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星际迷航3下载比星球大战的人气差这么多

为何《星球大战》比《星际迷航》在拍场上更受欢迎_业界聚焦_新浪收藏_新浪网
为何《星球大战》比《星际迷航》在拍场上更受欢迎
  丹 温特所拍摄的卢卡斯影业档案馆中星战道具的照片,展于康泰纳仕画廊 图片: courtesy WIRED
  作为备受影迷喜爱的“星战“系列电影之一,坊间热议的《星球大战》续篇《原力觉醒》即将上映——中国大使鹿晗出演的宣传片在今天刚刚放出,已经成为了微博上难以躲开的热门话题。这部电影不仅占据着你的朋友圈,它的触角甚至也伸向了艺术展览。
  单就今年夏天而言,不仅可以在纽约的康泰纳仕画廊(Condé Nast Gallery)看到由曾获普利策奖的摄影师丹·温特(Dan Winter)拍摄的卢卡斯影业档案馆中“星战“道具的照片,也可以在时代广场的探索博物馆(Discovery Times Square)欣赏到“《星球大战》与超能戏服”(Star Wars and the Power of Costume);洛杉矶的Gallery 1988也有名为“《星球大战》启发下艺术“(Star Wars-inspired art)的展览。此外,纽约苏富比一场以《星球大战》为主题的专场拍卖也以白手套成交。
  同为20世纪伟大太空电影的《星际迷航》又境况如何呢?令人意外的是,这部同样洋溢激情且受到追捧的系列剧集,以及为数众多、说着克林贡语(Klingon)的“星际迷“(Trekkie)们,在艺术及拍卖领域的出镜率却远远不及《星球大战》。
  至少有两位参演过《星际迷航》的明星都对艺术情有独钟。于今年2月离世的史波克(Spock)扮演者伦纳德·尼莫伊(Leonard Nimoy),不仅是一位荧幕上的明星,同时也是一位诗人、音乐家、摄影师和艺术收藏家(加拿大把他们所用钱币上的人物改成史波克以表示纪念)。
  此外,二战期间,身处拘留营的一批日裔美国人创作了一批艺术品。后来这批极具历史意义的艺术品被送至拍卖行上拍,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舆论愤慨,而《星际迷航》中 Sulu 的饰演者乔治·竹井(George Takei)很快也介入此事。这位曾在拘留营中度过童年时光的演员,为这批艺术品找到了一个新家,将它们安置在位于洛杉矶的日裔美国人国家博物馆(Japanese American National Museum)中。
被史波克化的加拿大纸币 图片来自Facebook
  不论是好是坏,《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的导演 J·J·艾布拉姆斯(J.J。 Abrams) 同样也曾参与了2009年《星际迷航》重启篇以及它在2013年续集《星际迷航:暗黑无界》的拍摄。由克里斯·派恩(Chris Pine) 和扎克瑞·昆图(Zachary Quinto) 参演的《星际迷航》新系列的第三部,预计将于日上映,那一天刚好也是这系列卖座影片诞生50周年的纪念日。
  2006年,佳士得曾经以《星际迷航》系列电视剧首映40周年纪念日为契机,推出“《星际迷航》40年:收藏“(40 Years of Star Trek: The Collection)的专场拍卖。当时上拍的1000件拍品曾于欧洲及美国多地进行预展,最终在三天的时间内以710万美元的总交易额成交,其中影片里的进取号星舰(Starship Enterprise)视效模型以全场拍卖的最高成交价57万6千美元落槌。
威廉·瓦尔·西斯的遗产于1993年上拍,《星球大战》戏服专场的拍卖图录
  由此看来,即将到来的《星际迷航》50周年纪念,会是举办类似规模专场拍卖会的良好契机。事实上,2006年的拍卖刚好配合《星际迷航:进取号》(Star Trek: Enterprise)电视剧的完结,同时也是影视工作室处理仓库中积压道具的一种精明方式。在其他场次的拍卖中,以《星际迷航》为主题的仅有1993年的一例,拍品来自于《星际迷航》服装设计师威廉·瓦尔·西斯(William Ware Theiss)的遗产。
莉亚公主穿着标志性的金色比基尼
  然而有关《星球大战》的拍卖却每每得以雄踞各大媒体的头条。今年10月刚刚在加利福尼亚历史文献拍卖公司(Profiles in History)举办的《星球大战》专场拍卖中,影片中莉亚公主(Princess Leia)身穿的金色比基尼便以9.6万美元(约合62.2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出,与原版影片剧情有关的小物件往往行情走俏。
  原因或许在于这两部卖座电影本质上的差异,一些人认为《星球大战》是经典的太空歌剧(space opera,译注:般泛指将传奇冒险故事的舞台设定在外太空的史诗科幻作品,强调故事本身的戏剧性,既不同于强调科学实证的硬科幻,又区别于注重启发性的软科幻),也是一部典型的科学奇幻电影(science-fantasy,译注:介于奇幻和科幻故事之间);而建立在纯粹科幻基础上的《星际迷航》则与之相反,里面有着大量令人信服的真实科技。有着炫目光剑及风格多变服装(《星际迷航》中的普通红色短袖怎能与“星战“中纳布星球女王艾米达拉的衣橱相提并论?)的《星球大战》或许有着先天的优势。
Star Wars vs. Star Trek 图片:感谢Taste of Cinema
  那么《星际迷航》怎样才能在这场竞争游戏中搏得胜算? 乔治·竹井(Takei)和威廉·夏特纳(William Shatner)都因为独特的原因“一战成名“。由于公开支持移民和LGBT群体的权益,以及对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抨击,竹井在媒体上的曝光率颇高。而夏特纳则因为担当旅游预订类网站 的代言人,以及作为音乐家的辉煌副业生涯而为人所知。这两位参演《星际迷航》的演员无疑能够为这部电影带来一些正面的关注度,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位能够打响这部卖座电影在艺术领域的号召,那么来自市场的反响必将更加热烈。
  在《星际迷航:超越》(Star Trek: Beyond)即将于明年上映之际,这注定将是一个开拓市场的良好时机。
  来源:艺术界 编译:张希文、徐丹羽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星战7质量很好啊!不明白为嘛这么多人黑?
特效对比前传都是大提升。剧情不比魅影危机和新希望差(都拿第一部来比),魅影危机是真差啊~选角平分秋色,这里要说一下,大家都觉得反派很中二,其实这个角色应该是仅次于蕾伊第二好的选角,黑人那个是真差。光剑打斗部分完爆新希望,比前传要好很多,差不多是西斯复仇的级别,动作写实,特效好。老粉看星战7自然心里会有对比,而且知道这个是三部曲的开头,第一部铺垫为主,所以预期不会那么好。
[&此帖被在 11:22修改&]
这些回帖亮了
刚看片头觉得是一部三十年前的电影,看内容也是满满三十年前科幻电影的感觉,而且还是我这个种路人看不太懂的情结。
发自手机虎扑
都已经2016年了,和几十年前的前作相比,剧情重复(你可以说致敬),打斗无论是动作还是展现方式都没有任何新意,战争模式继续重复。这几十年白过了?就一直吃老本?再加上节奏拖沓篇幅冗长,不黑真对不起我贡献的票房。
发自手机虎扑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种复古的拍摄方式和观众对特效的要求显得格格不入,对于绝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在没有情怀的情况下就是一部很普通的好莱坞商业大片,但这样的大片就特效一项都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如果没有北美的逆天票房,没有国外媒体的大书特书,这部星战在大陆的票房还要差的多!
都已经2016年了,和几十年前的前作相比,剧情重复(你可以说致敬),打斗无论是动作还是展现方式都没有任何新意,战争模式继续重复。这几十年白过了?就一直吃老本?再加上节奏拖沓篇幅冗长,不黑真对不起我贡献的票房。
发自手机虎扑
反正之前没见过哪部片的睡觉dang有这部那么多,基本上关于星战的帖子都是一堆说自己睡着的,格式还都类似,说自己睡着还有很多其他人也都睡着。我倒是在想特么的在电影院那种环境下你自己就算清醒着都看不到别人是睡是醒,更别说口口声声地强调自己也睡着了。
第二天票房大跳水,从第一天的两亿掉到1.3亿,疲势尽显。
发自手机虎扑
刚看片头觉得是一部三十年前的电影,看内容也是满满三十年前科幻电影的感觉,而且还是我这个种路人看不太懂的情结。
发自手机虎扑
我没怎么看过前几部。是只跟风狗去电影院看了。说说我的感觉吧。太空站飞机大炮打斗很炫。可反1号背叛争议得到黑暗力量打个男1都费劲(男1原本为反派手下的冲锋兵)。男一可以拿光剑耍的有模有样(原谅我以为光剑只有能力者可以拿)。最后反一背叛是为了什么。估计自己手下两个冲锋兵就能打死自己
引用7楼 @ 发表的:
我没怎么看过前几部。是只跟风狗去电影院看了。说说我的感觉吧。太空站飞机大炮打斗很炫。可反1号背叛争议得到黑暗力量打个男1都费劲(男1原本为反派手下的冲锋兵)。男一可以拿光剑耍的有模有样(原谅我以为光剑只有能力者可以拿)。最后反一背叛是为了什么。估计自己手下两个冲锋兵就能打死自己
反1中枪了啊,还是chewie的那把弩,前面铺垫了好多描绘那把弩威力很强,而且杀了自己父亲,内心矛盾影响原力发挥啊
30年前科幻片水平。。。
我也没啥情结,就当一部科幻片看
引用17楼 @ 发表的:装备能不能改成金属质地?激光剑LOW不LOW?能不能换?不叫个星战的名字,中国票房能过5亿?
所以众口难调啊。。你要把暴风兵的装备和光剑拿掉,老星战粉还不拆了迪士尼。。再说不用光剑,正派反派隔着好几公里对轰,面都见不了还怎么讲剧情。。
步行街第一睡觉大片
我猜是之前得罪了wow粉吧
发自手机虎扑
魅影危机的剧情虽然不咋地,但角色很有意思,风景也不错。。。。
引用2楼 @ 发表的:
都已经2016年了,和几十年前的前作相比,剧情重复(你可以说致敬),打斗无论是动作还是展现方式都没有任何新意,战争模式继续重复。这几十年白过了?就一直吃老本?再加上节奏拖沓篇幅冗长,不黑真对不起我贡献的票房。
星战的设定就是这样 改了 就不叫星战了
剧情并不重复 只要认真看 不认真看 什么电影都一样
打斗? 这部叫觉醒 谢谢 意思是 这是都没有训练的主角 怎么可能有过去那种精彩的动作场景? 新的希望里 也没有精彩打斗
拖沓? 还是要问你好好看剧了吗 哪里是拖沓 每一处都是情节必要的 必须要展开的
引用30楼 @ 发表的:
星战的设定就是这样 改了 就不叫星战了
剧情并不重复 只要认真看 不认真看 什么电影都一样
打斗? 这部叫觉醒 谢谢 意思是 这是都没有训练的主角 怎么可能有过去那种精彩的动作场景? 新的希望里 也没有精彩打斗
拖沓? 还是要问你好好看剧了吗 哪里是拖沓 每一处都是情节必要的 必须要展开的
一条一条回答吧
1.星战的设定就这样?我可不认为星战有这么不思进取。上一部的西斯的复仇我觉得就不错,结果这部直接烂掉了。
2.打斗是星战的标配,每部都要有。但你不能拍了几十年还是一个套路的打斗吧?七八十年代我们爱看邵氏的打斗风格,现在功夫片如果还拍成那样会有人看吗?
3.拖沓说的是拍摄问题,而不是剧情。剧情就这么多,你可以拍的拖沓,也可以拍的很好,全看导演的水平。星战7的节奏控制那么烂,那么多人觉得无聊,不就是因为拍的拖沓吗?难道所有说无聊的人都是在无脑黑?在同档期不存在明显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出现数量众多的自来黑,影片不自己反思,难道要让观众反思?
我觉得跟该导演的另一个作品星际迷航比差的不止半点
引用32楼 @ 发表的:
我觉得跟该导演的另一个作品星际迷航比差的不止半点
作为Star wars和Star trek的双粉,JJ的暗黑无界讲道理也没有很好,但是主要是编剧的本子一半,导演功力还是可以的...至少故事叙述、节奏、场景转换、分镜都是可以的
这部原力觉醒真是...JJ亲自参与剧本撰写...结果...只能说诺兰这种上能指导、下能写本的导演真是太少了
引用31楼 @ 发表的:
一条一条回答吧
1.星战的设定就这样?我可不认为星战有这么不思进取。上一部的西斯的复仇我觉得就不错,结果这部直接烂掉了。
2.打斗是星战的标配,每部都要有。但你不能拍了几十年还是一个套路的打斗吧?七八十年代我们爱看邵氏的打斗风格,现在功夫片如果还拍成那样会有人看吗?
3.拖沓说的是拍摄问题,而不是剧情。剧情就这么多,你可以拍的拖沓,也可以拍的很好,全看导演的水平。星战7的节奏控制那么烂,那么多人觉得无聊,不就是因为拍的拖沓吗?难道所有说无聊的人都是在无脑黑?在同档期不存在明显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出现数量众多的自来黑,影片不自己反思,难道要让观众反思?
西斯的复仇 是为了讲完过去的故事
去看大战 或者 单打 都是旧共和国时期的 现在无论是抵抗组织和反派 都没有那实力
主角和反派人物 原力都是刚起步阶段
试问 你怎么改光剑的打斗? 光剑最精彩的 是奎刚欧比旺打摩尔的那一出 之前没有好的 之后也没有更好效果的 你创新?怎么创? 没有光剑 那就不叫星战 没有X翼钛战机 就不叫星战
侏罗纪世界如何 推出个隐形的 调解体温 狡猾的新恐龙 最后还不是被老龙联手给干了?
说拖沓 就是指情节 可有可无但是还拖长叙事的事件 拍一些没有必要的镜头 不是拍摄
星战7的问题 不是节奏
单拿出前传1 正传1 也能觉得无聊 但星战是系列 不是演完一集 就剧终了的 很多暗示 很多铺垫 看不到 就说无聊 不是无脑黑 是什么?
观众不该反思吗 从上映前就开始黑 上映了还黑 黑的还无脑 还有人说都睡着了 你睡着了 怎么知道别人睡着的 我观影的时候 如果身边人不打呼噜 我根本不可能注意到有人睡觉 他如果专注于看别人观影睡觉 还能一门心思看电影吗 还是根本就不是奔着看电影去的 而是奔着我看一群人睡觉 证明我认为电影烂是对的 然后借此可以黑去的电影院
引用1楼 @ 发表的:
刚看片头觉得是一部三十年前的电影,看内容也是满满三十年前科幻电影的感觉,而且还是我这个种路人看不太懂的情结。
因为科技要贴合正传啊,你看456也是这样哒,建议看7之前补一下1-6不然好多人都是看懵了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种复古的拍摄方式和观众对特效的要求显得格格不入,对于绝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在没有情怀的情况下就是一部很普通的好莱坞商业大片,但这样的大片就特效一项都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如果没有北美的逆天票房,没有国外媒体的大书特书,这部星战在大陆的票房还要差的多!
说真的,我就是小时候暑假去科技馆的时候看过第一部星战,昨天去了电影院看了原力觉醒,这是我正儿八经第一次去电影院看星战,本来对这样的题材就不是很感兴趣,完全是为了看一场电影去看的,说实话,我到电影院看电影也有十来年了,这真是我第一次有犯困,眼皮抬不起来的感觉,电影本身的气氛又沉闷昏暗,飞船打斗特效又眩晕,电影本身也没什么什么情节爆点和高潮,我虽然最后没睡着,但真是强打着精神看完的,从来没有过那么差的观影体验
本帖已经被锁定,不能回复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101人参加识货团购112.00元
10人参加识货团购299.00元
382人参加识货团购899.00元
154人参加识货团购129.00元
3417人参加识货团购899.00元
216人参加识货团购580.00元
679人参加识货团购799.00元
163人参加识货团购799.00元
280人参加识货团购799.00元
19人参加识货团购174.00元
1544人参加识货团购1399.00元
152人参加识货团购469.00元为什么星际迷航在国内票房惨淡?而星球大战却很火? - 知乎2被浏览2306分享邀请回答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为什么同样是太空题材《星际之门》比《星球大战》《星际迷航》要冷门许多? - 知乎13被浏览3121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作为一个“老IP”,《星际迷航》为何数十年经久不衰?
10:22 来源:澎湃新闻
9月,一部曾经风行一时的好莱坞大片《星际迷航》系列的续集《星际迷航:超越星辰》在中国上映,成为当月的票房冠军。从2009年该系列在内地上映的首部影片的85万票房到如今的4亿票房,《星际迷航》系列可谓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随着这部影片被中国观众所熟悉,大家的关注点也逐渐从影片的明星阵容与华丽特效转向了影片背后的人物、价值观与故事内涵。2016年恰好是该系列影视剧上映50周年。作为一个“老IP”,它为何会有如此持久的魅力?我们如何从美国史和电影史的角度去认知它呢?新近上映的《星际迷航:超越星辰》《星际迷航》是怎么诞生的?作为流行文化的标志性产物,《星际迷航》似乎带有天然的悖论属性。最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它拥有如此长的寿命——当美国编剧吉恩o罗登贝瑞(Gene Roddenberry)脑中萌生出人类在星际间旅行的创意时,世界仍处于冷战的紧张局势,但这个关于星际旅行的故事却流传至今,让人们津津乐道其中的经典场景、人物和剧情。只能说,《星际迷航》虽然有快餐式流行文化的外衣,但却内嵌了一颗伟大故事之核。一个伟大故事的诞生往往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反映出当时人们心中的渴望和恐惧,二是具有超越性的追求——这种宗教般的超越精神和时代关怀可以给予人们灵魂极大的抚慰。学术界的新近研究表明,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们往往需要构建一个共同的神话来塑造自己的国族认同,而美国人因为其历史短暂和共同经历的不足,就更加需要一个“国民神话”来完成国民共同心理的形塑和国家凝聚力的强化。在这样的文化演变过程中,虚构故事会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星际迷航》恰恰就是这样的一个伟大的虚构故事,所以它虽以流行文化的面貌出现,却映射出美国人积淀于历史之中的自由精神、性格、气度和追求。《星际迷航》剧集概览20世纪60年代是冷战的转折年代,冷战整体态势经历了由“美攻苏守”到“苏攻美守”的转变。1962年爆发了古巴导弹危机,1963年备受美国人喜爱的肯尼迪总统被刺杀,此外,让美国人泥足深陷的越南战争也愈发升级。反共主义在美国的漫延带来了两种极端的情绪,一是恐惧,一是太空竞赛的热情。对外太空的好奇、向往与热情又激发了一部分影视创作者对于科幻作品的兴趣。《星际迷航》之父罗登贝瑞便是其中一员。和《小王子》的创作者圣埃克苏佩里一样,罗登贝瑞也是一个“飞行员作家”。生于1921年的罗登贝瑞先后担任过轰炸机驾驶员(二战中)和民航客机驾驶员。1956年,他辞去洛杉矶交警的职务,全身心投入到编剧工作中。当时统治荧幕是言情剧和西部片,而罗登贝瑞一心想要改写这个局面,为当时的影视文化注入科幻元素。1965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简称NBC)同意花费巨资为罗登贝瑞的故事制作试播集。1966年,《星际迷航:原初系列》的第一集上映了,这五十年来,虽然历经无数风波与困难,这个故事还是延续到了现在,成为与《星球大战》齐名的美国国民神话。罗登贝瑞《星际迷航》为何在全球拥有万千拥趸?《星际迷航》不仅仅是美国的流行文化产品,它还是纵跨古今中外、在全球拥有大量粉丝的“偶像式故事”。在全球不同地区,它伴随了很多人的成长,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与生活慰藉。而这些粉丝中的佼佼者在长大以后,又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这一故事中来。如重启系列的现任导演艾布拉姆斯和林诣彬都曾对《星际迷航》极为痴迷,因扮演现代福尔摩斯而走红的著名演员本尼迪克特o康伯巴奇自幼便热爱这部美剧,因而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在《星际迷航:暗黑无界》中出演反派男一号。除此之外,民权运动领袖马丁o路德o金、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以及美国总统奥巴马都是公开的《星际迷航》粉丝。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克罗斯甚至专门写了一本名为《星球旅行的奥秘》的书,来讲述《星际迷航》背后的科学依据。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星际迷航》也成为中美文化交流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它与《星球大战》一道,让国人认识到美国科技的先进与想象力的丰富。在令人迷幻的感官刺激之余,国人也或多或少将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美国精神的某些侧面结合了起来,“企业号”(The Enterprise,《星际迷航》中的星舰主角,现译为进取号)的翻译或许是一个最佳的例子。也就是说,《星际迷航》成了连接全球各界人士的共同故事纽带和情感记忆。好莱坞著名导演,曾担任《星际迷航》重启系列导演工作的JoJ艾布拉姆斯曾如此评价这个罗登贝瑞所创造的故事:“罗登贝瑞创造了《星际迷航》 ,他将人类联合成一个整体,不再局限于国家与国家间的关系,而是着眼星球与星球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克服各自的差异和矛盾,把力量结合起来对抗那些对我们都有威胁的事物,这是深刻的思考。”而贯穿整个影视剧,被无数粉丝所熟知的那段柯克舰长的独白,或许寄托着罗登贝瑞在60年代的“美国梦”:“太空,人类最后的边疆。这是星舰进取号的航程。它的五年任务,就是去探索新世界,寻找新生命和发现新文明,勇敢地航向前人所未至之地。”自19世纪末美国完成西进运动后,美国人一度为“边疆的丢失”感到困扰。当时的美国人已经意识到,美国之所以能够在19世纪快速地实现工业化和高速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持续了近一个世纪之久的西进运动所带来的大量自由土地、自由劳工、自由资本和自由市场。1893年,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特纳在芝加哥召开的美国历史学会年会上,宣读了他撰写的《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一文,提出了一个在当时引发巨大思想震动的观点:他认为是西进运动重塑了美国人和美国的国家特性。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层面,是因为广大“边疆”的出现和被征服,才使美国人摆脱了原有的欧洲特征,转而被塑造成一个个“新美国人”。用特纳的话说,就是“他脱下了文明的外衣,穿上打猎的衬衫和鹿皮靴”。至20世纪初,美国在经济实力上已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伴随着殖民主义的发展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打响,美国全面地卷入了国际事务并最终成为了一个“踌躇的霸权”和“不情愿的帝国”,美国的边疆变成了全世界。而到了冷战时代,区区地球已经不够用了,美苏都将目光投向外太空,太空成了美国乃至人类最后的边疆。对此,特纳在半个多世纪前的总结,仿佛一语成谶:“向边疆迁移曾经是这种扩张的最有力的事实,除非这种训练对一个民族没有影响,否则,美国人势必继续要求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以便发泄他们旺盛的精力。”于是,美国人这次脱下了文明的外衣,也脱下了打猎的衬衫和鹿皮靴,穿上了太空服。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美国人的太空探索带有很强的军备竞赛和国家利益色彩。而罗登贝瑞则尝试将自己对于未来社会的乌托邦构想融入《星际迷航》的故事中。与充斥着利益计算和种种阳谋阴谋的官方政策不同,罗登贝瑞所构想的故事洋溢着理想主义的色彩和开朗乐观的精神——如艾布拉姆斯所说,在罗登贝瑞眼中,未来社会应该是一个“星际社会”,地球上的各个国家不再互相对抗和征伐,而是统一为一个“星际联邦”,一个于日在旧金山成立的星际间联邦制共和国。这个共和国秉持着自由、共和、权利和平等的原则来对人民进行治理、对太空资源进行探索和开发。其中颇引人注意的是这个星际联邦的最高指导原则:严格禁止联邦人员对前曲速文明的发展做出干预。这一原则的用意在于避免发达文明对落后文明的“文化污染”。熟悉《星际迷航》的影迷可能会想起,在《暗黑无界》中,影片剧情矛盾的缘起就在于主角柯克舰长为了拯救大副史波克,将“进取号”星舰展现在了土著人面前,土著人纷纷放弃原有的图腾崇拜物,转而向这个从海底跃升而起的庞然大物跪倒膜拜。影片中的土著人这是罗登贝瑞对风行于19世纪和20世纪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反思。根据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其帝国主义的属性主要表现在某一先进文明试图摧毁落后文明的文化,并以自己的文化体系取而代之。这一理论范式在八十年代之后遭到了很多批判,如美国学者艾米丽o罗森伯格和德国学者杰西卡o赫克特就倡导使用“文化互动”和“文化迁移”来取代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而罗登贝瑞在美国混乱的六十年代就已经彻底否定了这一理论。六十年代是美国“内忧外困”的非常时期。一方面,国内有日益高涨的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和反战运动;另一方面,国际上要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外交攻势。白宫里的高级官员焦头烂额地处理着种种难题,而罗登贝瑞则在电视屏幕上为美国大众展现他的解决方案:在“进取号”这个小小的星舰中,不同种族乃至不同星球的人,可以为了共同的理念和目标而倾力合作,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最为经典的故事,莫过于罗登贝瑞大胆启用了三位不同种族的演员作为“进取号”团队中的核心成员:非洲裔女性通讯官乌乎拉、俄国裔领航员契诃夫和亚洲裔舵手苏鲁。在此以前,这三个种族的大众形象一直被丑化和标签化。特别是在民权运动沸反盈天的当时,黑人和白人的种族关系空前紧张,乌乎拉的扮演者尼切尔o尼科尔斯曾有一度意图退出剧组,是马丁o路德o金亲自通信给尼科尔斯,称“她所做的一切已经永久改变了美国电视上的肤色”。重新振作之后的尼科尔斯,与柯克舰长扮演者威廉o夏特纳奉献了美国电视史上第一个“跨种族之吻”。契诃夫和苏鲁也是俄国人和亚洲人首次以正面形象出现在美国电视上。美国电视史上第一个“跨种族之吻”《星际迷航》的余绪悠远绵长《星际迷航》的诞生和传播犹如蝴蝶效应,在很多重要领域都发生了意料之外的化学反应:比如1976年NASA的第一艘航天飞船就在广大粉丝的要求下被命名为“进取号”;比如摩托罗拉总设计师马丁o库珀因得到《星际迷航》中无线电话的启发,从而在1973年设计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手机……无疑,《星际迷航》是一部真正矗立在科技与人文交叉路口的优秀科幻作品。它是罗登贝瑞针对当时美国与国际局势的批判和畅想,其更重要的意义是故事中所蕴藏的人文价值:如史波克理性与感性的不断冲突映射着人类的性格困境、正派与反派的对抗反映出不同理念的争斗与妥协以及倡导多元文化共生的思想等。罗登贝瑞是一位不输于任何优秀政治改革家的伟大故事作者。1991年,冷战因苏联的突然解体戛然而止,而《星际迷航》的故事则流传至今。它映射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带领我们在宇宙苍穹中悠游深思。参考文献:1. 王立新:《美国国家认同的形成及其对美国外交的影响》,《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2. 李道新:《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独特处境及历史命运》,《当代电影》,2001年第6期。3.[美]克里斯琴o汤普森、戴维o波德维尔:《历史、历史书写和电影史》,《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4.[美]罗伯特o艾伦、道格拉斯o戈梅里:《作为历史的电影史》,《世界电影》,1988年第2期。5.李道新:《中国电影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6.汪朝光:《光影中的沉思——关于民国时期电影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7.[美]罗伯特o艾伦、道格拉斯o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8.Emily Rosenberg,“Cultural Interactions”, From Stanley Kutler,ed., Encyclopedia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VolumeⅡ,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ons, 1996,pp.695,698-708,710-715.9.Jessica C.E.Gienow-Hecht, ”Shame on US? Academics, Cultural Transfer, and the Cold war-A Critical Review”, Diplomatic History, Vol.24,No.3(Summer 2000),pp.465-494.10.钱好:《&星际迷航&:梦想“驶进”现实》,《文汇报》,日。11.李邑兰:《&星际迷航:暗黑无界&:星球关系比国家关系更重要》,《南方周末》,日。12.弗雷德里克o特纳:《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历史译丛》,1963年第5期,第30-52页。
责任编辑:于淑娟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星际迷航,冷战,西进运动
评论(15)
澎湃新闻APP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星际迷航与星球大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