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适合在小城市民宿开设吗

原标题:淳安县:穷山恶水宕里村改造后成了网红民宿村 村民告别抓鱼、种树、外出打工

每年暑期,千岛湖都会成为大杭州亲子避暑游的首选地。

不过,早已名声在外的千岛湖,一到节假日,往往一房难求,这让不少人心塞。

如果能把城中村改造,和产城融合、产业富民结合起来,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淳安在宕里村做了一次大手笔尝试,结果——在旧城改造的同时,发展起了80多家民宿和农家乐。

一批生意兴隆的幸福村民,从此告别了抓鱼、种树、外出打工,在家乡的优越环境里安居,创业创新。

让百姓在城市更新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通过整治家乡故土,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是淳安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同步探索基层规划、国土、住建等职能融合管理的一次成功的新突破。

村民用自建安置房开办民宿

过上了“以房养房、以房养老”的好日子

新晋“网红民宿村”宕里村,位于淳安经济开发区(青溪新城)坪山工业园区。

如果你从杭州出发去千岛湖,它就在下了高速去千岛湖城区的必经之路上。沿着千岛湖大道,经过客运中心,会看到右手边一排排崭新的房屋,都是四层半的农居小楼,灰色和黄色相间的外墙,这里就是宕里村。

思乡民宿、阿笨民宿、别树阁民宿、千屿民宿、琳龙鱼馆、喜满园鱼庄……一个个醒目的招牌映入眼帘。

不少农居小楼门口,用旧瓦片、竹子、木头、坛坛罐罐、石磨、蓑衣、农具,还有附近山上挖来的花木,装点出一个个小清新的庭院,能看出主人们花了不少心思。

这里住宿价格相对实惠,一个普通标间平时住一晚一般价格在100-200元之间,到了“五一”、“十一”黄金周,最贵涨到300-400元。

郑大姐家的农居房占地110平方米,四层半一共12个房间,楼上楼下加起来,建筑面积有近600平方米。

“我们以前住的地方离这里不远,那个时候,村子里几乎都是二层楼的泥土房,大多是二三十年前建的。下雨天经常漏水,很多房子成了危房,有些还倒塌了。每当台风天,村民都提心吊胆的。”

郑大姐说,“2014年,我们宕里村整体拆迁。两年前,我们搬进了自建的新房子。我们家造这幢房子,花了40多万,内部装修又花了50多万。”

宕里村的拆迁安置有个特点,就是允许“农居点建房安置”,这在大杭州范围内屈指可数。

“这是我们宕里村让其他拆迁村民最羡慕的地方,拆迁农户除了公寓房安置、货币安置外,还可以选择农居点建房安置。抽签决定安置房建房位置,房子自己来造,但外观和室内格局都是要求统一的。”宕里村村主任胡永豹说。

以前要抓鱼、种树、外出打工

现在自己在家创业当老板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搬进新居后,郑大姐和其他村民一样,在自建房屋里开办起了民宿,过起了“以房养房、以房养老”的幸福生活。

“去年开民宿生意还不错,到了节假日几乎是满房的。但是开民宿要操心的事情多,每天要收拾搞卫生,一个人不太忙得过来。去年,我家添了小孙女,我跟儿媳妇两个人忙着照顾小家伙,民宿就不做了,现在把空余的房间租出去,每间房月租有800元-1000元,肯定是要比外出打工赚得多,也不耽误我们忙家里的事。”郑大姐很满足。

宕里村是青溪新城所辖五个行政村之一,由宕里自然村和求坑自然村合并而成,面积11.18平方公里。

几十年前,宕里村穷苦偏僻,穷山恶水。最近几年,许多县重点项目相继落地宕里村,地理位置优势凸显。

“现在的宕里新村,占地面积约100亩,是淳安县面积最大的农居点,也是淳安发展潜力最优的农居点。四周环绕客运中心、中小学校、工业园区,不仅交通发达,旁边还有淳安最大的客运集散中心、千岛湖啤酒小镇等,离珍珠半岛广场、东南湖区旅游码头也很近,商业地理优势也非常明显。”胡永豹说。

“以前的村民靠抓鱼、种水果或外出打工赚钱养家。现在的村民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安置房里开办民宿,经营农家乐,村民收入增加了,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透露,“一般来说,两口子经营民宿,生意还过得去的,一年下来收入8万-10万元没问题。”

截至目前,宕里村已经有80余家农户开办了民宿和农家乐等,初步形成宕里特色民宿产业。

下一步,这里还打算创办外地老年人养老度假基地;利用后山林地,开发采摘观光旅游业,“让游客吃住在村里,浏览观光在后山”。

汾口镇打造“现代生态田园小城市”

“利市篮”等文化元素融入小城镇建设

城中村改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老百姓得利益,得实惠。

淳安在开展征地拆迁、村镇环境整治、配套设施建设等专项行动的同时,不失时机地结合了“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五水共治”等元素。

比如汾口镇城中村改造,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制定了“现代生态田园小城市”的发展方向。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特色,融入到整治行动中,这是汾口镇的一大亮点。

拿“利市篮”来说,这是汾口一带操办喜事必备的器具。

相传一千多年前,“利市篮”从宫中传至汾口。这种篮子由竹篾劈出的细丝编成,造型十分考究精制,手把上编出喜字或人名,篮盖上编出“福”字,有的还要编上吉祥物,加上颜色搭配相当漂亮。

当地村民认为使用它能带来财气与好运,于是一代一代模仿编制相传至今。直到现在,当地人遇到婚嫁成亲、生日祝寿、喜迁新居、金榜题名等喜事,还会使用“利市篮”。

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元素,在环境综合整治时,“利市篮”被应用到城镇节点与环境设施当中。

目前,汾口镇几条主要道路的隔离栏,绿化花盆都被做成了“利市篮”造型,带有“福”字的篮盖还镶嵌到护栏当中,形成了一道独有的风景。另外,在汾口入镇口,还建有“利市篮”造型的雕像。

淳安已完成城中村改造2015户

城中村改造是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品位、改善群众生活的有力抓手。

2013年以来,淳安先后完成千岛湖镇排岭村、东庄村涉及476户1588人撤村建居工作,征收房屋建筑面积达23.7万平方米。

2017年淳安县制定城中村改造任务为2万平方米,实际完成26.19万方,完成率为1309.5%。2018年,淳安截至目前已完成城中村改造2015户,面积99.12万平方米。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淳安突出规划引领,积极推进城市设计全覆盖。先后完成了城市有机更新总体规划、高铁新区控规修编、城市北门户区块城市设计、高山区块控规修编、撤村建居区域控规、南山有机更新规划等,并在周边合理布局学校、医院、停车场、公园等设施,完善交通配套、商务配套、生活配套,美化提升环境,注重留用地选址和开放,带动零星地块改造,实现与城中村改造地块同步建设、同步开发、同步使用。

在编制汾口镇、文昌镇等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中,淳安重点村庄编制村庄设计和农房设计,深入推进农民建房带方案审批,着力打造具有农村特色韵味,体现千岛湖品位的风情小村落。(淳安县城改办供图)

淳安宕里村城中村改造后新面貌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据调查,外国游客来中国的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其实,即使是中国人,也对他地(特别是少数民族等)的民俗风情感兴趣。尤其是现在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旅游也成为 一种精神需求。如此看来,民俗风情旅游不仅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而且也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像、"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同时,成为当地吸引外来游客的一种途经。于是,“民宿短租”便应运而生,开创了小城市旅游的新模式 。

  “民宿短租”开创了小城市旅游的新模式。

  之所以说“民宿短租”开创了小城市旅游的新模式,是因为 :

  民俗旅游因其地域及文化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而成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文化的欣赏体验是需要停下脚步静下心来的,“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到此一游”是不行的。在一个小城镇一个小乡村停留几天,体验一下当地群众的生活,没有比“民宿”更能让游客有一种 “当一回××人”的感觉了。住宿酒店内绝对不会有融入当地生活的“过瘾”享受。

  “民宿短租”可让游客体验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

  民俗旅游应当是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但是,现在许多地区的民俗风情的旅游越来越抛离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语境,已经彻底仪式化了,戏剧化、仪式化的场景,南北千篇一律的旅游产品,使当地民俗生活失去其生存土壤,仅仅成为人们娱乐休闲、摆脱生活压抑的一种方式。无需置疑的是,民俗文化旅游的意义与价值在于体验异文化情调,而且是活生生的、真实的生活展现,旅游者需要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体验一次充满异域情调的旅游探险,种种煽情的语言激起旅游者的无限遐想。而“民宿短租”恰恰可以满足游客的这一需求。民俗文化的主题公园、民俗博物馆、城市展示厅、文化村、民俗表演 ……可以让“民宿短租”的效能发挥得淋漓至尽。当地的建筑、美食、服饰、民风民俗……可以让游客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当地历史文化,吸引更多游客来游玩。而这种体验,这种“慢生活”正是快节奏的城市人所需要的。

  “民宿短租”不仅可以促进小城镇旅游的发展,也能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黄山市目前创新的“民宿+旅游 ”、“民宿+互联网”、“民宿+文化”……不仅让城市居民利用空闲房屋因“民宿短租”而增加收益,方便外地游客吃住游玩,让外地游客近距离体验到徽文化的魅力,还因为可以住下来方便去附近的乡村游玩,从而在休闲娱乐中了解了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让乡村旅游从“农家乐”,进而“民宿游”,使乡村旅游由简单的、陈旧的、过渡性的初级版,升级为深度的、休闲的、度假的民宿游,成为一种更高业态的乡村旅游,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我们期待着“民宿短租”这种民俗旅游新模式发展得更快更好! (江春)

它是浙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旅游金名片,为全国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贡献出“浙江经验”

“最近几个月基本每天都是满房,很多客人回去隔了不到一个月就又来了。”位于杭州市桐庐县城南街道金牛村的民宿“朵拉小屋”,在老板王良英近一年的精心经营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里人。 在金牛村,像这样的“草根民宿”有十几家。“现在,村里的环境更好了,连地里的南瓜都成了抢手货。”王良英开心地说,民宿给金牛村带来的改变太大了。

在浙江,因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而实现蜕变的村庄遍布全省各地。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浙江省民宿已达16233家,参与创业就业农民近10万人,直接营业收入超过53.5亿元。

如今,民宿不仅成为浙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旅游金名片,还为全国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贡献出了“浙江经验”……

升级“农家乐”,桐庐走出民宿发展第一步

依附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金牛村从2013年开始着手发展民宿经济,全村都在普及民宿经济理念和相关政策扶持,民宿日渐红火,同时也越办越精。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各地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但在各地大力发展“农家乐”的时候,浙江桐庐开始尝试把“农家乐”升级成为“民宿”。

什么叫民宿?简单来讲,就是到乡村旅游时住在当地村民家里,体验一把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相对农家乐,民宿的经营及管理模式更明确,为用户提供的是更高端的服务。“最开始,乡村大部分都是餐饮为主的农家乐,村民没有民宿的概念,不知道也不认识民宿。”据桐庐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桐庐县农办)科长俞陆平回忆,为了摸索出民宿发展新出路,他们走访了全国许多地方,就什么是民宿、如何做到合法合规等问题寻找答案。

俞陆平介绍,为了让民宿“名正言顺”地发展,2013年,桐庐提出“发展乡村民宿产业是发展美丽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同年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美丽乡村民宿经济的实施意见》,启动了“乡乡有民宿”计划。响应计划,桐庐的多个乡土文化民宿,充分利用村落资源,把民宿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美丽田园结合在一起跨界发展。

比如,云夕·深澳里民宿将乡村老宅改成文艺书店,“民宿+书店”让深山古村更添书香;位于富春江畔的芦茨村,主打以文化体验为核心的“慢生活体验区”,把当地民间工艺与风俗人情融入民宿,形成了以乡村为载体的特色民宿聚集区。

民宿办起来了,如何规范化经营成了急需解决的新问题。2014年,桐庐推出民宿从业人员专业培训、上门办证、策划推介等服务,助跑乡村民宿发展。年末,桐庐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部门服务促进民宿产业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民宿的房屋设置、卫生安全等方面进行了范围界定。

同时,桐庐县农办还积极协调公安、工商、消防等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合力规范民宿发展。2015年,桐庐县颁发出首批6张民宿营业执照,民宿告别了无证经营的时代,也开启了浙江民宿持证照经营的大门。

这一年,杭州市颁布首个市级民宿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农村民宿产业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简化了民宿经营的办理程序,确定了开办民宿的7个条件。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也吸引了大批投资商。

王良英就是看到民宿既有政策支持,又有好前景,才决心放弃大城市外贸公司的职位,投入200多万元开了这家“朵拉小屋”。她说,从萌发打造“朵拉小屋”的想法,到建成后旅游、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联合“上门审批”,整个民宿的创办过程既省心又省力。

做深做透产业链,每个民宿都有独特内容和品质

2015年,桐庐县在调查闲置房屋的基础上,推出“空心村二次创业”改革方案,招引外来资金以出租、合作等模式发展民宿。

在桐庐,乡村民居整体依水而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来获取最经济、最方便的生活居住空间,而民宿进一步融合当地特色,增强外部改造和内部装修设计,全县民宿基本形成江南古韵文化、富春江慢生活文化、分水山水隐逸文化几大特色。

如环溪村是周敦颐后裔族居地,以“莲”闻名,定位为“清莲环溪”,对“爱莲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将“莲”元素深深植入民宿之中;坐落于江南古村落风景区的荻浦村,以古孝义文化为核心,挖掘古树、古戏曲等特色文化,努力打造“古风荻浦”;芦茨村位于富春江畔,主打以文化体验为核心的“慢生活体验区”。民宿聚集区以乡村为载体,摒弃城市发展形态,融入当地的民间工艺与风俗人情,与游客产生良好的互动关系。

桐庐县农办副主任吴国龙介绍,近年来,桐庐民宿不断营造“业”的生态,让农民在“家门口创业”,使不少“空心村”成为引领当地乡村发展,带动百姓致富的新亮点,既美化了乡村环境,又激活了村庄发展动能。

在鼓励全面发展民宿的同时,桐庐也没有忽视对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治理。2015年,桐庐共完成民宿污染治理项目10个,污水处理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在20个民宿示范村建设停车场、设立导向标识、成立民宿服务接待中心、完善村落公共配套服务,为桐庐县民宿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民宿“天空之城”位于桐庐县富春江镇慢生活体验区的茆坪村,名字取自民宿女主人的英文名Sky(天空),她此前在纺织厂工作跑业务时,一直憧憬着这样的生活——“有山有水有个家,有钱有闲背包走天下”。后来,她带着那份热忱和情怀来到这里,开了这家充满梦幻色彩的民宿。

“天空之城”是在废弃小学旧址上改造的白色三层小楼房,矗立在半山腰上。门口挂着各种精致盆栽,门前小溪水流潺潺,走上石头垒成的台阶,推开木门,宽敞的庭院畅然眼前,黑色轻钢点缀着白墙与绿色的植物搭配在一起,既融于山色,又风格鲜明。

“设计上增加了鲜明的欧美风格,又巧妙融入乡村自然之中。”“天空之城”工作人员说,每一个民宿人都讲究情怀,他们把每一位游客都当成朋友家人来对待,“游客要的不仅仅是住好吃好,更重要的是情感上的服务。”

“当前民宿业正面临升级,产品如果没有独特的内容和品质,很容易被淘汰。”俞陆平认为,做民宿要讲情怀,用匠心精雕细琢,提升品质留住游客,“民宿要有特色,一个民宿一个故事,一个民宿区域一本书。”

除了助推民宿品质升级,桐庐也在民宿产业链延伸上做深做透。“民宿经济要升级产业,就不能止于住宿,而是形成复合业态,做长民宿产业链。”

在俞陆平看来,做民宿要经历三个过程。首先,要把整个民宿产业环境打造得淋漓尽致,使游客赏心悦目,一看就想来。另外,不管是普通民宿还是精品民宿,房间一定要有留得住游客的元素,让客人进入民宿房间,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最后一点是满足客人情感需求。俞陆平开玩笑说,很多游客就是想到民宿来发呆,但即便只是发呆,也一定要让他们发得有意义,发得有情调,发得有感觉。

不只是桐庐,浙江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杭州西湖、桐庐、临安,嘉兴西塘、乌镇,湖州莫干山、长兴为代表的民宿集聚区,充分体现了精品民宿的引领示范作用,也推进了整个民宿产业结构调整和民宿经济转型升级。

作为全国第一个出台民宿标准的城市, 杭州西湖边的白乐桥村、青芝坞一带,是城市景区民宿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的民宿大多由当地农民的自建房改造而成,虽然风格各不相同,但每家都有一个充满绿植鲜花的庭院。独特的景观设计,随处可见的绿色植物,布置的细节体现主人的用心。

湖州莫干山是“洋家乐”品牌发源地,自2007年南非人高天成在此创办“三九坞”以来,外来资本不断涌入,莫干山区域的民宿也逐渐由小到大、由点汇面,形成了极具影响力的“洋家乐”品牌和民宿发展聚集区,同时也吸引了一批热爱乡村生态的人前来投资民宿。

而随着海岛游的兴起,近些年,海岛民宿逐渐流行起来,舟山群岛的一些渔民也腾出空房办起民宿,海岛民宿产业前景广阔。

浙江民宿花开满园,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民宿综合效益凸显,2017年,有122家民宿被评定为白金级、金宿级、银宿级民宿。

经过多年发展,浙江民宿逐渐在城市、景区、古镇、海岛、山村等分化出形态不同的民宿类群,一些品牌形象好、设计有特色、经营有内涵的民宿,更是逐渐成为了旅游热门地。

民宿首次被列入地方性法规范畴

按照“20+1+X”产业布局和中高端特色定位,桐庐先后出台三轮专项政策,短短几年时间实现了民宿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走在前列。

在桐庐启动“乡乡有民宿”计划后,2014年,杭州修订出台了《杭州市发展农村现代民宿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2016年1月,《浙江省旅游条例》正式实施,其中一大亮点,就是在国内首次将民宿列入地方性法规的范畴;2016年8月,浙江省公安厅制定出台了《浙江省民宿(农家乐)治安消防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民宿治安消防安全条件要求和特种行业许可证的审核发放程序,从政策层面解决民宿市场准入难题。2016年12月,浙江出台《关于确定民宿范围和条件的指导意见》,对民宿的规模、建筑、消防、经营管理等提出具体要求。

与此同时,浙江还尝试完善对经营户的理论指导。2017年3月,浙江省旅游局开发“民宿管理信息系统”,走村入户调研纠偏,完成1万余家民宿信息录入工作。在此基础上,省旅游局发布了《浙江民宿蓝皮书2017》,深入剖析浙江民宿行业特点、发展趋势和实践经验,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谋,为民宿发展提供遵循,为投资创业提供借鉴。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浙江11个设区市和63个县(市、区)制定并实施民宿相关的政策文件达120个。

2017年10月,国家旅游局正式实施《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这是关于民宿的首个国家级行业标准;今年2月,全国首个省级旅游民宿产业联合会在浙江成立,着力于开发共享信息资源、提升行业服务水平,进一步破解民宿产业“成长的烦恼”问题。在民宿发展这一问题上,浙江不遗余力地向全国贡献着“浙江经验”……

(原标题《怎样让闲置农房变身“黄金屋”浙江在民宿上做下大文章》,原作者刘永丽 翟玉标。编辑卢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城市民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