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2018年以前开工建设“十交两直”特高压工程。现在核准了吗?什么时候核准?

2018年前国家电网拟开工建设“十交两直”工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8年前国家电网拟开工建设“十交两直”工程
中公教育内蒙古分校|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全面启动
“十三五”特高压建设路线图明晰
2020年前投资至少7000亿元 相关设备需求迎高峰
国家电网15日宣布,锡盟—泰州、上海庙—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标志着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交四直”工程已经全部启动。这只是一个开始,高强度、大规模电网建设将贯穿整个“十三五”。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根据国家电网规划,“十三五”期间,在“四交五直”工程基础上,后续特高压工程分三批建设,首先是加快建设“五交八直”特高压工程,其次在2018年以前开工建设“十交两直”特高压工程,加快统一同步电网建设。最后,2020年以前开工建设“十三五”规划的特高压网架加强和完善工程。
据了解,“四交四直” 共计新建线路长度1.2万公里,途经13个省(区、市),总投资1737亿元。有机构人士分析称,2016年特高压将真正大规模启动,2020年前特高压项目投资预计至少达到7000亿元,这将带动相关设备需求迎来高峰。
为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家能源局于去年批准了12条跨区输电通道,其中11条为国网公司负责建设运营,包括宁东—浙江、晋北—江苏、锡盟—泰州、上海庙—山东4条特高压直流线路,淮南—南京—上海、锡盟—山东、内蒙古西—天津南、横榆—潍坊4条特高压交流线路和3条500千伏高压线路。其中,此次开工的两个直流工程分别于2015年10月、12月获国家发改委核准,计划于2017年建成投入运营。
国家电网表示,由于锡盟和上海庙分别地处内蒙古东部和鄂尔多斯,“两直”工程建成后,将有力促进内蒙古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推进火电、风电联合外送,扩大风电等新能源消纳范围,缓解东中部地区中长期电力供需矛盾,并有效促进东中部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据估计,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东中部地区送电约1100亿千瓦时,减少燃煤运输5040万吨,减排烟尘4.0万吨、二氧化硫24.8万吨、氮氧化物26.2万吨、二氧化碳9900万吨。
此外,特高压电网建设将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并拉动经济增长。据估算,“两直”工程总投资达474亿元,将增加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产值213亿元,直接带动电源等相关产业投资约1185亿元,可增加就业岗位3.3万个,每年拉动GDP增长152亿元。
这只是国家电网特高压建设的一个开始。按照其规划部署,未来将从电网格局、建设质量、大电网安全以及创新发展等目标入手,构建更安全、高效、坚强的电网,预计到2025年建设东部、西部电网同步联网工程。
其中,“十三五”期间将加快同步电网优化升级整合,2017年全面建成纳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四交四直”和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2020年形成东部、西部特高压交流主网架。据统计,从现在到“十三五”末,特高压建设线路长度和变电(换流)容量分别达到8.9万公里、7.8亿千伏安(千瓦)。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启动,特高压项目在国外正不断落地。在巴西美丽山项目开工的基础上,国家电网称公司正积极开展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的电力能源合作,加快推进有关特高压联网工程的规划、前期建设工作,预计到2025年基本实现与周边国家电网的互联互通。
东北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分析师龚斯闻表示,国际减排压力、国内减排去霾大势之下,国内能源大变革,电改持续推进,能源互联网时代来临,特高压是重中之重。2016年特高压将真正大规模启动,明年特高压板块有望迎来一波大行情。
有机构人士推算称,根据国家电网规划,预计2020年前还需继续建设26条路线,按单个项目210亿元的投资额度测算,26条路线投资额度预计达到5460亿元。再加上目前已经开工建设的,2020年前,特高压项目投资预计至少达到7000亿元。随着特高压建设投资力度加大,“十三五”期间相关设备需求将迎来高峰,特高压设备板块将成为未来的确定性投资机会。
特高压工程相关规划
特高压工程建设步伐加快
【责任编辑:微信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了解输配电网最新资讯和精彩活动,信息触手可得!
北极星站群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从“十二五”到“十三五” 浅析特高压发展现状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15:11:32&&我要投稿&&
所属频道: &&关键词:&&
:输电网具有远距离、大容量和低损耗等特点,是西电东送的主要途径。从特高压的发展格局上看,我国&十二五&特高压规划为建设&三横三纵一环网&特高压骨干网架,把内蒙古、陕西、河北的风电、煤电通过三条纵向的特高压通道送往华北、华中和华东;把北部的煤电和西南的水电,通过三条横向特高压通道送往华北、华中和长三角地区,形成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资源配Z格局。截止2015年,我国完成了两条示范工程和&三交四直&的建设,西北地区包括甘肃、内蒙古和新疆等省份初显战略布局。但是输电容量远不足以完成全部西电东送的要求,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加速中。十三五特高压向西北倾斜十三五期间,国家将重点优化西部(西北+川渝藏)、东部(&三华&+东北三省+内蒙古)两个特高压同步电网,形成送、受端结构清晰的&五横五纵&29条特高压线路的格局。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跨区输电规模从目前的1.1亿千瓦提高到3.7亿千瓦,特高压规划总投资将达到3.3万亿元,特高压建设线路长度和变电容量分别达到8.9万公里和7.8亿千瓦。&五横五纵&特高压电网的整体布局,包括了十二五期间南网投运的两条特高压示范工程和国网建设的&三交四直&7条线路,同时还包括在建的和已规划的共20条特高压线。&十三五&期间首先将完成的是大气污染防治计划12条线路中的9条特高压&&&四交五直&。其次,国家将加快建设2015年核准的&四交六直&,除&四交五直&中的8条特高压外,&四交六直&中新增了两条&甘肃酒泉-湖南湘潭、新疆淮东-安徽皖南,从中可以很看出政策向西北地区电力外送的倾斜。随后,国家将继续建设&五交八直&,除五条已经包含在&四交六直&中的特高压,新纳入8条特高压线路。最后,扎鲁特--青州的特高压将于2016年8月开始建设。除了目前已经明确规划或在建的20条特高压线路,2018年前国家电网另有拟开工建设的&十交两直&工程,但具体线路国网尚未披露。由此,判断特高压累积输电容量将会逐年攀升。从特高压投运的进程来看,2015年之前特高压的建设相对缓慢,总共投运9条,总输电能力有限。而根据最新规划,2016年起,特高压将加速建设并进入投运快车道。经统计,已开工并计划在年投运的特高压高达12条。以840万千瓦为单条线路输电能力进行保守估算,12条特高压的总输电能力预计超过10,000万千瓦。其中,2016年已经投运四条,新增输电容量约为3,360万千瓦,其中三条在2016年后半年投运,对输电能力的提升效用主要从2017年开始显现。2017年将密集投运7条,新增输电容量高达约5,880万千瓦。2017年特高压累计投运量将为2015末全国存量特高压的2.58倍。2018年规划投运的特高压线路为一条,输电能力预计约840万千瓦。值得注意的是,西北较严重限电地区在年将会有8条特高压投运,占三年总量的2/3;而从输电能力看,年限电地区的增量输电能力保守预计为6,720万千瓦,对应2015年前存量的800万千瓦,净增长至少740%,输电能力将大为改善。而三年中尤以2017年投运最为密集,由此,判断2017年有望成为突破西北地区电力外送瓶颈的重要拐点年。除了12条已经开工或已投运的特高压,按照规划,在年期间仍有8条特高压将陆续审核和开工,保守估计新增输电能力约为6,720万千瓦。此外,在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还将拟开工建设&十交两直&工程。通常特高压的建设周期约为2年,预计大部分&十交两直&工程将在年集中投运。由此判断伴随着特高压线路的增加,行业盈利能力将持续性改善,并存在超预期的可能。一方面我国光伏装机量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受制于特高压电网的瓶颈,使得这两年弃光限电愈发严重。但是随着国家十三五特高压电网加速建设,多达12条特高压线路将会在2016年下半年到2018年投运,并且已经规划的8条特高压和&十交两直&将陆续通过审核和开工。判断2016年低谷过后新能源电站发电量将在2017年迎来向上拐点,并且行情将伴随特高压陆续并网具有持续性。认为在手光伏电站规模较大且饱受限电压制的公司将会直接受益,业绩将展现超预期的弹性。2016年为限电谷底,政策催化下限电有望反转我国现有的新能源电力装机在地域分布上一直处于东西部严重不平衡状态,以风光为主的大型新能源地面电站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主要包括甘肃、宁夏、新疆和蒙西)。但由于当地消纳能力有限,且无足够多的电力外送通道,因此在过去几年装机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弃光限电情况逐年恶化。2015年全国大多数地区光伏发电运行情况良好,年均利用小时数约1,133小时。相比之下,西北限电地区平均利用小时数不达全国平均水平,甘肃和新疆自治区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仅为1,061小时和1,042小时,弃光率高达31%和26%。2016年一季度弃光程度进一步加剧,全国一季度弃光19亿kwh中,宁夏、新疆和甘肃三省弃光达18亿kwh,占弃光总量近95%。其中新疆和甘肃弃光量分别占全国的40%和44%,弃光率高达52%和39%。究其原因,认为主要来自两方面:近年来新能源累计装机的快速提升以及局部地区电力外送条件遇到瓶颈。一方面,在我国火电为主的能源结构中,过去火电存量很大,新能源在电源结构中占比较小。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光伏和风电装机量在过去几年呈井喷式高速增长。增量新能源装机过去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等风光资源丰富地区,但部分地区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的同时留下了大面积限电的隐患。西北地区的年累计装机量不断增加,从2014年到2016年一季度由1,224万千瓦增加至2,156万千瓦,增幅达到76%。由于弃光量近两年来始终居高不下,大部分限电省市今年开始有序限制新增增量新能源装机(也包括区域内其他种类电力装机)。2016年一季度,主要限电地区新增装机量占全国装机量的比例由2015年的36%下降至17%。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西北等地电力外送条件有限,导致限电区域光伏电站实际利用小时数偏低。2016年之前西北地区仅有一条哈密-郑州的交流特高压,输电能力为800万千瓦。普通高压电网在长距离输电能力方面远没有特高压输电线强,输送过程中的损耗比较高,传送距离较短。鉴于限电严重的地区人口密集度较低、本地缺乏大型用电单位等原因,本地消纳的能力有限,现有的特高压的数量和普通的高压输配电网络远不能满足当前西电东输的需求。国家近两年已经开始高度关注新能源上网困难的问题,去年以来,已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配套文件以加强火电机组监管,同时确保新能源优先上网,统计了部分重要的文件如下:目前,政策已经初见成效,火电增速减缓,占比明显下降,从源头减少了新能源电力外送的主要竞争。截止2015年底,火电发电量为42,30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7%,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下降到73.7%;火电装量为100,554万千瓦,同比增长仅为7.9%,低于全国装机量的增长速度10.6%,占总装机量的比重下降到65.9%。新能源(包括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核电)总发电量为15,0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高达109.6%,占总发电量比重提高至26.3%;新能源的累计装机量为51,964万千瓦,同比增长16.4%,占总装机量的比重提高34.1%。除了火电厂的规模和发电量增速减慢,火电厂的结构改革也在稳步进行,为新能源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2015年火电机组退役和关停容量为1,091万千瓦,同比增长20.04%。在不考虑自然退役机组的情况下,2005年至今,累计关停小火电达1.1亿千瓦,与意大利、巴西、西班牙等国家的发电装机相当。具有更高燃煤效率和更高规范性的大火电厂逐渐替代小火电厂。截止2015年底,30万千瓦及以上的火电机组比例已由%提高至%。我国在年密集出台的电源政策已经有效抑制火电装机,支持新能源发电优先上网,且目前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针对当前国情,认为从根本上可以解决西北地区高限电率的方法仍然是加快建设特高压的建设,提高西电东送的输电能力。相关阅读:
原标题:中国新能源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投稿联系:陈小姐&&010-&&新闻投稿咨询QQ:
邮箱:(请将#换成@)
北极星输配电网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北极星电力网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北极星输配电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11月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正式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这是时隔15年之后,电力主管部门再次对外公布电力发展5年规划。上次发布需要追溯到日,当时的电力主管部门原国家经贸委发布了《电力工业十五规划》。期盼已久,《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
新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旅游十三五规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