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分辨率由1920降至1280 会不会绝地求生降低分辨率cpu温度

请输入要查找的产品名称
当前位置:
神舟1万元以上、游戏达人笔记本电脑报价
神舟1万元以上、游戏达人笔记本电脑报价
产品定位:
屏幕尺寸:
显卡类型:
已选条件:
共35款产品
共35款产品
操作系统:Windows 10;处理器:Intel Core i7-7700HQ(2.8GHz/L3 6M);内存容量:16GB;硬盘容量:GB;屏幕尺寸:15.6英寸;分辨率:;显卡芯片:NVIDIA GeForce GTX 1070;
神舟KINGBOOK T96搭载18.6mm金属机身+GTX1060,新品首发!标配指纹+2T硬盘+PCI-E固态硬盘+72%色域IPS!
全球最强游戏笔记本—战神GX10诞生,搭平台的i7-6700载台式机Skylake0K以及当下最强显卡GTX1080,较上一代产品性能方面提升300%
暂无经销商报价
神舟战神GX10 Plus-KP7S1采用GTX 1080是NVIDIA推出的10系显卡之一,图形处理能力大大加强,加上4K显示屏,带来强悍的游戏体验!
暂无经销商报价
操作系统:Windows 10;处理器:Intel Core i7-GHz/L3 8M);内存容量:16GB;硬盘容量:GB;屏幕尺寸:17.3英寸;分辨率:;显卡芯片:NVIDIA GeForce GTX 1070;
神舟战神GX10 Pro-KP7S1 17.3英寸战舰游戏本搭载七代桌面级处理器,追求力量,不止步
暂无经销商报价
操作系统:Windows 7 Home Premium;处理器:Intel Core i7 4790K;内存容量:32GB;硬盘容量:GB;屏幕尺寸:17.3英寸;分辨率:;显卡芯片:NVIDIA GeForce GTX 980M,+Intel HD 4600;
神舟战神GX10 KP7GT搭载酷睿7代处理器,GTX1080超高性能显卡,背光键盘,1080p高清屏
暂无经销商报价
操作系统:Windows 10;处理器:Intel Core i7-GHz/L3 8M);内存容量:32GB;硬盘容量:2×512GB;屏幕尺寸:17.3英寸;分辨率:;显卡芯片:NVIDIA GeForce GTX 980M;
暂无经销商报价
神舟战神GX8-SP7S1采用17.3英寸1080P全高清大屏,色彩真实,细节展露,呈现清晰的图像
处理器:Intel Core i7-6700HQ(2.6GHz/L3 6M);内存容量:16GB;硬盘容量:512GB;屏幕尺寸:17.3英寸;分辨率:;显卡芯片:NVIDIA GeForce GTX 980M;
暂无经销商报价
处理器:Intel Core i7-6700;内存容量:16GB;硬盘容量:256GB;屏幕尺寸:15.6英寸;分辨率:;显卡芯片:NVIDIA GeForce GTX 970M;
操作系统:Windows 10;处理器:Intel Core i7-GHz/L3 8M);内存容量:32GB;硬盘容量:2×1000GB;屏幕尺寸:17.3英寸;分辨率:;显卡芯片:NVIDIA GeForce GTX 980M,SLI;
暂无经销商报价
神舟战神ZX8-GL7S1采用15.6英寸1080P全高清屏,搭配棱角分明的外型和利落的线条,仿肤质橡胶油涂层
操作系统:Windows 10;处理器:Intel Core i7-GHz/L3 8M);内存容量:32GB;硬盘容量:2×512GB;屏幕尺寸:17.3英寸;分辨率:;显卡芯片:NVIDIA GeForce GTX 980;
全球最强游戏笔记本—战神GX10诞生,搭平台的i7-6700K以及当下最强显卡GTX1080,16G内存,运行速度体验一流
神舟战神Z8-SP7 D1采用GTX 1070独显,高效的管理和图形处理能力,挑战视觉高冲击画面,享受快速流畅的游戏体验
神舟战神Z8拥有15.6英寸高清屏幕,酷睿六代i7处理器,GTX1070发烧级游戏显卡,配备丰富接口,多彩可调背光键盘
处理器:Intel Core i7-6820HK(2.7GHz/L3 8M);内存容量:16GB;硬盘容量:256GB;屏幕尺寸:15.6英寸;分辨率:;显卡芯片:NVIDIA GeForce GTX 980M;
暂无经销商报价
神舟战神GX9搭载6代酷睿i7处理器,16G内存,发烧级独显,演绎速度与激情,畅快淋漓的游戏体验
处理器:Intel Core i7-6820HK(2.7GHz/L3 8M);内存容量:16GB;硬盘容量:256GB;屏幕尺寸:17.3英寸;分辨率:;显卡芯片:NVIDIA GeForce GTX 980M;
暂无经销商报价
17.3英寸全高清IPS显示屏,金属材质外壳,GTX 980M全新旗舰级显卡,性能和性价比依旧无人匹敌
暂无经销商报价
17.3英寸游戏本,采用了主流桌面级处理器,超大容量内存和强悍的980M显卡,双固态搭配1080P屏幕
暂无经销商报价
处理器:Intel Core i7-GHz/L3 8M);内存容量:16GB;硬盘容量:256GB;屏幕尺寸:17.3英寸;分辨率:;显卡芯片:NVIDIA GeForce GTX 970M;
暂无经销商报价
操作系统:Windows 7 Home Premium;处理器:Intel Core i7 4790 ;内存容量:16GB;硬盘容量:GB;屏幕尺寸:15.6英寸;分辨率:;显卡芯片:NVIDIA GeForce GTX 970M;
暂无经销商报价
共 2 页,到第
热门神舟笔记本系列
神舟(HASEE)笔记本新品
笔记本品牌报价大全
全国神舟笔记本经销商促销
神舟笔记本最新评测
前不久写了一篇关于神舟战神的评测文章和一篇关于战神Z6的消费者报告,无论是各位客官老爷的留言还是各大电商的用户评价,都在针对神舟战神的散热进行讨论,那么今天我就将手中的这台神舟战神Z6-KP5GT拆开看一看,为何大家都在纷纷吐槽散热不好,到底是被黑粉带了节奏,还是因为...?
神舟战神的游戏本,一直以高性价比著称,但小问题总是伴随着它,屏幕差啊、经常死机啊等等,除了这些外,网友们吐槽的最多的就是散热问题了。一款游戏本如果散热有问题的话,无论是在性能上还是使用体验上都会大打折扣。那么这款神舟战神Z6-KP5GT的散热问题到底是被别人带了节奏还是...?让我们一起拆开看看吧!
由于10系显卡的性能大涨,导致国内的游戏本市场战火不断蔓延,从国产品牌到国外品牌,尤其是游戏本的入门级产品更是打得火热,今天你推出一款新品明天我推出新的竞品,这种狂热的症状连传世老中医看了都连连摇头。
近期GTX1050Ti搭配Core i7-7700HQ的笔记本风头很劲,很多厂商都推出了这一配置的游戏本,此前根据我们的测试,这一配置可以应对大多数的游戏,虽然不能全特效畅玩部分硬件杀手级的游戏,但是毕竟这一配置产品的定价摆在那里,只是主流级的游戏本。那么我们如何选择一款值得买的1050Ti+7的游戏本呢?最近以性价比著称的神舟也推出了一款15.6英寸的1050Ti+7的游戏本——战神Z7M-KP7S1。
神舟在笔记本普及的道路上可是为消费者们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一贯讲究高性价比路线,成功将笔记本从原来高高在上的商务定位拉到了普通消费者层次。而在最近的游戏本浪潮中,神舟也没有抛弃消费者转型纯高端,依旧把实惠带给了消费者,旗下的战神系列游戏本拥有着极其高的人气,性价比依然犀利。接下来的这款在各方面做到了均衡的游戏本战神Z8-SP7S2,究竟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2016年游戏本市场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意外与惊喜,可以说2016年是游戏本集中爆发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见到了全新的处理器,更多的新品以及更“黑”的科技,其中最令人兴奋的当属英伟达“10”系列显卡的到来,这使得游戏本在性能上再一次拉近了与台式机之间的距离,甚至面对台式机都有一战的资本!它们的性能到底有多强?谁最强?别急,我们这就揭晓答案!
2016年游戏本市场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意外与惊喜,可以说2016年是游戏本集中爆发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见到了全新的处理器,更新的模具以及更多的黑科技,而最令人兴奋的当属英伟达“10”系列显卡的到来,这使得在性能上游戏本再一次拉近了与台式机之间的差距,它们的性能到底有多强?谁更强?别急,小编这就揭晓答案...
最近的游戏本市场基本都是在围绕GTX 10系显卡在转悠,这些新款GTX 10显卡的笔记本价格虽然在下降,但依然是大部分玩家所不能承受的,选择也不多。现在盲目地追求GTX 10系显卡并不是主流玩家最合适的选择,还是应该回归到老款GTX 9系显卡上,而我们今天评测的战神K660D-G6D1就是这么一款和外面妖艳的GTX 10不一样的高性价比9系显卡游戏本。
最近游戏本的发布可谓是雨后的春笋络绎不绝,但是我们也一直期待着一个品牌推出他们的新机,那就是大家都很喜欢的神舟,而最近他们似乎听到了呼唤,推出的新机。这一次神舟又为我们带来了新一代战神笔记本——ZX7,它采用了英伟达最新一代GTX 1060独立显卡,同时还配有桌面级的Intel Core i5-6400处理器、8GB DDR4内存以及1TB机械硬盘。怎么样?配置很牛吧?那我们就先睹为快吧。
游戏本市场火了有两年多了,除了各式各样的机型外,似乎高品质游戏才是主导游戏本这次大戏的主角。但自从GTX 10系列显卡发布之后,游戏本市场再次掀起高潮,一波波新产品的发布也满足不了游戏玩家高涨的情绪,产品上市即被秒杀,直接断货,可见英伟达全新一代GTX 10系列显卡的魅力
随着电竞行业的发展,游戏本行业近几年获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也成为各家PC厂商的必争之地。而随着各类游戏的不断优化,其对于设备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旧的PC设备显然无法为玩家带来足够出色的游戏体验。
很多人选笔记本都会咨询我们这些看似很懂电脑的人,希望能获得一点指导性的意见。然而建议总是带有主观色彩,“懂电脑的”所推荐的并不一定是你所真正需要的,而且往往我们会对一些牌子有着既定的印象,会错失很多原本很优秀的笔记本产品
您看过的产品
热门城市:
甘肃省兰州
H湖南省长沙
湖北省武汉
海南省海口
河南省郑州
河北省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唐山
黑龙江哈尔滨大庆
J江西省南昌赣州
江苏省南京苏州无锡
吉林省长春
L辽宁省沈阳大连
N内蒙古呼和浩特
S上海市上海
四川省成都
陕西省西安
山东省 济南青岛烟台
山西省太原
T天津市天津
X新疆乌鲁木齐
Y云南省昆明
Z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
加载中,请稍候...
热门神舟笔记本点评
最满意:强,配置方面强,不需要多说,无论是哪一个部分的性能都是电脑界中的领先水平。
最不满意:价格简直有点夸张,我也就看看,过过眼瘾,哪里有买的能力。
首先呢 硬盘是硬伤啊!!5400转 娱乐大师才1千+!。其他:外观不是特别好 毕竟是3999.u够用 屏幕LG色彩可以的,显卡也勉强,系统啥的弄了一天才调好 ,费心。守望先锋能跑60-70帧 团战掉40-50,渲染特效调低不掉。lol帧数200~120 全高挺稳。内存条是一定要加的了。
最满意:@神舟战神Z7-SP7S2很不错,鲁大师测分很高,开机8到9秒。玩lol和坦克世界,孤岛危机3,还有大型单机游戏都下载了,用迅雷下了2天的游戏。128固态硬盘和1000G硬盘都快装满了。什么都能玩毫无压力。最高特效稳定200加,最最主要是散热非常好,压力测试,玩游戏都没有超过60度,蓝天磨具真不是盖的。
最不满意:就是塑料外壳我怕划伤心疼,自己加了个膜。
最满意:2G发烧级独显1050显卡,打游戏什么的不在话下,跑分也很给力,面子大大的有
最不满意:红色看着很容易感到腻味,平日里神舟战神一般采用黑色的主色调,不知道为何这次选择了红色,实际上在我看来不是那么的明智
做工外观:外观有点减我印象分、
配置性能:性能很好,各方面都是中高水平的配置了,而且价格也很实惠。简直良心,简直诚意。
神舟笔记本行情
神舟战神Z7-SP5D1采用NVDIA GeForce GTX1060发烧级独立显卡。新一代10系显卡性能更加强劲,性能方面更是高达上一代的三倍,采用了超高速FinFET和新的高带宽显存技术,并支持DirectX12,可以提供更快更流畅的笔记本电脑游戏体验。目前商家报价5599元,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联系商家。
神舟Z7M-KP7GT融入全新第七代处理器i7-7700HQ,GTX1050Ti 4G独显,8G DDR4大内存,128G SSD+1TB HDD海量存储,配15.6英寸1080P全高清IPS屏,给游戏爱好者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现在商家促销,报价5799元,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关注一下。
神舟Z7M-KP7S1配备15.6英寸像素屏幕,升级了Intel Core i7-7700HQ(2.8GHz/L3 6M)处理器以及NVIDIA GeForce GTX 1050Ti显卡加持,内置8GBDDR4和256GBSSD固态硬盘,轻松满足日常使用需求。目前,这款神舟Z7M-KP7S1最新报价为5699元!
神舟Z7-KP7S1游戏笔记本配置出众,具备流畅的使用体验和出色游戏性能。其搭载最新一代Intel Core i7-7700HQ处理器和GTX 1060独立显卡,配合屏幕,带来出色的综合体验,满足游戏玩家需求。现在商家北京溯正源数码科技发展中心促销,报价7099元,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关注一下。
神舟 战神K670D-G4D1是一款15.6英寸笔记本,拥有强大的硬件配置。其搭载桌面级处理器奔腾 G4560,并有4G显存的NVIDIA GeForce GTX 1050显卡加持,创造卓越游戏品质。现在商家北京溯正源数码科技发展中心促销,报价3999元,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关注一下。1K插值成4K的效果不错是因为现在就没几个人用4K显示器,大家还都处在看新鲜的时候。&br&&br&当年480I的时代我看到插值出来的1080I效果惊为天人。现在?别说480到1080了,720到1080都觉得心里不舒服。&br&&br&当然,在显示器尺寸不明显加大的情况下,4K和2K的观感不会有太大区别,但是不一样就是不一样,你把两台49寸电视并排到一起放1080和4K就知道了。&br&&br&我告诉你们这个,就是不希望你们重复我当年的错误——看着640X480的显示器就感慨好清楚世界上不会有更先进的显示器了。然后把的图片缩成500X1000收藏。
1K插值成4K的效果不错是因为现在就没几个人用4K显示器,大家还都处在看新鲜的时候。 当年480I的时代我看到插值出来的1080I效果惊为天人。现在?别说480到1080了,720到1080都觉得心里不舒服。 当然,在显示器尺寸不明显加大的情况下,4K和2K的观感不会有太…
借用老黄的经典手势来说明:&br&&br&&img src=&/5bb2dff251a744a9ec6b08d_b.jpg& data-rawwidth=&492& data-rawheight=&2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2& data-original=&/5bb2dff251a744a9ec6b08d_r.jpg&&&br&差距大概有这么大!&br&&br&画质这个东西,其实主观因素占了很大比例。同一台电视,我认为色彩顺眼,不一定其他人觉得看得惯。&br&&br&如果单论色彩的调校,我更愿意相信Sony,乃至长虹创维这些厂商,功力都比小米乐视更深厚。特别是像音质、画质这种略带玄学的话题,厂商的经验积累跟技术积累同样重要。&br&&br&玄学部分说完,再说实际的技术部分。很多厂商都喜欢拿什么色域之类的参数来PK,实际上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并不是色域越广就越好,能匹配好信号源才是王道。目前HDTV的行业标准就是Rec.709,基本就等同于sRGB,NTSC那是SD信号和模拟时代的标准了。这个时候再用一个色域超广的电视去播现在的内容,要么是黑阶丢失,要么是严重过饱和,人脸都跟喂了瘦肉精的猪肉一样血红,这样的画面至少我是不喜欢。PS. 游戏也同理。&br&&br&对于一台价格适中或者偏低的电视来说,我更愿意相信”门门通样样温“这个说法。与其把成本投到各种CPU、GPU、操作系统、内置资源等等上面,还不如就做一台功能普通的电视,在画质和质量上多下功夫。&br&&br&至于用来玩游戏这件事,非要说小米这类的电视拖影就一定很严重,那也倒不至于,但拿Sony中低价位的商品举例的话,U9系列一台55寸的4K电视,也内置了X-Reality引擎,只不过MotionFlow XR只到200,而不是中高端型号的800。至于这个技术实际效果如何,就需要自己眼睛收货了。&br&&br&说这么多疑似废话,还是想说明一个问题:既然差价不大,为何不选择积累、口碑、售后、质量等方面都更有优势的机器呢?&br&&br&补充:一群人YY中低端Sony机器不会用自家芯片云云……这类人已经瞎到连Google百度都懒得用的地步了。麻烦自己去查一下55寸U9系列现在多少钱,用的谁家的驱动板,然后再来说小米乐视5000的机器如何牛逼吧
借用老黄的经典手势来说明: 差距大概有这么大! 画质这个东西,其实主观因素占了很大比例。同一台电视,我认为色彩顺眼,不一定其他人觉得看得惯。 如果单论色彩的调校,我更愿意相信Sony,乃至长虹创维这些厂商,功力都比小米乐视更深厚。特别是像音质、…
刚巧最近查过这个问题。&br&&br&已上线服务:&br&Netflix是15Mbps码率H265编码。&br&Youtube是18Mbps码率VP9编码。&br&Comcast试播的服务是18M~22M码率H265。&br&注意这些码率都是按bit计的,和家庭宽带所说的10M、20M是同一个单位,不需要乘8!&br&这个码率的画质已经很好了,只比广播级稍差,一部普通电影(1.5~2小时)大概是15G~20G的样子。&br&&br&这是国外视频网站的情况,国内网站按照惯例,会使用和国外同级的编码器,但同分辨率下的码率降低到1/4~1/2。这样算下来,预计国内网站会使用5Mbps的H265来播放4k内容。&b&中国大多数家庭的宽带应该都能达到这个速度。&/b&&br&这个码率的画质比较差……但国内网站一直这么干,大家不也开心的用下来了么?&br&&br&至于广播级的效果,韩国最领先,目前采用的标准是无线广播25M,卫星/有线广播40M,均为逐行60fps高帧率内容。&br&&br&有知友说到4k一个电影要300G,其实是个误解。流传的那个300G的种子是使用CineForm编码器压缩的,这个编码器是制作电影时用来存工程文件的(特性是无帧间压缩,高速压缩/解压,反复压缩损失少),和发行用的编码器,如H265/H264,在压缩效率上有量级的差距。&br&&br&未来发行4k电影用的光盘标准还在制订中,会继续沿用现在的蓝光光盘,规格预计是BD50/BD100,H265编码。&br&&br&这次4k变革,正赶上在线视频蚕食传统渠道的高潮,众网站如此积极的推4k,也是想借此一役干脆让电影光盘和有线电视下岗。个人觉得凭互联网的做事速度,他们很可能会成功。&br&&br&硬件方面:&br&先是台湾4k面板跳水,大陆整机厂商出了一票廉价4k电视,把4k价格拉到向1080p看齐的水平。国产廉价4k电视的尺寸最大已经到58&。&br&现在韩系也被拉下水,LG出了廉价4k面板,三星更彻底,全线产品已经4k化。&br&这一切都是半年内发生的,非常快。很可能到明年,市面上就没有非4k的主流产品了。&br&&br&=========================================================================&br&超低码率的4k可以达到什么效果,大家可以看样片体会下……&br&法国Canal+电视台的4k宣传片,H265压制,2.5M码率:&br&链接:&a href=&///?target=http%3A///s/1gdHxTwZ&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百度云&i class=&icon-external&&&/i&&/a& 密码:ddc4&br&&br&H265解码对CPU要求很高,推荐一个非常牛的国产解码器:&a href=&///?target=http%3A///cn/downloads/downloadCenter.js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视骏-下载专区&i class=&icon-external&&&/i&&/a&
刚巧最近查过这个问题。 已上线服务: Netflix是15Mbps码率H265编码。 Youtube是18Mbps码率VP9编码。 Comcast试播的服务是18M~22M码率H265。 注意这些码率都是按bit计的,和家庭宽带所说的10M、20M是同一个单位,不需要乘8! 这个码率的画质已经很好了,只…
&b&&a data-hash=&c3af03a776ca46a95bbc8c& href=&///people/c3af03a776ca46a95bbc8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张小展& data-hovercard=&p$b$c3af03a776ca46a95bbc8c&&@张小展&/a& 不要用假图来误导人。你的图不仅分辨率是 1080p 而且连像素都不处理下,你玩我呢?&/b&&br&&br&&br&&br&&br&&b&设备 P2715Q,8.1 x64 未做任何配置(就是直接把显示屏插上去然后开机),截图:&/b&&br&↓ 4K 下的知乎(内文字体是 &a href=&///?target=http%3A///p/DfK6hEkQkLXnBRiY5Q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sentsiu Sans
- 坚果云&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f48ddd6e72c9dca09bb5e0_b.jpg& data-rawwidth=&3840& data-rawheight=&21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840& data-original=&/f48ddd6e72c9dca09bb5e0_r.jpg&&&br&↓ 4K 下的 QQ&br&&img src=&/a76a9b75b746f68f38511b2eeb73661d_b.jpg& data-rawwidth=&3840& data-rawheight=&21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840& data-original=&/a76a9b75b746f68f38511b2eeb73661d_r.jpg&&&a data-hash=&f09ebe7dd979c77cf3676& href=&///people/f09ebe7dd979c77cf3676&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钢盅郭子& data-hovercard=&p$b$f09ebe7dd979c77cf3676&&@钢盅郭子&/a& 你要的 Sublime Text 3&br&&img src=&/ceff90c6dbe77c9f1620874_b.jpg& data-rawwidth=&3840& data-rawheight=&21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840& data-original=&/ceff90c6dbe77c9f1620874_r.jpg&&
不要用假图来误导人。你的图不仅分辨率是 1080p 而且连像素都不处理下,你玩我呢? 设备 P2715Q,8.1 x64 未做任何配置(就是直接把显示屏插上去然后开机),截图: ↓ 4K 下的知乎(内文字体是 ) ↓ 4K 下的 QQ
4K指的是分辨率,也就是、等分辨率,retin屏幕指在正常视线距离内,肉眼很难看到像素的的屏幕。&br&&br&retina屏幕首次出现在Moto Aura上,随着iPhone4的发布引进这个概念和热销被熟知,retina不是分辨率,也不是单独指PPI,而是指视觉效果。&br&&br&一般来说,手机屏幕PPI达到300就可以叫做retina屏幕,视线距离在35CM左右,电脑屏幕PPI在220以上就可以称为retina屏幕,视线距离在60CM左右。macbook pro retina PPI为220,iPhone PPI为326,都被苹果命名retina屏幕。&br&&br&按照目前苹果的retina屏幕,最高分辨率的retina屏幕是15寸MacBook pro的屏幕,分辨率,明显是4K高。当然,脱离视线距离谈retina就是流氓,50寸的1080P电视,你50CM内看大果粒,50米外看就是retina屏幕。&br&&br&————————————————————————————&br&14年10月苹果发布了retina iMAC,分辨率达到5120 X 2880,这块retina屏幕既是超过4K分辨率的5K屏幕,同时也是retina屏幕。
4K指的是分辨率,也就是、等分辨率,retin屏幕指在正常视线距离内,肉眼很难看到像素的的屏幕。 retina屏幕首次出现在Moto Aura上,随着iPhone4的发布引进这个概念和热销被熟知,retina不是分辨率,也不是单独指PPI,而是指视觉效果。 …
这个是历史原因。Windows 的一个大优势是什么?是兼容性,是成千上万上亿的软件。Windows 诞生了这么多年,这些软件全部都是在不支持高分辨率的情况下写的,当初的所有编程接口也都没有考虑像素密度改变的情形。&br&&br&所以,如果无法要求所有的历史应用程序重新为可变像素密度重新编程适配,或者至少是重新编译,那么就没有办法让那些应用程序支持高清屏幕。&br&&br&Windows 想了一个什么办法让那些没有使用新的支持可变像素密度的应用程序支持放大呢?大家看到了,就是强制缩放,而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应用程序仿佛是被高斯模糊滤镜渲染了一样的结果。&br&&br&现实是这样的:对于一些不能识别 Windows 可变 dpi 的应用,在 高于 100%dpi 的情况下 Windows 会对该应用强制放大。对用户而言,这个应用变模糊了;对这些应用而言,相当于整个系统的分辨率降低了。例如
的分辨率,加上 150% dpi,&b&在这个应用程序看起来&/b&系统的分辨率是 。&br&&br&我们知道 Windows 7 内置的应用,以及微软自己的应用(例如 Office 2013)都不会出现模糊的问题,说明其实微软自己的应用已经能够支持高清屏了,要更大范围内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让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开发方去识别可变 dpi,然后进行相关的处理。&br&&br&我这个答案没有太大帮助,希望有个懂 Windows 编程的人现身说法一下调用什么 API 能够做到。
这个是历史原因。Windows 的一个大优势是什么?是兼容性,是成千上万上亿的软件。Windows 诞生了这么多年,这些软件全部都是在不支持高分辨率的情况下写的,当初的所有编程接口也都没有考虑像素密度改变的情形。 所以,如果无法要求所有的历史应用程序重新…
电视机延迟率测试软件:&br&&a href=&///?target=http%3A///focus.php%3Fid%3D%26subaction%3Dshowful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nput lag test&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tft.vanity.dk/inputlag.ex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tft.vanity.dk/inputlag.&/span&&span class=&invisible&&ex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将笔记本电脑和电视机相连接,设置为复制显示模式,两个屏幕显示完全一样的内容。然后运行这个测试程序,用手机拍摄,会发现拍到照片中,两个显示器的秒表数字会有误差。误差越小则延迟率越低,越适合玩游戏。&br&&br&权衡电视机是否满意的几个通用标准:&br&&b&色彩&/b&(是否纯正不偏色,是否明亮,影片物体的暗部是否一团死黑没有细节;画面是否鲜艳绚丽);&br&&b&清晰&/b&(4K分辨率下,小字体是否清晰无锯齿,物体的轮廓边缘是否光滑圆润细腻,是否有锯齿);&br&&b&流畅&/b&(播放4K高清视频是否卡顿,影片镜头高速运动时,画面是否会出现刷新率跟不上的情况;连接电脑后,在电视机上移动鼠标,是否有延迟 和不同步的感觉);&br&&b&特色功能&/b&(USB3.0接口,最大可连接2T移动硬盘且无需外接电源;10核处理器,流畅直读4K视频,H.265、H.264视频解码;HDMI接口版本是否1.4的版本或更高;是否带光纤/)&br&&br&买电视机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的几个基本用途:&br&&b&看电视节目&/b&,一般是通过数字电视(数字机顶盒),或者是网络电视(天猫盒子,小米盒子等)收看传统直播频道或网络电视;&br&&b&看蓝光电影&/b&(蓝光播放机,HTPC);&br&&b&玩高清游戏&/b&(PS4,XBOX-ONE);X&br&&b&作为个人电脑的扩展显示器&/b&(直接连接电脑主机或笔记本电脑),&br&闲着蛋疼天天在家插着U盘&b&看4K演示片&/b&。&br&&br&&br&======================================================================&br&我个人认为,每一个电子产品&u&&b&做好它分内的本职工作&/b&&/u&就可以,不需要负责它不擅长的其它功能。&br&&br&在使用理念上,电视机等同于显示器,电视机的用途就是&b&显示画面&/b&,与电脑显示器、投影仪的作用无太大差别。你需要考虑的就是这台电视机的&b&显示效果&/b&,这也是购买电视机最需要关心的地方。你不需要考虑电视机的喇叭效果,电视机的喇叭效果,也不可能达到7.1声道解析环绕声的效果。&br&&br&有人可能会和我争论,买4K电视机除了画面显示效果之外,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播放4K视频的解码能力,这体现到4K电视的硬件配置,也是决定了成本价格。&br&&br&关于这一观点,我目前不反对。但是我想在此阐述下自己的观点:&br&&br&使用4K电视机直接播放4K视频,载体是什么?目前的答案是:移动硬盘、U盘。那么4K视频的片源又是哪里来的?答案基本上是:网上下载的。&br&&br&再扔一个问题出来:最原汁原味的家庭观影体验是什么?答案是:家庭影院。&br&家庭影院的配置是什么?答:显示器(电视机/投影仪)、播放器(蓝光机/电脑主机)、片源(蓝光碟)、环绕声系统(功放机,环绕声音箱)。&br&目前的蓝光机和片源,99%都是的分辨率,也就是2K画质。也就是说市面上现在几乎没有4K画质的电影碟,所以4K画质的视频基本上是来自网络,内容是演示片。等到4K画质电影碟流行之后,不会再有人去关注电视机的解码能力、十核CPU之类的能力,因为这些功能,本来就应该交给真正的播放机或是电脑主机去做。只不过,4K电影的普及,估计还需要1-2年左右的时间。所以现在买4K电视机,基本都是看2K电影,玩2K游戏,看2K的网络电视,至于看4K的视频,也只能是看各个电视厂商出品的4K演示片。&br&&br&再从用户体验来简单发表下自己的意见。&br&&br&因为要结婚,年前打算买新电视。通过思考,比较,学习,明确下来一个问题,买电视机最重要的用途是什么?其次用途是什么?想清楚这两个问题,就知道在自己的有限预算内如何去选择电视机。&br&&br&我买电视机的作用,最主要的就是用PS4打游戏,用蓝光机放碟看电影,接电脑看电影。&br&次要用途是和老婆家人一起看网络电视。&br&&br&根据这两个用途定位,我对电视机的要求就是显示效果要好、运行速度要跟得上。&br&&br&在不懂的情况,选失误了一款产品。&br&&br&某国产品牌4K电视机,50寸,价格5000元以内。&br&简要分析:这款产品的显示效果平心而论还是不错的,色彩和清晰度都满意,价格也OK,当时选中也挺开心。买回家之后开始使用,傻眼了。&br&&br&这台电视机如果只是连电视盒子或蓝光机看影像,不会发现有什么问题。但是当我连上PS4之后,发现在操作时,电视机的画面反馈比输入指令的时间慢了有大约半秒。这对于游戏体验而言,是毁灭性的打击。&br&我再连上笔记本电脑,设置为复制显示,也就是电视机和电脑屏幕显示同样的画面,然后开始对比。用鼠标拖住一个窗口来回晃动,左右、上下、顺时针逆时针转圆圈,会明显的发现两个显示效果不一样,电视机的比电脑屏幕的效果要慢半拍。当你用鼠标拖住窗口迅速顺时针转一圈然后停下来,电视机上的窗口还在转,然后才停下来。这个问题就要命了,画面显示有严重的延迟。然后我就退货了。退货的流程也比较狗血,但不管如何,还是给退了。作为消费者一定要明确责任不在我,必须坚持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听信业务导购员包括其所谓领导的百般阻挠和推诿,坚持自己的立场。&br&&br&出现这个问题,并不是电视机硬件配置不好,而是自身的系统存在缺陷,兼容性不足。&br&&br&之后再去商场选择电视机,我随身带两样东西做现场测试:1. U盘,里面装着4K视频,有H.264编码的,也有H.265编码的,同时还是高码率的片子,以此测试电视机的画面效果和硬件机能; 2. 笔记本电脑加HDMI线,直接连上电视机,拖动电脑窗口,测试是否有画面延迟。&br&&br&后来选了一款55寸的4K电视机,5000元整,国外品牌国内代工,不知道现在价格有没有变化。&br&&br&我不是电视机制作人员,无法从专业角度入手解决问题,只能从用户感受方面来进行交流。
电视机延迟率测试软件:
将笔记本电脑和电视机相连接,设置为复制显示模式,两个屏幕显示完全一样的内容。然后运行这个测试程序,用手机拍摄,会发现拍到照片中,两个显示器的秒表数字会有误差。误差越小则延迟率越低…
以下内容源自PCEVA(&a href=&///?target=http%3A//.cn/thread-.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n/thread&/span&&span class=&invisible&&-.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及百度百科&br&&br&&br&&b&VGA&/b&&br&&blockquote&计算机内部以数字方式生成的显示图像信息,被显卡中的数字/模拟转换器转变为R、G、B三原色信号和行、场同步信号,信号通过电缆传输到显示设备中。对于模拟显示设备,如模拟CRT显示器,信号被直接送到相应的处理电路,驱动控制显像管生成图像。而对于LCD、DLP等数字显示设备,显示设备中需配置相应的A/D(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b&在经过&/b&&b&D/A&/b&&b&和A/D2次转换后,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图像细节的损失。VGA接口应用于CRT显示器无可厚非,但用于连接液晶之类的显示设备,则转换过程的图像损失会使显示效果略微下降。&/b&&/blockquote&&br&&b&DVI&/b&&br&&blockquote&和VGA接口不同,DVI接口存在很多标准,使用显示器时一定要搞明白。&br&&br&从下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到,DVI一共分为5种标准。其中DVI-D和DVI-I分为“双通道”和“单通道”两种类型,我们平时见到的都是单通道版的,双通道版的成本很高,因此只有部分专业设备才具备,普通消费者很难见到。&br&&img src=&/c00ebc5ab48ae383ac6417_b.jpg& data-rawwidth=&567& data-rawheight=&2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7& data-original=&/c00ebc5ab48ae383ac6417_r.jpg&&&br&关于DVI信号的各种特性:&br&&img src=&/eab7cefdd1a9401dbfb03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2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eab7cefdd1a9401dbfb03_r.jpg&&&br&&br&和传统的VGA信号相比,采用DVI信号的液晶显示器不存在相位问题,不会引起像素抖动。另外,采用DVI信号后,显示器不会造成几何失真,大大提高了画面的质量。&br&&br&&br&DVI传输的是数字信号,数字图像信息不需经过任何转换,就会直接被传送到显示设备上,因此减少了数字→模拟→数字繁琐的转换过程,大大节省了时间,因此它的速度更快,有效消除拖影现象。&br&&br&DVI接口可以支持HDCP协议,为将来看带版权的高清视频打下基础。不过要想让显卡支持HDCP,光有DVI接口是不行的,需要加装专用的芯片,还要交纳不菲的HDCP认证费,因此真正支持HDCP协议的显卡还不多。&/blockquote&&br&&blockquote&说一点DVI强于HDMI的,那就是1:1显示&br&&br&当然前提是显卡要支持,要是核显这种弱智级别的显卡,用啥都一样了&br&DVI和HDMI都是纯数字输出,但是DVI会根据信号源做出1:1的输出比例,但是HDMI就会傻了吧唧的全屏&/blockquote&&br&&br&&br&&br&&b&HDMI&/b&&br&&blockquote&是一种数字化视频/音频接口技术,是适合影像传输的专用型数字化接口,其可同时传送音频和影音信号,最高数据传输速度为5Gbps。同时无需在信号传送前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HDMI可搭配宽带数字内容保护(HDCP),以防止具有著作权的影音内容遭到未经授权的复制。HDMI所具备的额外空间可应用在日后升级的音视频格式中。而因为一个1080p的视频和一个8声道的音频信号需求少于4Gbps,因此HDMI还有很大余量。这允许它可以用一个电缆分别连接DVD播放器,接收器和PRR。&br&&br&HDMI不仅可以满足1080P的分辨率,还能支持DVD Audio等数字音频格式,支持八声道96kHz或立体声192kHz数码音频传送。&br&&br&HDMI支持EDID、DDC2B,因此具有HDMI的设备具有“即插即用”的特点,信号源和显示设备之间会自动进行“协商”,自动选择最合适的视频/音频格式。 &br&&br&最后给出两张HDMI版本间区别列表:&br&&img src=&/ae674ecafbf72fef2f0f6394ffdee995_b.jpg& data-rawwidth=&753& data-rawheight=&1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3& data-original=&/ae674ecafbf72fef2f0f6394ffdee995_r.jpg&&&img src=&/7cf0dfa4e8e27a6c4fa123be1898fa2e_b.jpg& data-rawwidth=&589& data-rawheight=&3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9& data-original=&/7cf0dfa4e8e27a6c4fa123be1898fa2e_r.jpg&&&/blockquote&
以下内容源自PCEVA()及百度百科 VGA 计算机内部以数字方式生成的显示图像信息,被显卡中的数字/模拟转换器转变为R、G、B三原色信号和行、场同步信号,信号通过电缆传输到显示设备中。对于模拟显示设备,如模拟CRT显示器,信号被直接…
这个问题犯了几乎所有能犯的错误。&br&&br&1. “同样工作在1080p下,4k电视的显示效果是超越全高清电视的。而4k显示器却模糊得不能接受,还不如原生1080p显示器。” &br&那是因为你显示的内容不同啊亲。你显示同样的东西,如果电视也能做到点对点,那么结果会是完全一样的啊。什么文字不文字,插值upscale都会一样模糊。&br&&br&2. “想来是upscale的时候,电视用了什么算法,而显示器为了保证“真实”和速度只是简单粗暴地放大吧。”&br&别想当然,目前除非用索尼的X-Reality Pro算法,可以让upscale的边缘更锐利。其他的电视用普通的插值,遇到尖锐边缘都得挂。&br&&br&3. “毕竟现在的显卡跑4k多数很吃力,为什么开发驱动的时候,不提供低分辨率渲染然后插值4k输出的模式呢?”&br&当然做了啊,否则的话你看到的就是小窗,而不是全屏。而且正是因为这个插值,才会让你觉得模糊的啊。&br&&br&4. “同样作为游戏硬件,在上上世代的游戏主机上这就已经是基本的偷鸡套路了吧。”&br&上上世代是什么?原始的XBox和PS2?那都最简单的拉大的啊,XBox 360才有高级一点的bicubic/gaussian过滤拉大。
这个问题犯了几乎所有能犯的错误。 1. “同样工作在1080p下,4k电视的显示效果是超越全高清电视的。而4k显示器却模糊得不能接受,还不如原生1080p显示器。” 那是因为你显示的内容不同啊亲。你显示同样的东西,如果电视也能做到点对点,那么结果会是完全一…
之前听说过单位招聘有萝卜坑&br&现在知乎上面越来越多萝卜题&br&从问题到回答,充斥着一个字儿,软
之前听说过单位招聘有萝卜坑 现在知乎上面越来越多萝卜题 从问题到回答,充斥着一个字儿,软
VGA可能会被HDMI逐步淘汰,但其余接口未必会,比如网线接口。&br&&br&笔记本电脑上消失过的接口很多,比如老的串口、并口等,这些接口已经在笔记本电脑上消失很久了。&br&&br&被淘汰的接口,要么是不实用、体积大,要么是可以被其它接口替换,要么是这种接口的设备已经基本上被市场淘汰了……像MacBook这样激进的替换掉某种接口的做法其实不是很普遍。&br&&br&对于VGA接口来说,VGA带宽速度有限,无法支持某些特殊的显示需求,未来HDMI是VGA的替代者之一,所以VGA可能会被淘汰。&br&&br&但网线并不属于这种情况,有线网络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有回答里说WiFi可以替代有线网络,但问题是WiFi不够快。现在有线网络带宽轻松上千兆,目前的WiFi带宽还达不到这个水平,即使是5G-WiFi也未必能达到这个水平,而且WiFi还要面临干扰、其它设备分带宽的问题,所以有线网络的需求会一直存在,如果要被替换,前提是有更高速、连接性更好的接口或者设备。&br&&br&USB的出现是会解决很多问题,但USB接口还太大,小接口普及率不高,带宽有限,USB3.1 10Gbps还不普及。&br&&br&所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很多接口还是会存活一段时间的,直到某类设备在市场上已经淘汰的差不多了以后。&br&&br&而平板电脑则跟笔记本不一样,平板电脑的设计初衷就是比笔记本电脑更方便,笔记本电脑有一定办公需求,而平板电脑几乎没有这方面的需求,所以轻巧是平板电脑非常重要的指标,平板上各种接口相对较少,但不代表笔记本电脑一定会这样。
VGA可能会被HDMI逐步淘汰,但其余接口未必会,比如网线接口。 笔记本电脑上消失过的接口很多,比如老的串口、并口等,这些接口已经在笔记本电脑上消失很久了。 被淘汰的接口,要么是不实用、体积大,要么是可以被其它接口替换,要么是这种接口的设备已经基…
我认为推广高分辨率屏幕主力在厂家,例如联想、戴尔、华硕、宏碁等等&br&这些厂家要面对高中低档并且以中低档为主的用户群&br&&b&成本&/b&为一个限制&br&另外,Windows对高分辨率支持也不好,说白了有点不上进&br&拿Windows自带的程序举例子,例如计算器&br&这个程序外观大小是用像素来规定的&br&在普通分辨率电脑上它是信用卡大小&br&在高分辨率电脑上就成了邮票大小了,你让我怎么用,这都在于微软的&b&不!上!进!&/b&&br&&br&&br&PS:&br&我在这里顺便再控诉一下微软的另外一个&b&不!上!进!&/b&&br&一堆有序的文件,你用罗马数字1、2、3、4、5、6、7......来命名的时候,排列顺序就是1234567&br&但是!你用 一、二、三、四、五、六、七....来命名的时候,排列顺序就成了二六七三四五一&br&&br&Windows排列文件的时候根本不认 中文数字!!!&br&话说微软这都进入中国多少年了,怎么这个问题就不注意一下呢!&br&前俩月我还在电话里和Windows客服交流过这个问题,她说这么多年确实没注意到这个问题...&br&&br&顺便附上我控诉的证据&br&&img src=&/429bbc317cdcbc699ade5_b.jpg& data-rawwidth=&224& data-rawheight=&27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4&&
我认为推广高分辨率屏幕主力在厂家,例如联想、戴尔、华硕、宏碁等等 这些厂家要面对高中低档并且以中低档为主的用户群 成本为一个限制 另外,Windows对高分辨率支持也不好,说白了有点不上进 拿Windows自带的程序举例子,例如计算器 这个程序外观大小是用…
说了多少遍,Windows早就对高分屏有优化了&br&&br&&b&是!那!些!软!件!厂!商!没!有!做!高!dpi!优!化!&/b&
说了多少遍,Windows早就对高分屏有优化了 是!那!些!软!件!厂!商!没!有!做!高!dpi!优!化!
1、DPI放大请直接使用默认的200%,等效分辨率正好是,即使是不支持Windows HiDPI的应用,绝大多数也可以正常显示,并且布局正常,文字不会模糊(但是因为渲染效果等效于普通分辨率的,跟周围对比起来文字看起来会格外地粗糙)&br&系统分辨率请尽量不要使用非整数比放大——如果浏览器之类的还是嫌字小的话可以单独设置缩放(IE,Edge和Chrome都可以)。&br&2、请自觉远离国产杀马特UI的应用——真正不可替代的国产杀马特UI应用只有微信和QQ桌面版而已,而这两个软件都已经支持了HiDPI(QQ桌面版在最新的更新中连触屏手势都支持了)&br&3、能用UWP的尽量用UWP,比如网易云音乐,百度云之类的,另外不光是Metro/UWP应用,其他使用WPF和别的较新的GUI库的软件都可以支持高清屏显示——其实除了某些年久失修的行业软件之外,现在Windows下已经很少有正经的生产力工具不支持HiDPI了。&br&&img src=&/7b4fa7a753b890aaaa07_b.png& data-rawwidth=&2736& data-rawheight=&18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736& data-original=&/7b4fa7a753b890aaaa07_r.png&&&a data-hash=&2e3cff6cdb6cecabd252efd& href=&///people/2e3cff6cdb6cecabd252ef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2e3cff6cdb6cecabd252efd& data-hovercard=&p$b$2e3cff6cdb6cecabd252efd&&@程隐&/a&&br&如图所示,截图来自SP4真机,旁边是网易云音乐UWP和OneNote2013(默认字号改成了14号)作为对照&br&如果你管这个叫“不模糊但字小”的话,我只能建议你去看看眼科了
1、DPI放大请直接使用默认的200%,等效分辨率正好是,即使是不支持Windows HiDPI的应用,绝大多数也可以正常显示,并且布局正常,文字不会模糊(但是因为渲染效果等效于普通分辨率的,跟周围对比起来文字看起来会格外地粗糙) 系统分辨率请…
23-24寸推荐购买1080p或者直接上4k。&br&在这个尺寸上分辨率会比较难受 字太小 如果在OS X里面开HiDPI模式的话界面又太大了(逻辑分辨率)&br&&br&习惯了Retina屏幕之后去看普通屏幕确实不爽,但也没有那么不爽,24寸1080p的颗粒感感觉还是挺明显。 要是愿意对自己眼睛好一点的话还是上4k比较好。&br&&br&推荐Dell P2415Q这款24寸4K显示器 挺符合你的要求的&br&&br&至于Macbook Pro能不能带动4K,只要是2013年末及之后出的款都没问题,之前的款不支持4K。&br&&br&大概带个4k显示器笔记本温度比平时高5度 不影响使用。&br&&br&个人买了一台三星的28寸4K 使用体验非常棒。&br&&br&&img data-rawheight=&2448& data-rawwidth=&3264& src=&/fa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fad_r.jpg&&
23-24寸推荐购买1080p或者直接上4k。 在这个尺寸上分辨率会比较难受 字太小 如果在OS X里面开HiDPI模式的话界面又太大了(逻辑分辨率) 习惯了Retina屏幕之后去看普通屏幕确实不爽,但也没有那么不爽,24寸1080p的颗粒感感觉还是挺明显。 …
我再补充点吧,TC时序控制器,像5K的话就需要15K的通道输出data,因为RGB像素各一个,所以要乘以三。就是说在60分之1秒内,要给一万五千个通道输出显示图像信号,这个市面上还没有可以支持的,所以他们自己要开发出一个,不过既然苹果有先例了,我估计其它TC厂家也就快做出来了。&br&Organic passivation是有机物的保护层。它是覆盖在显示电极上,起保护作用的。也起到隔绝相邻电场的作用。cross talk的意思是相邻pixel的影响,就比如这个pixel显示的是黑色,但跟它相邻的那个pixel需要显示白色,但因为cross talk作用,那个相邻pixel显示不出纯白色,可能是灰色,可能是黄色,等等。所以OC也有减少电场影响的作用。&br&oxide tft 恩,这个是个现在热门的技术,现在的tft主要有三大技术,非晶硅,低温多晶硅,和氧化物。非晶硅是最早用的,也是最成熟的技术,市面上百分之七十的显示产品都是用的这个。但是它也有缺点,比如电子载流速度慢,反映在显示上就是刷新频率上不去。还有就是漏电流比较大,就是关态的时候保持不住电压,需要存储电容做大。但存储电容是无法透光的,会占用pixel显示区域,开口率会小,功耗会增加,等等。低温多晶硅,是比较新颖的一个技术,但它还没有成熟,而且在现在这个分辨率等级上,它没有显示出它的优势。各个面板大厂没有投入多少资金来关注这个。因为第一它的良率现在还比较差,第二,在现有的分辨率上,非晶硅就已经能胜任了,何必再去投入资金去开发新的技术。而且这个资金不是几百上千万这个数量级,一条产线,就要上百亿元资金。所以到现在这个技术还没有推广。所以产能来说,这个也是最低的,价钱也是最贵的。估计以后,会推广,但是近几年,还差的远,虽然说它比较先进,但是不实用,现在只在手机显示上用。&br&oxide tft就比较适中一些,它的电子迁移率虽然没低温多晶硅快,但是也比非晶硅高了几个数量级了,所以它的刷新频率就可以升高。而且漏电流的管控比较好。就像水龙头能关严一样。最关键的是,它的机台改造费用低。只需在非晶硅产线上,改一道制程就可以了,大概在千万级别就可以。而且现在面板大厂也主推这个。很多都有现成的产线。所以制作起来也容易,产能也能保证。&br&其实分辨率这个东西,只要PPI高于300,就可以不用关注了。越高的分辨率反而会使整机其它性能降低。比如说手机,在FHD水平已经可以了,再高的分辨率反而会使面板功耗增加,驱动增强。带来的后果第一个就是待机时间减小,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智能手机平均都要一天一充的原因。屏幕耗电量达到50%。第二个就是会发热,因为驱动的元件增加了,发热量必然增加,不管是IC还是TCON或者GPU,都是热源。对于电视来说,过多的LED,过多的驱动,过高的热量,会使液晶电视过早老化。出现显示异常等。
我再补充点吧,TC时序控制器,像5K的话就需要15K的通道输出data,因为RGB像素各一个,所以要乘以三。就是说在60分之1秒内,要给一万五千个通道输出显示图像信号,这个市面上还没有可以支持的,所以他们自己要开发出一个,不过既然苹果有先例了,我估计其它T…
&b&1. 理论计算(数据未压缩)&/b&&br&4K显示屏对应的解析度:&br&4K内容需要的传输速率:*3*60≈12 Gbps (前提:不考虑数据中的其他信号;数据位数为8 bits/color;帧率为60fps)&br&&br&&b&2. 理论计算(数据压缩后)&/b&&br&H.265标准的压缩比:350~1000 &br&4K内容需要的传输速率(H.265标准压缩后):12~40 Mbps &br&&br&&b&3. 实际数值&/b&&br&1) 各国4K内容现场试验中的传输速率:17.5~35 Mbps(H.265压缩标准下)&br&2) Netflix 4K: ≥20 Mbps (H.265压缩标准下)&br&3) Youtube 4K: ≥25 Mbps (VP9压缩标准下)&感谢 &a data-hash=&781f4fc45ed31a0da5c9& href=&///people/781f4fc45ed31a0da5c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781f4fc45ed31a0da5c9& data-hovercard=&p$b$781f4fc45ed31a0da5c9&&@郭泽宇&/a& 的指正&&br&4) LG 4K: 15.6 Mbps (推测同样为H.265压缩标准)&br&&br&备注1:相同的现实效果下,H.265 (或称HEVC)的压缩比是H.264 (或称AVC)的2倍左右。&br&备注2:带宽的单位为bps(即bit/s),如1M带宽对应的传输速度1Mbps。&br&&br&&br&&u&参考数据来源&/u&&u&:&/u&&br&(a) At the NHK Open House 2013 the HEVC encoder used a bit rate of 85 Mbit/s which gives a compression ratio of 350:1.&br&&a href=&///?target=http%3A//www.diginfo.tv/v/13-0043-r-en.php&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diginfo.tv/v/13-0043-r-&/span&&span class=&invisible&&en.php&/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 HEVC was designed with the goal of allowing video content to have a data compression ratio of up to 1000:1.&br&&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High_Efficiency_Video_Codin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i class=&icon-external&&&/i&&/a&&br&(c) Field trials of UHDTV over DTT networks&br&(d) Netflix 4K streaming is now live&br&&a href=&///?target=http%3A///shownews/Netflix-4K-Video-Will-Need-At-Least-15-Mbps-12592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rticle/2141087/netflix-4k-streaming-is-now-live.html&i class=&icon-external&&&/i&&/a&&br&(e) &a href=&///?target=http%3A///home-theater/where-and-how-to-watch-4k-uhd-conten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ow and Where You Can Stream 4K UHD Movies and TV&i class=&icon-external&&&/i&&/a&&br&(f) &a href=&///?target=http%3A///gadgets//first-impression-twice-bandwidth-lgs-4k-netflix-enabled-tv-sweet/%23gre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or Twice the Bandwidth of HD, LG's 4K Netflix-enabled TV is Sweet&i class=&icon-external&&&/i&&/a&
1. 理论计算(数据未压缩) 4K显示屏对应的解析度:K内容需要的传输速率:*3*60≈12 Gbps (前提:不考虑数据中的其他信号;数据位数为8 bits/color;帧率为60fps) 2. 理论计算(数据压缩后) H.265标准的压缩比:350~1000 4K内容需…
&p&现Dell P2415Q用户,前MacBook Pro 2015用户,现MacBook 12& 2016用户。&/p&&p&对于P2415Q&/p&&ul&&li&MacBook Pro使用DP线带P2415Q毫无问题
&/li&&li&MacBook 12&可以买到USB-C - DP线,也能连P2415Q [1]
&/li&&/ul&&p&但有个蛋疼的问题是:&b&没有办法同时充电&/b&。官方/第三方提供的可充电的一转三接口是HDMI (1.2?)的,不支持4K 60Hz。&/p&&p&目前能搜到的USB-C 转 DP 带充电的Hub&/p&&ul&&a href=&///?target=https%3A///products/hyperdrive-usb-type-c-hub-with-mini-displaypor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yperDrive USB Type-C Hub with Mini DisplayPort (for 2016 MacBook Pro & 12& MacBook) - Ships in 2 weeks&i class=&icon-external&&&/i&&/a&&ul&&li&announce了很久,却还在pre-order&/li&&/ul&&li&&a href=&///?target=https%3A//www.nonda.co/products/usb-c-hub-for-apple-new-macbook-12-plu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ub+, USB-C Hub for the new MacBook 12&&i class=&icon-external&&&/i&&/a& &/li&&ul&&li&据说流产了&/li&&/ul&&li&&a href=&///?target=https%3A///gp/product/B01FMP3B5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 Kensington SD4600P USB-C Docking Station with Power Delivery Charging, HDMI/DisplayPort, 3 USB 3.0 Ports, USB-C Port, Audio/Microphone, and Gigabit Ethernet (K38231WW): Computers & Accessories&i class=&icon-external&&&/i&&/a& &/li&&ul&&li&能用,只是价格感人&/li&&/ul&&li&[更新] 小米出了个?149的USB-C转DP+充电,主要矛盾解决。&/li&&/ul&&br&&p&之前已经出了一些4K USB-C连接的显示器,然而都是27寸的&/p&&ul&&li&LG 27UD88&/li&&li&ThinkVision X1&/li&&/ul&&p&27寸需要5K才合适,MacBook 12&的小身板肯定是带不动的。&/p&&p&&b&所以这款就是MacBook 12&用户的福音。&/b&而拥有多个接口的MacBook Pro 2016的选择范围就很多了,不一定要用这个,不带充电的USB-C - DP转接器/线只要¥100多。&/p&&p&这款屏幕和iMac 21.5 4K应该一样。除了尺寸偏小,各项参数比起P2415Q都有超越,价格只贵¥1000多&/p&&ul&&li&分辨率
&/li&&li&色域 P3 & sRGB
&/li&&li&为MacBook供电(单买Apple USB-C 45W/60W电源不便宜)&/li&&li&不用转接器(¥500~1000)&/li&&li&油腻感轻(此为猜测)
&/li&&/ul&&br&&p&关于尺寸偏小,我们要考虑使用距离和视野面积。同样的分辨率,大屏远距离和小屏近距离,其视野面积可以是一样的。等效,Menlo 11号字,可显示69.5行。等效,Menlo 12号字,可显示69行。此款稍高的等效PPI(109 & 92.5),可节约非正文UI占用的空间。&/p&&p&不过近距离使用可能导致眼睛不适。直营店内短期试用了iMac 21.5 4K,并未觉得不适。&/p&&p&这款扩展了几个USB-C接口,可惜都是USB 2.0的,不是LG/苹果不厚道,而是DP alternate mode over USB-C的物理限制。上面提到的LG 27UD88和ThinkVision X1也是这样。采用TB3连接的UltraFine 5K没有这个问题,但不支持MacBook 12&。&/p&&p&----------------------
到货分割线
----------------------&/p&&p&由于没有专业设备,这里不会评论色彩、亮度均匀等等参数。猜测和iMac 21.5 4K的一样。&/p&&p&支架看起来不支持旋转&/p&&img src=&/v2-daa78bb550c_b.jpg& data-rawwidth=&2016& data-rawheight=&15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16& data-original=&/v2-daa78bb550c_r.jpg&&&p&可以通过VESA孔安装到一些支架上。&/p&&p&镜面屏幕,屏幕反射比起有单层玻璃+抗反射涂层的MacBook要大。&/p&&img src=&/v2-d548dcf86d02f39d8a4ed79_b.jpg& data-rawwidth=&2016& data-rawheight=&15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16& data-original=&/v2-d548dcf86d02f39d8a4ed79_r.jpg&&&br&&p&DP协议连接, 8 bit面板。显示器上部有个传感器一样的开口,但好像不支持自动亮度调节。&/p&&img src=&/v2-406cdf156a230cb81beaab_b.png& data-rawwidth=&1502& data-rawheight=&10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2& data-original=&/v2-406cdf156a230cb81beaab_r.png&&&br&&p&60W供电&/p&&img src=&/v2-73b7a3cd5478bdab9f17bcbcb83c2c73_b.png& data-rawwidth=&1502& data-rawheight=&10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2& data-original=&/v2-73b7a3cd5478bdab9f17bcbcb83c2c73_r.png&&&p&扩展的USB接口提供5V 1.5A充电,插个手机什么的很方便。[5]&/p&&p&显示器没有任何按钮。亮度调整靠macOS(BootCamp下待尝试)。可以用快捷键Ctrl + 亮度调整(F1/F2),也可以Ctrl+Shift+Opt + 亮度调整来微调。&/p&&img src=&/v2-ad3d86985a1_b.png& data-rawwidth=&1336& data-rawheight=&10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6& data-original=&/v2-ad3d86985a1_r.png&&&br&&p&-------------------------------&/p&&p&最新的BootCamp驱动[3],Windows下可以支持亮度调整。&/p&&img src=&/v2-b6ecfb97e1f6dd0e02963_b.png& data-rawwidth=&1124& data-rawheight=&7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4& data-original=&/v2-b6ecfb97e1f6dd0e02963_r.png&&&p&非Mac机器的话(连接方式下文会提),我弄了个utility &a href=&///?target=https%3A///unknownzerx/lguf-brightness/releas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nknownzerx/lguf-brightness&i class=&icon-external&&&/i&&/a& 来调整亮度(有人确认同样适用5K款)。&/p&&p&这货以USB声卡的形式,附带了音箱。办公室用所以没怎么听。&/p&&img src=&/v2-8ca221edb22cf5db2145a_b.png& data-rawwidth=&1336&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6& data-original=&/v2-8ca221edb22cf5db2145a_r.png&&&br&&p&------------------&/p&&p&字小的问题(指的是HiDPI下字依然小),体验了两周感觉良好。比起P2415Q,我拿近了20cm,编辑器字体加大了一号。其他的UI字体本来就过大,小点正好省空间。&/p&&p&macOS下提供的几档缩放&/p&&img src=&/v2-fd8486bbcccbd8deb0cf_b.png& data-rawwidth=&1336& data-rawheight=&10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6& data-original=&/v2-fd8486bbcccbd8deb0cf_r.png&&&p&个人还是希望能200%缩放,避免潜在的性能/画质损失。按住Opt点Scaled可见更多档缩放。&/p&&img src=&/v2-afa580e6d1cdc51df08fc_b.png& data-rawwidth=&1336& data-rawheight=&10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6& data-original=&/v2-afa580e6d1cdc51df08fc_r.png&&&br&&p&--------------------&/p&&p&理论上支持DP over USB-C输出的机器都能用,台式PC/黑苹果的话可以考虑[接受DP输出通过USB-C集束输出]的扩展卡,如 &a href=&///?target=https%3A///threads/gigabyte-gc-alpine-ridge.19575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igabyte GC-ALPINE RIDGE&i class=&icon-external&&&/i&&/a& ,一些高端主板也直接支持此功能。&/p&&p&有人测试了使用上述扩展卡,可支持5K款(TB3):&a href=&///?target=http%3A///read-htm-tid-.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好消息好消息好消息!!!!!!!关于LG UItraFine 5KMAC和PC的兼顾 - Mac综合讨论区 - 威锋论坛 - 威锋网&i class=&icon-external&&&/i&&/a&。&/p&&p&---------------&/p&&p&个人使用中发现一个bug:显示器关闭-重开(通过拔线/休眠等方式)后,亮度会比刚才亮一格。问了其他几个人都说没有这个问题,但我重装系统/用别人的Mac/另外订了台,都有这个问题。&/p&&p&-------&/p&&p&[1] 10.12.1之前需要打补丁才能支持4K 60Hz &a href=&///?target=https%3A///Floris497/mac-pixel-clock-patch-V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loris497/mac-pixel-clock-patch-V2&i class=&icon-external&&&/i&&/a& ,10.12.1解禁了4K 60Hz&/p&&p&[3] 我是碰巧重装BootCamp(在10.12.2 beta 4下)发现的,之前老版本BootCamp下特意跑了Apple Software Updater倒什么也没有&/p&&p&[4] 亮度调整指令是通过一个特殊的USB设备传输的&/p&&p&[5] 说明书 &a href=&///?target=http%3A///us/support-product/lg-22MD4KA-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G 22MD4KA-B Support: Manuals, Warranty & More | LG U.S.A&i class=&icon-external&&&/i&&/a&&/p&
现Dell P2415Q用户,前MacBook Pro 2015用户,现MacBook 12" 2016用户。对于P2415QMacBook Pro使用DP线带P2415Q毫无问题
MacBook 12"可以买到USB-C - DP线,也能连P2415Q [1]
但有个蛋疼的问题是:没有办法同时充电。官方/第三方提供的可充电的一转三接口是…
自问自答&br&&br&&br&这几天一直在折腾电脑(注:电脑是2016款15寸macbook pro高配)外接显示器,期间也碰到了一些问题,自己也查过一些资料,也咨询过苹果的高级技术顾问,目前我碰到的问题已经全部解决,已经顺利接上LG 27ud68-w这款显示器,并且实现4k 60Hz的输出。下面就一些自己碰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br&1. 关于显示器的选择问题
&br&预算充足的,直接上苹果官方的那款LG显示器就可以了,目前的价格应该是5k(27寸)那款的7600左右,4k(21寸)那款4100左右。选择官方的好处是你几乎不用担心碰到什么问题,比如色彩,比如分辨率,比如输出是否能达到60Hz等等。。。。
&br&&br&选择非官方的话,下面给一些建议,主要谈分辨率,不谈色彩问题,因为目前来看,在色彩方面,5000以下的显示器很少有比16款macbook pro原生屏幕更好的。对于分辨率,显示器最高分辨率为的不要选,分辨率太低,颗粒感很严重,看惯了原生屏幕的,看这个分辨率的是肯定接受不了的。所以至少要选2k的,有条件上4k的。 &br&&br&2. 关于各种接口,转接头,转接线导致的屏幕刷新率问题
&br&主要说一下HDMI接口和DP接口
&br&HDMI分两种,HDMI 2.0是可以4K 60Hz输出的,HDMI1.4只能4K 30Hz输出,这个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里我想特别提出的一点是,就算用HDMI2.0的接口的显示器和HDMI2.0的线,由于新款的mbp只有雷电3接口,所以需要转接头,而就目前来看,现在市面上所有的转接头,包括苹果官方的那款雷电3转HDMI的转接头,都是不支持4K 60Hz输出,对于用转接头转向HDMI目前无法实现4k 60Hz输出这点我是可以确定的。所以目前一定不要用转接头转HDMI试图实现4K 60Hz输出。
&br&&br&大家知道DP接口是可以实现4K 60Hz输出的,但是同样的问题,用转接头会不会影响输出,这个我还未测试。目前猜测这个可以实现的可能性要比不能的更大。
&br&&br&对于解决转接问题,目前来看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是不用转接头,直接用那种一头是雷电3(type c),另外一头是DP或者HDMI2.0的线(一根线,两端的接口不一样的那种线)。一头是DP,一头是雷电3的线,目前已经测试过,是可以实现4k 60Hz输出的。理论上来说,相同的类型雷电3--HDMI2.0的线也是可以的(未经实际测试)。这种线某宝上有卖。
&br&&br&3. 关于4k屏上鼠标移动不舒服,不跟手,有延迟的问题
&br&4k输出之后刷新率只能达到30Hz的话,就我感觉而言,影响最大的不是显示效果,而且鼠标使用起来不舒服,因为刷新率低,鼠标使用会有延迟,感觉不跟手,操作的时候很累。
&br&对于这个问题,要提醒大家注意,当你上了4k,而且觉得鼠标不好用时,先看看刷新率是不是低了,不要走入另一个误区,以为自己鼠标的DPI低了!!如果刷新率没有问题,再去考虑DPI的问题,实话说,DPI的影响很小,因为日常使用中,鼠标的移动速度是可以在偏好设置里调节的。
&br&&br&4. 关于HiDpi的渲染问题
&br&简单的说,HiDpi是苹果的一种渲染方式,会使输出的显示效果更清晰,而且效果非常明显。外接显示器的时候,在显示器偏好设置里,缩放选择中,分辨率后带有括号写着低分辨率的是非HiDpi渲染方式,分辨率后没有写东西的是HiDpi渲染方式。
&br&需要指出的是,采用HiDpi渲染方式时所占用的外接显示器的实际物理分辨率会远远高于显示的HiDpi分辨率,比如你选择的HiDpi的渲染输出,实际所占用的外接显示器物理分辨具体是多少暂不清楚,但目前来看,应该是高于2k的,所以有些人会碰到这样的疑问,就是我选择了的分辨率,显示器,转接线,转接头也支持60Hz输出,但是为什么输出达不到60Hz?这就是碰到了输出时实际占用的物理分辨率超过了2k,但是显示器,或者转接线,或者转接头不支持超过2k的60Hz输出(见第二条)
&br&&br&总结:
&br&1.外接显示器分辨率选择:1k的不要选,2k,4k看预算,最好上4k。
&br&2.目前为止,用转接头转HDMI是无法实现4k 60Hz输出的
&br&3.4k上鼠标用着不舒服,不跟手,有延迟,一般来说,是屏幕刷新率的问题,不是鼠标DPI的问题
&br&4.采用HiDpi渲染,所占用的实际物理分辨率会远远高于HiDpi所显示的分辨率,的HiDpi所占用的物理分辨率应该是大于2k的。
自问自答 这几天一直在折腾电脑(注:电脑是2016款15寸macbook pro高配)外接显示器,期间也碰到了一些问题,自己也查过一些资料,也咨询过苹果的高级技术顾问,目前我碰到的问题已经全部解决,已经顺利接上LG 27ud68-w这款显示器,并且实现4k 60Hz的输出。下…
&b&&u&谢邀 &a data-hash=&8dd0fa8e90b5a8bdfb1771& href=&///people/8dd0fa8e90b5a8bdfb177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另一只袜子& data-hovercard=&p$b$8dd0fa8e90b5a8bdfb1771&&@另一只袜子&/a&
&/u&&/b&&br&&b&&u&个人分析,如有错误欢迎指正&/u&&/b&&br&&br&这涉及显卡底层输出图像信号缩放采用的算法问题。&br&为了方便,以题主举的例子为例,同时认为显示屏分辨率为(这样才能点对点显示FHD画面),而这个分辨率多见于笔记本,所以再假设这个显示屏是笔记本上面的。&br&&br&首先,不管什么情况,&b&只要4k显示屏在全屏显示,其接收到的图像信号一定是的,小于这个分辨率就会有黑边——笔记本屏幕的控制电路自身没有缩放画面的功能。&/b&&br&&br&为了消除黑边,现在都会采用显卡缩放输出来解决,比如NVIDIA控制面板中的“缩放模式”,可以由驱动程序控制;而在BIOS等驱动程序未加载的情形下,显卡会默认采用其中一种缩放模式。&br&&img src=&/v2-8d995ee1b0908474bbee148cefb4c0bd_b.png& data-rawwidth=&974& data-rawheight=&7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4& data-original=&/v2-8d995ee1b0908474bbee148cefb4c0bd_r.png&&&br&既然要缩放图像,就免不了要涉及缩放的算法&br&&b&现在NVIDIA、AMD、Intel三大公司的PC显示芯片,底层应该都是采用了双三次插值算法(就是PhotoShop里面的两次立方)&/b&&br&&br&这种算法的优点是可以消除因为放大带来的画面锯齿感,缺点是会导致图像锐度的损失,这里不细讲了,网上有很多详细的分析文章&br&&br&点对点显示相当于另一种缩放算法,简单粗暴,不损失图像锐度,但只适用于整数比例缩放&br&&b&(点击图片放大查看,ps里没有点对点放大,用200%邻近缩放代替)&/b&&br&&br&&br&&b&对于文字而言,双三次缩放带来的锐度损失就会导致图像一片模糊,惨不忍睹&/b&&br&&img src=&/v2-fda7effca43c047cc4d68_b.png& data-rawwidth=&999& data-rawheight=&5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9& data-original=&/v2-fda7effca43c047cc4d68_r.png&&&br&&br&&br&对于游戏这类完整画面为主的图像,双三次插值算法反而是最优选择之一,因为缩放后图像的锯齿感最弱;&b&同时人眼是盯着整幅画面观看,锐度的损失不会使人感觉很不舒服。&/b&&br&&b&(同样点击图片放大观看,左为200%邻近缩放,右为200%双三次插值缩放)&/b&&br&&img src=&/v2-df610ab6f92db1e888fa_b.png& data-rawwidth=&1522& data-rawheight=&7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22& data-original=&/v2-df610ab6f92db1e888fa_r.png&&&br&&br&双三次插值算法的这个特性,就是造成1080p画面缩放到输出时,文字一片模糊而游戏画面觉得挺不错的原因。&br&&br&当然,缩放是无法展现更多细节的,下图是游戏设置到4k分辨率的截图,明显比上面更清晰。&br&&img src=&/v2-b020acf96b041_b.png& data-rawwidth=&959& data-rawheight=&7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9& data-original=&/v2-b020acf96b041_r.png&&&br&&br&&br&下面上一组4K屏幕显示不同分辨率画面的实拍&br&&br&1080p分辨率下显示系统UI&br&&img src=&/v2-b1a614f5e5f78e32b803ac28e8fa24dc_b.png& data-rawwidth=&1357& data-rawheight=&8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57& data-original=&/v2-b1a614f5e5f78e32b803ac28e8fa24dc_r.png&&&br&&br&原始4K下和1080p缩放到4K的游戏画面细节区别(左4k,右1080p),明显左图更清晰,但右图看起来也不算难受。不过如果仔细看,会发现右侧“GROTTI”的文字已经糊了。&br&&img src=&/v2-75dbd0fde343c_b.png& data-rawwidth=&1801& data-rawheight=&5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01& data-original=&/v2-75dbd0fde343c_r.png&&&br&原始4K下和1080p缩放到4K的游戏文字细节区别(左4k,右1080p),明显可见右图文字边缘模糊有毛边。&br&&img src=&/v2-89e01a27dcad59c069026bcb9da18a92_b.png& data-rawwidth=&1853& data-rawheight=&5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53& data-original=&/v2-89e01a27dcad59c069026bcb9da18a92_r.png&&&br&&br&&br&总结一下:&br&(1)进行缩放时,显卡对图像输出采用的双三次插值算法会导致图像锐度损失,是模糊感的来源。&br&(2)人在观看静态文字时的视线集中度与观看图片/视频不一样,观看文字时视线和思维高度集中,图像锐度的损失在大脑中的反馈更加强烈,是文字模糊感比图片模糊感强的原因。&br&(3)点对点缩放的实现前提很苛刻,要求显示屏的纵向、横向分辨率必须是图像分辨率大于1的整数倍。实际应用场合中不可能始终保证这样的前提,所以显卡必须采用普适性更强的缩放算法。&br&&br&&br&&br&纠正题主一处错误:&br&&blockquote&但是在桌面使用4k分辨率时,某些游戏使用1080p分辨率的全屏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感觉就好像是把1080p的一个点映射到4k的四个点上了。&br&&/blockquote&桌面和全屏状态下的游戏分辨率永远是一致的,在游戏进入directx接管的全屏显示后,系统分辨率就会自动降低到1080p,(具体表现为你在全屏游戏和桌面之间切换,会有一个分辨率变换的过程。)这时候的缩放仍然由显卡负责,算法和缩放系统UI是一样都是双三次插值而不是点对点。
个人分析,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这涉及显卡底层输出图像信号缩放采用的算法问题。 为了方便,以题主举的例子为例,同时认为显示屏分辨率为(这样才能点对点显示FHD画面),而这个分辨率多见于笔记本,所以再假设这个显示屏是笔记本…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降低图片分辨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