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改后中国陆军中国现役步兵连的装备按编制配备什么火炮和火箭筒

探讨我兔中国现役步兵连的装备編制装备

网络上关于编制的帖子不多已发的有关编制的设想大都夸大的太多,太有想象力不太现实编制基本就是个“死”的东西,很難再有发散性思维发散的太多,连也许就变成营了废话少说,开始了

中国现役步兵连的装备主要分为两大类,装备装甲车的和不装備装甲车的这里的装甲车是指履带和轮式步战车。

先说说机械化中国现役步兵连的装备每个连编连部和三个机步排。

美鹰机步排编制現在是排部下辖个步兵班和2个步战车小组(每组2M2A2步战车)下车作战时排长和排士官长分别负责徒步步兵班和战车组,车长和班长可能鈈是一个人不知道乘车是谁是指挥官。

我兔的0409步战车是乘员3人载员7人车长和班长应为一人。如果班长不下车下车作战的就是副班長和6名步兵。如果班长下车徒步步兵最多也就8人。

7人时分成两个3人徒步战斗小组(副班长固定加入一组)每组2只自动步枪(其中一只洎动步枪加挂35枪用榴弹发射器)、1挺班用机枪(不配专职副射手)。剩下一人装备单兵榴弹发射器视情况随机编入一个战斗小组;8人是吔可分为两个战斗小组,班长加入3个人的小组班也可以分3个战斗小组,班长与单兵榴弹射手为一组

班里最好不要编“狙击手”了,一個班78个人多一个“狙击手”就少一个使用自动武器的,会影响火力密度

步兵班用机枪应换装885.8mm通用机枪改进型,把涉及重机枪使用狀态的部件去掉作为专用班用机枪使用。彻底弃用95班用机枪

再有就是彻底弃装PF-98火箭筒,它的战斗能力与重量严重不成正比堪称鸡肋Φ的鸡肋。PF-98连用型战斗全重20千克(一枚弹)占编2人,动破甲230mm/680PF-89战斗全重(加上瞄准镜)3.7千克,动破甲180mm/650不占编制,孰优孰略一目了然PF-89還可以设计类似69-1单兵火箭的简易瞄准装置,在紧急状态下不使用瞄准镜也可以射击更有利于全员使用。

PF-89加装69-1那样的简易瞄准装置近距鈈用瞄准镜也可一样使用。

我兔机步排编3辆步战车排长怎么办?现在排长只能挤进一个班步战车如果排编士官长还得再挤进一辆。

未來是网络空间战排长是不是需要获得比班长更多的信息?机步排需不需要得到加强如单兵反坦克导弹小组、单兵防空导弹小组、炮兵湔观小组、战斗工兵小组、陆航联络小组、排部通信兵、卫生兵、防化侦察兵等。完全有可能甚至必须“有可能”。

因此机步排有必要增配排长车一排四车。

增配了排长车后排部就有可增编的可能。排部编排长、排士官长、步战车炮手和驾驶员、通讯兵、卫生兵(可鉯临时配属但战时必有此编制),还有被班开除的“狙击手”

排长车乘员3人,排长任车长乘车作战时排士官长乘班战车,下车作战時回排长车并指挥战车小组排长车固定载员有通讯兵、卫生兵、狙击手、步兵(某班被士官长挤出来,必要时在原班挤着也行)还有3-4個载员的空位置用来搭载加强人员。

乘车作战时全排可分为两个战车小组下车作战时可分为战车组和步兵班两个部分。

机步连连部也有增加一辆步战车的需求平时连部正副连长指导员、士官长文书通信员卫生员、司务长给养员(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一大堆人,打仗该用囚的时候都不见了再说连部两辆车在战时也是个备份,免得连指挥车被干掉就群龙无首了连部两辆步战车,正副连长各指挥一辆

应該发展一款连排级指挥型步战车,无非就是增加一点指挥控制情报通信设备难度不存在也花不了几个小钱,用起来却是事半功倍如此┅来,机步连则装备14辆步战车5两为连排级指挥型步战车。

当兵时北方甲种摩步团所谓摩步实际就是轻装步兵。步兵营编3个中国现役步兵连的装备、机枪连(9个重机枪班)和炮兵连(2个排682迫、一个排482无)

中国现役步兵连的装备编连部,战斗班排是3个排9个班每个排配一辆中卡。

不才当时在机枪连对中国现役步兵连的装备的印象不深刻了。步兵班每班大约10-12人班长班副配56冲,56班机1挺配正副射手2人吙箭筒两组配正副射手4人,剩下的步兵配56半自动当时的团有两个营装备40火箭筒,一个营装备69-1单兵火箭

轻步兵没有机步的大炮,所以编淛要大一些“狠”一些

中国现役步兵连的装备编连部、3个步兵排、1个火力支援排(营不再编机枪连)、160迫击炮排和1个驾驶排或班。

步兵排编排部、3个步兵班和机枪班

排部编排长、排士官长、通讯兵,“狙击手”

步兵班编93个战斗小组。两个战斗小组各配一挺88班用机槍一个战斗小组配单兵榴弹发射器,其余配自动步枪每个组配一具枪用榴弹发射器,班至少携带4PF-89单兵火箭(多多益善)

06通用机枪莋为排级机枪使用。

机枪班配2067.62通用机枪3人一组共6人。通机可集中使用也可临时配属步兵班使用。

火力支援排编排部2个机枪榴弹癍、260迫击炮班和狙击班。

排部只编排长、排士官长、通讯兵、炮兵前进观察员3

机枪榴弹班编12.7重机枪1挺(不才喜欢W95)、自动榴弹发射器1具,每个火力组5人一个班共10人。

每个迫击炮班编260迫击炮编制8人。应该改进PP-93降低射程和重量,每门炮的炮手数量降为3人最好

狙擊班编3个狙击小组,一个组配12.7反器材重狙2个组配7.62狙击步枪(最好是栓动),编制6

连部配连长、指导员、副连长、士官长、文书兼军械员、通讯兵2、卫生兵,共8

驾驶排(班)编制视装备情况而定。如果装备猛士长轴全地形越野车步兵排配4辆,车顶可架重机、通机、班机和自动榴弹发射器;火力排配3辆每个60迫班一辆,一辆载排部和未配属下去重机枪和榴弹发射器狙击班分散配属下排;连部2配辆(短轴)。车辆合计17辆驾驶排2个班,配排长和驾驶员16

中国现役步兵连的装备主要火器,5.8班用机枪18挺、7.62通用机枪6挺、12.7重机枪2挺、35枪用榴弹发射器27具、35自动榴弹发射器2具、60迫击炮4门单兵火箭(至少)36具(如果每班6具就是54具,连排长车每车还可以携带4-6具总共100以上不是问題)。全连184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轻型中国现役步兵连的装备没有重型反坦克火力,这由营解决营炮兵连编1个反坦克排,编2HJ-12班、2HJ-9癍(轻型车载)2HJ-12班可编63人小组,主要加强给中国现役步兵连的装备使用平均每个中国现役步兵连的装备可以得到2个导弹小组、10枚導弹的支援,必要时两种导弹也可以重点加强

轻步兵没有了战车的限制,人编多一些无妨三个4人小组共12人亦可,重要的是重机枪(榴彈发射器)和迫击炮是否编在连里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中日机械化步兵班战力对比

    步兵昰人类最古老最基本的兵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步兵的作战形式和
任务使命也不断发展但是历史、传统和地缘等因素在各国步兵班嘚编制和作战
中的深深烙印却是无法消除的。中国和日本在冷战期间根据自己的国情和要求
对机械化步兵班的编制和作战装备做出不同選择,体现出陆上大兵团机动作战和
岛国防御态势的不同特征冷战之后,双方对军事改革的不同理解和要求亦在机
械化步兵班的编制和莋战装备变化中凸显出来

    作战任务的差异二战以后,日本可说是冷战时期西方阵营中在远东与苏联对
垒的最前线国家为了防止苏联太岼洋舰队通过北海道与库页岛之间的宗谷海峡
南下太平洋,日本陆军的防御重点就是坚守北海道同时保障北海道与本州之间
的交通线,鉯便支撑北海道的守军或攻击苏联本土的盟军部队狭小的日本国土
决定了作战双方都不可能展开很多部队,这是典型的岛国地面力量的戰略态势
因此,战后至今日本陆上自卫队人数长期保持在不到20万人

    北海道多为山地,缺乏机动纵深并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集群作战。日本将
唯一的装甲机械化第11师团部署在北海道并非打算遂行苏联陆军那样的大集群作
战而是作为机动力量反击可能在意想不到的地点登陆的苏联军队。日本认为在
岛屿防御作战中机械化步兵班比坦克或许更加有效。因此日本将五十年代美
国援助的M113装甲车以及六十年玳初期自己设计生产的60式装甲车以及后来的73
式装甲车主要都配备给了北海道的部队。直到现在陆上自卫队机械化步兵绝大
多数依旧是搭塖装甲运兵车的机械化步兵班。与日本海上自卫队咄咄逼人的发展
势头相比由于日本目前并无明确的陆上作战对象,所以陆上自卫队对噺型的89
式步兵战车需求不迫切1990年以来,每年仅仅以2 ~3 辆的速度采购装备

    冷战时期中国的处境与日本大不相同。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鈈仅面对西方
国家的威胁,而且还有中苏边境80个苏联机械化师的极大压力中国不仅有很大
的作战纵深,还有辽阔的正面战线而不是日夲那样在狭小岛屿上的机动防御和
进攻。七十年代末期中国国内《解放军报》开展“战争初期问题大讨论”,从
其中众多文章中可以看絀当时中国处于随时可能打大规模、大集群战争的危机中
整个辽阔的西北和东北国土都可能成为反侵略的宏大战场,因此中国需要能进荇
大兵团作战的普通步兵班和摩托化步兵班铺天盖地的炮火支援加上潮水般的坦
克和步兵冲锋是这个时期主要的作战样式。只是国情国仂所限当时中国步兵还
是以乘坐卡车的摩托化步兵居多。

    七十年代中后期是中国军队装备改革的年代大量的装甲车辆投入现役,中
国嘚徒步步兵班或乘坐卡车的摩托化步兵班向搭乘装甲运兵车的机械化步兵班发
展陆军大国的地面力量远远不是日本这样的岛国所能理解囷承受的——当时中
国武装力量总兵力有近400 万,坦克数量几乎是日本陆上自卫队的15~20倍装
甲运兵车是其10倍以上。中国的机械化步兵就是偠在这样的大集群条件和核战争
背景下作战动辄驰骋千里。冷战后中国军队进入了调整期,直到今天新军事
革命和军队调整还在继续但是以数次国际合作反恐以及东南沿海的大规模军事
演习来看,中国军队的大兵团作战思想依旧贯穿始终

    轻武器是步兵最基本的作战裝备,最能体现各国步兵传统和陆军思想

    由于岛国面积狭小,资源匮乏所以日本一贯有强调射击准确性的传统,哪
怕二战时在太平洋戰场上那么需要速射武器与美军对抗日本还是没有大规模装
备冲锋枪,理由就是“节省弹药”以至于瓜岛争夺战中,日本兵每平均射擊一
发子弹就要遭到600 发子弹狂风暴雨般的还击日本即使战败也没有改变注重节
省子弹、强调射击准确性的观点。

    二战后日本最早国产的64式7.62毫米自动步枪为目前陆上自卫队的制式步枪
之一它为强调射击精度而精雕细刻,尽管空枪全重达4.3 千克几乎接近轻机
枪,但还是深受壵兵的欢迎为能稳定射击该枪还配备了类似机枪的两脚枪架。
然而瞬息万变的战场哪有闲工夫用脚架射击,情急之下随时随地都能找箌射击
依托手忙脚乱中扫射和概略连发射击是主要的方式,在连发或点射的情况下是
否精确瞄准根本没有什么差别

    1979年以后,中国步兵癍淘汰了56式半自动步枪大量换装了56式系列冲锋
枪。中国步兵崇尚暴风骤雨般的火力这是大兵团作战所需要的。中国军队的传
统战法是:进攻时乘坐步兵战车或装甲车在坦克火炮掩护下一浪接一浪的大规模
快速冲击不顾一切地突入敌方阵地,尔后步兵班全体下车发挥火仂和近战使
装备先进的敌人完全丧失优势。因此装备的自动步枪需要的就是火力和廉价轻
巧耐用的56式(56-1枪重3.1 千克)和81式(81式自动步枪偅3.4 千克)枪族就
是这种指导思想下的产物。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和日本都开始着手实现轻武器小口径化,但中
日两国步兵班用武器思路不同日本自动步枪保持传统的造型布局,其新装备的
89式步枪重量3.5 千克是在美国斯通纳AR-18 5.56毫米自动步枪基础上发展的
产品,足见日夲在枪械发展上尽量规避风险由于日本死不放弃的所谓提高射击
精度的两脚架,使89式步枪安装榴弹发射器很不方便目前很少有89步枪安裝榴
弹发射器的报道。与此同时中国则开始装备重3.25千克95式无托5.8 毫米小口径
步枪能外挂榴弹发射器和增加夜视或瞄准装置。从使用上看無托步枪短小更

时的FN.MAG机枪,是一种性能优良但重达10.7千克的机枪而同时期中国军队的
56式班用机枪却只有7.9 千克。在八十年代期间中国的80式囷81式机枪分别只
有7.9 和5.15千克。日本从五十年代以来没有推行班用枪族在小口径化后依旧
没有班用枪族。而中国不仅有56、81系列7.62毫米班用枪族而且开始装备5.8
毫米的小口径班用枪族。

    采用通用性和互换性很好的枪族是中国这种大陆军大规模装备的需求现在
7.62毫米和5.56、5.8 毫米口径的步兵武器仍然是中国和日本的部分机械化步兵
班的主要装备。中国步兵班武器的通用性、互换性和外挂榴弹发射器方面都远远
好于日本陆仩自卫队而日本的枪械追求精度在现代战争中的意义尚难以评估,
现实的造价也相对高昂而中国解决高精度战术射击问题主要靠每个步兵排配备
的狙击步枪。可见中国步兵班在保持轻武器轻便和火力强大的同时,并没有完

    日本创建国民自卫队时最早得到的装甲运兵車是美国的M2半履带装甲车和
M75 履带装甲车,不久后得到了M-59装甲运兵车六十年代得到了M-113 装甲车。
M2和M75 装甲车在六十年代逐渐被淘汰M-59装甲车成為日本第一代国产60式装
甲车母型,而M-113 装甲车一直使用到八十年代中期后因过度磨损和老化而遭
淘汰。日本对M-113 虽然有好评但是认为岛屿莋战无需483 千米的行程,而且
步兵班人数应该缩减M-113 多达11人的步兵班座舱过于浪费。因此在设计第一
种本国产的60式装甲车时更看中M-59装甲车嘚特点。与M-59二名车组成员几名
载员相比60式专门增加了一名车组乘员操作前方的M1919A4 型7.62毫米机枪,
而车长负责操作车顶的M2HBl2.7毫米机枪并警戒其它方向使车辆和下车步兵成
为一个作战整体。虽然很多观点认为60式装甲车是美国M-59的仿制品但实质上
它是日本自行设计的装甲车辆。

    六十姩代后步兵反坦克任务越来越清晰各国步兵班里增加反坦克武器射手
成为趋势。而日本60式装甲车的6 名步兵定员很难增加整个反坦克武器尛组人手
这导致了73式装甲车的出现。73式装甲车设计思想接近M-113 装甲车为3 名车
组乘员搭载9 名步兵,这样就使得整个反坦克小组都能编入步兵班日本的车辆
制造水平无疑是相当先进的,60式装甲车服役40年后还在自卫队装甲车辆中占
很大比例,并且能够正常使用就是很好的例孓日本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研制的
89式步兵战车也是相当先进的。

设计了63式装甲运兵车但是生产速度相当缓慢,到七十年代中期仅少数蔀队装
备从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国内军事画报刊登的装甲机械化部队的照片多
数是坦克和载重卡车搭配或者是徒步步兵班搭乘坦克,很少看见装甲运兵车
直至1977年,63式装甲车图片报道才逐渐增多

    由于中国作战意图明确,将面对的是规模宏大的坦克装甲集群作战任何一
个作战单位都必须具有相当的反坦克能力。所以机械化步兵班和装甲车辆发展
没有走日本那么多弯路,无论是六十年代的63式还昰现在的85式都保持搭载整
个9 人步兵班。中国在步兵班中配备了1 ~2 名火箭筒射手直到86式步兵战车
大量装备部队后,战车的炮塔占据了空間且73毫米火炮替代了火箭筒射手的作
用,机械化步兵班的人数才减少为8 名车组乘员增加了单人炮塔炮手和导弹射

    由于中日两国作战对潒和战略思想的不同,机械化步兵班所处的环境和作战
样式差异很大中国的装甲车载步兵班人数达9 名,有两个反坦克火箭发射小组
按Φ国传统的战术规程,步兵班进攻正面为50~70米这样的好处之一是保证能
在火箭筒射程内同时开火时,只要命中至少有一发打中的是坦克或装甲目标防
护薄弱的侧面装甲。中国装备单兵火箭筒后整个班同时能进行9 发火箭弹齐射。
虽然陆上自卫队也采用每名士兵携带单兵吙箭筒的战术但是依然存在步兵班人
数少(6 ~7 名),火箭弹反装甲总体威力不足的问题

    日本虽然从太平洋战争中就获得了装甲作战的經验,但实际上并没有成功的
经验日本的装甲部队作战思想游离于美国的小集群非线性作战和传统的大集群
作战之间。在历次演习中ㄖ本陆上自卫队连大规模展开的演习场地都很难找到。
装甲机械化步兵班打靶多大规模合成演练少。尽管日本坚持平时少量装备新型
作戰车辆战时迅速大规模生产扩充。但问题是熟练掌握作战车辆、武器系统并
且熟悉作战的有经验兵员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而且,日本這种资源匮乏的国家
战时缺乏庞大的钢铁资源迅速制造大量装甲车辆。

    日本89式步兵战车采用单联装35毫米机炮双人炮塔里面安装了先进嘚激光
测距、火炮稳定、成像和光学瞄准系统,其火炮初速大能够满足日方注重防范直
升机的要求在远距离发现地面目标概率比中国86式步兵战车大,发现时间也会
更早相比之下,中国的步兵战车并不过分追求单车的综合能力由于中国的坦
克装甲车辆数量庞大,一般编荿为坦克和步兵战车分队行动在搜索目标过程中,
由担负目标指示的下车步兵班弥补86式步兵战车系统性能的不足在中国陆军的
条令里僦有要求步兵为分队的坦克和装甲车辆指示目标的战术条款。由于中国陆
军在本土作战防空问题由自行高炮、便携或机动地空导弹、弹炮台一系统和空

    日本89式步兵战车炮塔左右共装备两具“马特”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并能
携带5 枚导弹而中国的86式只有一具发射装置和4 枚“红箭”-73 反坦克导弹。
中国的考虑是以战场实际出发的因为反坦克导弹作战中,导弹并不能连续发射
按照苏联和中国的经验,反坦克導弹飞行时间长在大规模作战中,步兵战车顶
多只有一枚的发射机会一旦没有命中则必须马上转移而不是原地再行发射,否
则其他方姠的导弹或火炮将先行命中自己因此步兵战车无需多联装和快速装填。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86式步兵战车机械化步兵班的确存在反应时间落后等系
列问题。86式步兵战车观察器材简陋而且73毫米火炮初速低,没有稳定装置
装弹时需要将火炮回复到3.3 度仰角。而且红箭-73 反坦克导彈采用手动制导命
中率偏低改为红箭-73B半主动制导后又出现装置复杂的弊端。还有一些中国机
械化步兵装备的是顶置25毫米机炮的W505步兵战车这种战车虽然改进了火炮,
但问题依旧是导弹和观察器材简陋需要依托下车步兵分队或友邻步兵班支援。
因此中国需要提高步兵战車的侦察和武器系统,步兵班整体作战能力才能达到、
甚至超过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并能同时很好地适应大集群作战和非线性小集群
作戰。据外刊报道中国正在试验一种新型步兵战车。这种步兵战车的侦察探测
及武器系统完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陸军的转型和改革,中国和日本也都身处其中日本
过于关心海上力量的发展而对地面作战部队较为放松,至今日本对于陆上自卫队
的装備更新很慢且没有很完善的新地面作战思想。而中国的军事改革无论从装
备技术还是战术都有自己全套的新思想并且还在不断完善之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现役步兵连的装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