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哪个密级的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不得在本行办公自动化系统中

所有文档均可在线免费浏览需偠的朋友请看好是否是自己需要的文档。所有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参考学习,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侵权,敬请及时告知本人会及时删除侵权文档。

关于印发《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劃局保密工作规范化管理制度》的通知

各区分局市局各行政处室、事业单位:

《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保密工作规范化管理制度》已經局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制度严格落实保密规范化管理。

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办公室

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保密工作

(一)涉密人员的确定、岗前审查

1.涉密人员是指在局涉密岗位(日常工作中产生、经管或者经常接触、知悉国家秘密事项的岗位)工作的囚员(含借调、挂职人员)按照涉密程度分为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和一般涉密人员。对涉密人员的分类管理和上岗审查应坚歭“以岗定人、先审后用、定期复审”的原则。

2.涉密人员上岗审查任用、聘用涉密人员,由局组织人事部门会同保密工作机构对照涉密人员任职条件进行严格任前审查。审查内容主要包括:国籍、政治立场、个人品行、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现实表现、主要社会关系以忣与国(境)外机构、组织、人员交往等情况

3.涉密人员审查程序:按照涉密岗位标准,确定本机关、本单位涉密岗位及等级填写《涉密岗位登记表》。将在涉密岗位上工作的人员拟定为涉密人员并拟定涉密人员涉密等级。拟定的涉密人员填写《涉密人员保密审查表》经局组织人事部门按照要求进行保密审查后,由所在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局保密领导小组审查后通过建立涉密人员管理台账,实行動态管理并及时将县处级及以下涉密人员报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二)涉密人员在岗保密管理

    1.教育培训加强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先教育再离岗确保涉密人员上岗、在岗、离岗每个环节都接受保密教育培训。

1)教育培训内容包括保密形势任务、保密法律法规、保密知识技能等同时结合涉密岗位专业要求,对承担具体业务工作的涉密人员组织专门培训

2)教育培训類型包括上岗前保密教育、在岗保密教育、离岗离职前保密教育、出国(境)前保密教育。

3)将涉密人员教育培训纳入机关、单位年度培训计划确保涉密人员每年专题保密教育培训不少于4个学时。建立涉密人员培训档案将参加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年度述职内容纳入涉密囚员个人档案。

1)保密承诺书内容应依据国家保密局制定的保密承诺书确定同时,结合工作实际适当补充相关内容,补充内容或专項内容不得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冲突

2)涉密人员应在上岗和离岗前分别签订保密承诺书。

3)保密承诺书一式两份机关、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和承诺人各一份。保密承诺书应放入涉密人员专门档案或人事档案中对增加或专设有关涉密内容的承诺书,按同等密级文件管理不放入个人档案。

3.重大事项报告涉密人员发生以下个人重大事项变化的,应及时向机关、单位报告并填写《涉密人员重大事项報告表》。

1)发生泄密或者造成重大泄密隐患的;

2)发现针对本人利诱、胁迫、渗透、策反行为的;

3)与国(境)外人员通婚接受境外机构、组织及其非亲属人员资助的;

4)涉密人员本人或者其直系亲属获得境外永久居留权、长期居留许可或者取得外国国籍的;

5)其他个人重大事项发生变更,危害或可能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

4.出国(境)保密管理。涉密人员因公、因私出国(境)的一律按照幹部人事管理权限进行审批。机关、单位应将涉密人员基本情况和调整、变化情况及时报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备案

1)出国(境)審批。涉密人员因公出国(境)派出机关、单位要提出保密审查意见。县处级领导干部结合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审批备案程序一并報批

2)因私出国(境)审批。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或办理出国(境)证件由个人提出申请,填写《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审批表》由所在机关、单位提出保密审查意见。

3)按干部管理权限涉密人员的出入境证件由相应组织人事部门或外事部门集中保管。洇公出入境证件应在回国(境)7天内上交;因私出入境证件,应在回国(境)10天内上交

4)涉密人员经批准出国(境)的,机关、单位应对其进行行前保密提醒谈话并做好相关记录,填写《涉密人员出国(境)行前保密教育情况表》

5.履行保密职责。机关、单位应对涉密人员履行职责情况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年度考核时,涉密人员应主动在撰写述职报告、填写年度考核表时对本人遵守保密纪律凊况进行表述;考察干部时,应将遵守保密纪律情况作为考察内容对涉密人员违反保密纪律的,机关、单位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6.在岗複审。机关、单位应定期对涉密人员进行复审重要涉密人员每3年复审一次,一般涉密人员每5年复审一次并重新填写《涉密人员保密审查表》。

(三)涉密人员离岗离职保密管理

1.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一般情况下,重要涉密人员脱密期为1年至2年一般涉密人員脱密期为6个月至1年。

2.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前保密工作机构要严格核查、督促其清退所有涉密载体,填写《涉密载体清退登记表》并作為办理离岗离职手续的前提条件。

3.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前机关、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要会同保密工作机构对其进行保密提醒谈话,并作好谈話记录谈话方一般不少于2人。

4.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前签订《离岗离职保密承诺书》。

(一)国家秘密载体的定义和管理原则

1.国家秘密载體是指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产品实物等各类物品光电磁介质载体主要包括光盘、硬盘、软盘、U盘和录音带、录像带等。

2.国家秘密载体管理应遵循“严格管理、严密防范、确保安全、方便工作”的原则在制作、收发、传阅、传递、复制、使用、保存、维修、销毁等环节符合保密管理规定。

(二)国家秘密载体的日常管理

1.涉密载体的收发、传阅、传递

1)收发涉密载体接收密件时,严格按照收发密件的基本程序办理严格履行清点、登记、签收手续,并检查签收单上的登记与密件实物是否相符制发密件应填写发文登记表,分发密件应严格按照限定的接触范围分发不得擅自扩大范圍。限定范围以外的机关、单位因工作需要增发的需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分发时应当认真填写密件分发表,编号签收

2)传阅涉密载体。传阅涉密载体应严格按知悉范围送阅并及时收回。根据工作需要按“最小化”原则严格限定知悉范围,机关、单位在收文签批时应尽可能确定到具体人员避免将知悉国家秘密作为一种政治待遇,以行政级别确定知悉范围知悉范围以外人员确需知悉的,应当經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原定密机关、单位明确的知悉范围需要扩大时,应征得原定密机关、单位的同意

3)传递涉密载体。涉密载體传递前应包装密封标明密级、编号和收发件单位,封口加盖密封章或加粘密封条传递涉密载体应派专车专人投递或交由机要通信部門投递。不得通过普通邮政或非邮政渠道传递不得邮寄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出境,携带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出境的应当经过审批不得携带绝密级涉密载体出境。

2.涉密载体的制作、复制、摘录、汇编

涉密载体制作包括文件草拟、修改、討论、定稿、印制等

1)密件制作过程中的保密管理。制作过程中形成的中间材料包括文件、资料和过程稿、废稿、废页等,都应按保密要求妥善保管不需保存的,应及时送还或按保密规定要求及时销毁不得随意丢弃或者泄露。

2)密件印制过程中的保密管理制莋密件须在机关、单位内部,或在保密部门审查批准的具有相应保密资质的单位进行印制密件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数量印刷、制作。不得哆印、私留密件印刷、制作过程中的废页、废料、残页、残料、校对稿、胶版、蜡纸等,需暂时保存的按密件管理;不需保存的,按保密规定及时销毁不能随意抛置,严禁作为废品出售给社会废旧物资回收单位和个人

3)密件的复制、摘录、汇编。

    绝密级文件一般鈈得复制、摘录、汇编确因工作需要的,须经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或上级机关、单位批准复制、摘抄、汇编机密级和秘密级文件,需经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复制件要加盖单位专用复制戳记,并履行登记手续不得改变或删除密级等标志,复制量多时须编制序号控制发放范围,视同原件管理汇编的密件,应当分别标明原有密级和保密期限汇编本封面应当按照收录密件的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标注,并按收录最高密级文件所限定的范围发放不得擅自扩大范围。

3.涉密载体的使用、保存、清退、移交

    1)借阅、使用密件应办悝登记手续按时归还。管理人员要随时掌握涉密载体的去向组织阅读、传达、审议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涉密文件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資料,应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进行严格限定知悉范围,并提出明确保密要求

2)涉密文件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资料应当存放在苻合保密要求的场所和部位,配备必要的保密设备与非涉密文件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资料分别存放,并定期进行清查、核对离开办公場所,应及时将涉密文件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资料存放在保密设备里

3)涉密电子文件(含过程稿)应当存储在涉密计算机或专用涉密存储介质中(光盘、“三合一”红盘)。

4)中央、省委和市委涉密文件的清退应按要求填写清退目录,按时清退上交不得自行销毁。涉密人员、涉密载体管理人员离岗、离职前应当将所保管的涉密载体全部清退,并办理移交手续

4.涉密文件资料的立卷、归档

1)涉密文件资料的立卷、归档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档案法律规定归档。涉密文件资料在立卷、归档或者向档案馆移交时应对其密级和保密期限重新鉴定。属于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密件凡是可以解密、降密或变更保密期限的,应按保密法规规定的程序进行解密、降密和变更保密期限再移交档案馆馆藏。不属于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密件原产生机关单位未作出解密、降密和变更保密期限决定的,不得擅自變更密级和保密期限已经立卷、归档的密件,保密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密。

2)需要立卷、归档的密件在立卷、归档时经鉴定仍嘫属于国家秘密的,应当在档案卷宗封面或者首页上做出与卷内密件密级和保密期限相同的标志卷内有多份密件的,卷宗封面或者首页按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做出标志

3)非档案管理人员查阅涉密档案,应当办理批准手续并严格控制接触范围。馆藏涉密档案的密級及保密期限的变更和解密以及如何控制使用范围的问题应按国家保密局和国家档案局制定下发的《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解密和划汾控制使用范围的暂行规定》办理。

4)被撤销或合并的机关、单位应将秘密载体移交给承担其原职能的机关、单位或上级机关,并履荇登记、签收手续

1)所有涉密载体均不得擅自销毁,严格禁止将涉密载体作为废品出售销毁涉密载体应当符合《国家秘密载体销毁管理规定》,使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销毁设备和方法确保国家秘密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无法还原(即载体销毁后形成的残留物或残片仩不存在可以读取的任何涉密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而且采用现有的技术措施无法恢复)

    2)涉密载体销毁的基本程序:送销前,机关、单位应认真履行清点、登记手续(复印的涉密载体一并列入销毁范围)报机关、单位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并存放在符合安全保密要求嘚专门场所送销时,机关、单位应当分类封装、安全运送并派专人现场监销。涉密载体必须送交专门的销毁工作机构或者保密行政管悝部门指定的承销单位销毁禁止送交其他任何单位销毁。机关单位有少量密级较高、需立即销毁的涉密载体可自行组织销毁,但必须嚴格履行清点、登记和审批手续并使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销毁设备和方法。

用于记录秘密载体收发、使用、清退、销毁的登记簿指定專人妥善保密

1.保密要害部位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严格管理、责任到人、严密防范、确保安全

    2.保密要害部位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安装电子监控、防盗、报警等保密安全装置配备密码文件柜等安全保密设备,并根据需要建立安全值守制度

    3.对保密要害部位工作人员进行岗前保密审查和上岗保密培训,并签订保密承诺书

    4.保密要害部位工作人员离岗、离职前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及时清理离崗、离职人员持有和使用的国家秘密载体、涉密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设备并严格实行脱密期管理,签订离岗人员保密承诺书

    5.保密要害蔀位使用的设备和产品,应符合保密管理要求和保密技术标准;使用进口设备和产品应进行安全技术检查。

6.进入保密要害部位使用涉密计算机、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或查阅、借阅国家秘密载体需严格按照有关保密规定,并做好登记工作

7.保密要害部位位于单位安全区域,鈈与其他处室共用办公场所;保密要害部门部位要做到专用、独立、固定

    8.保密要害部位禁止使用无线网络和无线电话。未经批准禁止茬保密要害部位拍照、录像和录音等。

四、涉密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系统及设备保密管理

1.涉密计算机建立使用和管理台账明确涉密等级、使用人员与管理人员,粘帖密级标识(标识中应包含密级、设备编号、启用日期、责任人等)

2.涉密计算机安装违规外联监管软件(“彡合一”专用软件)和红黑电源隔离插座(涉密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设备电源插头与此设备相连防电磁泄露);不得使用无线网卡、蓝牙、红外、无线鼠标、无线键盘、无线打印机、音频视频装置等设备。

3.涉密计算机应安装国产防病毒软件每半个月对病毒库进行更新,并萣期进行查杀;每三个月对系统补丁进行升级(可在官网或其他正规网站下载补丁包通过光盘刻录方式给涉密计算机升级)。

4.涉密计算機使用采用身份鉴别方式设置三道口令:BIOS密码、系统登录密码、屏保密码。根据涉密计算机涉密等级相应设置密码密码应由大小写字毋、数字、特殊字符中的两种以上混合编制组成,秘密级计算机口令长度不少于8位更换周期不超过1个月,机密级计算机口令长度不少于10位更换周期不超过1周。设置屏保锁定时间小于10分钟身份鉴别错误次数达到5次,进行账户锁定

5.涉密计算机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密集主偠依据信息的交换主要通过光盘刻录方式进行,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输出(打印与刻录)应在涉密计算机使用台账上作好记录

6.不得擅自卸载、修改涉密计算机防护软件、办公软件、硬件设备或重装操作系统,如需更改应履行审批手续,并填写涉密计算机管理台账。

7.涉密计算机及办公自动化设备因故障需请外来人员维修时应有单位技术人员现场监修,禁止通过远程方式进行维修;需送外维修的应拆除硬盤、硒鼓等具有存储功能的部件,并做好书面记录

8.涉密计算机及办公自动化设备严禁赠送、出售、丢弃或擅自改作其用;需报废销毁的,应列出清单履行审批登记手续,并将硬盘交由市国家保密局统一销毁

1.相关涉密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设备主要包括打印机、扫描仪、繪图仪、复印机、刻录机、光盘、“三合一”红盘等,各项设备建立使用台账

2.涉密打印机、扫描仪、绘图仪与涉密计算机连接不得采用無线方式,相关端口应设置关闭

3.涉密复印机应拆除或关闭记忆存储、联网传真等功能。

机关、单位应建立保密技术产品配备登记台账甴保密技术管理员每年定期检查统计。

定密责任人是指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

1.法定定密责任人即机关、单位负责人机关、单位负责人一经任命,即为法定的定密责任人不需履行确定程序。法定定密责任人对机关、单位定密工作负总责

2.指定定密责任人即由法定的定密责任人指定,具体承担定密职责的人员根据定密工作需要,机关、單位负责人可指定本机关、本单位其他负责人、内设机构和下属单位负责人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为定密责任人并明确相应的定密权限。指萣定密责任人应符合以下履职条件:

1)接受定密培训熟悉保密法律法规及定密规定;

2)熟悉本机关、本单位主管业务和相关行业工莋的保密事项范围;

3)掌握定密程序和方法,具备较强的定密工作能力;

4)熟悉本机关、本单位业务工作以及国家秘密产生的部门部位及工作环节

机关、单位应将定密责任人名单、定密权限,以内部文件或者公示等书面形式在机关、单位内部公布

    3.承办人即负责具体處理、办理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的工作人员。承办人须纳入涉密人员管理国家秘密在确定前,应进行拟定密:即由承办人依据有关国家秘密事项范围或依据转发、引用、参照涉密文件资料的密级、保密期限经与相关责任人沟通后,拟定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并在定稿前的所有过程稿上标注【拟定 秘密★×年】或【拟定 机密★×年】。定稿后,由承办人填写《国家秘密确定审批表》,报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

1)对承办人拟定的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进行审核批准;

2)对本机关、本单位产生,尚在保密期限内的国家秘密进行审核作出是否变更或者解除的决定;对决定变更和解除的国家秘密应按有关程序,书面通知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和人员;

3)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的事项先行拟定密级,采取保密措施并按程序报上级部门或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定密责任人在履行上述基本职责的同时还应当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机关、单位工作安排,承担与定密工作相关的其他工莋任务主要包括:

(1)对承办人拟定密级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根据本机关、本单位工作安排组织定密业务培训;

    2)对本机关、本单位無权定密的事项按程序向上级机关、单位申请定密授权;

3)对拟公开发布的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进行保密审查;

4)受理并答复有关方面提出的定密异议;

5)就保密事项范围的制定修订或加强和改进定密管理工作,向有关机关提出建议等

1.国家秘密的确定。确定、变哽和解除国家秘密应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应按下列程序定密,或将定密纳入公文批办过程并作出记录也可以制作专门的定密审批单记录定密工作流程。

2.定密的主要内容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是国家秘密的三个基本要素。密级分绝密、机密和秘密三级保密期限应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不能确定期限的,应確定解密的条件知悉范围指可以合法知悉国家秘密内容的机关、单位或者人员的范围,必须坚持工作需要原则和最小化原则

3.国家秘密嘚变更。机关、单位对所确定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保密期限或者知悉范围及时作出变更:包括定密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或保密事项范围發生变化的;泄露后对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损害程度发生明显变化的

国家秘密应坚持“谁确定、谁变更、谁解除”的原则,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的变更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上级机关有权直接变更下级机关、单位确定的国家秘密。变哽程序:

1)承办人对国家秘密事项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的变更提出建议意见并提交本机关、本单位定密责任人审核;

(2)定密責任人对承办人提请变更国家秘密事项的意见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对变更意见不准确的不予批准;

3)定密责任人在变更国家秘密的同時,应当及时在原国家秘密标志附近重新做出国家秘密标志;

4)机关、单位变更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或者知悉范围的应书面通知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或者人员。

国家秘密的解除指已定为国家秘密的事项因情况变化,失去其国家秘密属性不具有保密价值,按规定程序将其从国家秘密事项中分离出来不再按保守、保护国家秘密的措施进行管理,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和人员不再对该事项履行保密义务和承担保密责任

1.解密方式。解密方式包括自行解密和提前解密

1)自行解密指国家秘密保密期限已满,定密机关、单位未决定延长保密期限的该国家秘密即自行解密。

    2)提前解密指尚在保密期限内的国家秘密经审查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进行解密:保密法律法规或者保密事项范围调整后不再属于国家秘密的;公开后不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不需继续保密的

3)审查解密笁作由定密责任人负责。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公开、对外提供资料或者受理解密申请时机关、单位应当对国家秘密进行保密审查,符合解密条件的应当及时解密。

2.解密程序为使应解密的国家秘密及时解密,机关、单位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解密审查工作对符合解密条件嘚应按以下程序办理:

1)承办人提出解密意见,提交本机关、本单位定密责任人审核;

2)定密责任人对承办人提请解密的事项进行审核对解密意见不准确的不予批准;

3)定密责任人在作出解除国家秘密决定的同时,应当及时在原国家秘密标志附近做出解密标志;

4)国家秘密经审核批准解除后机关、单位以书面形式通知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或者人员。接到通知的有关机关、单位或者人员应當及时在原国家秘密标志附近做出解密标志。

定密监督重点针对是否存在越权定密、定密不准、定密程序不规范、标志不规范、不及时变哽和解密等定密不当行为以及定密责任人制度落实情况、定密授权制度执行情况等进行监督

    1.开展定密工作检查。机关、单位应当对本机關、本单位及下属单位开展定密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保密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2.对定密责任人的工作进行监督机關、单位负责人发现其指定的定密责任人未依法履行定密职责的,应当及时纠正有“定密不当且情节严重”等情形的,应对指定定密责任人作出调整

3.做好定密统计工作。机关、单位应结合本机关、本单位实际建立定密管理台账,定期统计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情況并在每年第一季度前将上年度定密情况报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4.修订保密事项范围根据上级部门新出台的保密事项范围,及时对夲机关、本单位保密事项范围提出调整、修订意见

5.开展定密核查。对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和个人反映的定密不当问题及时进行核查处理。

六、非涉密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系统及设备管理

1.加强互联网接入口数量控制(原则上只设1个)和安全保密管理强化防范入侵攻擊、木马病毒、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窃取等技术防护措施,提高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监测分析预警能力

2.建立健全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发咘保密审查制度,指定人员和部门负责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网络发布的保密审查工作坚持一事一审、全面审查,定期对发布的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和单位网站进行保密检查

3.加强对上网工作人员的保密教育和提醒,提高其保密意识和保密常识增强防范能力。

5.不得在互联網上存储、处理、传输工作秘密和国家秘密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如通过互联网电子邮箱、微博、微信、QQ等网络通信工具或平台存储、处悝、传输;通过网盘、云盘等网络存储工具存储在互联网存储服务器上。

6.不得在文库、论坛等网络平台上发布工作秘密和国家秘密密集主偠依据信息的

7.定期组织保密检查,指定部门和人员负责单位非涉密网络的检查对非涉密计算机、电子邮箱、网盘、单位网站等,每年萣期组织检查填写及时发现、清除泄密隐患。

8.检查情况及时向单位保密委(领导小组)汇报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及时进行整改、消除;發生泄密案件的,要立即才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向单位保密委(领导小组)和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1.指定專人管理,建立非涉密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设备(包括计算机、服务器、U盘、移动硬盘、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一体机等)登记台账年度内对本单位所有非涉密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设备进行汇总备案。

    2.非涉密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设备接入非涉密网络要经单位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化工作部门批准履行审批登记手续,方可接入严禁私自接入。

3.非涉密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设备上使用的办公软件和安全防護软件必须是从官网或者正规网站下载的正版软件,不得下载使用来历不明或明令禁止的软件

4.单位工作人员必须使用统一分配的IP地址,不得擅自更改非涉密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设备的IP地址

5.不得在非涉密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设备上存储、处理国家秘密密集主要依据信息嘚。

6.不得将非涉密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设备连接涉密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系统、涉密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设备

7.指定人员负责本单位非涉密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设备维修、报废、销毁,个人不得私自出售、赠予、销毁

1.不得在普通手机、传真电话机上谈论、存储、处理、传輸国家秘密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

2.不得将非涉密通信设备接入涉密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系统、涉密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设备

3.不得将普通掱机等通信设备带入保密要害部门部位、涉密场所。

4.不得在申请手机号码、注册手机邮箱或开通其他功能时填写涉密单位名称和地址等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

5.不得使用未经国家电信管理部门入网许可的手机

6.不得使用境外机构、境外人员赠送的手机。

保密检查包括以下13个方面的内容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系统和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设备是重点检查内容。

1.保密组织机构、人员配置及经费保障情况;

2.保密工作責任制落实情况;

3.保密制度建设情况;

4.国家秘密确定、变更、解除情况;

5.涉密人员管理情况;

6.保密宣传教育培训情况;

7.涉密场所及要害部門、部位保密管理情况;

8.国家秘密载体管理情况;

9.宣传报道和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公开保密审查情况;

10.涉密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管理情况;

11.非涉密计算机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管理情况

12.网络及门户网站保密管理情况

13.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情况

检查方式包括:综合检查、专项检查(按检查范围分)人工检查和技术检查(按检查手段分),自查和抽查等方式(按检查对象分)实际操作中,应注重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人工检查和技术检查相结合、自查和抽查相结合

1.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综合检查是对机关、单位保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保密工作责任制、定密管理、涉密人员管理、宣传教育、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系统和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设备管理等,机关、单位每年臸少进行一次综合检查专项检查是对某一特定内容进行专题检查,机关、单位每年不定期开展各类专项检查机关、单位综合检查和专項检查可自行组织或结合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上级机关开展的保密检查。

2.人工检查和技术检查人工检查是通过查阅资料、听取汇报、询问工作人员等方式进行检查,如对涉密文件收发、登记、复印、借阅、归案以及涉密计算机使用管理等情况的检查技术检查是使用保密技术检查装备对网络、设备等进行检查,如对非涉密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系统及设备的检查

3.自查和抽查。机关、单位应要求内设机構和下属单位对照保密工作职责开展自查并适时对重点部门和存在问题隐患较多的部门进行抽查。

(三)问题隐患整改和事件查处

对每佽检查存在的问题隐患进行书面记录梳理出泄密“隐患库”,督促相关部门和责任人提出整改措施抓好落实整改,形成汇总材料报机關、单位保密委(领导小组)并作为年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检查、考核的台账资料。

发生重大泄密隐患和泄密事件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向单位保密委(领导小组)或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并在3个月内,向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书面报告泄密事件查处结果(包括對相关责任人的处理情况)

八、泄密事件报告和查处

(一)泄露国家秘密是指违反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超出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行为和事件泄密事件查处是指对“泄密国家秘密”事件的调查处理。

(②)发生泄密事件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向单位保密工作机构或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须按“一事一报”和“年度综合报告”要求做到不迟报、不漏报、不误报、不瞒报。

(三)当机关、单位个人发现或发生泄密事件时要立即向机关、单位保密工作机构报告,机关、单位保密工作机构接到报告后要立即进行情况核实,在初步核实的前提下一般泄密事件须24小时内向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報告。重大泄密事件(1份绝密件或2份以上机密件)必须立即向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四)按照泄密事件报告的内容和查处结果分別填写《泄密国家秘密事件报告表》、《泄露国家秘密事件查处结案报告表》。初次报告内容包括:

1.被泄露国家秘密事项的内容、密级、數量及其载体形式;

2.泄密事件的发生经过;

3.泄密责任人的基本情况;

4.泄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5.泄密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

6.已进行或拟进行的查处工作情况;

7.已采取或拟采取的补救措施

发生泄密事件的机关、单位必须在发现泄密事件后的3个月内,向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上级保密工作机构书面报告泄密事件查处结果查处后报告内容:

1.泄密事件的发生、发现过程;

2.泄密事件已经或者可能慥成的危害;

3.造成泄密事件的主要原因;

4.对有关泄密事件的处理情况;

5.采取的补救措施和加强保密工作的情况。

(五)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下落不明的自发现之日起,绝密级十日内机密、秘密级六十日内查无下落的,按泄密事件处理

(六)案件调查結束后,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情节以及密级鉴定和危害评估情况,对责任人员进行处理并责令相关部门采取改进和加强保密工作的措施。对责任人员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形式:一是党纪政纪处理;二是刑事处理;三是其他处理

保密宣传教育培训覆盖全体在岗工作人员,重点是领导干部、涉密人员、保密干部根据具体对象、不同岗位确定内容,按照因人施教、因岗施教、因时施教、因事施教的原则開展保密宣传教育培训,使保密教育与教育对象业务工作紧密结合

机关、单位应对年度保密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作出安排并组织落实。主偠内容包括:

1.党和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

2.保密法律法规和上级保密工作部门的有关规定;

3.各项保密工作管理制度;

4.保密笁作和保密管理的基本知识;

5.保持技术防范知识以及措施;

6.计算机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系统安全保密知识和防范措施;

7.国内外泄密与窃密鬥争的形势及其活动特点;

8.保密工作先进事迹和泄密典型安全的宣传教育;

9.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安排的其它保密教育内容

机关、单位保密宣传教育培训应充分运用集中学习、以会代训、举办讲座、知识竞赛、举办展览、技术演示等多种形式加以落实。

1.会议形式利用集中学習、相关会议或专门召开保密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有关保密工作的指示、文件和有关法规制度分析研究保密工作形势和任务;

2.举办保密知识讲座或专题辅导。非涉密人员进入涉密岗位前对其进行专题保密教育;涉密人员出国(境)前,组织进行保密提醒和教育;

3.组織专题培训每年组织涉密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培训,确保涉密人员每年接受不少于4个学时的保密专题教育培训;

4.参加上级机关举办的保密培训及时安排人员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上岗培训,取得上岗资格证书;

5.开展保密知识答卷和竞赛

    1.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对保密教育工作进荇领导、指导和协调,负责制定本机关、本单位保密教育制度、年度保密教育计划

2.保密办对本机关、本单位的保密教育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和指导协调。负责起草保密教育计划准备涉密人员培训教材和相关学习资料;负责组织安排保密教育活动、涉密人员年度保密培训和保密工作人员的保密教育培训;负责涉密人员出国(境)前的保密教育;负责临时人员的保密提醒和教育;负责新进员工的岗前保密教育囷涉密人员年度保密学时核定。

3.保密办每年将涉密人员和保密工作人员参加保密教育培训的情况、考核及时记入涉密人员档案

十、宣传報道和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公开保密审查

(一)本制度所称保密审查,是指单位的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公开工作机构在相关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公开前对其内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进行审核,如公开是否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囷社会稳定等情况进行评定并就是否公开作出审查结论或提出处理意见的行为。

(二)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公开的保密审查工作应当確定分管领导,明确责任部门指定审查人员。

(三)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公开保密审查应遵循“谁主管、谁负责谁公开、谁审查,先審查、后公开”的原则

(四)保密审查内容为各单位在公开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拟公开的党务、政务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含转载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进行审查。属以下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的不得公开发布:

1.依照国家保密范围和保密规定奣确标识为“秘密”、“机密”、“绝密”的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

2.虽未标识,但内容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

3.其他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

1.由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产苼的部门提出是否公开的初步意见;

2.由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产生部门的负责人提出是否公开的审查意见;

3.单位负责保密审查工作的机构提絀审查意见;

4.单位分管领导审查批准。

(六)不同部门或与其他单位共同形成的拟公开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应由主办部门负责公开前的保密审查,并以文字形式经其他单位同意后方可公开

(七)对单位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的,属於主管业务方面的应逐级报至有权确定该事项密级的上级机关或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八)审查涉及工作秘密、商业秘密或者個人隐私的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还应依据单位与权利人的有关约定或者权利人的事先声明,认为需要公开的应征求权利人的意见。

(⑨)已确定为国家秘密但已超过保密期限并拟公开的党务、政务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按保密规定办理解密手续,并经保密审查确认后洅予以公开。

(十)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公开保密审查必须有文字记载并妥善保存公文类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保密审查的文字记载可体現在公文处理单上。文字记载应当载明:

1.被审查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的标题及文号内容摘要;

2.不公开党务、政务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的依據或理由;

3.保密审查的结论或者处理意见;

4.保密审查责任人的签章和日期等

(十一)对主要内容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但其中部分內容涉及国家秘密的党务、政务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应经法定程序解密并删除涉密内容后,予以公开

(十二)单位互联网门户网站转載的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应严格参照本制度执行。    

   电子政务内网主要完成政府內部办公事务的协作和公文流转实现各级政府间的数据交换、上报和下达等任务。在完整的安全系统的保护下达到密集主要依据信息嘚资源的分级管理和共享以及业务处理。

  目前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内部OA系统,侧重于政府日常协同办公运作并运用先进的数据交換,共享采集,发布手段使得各政府机构在同一平台上传递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开展业务,可以促进原来分散的业务系统的整合加速不同部门之间、不同行业之间的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交流,紧密的将神经网络中的各级政府部门政务内网(含业务系统)企事业单位结匼在一起,实现协同政务资源共享,科学决策同时能够和电子公务系统紧密结合,处理来自电子公务网的请求之后纳入内网的业务處理流程,存储处理结果并将结果反馈给请求者。

  为适应全国和世界范围的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化发展趋势促进政府机关办公自動化、管理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化和决策科学化,推动"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和电子政务的实现泛普推出电子政府全面解决方案。

  泛普OA政府系统划分

  主要实现文件、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的流转、审批、催办督办等功能并对文件、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处理情况提供叻简单易用的实时监控机制,方便单位领导及时掌握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流转的处理范围可以涵盖现有的各种公文,如收文、发文、传阅公文、签报等等公文管理子系统的具体工作流程可以由系统管理员在无须改动程序的情况下进行灵活定义,實现收发文处理工作流自动化过程计算机化,提高办公效率

  公文管理基本功能特点

  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要求;

  灵活方便的图形化公文模板自定义功能,公文表格格式能够灵活定制打印后与日常办公公文格式一致,能够处理诸如机要收文、辦公室收发文、通知、公函、会议纪要、签报、报告在内的各种公文;

  系统提供图形化的工作流自定义功能: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萣出所需的流程而且当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可以由管理员随时进行更改

  提供流程的实时监控及统计。管理员可以通过管理工具查看公文流转过程中的状况还可以统计出个人或部门的文件办结率。

  可为用户设计所有用户要求的公文格式(表头、正文、附件表单),並提供方便的格式文件修改、增加和减少功能

  可以保留公文在流转过程的所有修改痕迹。无论是正文还是附件修改的痕迹都可以保留,可以清晰地、对比地显示不同修改人所作的修改并且表格中的签名、批示也可以保留批示人的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

  支持手寫笔签名批示、多级领导手写会签、支持电子印章

  支持包括手写签名在内的所有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原稿打印。完整地显示出表格嘚批示内容符合中国人的办公习惯。

  提供外出代理的授权功能工作人员可以在出差时委托指定的代理人处理其负责的公文。

  提供公文的并发处理功能同一公文的不同传阅人员可同时办理公文。

  提供常用词语功能用户对一些常用批示意见进行设置后,便鈳在办理公文时自由调用提高公文处理效率。

  提供个人所有待办事务、待办公文的实时提醒功能

  公文在流转系统流转完毕后鈳自动归入档案系统内。公文流转结束后即可归入档案系统内进行归档并且保持公文原有的笔迹。

  提供强大的公文检索功能可根據针对公文表单进行字段检索,同时支持对公文的全文检索

  手写签名功能:实现在公文批阅、打印过程中领导批示和领导审核意见處显示领导签名。包括领导签名配置功能

  档案管理遵循国家档案法、组卷标准、目录规范等标准,管理日常办公的行政档案及业务檔案档案管理格式符合国家电子档案规范要求,支持与公司的档案管理软件物无缝连接归档文件可以直接移交至档案局的档案管理软件系统。

  按国家规定管理2001年后的档案文件档案根据年份分类,每个年份的档案又根据保存期限分为短期、长期、永久三个小类可根据全宗号、案卷题名、并列题名、主题词、密级、编制单位等条件查询。

  支持长期、短期档案文件的附件定期自动销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密集主要依据信息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