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的意义时期,日本到底炸了重庆多少次了,多少年

原标题:日本投降73周年丨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重庆,勿忘国耻,缅怀先烈

今天是亿万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

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不久,日军就在长春活埋了中国被俘人员200多人;11月在齐齐哈尔捕杀马占山部伤兵数百人;1932年9月,在抚顺近郊制造平顶山惨案,屠杀村民3000余名全村仅存活1人

在日本侵华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屠杀发生在南京。侵华日军松井石根所部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南京后疯狂杀戮,血染古城,使30万以上的南京市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惨遭屠杀,1/3的街道和建筑物被焚毁;同时,还制造了2万起左右的强奸事件,进行了大规模的抢劫。日军的残暴与野蛮实在是骇人听闻、罪大恶极。

日本侵略军在对抗日根据地血腥“扫荡”中,推行野蛮的“三光”政策,犯下了累累血债。据统计,从1937年—1945年,仅晋绥、晋察冀、冀热辽、晋冀鲁豫、山东、苏皖、中原7个抗日根据地,中国军民就被日军杀害318万人

令人发指的细菌战、化学战

在侵华战争中,日本公然违背国际法,在中国研制和使用细菌武器,进行细菌战,大量残杀中国人民。臭名昭著的“第731部队”、“第100部队”等细菌战部队,总人数达2万余人。他们还对实验对象进行活人解剖。每年用于试验的人达400—600人。据不完全统计,从1939年—1945年8月,“731部队”至少残害了3000多人

从1940年下半年开始,侵华日军开始大量使用细菌武器,如感染力强、传染迅速、杀伤力大的霍乱、伤寒、鼠疫、炭疽病等菌种,以及白喉、痢疾等细菌。日军进行细菌战的区域遍及华北、华中及重庆等广大地区,残杀中国军人和无辜居民数十万人

除使用细菌武器外,日本还从侵华战争一开始,就使用化学武器。日军还在中国居民区施放毒气,并在水井和河水中投毒。据不完全统计,日军在侵华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2000多次,地点遍及中国的18个省区,给中国军民造成9万余人的伤亡。日本投降时,尚有200余万发毒气弹遗弃在中国各地,给当地居民留下严重的伤害和隐患。

经济掠夺是日本进行侵略战争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日本“以战养战”的主要内容。

日本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征粮食和原料,供给前线日军或运回日本。

二、垄断工农业、交通和贸易等,进行资本输出。

三、控制金融,大量发行纸币,榨取占领区人民的财富。

四、抓捕中国劳工,为日本军国主义当牛作马。

“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凭借它的空中优势,日本帝国主义的狂轰滥炸对我国后方实行狂轰滥炸,重庆更成为日本空袭的主要目标

1938年2月18日,日本飞机首次空袭重庆市郊广阳坝、江北石船等地,拉开了重庆大轰炸的序幕。

1939年5月3日26架日本飞机分两批侵入重庆上空投掷炸弹和燃烧弹,使市区27条街道有17条被炸成废墟5月4日,27架敌机再次空袭重庆市区。无数居民被炸得血肉横飞,有的被烈火烧焦。“五三”、“五四”大轰炸,是日本飞机空袭重庆造成市民伤亡最多的两次大轰炸。

1940年至1941年,日本对重庆的空袭进一步加剧。1940年8月19日至20日每天出动飞机多达190多架,创造了对重庆使用飞机的最高记录。1941年夏天,日本对重庆的市民区、工厂、商业区、机关、学校进行全面空袭。8月,敌机数百架次以每次6小时的间隔进行“疲劳轰炸”,市民死伤惨重。

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战时中国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 据不完全统计,此段期间日本对重庆实施轰炸超过200次,出动9000多架次的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重庆死于轰炸者10,000以上超过10,000幢房屋被毁,市区大部份繁华地区被破坏。

重庆大隧道是为市民躲避日机的空袭而仓促修建的防空设施,其中一段是由渝中区十八梯到两路口约2千米长的隧道。这段隧道在十八梯、石灰市、两路口设有3个洞口,最多能容纳5000左右

1941年初,日军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前先向中国集中力量空袭,发动名为《102号作战》的大规模轰炸。在1月至8月,超过3000架次飞机空袭重庆,当中包括夜间空袭。

1941年6月5日傍晚,日本飞机20多架分三批突然夜袭重庆。市民一向是在白天躲警报,警报发出后,来不及疏散的市民们扶老携幼,从3个洞口涌入隧道内。

顿时,只能容纳5000人的大隧道却涌入了近万人。隧道内交通阻塞,空气稀薄,隧道壁上的油灯由于缺氧显得更加微弱,避难的人们感到浑身发热,呼吸困难,婴儿和儿童发出令人揪心的哭叫声。不久,油灯熄灭,洞内一片漆黑,死亡威胁着每一个避难者,嘈杂的喧闹声、哭声、呼救声响成一片。

人们为了在洞口呼吸一口新鲜空气,不顾一切地往外面冲。由于大隧道洞口的闸门是由里向外关闭的,汹涌而来的人群把冲在前面的人挤贴在闸门上,使闸门无法打开。

隧道内的人们互相拥挤、践踏,有的被踩死、压死,更多的因空气中严重缺氧窒息而死。不少气息奄奄的市民在死亡降临前用尽全身力气喊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悲壮口号。

第二天,从隧道里拖出的尸体在洞口堆积如山运尸的卡车一辆接一辆。由于死者在死亡前窒息难受,以至都撕烂了衣服,皮肤全变成蓝黑色,口角流着带血丝的泡沫,令人目不忍睹。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对重庆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七七”事变后,国难当头。为补充前线抗日军队的兵源,重庆地区出现了参军热潮。仅合川县在八年抗战中应征和自愿从军的共7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其中青年学生自愿从军的1300多人,占当时在校适龄入伍学生的30%以上。

八年抗战中,重庆工人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在极其努力生产抗战物资艰苦的条件下,努力生产军火和其他抗战物资,保证前线的需要。八年抗战期间,重庆和四川农民共献出粮食8400多万市石,占全国征、捐、借粮食总数的1/3。

抗战时期,川江成为保障抗战运输的主干线。川江船千方百计保证抗战运输员为内迁厂矿的物资运输,为运送川军和补充壮丁出川杀敌,为抢运军火和其他物资,为护送伤兵和入川避难同胞,作出了重大贡献。

抗战期间,重庆市人民广泛开展了献金、献机和慰广泛开展献金献机和慰劳活动劳活动。重庆人民还成立了“献机委员会”,开展捐献飞机运动。

那是值得亿万中国人永远铭记的一天

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日本正式投降

日本公开裕仁天皇停战诏书原版录音

再现了日本签署投降书的情景:

日军投降代表穿过观礼人群

日军投降仪式在孙中山画像前进行

冈村宁次步入投降仪式会场

何应钦(左)接受侵华日军总司

根本博率领幕僚廿一员举行献刀礼

根本博中将在投降书上签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经过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终于取得胜利。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接受《彼茨坦公告》所规定的各项条件,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8年,军队、平民伤亡2100万人,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1000亿美元

中国人民的持久战牵制和消耗着日本陆军三分之二的兵力,太平洋战争的推进更是让日军丧失了太平洋上的空中优势。四面楚歌的日本法西斯挣扎着走进1945年。

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他们热烈欢迎8年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

1945年8月15日,延安一片欢腾

天皇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冈村宁次带领侵华日军总司令部的全体人员

集合在广场前聆听天皇“玉音”

这些在中国土地上曾骄横一时的侵略者们

还目光呆滞地站在南京的烈日下

武汉市民游行庆祝抗战胜利

宣布330万日军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

美联社在这一天向全球发出的电文是:

“最惨烈的死亡与毁灭的汇集

今天随着日本投降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

签字仪式在“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

胜利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

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

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日本战败投降虽已走过73个年头

但只有让我们自己国家变得更加富饶强大

才有足够的实力去抵御来犯者

每个中国人都要勿忘历史!

素材来源: 照片丨网络 编辑丨陈虹宇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今(5月10日)晚,一部名为《智子之心》的电视剧将在台湾大爱电视台首映,仅从清新的名字来看,大家可能以为这部剧又是一部唯美的台式偶像剧。然而并不是。本剧只是事先公布了预告片,就已引起极大的争议。

《智子之心》以台大医院护士林智惠的生平为主题,讲述她在护理岗位工作七十多年,退休后仍然担任医院志工的故事。在解释为什么会引起争议之前,我们先看看这部剧的台词:

“关心国事”、“报效国家”,出自一位年轻随军女护士之口,这是典型的“不爱红装爱武装”啊!多么正能量,为什么还有争议呢?

我们再看几张预告片截屏:

嗯??画风怎么变了?闹了半天,这群“白衣天使”口中的祖国原来是日本??

没错,确实是日本,而且是二战时犯下累累罪行的帝国主义日本。

搜索林智惠,相关资料并不多,所以她本人的政治立场,目前尚不得知。不过,2014年六月,台湾花莲的地方媒体《东方报》刊登了一篇题为《退而不休,林智惠88岁继续当护理志工》的文章。文中称“民国16年出生,今年88岁的林智惠,父亲于日治时期担任台南当地小学校长,家境富裕,本打算将她送往日本念书,但天性乐于助人的林智惠,却在豆蔻年华之际,选择放弃优渥生活,抱持满腔热血报效国家,毅然前去报考护士训练班,随后前往香港担任军护,经历第二次中日战争。”

“报效国家”、“中日战争”,不知《智子之心》的编剧是否借鉴了这篇文章的一些说法,但对那段让海峡两岸中国人都痛心的历史,二者的观点却惊人相似。

在时长15分钟的预告片里可以看出,本剧前半部分的媚日姿态简直随处可见。

例如,在“白衣天使”们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时,她们的表现是这样的:

剧中,中国军人的形象是这样的:

中国军人骂下边这位“一脸正气”的日本军官是“日本猪”,听着是不是有点耳熟?

英美人是这么对待“白衣天使”的:

而对于台湾“独派”常挂在嘴边的“二二八事件”的描述,当然也不会错过,里边国民党军的形象自然好不到哪去。

“二二八事件”后,得知去不了日本时,女主角的心碎了:

如此神剧,可能各位都明白为什么会引发争议了吧?

一位网友的评价很到位,如果犹太人导演拍了一部《情迷奥斯维辛》,描写犹太女孩爱上纳粹军官......结果会如何?这确实是个好问题。

  • 作者:  政协遂宁市文史委
  • 出版社:  政协遂宁市文史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日战争的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