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锐龙1400玩游戏怎么样占用率低就是比较好的咯,锐龙与牙膏厂选哪个

【AMD产品介绍】_AMD原创文章_AMD使用评测_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
08-14 17:55
08-11 18:00
08-11 08:00
07-21 12:30
07-01 19:52
06-22 10:31
06-14 13:37
05-12 15:14
05-04 11:31
04-28 13:15
03-28 18:48
03-27 16:53
03-06 17:37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忘记密码?牙膏厂很受伤 锐龙处理器引发的一场血案_网易手机
牙膏厂很受伤 锐龙处理器引发的一场血案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牙膏厂很受伤 锐龙处理器引发的一场血案)
关心科技行业的网友上周到现在肯定被AMD刷屏了,全新的锐龙Ryzen处理器一扫多年的颓势让AMD重新回到了舞台中央。相信大家也看过了我们和友媒的锐龙Ryzen首发评测,通过测试我们看到3999元锐龙 Ryzen 1800X已经可以在性能上战胜售价两倍于它的Core i7-6900K。一时间无数网友们就彻底兴奋了起来。一场由锐龙处理器引发的网络血案正在发生在老对手Intel的身上。给受害者默哀一秒钟之后,我们怀着欢乐的心情来用讲故事的方式让你看懂究竟发生了些什么,顺便展示下我们亲爱的网友横溢的才华。(本文脑洞较大,未成年人请在家长陪同下观看)一场血案正上演:很久很久之前,这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条“CPU大街”曾经住着好几家互相看着不顺眼的邻居在做着生意,随着时光流逝,慢慢地就剩下了两家大厂还在坚持。一家喜欢以“龙”为名,被称作“龙厂”,一家善于“挤牙膏神功”也就顺理成章被称作“牙膏厂”。(指的是谁就不用小编解释了哈!)& &&单纯善良、造福百姓、童叟无欺的“龙厂”被隔壁“牙膏厂”欺压挤兑多年,从占上风一直落到了被“默秒全”,于是开心的“牙膏厂”没有了威胁,开始了一心一意的挤牙膏卖牙膏生涯,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富足。就当“牙膏厂”以为整条大街都属于自己而心满意足数着钞票时,它或许想不到,一场血案正在一步步靠近。图片来源见水印终于在某年的某一天,“龙厂”得到了一本叫做“锐龙神功”的武林秘籍,忍辱负重外加卧薪尝胆五年后,潜心苦练成为了“七段”高手,三下五除二将身价高昂的“牙膏厂”打了个七零八落。倒在血泊里的“牙膏厂”甚至还不知道发生了些什么。引得围观群众惊呼连连。围观群众站队忙:图片来自@显卡吧的那些事&这场血案发生之后之后,围观群众很快分为了三个阵营,互相争论不休个个都觉得自己很有道理。1.“龙厂”威武,热烈庆祝牙膏厂霸权终结,买买买。作者未知 &2.喜闻乐见“龙厂”能重回战场,希望被打的很惨的“牙膏厂”可以多挤点牙膏,最好牙膏能便宜点打个折,要是能白菜价就更好了。&&3.虽然被打倒,但从某个角度来看“牙膏厂”会仍然是霸主,反杀就在顷刻。不管心里怎么想,围观群众都不得不承认“牙膏厂”这次确实被狠狠暴打了一顿。这绝对意味着一个闪闪发光的新时代就这么来了!后续剧情咱们搬好小板凳静静等待吧。番外:&&&&那么现实中网友们对这场PC行业久违的腥风血雨是怎么看的呢?特地在微博上转了几圈,找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先来看看最近有点烦的牙膏厂官微,它像往常一样最近发了这样一条微博:结果总少不了成群结队的打脸党:官微回复:热心网友当然不会忘了AMD手中即将发布的的Vega显卡,于是也顺便关心一下隔壁的“核弹厂”:黄厂长你的快递网友发言节选:&&&&@硬哥:性能更高、功耗更低,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不仅仅是桌面级市场,Ryzen将在笔记本平台更加如鱼得水,在服务器市场也将收复失地。牙膏厂该换一支新牙膏了……Ryzen 7 1800X的亮眼表现让i7-6900K黯然无光,但这仅仅是个开始。架构效能的提升意味着Ryzen中低端产品的表现也非常值得期待,更高频率的4核8线程Ryzen 5系列能否对4核i7构成威胁呢?让我们拭目以待。(这个网友有点熟)&&&&@MebiuW&我觉得首批上市的Ryzen还不是AMD最可怕的武器,最可怕的还是后续的APU版。。。Ryzen应该(95%的可能度)可以回归和Intel正面肛的水平了,换句话说就是回到了那个AMD了,然后GPU市场只要咬住Nvidia,不那么被动(落后别超过一代),那还是很看好AMD的……Intel的GPU,已经不想多说什么了 ?@大脸猫同志:Intel一到贴吧,所有水帖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Intel,你的cpu又被Ryzen爆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找两组水军,要一排小白。”便排出九毛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 “你一定又盘算着挤牙膏了!”intel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我们前天亲眼看到你拿超频的6800K带2400内存去做评测,被Ryzen1700默频带2133内存吊着打。”Intel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 条绽出,争辩道,“睿频到3.8不能算超频!……主板先动手的事,能算超频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单核高频”“功耗高点没事”,什么“架构做工”“缺少指令集”“通道数”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吧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三星售后服务中心:Ryzen让许许多多的人重新燃起了DIY的热情!就连许多已经成家立业afk的大叔们也入了一颗1700把玩把玩!就凭这点我永远站按摩店这边!我想起了巴顿核心的辉煌!我的第一颗Athlon 3200+!我想起了我的默电超1.3g的7850!不变的斗士精神! ?
&&&&@薛定饿了猫了个咪:锐龙AMD Ryzen7处理器一出,这下你们谁还敢说i3默秒全,i5轰成渣?怕是i7-6950X都瑟瑟发抖吧。(小编:这个暂时还没有。)■
参考报价:¥2499
本文来源:PCPOP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关注京东
◇客户服务
用户数:36912|帖子数:17141
& & 不知道各位值友们有没有听说过摩尔定律……& &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来的。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节选自百度百科)& & 嗯,这就是摩尔定律,记得第一次听到摩尔定律的时候是在小学电脑课上,当时傻傻的以为,电脑每过18个月就会性能翻倍=……直到初中的时候才弄清楚……是能买到的性能翻倍……& &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来的,然而滑稽的是,英特尔这几年并没有为消费者们遵守摩尔定律……从2012年底开始,AMD在CPU上逐渐沉寂,牙膏厂的头衔就一直随着英特尔走到了今天。比如日发售的7700K处理器与日发售的6700K处理器相比,发售相差接近17个月,而性能提升不足10%,并且7700K同期价格要贵6700K接近10%……别说摩尔定律……连性价比都没提高……& & 当然,话说回来……在对手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英特尔真的有“进步”的必要吗…… 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因此许多DIYER咬牙切齿恨铁不成钢,迫切的期待着有一天AMD能够翻身,然后……去买降价的INTEL……& & 现在AMD RYZEN 7系列的发布了,网络上各种跑分戏谑甚至两倍于RYZEN售价的INTEL CPU,因此部分INTEL CPU的价格也开始有所松动,然而这些期待AMD翻身,然后去买INTEL的朋友们,在看到这些RYZEN处理器翻身评测后真的还会去持币观望INTEL吗?& & 就在上个月初,我把自己的4790K+Z97平台升级到了7700K+Z270平台……接着月底参加了这次RYZEN处理器的预售,那么我是否会后悔升级了7700k吗?开箱展示1、锐龙 AMD RYZEN 1700X◢&& & 下面这个就是RYZEN 1700X处理器包装盒的正面,外层是硬纸壳,材质应该是瓦楞纸,十分简洁,锐龙LOGO占了主要版面◢& & 背面介绍了产地、认证、维保等信息◢& & 想必包装的设计重点可能都在锐龙的LOGO,所以只有通过这个标签来判断包装内CPU的型号,当然1700包装中有风扇,盒子更宽大,有经验的人也可以一眼看出,但是1800X和1700X不看这个标签,基本上是分辨不出的。◢“其中包含一个AMD RYZEN处理器,安装说明以及保修信息”◢& & 为RYZEN 1700X本尊开了一个小窗,透过这个开孔,可以看到CPU产地的信息,现阶段一般1700多产马来,1700X多是MADE IN CHINA◢& & 1700X(及1800X)包装盒是被瓦楞纸撑起来的,没有风扇,需要自行购买。因此我觉得在天猫AMD旗舰店购买1700X的客户可以加1元送散热器算是个贴心、用心的活动◢& & 和以往的AMD处理器一眼,CPU、说明书、贴纸都单独装在了一个小盒子中,但是这次锐龙的贴纸质量比以往差一些,没有什么质感◢& & 锐龙本尊外观上与以往的AMD处理没有什么区别,金属保护盖子面积几乎沾满整个CPU,RYZEN 字样非常显眼,PCB基板相对于7700K要更一些◢& & 针脚的设计我觉得应该摒弃,不小心就会弄到,以至于拿着、安装都要小心翼翼,弯角断针惨案比比都是◢& & OK,CPU 开箱就暂时先看到这里,下面我们来说说主板。2、华硕 PRIME B350-PLUS 主板& & PRIME B350-PLUS包装设计沿袭了PRIME B250-PLUS的风格,以红黑配色为主,主打五倍防护◢& & 打开包装盒,主板直入眼帘,附件除开挡板与两根SATA线外就只有说明书与安装光盘◢& & PRIME B350-PLUS 版面设计与包装盒上的风格类似,都是红黑配色。从板子上看,PRIME B350-PLUS 是ATX设计,支持4条内存(最高DDR4 3200 64GB双通道内存),两条PCI,四条PCI-E(其中3.0 x16 1条,2.0 x16 1条,x1 2条)支持AMD Crossfire,一个M.2的接口(支持NVME)◢& & PRIME B350-PLUS提供了USB2.0、3.0、3.1接口各两个,视频接口支持VGA/DVI/HDMI(这个估计是给APU准备的),音频支持Realtek? ALC 887 8 声道,保留了PS2接口,并支持千兆以太网◢& & 8PIN的CPU供电接口与CPU供电部分的散热片◢& & 虽然是数字供电,但4+2项供电让我这个想超频的人瑟瑟发抖,不过B350主板供电水平普遍如此,那么性能如何,各位可以拭目以待◢& & 关于新的AM4接口,看上去和AM3,FM2貌似区别并不大,卡口也类似与之前的设计类似◢& & 在CPU接口的左下角,纽扣电池的下面,我们可以找到支持RYZEN 7 1700原装RGB风扇调色线的4针接口,在接好这个根调色线时,通过华硕的AI SUITE3软件可以实现 1700 原装风扇的调色◢四个内存插槽◢& & 这个看似是南桥散热片,其实RYZEN是同时集成南北桥的,所以这个下面并非南桥。在这个散热片旁边,是B350支持了6个SATA接口◢& &&唯一的M.2接口,支持110mm长度的SSD,通过x4PCIE传输,速度可达32Gbps◢& &&在两个长一点的PCIe插槽的卡口位置有LED的设计,卡口也做成了透明的,方便透光◢& & EZ Flash 3,Fan Xpert 2+,Ai suite 3,这三个都是华硕特有的软件技术,方便玩家超频、更新BIOS与平衡散热系统的性能和噪音◢& & 主板的左下侧有一条LED灯带作为音频系统的分割线,这条分割线主要起隔离与装饰作用,在AI Suite3软件中可以设置成常亮、呼吸、关闭三种状态,但是音频输出的效果确实一般,对比我的Z270F GAMING来讲,效果差了不少◢在主板的最下方有前置音频接口,CMOS重置、报警音接口,USB 3.0、2.0 前置接口等等◢& & 华硕PRIME B350-PLUS上手之后,明显可以感觉到做工属于比较好的水平,焊点饱满,板材厚实,并结合华硕多项软硬件技术为卖点,虽不支持华硕自己的AURA SYNC,但是至少主板上有流行的LED设计,也支持1700 CPU原装风扇的RGB调控,在光效方面还算到位,在板面的设计会略为简单,可是相比其他同级别的主板来说,并不显“寒酸”。3、芝奇 Trident Z RGB DDR4 GB*2 内存套装&& & 这款内存在2月中旬预售的时候我买了两套,一套给了7700K,一套留给了RYZEN,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出镜了,我就不再做过多的解说,市面上支持RGB的内存非常的少,而且这款内存适配ASUS的AURA SYNC光效系统,所以价格是有些贵,不过对于喜欢“光污染”的朋友还算物有所值◢&& & DDR4 3000 C15 内存,一开始我还是担心B350主板的支持,但是实际使用中可以到2933频率没有问题,只是有一点小瑕疵,这个我们等会上机了再说◢& &内存表面覆盖的是很厚的拉丝工艺金属散热片◢& & 三大件到这里介绍完毕,马上开始上机测试。上机体验补一张上机前的“全家福”◢& & 即将登堂入室的 锐龙 AMD RYZEN 7 1700X处理器◢& & 锐龙已就位◢& & 内存最后装也可以,有时候装早了会优点碍事◢& & 建兴T10我也买了两块,一块给了7700K,一块给1700X◢& & 将硅脂抹匀,准备安装散热器◢& & 酷冷冰神G 240 是目前为数不多原生支持AM4接口的水冷散热器之一◢& & 冷头使用的是铜底,但不是镜面,而是类似拉丝工艺,但是之前在7700K上使用冰神G120的情况来看,貌似没有什么影响◢& & 在安装散热器的时候,建议左右扭动一下,让硅脂更加均匀,然后先稍微拧紧一边的卡口螺丝,然后再拧另外一边的,两个都拧好了,再交替拧紧◢& & 鉴于这种卡口的特性,不建议死拧,总觉得拧过头,螺丝会崩出来,要么卡口会断掉,要么……主板会弯……◢& & 机箱使用的是追风者的PK515E,看上它两侧板荷叶设计,方便拆卸,不需要拧螺丝◢& & 追风者PK515E随箱附带了3个14cm的白色扇叶风扇,前面板两个,后部一个◢& & 全身金属才知,前脸要是红金涂装的话,还真有些像钢铁侠◢& &&主板水冷上机◢& & 显卡是ROG STRIX RX480-O8G-GAMING,其实应该用我去年买的影驰的GTX1070 GAMER的,但是为了3A平台,就把RX480从7700K平台上拆了下来◢& & 为了RYZEN,我买了带监控功能的海盗船RM850i,这款电源是金牌全模组(模组线真心硬…… ),可以通过专用的软件实时对功率进行监视◢& & 两块三星850EVO 250G硬盘◢& & OK,安装完毕,关闭侧板◢& & 我将机箱自带的两个前置14CM风扇挪至了机箱顶部辅助排风,水冷排用前后双风扇(四风扇两个酷冷Airbalance 120,两个TT RIING12)的形式来加强散热,事实证明散热效果还是挺不错的,只是噪音有点大……◢& & 装机完毕,回归我的暗影桌面……怎么样,效果不错吧◢& & 接下来就要进入性能测试了,在性能测试对比等项目开始之前,我要再与准备购入锐龙处理器的值友多啰嗦几句,可能各位值友有所耳闻,这次RYZEN的首发其实并不顺利,很多主板都翻了车,并不是说硬件不行,而是BIOS BUG重重,以至于各种问题,所以建议各位在开机之前先去自己的主板的官网中找到最新的BIOS ROM,然后下载下来放在U盘里面以备在第一次开机装系统之前,先把主板BIOS更新一番,这样可以避免许多头痛的问题出现。& & &就比如我的华硕PRIME B350-PLUS主板,更新了三版BIOS后,基本的稳定性、超频性能都有了一定的保障,但还有一些瑕疵,依然需要等待后期的BIOS来修正◢& & 进入BIOS之后直接进入EZ MODE,用过华硕主板的值友,上手这款B350-PLUS的BIOS就会比较简单,EZMODE页面上都是常使用的选项◢& & 如果使用的是高频内存,就可以先把内存的D.O.C.P(类似XMP)设置到Profile1,但因为BIOS的特性,即使设置了D.O.C.P.也不会真正工作在最高频率上,就比如我的DDR4 3000内存,设置了D.O.C.P.只能工作在2933的频率上◢& & 然后是风扇的调控,支持PWM和DX手动曲线调整,还算方便,我一般直接选择安静模式。这个功能在华硕的AI SUITE3软件中也有,其实进入系统后通过AI SUITE3也是可以的◢& & ZMODE 模式中可以调试的项目有限,所以玩家大部分时间还是需要按F7进入高级模式来进行详细设置,其中超频选项同样可以进入系统后通过AI SUITE3进行设置◢& & 在“工具”页面中可以找到“华硕升级BIOS应用程序”选项进行BIOS升级◢& &&高级模式超频并不太适合普通玩家,所以回到EZ MODE模式中来,如果你想简单的提升系统性能,可以使用“EZ系统调整”功能,“一般”模式就是默认状态◢& & “华硕最优化设置”是主板自动为用户超频至3775MHz◢& & “省电模式”可以通过降低CPU的主频和电压来达到省电的目的◢& & F10保存应用结果重启。◢& & &华硕的BIOS能适合新手,也可以在高级设置中找到更多多得选项来满足玩家得需要,操作设置都比较方便,那么超频起来到底如何呢?& & 写到这里,我也就不卖关子了,事实说明,华硕PRIME B350-PLUS在支持1700X超频上是没有问题的,至少在短时间内是没有问题。我的1700X 在1.25v的电压下可以稳定运行在3.8GHz,1.375v的电压下稳定运行在4.0GHz。按道理说离AMD的1.55v安全电压还是有一点距离,但是无论如何加点电压,我的1700X 也无法稳定运行在4.1GHz及以上频率,系统可进,但是运行测试黑屏,需要重启。一开始我以为是我的1700X体制问题,但是我和几买了RYZEN处理器的朋友交流之后得知,普遍1700X都上不了4.1GHz,所以我觉得,出于某种原因,要么是AMD限制了1700X的超频,要么是主板厂商限制了1700X的超频。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超频呢?& & 下面我就用我的实测数据来为各位解释这个问题。& & 这次测试不光是1700X,还有7700K的加入,下面我会通过这两个CPU默认、超频等多个状态下测试的数据来进行纵横对比。& & 左侧是RYZEN 1700X平台,右侧是7700K平台◢& && & 详细配置对比◢& & 由于篇幅的原因,测试截图就不再做展示,我把几种频率的测试结果汇总与各位分享。本次测试,Ryzen 1700X 将工作在全默认、CPU默认+内存D.O.C.P.(2933)、1.25v+3.8GHz+D.O.C.P.(2933)、1.375v+4.0GHz+D.O.C.P.(2933)共计4种状态,i7 7700K将工作在CPU默认+XMP(3000)、1.38v+5.0GHz+XMP(3000)共计2种状态,总共6种状态的跑分与功耗对比。1、跑分、跑帧测试CPUZ跑分对比◢& & 其中单核部分跑分最强的是5GHz频率的7700K,达到了X 4.0GHZ的跑分不到2300,但比默认频率(4.2~4.6GHz)的7700K几乎持平。下表中3.8GHz的1700X跑分与其默认状态无论单核还是多核差别很小,只有在4.0G的频率时才会提升较大。多核性能,无悬念的超越7700K很多,8核心的优势尽显。鲁大师跑分对比◢& & 鲁大师跑分是喜闻乐见的,记得很多主播在直播锐龙测试的时候,弹幕中都有观众频繁呼唤鲁大师……作为电脑界的国民男神,虽然测试跑分保证受争议,但是在我眼里,其跑分还是可以反映出硬件性能的,就比如下图,很明显体现了频率增加带来的性能提升。3DMark TimeSpy CPU分对比◢& & 跑分截取自3DMark TimeSpy 的CPU得分,1700X依旧全面领先7700K,1700X超频带来了1000多分提升。国际象棋 跑分对比◢& & 国际象棋中,我分别测试了单线程,8线程与16线程,首先单线程、8线程测试中,1700X不敌7700K,单线程最大落后1000步之多,8线程普遍程落后近4千步,8线程跑分中5G的7700K,接近全默认的1700X平台的16线程的跑分(相差仅1000多步)。由于7700K只支持8线程,所以无法与1700X在16线程的跑分中一决高下。1700X在超频之后,其性能提升非常明显最大有3000步的差距。整体来说,1700X性能还是优于7700K。P.S.有消息撑国际象棋对超过12线程的处理器支持并不好……CINEBENCH R15跑分对比◢& & 这项测试,7700K 在单核与OPENGL下依然占有优势,并且OPENGL跑分大幅领先1700X。所以从这里的跑分对比来参考售价,锐龙定价还是出于合理的水平,当然,多核性能依然远远超越7700K,并且,超频所带来的提升也相当明显。《魔兽世界》跑帧对比◢& & 为了避免误解贴出这个跑帧成绩的本意,我觉得有必要声明一下。& & 首先《魔兽世界》这款游戏对AMD、多核CPU支持不好是众所周知的,,之所以我要测试就,是因为想看看锐龙的多核会与号称单核性能“无敌”的7700K产生多大差距。其次,我并非只测试了《魔兽世界》这款游戏,例如我在《守望先锋的》测试中发现,同样特效与游戏环境下(极高+100渲染@分辨率,自定义直布罗陀人机防守战),7700K与1700X无论何种频率测试下来都是平均75±3fps,频率影响并不大。其实网络上对1700X的游戏性能测试有很多,依赖单核的游戏(或特效)的普遍7700K更好,依赖多核性能的游戏(或特效)的1700X表现更好,不过分依赖CPU的游戏(或特效)两者相距并不大。因为网络上锐龙的游戏测试多倾向于单机,所以我在测试了多款网游之后,选出《魔兽世界》的跑帧成绩来为各位阐述以下观点:& & 1、在魔兽世界中,1700X可以通过超频显卡输出更高的帧率,单依然不敌7700K,游戏并未让它于显卡的性能得到全部的释放;& & 2、现在像《魔兽世界》这类的游戏急需对锐龙进行针对优化,以提高游戏中的硬件效能;& & 3、锐龙处理器应该被理性对待,INTEL 目前的CPU虽然在锐龙的攻势下劣势已定,但并非一无是处。2、跑分测试中对应最大整机功率对比& & 声明:由于测试中AMD平台比INTE平台多了3面14CM风扇、一块硬盘、以及一个水泵,所以以下整机功率横向对比意义不大,若非要横向对比需要自行算出多出来硬件的功耗,然后在RYZEN平台功率中减去多出来的功耗(我估计是20-30W左右)。CPUZ整机最大功耗对比◢CINEBENCH R15整机最大功耗对比◢Time Spy CPU 测试阶段 整机最大功耗对比◢国际象棋跑分整机最大功耗对比◢鲁大师测试整机最大功耗对比◢《魔兽世界》跑帧测试整机最大功耗对比◢& & 在以上图表中,7700K看上去功耗表现普遍好于1700X(TDP 95W),但是如果减去多出来的功耗会发现,RYZEN 的功耗表现其实并不输7700K(TDP 91W)平台。测试的过程中,我会通过CPUZ来监视CPU的频率,1700X在默认状态下,某些测试中会自动加速到3.9GHz,某些测试中则只有3.5GHz,7700K则普遍4.6GHz。7700K在超频到5GHZ @1.38V之后,整体功耗提升在30~50W之间,1700X提升至4.0GHz @1.375V之后,整机功耗提升同样在30-50W之间。总结& & 通过开箱上机以及最后的简单测试,详细各位看官已经对1700X有所了解了,最后我总结一下,以及谈谈我自己的感想。& & 首先利用B350对1700X进行超频,只要电压符合要求,我并没有发现任何不稳定的情况,若利用华硕的AI SUIT3软件(或者BIOS)将&VDDCR CPU LOAD LINE CALIBRATION&,&VDDCR SOC LOAD LINE CALIBRATION&调至极致(EXTREME),&VDDCR CPU POWERPHASE CONTROL&调至极致(EXTREME),电压低至1.32v都可以稳定在4GHz过所有测试,只是4.1GHz无论如何都无法正常运行。& & 所以考虑到整机成本选择B350,但依旧想超频的朋友,可以放心的去超,只是说耐久度是否能达到同级X370一样水平,就需要时间的检验了。& & 那么为什么要超频使用呢?& & 目前来看1700X对于日常办公、影音等环境的使用性能是过剩的,无需超频,但绝大部分购买1700X的消费者必然是有更高的数据处理要求,比如渲染与大型单机游戏。之前通过测试可以知道1700X在超频之后(4.0GHz)的提升十分明细,理论上性能逼近动态扩频之后1800X的性能,两者售价相差接近1000元,超频无疑大幅提升了1700X的性价比(其实1700超频之后的性价比更高),但需要承受的是功耗的提升与潜在的不稳定性。& & 功耗玩家普遍都不在乎,重点在不稳定性。所以推荐将1700X 稳定在38倍频,也就是3.8GHz的频率上使用,电压是1.25v左右(视情况而定,或者“自动”),这样性能与稳定性以及功耗表现都会比较均衡。& & 锐龙的性能无论是对比自家前代产品,还是如今市场上高端CPU平均性能、性价比水平都有一个不小的飞跃,这次锐龙处理器的发布,给了英特尔不小的压力,可若要说如今的INTEL一无是处就过与草率,就拿我手上的7700K来说,虽然在多核向的应用下输给1700X不少,但是玩某些游戏、运行某些应用还是更胜1700X一筹,而且7700K的散片要比1700X便宜不少,因此性价比的差距并没有非常的巨大。在软件、驱动的不断优化下,7700K这种优势会越来越弱,不过从目前这种情况来看,就算入手了7700K或者6700K甚至4790K的消费者也不必捶胸顿足,毕竟优势的单核能力,以及并不“太贵”的价格在这场CPU的博弈中甚至比X99平台的兄弟产品更具竞争力。& & 经过一段时间的优化,各大厂家的主板趋于稳定,但是依然有一些问题存在,比如温度、高频内存等,需要消费者耐心等待主板厂家的继续完善。& & 由于篇幅、精力、能力有限,这次的开箱上机简评就要在此告一段落了,在后面的评论中期待与各位交流。& & 感谢收看
精华鼓励一下
此回复贴已经删除
精华鼓励一下
楼主这套餐被你搞得这么华丽加个Q号可以吗?我这主板预读黑屏时间较长怎么回事!?
楼主这套餐被你搞得这么华丽加个Q号可以吗?我这主板预读黑屏时间较长怎么回事!?
更新BIOS,开启快速启动
亲,想要回复请先哦
多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快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好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省天天低价,畅选无忧【壁上观】锐龙 AMD Ryzen更高性能才半价!牙膏厂独角戏落幕
[摘要]AMD推出锐龙 AMD Ryzen系列产品,不仅仅希望能够给消费者一个超高的性能表现和实惠的价格。AMD同样考虑了关注线路图的长期发展,价格无疑能调动起用户选择AMD平台。文/腾讯数码 周硕北京时间22日凌晨1点,AMD在旧金山举行盛大的Ryzen Tech Day活动,开场即由CEO苏姿丰女士亲自介绍新产品。这次Ryzen Tech Day不仅仅是一次全面的特性展示,更是关于产品具体售价、具体上市时间的一次全面揭秘。通过一天的了解,我们发现此前包括性能超强、价格给力等大部分传言都是真的,期盼了许久的A粉也终于马上就要见到真货了!在中国区它有了确定的新名字——锐龙 AMD Ryzen。不知道这个时候,面对老对手强劲产品,“牙膏厂”高层心里什么滋味儿。AMD的目标是将新款处理器打造成前所未有的产品,拥有性能超强、超强的生产力、价格超给力,这些特性帮助AMD再次崛起。所以2017年的锐龙 AMD Ryzen对AMD,对于AMD最近的十年来说,绝对是一个大事件。AMD始终认为只有强劲的处理器性能才能带来高性能计算体验,这对于AMD的意义非常大。高性能计算将带来游戏体验的升级、生产力的全面提高、VR/AR沉浸感的提升、科学研究和教育领域的拓展、云服务的技术升级。于是锐龙 AMD Ryzen来了,一切都不同了。锐龙 AMD Ryzen四年一剑,也是AMD的十年技术轮回!AMD为了打造锐龙 AMD Ryzen系列产品,潜心四年设计打造,产品几乎是从一张白纸开始。期间超过200万个小时的工程师设计制造时间,给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性能表现。重要的是它并不是一时产品,而将会是AMD延续多年的一套成熟的路线图。玩家对于锐龙AMD Ryzen的热情可以说是空前的高,国外玩家在社交平台上急切地表达“I cant wait any longer(我实在是等不及了)”。而中国玩家在经过了长时间的英特尔为主导的市场形态之后,对于锐龙 AMD Ryzen同样怀有一种热切期盼。之前在工程期的锐龙处理器,AMD给它定下的保守目标是实现40%(性能功耗比)的惊人增长,这一度被外界甚至是业内同行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然而当今天我们真的见到快要上市的锐龙 AMD Ryzen 7处理器的时候,它已经较之前工程期产品已经有了更明显的改进,超过52%(性能功耗比)的性能提升不仅打破了质疑之声,也为AMD提供了完美翻身仗的机会。这是自那个AMD黄金时代以来AMD在处理器产品上重新走向辉煌的重要时刻。产品虽是历经四年设计研发才磨一剑,但对整个AMD发展史,锐龙 AMD Ryzen绝对称得上是十年一次的技术大轮回。命名标号简直与英特尔“硬怼”符合之前曝光的信息锐龙 AMD Ryzen在产品定位的数字排列上将直接采用锐龙 AMD Ryzen 7、5、3的命名方式。这种与英特尔完全一致的命名一改以往A4、A6、A8故意避开的方式,而是展现出一种命名标号一致“就是要跟你硬怼”的架势,足见AMD这次对于新产品的信息。当然这次说明会只是着重说明了锐龙 AMD Ryzen 7的情况,而传闻中中档产品和低档产品的信息将会在后续陆续解禁公布。锐龙AMD Ryzen 7系列首批上市产品将包括锐龙 AMD Ryzen 7 1800X、锐龙 AMD Ryzen 7 1700X以及锐龙 AMD Ryzen 7 1700。三款产品都采用8核16线程设计,从3.4GHz、95W TDP起步,根据定位逐渐提升。具体规格如下:最高端的锐龙 AMD Ryzen 7 1800X,采用8核16线程设计,默认主频3.6GHz超频可达到4.0GHz。位于中间位置的是锐龙 AMD Ryzen 7 1700X,同样采用8核16线程设计,默认主频3.4GHz,超频可达3.8GHz,TDP为95W。该系列较为入门的一款是锐龙 AMD Ryzen 7 1700,它采用8核16线程设计,默认主频3.0GHz,超频可达3.7GHz,TDP仅为65W,2级缓存+3级缓存空间达到了20MB。性能全面赶超“牙膏厂”从之前曝光的信息来看,锐龙 AMD Ryzen 7是可以和i7-6900K性能持平,但实际上通过现场大屏幕跑分的演示情况来看,锐龙 AMD Ryzen 7系列实现了对位英特尔高端产品的全面超越。所以之前曝光的产品研发进程应该只是调试不完全的工程版的状态,广大A粉完全可以对正式上市的版本放心。一直以来,处理器厂商在做一些性能对比的时候,都会优先采取自己的测试软件,对普通的消费级用户来说缺乏一定的公正性。然而这次AMD CEO苏姿丰女士直接拿出了大家最想看的CINEBENCH R15,这是业界公认,也是我们普通消费者最为熟悉的处理器跑分软件。其中锐龙 AMD Ryzen 7 1800X在CINEBENCH R15的现场跑分演示当中,多核性能跑出了1619cb的恐怖分数,对比英特尔目前性能最强i7-6900K的1474cb,有9%左右的性能领先。单核心性能则得到162cb,与i7-6900K完全持平。锐龙 AMD Ryzen 7 1700X在CINEBENCH R15测试中得到1537cb的高分,对比对手同级别产品i7-6800K的1108cb,优势十分明显达到了39%。锐龙 AMD Ryzen 7 1700对位i7-7700K显得性价比更为突出,同样在CINEBENCH R15这款软件中跑出了1410cb的惊人成绩,对比i7-7700K仅有967cb的分数,性能领先达到47%!在另一项名为HandBrake的处理软件测试当中,锐龙 AMD Ryzen 7 秒的成绩远领先71.8秒的i7-7700K,如果文件容量更大,这一领先所带来的价值收益将更为明显。另外,别忘了锐龙 AMD Ryzen 7 1700只是一款65W的产品,而i7-7700K则是91W,性能领先,功耗更低。要是按以往的套路算性能功耗比,锐龙 AMD Ryzen 7 1700领先i7-7700K就更多了。锐龙 AMD Ryzen 7三款产品都支持超频值得说的是,这次曝光的锐龙AMD Ryzen 7系列除了产品性能全面超越老对手英特尔之外,另外一个特性就是三款已曝光产品全部支持超频。虽然这与相对位的英特尔产品一致,但是此前传闻AMD新产品将全部支持超频,至少目前已曝光的三款产品开了一个好头。后续产品解禁,我们能有机会了解更多。更高性能却只有半价!i7-6900K直接不用卖了 说了半天性能,价格如果不给力,实际上锐龙 AMD Ryzen就很难打破目前的市场格局,使得用户主动迁移到AMD平台上面去,毕竟平台迁移是需要成本和决心的。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看,99%的用户会选择500美元以下的产品,几乎根本没有人会选像i7-6900K这样定价离谱的产品。之前传闻锐龙AMD Ryzen系列新产品的价格将会是非常吸引用户的,关于价格,CEO苏姿丰女士直接在这次Ryzen Tech Day上面揭晓了答案。其中锐龙 AMD Ryzen 7 1800X拥有比i7-6900K更好的性能却只卖半价,半价!这简直不让i7-6900K这样的顶级产品好好卖了。要么停售,要么降价50%,这就是摆在英特尔i7-6900K面前的路。具体来说,锐龙 AMD Ryzen 7 1800X售价仅499美元,而i7-6900K则售价高达1050美元。锐龙AMD Ryzen 7 1700X拥有超越i7-6800K的性能表现,领先幅度达到39%,但是售价仅为399美元,远低于i7-6800K的425美元。锐龙 AMD Ryzen 7系列的入门款1700售价329美元,比i7-7700K的350美元也低了不少。目前国内的具体上市价格也已经曝光,锐龙 AMD Ryzen 7 1800X售价3999元、锐龙 AMD Ryzen 7 1700X售价3099元、锐龙 AMD Ryzen 7 1700售价2499元。锐龙 AMD Ryzen 7系列作为新产品当中首批曝光的高性能产品,对比英特尔巨大的价格优势将会使得这样一款顶级产品距离用户更近,让更多用户能够有机会使用它的极致性能。出色的价格控制和产品性能将会让用户更有意愿转换平台重新拥抱AMD。2月22日京东/天猫可预订 3月2日正式开卖AMD这回并不打算做期货,产品正在源源不断的运往全世界。并且会上公布了一个好消息,产品的预定首发时间是太平洋时间2月22日。首发渠道包括京东、天猫、亚马逊等我们国内用户非常熟悉的渠道。三款顶级产品将会在太平洋时间3月2日正式上架开卖。届时国内普通用户可以与全球用户第一时间分享锐龙 AMD Ryzen 7系列新产品带来的新体验。好马配好鞍,全新的处理器本身好,当然也需要OEM厂商的完美配合,从目前公布的情况来看,首批上市的OEM主板产品包括华硕、技嘉、微星、映泰、华擎五家厂商。超过82款主板将与用户陆续见面。而未来一段时间,将会有19家PC厂商预计将有200款OEM整机方案在2017年Q1陆续面世。AMD在为新路线图布局 英特尔该反思了作为行业当中唯一一个全面着眼于图形计算、CPU高性能计算和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AMD拥有其他公司难以达到的骄人技术实力,显然这个“其他公司”是在指老对手英特尔和NVIDIA。目前AMD所服务的合作伙伴遍布行业,显卡产品占据了几乎所有的主流家用游戏主机平台,就连苹果都全面采用了AMD显卡产品。但长久以来AMD由于体量较小,忙于处理器和显卡双线业务之间,这也使得AMD难以有精力在高端处理器产品上面做出突破竞争对手英特尔产品的重重围堵。但是经过这次锐龙 AMD Rezen推出,四年磨一剑的产品,性能表现如此耀眼。如果按照正常思路,AMD应该趁机给高端产品定一个对手齐平的价格,体现出产品的品牌价值,但实则不然,AMD为什么要给一个这么实惠的价格?原因很简单,因为ZEN系列架构是一个长期的线路图规划,产品将会在几年时间当中不停的迭代,目前确认的架构名称从我们已经能够遇见到下代甚至是下下代产品。2017更会是AMD忙碌的一年,在锐龙 AMD Ryzen正式推出的12-18个月当中,AMD将拿出更多款锐龙 AMD Ryzen处理器、Vega显卡等一系列令人期待的产品。所以AMD推出锐龙 AMD Ryzen系列产品,不仅仅希望能够给消费者一个超高的性能表现和实惠的价格。AMD同样考虑了关注线路图的长期发展,只有调动起用户对于AMD产品的积极性,让更多面临平台选择、面临产品迭代的用户选择AMD平台选择锐龙 AMD Ryzen处理器,让AMD平台得到颠覆目前市场规则的巨大转变,AMD未来的线路图才能走得更顺利。打响头一炮,这是锐龙 AMD Ryzen这代产品,或者更具体点说是顶级的Ryzen 7在战略意义层面要实现的使命。反观英特尔,讲真最近几年英特尔对处理器的进步追求实在是过于放松。已经有2、3代产品提升不足10%,被广大中国网友戏称为“牙膏厂”的确贴切。而AMD从性能赶超“牙膏厂”这是AMD产品史上又一次里程碑。从去年2月1.8美元的股价到今年2月将近14美元股价,AMD的市值在VR/AR和锐龙 AMD Ryzen的多重驱动下,翻了将近8倍。诚然英特尔是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VR/MR等多个领域布局,下一盘大棋。但如果原本固有的领域因为分心而被削弱甚至被赶超,那么这一大盘棋肯定下的有问题。有消息称,就在AMD发布锐龙 AMD Ryzen 7系列处理器的时候,市场当中的i7-7700K才刚刚上市便不得已迅速降价,不知道这时候补救还来不来得及。我想英特尔真的应该反思这几年缓步的处理器产品研发和市场策略究竟应该如何调整应对了。对于新款锐龙 AMD Ryzen上市的情况,以及对市场的影响和变化,我们腾讯数码还将持续关注。推荐:关注腾讯数码微信官号(ID:qqdigi),带你玩遍各种潮酷新品,前沿资讯、一手评测、视频搞机、趣玩直播,还有各种新奇玩儿法。看完这些就知道新iPhone啥样?这竟是电脑手机卡死的真正原因?报废的山寨4S敢卖100万?答案都在这里。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huozhou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锐龙1700玩游戏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