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太广宽了,想什么就是什么,上班时间还是是这样。无法有方法,控制的住头脑的想法!也无法专注一件事

当你头脑空白的时候不如写一篇 这样的文章 - 简书
当你头脑空白的时候不如写一篇 这样的文章
提笔的那一刻总是异常困难
我相信很多简友都会有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很想写一篇文章,但是脑袋里的题材不足以让我填充一篇文章,当产生这样一个念头的时候,不觉得这本身就是一个题材吗?我接触简书才短短两个月,但是却很容易激发自己对文字冲动,原因很简单,第一,这是一个文明的交流平台。文章都是我们普通百姓依据自己的生活写实的;第二,这个平台可以让你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你说我们看书是为了什么,除了兴趣爱好,更多的还是为了能够充实自己的眼界和知识吧,在这个平台,出入形形色色的作者,他们与你分享故事,传授经验,教你技能,调节心态,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关注相应的专题,从而更加直接的获取有用的信息。第三,在这里,更容易激发与你自身的共鸣。这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话题,都可以有无数条思维让你去思考和讨论,而我们的作用就是把自己所想所感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也许文章的某一句话就成了你下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我看有很多作者写过当思想贫穷了,应该运用哪些方法继续写作,其实是很受用的,但是你需要清楚一点的是,我们写作不是为了一项任务,至少我不是一个作者,我只是一个在社会打拼的小青年而已,我不需要告诉自己已经一个星期没有更文的紧迫感和压力感,在我们的生活里还有比写作更需要去做的事,因为这不是我的工作。其实我很羡慕有些题笔就能挥洒如雨的文化人,但是我做不到啊,我的文化功底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又没有那么丰富的肚财,生活经历也不够多彩,我只是一个对文字有感情的青年而已,写作只是我情感和想法的输出方式之一。那即使这样,为什么我还需要告诉自己要写作呢。这里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有人赏阅,这就是动力。我写的文章有好多都没被专题录入,有些录入了也只是极为少量的阅读,但说明了什么,即使阅读量那么少没人评价,至少我的一个标题让屏幕的另一个他有了兴趣,即使他对这篇文章无感,但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鼓励,一种认可,即使观点与你冲突又如何,事情本身无绝对,更不用说人与人之间的想法,正是因为想法和观点的众多,才更容易在这个平台分享。当我告诉自己好像很久没有写文章的时候,有时候一句话似乎要比一篇文章容易的多。文章就是由一句话而对它尽可能的扩句,小学的时候,考试应该都会有缩句扩句,我一向不喜欢扩句,一来就是要啰嗦,二来我没那么多词语,缩句是我喜欢的,写了那么多不就是想表达这一句话嘛,语文老师上完课问的最多的就是,同学们,请你们说一下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那你又没有发现同学的回答不会是一样的,这不就跟简书是一样的么,各自阐述观点,只是换了个环境和模式而已。当我们觉得写文章很费劲的时候,往往都不是你最自然的写文章。当你绞尽脑汁在写的时候,往往都是盯着屏幕上方的数字而已,觉得1500字了就如释重负了,撂下一句总结就点了发布,可是这篇文章的内容通常都会比较骨感,为了凑字写一篇文章,我觉得只有在语文考试写作文的时候才会不停的数着格子的行为,而现在写文章通常都是在写自己的感受,见闻,经验,当然也有散文,评说,热点等等,但那些对我来说太难,我很喜欢美的文字,大学时期我一直会去买最小说看,那是一帮唯美文艺青年组成的合集,有阶段流行火星文,你能说他无厘头,那你能承认那些文字不美吗?每个人心里应该都住着一位诗人,当一篇美得成仙的文章摆在你面前你能不服吗?
思想与笔尖同时进行
你可曾发现,当你的想法与文字行云流水的时候,写作通常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这就是你写作的常态,这就是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我们思考题材是为了更好的把头脑里拼凑的一句句话规整,形成一副画卷欣赏,倘若有人与你想法契合,那你就多了一名想法的拥护者,从而也会削减你对这个现实社会不公或者不忿的态度。可曾想过为什么喜欢和有文化的聊天,对于我而言,我认为自身的气度和涵养还不足以让我看惯世间百态,而一个书卷气相对浓厚的对方能够更平和的与你说着人间百态,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经历有多丰富,只是因为他们阅读的世界比你丰富的多,文字的力量远比想象的强大,我们的名族赐予我们这么伟大的优势,应该更加拥护才对,你说你去学一门外语可以,那是提升对另一个世界的认知,但作为中华人,中文始终是血液里流淌的存在,所谓人不可忘本。这通篇有中心思想吗?我自己都不敢苟同,只是当我在敲键盘的时候时不时冒出的一个个想法让我拼凑出了写一篇文章,可是这篇文章对我而言毫无压力,甚至有着不断继续的冲动,因为在这一刻,我的想法是发散的,就是一个喷泉源源不断,但这又毕竟是一篇文章,我不能把它写的四不像,那就脱离了文章的意义,我只是想表达一点,当你的思维短路了,不如就顺着这条短路走下去,虽然短,但至少也是一条路。
文字的世界没有对错,想我所想而已。
成长记录-连载(三十六) ——我的第一篇五千字长文,说了什么,你一定想不到 并不是不想每天写公众号,而是之前思考怎么做,怎么做才有效。 因为李笑来的关于写东西一定要对别人有用,要简洁,是否对别人有用对我触动很大,是否对别人有用让我不敢肆无忌惮的写公众号,我害怕写出来的东西对...
1.容易影响心情。因为西藏行,有点精神恍惚,而且真的有点追求完美,不做完就不想放下,即使明天有很多事要做。
1.室友丢钱,急于摆脱自己的嫌疑,反而显得很有嫌疑。 2.情绪化。精神恍惚,影响打工,影响学习,影响工作。 3.要想成为朋...
记叙文写作指导 1、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及其分类 记叙文是通过记述人物、事件来表明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一般说来,记叙文分简单记叙文和复杂记叙文两种。前者只记一人一事,篇幅比较短小; 后者所记的人物或事件不限于一个或一件,写作方法也比较复杂。记叙文是包含面很广的文体,童话、故...
用两张图告诉你,为什么你的 App 会卡顿? - Android - 掘金Cover 有什么料? 从这篇文章中你能获得这些料: 知道setContentView()之后发生了什么? ... Android 获取 View 宽高的常用正确方式,避免为零 - 掘金相信有很多朋友...
用两张图告诉你,为什么你的 App 会卡顿? - Android - 掘金 Cover 有什么料? 从这篇文章中你能获得这些料: 知道setContentView()之后发生了什么? ... Android 获取 View 宽高的常用正确方式,避免为零 - 掘金 相信有很多...
BIO:同步阻塞式IO,服务器实现模式为一个连接一个线程,即客户端有连接请求时服务器端就需要启动一个线程进行处理,如果这个连接不做任何事情会造成不必要的线程开,每个线程都会有自己的栈内存,会导致内存过大,stackmemryflow,增大cpu线程切换压力。 NIO:同步非...
全世界只有不到3%的人微信搜索并且关注了 箫凌 你真是个特别的人 策划:箫凌「from Overture Studio 」 姓名:权俊冯 出生年月:日 星座:狮子座 Overture工作室签约原创创作者 这是篇年少的男孩带来的年轻的爱情故事。 困惑的事情本...
亲和我一起依窗来听雨关注个人公众微信号xiayufei 原创 文夏瑜斐 生活中,你受到了耻辱! 生活中,你被人羞辱! 生活中,你被人无数次打击! 生活中,你的所为被人讽刺! 生活中,你的意向被人挖苦! 生活中,你的一切若被人嘲笑! 请记住!这些才是你通往成...
日,是我们班元旦汇演朗诵节目的复审,我们班的朗诵节目除了有我们一五助产的同学,还有我们班敬爱的马琳老师和我们一起诗朗诵,我们尤感荣幸,因此我们加入了十足的干劲,力争拿下复申进军元旦汇演!我们同学一个个都非常认真努力排练节目,最终我们班进入了复审 也就是说...
我知道,在华人圈里喜欢王菲的人很多,虽然没有确实的证据但我认为女性朋友的比例会比男性多一些。在王菲的音乐作品下的评论主要是女性,这就算是我的依据了吧。 喜欢王菲,无外乎基于两点。王菲的音乐和王菲的个性! 第一点肯定是对于她音乐作品的热爱。最早接触到王菲的歌是06年的时候,那...查看: 8694|回复: 16
四念處的修行方法
在线时间3131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四念處的修行方法
「四念處」又稱為「四念住」,是早期的佛教的修行方法,在北傳漢譯的『念處經』及南傳巴利文第二十二經均有敘述。四念處的要義為如實觀,即「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但是在後期佛教,四念處被窄化為「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在解脫煩惱的力道和效果上,減弱很多,其中的原因很微妙,有許多值得探究之處,如何經由四念處的修持而滅除煩惱,藉此文略作介紹。
四念處的精神在如實的觀照,什麼是「如實」,就是「照它實際的面貌來認知」,這當中不是經由預設結論來認知,或停留在抽象概念套公式上,這有什麼差別呢?如實的觀照是緊緊地貼近於具體的身、受、心、法的當下,不需要透過任何的媒介和解釋的純然體驗,唯有這樣,才可以當下看見真相,也才會真正放下內心的執取,有效地解除苦惱和不安。
身念處的修行就是如實地觀照身體的組成和運作狀態,身體是由各種物質所組成的,以各種蛋白質結合成生命的形式,從解剖學可以得知身體有五臟、六腑、四肢、五官、血液、內分泌、神經等,仔細地觀察身體,我們可以看清它的真相,只是一具精密的「生化機器」而已,和任何其他東西一樣,有生起也有毀壞的時候,它的美和醜、健康或疾病也都不是自己可以自由控制的,如果我們過份依恃它、濫用它,都會讓我們驕傲、自卑或傷心、害怕。
其次觀察身體的運作,觀察呼吸的全部過程,對於行住坐臥各種動作了了分明,例如你在洗碗時,對於手拿碗、拿清潔劑、擠清潔劑、塗抹、開水龍頭、沖水等整個動作了了分明,這樣就是在身念處。然後任何的感覺:冷、熱、痛、癢、酸、麻的生起、持續和消失了了分明,但不捲入其中。能這樣如實了知身體的狀態,就可以很踏實地活在當下,不再妄念紛飛,感受到少分的寧靜和安祥,真是受用無窮,可說是很好的修行下手處。如果修其他的法門不得力,不妨回到佛陀的最初教法上,很可能讓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法喜。
身念處熟習以後,可以加上受念處,包括對內心的苦、樂、捨三種受,推廣到各種情緒感受:歡喜、討厭、氣憤、擔心、恐懼、悲傷、鬱悶等情緒,當它生起時,不要排斥它,也不要陷入其中,要像第三者那樣,不帶批判、不加解釋地看著它,辨識它的種類、強度和停留時間,這就是受念處的修行方法。
以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來說,如果有人批評我或傷害我,馬上感覺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肌肉繃緊,身體進入戒備和攻擊狀態,這部份是身念處。察覺到自己正在生氣,不壓抑,也不捲入,似乎有一個冷靜的自己看著內在的一個不成熟的小孩被激怒了,發現了情緒失控,然後主控權由小孩回到大人,就恢復理智了,這就是在修習受念處。
能夠這樣了解自己的情緒的人,比較不會罹患心理疾病,因為減少自我壓抑,如果有輕微的心理疾病,也會有自然的改善作用,對於自我接納、
承認自己的弱點、體諒他人等較健康的心態都會有增進的效果。若有能力修習心念處和法念處,就可以更進一步提昇心靈的品質了!心念處的修行難度較高,不妨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修習。當情緒波動時,看看自己的念頭和想法,辨識它,看清楚它,但是請記住,不要認同它,或把它想成理所當然。例如:我很生氣,心裏很想罵他,被自己另一部份的清醒的心看到了,發覺煩惱心開始要造業了,於是讓這清醒的心作主,轉化念頭,知道生氣想罵人不是好的想法,也不能解決問題,試著找到無害而有效的回應方式,例如好好溝通,力求改進,這樣就是在修心念處。
●透過不斷的自我觀照,發掘自己的妄想執著,然後轉化它,內心就會愈來愈善良、純淨。人的心理運作:經驗、想像、觀念、需求是很複雜的,例如我們很希望得到溫暖、肯定,有很多的理想、夢想、很多的見解和信念,可以說一個人的心就是一個世界,很難一一觀照,如果優先把最有問題的部份處理好,就算不錯,可以自我鼓勵了!
●至於法念處可以說是佛法的核心,法的內容很廣泛包括五蘊、六根六塵、四聖諦、十二因緣、八正道、七覺支等,扼要地觀照可以用三法印來修習,前面的身、受、心念處結合三法印就可以照見真相、解脫煩惱。當然,法念處也不是套公式,而是在當下細心體察,因而發現它的無常性、無我性和不生不滅的法性,如此而已。
●就在生活之中,隨時、隨地、每一件事物的當下都可以修習,在日出日落、花開花謝、寒來暑往、生老病死中可以見到無常,身心和合中可以見到無我,而在根塵識相依互動中可以見到不生不滅。
●無常性容易體會,無我和不生不滅則較難領悟,但是只要將心中的固定模式、框框去掉,自然可以見到真相,例如在吃飯時,可以觀照整個緣起的過程,食物由土中生長到成熟,到買回家,吃進嘴裡,吞到胃中消化,腸裡吸收,成為養份進入血液,輸送到全身,成為身體的一部份,或成為熱量提供全身的正常運作,而不能消化吸收的就成為糞便排出。從植物到身體,每一種形式不斷地和合、分散、變化,其中沒有一個固定的實體,所以,每一種存在的形式都是整體的因緣中不可分割、無法孤立的現象,個別的形式只是一種變幻而已,真正說來,沒有任何一法生起,也沒有任何一法消失。每一個存在都沒有絲毫的固定性、單一性、獨存性和實在性,沒有一樣是例外的,這就是諸法空寂的本性。在呼吸時、散步時、情緒波動時、起心動念時都可以這樣觀照。久而久之,對三法印就能更完全地體認,這就是法念處的修習。
能夠鍥而不捨地修習四念處,就可以漸漸消除妄想執著,而由於不再有這些執迷、染著,我們就可以從種種煩憂、苦惱的火熱中脫身而出,成為一個自在而覺醒的人:智慧明朗,心地柔和,寧靜而浸潤在喜悅之中。
在线时间3131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回复 主帖 的帖子
“活在当下”是四念处修行的要诀之一。学习者当体会这其中的神韵,而不只是依文生解。
人为什么会“不在当下”,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问题,而且往往并不是因为人是否聪明、有能力,或接受过高等教育等,而决定他是否有活在当下的个性。几乎一切职业、年龄、教育程度及智商的人,皆一样有可能会因种种原因,而有不在当下的倾向。
我自从修四念处以来,曾于上下班的时间特地去观察纽约市“上班族”的面部表情,看看有几个人像是“活在当下”,结果却是相当的少。许多人在走路或坐车时,皆很明显地在想心事,表情凝重,有人甚至皱着眉头,不知道在担心什么;又有些人不一定是在想某一件事,但他们整体的精神状态,会让人觉得他们存在于另一个遥远的地方,飘飘荡荡地。另外有些人总是要找一些事做,来分散注意力。如有人总是浑身是劲似地,不住地摇头摆尾,作跳舞状;也有人像是不能够仅停留在一节车厢似的,总是在作车厢间的“旅行”。总而言之,越看越会令人觉得实在很少有人是活在清楚明白的当下,是在享受眼前的风光。同时,我也就越能体会佛陀当初创立教法深刻的智慧与慈悲,觉得他所以会提出这样一个“活在当下”的修行方法,实在是深解人性的。
人往往会把自己保护在有重重防卫墙的内心世界里,而不肯出来面对真实的人生及世界。事实上许多“创造行为”的产生,就是想要在自己心中创立一个自己想要存在的理想世界,而不愿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另外像有人老是会把自己弄得“很忙”,连一刻闲暇的时间都没有,或一有空闲就会打电话找人聊天,一聊就是几小时,事实上都是一种形式的不在当下。换句话说,也就是一种形式的“逃避自我”。四念处的修行人当在一切时中培养自己一种活在当下的修行个性,去深观自己的行为及身心,由自己的内心世界中走出来。人若不能走出自己的心之牢笼,谈什么修行、解脱,总是不着边际的。无论那个心之世界谈的是禅定也好,是佛法也好,以四念处的观点而言,牢笼就是牢笼。生存在佛法的心之牢笼中,和生存在学问艺术的心之牢笼之中,皆一样是自我囚禁的受苦者,是不能体会到佛法中风清月白的自在无碍的!
活在当下意味着无忧无悔。对未来会发生什么不去作无谓的想象与担心,所以无忧;对过去已发生的事也不作无谓的思维与计较得失,所以无悔。人能无忧无悔地活在当下,喜悦而不为一切由心所生的东西所束缚,就是当时修道成就者的写照了。
这件事说来简单,但实行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而且修行人若没有掌握这其中的神韵,通常皆易走入一些极端。要把这些弄清楚,就必须较深入地了解四念处的内涵与精神。
人通常对未来多少都有一些忧虑的,这中间包括自己及家庭未来的生活,及社会国家的前途等。人应当努力工作,赚取自己的衣、食,这是当然的事。但工作的同时,“忧虑”是不是必然会随工作及谋生而并存的现象呢?这就是佛法所要讨论的课题了。
佛法所提供的答案是否定的。修行有成者,能喜悦自在地做许多事,甚至十分努力及忙碌地做许多事,但却没有忧虑或压力沉重的感觉。以正见观之,忙碌是由缘所生的事,那些缘在“近”来说大多是外来的,但忧虑及压力的产生,除了那些外来之缘外,最主要的缘仍是自己内在的执著,是因为当事人没有把四念处修好,充分看清外缘与内缘的分际,故为境所转却不了知。一旦了知(透过身念处、心念处及受念处),才知道真正使自己苦恼者不光是生活、工作或老板,最主要的还是“自己”。紧张或心情沉重地做事情,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容易把事情弄糟。只有用冷静的头脑去分析判断情况,作出决定后再专注地投入工作,才能把事情做好。而专注地投入工作,活在当下,正是四念处修行的范围。
人如果能专注地投入一件工作,就算这个工作是很繁琐的,只要他能活在当下,就能在其中体会到一种喜悦。但如果他无法专注地投入工作,不管是因为没有兴趣或无法专心,只要他不能活在当下,就算是简单轻松的工作也会令人觉得度日如年的。
有人以为“活在当下”意味着对未来的不思考、不计划,这是对修行的误解。修行是要人对未来不忧虑,不是不计划。人如果根据自己及环境目前的情形作分析及整理,并对未来种种作预测及计划,这正是“活在当下”。因为他是根据“现在”的种种评估未来,他采取的态度是实际的,他的头脑是清楚的。就算他评估错了,那只是因为他的聪明不够或资料不全等因素。预测及评估本身并非执著。
但若有人不是根据自己及环境目前实际的情形去想象未来,而是在作一种纯粹由心所生的空想,想象自己“如果是那个样子”该多好!或者如果不是那个样子就糟了!这样就容易产生执著,忧悲苦恼也会由此而生。
佛曾在《一切漏经》(书目六)中指出人如果不智地作意思维他不当作意思维之事,忧悲苦恼就会滋生或增长。这些不智的思维包括:
我在过去存在,还是不存在?
过去我曾是谁?我曾怎么样?后来我又曾如何?
我于未来将存在,还是将不存在?
未来我会是谁?我会怎么样?然后我又会成为什么,变得怎么样?
如果老是想自己会成为什么,变得怎么样,他就不是“活在当下”了,而是把自己凭空想象在一个未来不可知,但却如梦一般的世界里。这个梦的世界虽然美丽,但它是一吹就散,一碰就破的。人如果老是希望呆在一个梦里,不仅会精神恍惚、神不守舍,而且会紧张、神经质,容易疲劳且健忘。这种人是不实际的幻想者,能“说故事”但头脑不清。许多有文学及艺术倾向的人都有这一面的性格,常常觉得忧愁、沮丧,心情像天空的浮云一般,时晴时阴,不可捉摸控制,执著较严重者甚至可能自杀。但可惜的是他们中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自己有杰出的天赋,却无法摆脱心中那一股莫名其妙的哀愁。有人甚至自嘲地认为那是艺术家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
其实问题非常简单——这人没有“活在当下”。不活在当下而活在另一个自我创立的世界里,无论那个世界有多美、多好,过这种生活的人毕竟是痛苦的。依佛法的理论看来道理很明显,因为那个世界“不真”的缘故。不真则处处和现实的世界及人生相冲突。如何跨越这一个梦与现实的鸿沟,很少人能处理得很圆满。而要用自己的“心力”去维持一个不真的世界,本质上就是一件很累的事。故执著地活在假想的世界而不活在当下的人,想要不忧恐怕也很难的!
的确,活在当下是一个人生命力的自然展现。当一个人能由自己种种的“心之世界”中走出来,不忧不惧地面对并观察真正的自我及人生时,他一定会是个有“能力”而能饶益这个世界的人。他不一定能成大功、立大业,但他一定能善巧地把自己潜在的能力发挥出来,利益自己及他人,这就是儒家所谓的“惟至诚者能尽其性”了。人能够“尽其性”而发挥自己的能力饶益众生,才是个快乐的人。
摘自《做个喜悦的人》
在线时间3131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九、做个喜悦的人——四念处修行的初步目标
文章出处:《念处今论》
作者:苟嘉陵
做个喜悦的人——四念处修行的初步目标(1)
佛教是喜悦的宗教,而佛教徒则是世上欢喜的男人与女人。
一 般来说当宗教家在区分世人的时候,往往用颇强烈的二分法把世人分为好人与恶人,善人与“罪人”等等。佛教中虽也有类似的分类法,但那是依随顺世俗的思想而 说的。以佛法来看,世上并没有一个真正绝对邪恶的人。人之所以会犯罪或伤害他人,往往是因为内心的不和谐与不喜悦而造成的。人因为无知与固执,才使自己成为没有喜悦的人。也正因为人的内心没有喜悦,才会产生世间许多无谓的斗争,及人对环境及生态的不关心及冷漠等现象。故佛法真正的目的,是要使人感受到生命的喜悦。依佛法看来,世间许多复杂的战争问题、环境保护问题、毒品问题及儿童虐待问题等,其背后真正的问题,只是人类内心的不喜悦与不和谐而已。而欲真正 解决人类的这些问题,以佛法看也只有一条途径,即使世间的人们皆成为喜悦安祥的人,体会到生命中的和平与快乐。也只有当人们真正地对自己的生命感到喜悦时,世间才有真正的和平安乐。否则世间的争斗、迫害及苦难以佛法看势必是会一遍又一遍地再来的。因为争斗及苦难的因——即世人内心中的烦恼与不喜悦——仍 然存在的缘故。
四念处修行方法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它能直接有效地使修行人体味到修行及生命的喜悦,使人在忙乱中能平静下来,紧张的悑肌肉亦得到放松、纾解。这对生命忙碌紧张的现代人来说,是尤其珍贵的。
我自从修习四念处以来,所得到最大的好处就是心情开朗,时常在愉悦的心境里。偶尔有不愉快,也能很快地觉察到而知道要“放下”。不会再如过去般地让忧恼占据心头太久。长久如此地修习,生命的空间自然变得开阔了,也能在简单的生活中体会到生命本身具有的妙趣!
事实上人只要修了最基础的身念处观照法,能去察觉自己呼吸的出入起伏,就可体会到相当的喜悦了。这一个察觉自己呼吸的方法,叫作安那般那法。
事实上一个人能轻松安适地呼吸,是一种能力。没有修过此法的人很难领略到在一口呼吸间,我们的念头及思绪会纷飞复杂到什么程度。人就是因为太复杂,念头太多了,才会自己苦自己却不自觉。真地修了安那般那法,就能开始领略到四念处法门的神韵了——呼吸就只是呼吸。人能做到呼吸就只是呼吸,其他的也就好办了。工作就仅是工作,不会再去想上周末的事了。修行人此时就开始有了一种修道人的“风骨”,不会再如从前般地在一切时中皆会为境风所吹而乱了脚根,也能开始有初步的法喜道乐了。
修此法时,修行人当暂时把这一切的事都放下,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鼻尖下,去观察发生在自己身体上最明显而且最容易观察的现象——呼吸。& & ######当我们的呼吸是短而粗时,则我们当知是短而粗;而当我们的呼吸是细而长,我们也当知其是细而长。修行人不当故意地去调自己的呼吸,使它变得细而长。修行人当做的只是察觉,能不加意见地一直察觉下去,短而粗的呼吸自然就变得细而长,若不能不加意见而老是“想要”如何,则短而粗的呼吸就老是短而粗,改变不了。这就是此法修行的诀要。
这一样简单且人人皆能作的事,一旦修纯熟了,修行人整个的修行生命就会变得愉悦多了。修行人的气质也会有显著的不同。此时去研究“中道”及“不落两边”等修行理论,就变得很实际了。 做个喜悦的人——四念处修行的初步目标(2)
在 佛教中佛最初所讲的远离二边及中道,是直接和修行人的喜悦相关的。佛最初所说的二边,是耽着世欲及苦行。以修行的立志而言,人的每一个念头皆有可能是在 “耽着世欲”或是在作“苦行”。这是两个方向相反的“向量”,一个是贪,另一个就是瞋。只是一般人因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觉察力不够,故对自己的耽著及苦行并不了知。因为不了知,就没有办法真的见到自己之所以不能喜悦的原因,修行也就无法得力。而事实上佛已把修行的要点讲得很清楚了——要修行人远离二边。既不要贪着地抓什么,也不要厌离地丢什么。人能“亲”得下来,于一切内外诸法皆不取不舍,活在当下而任运自在,法喜自然就会由心中涌出。而这个喜悦之所以产生,却并不是因为修行人做了什么或了解了什么。相反地,反而是因为修行人不做什么(不贪着亦不厌离),那一种喜悦才油然而生。故我们若讲解脱道中道修行的较深处,就一定会讲到“无作”、“无相”、“无愿”等教法。
一般人对这些修行法门最大的误解,就是以为“无作”及“无愿”意味着“不行动”或什么事都不想做,其实真正的解脱知见哪里是如此?一个人若什么事都不想做。这不但不是无愿,反而是最大的愿——即愿什么事都不做。以这种见解去了解佛教的解脱道,是必然会走上“懒人哲学”的道路的。
佛法讲的“无作”,是针对修行人每一个心及身的行动上,皆可能存在的抓或推,贪或瞋等“二边”而讲的。修行人能见到这些,并能放下了,那一种喜悦是挡都挡不住的。也才会知道所谓的中道行,才是宽广平直的大道。自己过去所走的,都是一些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若人不能见到这一个人生中有所谓“二边”的事实, 则所谓修行仍未能拿到要点,整个的修行人格仍“闲”不下来。仍是在“想怎么样”、“要怎么样”。以狂心制狂心,以妄想止妄想,终究是劳顿的。
所谓“踏破铁鞋无笕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就是此义。我们因为习惯于“想怎么样”、“要怎么样”的行为模式,故一讲到“修行”,马上不自觉地就会问:“要怎么样?”但毕竟解脱道的重点却不是要一个人怎么样。它只是要人看看自己的“二边”——是不是在贪或瞋,取或舍了。如果是,放下!如此而已!否则这个活计是作不完的,用到许多人以为佛法也是世上许多的“真理游戏”之一,以为人只要悟得了一个“真理”,或得到了一个“真理”,然后就解脱自在了!事实上这一种想法及心态本身,就是一种执取,在二边之中。以这种心态修行,是会徒增劳顿的。
故佛陀当初会以“筏”比喻佛法,就是要在这最根本的修行心态上令修行人照见己非,让修行人深刻地体认自己在“抓”一样东西。若看见了,那真是“狂心稍歇”,喜于当下,整个人自然就会逐渐清净明澈。故佛法中若要看一个修行人是不是已安住于正法而不退转,是决定于他的“慧”——也就是到底有没有看出自己生命中的事实。
一般人所想象的真理,是一样有着“终极性”及“本质性”的东西,以为一旦发现,或了解这一样东西,就一切都解决了。人生之所以有问题,只是因为尚在未了解那一样东西。对许多人而言,他们眼中所谓“人的活动”,无论是宗教的、艺术的、文学的或思想的,都只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故我们可见到世上所谓的文学家、音乐家、舞蹈家甚至科学家,许多都自命是 “真理的追寻者”。
这种思想以佛法看犯了一个先天上的错误,就是在未经求证前已假设了一个终极的究竟“真理”的存在了。多少人终其一生的心力在摸索、追寻,不外就是在找这样东西,许多人甚至不惜一切的代价要求得 “真理”。他们中有的人有谦虚的品性,觉得自己仍离目标很远,仍努力不懈地在追寻。可是有些人就很执著,也很傲慢,自以为自己知道真理,可做世上一切价值观念的设定者,而不把其它一切“未解真理者”放在眼里。历史上许多为了传教而发动战争者,就是这种以真理的代言人自居的例子。另外如近代的种族主义以为自己是“强者”,而以消灭他族为目的,多少也是这一种心态的产物。
在线时间3131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做个喜悦的人——四念处修行的初步目标(3)
人是最会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的。要消灭别人的宗教有理由,要消灭别人的种族也有理由。当初回教徒传教杀了多少异教徒?近代的希特勒又残杀了多少无辜的犹太人?而整个的纳粹哲学又是以近代狂哲尼采的“超人哲学”为理想模型的。面对这些活生生的人类历史,面对这人类这些自相残杀的疯狂行为,今天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所了知的一样东西或理论是“真理”,是人类幸福终极的依归,你能不心怀戒惧地至少对他所讲的东西存疑吗?
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经历过这一切的20世纪现代人是格外冷漠。
佛法智慧的哲学对人类这种“追求真理”行为模式的批评,是深刻而彻底的。佛陀根本就不和世人争论哪个才是真理,或哪个真理较好。佛陀所发现的缘起观根本就彻底指出人类会有这一种追求绝对“真理”的思想,本身就是愚昧的,有偏差的,不合乎事实的。佛陀发现世上一切的东西皆是因缘所生的,皆只是流转的一部分。在这不断流转的生灭相中,哪一样东西是“终极”的呢?哪一样东西又是现象背后的“本质”呢?
如果有,那也仅是人们希望有罢了。是“人”在以为有一个东西是终极的,是一切背后真正的本质。是人在用眼睛及其它感官接触现象时,才有了生灭的观念。若没有人在用自己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去分别一切,为一切现象“命名”,一切现象也只是它们本来的那个样子。既不是青的,也不是白的。既不是美的,也不是丑的。既非终极,也非短暂。
佛发现了这个道理,从此不再为这一切由心所生的名言(思想、概念)所迷惑,也就是彻底体认了现象是现象,名言是名言。能清楚地看清一切,接纳一切,而不在其中使自己如凡夫般地卷入,故我们尊称佛为“如来”。如来就是能真正接受一切的人,而且他的接受是现象的“本来面目”(如所从来),而不是如凡夫般地在意识层面被“处理”过了的结果。
凡夫的问题,就在于虽然他的生活是彻头彻尾的在意识层面被处理过了的东西,但他自己却不知道。不知道却会“认真”、执著,就产生了痛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痛苦,但其迷于自己由心所生的东西,而执著于其中,却是相同的。有人苦于爱情的不如意;有人苦于生命的短促;有人苦于崇高的理想不能行于世;也有人苦于追求不到自己以为有的“真理”。
以佛来看,世上的人有如此多的苦,实在皆是因为世人“贪心”而在“二边”挣扎,不能接受一切,也不能超越一切的缘故。只有把四念处修好,能看出自己的心态及行为模式了,所谓修行及超越才有一个落脚点。深深了解缘起法则的人,内心不会有追求一样宇宙中终极事物的渴望。一切皆是缘起的,“终极”也是一样。但若终极亦为缘生,实在就已不是终极了!佛教徒的喜悦,从来都不建立在任何假想的终极事物之存在上;也同样不建立在任何假想事物的不存在上。对能深入佛法修行的人而言,这个世界是有“真理”也好,没“真理”也好;人是有灵魂也好,没有灵魂也好;修行是有果位也好,没有果位也好;他的法喜道乐均是不会改变的。因为他的修行从来都不建立在任何假想或假设上,他只是如实地透过身、受、心、法去直观自己的执著。能见到了执著,放下了执著,他当下就是个喜悦的人了。能日日皆如此,他的生命自然“日日皆是好日”。做个喜悦的人——四念处修行的初步目标(4)
追求终极的东西是一种人类的行为模式,其中主要的原动力仍是人本身对生命的不安。人老是觉得生命是不够真实的、危脆的、稍纵即逝的。但若把一些“观念”由世界中建立起来,如时间、空间、质量、灵魂及“终极真理”等等,这个世界就变得实在多了,有安全感多了,人的生命也就变得真实多了。这就好像房间里若空无一物,往往就令人感觉枯燥无味而“不安”;若放下一些家具、沙发及摆设,马上就让人觉得亲切舒适多了。
这个比喻虽有程度上的距离,但在实质上的确是和人生真相颇接近的。佛法并不反对消除不安,但人类在解除人生的不安时,做的往往仅是一些“堆积”的工作,或是在更换其所堆积物。就好像虽然换了新家具了,暂时觉得很好。可是过了一阵子又觉得索然无味,此时就要添购一些新的东西,让那一个满足的程度维持下去。可是毕竟一个房间的空间是很有限的,不可能一直能容纳新的东西,而不把旧的东西更换。于是当堆积到了一个饱和点时,人就会把房间来个大翻新,做个家具的总更换,于是又开始觉得“满足”了。
这就是人生中不少人生活的真相,只是有人更换的是家具,有人更换的是人生中其他的东西。近代人越来越“开放”,离婚率也越来越高。事实以佛法的观点来看,这只是人类不安的表现罢了。只是过去有较多外在的束缚,使得这个不安无以用更换配偶的方式纾解。而现在束缚较小了,人就会用一切可用的方法去使自己得到像更换一次家具式的“满足”。
如果这个方法真能使人的不安消除了,则佛法也不见得会反对。但问题就是并没有。借着外在因素的更换使自己得到满足的作法,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持久。因为当事人真正得到的不是喜悦,而是刺激及新鲜感。人如果仅是在不断地创造刺激及新鲜感,以佛法来看,这不但是不安,不喜于人生的表现,同时也必然是苦恼的。
当初和佛在一起修行的比丘们,过的生活真是极简单极纯粹的。哪里像现代人这样有如此多的刺激?他们一天只吃一餐饭,晚上只睡短短的几个钟头,其他的时间就是打坐、听讲,及修四念处了。他们对生命的要求很少,可是他们的人生却是满足而充实的。他们不需要那么多不同“种类”的东西存在于自己的人生里。可是他们对生命中已经有的东西,却能善加品味而体会到无尽的喜悦。简单到像是一口呼吸,对他们而言都能是愉快的泉源!忙碌的现代人追求快乐的方法与心态,以佛法的观点来看是完全错误的!人们总是想尽办法使自己有更多的选择,以为有更多选择而能到更多不同的地方去度假,穿更多不同的衣服,吃更多不同的食物,甚至更换更多的性伴侣,才是人生中的快乐。以佛法看来,事实上却正是因为一个人老是要这么多的选择,才是真正令他不快乐的原因。现代人往往在日常的工作及生活中累积许多压力及不愉快,于是过了一段时间就要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度假。好像若不够远,就丢不掉这些不愉快似的。但事实上这些不愉快却像是“讨债鬼”似地,任你跑得再远也躲不掉。人若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作努力,使情况改善,所谓烦恼真是如影随形一般,任你有更多的“选择”,皆是没有用的。因为烦恼有烦恼的因,不在因上下手,而去做一些其他的事,只是逃避罢了!
在线时间3131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做个喜悦的人——四念处修行的初步目标(5)
当今整个世界所谓的经济繁荣,是建筑在不断消费的概念上的。我们存在的世界不断地鼓励人们购买东西,人们也习惯性地不断购买,不断地让“新东西”进入我们的世界。而我们真正所得到的是什么呢?是满足,还是繁荣呢?还是一次又一次不一样但也都一样的刺激呢?
刺激有许多形式。新的家具、新的汽车、新的房子是刺激,新的朋友、情人或婚姻伴侣也是。新的书籍、电影是刺激,新的思想、哲学也是,对不对?让我们再仔细体味一下我们的人生吧!仔细地,诚实地,让我们问问自己:“我们真的是个满足的,喜悦的人吗?”
这就是佛法的开始了!当一个人彻底地发现自己并不存在在喜悦自在里,而仅是在不断地需要被刺激时,那一个深刻的觉醒,就是佛法中讲的苦谛(四圣谛苦、苦集、苦灭、苦灭道之首)的觉醒了。他会开始更深刻地去思索人生,了解人生,而不再仅是一个不断地需要刺激的人了。
事实上人生里这一个情形古今皆然,只是今日尤甚。故我以为若有人批评佛法及四念处的理论只适用于过去,而现代人已不再需要这一套老东西,正是不了解佛法的表现。现代人不但需要,而且需要得比古代人还厉害。因为现代人生活中所得到的刺激,要比古代人多十倍,乃至二十、三十倍的缘故!
若以佛法中较深的理论而言,刺激本身并不一定是不好的,不清净的。所谓“色不迷人人自迷”,对不对?但话又说回来,今日的现代人处在这众多的刺激当中,能不迷,不执著,随时“放得下”的又有几人呢?事实上大多数的人不但迷,而且迷得厉害呢。迷得厉害,执著得厉害,当然就是“苦”的。故现代人比古代人更需要了解佛法,修四念处,该不是我“卖瓜说瓜甜”的一面之词罢!& &
不断地借着“刺激”及“得到什么”来换取快乐,是世上大多数人的人生观及“快乐哲学”。以佛法看这却是一条只有苦的不归路,不但不能真的令人快乐,反而正因为它才令人不快乐。修行人若不能藉四念处的修行而彻底地看出了自己的“追逐心”,而知道正是因为“这个”自己才如此地苦与不安,则所谓“修行”仍是在这条只有苦的不归路上。佛教中有句老生常谈,所谓“苦海无边”,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虽是苦海无边,却并不代表人生必然就是一条注定苦到底的路。这条“不归路”是对不肯回头的人说的。也正因为不肯回头,所以才无边。对看出了人生中这一个事实的人来说,只要一回头就是岸了。
而佛法中的喜悦,也只属于那些肯“回头”的人。不然总是在追一样东西,想成佛,想“开悟”、“证果”,总是在红尘与白浪中打滚。而毕竟一个追逐是不能靠另一个追逐得到止息的。修行人也只有在见到了自己的追逐心后,能“停”下来,才可得到休息。做个喜悦的人——四念处修行的初步目标(6)
四念处中另外一样可令我们体会到喜悦的修行方法,就是“心念处”中的“慈悲观照法”(METTA - MEDITATION),也被称为“慈心观”。修行人如能如实地修习此法门,会成为一个心中充满对自己、他人及环境的关爱的人。而心中有爱的人,是常常在喜悦中的。
一个事事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心中往往没有喜悦。并不是因为有一个上帝或一个菩萨在主管人世间的喜乐,而是一个对自我很执著的心之状态,自然就缺少喜悦。这是一个非常明显而重要的事实,却往往为许多人所忽略。
现今讲求竞争及效率的工商社会,往往鼓励人使自己有作一个“强者”的个性,结果是塑造了不少精明能干的管理者及办事效率很高的人。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下,不少人逐渐塑造了一种处处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其结果是这些能干有效率的人,心中缺少一种“喜悦”。故我以为对现代人而言,去修习心念处的慈悲观照法,是非常重要的。在许多情形下甚至要比修安那般那法更为重要,因为它直接提供了现代人最需要的东西,也就是心中的爱。
心中没有爱的人,生命是枯索而无味的。一个人就算拥有了世上全部的财富或知识,他的心中若没有爱,又有什么用?& &&&“爱” 不只是一个心的状态而已,它也是一种“能力”,一般人老以为爱是一种神秘,来无影去无踪的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当它来找你时,你就很快乐,而当它离你而去时,你就很难过。以佛法来看,这是一种不合乎事实且不正确的见解。有这种想法的人对“爱”存有不如实的幻想,容易在人生中成为自己幻想的奴隶。而最大的坏处,就是会使当事人忽略了爱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可被培养的能力之事实。有这种见解的人会一直被动地被自己生命中的一些“感觉”所拨弄,而不知道去在心中长养自己的爱。结果是自己失去了爱的能力,心中没有喜悦,而在感情上受到一点挫折,就很难承受打击。
佛法的修行人应该努力地去修行,去长养自己的爱心及慈悲心,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爱的能力及慈悲的人格的人。有爱的心灵,是一个和谐愉悦的世界,一切的善法及善功德,也都是由有爱的心灵中生长出来。故四念处的修行人当随时明白地了知自己心中有没有爱。去修心念处。若没有,当深刻地照见没有的原因,而能克服那些原因,使爱心在自己心中升起。
在线时间3131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做个喜悦的人——四念处修行的初步目标(7)
佛在《慈爱经》(METTA - SUTTA)中曾说过:& &&&“愿一切众生皆能快乐而远离不安,愿他们的心满适意。”& &&&“恰如一个母亲会不顾自己的生命去保护自己的独生子,一个修行人当修习自己的无量爱心去爱一切众生。”& &&&“让你无尽的爱心充满整个的世界——上方、下方及中间——而没有任何阻碍,没有任何仇恨,没有任何敌意。”& &&&“无论是行住坐卧,只要没有睡着,修行人应当保持这一个有爱心的觉知。这就是在此生中修行的最高境界。”
故在修“慈悲观照法”时,修行人当检视自己心的状态,看看自己的心中有没有对众生的关爱。如果没有,则当让爱心由心中升起。如果有,则当让其加强、加深。能如此规律性地使爱充满自己的身心,修行人逐渐就会成为一个有慈悲心的人了,也自然就会有喜悦由心中升起。
通常一个较有防御性人格的人,比较不容易把心胸敞开来,令爱心流露出来。比较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也比较难令爱自心中升起。此时修行人可试着借由“行动”去克服自己的障碍。如个性内向害羞的人,可试着主动去接触他人。较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也可主动地为他人做一些事,或帮人解决困难。在开始的时候,是比较困难的,但只要修行人肯精进不懈地坚持下去,再难的情况皆是可以克服的。其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借着身及心的修习,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爱的人格的人。
以佛法缘起的理论而言,人的生命是有着很大的可塑性的。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如果老是去修慈悲观并帮助他人,时日一久他的人格就自然转变了。这就是佛法讲的“空”及无自性的道理。而且如果真的这样地去做使自己成为慈悲的人,真正得到最大利益的就是他自己。只是一般人都以为这只是道德家所唱的一种高调,而不知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事实。
也许有人以为这样一种纯粹由心去作观想的观照法,太勉强而不够自然,不是一种纯粹由自心所生的一种自发性的慈悲。但让我们想想,这世界上有哪一件事是完全自然的,完全是“自发性”的呢?事实上对犹未断除“我执”的凡夫而言,他的生命中根本就不可能有完全纯粹而无杂染的慈悲的。但这并不代表凡夫就没有爱,也不代表凡夫就不能用爱来作修行的方式。正因为凡夫的心中没有纯粹无私的爱,故他才更需要去做好事利益他人并修慈悲观,使自己的人格转变。而越是精进去作慈悲修行的人,才有可能越接近纯粹无私的爱。以为“慈悲观”不够自然或“利他行”不够自然,而不去修的人,以佛法的立场而言,不过是人在为自己找理由罢了!
中国儒家的修身,在这个问题是也有相同看法。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就是。这件事全看你要不要去做,你要去做,终究会是个有仁德,有爱心的人。这和佛家讲的慈悲观,可说在思想上是同出一辙的。做个喜悦的人——四念处修行的初步目标(8)
修慈悲观的人,当避免走入唯心论的思想胡同,以为自己只要闭起眼睛观想就好了。闭起眼睛观想自己的爱心充满整个世界,固然是修慈悲观照法的方法之一,但修行人不可忘了一切方法最终的目的是使自己具有爱的能力及人格。当一个人有了爱的人格之后,他会去为众生服务,只是自然。故凡是没有去为他人服务而只是一天到晚在房间里观想的人,慈悲观的修行乃未完全。故我建议修慈悲观的人,当同时去从事利益众生的事,才能避免唯心论的流弊。
而由菩萨道利生行愿的实践去修行的人,则当避免走入形式主义功德思想的偏差,以为只要做了事就好了,而生出一种觉得其他的修行都只是纸上谈兵的傲慢。当配合上四念处的修行而加深如实观的智慧,使自己能有虽入一切法界而不染着的自在力。否则总是在转法轮时会被卷入人世间的恩恩怨怨而有滞碍。同时也当修心念处及慈悲观,去坚固自己爱的人格,使自己真的有一种爱的内涵。修行人能真的有一种爱的内涵,而能和众生一起哭一起笑,方谈得上菩萨道。也正因为心中有对众生的爱,故佛菩萨的面相总是欢喜的、笑的,让人有一种易于亲近的感觉。
佛教徒过去往往给人一种动不动就说自己“业障深重”的印象,对世事也往往动不动就说“无常”、“空”而摇头叹息。这个态度事实上是颇不合乎修行人当有的气质的!修行人当然应该精进,但更该“如实”。该真的看出自己的缺点而加以改进,而不该仅是“不断地忏悔”,或“作出”一个悔罪的心态。不断忏悔的心态是偏向悲哀的、追悔的,这是不健康的。真正修行人给人的印象该是喜悦的,生命中充满对人生及修行的欢喜!这才是佛教徒该给人的印象,也是修行人真正由修行得到利益的写照。我以为建立一个现代佛教徒光明的、喜悦的人生态度与内涵,是佛教现代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修行人真要能在生命中有喜悦的气质与内涵,虽不是一件一蹴可及的事,但也绝不是一件不可能的玄想。它是一个实际且可被验证的目标,该是所有修四念处者努力的方向。我虽不反对传统佛教中的“成佛”、“证果”等修行目标,但我坚决以为佛法弘扬者不能订出较易为人所了解及实际的修行目标,是佛法不能有力展开的主要原因。故我在此再度地向所有修四念处的同修提出:“做一个喜悦的人!”这就是我们修行的初步目标。它也许不是崇高伟大的,但它是落实的,不是空谈。修行人也唯有具有了这一个涵养之后,其它的种种方有一个落脚点,否则只是高谈心性或钻研禅定,而想不落入玄学或神秘主义的窠臼,可以说是十分不可能的!
各位不要以为喜悦的涵养既然不高远伟大,就一定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其实不然。修行人如没有相当的“洞察力”与“离执力”,想要喜悦也是喜不起来的。洞察力能助人看清自己的执著,而离执力则能让人在看清后“放下”,得到轻松自在。
在线时间3131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做个喜悦的人——四念处修行的初步目标(9)
若以前面所说的真理追求者为例,则其人一定要能返观自照地看出自己一直在追逐一样自以为有的东西,并坚固地执著于其中,才能逐渐离开这些执著而得到轻松。以佛法来看,世间的真理追求者是绝不会因得到了一个“真理”而喜悦满足的。相反地,他必须要“看出”自己一直在很执著地追求,而且是彻底地看出,才能得到满足。故人若没有生命中的洞察力,真的知道了自己在做什么,是永远安不了心的。他得到的永远只是“刺激”,而不是生命中本有的平和与安详。他一遍又一遍地在追,在“得到”,在“满足”;但也一遍又一遍地在“失去”,在“失望”。
人往往需要反复的自我肯定与他人的掌声。大多数的人也一直以为这正是人生中的意义,值得追求。我们的文化,也是一直鼓励这一种价值观的,即所谓的“实现自我”。但很少人去深入地洞察这一种价值观的缺点与负面的影响。
人能在生命中作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当然是好的。但当一切的重点是放在“自我实现”时,就有了一个缺点:即“实现”及“完成”本身只是一个过程,而且当一个目标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时,这一个心之行为本身就蕴藏着一种苦。当价值观的重点是放在一个定点式的“过程”上时,“实现者”及“成就者”会发现自己所得到的快乐往往不能持久。于是他们需要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实现与成就,才可维持满足。但毕竟这一种价值观本身就是有缺陷的。人若没有洞察力而看出这一个诡局,往往会自苦不已。不是怀疑自己的品质与能力,就是追着这一个时代的巨轮奔跑不已。但毕竟这一个追逐巨轮的队伍是劳累困苦的,因为这个巨轮不肯停下来稍作休息。而它之所以停不下来的原因,又正是因为追逐它的人“不肯”。
这就是佛法中的“轮回”了。读者诸君!您觉得自己是这个劳顿队伍中的一员吗?如果是,我请您马上修四念处,用洞察力去看出这一个心之诡局。若看得出,将来您尽管去开公司,立事业,您终究不会是这劳苦队伍中的一员。若看不出,还当在身、受、心、法及六根门头仔细体会,否则终究跳不出这轮回苦海。您就算天天读经,拜佛,若没有见到自己的“追逐心”及“自我实现心”,终究仍是以劳碌换劳碌,与佛法毫无关系。一定要修四念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真的知道了自己在做什么才行。
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也许因为受到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往往非常鼓励“实现自我”的人生哲学。当这种哲学再表现到和其密切相关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时,就造成一种强调“竞争”及“击败对手”的人生态度。事实上这种思想无论以佛家或儒家的哲学来看,均是很肤浅的。若以佛法缘起观的法则看,一个社会最大的福利不在其组成分子间的竞争,而在于其彼此间的合作及相互关爱。目前人类经济生活发展的方向,可以说是十分不符合缘起法则的。作为一个佛法修行人,应该在这一个充满着竞争的大环境中,尽量发挥自己的力量去提倡“合作的哲学”,并对同业表现关怀。佛教徒间也应当尽量修正自己的“宗派意识”,而能以一个平等心去和所有的佛教徒沟通、合作。人要能见到并克服了自己的“竞争性”,而使自己有“合作性”及服务意识,才是佛教修行的起点,也才是喜悦的起点。本章主要的目的是提出修四念处者的第一个修行的目标——喜悦。希望各位皆能如实地了解缘起,行中道,透过四念处的洞察力与离执力,在今生就做个欢喜的人!http://weihuafashi.blog.163.com/blog/static//http://www.boomhr.com/2008/books/xy/9.htm
在线时间3131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绝待天地四念住作者:张大卿 弘法师&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印度是用莲花来比喻出世间跟世间的关系,到了中国跟日本是用梅花。莲花是出淤泥而不染,整个的荷花池的淤泥和水,代表着滋养我们的世间。虽然有时候它真的是恶臭不堪,但是它还是滋养我们的父母。就像我们还在妈妈的子宫内的时候,在古代的印度人认为:胎儿是住在生肠(胃)跟熟肠(直肠)之间,好象窝住在水深火热之中。一般人以为在子宫内很舒服,但古代人认为胎儿不是很舒服,我们现代人对那个比较没有感觉,这是古今感觉的不同。古人是觉得在怀胎的时候,胎儿应该不是很好受的,但我们现在人的理解是好象他天天都在睡觉、不用吃、不用呼吸,全部靠脐带在输送供应,天昏地暗有什么关系,反正他已经很习惯了,我们认为没有什么,但古人认为胎儿是很苦的。
古代印度真的用莲花来比喻这个世间,到了中国跟日本还是继续有用莲花,外又有梅花,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又是另外一种譬喻。譬喻这个世间是历炼我们修行、人性、佛性的一个地方。好象是真的要这样子,淬炼过那么多的起起落落,我们的人性的光辉才会流露出来!有时候能够读一些二千五百年来圣人的一些传记,应该是有帮助对这种人性光辉的体会。有时候我们想说:我也没经过战争、也没经过真正的一穷二白,我吃的苦也不一定那么多,我是不是能说我自己已经尝过世间的苦难。那修行是不是一定要经历过世间的苦难?如果说我从小到大平平安安,也没有吃过什么苦,我是不是就不能修行?
基本上,我们都是吃过苦的人,只是说我们有没有去面对苦?世间很多的苦啊!不一定是战争才是极苦啊!有时候一个爱别离苦、怨憎恚苦,都是可以苦到极点啊!苦到让我们完全的失去控制。完全无法集中精神,苦的让我们觉得一死百了啊!甚至苦的让我们觉得活下去也没什么意思,要自杀又没有勇气。种种的求不得苦,从小到大也实在是经历了不少。每一个人都有相当多的经历,只是面对苦的态度可能不太一样。有的人经历过苦了,他就希望把它像洗头一样,把那些脏的东西通通洗掉,不要留在身上,把已经有的记忆就放在幽暗的角落,不再去翻动它,也不想再去面对它。甚至自己很生气的人,也不想再见到他、不想再去想起他、不想再听到人家讲他的名字。
很多事情我们一想到就有一些难过,这样子算起来从小到大,点点滴滴,应该有很多的事情。把一些舨爱别离苦、怨憎恚、求不得、包括每一个当下五蕴苦迫的不安,很多事情从小到大,我们今天回想再重新面对,想想说我们如果再来世间再走一遭、再来一次,我现在是不是还有那种勇气、智能来经历过我这一生曾经走过的路、曾经面对的情境,我是否能够比以前泰然千百倍。还是说:最好不要发生,最好不要再来一次,那个经验太可怕了,所以不要说以后了,光是过去可能我们还有很多事情,我们还是很怕再经历一次的。
我们不需要离开过去,就像莲花的根不需要离开池塘的底盘,不但不需要离开所有的过去,还可以是我们源源不绝的滋养。『苦』这个东西真的可以是我们慧命的滋养。所谓出世间就是离苦得乐,世间就是有苦有乐,出世间就是离苦得乐。这样子的离苦得乐是放弃了对世间苦乐的抓取,内心里面对世间的乐没有一丝一毫的爱染,对世间的苦也没有一丝一毫的迥避,当然更不会要了。
出世间没有要世间的苦,也没有要世间的乐,他是看透了世间的苦乐的不实际、不出离、不能够离苦得乐就是不实际。出世间的实际就是一个看透、看破世间的苦乐。不再去要世间的乐、不再去不要世间的苦,当然也不会要世间的苦。这是没有要、没有不要的离两边,离开要乐不要苦的两边。那要做到这个就必须的一直的回到我们的内心世界来,真的看到整个世间是心在做主导的。这个心不是里面的心、不是外面的心、不是你的心、我的心,心只是一个明觉的状态、心就是菩提的意思。菩提心事实上是一个复义词,两个字是同一个意思:菩提就是心、心就是菩提啊!明就是菩提啊!明就是解脱啊!
出世间就是把这个世间主导的心导出来,真的让这个心来作主导,真的让世间得到光明。出世间就是要回来面对这样子的一种心。真的来看这个心、真的去看,真的去看我们整个身心状态,真的看到我们整个身心状态是整个世间的缩影,也真的看到这个当下的身心状态跟世间一直是在互相的迥流,我们来看当下的身体、看当下的感受、看当下的心念、看当下的立身处地的生命的大方向、大原则、大依准,这就是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
●法念住就是我们的生命的最基本的原则,生命最基本的原则可以是烦恼、可以是真理。真理就名词来讲就是四谛、七觉支;烦恼就佛教的名词就是五盖。我们对事情的那种习惯性反应的那种依准,没有修行的话,都是依准贪瞋慢这些大烦恼、习气,来对世间做一些自我保护,做一些自己跟别人区隔的一种反应。那很多事情我们还没有看清楚,还不知道什么事,我们就捕风捉影或很本能性的做一些趋乐避苦的反应。
●很多事情我们没有消化,我们还没有吃我们就排斥了或者吃了也没好好的消化就排掉了。那回到我们的自身对自身的观察,来看看我们的身对六根触境的反应,看到一个颜色、看到一个形形色色的东西,我们身体的反应是什么?我们听到一个声音,我们身体的反应是什么?我们闻到一个味道,我们身体的反应是什么?我们品尝到一个好吃的、不好吃的东西,我们身体的反应是什么?我们摸到一个粗的、细的、滑的、涩的,我们身体的反应是什么?在整个的色身香味触法六尘的触境里面,我们的身体可以产生很多不同的可意、不可意的反应,甚至很喜欢的、甚至害怕的反应。
比如说:我们摸到蛇、摸到毛毛虫、摸到蜥蜴、摸到青蛙、摸到蟾蜍、蛞蝓、摸到蜘蛛、摸到鱼、摸到老虎、摸到花、摸到树、摸到仙人掌、摸到石头、摸到水、摸到不同质料的衣服,都可以引起很多的可意、不可意的反应,甚至非常喜欢、甚至非常恐惧、排斥的反应。
声音是我们最常遇到的,听到车子的声音、救护车的声音、消防队救火车的声音、警车的声音、跑车呼啸而过的声音、鸟叫的声音、不同的鸟叫的声音、冰箱的声音、抄菜的声音、冷气的声音、暖气的声音、电扇的声音、飞机飞过的声音、蟋蟀的声音、各种不同的音乐、古典音乐、甚至不同的古典音乐我们都有不同的反应、那现代音乐就更多种反应了,听到不同的讲话的腔调、男人的声音、女人的声音、粗的声音、细的声音、大声、小声,我们都有很多可能的可意、不可意的反应,非常喜欢的反应,甚至很恐惧的反应。
●很多我们并没有好好的面对过,当然更没有好好的去想过,我们很自然的就避开了,很自然的就趋近了,很本能的趋避了。我们不一定知道为什么,只是喜欢、只是不喜欢,也没有好好的去消化、也没有好好的去看我们的心量、也没有好好的去观察我们身体的松紧的变化、开合的变化。
●◆什么是内?我们愿意打开让它进来的就是内;什么是外?你不愿意让它进来的就是外。什么样的刺激,我们愿意让它进来,那就是内;什么样的刺激,我们不愿意让它进来,那就是外。什么东西进来,我们急着要把它排出去的,那就是外;什么东西进来以后,我们一直想把它留在里面的,那就是内。什么样的记忆我们想要留在里面,那就是内;什么样的记忆我们不想要留在里面的,那就是外。什么叫做内?外面的东西看久了就变内了!里面的东西看久了就变外了!什么叫里面?什么叫外面?
在线时间3131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好好的去看:我们的身体对六尘的反应,对六根六识触各种境界的反应,看我们身体的松紧开合,收缩膨胀。空气是里面还是外面?水是里面还是外面?温度是里面还是外面?风是里面还是外面?土壤、饮食是里面还是外面?形形色色是里面还是外面?声音是里面还是外面?香臭是里面还是外面?味道是里面还是外面?
粗细滑涩各种触觉是里面还是外面?各种的想法:想要的想法、不想要的想法、挥之不去的想法、里面还是外面?可意还是不可意?一开始可意后来变成不可意、一开始不可意后来变成可意、没有什么可意不可意,它就在那边幌来幌去,里面还是外面?
阳光是里面还是外面?我们有我们要的阳光、有我们不要的阳光、我们要阳光帮助我们制造维他命D,我们要阳光帮助我们取得温暖、我们不喜欢太热的阳光,我们不喜欢会伤害皮肤的紫外线。清洁剂、肥皂是里面还是外面?我们要他们帮我们清洁我们不要的东西,我们又怕它里面有害的东西,不要让它进到我们的体内来,不要让我们皮肤吸收了有害的东西,我们的身体不断在分隔里面跟外面。
●◆做身念住是看到这样的现象:看到自己的一动一静是趋乐避苦的动呢?还是离苦得乐的动呢?我们的一进一退是在趋乐避苦呢?还是在离苦得乐?是导向心量变大呢?还是导向心量变小,是导向身心的轻安呢?还是导向身心的紧张呢?每一个触都试着认真的去对待,试着去认真的看到,站着、坐着、躺下、走路去看各种姿势的变化是在趋乐避苦呢?还是在离苦得乐?是在导向寂静呢?导向身心的轻安呢?还是导向身心的紧张?看姿势的变化、看姿势的重心、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姿势?选择什么样的重心?也看呼吸:这样子的吸气、这样子的呼气,导向身心的轻安还是导向身心的粗重?真的去观察,真的去感觉,现在的呼吸影响外面的世间,感觉自己的姿势和呼吸影响别人的姿势和呼吸,感觉别人的姿势和呼吸影响自己的姿势和呼吸。
●◆感觉什么是里面?感觉什么是外面?感觉里面跟外面的交流,好象空气一样,吸进来的空气、呼出去的空气,吸进来的空气:代表世间的紧张还是世间的放松?呼出去的空气:代表里面的紧张还是里面的放松?感觉呼吸的紧松、感觉呼吸的粗细、感觉呼吸的滑涩、感觉呼吸的快慢、感觉呼吸的轻重。我们能接受这样的呼吸吗?我们能够接受这样的姿势吗?能够接受就是里面,不能接受就是外面。本来能够接受的变成不能够接受,本来不能够接受的变成可以接受,里面又变外面,外面又变里面。不管是里面还是外面,都是一种无常啊!都是一种生、灭、起、落、聚、散、开、合,一切的生灭、起落、聚散是不是导向菩提呢?导向离苦得乐的解脱呢?如果不是,那我们就是一步一步走向死亡!如果是,我们就一步一步走向解脱。
●◆世间就代表走向死亡,出世间就代表走向解脱。身念住做完了,我们就可以练习受念住,看看我们留下来的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留下来的叫做内、不想留下来的却还是留下来的就是内、想留下来留不下来的就是外。看别人的感受如何影响自己的感受,看自己的感受也如何影响别人的感受。尤其是夫妻之间、好朋友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它的苦受乐受对自己的影响,自已的苦受乐受对他们的影响,那种迥流激荡是里面还是外面啊?是离苦得乐还是趋乐避苦啊!是真正的看到苦?还是苦上加苦啊!看到了就是里面,没看到就是外面;想要的就是里面,不想要的就是外面。里面中有外面,外面中有里面,到底是里面还是外面?不管是里面外面都是无常啊!只要我们对这个世间还有爱染,就是乐也是苦啊!就是趋乐避苦啊!再怎么样的趋避还是在里面啊!
你有苦受,爱你的人能不苦吗?你有乐受,爱你的人能不乐吗?他的苦受影响你的苦受,你的苦受影响他的苦受;他的乐受影响你的乐受,你的乐受影响他的乐受。能够影响的就是里面,不能影响的就是外面。不管是里面还是外面都是无常啊!每一个苦受乐受都可以导向见苦!看到乐受的不安而安住就是见苦;看到了苦受的不安而安住就是见苦;每一个苦受乐受都让自己看破、看透世间苦乐是一体的两面。看透看破,见苦了,心量变大,心一点都不会黏着在苦受乐受,没有不要苦受,没有要乐受,就是没有黏着,一切的苦受乐受都是推拿、都是导向内心的寂静、导向心量的广大,所有不导向出离的都是苦啊!
●把身体的松紧、轻重、轻安粗糙、把感受的苦、乐、舒服不舒服,都看成一种信息,一种无常的讯息、一种世界很不圆满的讯息,一种世间生灭起落聚散的讯息,让这些讯息导向无常的体验:收膨拉推看透、看破、出离、解脱、菩提、明。这样子的观察、体验叫做身念住、叫做受念住。不是这样子的观察、体验叫做无明、叫做趋乐避苦、叫做束缚。
在线时间3131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苦受也好、乐受也好、不苦不乐受也好,里面也好、外面也好,只要不导向出离、只要不是明就是不实际啊!佛教用的字如果要翻成最平常的语言就是要证诸实际啊!黏着在苦受不实际啊!黏着在乐受不实际啊!实际这个字很微妙,它跟实用又不太一样,跟实在又有一点不一样。我们选择用实际,要证诸实际啊!所有不导向出离、不导向解脱、不导向菩提的,或者当下不是菩提、当下不是解脱的都是不实际啊!
身念住做差不多了,受念住做差不多了,身也安了、受也安了,再看看我们的心念。就这样的状态有没有要?有没有不要?有没有贪?有没有可意?有没有不可意?再一层的过滤,有没有不知方向的感觉?不知何去何从的感觉?不知何去何从、不知方向、不知进退、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叫痴啊!修行修了一段时间,突然我现在在做什么?我修这个要干什么?我这样观照自己对世间有什么影响?我的苦受会带给人家苦受吗?我的乐受会带给人家乐受吗?我的寂静会带给人家寂静吗?我的苦受,爱我的人也会觉得苦受,我的乐受,爱我的人也会觉得乐受吗?我的寂静,爱我的人也会觉得寂静吗?
我的苦受,恨我的人会觉得苦吗?我的乐受,恨我的人会觉得乐吗?我的寂静恨我的人会觉得寂静吗?我的苦,不爱我、不恨我的人有什么感觉?我的乐,不爱我、不恨我的人有什么感觉?我的寂静,不爱我、不恨我的人有什么感觉?我的苦,认识我的人有什么感觉?不认识我的人有什么感觉?我的乐,认识我的人有什么感觉?不认识我的人有什么感觉?我的寂静,认识我的人有什么感觉?不认识我的人有什么感觉?想一想就疑了!我这样修行要做什么?什么是里面?什么是外面?像空气一样,什么是里面的空气啊!什么是外面的空气啊!什么是吃进来的水,什么是拉出去的水?
●看看自己的心量,变大了还是变小了?看到了对当下状态的可意不可意,看到了自己有没有接受当下可意不可意的心量啊,有没有离苦得乐的证量?有没有战胜习气的喜悦啊!有没有看到心地广大、有没有看到自己没有得少为足啊!有没有看到自己还是精进不放逸啊!看到了就是心念住,看到了就是实际啊!没看到就是不实际啊!看到了世间的不安,有没有排斥有没有不要?看到世间的不安会不会影响心的不安,内心的不安?如果世间的不安会影响内心的不安,内心的不安就一定会影响世间的不安。不管你知道还是不知道!不管人家认识你还是不认识你。不安是一种空气、是一种精神的空气。不安是一种波动、弥漫在虚空中,我每一个呼吸、我每一个心念都遍满在虚空,我迥向给虚空、迥向给世间的是安还是不安?寂静还是不寂静?是清净还是不清净啊?是贪瞋痴还是戒定慧啊!是法还是非法?这样就进入法念住。
●看看自己所依的是法还是非法?是烦恼的习惯还是四谛八正道的真理?是七觉支还是六根的攀缘?是五盖还是五禅支啊!能不能接受当下的不如法,能不能在当下的如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啊!看到自已当下的不如法能不能皈零啊!能不能重新回到法的作意来?能不能回到过去就让它过去,现在剩下的就只有法,过去就是业啊!已经发生了就是业啊!还没有发生的就是法。我有需要让过去继续吗?我有需要让业力继续吗?什么是里面?让过去继续的业力就是里面。什么是外面?迥向出去的就是外面,迥向进来的就是里面,不管是如法还是不如法。别人的好影响我们的好就是里面,别人的不好影响我们的不好也是里面啊!我们的好影响别人,我们的不好影响别人,就是外面啊!
●◆能够学到别人的好就是里面,不能够学到别人的好就是外面。学到别人的不好就是里面,不学别人的不好就是外面。不管是里面外面,都是无常,都是导向出离就是实际啊!没有看到无常,没有导向出离、没有见到菩提,就是不实际啊!证诸实际就是法念住,就是如实知见。凡事愿意从自己开始就是里面,凡事都要别人开始,自己才要开始那就是外面。很容易受别人影响,那就是外面,不管别人怎么做,自己都一定要怎么做,这才是绝待啊!每一个对待都是导向出离,不因为别人怎么样对我,就是绝待啊!
●修行就是无所求,不管别人如法不如法,自己一定如法,就是修行啊!不管别人传出来的讯息是什么,都是无常苦无我啊!都是帮助自己见到无常、见到苦,真正见到无常苦,就真正见到无我!真正见到无我,内心就是寂静的。这样叫做法念住啊!每一个人都是镜子啊!
●相信每一个人都要离苦得乐,只是不一定知道方法,这是出世间;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在趋乐避苦,根本不想离苦得乐,就是世间的思惟啊!圣弟子相信每一个人都是要离苦得乐啊。这样子的相信我们就有跟世间人不一样的做法和对待,我们愿意由衷的提醒对方,由衷的提醒自己,不带一丝一毫的贪瞋痴慢疑,只是一种超越一切对待的由衷邀请。我们这样真的是在离苦得乐吗?我们这样真的是明解脱吗?我们真的这样是正知正见吗?我们这样是正知正念吗?我们这样是慈悲喜舍吗?我们这样是真的是走在闻思修证的八正道上吗?
●不要相信别人是在趋乐避苦啊!你如果相信别人在趋乐避苦,你就会跟着对方的思惟转啊!事实上趋乐避苦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啊?他不知道,他嘴巴上说他要这个、要那个,其实他不知道他要什么?只有清醒的人知道要什么!我们不能够因为别人的不清醒而跟着对方不清醒啊!我们不能够因为对方的不清醒而生气啊!你看多少想修行的人,因为他的配偶不想修行,自己也跟着不想修行,这不是很奇怪吗?你看别人的苦受乐受、别人的不修行多么的影响自己啊!你看我们多少同修那么强烈的受到配偶的影响啊!这不是很奇怪吗?
你不修行我也不修行啦!这样子的地藏菩萨不晓得是那一国的?你不修行我更要修行啊!你不寂静我更寂静,如果你的不寂静我也跟着不寂静,那是表示自己本来就很不寂静,那个寂静都是装出来的啊!修行人是世间乱、自己不乱,世间愈乱、自己愈定,那才是修行人啊!世间静了你还需要静吗?世间净了你还需要净吗?正因为世间不寂静,我们更要寂静,因为世间是心在做主导的,没有心的主导,就没有世间啦!
●◆出世间的四念住就是无所求的邀请,对自己、对别人都是无所求的邀请。让自己变成阳光、让自己变成柔软的风、雨水,来滋润这个大地、温暖这个大地,帮助众生心开、柔软,一开始无所求,到最后也是无所求,心开的邀请、邀请众生心开。我们出世间的四念住就介绍到这里.
暂时转贴到这里,还有几篇介绍 四念住 功德的文章,以后再转贴。
在线时间3131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四念住和唯心识观 对能提起随时念佛帮助非常非常大!
在线时间3131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以上是很多年收藏的文章,看到【银河联邦】多次提到 觉知力.关照内心.保持随时临在。
我觉得佛法中 的四念住和唯心识观对 关注 【银河联邦】关注2012黄金时代开启的修心人(没有皈依佛教的灵修者)提高觉知力很有帮助,故而发了个少部分汇集。
如果关注美容的朋友,可以实践下 四念住。在 四念住 功德的文章里,其中提到 修习 四念住 的人,容貌俊朗分明,气质脱俗。
关注 2012觉醒,还有行菩萨道的修行人有时间精力的,可了解下2012真相。
【银河联邦】SaLuSa 10月12日信息《齐心合力达成最高目标》
在线时间3131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南无阿弥陀佛!
在线时间3226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在线时间7514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在线时间467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在线时间234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把此贴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以及佛菩萨的功德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电宽带套餐介绍2017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