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佛教感恩师父的句子师父解答 对着佛祖爆粗口怎么办

如何才能得到好师父传佛法
唐卡中的藏文化微信公众号祈竹仁波切
在现今的五浊恶世,尊师重道的精神已经慢慢湮没了,但在传统上,不单是佛法,即使是世俗上的医道、雕刻工艺等,也都是依师而学的,而且极重视师徒关系。既然连世俗的这些小学问尚需明师指点,何况生死大事呢?此等大事,绝不可无师自通,我们也不应冒这个大险。在历史上,从没有任何人曾经靠自己看书而成佛的先例。有些人会问:“释迦牟尼不就是无师而成佛的吗?”当然不是!本师释迦牟尼在示现成佛前之过往世中,亦曾遍礼明师,甚至牺牲身命为求一偈开示。当来下生的弥勒菩萨,头顶上有座小小的佛塔,这塔表义释迦牟尼,菩萨顶佩比塔正是表义他的师承源自释迦牟尼及表义敬师之道。在现在,一切为求成就佛境的菩萨亦如法地依师而学。在未来,我们若欲成佛或只是得到解脱,甚至只是要得到较低的成就,也一样要依止明师而学。祈竹仁波切(资料图 图源网络)要得到佛法上的成就,不单只靠学问,同时也有传承的加持因素在内。学习的人就似是家中的水龙头,诸佛就似是水库;佛陀的确有很大的力量及圆满的悲心,我们也或许的确有求成就之心,但即使有了这“水龙头”及“水库”,亦尚需一段、一段的水管把它们连接起来,我们方能享受在家中有食水供应的好处,而历代师父正是这些“水管”。如果没有水管,尽管你天天在水龙头旁干等也没用!故此当知,不论是出离心、菩提心或六度的成就,皆赖师传而得。即使至小的细微进步,也因师恩而得。如果没有师长,我们连佛的名字也许也不能听到。师长就似是造小泥佛像的模具,徒弟就像被压造出的小泥佛牌;模具怎么样,压出来的也就是同样的。错误地依止了不具资格的老师,是最可怕的。现今的末法时代,像这类的“老师”多的是,大家必须小心抉择。除了要避免根本不具资格的老师外,依止了不胜任的老师也不太好。什么是“不胜任的老师”呢?譬如说,你的师长通晓小乘部教法,但不通达大乘部,而你是大乘根器,这样的话,你或许能成为一位小乘教法的大师,但这仍然可说是有一点儿可惜了。又或者说,师长具备传承条件,但他说法不善巧,也会令学法有障碍。故此,我们应该致力于寻得一位具备经、续所述之所有资格的师长。为什么我们要依止具有所有师资的明师呢?拿以一个例子解说:如果你要前往某个地方,最理想的向导莫过于一位熟知全程的人。其它的向导若只熟知整条途径的某一段,当然对你也会有很大帮助,但就肯定比不上一位熟知全程的向导了。修持的人正在步上成佛之道,亦即“菩提道”,所以最理想的莫过于依止一位能够教授大、小二乘及显、密全道的明师了。我们虽应热衷于学法,但观察师长绝不能草率贪快。现今的人,常常读到宣传资料便一窝蜂跑去名师处依止,这是不安全的做法。正如在世俗学问上,我们要小心决择老师,在成佛之大事上,我们更加需要审慎。我们应当在未成立师徒关系之前,花一段时间,好好观察这位师长的德行等,在观察几年、完全肯定他具备了经、续所述师资时,方决定依止。平时我们参加听法等活动,只要心中没有生起“这位是我的师长”的决定,师徒关系便未成立,可以暂时只把说法者视为一位佛法上的长辈或朋友。如果你向他求法了,例如是你主动求了口传或灌顶,或参加了灌顶传法、口传仪式等,又或者你在心中默默生起了“这位是我的师长”的决定,师徒关系便告成立,观察过程亦告结束,从此便必须视师为佛了。师徒关系之成立,不一定经过像汉地拜师的仪式才成立,一旦你在心中默默生起“这位是我的师长”的决定,即使对方并不知道,关系也便已确立,又或你向该师父求法或受其传法,师徒关系亦成立了。观察审查师长资格必须在师徒关系成立以前进行,而非依止了以后才做的,但现在的人常常把这次序倒反了,是为佛教的不幸。没有人逼我们去依止一位老师,这完全出于自己的决定。如果自己疏于审查便草草依止了,错的是自己,并不能怪别人。总之,一旦师徒关系成立了,便必须视师为佛,虽可另拜其它老师学法,但绝不可把其中任何一位不视为佛,乃至批评、毁谤等。一旦成立了师徒关系,如果后来发现师长所说、所作与佛法的确完全背道而驰,亦只许默然另拜其它师父,心里仍必须视这位为其中一位老师。其它无关系的人或许尚可批评此人的过失,但作为徒弟的你,绝对不宜参与批评。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点击关注“腾讯佛学 ”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佛学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佛学”,获取更多佛学资讯。
[责任编辑:weiweiha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师父,我也念了这么久佛了,怎么从来就没顿悟过啊。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师父,我也念了这么久佛了,怎么从来就没顿悟过啊。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3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求佛教师父解答 犯了五逆罪才会进无间地狱,其中有一条是出佛身血,那是恶意毁坏佛像_百度知道
求佛教师父解答 犯了五逆罪才会进无间地狱,其中有一条是出佛身血,那是恶意毁坏佛像
求佛教师父解答
犯了五逆罪才会进无间地狱,其中有一条是出佛身血,那是恶意毁坏佛像那如果是恶意诋毁佛教呢,也会进无间地狱吗?那如果是在心里恶意诋毁呢?也是进入无间地狱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诽谤正法罪业尤为严重——选自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若毁谤佛法,其罪业极重。《三摩地王经》云:“若人毁坏南赡部洲一切佛塔,另有人毁谤佛经,此二罪业相比,谤法之罪尤为严重;若人杀尽恒河沙数阿罗汉,另有人毁谤佛经,后者罪业尤为严重。”《般若八千颂》亦云:“何人若造五无间,不及相似谤正法。”是故谤法罪业较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之五无间罪更为严重。往生极乐世界最大的障碍有二:一是造五无间罪,二是毁谤正法。其中毁谤正法罪业重于五无间罪。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中第十八愿云:“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阿弥陀佛之大愿平等普摄法界有情,若有真信切愿,乃至十念皆可往生,唯除造五无间罪与毁谤正法者。何故谤法罪较五无间罪更重?《往生论注》云:“汝但知五逆罪为重,而不知五逆罪,从无正法生。是故谤正法人其罪最重。”从自得解脱角度而言,五无间罪通过思惟法性仍可得解脱,然以恶心谤法,则无解脱机会。《宝性论》云:“若由数近恶人故,具有恶心出佛血,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坏最胜和合僧,若能思惟修法性,此人速疾从此脱,若人恶心谤圣法,此人焉能有解脱。”从异熟、等流果而言,谤法所感果报亦超胜五无间罪。《般若八千颂》云:“其谤法者,舍弃一切三世如来正等觉智,又舍一切种智。是故损毁诸正法,以此业感,于地狱中焚烧俱胝万年也。其后虽从彼地狱中解脱,又转移他方世界之地狱,地狱坏时,又迁往他方世界之地狱而受焚烧之苦也。”谤法之众生,舍弃三世诸佛之智慧,舍弃一切种智。因此,毁坏诸正法,以此业感,于地狱中被焚烧俱胝万年(俱胝万年形容时间极其漫长)。之后,从此地狱中出来仍转入他方世界地狱中受剧苦。彼地狱坏时,仍迁至他方世界之地狱中,如是辗转感受焚烧剧苦不得出离。而造五无间罪者,堕入阿鼻地狱受报,于劫尽时遂可出离地狱。谤法罪人,则辗转经过百千阿鼻地狱亦难有出离之机,所感之异熟果尤重于五无间罪。此即因谤法罪业极重之故。即使从地狱中出离,还会感受极苦之等流果。《般若八千颂》云:“复次转生旁生界之阎罗世界,彼等处尽业已,一旦转为人身,然以往昔种种谤法舍法之罪成熟,无论生于何处皆成盲者、粪扫者、劣种者、竹工者、瞎眼者、鼻舌手足不全者、麻疯病、癍病者、驼背者等,或生于不闻三宝名之地也。”地狱之业尽后,仍要转到旁生界受苦,于彼处业尽后转为人身,仍感恶业之等流果,不论生于何处,皆会转成盲者、残疾者、劣种人等,或生于边地不闻三宝之名。《眼珠续》云:“浊时众生增盛烦恼及邪见,以嫉妒心舍弃佛法,尤其毁谤密法者,以彼舍法罪,堕入无间地狱、金刚地狱等无边恶道,受大苦楚。”末法时期之众生,因烦恼与邪见增盛,以嫉妒心舍弃佛法,尤其毁谤密法,将来以此舍法罪,会遭受严厉之果报,堕落地狱受无量苦楚。是故无论学显宗之净土法门、抑或学禅宗、天台之教观,彼等皆为大乘妙法,依此皆能成就佛果,然万不可毁谤密法,否则将极大障碍自己修行乃至未来之前途。弘一法师于一次演讲中言:“大乘各宗中,以密宗教法最为高深,修持最为真切,常人未尝穷研,遂轻肆毁谤,至堪痛叹。”大师还言:“我于十几年前,仅阅过密宗仪轨,亦曾轻致疑议,后阅《大日经疏》方知密宗教义高深,因此痛自忏悔。”弘一大师亦曾如是示现,故不了解密宗教义时,千万不可轻易妄评。《入大乘论》云:“毁谤大乘法,决定趣恶道,此人受业报,实智之所说。生堕地狱中,大火炽燃身,焚烧甚苦痛,业报罪信尔。”禅宗、净土、天台各宗悉为大乘殊胜之法门,若修密者轻舍毁谤此等法门,即是毁谤大乘法,将来决定堕落恶趣,于地狱中感受大火焚身之苦。是故应平等尊重护持一切佛法,不论显密大小,皆要赞叹、恭敬,不可取一舍一、赞一毁一,如此方能不感召谤法之果报。
那因为恶意诽谤佛法还可以出来吗
 心里恶意诋毁也是毛病 要多多忏悔才好【五逆】  指五种极恶之行为。又名五逆罪、五无间业、五无间罪或五不救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或作害。其中前四是身业,后一为口业。造此五罪必堕无间地狱受苦,故称五无间罪、五无间业。又因杀父、杀母是违逆恩田,其他三种为背逆福田,故称五逆或五逆罪。  关于无间业,《俱舍论》卷十七云(大正29·92c)∶‘约异熟果决定,更为余业余生能为间隔,故此唯目无间隔义。或造此业补特伽罗,从此命终定堕地狱中,无间隔故名无间。’此外,《大乘义章》卷七举出四义∶  (1)趣果无间,此业舍此生,次生直受果,中无间隔之业。  (2)受苦无间,其果一劫间苦苦相续无间断,由果得名,称为无间。  (3)寿命无间,其果寿命一劫无中绝。  (4)身形无间,其果之身形遍满狱中。  《俱舍论》卷十八另载与五逆同类之五无间同类业,即∶  (1)污母及无学尼,  (2)杀正定聚菩萨,  (3)杀有学圣者,  (4)夺僧和合缘,  (5)破坏佛塔。  此中,污母及无学尼罪同杀母;菩萨恩深如父,杀住定菩萨罪同杀父;有学、无学圣者同是圣福田,杀之罪同杀阿罗汉;夺僧和合缘,谓使僧离散,故罪同破和合僧;众人敬佛塔似敬佛,故破坏佛塔罪同出佛身血。  此上为小乘五逆之说。  慧沼于《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五,将《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三〈灭业障品〉所载(大正16·414a)∶‘由身语意造无间罪∶恶心出佛身血、诽谤正法、破和合僧、杀阿罗汉、杀害父母。’释为三乘通说之五逆。又谓依《萨遮尼干子经》等所载,大乘之五逆为∶  (1)破坏塔寺焚烧经像,或取佛物法物僧物,或教人作见他人作心生欢喜。  (2)毁谤声闻辟支佛法及大乘法。  (3)逼令沙门还俗,或断其命。  (4)犯小乘五逆之一者。  (5)谤无一切善恶业报,长行十不善业;不畏后世果报,自作或教唆他人行十恶业。
心里有的东西是妄想,我们想的话,我觉得就比较轻,但是也应该断掉,最好是啥都别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犯了任何错都可以去佛祖面前忏悔吗?_百度知道
犯了任何错都可以去佛祖面前忏悔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可以忏悔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放下。因为我觉得方向这个字会是非常的重要,人能够攀援别的东西,我觉得这都是属于一种奢求,心这个世界也有,求不得苦,有些东西强求得不到。但是在一起个世界就没有这种苦。所以说,一般是建议佛教徒求生极乐世界。再不就是放下我认为这两点是身为一个佛教徒,最重要的两点。比这两点更为重要的就是要精进的修行。
采纳率:73%
来自团队: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当你知道自己错的一瞬间就已经是忏悔了,在不在佛前又有什么区别呢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你浏览的页面不存在
我的图书馆
信息提示:
你要浏览的文章不存在,5秒后将自动跳转到“360doc个人图书馆”的首页,你可以继续浏览其它好文章,也可以&
&当前页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感恩师父的句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