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一代游戏机销量 PS4 的销量能够压倒 Xbox One

   老话说“风水轮流转”,如今的微软在新一代机大战中早已没有了Xbox 360时代的霸气,反而处处被对手索尼牵着鼻子走,最后落得将自己逼近死角的下场。

  就在今天早些时候,微软官方宣布将从今年6月9日开始发售不捆绑Kinect的Xbox One主机,价格直降100美元,与PS4看齐(399美元)。

  尽管微软官方表示推出独立机型是充分考虑了玩家意见之后所作出的决定,但相信很多人依旧愿意将其理解为是微软在Xbox One策略上的又一次失败,微软一直所宣称Kinect与Xbox One不可分割的论调彻底被打破。

  市场调研机构IDC稍早给出预测认为微软在2015年才会推出不捆绑Kinect的Xbox One,但从现在看来,微软显然已经等不及了。而促使微软这么快便做出分离Kinect和Xbox One决定的最大原因估计就是PS4迅猛的销量。

  可能会有人为微软辩解,Xbox One与PS4的销量差距主要来自上市国家数量的不同,但大家也许忽视了一件事,在能够充分利用Kinect的游戏还未大举上市之时,这款先进的体感设备便形同虚设,而由捆绑所造成100美元差价却足以致命。

  回顾新一代游戏机发布之初到现在,索尼与微软的数次交手我们不难看出,相比PS4的有条不紊,Xbox One的策略是相当混乱的,且被极具攻击性的对手步步紧逼。

  在去年E3的发布会上,微软过度强调电视直播功能让外界对Xbox One的定位产生怀疑,而索尼的发布会则依旧侧重游戏娱乐功能,并由此向外界传递出明确的信号:PS4是一个拥有更多功能的游戏机,而非附带游戏功能的机顶盒。

  如果说上面的这一细节只是开始,那么接下来发生在PS4与Xbox One发布之后不久的玩家政策之争则第一次让微软感受到了自己的笨拙,阵脚大乱。

One与PS4发布之后,微软率先公布了自己的玩家政策:不许玩家间的二手游戏交易,所有游戏需要实时在线验证。这两项内容引起了玩家极大的不满,而原本被传言将采用类似玩家政策的索尼看到势头不对,便火速出位补刀,宣布PS4不会限制二手交易并且也能玩游戏,瞬间为PS4拉拢了巨大人气,这也为随后的首发大卖埋下伏笔。反观微软,即使匆忙比照索尼修改自己的玩家政策但也因为丧失了第一印象的好感而很难挽回舆论上的颓势。

  之后,在游戏机的发售方面,当PS4已经大举占领亚洲之时,Xbox One却还龟缩在最开始的13个国家进行发售,而下一批上市市场将在今年9月才会开放,试想如果心急的玩家已经购入PS4,那么留给Xbox One的机会还剩下多少呢?

  在与索尼的新一代游戏机大战中,微软就像是一个球场上的新手,而对手却是久经沙场且志在必赢的老将,Xbox One显得非常狼狈。

  现在,就连最后的价格防线也被攻破,可以说微软在Xbox One的前期营销策略上已经完全败于索尼之手。

  外界其实都明白,微软总是一番好意,想通过Xbox One给玩家一些不同以往的东西,甚至是惊喜,但最终却最会事与愿违。而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也许是Xbox 360太过成功让微软过于自信,以至于根本就没有完全去了解玩家的真实需求。

  接下来,Xbox One将领先PS4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内地销售的进口游戏机,这可以说是微软一次扭转颓势的绝好机会,中国拥有超过5亿游戏玩家,且禁锢14年之久的游戏机市场也让很多玩家对于行货游戏机充满了渴望。目前,Xbox One已经定于9月在中国内地发售,但售价还未最终确定,我们希望微软这次一定要谨慎,不要再次轻率犯错。至于国行会不会推出不捆绑Kinect的机型,我们拭目以待。

(更多游戏新闻请访问叶子猪中心:)

  在次世代家用机大战当中,索尼的PS4在销量上稳坐第一,第二名微软Xbox One与之存在着不小的差距。PS4能够获得阶段性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在于其专业的优势,PS4在核心游戏上的努力十分显著,吸引了游戏的核心玩家,游戏厂商的高水准3A大作也层出不穷,这说明主机游戏产业和过去的十多年一样,健康地发展、成长着。

  对于中国用户来说,随着的取消,微软Xbox One和索尼PS4都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微软Xbox One在中国内地早期售价高达4999元,大幅高于其在美国的499美元售价,其单款游戏价格也高达60美元,并且完全锁区锁服,因此遭到了普遍质疑。

  索尼PS4于2015年入华,一开始就显示了索尼的诚意,售价几乎和港行相同,并且不锁区,后来虽然出现了无耻小人刘睿哲举报PS4“不锁区”事件(2014年12月29日,网友以“刘睿哲”的身份实名向北京文化局投诉索尼国行PS4没有锁区,并将其举报信张贴于各个论坛和社交网络,引发了国内媒体的广泛报道,随即索尼中国的官方微博宣布,原定于于2015年1月11日在中国大陆市场发售的PlayStation 4、PlayStation Vita、配件产品及相关游戏软件的正式上市时间推迟到2015年3月20日),但最终“锁服不锁区”的国行版PS4终究还是能通过各种途径来解决了这个问题,也算是一个圆满的解决。在游戏主机入华的这场战斗里,索尼也取得了胜利。

One在中国的失败不仅仅是价格太高,其整个生态环境也存在问题,实际上,一款产品的成功并不在于价格高低,高价位产品在中国的成功案例也有,例如iPhone,只要有最佳的产品体验,依旧会有铁杆粉丝为其买单,实现了双赢。游戏开发的成本也相当高昂,因此游戏软件的价格也不菲,游戏主机如果能成功吸引到游戏开发商为其平台开发独占式中文游戏,最终也可能会产生良性循环,让游戏开发商和游戏主机商都赚到钱。

  因此游戏主机入华最关键的问题是渠道以及生态环境的建立,彻底杜绝盗版,吸引优质的3A级大作独占游戏,有了好的内容,有了优质的渠道,有玩家为之付费,如果游戏开发商能以高达60美元的价格销售游戏,相信也会非常高兴的,但如果像微软Xbox One那样,又是锁区又没有大作,价格还特别高,国服的体验非常糟糕,很难想象这样的产品会取得成功。

  当微软发现索尼PS4的国行不但没有锁区,价格还和国际版相同,这时候才临时抱佛脚也对国行机器进行解锁,显得极为缺乏诚意。

  从游戏内容来看,Xbox One应该专注于资深的游戏玩家,对于大众休闲游戏应该彻底抛弃,休闲游戏目前竞争激烈,有已经被iPad、iPhone、Android等平台所占领,而Xbox One的3A大作多以射击类游戏为主,这类游戏又受到电脑版设计游戏的激烈竞争,从体验上看,电脑的键盘鼠标在射击游戏上的操作体验相比游戏手柄来说更佳。

  在游戏阵容上,索尼的PS4平台具有的优势显然已经越来越大,主要在于高质量的PS4平台独占3A级大作的连续发布,令玩家应接不暇,且不说从PS3平台移植来的《最后生还者》、《神秘海域》、《战神》、《合金装备》等神作,基于PS4平台的原生大作也层出不穷,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是索尼的游戏工作室阵容强大。

(《战神》), Sony San Diego (《美国职棒大联盟》), London Studio (Playroom)等等。相比,微软在这方面处就处于弱势,能和索尼相竞争的工作室屈指可数,这也让Xbox One在PS4的压力下节节败退。

  综合来看,目前索尼的PS4赢得了这场次世代主机大战的初期胜利,这主要得益于对核心玩家的坚守,但这场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两大厂商都需要保持目前的高水准势头才能持续前进。同时,我们能够确认的另一点也在于,过去一年中关于主机游戏将亡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主机游戏产业和过去的十多年一样,健康地发展、成长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戏机销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