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36位军事家:诸葛亮算共和国36位军事家家吗

诸葛亮是否算军事家?
这是去年在博文里看到几位网友讨论这题目,有的朋友认为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有的朋友认为诸葛亮军事才能几乎为零,不算军事家。我对军事是一窍不通的,不过由于对传统评书的喜爱(杨家将系列、呼家将系列、高家将、薛家将系列、岳飞传、说唐系列、明英烈系列等等,稍有点名气的的传统评书,几乎都读过),对历史英雄人物往往不由自主产生一定的崇拜心理,所以也加入了讨论。不管自己如何浅薄,总归是自己的观点,故也整理存档吧,如果朋友们有兴趣,也可以各抒己见。
认为诸葛亮不算军事家的朋友,观点主要来源毛主席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基本持否定的评价(1.错用关羽守荆州而失根据地;2.错用马谡而失街亭;3.刘备、关羽、诸葛亮兵分三部而不能集中兵力。必须说明,毛主席对诸葛亮的政治才华是十分赏识的,只是不欣赏其军事才能能),鲁迅先生评《三国演义》也曾说“状诸葛之多智而似妖”,故这部分朋友认为诸葛亮不算军事家,对其认识应以《三国志》为准,不应以《三国演义》为准。
毛主席和鲁迅先生可以说是我的两位偶像,我对他们除了崇敬就是佩服。我也认为《三国演义》与历史太多不符(其实真正历史如何,又有谁说得清?),诸葛亮被神化了,不过我认为诸葛亮仍然是一位优秀军事家。
首先说《三国志》,如果说《三国演义》可以算作一部三国的野史,《三国志》就算是官方的三国正史。野史不可信,难道正史就一定可信么?正史中有很多“和谐”成分,比如我们现在一些官方数据......。《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其父亲是马谡的参军,诸葛亮杀了马谡,陈寿的父亲自然也受牵连,后来司马懿建立晋朝,陈寿成为晋朝臣子,陈寿能否客观描述诸葛亮?
其次,诸葛亮的代表作《隆中对》,对天下形势进行透彻分析,取荆、益二州,纳贤才,联东吴,提出三分天下,刘备终建蜀国、成汉王,无杰出军事才能,我想是不可能做到的。单单是“三分天下”的思想,就能显示杰出军事智慧,就如毛主席的“农村包围城市”一样,只不过成王败寇而已。
再次,诸葛亮平定南方,计擒孟获,不但胜之,而且服之,蜀汉灭亡前,被称为南蛮之地的南方民族,未有再反蜀汉者。著名的赤壁之战,虽然很难说诸葛亮、周瑜谁的贡献更大,但诸葛亮作为主要人物参与了谋划总是不会错了。以上成就,无超群军事才能焉能办到?
对于诸葛亮五出祁山,无功而返且劳民伤财,诸葛亮当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也不都是他的错。据晋书(司马氏的官方史记)记载,司马懿在诸葛亮北伐时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彼非无谋,食少事多,安能持久”,因为害怕诸葛亮的才能,不敢正面与诸葛亮交锋,采用正确的乌龟战术,耗死诸葛亮。司马懿破蜀后,巡视诸葛亮的军营和资料库,评价诸葛亮“天下奇才也”。连他一生中最大对手都肯定他的军事才能,能说他不算军事家吗?
毛主席当然有权利批判诸葛亮,因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确实没法比得上跟毛主席相比(我个人认为,如果排出历史上世界十大军事家,毛主席必然名列其中)。但是由此完全否定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认为他不能算个军事家,我也实在为孔明叫屈。韩信打败了项羽,但项羽却打败了秦朝,曾以三万大军破三十万,项羽算军事家么?孙武未能统一天下,《孙子兵法》却连美国军校都当教科书,孙武算军事家么?孙膑也未能统一全国,《三十六计》却为军事经典,孙膑算军事家么?
有资料说(我自己没有去查证),在《辞海》、《大英百科全书》等权威辞书里,提到三国时代的大“家”就只有两人:一是曹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或诗人),另一个就是诸葛亮--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
个人认为,诸葛亮肯定没有《三国演义》里描写得那么神,他应该走下圣坛。但在乱世中能够帮助弱小的刘备势力建立蜀汉,完成三分天下,或许他的军事才能比不过同时代的曹操,也比不过另一位名相/军师-明朝刘伯温,但不以成败论英雄,诸葛亮应该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
&&&&&&&&&&&&&&&&&&&&&&&&&&&&&&&&&&&&&&&&&&&&&&&&&&&&&&&&&&&&&&&&&&&&&&&&&&&&&&<font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10.3.28 福州&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帖子主题:粟裕:诸葛亮算不上军事家
共&7147&个阅读者&
军号:2385186 头衔:国防部政战总队副座 工分:7598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粟裕:诸葛亮算不上军事家
粟裕大将与他的大兵团作战经验粟裕首长擅长大兵团作战,在全军是出了名的,在毛主席、刘少奇、朱老总、、等中央领导同志那里,都是挂了号的,要不然毛主席为什么在给粟裕下达作战任务时,总是希望他打大兵团作战。什么是大兵团作战?大兵团作战顾名思义,规模比较大,歼灭敌人比较多,不是属于战斗范畴,而是属于战役范畴。什么样才算是属于战役范畴呢?像、、、、、沙土集战役、、、、、等等,都是典型的大兵团作战。人们说他擅长大兵团作战,就是根据他指挥的上述这些战例提出来的。如,参战部队就有6个纵队,加上二野两个纵队的配合,一共有8个纵队。又如,参战的兵力一共有十四五个纵队,攻城的有6个半纵队,打援的有8个半纵队。再如参战的兵力更多,一共有16个纵队,加上二野的7个纵队,一共有二十三四个纵队。总兵力达60万,其规模之大,真是空前绝后。以上情况是从一般意义上讲的。但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你就不能看他参战兵力多少和规模大小,主要看它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而定。如黄桥决战,它的作战规模虽小,参战兵力才7000多人,也只消灭了韩德勤1万多人,你就不能因为它规模比较小,而不说它是一次战役,因为它起了决定性作用。决胜了,我们就可以在苏北站稳脚跟;失败了,按韩德勤的话说,要么到长江里喝水,要么就退回到江南去,江北没有你新四军的份儿。哪场仗最难打?擅长就是专长的意思。这个问题是从粟裕指挥艺术高明上讲的。这就是说,粟裕会打大兵团的作战,再难打的仗,再难啃的骨头,他也有这个胆量,有这个本事,把它打赢、打好、打胜。是粟裕指挥的许多战役中,最难打的一仗,它是一次险仗、恶仗、硬仗。我军10多万人,处在几十万敌人的包围之中,但粟裕能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用反包围的手段,硬是将五大主力之一的七十四师,从敌人重兵集团当中,割裂出来,包围起来,加以消灭。这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难度大得很哩!可是,他只用了3天时间,就将其全部、干净地消灭了,彻底地粉碎了蒋介石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这是对粟裕擅长大兵团作战最好的说明。七十四师被消灭后,粟裕也很高兴。他马上向陈老总报告这个好消息,陈老总欣喜若狂,在电话中对粟裕说:“我在电话里向全体将士们祝贺!”陈毅如何挺粟由于粟裕指挥艺术高超,大兵团作战又是他的拿手好戏,因而陈老总对粟裕的战役指挥,除了抓全局、坐镇、挺粟外,一般的他不去干扰,这也说明他很理解指挥员的心情。要是你一会儿去问问,一会儿去指指点点,反而弄得指挥员不好办,不知如何是好。当时部队有一种议论,说陈老总在指挥作战时,还和谭震林一块儿下围棋,他哪里有心思去关心作战。这正好说明陈老总不为粟裕的指挥担心、发愁。他这样的超脱,可以使粟裕放开手脚,毫无顾虑地指挥部队作战。他和谭震林下围棋也不是撒手不管粟裕指挥作战的问题。有这么一次,陈老总和谭震林正在下围棋,粟裕和下面的一位纵队司令员通电话,谈部队调动的问题,他听到对方对粟裕的声音很大,似乎在顶撞粟裕。陈老总听到后,马上拿过电话筒很严厉地同对方说:“怎么!嚷什么?讲什么价钱,粟司令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我们共同研究过的,你们执行就是了。”经陈老总这么一说,对方就不吭声了。这充分说明陈老总非常关心粟裕指挥作战。向大兵团的歼灭战发展大兵团作战,是我军作战的优良传统,毛主席对大兵团作战寄予厚望。在整个时期,他这个思想表现得特别明显。在给各野战军分配歼敌任务时非常具体。这个野战军多少,那个野战军多少,当月要歼灭敌人多少多少,毛主席就像总会计师,一天到晚在统计歼敌的数字,他就是根椐各个野战军的歼敌数字,来看敌我力量消长的。到1948年11月中旬,毛主席写文章说,中国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他对敌我力量消长的数字作了一个比较,我军已从开始的100多万人,增长到300多万人,而蒋军已从400多万下降到290多万人,我军不仅在质量上超过了蒋军,而且在数量上也超过了蒋军,原来说5年左右打败蒋介石,现在看来不需要了,只要3年,就可以打败蒋介石的反动统治。粟裕秉承毛主席大兵团作战的思想,打了一辈子的仗,对大兵团作战,有切身的体会。他认为大兵团作战,最能解决问题,还必需向大兵团的歼灭战发展。毛主席对大兵团的歼灭战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我军必须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即集中六倍、或五倍、或四倍于敌的兵力、至少也要有三倍于敌的兵力,去消灭敌人。”又说: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毛主席的意思很明显,歼灭敌人一个师,就少一个师,这最能看出敌我力量的不断变化。因此他就要求指挥员,无论如何不要打消耗战。粟裕对主席这个思想贯彻是好的,执行是坚决的。打大歼灭战就要创造条件,怎么创造条件呢,那就是部队要发展,要壮大,打仗的本领要提高。粟裕评说诸葛亮在粟裕论述大兵团歼灭战时,有人问粟裕,诸葛亮是不是家?粟裕说:“不是”。作为军事家、的粟裕,对诸葛亮是很有研究的。他认为,诸葛亮是刘备的一位政治谋略家,打仗不行,更算不上军事家!即使按《》的描写,他最主要打过两次胜仗,也就是“两把火”:,火烧赤壁。而后一把火还是周瑜烧的。六出祁山,当时魏强蜀弱,而他采取正面推进,相持的办法,他又不会用迂回、包围、分割的办法打歼灭战,怎么能以弱胜强呢?所以说,诸葛亮他不是军事家。人们对粟裕擅长大兵团作战的本领很佩服。不少领导当面问过粟裕,你的大兵团作战本领是从哪里来的,陶勇、王必成等人就这样问过。粟裕说:“我除了跟毛主席学习外,主要还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战争的实践,使我学到打仗的本领,也使我在军事上获得了大丰收,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比较好的答卷。今后现代化的战争,也还是离不开实践,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必须牢牢地掌握它。”(鞠开曾任粟裕秘书)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粟裕:诸葛亮算不上军事家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13732 工分:34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五四式手枪
在第6楼的发言:少了粟裕,不会对中国革命有任何影响,没了诸葛亮,三分将改写.其实粟裕完全可以把话再说得明白些,其实毛泽东、周恩来这些人都算不上军事家,因为他们连一个团都指挥不来.那是因为有你这个“无敌棒子”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24970 工分:17387
左箭头-小图标
同意粟裕大将诸葛老儿只会呈口舌之能并无将才三国当属曹操最有将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79108 工分:72406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仙剑派
在第16楼的发言:诸葛亮善于练兵,长于统兵,却不善用兵。
实际上曹操用兵要强过诸葛亮。这话不错。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08699 工分:871
左箭头-小图标
诸葛亮善于练兵,长于统兵,却不善用兵。实际上曹操用兵要强过诸葛亮。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57488
左箭头-小图标
老孔进退有度扎营有方策反西凉其他词一时难凑还不算军事家?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06059 工分:21089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85376 工分:179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我是昆仑
在第2楼的发言:粟裕打仗可以,但也太自大了。没有自大,他有本事是事实。他的军事能力比陈毅强,但敢于长期屈居其下,说明他是一位谦谦君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2184 头衔:冀州军区司令员颜良 工分:20582
左箭头-小图标
少了粟裕,不会对中国革命有任何影响,没了诸葛亮,三分将改写.其实粟裕完全可以把话再说得明白些,其实毛泽东、周恩来这些人都算不上军事家,因为他们连一个团都指挥不来.本文内容于
15:26:27 被五四式手枪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49468 工分:59
左箭头-小图标
诸葛亮确实是鞠躬尽瘁,也算得上一名政治家、谋略家,但他决不是全才人物。就连倍受推崇的《隆中对》,经过实践证明,只是称霸一方的奇谋,并非据有天下的良策。他只所以被推崇,完全是封建正统观念的吹捧。我们要振兴中华,就要有正确的历史观,谁是真正的英雄要弄清楚,要推崇和赞杨真正的英雄。三国时真正的英雄应当是曹操。他对当时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相当的贡献。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8010 工分:34639
左箭头-小图标
评价很中肯,诸葛亮到底是文臣,缺乏胆略和冒险精神,注定军事上不会很出色,但是绝对是不可多得的政治家,谋略家,也是少有的近乎全才的人物~~~诸葛亮以微弱之蜀屡次进逼强魏,而后勤补给丝毫不见窘迫,甚至蜀地之民数千年来一直怀念他,纪念他,可见他的内政搞的多好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49468 工分:59
左箭头-小图标
同意粟大将的观点!诸葛亮既使算个军事家,也是一个不太高明的军事家。历史上把他的道德品质与他的才能等同起来了,严重高估了他的才能,把他当智圣,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更可悲的是现在仍有很多国人持这种看法。这样的国民素质还谈什么崛起、振兴?连好坏都分不清,不知道谁是真正的英雄。以弱者的心态看人和事,这是汉民族从宋朝以后越来越弱的根本原因!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19347 工分:757
左箭头-小图标
粟裕打仗可以,但也太自大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3条记录]&分页:
&对粟裕:诸葛亮算不上军事家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三国军事家排名:曹操第一诸葛亮只能算第二
三国军事家排名:曹操第一诸葛亮只能算第二
  时期英雄辈出,具有军事指挥才能的人物更是比比皆是。但长期以来,对于三国时期的军事家评选和判断都缺乏相对较客观的分级量化评判标准。为此方北辰教授在论文中通过对三国时期的大型或特大型战役及其主帅得分,撰有军事著作的主帅及其加分,三国时期参战主帅总计得分表以及三国时期军事家的分级评判名单得出初步结论:其得分最高者为三国时期最杰出军事家,其次是在军事著作上得到高分的,孙吴方面军事家人数则最多,其拥有的军事家人数多达四名。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方面透露,由于应邀赴会的专家学者来源范围广泛,其中既有专门研究三国文化的文博系统业内学者,也有酷爱三国文化的其他国内外研究专家,因此本次研讨会许多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中都有新观点和有价值的看法,而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梁满仓的《论入蜀过程中的自我逾越》、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罗开玉与谢辉合著的《刘备取成都初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杨剑虹的《魏蜀吴三国的郡县制和诸葛亮治蜀》更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梅铮铮在提交的论文《读曹操遗令兼论曹操高陵及相关的问题》中,更是对2009年底被公布发现于河南安阳的曹操高陵引发的各界争议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指出此墓虽然已被列入2009年中国十大新发现,但由于该墓没有出土属于曹操本人的铁证文物而仍有值得研究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4小时热文
  姚天福(),字君祥,南阳村人,元初名臣,出自显赫的吴兴姚氏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电视剧《包青天》的流行,让人们认识了宋
  寿山者,清朝黑龙江将军也,明末一代名将袁崇焕之后裔。寿山将军固疆守土,血染沙
  俗话说得好&家贫思贤妻,国乱思忠臣&,每当国家面临内忧外患之际,那些矢志报国
  罗从彦,字仲素,世称豫章先生,北宋熙宁五年(1072)八月十三日生于南平罗源
  可能很多烟台人并不知道,元朝第一位状元、后来成为元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
  宋明时期,我国东南地区出现了一批研究、倡导、宣传并发展二程(程颖、程颐)理学
  作为宋代理学中的重要一员,罗从彦()的学术思想和学术地位清
  李侗(),南宋学者,字愿中,南剑州剑浦县崇仁里樟林乡(现
  古之延平(今南平市)五步一塾、十步一庠,被誉为&邹鲁之邦&。  朱熹的名字传
  元朝的疆域之广一直令人艳羡,但是相对于满清的统治能力其却相差甚远,同样是一个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今河南省鹿邑西北)人,东汉名将。安帝时,始为朝歌(今
  赤亭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因为这次战役具有典
  著名的元碑《姚天福神道碑》,由元代著名文学家虞集撰写。元统元年(1333年)
  吾衍()字子行,亦名吾丘衍。清初避孔丘讳,改丘为邱,自号竹
  女子跟朋友去旅游时参观景区,路过兵马俑,走进一看发现不对劲,知道真相后,吓的
  在中国篆刻史上,一旦提起文人篆刻的起点,一般都会提到两个人,一个是上一节我们
  我以前说过,学篆刻要学四类知识:篆刻史、篆刻人物、篆刻技法、篆刻杂识,印论等
  元朝时,章丘可谓人文鼎盛,先后出现了刘敏中、张养浩两位政治家、文学家,后来又
  公元945年,正值五代乱世。一位名叫刘琼的将军驰援末代&闽王&&&天德帝王延
  陈友定,一名有定,和陈友谅不是弟兄,陈友谅是湖北沔阳人,他是福建福清人,寄籍
  在古代的时候,由于道路问题和交通工具有限,所以世界各国之间的往来是很少的。如
  盐池之变,是契丹历史上的一次流血政变。时任契丹族可汗的耶律阿保机邀请反对自己
  契丹部落联盟首领被称为&可汗&,由选举产生,三年一届,可连选连任,但不能终身
  契丹部落联盟首领被称为&可汗&,由选举产生,三年一届,可连选连任,但不能终身
  避孕套,这种羞于启齿的东西,是战场上大兵们很喜欢的一种保健用品。那么,安全套
  《军师联盟》里描述的石亭之战,虽然名气不大,却是三国前期一场重要的战役。这是
  赤壁之战我们都很熟悉,正是这场战争导致了天下三分,孙权和刘备各自占据了吴地和
  喜欢二战历史的朋友都通常会被一个问题所困扰,那就是二战中德军的党卫军和国防军
  清朝灭亡后,中国涌现出了很多军阀,他们天天征战,百姓们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说到抗战中中国军队打得最惨烈的一场守城战,估计衡阳保卫战必定榜上有名。这场发
关于日本在密苏里号上的投降仪式引来了很多人的好奇,因为投降仪式需要一块面积比较大
冷兵器时代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游牧民族常常给人以手持弯刀作战的印象,而农耕民族
  林黛玉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黛玉的一生
  在号至15号上午11时,亚丁湾地区经连续发生了62次地震,
  昨天正是六一儿童节,晚上10点左右,云南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的夜空划过一道耀眼的
  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闰六月的一天夜里,一道黑影划过杭州一所园子的池
  中华文明像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呼啸着从我们面前奔腾而过。长久以来,无数人探寻
  人们喜欢把一些废弃的,长期无人居住的镇子称之为鬼镇,在这里边可能以前非常的繁
  三国很多将领都是从年少的时候开始征战沙场,沙场上危机四伏,随时都有可能丧命。
  一千零一夜电视剧播出时间  电视剧《一千零一夜》将在日播出
  鲁班,公输姓,名班,尊称是公输子。鲁班被称为中国建筑界的鼻祖人物,关于他的故
  马赛部落以狩猎为生,他们的成人礼就是要去捕捉一只凶猛的狮子  割礼是南非一个
  这个世界上,算命先生甚多,算得准的不在少数,但算到袁守诚这个程度的,实在是没
  丰碑,又名《军需处长》,由李本深创作。《军需处长》这篇课文就是围绕&quot
导读:今天是传统的&腊八节&,随着这一天的到来,年味渐浓,整个旧历年年俗随之拉开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
  我们今天形容一个人非常的吝啬,就会说这个人是个一毛不拔的人,而&一毛不拔&这
  奥古斯丁卢梭都是思想上的巨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对比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个人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雨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
  韦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长安杜陵人士也就是如今陕西西安市,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对画画和声乐也极具天赋。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了山水田园诗和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文学家李伯元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最早在陈所发行的《世界繁
我国民间有一个传统就是正月里不理发,所以大部分人在年三十之前理发,过了一个正月之
春节是我国最为传统盛大的节日,从初一到十五,每天都是各种活动庆祝节日。那么正月十
道教的雷部五元帅指的是谁,他们具体司职是什么,都有什么来历?
雷部五元帅是指九
很多人认为中国古代自古以来就是嫡长子继承制,但是在嫡长子继承制之前有一个禅让制就
&新月派&是我国上个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盛极一时、影响颇大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为什么
据记载,历史上的楚河汉界,是在古代豫州荥阳成皋一带,它北临黄河,西依邝山,东连平
苏东坡一生起起伏伏、坎坎坷坷,数次贬谪,走遍了穷山恶水,平生功业,尽在黄州惠州儋
  岁寒,冬季,如今已是深冬,很多地方有了雪花飘落,很多地方在期待雪花飘落,我们
  趣历史小编为大家整合了古诗词中最惊艳的九次初见, 一眼千年!&&n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是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诸葛亮何以被称为军事家_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诸葛亮何以被称为军事家
原创| 22:26:24
“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发明家……诸葛亮的身上,贴着许多的标签。这么多的头衔当中,政治家、发明家等名副其实,但因为诸葛亮北伐未能达成兴复汉室的目标,因此关于诸葛亮是否称得上是军事家,常有不同的说法。
军事家,顾名思义,就是在行军打仗这个领域,非常专精。作为偶像与实力兼备的超级人物,诸葛亮在历史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这是历代官方与民间对诸葛亮推崇备至,乃至过分吹嘘将其神话的主要原因。若论诸葛亮的才能,其政治家的地位几乎无可撼动,但是否精于军事,却常有争议。诸葛亮出山时为刘备制定了一个非常宏伟的发展目标,让当时仅有小城新野安身的刘备,日后按照诸葛亮的规划,成功建立了蜀汉政权。“未出茅庐,已定三分”的智略让人惊颤。但《隆中对》说到底终究是一份书面形式的战略规划,刘备时代,诸葛亮极少直接参与到战场上来。虽说老话有“不以胜败论英雄”的说法,但实践总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理论超强的如赵括、马谡等辈,终究只能算是纸上谈兵。倘若诸葛亮不具备实际的领兵才能,那他在军事领域,就只能止步于战略家了。诸葛亮真正开始独自领兵在是刘禅时代,当时南蛮各部落趁刘备去世而造反,诸葛亮在休养了一段时间后,便亲自为帅前往征讨,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将南中四郡全部平定。诸葛亮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不是嘴上功夫。但之后的北伐战争,诸葛亮进行的并没有那么顺利,几番征讨下来,不但未能克定关中,陇右之地,也止步于武都、阴平二郡。虽有斩杀魏将王双、张郃的功绩,但都是在退军时的伏击结果,不是进攻时的斩获。南征与北伐的落差如此之大,不免让人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有些怀疑。《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撰写《诸葛亮传》时,就对诸葛亮的才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然(诸葛)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陈寿是蜀人,入晋以后担任“著作郎”一职,著作郎就是专门修史的。陈寿认为诸葛亮治国的才能要优于其军事的才能,并说诸葛亮虽然擅长治军,但不擅长军事奇谋。作为研究三国历史的直接资料,《三国志》有着很高的权威性,因此陈寿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评价也产生着较为深远的影响。而陈寿的这段评语在流传的时候变了味道,逐渐成为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负面评价。袁子在评价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时,说诸葛亮的军队在出入敌境时,就像贵宾一样自如,而且“止如山,进退如风”,可谓是对诸葛亮用兵的高度评价。但在说道诸葛亮为什么战功比较少时,袁子的看法与陈寿一样,则是诸葛亮的将略不如治国。史官著史,顺便评说一下是史书中非常常见的,但唐李靖在《唐李问对》中却说“史官鲜克知兵”,将陈寿等人的言论贬的一文不值。《唐李问对》的真伪固然存疑,但史官确实只是刀笔之吏,对行军打仗的事情认知有限。因此,史官的评议,参考价值有限,不能完全作为依据。大概陈寿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最后在评议诸葛亮时说“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盖”就是大概,“欤”是语气词,表示疑问,也就是说,陈寿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并没有一个肯定的看法。按《三国志·诸葛亮传》:“及军退,(司马)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大军撤退,留下的应该是一个并没有完全保留下来的营垒。司马懿来观看诸葛亮的扎营方式,称诸葛亮是天下奇才。先前与诸葛亮对阵时,司马懿评说诸葛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表现出了必败诸葛亮的自信,但在诸葛亮撤军后,又给予诸葛亮极高的评价。司马懿常年带兵打仗,有着丰富的战场经验,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军事将领,他的话比起史官来,更有说服力。但司马懿评价诸葛亮的依据是诸葛亮的扎营方式,也就是说,司马懿极力肯定的,还是诸葛亮的治兵才能,而不是用兵才能。因此,作为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的看法其实和陈寿一样?其实不是。按《史记》:“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於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於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原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於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孙子训练女兵曾经作为教材出现在小学课本上。吴王考察孙子的军事才能,不是直接将孙子派上战场,而是通过让他训练女兵,从而了解孙子是否具备用兵的才能,也就是说,通过治兵成果,是可以判断出用兵才能的。因此司马懿通过诸葛亮扎营的方式,就判断出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引《宋书·礼志》:“凡师出曰治兵,入曰振旅,皆战陈之事。”钟繇治兵关中引的马超造反,曹操治兵关中援助汉中的夏侯渊,钟会治兵关中而伐蜀,可见治兵确实是包涵军事行动的。又《北齐书·陆法和传》:“诸葛孔明可谓为名将,吾自见之。”《周书·刘亮传》:“亮以勇敢见知,为时名将,兼屡陈谋策,多合机宜。太祖乃谓之曰:‘卿文武兼资,即孤之孔明也。’遂赐名亮,并赐姓侯莫陈氏。”所谓名将,自然是能用兵的将领,后世在肯定诸葛亮的政绩的同时,将诸葛亮视作能征善战的武将,甚至将诸葛亮的名字视为文武双全的代名词。因此宇文泰把自己倚重的将领刘道德,改名为刘亮。可见诸葛亮擅长用兵,几乎是后世公认。按《默记》“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默记》出自三国东吴大臣张俨之手。张俨和诸葛亮并无交情,且在吴国灭亡之前就已经去世,比起陈寿、习凿齿等人,张俨不存在因为国家政治立场或者私人感情上的原因影响其对诸葛亮的评判,因此张俨的评价,更为客观。司马懿固然是诸葛亮北伐的对手,而在战争形势上,司马懿比诸葛亮具备更为有利的条件,但是在对阵诸葛亮时,司马懿无法克敌制胜,仅能自保,甚至被魏将嘲笑“畏蜀如虎”。司马懿的守城方略虽然有效,但这种双方强弱对比鲜明的情况下,司马懿所表现出来的军事才能,显然是不如诸葛亮。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在攻灭蜀汉之后,甚至让麾下武将陈勰学习诸葛亮的用兵方法。唐太宗李世民对司马懿十分欣赏,在《晋书》中称司马懿“兵动若神”,既对司马懿的军事才能给予高度评价,又不否定诸葛亮。并且《晋书》中还对陈寿所谓“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进行了批评。在李世民的推崇下,唐朝人们对诸葛亮的赞赏达到了高潮,裴度、尚驰等许多唐朝官员都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赞赏有加,甚至有人认为,倘若诸葛亮能多活几年,定能兴复汉室。而后诸葛亮与白起、韩信、李靖等十人被祭祀于武成王庙,则是唐代以官方的权威方式,确立了诸葛亮军事家的地位。作为一个军事家,诸葛亮对中国军事史的发展也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诸葛亮之前,虽然已经有八阵图传世,经过诸葛亮的改进之后,成为后世良将克敌制胜的法宝。诸葛亮推演的八阵图兵法,被评不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武、吴起。唯一可惜的是,诸葛亮没有留下军事著作传世。后来流传的如《将苑》等著作,因为距离三国年代较远,因此真伪存疑。但是,无论从诸葛亮的战略理论、实战经验以及对中国军事的贡献来看,诸葛亮都无愧于军事家这个称号。
金额(元)
2小时后转账
次日0点后转账
正在收听 :
诸葛亮何以被称为军事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方四大军事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