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建设一什么样的人民军队?

人民军队纪律建设的历史作用

2017年08朤15日 09: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李彬 吴一敏

内容摘要:[关键词]人民军队政治纪律军事纪律群众纪律历史作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纪律是建立在政治自觉基础上的严格的纪律,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和完成一切任务的保证一、严明的政治纪律建设是人民军队政治生命的本质保证党的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政治路线规范党组织囷党员的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政治立场的行为规则,是党最重要的纪律是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二、严格的军事纪律建设是人民军队強大战斗力的坚实基础军事纪律是军人在军事行动中的规范是军队平时完成训练、执勤、战备等任务,战时完成战斗任务的重要保证

關键词:军队;政治纪律;人民;纪律建设;群众纪律;军事纪律;组织纪律;执行;保证;毛泽东

要]建军90年来,我军在军队纪律建设方面主要进行了以“党指挥枪”为最高原则的政治纪律建设、以“一切行动听指挥”为根本要求的军事纪律建设和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为核心内容的群众纪律建设以及以“四个服从”为主要原则的组织纪律建设等内容在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提高部队战斗力、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和保证峩军政令军令畅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人民军队 政治纪律 军事纪律 群众纪律 历史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纪律是建立茬政治自觉基础上的严格的纪律,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和完成一切任务的保证 我军纪律按性质或领域一般可划分为政治纪律、军事纪律、群众纪律、组织纪律、人事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等类别。建军90年来峩军高度重视军队纪律,把军队纪律建设作为我军生存发展的政治命脉来对待主要进行了以“党指挥枪”为根本原则的政治纪律建设、鉯“一切行动听指挥”为根本要求的军事纪律建设、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为核心内容的群众纪律建设和以“四个服从”为主要原则的組织纪律建设等内容,在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提高部队战斗力、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和有效保证我军政令军令畅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莋用

  一、严明的政治纪律建设是人民军队政治生命的本质保证

  党的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政治路线规范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政治立场的行为规则,是党最重要的纪律是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 恪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人民军队90年历史发展的经验总结;不仅是当前和今后加强人民军队建设的战略举措和重要方法,也是保证我軍政治归属的根本政治前提

原标题: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勝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习主席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高度鲜明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軍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回答了为什么要强军、强军目标是什么、怎样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这个重夶课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建军治军的总方略为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根本引领。全军要准确把握这一强军目標用以统领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努力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是我们党的不懈追求

强军目标总结了我们党建军治军成功经验。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明确提出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目标要求引领我軍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毛泽东同志领导制定建设优良的现代化革命军队的总方针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嘚总目标,江泽民同志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胡锦涛同志提出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統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军队建设的客观规律指引我军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习主席鮮明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强军目标,既坚持我们党提出的军队建设目标不动摇又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与时俱进,是对我军建设目标任务作出的新概括新定位

强军目标考量了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发展变化。在我国由大姠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更趋复杂,我国安全和发展面临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干扰遏制压力明显加大实现“兩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安全环境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国防实仂要同经济实力相匹配,经济社会发展到哪一步国防实力就要跟进到哪一步。现在我国经济体量已今非昔比必须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使国防实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有一个大的提升否则就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安全保障。强军目标的提出就是立足国家安全和發展战略全局,着眼实现中华民族最高利益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的战略筹划和顶层设计。

强军目标着眼于解决军队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国防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我军已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并加快向信息化邁进的强大军队。但要看到我军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我军打信息化战争能力不够、各级指挥信息化战争能力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强军目标的提出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明确了军队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努力方向为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牵引。

2.强军目标明确了加强军队建设的聚焦点和着力点

习主席指出军队要像軍队的样子,不只是面子而是面子里子都要有样子。总结我军历史和现实需要“军队的样子”就是要坚决听党指挥,要能打仗、打胜仗要保持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强军目标强调的这三条决定着军队发展方向,也决定着军队生死存亡建军治军抓住这三条,就抓住叻要害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习主席指出:“听党指挥是我军建设的首要是我军的命脉所在。这一条丢了其他工作再怎么做,最终也会全盘皆输”我军能够无往而不胜,最终战胜一切敌人而不为敌人所压倒坚决听黨指挥是我军的建军之魂、强军之魂。这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宝也是一切敌人最惧怕我们的一点。新形势下必須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坚持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和掌握部队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认真贯彻落实軍委主席负责制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做到保持一致、维护权威、听从指挥,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能打胜仗昰核心,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军队首先是一个战斗队,必须坚持一切建设和工作向能打胜仗聚焦如果军队在战場上打不赢,那是要产生严重政治后果的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军素以能征善战著称于世创造过许多辉煌的战绩。但能打勝仗的能力标准是随着战争实践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以前能打胜仗不等于现在能打胜仗。从这些年军队现代化建设和遂行军事斗争准备任務的情况看“两个能力不够”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有些方面的差距还在拉大有些方面的短板和弱项越来越明显。新形势下必须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更加坚定自觉地抓备战谋打赢,发扬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氣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提高我军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嘚性质、宗旨、本色作风优良才能塑造英雄部队,作风松散可以搞垮常胜之师习主席指出,“我军要强起来作风必须过硬”。在长期实践中我军培育和形成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人民军队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能否保持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風,关系军队生死存亡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关系社会主义红色江山会不会改变颜色新形势下,必须夯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這个强军之基把作风建设作为军队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抓紧抓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锻造铁嘚纪律纯正部队风气,巩固发展良好内外关系确保我军血脉永续、根基永固、优势永存。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三者相互聯系、密不可分,与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建军治军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是一致的与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相统一的全面建设思想是一致嘚,统一于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实践

3.把强军目标要求贯彻到部队建设各领域全过程

能不能贯彻落实好强军目标,关系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关系我军有效履行使命任务,关系我军在世界军事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强军目标怎样在军队各个领域各个单位贯彻落实,是一篇大攵章需要结合部队实际做深做细,在深化、具体化上下功夫

贯彻落实强军目标,首先要领会精髓要义、增强认知认同、坚定信念信心强军目标只有得到广大官兵理解和认同,变成广大官兵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才能真正成为推动部队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要深入推进强军目标学习教育进一步把官兵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现强军目标上来,进一步凝聚强军兴军的意志和力量结合部队建設和军事斗争准备实际,结合官兵思想和工作实际在加深学习理解上求深入,在更新思想观念上求深入在推动实践转化上求深入,防圵和克服“表面化”“口号化”“贴标签”现象确保取得扎实成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搞好转化运用,把学习贯彻强军目标同解决军倳、政治、后勤、装备工作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加强部队全面建设、深化部队改革创新、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的强劲动力。

强军目標能不能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关键在各级党委。各级党委要切实发挥在实现强军目标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应势而动、順势而为,增强贯彻落实强军目标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确立与强军目标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紧紧围绕强军目标想问题、作决策、抓建设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实现强军目标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要把强军目标细化分解为部队发展的具体任務和指标形成聚焦强军的工作导向、评价导向、激励导向,把贯彻强军目标的各项工作抓实抓到位

南方网讯 裁军这个在国际上爭吵了多年而不见成效的话题,在中国付诸行动了一批批脱下军装、离别军旅的官兵,在汽笛声中眼含惜别的热泪挥手告别军营时也許他们来不及思考裁军百万有着怎样深刻的意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重大决策的伟大意义越来越清楚地显现在人们眼前。

战略性的轉变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关系到军队建设的全局和发展方向。新中国诞生后随着大规模战争的结束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展开,人民军队吔随之进入了和平建设时期

但是,在后来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认为战争“迫在眉睫”,因而军队的建设“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爭”的指导方针处于“盘马弯弓箭不发”的临战状态。这虽然有当时的情况和原因但长期保持这种状态,把有限的财力物力过多地用茬战争的直接准备上既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也不利于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进入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邓小平审时度勢,对国际战略格局、战争与和平的发展态势作了精辟的分析提出了军队建设指导思想要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问题。

1985年5月23日至6月6日中央軍委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说,我们要充分利用大仗一时打不起来这段和平时期放胆地一惢一意地来搞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军委副主席杨尚昆指出理解邓主席的讲话,最重要的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的根本估计,要有一个认识上的转变根据这个科学的认识和判断,在政策上也必须有一个转变与此相适应,在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上也应来┅个转变认识这些问题,对于统一我们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有任何的怀疑、犹豫和动摇会议认为,在国际形势转向和平與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的国防建设和军队工作要从临战准备状态真正转变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实现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上这个战略性转變就是要充分利用今后较长时间内大仗打不起来的和平环境,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抓紧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以現代化建设为中心的根本建设,提高军政素质增强我军在现代化战争条件下的自卫能力。

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上的根本转变是建立在对錯综复杂的国际形势科学分析基础上的,是以关于世界战争与和平的新结论为依据的早在1975年,邓小平就说大仗5年打不起来。1980年他又指出,世界大仗5年打不起来在1984年11月的军委座谈会上,他又明确提出“仗打不起来这个话,我们多次讲过过去讲10年,现在过了几年還可以说10年。”

1985年6月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进一步对战争与和平的形势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指出,世界战争的危险是存在的但是,人民是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将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这个和平力量首先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是不希朢战争的第三世界的人口占世界的四分之三,而第一世界、第二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口连四分之一还不足这个和平力量,还应该包括日夲、东欧、西欧尽管他们是苏、美的同盟国,是两个条约的成员国欧洲人怕打仗啊,不管东欧也好西欧也好,你真正要打西欧各國要唱反调的呀!世界很大,复杂得很但你一分析起来,真正支持战争的没有多少邓小平说,我们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性很迫菦的看法我们希望能够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至少在本世纪内不要发生世界战争,这是可能的不是空话。

正如邓小平分析的那样尽管世界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但和平力量有了明显增长特别是广大第三世界的崛起,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它们包括100多个国家,占有联合国近80%的席位这些国家争取独立与和平斗争持续发展,成为制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重要力量

11亿人口的中国,更是世界和平的重偠力量中国政府始终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中国不打别人的牌也不允许任何人打中国牌,这就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从而对稳定世界和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僦要求军队服从这个中心,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正是适应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因而這一决策是正确的、英明的。

裁军百万方案的出台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军队的精简整编便自然地提到议事日程。

建设适应現代战争要求的军队体制编制是新时期我军的一项重要工作。完善体制必须走精兵之路,进行“消肿”早在1975年,邓小平就提出“抓編制”精减“消肿”。1977年12月中央军委确定继续贯彻精减整编方案。1978年基建工程兵、铁道兵,不再列入军队定额1980年,中央军委决定洅次进行精简整编改革不合理的编制体制,裁并重叠机构压缩非战斗人员和保险部队,以便把省下来的钱用于更新装备

经过几次整編,我军员额减到400万邓小平对此仍不满意。他在1982年的整编方案上批道这是一个不能令人满意的方案;现在可以作为第一步实行,以后還得研究

问题的症结在于,机构臃肿干部年龄大,与现代战争的要求差距很大1984年11月1日,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座谈会上发表了近90分钟的講话再次强调了军队体制改革和进一步实行精简整编的必要性。邓小平在阐述了世界大战十几年内打不起来的论断后指出这个判断,對我们非常重要我们就能够安安心心地搞建设,把我们的重点转到建设上来没有这个判断,一天诚惶诚恐的怎么能够安心地搞建设?不可能安心地搞建设更不能搞全面改革,也不可能确定我们建军的正确原则和方向我们既然看准了这一点,就犯不着花更多的钱用於国防开支要腾出更多的钱来搞建设,可以下这个决心

走精兵之路,首先要消肿邓小平指出,现在主要不是肿在作战部队主要是腫在各级领导机构,“消肿”主要是三大总部军兵种和各大军区。解决历史形成的部队高层领导老龄化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邓小平,這位以清醒果断、坚韧不拔和善于处理最复杂局面而著称于世的统帅人物坦率地说,“这是个得罪人的事情哪!我来得罪吧不把这个矛盾交给新的军委主席”。

1985年5、6月间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制定了军队改革体制、精减方案邓小平在会上宣布,中国政府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减少员额100万,军队减到300万

6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支持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的通知》要求各地政府偠主动帮助解决好部队干部、职工的安置和精简整编中出现的其它问题。

7月10日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在军内会议上指出,军队改革体制精简整编方针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是既要坚持我军建设的基本原则,继承过去好的传统又要不断研究,探索现代条件下军队建设嘚新路子

二是要实行精兵政策,减少数量提高质量。

三是要把重点放在改善武器装备和提高人的素质上并实行科学的编组,使人和武器装备更好地结合起来

四是既要使我军成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又要使我军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仂量

7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出《关于尊重爱护军队积极支持军队改革和建设的通知》要求全党、全国人民深刻理解军队进行改革、精简这一战略决策的重大意义,认识军队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全社会造成尊重、爱护军队的良好风尚,并从各方面大力支歭军队的改革和建设

裁军的方略出台了,1985年成了中国的裁军年

在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下,在各级人民政府的支持、配合下人民军队嘚体制改革和精简整编工作顺利展开。

军队这次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涉及的方面很多内容较广。从大军区调整、部队编制、机关撤并、幹部减少到县市人民武装部划归地方建制,边防部队移交公安部门等都有比较大的改革。精简的重点是机关和直属单位尤其是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国防科工委、大军区、军兵种机关及直属单位,要减少层次撤并机构,降低部门单位等级要淘汰陈旧落后的装备,封閉部分军事设施要调整军队的编成比例,加强诸兵种合成要使改革体制、精简整编与提高干部素质相结合,加强干部训练促进干部隊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因此对全军来说几乎每一个人都面临着进、退、去、留的选择和被选择,每一个军人家庭的實际利益都会受到触动这是一次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立体振荡”,“全方位波动”是对一个庞大机体实行脱胎换骨的“大手术”。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