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最近哪里非洲突尼斯有战争吗

这个被忽视的非洲国家正在全球反恐战争中发挥重大作用
尼日尔总统大选已于2月21日和22日举行。在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的政治学者舒尔金(Michael Shurkin)看来,这次选举虽然被很多西方媒体忽视,但它对美国在非洲的利益及其全球打击极端伊斯兰势力的影响不容小视。
舒尔金认为,关于尼日尔我们需要知道三件事。
其一,尼日尔在近年来不仅成为美法同盟在萨赫勒地区(即撒哈拉沙漠与沙漠以南非洲地区之间的过渡带)和北部邻国利比亚打击极端伊斯兰势力的重要伙伴,实际上已经是地区反恐的中心。
法国在美国的支援下于尼日尔部署了战斗部队和一个美法共用的无人机基地,这些部队和无人机正与恐怖分子进行着看似悄无声息却紧张激烈的战斗。除此之外,尼日尔安全部队还在萨赫勒地区的中心地带对该地区极端势力的抑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才使美法可以放手进行其他地区的作战任务。
其二,在尼日尔内部,安全方面的考量与民主化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尤为引人注目。简而言之,像尼日尔这样贫穷动荡、政治上不稳定的地区若实行过度的民主,会进一步加剧国家政局的不稳定,也会让该国不再把美国视为维护地区安全的伙伴。
然而,过少的民主或独裁体制,又有可能在长期导致政局动荡,并成为滋生极端化的温床。支持一位强权人物的吸引力自然很大,但总这样做就像是“浮士德式交易”,最后的结果会事与愿违。
其三,尼日尔非常贫穷且经济十分脆弱。这个土地贫瘠的内陆国家,在2015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位列188个国家的最后,比中非共和国和乍得排名还低。
自从独立于法国以来,尼日尔共发生四次政变和多次少数民族暴动。当下的尼日尔正日益为伊斯兰武装势力所侵蚀,其中包括北部的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和从南方尼日利亚涌入的“伊斯兰国西非省”(即博科圣地)。现在的尼日尔对极端化的抵御能极弱,极端化现象已经出现在一些社区。
除了以上三件事,尼日尔的国家稳定和繁荣与美国和法国利害相关,由于尼日尔极不稳定的局势,过多或过少的民主,都会带来相当严重的后果,而像和平选举和有效治理这种有利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事,对尼日尔人民而言就如同久旱甘霖一般。
舒尔金认为,虽然有一定的反对呼声,尼日尔现任总统马哈马杜·伊素福(Mahamadou Issoufou)赢得大选的几率还是比较高。他或许代表了当下民众的最好选择,尽管政绩好坏参半,但是没有他的情况可能会更糟。
他写道:现在我们能够确定的是,无论赢家是谁,一次相对公正和平的选举能够帮助尼日尔迈出艰难的第一步,而这一步也能确保美国在短期和长期中都能收获一名可靠的反恐伙伴。
(根据选举委员会统计,在2月21日举行的总统选举投票中,现任总统、尼日尔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党候选人伊素福获得48.4%选票,居第一位;前国民议会议长阿马杜获得17.7%的选票,位居第二。两人将于3月20日的第二轮投票中以简单多数方式角逐总统职位。)
(翻译:王一诺 编辑:曾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天下事,请戳天下首页()。动动手指,长按二维码,关注【最天下】微信公众号:theveryworld (如果长按不行,就麻烦看官扫下呗)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非洲为什么贫穷,为什么那么多战争和屠杀?沙特阿拉伯有石油所以富裕,而非洲有石油黄金钻石却依然贫穷? - 知乎23被浏览8146分享邀请回答0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乌坦战争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乌坦战争,在国内一般称为解放战争。这场战争起源于1978年乌干达侵略邻国;坦桑尼亚联合乌干达国内各反对势力进行反击,最终一举推翻了乌干达的独裁政权。
乌坦战争战争背景
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两国的关系原本十分良好。的前任总统与坦桑尼亚总统更是独立运动时期就相识,私交甚笃。1967年6月,乌干达、坦桑尼亚和三国还组建了东非共同市场(East African Community)。
乌坦战争阿明政变
但1971年,的副手阿明趁奥博特出访新加坡期间,发动了军事政变,自任总统。奥博特被迫流亡至坦桑尼亚寻求政治庇护。1972年,阿明大批驱逐亚裔人士,造成国内局势混乱;奥博特在的帮助下,趁此机会领导1,500名支持者从坦桑尼亚北部进攻乌干达,试图推翻阿明,但最终失败。阿明迁怒于尼雷尔,杀掉24名坦籍青年以报复。自此,两国交恶,关系愈发紧张。
乌坦战争乌干达内乱
阿明当政乌干达八年,乌干达经济急速下滑,特别是1978年国际咖啡价格的骤降,重创了乌干达经济命脉。而阿明却一直以来穷奢极侈,大力打压反对派和异见人士,屠杀兰芝
战争的另一方坦桑尼亚总统朱利叶斯·尼雷尔
族(Langi)和阿哥利族(Acholi)平民,施行宗教迫害,军队高层亦腐化严重,导致民不聊生。外界一般认为阿明发动战争是为了转移矛盾视线。
在军队内部,阿明和副总统穆斯特发·阿德里斯(Mustafa Adrisi)的矛盾日益突出。1978年5月,阿德里斯在一场“交通意外”中受重伤,双腿瘫痪。阿明送阿德里斯到开罗治疗,并乘机解除其所有职务。这一举动遭到阿德里斯支持者的严重不满,于是在9月爆发了全国规模的骚乱。阿明派遣军队赶赴北部城镇(Gulu)、东部城镇和西南部的恩巴腊腊(Mbarara)镇压,部分军队还越境到坦桑尼亚边境打击反对人士,但是由于军队的散漫和部分坦境内的乌干达反阿明难民加入战斗,乌干达政府军都分别被击退。10月初,阿明在的寓所中遭刺杀,幸而躲在一辆直升机中逃过一劫。阿明于是将军事上的失败都归咎与坦桑尼亚的和作祟。
10月30日,阿明对坦桑尼亚宣战,下令军队入侵坦桑尼亚的,阿明还宣称卡盖拉区原本就属于乌干达,声称较早前有1,000辆坦克侵入乌干达,因而其行动完全是自卫还击。
乌坦战争战争过程
乌坦战争战争初起
战争一开始,由于坦桑尼亚没有做好充分的防范准备,导致整个卡
战争的发动者乌干达总统阿明
在几天之内沦陷。阿明宣布“已取得伟大的历史性胜利”。11月4日,他还语言轻薄地挑衅坦桑尼亚总统,发表声明“邀请”尼雷尔一同上擂台比赛拳击,要是尼雷尔赢了,他愿意将占领的土地全部归还,并说由于尼雷尔年老体弱,他愿意在比拳时反绑一手、双腿加铅块,以单手应战。总统因此感到大受侮辱。
乌坦战争乌军恶行
乌干达军队在占领地区还四处强奸妇女,杀害至少8,000名平民(总人口才5万),大肆破坏当地的基础设施和工业设备,4万名卡盖拉平民成为难民。总统终于公开声明必定会采取报复,不会让阿明逃之夭夭。他首先向非洲统一组织(的前身)求助,要求非洲统一组织一致谴责乌干达的侵略,但是除了主席国的总统加弗尔·尼迈里愿意以私人身份劝告阿明撤兵之外,非洲统一组织对此次战争都采取不干涉、不表态的政策。尼雷尔无奈之下被迫放弃国际斡旋的期盼,决心以武力反击。
乌坦战争战争动员
迅速动员了坦桑尼亚人民国防军的所有力量,几个星期内,军队人数就由战前的40,000人上升到包括警察部队、狱警、后备役和民兵在内的100,000人。11月底,坦军就已经完全阻挡住乌军的进攻,到12月,所有乌军都被逐出坦桑尼亚境内。而且很快地,尼雷尔就决意要彻底打倒阿明,他邀请很多乌干达反阿明组织参与其军事行动,组成盟军。但是当时乌干达的反对组织虽多,不过大多势单力弱,各自为政,甚至互相之间都有矛盾。1978年底尼雷尔在举行了一个联合会议,向各组织的领导人晓明大义,呼吁大家团结一致,共同推翻阿明政权。会议虽然没有任何成文协议,但是已经默认组成反阿明的统一战线,一些组织还派遣成员到坦桑尼亚接受游击战的训练,准备“解放祖国”。
乌坦战争战略反攻
1979年1月,10,000多名坦军在和歼-6、歼-7B战斗机支援下,进入乌干达境内,正式展开反攻,他们利用苏制攻击乌干达多处军事目标。乌军军心涣散,毫无斗志,一击即败,全面撤退。见时机成熟,就下令军队乘胜追击,务求推翻阿明。各乌干达的反阿明组织此时也正式响应表示支持,在稍候3月份举行的磨西会议(Moshi Conference)中,28个组织组成乌干达全国解放阵线(Uganda National Liberation Army,简称UNLA),其中包括由蒂托·奥凯洛和大卫·奥伊特-奥乔克领导的“特种部队”(Kikosi Maalum)、由约韦里·穆塞韦尼领导的“救国阵线”(FRONASA)和由阿肯纳·普奥领导的“拯救乌干达运动”(Save Uganda Movement)。
联军势不可挡,1979年3月,坦桑尼亚军队已经开始逼近乌干达首都,阿明政权摇摇欲坠。而此时又恰好在坎帕拉召开年会。一向亲阿拉伯的阿明趁机在年会的开幕式上吹嘘自己的“战功”,又哀求伊斯兰各国给予他“紧急援助”,以对付“基督教徒”的军队,但是各国代表只是口头上敷衍一下,并没有国家真正理会他。
乌坦战争利比亚干涉
在阿明即将垮台的关头肯真正帮助他的只有盟友的领导人。应阿明的请求,派遣了约2,500人的军队去援助阿明政权,还顺带提供T-54和T-55型坦克、BTR步兵战车、BM-21型、、、Tu-22战略轰炸机等武器。但是利比亚军队很快就发现,在战争中,他们永远位于前锋,而他们背后的乌干达军队却用利比亚外援来的卡车来运送掠夺来的财富不断撤退,甚至参加入起义军的行列。
乌坦战争卢卡雅战役
派遣军是由利比亚常规军事人员、“人民义勇军”以及利比亚资助的泛撒哈拉武装伊斯兰军团组成的。此时,坦桑尼亚联军向北推进,直逼,但是卢卡雅北部的沼泽令他们不得不却步。坦军决定派201旅直接越过沼泽地区,为了以防行动的失败,同时派遣装备较好的208旅移向西南,向沼泽的西边方向前进。而一支装备有15辆、几十部步兵战车和BM-21火箭炮的利比亚精锐部队在3月10日乘机在卢卡雅攻击坦军201旅,201旅溃败,被迫分散撤退。不过利比亚军暂时的胜利未能得到延续。3月11日—12日,重新汇集的坦军201旅和208旅兵分两路,从南面和西北面向利比亚军发动反击,大获全胜。此次战役军队损失惨重,分崩离析,落荒而逃。
乌坦战争战争结果
卢卡雅战役之后,坦桑尼亚联军一路向西进逼,途中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至3月底,乌干达军队已经濒临彻底崩溃的边缘,而驻扎在的军队也苦陷于坦军的重围中。不忍心失败,还于4月1日派遣了一架图一22B轰炸机投下大量炸弹意图轰炸坦军,但是却没有一枚炸弹击中目标。与之相比较,坦桑尼亚空军连续多天出动歼一6和歼一7战机,轰炸坎帕拉、、等战略城市,基本上消灭了乌干达军队和利比亚军队的有生力量。坦桑尼亚联军一举拿下了恩德培。
连续的轰炸使坎帕拉的平民纷纷逃离,50万人的大城市顿成空城。3月27日,阿明已经仓皇逃离了坎帕拉,直奔乌干达第二大城市金贾。4月10日,坦桑尼亚联军攻占,在坎帕拉,也只是遇到零星抵抗。乌坦战争最终以坦桑尼亚的彻底胜利告终。
军队在失败后撤退到金贾,联军占领金,利比亚军队被遣返,途径和,回到利比亚;至于——乌干达前总统,被迫流亡海外,他带着四个妻子、数名情妇、以及20多名子女逃亡到利比亚开始其流亡生活,由于他的保安跟当地警察发生冲突,阿明被迫离开,先短暂至,及后定居在。
坦桑尼亚军队在战争结束后继续驻留在乌干达,一直到乌干达组织民主选举,国家程序恢复正常为止。
乌坦战争影响
乌坦战争乌干达
乌干达在阿明被推翻之后的一段时间,政治依然动荡,各党派和民族之间的权力斗争严重。日,前大学校长优素福·卢莱教授被坦桑尼亚推举为临时总统。6月份,由于总统权力大小的争议,国家协商委员会委任取代卢莱出任总统。日,比奈萨又被以保罗·穆万加为首的军事委员会撤职。乌干达随后由总统委员会领导,委员包括保罗·穆万加、、奥伊特-奥乔克和蒂托·奥凯洛。同年12月,战后的首次总统选举举行,前总统当选。不过选举存在争议,约韦里·声称是通过选举舞弊上台的,并宣布与政府决裂,带领他的支持者回到乌干达南部与西南部的大本营后,组成了人民抵抗军,用游击战与政府对抗,史称“丛林战争”,直到1986年穆塞韦尼推翻奥博特之后,乌干达局势才大致回复稳定。
乌坦战争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打了一场胜仗,却付出了不少的代价。战争对坦桑尼亚造成了短期内难以恢复的破坏和带来了庞大的军费开支,此外战后乌干达政局不稳,使坦桑尼亚必须在乌境内保持较长时间的驻军担当维和角色,这些都令到坦桑尼亚的国库空虚。几年后总统就因为国内经济的衰退而辞职。
乌坦战争历史意义
乌坦战争也是近代以来,非洲大陆上第一次由一国武力推翻另一国政权。虽然对于坦桑尼亚来说是自卫还击,但是战争的继续和推翻阿明毕竟严重侵犯了乌干达的主权。这受到部分国家的猜疑和担忧。因此,在战后一段时间中,坦桑尼亚与其他邻国如、的关系一度有所恶化。非洲的战争与发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非洲的战争与发展
&&简要分析非洲地区战争频发的本质原因以及导致的后果。探究战争与非洲经济发展的连带关系。
作者:Bill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洲偶现在还有战争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