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中的自私应受谴责情况下的不道德不该被谴责辩题怎么办啊

结辩的作用是梳理全场观点,也就是看战场上我方还有哪些观点可以救治拉回来,对方还有哪些观点没踩死捅两刀。分享一下我打结辩的经验:&br&&b&1、背稿&/b&&br&这里要背的就是那些非常出名结辩稿,目的一是为了让你在背稿的时候了解别人结辩的框架和思路,二是为了找感觉,也就是说不仅要背稿还要尝试在众人面前把稿子说出来。背稿其实就是在模仿优秀辩手,会让你逐渐理解四辩应该做什么,什么是好的结辩。&br&&b&2、掌握受身技巧&/b&&br&黄执中曾经在《辩论十讲》中讲过关于辩论中受身的技巧:合理、区隔、超越,这三种方式实际上是三种四两拨千斤的方法,这里不细讲,有兴趣可以自己去视频网站找黄执中的讲课视频。而受身技巧实际上就是结辩价值升华的方法,融会贯通后对结辩水平提升非常巨大。&br&&b&3、掌握质询技巧&/b&&br&质询的三个目的是:达成共识、消弱可信度、激化观点,掌握质询技巧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对方为什么问这些问题,漏洞在哪里,同时在结辩中可以作为反问或设问去应用,具体质询技巧有哪些技术动作,请移步黄执中的《奥瑞冈赛制中的质询和技巧》讲课视频。&br&&b&4、赛前大量准备加模辩&/b&&br&一楼说要要写12分钟以上的稿子,无比赞同,因为你没法确定在场上对面会立哪套论点,所以事先准备结辩的范围非常广、难度非常大。作为四辩,你要尝试准备面对对方所有可能列出论点的结辩稿,要反复的模辩,把所有出现的观点都准备好一套反驳的逻辑,避免在场上尴尬。&br&&b&5、难以理解的观点用类比&/b&&br&我们经常会遇到长逻辑需要解释,但是观众和评委并没有参与到我们辩题准备的过程中,所以即使我们有条不紊地解释并认为自己解释清楚了,评委也不一定能完全听得懂,这个时候就需要用类比的技巧来阐述我们的观点了,讲一个故事让大家都明白我们在说的是什么。&br&&b&6、提高掌握时间的能力&/b&&br&结辩的时间不同赛制不一样,一般是3分半或4分钟,掌握在有限的时间里阐述清楚自己的观点非常的重要,打得好的结辩是结辩做完,结束提示音刚好响。掌握时间看起来容易,其实很难,因为它需要你用精简的语言概括自己的观点,还需要不断练习找到3分半或4分钟的感觉,而精简的语言需要一些技术动作,详细参考黄执中的讲座视频。&br&&b&7、对辩论有足够高的热情&/b&&br&这点才是重中之重,对于大多数本科高校的辩手,我们的辩论生涯很有可能只有四年,而这四年的巅峰通常是大三,这个时候我们经历的比赛到达一定数量,自信心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可以说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但是大三你又会面临很多冲突的选择,比如考研、实习、出国等等,辩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你不是真的热爱这项难以被别人理解的兴趣,很难坚持下去,我周围有很多有天赋的辩手也都在大三放弃了辩论,非常的惋惜。&br&&b&最后,说一下我对“新手学黄执中必死”这个观点的看法:我觉得这个观点对于多数新辩手适用,但也不排除一些资质过人的辩手模仿得来,学黄执中不是让你成为下一个黄执中,而是在模仿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辩风,当年少爷也模仿过林正疆学长:)&/b&
结辩的作用是梳理全场观点,也就是看战场上我方还有哪些观点可以救治拉回来,对方还有哪些观点没踩死捅两刀。分享一下我打结辩的经验: 1、背稿 这里要背的就是那些非常出名结辩稿,目的一是为了让你在背稿的时候了解别人结辩的框架和思路,二是为了找感觉…
&p&如果题主说的辩论是指校园竞赛辩论,那么推荐台湾游梓翔老师的&i&&b&《认识辩论》&/b&&/i&。&/p&&p&游梓翔老师是台湾世新大学传播所所长,口语传播系教授,早年打辩论出身,从此沉迷辩论,并立下志愿,从此从事与辩论相关的事业。详情可参见:&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5502230.htm%3Ffr%3Daladdi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游梓翔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p&&p&由于书不在手边,凭记忆说说,用游梓翔老师自己的话来说,他对这本书的定位是:所有学习过这本书的人,都可以在理论上达到辩论的中等水平。当然,要想成为辩论的高手,唯有实战才能锻炼出来。&/p&&p&这本书从辩论的基本观念入手,到对目前华语辩论圈主要流派的介绍,基本上可以满足你对竞赛辩论从入门到中阶的需求。个人认为该书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有极大的可操作性,游老师从辩题的破题、申论、赛前资料准备、质询、结辩等环节详细阐述了竞赛辩论该如何打,按照目前的华语辩论赛的主要环节不厌其烦地层层剖析,你可以一边看书,一边上手应用到实际的辩论赛中。&/p&&p&这本书逻辑非常严密,条理分明,顺着目录看一遍,你基本上也就能了解辩论赛大致是怎么一回事了。而更为难得的是,书中列举大量例子,基本上每一个小节知识,都会用辩题切入分析,没有纯理论的枯燥烦闷,而且,个人认为游老师的行文还是蛮有趣的。能够把一本教授辩论的教科书讲得深入浅出,可操作性强,幽默风趣,对于教学性质的书而言非常难得,强烈推荐题主找来看。&/p&&p&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这本书在大陆貌似买不到,题主要买只能托台湾的朋友帮你了,然后网上的电子版,我只找到前两章的,题主可以下来看看合不合胃口:&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an.baidu.com/s/1o69fvB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认识辩论.pdf_免费高速下载&i class=&icon-external&&&/i&&/a&&/p&&p&楼上有推荐&i&&b&《狮城舌战》&/b&&/i&的,蒋昌建老师他们的确对大陆华语辩论的兴盛起到很大作用。但坦白讲,现在回过头去看2000年以前的国际大专辩论赛,他们的辩论理念显得落后了。所以,如果你把它当做对华语辩论的历史了解,看看也就够了,学习实在不必。&br&题主可以去看看蒋昌建老师代表复旦大学拿冠军的那一届,复旦的几场比赛,你会发现,他们的知识理论积淀的确高出现在许多辩手几个层次,但是过于注重辞藻的华丽,无休止地逃避问题,故意曲解对方辩友的意思,现在的华语辩论,风格已经有所变化。&br&这方面自成一派,是台湾辩手黄执中。貌似他恰巧是游梓翔老师的学生,创立了所谓的“新剑宗”。听他的陈词,你会发现颠覆了过往的那些装腔作势或者陈词滥调,不知不觉中,观众的天平就倒向他这一边。他对辩论的思考、演讲、文章,发人深省,已不局限于辩论。&/p&&p&我也打了几年辩论,平时最常被误解的就是辩手都是能言善辩甚至强词夺理的,很多新辩手也是以巧舌如簧、能说会道为目标,但无论是校园竞赛辩论还是其他辩论,其区别于&b&&i&谈判&/i&&/b&、&b&&i&说服&/i&&/b&的关键就在于辩论是要:&b&&i&说服中立第三方&/i&&/b&。所以,对对手的反驳、攻击,对己方立场的阐述都应该服务于这一目标,而现实中接触过的许多辩手,包括曾经的自己,都是为驳而驳,为反对而反对,谬矣!&/p&&p&作为一个辩手,最起码的要求是:&/p&&ol&&li&&b&要善于抓住对方话语背后的真实关切&/b&&/li&&li&&b&敢于正面回应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b&&/li&&li&&b&诚恳对待辩题、对手以及自己&/b&&/li&&/ol&&p&如果题主是新接触辩论的辩手,希望可以沉住气,慢慢揣摩,思辨的乐趣无限,而辩论赛的准备其实还蛮需要我们牺牲一些东西,时间、精力、机会成本等等,虽然辩论赛只是一个游戏,但牺牲了这么多,只是得到一些耍嘴皮的功夫,而不能去体会思辨本身的乐趣,实在有些可惜。&/p&&p&附上其他资料链接,希望能帮上题主:&/p&&ul&&li&黄执中关于对辩论的误解的回应,相信可以解决题主不少困惑:&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log.renren.com/share/Fcomment_id%3D76633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回归辩论本真——论衡辩坛·黄执中专场交流会实录&i class=&icon-external&&&/i&&/a& &/li&&li&黄执中网易博客,记录他对辩论的思考,相信可以给题主很多启发:&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log.163.com/jonas_hwan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座衣冠似雪 - 中&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武汉大学辩论队教练周玄毅的文章也常发人深省,贴一篇供题主参考:&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bo.com/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ina Visitor System&i class=&icon-external&&&/i&&/a&
你可以搜他的辩行记系列文章,其微博也常有短小而深刻之语&/li&&/ul&&p&&br&&/p&&p&最后,真正要提高辩论能力,无他,惟实战而已。&/p&
如果题主说的辩论是指校园竞赛辩论,那么推荐台湾游梓翔老师的《认识辩论》。游梓翔老师是台湾世新大学传播所所长,口语传播系教授,早年打辩论出身,从此沉迷辩论,并立下志愿,从此从事与辩论相关的事业。详情可参见:由于书不在手边,凭…
1最简单的,当然是图书馆有免费的知网,万方数据库,可以免费下大量论文,这个大家应该都是这么搞的&br&2那我个人可能还会这么利用图书馆,比如我打世锦赛这个灾难中的自私该不该谴责,我觉得最难搞定的就是框定谴责的标准。&br&那我先在图书馆的图书检索里打入谴责二字&br&然后发现一本书叫做道德之维-可允许,谴责,它属于伦理学范畴。&br&那我就明白了,我想要了解的这个话题属于伦理学范畴,然后我去图书馆翻阅这本书,直接浏览谴责这一章,看学界对这个谴责的标准有什么讨论,发现谴责主要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评判性的,一种是惩罚性的,嗯,跟我想的差不多嘛。&br&读完了这本书,做完了摘抄,我第一件事是继续在图书馆查阅一下这个作者还写过什么书,果然,他还写了一本叫做我们彼此负有什么义务的书,其实一个作者往往研究的范围是比较集中的,你如果觉得他的领域和你辩题相关就可以继续看看他有什么其他研究。&br&这样做的好处有,论文里的东西一般写的比较零散,而且说实话,价值辩题的相关论文真的不是那么容易查的,还有就是许多论文的水平实在太低了……没什么价值。&br&而看书比较系统化,正常点的作者都会归纳以下这里面有什么研究结果,好点的还会给很多例子,我记得以前我打评判行为善恶应该根据动机还是结果,去图书馆翻了好几本讨论功利主义的书籍,然后我就找到了对立的学说-康德的道德义务论,以及很不错的例子,比如有个新闻5名大学生救孩子,结果全都死了,那这个是不是就是恶行?&br&此外,通过查阅书籍,你也可以明白你讨论的话题隶属于什么领域,是哲学,法学,伦理学还是经济学?一层层的往下细找,因为图书馆相同领域的书都放在一起,当然过程里也可以结合查阅论文,我觉得这对辩手理解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也是有培养的&br&此外,辩手多读书也是好事吧,现在确实有点重技术轻内容,所以从评判角度许多比赛也在改进,那么辩手平日也该多看书提高个人素养,并且你带着辩题去看书的时候效率其实挺高的。
1最简单的,当然是图书馆有免费的知网,万方数据库,可以免费下大量论文,这个大家应该都是这么搞的 2那我个人可能还会这么利用图书馆,比如我打世锦赛这个灾难中的自私该不该谴责,我觉得最难搞定的就是框定谴责的标准。 那我先在图书馆的图书检索里打入谴…
一直以来,辩论队的备赛效率都是非常愁人的老大难问题。一个礼拜的准备时间,资料也查了,头脑风暴几乎天天做。队员聚在一起恨不得跷课也得讨论。讨论出成果happy一下,然后又继续自我否定。如此循环,到了赛前觉得还行,比赛的时候发现,对方说了根本没踩在之前预判的点子上,自己的发言又说不到点子上。赢了比赛是侥幸,输了比赛怪评委听不懂,怪对手太刁钻,不真诚,没踩在自己的节奏上,然后最后自我反思的时候,觉得还是自己准备比赛的效率有限。&br&&br&如果读者上述情况,可以继续看本篇日志,没有上述情况,恭喜你,可以点X干别的了。&br&&br&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有两个大的原因。&br&&br&第一就是对于什么是辩论还不太清楚。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br&&br&(1)还不清楚辩论比赛的性质,不是让对方踩在自己的节奏上,不是“对不起,对方辩友,你说的不对”就没有下文了。辩论比赛的实质是将自己的论证过程和论据展示给对方辩友和评委,并通过交锋,来质疑对方的论证过程和论据。这个交锋,也需要尽可能清晰的呈现给评委。否则你不要指望对方辩友缴械投降,也不要怪评委听不懂你们高深难测的没有论据的“论证”。&br&&br&(2)对辩论赛本身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范例不熟悉。辩论是读书的胜利这句话我不能认同更多,另外还有一局,辩论是看视频的胜利。大一大二,甚至大三的一些“辩手”,除了什么金钱辩,好像就再也没看过其他的辩论赛视频,要么就是只看某一个队伍某一个选手的比赛,要么就是连这也不看。还觉得辩论就是本人口才的胜利。我不想在这里推荐视频推荐打比赛需要的知识储备读物。这些都是靠自己场下的努力。当然了,你对辩论不感兴趣,那看不看倒是真的无所谓。就怕一股子“我特别喜欢辩论赛”却不看书不看比赛,训练也不积极就等着天上掉馅饼上场就碰到门外汉。&br&&br&基本上网上能找到的05年之前的辩论赛,我都看过不下一遍,个别比赛反复观摩,知道双方的立论架构和拆解技巧,也知道大概如何设计问题和如何进行陈词。这些工作,我大二结束前全部完成。所以我可以说,上了大三,我算是辩论入门会打比赛了。&br&&br&第二大点问题就是备赛时具体的准备方法导致的效率低下。这里面有团队合作的问题,有核心成员组织协调的问题。但是这里面我没法就以上两种千差万别的情况进行说明。只说另外两点准备时的误区。&br&&br&(1)准备辩题时没有主线。就是单纯的头脑风暴。七天的备赛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头两天头脑风暴加查资料。然后就开始争论,出论点,推翻论点,继续出论点。继续推翻。这个过程持续到四五天的时候,匆忙模辩,发现问题多多,继续讨论,比赛前一天,一辩匆忙写立论,第二天,比赛开始前,二三辩匆忙想(不是写)问题。然后直接打比赛。这个时候,实际上准备最多的就是“对方可能怎么说”和“我这么说了对方可能怎么反驳”和我这么说了对方怎么反驳然后我再怎么说然后对方再怎么反驳“,结果就是,对方没说那些你准备的,你很失落,你说的,对方反驳的和你猜想的也不一致。然后就有点鸡头白脸,好像对方不按照你赛前准备的那么说评委就应该判他们输一样。哦漏,少年,放弃这种想法吧。&br&&br&由于我是一辩,我就谈谈我备赛时候的特点,我的特点就是第一天出立论,然后在漫长的七天时间里,改立论稿7到10遍。我拿到辩题,不参加头脑风暴,或者是赶在第一轮头脑风暴前,自己查资料,自己写立论。甚至有几场比赛,我第一天就出了两篇不同架构的立论,然后在第一次头脑风暴之后,说给大家听,让大家以比较正式的驳论的方式对立论进行反驳。那时候我也才大二,第一稿的质量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就改呗。每改一稿,都是我和另外三个队员的激烈争论。我的动作就是极力为自己的立论辩护,他们的动作就是极力反驳我的立论。然后以每天一稿或者两稿的进度进行修改。从分论点本身,到分论点的逻辑关系,从辩题背景到辩题定义,一直到最后的逻辑和每句话的措辞。不厌其烦的进行辩护,反驳,修改。也正是因为有立论稿这个主线。我们的讨论效率才算比较高。到比赛之前,四个队员对整个立论的形成到成熟的各个环节和立论个各个要点都了如指掌。场上也基本做到了攻防一体,四人一体。这种讨论模式比没有立论稿子做主线的模式要好。&br&&br&不过这个讨论在刚开始的时候也遇到了问题,就是除了我之外,其他人不动笔。第二年的备赛时候,大家开始动笔,二三辩不断把问题和对问题的反驳,再反驳落实在纸面上,不断去将问题的句子修饰的简洁明了生动。第二年的时候我做四辩,就是罗列一切我们想得到的对方的攻防点和最后我方的价值阐释。这个工作其实和不断该立论稿子相比,还是很轻松的。&br&&br&所以我觉得一个知识储备丰富,文笔好,脸皮厚,能坚持会妥协的一辩,对于一个队伍的备赛真的是非常重要。场上靠234,场下靠一辩。也是一种自由优配。&br&&br&并且我发现大家查资料的能力都比较弱。不愿意对数据,案例,概念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却喜欢设计类比性质的,假设性质的,和形式逻辑甚至数学题这样的攻辩问题。我觉得,这些攻辩问题真的不如案例和数据。至于怎么收集整理资料。我在PPT里有提及。主要还是学术论文和正式出版物。网上可以查到这些,但是网络本身的信息来源却并不可靠。这一点需要注意。&br&&br&(2),第二个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就是准备辩题时,对问题的反复猜测。&br&&br&设计问题的对象不是对方辩友,虽然需要预判对方的可能回答,但是不能将“对方万一这么答怎么办”作为设计问题的主导。因为第一,预判和现实是有距离的,第二,这种准备方式没有效率。设计问题的对象应该是评委,你要展示给评委的,就是你对辩题双方立场的理解和让对方的盲点暴露。&br&&br&这是我前几天的人人网状态。确实有很多队伍就是使劲钻牛角尖。既不会厘清什么问题重要什么问题不重要,也不会设计攻击性问题和防守性问题。设计问题和防守,都应该是以自己的立论为前提的。问题的逻辑,应该和立论相一致。这个是基本了。然后就是对对方立论的质疑,实际上就是最好形式的攻击性问题。关于问题设计的问题,我推荐同济杨皓的日志,很不错。&br&&br&辩论这项活动,其实非常博大精深。不要赢了比赛就觉得自己多了不起。这点对于辩手来说,非常重要。
一直以来,辩论队的备赛效率都是非常愁人的老大难问题。一个礼拜的准备时间,资料也查了,头脑风暴几乎天天做。队员聚在一起恨不得跷课也得讨论。讨论出成果happy一下,然后又继续自我否定。如此循环,到了赛前觉得还行,比赛的时候发现,对方说了根本没踩…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8b6796fbcae6f8e8bcf8_b.jpg& data-rawwidth=&1365& data-rawheight=&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8b6796fbcae6f8e8bcf8_r.jpg&&&/figure&&p&&i&[本系列是对美国权威辩论教材《论证与辩论》 (ARGUMENTATION AND DEBATE 8th edition)进行的重新编校。该书曾于1996年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原名《辩论与论辩》。]&/i&&/p&&p&&br&&/p&&p&【&b&编者按&/b&】&/p&&p&在华语辩论中,辩手常常会困惑:「参加辩论赛的意义究竟在哪里?」而这一问题国外辩手则很少纠结,原因就在于其理论体系对辩论赛有着明确的定位,本章着重厘清了这一点。&/p&&p&&br&&/p&&p&辩论赛作为学术型辩论(Academic Debate)的一种,其本质是&b&「一种教学性活动,用来训练利用批判性方法来审察问题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b&换言之,辩论赛的组织者、参与者都应该明确将其作为一种「训练手段」而非目的本身。&/p&&p&&br&&/p&&p&美国的竞技性辩论有百余年历史,诞生了一批极其专业的辩论组织(如本书作者Freeley所在的AFA全美辩论联合会)。这些组织之所以称得上专业,在于两点:&/p&&p&&br&&/p&&p&&b&1. 大学教授作为真正的比赛和教学组织者参与到各大辩论组织中去。&/b&他们据有关于辩论及辩论赛的「专业知识」,这些教授知道如何限制个人知识介入,给场上双方创造公平的获胜机会。这保证了辩论赛既保有学术底蕴,又不会因专家个人意见破坏比赛平衡性。在美国,各大学的辩论总监(Director of Forensics)通常是由口语传播系或沟通研究系的教授担任,协助辩论队伍的组成。部份辩论总监督导教练训练辩论队伍,部份则自行担任辩论教练。&/p&&p&&br&&/p&&p&&b&2. 以做学问的态度和规范来组织辩论活动。&/b&由于有明确的学术宗旨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因此各大辩论组织也拥有浓厚的学术共同体意味。他们会编写权威教材,定期出版经同行评审的辩论学术期刊,针对每年全国比赛中出现的各种伦理争议、实践难题、及理论体系漏洞进行探讨和完善。&/p&&p&&br&&/p&&p&正是有了上述辩论组织,才能保证本章第二部分(Ⅱ - C)提到的「学术型辩论的价值」得以充分落实,而非成为招新时的虚假宣传。读者可以反思,在AFA原则所提到「辩论活动的17项益处」时,有几条真的能影响到目前华语辩论比赛胜负的,这17项益处的价值顺位又应当如何排序。&/p&&p&&br&&/p&&p&在阅读本章第三部分(Ⅲ. 辩论的道德标准)时,&b&须注意这是实践性极强的部分&/b&,而非大话空话。在对辩论赛的意义和目的达成共识后,辩论组织可以也应当要有自己的伦理委员会对辩论活动进行评判。目前我国辩论实践过程中的许多乱象屡禁不止(例如伪证、场外提示、逃避交锋等),&b&主要问题在于辩论共同体只知规则,没有原则。&/b&缺乏原则的指导,弥补规则漏洞都会举步维艰。这也使得很多歪门邪道的做法大行其道,大肆宣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针对这些,建议每一个辩论共同体的成员,无论是辩手还是教练、评委,都认真阅读本章最后提到的「&b&学生的道德准则&/b&」与「&b&教师的道德准则&/b&」,从而为净化国内辩论环境尽一份力。&br&&/p&&hr&&p&【&b&本章内容&/b&】&/p&&p&&b&Ⅰ. 应用型辩论&/b&&/p&&p&-A. 特殊辩论&/p&&p&-B. 法庭辩论&/p&&p&-C. 议会辩论&/p&&p&-D. 非正式辩论&/p&&p&&b&Ⅱ. 学术型辩论&/b&&/p&&p&-A. 学术型辩论的背景&/p&&p&-B. 学术型辩论的组织&/p&&p&-C. 学术型辩论的价值&/p&&p&—参阅:AFA原则&/p&&p&&b&Ⅲ. 辩论的道德标准&/b&&/p&&p&-A. 学生道德标准&/p&&p&-B. 教师的道德准则&/p&&p&&b&练习&/b&&/p&&hr&&h2&第二章 应用型辩论和学术型辩论&/h2&&p&&b&编校:吴家麟&/b&&/p&&p&&br&&/p&&p&辩论可分为两大类,&b&应用型辩论&/b&和&b&学术型辩论&/b&。&/p&&p&&br&&/p&&p&「应用型辩论」通常发生在真实生活中,其辩题对于辩手而言有着特殊利益。应用型辩论一般在对于所讨论之辩题有实际决策或影响能力的法官或听众面前举行。&/p&&p&&br&&/p&&p&「学术型辩论」通常在比赛评委或无权直接对辩题作出实际决策的听众面前进行,讨论辩题主要是为了教学的目的。在学术型辩论中,&b&评委不应根据他个人对于辩题的看法进行评判,而必须根据双方辩手在辩论场上的表现进行判决。&/b&学术型辩论的目的是给参与者提供锻炼学习的机会。&/p&&p&&br&&/p&&h2&&b&Ⅰ. 应用型辩论&/b&&/h2&&p&&br&&/p&&p&应用型辩论可分为特殊辩论、法庭辩论、议会辩论和非正式辩论。本章将简要介绍这几种辩论,之后的章节将对学术型辩论作更详细的介绍。&/p&&p&&br&&/p&&p&&b&A. 特殊辩论&/b&&/p&&p&&br&&/p&&p&特殊辩论是指在某些特殊规则指导下的辩论,这些特殊规则是根据某一特殊场合而拟定的。&/p&&p&&br&&/p&&p&最有名的特殊辩论的例子或许是 1858 年林肯——道格拉斯辩论,1960年的肯尼迪——尼克松辩论,1976 年的福特——卡特辩论,1980 年的卡特——里根辩论,1984 年的里根——蒙代尔辩论,以及 1988 年的布什——杜卡基斯辩论和1992年的总统辩论。这些都是正式辩论,但它们既不是法庭辩论,也不是议会辩论,它们的辩论规则是辩论双方都同意的。总统候选人之间的辩论似乎成为美国政治舞台上不可缺少的部分。虽然这些辩论的组织还不尽完美,但是它们确实把候选人带到一起来进行面对面的辩论,给投票人提供了一个评价候选人的机会,这是美国初期的竞选活动所不及的。尽管这类辩论经常和政界人物的竟选问题相关,但任何人任何辩题都可以使用这种形式进行辩论,它只要求双方为此场合拟定的一系列规则并以之进行辩论。&/p&&p&&br&&/p&&p&&b&B. 法庭辩论&/b&&/p&&p&&br&&/p&&p&法庭辩论(Judicial debate)是在法庭上或准司法机构里进行的辩论,其目的是在法庭上起诉、辩护,或决定某一适用于特殊事件的法律。该类辩论必须遵循法庭的规则。&/p&&p&&br&&/p&&p&在美国,从高级法院到地方法院都可以进行法庭辩论。&b&为了教学,法庭辩论对应的学术型辩论,称为「模拟法庭」(moot court debate)&/b&,其目的是作为训练学生日后从事法庭辩论。&/p&&p&&br&&/p&&p&论证和辩论原则适用于法庭辩论。因为法庭辩论的过程有时涉及许多技术性规则,从最高法院到州法院,从一州法院到另一州法院,从州内的一个法院到另一个法院,这些规则可能差异极大。因此,法庭辩论的特殊方法在模拟法庭中略去,它效法庭上的辩论,但不强调那些涉及程序和资格的规则,本书将在之后进行介绍(见第十八章第Ⅰ-D节)。&br&&br&&/p&&p&&b&C. 议会辩论&/b&&/p&&p&&br&&/p&&p&&b&议会辩论(Parliamentary debate)&/b&是在合乎议会程序的规则指导下进行的辩论。它的目的是通过修正或废弃那些提交给议会的动议和提议。议会辩论可以在国会的参议院和众议院进行,也可以在州立法机关、市议会和城镇理事会的立法机关进行,诸如议会多数党的全国会议,或地方兄弟会的例行会议等各种事务性会议上进行。&b&为了教学,议会辩论对应的学术型辩论包括「模拟国会」、「模拟联合国」&/b&、「模拟州立法机关」、「模拟政党集会」,或有其他类似名称的东西。&/p&&p&&br&&/p&&p&论证和辩论的原则适用于议会辩论,也适用于此种辩论的议会程序的特殊规定,本书将在第十九章进行介绍。&/p&&p&&br&&/p&&p&&b&D. 非正式辩论&/b&&/p&&p&&br&&/p&&p&非正式辩论是除特殊辩论、法庭辩论、议会辩论和具有正式规则的学术型辩论之外的辩论。它是那种报纸或电视评论员所通常提到的辩论,比如:「关于流产的辩论」,「关于税收政策的辩论」以及其他吸引公众兴趣的争议性问题。「非正式」一词与辩论可发生的场合的拘谨与否无关。总统对全国的讲演是个非常正式的讲演,它可以属非正式辩论;在一个大专院校的互助会里进行的一场自由讨论是个非正式的场合,它也可以属非正式辩论。&/p&&p&&br&&/p&&p&在诸如国家的政治活动,公众有关水污染或一所新学校合同问题的辩论、公司有关政策的商业辩论、大专院校有关教育政策或学校预算分配等事宜、学生竞选活动等各个方面均可见到非正式辩论。而对家庭来说,非正式辩论可能会围绕谁今晚用车,或者选择去哪个大学等问题周期性地发生。&/p&&hr&&h2&&b&Ⅱ. 学术型辩论&/b&&/h2&&p&&br&&/p&&p&学术型辩论在教学机构的指导下进行,其目的是给学生提供锻炼机会。今天,大多数学校和大学都组织学术型辩论活动,每个受教育者都几乎不可避免的需要参加某种形式的辩论。显然,学生是否需参加辩论已不再是问题,&b&因为每个人都必定要作为决策者或辩手进行参与,唯一的问题是我们的参与是否有效。学术型辩论的目的就是使我们的参与发生有效而深刻的影响&/b&。&/p&&p&&br&&/p&&p&&b&A. 学术型辩论的背景&/b&&/p&&p&&br&&/p&&p&学术型辩论的发展历史悠久,这里我们可以介绍几个突出的事实。辩论起源可追溯到最早的记录历史。至少在4000年以前,开化的民族就开始了辩论活动。公元前2080年,埃及的王子们就在法老法庭上辩论农业政策。公元前 1122 到前 255年,中国周朝的学者们进行过重要的哲学辩论。而在大约公元前900年,荷马的英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已记载了许多的讲演。昆体良引用它们作为法律辩护和审议的例证,这些可以看作是辩论的雏型。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一书奠定了论证和辩论的基础,甚至到今天它的影响仍在。&/p&&p&&br&&/p&&p&至少在2400年前,有「辩论之父」称号的学者普罗泰戈拉(公元前481—411年)在雅典指导了他的学生们的辩论。考拉克斯和蒂西亚斯建立了修辞学校,这是最早的辩术学校之一,专门教学生们辩论,以便他们能在古代西西里法庭上为自己的案件作辩护。&/p&&p&&br&&/p&&p&辩论在古代的学府中盛行开来。到中世纪,雄辩术(rhetoric)被列为大学教育中的自由七艺(liberal arts)之一。十五世纪初,牛津和剑桥的学生在剑桥大学进行了一场辩论赛,这或许是发生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里的首次校际辩论。&b&英国大学里的辩论活动一直就是未来议会议员的主要训练方式&/b&。&/p&&p&&br&&/p&&p&从一开始,辩论就一直是美国教育领域一个重要部分。辩论盛行于殖民地时期的院校,辩论是必修课,而且它还经常是毕业典礼日的特色部分。独立革命和建国初期的领导者们几乎全是优秀的辩论家,他们曾在殖民地时期的大学或遍及殖民大陆的无数辩论团体中学习辩论,如:「社团」(societies)、「学园」(lyceums)、 「集会」(bees)等。「从 1772 年间谍俱乐部在哈佛大学成立,到1835 年第一个妇女辩论团体——年轻女子协会成立,是学生们对辩论重要问题的兴趣将他们聚集在了这些社团之中。」①&/p&&p&&br&&/p&&p&校际辩论开始于十九世纪晚期。然而,在二十世纪初期,校际辩论还是相对较少的。通常,一个学校在一学年内只能安排几次校际辩论,大批听众聚在一起来观看这几个有资格参加此项非凡活动的学生比赛。&/p&&p&&br&&/p&&p&二十世纪以后,学术型辩论的价值和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肯定。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人们开始进行正式的辩论比赛。到 1936 年,一些教育家注意到辩论赛日益盛行。②尽管辩论赛在三十年代增加了,但直到四十年代它才获得支配地位。二十到四十年代,校际辩论的组织方式以「合同邀约辩论」为主。一个校队给另外的校队发出合同,详细写明哪队是正方,哪队是反方,评委的选举方法,辩论场所,辩论者的饮食等问题,并且表明在未来的辩论中,本队愿意作东道主。在这个校队收到相当多份已签的合同后,一场辩论赛便安排妥当了。这个队就可以开车、乘汽车或火车起程了。比赛日期可能是几天,也可能是一、两周。通常,一天安排一场辩论,但在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和芝加哥这样的主要城市,一天可能安排两场辩论。乘坐私人包厢到处旅行的辩论队非常少。&/p&&p&&br&&/p&&p&二战以后,辩论比赛已成潮流。 &b&1947年,美国军事学院在西点军校举办了首届全美辩论大赛(NDT)。&/b&不久以后,辩论比赛越来越多,几乎在十月到第二年四月之间的每个周末,各个大学都会有不同的辩论比赛,辩论队有很大的选择范围。辩论巡回赛的模式也发展起来,两个离得较近的大学在寒假期间经常安排背靠背的比赛,这样就由原先一天安排一至两场比赛,变为了一周安排两场比赛。&/p&&p&&br&&/p&&p&1967年,美国辩论研究会(AFA)承担起了举办NDT的重任。从此以后,NDT每年都由不同的学院轮流充当东道主。同一年,NDT在校际辩论比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所有辩论队都把最高目标定为在NDT中取得一席之地,或者竭力效仿那些在NDT中获得成功的辩论队。&b&1971年,交互质询协会(CEDA)成立&/b&,于是各大辩论队又在NDT之外又多了一个选择机会。CEDA强调交流,在参赛门槛上相对开放,满足了辩手们相互切磋的渴望。(NDT和CEDA的区分点并不在于有无「交互质询环节」,事实上从1974年到1975年,NDT已加入了交互质询环节)。CEDA首先使用了非政策辩题,该赛事于 1975年以后开始使用价值辩题。CEDA开始时称为「西南辩论协会」,很不起眼。但是不久,它就遍及全国,成为最广泛使用的校际辩论组织模式。1985年,全美辩论协会(ADA)成立,目的是推动以「合理性」原则为基础的政策辩论比赛发展。&/p&&p&&br&&/p&&p&&b&NDT和ADA的辩论明显偏爱政策辩题,而CEDA的赛事则会多一些价值性的辩题。&/b&③在学术型辩论中,学生们必须了解并且适应评委们的偏好。(见第十五章的分析听众和第十七章的评判哲学)。NDT和ADA的辩手们认为经常考虑辩论的价值问题是有必要的,而CEDA的辩手则认为必须经常考虑价值问题的政策含义。在应用型辩论中,价值观和政策经常交织在一起,人们在立论时必须经常辩论两者。&/p&&hr&&p&&b&B. 学术型辩论的组织&/b&&/p&&p&&br&&/p&&p&学术型辩论决不仅仅限于教室和辩论课上。大多数大学和学校通过辩论队的组织形式开展学术型辩论活动,这个组织给学生们提供获得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的其他锻炼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辩论活动而获得学分。这些活动一般由辩论队的专职教练或指导老师主持,在给刚刚接触辩论的新学生提供锻炼机会的同时,也给经验丰富的辩手学生提供各种接受挑战的机会。&/p&&p&&br&&/p&&p&今天,大多数辩论队的活动面变广了,除了辩论本身以外,还包括涉及辩论方面的其他活动。&b&「辩论赛是一种教学性活动,主要是利用批判性方法来审察问题和与他人交流。」&/b&⑤1984年的全国辩论学发展会议将除了辩论以外其他各种各样的「辩论性活动」(公开演讲等)都纳入了「辩论学」的范围之中。为此,会议进一步发展了辩论学的定义。&/p&&p&&br&&/p&&p&「辩论学」(Forensics)是修辞学的一种形式,修辞学的范围很广,包括辩论、公开演讲和文学翻译。辩论学作为一门课程和辅助实验课,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研究、分析和口头交流能力。典型的辩论性练习活动应该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中开展,以便激励学生,并加速他们的学习进程。&b&在达到其基本的教学目的过程中,辩论学使得老师能够和学生一起获取不断发展的学术经验。&/b&⑥&/p&&p&&br&&/p&&p&&b&注释:&/b&&/p&&p&①Charles Delancey and Halford Ryan, ”Intercollegiate Audience Debating: Ouo Vadis, ”Argumentation and Advocacy, Vol.27(1990), P. 49.&/p&&p&②Alfred Westfall, “Can we Have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The Forensic of Pi Kappa Delta, Oct. 1936, P. 27.&/p&&p&③对于NDT、CEDA、ADA以及其他辩论形式的详细介绍,见”Special Issue: A Variety of Formats for the Debate Experience”, Argumentation and Advocacy, Vol.27, No, 2
(Fall 1990).&/p&&p&⑤ 这个定义是1984年在伊利诺斯州伊万斯顿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辩术发展会议上通过的。它确定了1974年在科罗拉多州召开的第一次辩术发展会议上采用的辩术学的定义。&/p&&p&⑥ Ibid.&/p&&hr&&p&&b&C. 学术型辩论的价值&/b&&/p&&p&辩论是一门在现代教育机构中盛行着的经典技艺,在此我们将简要介绍学术型辩论的一些价值,正是因为这些价值使得学术型辩论在教育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尽管这些价值不全为辩论所独有,但优质的学术型辩论是实现这些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对许多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性的辩论活动是完全实现这些价值的最好的,甚至有时是唯一的途径。&/p&&p&&br&&/p&&blockquote&&b&AFA原则&/b&&br&&br&美国辩论研究会(AFA)认为:人们通过公开演讲、讨论和辩论等活动,自由交换看法并客观评价各种思想,对维持一个民主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为此,AFA特拟定如下原则,它应该是指导这些辩论活动的准则。&br&&br&■辩论活动应该为深入细致地调研当代重大问题创造机会。&br&■辩论活动应该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促进逻辑推理的应用,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可获取的证据。&br&■辩论活动应该训练学生清楚有力地选择、安排和组织资料的能力。&br&■辩论活动应该训练学生真诚和具有说服力地把这些资料呈献给观众。&br&■辩论活动应该激励学生作出真诚和独创的努力。&br&■校际的比赛应该用来激励学生尽最大努力达到这些目标。&br&■辩论活动应该由一位有资格的教师来直接负责指导,他的责任应该是遵守和支持以上的原则。&/blockquote&&p&&br&&/p&&p&展开来讲,大致辩论和辩论赛有如下意义:&/p&&p&&br&&/p&&p&&b&1. 辩论为民主社会的有效参与提供准备&/b&&/p&&p&辩论是一个民主社会的固有条件,我们的宪法规定言论自由,我们的立法、法庭和大多数私人组织都把辩论作为行动工具。由于辩论在各级决策机构中的广泛应用,公民如果没有辩论知识就无法合理地运用选举权并有效地使用言论自由权。历史事实表明,不运用或不充分运用的自由权利不久就会丧失。受过辩论训练的公民有希望真正有效地参与到一个民主社会中去。&/p&&p&&br&&/p&&p&&b&2. 辩论为走上领导者岗位提供准备&/b&&/p&&p&美国的最高领导者是总统,施莱辛格说一位成功的总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是「把公众指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p&&p&&br&&/p&&p&第二个条件是向选民解释出总统为国家所指的方向是正确的。里根深知政治归根结底是一个训练民众的过程,而卡特却从未这样想过。卡特留给人们的印象是,他把总统演讲看成是令人不快的任务,总是草率地完成它;而里根则明白演讲是总统统治国家的重要工具。他最优秀的演讲结构严谨,论据充足。演讲稿写得很好,他演讲得更好。这些演讲强有力地表现出总统的魅力、戏剧化和简练化的呈现能力。①&/p&&p&&br&&/p&&p&有趣的是,施莱辛格所说的第二个必备条件正好与本书第二页上所给出的论证的定义相应。这本书的读者中可能有极少数将来会成为总统,同时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将走上其他领导者岗位。不论在政治领域,还是人类其他所有领域,领导者的一个必备条件就是,他必须说明为什么他所指引的方向是正确的。&/p&&p&&br&&/p&&p&&b&3. 辩论赛提供训练论证能力的机会&/b&&/p&&p&从古至今,辩论学的教授们一直认为辩论赛是进行这一学科的训练的最好方法。&b&辩论赛提供给学生们一个极其宝贵的、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应用「论证理论」的机会,这种特定条件增加他们有关论证理论的知识、理解和有效运用。&/b&辩论作为一种训练方法,提供了最好的学习动机,因为学生们在辩论中都有两个目标,一个是暂时的,即达到某项决定或在比赛中得奖;另一个是长远的,即增长知识和提高能力。暂时动机和长远目的的结合形成了最适当的学习环境,提供了鼓励成长进步、检查并纠正误解或误用的机会。&/p&&p&&br&&/p&&p&&b&4. 辩论赛为调查和深入细致地分析当代重大问题提供准备&/b&&/p&&p&有头脑的教育家们早就注意到学生和一般公众经常对当代重大问题一知半解。除了获得有关论证原则的知识外,辩手们还有机会对构成辩题基础的各种当代重大问题作深入调查和细致分析。辩论专业课程的安排,应该使学生既掌握&b&运用正确方法批判性地分析他们将来所面临的问题的技能&/b&,又在当代重大问题上获得远远超出普通常识的专业知识。正如鲍德温指出的那样,辩论学的真正目标——巩固知识,是与研究和政策相关联的。②学生们在辩论中学习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p&&p&&br&&/p&&p&&b&5. 辩论赛促进批判性思维的掌握&/b&&/p&&p&通过学习辩论知识并在辩论赛中进行练习,学生们能够参加到特意为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熟练程度而设计的训练过程中去。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学界以标准化考试的成绩为根据进行了多次研究,目的是调查大学里的辩论课是否提高了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选修辩论课的学生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大大超过没选辩论课的学生。肯特·R·科尔伯特认为,经过一年的参加CEDA或NDT辩论活动,辩手的批判性思维考试成绩大大超过那些未参加辩论的学生。③ 辩手不仅能学习在较为轻松的研究或总结会上应用批判性思维,而且能学到在紧张刺激的辩论比赛中应用这一原则。&/p&&p&&br&&/p&&p&&b&6. 辩论赛能整合各种知识&/b&&/p&&p&教育学家们不断地寻求整合知识的方法,结果发现长期参加辩论比赛是达到这一目标卓有成效的途径。贝尔德评论说:「倡导知识综合化和视角多元化的人们不妨再从讨论、辩论活动中学习一下实践经验和方法。辩手们所要解决的任何问题几乎都直通这些知识领域。」④例如,在对最低生活保障这一辩题的辩论中,辩手至少必须对论证原则、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金融学、商业管理、劳工关系、政府、历史和哲学等学科都略知一二。当然,他们应该在大学的相关专业课程上学习这些学科的原理和内容,或者独立研究这些学科,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辩论来综合各类相关问题的知识,使其对当代重大问题产生影响。&b&对许多学生来说,辩论是他们人生中首次进行深入细致的跨学科研究&/b&,并在之后成为最为宝贵的经验和习惯来源。&/p&&p&&br&&/p&&p&&b&7. 辩论培养学生进行熟练的、有目标的调查研究&/b&&/p&&p&辩论之前应该调查,辩手必须熟知与辩题相关的各个方面。辩论在多大程度上鼓励学生以研究当代重大问题的形式来进行有目的的调查,辩论在多大程度上激励学生把批判性思维运用到那些问题上去,辩论又在多大程度上推动学生综合所学的各学科知识,我们可以从一位从前是辩手的大学毕业生的言论中得到启示。&/p&&p&&br&&/p&&p&&i&在短短六年之内,中学和大学的辩手们接触了诸如:裁判劳工纠纷、世界政府、选举团改革、控制价格和工资、公正就业实施委员会(FEPC)以及关税修改等当代重大问题,每一个重大问题又牵涉到了其他某些相关问题。&/i&&/p&&p&&br&&/p&&p&&i&对如此重要的课题的研究和辩论使许多主修人文传统或自然科学的大学生接触到社会科学。我第一次阅读《外事》,《美国经济评论》(双月刊),《美国政治科学评论》,《年报》,《法律评论》,《区域季刊》和其他社会科学期刊,都是为寻找与辩论有关的资料。我觉得辩论赛是许多大学生取得与社会科学联系的最佳途径……&/i&&/p&&p&&br&&/p&&p&&i&虽然研究的质量不能用文章的长度来衡量,但是,我的同事和我对公正就业实施委员会和自由贸易的研究在篇幅上大约和我的关于公共法问题的硕士论文相当,长达230页。⑤&/i&&/p&&p&&br&&/p&&p&辩手们经常研究当代热点问题的最新资料,他们在这些问题引起一般公众关注之前已做了深入研究。正如上面那位大学生说的那样,辩手会寻找最前沿的研究重大问题的学术性刊物。一般公众从电视和普通刊物上获得信息,这些渠道经常是在事件发生几个月或几年以后才报道它们。例如,非辩手们在 1978 年和1979年听到说「温室效应」和「外来物种」(分别见第十二章第Ⅲ—A—5节和第十三章第Ⅲ—K—2 节)的坏处时,他们认为这是「奇闻异事」;到 1989 年,关于这些问题的讲述已是大众刊物上的普通话题了。&/p&&p&&br&&/p&&p&查阅一下全国性辩论的辩题表格(见附录D和E),你就会发现辩论者们实际上正在研究最新资料,他们比一般公众提前考虑当代主要问题。或许,预见未来公共政策问题的最明显的例子可以在 1954 年到1955年全国辩论比赛中找到,当时的颇具争议性的辩题是外交上是否承认共产主义中国。直到17年以后尼克松对中国的历史性访问,美国才在外交上承认了中国。&b&认识到在不熟悉的领域有时必须进行调查,了解论证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可以进行有目的、有效果的调查,这些会使学生们在日后的工作中受益非浅。&/b&&/p&&p&&br&&/p&&p&&b&8. 辩论提升教学质量&/b&&/p&&p&辩论的基础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密切的导师制。有关的教育家认为大班和非个人指导的教学会带来某些弊端,而辩论课通常在师生间建立起个别指导关系,这就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这样的班级通常比较小,在他们准备课堂辩论或其他课堂作业时,学生和教授之间有许多互动机会。通常,这些课堂活动的反应加强了这个相互作用。大多数辩论活动也是在这种指导性的环境中进行的,辩论社的指导老师或其助手会与将要上场的两队队员一起制定作战计划,构思正方辩案和反方策略;或者他们先倾听四个学生的模辩,然后对辩论作深入的分析,并指导做进一步改善。由于这种个别指导关系并不仅仅限于一个地方或一个学期,并且经常贯穿在四年学习中,所以它在世界上高等教育普遍采取非个别指导的环境下,提供了个别指导教育的宝贵机会。&/p&&p&&br&&/p&&p&&b&9. 辩论提升学生学业成绩&/b&&/p&&p&辩论赛对于研究和学术成果的要求之高,几乎是大学课程无法相比的。有些学生担心在辩论上花费时间可能会影响其学业。&b&实践证明恰恰相反,校际辩论的参加者们说他们在辩论上所做的一切对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写出好的学期论文,以及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都有极大的帮助。&/b&辩手通过研究、组织、呈现和维护辩论方案而学到的学术技巧可直接应用到许多学术领域。&/p&&p&&br&&/p&&p&另外,辩论要求辩手尽最大努力迎接挑战。在课堂上,教授给所有学生留「差不多」的作业,好使「一般的」学生可以完成。而在校际辩论中,学生们的对手几乎很少是「差不多」或「一般的」。我们在第7点中已承认,优秀的辩手所进行的研究要比一般教授布置的学期论文多得多,而且他还会运用较多的技巧展现和有力地维护其研究成果,这是他的课堂报告所要求不到的东西。准备和参加主要的辩论比赛真正是扩展视野的经历,它推动了学生发挥最大的工作能力,并且使他们发现自己真正的潜力。&/p&&p&&br&&/p&&p&辩论课和校际辩论的参与是训练法律专业学生的传统基础。在对 98位法律学校校长的调查中,结果发现 69.9%的人建议法学生选修一门辩论课,70.3%的人建议学生参加校际辩论。校长们也表示,法学生「需要公共讲演技巧的训练」(81.9%),「需要运用研究技巧的实践经验」(84.2%),「需要逻辑推理原则运用的训练」(89.6%),「需要驳斥和反驳技巧的训练」(75.8%)。⑥&/p&&p&&br&&/p&&p&一方面,这样的训练和经验对法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不难看出它们将成为大学生在学习、工作和专业研究等许多领域里的重要财富。&/p&&p&&br&&/p&&p&&b&10. 辩论培养果断和分析性反应的能力&/b&&/p&&p&1988年的总统竞选中,杜卡基斯在初期领先18票,他对布什的攻击不屑一顾,不予回答。布什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攻击是,他批评杜卡基斯否决要求教师们每天带头进行爱国宣誓。一位高级参谋说:「杜卡基斯对攻击不屑一顾的战略突然使他不再像个总统候选人的样子,而看起来那么软弱。在布什提出这个问题的数月之后,杜卡基斯才作出反响。」⑦杜卡基斯对这一攻击以及其他认为他轻薄的攻击没能迅速作出分析和反应,许多观察家认为这是杜卡基斯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今天这样一个直接交流的世界,一位候选人不可以在危急的情况下,对别人的攻击不予答复(见第三章第Ⅲ节「推定和举证责任」)。同样,一位参议员、经理或任何普通公民都可能遇到需要迅速作出分析和反应的形势,交互质询环节要求迅疾的反应,而且你还必须在对方的演讲期间或发言间隔短暂的一刻内对对方的论点作出反应。学生们正是从这样的辩论中学习东西的。&/p&&p&&br&&/p&&p&&b&11. 辩论训练批判性倾听能力&/b&&/p&&p&尼古拉斯和史蒂文斯在他们的对倾听的开创性研究中发现,「一般说来,我们倾听的熟练程度只有25%」。⑧如果在我们听对方演讲时注意力分散,那么我们的答复就无力和「击不中要点。」如果我们错过对方论据的75%,那么我们就会被击败。辩手们很快学会以非常集中的注意力分析性地倾听对方,在辩论进行情况记录表上记下对方的论点,以便能够利用对方的话来作出反应,并把对方论据中的微妙和局限性转变为对自己有利的因素。人们广泛地承认批判性地倾听是受过教育的人的特点。尼古拉斯和史蒂文斯发现一个大工厂的总经理报道说:「我的80%的工作依赖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或者他人听取我的意见。」⑨辩手从第一次辩论就开始培养批判性倾听这一重要技能。&/p&&p&&br&&/p&&p&&b&12.&/b& &b&辩论培养写作的熟练程度&/b&&/p&&p&许多辩论以书面形式进行。《今日美国》的编辑版上的每日「辩论」仅是其中的一例。可是实际上,我们经常认为辩论是一种口头争论。那么根据这一事实,辩论是怎样训练写作的熟练程度的呢?我们进行辩论时,不就是站着讲吗?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辩论确实培养作出果断和分析性的反应的能力(见第10点)。然而,再深一步,你就会发现多数辩论都是提前写好稿子的。正方的开头陈述性的演讲几乎一律是手稿演讲,就是说稿子是经过多次写作、修正和编辑的,因为辩手追求对其主张作出最完善的陈述。同样,其他演讲、反方要点、基本质询问题以及其他论点也都是经过仔细广泛的写作和改写,并且娴熟地使它们与前面的演讲相适应的。&/p&&p&&br&&/p&&p&辩手能够比较有力地将论点阐述出来并打动听众,因此而获得评委的投票通过,这就是学生们在辩论中所培养的熟练写作能力的体现。然而,为进行辩论而学到的写作技能可应用到许多其他领域。学生们将会发现他们在辩论方面所学到的写作技巧可以有利地应用到各门课的学期论文写作中,并且对答题式考试大有帮助。毕业之后,对精通的写作技能的要求非常多,几乎来自各类商业和专业领域。&/p&&p&&br&&/p&&p&&b&13. 辩论促进成熟和多角度的判断&/b&&/p&&p&普通语义学领域的学者们告诉我们,许多人事问题都是错误估计和错误理解的结果。这些误解是由于在单向或双向思维环境下考虑复杂问题而产生的。学术型辩论提供给学生们一个考虑重大问题的机会——多维思考环境。他们学习从许多方面看待问题。在辩手们分析正方的辩论范围和反方可能的反对点,包括反方提出相抗计划的可能性时,他们就开始意识到多数当代问题的复杂性,因而不得不欣赏多维度分析的价值。在他们辩论一个辩题的两个方面时,他们便得知不仅大多数当代问题具有不止一方面,而且甚至一个辩题的一个方面也包含相当大的价值范围。&/p&&p&&br&&/p&&p&有时候,&b&在一个学年的开始阶段,一些辩手可能匆匆形成这样的概念,认为一个辩题只有一边是「正确」的&/b&。然而,经过几次辩论后,这样的学生通常要求关于辩题的另一方面的作业。到年底,他们完成了对某一辩题的两个方面的辩论,他们也得知了这样一个重要点,那就是在调查和分析相当多的证据和推理后再做判断。辩论中选择支持和论证一个立场(正、反方)是必要的,这使学生们领会到决策是不可以无限期地推延的。在学年末,当学生们最后对某一辩题系统阐述自己的个人主张时,它可能,也可能不和学年开始时的主张一样了,但是,这个时候的主张将全是在适当的考虑之后形成的,是他们能够在逻辑上为之辩护的主张。&/p&&p&&br&&/p&&p&&b&14. 辩论培养勇气和信心&/b&&/p&&p&辩论帮助学生们培养勇气,因为它要求学生们系统阐述一个辩论方案,并防御它受到强烈反对。在辩论中,学生们的立场总是受到攻击。惊慌、打退堂鼓和回避问题,都是很容易的事。然而,他们不能这样做。规则要求他们维护自己的主张。他们必须鼓起自信的勇气,控制自己,把精力集中到问题上,组织思路,进行反驳。准备充分的辩手认为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主张,他们的对手不过只是人罢了。这种想法使他们获得自身的新的自信以及在竞争环境中施展能力的信心。&/p&&p&&br&&/p&&p&&b&15. 辩论鼓励有力的写作和动人的讲演&/b&&/p&&p&既然辩论演讲的写作和讲演是决定论辩是否有力的两个因素,这就激励辩手们本着最好的公开演讲的原则去选择、安排并描述出他们的资料。辩论鼓励即席讲演,要求讲演人独立思考。典型的辩论要求辩手面对许多不同类型的听众进行演讲,他们可能是预赛时的一位评委、聚在俱乐部的数位商人,也可能是收音机的听众或电视观众。每种场合对学生们来说都是新的挑战。不断地适应听众和演讲环境训练了学生们灵活熟练的思维和讲演能力。&/p&&p&&br&&/p&&p&&b&16. 辩论培养成熟的社交能力&/b&&/p&&p&辩论提供给学生们一个往来于不同的院校和与全国各地的学生和教师见面的机会。在与喷气式飞机旅行时代开始的同时,许多院校进行了遍及美国大陆的辩论活动。一个辩论队在一年的时间内到东岸、西岸、南部、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以及这些地方之间的许多地方去参加辩论比赛已不再是什么不寻常的事了。从前,辩题有东部的、中部的、南部的和西部的之分,现今,辩论成为全国性活动,这些地区性差异已基本消失。大多数辩论和辩论比赛都发生在商务式的气氛和愉快的非正式社交场合,接触这两种环境帮助学生们学到社交礼节、沉着和自信心。在比赛竞争中,他们必须学会以同样的大大方方态度来接受胜利或失败,不管结果如何,必须有礼貌地对评委的评判作出反应。在一个非正式的社交场合与来自不同院校的教授见面,这个机会所带来的其他附带的教学上的好处也是有重要价值的。&/p&&p&&br&&/p&&p&&b&17. 辩论培养必不可少的综合熟练程度&/b&&/p&&p&从本质上讲,辩论是一种训练活动,它提供给学生们培养自己的写作、思维、阅读、演讲和倾听方面的高度熟练能力的机会。这些必不可少的能力就是主要的教育家和教育组织所称为提高智力的至关重要的东西。最近几年,美国教育的各门主要学科都已对这个问题达成明显的一致看法:&b&熟练的口头交流是胜任学术研究的根本条件&/b&。下列的研究代表了这一迫切需要。&/p&&p&&br&&/p&&p&(1)全国高等教育问题委员会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确认,「阅读、写作、演讲、计算和推理的基本能力」是追求高等教育的必不可少的智力技能。(全国高等教育问题委员会的总结性建议)。&/p&&p&&br&&/p&&p&(2)以戴维·加德纳为主席的全国杰出教育委员会持有同样的观点,它还详细说明了同样的能力,把口头和书面交流技能都列入了必要技能表格。(美国教育部,全国杰出教育委员会,《危险中的民族》)。&/p&&p&&br&&/p&&p&(3)美国教育委员会,经济发展教育特别工作组成员,包括州长、商业巨头和教育家,他们估计到把教育和商业联系起来是迫切需要的。他们认为,为「国际商贸这一竞争领域」作准备的教育活动必须包括基本的语言能力:「读」、「写」、「说」和「听」。(美国教育委员会经济发展教育特别工作组的报告,《最好的行动》)。&/p&&p&&br&&/p&&p&(4)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在它1988年的报告中也把「说和听」列入它称为「基本学术研究能力」之内。「基本的学术研究能力是广泛的智力技能,它们是大学各学科领域有效工作的必不可少的东西。尽管这些学术研究技能不是某学科的特殊东西,但是它们起到连接各学科知识的桥梁作用。基本的学术研究能力包括读、写、听、说、数学、推理和研究。」(大学委员会,《大学的学术准备》)。&/p&&p&&br&&/p&&p&(5)帕伊蒂亚社是由莫蒂默·艾德勒,雅克·巴曾,欧内斯特·博亚尔和其他一些人组成的,它曾提出过一个加强公共教育的建议,这个建议详细叙述了有效教学的必不可少的智力技能。「应该获得的是读、写、说、听、观察、衡量、估计和计算等技能。它们是语言学的、数学的和科学的技能。每位想在学校或其他地方学到些东西的人都需要这些技能。」(帕伊蒂亚社,《帕伊蒂亚建议》)。&/p&&p&&br&&/p&&p&(6)美国科学促进协会曾发表过由全国科技教育联合会拟定的一份报告,这个报告陈述说,学生们应该能够「区分好的论证和坏的论证」。(美国科学促进协会,《2061工程,第一阶段报告》)。&/p&&p&&br&&/p&&p&辩论之所以是与众不同的,是因为它的独一无二的辩证形式,它在检验各种思想的过程中提供了智力冲突的机会。提出一个论证是一个学生能从事的最复杂的认识行为之一。为提出一个论证,学生需要研究问题(需要有关使用图书馆和资料库的知识),组织资料,分析资料,综合各类不同资料,并且就可能产生的结论的质量评价资料。在这些工作后,为了论证能够成立,学生必须明白如何推理,必须能够识别和评论不同的推理方法,必须理解决策的逻辑。对听众来说,成功的论证交流反映出另一个认识技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复杂思想的能力。最后,学生们在辩论中的相互争论反映出一个更加综合的认知能力,即迅速地对他人的论点做出判断,并且详细阐述,或适应和维护以前的主张。&/p&&p&&br&&/p&&p&&b&注释:&/b&&/p&&p&&br&&/p&&p&① Arthur M. Schlesinger, Jr., The Cycles of American History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86, p. 293.&/p&&p&② See Charles Sears Baldwin, Medieval Rhetoric and Poetic (New York: Macmillan, 1928), p. 3.&/p&&p&③ Kent R. Colbert, “The Effects of CEDA and NDT Debate Training on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Forensic Association, Vol.21 (1987), pp. 194—201.&/p&&p&④ A. Craig Baird, “General Education and the course in Argumentation”, The Grovel, Vol.38 (March 1956), p. 59.&/p&&p&⑤ James Robinson, “A Recent Graduate Examines His Forensic Experience,” The Gravel, Vol. 38 (March1956) p. 62.&/p&&p&⑥ Don R. Swanson,” Debate as Preparation for Law: Law Deans’ Reactions”. Presented at the western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1970.&/p&&p&⑦ Time, November 21, 1988, P. 47.&/p&&p&⑧ Ralck G. Nicholas and Leonard A. Stevens, Are you listening? (New York: McGraw-Hill, 1957), p. ix.&/p&&p&⑨ Ibid, p. 141.&/p&&hr&&h2&&b&Ⅲ. 辩论的道德标准&/b&&/h2&&p&&br&&/p&&p&因为我们把辩论作为影响人类行为的方法,成熟的和有责任心的辩手便自然会关心辩论的道德标准问题。第二次全国辩论发展会议一致通过了「学生道德准则」和「教师道德准则」。下面是这些准则的记录,诚恳地建议你仔细阅读并思考。以下是详尽的、辩论社团共同遵守的辩论道德标准。&/p&&p&&br&&/p&&p&&b&A. 学生道德标准&/b&&/p&&p&&br&&/p&&p&学生辩手应该遵循高尚的道德标准。在这里我们关心的是学生们自己的道德选择,而不是辩论教育家或评委的标准。学生们的道德责任是本质上的东西,因为辩论的价值直接决定于所涉及的学生们的整体观念。&b&因此,诚实、公正、避免欺骗、避免误引或不诚实的交流行为是每个参加者的义务。&/b&学生们应该努力以正当的观点来看待比赛,必须审慎对待辩论中的道德抉择一样。&b&评价胜利目标,必须限定在「具有学术价值的战略选择」框架内。辩论比赛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方法。&/b&&/p&&p&&br&&/p&&p&此外,参加辩论的学生们必须记住辩论是口头的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学生们应该力求口头表达思想能打动听众,这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也是他们的责任。以晦涩难懂的方式表达思想这不是辩论要求的过程。&b&辩论的相互影响的特点意味着蔑视、贬低或其他侮辱他人人格的行为都是极其不利于辩论的&/b&,因为它们是与教育和个人成长的目标相冲突的。有道德的参赛者承认其他人的权利,他们在交流中尊重对手、同事和评论家。&/p&&p&&br&&/p&&p&学生辩手应该带着对辩论原则和目标的尊重来进行比赛。&b&如果在使用概念时毫无根据地改变词义,那就是对语言的不诚实和不尊重;如果故意运用似是而非的推理策略,那就是对辩论决策过程的不诚实和不尊重……&/b&&/p&&p&&br&&/p&&p&在辩论中证据起着重要作用。&b&没有证据的论证再有力也比不过有证据支撑的论证。如果证据是不具代表性的、歪曲的,或捏造的,那么根据它们所得出的结论就会毫无价值,这在道德上站不住脚的。&/b&要理解这些涵义,辩手不仅应该熟知发现和记录证据的学术方法,而且还应该熟悉证据在批判性决策中的作用。辩手所用的证据的内容和引文都应该由对方公开检查,辩手应该只使用公众能接触到的、可以被他人公开评估的证据。&/p&&p&&br&&/p&&p&&b&辩手在他们的讲演中应该明确他们所使用的全部证据的来源&/b&,是指要明确有关作者和出版地以及出版日期等这些可获取的资料的可靠性。不指出证据的来源是否认听众评估资料的质量的机会。&b&因为证据的有力与否是由所引用的个人的资格决定的&/b&,所以资料来源对任何一个评估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p&&p&&br&&/p&&p&&b&无论证据是不是由他们亲自调研过的,辩手都应该对他们所使用的全部证据的真实性负责。&/b&辩手不应该引用被歪曲和捏造的证据。&b&要避免受到被歪曲证据的连带责任&/b&,辩手应该先问一问证据是否在质量、数量和可能性上有出入,作者的主张以多大程度影响正在辩论中的问题。任何这类的偏差都应该避免,因为这种改变可能对辩手的论点造成不正当的影响……&/p&&p&&br&&/p&&p&参加辩论比赛的学生们共享了一个学习、经历个人成长的独一无二的机会。&b&一旦他们承认创造和保持此种辩论教学的机会是他们的责任,这个比赛环境就能最好地帮助他们及其他一同从事辩论活动的学生们实现辩论的意义。&/b&&/p&&p&&br&&/p&&p&&b&学生们应该记住辩论比赛是经常接受公众监督的,对辩论活动的任何反应都可能在辩论活动的未来道路上起到推动或阻挠作用。&/b&因此,学生们应该慎重考虑他们所提出的主张的内在价值,也应仔细考虑他们的行为所体现的价值。&b&造成敌意和不尊重辩论的交流最终会减少辩论对所有参与者及其他旁观者的作用,因而一定应极力避免这种行为。&/b&&/p&&p&&br&&/p&&p&正如在这节开始时所说的那样,本节的目的是概括出一个适合整个辩论界的道德观。尽管我们已经明确了辩论活动的某些直接参与者,还有其他一些虽然不是中心人物,但仍然很重要的辩论界人士,他们也应该担负道德责任。&b&因为辩论是一种宝贵的教学经验,它有利于所有学生,所以提供这种经验,并且指出保证此种经验有用和高质量的办法便成了学术机构道义上的义务。&/b&同样,得益于这种经验的那些辩论活动的毕业生们,他们应该继续工作,以便让这种经验继续对他人有用,这也是他们道义上的义务。&b&未来的辩论活动掌握在这个领域里的所有人的手中。&/b&&/p&&p&&br&&/p&&p&在关于某些做法的道德与否问题上,辩论界确实存在不同意见。辩手和指导教师可以从对下面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找到最全面可靠的指导性东西:&b&在「长久的道德标准与教育目标」和「暂时的获得比赛成绩目标」之间,我更关心前者吗?&/b& 如果真诚的回答是「是」,那么在某一具体问题上的决策或许就是道德高尚的了。&/p&&hr&&p&&b&B. 教师的道德准则&/b&&/p&&p&&br&&/p&&p&在任何辩论安排中,在参与者们进行各个方面的活动时,他们所作的各种决定都具有道德涵义。为所有的参与者创造最大程度道德发展和行为的机会,这正是论辩教师们的责任所在。因为教师通常起着不同角色的作用,包括教练、评委和比赛管理人员。所以,分别考虑这些角色在道德上的责任是很重要的。&/p&&p&&br&&/p&&p&由于论辩练赛要是个教学活动,&b&所以作为教练的教师应该尽力强调成功竞争前的学习&/b&,应该把这个观点灌输给每一位学生。学生们的天赋、经验、动机和目的各有不同,这就要求教练们根据学生的需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然而,与此同时,&b&教练的努力应补充而不是取代学生们的努力。&/b&许多论辩赛都可称为是辩论课程的实习,教师应努力教给学生们正确推理的原则和目标。&b&论辩赛通常是由持高学术标准的学术机构赞助的,因此应努力教会学生做学问的严谨&/b&。&/p&&p&&br&&/p&&p&虽然论辩练习具有方法各异和活动众多的特点,它们仍然具有一个共同的兴趣,那就是达到论辩的至善至美。因此,&b&教师们应时刻记住容忍就是美德这句话,尽量避免带有偏见地诋毁其他的教师和学生,避免给别人的方案或活动抹黑。&/b&因为所有的学生都会在某一层次上得益于论辩经验,并且,不论学生们层次如何,水平高低,他们都需要教师的注意和尽心尽力地教。所以教师应公平对待所有学生,努力使他们获得适当的和挑战性的学习的平等机会。&/p&&p&&br&&/p&&p&评委是论辩这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们为全面和自由地进行思想活动贡献参与者,因为是他们在引导参与辩论学生的各种行为。正因如此,评委必须细致地斟酌两件必须考虑的事:&b&第一,对任何观点,即使是不流行的、不现实的或有敌意的观点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第二,以对社会负责的方式指导学生们的行为、态度和信仰。&/b&从根本上讲,所有的判断都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干涉性的,因此,忠诚地运用其专业评委知识权衡这两件事,是所有评委的道义上的责任。下列的准则目的是帮助评委作出决定。&/p&&p&&br&&/p&&p&&b&评委应永远为促进和保护知识交流这一过程而工作。&/b&为达到促进正确检验各种思想观点这个目的,评委应该肯定学生们在选择和组织论辩演说稿方面的创造力,任何建立在偏见和个人喜爱基础上的妨碍行为都应被阻止。&b&评委应永远努力做出公正决定,并根据比赛规则把原因完完全全地讲述出来&/b&,所以,他们应该尽力让自己从利益冲突或偏见中解脱出来,因为这有害于公正判决的。在不能确认作者用意的前提下需要对某些事件作出解释时,评委应该尊重学生的各种各样的解释。遵守比赛或所参与项目的规则是评委的道义责任。&/p&&p&&br&&/p&&p&另外,&b&评委们有一个明确的义务,那就是抵制有害于论辩发展的行动。认识到证据和其他资料的优质性和真实性是非常重要的,评委认为不能用违背证据标准的观点来评价学生们的用意。&/b&评委应该对与前面第A部分里讨论的标准不相符的资料的证明力持怀疑态度,并应该运用适当的约束力。评委还要认识到,对于他们而言公正评判是第一位的而非如教练一般对特定的学生负责,他们判比赛应该凭良心做事。让学生在比赛中争取胜利是教练的职责,而非评委的主要责任。&/p&&p&&br&&/p&&p&此外,评委是否和在多大程度上介入辩论过程是需要仔细斟酌的。辩论赛的评委应该考虑到,辩论的竞技性本质为双方提供了一个发现观点的薄弱或不适当之处的机会,有时辩手对某一论点和证据的了解会超过评委。当考虑到这一点时便知道要减少不必要的干预。&/p&&p&&br&&/p&&p&最后,因为评委本身起着教育作用,所以&b&所有的评委都应该谨慎考虑,熟知赛会和个人的论辩判准&/b&,力求深刻和认真地做出判断。&b&如果要雇佣非专业的评委或专业水平不够的评委评判比赛,那主办方和教练就必须采取行动&/b&确保这些评委的评判能给学生们提供高质量的学习经历。&/p&&p&&br&&/p&&p&比赛的组织者在管理比赛时,应该尽力保证所有学生有同等机会发挥其最大才能。主办方应该特别认识到有关赛事程序和评委安排的问题,他们应该使所有参赛同学享有高质量的和公平的学习经历。另外,比赛不应进行暗箱操作,应该公开遵循有关的专业规则。&/p&&p&&br&&/p&&p&在招收学生时,辩论指导老师应该慎重、诚实和公开,学生们有权自由选择和改换学校。然而,教师应该体察到干扰他人教学计划的问题,他们应该在不损害现有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情况下招收新生。他们应该诚实地评价现有招生方案和其他教学机构的优势和劣势,以保证学生们的最大利益(包括其他非辩论性的学术利益),这些利益应优先于招生方案的竞争性利益。&/p&&p&&br&&/p&&p&&b&不论辩论指导老师担当哪个特殊角色,他们还有其他道义上的责任。&/b&教师在所有职位上都起着该职位的角色典范作用,对其他教师、助教、毕业生、以及在校学生来说,他们都发挥着这种角色的作用。因此他们应该力争以自己的行动体现最高尚的道德标准。他们应该永远使自己的行动与职业相一致,应尊重学生的尊严和民权。由于种族、性别、年龄、宗教、民族,或其他毫不相干的因素,而折磨或歧视学生的行为应特别地受到谴责。辩论教师不应该给予学生们过多的负担,从而使得他们的非辩论性的教学目标和活动受到损害。&/p&&p&&br&&/p&&p&&b&教师也应该让参与者知道论辩比赛的内在道德选择以及道德行为的本质和需要。&/b&他们应该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自我观察动机和行为的能力,探究可选择的道德决策的能力以及做出明智抉择的能力。为了强调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教师们应该规定出明确的和适当的措施,巩固和弘扬模范行为,&b&在必要之时惩治不道德行为&/b&。另外,教师们应该仔细研究一下,比赛规则和形式是以何种方式来鼓励或阻碍道德行为的,应该经常完善和调整规则使之达到与道德观的一致。简而言之,辩论教师应该在整个辩论界倡导道德观念和行为。&/p&&hr&&h2&&b&练 习&/b&&/h2&&p&1.以最近某场政治运动中的一次特别辩论为例,写一篇简短的报告,描述辩手所使用的步骤。&/p&&p&2.参加一次法庭审讯。写一篇简短的报告,描述这次法庭辩论,指出它与学术型辩论的相似与相异处。&/p&&p&3.分析最近新闻里的一场非正式辩论。写一篇简短报告,确切指出辩论各方的主要人物和辩论的主题。&/p&&p&4.写一篇简短的报告,介绍你校学术型辩论的历史。特别请老师给你辅导;你可以就此问题写一篇较长的报告作为学期论文。&/p&&p&5.在演讲学会或辩论团体的近期刊物上找一篇关于辩论的价值的文章,就此写一篇简短报告。&/p&&p&6.写一篇五分钟长的讲演稿,用作你校的新生指导纲领,你要在其中提出学术型辩论的价值。&/p&&p&7.参加一次课堂讨论,讲述辩论所培养的各种必须的熟练化是如何的重要。&/p&&p&8.参加一次课堂讨论,就指导课堂辩论的道德准则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加以叙述。&/p&
[本系列是对美国权威辩论教材《论证与辩论》 (ARGUMENTATION AND DEBATE 8th edition)进行的重新编校。该书曾于1996年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原名《辩论与论辩》。] 【编者按】在华语辩论中,辩手常常会困惑:「参加辩论赛的意义究竟在哪里?」而这一问题…
&p&单身狗,异地狗,加班狗,学生狗……&/p&&br&&p&这些词里的狗,不是名词,不是一个物种,而是一个形容词,它形容一种状态,简单的概括一下就是“可怜”二字。&b&中国网民喜欢用狗这种动物来自嘲,描述自己不堪的处境,这是一种无奈的幽默。&/b&&/p&&p&狗常常是忠诚的代名词,但同时更加是可怜的代名词。&b&最常用到的就是“摇尾乞怜”&/b&,每每听到这个词,我的脑海里都能想象出那样一副画面:&/p&&p&一只毛茸茸的小狗坐在我的面前,屁股后面的尾巴不停地摆动,扬起一阵灰尘,睁着两只泪汪汪的大眼睛望着我,嘴巴里还时不时的发出几声嘶鸣。只要向它伸出脚,它的舌头就伸出来了,像刷子一样在脚上来回舔舐。&/p&&p&&b&这时,一脚将它踢开,这就是一出悲剧。&/b&&/p&&p&前段时间,我独自去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名叫&b&《一条狗的使命》&/b&,观影的过程中几度偷偷抹眼泪,导演之前的一部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也是赚足了观众的热泪。&/p&&p&再用旁光看看周围的人大部分也都和我一样,若是当时就开灯,怕是能看到不少红着的双眼,无论男女。&/p&&p&这时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疑问:&b&为什么以“狗”为主角的电影总是这么催人泪下?&/b&&/p&&p&在影视作品中,&b&“狗”这个形象的催泪能力几乎可以和“妈妈”、“母亲”之类的形象相媲美。&/b&因为从某方面来讲,狗就像妈妈一样,它没有自己的生活,没有自己的喜好,甚至没有自己的朋友,它的一切都献给了那个“主人”。&/p&&br&&p&&b&这份沉甸甸的爱与责任压在心上&/b&,固然令人倍感亲密,但也难免令人压抑、沉重。&/p&&p&牧师问:Doge,你是否选择这个人作为你的主人?你是否愿意无论是顺境或逆境,富裕或贫穷,健康或疾病,快乐或忧愁,你都将毫无保留地爱她,对她忠诚直到永远?&/p&&p&Doge:汪汪。(&b&愿意&/b&)&/p&&br&&p&所以说男朋友之类的就不要提了,那么多女孩子都在“十年的狗和一年的男朋友”之间果断的做出了选择,更有甚者认为“十年的男朋友”也比不上“一年的狗”。&/p&&p&&b&因为“毫无保留的爱且忠诚到永远”这句话,男朋友做不到,狗可以。&/b&&/p&&p&但同样作为最受人类欢迎的宠物之一的猫,有猫的电影多是喜剧,它在影视作品中的形象却多是慵懒、狡猾、潇洒、高冷,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系列电影《加菲猫》里面那只圆滚滚、贱兮兮的加菲猫。&/p&&br&&p&&b&影视作品中的猫永远摆出一副“你算老几”的表情&/b&:老子愿意住你家,吃你的饭已经很给你面子了!你应该感恩戴德!不要叽叽歪歪的老缠着我,搞清楚谁才是主子!&/p&&p&对比狗和猫的形象与习惯会发现,为什么同是广受欢迎的萌宠,狗却总是带着一种悲情的色彩,而猫则是一副人生赢家的姿态。&b&其中的差别就在于它们保留的那一份自我。&/b&&/p&&p&是把自我寄托在自己的身上,还是寄托在别人的身上。&/p&&p&&b&如果寄托在别人的身上,那你的命运也就只能由那个人来掌控了。&/b&一条狗找到了一个好主人,那就是一个幸福的故事;找到了一个坏主人,那自然是一场悲剧。&/p&&p&&b&人更是这样。&/b&&/p&&p&&b&我有一个女性朋友U&/b&,她有一张典型的萝莉面孔,声音非常甜美,绝对是许多宅男心中理想的另一半。&b&但U的性格软弱,遇事也从来没有主见,对男友言听计从&/b&,两人之间也很少吵架,因为都是男方像家长似的在教育U。&/p&&p&周围的朋友偶尔聊起他们的时候,&b&都说U像是找了一个爸爸,尽管两人的年龄相差无几。&/b&不过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也的确让许多人都感到羡慕,有人几乎觉得是天生一对了。&/p&&p&很多女孩们都想找到这样一个能照顾自己、在自己困惑迷茫替自己拿主意的人。很多男孩也想找一个千依百顺、娇俏可爱的软妹子。&b&这似乎也是许多家长们的普遍期待。&/b&&/p&&br&&p&然而好景不长,有一天突然听朋友说起,&b&U住进了医院,据说是因为自杀。&/b&自杀的原因是她的男友突然要和她分手,说是“性格不和”,这对她来说就像晴天霹雳,她也无法接受“性格不和”这样的理由。&/p&&p&如果真是性格不合,那他们在一起的那几年,&b&那些甜蜜的时光莫非都是做梦吗?&/b&&/p&&p&无数个电话、无数个消息,甚至到男友公司门口堵,U几乎用尽了所有的方法依然无法挽回男友。到了后来,男友干脆消失不见,不回复她任何的消息。&/p&&p&&b&这大概是她生命中第一次感到绝望&/b&,整个世界都突然崩塌粉碎一般,而她就跌入脚下的因地面崩裂而露出的黑洞中,不断地下坠不断地下坠,一直坠入无尽的黑暗中。她试图抓住身边的事物,而身边却空无一物。&/p&&p&我和几个朋友约好了时间,一起去医院看望她。在医院看到她的时候,我竟觉得好心疼,&b&之前那个脸上挂着阳光般笑容的可爱女孩跑到哪里去了?&/b&现在在我面前的,躺在病床上的女孩,面容憔悴,眼神涣散,哪怕在看到我们时她还在勉力的挤出一个笑容。&/p&&p&同去的几个人都不知该如何开口去安慰她,觉得说什么都是错的。一个女孩坐在她旁边抓起她的手,透过手腕上包扎的纱布,还能看到一点血迹。&/p&&br&&p&&b&沉吟了半晌才突然说了一声:你在为谁活?&/b&&/p&&p&&b&我突然觉得这时的U就像一只被抛弃的小狗&/b&,她卧在床上无力的摇着尾巴,发出阵阵低声的嘶鸣,很显然她遇到了一个“坏主人”。她把一切乃至自我都寄托在一个“主人”身上,当这个“主人”消失不见,她的自我、她的世界也就跟着一起瓦解殆尽。&/p&&p&在感情中,&b&丢弃掉自我做一只千依百顺的“狗狗”,而寄希望于遇到一个“好主人”,这样的几率无异于中彩票&/b&,你永远也不知道眼前的这个“好主人”什么时候会突然消失不见。&/p&&p&这几乎是一个注定的悲剧,而更可悲的是,&b&这个“主人”不会为你流一滴泪。&/b&&/p&&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CESwqOnE9bSKra3L9xE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CESwqOn&/span&&span class=&invisible&&E9bSKra3L9xEa&/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br&&p&本文为野马青年原创,首发于公众号野马青年(yemayouth),如需转载,请发送邮件到 &a href=&mailto:&&&/a&,关注野马青年,一个人过的精彩,才能与世界相爱。 &/p&
单身狗,异地狗,加班狗,学生狗…… 这些词里的狗,不是名词,不是一个物种,而是一个形容词,它形容一种状态,简单的概括一下就是“可怜”二字。中国网民喜欢用狗这种动物来自嘲,描述自己不堪的处境,这是一种无奈的幽默。狗常常是忠诚的代名词,但同时…
面试能看出来毛线,现在公司招聘都很多融入无领导小组讨论了,唯有实战!实战!实战!才能看出一个人究竟适不适合这个地方。&br&&br&我们校辩招新一般有三轮,第一轮也是面试,但不是为了挑人而是为了刷人,普通话极其不标准的,看到评委不敢直视怯懦的,一个观点重复二百遍说不清的,眉飞色舞一通瞎扯就是不讲重点的,上来摆谱就装自己是大爷的,性格孤僻无法团队协作的,对不起我们庙太小,门口参观一下即可,就不必进来一探究竟了。&br&&br&第一轮面试结束我们会留下48个人,然后直接随机分队友发辩题一星期讨论之后上场开撕,在他们撕的这段时间里不要思考辩题,输赢一点卵用都没有,仔细观察谁反映比较快啊,谁起到一个控场作用啊,谁节奏感比较好啊等等等等,再刷24个,当然不是正反方整队刷,是把一场比赛里无论哪一方表现好的都留下,平庸的刷了。由于是入队赛所以难度适当降低我们会选一些是否类的辩题,对衡量标准的把握和设立没什么要求。&br&&br&第二轮就已经那么残暴了,最后一轮当然同样也是不怂肛正面,再一次把队伍随机打乱分配,当然这个打乱不是真的乱一定要考虑到辩位的安排、不然给一个队安排四个一辩进去那我真是在评比赛的时候只想选择死亡!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其实辩手真的只有在看比赛的时候才会发现哪些人适合做一名辩手。&br&&br&因为每一个打辩论的人都是一个很主观的个体,我们在看比赛的时候通常都会站在上帝视角不由自主的把自己带入到比赛双方之中,会想:如果我是正方那么对方这个框架我就会这么去拆,如果我是反方这个点我肯定不会放直接强推战场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然而当我发现我的想法被场下刚刚入校的孩子以一种非常生涩的手法演绎出来的时候我除了认可外更多的会有一种感动,好像能隐约感受到冥冥之中有一股传承的力量让我想用心去带好台下这些年前的孩子让他们认识辩论,了解辩论最后像我一样疯狂的爱上辩论。&br&&br&我一共带了三届校辩论队,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队员一路跌跌撞撞的走来当了队长也可以说是教练直到现在已经毕业了,可时常还是会想起那个曾经让我哭过笑过永远无法忘却的地方(对不起跑一下题,情到深处多多谅解)&br&&br&最后,选拔队员的方法固然多种多样,但是最最不能缺少的是一个老队员对于辩论的信仰,只要你秉持着这份把你的热爱传承下去的信念,无论如何都会在那些年前的面孔上发现常人察觉不到的闪光的地方,努力吧,路还很长,招新只是个开始,要对得起那些期待的身影啊!&br&&figure&&im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src=&https://pic3.zhimg.com/b0fd95de65084ada06b2f43f289bd7b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b0fd95de65084ada06b2f43f289bd7ba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960& src=&https://pic1.zhimg.com/417bb67c0750b6cec6bdc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417bb67c0750b6cec6bdc4_r.jpg&&&/figure&&br&&br&&br&&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src=&https://pic3.zhimg.com/869e72da48b07b8dec913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869e72da48b07b8dec913e_r.jp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175& data-rawheight=&720& src=&https://pic1.zhimg.com/a566df0a0abd23da3e495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7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a566df0a0abd23da3e4958_r.jpg&&&/figure&&br&&br&&br&借机怀念一下还望各位包涵。
面试能看出来毛线,现在公司招聘都很多融入无领导小组讨论了,唯有实战!实战!实战!才能看出一个人究竟适不适合这个地方。 我们校辩招新一般有三轮,第一轮也是面试,但不是为了挑人而是为了刷人,普通话极其不标准的,看到评委不敢直视怯懦的,一个观点…
&p&贴一篇寒假写给队内学弟学妹的,想说的基本都在里面了&br&------------------------------------------------------------------------------------&br&序言&br&写这篇文章主要是想和大一的新队员们谈谈我对辩论的理解(虽然我知道你们一定会说太长不看),辩论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从来都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所以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的可能并不适用于每个辩题或者每个辩手,不过我希望萌新们在今后的比赛生涯中也能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辩论体系。另外特别感谢这些年带我打各种比赛的校队院队的大家,你们在辩论和生活上真的都教了我很多很多。最后限于本人的水平,本文的疏漏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辩论同仁予以指正。&br&辩论是什么&br&首先我们来区分一下以下的几个概念:说服、谈判和辩论。什么叫说服,什么叫谈判,什么叫辩论。&br&一般来说,当我们为了达成某个目标进行讨论的时候,如果最终的决定权在讨论的某一方,就叫做说服。比如小时候为了让妈妈给你买变形金刚,你说:“麻麻,你就给我买嘛,我保证这学期的语文和数学都考100分。”这种情况下买不买是由你妈决定的,如果她说:“买买买。”那当然皆大欢喜,但如果她说:“买什么,滚回去写你的作业。”这个时候你也没什么办法。你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去说服你妈给你买变形金刚,所以决定权在讨论的一方的时候就叫做说服。&br&而所谓的谈判呢,是双方都有一定的决定权,大家通过交换条件来达成一致。刚刚这个例子,你妈说不给你买的时候,你突然说不买我就不吃饭了,然后回家就真的一天没吃东西。你妈当然不希望你绝食饿死对不对,但如果就此妥协这小兔崽子以后就管不住了。这个时候双方都有一定的决定权了,你自己决定吃不吃饭,你妈决定给不给你买变形金刚,于是两边就可以开始谈判了。所以我们说当一场讨论的决定权在双方的时候就叫做谈判。&br&最后,如果最终决定权不在双方而是在独立的第三方的时候,这种讨论就叫做辩论。依然是这个例子,我们拓展一下。假设你有一个双胞胎弟弟,你们两个都想买变形金刚,可是店里只剩最后一个了。兄弟两个就要为了给谁买进行辩论,评委就是你妈。你弟首先一招中宫直进,“哥,孔融让梨的故事听说过吗,谦让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这个变形金刚就让给弟弟我吧”。这个时候错误的示范是,你上去就是一脚,“滚你丫的,不就比我晚出来五分钟吗,别想占老子便宜。”完犊子了,你弟顺势往地上一蹲哭的稀里哗啦,你妈为了安慰他就给他买了变形金刚并罚你一星期不许看电视。正确的示范是什么,你说:“对啊,谦让是多么重要的传统美德啊,和它相比变形金刚算得了什么呢,但你可是我的弟弟啊,我又怎么能陷你于不义呢,所以还是让我当这个不谦让的人,勉为其难把这个变形金刚收下吧。”你妈被你这富有哲理的辩论给镇住了,觉得“此子长大必成大器”于是就把变形金刚买给你了。&br&所以辩论其实不是让你来说服对方辩友的,不可能说你虎躯一震,散发出王霸之气让对面折服自己投降了。辩论也不是让你来和对方谈判的,你让了很多对己方有利的战场出去了,对方不会感激涕零就这样同意你几个观点只会趁机痛打落水狗,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辩论场上不能同意对方,但你永远都不可能通过让出某些部分的讨论来直接换取胜利的。辩论是来告诉评委和观众,我们比对方有道理的。&br&很多时候辩手会认为自己雄辩滔滔,论证一环扣一环,结果对面上来就是:“对方辩友今天的论述有几点谬误,我来为大家指出。”这样的才是辩论的常态。但这时候大家千万不要很生气地怼回去,就算你让对方气的快炸了,说不出话来也不代表你就赢了,评委和观众甚至还会因此觉得你没有风度并对对方产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鑫该不该被谴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