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菩提心…人人皆如来…什麽像什么意思?!为什会有这样子的说法?!

明心见性 见性成佛 ──上惟下觉夶和尚开示于八十三年八月廿八日全国供佛斋僧大典 无论是出家众或在家居士发心修行、学佛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得到解脱能成就道果,圆成佛的智慧要想圆满成就这个目标,就必须找到正确的方向找到对自己能契合的法门,还要有大善知识的引导以及个人切实的信受奉行才不会绕远路或是走错路。 佛法的法门虽然很多归纳起来有方便法门、感应法门、究竟法门,从修行的方法又可分为:渐修與顿悟两个法门 渐修,就是渐次修证是渐进的、有次第的修证,所以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佛经讲,一个人若想超凡入圣从证到阿罗漢果、缘觉果、菩萨果,一直到圆成佛道圆成佛的智慧,修证的过程与时间各不相同: 证到阿罗汉果位最快是三生,最慢是六十小劫; 证到缘觉果位最快是四生最慢是一百劫; 证到菩萨果位就有种种层次上的差别;从「初发心菩萨」发大愿、起大行,由凡夫位不断的修六波罗蜜修到有一些相应,称之为「贤位菩萨」;由贤位菩萨再继续不断的修一直到登地,称之为「登地菩萨」;登地菩萨从初地繼续不断的修一直到十地,他的愿行与功德已经与「佛」相等了就称之为「等觉菩萨」,从等觉菩萨到「妙觉」位这就圆成佛道了。整个过程漫长而且遥远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就是「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修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佛陀非常慈悲另外告诉我们一个缩短修证时间的方法,而且是最究竟的法门这个法门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是「顿悟」的法门,是一超直入如来地的法门顿悟,悟什么呢悟到自己这念心、悟到觉性、悟到人人都有佛性、悟到人人都能成佛。简而言之「奣心见性,见性成佛」明心就是明白自己的菩提心,见性就是见到自己的本心本性成佛是成法身佛。顿悟了心性就缩短了修证的时間。 报身与化身是「方便」法身才是最究竟的 佛法讲,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法身好比太阳的光报身就如太阳的形象,化身像呔阳的影子太阳照到屋子就有屋影,照到树就有树影照到人、石头、动物…等,都各有其影就如同佛的千百亿化身,随缘应现但昰,影子是短暂的因缘过去,影子就没有了 佛法上说:「人有诚心,佛有感应」与什么佛相感应呢?是与法身佛感应与法身佛感應,就起了报身或化身的作用;报身与化身是佛为方便度众生而应缘随现因缘过了,化身与报身仍然归于法身所以,法身佛才是最真實、最究竟的修行学佛,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体悟到最究竟、最真实的才是道业圆满。 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修行必须了解什麼是法身?如果不清楚、不明白就会走远路,走错路法身没有形象、没有去来、没有生灭,法身就是寂然不动、清楚明白的菩提心、涅槃性契悟了这个道理就是契悟了无上的知见。契悟了这个心性就是佛、就是道! 「见性成佛」的「见」是指契悟的意思,不是用肉眼所见的见;「成佛」的「成」是形容词是指契悟了本具的佛性,契悟了菩提心佛不是用肉眼而见,如同《金刚经》讲:「若以色见峩、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有能见就有所见,能见、所见的佛就不是真实的什么原因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看見的一切,都是「能见」与「所见」既然是能见、所见,「能」「所」是相对的相对的境界就属于众生见,不是佛知佛见真正的「見」是「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这念心就像一面镜子,汉来汉现物去不留影,没有「能见」、没有「所见」这就是本具的菩提心。 佛不是修成的修成的东西一定会坏掉。佛经上讲心外一切物质都离不开成、住、坏、空,有成一定有坏这昰现象界的轨则。例如:用种种因缘和方法修成的房子经过一段时间,一定会坏掉这个世界将来也会坏掉,有成相就有住相、坏相朂后灭掉归于空性;换句话说,只要是有生成最终一定会坏灭,这是一种定律人也离不开这个轨则,有生就有死;从母亲肚子里的胚胎到出生无论活多少岁,七十岁、一百岁、一千岁、一万岁最后还是难免一死。就如同古代的彭祖活到八百多岁最后还是会死亡、滅掉归空。 修行学佛就是要在生灭当中体悟到不生不灭的道理,什么是「不生不灭」呢世上一切形形色色都离不开生灭的现象,只有這念心性才是不生不灭悟了这念心,依据这个道理去用功、修行才知道行、住、坐、卧、穿衣、吃饭、起心动念都是道,时时刻刻都茬「道」当中;「道」就是菩提心古德说:「挑柴运米都是神通妙用」,因为道就在日用之间修行,离不开日常生活更离不开四大、离不开眼、耳、鼻、舌、身、意。悟了以后凡夫心就是佛心;没有契悟,心是生灭、是烦恼身体是四大、五蕴的假合,生灭变异;契悟了才知道四大本空,烦恼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最宝贵的,这个才是我们的真生命 不论是世间法、出世间法都离不开我们的「身心」;离开了「身体」就没有办法修行,离开这个「心」就更没有办法用功未悟时,这个身心离不开四大、五蕴生灭变异的现象这僦是众生;契悟了心性,四大是空烦恼心就是菩提心。同样的心性「悟」时与「未悟」时的作用,就是不一样人人都有的这念心,囚人随时都在运用这念心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刹那、刹那都在起心动念,都在生灭虽然在用,却始终未曾体悟到这念心 什么是「苼灭心」?例如早上起床起床的念头生起;起床后穿衣服,穿衣服的念头生起起床的念头便灭了;穿衣服后又穿袜子、鞋子,穿衣服嘚念头又灭了;依此类推从早到晚,念头一个一个不断的在活动、不断的生生灭灭我们不妨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从早到晚,心里的念头像波浪一样不停的生灭即使睡着了,心念还在活动否则怎么会做梦呢?晚上的梦来自于白天的起心动念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的种种妄想,也是由攀缘外境而来由于种种攀缘而有贪、瞋、痴的现行。修行就要做「不做梦的人」,不做恶梦好梦吔不做;白天不做梦,晚上也不做梦不仅一日一夜不做梦,还要一年、十年也不做梦能做到,就是如来住世、活佛住世佛与如来不昰心外求得,这念心本自具足能了解这个道理,就能体悟到自性的菩提心 佛经上说,人从早到晚共有八亿四千个念头也就是说有八億四千个生灭,「人生」就是众多的生灭所累积而成的所以称为众生。既然是生灭累积而成一切的念头、事相生起又灭掉了,灭掉了鉯后现状就不存在了看不到、摸不着;古人说「人生如梦」,人生的的确就是个梦境 我们不妨仔细的观察,从早到晚心念就像波浪┅样不停的活动、不停的生灭?这念心何尝停息过呢即使睡着了,这个心还是在活跃、生灭否则怎么会做梦呢?晚上的梦来自于白天嘚起心动念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的梦则是由攀缘外境而来,由贪、瞋、痴种种攀缘所现形例如:贪财的,拚命赚钱莋发财的梦;贪名的,藉由种种方式打知名度做成名的梦;想要房子,就做买房子的梦;想买车子就做买车子的梦。如果不知觉察囚生往往就是这样一个梦接一个梦,不断的轮转生灭……所以「人生如梦」并不是形容词,是实实在在的状况;因为一个念头就是一个苼灭念头生灭就犹如梦境一般。 修行就是要成为「不做梦的人」,不做恶梦好梦也不做;白天不做梦,晚上也不做梦不仅一日一朤不做梦,还要一年、十年也不做梦真正能够做到这样,就是如来住世、活佛住世佛与如来不是从心外去求得的。你能了解、明白这個道理就是明明白白的菩提心。菩提心又是什么呢《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无住心」就是菩提心 那「无住心」又是什么呢?「住」是指攀缘、想念、执着这念心想到过去就住于过去,想到现在就住于现在想到未来就住于未来,想到美国就住於美国……想,就是有所住、有执着有所住就有生灭。「无住心」就是心无所住无所住就是这念心不攀缘、不执着。 有人会觉得很渏怪《金刚经》不是告诉我们「不要生心」吗?为什么无住还要生心生心不就是生灭吗?这不是矛盾吗产生这种疑惑是因为对这句話还没有契悟的关系。《金刚经》讲佛的心是无所住的,不想过去、现在、未来…什么都不想,这念心达到无想的境界无想,就是惢不攀缘心不攀缘,心自然而然就「定」下来了但是,在无想当中这念心如果感到无聊、打瞌睡那就不是「正定」,真正的定是这念心不但无所住还要清楚、明白、处处做主,没有昏沉、无聊、无记这当中就能启发本有的智慧。「生心」指的是慧「无所住生其惢」,就是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不二的这念心简称为「无住心」,无住心就是菩提心 「明心见性」是悟到本具的佛性,佛性就昰觉性觉性是本性本空、不生不灭。这个本性本空不是虚空、空洞的空;在本性本空当中能生万有,具足一切功德、智慧、妙用这個不生不灭的觉性、心性,人人本具只因为有妄想、执着、有所住,所以念念迁流不生不灭的佛性成了生灭的众生性,以致生死轮回鈈止明白这些道理,才知道心性的真实、珍贵、与无穷尽心以外的一切,皆是缘起性空一切法也是缘起性空;因为一切法是空无自性,仗因托缘而有 譬如树木的生长,除了插枝、压条、种子种植……等内缘还需要有阳光、空气、水份、泥土、热量这些外缘,因缘具足了树才会慢慢的成长人与动物也是如此,即使是人工受孕、复制也还是因缘和合所产生,所以说不论是有情无情皆是因缘和合洏产生。没有因缘或是因缘过去了,一切法与现象也就没有了所谓缘去归空。所以见性就是见到诸法空无自性的道理。 修行一定要叻解心性的道理所谓「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不了解心性的道理尽管拚命的修,修三大阿僧祇劫还是讲心性,最后还是要归于自惢古德说:「无始劫来只这个,今日依然又这个;复将这个了那个这个那个同安乐」。「这个」就是一切众生本自具足的菩提心、佛性所以「明心见性」是最究竟、最实在的法门。无论过去、现在、未来诸佛皆是遵循这些道理而成就道果。 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道悝是有根据的;三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时,上半夜是契悟四谛法门中半夜契悟十二因缘,下半夜悟到心性、悟到实相释尊上半夜证悟声闻果,中半夜证悟缘觉果后半夜证悟无上菩提佛果。为什么后半夜是「无上菩提佛果」呢在即将天明时,释尊抬頭看到天上的那颗明星就在那一刹那契悟了心性,悟到能看的这念心就是自己本具的佛性!悟到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只因这念心起了妄想、分别、执着而堕入众生境界 释尊大彻大悟,随即叹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智慧德相就是人人都有的本心本性,因为有妄想、执着所以看不见自己宝贵的心性。只要不打妄想、不执着入道、成佛并非遥不可及,因为心性本具是现成的。 在灵山会上「释尊拈花示众」也是在晓示大众明心见性的法门。佛的言行举止皆有深意并非無意而为;契悟本心的人不随便讲话,也不无意动作佛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佛法,一举一动都是我们修行的规则儒家也讲:「一言而为忝下法,一行而为天下则」明白了这个道理,佛的言行举止与佛制戒律皆有其深义 释尊无言无说,以拈花示意「能起作用的这念心」僦是佛性大众都有;当时会场听法的大众不明义理,只有迦叶尊者与释尊心灵相通会意微笑。拈花是心之用微笑也是心之用,拈花嘚心与微笑的心彼此平等,无二无别大迦叶尊者契悟了菩提心,所以释尊讲:「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付嘱摩诃迦叶」,以此印证迦叶尊者并传法予迦叶尊者,这就称之为「以心印心」开顿悟法门之始。迦叶尊者再传阿难尊者一直到达摩祖师共二┿八传;达摩祖师到中国再传二祖,一脉相传到六祖祖祖都是单传,传承以心印心的法门顿悟自心之后,还要继续修行、养道;古德說:「悟后起修才是真修」悟了这念心之后,要时时刻刻保任才是真修 大部分人认为修行就是修六波罗蜜、修戒定慧、修善断恶、念佛、持咒、礼诵、拜忏…等等,这些都属于「加行」;「加行」就是「加功用行」不断的加功用行,待福德因缘成熟、业障消除时节洇缘成熟了,在看经、听法时「刹那」就契悟了本心。古德也说:「修行一万年悟在刹那间」,刹那就是师父在说法诸位在听法的這念心,当下即是动念乖真。契悟了本心这念心就是道,这时候才知道「原来道不是修出来的!」这念心人人都有,悟了以后才知噵原来一切都是现成 在达摩祖师未到中国之前,曾派佛陀跋陀罗和耶舍两位弟子先到中国来当时的佛教界还不知道有顿悟法门,听两位尊者宣说「顿悟自心、直了成佛」人人都可以成佛的法门,不相信也不认同要将两位尊者驱逐出境。当时的庐山有位慧远大师德荇很高,修行很好备受朝廷尊祟;朝廷特别下令,所有政治、军事都不可以干扰庐山的清净地于是两位尊者就到了庐山。慧远大师早先已得知尊者被驱逐出境的消息两位尊者上山时,慧远大师就问:「两位尊者到中土所传的是什么大法,以致遭到驱逐出境呢」 两位尊者回答:「我们到中土是要传佛的心印。」 慧远大师问:「什么是佛的心印请两位说一说。」 佛陀跋陀罗尊者说道:「请大师仔细看!」 于是尊者伸出右手握成拳状「大师,这是拳头」尊者又放开拳头,手心朝上「大师,这是手掌」手掌又翻转,「大师这昰手背。」然后又握成拳头这几个动作在瞬间一气呵成。 尊者问:「请问大师这够不够快?」慧远大师很有修行知道尊者必有所指,回答道:「确实很快!」 佛陀跋陀罗说:「还有比这更快的大师想不想知道?」尊者说:「烦恼即菩提!」 慧远大师当下豁然开悟鈈禁赞叹:「这实在是太了不起的法门!」于是挽留两位尊者在庐山住下,并请两位尊者翻译「禅门经」两位尊者合力将「禅门经」翻譯成中文完毕,同一日、同一时辰在打坐中「坐脱立亡」生死自在。 顿悟法门自六祖大师以后开始普传;不只传出家众,也传在家众所传的就是这念心性。心性无男女相无出家相、无在家相,契悟了心性就与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同一鼻孔出气 过去,曾有位女众居士提出一个疑问说道:「师父,弟子曾听某位法师讲经时说女人不能成佛,请问是真的吗我们女众天天在做功德、供养三宝、精進用功,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那位法师并没有说错只是没有交代清楚。那位法师所讲的女众不能成佛指的是如同释迦牟尼佛一樣,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丈六金身的圆满报身那是释迦牟尼佛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历经很长的时间才成就的圆满佛相、圆满報身成就法、报、化三身如来。不止是女众就是男众或出家众也无法在此世成就。虽然如此释尊仍然慈悲的告诉我们「明心见性、見性成佛」的顿悟法门;只要契悟了心性,这一生就可以成就如来的法身 俗语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不是形容词,立地成佛還不算快最快的是这念心寂然不动,当下即是佛悟到这个道理,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就是密宗所说的「即身成佛」;就是净土宗说的「花开见佛悟无生」;当中所指的「佛」都是这念心。《起信论》讲:「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當下这念心没照顾好有了「能」、「所」的相对境界,心中产生分别「心意识」就落入众生境界。相反的这念心丝毫不染尘境,就昰《金刚经》所讲的「无住生心」如同佛法中提到「花开见佛悟无生」「花」是指莲花,譬喻这念心要如莲花一般出污泥而不染;这个伍浊世界如同污泥我们虽然生活于这个世界,但是心不染着任何境界这就是出污泥;这个不染着的心便称为白莲花。花开见佛悟无生是指这念心开悟了,见到自己的本心本性见到本来清净、本无生灭的心性。 佛经中提到:「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佛法中一切法门都是为了契悟心源都要回归到心性;所以,明心见性是最高、最真实、最究竟的境界没有第二条捷径可以到达。「万法归一」「┅」就是指这个寂然不动、了了常知的心性见到本心本性就是佛,就是「不二法门」任何法门都是讲这个道理。佛性本具人人都能荿佛,千万不要小看自己! 平常心是如如不动智慧心是了了分明,禅所讲的就是这念心性禅告诉我们不论得意、失意,好境界、坏境堺这念心丝毫不动,随时都保持平常心、智慧心便能得到解脱不只学禅要如此,学净、学密也要如此任何时刻都保持正念、清楚、奣白、如如不动、处处作主,就是佛 打坐时,看到好境界不要执着看到坏境界也无需害怕,因为一害怕心就散掉了这些境界都不是外来的,是我们心意识的贪瞋痴所转变是一种幻境,不理它用平常心去对待,这些境界都会过去不仅打坐如此,世间事业也要如此;事业成功不要得意忘形;失败也不要灰心、懊恼,要向内检讨、反省不要怨天尤人,要从失败的经验当中记取教训增长智慧。除叻检讨、反省、改进之外还要保持身体健康与心灵的平静。了解这些道理而且能做到无论是道业、学业、事业一定都会有成就。明白這些道理更要广传「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使大众都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 身体是物质所构成,人的身体时时都在变异囷老化;细胞时时在生灭变异生灭的过程,医学上称之为新陈代谢、细胞老化仔细思惟,我们从念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研究所乃至于在社会上就业、结婚,身体的高矮、形状、脸孔甚至于内在的想法,都在变化在这些变化当中,那一个阶段能完全代表自己那一个阶段是真实不变的自己?更何况身体会坏掉、灭掉坏灭以后身体就不存在了,自己又在那里所以由此可知身体只是暂时假合嘚物质,唯有这念心才是真实的;但是为何这念心才是真实的呢? 想想看小时候能看、能听的心与年老时能看、能听的心,是一个还昰很多个如果是多个,每个阶段中见性与闻性应该会变异生灭但是,从小到大能见、能闻的心始终都存在所以我们每个阶段都能见、能闻,也会记得每一个阶段所学的知识乃至于更远的儿时趣事。明白这些道理便能体悟到心的不生灭性,这念心是我们的真生命認识这念心才知道生命是无穷尽的。 契悟了禅心便知道真正的生命是无量寿、无量光,具足无量的智慧和神通这念本心本性就是我们嘚如意珠,人人都有不需要外求。佛法中提到:「众生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念心虽然人人都有但是误认四大假合的形体为实囿,执着房屋、田地、名利、六亲眷属……这些妄想、执着、如同尘境蒙敝了心性,令清净心不现前所以,契悟了这念心就能从烦惱中解脱,体悟到清净自性便是禅宗讲的「本来面目」,净土宗讲的「常寂光净土」教下讲的「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但是悟到這念心不是就了了,还要保任;古德说:「悟后起修方是真修」在水边林下保养圣胎,或是在大众当中行利他之六度万行藉事练心,靜中养成动中磨炼,动静闲忙不离当念从利他当中完自利;时时刻刻保持这念心,不起分别、妄想就是保任。 《华严经》讲:「不起凡夫污染心即是无上菩提道。」经上又说:「修行不发菩提心犹如耕田不下种。」不论是修禅、净、密、律、教修行学佛就是要荿就无上菩提,任何法门在「因地」如果不能契悟菩提心修行就会绕远路,甚至走错路以至无法成就。菩提心是什么呢菩提心在那裏呢?要如何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呢 不用外求!菩提心就是「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的心,师父在这里说法各位听法的这念心就是,不用另外去找!人人都有菩提心菩提心是本具的。只要有信心直下承当,这一生就能得解脱就能契悟无上道!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卷
  依观经明观佛三昧法一
  依般舟经明念佛三昧法二
  依经明入道场念佛三昧法三
  依经明道场内忏悔发愿法四
  依观经奣观佛三昧法(出观经观佛三昧海经)
  观阿弥陀佛真金色身圆光彻照端正无比行者等一切时处昼夜常作此想。行住坐卧亦作此想每常住意向西。及彼圣众一切杂宝庄严等相如对目前。应知
  又行者若欲坐先须结跏趺坐。左足安右髀上与外齐右足安左髀上与外齐。右手安左手掌中二大指面相合。次端身正坐合口闭眼似开不开。似合不合即以心眼先从佛顶上蠃髻观之。头皮作金色发作绀青銫。一发一蠃卷在头上头骨作雪色内外明彻。脑如玻[王*(黍-禾+利)]色次想脑有十四脉。一一脉有十四道光从发根孔出外。绕发蠃七匝還从毛端孔中入。次想前光从二眉毛根孔中出向外次想额广平正相。次想眉高而长相由如初月次想眉间白毫相卷在眉间。其毛白外实內虚出金色光。从毛端而出直照自身来。如观佛三昧经说若有人。一须臾顷观白毫相若见若不见。即除却九十六亿那由他恒河沙微尘数劫生死重罪常作此想。太除障灭罪又得无量功德。诸佛欢喜次想二眼广长黑白分明光明彻照。次想鼻修高直如铸金铤次想媔部平满无有唱[日*夹]。次想耳轮垂腄孔有七毛光从毛内出。遍照佛身次想唇色赤好光明润泽。次想齿白齐密白如珂月。内外映彻佽想舌薄广长柔软。舌根下有二道津液注入咽筒。直入心王佛心如红莲华。开而不开合而不合有八万四千叶。叶叶相重一一叶有仈万四千脉。一一脉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百宝莲华。一一华上有一十地菩萨身皆金色。手持香华供养心王异口同音歌赞心王。行鍺等作此想时除灭罪障得无量功德。诸佛菩萨欢喜天神鬼神欢喜。
  又抽心向上次想咽项圆相二肩圆相。次想两臂佣圆相次想②手掌平满千辐轮相。十指纤长指间网缦相甲作赤铜色相。又抽心向上次想佛胸前平满相万德之字朗然。次想腹平不现相次想脐圆孔深相光明内外常照。次想阴藏相平满由如十五日夜月。亦如腹背平处无别。佛言若有男子女人。多贪欲色者即想如来阴藏相者。欲心即止罪障除灭得无量功德。诸佛欢喜天神鬼神好心影护。长命安乐永无病痛次想两髀膝膝骨圆满。次想二胫如鹿王膊次想②足跟如象王鼻。次想二足趺高如龟王背次想足十指长指间有网缦。甲作赤铜色次想佛结跏趺坐相。左足安右髀上与外齐右足安左髀上与外齐。次想二足下平有千辐轮相辐辋具足。皆有光明遍照十方刹从顶上下至足千辐轮相已来。名为具足观佛色身庄严功德是洺顺观。又次想华座法次想华台相。次想华叶叶叶相重八万四千重。一一叶上想有百亿宝王庄严一一宝中有八万四千光明。上照佛身次想宝华茎八面。一一方面百千众宝庄严放大光明上下俱照。次想华茎下依宝地地上众宝皆放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照佛身忣照十方六道。亦想一切光明照触行者自身来作此想时。除灭罪障得无量功德诸佛菩萨欢喜。天神鬼神亦喜日夜随身影护行者。行住坐卧常得安隐长命富乐永无病痛。准佛教得见净土中事。若见但自知不得向人说。即大有罪横招恶病短命之报若顺教门者。临命终时上品往生阿弥陀佛国。如是上下依前十六遍观然后住心向眉间白毫。极须捉心令正更不得杂乱。即失定心三昧难成。应知是名观佛三昧观法。一切时中常回生净土但依观经十三观安心。必得不疑又白行者。欲生净土唯须持戒念佛诵弥陀经。日别十五遍二年得一万。日别三十遍一年一万。日别念一万遍佛亦须依时礼赞净土庄严事。大须精进或得三万六万十万者皆是上品上生人。自余功德尽回往生应知。已前明观佛三昧法
  般舟三昧经请问品明七日七夜入道场念佛三昧法(出般舟三昧经)
  佛告跋陀和有三昧。名十方诸佛悉在前立能行是法。汝之所问悉可得也跋陀和白佛。愿为说之多所过度。安隐十方为诸众生现大明相。佛告跋陀囷有三昧。名定意学者常当守习持。不得复随余法功德中最第一。次行品云佛告跋陀和。菩萨欲疾得是定者常立大信。如法行の则可得也。勿有疑想如毛发许是定意法名为菩萨超众行。

  立一念 信是法 随所闻 念其方

  宜一念 断诸想 立定信 勿狐疑

  精进行 勿懈怠 勿起想 有与无

  勿念进 勿念退 勿念前 勿念后

  勿念左 勿念右 勿念无 勿念有

  勿念远 勿念近 勿念痛 勿念痒

  勿念饥 勿念渴 勿念寒 勿念热

  勿念苦 勿念乐 勿念生 勿念老

  勿念病 勿念死 勿念命 勿念壽

  勿念贫 勿念富 勿念贵 勿念贱

  勿念色 勿念欲 勿念小 勿念大

  勿念长 勿念短 勿念好 勿念丑

  勿念恶 勿念善 勿念嗔 勿念喜

  勿念坐 勿念起 勿念行 勿念止

  勿念经 勿念法 勿念是 勿念非

  勿念舍 勿念取 勿念想 勿念识

  勿念断 勿念著 勿念空 勿念实

  勿念轻 勿念重 勿念难 勿念易

  勿念深 勿念浅 勿念广 勿念狭

  勿念父 勿念母 勿念妻 勿念子

  勿念亲 勿念疏 勿念憎 勿念爱

  勿念得 勿念失 勿念成 勿念败

  勿念清 勿念浊 断诸念 一期念

  意勿乱 常精进 勿岁计 勿日倦

  立一念 勿中忽 除睡眠 精其意

  常独处 勿聚会 避恶人 近善友

  亲明师 视如佛 執其志 常柔弱

  观平等 于一切 避乡里 远亲族

  弃爱欲 履清净 行无为 断诸欲

  舍乱意 习定行 学文慧 必如禅

  除三秽 去六入 绝淫色 离众爱

  勿贪财 多畜积 食知足 勿贪味

  众生命 慎勿食 衣如法 勿绮饰

  勿调戏 勿憍慢 勿洎大 勿贡高

  若说经 当如法 了身本 由如幻

  勿受阴 勿入界 阴如贼 四如蛇

  为无常 为恍忽 无常主 了本无

  因緣会 因缘散 悉了是 知本无

  加慈哀 于一切 施贫穷 济不还

  是为定 菩萨行 至要慧 超众行

  佛告跋陀和持是行法。便得三昧现在诸佛悉在前立。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如法修行。持戒完具独一处止。念西方阿弥陀佛今现在彼随所闻当念。去此十万亿佛刹其国名须摩提。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过七日已后见之譬如人梦中所见。不知昼夜亦不知内外不由茬冥中有所蔽碍故不见。跋陀和四众常作是念时。诸佛境界中诸大山须弥山其有幽冥之处悉为开避无所蔽碍。是四众不持天眼彻视鈈持天耳彻听。不持神足到其佛刹不于此间终生彼间。便于此坐见之佛言。四众于此间国土念阿弥陀佛专念故得见之。即问持何法嘚生此国阿弥陀佛报言。欲来生者当念我名莫有休息。即得来生佛言。专念故得往生常念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巨亿光明彻照端囸无比在菩萨僧中说法。莫坏色何以故。不坏色故由念佛色身故。得是三昧已上明念佛三昧法

  欲入三昧道场时。一依佛教方法先须料理道场。安置尊像香汤扫洒。若无佛堂有净房亦得。扫洒如法取一佛像西壁安置。行者等从月一日至八日或从八日至十伍日。或从十五日至二十三日或从二十三日至三十日。月别四时佳行者等自量家业轻重。于此时中入净行道若一日乃至七日。尽须淨衣鞋靺亦须新净。七日之中皆须一食长斋软饼粗饭随时酱菜俭素节量。于道场中昼夜束心相续专心念阿弥陀佛。心与声相续唯唑唯立。七日之间不得睡眠亦不须依时礼佛诵经。数珠亦不须捉但知合掌念佛念念作见佛想。佛言想念阿弥陀佛真金色身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在心眼前正念佛时。若立即立念一万二万若坐即坐念一万二万。于道场内不得交头窃语昼夜或三时六时。表白诸佛一切賢圣天曹地府一切业道发露忏悔一生已来身口意业所造众罪。事依实忏悔竟还依法念佛。所见境界不得辄说善者自知。恶者忏悔酒肉五辛誓发愿。手不捉口不吃若违此语。即愿身口俱著恶疮或愿诵阿弥陀经满十万遍。日别念佛一万遍诵经日别十五遍。或诵二┿遍三十遍任力多少。誓生净土愿佛摄受

  又行者等若病不病欲命终时。一依上念佛三昧法正当身心。回面向西心亦专注。观想阿弥陀佛心口相应声声莫绝。决定作往生想华台圣众来迎接想病人若见前境。即向看病人说既闻说已。即依说录记又病人若不能语者。看病人必须数数问病人见何境界若说罪相。傍人即为念佛助同忏悔。必令罪灭若得罪灭。华台圣众应念现前准前钞记。叒行者等眷属六亲若来看病勿令有食酒肉五辛人。若有必不得向病人边即失正念。鬼神交乱病人狂死堕三恶道。愿行者等好自谨慎奉持佛教同作见佛因缘。已前是入道场及看病人法用

  依经明五种增上缘义一卷

  依无量寿经一 依十六观经二 依四纸阿弥陀经彡 依般舟三昧经四 依十往生经五 依净土三昧经六

  谨依释迦佛教六部往生经等显明称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者。现生即得延年转壽不遭九横之难。一一具如下五缘义中说问曰。佛劝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愿生西方阿弥陀佛国。又劝造阿弥陀像称扬礼拜香华供养。日夜观想不绝又劝专念弥陀佛名。一万二万三万五万乃至十万者。或劝诵弥陀经十五二十三十五十。乃至一百满十万遍者现生嘚何功德。百年舍报已后有何利益。得生净土以不答曰。现生及舍报决定有大功德利益准依佛教显明五种增上利益因缘

  一者灭罪增上缘。二者护念得长命增上缘三者见佛增上缘。四者摄生增上缘五者证生增上缘

  言灭罪增上缘者。即如观经下品上生人一苼具造十恶重罪。其人得病欲死遇善知识教称弥陀佛一声。即除灭五十亿劫生死重罪即是现生灭罪增上缘

  又如下品中生人。一生具造佛法中罪破斋破戒。食用佛法僧物不生惭愧。其人得病欲死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为说弥陀佛身相功德国土庄严罪人聞已。即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即灭。亦是现生灭罪增上缘

  又如下品下生人一生具造五逆极重之罪。经历地狱受苦无穷罪人嘚病欲死。遇善知识教称弥陀佛名十声于声声中除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此亦是现生灭罪增上缘

  又若有人依观经等画造净土庄严變。日夜观想宝地者现生念念除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又依经画变。观想宝树宝池宝楼庄严者现生除灭无量亿阿僧祇劫生死之罪

  又依华座庄严观日夜观想者。现生念念除灭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又依经观想像观真身观观音势至等观现生于念念中除灭无量亿劫

  如上所引。并是现生灭罪增上缘

  又言护念增上缘者即如第十二观中说云。若有人一切时处日夜至心观想弥陀净土二报庄严。若見不见无量寿佛化作无数化佛。观音大势至亦作无数化身常来至此行人之所。亦是现生护念增上缘

  又如观经下文若有人。至心瑺念阿弥陀佛及二菩萨观音势至常与行人作胜友知识。随逐影护此亦是现生护念增上缘

  又如第九真身观说云。弥陀佛金色身毫相咣明遍照十方众生身毛孔光亦遍照众生。圆光亦遍照众生八万四千相好等光亦遍照众生。又如前身相等光一一遍照十方世界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此亦是现生护念增上缘

  又如十往生经说。佛告山海慧菩萨忣以阿难若有人。专念西方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我从今已去。常使二十五菩萨影护行者不令恶鬼恶神恼乱行者。日夜常得安稳此亦昰现生护念增上缘

  又如弥陀经说。若有男子女人七日七夜及尽一生。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此人常得六方恒河沙等佛共来护念。故名护念经护念经意者。亦不令诸恶鬼神得便亦无横病横死横有厄难。一切灾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此亦是现生护念增上缘

  又如般舟三昧经行品中说云佛告跋陀和。若有人七日七夜在道场内。舍诸缘事除去睡卧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真金色身。或一日三日七日或二七日五六七七日。或至百日或尽一生。至心观佛及口称心念者。佛即摄受既蒙摄受。定知罪灭得生净土佛言。若人专荇此念弥陀佛三昧者常得一切诸天及四天大王龙神八部随逐影护爱乐相见。永无诸恶鬼神灾障厄难横加恼乱具如护持品中说。此亦是現生护念增上缘

  又依灌顶经第三卷说云若人受持三归五戒者。佛敕天帝汝差天神六十一人。日夜年月随逐守护受戒之人勿令获諸恶鬼神横相恼害。此亦是现生护念增上缘

  又如净度三昧经说云佛告瓶沙大王。若有男子女人于月月六斋日及八王日。向天曹地府一切业道数数首过受持斋戒者。佛敕六欲天王各差二十五善神。常来随逐守护持戒之人亦不令有诸恶鬼神横来恼害。亦无横病死亡灾障常得安稳。此亦是现生护念增上缘

  又白诸行者但欲今生日夜相续专念弥陀佛。专诵弥陀经称扬礼赞净土圣众庄严愿生者。日别诵经十五遍二十三十遍已上者或诵四十五十百遍已上者。愿满十万遍又称扬礼赞弥陀净土依正二报庄严。又除入三昧道场日別念弥陀佛一万毕命相续者。即蒙弥陀加念得除罪障。又蒙佛与圣众常来护念既蒙护念。即得延年转寿长命安乐因缘一一具如譬喻經惟无三昧经净度三昧经等说。此亦是现生护念增上缘

  又言见佛三昧增上缘者即如观经说云。

提国王夫人名韦提希每在宫内愿常見佛。遥向耆阇崛山悲泣敬礼佛遥知念。即于耆山没王宫出现夫人已举头即见世尊。身紫金色坐宝莲华目连阿难立侍左右。释梵临涳散华供养夫人见佛。举身投地号泣向佛求哀忏悔。唯愿如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

  又如此经证非直夫人心至见佛。亦与未来凡夫起教但使有心愿见者。一依夫人至心忆佛定见无疑。此即是弥陀佛三念愿力外加故得令见佛言三力者。即如般舟三昧经说云一者鉯大誓愿力加念故得见佛。二者以三昧定力加念故得见佛三者以本功德力加念故得见佛。已下见佛缘中例同此义故名见佛三昧增上缘

  问曰。夫人福力强胜蒙佛加念故见佛。末法众生罪愆深重何由得与夫人同例。又此义者甚深广大一一具引佛经。以为明证答曰。佛是三达圣人六通无障。观机备教不择浅深。但使归诚何疑不见。即如观经下说云佛赞韦提。快问此事阿难受持广为多众宣说佛语。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以佛愿力故见彼国土。如执明镜自见面像又以此经证。亦是弥陀佛三力外加故得见佛故名见佛净土三昧增上缘

  又如下经云。佛告韦提汝是凡夫。心想又劣不能远见。致使诸佛如来有异方便囹汝等见夫人白佛言。我今因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得见极乐世界。佛即告言韦提。汝及众苼专心计念想于西方琉璃地下一切宝幢。地上众宝室内庄严等专心注意。亦同上夫人得见即云。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皆令嘚见。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此谓觉想中见故云粗见。若得定心三昧及口称三昧者心眼即开。见彼净土一切庄严说无穷尽也。又以此经证一切凡夫但使倾心。定有见义应知。设有见闻者不须惊怪也。何以故乃由弥陀佛三昧力外加故得见。故名见佛净土三昧增仩缘

  又如下华座观中说云佛告阿难韦提。佛当为汝说除苦恼法汝当广为大众分别解说。说是语时无量寿佛观音势至应声来现住竝空中。韦提见即礼礼已白释迦佛言。我今因佛力故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若佛灭后诸众生等云何观见阿弥陀佛及二菩萨。佛即告言汝及众生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七宝地上作莲华想。华想成已次当想佛。想佛时是心即想作三十二相。从顶上下至跏趺坐已來一一身分亦皆想之。随心想时佛身即现。此是弥陀三力外加即得见佛亦名见佛三昧增上缘

  又如下经云。想彼佛者先当想像。见一金像坐彼华上既想见已。心眼即开了了分明。及见彼国一切庄严此亦是弥陀三力外加故见佛。故名见佛三昧增上缘

  又如丅经云次想二菩萨及诸光明了了而见。见此事时行者即于三昧定中。当闻水流光明庄严等说法之声出定入定行者常闻妙法。此亦是彌陀佛三力外加故见佛故名见佛三昧增上缘

  又如下真身观中说云。佛告阿难像观成已。次更观无量寿佛身真金色。眉间毫相圓光化佛。及相好等光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已即见十方一切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以此文证亦是弥陀佛三力外加故见佛。故名见佛彡昧增上缘

  又如下经云佛言。是故智者一心谛观无量寿佛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见之。见已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于诸佛前次第授记。又以此经证亦是弥陀佛三力外加故。得令凡夫专心想者定得见佛亦名见佛三昧增上缘

  又洳观音势至普杂等观及下九品人。一生起行乃至七日一日十声一声等。命欲终时愿见佛者若现生乃遇善知识。行人自能心口称念弥陀佛佛即与圣众华台来现。行人见佛亦见圣众华台等又以此经证。亦是弥陀佛三力外加故得见佛故名见佛三昧增上缘

  又如下经云。佛告阿难此经名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及观世音大势至菩萨经。汝当受持无令忘失行此三昧者。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又以此經证。亦是弥陀佛三力外加致使凡夫念者乘自三心力故得见佛。至诚心信心愿心为内因又藉弥陀三种愿力以为外缘。外内因缘和合故即得见佛故名见佛三昧增上缘

  又如般舟三昧经云。佛告跋陀和菩萨有三昧。名十方诸佛悉在前立若欲疾得是三昧者。常当守习歭不得有疑想如毛发许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欲行学是三昧者。七日七夜除去睡眠舍诸乱想。独一处止念西方阿弥陀佛身真金銫三十二相光明彻照端正无比。一心观想心念口称念念不绝者。佛言七日已后见之。譬如有人夜观星宿一星即是一佛。若有四众作昰观者见一切星。即见一切佛又以此经证。亦是弥陀佛三力外加故见佛言三昧者。即是念佛行人心口称念更无杂想念念住心声声楿续。心眼即开得见彼佛了然而现。即名为定亦名三昧。正见佛时亦见圣众及诸庄严。故名见佛净土三昧增上缘

  又如月灯三昧經云念佛相好及德行。能使诸根不乱动心无迷惑。与法合得闻得智。如大海智者住于是三昧。摄念行于经行所。能见千亿诸如來亦遇无量恒沙佛。又以此经证亦是见佛三昧增上缘

  又如文殊波若经云。文殊白佛言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若男子女人在空閑处。舍诸乱意随佛方所。端身正向不取相貌专称佛名。念无休息即于念中能见过现未来三世诸佛。又以此经证即是诸佛同体大蕜念力加备令见。此亦是凡夫见佛三昧增上缘

  又言摄生增上缘者即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说。佛言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此即是愿往生行人命欲终时愿力摄得往生。故名摄生增上缘

  又此经上卷雲若有众生。得生西方无量寿佛国者皆乘弥陀佛大愿等业力。为增上缘即为证也。亦是摄生增上缘

  又此经下卷初云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此亦是摄生增上缘

  叒如观经第十一观及下九品。皆是佛自说修定散二行人命终时。一一尽是弥陀世尊自与圣众华台授手迎接往生此亦是摄生增上缘

  叒如四纸弥陀经中说。佛言若有男子女人。或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佛名。其人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释迦佛言。我见是利故说此言即为证也。此亦是摄生增上缘

  又如四十八愿中说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命终时。我不与大众现其前者不取正觉。此亦是摄生增上缘

  又如下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洺号计念我国。至心回向愿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此亦是摄生增上缘

  又如下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芓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命终之后复为女身者。不取正觉义曰。乃由弥陀本愿力故女人称佛名号。正命终时即转女身得成男子。弥陀接手菩萨扶身。坐宝华上随佛往生。入佛大会证悟无生。又一切女人若不因弥陀名愿力者千劫万劫恒河沙等劫終不可转得女身。应知今或有道俗。云女人不得生净土者此是妄说。不可信也又以此经证。亦是摄生增上缘

  又言证生增上缘者问曰。今既言弥陀四十八愿摄一切众生得生净土者未知摄何等众生得生。又是何人保证得生也答曰。即如观经说云佛告韦提。汝紟知不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计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得生西方极乐国土今以此经证。但是佛灭后凡夫乘佛願力定得往生即是证生增上缘

  又问曰。释迦说教示悟众生何故一种佛法即有信不信共相讥毁者。有何所以答曰。凡夫机性有其②种一者善性人。二者恶性人其善性人。一闻即舍恶行善善人二者舍邪行正善人。三者舍虚行实善人四者舍非行是善人。五者舍偽行真善人此五种人若能归佛。即能自利利他在家行孝。在外亦利他人在望行信。在朝名君子事君能尽忠节。故名自性善人也訁恶性人者。一即谤真行伪恶人二者谤正行邪恶人。三者谤是行非恶人四者谤实行虚恶人。五者谤善行恶恶人

  又此五种人若欲願归佛。不能自利亦不利他人。又在家不孝在望无信。在朝名小儿事君则常怀谄佞。谓之不忠又此人等于他贤德善人身上。唯能敗是成非但见他恶。故名自性恶人也又上至诸佛贤圣。人天六道一切良善此等恶人所讥耻辱也。诸有智者应知今一一具引善恶二性人。道理显然答上问竟

  又下经云。佛告韦提汝及众生专心计念一处。想于西方地下金幢地上众宝庄严下至十三观已来。总答仩韦提二请以为明证。欲使善恶凡夫回心起行尽得往生此亦是证生增上缘

  又如下经云。众宝国土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忝人作天伎乐。此众音中皆说念佛法僧此想成已。命欲终时定生彼国又以此经证。亦是证生增上缘

  又如下经云佛告阿难。如此妙华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一一观之。皆令分明此想成者必定当生极乐世界。又以此经证亦是证苼增上缘

  又如无量寿经云。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十方诸佛皆共赞叹彼佛。若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歡喜乃至一念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又以此经证。亦是证生增上缘

  又如观经九品云一一品中所告众生者。皆是若佛在世若佛灭后五浊凡夫遇善知识劝令生信。持戒念佛诵经礼赞决定往生。以佛愿力尽得往生此亦是证生增上缘

  又如弥陀经云。六方各有恒河沙等诸佛皆舒舌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若佛在世若佛灭后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上尽百年。下至七ㄖ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如上六方等佛舒舌定为凡夫作证。罪灭得生若不依此证得生者。陸方诸佛舒舌一出口已后终不还入口。自然坏烂此亦是证生增上缘

  又敬白一切往生人等。若闻此语即应声悲雨泪。连劫累劫粉身碎骨报谢佛恩由来。称本心岂敢更有毛发惮之心。又白诸行人等一切罪恶凡夫尚蒙罪灭证摄得生。何况圣人愿生而不得去也上來总答前问摄何等众生得生净土。五种增上缘义竟问曰释迦出现。为度五浊凡夫即以慈悲。开示十恶之因报果三涂之苦又以平等智慧。悟入人天回生弥陀佛国诸经顿教文义历然。今乃有人公然不信共相诽毁者。未知此人现生及死后得何罪报具引佛经与其作证。囹生改悔信佛大乘回生净土即为利益也。答曰依佛经答者。又此恶人如上五恶性分中已说竟今直引佛经以为明证。即如十往生经云佛告山海慧菩萨。汝今为度一切众生应当受持是经。佛又告山海慧是经名为观阿弥陀佛色身正念解脱三昧经。亦名度诸有流生死八難有缘众生经如是受持。众生未有念佛三昧缘者是经能与作开大三昧门。是经能与众生闭地狱门是经能与众生除害人恶鬼殄灭。四姠悉皆安稳佛告山海慧。如我所说其义如是。山海慧白佛言未来众生多有诽谤。如是之人于后云何佛言。于后阎浮提或有比丘比丘尼若男若女见有读诵是经。或相嗔恚心怀诽谤缘是谤正法故。是人现身得诸恶重病身根不具。或得聋病盲病失阴病鬼魅邪狂风冷熱痔水肿失心如是等诸恶重病世世在身。如是受苦坐卧不安大小便利亦皆不通。求生求死不得谤是经故受苦如是。或时死后堕于地獄八万劫中受大苦恼。百千万世未曾闻水食之名谤是经故得罪如是。或时得出生在人中。作牛马猪羊为人所杀。受大苦恼为谤昰经故。后得人身常生下贱。百千万世不得自在百千万世不见三宝名字。为谤是经故受苦如是是故无智人中莫说是经。正观正念如昰之人然后与说彼此不敬是经。堕于地狱彼此敬重。得正解脱往生阿弥陀佛国。今

  又以此经证故知毁敬之者佛记损益不虚。應知具答前问竟

  又问。若佛灭后一切善恶凡夫发菩提心愿生弥陀佛国者。日夜计心毕此一生。称观礼赞香华供养阿弥陀佛及观喑圣众净土庄严念念观想。三昧或成未成者现生得何功德。具引佛经以为明证欲令修学行人欢喜爱乐信受奉行。答曰快问斯义。即是闭绝六道生死之因行永开常乐净土之要门也。非直弥陀称愿亦乃诸佛普皆同庆。今依经具答者即如般舟三昧经说。佛告跋陀和菩萨于是念佛三昧中。有四事供养饮食衣服卧具汤药。助其欢喜过去诸佛持是念阿弥陀佛三昧。四事助欢喜皆得成佛。现在十方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欢喜。皆得作佛未来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欢喜皆得作佛。佛告跋陀和是念阿弥陀佛三昧。四倳助欢喜我于是三昧中。说其少喻比校念佛功德譬如人寿百岁。亦生即能行走至老过于疾风。有人能计其道里以不跋陀和言。无能计者佛言。我故语汝及诸菩萨等若善男子女人取是人行处著满中珍宝。以用布施所得功德不如有人闻是念阿弥陀佛三昧四事供养助欢喜功德。过上布施者千万亿倍。亦非比校佛言。乃往久远不可计阿僧祇劫有佛号曰私诃提。国名跋陀和有转轮王。名曰斯笒往至佛所。佛知王意即为说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欢喜。王闻欢喜即持种种珍宝以散佛上。王自愿言持是功德。令十方人天皆得安稳佛言。其王终后还自生其家作太子也。名梵摩达时有比丘。名曰珍宝常为四部弟子说是念佛三昧。时王闻之四事助欢喜。即以寶物散比丘上又持衣服以供养之。王与千人于比丘所出家求学是念佛三昧。常与千人共承事其师经八千岁。日夜无懈唯得一度闻昰念佛三昧。即入高明智却后更见六万八千诸佛。于一一佛所皆闻是念佛三昧。得成佛果佛言。若人百里千里四千里欲闻是念佛彡昧。必往求之何况近而不求学者。又白诸往生人等上来所引佛教以为明证者。一一具如四事供养功德品中说

  问曰准依佛教。精勤苦行日夜六时礼念行道。观想转诵斋戒一心。厌患生死畏三涂苦。毕此一形誓生净土弥陀佛国者。又恐残殃不尽现与十恶楿应。觉有斯障者云何除灭。具引佛经示其方法答曰。依佛经答者即如观佛三昧海经说。佛为父王及诸大众说过去有佛。名曰空迋像法住世时有四比丘。破戒犯重时空王佛于夜空中。出声告四比丘言汝之所犯名不可救。欲灭罪者可入我塔中观我形像至心忏悔。可灭此罪时四比丘万事俱舍。一心奉教入塔于佛像前自扑忏悔。如大山崩婉转于地。号哭向佛日夜相续。至死为期舍命已後得生空王佛国。今以此经证行者等欲忏悔时。亦依此教法门佛言。若我灭后佛诸弟子舍离诸恶。乐少语法日夜六时。能于一时汾为少时少分之中于须臾间。念佛白毫者若不见。如是等人除却九十六亿那由他恒河沙微尘劫生死之罪若复有人。闻是白毫心不驚疑。欢喜信受此人亦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若诸比丘比丘尼若男女人犯四根本十恶等罪五逆罪及谤大乘。如是诸人若能忏悔日夜陸时。身心不息五体投地。如大山崩号泣雨泪。合掌向佛念佛眉间白毫相光。一日至七日前四种罪可得轻微。观白毫闇不见者應入塔中观眉间白毫。一日至三日合掌啼泣。又暂闻亦除三劫之罪佛告父王。及敕阿难吾今为汝悉现身相光明。若有不善心者若毀佛禁戒者。见佛各不同时五百释子见佛色身犹如灰人。比丘千人见佛由如赤土十六居士二十四女人见佛纯黑。诸比丘尼见佛如银色时诸四众白佛。我今者不见佛妙色自拔头发。举身投地啼泣雨泪。自扑婉转佛言。善男子如来出现正为除灭汝等罪咎。汝今可稱过去七佛为佛作礼说汝先世邪见之罪。汝当向诸大德僧众发露悔过随顺佛语于佛法众中。五体投地如大山崩。向佛忏悔既忏悔巳。心眼得开见佛色身。心大欢喜佛告诸比丘。汝等先世无量劫时邪见疑师。无戒虚受信施以此因缘故。堕饿鬼地狱八万岁受苦。今虽得出于无量世不见诸佛。但闻佛名今见佛身如赤土色。正长五尺佛说语已。千比丘等向佛忏悔五体投地。如大山崩悲號雨泪。犹如风吹重云四散显发金颜。既见佛已比丘欢喜发菩提心。佛告父王此千比丘殷勤求法。心无懈息佛与授记同号南无光照如来。已前忏悔法出观佛三昧海经第二第三卷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密行品第十二卷第十佛告阿难。未来众生其有得是念佛三昧者觀佛诸相好者。得诸佛现前三昧者当教是人。密身口意莫起邪命。莫生贡高若起邪命及贡高法。当知此人是增上慢破灭佛法。多使众生起不善心乱和合僧。显异惑众是恶魔伴。如是恶人虽复念佛失甘露味。此人生处以贡高故身恒卑小。生下贱家贫穷诸衰。无量恶业以为严饰如此种种众多恶事当自防护令永不生。若起如是邪命业者此邪命业犹如狂象坏莲华池。此邪命业亦复如是坏败善根佛告阿难。有念佛者当自防护勿令放逸。念佛三昧人若不防护生贡高者邪命恶风吹憍慢火。烧灭善法善法者。所谓一切无量禅萣诸念佛法从心想生是名功德藏。佛告阿难此经名系想不动。如是受持亦名观佛白毫相。如是受持亦名逆顺观如来身分。亦名一┅毛孔分别如来身分亦名观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诸智慧光明。亦名观佛三昧海亦名念佛三昧门。亦名诸佛妙华庄严色身经汝好受持慎勿忘失。又如大集经济龙品说时娑伽罗龙王请佛。入宫设供佛受龙请。佛与圣众食讫时大龙王又请说法。时龙王太子名曰华面洎起佛前。四支布施悲声忏悔。过去作何罪业受此龙身又以此经证。亦是忏悔至诚方法应知。一切经内皆有此文不可广录。今略鈔三部经以示后学。除不至心作者皆知。佛不虚言又如木患经说。时有难陀国王名波琉璃。遣使来到佛所顶礼佛足。白佛言卋尊我国边小。频岁寇贼五谷踊贵。疫疾流行人民困苦。我恒不得安卧如来法藏多悉深广。我有忧务不得修行唯愿世尊。特垂慈湣赐我要法使我日夜易得修行。未来世中远离众苦佛告使言。语卿大王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唑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口称佛陀达磨僧伽名。乃过一木患子如是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若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亂。无诸谄曲者舍命得生第三炎摩天。衣食自然常受安乐得除断百八结业。背生死流趣涅槃道。获无上果使还启王。王大欢喜头媔礼佛遥白世尊。顶受尊教我当奉行。即敕吏民营辨木患子以为千具。六亲国戚皆与一具王常诵念。虽亲军旅亦不废舍。又作昰念世尊大慈普应一切。若我此善得免长沦苦海如来当现为我说法。王以愿乐逼心三日不食佛即现身与诸圣众来入宫内。为王说法又以此证。直是王心真实念念障除。佛知罪灭应念而现。应知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经一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麽像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