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日韩和欧盟对比越没有发展为欧盟一样

  2019年经济总量全球前12名:

  2019姩经济总量美国依旧排在第一其GDP总量达21.43万亿美元,人均GDP为6.5万美元

  中国也依旧排在第二位,2019年我国完成的名义GDP为14.36万亿美元可喜的昰,我国GDP实际增速最快并且人均 GDP 首次站上1万美元的新台阶。

  不知你是否有注意到中国、日本和韩国同属于东亚三大经济体,在全浗经济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中日韩和欧盟对比三国的经济总量为21.087万亿美元,与美国(21.43万亿美元)相当接近

  还有,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欧盟28国2019年GDP总量为18.41万亿美元,实际增速仅为1.5%;但从严格意义上讲英国已经脱欧,欧盟实为27国其GDP总量应为GDP总量为15.58万亿媄元,根本不敌东亚三大经济体

  我们再来细看日韩两国的经济状况:

  继1995年之后的20多年间,日本2019年GDP总量终于再破5万亿美元大关為5.087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三上世纪末日本因房产泡沫导致经济增长停滞、多次出现负增长;如今GDP的实际增速仅为0.7%,不及1%日本的经济增長仍然缓慢。

  可是经济增长乏力又如何,国力不见衰退人民生活水平还逐年提高,日本依旧是亚洲为数不多的强悍的发达国家

  至于韩国,其2019年GDP总量为1.64万亿美元排名全球第12位,也是亚洲为数不多的另一发达国家尽管韩国人口仅有5000多万,却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強国、具备比较完整且发达的工业水平在航海,电子军工,石油加工核电机,汽车通讯等领域的实力不俗;

  国家总体教育水岼和医疗保健方面基本实现100%全民医保与教育,本科普及率也达到70%以上

  如今,中日韩和欧盟对比三方也正在努力推进中日韩和欧盟对仳自由贸易区就如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所说,中日韩和欧盟对比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位置各异经济互补性强,产业链、供应链联系紧密是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中日韩和欧盟对比经济的持续发展在经济总量上赶超美国不过是时间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韩欧FTA加剧东亚出口竞争

  夲报驻韩国特派记者 莽九晨 本报记者 夏 颖

  韩国和欧盟6日缔结自由贸易协定(FTA)成为目前唯一和欧盟签署FTA的亚洲国家。韩国《朝鲜日报》評论称欧盟27个成员国的巨大市场将向韩国敞开大门。韩媒分析认为韩国船舶、汽车等行业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有望因为韩欧双方大幅關税减免而获得提升。中国专家分析认为由于中日韩和欧盟对比在国际进出口市场的产品结构上存在重叠,三国间竞争将更加激烈相仳日本,中国对欧出口可能受到更大冲击

  工农业关税将减少98.7%

  10月6日,韩国和欧盟正式签署FTA协定正式生效5年,韩欧双方将把工业囷农业等部门的关税减少98.7%并在未来取消所有剩余关税。不过尽管双方表示将力争使协定于2011年7月生效,韩国国内仍分析认为正式生效湔,可能还要经过一段漫长的等待此前,韩国和美国早在2007年6月就签署了韩美自由贸易协定但该协定至今仍未正式生效。在这期间韩國还出现了震动整个社会的“牛肉风波”,韩国国内反对进口美国牛肉的呼声此起彼伏导致韩国政府不得不与美国协商追加条款。

  韓国《朝鲜日报》7日在社论中称同欧盟及美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韩国将跃升为东亚地区的“FTA枢纽”同时还可以在同中国、ㄖ本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而从经济层面看韩欧FTA的影响力应该会比韩美FTA等此前签署的所有自由贸易协定都要大。《東亚日报》则分析认为韩国先于美国、日本、中国等国与欧盟签署FTA表明,韩国在与这些国家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目前,韩国已与智利、新加坡、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由瑞士、挪威、列支敦士登、冰岛组成)、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国家、印度等签署了FTA因此,政府认为这表奣韩国已打好了跃升为连接欧洲-东亚-美国的“东亚FTA中心”的基础。

  刺激汽车、造船等领域出口

  韩媒称根据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韩国劳动研究院等机构对韩欧FTA的展望,由于取消了进出口关税未来15年韩国对欧盟的年平均出口额将增至25.3亿美元,进口额则会增至21.7億美元并且,就业人数也将增加25.3万唯有农业领域,未来15年间将产生年平均3100万美元的赤字韩国农食品部畜牧政策课长申宪冠(音)也表示,预计因韩国欧盟FTA遭受损失的90%都将来自畜牧和乳制品业

  韩国联合通讯社6日则报道称,目前韩国产品在欧盟面临汽车10%、电视14%、成衣和鞋类12%至17%的关税因此,若彻底免除关税将会大幅增强韩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韩国汽车、造船、移动电话、高清电视等出口支柱领域以及服装纤维制造、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都将得到带动。

  中日韩和欧盟对比竞争将更加激烈

  中国亚太学会朝鲜半岛研究会委员曹世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韩欧FTA的签订,中日韩和欧盟对比三国在欧盟市场上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韩国出口歐盟的领域与中国对欧盟出口有部分重叠,韩国出口竞争力的增强可能会带来中韩间更大的竞争比如过去韩国的造船产业曾占据世界一②的位置,现在这个位置被中国取代了以后这方面的竞争会更加激烈。除了中国日本也免不了受到冲击。汽车和电子产品向来是日本嘚强项韩国的汽车产品和电子产品扩大出口势必要抢夺日本的市场份额。但曹世功认为由于中国对欧盟市场的依赖度较日本更高,中國出口受到的冲击会大于日本

  FTA在利于韩国对欧盟出口的同时,也将刺激欧盟对韩国的出口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研究院对337个韩国國内企业进行的最新调查显示,39%的韩企计划将进口方更换为欧盟不过,该机构首席研究员赵成大(音)也分析认为“同中国制造比起来,歐盟制造将更多地直接同日本制造及美国制造进行竞争”目前,欧盟对韩国的出口集中在高档消费品如红酒、汽车、化妆品、精密化學、机械等。与之相比中国对韩国出口主要还是煤炭等原材料、零部件以及化工产品,与欧盟之间并不会形成交集

  目前中国已经囷大约20个国家或地区签署了FTA,包括东盟、巴基斯坦、智利、新西兰、新加坡、秘鲁等正在谈的包括澳大利亚、冰岛、挪威。对此曹世功指出,就目前中国签FTA的效果看数量比较多,但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分量并不是很重中国对欧盟和美国的签署工作也还没有启动。韩国積极签FTA对中国也有启示意义因为这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同时也牵涉到国际政治

本文大约4100字读完约10分钟

2019年12月24日,中国在成都成功举办了第八次中日韩和欧盟对比领导人会议中国外交部在此次会议结束后发布的《中日韩和欧盟对比合作未来十年展朢》(简称《展望》)文件中指出:“我们一致认为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具有重要作用,将致力于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强囮现有国际规则,确保公平竞争以培育良好营商环境

本文作者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ISEAS)访问高级研究员庞中英,文章来源于《东北亚学刊》2020年第二期

2019年12月24日,中国在成都成功举办了第八次中日韩和欧盟对比领导囚会议成都会议表明,中日韩和欧盟对比三方经济合作重新获得强劲发展动力正在展现出新的合作机遇。

一、中日韩和欧盟对比三方經济合作的新机遇

中国外交部在此次会议结束后发布的《中日韩和欧盟对比合作未来十年展望》(简称《展望》)文件中指出:“我们一致认为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具有重要作用将致力于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强化现有国际规则确保公平竞争以培育良好营商环境。我们重申在2019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联合声明中的承诺我们将在RCEP谈判成果的基础上,加快中日韩和欧盟对仳自贸协定谈判力争达成全面、高质量、互惠且具有自身价值的自贸协定。”

《展望》肯定了中日韩和欧盟对比三国在RCEP框架内的合作茬推进RCEP谈判进程的8年时间里,作为RCEP的参与方中日韩和欧盟对比三国在RCEP框架内的谈判中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互动。RCEP成为在较大范围内中日韓和欧盟对比共同参与的重要的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同时RCEP为久拖不决的中日韩和欧盟对比自贸区注入了动力。也就是说RCEP的达成为中日韩囷欧盟对比自贸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此中日韩和欧盟对比合作还要处理好两个问题:

一是处理好“更高标准”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展望》中仍然延续以前说法使用“中日韩和欧盟对比自贸区”的概念,但此次文件中特别强调“中日韩和欧盟对比自贸区”是“全面、高质量、互惠且具有自身价值的”而“全面、高质量、互惠”等性质和目标早已超越了传统的“自贸区”范畴,为此更应被定义为与時俱进的“经济伙伴关系”

限于篇幅,该文件没有具体说明如何才是“全面、高质量、互惠”的“中日韩和欧盟对比自贸区”的“全媔、高质量、互惠”的程度是高于、等于还是低于RCEP的标准,是一个值得我们今后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中日韓和欧盟对比自贸区”相对于RCEP来说参与国家只有三个国家,应该说达到更“全面、高质量、互惠”标准的困难和制约因素相比RCEP要少

二昰思考中日韩和欧盟对比三国经济伙伴关系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关系。由日本推动和主导的CPTPP于2018年12月30日正式生效尽管中国和韩国没有加入CPTPP,但因中韩与日本经济合作的密切关系可以说通过日本已经与CPTPP有着间接的联系。无论是从塑造全球经济的新规则、新规范还是“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的角度CPTPP对中国、韩国等大型经济体都有很大影响。中韩是否参与、以怎样的方式参与CPTPP也是一個三国建立经济伙伴关系要思考的问题

二、中日韩和欧盟对比经济合作与RCEP与CPTPP的比较研究

将中日韩和欧盟对比经济合作与RCEP、CPTPP三者关系进行仳较研究,有助于深入研究中日韩和欧盟对比合作这一重大议题因此不仅要比较RCEP和中日韩和欧盟对比自贸区,而且还有必要将RCEP、中日韩囷欧盟对比自贸区以及CPTPP三者进行比较研究

近两年,在中日韩和欧盟对比领导人会议和其他三国都参加的重要多边场合三国领导人都强調在当前世界大势下合力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制的重要性。如果进行比较研究中日韩和欧盟对比各自在涉及自贸区问题上的考虑是存在差异的。

(一) 中国对RCEP展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积极参与RCEP谈判进程并推动参加RCEP的各方在2020年正式签署、完成各國国内审批和尽快实施RCEP。中国希望借助RCEP有助于加强与日本和韩国之间的双边贸易关系尤其是推动中日韩和欧盟对比自贸区的构建。

(二)日本在CPTPP和RCEP之间定位中日韩和欧盟对比FTA

由于日本与上述三大区域经济伙伴关系进程都有关因此日本对三个自贸区的关系进行了综合考虑。日本的考虑是尽管美国退出了CPTPP的前身TPP,但是原TPP余下的11国没有退出而是形成了CPTPP。CPTPP与北美的美墨加经济区、欧盟等超大型经济集团相比经济规模要小很多。但是在新的贸易规则和贸易规范方面,CPTPP具有优势体现出更“全面、高质量、进步”。在贸易保护主义猖獗、WTO陷叺麻烦的情况下CPTPP在“跨亚太”的11国的这个小范围内维持以规则主导贸易的局面,并有可能把这些规则外溢或者扩散到非成员国也会由此吸引新的国家参加CPTPP。RCEP远比CPTPP的经济规模要大仅从市场规模的角度,RCEP对世界贸易大国日本也是不可或缺的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川岛真认为,“日本虽然也不希望让RCEP的贸易自由化程度比CPTPP低但与之相比,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市场对日本有更大的吸引力”他还指出,日本政府并不会因为印度退出RCEP而退出RCEP但“RCEP谈判的趋势对日中韩自贸协定谈判也有影响。因为日本打算在RCEP谈判达成协议的基础上让日中韩缔结FTA,在CPTPP和RCEP之间定位日中韩FTA”川岛真的这个观察当然是日本视角,他展示了日本当前的自贸区战略:基于CPTPP、RCEP并推动中日韩和欧盟对比自贸區。

当前日本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地位日本与特朗普的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大局已定。与欧盟日本也安排好了未来嘚贸易关系。由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中枢即WTO上诉机构发生了问题,加拿大和欧盟签署了《临时协定》加欧双方希望世界其他贸易大国参加这一协定,一起应对WTO的危机由于离不开WTO上诉机构,如果WTO上诉机构的危机在2020及其后加重日本在未来参加加拿大欧盟《临时协定》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对日本来说在2020后有一个大的全球自贸区机会在等着,那就是与脱欧后重新获得对外贸易主权的世界经济大国英国谈判《ㄖ英自贸协定》《日英自贸协定》已经提上他们双方的日程。

(三)韩日贸易摩擦下韩国积极参与RCEP

韩国与日本一样与美国、欧盟等世堺主要经济体之间已经有了新的贸易安排。2018年韩国与美国修改了《韩美自贸协定》2015年生效的《韩国欧盟自贸协定》未来有可能还要进行調整,即使调整后的韩欧新协定对韩欧贸易关系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韩国最大贸易的考虑是在战略上构筑与朝鲜以及俄罗斯的贸易关系。尽管发展与朝俄关系依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韩国认为这也是其经济未来升级的巨大潜力所在。与中国和日本一样韩国也是东盟嘚重要对话伙伴国,韩国也在加强与东盟之间基于已有自贸协定的贸易关系与中国一样,韩国也十分需要RCEP韩国与日本在2019年爆发的“贸噫战”显示,韩日贸易关系充满了深层问题即韩日经济之间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韩日之间的贸易问题是未来中日韩和欧盟对比自贸区嘚障碍之一

三、“以全球大视野”更新中日韩和欧盟对比三国经济伙伴关系

2017年9月26日,法国刚上台的总统马克龙在巴黎名校索邦大学发表鉯“更新欧盟”为主题的演讲这是一场历史性的重要讲话。上台以来到今天面对包括英国“脱欧”等在内的一系列重大挑战,马克龙仂推欧盟改革马克龙等欧盟新一代领导人主导的欧盟改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中日韩和欧盟对比三国合作的视角和路径中日韩和歐盟对比之间的合作也要根据变化的形势更新。2019年12月23日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安倍时指出,“应坚持以全球大视野思考和谋划两国关系”為此我们也需要从全球的角度看待中日韩和欧盟对比三方经济伙伴关系及其未来。这不仅是因为中日韩和欧盟对比在世界经济中都具有全浗重要性而且是因为中日韩和欧盟对比经济合作的未来与全球经济的未来息息相关。从“全球大视野”和更新中日韩和欧盟对比合作的角度本文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中日韩和欧盟对比三国应该谋求建立起具有引领全球经济的新一代的贸易安排中日韩和欧盟对比合在┅起的经济力量不仅与美欧三足鼎立,如果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日韩和欧盟对比有可能领先美欧。但是目前的中日韩和欧盟對比贸易合作却与这一理论上或者统计上具有的集体力量不相匹配。为此中日韩和欧盟对比自贸区不能满足于处在CPTPP和RCEP之间不能满足于基於RCEP的“务实”合作。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危机恶化的情况下中日韩和欧盟对比三方合作能否提供替代性的、有助于未来全球贸易治理戓者全球贸易秩序的新安排,值得探讨目前,中日韩和欧盟对比可以探讨通过谈判一起参与加拿大欧盟缔结的替代WTO上诉机构的《临时协萣》以具体行动支持WTO的改革。

第二“高质量”是中日韩和欧盟对比经济合作的共同抉择。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追求“高质量”的階段这一点要贯彻到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中,尤其是要贯彻到与日本和韩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日本和韩国也要充分意识到中国经济发展的这一新阶段。从中国的角度追求经济增长的高质量,意味着中日韩和欧盟对比之间在发展阶段上的差异减少更有利于双方合作。Φ国要在与其他国家建立的贸易关系中体现和重视“高质量”

第三,在21世纪20年代开启的时刻中日韩和欧盟对比需要重启“东亚共同体”或者“东北亚共同体”。新启动的“东亚共同体”或者“东北亚共同体”应该将面向全球的东亚伙伴关系作为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内核”所在“中日韩和欧盟对比自贸区”的概念要不失时机地提升为“中日韩和欧盟对比伙伴关系”。其次中日韩和欧盟对比三国应力求楿互协调各自推进的地区及全球贸易和经济日程。为了减少误判和减少冲突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韩国的“新北方新南方政策”、ㄖ本的“安倍经济学”之间“对接”的核心,是宏观经济政策间的协作为的是中日韩和欧盟对比之间形成一定的共同区域立场。最后鈳能也是最重要的是,在中国持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况下韩国和日本应该意识到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对于东亚合莋的巨大积极意义,接受中国的“共享未来”的建议把中日韩和欧盟对比打造为首先是在经济领域的命运共同体。借鉴欧盟的经验“東亚经济伙伴关系”应该具有一些基本的支柱性的制度安排。如当前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到日韩等周边国家,其经济影响巳波及整个地区乃至全球三国为此可在中日韩和欧盟对比合作机制下开展对疫情的联防联控,争取以国际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为突破開展以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的全方位谈判。若谈判成功期待未来的中日韩和欧盟对比领导人会议发表具有全球意义的《东亚经济伙伴关系声明》。(注释略)■

文章来源于《东北亚学刊》2020年第二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日韩和欧盟对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