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义理名词讲解:什么是“义存”

雪峰祖师:义存真觉大师的一生
来源:大公佛教|
义存法师德相
  《传灯录》所载一千七百多个祖师故事中,有一千二百多人在福建,其中属于雪峰法嗣者就有一千人之多。由此可以看出雪峰大师在中国佛教中的地位之高与影响力之大。
  福建向来是中国南方的文化重镇,以佛教而言,禅宗在此,占了大多数。禅宗有所谓&一花开五叶&的说法,意指禅宗自六祖慧能以下开出了临济宗、伪仰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等五支禅宗法脉。除了曹洞宗位于南禅发源地─广东以外,其余四叶,都是源出于福建,而雪峰大师的法脉就占了其中两叶。这两叶分别是由雪峰传云门&&文偃而成的云门宗,
  以及雪门传玄沙师备、再传罗汉桂琛、再传清凉文益所成的---法眼宗。禅宗有几句话,分别形容各宗的宗风,其中说,曹洞宗是&顶天立地&、说临济宗是&横遍十方&,而能够融摄禅宗早期这两家宗风的,就是雪峰。
  多闻雪峰 乱世证道
  雪峰大师法名义存,雪峰为其号,真觉则是僖宗皇帝所颁之谥号,佛教中常称以&雪峰&、&雪峰(义)存&、&义存真觉大师&等,义存之名反而较少单独使用。
  根据&祖堂集&卷七、&宋高僧传&卷十二等禅宗史料的记载,雪峰于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南安县,俗姓曾;示寂于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世寿八十七,法腊五十九。此一时期正当唐末政治社会混乱,其中更有武宗灭佛之&会昌法难&,中国的佛教处境维艰,而雪峰独能于此时广宣佛法、大演宗风,因缘固不可不称为殊胜,大师本身的成就与道力也必定有超乎寻常之处。
  雪峰大师出生于佛教家庭,家人原本就常和一般僧众往来,在十二岁时师事泉州莆田玉润寺的庆玄律师,于十七岁时正式剃度,出家为僧。未几便遭逢佛教的教难│会昌法难│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其时大师为廿四岁。《雪峰志卷三》禅宗真觉大师中有:是年,有旨沙汰僧徒,师以儒服,谒福州芙蓉寺弘照,训禅师见而器之。
  可知大师为了避祸而改穿儒服,仍继续参学。后更不断游历,《宋高僧传》有此语:&北游吴楚梁宋燕秦,受具足戒于幽州宝刹寺,讫巡名山,扣诸禅宗。&禅宗里有句话说:多闻是雪峰。
  雪峰十七岁出家,历会昌法难之后,参学于各大名山,参访当时禅宗各个善知识,禅宗的历代祖师很少有在学问上能超过雪峰的。此一时期的参学也为雪峰日后的弘法事业建立了深厚的基础。
  以禅宗而言,雪峰得法于青原│石头派下的德山宣鉴,为六祖慧能以下第六代。根据《雪峰志卷三》所述:师年四十,参德山师,问(中略)云道什么?师此时豁然,如桶底脱相似。
  悟道即见道
  由教下研究经典的眼光来看,禅宗所说的悟道即是见道,见什么道呢?见&缘起性空&之道、了解&不生不灭&的道理。见道以后就绝不会退转,要是还会退转,就不是真正的见道。在小乘来说,初果罗汉就已见道,初果罗汉要成为阿罗汉,只要经历七次转世,就能够成功。一般人转世七次,早不知转到何处去了,哪里还有什么把握?敢说能不退转?但初果罗汉见道得不退故,每一世都能继续修行,相续不断,因此经七世修行,即得成就阿罗汉果。若依大乘说法,则初地方能见道,所见为我、法二空之道,更较小乘唯见我空为高。因初果见道仅断见惑,思惑未断,初地见道则见、思俱断,故二者之见道,名称相同而境界不同。
  以大乘的观点来说,悟道或是见道后更要修行。举法相唯识学为例,唯识行者共分五位: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其中通达位又叫做见道位,修习位又叫做修道位,这里清清楚楚指出:见道之后还须修道,才能达到最终圆满的究竟位。
  根据大乘经典所载,即令八地菩萨、四果罗汉,还是要修道。四果罗汉不是已经到了无学位,何须再修呢?其修法不是一般人印象中的修行,乃是不修而修!一般人不外是早上念个普门品,下午念个弥陀经,定课以外的时间,仍旧在世间法里头打滚,与常人无异。但是到了八地、四果的境界,是毫不退转,每一刹那都在修、自然而然,念念相续,不动地修、不修而修,待人接物无不在道中;与你说话时,他仍在用功、仍在观照当中,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一点儿都不含糊,这个才真叫修行、真叫用功,四果罗汉是这样,八地菩萨也是这样,入平等流,念念平等,都是在用功办道中,因为我们佛教里只有常精进菩萨,而没有常休息菩萨!
  雪峰之名其来有自 ,雪峰在德山宣鉴处得法之后,又经历数年行脚,回到了当时的闽国,也就是如今的福建。
  过去在大陆常常可以看见些四处云游的行脚僧,禅宗里有句话说:&赵州八十犹行脚!&赵州和尚也是个有名的祖师,他在八十岁的年纪还在行脚,为什么呢?因为常住生活安定,不易悟道,所以要在行脚时从环境各方面的变迁去体会无常,并且去参访各地的善知识,才较容易悟道。
  根据《宋高僧传》的记载,懿宗咸通六年,秋七月,雪峰登上了福建闽后县(今林森县)白沙乡的象骨山,在此地加行用功,并改象骨山为雪峰,以之为其号,此即为&雪峰&之名的由来。
  何谓四加行?提到加行,一般人往往联想起西藏密宗的&四加行&,这是就藏密修行的事项上说;就理上说,加行意为&入于正位之准备,加一段力而修行也。&前述唯识五位中之加行位,是指暖地、顶地、忍地、世第一地四种,四者为修行用功的过程。雪峰在此地加行,直到五十七岁、僖宗乾符五年,才开始宏扬教法。从此&闽州四十余年,法席之盛,卓冠天下,常不下一千五百众。&(见《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五。)一般弟子与信众不算,光《传灯录》所载入室法嗣即有五十五人之多,如:玄沙师备、鼓山圣晏、云门文偃、福州彗棱、福州玄通、保福从展、福州长生山皎然&&等,皆为一方宗祖。甚至有雪峰座下一夜间开悟四十八个祖师的传说,这种记录在禅宗史上几乎可说是空前绝后的了。
  以上所说的雪峰大师在禅宗里的事迹,都是在史料中有所记载的,但是雪峰在密宗里的成就与地位,知道的恐怕就很有限了。
  雪峰大师乃是 秽迹金刚宗之始祖
  密宗血脉图不见义存之名。雪峰刚到象骨山时,山上并无人烟,他也不结茅庐而居,就找了一棵大树的树洞,住在里头用功。那么他用的是什么功夫呢?就是&秽迹金刚法&。
  在中国密宗传承的血脉图中,惠果阿阇梨有许多&义&字辈的弟子,大部分出于&青龙寺&,胎藏部之血脉有:义满、义愍、义操、义照、义证、义明、义真(义愍再传弟子)等人;金刚部之血脉有:义一、义政、义愍、义照、义明、义满、义操及义操再传之义圆、义舟、义真等人。其中并未有----义存之名,因为血脉图所记者为金、胎二部大法之传承,其余得独部法或未得二部完整仪轨者,并未列入;且此份血脉图----为日人所保存,其所重视者不过空海所得之二部大法,余者概以&杂密&称之,而唐密经&会昌法难&后,文献大量佚失,更造成考证上的困难。以时间的关系上推断,雪峰应是惠果的再传弟子,与青龙寺义字辈诸人或有关连。若就&义存&二字,字面意义来看,或者有密法萧条之后,青龙寺义字辈诸师之法脉断绝,仅存一人之义。
  天佑二年 放光成就
  雪峰从四十四岁、穆宗咸通六年上山,一直在树洞中用功到五十七岁、僖宗乾符五年,于秽迹金刚法得到初步相应的成就,对自己的功夫有了把握之后,才正式开始展开其弘法利生的事业。但他并不以此为足,仍然继续修持此法,用功不辍,一直到八十四岁、昭宗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在一个夜里得到上品成就︱也就是所谓的放光成就。
  密宗之成就粗分可分成三品:上品为放光成就、中品为烟、下品为暖。 日本东密有个桐山靖雄,当初他既未研究经典,也不讲经说法或著作佛学专书,原本在高野山上一点地位也没有。但他非常用功,用功到护摩时不用点火,把檀木放在护摩炉中,一用起功来,檀木自己就冒烟,燃烧起来。这样的程度在东密来讲,已经是中品成就了。但若以唐密的观点来看则不然,下品成就是暖相成就,用功 用到很热,甚至热到冒烟燃烧的程度,仍只算是下品,而非中品。中品成就之烟,并非燃烧冒烟之烟,而是指香气,比如说用功时并未点檀香,但一诵咒,就自然飘出一股檀香,让所有的人都能闻到。至于上品成就是放光成就 ,但放光并不是像一般人练气功、打坐,自己说得成就、有神通、会放光。真正的放光要如日示众,遍照一切,让所有的人都能看到,才算是真正的放光。这种光是什么光呢?是智慧光,因为只有智慧才能破除无明的盖障,解脱烦恼的黑暗,让人得到光明。
  而密宗这三品成就每一品中又可再细分为三,就像净土宗的九品莲花一样,共为九品,分别就其光、烟、暖的程度作高下之判。以上品成就而言,上上品成就是在白日放光,并让所有的人都能看到,其光需胜过日光,才能如此;上中品之放光则在黎明或黄昏,日光不那么炽盛时;上下品成就则是在夜里放光,其时日光已隐没。此外上可以放光能见之范围远近,作为判别之标准,越远者品级越高,反之则低。但这种放光属于有相的放光,另有无相之放光,则非凡夫所能揣度。
  经典上常记载,佛说法时眉心放光、白毫放光等,一般学者总认为放光之语,纯属境界语,只是形容佛的智慧,并非真实。但在佛教行者(尤其是密宗行者)看来,放光不仅是智慧流露,而且也是真实境界。只是具有正知正见的学佛者乃至成就者,决不会舍正法而专用放光等神通引人注目。
  转大法轮度有情 人间佛教为先驱
  雪峰放光时,象骨山方圆百里,数十万人为之惊异,纷纷上山一探究竟。待得知是大师在树洞中成道,无不欢喜赞叹,皈依于雪峰。像这样的放光才算得上真正的上品成就。
  传统佛教为方便推广,总以净土法门为主,是以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说法,因为传统中国政治社会结构中,掌握权势与地位的多为年长者,为得到他们的认同与信仰,不得不因应这些人的根器,所谓&为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牵。&以他们最关心的生死问题作为入道因缘,让他们学习佛法。但也因此给人一种错误印象:学佛就是学死,学佛就要求往生,让许多人望而却步。现在的佛教界大家都在提倡&人间佛教&、&人生佛教&,就是为了要打破这种成见,让大家重新认识到佛法有其圆融、活泼的一面,有其积极而生活化的意义,即六祖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
  这一点雪峰,早在唐朝就已经做到了!中国的宗教界一向有种奇特的习俗︱近庙欺神,住在寺庙附近的人,或许因为距离太近,失去了一般信仰所需的神秘感,反而还不如远道来朝拜的信徒虔诚;但这情形却未在雪峰发生,闽后县雪峰附近几十乡人都皈依在其座下。象骨山附近的居民几乎全是他的弟子,平时耕作维生,农闲则跟随他学习佛法,整个象骨山周围就是个佛教化的人间净土,正是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的先驱。
  传禅不传密 有其因缘
  雪峰在此是以禅法传教,他既然是禅密双修,为何却仅只宏扬禅宗而不传密宗?要知中国密宗在唐玄宗时,&开元三大士&︱善无畏三藏、金刚智三藏、不空三藏来华后,盛极一时,金刚智与善无畏之弟子一行皆为大唐国师,不空更为玄宗、肃宗、代宗三代帝师,集朝廷百官之归信于一身,不仅使京师洛阳的士人接受了正统密宗,并将密宗传播到全国各地。玄宗并在受不空灌顶之后,于宫廷中设置坛城,称为内道场。一时国朝内外,密宗之风大盛。武宗灭佛之举固然是以佛教寺产过多,动摇国家经济为考量,佛教(尤其是密宗)的&势力&过大,恐怕也是原因之一。&会昌法难&发生,密宗首当其冲,首先被毁的就是宫中的内道场,之后事态扩大,终于在武宗会昌五年诏令毁尽天下佛寺,强迫僧尼还俗。由于密宗最重视仪轨,修行时有许多的法器,如:金刚铃、金刚杵、弯刀等,一旦毁佛,坛场、仪轨尽失,无法再公然弘传;反而禅宗要扫除一切意义,叫人放下一切,但用此心,观照默察,不具形式的修行方式,得以在毁佛之后继续发展。&会昌法难&时佛教各宗都大受打击,唯独对禅宗却影响不大。而中国密宗在此事件之后,表面上已经完全断绝失传,但实际上是以&一印一明&修独部法的方式依附在禅宗丛林中。当此之时,雪峰衡量局势,认为不是密法兴盛的时机,因此普遍以禅法传教利生,密法则仅传于少数入室弟子,外人多半不知。
  近代有学者在研究雪峰时指出,雪峰为了将西来的佛教与中土的文化融合,其佛教理论中掺入了许多道教的思惟。在知识层面来说,雪峰的禅机颇有魏晋玄学清谈的味道;在接引一般庶民时,则接受了一些神仙、道术、长生法、符咒等道教因素,这些都是见于佛教史的记载的。以后者来说,正好是雪峰修&秽迹金刚法&的证明。在明末清初的为霖道霈禅师所刻的&秽迹金刚&法本中,录有许多的符印,因此有人就质疑这是伪经,认为是道教所伪造的。事实上以密宗教理而言,凡是文字图像都属四曼(四种曼荼罗─大曼荼罗、法曼荼罗、三昧耶曼荼罗、羯摩曼荼罗)中的法曼荼罗,符咒也是出于文字形像,自属于法曼荼罗,乃是由大日如来法身流露出的智慧,不同于一般不明其意义的道教符箓。
  过去、现在流通的禅门日诵课本,都收录有此&秽迹金刚咒&;清末的杨仁山居士曾说:&治病却魔,祈福修真,与大悲、尊胜、准提、秽迹金刚,随宜奉持。&再看光绪八年春二月,成都文殊院募资刊板,金陵刻经处所刻印的&秽迹金刚&法本中有&真觉禅师所传神咒与今经咒同,但梵音赊切,字语少异。&由此可知不仅雪峰修持、传授此法,禅宗里持诵此咒者,也不在少数,其真伪问题应是再无疑义!
  大名彻天子耳际雪峰赐真觉大师,那么当时雪峰的道场有多兴盛呢?《佛祖历代通载》里说有一千五百人,事实上雪峰的门下弟子多达三千,还不包括四乡的信众。大师的道场是雪峰崇圣寺,每天早晚的课诵因人数过多,必须分成三个大殿来举行,这种盛况实是罕见。《宋高僧传》:&天下之释子,不计华夏,趋之若召。&天下的僧人听见了雪峰的大名,纷纷自各地赶到福建,来亲近雪峰。影响所及,许多地方乃至中央的官员,也都欢喜来向雪峰请益,皈依于雪峰。僖宗皇帝听到了雪峰的事迹后,更颁给雪峰&真觉大师&的名号,还赐了一领紫金袈裟,雪峰&受之如不受,衣之如不衣&,后世遂多称雪峰为真觉大师。从佛教史的眼光来看,称雪峰为福建闽南一带佛教(尤其禅宗)的始祖实不为过。以雪峰法嗣之兴盛、法子之多,弟子遍及福建乃至中原,无论在佛教里、政治社会各方面的势力,都有着极崇高的地位。其门下四十八子或法嗣五十五人中,多的是全国性的大师级人物,就福州一地而言,著名的福州十大寺几乎都是雪峰门下所传,就是广钦老和尚的祖寺泉州承天寺的始祖,福州长庆院慧棱禅师也是出于雪峰之下,因此今天到慕钦讲堂来说雪峰的掌故,是有着特殊的因缘和意义的,因为雪峰不但是广钦老和尚的祖师,也是各位的祖师!
  一花开五叶 云法出雪峰
  当时在福建足以与雪峰抗衡的,就是福建福钦县临济宗的祖师︱黄檗大师。黄檗大师在禅宗里属于六祖所传的另一体系,是由南岳怀让、马祖道一所传下来的。黄檗大师得法于创立丛林制度、百丈清规的百丈怀海禅师,在他底下开出了临济宗;百丈的另一个法子伪山灵佑底下则开出了伪仰宗。前面提到的赵州和尚也是出于马祖底下南泉普愿的法嗣。 青原-石头一系除了上述出于雪峰的云门、法眼二宗外,尚有石头传药山、药山传云俨、云俨传洞山良价再传曹山本寂所出的曹洞宗。此五宗即是南宗禅所谓&一花开五叶&中的五叶。
  涌泉人不识 雪峰遇故知
  七十六年,我回到福建去,在我出家的福州涌泉寺已经找不到旧识,反而在祖寺,也就是雪峰崇圣禅寺的----当家是我的戒兄弟,几十年没见面,他还认得我,我告诉他,当年受戒时,那个年纪最小的就是我!这次去拜雪峰有两个原因。一者,我九岁在涌泉寺出家,涌泉寺可说是我的祖寺。而涌泉寺的开山始祖正是雪峰大师座下的大弟子︱鼓山圣晏国师。况且在密法的传承上,雪峰大师正是&秽迹金刚宗&的初祖,这个关系更是密切。(注:&秽迹金刚宗&并非于佛教十宗或大乘八宗外另有一宗,而是于密宗当中的一支,因以秽迹金刚为本尊,为与其他密宗支派区分,故称为&秽迹金刚宗&。)
  外禅内密 本门传承
  秽迹金刚宗由雪峰传下来,除了直接受法于雪峰的几位祖师,如玄沙师备、云门文偃、鼓山圣晏等师以外,历代单传,几乎每一世只传一人,择徒时非常严格地观察弟子的根器,轻易不传。由于寄身于禅宗丛林里面,个人秘密用功,外人皆不知晓。因此本门中虽然出过几位大成就者,但外人只知其为禅门宗师,而不知其实是为禅密双修的成就者。法眼宗的传承其实就是&秽迹金刚宗&的一支。如宋朝提倡禅净双修,谓&有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的永明延寿禅师,本身既是&法眼宗&的祖师,也是本门的祖师。再如明末的鼓山元贤大师,他在禅宗的体系属于曹洞宗,实际上也修&秽迹金刚法&;他的弟子为霖道霈禅师,不但继承他的禅法,同时也受了密法,并且将&秽迹金刚法&的法本整理刻印。
  清末中兴雪峰的达本老和尚,也是本门祖师。雪峰大师留有遗言,谓松树扫地,石头开花之日,便是祖师再来之时。达本老和尚到雪峰之时,正应验了祖师再来的征兆,因此大家都认为他就是雪峰再来。达本老和尚是个大成就者,他走的时候,鼓山的钟自动响起,待众人赶到大殿时,他已经先一步走了,而且有所示现︱于趺坐中垂下一足,乃是乘愿再来之义。达本的密法得之于了堂,之后又传给了盛慧老和尚。大家看虚云老和尚的传记,虚老在离开鼓山时,就是将住持之位传给了盛慧老和尚。盛慧老和尚不仅由虚云手中接过两次住持位,也接过圆瑛老法师两次,一共任过鼓山当家四次。
  盛老法师传法告知本门来历
  我自己是在十一岁那年,跟当时任涌泉寺副住持的盛老法师学了&秽迹金刚法&,上述法脉体系,也是历代祖师师徒密付,口耳相传,由盛老法师,告诉于我。因此雪峰不但是我鼓山祖寺的祖师,更是我系密法传承的始祖。
  若由鼓山-元贤这一线索察上去,本支&秽迹金刚宗&自&法眼宗&不传之后,传入了&曹洞宗&。据我的了解,近代几任鼓山住持,除古月老和尚、虚云老和尚外,几乎都有相同的情况:本身原属于&临济宗&,接了曹洞的法之后,才出任住持,其中必有原因。可能即是接曹洞的法后,得受&秽迹金刚法&,才任住持位。
  雪峰道风精进 摄受闽南一带
  影响所及,整个福建各大寺院道场的道风,也都还能保持得很好。像泉州--承天禅寺也是雪峰传出来的,现在的住持圆觉法师也是我的好朋友,他出身于雪峰,住鼓山禅堂多年,小时候就非常精进,每天都很用功。我回去福建时,听说他从文革时就住持兴化县圃田广化寺,最近道宣法师告诉我,承天寺慕其道心,现在已经请他去担任住持,承天寺也是能左右闽南道风的大丛林,这次请圆觉法师出任住持,就是为了借助他在雪峰、鼓山的经验,来提振承天寺与闽南一带的道风。
  雪峰的道风为何如此兴盛呢?这与他所发的道心及行持有关。雪峰未悟时,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到处参学,寻师问道;悟了之后,还到象骨山雪峰上加行用功;成就以后,更大转法轮,兴显禅宗;无论在哪个阶段来看,雪峰&上成佛道,下化有情&的切愿与精进都是丝毫不懈的!
  岩头全豁  善友良伴
  当雪峰作禅和子时,有几个好朋友,也就是所谓的同修、同参。头一个是岩头全豁、第二个是船子和尚,三个人一起行脚去参学。当时他们参学不像现在人留学,先存了一笔钱,然后出国去游学,而是念动即行,随念而止,有地方挂单时还好,不然就得餐风露宿。
  有一天,一行三人到土地庙里过夜,船子和尚倒头就睡,雪峰犹自盘起腿子来用功。岩头与雪峰同诣德山,先已开悟,为雪峰的师兄。岩头看雪峰还在用功,就问他为何不睡,雪峰答,以一事未明黑漆漆外,尚有何物?&我们一般人一闭起眼睛用功,不管是参禅、念佛也好,还是持诵真言也好,眼前总是黑漆漆一片,用功就是要打破这黑漆漆的障蔽,透出智慧光明,也就是所谓&明心见性&。
  岩头就说:&汝道一句!&要为雪峰印证。当时雪峰在德山座下得了一句话,正在将悟为悟之际,让师兄一点,当下即悟,告诉师兄&黑漆漆的桶子已拆穿&,从此以后,雪峰的境界更高出于师兄,道的更彻底。
  由此可知雪峰的成就除得力于其根器出众外,更因他念兹在兹的精进,念念不断地用功。无论在博学多闻、智慧无碍、教学方式上,雪峰都获得后世极大的肯定,六祖以下,若是没有雪峰与马祖、百丈,禅宗就无法大演宗风、发扬光大。现在全中国和尚有八十多万人,出于雪峰门下者居多,另一支则是出于临济宗。
  忠懿王倾诚襄助 雪峰存象骨创院
  而雪峰当时地位之高,除了获得僖宗赐---真觉大师之号与紫金袈裟外,佛教史上著名的闽国忠懿王王审知也是大师的知交,大师在雪峰创院得忠义王之助力不小。《雪峰志》卷三有王审知&初舍钱二十万、创横屋二间,次舍钱三十万、创造法堂廊庑方丈等宇&、&执权霸位,响师道化&;《宋高僧传》卷十二&闽王王氏,誓众养民之外,雅隆其道&、&增宇设像、铸钟&、&充其众&等记载都是闽王支持雪峰佛教事业的证据。而闽王对雪峰的信仰也见于《雪峰志》卷三&问莫不大备师&,显然它对雪峰的支持已超过一般政治性的目的。后来闽王还以雪峰的大弟子︱鼓山圣晏为国师(这就是后人称鼓山圣晏为圣晏国师的由),如此更凸显出雪峰地位之尊崇!(此文系普利宏法师作)
责任编辑:张玺
相关阅读:
2012 - 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孔夫子旧书网该图书已经找不到了, 还有其他店铺销售此图书。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以下试题来自:
名词解释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兴起30年的法国,流行于20世纪中期的欧美各国。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法国作家萨特是其创......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 《日瓦格医生》是帕斯捷尔纳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小说写的是一个俄国知识分子在十月革命前后动荡年代的命运。日瓦格医生一方......2.问答题 美国作家海勒于1961年创作《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部轰动欧美文坛的小说。它以其独创性成为美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小说写的是美......3.问答题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各种以悖逆传统文学为共同特点的文学流派的总称。
⑴从哲学思潮、社会思潮看,现代主义文学具有......4.问答题 ⑴《尤利西斯》标志着乔伊斯意识流动技巧的成熟和完善,在小说的形式和结构上堪称一场革命,被称为&意识流&的百......5.问答题 ⑴表现在对巴尔扎克以来的现实主义小说传统的质疑和反叛。认为传统小说反映的真实只是一种肤浅的真实,无法揭示一个客观世界......&p&佛教七众有:比丘、比丘尼、沙弥、式叉摩那、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p&&p&各自的戒律基础是:(有小乘、大乘、密乘,三种形式)&/p&&p&(1)比丘:比丘戒。或比丘戒+菩萨戒。或比丘戒+菩萨戒+金刚三昧耶戒。或比丘戒+金刚三昧耶戒。&/p&&p&(2)比丘尼:比丘尼戒。或比丘尼戒+菩萨戒。或比丘尼戒+菩萨戒+金刚三昧耶戒。或比丘尼戒+金刚三昧耶戒。&/p&&p&(3)沙弥:沙弥十戒。或沙弥十戒+金刚三昧耶戒。&/p&&p&(4)式叉摩那:沙弥尼十戒与正学六法。或沙弥尼十戒与正学六法+金刚三昧耶戒。&/p&&p&(5)沙弥尼:沙弥尼十戒。或沙弥尼十戒+金刚三昧耶戒。&/p&&p&(6)优婆塞:三皈依戒与五戒。或三皈依戒与五戒+菩萨戒。或三皈依戒与五戒+菩萨戒+金刚三昧耶戒。或三皈依戒与五戒+金刚三昧耶戒。或三皈依戒+金刚三昧耶戒。&/p&&p&(7)优婆夷:三皈依戒与五戒。或三皈依戒与五戒+菩萨戒。或三皈依戒与五戒+菩萨戒+金刚三昧耶戒。或三皈依戒与五戒+金刚三昧耶戒。或三皈依戒+金刚三昧耶戒。&/p&&p&佛教七众,若能半月半月令自受戒体还净,再能如理如法的学修增上佛说显密出世间法,就有希望当生或多生解脱六道生死轮回。&/p&
佛教七众有:比丘、比丘尼、沙弥、式叉摩那、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各自的戒律基础是:(有小乘、大乘、密乘,三种形式)(1)比丘:比丘戒。或比丘戒+菩萨戒。或比丘戒+菩萨戒+金刚三昧耶戒。或比丘戒+金刚三昧耶戒。(2)比丘尼:比丘尼戒。或比丘尼戒…
&h2&以前寫的一篇文章,可能對樓主有幫助。&/h2&&br&&h2&浅谈“戒、定、慧”&/h2& ( 22:28:35)&br&&br&&br&学佛人经常谈到“戒、定、慧”三无漏学,末学自己也不例外。其实这三无漏学非常深奥,末学没有能力和智慧去详解,但是突然有所感慨,也突发奇想地将一些琐碎的思维写将出来让众有缘法师和师兄们为末学指正。&br&&br&对此三无漏学的认识很多人可能跟末学一样,打从开始学佛就有所闻。而开始的时候也就依字面意思去了解,即持“戒”、修“定”、增“慧”。&br&&br&及后知道“戒、定、慧”可对治三毒的“贪、嗔、痴”。因为严持戒律,就能够限制自己一些习气,而这些习气的根本就是以假为真,误将这个四大假合之身当作“我”,处处贪著要满足这个“我”的欲念,于是“杀、盗、淫、妄”无一不犯,再乐欲纵情声色,以酒迷己却作乐想;不知因果不爽,痴迷下恶种,他朝恶果必自受。勤于禅定自然对境不染,任他如何于己不利或受伤害,嗔心不起。而若发菩提智慧,自然痴迷不再。&br&&br&可是当时总是不知如何入手,且其中次第何在。有幸在众大德师兄法师的慈悲开示下,有缘得知“戒能生定,定能生慧”的道理,因为佛陀也教导我们在佛灭度后当“以戒为师”。这么一说,不就是“持戒”为最基本入处吗?持戒能使我们远离一切迷惑本心的行为,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也可以免种恶因。这样下来,如果严持戒律就自然有一个很好的清净基础去修习禅定了。当能够在尽少干扰的情况下修习禅定,自然更能够将此真心尽量摸透看清。能明了此心也就可得智慧,能察万物实相。当时也就只懂如此理解:一切好像应该有个阶段,一步一步地深入,“戒、定、慧”三者就好像小学,中学,大学一样地一层一层上去,一样没弄好也不敢去想下一步。&br&&br&实则,“戒、定、慧”是三位一体无由分别,具足一样就具足三无漏学。三者是一不异,互相涵盖。&br&&br&戒中含定慧:真正于戒律的严持本身就具备定与慧;重点在于“真正”,也就是通达其背后法理能够将戒律和身口意融为一体的持戒。不知其缘由只是盲从地持戒往往会在业障现前时把持不定,或不知方便善巧是持戒变成对身边人的一种顾虑,使人生怖畏而远离佛法,使持戒变成一种法执。在此处若能圆融,必具般若智慧,观一切缘起性空,万法因缘生的真空妙有。而在种种诱惑的驱使下若能坚持“以戒为师”不被根尘所迷,则其定不浅。&br&&br&定中盖戒慧:若于定能得力,自然无一尘沾身,亦能于戒律紧持,而最难持的是“意”;我们凡夫起心动念都在犯戒,口里没恶言,身体没行恶,但是心上一遇恶缘就恶意恶念连绵不断,如此凡夫如我根本说不上能持戒。但是大德善知识们能境来境去心不著,如《金刚经》所说的“无著生心”岂有善恶?而般若智慧本与禅定不可分割。所谓“定慧等持”方能证悟。修禅宗的大德们于禅定功夫达至疑团打成一片密不透风,一朝“桶底脱落”“悬崖撒手”“竿头向上再踏一步”“虚空踏破”即悟道,顿见本来面目,于佛法通达无碍,随缘说法如数自家珍,其语与佛如同一鼻孔出气,无有差别。而真定即如祖师大德般彻悟后此心本自常于定中,常以佛法慧语佛义方便度众。&br&&br&慧中有戒定:既能得智慧,能观万物实相,见一切无有一实质可言,万法因缘生,亦会因缘灭,但却因果不虚,一口气接不上来业力还是如影随形,自然洞知持戒是不可分割的,亦和定不可分离。&br&&br&末学再次胡乱涂鸦,还望各位大德指正。&br&&br&阿弥陀佛!&br&日 于上海
以前寫的一篇文章,可能對樓主有幫助。 浅谈“戒、定、慧” ( 22:28:35) 学佛人经常谈到“戒、定、慧”三无漏学,末学自己也不例外。其实这三无漏学非常深奥,末学没有能力和智慧去详解,但是突然有所感慨,也突发奇想地将一些琐碎的思维写将出来…
一元论是整体宏观说,二元多元论是微观说,微观就是分别。分别的因是妄想,果是执着。道德经中有句话在这里很适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万物就是不断微观分别出来的相。相虽不同,本源却相同。所以放下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只要看待事物的角度从微观改为宏观就可以了,佛家称之为破相。再说明一点,与更高的宏观相比,六道三界都属于微观的相。道家的道跟佛家的空属于一个概念,都是指本源,本源才是真正的宏观。
一元论是整体宏观说,二元多元论是微观说,微观就是分别。分别的因是妄想,果是执着。道德经中有句话在这里很适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万物就是不断微观分别出来的相。相虽不同,本源却相同。所以放下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只要看待事物的…
&p&如果讲概念,你会被知乎里的佛学大牛们害死!但是,咱堵不住这些文抄公笔录生的嘴。只能从自己的生命体验谈谈止观到底是咋回事。&/p&&br&&p&当你边吃饭边看电视的时候,你会发现注意力“标的”一直在切换。每当你把注意力放在食物上的时候,你的心就会收回来,而你的注意力再次回到电视的时候,吃饭的咀嚼吞咽其实是自动化的。&/p&&br&&br&&p&止,就是给注意力一个事来做(念佛,骂娘,观师,想唐卡里谁在“干”明妃,数玉米粒1234……),强迫它放弃生命领导权。&/p&&p&当注意力被强迫停留在某个所缘,不再直接主导控制当下身心的时候,你其实是被动的回到了“生命本位”的立场。&/p&&br&&p&所以,止,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对生命什么也别做。&/p&&br&&p&那什么是观呢?就是把注意力放在“生命本位的我究竟都干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所以,观的目标是“知道生命本位的你会怎么做”。&/p&&br&&p&所谓智慧,就是你放弃“概念本位”找到“生命本位”坚守“生命本位”,形成的一种全新的认知决策系统。这样你才像奥修说的那样,活生生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你才能理解饿了吃饭,困时眠的禅的境界。&/p&
如果讲概念,你会被知乎里的佛学大牛们害死!但是,咱堵不住这些文抄公笔录生的嘴。只能从自己的生命体验谈谈止观到底是咋回事。 当你边吃饭边看电视的时候,你会发现注意力“标的”一直在切换。每当你把注意力放在食物上的时候,你的心就会收回来,而你的…
&p&以下内容出自文章选段:什么是观智?&/p&&p&文章链接:&a href=&/p/&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21&/span&&span class=&invisible&&889817&/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br&&br&&p&什么是观呢?&/p&&p&观:观察;看但是不参与,就如大街上有人在争吵,我看,但是不参与到争吵中,不去评判谁对谁错,谁成熟,谁幼稚,看,就只是看,这就是观。&/p&&p&但是佛陀讲的观不是对外在世界的,是对我们自己的,观察我们自己身心的实相,这个观察不是想象出来的。这里的“观”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分为两部分:觉知与平等心,这两部分就如马车的双轮,鸟的双翼,是观的全部内容。&/p&&p&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当念头或感受在心或身体中升起时,我清楚的知道了它升起了,并且我的注意力没有去理会它就是观。&br&&/p&&p&它升起时,我警觉到了,是觉知,而在警觉到以后,我不去理会它,它没有对我的注意力造成影响便是平等心。&/p&
以下内容出自文章选段:什么是观智?文章链接: 什么是观呢?观:观察;看但是不参与,就如大街上有人在争吵,我看,但是不参与到争吵中,不去评判谁对谁错,谁成熟,谁幼稚,看,就只是看,这就是观。但是佛陀讲的观不是对外在世界的…
说点个人感受。&br&说白了,去掉加在这个词语上的神密玄乎,观就是看的意思。&br&观是我们意识现行时,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事情。你如果仔细的观察内心,就可以看到我们的起心动念,一直不停,就像水流一样。而所谓止,就是将水流停下,将念头停下,专注的看一点,不管这一点是某个人像,某个事物,某个神圣的形象。&br&我们平常心逐外物,心念四处奔逸,不能自止。而如果,你愿意尝试去观自己的心,不用做别的,只是纯粹的去看着自己的内心。你会发现,纷乱的心念,会被的慢下来,会变的很清晰。怎么说呢?就像混着泥沙的水,沉淀了下来。心也跟着安静下来,妄念也渐渐少。只是很难长期的保持这种纯粹的看,由于惯性的原因,我们内心总有股攀缘外境的冲动。而若是观的纯粹,看的长久,却会是另一番天地。 &br&真正你观的时候就是止,止就是观。直白的说,看着一点那就是止。不止而一直的看,那就是观。当然止的那一下,也是观。所以止观,是合一的。 如果将心念相续的活动,看做一条线,那么线上任意的一点,都是止,只是看什么时候能将这条直线不再向前延伸,那就是真正的大定了。&br&顺便:止观的修习,不只是南传的专利,这是大乘小乘诸外道的共法。而佛教的不同,在于佛陀的教理。 不是修习止观就是佛教。
说点个人感受。 说白了,去掉加在这个词语上的神密玄乎,观就是看的意思。 观是我们意识现行时,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事情。你如果仔细的观察内心,就可以看到我们的起心动念,一直不停,就像水流一样。而所谓止,就是将水流停下,将念头停下,专注的看一点,…
摘自禅宗五家七宗的嗣法传人&a href=&///?target=http%3A//hk./gnew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净慧法师:禅宗就是安心的法门&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止观就是定慧的异名。止就是定,观就是慧。我们的心散乱的时候,用止来对治;我们的心沉寂的时候,用观来对治。因为心浮起来,纷乱不定,它就容易打妄想,妄想又叫掉举,一打妄想,心就安不了,所以就用止的方法,定的方法。当我们的心过于沉寂,暗昧不明,就是观的方法对治,使它清明,不昏沉,心就安住在所观的境上。所以说离开了三谛,无安心之处,离开了止观,无安心之法。在达摩祖师的三句话当中,壁观就是安心之处;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就是安心之法。&br&&/blockquote&&br&&br&&br&ps:&br&无法赞同 “醒着的睡眠状态” “盗梦空间”的说法。
摘自禅宗五家七宗的嗣法传人 止观就是定慧的异名。止就是定,观就是慧。我们的心散乱的时候,用止来对治;我们的心沉寂的时候,用观来对治。因为心浮起来,纷乱不定,它就容易打妄想,妄想又叫掉举,一打妄想,心就安不了,所…
(答案来自网络,我觉得说的很完整,共同进步了。)&br&&br&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佛家有所谓“贪、痴、嗔”三念: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俱舍论》卷十六中说:“于他财物,恶欲名贪。”通俗地说,对于名、利,对于财物,对于外界一切可欲之物,甚至对于由五蕴和合之众生之体,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欲望,都可称为贪。《成唯识论》卷六中则说:“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有”和“有具”是指三界众生以及众生赖以生存的各种条件。并认为贪着这种心理能障碍无贪,并且因其执着于由五蕴和合的众生之体,导致生命处于不断的生死轮回中,长受三界流转之苦,所以说以生苦为业。
佛教认为,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将贪列为根本烦恼之一,并将贪与嗔、痴等一起作为有害众生修行的“三毒”。小乘有部以贪为“不定地法”之一,大乘唯识学派则以此为“烦恼法”之一。《俱舍论》依贪著对象区别,将贪分为四种:一显色贪、二形色贪、三妙触贪、四供奉贪。《瑜伽师地论》中则分为事贪、见贪、贪贪、悭贪、盖贪、恶行贪、子息贪、亲友贪、资具贪、有无有贪等。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痴既为一切烦恼之所依,因而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烦恼之一。而且它是随顺其他诸根本烦恼共同起着作用。《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又将随烦恼中覆、诳、谄、昏沉、妄念、散乱、不正知等作为痴的具体表现。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无明,断灭痴愚。
(答案来自网络,我觉得说的很完整,共同进步了。)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佛家有所谓“贪、痴、嗔”三念: 1.贪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1981 人关注
509 条内容
755 人关注
677 条内容
2129 人关注
143 条内容
236 条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学讲座 双修的真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