、经济价值论等一些基础性理论问题。
  2.紧密联系实际,拓展理论空间。为了使马克思主义更加贴近现实、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原理&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新现象、新变化和新实践进行研究,力求提出新观点和新理论。这也是这本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
  四、讲授&原理&力求讲&精&
  所谓讲精,就是要面向教学对象,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在授课中精心选择教学材料,讲究教学艺术,把理论有效贯彻下去,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忌粗糙。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简明扼要地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说,讲马列要精,要管用。我们在有限的公共课课堂上,更要注意这一点。
  1.理清思路,着眼整体。新编教科书克服了传统教科书把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条块式地编写模式与体系安排,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致力于从整体上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授课中,理清思路、把握整体的关键是,把握教科书的逻辑思路。对于&原理&教科书的逻辑思路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上加以把握与梳理。
  从篇章结构看,绪论是引子、统领;前三章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人的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前三章所阐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应用到现实中,分析、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第四章和第五章阐明资本主义社会及其运动规律,即通过劳动价值论揭示商品经济及其发展规律、通过剩余价值论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第六、第七章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归宿和逻辑结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级目标和最高任务,即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从理论视角看,客体视角上可以沿着物质及其运动、人及其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及其发展加以把握;主体视角上可以沿着实践者、历史创造者、雇佣劳动者、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者、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加以把握。
  2.攻克难点,把握重点。所谓攻克难点,就是要全面深入地理解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马克思的实践观问题、商品价值的源泉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等等。我们认为,这几个问题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瓶颈,对于把握新教材、讲好&原理&至关重要。其中,对于商品价值源泉问题的理解,关键要弄清楚:劳动在何种意义上是价值的源泉?我们的理解是,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主体性活动而言,活劳动主导死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对象性活动而言,脑力劳动主导体力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创新性活动而言,创造性智力因素主导基础性智力因素;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性活动而言,抽象劳动统摄具体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中介性活动而言,延伸态劳动及其关系主导原生态劳动及其关系。&原理&教科书的重点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在技术上可以结合全书所列57个教学要点和51个关键词以及所设置的53个思考题加以把握。
  3.立足现实,精心选材。讲课时,要选择那些能更好地承载我们教学目的的教学材料。因为我们所从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其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在&原理&课教学中力求使青年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所以要注意选择能够体现和有效贯彻教学目的的材料。联系实际时,要把现存问题与现实问题区分开来,去芜存菁,善于舍象,紧紧扭住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发展基本趋势的现实问题,致力于解答时代课题。避免当下琐碎问题的无谓答疑。当然,所选择的材料也不能脱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不着边际。这方面马克思曾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创作《资本论》时从分析商品开始,&好像是斤斤于一些琐事&&但这是显微解剖学所要做的那种琐事&[7],所以教学组材选材中努力做到见微知着、立意深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2.
  [2]思想理论教育导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
  [3][美]加尔布雷思,徐世平译.丰裕社会[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72.
  [4][5][6]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人民出版社,9、196、18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2001,44卷:10.
相关内容推荐
相近论文:
上一篇: 下一篇:&&& 考研网快讯,据暨南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暨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201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是一门基础性专业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部分组成。课程考核目标主要考察考生能否系统掌握马克思主 义科学体系、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要求考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研究当代中国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占30%,简单理解和应用占40%,综合分析和应用占30%。
  三、考试范围及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部分组成。考生首先应认真通读教材,从总体上全面把握教材的内容;其次,按照大纲 要求,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以熟练掌握教材的主要内容;再次,要联系实际思考问题,以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并能运用有关的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各 章内容按照不同层次要求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物质世界和实践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2.真理与价值
  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五)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七)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3.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八)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2.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2.毛泽东思想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三)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主要理论成果
暨南大学相关信息:
暨南大学论坛新帖:
考研帮最新资讯
暨南大学热点文章
暨南大学热门话题
课程预告,帮学堂出品
考研帮地方站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思想政治教育学部分手打笔记(陈万柏高教版第二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小学教育学第二版,政治学原理第二版,政治学基础第二版,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思想表现,思想政治理论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思想政治教育学部分手打笔记(陈万柏高教版第二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_学霸学习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稿乃吉米丁?玉素甫 0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整学习要求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 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 观打下理论基础。 重 点: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对立统一规律 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难 点: 1、哲学物质概念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学时安排:8 学时 思考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4、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5、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和理解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 反映以及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 2、理解和掌握认识过程的辨证运动机制及其发展规律。 3、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弄清真理和谬误的本质区别,领会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 统一,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重 点: 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通过对实践含义和特点及其决定作用的分析, 使学生认清认识的本质,懂得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问题。通过对真理这三个基本特性的分析,使学生 掌握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认清真理的过程性,既唯物又辩证的对待真理的问题,防止出现 主观主义、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 难 点:1 1、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阐述问题,乃是一个有争议的难题。其一,实践是不是检验 真理的唯一标准;其二,实践的总和才是检验中立的根本标准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什么样 的关系;其三,实践检验与正确理论(人类理性)和逻辑证明的关系问题。 2、价值和价值评价的标准问题。 授课时间:4 课时 思考题: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2、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为什么说认识过程中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4、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相互关系如何?掌握这一原理对正确认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想有何指导意义? 5、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什么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6、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的统一?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 1、把握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及其重要意义。 2、要求学生全面理解掌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把握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 3、要求学生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弄清阶级斗争、革命和改革、科学 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向学生讲清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而非少数“英雄人物”,让学生掌握历史人物的 作用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 重 点: 1、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及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讲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决定与被决 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讲清由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变革,导致上层建筑革命,社 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进行体制改革的客观必然性。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难 点: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 2、“第一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的关系。 3、把握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的同时,还要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社 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关系问题。 授课时间:6 课时 思考题: 1、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我 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我国面临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2 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结合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 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2、试分析: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 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 性会有什么帮助? 3、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有哪些变化?分配机制有哪些改变? 4、结合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 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5、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 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重 点: 1、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 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3、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5、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及本质 难 点: 1、如何深化认识现阶段劳动价值论的新特点 2、怎样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论剥削的新变化 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及其本质 授课时间:6 课时 思考题: 1、货币流通与经济的关系如何?如何运用货币流通规律的理论防止通货膨胀? 2、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是什么?如何运用价值规律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3、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4、马克思平均利润学说及其意义。 5、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及其表现形式。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科学认 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正确理解当代资本本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 深刻理解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 必然胜利的信念。 重 点:3 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和实质 2、资本输出与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张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 4、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5、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难 点: 1、垄断利润的来源和垄断价格与价值规律的关系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调控手段和实质 3、如何正确全面地经济全球化的二重作用 4、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授课时间:4 课时 思考题: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没有消除竞争? 2、国家垄断祖本主义的形式有哪些? 3、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 4、资本输出的实质是什么? 5、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吗? 6、有人说,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也有人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试用所学 原理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 7、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有哪些表现?如何认识其原因? 8、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封建社会内部可以产生资本主义的成分或因素,因为这两种生 产关系都具有同样的私有性质,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却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成分,因为这 的两种生产关系的性质是根本对立的。试用所学原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9、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0、有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是垂而不死,腐而不朽” ,你怎么看待资本主 义在战后的发展状况?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把握社会主义的基 本特征;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文化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坚定社会主 义必胜的信心;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自 觉性。 重 点: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2、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4、20 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贡献和历史经验 5、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4 6、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7、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8、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9、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难 点: 1、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3、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学时安排:4 课时 思考题: 1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早产论” ? 2 、 如 何 理 解东 欧 剧 变 、 苏联 解 体 以 来 , 世 界 社会 主 义 运 动 遭 受 的 严重 挫 折 ? 如 何 看待 目 前 社 会 主 义 低 潮? 3 、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 4、 怎 样 理 解 社 会 主 义 革 命 首 先 在 经 济 文 化 比 较 落 后 的 国 家 取 得 胜 利 的 历 史 必 然性? 5、 为 什 么 说 社 会 主 义 事 业 不 能 离 开 马 克 思 主 义 政 党 的 领 导 ?加 强 党 的 先 进 性 建 设 的 重要意义是什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是人们在实践中不能不回答的问题, 也 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以前一些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 的探讨,恩格斯第次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方 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解决和回答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 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把世界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 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 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 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 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 史唯心主义。 围绕着社会状态怎么样的问题,形成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发展观。辩证法坚 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 立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5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 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及其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合理思想, 在总结 19 世纪自然科学重大成 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高级阶段。 早在 19 世纪 80 年代恩格斯就对物质观作了科学的说明。他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 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从而说明“物质”作为哲学 范畴,它是对各种具体实物共性的概括。 列宁进一步发挥了恩格斯的思想,他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 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 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意 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 它的产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 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 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列宁的物质定义是对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的 最高程度的哲学概括,它把客观实在性作为一切物质形态的唯一的共同的属性,这就既把哲 学物质范畴与具体的物质形态联系起来,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法, 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列宁的物质定义把作为客观实在的人类 实践包括到对物质范畴的理解中,这就把客观性原则贯彻到历史领域,确立了统一地说明自 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真正科学的理论。 现代科学的发展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正确性。现代科学表明,物质具有极为丰 富的形态、极为复杂的结构和极为多样的特性。 但它们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统一性问题是指世界上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 思主义认为世界本原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是标志世界的一般变化和一般过程的哲学范畴。 恩格斯说:“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 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 唯 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这种理解包括以下两层含义:6 第一、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从宏观的天体到微观的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生物界到人类社会,万事万物无一 不是运动的。这表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物质都不可能离开运动而存在。 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哲学史上,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事物在本质上 是不运动、不变化的,即使有运动和变化,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不会发生质的 变化。同时,形而上学还认为,运动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一切运 动变化都是由于外力推动的结果。 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不是物质的运动。 自然科学证明了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运动必然有它的物质主体,从简单的机械 运动到复杂的社会运动和思维运动,都离不开物质主体。各种运动形式的承担者都是物质, 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任何领域中的任何形式的运动,都以物质为其现实基础。设 想无物质的运动,必然陷入唯心主义。哲学史上,唯心主义总是想方设法抽掉运动的物质主 体,把运动归结为精神的运动。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肯定物质运动的同时, 并不否认物质也具有某种静止的状态和稳定的形式。 所谓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 范畴,它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它有二种基本情形:其一是指相对于一定的参考系,事物没有 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其二是指事物没有发生质变。 承认静止的意义在于: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必要前提, 是测量和计算运动的尺度。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和 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把运动和静止 割离开来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和相对主义诡辩论都是错误的。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和空间的含义: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物体的运动都要经历一 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所谓顺序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运动过程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 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即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 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空间的特点 是三维性。 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这具体表现在两 个方面: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 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设想超时 空的存在,只能导致唯心主义;设想无物质、无运动的时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时间与空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 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的本原和本质是物质,都是统一于物质的。 3、社会的物质性及其表现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不了解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历史看作是人的7 主观意志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地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物质性的表现: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离开了自然界,人类实践 活动无法进行。 第二,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离开自然 界就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 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所以人类不可能离开自然。 总之,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 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述了实践在社会 生活中的根本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实践的含义和基本形式 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第一,物质生产劳动实践活动。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人们运用 自身的力量,借助于物质工具和手段,改造自然以获取人们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 料。生产劳动实践的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基本面貌。 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多种社会关系,调整和处理 这些社会关系的矛盾活动,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所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中, 调节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第三、科学实践。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一种实践活动。科学实验 是一种尝试性、探索性、准备性的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科学实验的作用越来越 重要,许多生产中的问题离开科学实验是无法解决的。 2、实践的基本特征。 第一、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在于,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实践 的客体和实践的手段,都是可以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是对象的客观变化,具有不 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实践的过程也是客观的。 第二,主观能动性。实践的能动性是指实践不同于动物盲目的本能活动,而是有目的, 有意识的活动,人不仅适应自然界,更重要的是改造自然界。人则通过改造客观对象使外部 环境适应自己不断变化着的需要。 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是说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上进行, 无论是实践主体,对象、手段,还是实践的目的、方式、结果,都要以一定的具体社会历史 条件为前提,并受其限制。因此,实践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的 现实基础。8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 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 的存在和发展,反过来又影响和制约自然界。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的观点 “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 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出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 动的力量是人的实践活动。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从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的粒 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客观世界到主观世界,整个世界无不处在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可以说,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普遍特性。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 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 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联系的含义:从哲学上讲,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 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 不是事物之间个别的、暂时的现象,而是事物之间普遍的和永恒的现象。 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首先,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世界自身固有的,不是臆想出来强加给事物的。人们 既不能“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也不能“消灭”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只能按照客观事物的 本来面目如实地反映它们之间的联系,并在正确反映的基础上整合和利用这些联系。坚持联 系的客观性,反对在联系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 其次,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 都同前后周围的其他事物和过程联系着;每一事物和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也不能孤立地存 在,都同其它要素和环节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和过程都 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环节或阶段;孤立的、不与其它事物和过程相联系的事物和 过程是不存在的。 联系的普遍性已为人类的全部实践经验和科学发展所证实。 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 系。 唯物辩证法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 围的事物、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承认联系的客观性, 反对主观联系。并且,“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9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是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1、事物的发展及其实质 发展是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生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是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 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因为: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更加适应变化了环境和条件。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比旧事 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新生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2、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过程就是指事物自身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 现自身的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在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实质和核心。 这是因为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 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 “钥匙” ; 对立统一规律还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深刻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对于 从根本上懂得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 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矛盾 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斗争有两种基本 形式。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斗争性是 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 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同一 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得到各自的发展;第三,同一性规 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性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事物的转化和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推动事物质变的决定力量。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但是,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10 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条件下,矛盾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 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要正确理解与处理矛盾与和谐的关系。矛盾与和谐既有不同的含义,不能等同,又有内 在的一致性,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思想,强调平衡、协调、合作,体 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深。 (三)矛盾普遍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千差万别,各有自己的特点。世 界万事万物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没有,这是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 矛盾的普遍性有两重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 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从空间上说,矛 盾无处不在;从时间上说,矛盾无时不有。也就是说,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思维 领域,都存在着矛盾;同时,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内,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 来,都存在着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 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是世界上的事物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根据。矛盾的特殊 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客观物质世界矛盾运动形式是无限多样的,因而不 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二是指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过程个阶段上各有不同的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 矛盾地位的特殊性。 首先,就事物发展过程而言,有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之分。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 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发展过程本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则是不能规定事物及其过 程的基本性质,也不一定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 其次,就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言,在诸多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之分。主 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 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的矛盾。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两者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互相作用。 主要矛盾规定、制约着非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影响、反作用于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 决为非主要矛盾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非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为主要矛盾的解决创造有利的 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在用主要力量抓主要矛 盾时,对次要矛盾也不能忽视,也要注意解决。 再次,就每一矛盾内部对立的双方而言,又可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矛盾 内部对立双方的力量总是不平衡的,它们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其中矛 盾的主要方面就是矛盾双方中起着主导作用、居支配地位的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就 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是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 矛盾的个性。矛盾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共 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11 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质是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 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度 体现了事物质和量的统一。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时 用掌握适度的原则。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式。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量变质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五)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事物从旧质到新质的飞 跃。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 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的总趋 势。 否定之否定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 折性,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 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 论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辩证关系。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 同的。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由于世界观本来就是普遍理想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因此 马克思主义唯物地解决世界本原的问题时,已经内在地包含了辩证法。同样,马克思主义科 学地揭示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时,也内在地包含了唯物主义。所以,唯物辩证法 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个 工作中就转化为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 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如“两点论”与“重点论” 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等。 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如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 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的辩证关系已蕴涵着矛盾分析法。 客观世界的因果联系是辩证的,二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2 分析因果联系可以增强人们活动是自觉性、预测性和自控性。 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二者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必然性体现事物发展过程中确 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体现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是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 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所以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 发展的总趋势,但也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现实性与可能性也是对立统一的。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 的存在。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与可能性 是既相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掌握这一范畴的方法论意义在于,要求人们要立足现实,展望未 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 现象与本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现象是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内部联 系和根本性质。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人们正是通过事物的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的。 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对立统一表现在,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 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这对范畴要求人 们既要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又要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归纳与演绎是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最常见的推理方式。归纳就是 从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演绎是从一般性原则推导出个别结论的推理形式。二者相互 依存,相互补充。 分析与综合是更为深刻的思维方法。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 方面、要素,以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在整体分解成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组 合为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但这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结合成一个 统一的整体。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 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这一思维方法是通过从具体的抽象,又从抽象到具 体的过程,达到了对事物真理性的认识。在认识过程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具体,一种是感 性的具体,一种是思维的具体。感性的具体是认识事物的起点,通过分析把事物的整体分解 成各个方面,再通过抽象,分别认识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特征,这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在这基础上运用综合的方法,把对事物各个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事物整体的认 识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中再现出来,这就是从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同时就是以逻辑的必然性再现对象历 史发展的过程,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辩证思维中的历史范畴, 一是指扩大实在自身的历史,二是指反映客观实在的认识的历史。逻辑的东西是和历史的东 西是辩证统一的。辩证法认为,逻辑与历史是一致,逻辑进程爷爷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 性。另一方面,逻辑和历史又包含着差异逻辑的东西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方 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 了辩证思维方法。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事物的运动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人们13 必须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并自觉地遵守客观规律。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就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 唯物辩证法关于规律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客观世界的事物、现象和过程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联系 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但非本质的联系是不能称之为规律的。规律所反映的关系或联系都 是本质的,即体现了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和发展过程。 第二,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所揭示的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不可改变的 趋势。 第三,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是变动不居的现象中相对稳定和巩固的联系。规律 的稳定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重复性。就是说,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只要具备了一定 的客观条件,就必然会表现出某种特定的自然过程和规律,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定会重 复出现。 第四,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唯心主 义否认规律的客观性。人们在实践中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与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 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和现象 间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二者之间的联系表现在:自然界和社 会的规律都可以被认识和利用。二者的区别: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 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可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 复出现,而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 表现形式。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发展的产物和 人脑对物质的反映;而意识一经产生,就不是消极被动的,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又称为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够能动地 反映客观事物,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而改造世界。 意识能动作用的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的活动中预定的蓝图、目标、活动方式和步骤 等,都体现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认识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第三,意识活动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意识通过“思维操作”,实 现对客观事物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 第四,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和 工作。但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在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的对物质的反作用,这种 反作用的实现,还要受物质条件的制约。片面夸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的14 泥坑。 (二)意识与人工智能 在现时代,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引人瞩目。人工智能具有广阔的发展远景,我们决不 可低估它的作用和意义,但也决不能把“机器思维”和人脑思维等同起来。人工智能就其本 质而言,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人工智能的作用在于:延伸了人类智能,极大地拓展和深化 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范围。 人工智能与人的思维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人工智能是对思维的模拟它不可能完全替 代人的思维。其次,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不会考虑执行指令而形成的社会后果。再次,人 工智能没有自身需求和解决需求的实践活动,没有能动的创造能力。 (三)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1、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客观规律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的活动能够 认识和利用规律。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2、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讲的 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 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否认人在可能的空间内的选择。 主体选择是在既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 择。在这当中,社会生活未来发展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利益和需 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之所以强调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是为了实 现主体的正确选择,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的前进。15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进入到主体的认识和 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从本质上讲是认识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 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但旧唯物主义是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论。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 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二)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它比第一次能动飞跃具有更为重要的意 义。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 穷,一步步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真理的形 式是主观的。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 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的、有条件的。 真理永恒地处于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发展过程中。16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不是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而是指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任 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必须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一切科学 真理,既反对绝对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 (三)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和谬误既相互对 立又相互统一。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 准的唯一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 的条件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及其特性 人类的实践活动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 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它有三个特点: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 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 而转移的;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认识性认识。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是作用。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 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 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 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 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在现实生活中,要不断地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7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久在于解释世界, 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 起来。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18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 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 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 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是 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它具有客观显示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两者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 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 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这是人类社会的另一个基本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它包括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 础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提 到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它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 态。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9 五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 的统一性。 但是在一些国家或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超越一个或几个典型社会形态的情况,还 有一些国家或民族出现了一个非典型的社会形态,这些都是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多 样性。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 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的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但是社 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的自己的社会行动规律,它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但这一过程并不否 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一种新制度取代旧制度,往往并不是从旧社会制度发展较为 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而更易于在旧制度发展不很完善或者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这既体现 了社会形态更替过程的曲折性,又为社会形态更替的跨越性提供了条件和历史契机。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 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存在于人类经历的每一个社会形态之中,贯穿社会发展始终,是其他 社会矛盾最为深刻的根源,决定并制约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解决。这两对矛盾运动的规 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所以这两对矛盾被称为社会基本矛盾。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 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 ,决定 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再次,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 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 斗争实现的,因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会集团之间的斗争。争取和维护本阶级的经济利益是阶 级斗争的实质内容。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阶级斗争推动了同一社会形态自身的发展;其次,阶级斗争的作用更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 中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质变过程中;最后,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 用,最集中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中。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20 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贯彻和认识阶级社会 的社会历史现象。阶级分析的方法为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阶级社会现象,认识阶级社会的本 质和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而社会革命则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形态的新旧更替是通过社会革命实现的。社会革命不是指社会生活 个别方面的变化,而是同整个社会根本制度的变革相联系的。它是革命阶级为改变旧的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而进行的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进步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落后的社 会制度,解放生产力。 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革命的首要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中转到 革命阶级手中。 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 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 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 了。”这就是说,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活跃易变 的生产力则是它的终极动因。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社会革命的作用:首先,社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革命是历史 前进的“火车头”,是阶级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和手段。其次,社会革命能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再次,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 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超过,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改革及其根源 社会革命和改革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社会革命是社会根本制度的变 革,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社会改革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社会制度的 实现形式或某些环节和方面进行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社会改革包括两 种形式:一种是革命性的改革;另一种是改良性的改革,也称社会改良。 社会改革的根源: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和途径,两者 相互补充,共同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二)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社会改革,作为历史观范畴,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所谓社会改革的普遍性,是指社会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人类有史以 来 的各种社会制度之中,并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所谓社会改革的特殊性,是指 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条件下的社会改革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三)社会主义改革 首先,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情况, 这种情况有时甚至还很严重,不改革就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次,社会主义制度是对传 统所有制的彻底否定,不可能一开始就十分完美,需要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再次,社会21 主义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获得胜利的,无论是物质条件、精神条件还是制度创 新的经验都很欠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必然会存在许多问题,只能通过改革来解决问题。 最后,世界正处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对峙、竞争的时代,科技发展十 分迅速,经济竞争异常激烈,为适应这样的国际形势,世界各国都在改革,社会主义国家必 须通过改革适应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充分显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以邓小平认 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解放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讲,改革与革 命有相似之处,所以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规定。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活动, 科学技术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科学技术是科学和技术的统称。科学和技术彼此密切相联,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这具体表现在它服务于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进动社会财富的增长和社会形态的 变迁上,具有增长知识、改善思维、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的社会功能。 具体地来说:第一,科技改革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第二,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变革。 第三,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变革。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技革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同时也意味 着增强了人类破坏自然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全球问题” 。 但“全球问题”决不能单纯归结为科学技术的原因。全球问题是社会众多因素综合作用 的结果。它的产生同人们长期以来片面看待科技的作用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直接相关。而造成 全球问题更为主要的根源是各种社会因素。 全球问题的最终解决,不仅要依赖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的变革,依赖国际社会的通力合 作,也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合理利用。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人民群众 是一个历史范畴,从事物质财富生 产的体力劳动者和从事精神财富生产的脑力劳动者(知识 分子)都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坚持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创造者。 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坚持英雄史观,认为少数英雄人物是历 史的创造者。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现实的人是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广泛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只有把 人看作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22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第二,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第三,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 第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 第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也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 (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的理论基础。 群众观点包括四个基本观点:一是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二是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三是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四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以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方法和领导方法。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每个人尽管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各有不同, 但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离开了每一个个人的作用也就不可能有群众的作用。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提出:每个历史阶段和历史事变中的主要人物,既是历史剧 的“剧作者”,又是历史剧的“剧中人”。可以说,“剧作者”与“剧中人”的比喻是对所 有历史人物和政治领袖历史地位及作用的最生动的揭示。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他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明显地打上了其个人印记,他们 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倡导者、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 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面人物。杰出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家,由于他们在知识、 才能、品质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素质,往往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比较深刻地认识社 会的发展趋势,顺应时代潮流,集中群众智慧,提出新的理论,并组织和领导广大群众为实 现特定的历史任务而斗争。因而对历史的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但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也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 (三)从必然和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时势造英雄”的历史规律告诉人们: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受社会种 种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的制约。 (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两个基本原则, 即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和阶级分析方法。 所谓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是指要把历史人物置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去认识和评价,不能 用今天的时代标准去苛求古人。23 所谓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要把历史人物放到他所属的阶级中去考察,即要对历史人物的阶 级归属做出一般分析,又要通过特定历史阶段的阶级关系对历史人物的特殊性格和特殊表现 做出具体的说明。24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在发达商品经济基础上、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 雇佣劳动制度。因此,本章主要分析: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基础 最初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简单商品生产者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于商品生产者的 主客观条件不同,因而生产同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不相同。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必然 会导致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从而使一部分富裕起来的生产者成为脱离劳动,专门使用雇工 劳动的经营管理者,而另一部分生产者则因亏损破产而与其他帮工学徒一起沦为雇佣工人。 2、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起了重要作用 商业资本不仅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加速了小生产者的分化,而且通过直接剥削和控 制家庭手工业者,成为工业资产阶级形成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3、富农经济是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二)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件 (1)大量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2)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进行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 2、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和方式 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是以暴力强迫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所以是 “原始”的,是因为它形成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史” 。 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主要有: (1)用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这是资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