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国家把俄国发动机技术私人发电卖给国家中国

俄为何始终不愿把顶级航空发动机给中国?竟因为中国不是“会员”
我的图书馆
俄为何始终不愿把顶级航空发动机给中国?竟因为中国不是“会员”
俄为何始终不愿把顶级航空发动机给中国?竟因为中国不是“会员”
【迷 彩 先 生 迷 彩 军 事 快 评 第 351 期】据俄罗斯航天署消息称:去年12月中旬俄罗斯向中国出售火箭达成协议,同时从中国购买俄罗斯发展航空飞机所需要的微电子元件。此前8月俄罗斯承认向中国出口RD-108发动机,RD-180火箭主发动机是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体(NPOEnergomash)是俄罗斯一家专门从事液体推进剂火箭设计生产的公司进行制造。其配有辅助发动机RD-107。RD-180发射时能产生约736KN的推力(真空下约942KN)燃烧时间为304秒,发动机仍然使用液氧和煤油,直径:高度:燃烧室数:4257s冲:燃烧时286s燃烧时间:130海平面比248kg海平面比冲:264s821kN力:真空比315s真空比冲:310s海平面推746kN海平面推力:RD-180火箭发动机真空推997kNRD-117火箭发动机真空推力:1,021.097kN 从单室发动机演变为采用泵压式的四室发动机,这样推力更大,同时减少了不稳定燃烧时带来的影响,其结构的改进实现了一个可靠的。通用的火箭运载系列,俄方分析了中国运载设备的现状,看到中国火箭主要使用和俄罗斯“质子”火箭相同的燃料,主要是庚基有毒成分。不久前中国宣布向纯生态清洁燃料过渡,首先考虑把煤油和氧气作为氧化剂,在未来还将考虑使用氢气和甲烷燃料。中国海南文昌新航天发射场计划只使用安全燃料。目前来说火箭发射技术水平最高的可能是俄罗斯,国内的火箭发动机同俄罗斯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中国长征五号火箭使用的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真空最大推力为1340千牛,真空比冲约330秒;YF-77液氧液氧发动机真空最大推力约为70千牛,真空比冲428秒。在主要的地面启动液氧煤油发动机中,YF-100性能仅仅超过了老式的RS-27、RD-107和Merlin等发动机,YF-77RD-181发动机可能适合中国正在制造的新型运载火箭。【迷 彩 先 生 迷 彩 军 事 快 评 第 352期】俄罗斯《消息报》4月8日称;俄罗斯暂时不能像中国供应火箭发动机,其原因是中国不是“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的成员国。目前有34个成员(”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要”是由美国等七个工业到过1987年建立集团性出口控制制度旨在防止可运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导弹和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及相关技术的扩散,) 俄罗斯于1995年加入,我国于2004年正式申请加入,对于俄罗斯的再次变卦!我国航天发动机技术是否真的需要俄罗斯?如果俄罗斯能顺利转让RD-180大推力火箭运载发动机,会快速提升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度和外层空间站开发的能力,然而历史事实证明,没有任何事能最终难倒中国。解决瓶颈只是时间问题。而早在2013年初官方发布的消息就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下属首都航天机械公司宣布启动“220吨级氢氧发动机”研究工作,该型发动机将用于中国航天重型运载火箭。
馆藏&2087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中国再次大量采购俄罗斯战机发动机 这发出的是什么信号?
导读:俄航空界的某位消息人士透露,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不久前与中方签署了对华出口AL-31和D-30航空发动机的新合同,北京将在3年内获得上述两种型号的发动机各约100台。据俄罗斯《导报》网站10月25日报道,俄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专家副主任康斯坦丁·马基延科估算,如此规模的合同,其金额将接近10亿美元。自上世纪90年代起,俄便开始对华提供AL-30发动机,最初是安装在苏-27和苏-30上,自2000年以来,它们也开始服务于国产的歼-10战机。自1992年以来,俄罗斯一共对华出口了273架苏-27和苏
俄航空界的某位消息人士透露,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不久前与中方签署了对华出口AL-31和D-30航空发动机的新合同,北京将在3年内获得上述两种型号的发动机各约100台。据俄罗斯《导报》网站10月25日报道,俄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专家副主任康斯坦丁·马基延科估算,如此规模的合同,其金额将接近10亿美元。自上世纪90年代起,俄便开始对华提供AL-30发动机,最初是安装在苏-27和苏-30上,自2000年以来,它们也开始服务于国产的歼-10战机。自1992年以来,俄罗斯一共对华出口了273架苏-27和苏-30,其中有105架苏-27是在中国境内按许可证组装的。据俄专家分析,中国此次进口的AL-31或将用于替换解放军中尚在服役的俄制战机的旧有发动机,并安装在国产新战机上。在和平年代,性能更可靠、寿命更长的俄制发动机对于执行任务、进行训练最合适不过。至于D-30,轰-6K和运-20的计划产量皆超过百架,它们目前主要倚仗俄制发动机。 猛然看到这个信息,很多人都会感到无奈和感叹,知道这个消息对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工业来说意味着什么。但仔细来看,这份合同是指中国将在三年内采购AL-31和D-30航空发动机各约100台,平均到每年只有33台,因此比起前些年每次数量超过百架是大大降低了。而中国采购的俄制苏-27和苏-30总数是273架,它们装备的AL-31F发动机总数就是546架,如果按照十分之一的比例替换老旧发动机,那么每年也至少也需要55架。而这还没算那些使用俄制进口发动机的歼-11B、歼-10A、歼-15等机型,其中那些早期生产的歼-11B和歼-10A的部分也应该到了换装新发动机的时候了。由此来看,中国在三年内进口100台AL-31,很可能只是维持老机型的换发而已。 另外,从中国新型战机的生产来看,目前可谓是全面开花,除了最初的歼-11B和歼-10A外,正在逐步扩大产量的使用AL-31系列的还有歼-11D、歼-15舰载型、歼-16、歼-10B,以及刚要量产的歼-20,按产量它们每年需要的发动机数量可能不会低于200台。如果全部使用俄制发动机,那么,以现在的进口数量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更多的国产机型毫无疑问正在装备国产涡扇-10A发动机。从很多图片来看,虽然暂时一些国产机型还不能完全离开进口发动机,但大多数确确实实正在使用国产发动机。而适当进口一部分发动机,主要是为那些原本就装备进口发动机的老机型换发使用,而更新的机型基本不太会考虑装备新发动机。这同D-30KP2不一样,这种发动机中国正大批装备到运-20和轰-6K上,主要是因为涡扇-18还没完全定型,而迅速崛起的中国对于两种机型的急需已到了迫不及待的程度。 通过上述分析,很明显,国产发动机正在逐步撑起国产战机的大梁,甚至目前歼-20也在试验涡扇-10A发动机。其实,中国为了追赶世界先进军用发动机水平,刚刚在年初成立了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目的就是努力打造“中国的通用”、“中国的罗罗”和“中国的土星”。虽然曾有俄罗斯专家预言说,中国的军用航空发动机离不开俄罗斯,未来10-20年内都将是这样。但是,根据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的规划和目前涡扇-10A、涡扇-15、涡扇-18、涡扇-20等发动机的进度和发展状况来看,这一说法肯定是站不住脚的。这次进口俄制发动机并非说明国产发动存在问题,反而从数字中透露出国产发动机正在成为主力的信息,也许俄罗斯的好梦快要醒了。(军评陈光文于)
热门评论2楼8楼希望你把“中共吹牛”这个“非常有价值”的情报卖出去!不知卖的价钱会不会比你发这个帖高……俄罗斯再次变卦:不向中国出口运载火箭发动机
导读:据俄罗斯卫星新闻报道,据俄罗斯航天署消息称,俄罗斯暂不能向中国供应火箭发动机,原因是中国不是“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的成员国。&ins class=sinaads sinaads-done id=Sinads49447 data-ad-pdps=PDPS data-ad-status=done data-ad-offset-left=0 data-ad-offset-top=0 style=display: overflow: tex
据俄罗斯卫星新闻报道,据俄罗斯航天署消息称,俄罗斯暂不能向中国供应火箭发动机,原因是中国不是“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的成员国。 此前,俄罗斯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在2015年8月时曾表示,中国计划从俄罗斯购买RD-180火箭发动机。随后他还表示,俄火箭发动机对华供货合同或将在12月中期俄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访华前备好。俄罗斯《消息报》援引俄罗斯航天署新闻局消息称,“中国不是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的成员国,因此要组织火箭制造业领域的合作必须建立可靠的法律法规基础。当中应对导弹技术维护和不扩散的双方责任做出规定。俄航天署与中方同行们就很多领域建立了工作小组,而且我们正在寻找解决办法,有可能年底会有结果。”
俄航天署还表示,“目前谈论供应火箭发动机和实验设计局的合作还为时尚早,首先这一领域的合作必须是合法的。”
据报道,“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是美国等西方七个工业大国于1987年建立的集团性出口控制制度,旨在防止可运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导弹和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及相关技术的扩散。目前共有34个成员国,俄罗斯于1995年加入该制度。俄为何不卖中国火箭发动机却卖给美国 内幕惊人
热门评论15楼国产的俄媒傲慢称:没有俄国把压箱底十大技术卖给中国 中国能成强国?_中国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俄媒傲慢称:没有俄国把压箱底十大技术卖给中国 中国能成强国?收藏
【鹰眼图说军事 编者按】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先后从俄罗斯引进了多种先进航空发动机,从大推力的D-30系列、AL-31系列,到中小推力的RD-33/93系列,俄罗斯的发动机几乎支撑着中国军用飞机动力的“半边天”,一些俄国媒体甚至刻薄地形容,“中国空军的翅膀是俄罗斯提供的,没有俄罗斯生产的发动机,中国空军又如何起飞呢?”今天,我们在这里回顾23年来,中俄双边军贸交流的风风雨雨,和大家共同探究那些在中俄军贸中鲜为人知的故事;来共同思考中俄军贸给中国的国防技术进步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下面,我们列举了十个对中国国防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中俄军事技术引进案,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将对中俄军贸关系的发展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20年来,通过向俄罗斯引进一系列先进战术导弹技术,中国的国防工业借助俄罗斯智力资源,大幅提高了自身在战术导弹领域的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一些西方媒体认为,正是这些技术输出让中国落后的导弹技术得以突飞猛进,实现了20年或整整两代的技术提升,一些俄罗斯媒体认为,“如果没有这些导弹的引进,中国的同行还在黑暗中继续艰难的摸索”。必须指出,中国空军、海军和陆军的一系列现代化作战能力都是由俄罗斯导弹实现的、奠定的甚至是开创的。比如X-31让中国首次能够多批次在空中打击敌方防空雷达目标,又比如引进S-300远程防空导弹让中国的地面防空能力和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在此之前,中国地空导弹部队的主力是几十年前的红旗-2。
一、采购上百台D30和AL31发动机 给中国战机“插上翅膀”据俄罗斯航空杂志《Take-off》报道,2011年,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与中国签署的D-30KP-2发动机供应合同,俄罗斯NPO“土星”公司已经陆续向中方交付发动机。日在雷宾斯克,中国代表正式签收首批12台发动机。年间,合同签订的184台D-30KP-2将陆续交付中国。2012年底前第二批发动机预计将交付中方,2013年预计交付60台,而2014年计划交付72台。俄罗斯专家认为,中国或将现役伊尔76MD运输机装配全新D-30KP-2涡轮风扇发动机。20世纪90年代,中国曾引进18架伊尔76MD运输机,随后将一些改装成KJ-2000预警机。而中国采购的D-30KP-2发动机也将主要装配在中国自主研发的运-20重型军用运输机上。由于中国企业无法生产出拥有必要功率和使用寿命的航空发动机,北京一直在不断地从俄罗斯进口军用航空发动机。在2005年,中国便曾斥资2.38亿美元购买了100台俄制RD-93发动机。除此之外,中俄还曾签署了有关提供多达500台AL-31航空发动机的框架协议。中方还曾表示,准备从俄进口1000台推力更大的改进型发动机。
二、传说中的“934工程”让中国拥有了现代化陆军BMP-3M是俄罗斯生产的第三代步兵战车,具有火力猛、机动性能优异和防护能力强等特点,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步兵战车之一,其配备的一门100毫米2A70型半自动线膛火炮号称“屠夫的镰刀”,是世界上步兵战车携带口径最大的火炮,被西方媒体称为“恐怖”兵器。图片中,我军高层领导正在了解俄罗斯BMP-3M型步兵战车的技术特征。中国的决策层认为BMP-3M步兵战车优异的性能对提高中国装甲战车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随即开始技术引进,这就是我军ZBD-04式步兵战车的由来。
根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从俄罗斯有针对性地引进了一系列先进的陆军装备技术,其中包括引进俄罗斯BMP-3M型步兵战车技术、T-80U坦克技术、2S19自行榴弹炮、道尔-M防空导弹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引进项目通常被媒体统称为“934工程”。
活该,谁让俄罗斯卖的?自己傻逼怪别人?
三、引进“龙卷风”火箭炮是提升我军集团军级压制火力的一次革命据外国媒体报道,中国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引进俄罗斯9K58型“龙卷风”火箭炮系统,至2004年,终于设计定型了我军自己的“龙卷风”,它就是大名鼎鼎的PHL-03式300毫米远程火箭炮。9K58“龙卷风”火箭炮是俄罗斯研制的一种300mm多管火箭炮,由于射程远,齐射时间短,能快速撤离发射阵地,生存率较高。该火箭炮是第一个在火箭弹上装备控制系统的武器平台(在主动段按距离和方位修正飞行弹道),与无控火箭弹相比,弹着点密集度提高一倍,射击精度提高两倍。
四、引进9M311导弹让中国的野战防空技术突飞猛进还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先后引进了4艘俄罗斯“现代”级驱逐舰,随该型舰艇,我国还引进了多种配套导弹技术,其中,9M311导弹可能是最不起眼的了,但是,它却使我国的野战防空导弹技术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我国在引进9M311导弹技术之后,发展了FK-1000野战防空系统。相信不远的将来,一种源自9M311导弹的新型防空武器将会出现在我军35毫米自行高炮的炮架上。
五、引进“施基利”导弹 让中国海军第一次拥有区域防空能力上世纪90年代末,在中国上海的老江南造船厂靠泊码头,人们看到了两艘崭新的新型水面舰艇,它就是052B型导弹驱逐舰,它所携带的防空导弹就是从俄罗斯进口的“施基利”导弹,而和它一同带来的,是中国海军第一次拥有了区域防空能力。“施基利”是一种全天候多通道的舰载中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可以担负舰艇和编队的防空作战任务,主要拦截目标是轰炸机,歼击轰炸机,攻击机,直升机和各类反舰导弹。外国媒体普遍认为,中国引进的“施基利”导弹系统为9M38M2型,是该系列导弹比较新的型号。据有关资料介绍,“施基利”导弹武器是对付全方位来袭的各种空中威胁的有效武器,在所有舰载中程防空导弹武器中费效比很高。目前,“施基利”系统在“现代”级驱逐舰前后各配置一座24枚导弹的弹库和类似美国发射“标准-1”导弹的MK13单臂倾斜发射架。
总结:引进俄罗斯战术武器让中国第一次接触到了俄制现代化战术武器的设计理念,让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有机会深入了解俄制武器技术的精髓,让中国军队几乎全盘掌握了俄制战术武器的全部机密,也让中国的国防工业进行了一次集体“吸氧”和“头脑风暴”。正是伴随着对俄罗斯先进技术的大规模引进,中国的国防工业“开了窍”,甚至“开了挂”,帮助我们在短短二十年就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导弹武器强国。回顾中国引进俄罗斯导弹武器的历史,让我们看到中国这个学生的空前强悍,也让我们看到俄制武器对中国国家安全的至关重要。
载人航天项目也帮了不少忙
然而,风水轮流转,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死在沙滩上……
小国不敢打怕谴责,大国不敢打怕核武器。 纠结
慈父德光,孝子敬塘
人家说的没错
又不是没掏钱,买卖而已,你情我愿的事,有本事你别卖啊,又没人拦着你
哟哟哟,不是我们的四大发明,俄国人现在还在吃翔吧,还反过来咬主人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国是什么国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