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停掉所有的游戏!都是韩国棒子小女神共几期跟新加坡美国日本跟腾讯合作的!敌人主动与你合作肯定图谋不轨!丧志!

几天前谣传他去世的时候,就有人邀请我答题,我没有说话。毕竟“盖棺论定”是对一个人的尊重。&br&现在李光耀去世了,维基百科页面被挤爆。各大媒体纷纷发文评论。&br&我也写点东西。&br&&b&李光耀这个人,不管你喜不喜欢他,你都得承认他是一个少见的明白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他都明确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以及如何得到它。到治国的时候,他也非常明白新加坡需要的是什么,以及如何得到它。&/b&&br&李光耀祖上是客家人,生活方式却已经西化。小时候家里想让他上华文学校,他去了一段时间,嫌老师水平太低,执意要去英文学校。&br&高中时遇上日本侵略。日本人没来之前,亚洲殖民地对日本还是很自豪的,认为这是打破西方优越神话的象征。日本人来了之后,亚洲殖民地人民无比怀念英国。&br&日军撤走后,李光耀去英国念书。去伦敦一开始接触的是拉斯基的社会主义理论,接触过费边主义,接触过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著作。按照李光耀自己的回忆,他从拉斯基那里学到了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外“第三条道路”的可能性,从费边主义那里汲取了殖民地争取独立和经济平等的重要性,从毛那里学到了政治斗争的技巧。也在这个时期,他对列宁式共产主义的憎恶扎下了根。&br&这个人读书是真正“拿来主义”的,他觉得什么值得吸收借鉴,就主动去读什么。真正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br&剑桥毕业后,李光耀回到新加坡,当选议员。59年,新加坡成为自治邦,63年,新加坡与马来亚一道以马来西亚联邦的形式独立。&br&李光耀当时的设想是要留在马来亚联邦,成为大马来西亚的一部分。为达到这个目的,他曾对与他一道谋求新加坡独立的共产党开刀,动用各种强硬手段压制共产党。马来亚对他的反共政策是认可的,但是马来族害怕华人影响他们的主导地位,64年新加坡接连爆发种族冲突,65年马来西亚踢开新加坡,新加坡被迫独立。当时李光耀在电视上一度失态,记者会中止20分钟。&br&当时的新加坡就是一片渔村,第三世界水平,国内还有华人、马来人、各种来自英国和荷兰殖民地的移民,国际上与印尼关系不好,马来人还要抢回他们贸易中转地的位置。所有人都不看好这个没有希望的国家。&br&&b&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李光耀开始超神。&/b&&br&&b&李光耀的第一个举措,是练兵。&/b&&br&被踢出马来西亚4个月后,马来西亚驻新加坡步兵旅的准将来见李光耀,以保卫他安全的名义坚持要护送李光耀去国会开会。一国元首被另一国警卫队护送去开会,用屁股想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br&李光耀当时什么也没说,默默同意了。&br&同年,新加坡秘密向印度、埃及、以色列求助他们帮助训练军队。前两个国家拒绝,以色列答应了。&br&也是在这一年,新加坡开始组织人民卫国军。李光耀的想法是用十年时间达到像以色列那样,虽然不要全民皆兵,但至少要有一批能够迅速动员成为战斗力的人民。&br&&b&以前我曾跟朋友聊天的时候谈起,抛开意识形态偏见,单从国际政治的角度讲,以色列和朝鲜的策略其实是类似的。它们都是地缘政治争端夹缝中的小国,都要强调共同体的团结一致、纪律严明,都要依靠反撬大国博弈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形势使然,没有办法。新加坡也不例外。&/b&&br&当然,金家在治理内政方面,基本是纯粹的垃圾。&br&在没有稳定国际环境的前提下,小国要想成功地生存,必须走集体主义、纪律严明、准军事化的道路,这是那些批评新加坡缺乏自由的西方媒体根本无法理解的。&br&李光耀有多硬?68年处死在新加坡引发爆炸事件的印尼突击队员,当年印尼就在新加坡旁边海面上搞军事演习。69年新加坡华人和马来人爆发激烈冲突,李光耀有先见之明从以色列进口了坦克和装甲车,开上街震慑暴徒——当时新加坡还很穷,没有钱,但马来西亚还没有坦克,被李光耀的坦克震慑了,所以没有敢在族群冲突中支持马来人。&br&这一切都是发生在新加坡经济腾飞之前的。新加坡一直实行全民服役,该你服役了,你不去公司工作,老板受损失,这些在大家眼里,都理所当然。&br&这是一个紧密团结的共同体。&br&&blockquote&我们的生存原则很简单,只有一个:新加坡必须比本区域其它国家更加刚强勇猛,更加有组织和富有效率。——李光耀&/blockquote&&b&李光耀的第二个举措,是发疯一样地招商。&/b&&br&现在大家只看得见新加坡的辉煌,看不见在此之前李光耀为了招商愁白了头。&br&新加坡一开始尝试过开造纸厂、陶瓷厂、造船厂,甚至还有鱼钩厂,全部失败。&br&67年李光耀访问马耳他,看见码头工人因为苏伊士运河关闭没工作,领着全薪打球,大为惊讶,一问,英国人因为该地的战略意义,给予全面支持。&br&李光耀当即决定,新加坡绝对不能走这样的依附道路。68年,英军开始撤离新加坡,到71年撤完,新加坡因此损失大笔好处费,李光耀眉头都没眨一下。&br&67-68年,李光耀多次亲自去美国招商。凭着优秀的口才和准确的判断力,一些美国商人被他吸引了。&br&当时的经济学受左翼思潮影响,批判发达国家对殖民地的剥削。但李光耀的观点是,反正新加坡没什么自然资源好剥削的,你无非是看着我们的人勤劳。我们的人本来就勤劳,有工作不是很好?难道所有人都一样懒,才叫不受剥削?&br&为了招商,李光耀提出第二个举措,那就是动用群众组织,把新加坡打造成一个在公共安全、个人安全、教育、服务方面能跟第一世界相比的国家,为投资者服务。&br&&blockquote&中国共产党如果能够利用这个办法,消灭所有的苍蝇和麻雀,我们没有理由不能协助人民改掉第三世界国家的习性。——李光耀&/blockquote&他不是反共吗?你看看他怎么从共产党身上学习长处!&br&人民行动党虽然是一党独大,但快到大选的时候,党干部/候选人老老实实拉一张桌子去小区听选民意见,听选民说你去年哪里做得不好哪里要改善。这个一党制跟群众紧密联系的程度,根本不是某些党能比的。&br&新加坡为了把自己建成城市花园,连口香糖都会禁止。&br&当时恰好赶上大陆搞文革,很多人认为台湾、香港离大陆太近。李光耀把新加坡搞成全心全意为投资者服务的天堂后,吸引了一大批美资企业。到裕廊工业园区设立,新加坡就此开始走上腾飞道路。&br&&b&李光耀的第三个举措,是把新加坡打造成金融中心&/b&&br&当时新加坡有一位经济顾问温斯敏,对新加坡助力良多。有一个关于他的故事广泛流传:他去见美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副总裁,说新加坡要打造金融中心。对方说,好,你过来。然后给他看地球仪:整个金融世界的活动,最早是苏黎世。苏黎世上午9点开市,然后是法兰克福,然后是伦敦。下午苏黎世先闭市,然后法兰克福,然后伦敦闭市,纽约就开市了。纽约完了之后是旧金山,等旧金山闭市了,全世界金融活动就睡觉了。而如果你新加坡做起来,全世界金融市场就会第一次全天候运作。&br&然后李光耀决定,做。&br&开始做之后,李光耀的原则就是,不向大国压迫新加坡货币汇率的要求低头,不向大公司的裙带关系要求。还是上文中那个副总裁,有一次为了国际信用商业银行跟李光耀求情,李光耀坚决没答应。91年,该银行因信用不佳停止一切业务。&br&&b&李光耀对谁都不卑不亢。形势逼人的时候,他可以默默忍受,但从不低头屈服。&/b&&br&新加坡是个小国,周围所有国家都会下意识用大国心态来看他。不管李光耀怎么成功,他都改变不了新加坡不可能成为大国的事实。&br&想象一下今天的马云走在路上,来一个市长还能对他颐指气使的情况,你觉得他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br&李光耀就是这么过来的。&br&跟马来西亚的恩怨就不说了。&br&苏加诺访问新加坡的时候,指着新加坡的楼说,印尼人的钱都花在你们这盖楼了。&br&李光耀什么话也没说,一直看着苏加诺后来被推翻。&br&菲律宾政要曾经就阿基诺被刺之后的局势征询过李光耀的意见。李光耀委婉指出菲律宾不适合采纳美国式的分权制度,菲律宾没有听。&br&呵呵。&br&李光耀跟中国的缘分很有意思。&br&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朝鲜战争之后,中国在东南亚的政治地位一下子变得很高大,毕竟是跟美国正面干过。李光耀在国内推行的许多举措,比如推广英文教学,比如关闭传统华人为主的南洋大学,比如反对共产党向该处渗透革命,其实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br&70年代的时候,周恩来曾托人带话给李光耀,奇怪他一个华人为啥这么害怕中国入侵新加坡。李光耀回复,他根本不担心中国侵犯新加坡,因为这样对中国一点好处都没有。他讨厌的是中国不断告诉其它东南亚国家应该搞共产主义革命。&br&76年,李光耀来北京见过毛泽东。毛对他来说,是一个巨人,他的国家一直都在这个巨人的影子里。而他对毛来说,什么都不是。&br&但李光耀看到的是这个巨人垂垂老矣,口齿不清,说话需要张玉凤递纸条。&br&李光耀坐车经过长安街的时候,大概暗暗比较了这里低矮的平房和灰蒙蒙的天空,与新加坡的城市花园。然后他坚信,尽管巨人依然横亘在他面前,但他自己才是对的。&br&李光耀跟邓小平之间的关系也很有意思。他第一次是在人民大会堂见邓小平,对大会堂里的痰盂印象极为深刻。新加坡全国公共场合都没有痰盂,78年邓访问的时候,李光耀专门让人准备了痰盂,但是邓没用。后来人民大会堂也不设痰盂了。李光耀专门在回忆录里记了这一笔。&br&插一句,1982年的时候邓小平跟撒切尔会谈,吐痰吐得把撒切尔看愣了。联想到78年邓到新加坡没用过痰盂,看来吐痰也是他的外交武器。&br&李光耀跟邓交谈的时候,曾经当面对邓说,中国不应该再输出革命。他没想到,邓接下来问他,我该怎么做?&br&李光耀愣了一下,然后说,停止对印尼和马共的电台广播,停止对游击队的支持。&br&邓小平照做。马共总书记陈平彻底丢掉了在湖南的电台主播这个工作。&br&78年越南入侵红色高棉政权,现在还有人拿这个黑TG。但当时东南亚国家,比如像泰国这样的,人心惶惶。李光耀当时就致电泰国首相克良萨,绝对不要接受越南人开出泰国保持中立的条件。同年见到邓小平的时候,李光耀告诉邓,克良萨决心把泰国生死托付给中国,只看中国是否对越南举动不闻不问。&br&邓小平面色凝重。第二年,中越战争爆发。&br&李光耀在位时鞭打过美国人,美国官方说他是理解中国的最好桥梁。&br&李光耀一生坚决反共,习大大说他是值得尊敬的长者。&br&&b&因为这个在最绝望的时刻领导一个国家摸爬滚打出来的人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实用哲学,他用这套哲学不偏不倚地对待这个世界上的每一股力量,不会有隐瞒,不会有偏袒。他自信跟着这套实用哲学走,而不是跟着某些主义或意识形态走,才会成功,不管对谁都一样。&/b&&br&&b&这个人尽管自我,但是公道,所以他说的话可靠。所以他的对手还是朋友,都会尊重他。&/b&&br&&b&看看李光耀的奋斗史,有时候你会觉得这不是一个政治家的成功史,这是一个企业家的成功史。李光耀的故事基本上跟马云一样励志。&/b&&br&&b&我认为这才是对李光耀的正确理解:他是用管理企业的方式管理国家。&/b&&br&李光耀74年的时候成立淡马锡控股公司,这家公司到13年投资组合价值大概1690亿美元,年盈利83亿美元,比腾讯高10亿美元。这家公司全面控股新加坡的银行、报业等机构,规模比东南亚其他地区华人银行资本加起来还要大。&br&这家公司的CEO是李光耀的儿媳妇何晶。&br&新加坡还有一家更神秘的公司,就叫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控制的资产超过3000亿美元,甚至还持有盛大12%的股份。&br&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就是李光耀。&br&这两家银行加起来,能够掌控新加坡绝大部分的不动产、金融、媒体行业。所以新加坡的事,李家人在饭桌上就能决定。&br&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大资本为底气,新加坡才能成功地搞公积金制度和居者有其屋制度。新加坡人想要有房,基本都能有房。&br&李光耀在评价新加坡福利制度时说,我们不搞施舍,不学欧洲那一套。新加坡不养懒汉。&br&当然了!如果你从企业高管的角度出发,你肯定不愿意雇懒汉!新加坡人在李光耀眼中,就是他的员工!所以他那么重视住房和教育,提倡新加坡人要早结婚多生孩子,这一切都是劳动力资本再生产!&br&我觉得看明白这一点,就能客观看待新加坡了。新加坡的问题跟不民主、不自由没有什么关系,而在于这个家族企业选的接班人可靠吗?家族企业未来的投资方向靠谱吗?少了第一代创业者,企业董事长的眼光会不会出问题?&br&在目前可以预判的将来,新加坡的国际优势,也就是马六甲海峡通道和金融中心地位尚难改变。跟香港不同,新加坡离大陆足够远,暂时不会受到上海崛起的挑战,但受到影响是难免的。李光耀不卑不亢的作风能使他赢得周围大国的尊重,但李显龙有没有这个本事,那就难说了。&br&至于国内,我对新加坡反对派的看法跟香港年轻人差不多。他们没有生于动荡因而不理解新加坡为什么要像军队一样纪律严明,他们不是英国人而做着英国梦,想要改变却不知道要变到哪里去。真正靠谱有为的年轻人,是关注新技术、新产业这些真正改变世界力量的人,而不是上街闹革命的人。新加坡的未来系于这样的年轻人有多少,以及威权政府是不是能像过去一样成功吸纳这些有为的年轻人。&br&至于这条道路到底好不好,我不评价。&br&我只能说,在这个世界上,政治组织形式丰富多样的程度,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道路的好与坏,最终只能以是否能够可持续地保障其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为标准。
几天前谣传他去世的时候,就有人邀请我答题,我没有说话。毕竟“盖棺论定”是对一个人的尊重。 现在李光耀去世了,维基百科页面被挤爆。各大媒体纷纷发文评论。 我也写点东西。 李光耀这个人,不管你喜不喜欢他,你都得承认他是一个少见的明白人。在人生的…
&b&作为一个在新加坡生活了10年的中国人,我这个答案只是对比下我眼中的新加坡和香港。&/b&&br&&br&你们要真相,或者要科学分析。对不起,我不打算写篇论文或者社论。&br&在阅读这个之前,请可以先看下&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新加坡在过去 10 年里 GDP 赶超香港的原因是什么?&/a&&br&这个问题的回答。&br&&br&香港和新加坡今日发展的不同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是否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br&虽然两者一个被叫做李家城,一个被叫做李家坡,但是两者的制度完全不同。&br&香港奉行的是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政府无为而治。&br&新加坡奉行的是凯恩斯主义,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br&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香港拥有一个相对更自由有活力的经济体,造就了李嘉诚这样的亚洲首富。&br&新加坡有了非常细致和有条理的政府管理,人民的生活从方方面面得到了考虑。&br&&br&作为民众的生活,无非是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其中衣,食,行三方面我觉得两个地方没有明显的差别。&br&&b&新加坡的底层人民如果说比香港幸福,那我觉得主要是幸福在房子上。居者有其屋这个理念在新加坡被贯彻的非常彻底。那么我主要来分析下新加坡的公共住房政策。&/b&&br&&br&作为一个被夹在世界两大穆斯林国家中间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陆地面积只有香港三分之二的新加坡充满了危机感。&br&所以新加坡的新加坡政府是典型的公司化管理,一切都是服务于效率和国家利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冲突时基本没有回环的余地。&br&&br&基础建设发展太慢?拆!所以从70年代起就勒紧裤腰带搞公众租屋发展计划,强拆城中村改建高密度住宅,为的就是居者有其屋。城市的许多核心地段都建造了公屋,并且设定价格上限。&br&&br&房子还是新加坡政府调节收入不平衡的手段,在新加坡80%的人居住在政府修建的组屋中,能够购买这种房子的标准是家庭月收入低于8000新币,也就是4万人民币。(新加坡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在新币之间)超过这个线的话,就只能用两倍的价格去购买商品公寓。不过组屋是有时间期限的,一般来说是60年,所以这东西没法当做遗产传下去,到期政府要收回。歪果仁也不允许购买组屋。而且你要是老了以后没钱养老,你可以跟政府申请把大的组屋换一个小的,同时政府会给你一笔补贴来养老。&br&&br&同时房子在新加坡还兼顾了另一份社会责任,就是加强种族之间的沟通,避免种族冲突。所有的社区必须有一定配额的马来和印度人,华人配额满了就不卖了。&br&&br&在新加坡所有人的收入的36%都被强制用来当做公积金和退休保障金存入银行,这在一方面保证了国家的基础建设有着充足的资金保障,同时也避免了一部分人过度消费没钱养老。&br&&br&最后,组屋区的发展好坏直接影响到了PAP在底层民众中的支持度,整个新加坡被以社区为单位划分成了很多集选区,所以政府是不敢懈怠的。&br&&br&&img src=&/ca17b998effa9f2836faada_b.jpg& data-rawwidth=&871& data-rawheight=&6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1& data-original=&/ca17b998effa9f2836faada_r.jpg&&一目了然。&br&&br&而香港底层人民过得不好更应该归咎于港英政府时期的土地政策都便宜了资本家,&br&自由市场嘛,优胜劣汰。&br&搞房地产搞金融的都被授勋了,没能及时的建立起一个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和保障体系。&br&经济发展快的时候民众还能喝点汤,一旦增速下降,这种发展模式的弊端就显露无遗。&br&回归后为了维稳只能继续依靠当地资本家的力量,走群众路线的话你总不能再来一次打土豪分田地吧,当时回归都担心政府会对资本家不利,破坏现有经济体系,现在又跑来控诉communist和资本家联手压榨民众,所以到底要哪样?&br&香港有可能像新加坡一样为了多数人利益牺牲少部分人?当然不可能,民主要保障的就是避免这种情况发生。&br&&br&&br&不过相对来说,香港的发展空间要宽松的多,所以香港人民是不可能接受一个新加坡式政府的,&br&好歹在香港你们还能集会吧,新加坡呢?&br&在香港你不会因为小学毕业没考好就被送到技工学校吧,新加坡呢?&br&在香港你不会因为骂了哪个特首被追着告到倾家荡产吧,新加坡呢?&br&在香港你不会因为自己的选区反对党赢了然后就被停止更新公众设施吧,新加坡呢?&br&大陆搞个国民教育你们还上街游行,&br&新加坡逼着我们这群歪果仁也得上思想教育课,而且是从初中上到大学。&br&&br&&b&然后我再扯点不太相关的:&/b&&br&港大奖学金四年才给70万,刚够个学费,一年还没几个,&br&新加坡每年从中国招接近1000个全额奖学金的学生,每个人的支出都接近100万人民币。&br&我还有不少中国同学拿着新加坡的奖学金去牛津剑桥哈佛麻省理工读书的,算下来过200万了。&br&本地居民反对,说抢了他们的工作。政府象征性的调整下就业门槛意思一下就是了。&br&大家都很明白,没有foreign talent,新加坡的未来毫无竞争力。&br&于此同时香港在积极的搞着排斥大陆的运动,又是蝗虫又是阿灿的。&br&新加坡的政治叫做meritocracy,&br&能者居之。没人在乎你的出身。&br&&br&&b&外来人才是新加坡这几年经济腾飞的主要助力。&/b&&br&&br&&br&所以香港更自由,但是底层人民的生活更悲催一些。&br&当然了,面包和自由谁更重要就是看个人价值观了。&br&&br&&b&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到此为止。&/b&&br&&br&&br&&br&&b&-------------------------警戒线-----------后方内容高能,与本文无关-----------------------------------&/b&&br&&br&不好意思,借这个问题解决下和syo桑的一些私人的争论。&br&&br&syo桑的观点是,因为&b&回归中国&/b&,所以香港经济被新加坡超越了,然后导致了&b&香港底层人民不如新加坡幸福。&/b&&br&然后拿出的具体论据就是&b&比较GDP总量&/b&。&br&Syo桑煞有其事的列了很多图表,可惜,开始的论点就错了,你列多少东西也是不相干的。&br&&br&&b&反驳1:GDP总量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底层人民的生活水准吗?&/b&&br&看情况。如果说看GDP总量的话中国的GDP高于日本,印度GDP高于挪威,结论难道是中国和印度底层人民的生活更幸福?&br&&br&这种问题从来都是看人均更有说服力。&br&&br&&img src=&/9c0ceaf96d3daac2bdc8_b.jpg& data-rawwidth=&1584& data-rawheight=&8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84& data-original=&/9c0ceaf96d3daac2bdc8_r.jpg&&新加坡的人均GDP94年就超过香港了好吗?&br&彭定康无奈的┑( ̄Д  ̄)┍, 怪我咯:)&br&&br&至于后面新加坡总体GDP超过是因为新加坡的人口从200多万变成了500多万。&br&其中增加的一半是外来人才。&br&日本为了增加竞争力弥补老龄化人口的劳动力缺口不是也把syo桑归化过去了吗?&br&目前从答题情况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去了以后融入的相当彻底。&br&&img src=&/eb344b0e5cc68b014fcc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eb344b0e5cc68b014fcc_r.jpg&&&br&&br&所以说人口政策的红利是不能忽略的。&br&&br&&b&与其说什么GDP,不如放点看起来跟底层人民更相关的数据。&/b&&br&&img src=&/0fdf14fbe4bca1dc81eb0cdf3babeace_b.jpg& data-rawwidth=&1602& data-rawheight=&8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2& data-original=&/0fdf14fbe4bca1dc81eb0cdf3babeace_r.jpg&&&br&&br&图表来源:谷歌公共数据库-世界银行&br&&br&&b&syo桑在无法反驳的情况下居然跳脚说我数据作假,在这里我必须要郑重的道歉:我确实hack进了谷歌的服务器和世界银行的服务器,篡改了他们的源代码,以至于你们现在去搜索同样的东西都变成了我篡改过的数据:)&/b&&br&&br&&br&&b&反驳2:香港回归不是造成香港经济衰落的原因。&/b&&br&香港的发展是基于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以前中国封闭,香港就是进通中国的一个窗口,现在中国开放了,大家可以直接从上海这样的门户进来,就没必要翻窗子了。&br&&br&syo桑在这个问题上有两个致命的弱点无法自圆其说。&br&&br&第一,港人治港是人所共知的,我让他举出一个例子证明中共的哪条经济政策导致了香港经济发展的迟滞,自由行还是什么?&br&syo桑左右支绌,不敢给个正面回答。&br&&img src=&/5abe0cc81d72e3f905ada99_b.jpg& data-rawwidth=&619& data-rawheight=&1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9& data-original=&/5abe0cc81d72e3f905ada99_r.jpg&&&br&&b&我来给他翻译一下,这里的逻辑就是虽然我没有证据证明他们干了,但是我说他们干了他们就是干了!你再问我我也没话说了。&/b&&br&&br&&br&第二:至于你说的什么香港回归后增速变慢就赖中央政府什么的,知乎很多答案写的很清楚了,我实在懒得反驳你。你说中央别的不好或许还有点市场,你说经济建设不行我就笑了,中国这段时间内发展成果如何用眼睛是看的见的,大家自己心里都有公论,不是你写两句话就能抹杀的。&br&&br&第三:事实是,香港的经济也在发展,只不过发展的没有新加坡快而已。但是,你们要知道这15年左右基本上这世界除了中国没有几个国家比新加坡发展的更快。。。&br&&br&反驳3:Syo桑从来就没有就生活幸福这个论题建立一个讨论标准,完全是被我的答案牵着鼻子走,我评论一句他反驳一句,但是我从一开始就说了,新加坡人民如果更幸福,就是幸福在房子上,香港人也有比新加坡幸福的地方,比如言论方面。&br&Syo桑论证了那么多,也不知道到底在说什么,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br&&br&&br&&b&结语:&/b&&br&结合你在多个答案下的多个回答,我实在是不好对你做出什么评价,我尊重日本友人,比如佐藤先生,比如加藤嘉一,但那是建立在双方对于彼此的国家,文化互相理解尊重的前提下。我不接受的是用看似礼貌的方式阴阳怪气的抹黑中国,用带有偏见的目光评论问题。&br&&br&男女分手了也没有转头就互相骂的,更何况是自己曾经的祖国呢?&br&你运用统计学数据,挑对自己有利的东西进行论证,这种诡辩的技巧适合辩论赛,不适合知乎,因为在知乎上,大家都具有全面搜索信息的能力,你没法依靠信息的不对称来建立你的逻辑链。当然了,你的逻辑也不错,对我的所有质询一律无视,只是在完善自己的逻辑链,并且附带对我个人的礼貌嘲讽,这些都是大家可以从你身上学习的。&br&&br&对于你这样的“友人”我感到很遗憾,借评论中一个知友的话来说。&br&&img src=&/97a86e70d5d9a3a17d7daac5a67f88d7_b.jpg& data-rawwidth=&527& data-rawheight=&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7& data-original=&/97a86e70d5d9a3a17d7daac5a67f88d7_r.jpg&&当然了,我这个人素质也不高,不像你能一口一个贵国,阁下的。在网上我不喜欢的言论我就会删掉,不识抬举的我就会尖刻的反驳。你觉得我没素质也好,觉得我没知识也罢。&br&&img src=&/f80e5c342e473cbced0f51_b.jpg& data-rawwidth=&631& data-rawheight=&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1& data-original=&/f80e5c342e473cbced0f51_r.jpg&&&br&&br&&br&&br&顺便我想提醒你一下,&br&做图表的话有很多方便的工具和网站,不需要自己把数据导入EXCEL然后画,看你做的这么费劲真是为你感到揪心啊。&br&在我连续两个问题把Syo桑反驳到除了找管理员哭泣就是对我进行人身攻击之后他终于把我屏蔽了,真是好伤心,就这么少了一个相爱相杀的伙伴:)&br&附另一个问题的链接:&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2627&/span&&span class=&invisible&&4608&/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作为一个在新加坡生活了10年的中国人,我这个答案只是对比下我眼中的新加坡和香港。 你们要真相,或者要科学分析。对不起,我不打算写篇论文或者社论。 在阅读这个之前,请可以先看下 这个问题的回答。 香…
大概两个月前,中午,老板一脸兴奋的跑进来,“楼下有人抢劫,持刀的!”。&br&&br&大家就激动了,在新加坡哪见过这个,商量着要不要组团去看看。公司在CBD,吃饭时间,人来人往,持刀抢劫几乎是天方夜谭。后来新闻出来了,一个印尼人抢另一个印尼人,捅了他一刀,抢了包就跑,没几步被热心民众制服,警察来了,就把人带走就完了。&br&&img src=&/dfba1e0fe08ebf_b.jpg& data-rawwidth=&630& data-rawheight=&4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0& data-original=&/dfba1e0fe08ebf_r.jpg&&&br&下面的是劫匪,上面两位是制服他的群众。&br&&br&过后,同事们感慨最多的不是安全,而是劫匪的智商。光天化日,抢了就跑,往哪儿跑呀?&br&&br&对于新加坡的年轻人来说,抓坏蛋似乎是个很正常的事。时不时有这样的报道,深夜看到有抢包的跑,妇女追,后被路人抓获,交于警察,又或是步行电梯,看到有人把手机放在大腿上,姿势可疑,见义勇为人士上前质询,发现他是在拍前边女孩子的裙下,遂抓住,报警,等警察来带人。&br&&br&社会对犯罪的容忍度很低,你在路上涂个鸦,或是喷个“办证 139XXXXXX”,立刻就成大事了,没抓到,罢了,抓了,就是鞭刑什么的,相当刺激。时不时有欧美艺术人士,来新加坡涂鸦,涂了就跑。这两位德国的,涂了地铁,跑到吉隆坡,又被遣送回来了,&br&&img src=&/fc73a9ba7_b.jpg& data-rawwidth=&630& data-rawheight=&4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0& data-original=&/fc73a9ba7_r.jpg&&&br&罪成刑罚分别是监禁高达三年、罚款高达2000元、鞭刑三到八下;以及监禁高达两年和罚款1000元。对于到处都是涂鸦的欧美人士,这个刑罚显然有些难以理解了。&br&&br&比如著名的“麦可·彼特·费尔案件”,&br&&blockquote&在1993年,当时年纪仅18岁的费尔跟家人来到&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E5%258A%25A0%25E5%259D%25A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新加坡&i class=&icon-external&&&/i&&/a&,他故意对当地民众的车子涂鸦与砸玻璃,并涉嫌偷窃,因此被新加坡法庭判处&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7%25BD%25B0%25E9%258D%25B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易科罚金&i class=&icon-external&&&/i&&/a&3500&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E5%258A%25A0%25E5%259D%25A1%25E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新加坡元&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7%259B%25A3%25E7%25A6%258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监禁&i class=&icon-external&&&/i&&/a&四个月与&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9%259E%25AD%25E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鞭刑&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9%259E%25AD%25E7%25AC%259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鞭笞&i class=&icon-external&&&/i&&/a&)4下。由于费尔是第一位被新加坡法庭判处鞭刑的&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7%25BE%258E%25E5%259B%25BD%25E5%2585%25AC%25E6%25B0%259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美国公民&i class=&icon-external&&&/i&&/a&,且&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7%25BE%258E%25E5%259C%258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美国&i class=&icon-external&&&/i&&/a&政府也出面协调此案件,因此让麦可·彼特·费尔的案件声名大噪。&br&&br&&p&时任美国总统&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9F%25AF%25E6%259E%%25A0%259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克林顿&i class=&icon-external&&&/i&&/a&声称,这是一个极端且严重错误的刑罚,希望新加坡政府能从宽处理,否则将会继续施压。此外,有20多名美国&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8F%%25AD%25B0%25E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参议员&i class=&icon-external&&&/i&&/a&联名写信至新加坡政府,欲求从宽处理。费尔执行鞭刑期间,美国贸易代表说,他们将尽力阻止&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8%%E8%25B2%25BF%25E6%E7%25B5%%25B9%259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世界贸易组织&i class=&icon-external&&&/i&&/a&的会议在&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E5%258A%25A0%25E5%259D%25A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新加坡&i class=&icon-external&&&/i&&/a&举行。而新加坡政府则回应,美国应该要多关注国内的社会问题,如美国的&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7%25BE%258E%25E5%259C%258B%25E6%25B3%%25BE%258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法律&i class=&icon-external&&&/i&&/a&和&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7%25BE%258E%25E5%259C%258B%25E6%E5%258C%259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社会秩序&i class=&icon-external&&&/i&&/a&,并不是告诉其他国家该做什么。&/p&&br&&p&刑罚执行之后,费尔的案件被各大媒体广泛的报道,世界各地有数十家媒体前往新加坡,以便随时获得案情的最新资讯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7%25B4%%25B4%%E5%25A0%25B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纽约时报&i class=&icon-external&&&/i&&/a&发表了数篇文章与评论,强烈谴责新加坡政府的行为,并号召&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7%25BE%258E%25E5%259B%25BD%25E5%2585%25AC%25E6%25B0%259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美国市民&i class=&icon-external&&&/i&&/a&涌入新加坡抗议。&/p&&/blockquote&把美国人打完之后,就简单了,谁画谁打,不分国籍,后来大家就也习惯了。&br&&br&和国内长治久安,和谐社会的条幅相比,新加坡更强调居安思危,常见这样的条幅,&br&&img src=&/1fe090da3dba5b7dcd36d_b.jpg& data-rawwidth=&444&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4& data-original=&/1fe090da3dba5b7dcd36d_r.jpg&&&img src=&/5f309f8edddc1eb796be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4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5f309f8edddc1eb796be_r.jpg&&&br&“低犯罪率不意味着没有犯罪!”&br&&br&回到问题,我不认为酷刑是主要原因。治安好,新加坡只是做到了这几条而已,&br&&br&“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大概两个月前,中午,老板一脸兴奋的跑进来,“楼下有人抢劫,持刀的!”。 大家就激动了,在新加坡哪见过这个,商量着要不要组团去看看。公司在CBD,吃饭时间,人来人往,持刀抢劫几乎是天方夜谭。后来新闻出来了,一个印尼人抢另一个印尼人,捅了他一刀,…
一觉醒来顿时被这么多赞吓到,承蒙知友错爱。答主不是政治/国际关系/人文历史等任一方面的专家,只是对这些都有兴趣,在忙于糊口之余杂学旁收而已,不能回复的私信和邀请请大家见谅。&strong&除了知乎的链接,本文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转载。&/strong& 敝帚自珍之情,还望各位体谅。&br&&br&很多知友觉得李光耀的政治哲学过于冷酷,昨天纽约时报编辑推荐的新闻评论中也有人说Singapore is the most heartless place from bottom up that I've ever seen (新加坡是我见过的从庙堂到民间都最冷酷无情的地方)。对此,我不想做任何对错或好恶的判断,只想说:1)如果有一天人类真的要面对《三体》中描述的那种宇宙图景,李光耀这样的领袖可能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希望——虽然另一些人会说这样生存不如全部灭亡;2)&strong&新加坡以其真实的社会政治实验告诉我们,所谓个性、独立思考和特立独行的自由,都是珍贵而社会成本高昂的东西。如果你我有幸拥有,请善加珍惜,不忘初心,牢记责任。&/strong&&br&&br&&br&- - - - - - - 我是鸡汤和原答案的分割线- - - - - - - - &br&&br&&br&李光耀是一个在“我所敬佩的名人”榜单中无论何时都会进入前五,但却无论如何和“喜欢”二字不搭边的伟人。原因无它,正如前面一位答主所说,看别的政治家的传记,你看到的是满满的鸡汤;看他的书,满篇都是究极理性的现实主义。&br&&br&&strong&你希望这个世界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认清这个世界事实上是怎样的,并在接受这样的事实的前提下努力去做一点事情。 这就是李光耀全部的人生和政治哲学。&/strong&&br&&br& 每个人的资质、自律和品格从不平等,因此每个人从不应该被赋予同等的决定社会事务和公共政策的权利和权力,而应该共同为一个更大的目标服务——因此,新加坡的学生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要经历层层筛选,被分成三六九等、进入技校、大专或者大学(当然有别的自考途径,但那是例外);也正因如此,新加坡把高学历女性怀孕生产时获得更多的补贴作为国家政策;还正因如此,中学的思想教育课本上贯穿始终的主题就是对于新加坡作为小国所面对的危机的洗脑,直到每个人都认为由精心筛选出来的精英治理国家是一件值得感恩戴德的事情。&br&&br&结果大家都看得到——这个城邦国家经济发达,法律公正严明(当然你要是反对党领袖经常被半夜查水表那是另一回事),人民各司其职,安居乐业。 我们从小听到大的口号往往是什么不自由毋宁死,其实对于大多数庸众,幸福和自由从来都不是同义词甚至没有很强的正相关。至于那些深刻的追求、挣扎与所谓更深层次的自我实现,西方自由主义说这是人人皆有的高贵平等的品质,共产主义说我们总有一天可以化小我为大我的一部分,而李光耀说,其实大多数普通人都不太需要那个叫做灵魂与思想的东西,让他们在世俗的框架内规矩过好世俗的一辈子就好了,更高深的问题留给一小部分社会精英就足够了。&br&&br&你可以选择喜欢这三种思想中的一种或另一种,然而不得不说,李光耀的思想可能确实更接近人性中不那么愉快的现实。&br&&br&然而讽刺的是,基于这种思想所设计的社会制度在李光耀时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却也可能无法持续。新加坡第三代的明日精英们(和我基本同龄的那一批)聪明能干,接受过一流的教育,然而却由于缺少创业时期的磨砺而失去了感知普通民众的生活与思想的能力。他们勤奋刻苦,认为自己拥有的一切都理所应当,却往往忽视了与他们同样勤奋刻苦的平民后代仅仅是由于起点低而无法进入他们的圈子,进而也就忘记了英雄可以起于草莽之中,而即使是“愚蠢”的庸众,也同样拥有集体的智慧和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苏格拉底所论述过的政治体系堕落的三种情形——民主成为民粹,开明专制成为暴君独裁,精英共治成为门阀世袭——如何避免第三种崩坏的出现,是新加坡在未来二十年内必须要面对的课题。&br&&br&最后讲个故事作为结尾:&br&&br&我在美国念本科的时候,某次去找哲学系的一位教授办理一项手续。和蔼的美国老爷爷看到了我的简历,兴奋地说:“啊你在新加坡读过书!那是一个怎样的国家?我对他们的政治很好奇......“&br&我:Erh,
it is the real &Republic& on earth.
( 额,那就是理想国的现实版)&br&教授:What republic?
(啥?共和国? —— 英语中”共和国“ 一词和《理想国》书名同音)&br&我:I mean Plato's &Republic&.
(我说的是柏拉图的《理想国》)&br&教授(恍然大悟状):Then LKY must be a really great maniac. (那李光耀一定是个伟大的疯子)&br&&br&PS - 答主不是新加坡人,在新加坡待过几年而已
一觉醒来顿时被这么多赞吓到,承蒙知友错爱。答主不是政治/国际关系/人文历史等任一方面的专家,只是对这些都有兴趣,在忙于糊口之余杂学旁收而已,不能回复的私信和邀请请大家见谅。除了知乎的链接,本文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转载。 敝帚自珍之情,还望各位体…
我们做一个假设吧。&br&1997年,你的祖坟忽然冒了青烟,中央老大一纸诏令,请你去当第一任的香港特区政府首长。&br&&br&好了,现在摆在你面前的是这样一个摊子(记住,这可不是个烂摊子)——&br&1,你治下的领地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是中国巨无霸国企和民营企业最大的海外融资中心,这里发展起来了世界级的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友邦保险等一系列金融巨头,小小的新加坡在金融业的成就上望尘莫及。&br&2,这里的法律、会计、会展、广告、咨询、航空、电信等商务服务业世界一流,短时间内亚洲都没有竞争对手。&br&3,由于大量的卖地收入,政府的财政实力可是很雄厚的哦,1997年金融风暴,要不是有这么多卖地收入,香港拿什么击退索罗斯的攻击?&br&那么,你的施政任务是什么呢?&br&香港人民交给你的艰巨差事就是——&br&1,房价太太太高了,屌丝买不起房子,中产阶层买不起房子,天怒人怨!&br&2,制造业都被内地抢走了,港口物流中转贸易的功能也要被深圳、上海抢走了,未来怎么办?请你告诉我!&br&&br&ok,这两大难题丢给你,你会怎么办呢?&br&房价问题。香港是世界上房价最高的城市,之一都可以去掉了。房价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你一定会说,香港有世界上最多的房地产富豪,李嘉诚等四大家族什么的,房价高一定是因为他们垄断造成的。要解决房产问题,只能拿他们开刀了。&br&是不是这样呢?我认为不是的。&br&香港政府一向是奉行不干预的自由主义政策的,在一个自由市场里,房地产的利润率不可能很高。事实上,香港的房地产大亨的主要利润来源是商场物业的租金,而不是住宅的零售。真正炒高香港房价的,是香港政府过往的一套经济政策。&br&这套政策是这样的:我提供很低很低的税收政策,吸引外来投资,然后通过卖地来获得收入。高地价,其实是一种变相的税收来源。这种策略,跟互联网行业大行其道的提供免费产品吸引用户,再通过增值服务和卖道具来获得收益的思路是一致的。你说妙不妙呢?很妙,妙的呱呱叫,可以说,过去半个世纪的香港经济飞跃,这套政策功不可没。(当然,我们知道,这套政策后来被中国政府全盘学了去。)&br&但任何政策都是双刃剑,他一方面带来了经济的繁荣,让资本家大受其益,另一方面又带来了相对同等收入地区更高的房价,让底层民众深受其害。这就是香港贫富差距大,下层民众不幸福的重要原因之一。&br&那么,作为香港新一任行政长官,你的对策是什么呢?&br&&br&我不知道你会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但是董伯伯用的办法就是:向新加坡学习。&br&新加坡的房价相对比香港要低一些,那是因为这里有庞大的廉租房系统。香港也是有“公屋”的,不过比起新加坡的“组屋”,那就要逊色的多了。&br&资料显示,新加坡1964年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发展至今,庞大的组屋为79%的新加坡人提供了居住的空间。一套90平方的组屋,总价20万新元,使用公积金还款的话,一般月入上万新元的夫妻,只需要拿出20%的收入来还款。这样的生存成本,当然是很幸福的。&br&董伯伯上台第一招:八万五建屋计划。具体来说,就是以后每年推出不少于八万五千套公屋,希望在十年内让全香港七成家庭都可以获得低成本的生活空间。&br&大快人心吧,屌丝们赶紧鼓掌吧!&br&很可惜,事情的结果和预想中的完全不一样。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来了,香港楼价崩溃,由于八万五计划的推出,使得房价更加严重低迷,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持续漫长阴跌,大量原来持有物业资产的中产阶层成了负资产,金融业坏账风险持续攀高,消费低迷,资本家不敢投资,百业萧条,本来以为可以低价买房的屌丝们也失去了工作,买不起房了。可以说,八万五计划使得香港的金融危机持续时间大大的延长了。&br&2003年,香港的房价跌到最低点,比高峰时下跌了超过七成,愤怒的香港人涌上街头,呃,后面的事情我就不说了。&br&&br&现在来看看第二个问题:产业升级。&br&这可是个老大难问题了。大家都说,香港不能没有制造业,一个空心化的经济体,最终服务业也将无所依靠。&br&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大陆的劳动力价格太便宜了,十分之一都不到,这个是真的没法竞争啊。1997年的时候,香港的制造业比例就已经低于8%了。几乎可以说,香港就是一个百分之百依靠服务业的城市。&br&那么,在一个高成本的经济体里,制造业还有生存空间吗?&br&李光耀会告诉你,有的。不过我的办法,香港你学不来。&br&因为我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啊,我的政府权力是大大滴啊,我可以划出专门的工业园区,提供各种各样的税收减免政策,成立国营合资公司,有完善的工业投资规划。我要发展高科技,可是我的技术积累不行啊,那我就依靠土地税收发展高利润的代工制造业呗。&br&谁说代工没有前途:新加坡三大工业支柱,第一是石化工业,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石化炼油中心,新加坡哪有什么核心技术啊,全是壳牌、埃克森美孚、雪佛龙、杜邦、住友化学这些跨国公司的化工厂。第二是电子工业,作为全球仅次于美日韩台的半导体加工中心之一,新加坡的所有半导体产品都是外来资本的贡献。&br&新加坡干了什么呢?不过就是填海造地,完善基建和后勤服务,提供税收优惠等等,一句话,做好保姆的角色。这套新加坡工业园区政策,后来又被中国学去了。&br&新加坡唯一有自己品牌和技术的,就是海洋工程。作为全球顶尖的石油钻井平台生产中心之一,新加坡的这个行当,也是拜政府所赐。新加坡在这个领域里的两大龙头企业,一个叫吉宝海事,一个叫胜科海事,他们的控股股东都是淡马锡,众所周知,淡马锡的后台老板,就是政府。&br&在需要大资本投入的高风险工业中,新加坡的民营资本其实是很少涉足的。翻开新加坡的富豪榜看看就知道了,几乎所有的富豪都是从事房地产、金融、物流、零售这些行业的。和香港比,新加坡的民营资本热衷的行业并没有任何的不同。&br&唯一的不同,就是新加坡有淡马锡。淡马锡所控制的国联企业(就是我们所说的国企),包括星展银行、新加坡电信、新加坡航空、吉宝企业、嘉德置地、新科工程、胜科工业、新加坡石油、港口、电力、地铁、报业等等,他持有的股份几乎占了新加坡上市公司市值的一半。&br&可以说,新加坡的工业发展,完全是靠淡马锡这家神奇的企业。在新加坡人的生存空间中,淡马锡这只上帝之手在高效的打着算盘,精密的规划着一切。&br&总之一句话,有了新加坡政府这个好保姆,外来资本家很满意,新加坡人民也很幸福。&br&&br&可是,问题来了,新加坡能做到这一切,香港能吗?董伯伯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轻轻的递出了一个政策:数码港计划。&br&传统工业是没有发展希望了,一来大陆竞争力太强,香港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没有优势,二来美国互联网大热,及时切入这个新兴产业才是正道。&br&新加坡有淡马锡,可以建设工业园,提供低廉税收优惠。香港可没有这样的机构啊,怎么办呢?董伯伯想到了李超人。&br&“超人啊,我有个数码港的计划,你能不能帮帮忙……”&br&“好事好事,不过,在商言商,香港没什么成本优势呢……”&br&“那这样吧,我免费批给你一块地,成本够低了吧,你定向出租给有意发展数码科技的企业,我们香港只有在高科技上杀出一条血路,才有未来啊……”&br&“好说好说,嘿嘿”&br&2000年,在未经过招标的情况下,香港政府将一块背山面海的优质地皮免地价批给小超人的盈科拓展,引起轩然大波。如果项目发展成功了,旁人也自然闭口,只不过,希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br&在一个金融中心发展科技产业,在世界上有成功的先例吗?没有,纽约做不到,伦敦做不到,上海做不到,香港自然也没有可能做到。于是几年之后,所谓的数码港,超人家族轻车熟路的搞成了一个房地产项目,说好的互联网呢?&br&&br&你看,几年下来,董伯伯诚心向新加坡学习,结果却是完全变了样。&br&怪我咯。&br&&br&正经的说,新加坡人民看起来更幸福,离不开各种大环境的因缘巧合。&br&1,新加坡的工业发展没有遇到大陆这个怪兽一样的竞争对手,得以顺利成长,这是机遇。&br&2,新加坡的廉价房政策从半个世纪以前就已经开始发展,循序渐进,中间没有遭遇过大的变故,这也是机遇。&br&新加坡的制度,适合新加坡,并不一定适合香港。&br&事实上,香港虽然失去了工业支柱,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香港的服务业竞争力,是新加坡所不能比的,尤其在金融业和旅游零售业这两个领域,香港在近十年来的地位不断强化。香港,仍然是资本家的乐园,作为屌丝阶层,吃喝玩乐也可以很爽的。&br&香港人看起来不幸福,房价问题是一个,更重要的,其实是在大陆崛起的大背景下,相对优越感的失落和惶恐吧,在这个层面,更民主的台湾和日本,何曾不在面对。与专制和民主,其实关系不大,只是一个发泄口罢了。
我们做一个假设吧。 1997年,你的祖坟忽然冒了青烟,中央老大一纸诏令,请你去当第一任的香港特区政府首长。 好了,现在摆在你面前的是这样一个摊子(记住,这可不是个烂摊子)—— 1,你治下的领地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是中国巨无霸国企和民营企业最大…
我非常无奈,不认同不能拉黑吗?觉得我胡说八道可以举报啊,或者开个回答点艹啊,干嘛非要私信骂街呢?&br&&br&首先,这个答案是要从下往上看的,我第一次补充答案的时候脑抽了,各位将就一下吧。&br&&br&其次,我没精分。最下面的原始答案是从民族主义/帝国主义的角度来回答的,仅仅是因为我觉得这么回答便于题主理解新加坡为什么会在南海问题上和我国唱反调。但是第一这不代表我为新加坡的国家利益张目,第二我本人不算是一个严格的民族主义者,第三我坚决反对帝国主义那一套。&br&&br&最后,我本人对民族主义没有任何偏见,完全持中立态度,对我而言它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br&我只是觉得现在网上越来越多地将民族主义泛道德化,很有向极端民族主义发展的趋势,这让我有些恐惧。&br&我个人客观理性上更偏向于世界主义,不过主观感性上依然有比较浓厚的民族主义情绪。&br&&br&所以结论就是:&br&我没有精分,也不是精神香蕉人!&br&我没有精分,也不是精神香蕉人!&br&我没有精分,也不是精神香蕉人!&br&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就这样。&br&&br&&b&注:下文中标黑的“民粹主义”本来想说极端民族主义,搞错概念了,是我不学无术乱用词。&/b&发现搞错了以后删掉了,但是评论区有知友觉得我怂逼,那我就恢复了吧。&br&--------------------------------------&br&&br&评论中有人认为新加坡没必要站队。我的观点恰好相反:西太平洋的临海国家乃至全球的马六甲航运利益攸关国家都应该会站队。&br&中国不可能无限地填岛下饺子,美国也不可能把所有部队拉到西太平洋来。在南海-马六甲问题上,双方必然会在某个时刻以和平或非和平的手段摊牌。这个时间节点我不知道,各位也都不知道,但是利益攸关的各国肯定都会有自己的判断,也必然会考虑如何运作以期在这件事情中实现本国的利益最大化。&br&西太平洋还没有能够强大到在中美之间渔翁得利的国家,近代史上也没有几个在两派争端中保持中立事后还能理直气壮地跟着胜利方攥取红利的国家,更何况有些时候不站队也意味着敌对。&br&所以哪怕是做墙头草,他们也会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候站队表态。&br&&br&------------------------------&br&&br&我回答这个问题本来是想告诉大家不要总是觉得全世界综合国力国力不如中国的国家都应该服从中国,能够挑战中国的大国也应该让着中国。&br&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br&似乎我的话让人产生了误会,做个解释。&br&&br&我坚决反对任何“让小国跪在地上唱征服”的行为和想法。我文末说的是那一撮有这种想法的国人。&br&现在有不少国人脑子里还是军事强权、金融霸凌和经济殖民那一套,沉浸在美帝苏修的“光荣事迹”中不可自拔,成天想着走帝国主义的邪路。&br&这种人一听说丛林法则就自以为了解了世界运行的真相,一看见“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就觉得掌握了人类文明的真谛。&br&他们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一穷二白时能得到那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不了解为什么在国内被批到臭的十年能在发达国家中掀起滔天巨浪,把英法搅得天翻地覆,直接把戴高乐拉下马。&br&这些人的大脑回路还停留在19世纪大清睁眼看天下的阶段。&br&其实他们还算好一点,毕竟他们明白一个道理:打铁还需自身硬。&br&还有一种人更low一些,在他们眼里,要么就是全世界都亏欠中国,都应该让着中国;要么就是中国如此强盛,弹丸之国竟然负隅顽抗实乃自寻死路。&br&这种人的潜意识还停留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的天朝上国阶段,还比不上睁开眼睛的清政府。&br&这两种人基本就是在通往&b&民粹主义&/b&或军国主义的大道上撒丫子狂奔。&br&&br&至于新加坡是否决定于中国为敌,我用之前一个的一个回答来答复:国与国之间有赤裸裸的利益冲突,矛盾也是永恒存在的。但是冲突不是恶意,矛盾不是仇恨。&br&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就如同中日仇恨并没有阻碍双方经济领域的合作,中美对抗也没有封闭双方就国际问题合作的大门。&br&搞不明白这一点的人,一定会沦为&b&民粹主义&/b&乃至军国主义者。&br&&br&我希望各位能够用进步的眼光看待世界。我也真心期盼有朝一日中国若有机会领导世界,能够和其他国家一同打破帝国主义的魔咒,为人类文明史贡献更加耀眼的正能量。&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这个世界为什么对中国有这么深的恶意? - Csbah之歌的回答&/a&&br&&br&------------------------------&br&&br&什么叫决定与华为敌?&br&1.中国崛起会吸引海外华人资本与技术人员回流,这一块可是新加坡的立国之本;&br&2.中国和日本韩国一直想要凿泰拉运河(好吧,是克拉运河,我错了),以避开美国掌控的马六甲,分散能源运输线的风险,这是要新加坡的命啊;&br&3.60年代独立后,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政府,都无法给予异常孱弱的新加坡政府任何庇护和支持,为了生存新加坡选择投入美国的怀抱。在过去半个世纪中,美国的确在国家安全、经济金融和工业技术领域给予了新加坡很大的支持;&br&4.时至今日,新加坡的地缘安全依旧依赖美国的保护,他的两大核心企业:淡马锡和GIC的成立与壮大也离不开美欧日的支持,至今仍与西方资本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br&所以说啊,你凭什么要求新加坡效仿佛祖割肉饲鹰,不顾自己的死活支持中国?&br&想要外界的支持,就去软硬兼施地主动争取。把美国赶跑,霸气地对新加坡说,以后大哥我罩着你,跟着大哥喝酒吃肉,谁敢动你哥哥我直接活剐了他,你要不听话哥哥我也活剐了你。&br&指望着别人为了一个炎黄子孙的名号就跪在地上唱征服,怎么不去幻想一觉醒来全世界除了大陆人都死光光?
我非常无奈,不认同不能拉黑吗?觉得我胡说八道可以举报啊,或者开个回答点艹啊,干嘛非要私信骂街呢? 首先,这个答案是要从下往上看的,我第一次补充答案的时候脑抽了,各位将就一下吧。 其次,我没精分。最下面的原始答案是从民族主义/帝国主义的角度来…
现在这个世界很让我失望,大家都在退步。&br&美利坚大统领川普要当护国主&br&普金大帝要当沙皇&br&土耳其总统艾尔多安要当哈里发&br&英国首相特丽莎要闭关锁国&br&日本首相安培晋三要逼天皇退位当大将军&br&韩国朴槿惠要当教主&br&台湾菜总桶在搞文革&br&印度总理莫迪要成仙&br&现在连新加坡都要搞九龙夺嫡了&br&在我对这个世界失去希望的时候&br&我看到了他&br&金将军!!&br&只有他依然没有变,那放荡不羁的发型,那阳光灿烂的笑容,那伟岸挺拔的身躯,他还是以前那个宇宙大元帅。&br&朝鲜,世界的灯塔,人类的希望。
现在这个世界很让我失望,大家都在退步。 美利坚大统领川普要当护国主 普金大帝要当沙皇 土耳其总统艾尔多安要当哈里发 英国首相特丽莎要闭关锁国 日本首相安培晋三要逼天皇退位当大将军 韩国朴槿惠要当教主 台湾菜总桶在搞文革 印度总理莫迪要成仙 现在连…
不讲什么国际形势的大道理,从部分坡县人的心态就能看出问题&br&&br&故事从一个Quora上很普通的怼阿三的问答开始&br&&img src=&/v2-f8aacbc4a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f8aacbc4a_r.png&&问题是一个阿三提的,本意是想嘲讽中国擅长逆向工程,答主在反驳的时候引用了比亚迪在特斯拉Model S上市前2年就发布了纯电动汽车E6,而且使用的电池完全不一样,根本不需要抄它&br&&img src=&/v2-d3f81ccd7d1c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9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d3f81ccd7d1c_r.png&&&br&结果钻出来一坡县人,说比亚迪卖的好并不是因为其产品好,而是政府补贴云云&br&&img src=&/v2-5a20f5cd963c7aabc9a48caaf8286010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2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5a20f5cd963c7aabc9a48caaf8286010_r.png&&于是答主贴出美国政府对特斯拉进行补贴的说明,每辆特斯拉至少都可以获得7500美元以上的补贴(免税额度)&br&&img src=&/v2-d0ce24c97a3a69d6f9f67e91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36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d0ce24c97a3a69d6f9f67e91_r.jpg&&坡县人开始耍赖,说买比亚迪的是因为贪便宜,根本不是因为东西好,坡县人根本就不会买这玩意儿&br&&img src=&/v2-5a5c13f39c209d2250bec878d90d7033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2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5a5c13f39c209d2250bec878d90d7033_r.png&&这玩意儿就是垃圾,LOL&br&&img src=&/v2-18ee6b7d4e72e538b5dde5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2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18ee6b7d4e72e538b5dde5_r.png&&答主继续贴出新加坡的比亚迪E6的士车队打脸&br&&img src=&/v2-ef4ee6ce47a5b674d0cc1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ef4ee6ce47a5b674d0cc1_r.jpg&&坡县人说这些人肯定是撒币,要么就是这的士公司是中国人投资的,贪便宜买了这个垃圾&br&&img src=&/v2-e8fe577e3b3a869b10fc1340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2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e8fe577e3b3a869b10fc1340_r.png&&答主接着告诉他比亚迪E6在坡县市面上有卖的,价格大概相当于宝马5系,含拥车证20坡币万的样子,大概人民币97万&br&&img src=&/v2-2f8ec0dbcbf22f68b28753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4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2f8ec0dbcbf22f68b28753_r.png&&坡县人开始歇斯底里,说没有人会拿买宝马的钱去买这个垃圾&br&&img src=&/v2-ff8355998febba1b467390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3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ff8355998febba1b467390_r.png&&还说这就是市场经济,这其实是坡县人的核心思维逻辑,也就是我想指出的:(部分)坡县人自认为是黄种人的杰出代表,在跟在白大人屁股后面的同时,无法接受中国人有比白大人更好的技术、更好的产品,因为这样就意味着它们高人一等的身份没有了&br&&img src=&/v2-a9fbb6cc4212dee43a33f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a9fbb6cc4212dee43a33f_r.png&&最后要说的是,这位剑桥毕业的坡县人是一边在中国挣钱,一边处处骂中国的&br&&img src=&/v2-5be31cce15a6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7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5be31cce15a6_r.png&&
不讲什么国际形势的大道理,从部分坡县人的心态就能看出问题 故事从一个Quora上很普通的怼阿三的问答开始 问题是一个阿三提的,本意是想嘲讽中国擅长逆向工程,答主在反驳的时候引用了比亚迪在特斯拉Model S上市前2年就发布了纯电动汽车E6,而且使用的电池…
习大荣登大宝之后,访问了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唯独跳过新加坡~~坡县人民很紧张。&br&&br&这里面的前因后果很有意思~~&br&&br&======来吧,展开说========&br&&br&中新关系其实很值得玩味,通过中新关系,能窥到中国外交策略的走向,以及第五代领导人的执政风格和策略,要展开说,估计几万字都说不完,我先说点简要的。&br&&br&首先,新加坡对于中国是又爱又恨,又敬又怕,又想亲近,又怕附庸,一直是在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距(ti)离(wei)。一方面,中国近三十年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新加坡也沾了不少光,越来越多的大陆豪客投资新加坡,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新加坡开设分公司。就我比较了解的房地产行业,国内包括万科在内的不少企业已经在新加坡拿地开盘了。其他领域,国内的电商以新加坡为试点走出国门,迈向世界。京东商城之前在新加坡开了分店(现在好像关了——找错合作伙伴了:()淘宝的广告已经出现在新加坡的出租车上,08年新加坡开了两间赌场,创造了十万个就业机会,占新加坡就业人口的差不多3%。那这些赌客,尤其是VIP厅的大赌客,多是从……我不说你也知道。同时,新加坡也在刻意避免和中国走的过近,经济上想占便宜,又不敢过度依赖,文化上,新加坡政府也一直在避免新加坡华人(占总人口的70%,祖上三四代都是广东福建的)对中国的认同感太强。国民教育一直在灌输“我是新加坡人”的身份认同感……好吧,这里面其实挺矛盾的,但是迄今为止,平衡的还算很好,年轻一代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对于新加坡的认同感明显强于父辈对祖籍的认同感。&br&&br&新加坡知道自己的国土小,人口少,明白自己的长处短处,对自身的定位非常准确(英明的精英政府啊),不做大梦,不忌讳自己的小国身份心态,依靠而不依附强国(中美),政策务实而很少打肿脸充胖子讲面子,权衡利弊可以妥协但不亢不卑不损国格。总的来看,作为一个游走在强国之间,被穆斯林国家包围,身处战略咽喉要地的弹丸小国,新加坡不仅生存下来,而且还发展的很不错,不能不说,这挺牛掰的。&br&&br&也正因为如此,新加坡必须借势生存,军事上依靠美国,但是也不敢完全倒向美国,新加坡的态度就是绝对不在美中之间二选一,因为明白二选一不管怎么选,自己都没好果子吃,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就是和两强都作朋友。对双方都有贡献又都有所保留……写到这里觉得这简直是乡村女神养备胎脚踩两只高福帅的策略阿……对,你这么理解就好了。&br&&br&从中国来说,新加坡也是个挺不错的朋友,小朋友。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和小平同志也有很不错的私交,两个高瞻远瞩的伟大政治家,这才叫伟大的友谊,比马恩的基友情不知道高大上了多少倍~~~开放之前,咱们犯了不少错误,干了不少没头脑的事儿,在外交和政治上都是大忌,比如说支援各国的……那个……我就说无产阶级运动吧,不然又和谐了……知乎的节操不比詹姆斯哈登的防守好多少。正因如此,咱再国际上很少朋友,新加坡这个还算面善的,跟咱们一样能写方块字说汉语的,又是东盟国家最富的,就成了咱们和其他国家的桥梁,一直以来,新加坡在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关系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新加坡两大族裔华裔和印裔在国会中也占有大量的席位,新加坡也成了中印关系的最好的第三方调解者和撮合者。在全世界范围,中国政府肯于承认的公开的学习的对象就只有新加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一直开办中国市长学习班,第五代领导人上台之后治贪腐奢靡之风,公费出国“考察”,“学习”明显下降,新加坡虽然也受影响,但相对来讲影响还是较小的。除了政治上,经济领域新加坡作为全球前五的金融中心,对人民币国际化起了不小的帮助,总的来说,新加坡这小朋友还是帮着咱们干了不少实在事儿的。&br&&br&但是,新加坡的这种玩儿法,是需要很高的政治智慧和政治魅力的。小李的个人魅力和政治手腕比他爹差了不止一个数量级,不说国际事务,就自家内的威望,都已经大不如前了。新加坡11年大选,PAP 惨胜,反对党煽动国内民粹主义抬头,开始渐渐不知天高地厚了……11年大选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就是反对党第一次拿下一个集选区——阿欲尼。从一个层面,这确实是新加坡民主政治的一个进步,但是,有得必有失,PAP在阿欲尼集选区的领军人物,就是自吴作栋时期就任外交部长的杨荣文。&br&&br&这个杨荣文,可以算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不说别的,04年的时候公开呛台湾泛绿阵营搞独立是“危险举动”。就这么一个态度,给足了我朝面子,太对咱们的胃口了~~~&br&&br&所以杨荣文败选,外交部长换人(Oh My 凤凰传奇!换了个印度裔……),对新中两国关系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再加上小李在某些国际会议上一些欠妥的言论,间接造成了中国第五代领导人对新加坡的脸色非常不好。不至于直接翻脸,但是,敲敲打打还是有必要的,所以……我没说任何直接联系,咱们也不会承认,但是政治这东西,自己慢慢品吧。&br&&br&结论,新加坡和中国的关系应该还会长时期的保持这样一种暧昧,冷是冷不到哪里去,热也不会太热情,中国充分利用新加坡拓展自身在亚太区的影响力,同时希望偶尔能有个小兄弟替自己说句话长长脸,你可以有纲,但不能嚣张。新加坡希望搭上中国腾飞的顺风车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但绝不过分依赖,低调务实,闷声发大财,同时也得观察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脸色,继续以小国的身份周旋。总之双方各取所需~~挺好的。&br&&br&接下来怎么个走势?我对2016年新加坡大选充满期待~~~~
习大荣登大宝之后,访问了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唯独跳过新加坡~~坡县人民很紧张。 这里面的前因后果很有意思~~ ======来吧,展开说======== 中新关系其实很值得玩味,通过中新关系,能窥到中国外交策略的走向,以及第五代领导人的执政风格和策略,要…
三个地方:&b&牛车水珍珠坊,森林大厦,Lucky Plaza&/b&。以为新加坡处处治安好? 阳光下的老鼠屎更让人恶心。这些黑店专宰外国劳工、留学生、游客、甚至本国一些老人。这些年赚得盆满钵满一直扩张已经是多店连锁经营,也就是无论你走到哪家都宰你,老板可能是同一批人。上报纸无数次,受害者报警无数次,结果这帮孙子某一家分店被封了就换个名字重新开张,多少年来屹立不倒简直像新加坡一面旗帜。除了周邱仑在森林那一家花样作死作出了国际知名度被处理(详情见文后图片),还处理了哪家? &br&&br&
以前我很惊讶这些黑店在新加坡怎么开得下去,现在我越来觉得其实这也是官商勾结,只不过新加坡警察和政客权钱交易的手段比较隐秘。前年我妹妹被坑了我们报警叫记者,警察来了只替商家说话,还用警告的语气问我是不是本国人,质问我为什么叫记者,并且指着记者警告记者离开他的可视范围不要打搅他办案。让他认真办案他又做了什么?先装模作样问几个问题,最后告诉我消费者纠纷不属于警察管制范围。既然不管问这么多干什么?为什么还吓唬记者,耀武扬威? 周围人都说多年来每天都有人报警投诉这几家黑店,警察已经来过无数次。也就是说警察早就很清楚发生了什么,来之后还装模做样问几个问题, 而且一直说我们也有错暗示最好不要告上法庭劝我们认栽和解。实际呢? &b&只要告上小额法庭的人都能拿回全部的钱&/b&,但是大部分人都被警察忽悠被商家恐吓最后和解了事。搞得好像被黑店坑了还是自己的错,还得谢谢黑店给你退个两三百给你机会和解不报复你。 &br&&br&
黑店店员满嘴跑火车没一句真话,跟哈尔滨那家渔村的经理老板一样,已经人不要脸天下无敌。买前各种手段忽悠你签字付款,你被宰之后冷嘲热讽给你造成心理压力,威胁说有你的准证暗示可能会报复你让你在新加坡待不下去(当然不会当着警察记者面说)其实就想吓得你赶紧和解滚蛋。&br&&br&
这三个商业建筑的业主也是一样,声称他们也一直深恶痛绝此类黑心老板,可是这些年一直续租给这些黑店,一个黑店被封了换个名字再开张业主照样续租给他们。谁说他们不知情?连二楼新来的理发小哥都知道这些业主不知道?无非都是为了钱。&br&&br&
去年11月Mobile Air老板周邱仑终于被判坐牢33月大快人心,但是十几二十家黑店只严肃处理了这一家(因为这家坑人坑出国际名声了),请问其他黑店查不查? 另外几个幕后老板呢? 如果不是那次逼得越南小伙下跪被国外媒体报道,以及后来的退钱用一麻袋硬币撒地上让女顾客蹲下捡还在旁边拍摄这两件事闹火了,是不是这一家都不会处置? 特么的这么多年来这些老鼠都嚣张成什么样了,这样作死才会被查?&br&
- 细思极恐。 &br&&br&
如果有人在这三个地方被骗,看到我的文章,&b&听我的话可以把钱全额要回来&/b&: 先报警但是不用跟警察废话,走完程序后&b&一定不要同意和解&/b&,记下警员警号,坚持要出警记录,然后拿着出警记录,购物小票什么的去法院走程序上小额法庭。&b&报警只是为了要出警记录上小额法庭。只要上了小额法庭,你一定胜诉;只要上了小额法庭,你一定胜诉;只要上了小额法庭,你一定胜诉&/b&&b&。&/b& 重要的话讲三遍。 他们最怕的就是你坚决不同意和解要求上法庭,新加坡的法官们才没时间惯着那帮混蛋。不用找消协,消协只会贴告示。不用找律师,小额法庭双方都不需请律师。更不要想求助中国驻新大使馆,&b&那是另一帮华人圈里臭名远扬的人渣&/b&,以后我有机会再把他们的极品事po网上。要是你是短途旅客没有时间走小额法庭,或者被商家警察吓得和解了,认栽吧以后长个记性&br&&br&&br&&b&图1来自于凤凰资讯14年11月9日新闻截图, 链接: &a href=&///?target=http%3A///a/27711_0.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女子国外买iPhone6被坑后要退款 店员扔18斤硬币&i class=&icon-external&&&/i&&/a&&/b&&br&&b&图2图3为腾讯新闻14年11月8日新闻截图, 链接: &a href=&///?target=http%3A///a/584.htm%23tag_abou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越南工人赴新加坡买iPhone遭刁难跪地 网友激愤&i class=&icon-external&&&/i&&/a&&/b&&br&&br&&br&&br&&img src=&/03ce799b5a0d418aa363d2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7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03ce799b5a0d418aa363d2_r.jpg&&&img src=&/b9eff7533733_b.png& data-rawwidth=&526& data-rawheight=&5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6& data-original=&/b9eff7533733_r.png&&&img src=&/084c33a13b67edc4f0e70d2ac3b5c012_b.png& data-rawwidth=&519& data-rawheight=&5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9& data-original=&/084c33a13b67edc4f0e70d2ac3b5c012_r.png&&
三个地方:牛车水珍珠坊,森林大厦,Lucky Plaza。以为新加坡处处治安好? 阳光下的老鼠屎更让人恶心。这些黑店专宰外国劳工、留学生、游客、甚至本国一些老人。这些年赚得盆满钵满一直扩张已经是多店连锁经营,也就是无论你走到哪家都宰你,老板可能是同一…
&p&一声叹息,明明可以当个一流的数学家,结果做了政治,希望别败掉新加坡。小李的数学天赋非常高,他是剑桥三一数学本科第一名,和第二名不是一个数量级的那种第一名。他的老师,剑桥的数学大师Béla Bollobás还专门找过老李,让他放过小李,说小李的水平是现象级的,但是老李不让,于是小李没有读数学的硕士和博士,&b&他说天才数学家李显龙会离开新加坡去往普林斯顿和哈佛,这样会让新加坡人民得到错误的信号&/b&。怪不得拉格朗日他听到自己老爸破产后喜出望外,因为这样他老爸这样就不会逼迫他继承家业。他才能做数学了,世界多了一个大数学家,少了一个小商人。以下是剑桥教授对他评价的原文:&/p&&blockquote&&No, he was truly outstanding: he was head and shoulders above the rest of the students. He was not only the first, but the gap. I think that he did computer science (after mathematics) mostly because his father didn’t want him to stay in pure mathematics. Loong was not only hardworking, conscientious and professional, but he was also very inventive&b&. All the signs indicated that he would have been a world-class research mathematician.&&/b&&br&&I’m sure his father never realized how exceptional Loong was. He thought Loong was very good. No, Loong was much better than that. When I tried to tell Lee Kuan Yew, “Look, your son is phenomenally good: you should encourage him to do mathematics,” then he implied that that was impossible, since as a top-flight professional mathematician Loong would leave Singapore for Princeton, Harvard or Cambridge, and that would send the wrong signal to the people in Singapore. &br&– Prof. Béla Bollobá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blockquote&&p&这是另一个相关的链接:&/p&&a href=&///?target=https%3A///lee-hsien-loong-mathematicia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M Lee Hsien Loong Was Once Awarded &The Greatest Intellectual Achievement& Attainable In Britain - Must Share News&i class=&icon-external&&&/i&&/a&&p&&b&作为一个数学博士,我感叹自己的幸运,非常感谢自己父母的开明和他们让我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b&&/p&&p&&b&至于李显龙自己怎么想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事情了。&/b&&/p&&p&&b&PS. 我对评论里面推崇权利的价值观是尊重的,只是希望你们给予对等的尊重,特别是别拿着无知当有趣。&/b&&/p&
一声叹息,明明可以当个一流的数学家,结果做了政治,希望别败掉新加坡。小李的数学天赋非常高,他是剑桥三一数学本科第一名,和第二名不是一个数量级的那种第一名。他的老师,剑桥的数学大师Béla Bollobás还专门找过老李,让他放过小李,说小李的水平是…
我特么都躺下了看到这个问题,特意爬起来码字。&br&&br&基本上这个问题关注的和回答的,都是新加坡SM2系列的小圈子,通过题主的描述和某些答案下的评论,我对这人的道德水平,家庭教养以及品格品德不报任何幻想和希望,完全不希望这一篇答案能唤它从良,可以肯定题主及其家人已经是铁了心的把违约进行到底,跟它讲什么信用,诚信,都属于对牛弹琴,跟它讲这么做之后,对于其他来自中国的奖学金得主,以及今后的奖学金项目带来的不可逆的负面影响,在它看来完全无所谓,跟这种人,我放弃沟通,所以这段话是跟所有其他人说的……&br&&br&在我来新加坡的时候,很多的政策是很善良的,善良到很傻很天真的程度,比如说手机签约。我还记的我刚来的时候,签约singtel,M1的合约机,拿着学生证去就可以了,跟本地的公民是一样的,签个两年计划,就能拿到一部价格很低的手机,完全不用交押金,按月交钱就好。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在离开新加坡之前,特意的去签一部合约机,当然这些人跟题主一样,就是奔着毁约取得,合约机一到手,一张机票回国了,再不回来,损失由电信公司承担吧。结果呢,电信公司没办法,不知道从那年开始,已经把政策改了,非PR非公民要牵线,必须缴纳押金。&br&&br&在本地大学读书的,应该知道你大学里面可以申请很多助学金和贷款,甚至买笔记本电脑,都能申请个贷款,非常方便。好像唯一的条件就是需要找一个超过21岁的担保人,很多同学来了之后,唯一的圈子就是这一批留学生群体,找担保人自然就是找早几届的学长帮忙,这圈子又不大,虽然你不认识我,可很可能你的朋友认识我,顺便帮忙问一声,学长能不能帮我同学签个担保,多数都是很乐于助人的。我们这些来的比较早的,年纪够了之后,都帮着很多学弟学妹签过担保,举手之劳嘛。我帮着两个学弟担保过助学贷款,应该还有个我都没见过的朋友的朋友,文件拿来,我签了,就没管了……迄今为止,应该都还上了吧,有一个比我小一届的重庆学弟,就没这么幸运了,他帮着他的一个老乡的朋友担保,贷款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后来这孩子沉迷游戏也不怎么着,奖学金给停了,就这么回国了,当然,也跟题主一样,就不打算回来了,我这个重庆学弟,就很郁闷的,很无辜的,必须得把这2000新币的电脑贷款给他还了,钱是不多,不过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而且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br&&br&除此之外的另一个听到的事件,未经核实,但应该是真的。本地的一个女子JC,招收的是SM1的学生,都知道SM1学生JC毕业之后是可以申请国外的大学的,某SM1女同学拿到了美国某大学的offer,还有奖学金,当然也是有bond的,还需要一个资历足够的人做担保人,该女同学当时是拿到JC校长的推荐信和担保,顺利留美,去了之后,细节不详,但反正也是违约了,所以校长赔了十几万还是几十万刀,自此之后,再没有老师愿意给任何学生做担保,任凭你指天启示也好拿爹妈赌咒也好,老师就一句话,我愿意帮你,但真没那么多钱可赔。此事已过去多年,不知道现在情形好转了没有……&br&&br&类似的故事还有若干,不尽详述,反正真的是有题主这样的人,自私自利到让我完全无言以对,恨不得把所有的信任都套现,占尽便宜,然后甩手一走了之。它死之后,哪怕洪水滔天。这些人透支了别人的善意和信任,让后来人用更大的代价来偿还。后来人,和留下来的你我所遭遇到的无端的戒心和防备,鄙夷和白眼,为了赢得信任所付出的超额的努力,都是在为题主和他的同伴们还债。当然它心安理得,还理直气壮……&br&&br&我相信绝大多数的SM系列的奖学金得主,都是对于这个项目很感谢的,因为这个项目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很多人的人生轨迹,给很多人带来了原本可能不会有的人生机会和历练。我们都希望这个项目能够顺利的继续下去,让更多的后来人,能够有机会通过这个项目成长,获益,在我看来这是个好的机会,不应该因为个别人的不负责任不讲信用让这个项目夭折,萎缩,或者提高门槛。所以,如果MOE有任何需要要追查题主,以及其他题主的同类,我个人愿意用我国内外所有的资源,渠道,以及个人的时间来帮助MOE完成这个追诉的程序。我不赞成所谓的人肉搜索,网上曝光,我只是要表达一个态度,对于题主及其全家的这种行为,我强烈反对,并且十分愿意看到题主为它的违约行为付出高昂的代价——毕竟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也是题主违约的间接受害人。&br&&br&哦,为什么称题主是“它”,你匿名了我不知道你是男是女啊……&br&&br&&img src=&/29eb524a7d8ed23dbe58d18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3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29eb524a7d8ed23dbe58d18_r.jpg&&
我特么都躺下了看到这个问题,特意爬起来码字。 基本上这个问题关注的和回答的,都是新加坡SM2系列的小圈子,通过题主的描述和某些答案下的评论,我对这人的道德水平,家庭教养以及品格品德不报任何幻想和希望,完全不希望这一篇答案能唤它从良,可以肯定题…
大国的世界观,和小国的世界观很不一样。&br&举个例子: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乌克兰和中国关系不错,但大部分中国人都对乌克兰失去领土无动于衷。在我周边大部分人眼里,世界政治是大国博弈,小国只能是某个大国的棋子附庸。乌克兰跟着俄罗斯混不挺好吗,干嘛要倒向欧洲?活该倒霉。类似的例子还有对北朝鲜的看法,虽然普遍同情朝鲜人民,但是我们需要个缓冲区不是?那就对不起了。我们认为自己背负崛起、复兴的天命,而小国就是踏脚石。&br&人们常说李光耀冷酷无情,我觉得强国人对小国的态度个个都李光耀。小国最好是我们强国的棋子,如果不肯做我们的棋子那肯定是别的大国的棋子咯。其实你对小国无情,凭什么要求小国对你有温情?&br&而如果你是个小国国民,只想过自己的安稳日子,也没有主导世界的野心,比如立陶宛人、波兰人,看到毛子的行径就会汗毛倒竖,盼着老毛子有多远滚多远。你会要求国际正义,呼唤国际警察。你也会尽力摆脱作为踏脚石的命运。聪明的小国,不会做任何大国的棋子——如果真的全面倒向某个大国,那肯定是被另一边逼得走投无路了。&br&----------&br&如同这个题目下一些答案所说,中新关系没那么重要,或者说没有中印关系、中马关系重要。这就是从中国人大国博弈的角度看的。&br&而新加坡所擅长的,就是在关键时刻提醒那些大国,它很重要。你喜欢它也好,不喜欢它也好,新加坡是绕不过去的。&br&&br&新加坡的一个重要政治工具就是东盟,它始终是东盟的核心国家、活跃成员。李光耀对世界局势、区域政治有很多真知灼见,很多大国领导人都愿意听取李的见解。但这些见解的直接受益人是谁?是东盟十国。这十国按中国的尺度都是小国,它们跟中国不会有同样的世界观,尽管中国是它们最大的贸易伙伴。很多时候,是新加坡为东盟十国的发展指引方向。可以说,新加坡第一考虑的是自身利益,第二就是东盟利益。&br&东盟十国外长每月聚一次打高尔夫球,交流信息联络感情。&br&中国的一个目标就是分化东盟,而新加坡的目标是要团结东盟。在这个问题上双方会有冲突。比如南海问题,中国愿意与相关国家举行一对一的双边谈判,而东盟国家要求集体谈判。中国如果想在东盟内部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的话,就会发现如果不取得新加坡的同意和协助,或至少是不反对的态度,就很难奏效。泰国开凿克拉海峡这种事就是YY,我很难想象泰国会为了赚钱去开罪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些重要的东盟伙伴和邻国。以后还能不能一起愉快地打球了?&br&&br&在大国关系中,大家知道新加坡喜欢玩大国平衡。我想补充一些大家容易忽视的:&br&首先,新加坡是一个英联邦国家。90年代末我记得,海峡时报(英文报,新加坡精英阶层看的)的头版是新加坡要闻,第二版就是英国新闻,伦敦哪儿着火了哪儿发生了交通事故都在这版上,接下来的版面是英联邦国家新闻,澳洲新西兰加拿大什么的,再往后才是东南亚、中国美国。我当时很惊讶,没想到在某些国家里,伦敦仍然是世界的中心,而这些国家有50几个。虽然英国势力已经式微,但它在本区域留下一个重要遗产就是五国联防: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新加坡军事联盟。从70年代起五国联防就是新加坡国家安全的外部保证。美国在越战后逐渐将势力撤出东南亚,现在又重返,以后也说不定又会离开,但五国联防一直在这儿。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一起确保澳新这两个国家成为东南亚的利益相关者。&br&其次,在所有大国中,新加坡对中国用力最深。70年代末起,李光耀几乎年年访华,而且一呆就是一个月。几十年间他跑遍了所有的省,认识所有的省级领导干部,甚至到市一级。苏州工业园区就是李光耀和苏州市长章新胜聊天聊出来的。有其他外国领导人能做到这一点吗?或者他们的驻华大使能做到这一点?李光耀对英国、对美国也没有这么用力过。所以从新加坡的角度看,中国是特殊的,中国是重要的。李光耀过了40岁开始学习普通话,37年间33次访问中国,你说李光耀对中国一点感情没有?&br&但作为政治家,感情归感情,生意是生意。为了自身利益,新加坡不可能为了中国而背弃东盟,也不可能让东盟10+1仅仅带着中国玩。为了新加坡也好为了东盟也好,它必须引入更多的玩家,包括美国、印度、欧盟、日本。玩家越多,对新加坡对东盟就越有利。李光耀深深知道政治家的价值是由他在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决定的,而不是是否讨选民喜欢。首先你得有权,别人必须借这个权力达到其目的,你才有价值,才会被尊重,扮人畜无害的可爱状没有用。这一思想适用于从政者,也适用于这个国家。&br&所以李光耀以直言不讳著称,行使他的话语权,哪怕他的话令某些人不快,但他一开口,全世界都会听。同样,新加坡也不是个曲意迎奉的国家,它差不多得罪过所有的盟友,例如:&br&- 1993年鞭打美国少年迈克菲,不理会美国的压力。事后两年里,总理吴作栋几次想见克林顿,白宫都不理他。&br&- 2004年在联合国反对台独,台湾外交部长陈唐山骂新加坡“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韩国棒子小女神真面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