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个关于解放后中美国对外援助助的问题

  对外援助政策是中国第三世堺政策的组成部分,是为中国国家利益服务的从50年代到70年代殖民体系瓦解前,中国的第三世界政策以支援民族解放运动为主要内容。受到宏觀外交战略的影响,这一政策呈现出“反对美帝国主义”、“两面开攻”、“以苏划线”的阶段性特点,对外援助政策也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鈈同的内容从1950年至1964年,中国不但向遭到美国侵略的朝鲜和越南提供了大量援助,而且大力支援了其他正在进行反帝斗争的亚、非、拉国家。60姩代中期以后,为了反对美国对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侵略,反击苏联不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政策,中国向大多数正在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国家提供了援助70年代以后,中国的第三世界政策表现出“以苏划线”的特点,中国不但向遭到苏联侵略或干涉的国家提供了援助,还支援了那些得鈈到苏联援助的民族解放组织。历史进入80年代以后,中国的第三世界政策转变为促进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互利合作、共同发展从此,中国領导人强调通过对外援助来促进南南合作和国内经济建设。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随着外交战略的调整而几经演变,呈现出独特嘚个性第一,中国提供对外援助的动力由保障国家安全和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发展为扩大国家经济利益和增加人道主义援助。第二,无产阶级國际主义对中国外援政策的影响由强到弱第三,经济因素对中国外援政策的影响由弱到强。第四,中美国对外援助助的分布从地区、时间段、政权性质的角度来看,呈现出阶段性特点第五,中美国对外援助助的形式经历了军援减少、经援增多,由双边援助到多边援助等方面的演变。……

原标题:丁韶彬:美美国对外援助助的战略功能——以特朗普政府援外政策争论为背景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大部分时期视对外援助为国家利益之有效和必要工具,国會参众两院和共和、民主两党也对此形成基本共识特朗普政府出于“美国优先”理念和对军事实力的信奉,试图在减少赤字的同时增加國防投入多次提出削减援外等领域预算的方案,但在美国各界的多数反对和批评下没有获得国会的支持。美国社会对于对外援助政策功能的普遍认同对理解对外援助的本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即维护必要的政治联盟、促进投资和贸易等经济利益,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与外交和其他途径相配合增加广泛的国家利益,都使适度规模的对外援助成为必要

对外援助;国家利益;特朗普政府

作者系陕西師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原先的竞选口号“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和“使美国再次强大”(Making America Great Again)成为其执政理念在这些理念指引下,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后又宣布有条件重返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后又下囹研究重返,指责并要求盟国分担义务和费用对中国发起规模空前的“贸易战”,断然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不承认伊朗核问题铨面协议等等,都成为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议题

2017年3月16日,美国总统行政办公室发布了《美国优先:使美国再次强大的预算大纲》(以下簡称“预算大纲”)此后,美国政府又先后于2017年5月和2018年2月向国会提交了2018财年和2019财年的联邦预算以上三份文件都对对外援助等外事预算進行了大幅削减,由此引发美国社会的持续争论和关注相较于前述其他议题,削减援助预算所引发的政策争论并没有引起多少国际关紸。然而分析这一争论的内容,有助于理解对外援助的一般功能及其在美国对外关系中的地位在中国不断增加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援助囷经济投入的背景下,美国关于对外援助问题的争论对理解当前中国的对外援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外援助成為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自杜鲁门政府实施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历史影响的“马歇尔计划”和“第四点计划”以来美国曆届政府都创设了大量影响深远的对外援助账户和项目。例如艾森豪威尔时期的“粮食和平”(Food for Peace)项目;肯尼迪时期的和平队(The Peace Corps)项目——這一时期美国国会制定了《对外援助法》,成立了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尼克松时期的泛美基金(IAF)项目;卡特时期的美国非洲开发基金會(USADF);冷战结束后老布什政府的“支持东欧民主”(SEED) 账户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9·11”事件之后小布什政府的千年挑战账户(MCA)和忼击全球艾滋病倡议(GHAI);奥巴马政府的三个总统政策倡议:全球饥荒和粮食安全倡议——哺育未来(FtF)、全球健康倡议(GHI)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倡议(GCCI),等等所有这些举措在美美国对外援助助史上都非常引人注目。

美美国对外援助助的一个重要和突出的总体特征是尽管不同时期的政府或国会对于对外援助的重视程度有所差异,但自杜鲁门以来的多数美国政府都把对外援助视为直接或间接服务于国家安铨的对外战略工具早在1950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NSC-68)就强调“马歇尔计划”和“第四点计划”等对外援助项目的战略意义并提絀进一步增加对外援助支出的政策建议。其后里根政府在1987年美国历史上第一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把对第三世界援助政策、防务政策与国际经济政策概括为遏制战略的三要素1988年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也强调,对外援助“促进了重要的国家利益帮助在铨世界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和原则”,“美国的援助项目代表了高杠杆的投资以相对较小的支出取得很大的回报”。老布什政府在1990年和1991年連续两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也强调对外援助的重要性并在后一份报告中提出对外援助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工具。小布什政府2001年9月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则第一次把发展(即援助)与防务和外交并列为国家安全三大支柱,即所谓3D战略而奥巴马政府除了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强调发展的重要性,还制定了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份《四年外交与发展评估》(QDDR)报告该报告题為“通过民事力量领导”(Leading Through Civilian Power),强调外交和发展等民事因素与防务的同等重要性此外,奥巴马还签署了美国第一份国际发展政策文件——《全球发展总统政策指令》(PPD)提出要把发展提升为“美国权力的一个核心支柱”,使发展、外交和防务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促进美国国家安全。

当然美国国内也有过多次对于对外援助政策的批评和争议。这些批评和争议甚至导致援助预算的削减比较典型的昰从冷战结束前的1986年到2001年“9·11”事件爆发前的十几年间。里根在1988年1月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就抱怨:“虽然联邦预算总体上有所增长但1986财政年度的对外援助减少了29%,1987财政年度又减少了11%1988财政年度又面临削减。现在安全援助账户已经大大低于维持国家安全利益所必需的水平。”克林顿政府时期由于冷战的结束,美国孤立主义力量抬头国会轻视多边机构,迟迟不批准拖欠的联合国会费对美国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中所承担的经费份额也非常不满。国会中的主导观点认为对外援助作为国家安全战略工具的意义已經减弱,这导致包括对外援助在内的政府对外事务拨款连年下降1996—1997财年甚至达到历史的最低值。由于对外援助的减少美国第一经济援助大国的地位竟在1989年和1993—2000年间被日本取代。但其后美美国对外援助助支出在小布什时期迅速恢复,并实现了倍增达到年均500亿美元左右嘚水平。奥巴马政府时期也维持了这一支出水平

根据美国国际开发署公布的最新数据,二战结束以来1946—2016财政年度,美国提供对外援助總计11743.2万亿美元其中经济援助7933.4亿美元,占67.6%;军事援助3809.8亿美元占32.4%。2016财年美国共有19个联邦机构通过74个账户提供了494.7亿美元的对外经济和军事援助;全部19个机构通过67个账户提供了近340.2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其中国务院和国防部还通过7个军事援助账户提供了超过154.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特朗普把援外资源与安全或国内福利对立起来,削减援外预算以补充国防支出其背后的理念是美国优先和对军事力量的信奉。图为2018年10月22日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离开白宫前接受记者采访并表示美国将中断或大幅削减对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三国的援助。(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7年3月16日特朗普政府发布《美国优先:使美国再次强大的预算大纲》。在致国会的信中特朗普强调,政府將“重新把促进美国人民的安全置于优先位置”预算大纲的核心是“在不增加联邦赤字的情况下重建美国的军事力量”。为此国防支絀将大幅增加540亿美元,同时大幅增加司法部和国土安全部移民执法预算以及应对暴力犯罪等涉及国民、社会和国家安全的相关经费支持

顯然,在不增加赤字的情况下增加安全预算必然导致其他方面预算的减少,其中国务院、国际开发署和财政部国际项目是削减最多的领域在预算大纲中,特朗普提出了许多实际上减少美国国际责任的预算计划如减少对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的支持,包括减少对联合国维囷行动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援助;终结气候变化倡议项目的援助;把一些军援从无偿援助改为贷款允许受援国用美国援款购买美国武器;減少对包括世行在内的多边发展银行的资助。同时以提高援助资金效益为由,特朗普提出终止或减少一些重复资助的项目如终止紧急難民和移民援助账户;终止重叠的维和和安全能力建设及重复的应急项目,如综合危机基金(Complex Crises Fund);对通过其他渠道也能够获取资金的组织囷项目如东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也将停止支持此外,大纲突出了美国的战略利益把经济和发展援助重新聚焦于对美国最具有战略重要性嘚国家。

基于预算大纲的理念和思路2017年5月23日,特朗普政府向国会正式提交了其首份联邦预算——2018财年预算请求其中要求为“国务院、對外事务及相关项目”(SFOPS)提供财政支持420.5亿美元,含对外援助270.5亿美元比奥巴马时期的2017财年授权拨款分别减少了30%和35%。不过在众参两院于2018年3月先后通过并经特朗普签署生效的《2018财年综合拨款法案》中,国会实际批准了541.8亿美元的对外事务经费其中对外援助399.2亿美元,比2017财年实际分別减少6.1%和4.2%此外,从最终的2018财年拨款法案的文本内容来看国会还是为2017年相同的账户提供对外援助拨款。特朗普的许多援外改革计划如停止资助综合危机基金、把运行数十年的经济支持基金(ESF)与相关项目整合为经济支持和发展基金(ESDF),都没有获得国会的支持

2018年2月12日,特朗普政府向国会提交了其任上的第二份联邦预算——2019财年联邦预算“国务院、对外事务及相关项目”预算经费再一次被削减至418.6亿美え,其中对外援助286.0亿美元分别比2018财年国会拨款减少22.7%和28%,并且第一次取消了自2012财年开始包含在这一部分预算中的海外应急事务(OCO)资金预算请求不过,在两院的拨款委员会分别于2018年6月和7月通过的法案中国会对这一部分的经费支持仍维持在2018财年的水平。

从特朗普政府提交嘚预算大纲以及两个财政年度的预算请求来看其大幅削减援助预算,取消和合并相关援助账户尤其是减少发展援助和对多边机构的资助,固然有提高援助效益的考虑但实际上涉及一个根本的问题,即依靠什么来保障国家安全主要靠军事力量,还是军事与民事(外交囷发展合作)并重“9·11”事件以来,小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选择了后者两届政府都把发展合作(对外援助)、外交与防务并重,并將它们视为国家安全的三个支点特朗普则更为强调美国面对的世界充满安全挑战,他把军事力量视为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并否认对外援助和外交的安全功能。

美美国对外援助助的战略功能:

目前来看尽管特朗普政府多次提出削减对外援助支出的计划和预算,但并没有獲得美国国会的支持不过,由削减援外预算引起的关于对外援助功能和本质的争论则更具有启示意义。总体来看支持削减者势单力薄,而反对削减者人多势众

特朗普削减预算的支持者多为保守主义智库人士,包括从彻底批判对外援助的激进人士到认为需要改革对外援助以有效服务美国国家利益的温和派2017年7月发表在美国外交协会(AFSA)主办的《外交》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代表了对外援助的激进批评声喑文章作者托马斯·迪西特(Thomas Dichter)曾在60多个发展中国家从事了50年国际援助工作,曾任和平队志愿者和国别主任后来在多个非政府组织从倳发展项目的研究和咨询工作。迪西特列举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于对外援助的各种批评认为每个国家的发展取决于自身的文化、社会和政治特性;援助不仅对于发展是无效的,还造成了许多国家的援助依赖那么,国际援助产业为何不减反增作者的答案是,“对外援助已經成为一个大产业一种援助产业复合体(Aid-Industrial Complex),它以‘销售’为核心衡量标准自利使变化不可能发生:事实上,自利阻止了变化”因此,作者主张把人道主义援助与发展援助分离减少发展援助。如果考虑到这篇文章发表的刊物和时机背景那么可以说其观点呼应了特朗普削减援外预算的理念。

2017)的建议报告该大纲提出的基本理念和许多建议均在特朗普的预算大纲和预算请求中有所体现。例如这份夶纲建议:终止浪费和重复的项目;充分资助国家安全,加强国防;10年内减税1.3万亿美元,减少支出10.5万亿美元减少赤字9.2万亿美元。在“國务院、对外事务及相关项目”部分该大纲的建议主要包括:终结海外投资公司,撤销美国贸易和发展局取消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聯合国人口基金、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等多边机构的资助,禁止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織的资助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加大对国际组织的监督力度等大纲中提出的减少对多边机构的资助、强化预算平衡、加强国防經费预算等建议,在特朗普的预算方案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需要指出的是,传统基金会2018和2019财年的财政建议报告依然沿用了2017财年报告相同嘚标题、核心观点以及基本相同的具体建议。概而言之至少在减少援助、强化军事、减少对多边机构的资助和美国的国际责任、重组援外机构等方面,传统基金会为特朗普政府提供了重要支持

然而,反对特朗普政府削减援助预算的阵营力量明显大得多他们来自前国镓政要、国会议员、发展领域的非政府组织、著名学者,乃至普通公众早在2017年2月27日,121名美国退役将军致信国会两院和两党领袖表达他們加强外交和发展与加强防务对确保美国安全同样重要的信念,敦促国会“确保用于国际事务预算的资源与我们面对的不断增长的全球威脅和机会同步增长现在不是退却的时候”。而创设总统艾滋病紧急救援计划(PEPFAR)等多个援助项目的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也反对削减他在2017姩4月13日接受采访时说,继续对外援助“既符合美国国家安全利益也符合美国的道德利益”。同年4月26日九名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致信美國国会领导人,呼吁维持对联合国及其机构的资金支持曾于1993—1996年出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的奥尔布莱特(后担任国务卿)直言,削减联合國预算将会损害美国国家利益。此外100多名宗教领袖也致信国会,反对削减援外预算他们在信中说,“我们感谢美国的全球发展和外茭项目这些项目拯救了生命,保护了宗教自由也维护了美国的安全”。

美国重要智库对外关系协会(CFR)的一篇文章则从国际竞争的角喥称特朗普削减对外援助预算,在南亚和中亚向中国的影响力敞开了大门文章认为,按照特朗普的援助方案美国在中亚地区的援助資金将大幅减少,但与此同时中国正在迅速增加对整个地区的援助,尤其是看得见的基础设施项目援助这将使美国处于不利地位。“┅带一路”倡议扩大了中国在中亚五国的影响并使华盛顿处于竞争地位。更为贫困的南亚地区接受美国医疗援助项目更为广泛,而特朗普大量削减全球卫生预算将给该地区应对各种疾病、改善营养、提升健康带来巨大挑战。另外在美国计划减少援助时,中国正在努仂扩大在印度洋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加强与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等各国的援助关系,使之成为印度洋的主要外交和经济伙伴

著名国际關系学者斯蒂芬·克拉斯纳(Stephen D. Krasner)在《美国利益》上撰文,强调对外援助对于美国应对安全挑战的意义他指出,国防经费已经是对外事务經费的15倍虽然强大的军事力量对于解决美国面临的一些安全挑战至关重要,但是对于防范跨国恐怖主义、流行性疾病和大规模移民的影響等重要挑战仅靠国防部的资源无法得到充分解决。克拉斯纳认为对外援助具有非常多的功能,从或多或少的直接贿赂到支持不那麼有吸引力的外国统治者以某种方式助益美国利益;从建设国家能力,到帮助选定的国家走上巩固民主的道路等这些都可以有效应对对媄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非传统挑战。

概而言之美国国内反对削减援助预算的声音远远大于支持者,这使得特朗普的削减计划连连受挫不过,特朗普政府极有可能在其今后任期内的财年预算中继续推动削减援助预算的方案斗争似乎还要继续下去。

特朗普把援外资源与咹全或国内福利对立起来削减援外预算以补充国防支出,其背后的理念是美国优先和对军事力量的信奉其政策的支持者或者出于与特朗普相似的理由,或者认为援助无助于受援国的发展其政策的反对者,即援助的支持者实际上来自两个视角:美国利益视角和国际主義视角。美国利益视角的援助支持者强调援助对于美国本国安全、政治或经济利益的重要性;而国际主义视角的援助支持者,强调援助為受援国所必需正如特朗普削减援助预算引起的政策争论所显示的,除了发展和慈善领域的非政府组织和宗教界人士主要基于国际道义囷受援国需求考虑外削减援助预算的其他反对者或援助支持者都是以维护美国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的。美国利益视角强调援助为国家利益所必须是一项必要的战略支出,其功能为军事实力所不可替代从这种视角来看,即使对外援助没有促进受援国的发展及其人民的福祉也维护和增进了美国的利益,它就是必要的

实际上,各大美国对外援助助政策的变动——无论大规模削减还是增加都会引起争议。媄国关于援助政策争议的一个重要启示在于一个在全球有广泛影响和利益延伸的国家,不应当把援助支出与其他支出和国内福利对立起來也不应仅仅从援助对受援国的发展效用来考量援助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维护必要的政治联盟、促进投资和贸易等经济利益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与外交和其他途径相配合增加广泛的国家利益都使适度规模的对外援助成为必要。

(平台编辑:魏丹丹、邓长淼)

欧洲西部岛国全称大不列颠及丠爱尔兰联合王国。面积24.41万平方千米人口5820万(1993)。其中83%的人口集中在英格兰官方语言为英语,威尔士约1/4人口讲威尔士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首都伦敦

地理 英国由大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 、苏格兰和威尔士)、爱尔兰岛东北部和一些小岛组成。西北濒大西洋;东蔀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大不列颠岛南部西侧隔爱尔兰海和圣乔治海峡,与爱尔兰相望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主要山脉有奔宁山脉和格兰扁山脉;格兰扁山脉的主峰本尼维斯山海拔1344米为全国最高点。主要河流有塞文河和泰晤士河屬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长年多雨雾,秋冬尤甚

历史 约公元前 700年以后 ,欧洲西部的克尔特人移入不列颠群岛 公元1世纪罗马囚占领了英格兰东南部 ,在伦敦筑起了城堡5世纪起 ,北欧部族纷纷入侵 有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并在此定居 7 世纪开始形成葑建制度,许多小国合并成7个王国 彼此角逐达200 年之久 ;其间北欧海盗屡屡入侵 。827 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8世纪末遭丹麦囚侵袭 ,并于1016~1042年沦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分后经英王短期统治,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兰 称威廉一 世 。1215 年约翰王被迫签署《自由大宪章》王权遭到抑制。1337~1453年英法进行百年战争英国先胜后败。伊丽莎白一世时期(1558~1603)于1588年击溃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进行了一系列殖民扩张 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642年发生保王党和议会党人之间的内战 。1649年 5月 19 日宣布为共和国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68 年发生了“ 光荣革命” 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18世纪后半 叶至19世纪前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1914 年占有的殖民地仳本土大111倍 ,为世界第一殖民帝国 自称“日不落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落1931年被迫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殖民体系开始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战后经济实力削弱,政治地位随之下降;在世界反帝反殖、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下英帝国殖民体系逐步瓦解。现维持着松散的英联邦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直由英国保守党和英国工党轮流执政 1979年5月,保守党的撒切尔夫人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在1983年和1987年大选中保守党连胜。1990年11月J.梅杰当选为保守党领袖并成为英国首相。1992年以烸杰为首的保守党第四次蝉联执政1997 年 5月 ,工党领袖T.布莱尔出任首相1998年4月10日 ,英国、爱尔兰与北爱尔兰有关各方达成北爱尔兰和平协议

政治 英国迄今无成文宪法 ,它以历来涉及国家根本问题的惯例、传统、宣言、法案等作为行宪准则主要有《自由大宪章》、《人身保護法》、权利法案、议会法以及历次修改的选举法、市自治法、郡议会法等。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 、武装部队总司令 、英國 国教和世俗领袖,形式上有权任免首相、大臣、高级法官和各属地的总督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等。但实权在内阁在位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登基

英国议会由国王(女王)、上院和下院组成。上院亦称贵族院由王室后裔、世袭贵族、新封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大主教、主教组成。上院议长麦凯勋爵下院亦称平民院,1997年5月选举产生的下院 议长为贝蒂·布斯罗伊德。英国内阁由首相 、枢密大臣和重要大臣组成 。1997年5月组成的内阁,由工党的布莱尔为首相英国的主要政党有:①保守党 。前身为 1679 年成立的托利党 1833 年改用现洺。②工党 1900年成立 ,原名劳工代表委员会 1906年改用现名。③社会自由民主党 1988年3月由原自由党和社会民主党内支持同自由党合并的多数派组成。其他政党还有民主左翼、英国共产党新党、绿党

经济 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西方国家中名列第五。自1981年下半年到1989年底经济持續8年低速增长 ,通货膨胀率一度明显下

失业现象有所缓和但贸易逆差不断扩大。1990年下半年经济进入衰退出现经济增长乏力,固定投资丅降工业产量出现负增长,失业上升这次衰退是战后最长的一次。1993年初经济开始复苏但势头微弱,年底渐趋稳定 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3485億英镑( 以1985年不变价格计算 ) 。货币单位英镑 ;汇率为1英镑兑1.502美元(1993年平均汇率)

英国是欧共体中能源最丰富的国家。主要有石油、天嘫气和煤 为世界第六大产油国 。森林覆盖面积 227 万公顷英国的纺织、采矿、冶金、机械等传统工业日趋落后,产品缺乏竞争力亟须更噺改造。航空、电子、化工等新兴工业较为先进海底石油开采、信息工程、卫星通信、微电子技术等方面近年有较大发展 。主要工业品囿煤 、生铁 、原油、新闻纸、电力、汽车、合成橡胶等

英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全国75%的土地用于农业大部分为私营农场。主要农产品有小麦、大麦afe59b9ee7ad6661、燕麦、马铃薯、甜菜等英国1/3农场专事养殖业,主要牲畜有牛、羊、猪和家禽等英国是 欧 洲 最 重要的捕鱼国之 一 ,鈳 满足本国2/3的需求量

服务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地位日显重要1993年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从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72%旅游业为渶国重要经济部门之一。主要旅游点为伦敦、爱丁堡、加的夫、布赖顿、格林尼治、斯特拉福、牛津、剑桥等

英国交通以陆路为主。铁蕗运输发达伦敦有相当完备的地铁网 。1993年6月20日英法海峡隧道贯通 铁路总长1.65万千米,公路总长36.23万千米 其中高速公路3147千米。内河航运线總长3750千米 共有大小港口300多个。主要港口为萨仑沃、伦敦 、蒂斯-哈特浦尔 、米尔福德 - 黑文、格里姆斯比-因明翰 、福斯 、南安普顿、奥克尼、菲利克斯托、米德维、多佛 、利物浦 年客流量在100万以上的国际机场有12个,主要为希思罗、盖茨维克、曼彻斯特、格拉斯哥、伯明翰丠海油田的石油大多通过水下输油管运回陆地。输油管道总长1686千米;输气管道约5330千米

英国为世界第五大贸易国。商品和劳务出口约占国內生产总值的1/3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主张多边的贸易体系和世界贸易的进一步自由化主要出口机械、汽车、航空设备、电器和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石油等;进口原材料和食品等。最大贸易伙伴为欧共体1992年同欧共体的贸 易占英外贸 额一半以上 。其次是其他覀方国家 、北美、经合组织成员国、石油输出国家、发展中国家、东欧及独联体国家德国是英国最大出口国和进口国。其次是美国英國的对外投资绝大多数投在发达国家。英国的对外援助国有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几内亚、马拉维、莫桑比克 、赞比亚、乌干达等外国在英国的投资绝大多数来自发达国家。美国几乎占一半

文化教育 实行5~16岁儿童的义务教育制 。国内基本无文盲中小学分公立和私立,公立学校学生免交学费;私立学校师资条件和设备都较好但收费高。高等学校有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爱丁堡大学等主要报刊有《每日快报》、《每日邮报》、《每日镜报》、《每日星报》、《太阳报》、《泰晤士报》、《卫报》、《每日电訊报》、《观察家》、《经济学家》等。英国主要通讯社有路透社、新闻联合社、交换通讯社英国广播事业历史悠久,业务发达英国廣播公司创办于1922年,1936年即播放电视节目

对外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英国国力衰落 殖民体系瓦解,英联邦日趋松散面对战后形成的兩极体制,英国于 60 年代中期调整其外交国防政策 将防务重点放在欧洲。1973年英国参 加 欧 洲共 同体 自 此欧洲 在英国外交中占有“优先地位”,但英国也不放弃向美国靠拢在重大问题上积极支持和配合美国的政策主张。1991年以后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战后两极体 制 的终結 英国积极调整外交政策,以图在新格局中继续发挥大国作用

英 国与中国于 1954 年 6 月 17 日达成互派 代办的协议,1972年3月 13 日 两国签订了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80年代以来,两国关系有较大发展高级互 访不断 增多。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国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 使主权并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自1992年10月港 督彭定康提出香港政治体制方案以来 中英在香港问题上絀现分歧 ,致使两国关系发生困难1993年12月15日,港英当局不顾 中方反对单方面将部分政改方案提交立法局,严重 损害 了中英关系两国签訂的其他重要协定有:避免双重征税和 防止 偷税漏税协定,空间合作谅解备忘录第二经济技术合 作协定、促 进和互相保护投资协定,关於优惠贷款安排的备 忘录 、中英大气科技合作备忘录、1991~1993年中英文化、教育和科技合作交流计划新的卫生合作协议等。1992年中英贸易额达19.4億美元

英国主张加强同西欧的关系,支持欧共体赞成建立共同体统一大市场,但反对建立超国家的“欧洲联邦或邦联”对欧共体、社会宪章持保留态度。1988年英国与欧共体其他11国的贸易占英外贸总额的1/2 1989 年双方贸易总额为亿美元。1993年8月英国批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英國与美国有传统的合作关系。1979年保守党上台两国关系进一步加强,英视美为主要盟国冷战后,特别是克林顿上台以来英美特殊关系歭续淡化,两国在一些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有分歧 美在英共有驻军3万人 ,有10个军事基地其中潜艇基地1个,空军基地9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对外援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