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谈劳动为什么失去土地的农民怎么办价值

  最近家住边境经济合作区浪头镇顺天村45岁的孙洪波,在镇就业服务中心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投料工的工作。虽然每月的收入不是很丰厚但孙洪波很满意:“没活儿心慌。幸亏服务中心给咱牵线现在一切稳定多了。”

  孙洪波迫切就业不只是丹东失地农民内心的缩影。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全国各地失地农民都面临没学历、没技术的窘境,不少人一度陷入了恐慌“我一辈子就会种地,就算能出大力我也不知道哪里要人啊。”采访中一位失地农民告诉记者。“种地无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失地农民被冠上了这样的“三无”标签。

  面对大笔的征地补偿款部分一夜暴富的失地农民迷失了自己。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补偿款下来后不久,一些村民家里一次就买了两辆轿车上金店大项链也是两条两条地买,还有极个别村民染上赌瘾……当然还有很多失地农民将钱花在了刀刃上,全家买个新房给儿女结婚用等等。但补偿款总有花完的那天于是,各区、镇街积极行动起来全力帮助失地农民实现就业梦。

  浪头镇失地农民比较集中镇里在鎮就业服务中心设置专人负责失地农民就业工作。工作人员入户调查了解失地农民专长,就业取向收集整理全市各企业、招聘会上的動态就业信息,及时更新到中心的信息板上各村还设置劳动保障服务站,用工信息及时“下村”用最大、最快捷的信息量,帮助农民找到就业门路

  “我们既担心失地农民的钱怎么花,更担心他们能否再次拥有‘造血’的能力”振兴区汤池镇宣传委员迟凤梅告诉記者。

  在汤池镇洋子新村小区64号楼有一家吊炉饼店生意很好。店主隋世春告诉记者5年前,他成了失地农民“家里就靠五六亩水旱田维持,一下子没了全家人都‘懵圈’了。”就在隋世春心里空荡荡的时候镇里开办了失地农民技能培训班,特色草莓种植、家常菜烹饪、特色美食制作等等隋世春和妻子一起去参加了。“学完没多久村干部就找我说,俺村在交通要道上开个小饭店啥的肯定赚錢。”在村干部的指点下隋世春用补偿款开起了如今这家吊炉饼店。开业第一个月就赚了四五千元。“地虽然没了咱却有了更好的營生,一家人还住上了楼房这日子有奔头。”隋世春说

  说到政府对失地农民的关心,汤池镇洋子泡村于淑贤心里满是感激刚刚領了当月养老保险金的她告诉记者,刚失地那会儿看着周围的四五十岁的人都出去打工,“我都60了打工根本干不动,心里干着急”後来镇里来人说,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可以办理养老保险“每月有养老金,我一听高兴的大半夜没睡着觉。”

  原来2014年初,一份洺为《关于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建议》的提案被市政协列入当年重点提案之一。提案很快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3月中旬,相關职能部门便进行了摸底工作不久,《丹东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意见》出台“政府能想的都给咱想到了,還愁啥呢”于淑贤说。

声明:所有来源为“个人房源网”的内容信息为本网原创或综合整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芓、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與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失去土地的农民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