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大黄蜂说话的一技能说到什么B25

二战美军B25轰炸机:轰炸东京第一弹
[img]http://img2.itiexue.net/4.jpg[/img]
[img]http://img3.itiexue.net/5.jpg[/img]
[img]http://img4.itiexue.net/6.jpg[/img]
 B-25是北美航空公司研制的着名中型远程轰炸机。1938年3月,美国空军提出了对双发中型轰炸机的最低要求:载弹1200磅、航程1200英里、速度大于200英里/时
B-25是北美航空公司研制的着名中型远程轰炸机。1938年3月,美国空军提出了对双发中型轰炸机的最低要求:载弹1200磅、航程1200英里、速度大于200英里/时。波音、麦道、贝尔以及北美公司出标,最后北美中标,B-25随后亮相。为了纪念早年的航空战略家比利·米切尔,飞机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B-25主要由美国陆军航空兵配备,美海军也配备了相当数量的B-25,以对付太平洋上的日本陆军。通过租借法案,英国、苏联、澳大利亚、荷兰等国也使用了B-25。为了超越单引擎飞机的局限。几家公司提交了设计方案轰炸机方案;北美提交的是NA-40,5名机组人员,窄机身(采用不常见的正副驾驶串列布局),上单翼,两台普拉特-惠特尼R-1830星型发动机,7挺0.30英寸口径机枪(B-25后来发展到使用14挺0.50英寸口径机枪)。NA-40并没有达到预期的飞行速度,所以1,600马力的WrightCycloneR-2600被装在下一架原型机上,最后速度达到了287MPH。这架NA-40B在1939年7月坠毁了,陆军也选择了道格拉斯的A-20签署了攻击轰炸机的合同。1939年3月提出的另外一项需求计划,北美的飞机合乎这份计划的要求。根据合同,他们制造了NA-62,一个放大的版本,与以前不同的是,较宽的机身和并列的正副驾驶座椅。这架飞机赢得了1939年中型轰炸机的合同,美军订购了184架,被赋予B-25的编号;北美的首席工程师,建议命名B-25为比利·米切尔,这个名字得到了美国空中联合会的认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比利·米切尔是一个重型轰炸机的狂热支持者,结果他的名字竟然用来命名一种中型攻击轰炸机,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他错误的空军观点的有力讽刺。像其他二战中的美国轰炸机一样,B-25的发展也是遵循着更多武器、更多装甲、安装自封油箱这条路线来发展的,因此造成了飞机越来越重。发动机最终不堪重负,导致性能受到影响。机鼻火力不足,机炮舱设计不合理,就像发生在其他轰炸机身上的问题一样,这些都考验着B-25的设计师。B-25A配备了飞行员座舱装甲和自封油箱。B-25B安装了不实用的广遭批评的Bendix腹部机枪舱。HaroldMaul,一个B-25的机组人员,在EricBergerud写的《FireintheSky:TheAirWarintheSouthPacific》一书中是这么描述这个球型炮塔的:“世界上最糟糕的射击武器就是B-25的腹部炮塔了。这是最愚蠢的控制设计。我的天,操作员坐在一个通过反射产生翻转图像的地方操作机炮。他什么也打不着。这个东西还降低了飞机的速度,我们从来没用被从腹部攻击过。我们真正需要的就是尾炮,最后它们终于装上了从1941年12月到1943年5月间,北美制造了1,619架B-25C轰炸机,这是第一种大批量生产的型号。“C”型的武备和性能与“B”型相仿。更改的地方包括,改进了化油器,机舱加热器,更大的可抛弃油箱(515加仑),翼下炸弹挂架。在武备方面,机鼻种单挺0.30英寸口径机枪改成两挺。0.50英寸机枪,一门在舱顶,一门位于机身 右侧。B-25D实际上同”C”型相同,由政府拥有的位于堪萨斯的工厂制造,共制造了2,290架(有资料显示这些飞机是在达拉斯。JoeBaugher先生的书中说到是堪萨斯制造的,这点比较可信。)B-25轰炸机机第一次在俾斯麦海战中出现,给与日本运兵船上的士兵以很大的杀伤。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惨烈地战争,不管哪方都知道这关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因此战争中也没有什么仁义可言。在俾斯麦海,美国飞机大量地杀伤日本士兵。当驳船沉没,日本士兵爬到救生艇后,B-25和A-20仍然扫射他们。这很不光彩。日本航母编队偷袭珍珠港,对美国是个沉重打击,使美国上下受到极大震动。对于美国海军来说,这是一个奇耻大辱。美国海军决意要进行报复。为此,美国太平洋舰队决定对日本发动一次空袭,目标是日本首都东京。日本远离美国,当时的美国远程轰炸机无法抵达日本本土,只能依靠航空母舰。当时美国航母上的舰载机作战半径小, 航空母舰必须驶近日本本土才能进行空袭。而航母驶近日本本土,又会遇到日军陆基轰炸机的威胁, 这样,美国航母会成为日军轰炸机的攻击目标。美国海军经过精心策划,决定让美国“大黄蜂”号航母载着美国空军的轰炸机B-25去袭击东京。为了完成空袭东京的任务,B-25轰炸机进行了改装。日,改装后的两架B-25B在大黄蜂号上起飞成功,证明了这一计划的可行性。此后二十四个机组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跑道上标出的模拟飞行甲板上演练短距起飞滑跑。训练的过程中发现:在适当的逆风情况下,B-25在450英尺就可以离地。日,“大黄蜂”号航母编队与担任支援任务的美国第16特混舰队在太平洋预定海域会合。两支航母编队会合后,一齐向日本东京方向驶去。这次空袭行动的总指挥是哈尔西将军。4月18日清晨,“大黄蜂”号航母距离日本海岸800海里。在海上作业的一艘日本渔船发现了在海上航行的美国特混舰队,立即用渔船上的无线电向日本大本营作了报告。大黄蜂”号上的报务员截获了日本渔船的无线电报,立即进行报告。美国特混舰队总指挥哈尔西将军心头一震, 美国特混舰队的行踪已经暴露,不能按原计划进行了!于是, 哈尔西将军命令“大黄蜂”号上的B-25轰炸机提前起飞。8时15分,“大黄蜂”号航母拉响了战斗警报。舰长米切尔将军发出了轰炸机出击命令。一架架B-25轰炸机从甲板上起飞。9时20分,16架B-25轰炸机全部升空,它们在杜立克中校率领下,向日本东京方向飞去。B-25轰炸机飞走后,“大黄蜂”号航母编队迅速驶离危险海域,返回航母基地。16架B-25轰炸机飞达日本海时,超低空飞行,躲避了日军的雷达网和高炮群。中午时刻,16架B-25轰炸机出现在日本东京上空,在日军还未反应过来时, 美国的B-25轰炸机就投下几十枚炸弹,轰炸了东京等城市,而后飞机飞往中国。16架飞机由于跳伞和迫降全部损失,但绝大部分飞行员在中国获救。尽管轰炸造成的实际损失微不足道,但这次行动对美日双方以及战争进程产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即使B-25只制造出这16架,完成东京之行就足以使其名垂青史。这个真实的故事被改编为电影《东京上空三十秒》。B-25轰炸机在太平洋中战争有许多出色表现,战争中期,B-25参与使用了类似鱼雷攻击的“跳跃”投弹技术。飞机在低高度将炸弹投放到水面上,而后炸弹在水面上跳跃着飞向敌舰,这提高了投弹的命中率,并且经常炸弹在敌舰吃水线以下爆炸,杀伤力增大另外,整个太平洋战争中,为适应战事的需要,B-25进行着不断的改装。例如,1943年,在两栖支援任务中,美军发现飞机的扫射比投弹能够更有效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所以对B-25的机炮进行了加强和改装,改装的最终结果竟然在B-25G型机头上加装了77mm的M4加农炮,这是二战实战中飞机上的最大口径的火炮。在1943年的新不列颠和俾斯麦海等的战役中,这种77mm火炮对付运输船和登陆艇等移动迅速的小型船只非常有效。实际上直至战后AC130上的105mm榴弹炮的出现才超过了B-25G的记录。但1944年时,M4火炮已找不到什么合适的目标,北美就拆掉了可移动的机头而改装成二战结束时的最终型号B-25J,主要用于完成其轰炸任务,但其各个方向上仍装有18挺0.5英寸的机枪。从B-25改装的情况就可以对其广泛的用途窥见一斑。1942年8月初,中国空军第二大队开始接受改装A-29训练。至此才重新拥有可使用的轰炸机力量。但A-29系反潜巡逻机改装,速度、灵活性均远不及曾经号称世界第一快的苏联СБ-3轰炸机,中国空军飞行员使用起来十分不习惯,且数量也仅29架,难以满足广阔的中国战区的需要。于是中方再次向美方提请援助性能更佳的轰炸机。时值美国陆军航空队第308大队的B-24来华作战,由于B-24具备巨大的载弹量和航程,中方在多次与美国关于援助飞机的交涉中,都希望能够获得这种重型轰炸机。为了取得使用重型轰炸机的经验,在将来获得后能够尽快形成战斗力,中国空军派出飞行员前往该大队担任副驾驶,并专门组织第8大队30个机组243人准备学习使用B-24。但是由于美国优先供应驻华的第14航空队,因此中国空军的要求实现看上去一时难以实现。而此时另一条获取轰炸机的道路却宽敞起来:由于中国内地缺乏油料、机件等补充,难以开展飞行员训练,因此中美双方协议将中国飞行员送往美国接受高级飞行训练。1942年底,中央航校12、13、14期共144名学员赴美分机型进行训练,按照中国空军与美驻华23特遣队司令陈纳德于1942年12月共同提出的《中国战区空军配置计划》,这些飞行员将从美国接回援华的50架B-25轰炸机。至此,中国空军拥有更强大的轰炸机力量的企盼才有了 希望。最早进驻中国战区的美国陆航的B-25是驻华第23特遣队(CATF)的第11中队。该中队最初有7架B-25,后来增加到11架。日原隶属于中国空军的美国志愿队(“飞虎队”)解散重组后,11中队从印度飞越驼峰到达昆明,它在中国战场上最初的战斗并不出色,但是很快在卡勒布·海恩斯上校的领导下成为了陈纳德手中的尖刀。在43年得到大量补充前,中国战区的轰炸机只有中国空军第1、2大队的苏制轰炸机和第11中队,该中队以区区不足12机之力,在西起云南,东到浙江,南至海防,北及汉口的广阔区域内纵横驰骋,轰机场、扫铁路、清仓库、拔地堡、炸车队,给予日军相当杀伤。当CATF于1943年3月升格为美国陆航第14航空队后,随着建制扩大第341轰炸机大队调入中国战场,除了原来已有的第11中队外,还下辖第22、490、491中队,使在华的B-25轰炸机数量达到了70余架(另说50架),成为1支重要的打击力量。随着轰炸机数量的不断增加,美军B-25担负起更加重大的任务,除了轰炸敌重要目标外,也积极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在1943年6月的鄂西会战、12月的常德会战、1944年的豫湘桂会战、1945年的雪峰山会战等重大战役中都频频对日军发威。来自B-25的威胁常使日军作战、行军和补给等受到极大牵制,为中国最终胜利创下了重要条件。B-25B:发动机:两台1,700马力WrightR-2600-9双排14缸空冷星型发动机最大速度:15,000英尺300英里每小时最大飞行高度:23,500英尺.航程:2,000英里带3,000磅炸弹.重量:空重20,000磅,满载28,460磅,最大31,000磅.翼展:68英尺,机长:53英尺燃油:692加仑.可携带420加仑可抛弃油箱武备:机头一挺0.30英寸机枪。4挺0.50英寸机枪,一对在机顶炮塔,一对在机腹炮塔B-25J:发动机:两台1,700马力WrightR-2600-13双排14缸星型气冷发动机最大速度:15,000英尺275MPH最大飞行高度:24,000英尺航程:携带3,200磅炸弹1,275英里重量:空重21,100磅,负载33,000磅,最大41,800磅翼展:68英尺,机长:53英尺燃油:974加仑,可携带一个515加仑可抛弃油箱(有其他容量可供选择)攻击型武备:8挺.50英寸机鼻机枪,4挺机侧水泡舱机枪,2挺机顶机炮舱机枪,2挺机身中部机枪,2挺机尾机枪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黄蜂为什么不会说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