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如何成为一名教师师是怎样理解自己工作

当前位置: >>
浅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体现智慧之爱
.当今社会,要求我们要做智慧型的教师,您是怎样理解智慧之爱的?举例说说 您在教育教学中是如何体现智慧之爱的?浅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体现智慧之爱众所周知,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作为教 育工作者,仅仅充满爱心是远远不够的,谁都知道“爱孩子这是母鸡 也会做的事”。古有“仁义礼智信”,今有“德智体美劳”。由此可 见,从古至今,无论何时都
离不开智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努力把孩 子培养成有智慧的人,应该说是责无旁贷的。而要想把学生培养成有 智慧的人,教师自己首先也应该充满智慧,做智慧型教师,努力在自 己的教育教学中体现智慧之爱。 何谓智慧之爱?通过近期网络培训, 尤其是聆听了潘慧芳老师 《教 师之爱的智慧》讲座之后,我深深体会到,智慧之爱是尊崇主体、唤 醒人性、张扬个性、公平公正、鼓励自我生长与合作发展的科学理智 的爱,是平等双向的爱,是健全人格和良好师德有机结合的爱。智慧 之爱应该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不露痕迹,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在教育教学之中体现智慧之爱,必须树立终 身学习的理念。虽然知识不等于智慧,但是智慧大多来源于知识。一 个没有知识的人,是不可能拥有多少智慧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 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应该 不断拓宽知识视野,力求博览群书,不断为自身“充电”,向书本要 智慧,如蜜蜂采遍百花,方能酿出蜜来。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在教育教学之中体现智慧之爱,必须自觉遵 守教育法律法规,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 个体差异,平等公正地对待对待每一个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 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要想在教育教学之中体现智慧之爱,必须全 面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 益友。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在教育教学之中体现智慧之爱,不仅要关注 学生的当下,更应该着眼于孩子的未来,为之“计深远”。何谓“计 深远”“《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因势利导,以柔克刚,用“爱子则 为之计深远”的道理说服赵太后,让她的爱子出质于齐,换取救兵, 解除国家危难的故事大家一定都很熟悉。教师的智慧之爱,绝不能整 天只盯着学生的考试分数,更应该在学生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上下功夫。 本学期开学我班刚转进一名学生,他的家长跟我说这孩子每天放学 到家必须有大人寸步不离地看着,连一分钟都不能离开,无论做什 么事情都必须有家长陪着,只要家长离开他就嚎啕大哭。很显然, 这孩子的依赖性太强了。激烈竞争的未来社会需要创造性、独立性 的人才。一个依赖性太强的孩子,离开了依赖对象就茫然失措,寸 步难行,试想,当他长大成人、进入竞争激烈的社会之后,又怎能 生存、发展,有所作为呢?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孩子依赖性如此之强 呢?通过了解得知,原来这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都外出打工了,一 点点的就由爷爷奶奶照料,而爷爷奶奶都不识字,对孙子特别溺爱。 甚至上四年级了,什么家务事都没做过。通过细致了解,班里这样 的孩子远远不止一个。如何帮助孩子战胜依赖性逐步走向独立?仅 仅靠跟他们讲道理,是很难奏效的。为此,我特地就这个问题召开 了一次主题班会。首先我在黑板上出示“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陶行知《自 立歌》”让学生朗读后提问:“同学们,从上面这段话,那你想到 了什么?”许多同学迅速举起了小手,大家都认识到了自己的事应 该自己做。然后我统计了一下班里有哪些孩子能独立做家务独立做 作业的,让孩子们明白我们逐步长大了,要向独立性强的孩子学习, 都要做自立自强的孩子。不断为自身“充电”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 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 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 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 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 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 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 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 1 标准。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 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 取私利。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 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 育教学水平。0智慧之爱有别于“慈母与人师之爱”,也不是“园丁与工程师之爱”,也不 是“红烛与春蚕之爱”。我认识到智慧之爱不是苛求,而是尊重;智慧之爱不是雕塑,而是激活;智慧之爱不是给与,而是体谅;智慧之爱不是 唠叨,而是规则;智慧之爱不是灌输,而是唤醒。智慧之爱要求我们和学生要平等,与学生相伴成长。以前我们会说教师是园丁,我们会呵护 孩子,是扮演塑造者的角色,大大忽略了孩子天性的发展,这种简单的单向之爱现如今并不能让 孩子更好的的发展,智慧之爱不是简单的施舍,不是简单的传授,而是一种平等合作,教师如导 演一样唤醒学生的成长, 张扬学生的个性, 智慧之爱是创造美好心灵的活动, 是聪明和善的结合。 所以说要想做智慧型的教师,就应该放下教师的苛刻与说教,走进学生,与学生平等合作,共同 学习共同进步, 教师不再是简单的传授者而是合作者, 教师与学生的爱也不再是简单的施舍与单 向的爱,而是平等双向的爱。智慧之爱,要求爱不是苛求,而是尊重;爱不是雕塑,而是激活; 爱不是给予,而是体谅;爱不是唠叨,而是规则;爱不是说教,而是务实;爱不是灌输,而是唤 醒。 在教育教学中,智慧之爱一直是我追寻的目标,努力让自己走进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 合作的伙伴关系,争取做个智慧型的教师。众所周知,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仅仅爱心满溢是远远不够的,谁都知道“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
我认为教师 的智慧之爱,应该是一种责任,一种品质,一种个人的修养,更上一种爱。做好一名合格的 教师,在工作中离不开极强的责任心。如果没有责任心,那么自己...如何做一个智慧型教师_一年级其它课程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用智慧之爱唤醒学生。1. 当今社会,要求我们要做智慧型的教师,您是怎样理解智慧之爱的?举例说...但教育智慧的生成绝非一日之功。 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名智慧型教 师,提高自身修养,其实说难也容易。怎样才能成为智慧型的教师呢?一、智慧型的老师要懂得怎样爱...但教育智慧的生成绝非一日之功 。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名智慧型教 师,提高自身修养,其实说难也容易。怎样才能成为智慧型的教师呢?一、智慧型的老师要懂得怎样爱...浅谈对“智慧教师”的认识陈曦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人一时的得失所左右, 认准一个方向, 终身为之...对孩子充满爱的教师。 “教 因为 育的智慧主要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如何体现在课堂教学中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教师的教学智慧如何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学智慧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判断力、洞察力...浅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党员教师_小学作文_小学教育_...教师职业是一个学无止境的职业,是一个充满着智慧...文档贡献者 最爱松州之云 贡献于 ...做一名智慧型教师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会及人类发展的价值及在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多种表现...很多自认为很有责任心的老师以爱的名义捆绑学 生,...做一名有“仁爱”之心的智慧型教师_其它课程_初中...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在尊重学 生、师生平等的基础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地...浅谈智慧型教师的构建一直以来,我认为有责任有学识...作 为一名新时代的幼儿园教师怎样做才能成为智慧型...在盥洗室的门口创设 了一块“小花爱喝水”墙饰,...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长度不能超过200个字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责任,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
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 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教师学习心得体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责任,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中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具体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并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浅够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竞争形势的有用之才。  其次,必须热爱自己的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第三,一个好教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经过这次师德师风学习周,我受益良多;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于一个学校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师德师风良好的环境学生才能健康茁壮成长;老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您可以在这里发表评论...
谁看了这篇日志做一个怎样的老师
做一个怎样的老师
选题理由:亲爱的同行,不管你是正怀着又兴奋又惶恐的心情刚刚踏上这个旅程,还是早已上路。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从现在开始的1年、5年、15年、30年之后你将走向哪里?想来我也是工作18年的教师,也自认为无论在学科教学还是班级管理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经验,但始终感觉当一名教师,当一名真正的好老师,当一名我一直期望的那种教师——受人尊重与爱戴的教师,还是难以企及他们所拥有的激励别人的那种潜力。这大概就是教育上最令人着迷的难题了:无论你在工作上如何全力以赴,离学生所应得到的还是相差甚远。也许这就是我在潜意识里选此题目的理由吧。
不管你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不管是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你,还是你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总之,我们现在的职业是教师。岁月如梭,记忆如歌。让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在我们自己长达十几年的为生生涯中,有哪位是你曾经遇到的最佳老师?又有谁是使你受益终身的人生导师?此人可能是小学教师、中学教师,或者是大学教师。不论此人是谁,你的这位教师必定是循循善诱的点化大师,令你取得连自己都无法想象的学习成就。一旦浮现出这位教师的鲜明形象,回想起这位教师的独特声音,你满脑子装的不仅是这位优秀教师的音容笑貌,而且是至今流连不去的特殊感悟。
当你追忆这位作为自己人生楷模的教师时,你很可能不由自主的列出这位教师令人印象深刻的个性特点,当你一一细数这些特点时,你或许不无惊异地意识到,这些超凡脱俗的特点中竟然没有什么涉及这位教师的教学内容或者教学方法,有可能只是一次触及心灵的谈话而已。
因此,你会干什么事当然很重要,你会是什么人同样很重要。在你记忆中出色的教师中,尽管个性和风格似乎有天壤之别,但却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能找到各种方法将个人的优点发挥到极致。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挑战——“好教师”的12种品质(保罗韦地)
1,友善的态度。&&&&&&&&&&&&&&&&
7,幽默感。
2,尊重课堂上每一个人&&&&&&&&&
&8,良好的品行
3,耐性。&&&&&&&&&&&&&&&&&&&&&
&9,对个人的关注
4,兴趣广泛。&&&&&&&&&&&&&&&&&
&10,伸缩性
5,良好的仪表。&&&&&&&&&&&&&&
&&11,宽容
6,公正。&&&&&&&&&&&&&&&&&&&&&&
12,颇有方法
&&不管你把什么品质列为自己最应具备的首选,其根本目标必定还是不仅要做一个技艺高超的专业人员,还要做一个最纯最真的人。因为你一旦选择了做教师,你就不但在课堂上是教师,而把你的知识和感悟应用于生活时同样是教师。那么既然做了教师,我们要做一个怎样的教师呢?
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个厨子的作品。(链接幻灯片)一个研究吃的人都可以快乐的创造,那么作为精神引领者的教师,更要快乐的创造。
一、做一个快乐的老师
让我们做一下心灵的光合作用吧。
1、在师德修炼中感悟快乐
做一名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要重在“教好学生”,践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并把差异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来开发。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的一样,这恰恰丰富了大自然的美丽和色彩。我坚信,“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能成为一种稀有资源!”。班级里,总有弱势群体,怎么办,我认为:别让你的技巧胜过你的品德。
都知道,两点的距离直线最近!而育人正相反,走曲线,多委婉,多含蓄,往往效果最好。我校八年级、二班的李磊是一“刺猬头”,作业始终不能按时完成。课下,我询问班主任了解该生的情况,才知道李磊除体育好以外,其他各学科都是一塌糊涂,基础太差,几乎什么都不会。”学习《快与慢》这一节,当学完怎样识别匀、变速直线运动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练习册》上的题,作为巩固练习。学生们都在安静的做,当我巡视到李磊桌上时,发现他正和他的同位笑着在嘀咕什么。我走到他面前,问“为什么不做?”他同位说“报告册都让李磊扔到楼下去了。”(我心里很生气),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指着李说“你现在以最大的速度,在最短时间内把书捡回来!”30秒钟不到,他拿着两本书进来了。这时全班同学都看着我,不知我将如何收拾他。我说“大家利用我们刚学的知识猜想并讨论一下,李磊刚刚下楼捡书作的是什么运动?”(我故意避开他扔书这一环节)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举手说出自己的猜想。原来等着挨批的李磊也一下子放松了,忙不迭地对大家的猜想给予答复。我看时机已成熟,便趁热打铁“李磊同学不愧是我们班的体育王子,他在刚才的运动中就充分显示了出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计算一下他的平均速度
在讲“力”这一节,学生对此都很感兴趣。只有李磊一人刚一上课就在位子上趴着,看来又要准备熬一节课了(自从上次课堂事件后,李的表现是不再给老师捣乱,也不再上课说笑,就在位子上自行其是。显然这不是我的初衷。但他能够不给老师及其他同学找麻烦就已很不错了。我对自己说,就这样吧。不要期望他能够给你创造什么课堂奇迹。)课进行到一半时,我要求大家举手说出生活中有哪些实例能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问题提出后,过了大概有20秒左右,开始有学生陆续举手。忽然我发现李磊举起了手,我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看他一幅急不可待的样子,准有他自认为好的例子。我在一愣之下还是点了他的名,他说出“在玩康乐球时,当两球相撞后,都被弹开了”这可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来了兴致,立即又举了一个例子“溜旱冰时,用手推墙,同时人也向后退”这一次得到了全体同学的认可。(显然上述运动情景都是他所经历过的,能够与物理知识结合起来,这可是新课改理念下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同学们“哗哗”的鼓掌,于这掌声中我却感到有些羞愧……
让学生有尊严的坐下。
利用学科的特点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唤醒的艺术,来唤醒那群处于“弱势群体”的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让他们的潜能也变为现实吧!
教师职业是一个道德要求很高的职业,教师被视为社会道德的楷模,其实这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无形的压力。但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教师职业,那么我们就应该清楚教师幸福的特殊内涵:全身心热爱学生,能摆脱工作中产生的焦虑和绝望:热爱自己的职业,悦纳自己的职业,抑郁和痛苦可减去多半。记得有老师曾经给我开玩笑,刘老师你怎么那么喜欢上课?这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当老师的如果不喜欢上课不喜欢学生,这日子怎么过?
2、在教育科研中寻找快乐
佛家有三境界“看山是山,-----”,人生的三境界“孩童时,40不惑,到老明白”,小品“不差钱”。职业的三境界。石匠敲石头,敲了101下,--------(链接高金英老师的“人的一生”)
常年的教学工作容易使老师产生厌倦心理,特别是工作多年的老师更会有这样的感受,这也是老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原由之一。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用一种发现的眼光去看待我们平凡的教学工作,或许会有另一种感悟。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带着问题意识走入课堂,以研究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事业,在教育局为我们搭建的网络教研上进行沟通与交流,那么就会有另一种境界。把教室看成是自己的研究室,把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带着研究的态度进入工作状态,就会时时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其实,作为老师,一天的工作任务是很繁重的,以怎样的心态度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天的生活质量,久而久之,就决定了一个人的终身幸福。如果我们以研究的态度来看待我们的工作,为了对一个问题有更好的认识,我们就会有意识地去多看一些书报、资料,多去网上了解同行的想法,这样我们的视野就会更加开阔。当包含着自己心血的科研成果发表或获奖时,当自己的观点在网络教研上得到同行门的肯定时,我们又能体会到一种成就感。
3、在自我定位与感激中体会快乐
02年师专毕业分到金河后,我给自己工作中的定位就是:智力平平中等人才,没有任何骄傲的资本,要想取得好的工作成绩就必须要靠个人的吃苦耐劳,依靠不俗的实力去积极竞争,奋力拼搏。记得98年刚调来舜耕的那一年,我从一个相对宽松的农村学校调来封闭式学校,领导就让我接初三毕业班,那可是我们学校的第一届毕业生,其升学任务之重,社会期望值之高,可想而知。那时我的孩子刚刚两岁,家离学校也很远。但我二话没说,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教学中。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在感情的天平上,一边是学生,一边是家庭,当砝码向学生倾斜的时候,势必削弱了对家庭的责任。因学校工作的需要,05年我代了五个班的物理,打破了全区物理老师工作量的记录。繁重的工作使我的腿站乏了,嗓子哑了,音调变了,可我从不叫苦、叫累,以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出色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有人可能要问我,你这么拼命干是为了什么,我的回答是源于热爱,还想说的是,自从拥有这份工作的那天起,我就有一种感激之情,一种对同伴、对家庭特别是对学校领导的感激之情。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李校长、张校长、刘浩主任、王思仟主任、褚衍伟主任等领导,感谢你们给予我的工作上的引导帮助,生活上的关心照顾,使我在从教的道路上越来越从容;我还要感谢我们物理组的同伴们,尤其是王家伟孙开文老师,我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你们的悉心指导,是你们使我在从教的道路上越来越自信。
二、做一个专业的老师
1.对教学方法与模式的一点认识
教学需要形成模式,这可以让学生知道教师教学时的一些常用信息和套路,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对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来说也尤为重要。一个教师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往往是多种教学模式优化组合的结果。从学生的角度看,建模同样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建模,用最短的时间掌握学习这一类知识的方法与规律。但教学也同样需要打破模式,因为教学模式一旦模式化以后,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思维定势,降低思维的灵活性,也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学习、降低学习的新鲜度。
与我从事其他职业的同学聚会时谈到:你教了快20年了,还是那些知识,闭着眼不都教了吗,有何“劳心”的呀?想想他们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若照本宣科那可真是太熟了。但教师毕竟不同于技工。教学之所以复杂,是因为他没有时时处处通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模式、教学情境;教学之所以复杂,还因为它时时处处都需要教师进行教学行为的创新,以适应学生的喜新厌旧的学习心理。而教师的智慧就在于能随机应变,在“分解”教学知识的同时“善解”学生的“人意”,并汇聚成一种“文本”与“人本”完美结合的“妙解”。
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根据学生的不同反应等不同作出教学方法的调整,哪怕是微调,也可以让学生有一些不同的新感觉,也就可能因教学方法的不同引发学生学习的高度关注。例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多猜想学生的“心思”和“门道”,可以插入一种情景、一个问题、一次活动等“机关”来考察和检测学生“已知了什么”、“知道的怎样”,变一些知识的“将来进行时”为“现在进行时”由此扣住学生的“先见之明”顺流而下,调整和决定后继教学思路。再如,理科教学训练的“不定势”,我们都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习题都适合所有的学生,如有些学生表现出“不屑一顾”,也许类型太死对他们缺乏吸引力,也许难度太低使他们丧失战斗力,由此产生练习的“抛荒”现象;又如有些学生表现出“不知所措”,也许跨度太大让他们“望洋兴叹”,也许难度太高使他们“望而生畏”,由此产生了练习的“抛锚”现象。对此老师要积极通过美化题目的“外在面貌”或强化题目的“内在机理”,使之更“体贴”和“感染”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变化无处不在,机会无时不在。关注变化、利用变化、创造变化。见机行事,变原先的“约定”为现时的“预定”“待定”或“另定”,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灵机和活力。教学过程应有多种模式并存;另外对教学模式的探索还应是一个不断建构、结构和重构的过程。
我对校本课程的理解:一直以来我都不是太明白,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的区别,尤其是我们在集体教研,研讨校本课题“三维教学”时,老师们都认为我们的“三维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思想的引领,不好具体操作。我也曾经思考过“三维引领下的物理课堂的具体实施策略”。并认为思想是一种更广层面的东西,比如“启发式”教学等,哪个学科都可以用,哪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并发挥自己的特色“量身定做”为自己的模式,即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你可以有更大的自我发挥的空间。但终究没有理清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的本质区别。原本想上网查查,再重新理理思路,但总也没有付诸行动。听了侯恕教授(国培班的班主任)的讲座,让我又重新想起了这个问题,并在侯教授的循循善诱中,对于教学方法问题又有了一点新的认识。
2.“教学原则”的细节追求
有人说“学问”就是边学边问。可见问题在课堂上的重要性。曾经在教学中有意观察及思考过:课堂提问学生有哪些好处?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可能:一是提醒学生认真听讲;二是表示对这些学生的关注;三是引导学生思考,希望这些学生站起来回答不出问题时能不断引导他们思考并最终回答出问题,从而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愉悦感;四是扶贫工作,让一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不再掉队或不要落得太多。五是反面教材希望其回答错,这样老师就能以其发生的错误进行分析。
对于备课中预设的问题,一般我都能按难易想好提问的对象。但对于随即生成的问题则往往在课堂上比较随意,有时还真就违背了提问的“回避性”原则。回忆上学期所带班级的课堂故事,有下面两例让我印象深刻:
案例一:复习惯性的有关知识,学生对影响惯性大小的唯一因素质量不理解。我就指着班级内的两个学生(两人同位且女生胖男生瘦)提了两个问题:1。谁的质量大?2。如果两人以同样的速度奔跑,遇到相同的障碍物同时摔倒的话,谁摔的更重,为什么?学生嗷嗷的回答“胖子摔的重,因为胖子的质量大”。我很高兴,为自己的机智释疑,为学生的认识到位。
可等我在看向被我举例的女生时,却迎来了一种怨恨的眼神,我的心一沉,看来如此举例,非但没有使这两个学生迅速做出正确的反映,还使其感到了窘迫和羞愧,这样一来,深深地刺伤了这两个学生的自尊心,也破坏了课堂的教学气氛。虽然我立即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已然在学生留下伤痕的话,又如何收的回。
案例二:提问一个女生,让她利用右手做一下“右手安培定则”示范。她被叫后未站起来,但脸憋的通红。我以为女生胆小害羞,便鼓励她说“没关系,即使错了,老师也不批评你。”她显得更窘了,依然不肯站起来。我便加重了语气“站起来示范一下,难道你都不愿意吗?”该女生立即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我莫名其妙,这种情况还真是从没有遇到过。但看到班级其他学生不自然的表情,我立刻意识到可能有什么特殊情况是我所不了解的。赶紧话题一转“没关系的,我们换个同学来示范一下——————”课堂又按预设继续进行。下课后,我把该女生叫到教室外,才发现因小儿麻痹,她的右手有两个手指是粘连在一起的。我心里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随即拥住它,在她耳边轻声说“对不起,老师真的不知道。”该女生含着眼泪微笑着对我说“老师,没关系的”——————
事情已过去了很久,但这两件事情却像心里的一根刺,每每想起总是有些疼。给我的警示是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从各个角度考虑可能出现的影响课堂教学的不利因素,及时回避可能产生的问题,使提问真正成为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和传播知识的纽带。
本书中的结尾,法利曾用交通指示灯做比喻来说明人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反应特点。说黄灯型的,生活得小心翼翼但却乏味;红灯型的,关闭了自己的脑力发动机和精神液压机;绿灯型的,热情洋溢,目的明确,敢于冒险,向往有趣的生活,不顾生命旅程中的阻碍勇往直前。让我们都做绿灯吧!
3.也谈教学艺术
对教学艺术的认识
关于课堂教学艺术方面的书籍看过不少,讲座也听过几次,但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暑期北京之行,听了程翔博士的报告收获如下:
1.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各门学科都是有规律的科学,有可操作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就是教师个性化的认识,是不同于音乐、文化等的艺术形式。课堂是表现为一个教师的教学技能还是教学艺术。在教学艺术之下,允许教师有个人的风格在内。如果课堂变成了一个人展示自己的个人表演的话就不是课堂教学艺术。
2.课堂教学艺术的内容
(1)导入的艺术
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精力集中。当老师的就要在学生和所教内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要从学生的角度:今天所学的内容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完成课前到课内的过渡。这里程博士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一个语文老师讲“定语”,引入的情景是这样的:师“同学们把2号的报纸拿出来”生“老师,你昨天布置时没说几号,只说拿一张报纸”师在黑板上板书“2号的报纸”并在“2号”两字上重点标注,定语的学习由此展开——————
课堂教学绝不是老师自己的表演棵,否则这样的课堂就是浅薄的。
(2)提问的艺术
①课堂提问的作用
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认为所学是重要的);体现师对生认知规律的把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体现师对所教内容的深刻把握(吃透教材)。无论什么课堂教学都是为解决问题而设的。
②课堂提问的分类
有直接提问与间接提问,前者方向明确,节省时间,但趣味性不强;后者也称“迂回战术”,看似费时间,实则创设情景有利于学生明白,且增强趣味性。尽管直接提问能节省时间,但大量的直接提问会让学生麻木,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简洁提问这是需要老师重捶敲打的地方。
有微观提问(在细节之处设问,如“标点符号”);有宏观提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理解)。课堂是二者的整合。有形象提问;有抽象提问(在形象思维太多的时候,使用抽象思维,可以提升学生思维的空间。
③提问的基本原则
设计问题要从学生出发、从课本出发、不能摸棱两可。提问过程中老师的肢体语言也很重要。这里程博士指出吃透教材的标准是把课本上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如语文课文中把作者的情感思想转化为自己的)。无论是详案还是简案一节课要提问哪几个问题要有清晰的呈现。
教学语言的丰富性原则。注意回避性原则。
(听报告时喜欢给自己的教学“对号入座”。在听到程博士关于课堂引入的艺术时,我想起了有关平面镜教学的三种引入方式:一是我在2000年泰安听省级优质课时,一个老师用了一个“黑匣子”的魔术表演,一下子吸引了众多听课老师的注意,更别说学生了,课上的非常成功。以至于10年过去了,每当上平面镜一节课时,我都会想起这种设计,并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的教学:我有时用它引入,有时用它作为检测习题的情景都能收到好的效果。二是给出两副图片:人体的对称与半个苹果置于平面镜之上的对称,问:两种对称有何不同。生能答出前者都是实的,后者一实一虚。由此引出“物理学中的对称之美”——平面镜成像。三是老师侧面对着学生,问哪些学生能看到老师对着黑板一侧的耳朵,哪些学生看不到。看不到是因为什么?(这一问可以让学生对于光的直线传播印象深刻)在现有的情况下如何让看不到的学生看到?(根据生活经验一些学生就会想到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光路)如此变抽象提问为形象提问:师与生共情-共鸣-共研。
以上三种方法可谓是教学艺术的一个缩影。它让我时时鞭策自己:艺无止境!
我觉得有必要加上一个批评的艺术。
这是我从女儿与同学交流的QQ上发现的一篇文章,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孩子纪律的我们的言行。
巧接学生抛给我们的各种球
“慢”接学生抛来的“疑难之球”
世界杯足球赛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各国球迷也看的如醉如痴。在我家“球迷”占住电视机观看的过程中,我也跟着看了几场,忽就觉得在教育中,教师如同教练员,学生如同运动员,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如同传球与接球过程。
皮亚杰说过:孩子与生俱来就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大可不必对学生呵护备至,我们只需在他们“山穷水尽”处才出手点一下,扶一把。唯有这种历尽“拼”的体验,学生才会刻骨铭心,唯有这种历尽“搏”的经验,孩子才会受用终生。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遭遇学生遇到困难就会哇哇叫,把“球”踢给老师的现象。对此,我们不能急于出手相接,为学生排疑解难,因为如果老师一看到学生有困难就立马相助,几次之后,学生就可能产生依赖思想,从而降低自己的“运球”水平,减弱自我学习的自主性。
物理复习课上,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们都在认真地做市发的绿皮资料。在我走下讲台巡视的时候,发现好多同学都被一道题难住了,题目是这样的:速度都是30千米/时的甲乙两汽车在同一公路上相向行驶,当它们相距60千米时,一只鸟以48千米/时的速度离开甲车车头直向乙车飞去,当它到达乙车车头时立即返回,并这样继续在两车头间来回飞着,试问甲乙两车相遇时,这只鸟共飞行了多少路程?
很多学生反映,对“鸟在两车头间来回飞,而两车间的距离又在不断变化”感到这只鸟飞行的距离很难求。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而是笑着对学生说:“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听完故事或许你们就明白这道题该怎么做了。”学生一下子来了精神,并满脸的疑惑:听故事就能解决物理问题吗?
一位国王有洁癖,最害怕自己的鞋底沾上泥土。于是他命令一位大臣把整个国家的道路都用布铺上。这位大臣开始组织人丈量全国的道路,并得出结论:用布铺上全国所有的路,需要20万工匠不停地工作50年,而全国的人口也不过50万。大臣心急如焚,向国王痛陈利弊,说可能会亡国。国王大怒,将大臣处死。国王又派另一位大臣来办此事,结果他用布给国王做了一副鞋套。这位大臣只不过是把自己的思维从路转到国王的脚上,天大的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故事讲完了,学生们也陷入了思考。一会儿,有学生喊了起来:“老师,我知道这道题怎么办了。鸟来回飞行的时间就是两车相遇的时间,通过两车相距的距离除以两车的相对速度,再乘以鸟的速度就可以了。”
“是啊,他只不过让思维转了一个弯,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这道题的解决过程给了大家哪些启示?”
“不光是解这道物理题,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难题,但只要我们的思维转个弯,就会成功绕过障碍。”
“当我们思维受阻时,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不能钻牛角尖。”
我很庆幸自己能够如此冷静的“慢”接学生的疑难之“球”: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旁侧敲击,艺术的接住学生抛来的“疑难之球”,进行一番包装后,又重新抛还给学生自行解决。如此一来,带给学生的竟有这么多的思考。让学生之“球”转一个弯,这是一种教育智慧,让学生的思维转一个弯,这是一种学习智慧,有了这种智慧,我们就能把“山重水复疑无路”变为“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妙接”学生抛来的“尴尬”之球
这让我想起一件小事:10班李森是我的德育对象,有一天上课前我去得比较早,看到李森正和一个女同学说笑,当我走到他面前时,他拿出一幅图片问我:老师,他们俩在干吗?我接过来一看是两只小狗在亲嘴的画面(看到该生笑眯眯的表情,我就知道他想将我得军),此时又有几个同学围了过来,于是我也笑着对他说:“我想一定是这只小狗对那只小狗说,让我闻闻你早上刷牙了没有?”学生哄堂大笑,李森也讪笑着说“原来是这个意思”。这时我收敛起笑容,严肃的说:“李森,小狗会做这样的事情,你一定不会去模仿的,是不是?”。
这件小事给了我很深的启迪:一定要沉着冷静的对待类似事件,不能上了学生的当。初中的学生已能够识别真诚与虚假,空洞而贫乏的说教,有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我当时时提醒自己:宽容学生的小错(某个行为与言语),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矫正学生的大错(情感与态度)。
 “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的目的在于“创新课堂”。世界上没有两堂完全相同的课,课堂中的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师、人际关系都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因此,没有所谓最好的教师,而只有最适合特定课堂的教师;没有最好的课堂,只有最有效实现特定目标的课堂。“创新课堂”就是要遵循课堂规律,实现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统一。通过课堂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实现课堂的创新,通过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创新课堂,通过课堂设计与课堂策略实现课堂创新,通过课堂评价的改革实现课堂创新。
这让我想起读关键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中的两个小故事。
不做那只大象
据说动物园有一只象在很小的时候就到了这个动物园。饲养员用一根铁链将它锁在一块石头上,小象不想要这个障碍,它要自由,它挣扎,但是它还小,它还没有这么大的力气,挣扎了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它妥协了,它放弃了。渐渐地,它长大了,它成了一头大象,它有足够的力气掀翻这块石头了,但它已没有了挣脱的欲望。那块石头对大象不再有任何威胁,威胁来自大象的内心深处,那是心里的障碍,心中的锁。
故事二:有一个人看到一只奋力想从茧子中挣脱出来的蝴蝶,由于茧子口太小,它努力了很久,还是进展甚微。这个人以为蝴蝶被卡住了,就拿来剪刀,把口子剪大一点。蝴蝶终于出来了,但是它的翅膀又干又小,身躯也是干瘪的。那个人不知道,蝴蝶从茧中出来的时候,会分泌体液,使翅膀丰满,没有这个过程,它就无法拥有丰满的翅膀,飞翔一生。这个人的善心帮了倒忙,这只蝴蝶再也飞不起来了,只能颤巍巍的爬行一生。
(这让我想到了小时侯曾经抓过蝉的幼虫,倒扣在碗底,第二天早晨打开一看,往往是只剩翅膀没有出来,而我总会去帮忙,结果如上文中所说帮了倒忙。由此我想到新理念下老师在课堂上的职责:点拨与引导。这真的是一把“双刃剑”,点的太多,那是“包办代替”,毕竟学习的主体是学生。点的太少,起不到引领的作用。往往是老师开始的出发点是对的,想办法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但由于课时所限,一个问题放出去,若等了一分钟,学生还不能解决,这时候很少有老师能够沉的住气的循循善诱,而是直接给出答案。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长此以往是否也会如上文中所说:好心的老师折断了学生飞翔的翅膀呢?)
&4.“辨识风格”的坐标系
当老师的需要辨识学生的学习风格,从而因材施教。这里概述四种学习风格:
一是感官型。&
尽管对感官型学生要花费不少时间去积聚和开发学习资源,但教师可以凭借图片、图表、图形、文本、录象、事物、模型,再辅以生动的口头表达,采用直接教学法,活灵活现的呈现学科中的主要概念,这样就能为学生提供各种感官都能感知的学习环境。
二是综合型与分析型。&
综合型学生先从理解整体起步,再逐步转向理解各个部分极其相互关系,而分析型学生先从理解某个部分起步,再利用各种细节理解整体。
三是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场独立型学生宁愿独自学习,遇到问题依靠自己的个人努力,而场依存型学生偏好结伴学习,遇到问题倾向于向老师同学请教。
四是冲动型与沉思型。冲动型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问题,常常是在猜答案,而沉思型学生为了避免错误总是反复琢磨才作答。
&&虽然理解学生及其学习风格要花时间,可一旦你这样做了,你就和学生及其学习成效之间建立了有效的联系。尽管学生要尝试所有的学习风格,但只有按其能力及偏好的风格进行学习才能学的多,记的牢。这让我想起去年我所带的初三毕业班:3班和4班。这是两种截然不同学习风格的班级:3班典型的冲动型,老师这边问题一抛出去,立即就有学生张口就答,很明显这不是反复思考后答出来的。一开始,我没有摸清学生的这种风格,反而认为3班的学生聪明好动、充满灵性,4班的学生反应迟钝,不与你配合。但经过几次单元测验,结果却让我大吃一惊:4班明显掌握的比3班的好。后来对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我采取了不同策略:3班要求隔断时间再提供答案,4班则要求当场作答,这样两个班的学生都有机会确切的表述自己的答案了。事实证明如此调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如果一开始你不能把握学生的学习风格的话,那么你需要花点时间仔细观察了解你的学情,辩识不同学生的不同风格,然后分层施教才有高效的可能。
5、我的学科观
学科特点:物理是自然科学之本,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物理学所研究的规律适用于其他自然科学所研究的运动,是基本规律。学科任务是要教给学生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认识规律的基本方法。在中学的各门课程中,物理课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这样一段话将物理学描绘得相当生动:“杠杆轻撬,一个世界从此转动;王冠潜底,一条定理浮出水面。苹果落地,人类飞向太空;蝴蝶振羽,风云为之色变。三棱镜中折射出七色彩虹;大荒原上升腾起蘑菇烟尘。是什么揭示了世界的奥秘?是什么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是物理学!正是物理学奠定了自然科学的基础,解释了我们的世界!我们尊重着物理学,热爱着物理学,我们用自己火热的心拥抱美丽神奇的物理世界!”这是200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学生在纪念爱因斯坦诞辰100周年的一份倡议书中写道的。而作为物理老师的我们,对物理学的这份热情如何让我们的学生体会到,我们又如何引领他们踏入这美丽神奇的物理世界之门呢?
学生特点:已开始占主导地位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观察、记忆、想象等能力迅速发展,能超出直接感知的事物提出假设和进行推理论证,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所以我们在研究很多物理规律或物理量的变化等问题的时候,往往需要引导他们共同回想曾经观察到生活中相关的现象或生活中我们解决某些问题通常采取的方法。但是缺乏相关理论支持的感性经验有时候对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学生难理解对物体表面绝对光滑的假设,难以理解不计空气阻力。因为这些理想条件生活中是不存在的,生活中对应的真实现象都不是理想条件的。这样的矛盾使学生对一些物理规律总结和接受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在学习重力之后,请学生思考“假如没有了重力,这个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学过摩擦力,请学生思考“假如没有摩擦”,对这些问题思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想象,进而掌握一种简化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排除次要矛盾突出主要矛盾。(又例,“铁比棉花重的问题”)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但由于还不成熟,所以容易固执和偏激。所以说,这个阶段的孩子更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
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不过分强调物理学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强调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对自然的热爱。例如,新版人教版教材的“力”,就从学生感受开始,先讲力的作用效果。知识本身的重要性相对下降,过程和方法的重要性相对提高。
综上所述,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是相当必要的。
二、引导的方向和方式
无论怎样引导,老师都必须本着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角色定位是一个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兴趣的作用:首先兴趣有动力作用,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求知活动和学习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愉快地从事某种活动。凡是符合自己的兴趣的活动,都容易提高人的积极性。其次兴趣有开发作用,兴趣是开发潜能的钥匙,一些学者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研究表明,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所以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灵感的源泉。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热情便成了首要任务。而要学生从兴趣开始,如何引课便是个相当关键的环节了。
几种引课方式:
1.利用故事,激发联想
中学生都爱听有趣的故事,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典故、谜语、趣闻、谚语等,可以帮助学生思考问题,丰富联想,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1)通过讲述贝多芬失聪后的创作经历,引入骨传导的知识,即引起学生对伟人的崇拜,为他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而感到震撼,同时也对骨传导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感到好奇,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骨传导的知识内容并不是教材要求的重点,但是我觉得这样引入除了激发兴趣以外,还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知道该崇拜什么,该追求什么。
再如:(2)传说有一次阿基米德带领全城妇女儿童利用千百面梳妆镜用反射的太阳光点燃敌军船帆,击退了罗马帝国的舰队。如果教师在这里再追问:“他们利用镜子是如何把太阳光集中在船帆上的呢?”这样便会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利用这个故事引出凹面镜的知识,即能够很直观的反映出凹面镜的光学原理,又在学生头脑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不仅有趣,还是有用的。
(3)阿基米德在浴缸里洗澡的时候发现了验正皇冠真伪的方法;阿基米德关于杠杆撬地球的豪言壮语。
(4)在讲相对静止这个问题时,我们往往会给学生讲这样一个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飞行时,发现有一个小虫似的东西在身边蠕动,他伸手一抓,大吃一惊!原来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当然有学生会质疑,在这里不讨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学生能产生质疑说明他们在思考,说明他们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
(5)大气压强存在,1645年,在德国的马球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也就是发明了抽气机的人,带领他的市民用16匹马拉两个抽空的铜半球,马德堡半球实验。
这些丰富的物理资料若能恰当地用在物理课堂中,既生动有趣,又能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吸引学生注意力。
2、设计悬念,激发求知欲
悬念是触发兴趣的情境之一。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是老师常用来设计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
如讲“平面镜”时,可以用“投币不见”的魔术引课。魔术的魅力就在于,它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抓住人们好奇、求知的心理特点,制作出种种让人不可思议,变幻莫测的假象,使人们难以识破其中奥秘,从而达到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魔术能够提高想象力,活跃大脑思维。但魔术一般是不揭秘的,很多魔术我们看了以后可能一辈子也不知道倒底是怎么回事,而我们在课堂上设置的“魔术”是必须当场揭秘的,这样也就使学生对揭秘环节更加期盼。
3、设计疑虑,激发思维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中学生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教师要在其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问题,问题设置要低起点、有梯度,采取追问方式,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人的正常思维都有逻辑性的,所谓逻辑通常指人们思考问题,从某些已知条件出发推出合理的结论的规律。此种引课方式快捷,效果好。
例如:我们为什么会看到物体?我们为什么会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我们为什么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从而引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
设置疑虑,让学生试着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是很好的方法。
4、制作或改进教具,增强实验效果
自制教具是教师在把握了深入理解教材,充分了解学生接受能力,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这三者联系后的产物,是满足教学需要的工具,是教学效果的有效支撑和补充。
例如,在讲“光的折射现象”时,制作插鱼工具,让学生从游戏中获得乐趣、经历挫折、引发思考,寻找问题原因。为后面的关于光的折射的探究设下合理的埋伏。
(课例“蒸发”)
5、善于幽默,活跃课堂
幽默是一种艺术,幽默是一种智慧,它不是简单的滑稽。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幽默会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也会令人思索回味。 幽默属于那些心胸宽广、对生活满怀热情的人,幽默属于那些有高尚的情趣和乐观的信念的人。幽默需要丰富的知识基础。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的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的良好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
作为教师,有义务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你是一个富有幽默感的老师,那一定具有超强的亲和力,学生一定会因为喜欢你的幽默而喜欢的课---亲其师信其道嘛。
6、设计竞争,激发热情
竞争是激发热情的情境之一,竞争心理一旦形成,就有非决一高低不可之势。物理教学的竞争情境是经常使用的激情方式。
如李志老师在电学知识的复习课上,采用这种方法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链接学生的作品“生活中的物理PPT”)
四、做一个有集体荣誉感的老师
我们都知道木桶原理,一个集体的实力也取决于最弱的教师。下面我以物理组为例。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1.队伍建设 
 积极参与培养名师工程、造就学科带头人、认真培养学科骨干教师、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物理学科组一直以来都在努力营造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很强团队精神和较高学术造诣的队伍。目前,本学科建立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在学科组的12名成员中,有高级教师4人、中教一级教师6人,其中具有学士学位的2人。他们具有较合理的学历、知识、职称、年龄结构,形成了良好的梯队,保证了学科的持续稳定发展。高级教师王家伟、赵传庆等老师,能够准确把握物理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在学科组中享有较高的威信。枣庄市教学能手郭广奎老师,市课改标兵绳长健老师,学科知识丰富,敬业精神强,他们在各自的教学科研领域成绩突出。山东省物理优质课获奖者李志、陶传清两位老师,课堂教学基本功扎实,特色鲜明,在各自的岗位上也都做出了出色的成绩。更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还有潜力很大的后备军:徐玉霞、刘位陵、田震、姬影。
2.课例研究&&&
物理教研组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立足本校实际,以集体教研为主要形式,落实教学常规为主抓手,研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主线,以减时、高效、快乐的物理课堂模式”,使课堂教学呈快速发展的态势。让我们将镜头定格在5月21日的教研活动上:(活动的主题是学案研讨,内容是:磁生电。三天前由王慧老师主备了这一节的导学案。本次我们研讨的重点是针对这一导学案的所有环节逐一研讨,最后形成一个集5人智慧的统一的导学案。)
首先王慧老师简单地说了说她的设计思路。1、参考了教参、书面资料及网上资源制定了三维目标。(应该说王老师制定的目标,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如目标的界定词“认识”、“知道”、“通过观察”、“通过探究”等。)
2、本着能量转化及思维的互逆问题,设计了“知识回眸”的三个填空题。
3、若实验效果不明显,可用课件展示探究的过程,但需要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4、与实物模型对照认识电动机的构造。
5、以上是实验探究,接下来让学生“自读探究”,规定时间,给出任务。
6、检测题选取了4个,A组3个,B组1个,皆是为检测目标而设置。
接下来老师们纷纷发言:
1、王老师认为“情感目标”及“方法目标”是在课堂上随机生成的,不必写在导学案上,但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必须让学生明确。建议:“知识目标”不动,删除其余的“两维目标”,而增补重、难点。(老师们一致认同)
2、“知识回眸”三个题的设计,刘老师建议将2、3题与第1题倒置一下,更符合本节课引入的思维顺序:电能生磁,磁能不能生电呢?
3、孙老师和陶老师建议将实验记录表格的第四项“沿不同方向运动时电流表指针的反应”再细化为左右、上下、前后动时电流表的指针反应。理由:这一项是实验探究的重点,同时也可以实现一个实验三个用途:引导学生得出电磁感应现象,归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分析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哪些因素有关。……
(活动中老师们再次领略了集体的智慧。也再次坚定了我们在为高效课堂而努力的同时,也让高效的集体备课大放异彩的决心!)
目前学科组成员也承担了多项省级科研课题,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多篇论文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3.课题研究
2003年4月,我们物理组确定的《探究式学习与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在省教研室正式立项。经过三年的实验,效果显著,并于2006年9月顺利结题.自结题后,而今又过去了三年,我们的实践体会是若要根本扭转“我讲你听”的被动教学模式,把探究的乐趣还给学生。就必须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才能真正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究发展的乐园。
还给学生探究乐趣的前提是促使学生提问。那么怎样创设学生提问的情景呢?我们的做法是:1、利用课前预习,促使学生提问.如在学习杠杆前,不少学生问到:力臂的概念是怎样建立的?为什么要这样建立?为什么不研究以下两种情况下的平衡?等等,这些问题既使我的教学有的放矢,更使我惊讶: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并不比老师逊色。2、利用学生实验,促使学生提问。如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我们在做演示实验前,并不急于告诉学生光在由空气进入水或玻璃时的传播方向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同样也是让学生大胆猜想、提出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大多都能踊跃发言,积极思索,虽然有些问题并不一定都有科学性,但也能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并不正确,学生自己心服口服,既消除了疑虑,又掌握了新的知识。轻松而有趣的探究过程,总是让学生意犹未尽。3、让学生上讲台,促使学生提问。让学生上讲台,扮演老师角色,学生讲,学生问,学生答,学生提的问题越多,效果越好。
我们曾在学生中搞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90%以上的同学都喜欢这种学习方式,有85%以上的同学认为自己在探究式学习中收获特别大,但也有15%左右的同学实事求是的认为自己不是很明确自己的课堂活动目的。这次问卷调查,增强了我们课题研究的信心,看到大多数同学能够适应探究式学习方式,变的越来越会学,越来越“聪明”,对此我们倍受鼓舞。自课题实施以来,已有10人次获得国家级奥赛山东赛区特等奖,有9人次获得国家级一等奖,有8人次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大增,仅2004年一年,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自己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理化园”大型展览活动两次。有学生的实践活动方案、活动成果等。
目前我们正在实施的课题是“自主学习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每年寒暑假我们都给学生发一封致同学们假期的“倡议书”.倡议要求是:请你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这些事物有什么缺点?或这些东西使用起来还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如果能加以合理的改进,将是一个很不错的发明!你喜欢科技制作吗?只要你制作精美,有蕴涵一定的科学原理,或有声、光、电等效果。均可以参赛.给学生创新的机会,相信他会带给你惊喜.
05级一班孙其霖同学在2008年4月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时荣获山东赛区二等奖,得到了08年中考加10分的优厚待遇。另有多人获市级奖项。
这种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探究、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等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些很有意义的探索。
4.学科特色
(1)教研组的文化建设。在我们教研组里有两种精神是不容忽视的:一是团队协作精神。团队协作精神是教研组建设与成长的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在新课程背景下,更具其现实的价值。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从备课到上课准备,从资源整合到多媒体课件制作,从试题选择到综合实践活动,从教学反思到研讨共享,都是群体性活动,都必须在全组人员共同参与、能力协作下才能顺利进行并取得较好效果。因此物理学科组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二是反思精神。一个成功教研组、备课组、个人,肯定拥有共同的经验,那就是及时进行有意义的反思,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好坏,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看看组内教师的反思能力、反思习惯如何就可以了。因此,我们的教研组、备课组在组内努力营造每日反思的习惯。课堂上我组织教学的效果如何?课堂上学生参与面及积极性怎样?课堂上我投入激情了吗?课堂上我是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我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落实的怎样?我是否讲的多学生练的少?等等。而今这种习惯已渗透到学科组内每一个老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中。正是因为有了这两种精神,物理组的老师们在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理论的学习,已不是一句空话。向教科研要质量,也成了全体物理教师的共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两种精神,曾经我们物理组每一学年的论文都是学校学科组内最多的。
(2)教研组建设以课为抓手,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公开课活动。加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学,所以我们始终抓住课堂教学不放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让全体教师树立“向课堂要质量,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信心”的意识。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除了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各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外,每一学期以两个备课组为单位推出一、二位教师的教学展示课,对他们的课进行认真指导精心设计,集中听课,然后集中评课,使大家都能有所收获。如本学期物理组配合学校教导处积极开展了校优质课评选、体现学科特色的观摩课、三维教学的赛课等活动,努力实践着“三为主、五环节”教学模式及三维思想的引领。2、
抓好听课、评课活动。&任何一次公开课教学是一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应对能力、启发引导学生等各种能力的展示,也是一位教师教学理念、基本素养的体现,因此任何一次公开课对教师自身能快速成长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教研组充分重视每一次公开课,认真组织好听课、评课活动。对于组内的青年教师的开课,先在备课组讨论,对其初稿的可操作性能做出客观的评价,再稿时还对各种细节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客观地评价他这堂课的成功和失败之处,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对于有一定教龄的中老年教师,既要看到他们的长处,又能实事求是地表明自己的看法,怎样做更好、更合理一些。以上举措可能会有人说其他学科组也是这样做的,这是常规不是特色。但我们记住了杜校长一句话:把常规工作坚持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
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如本次的说课比赛,每一个老师都准备的比较充分,尽管有老师是在网上下载的,可在自己找资源,改资源,阅读自己的、听取别人的过程中,相信一定也会有所收获的。
(3)现代教育手段为学科组建设锦上添花。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非常珍惜教育局为我们搭建的网络教研平台,“初中物理名师工作室”等,它让我们在更大范围内与全区同学科老师实现了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共同进步。我们要求学科组的老师每一星期至少要写一篇博文、阅读别人的文章不少于两篇并有体现自己思考的评论、每两周进行一次网上教研活动等。应该说目前我们既从中体验到了成就感、幸福感,也找到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感。
四、几点建议
1、集体备课不等于个人就可以不努力了。集体备课是把教师从大量的、泛泛的备课劳动中解脱出来,转变为现在集中精力,深入专研,精心备好一个或几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更加突出了,关键也能把握了。
2、资源共享不等于“拿来主义”,新课程是新鲜事物,对于如何上好一节课,没有人能直接告诉你,针对不同时间、不同班级、不同的学生,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别人的思想不等于自己的思想,任何一份教学设计必须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适应学生。
3、把教研组看做自己专业成长的一个平台,把每次备课真正当成成长的契机,正确看待“优质课”。
4、我对自己说作为一个集体的领头人,不论集体的大与小,是年级组、教研组还是备课组、都责任重大,担着学校、教师、学生,心中不能藏私心,业务水平要高,眼光要准,能把握教学改革的前沿,尤其要摸准考试的脉搏,做到教师共同发展,达到互赢的境界。
5、我们国家正处在社会变革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问题比较尖锐,各种矛盾冲突频频发生。教育形式的发展我们不能预测很远,在做的各位教师很年轻,教师生涯还很长。
6、一所学校的兴衰转换非常快,一件不起眼的意想不到的小事可能就能引起蝴蝶效应,导致学校的衰败,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这也是黄校长一再给我们强调的要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忧患意识,所以我们能做的一是尽力快乐工作,为学校负责;二是尽快成长,为自己负责。教师的工作很辛苦,不要把工作与生活对立,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要花心思提高工作效率。热爱这份工作,才能把工作当做一种享受,才能生活的快乐。
国家的教改已经进行了好多年,山东省的素质教育改革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让我尝到甜头的同时,也有着巨大的迷茫:这种改革到底能走多远?国家为了提高教师素质,教育部、财政部决定自2010年由中央财政投入5.5亿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家的这一巨大举措,促使我的态度有了巨大的转折:改革是趋势,不改革就会被淘汰。
两周的国培教育,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培训学习使我深刻的体会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物理老师,一定要勤于学习、注重积累、善于反思、积极实践,将学习——实践——提高、再学习——再实践——再提高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模式,将终身学习作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尽管我深知,培训只是一个手段,一个开端。两周的学习,思考背后,我感到更多的是责任,是压力。
今天我的讲座若能给在座的各位年轻的我的同行们的成长有一点帮助的话,那么我的“以叶子的平凡去成就花的辉煌”的愿望就得以实现了!谢谢各位,再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做好一名幼儿教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