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小的芬兰为什么一直没有并入苏联入侵芬兰

芬兰与俄罗斯有千余公里共同边界,为何该国没加入北约?
我的图书馆
芬兰与俄罗斯有千余公里共同边界,为何该国没加入北约?
芬兰的高度发达,仰赖于其在西方和俄罗斯之间的左右逢源,而俄罗斯同芬兰的经贸关系对于芬兰的意义不容小觑,比如苏联解体曾经导致芬兰经济在短期出现重大滑坡,而俄罗斯同芬兰的经贸关系以及俄罗斯在芬兰的不动产投资和俄罗斯的游客一直都是芬兰重要的经济来源,芬兰加入北约,不但会使俄芬之间的政治关系大受影响,而且会影响芬兰的不动产投资和旅游业,在目前欧洲经济本就低迷的情况下,这样做将更加加剧芬兰的经济颓势,更不用说之后为了应付俄罗斯的军事威胁芬兰还要增加军费开支,这对一个长期和平,体量又很小的国家来说短期之内恐怕吃不消。再说,芬兰在没有加入北约之前,并没有受到俄罗斯的军事威胁,两国和平共处。而现在俄罗斯不可能对芬兰产生类似苏联那样的威胁,相反,芬兰加入北约,出了破坏北欧地区的战略平衡,制造新的紧张点之外毫无用处,因此芬兰加入北约有点画蛇添足。从俄罗斯与芬兰“特殊关系”的历史经验已经不难看出,芬兰的中立,不仅对俄罗斯和芬兰两国,而且对整个北欧地区紧张局势的缓解和未来持久的和平都有着重要 意义。芬兰的发展也仰赖历届政府奉行和平、中立、睦邻政策。而普京曾经的强硬表态,与其说是警告,不如说是提醒。乌克兰危机殷鉴不远,芬兰面对北约的诱惑和乌克兰的前车之鉴,更应当坚持和平、中立、睦邻的政策,而这正是它生存繁荣之道。再说了,芬兰一旦加入北约,允许北约把军队驻扎在芬俄边界上,这将使俄罗斯一下多出上千公里的武装防线,更遑论这条线后面是彼得堡,摩尔曼斯克这样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城市,对俄罗斯而言这涉及到了国家的核心利益,因此俄罗斯不可能对芬兰加入北约无动于衷。
馆藏&10113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85db205a48343f5-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苏联解体分析(全集)
苏联解体:特权阶层的主动选择的结核心提示:尽管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关键原因还是出在共产党内。 这种结果也是苏联特权阶层主动选择的。 苏联的特权阶层垄断着国家的一切执政资源, 包括政治经济资源、 舆论宣传工具,掌握着苏联党政军以及企业和社会团体等干部的任命权,他们趁着戈尔巴乔夫刮起的改革 之风大肆侵吞国有资产,化公为私,据为己有。尤其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这个阶层的私有财产急剧 膨胀。为了使自己拥有的财产合法化,他们实际上成了公有制的最有力的摧毁者和私有化的最实际的推动 者。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苏联特权阶层的“自我政变”,是为了使他们长期以来 通过非法手段占有的社会财富和各种权益合法化。苏联剧变后的进程也确实表明了这一点。苏联时期的那 些“在册权贵”在苏联解体以后摇身一变,变成了新体制下的新官僚或者富翁。 本文摘自:《决策与信息》2010 年第 7 期,原题:《苏联解体:特权阶层的“自我政变”》 苏联解体已近 20 年,但对解体的原因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我们看来,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原因也有主次之分。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还是出自苏联执 政党自身,而其中苏联长期存在的特权阶层对苏联剧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职务名册”与苏联特权阶层的形成 苏联特权阶层是按照一定的职务名册直接任命、相应地掌握着国家执政资源并且按职级合法享受不同 特权的一部分人。 这个特权阶层, 俄语中是用 Н о м е н к л а т у р а 这个词来表示的。 从字面上来说, 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nomen”, 意思是人名名单或者品名清单。 借用到俄语中, 这个词指的就是职务名册, 或职务一览表。具体地讲,是指其人选由上级任命的职位名称表。后来这一制度涵盖了对苏联领导干部的 考察、登记造册、任免以及职级待遇等方方面面。 作为公职人员任命原则的“职务名册”制度,在十月革命之后就开始实行,只是最初还没有规定这一 原则的指令性文件。1923 年 6 月 12 日,俄共(布)中央组织局通过了《关于任命制》的决议,同年 10 月, 中央委员会作出了关于登记分配工作基本任务的决议。1925 年 11 月 16 日,中央组织局又通过了《关于选 拔、任命工作人员的程序》条例,同时通过了一份重新修订的“职务名册”。“职务名册”各种各样,当 时最重要的有 3 号:第 1 号“职务名册”是由中央委员会负责任命、管理干部名单;第 2 号“职务名册” 是中央组织分配部负责任命、管理干部名单;各部委负责任命、管理干部名单称为第 3 号“职务名册”。 其他则是地方各级机关的“职务名册”。 “职务名册”制度在 20 世纪 30 年代末最终定型。此后,尽管“职务名册”制度作了一些修订,但是 基本原则没有实质性的变化。随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深入,“职务名册”制度也开始被触动。1989 年 10 月,苏共中央的一个委员会通过了一项终止执行有关干部任用的《职务名册登记监督》的决议,“职务名 册”制度代之以选举制, 从此“职务名册”制度作为一种干部任用制度在苏联实际上已经不起什么作用了。 1991 年“8?19 事件”后, 戈尔巴乔夫于 8 月 23 日宣布苏联共产党停止活动, “职务名册”制度被彻底取 消。 通过“职务名册”制度获得任命的这一部分干部,他们担任一定的职务,享有一定的物质利益和一定 的特权,有着其特定的生活方式,垄断了权力、意识形态和经济管理,代表了苏联的官僚集团,也就是整 个党和国家权力阶层。苏联由此产生了一批封闭的特权阶层。 苏联特权阶层的基本特点 可以说,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的产生与发展是与苏联政治生活中出现的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在很大程 度上可以说是苏联特权阶层的“自我政变”,是为了使他们长期以来通过非法手段占有的社会财富和各种 权益合法化。 苏联时期的那些“在册权贵”在苏联解体以后摇身一变, 变成了新体制下的新官僚或者富翁。 权力逐渐集中相一致的, 它的形成与确立又是与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确立同步的。 实际上, 苏联的“职 务名册”制度就是斯大林模式的一部分。 因此, 苏联特权阶层的基本特点不仅与“职务名册”制度相联系, 而且和斯大林模式有共性的内容。 1.权力结构呈现金字塔形,其权力具有专断性。 上至中央委员会书记处、政治局、组织局,下到各县、区、镇,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的组成人数是逐渐 增多的。按照“职务名册”规则,各级官员是任命的,其命运掌握在最高领导层手中。在斯大林时期,处 在最上面的当然是“掌握了无限权力”的斯大林,大部分官员的任用是由斯大林亲信控制的组织分配部决 定的。斯大林本人控制着第 1 号和第 2 号名单,甚至经常操纵第 3 号名单。此外,中央书记处一方面给各 省书记处推荐候选人, 另一方面还给中央组织局(可以作出党和国家最高职位任命决议)推荐候选人。 这样, 以斯大林为首的书记处就掌握了全国各级主要领导人的任命权。与此同时,无论是党内还是苏维埃,都缺 乏对这个阶层的监督制约机制,致使这个阶层制定政策时独断,实行政策时武断。 2.权利的特殊性。 根据“职务名册”任命的各级干部享有与众不同的各种特权:高级住宅、别墅、汽车、休假券及休假 旅费、“医疗费”补助、在特供商店购买紧缺品等。 另外,从 20 世纪 30 年代初起,还实行了领导干部高薪制,除正式工资外还要发一个装很多钱的大信 封,即所谓“钱袋”制度。从几百卢布(当时的货币)到几千卢布不等,数量的多少取决于职位的高低。 赫鲁晓夫向特权体系发起了第一次主动攻击。在他的命令下,取消了官僚的很多特权,他的改革遭到 了特权阶层的激烈反对。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立即恢复了被赫鲁晓夫废除的全部干部特权,并且享受特权的 干部范围还有所扩大,特权种类日益增多。这就促使苏联的特权统治阶级迅速地成长起来。正是在这个时 期,党政干部与人民群众收入的差距达到 30~44 倍。 3.官位某种程度的凝固性和继承制。 官位的凝固性表现在领导干部实际上的终身制。斯大林时期,干部不仅层层由上级任命,而且实际上 是终身任职。赫鲁晓夫对干部制度进行了改革,采取了不断更新的制度,并把干部更新制度写入苏共纲领 和章程。这种干部更新制度严重触动了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所以遭到了很多人特别是高层的强烈反对。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共中央开始批判赫鲁晓夫的唯意志论和主观主义,并顺从官僚们的要求,全面否定 了干部职务的任期制和轮换制,废除了苏共中央委员会和党委会每次改选必须更换 1/4 成员的做法。 官位的继承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务名册”制度官员本身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特定阶层,他们官 官相护,互相推荐任用,代代相传;二是官位的直接继承,如斯大林的儿子瓦西里 25 岁就当了将军,这样 的例子很多。 4.干部队伍的保守性。 苏联在选拔任用干部时的标准是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忠诚,但在实际操作中,业务素质是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政治素质”。另一个重要标准是对领袖是否效忠。如,联共(布)十七大后,对斯大林崇拜与否 成了一条政治准则,吸收党员、职务升降、“派别活动”的划分、“人民公敌”的定案等等,一概以此为 界。尽管有许多人对社会主义、对苏维埃国家十分忠诚,但只是在领袖崇拜上稍有微词,就立即被降职、 免职,甚至置于人民公敌的位置,并从肉体上加以消灭,一大批久经考验的老布尔什维克因此死于非命。 而那些把斯大林称为“伟大的领袖和天才导师”、“一切进步的和先进事物的象征”、“一切时代最伟大 的人物”等等的人却飞黄腾达。在决定干部任用时采用暗箱操作方式,根本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到该人的 工作能力。这实际上使得苏共形成了一种狭隘的宗派主义干部政策。这种政策不可能产生选拔优秀人才的 机制,相反,却把许多有文化的、才华横溢的人才排斥在干部队伍的大门之外。通过暗箱选拔出来的干部, 不仅只是一味地忠实执行上级的指示,缺乏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还会把一些有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干 部视为“另类”,使他们无法在负责的岗位上继续工作下去。苏联仅有的几次改革无果而终,改革失败后 的体制越发陷入僵化。领导干部为守住既得利益,求稳怕变,故步自封,与快速发展的外部世界隔绝,错 过了改革发展的有利时机,致使整个社会处于全面病态状况中。 苏联特权阶层对苏联剧变的影响 苏联特权阶层的存在和发展,对苏联剧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苏联特权阶层助长了个人崇拜和个人集权。“职务名册”制度的核心就是任命制。由于在干部 任用时完全采取行政手段进行暗箱操作,任用的标准主要又是对领袖的忠诚与否,因此,这种制度酿成了 苏联政坛上的阿谀逢迎之风。这种风气极大地助长了个人崇拜的盛行,最终导致党和国家社会生活中出现 了极不正常的个人高度集权现象。正是政治上的高度集权,使苏联的决策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失误,包括严 重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 第二,特权阶层拥有的特权恶化了党群关系,加大了与普通群众之间的隔阂。如前所述,苏联的特权 阶层按照官职级别的高低,享有苏联普通百姓无法享受到的各种“福利”特权。苏联的这种“特权等级制 模式”大大加深了群众与领导之间的隔阂。他们表面上标榜“社会平等”、“党员干部是公仆”,实际上 却在无所顾忌地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享受各种特殊待遇,甚至腐化堕落。这是广大人民群众无法谅解的。 当各种腐败现象被大量揭露后,人民所接受的社会主义的理想精神和道德标准迅速趋于崩溃,从而对苏共 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并对其执政的合法性提出了巨大怀疑。 第三,苏联剧变是特权阶层主动选择的结果。 尽管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关键原因还是出在共产党内。这种 结果也是苏联特权阶层主动选择的。苏联的特权阶层垄断着国家的一切执政资源,包括政治经济资源、舆 论宣传工具,掌握着苏联党政军以及企业和社会团体等干部的任命权,他们趁着戈尔巴乔夫刮起的改革之 风大肆侵吞国有资产,化公为私,据为己有。尤其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这个阶层的私有财产急剧膨 胀。 为了使自己拥有的财产合法化, 他们实际上成了公有制的最有力的摧毁者和私有化的最实际的推动者。 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苏联特权阶层的“自我政变”,是为了使他们长期以来通过 非法手段占有的社会财富和各种权益合法化。 苏联剧变后的进程也确实表明了这一点。 苏联时期的那些“在 册权贵”在苏联解体以后摇身一变,变成了新体制下的新官僚或者富翁。1991 年底,苏联在历史的瞬间剧变:俄罗斯终结社会主义,折回世纪初抛弃 的资本主义。苏联剧变的原因何在?史家见仁见智:帝国主义和平演变说、斯大 林体制弊端说、戈尔巴乔夫叛徒葬送说??还有, “苏联人不需要苏联”说―― 俄罗斯科学院一位著名的院士曾充满愧疚和负罪感地说:“将苏联送进停尸间的 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岂非咄咄怪事?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经济和文化落后的农业国:1913 年, 农民占社会人口 66.7%,80%的人口是不识字的文盲,工人阶级比地主、资产阶 级、商人和富农还少。苏联在 70 年间使这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7 年,农民降到占人口 12%;苏联不仅摘掉文盲国家的帽子,而且 70%以上的居民 达到高等和中等教育水平, 居民每万人中拥有大学生数量已跻身世界四强。 苏联 因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成为与美国争霸的世界第二超级大国。 连苏联的 对手丘吉尔,都不得不承认斯大林时期苏维埃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当他接过 俄国时, 俄国只是手扶木犁的国家, 而当他撒手人寰时, 俄国已经拥有了核武器。 ” 总之,在苏维埃的年代里,国家给了人民土地、面包、知识,还有国家的强大与 荣耀??但是,1991 年 3 月,虽然多数苏联人在全民公决时表态保留苏联,而 当“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819 事变”,为挽救苏联进行最后一搏时,多数人 却未支持事变――在捍卫苏联的最后关头,人们没有付诸实际行动。这是为什么?莫非是苏联人“忘恩负义”?马克思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让我们循着这 一论断,在苏联国家与人民利益分配的视野里,寻找苏联人“不珍惜”苏联的答 案。急于走向“无阶级”共产主义社会苏联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资本主义自由发展、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尖锐、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的 1840 年代。马克思站在被 剥削和被压迫阶级的立场上,提出了共产主义“公平”的理念――消灭生产资料 私有制,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消除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体劳动之间的差 别;还提出了体现这种理念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没有 阶级、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 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需要以生产力高度发达为基础。但是,1930 年代 中期以后, 布尔什维克党人却在苏联与发达国家生产力有很大差距的情况下急于 向共产主义过渡,建设“无阶级”的社会。从十月革命以后,苏维埃政权实施了 4 次“经济战略飞跃”,社会结构随之发生巨大变化。第一次,在 1917 年~1920 年代末,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改造,消灭了剥削阶级和私有农民阶级。第二次, 在 1920 年代末~1940 年代初实施工业化战略,使占俄国 35%以上的农民和城市 居民进入国有企业,成为工人与职员。第三次,在
年代,赫鲁晓夫 头脑发热,提出了“全面建设共产主义”的目标,大幅增加对工业投资,工人继 续增加;同时将大批集体农庄转为国营农场,大量集体农民成为国有单位职工。 第四次,在勃列日涅夫时期,为实现苏联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型,大量培养 知识分子,使知识分子成为苏联社会中增长最迅速的阶层――1980 年代中期, 在国有单位就业的工人和知识分子、职员上升至占人口 88.5%,在集体所有制工 作的集体农庄农民只占人口 11.5%。 在苏联社会中, 国有单位职工几乎一统天下, 苏联仿佛离“无阶级”社会越来越近。为了实现“无阶级”社会的蓝图,苏联还不懈地进行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 别、 脑体劳动差别的努力。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 苏联五次提高最低工资, 提高国营农场职工和集体农庄庄员的工资,使工农之间、脑体劳动之间、高低收 入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 1940 年, 苏联工业工程技术人员平均工资是工人的 2.15 倍,1985 年降为 1.10 倍。1970 年,国营农场职工相当于工业职工月平均工资近 83%,1985 年提高到 91%。集体农庄农民按家庭成员实际收入与工人、职员逐步 接近,1960 年是 70%,1986 年提高到 92%。职工月平均 10%最高工资与 10%最低 工资差距逐步缩小:1956 年是 8 倍,1979 年降低到 4 倍。总之,苏联经过 70 年建设“无阶级”社会的努力,社会结构日趋同质化; 经过消灭三大差别的努力, 三大差别逐步缩小。 1977 年苏联宪法骄傲地宣布: 苏 “ 联已经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走在“通往共产主义的道路上”。 升迁路上的“不公平”与积怨 苏联追求和实现的“公平”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但是也出现了悖 论:它在注重劳动者内部各阶层收入数量“公平”的同时,忽视了机会的“不公 平”。早在 1920 年代末~1930 年代初,苏联为了集中调动劳动资源支持工业化, 建立了国家一元化行政命令式的劳动资源分配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无论招工、 招生、大学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分配,还是提级、提职、提职称等各种方 式的社会流动,均由国家机关规定指令性计划、指标与程序,并且由国家机关对 实施计划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国家一元化行政命令式的社会流动渠道,保持了劳动力的稳定供给和分配, 为苏联实施经济战略、国家发展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社会流动的单一和 统一,引发了诸多矛盾:社会流动的启动和出发点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人们 的愿望、 兴趣只能纳入国家战略的框架和指标内才能实现, 产生了社会流动单一 驱动力与人们多样化的愿望、兴趣和抱负的矛盾;国家统一规定晋升指标,产生 了有限的晋升数量与迅速增长的晋升需求的矛盾; 由国家统一规定工资标准, 加 之趋向均等的工资政策, 产生了平均的工资数额与才能出众者期望得到更多社会 资源的矛盾, 以及平均的工资数额与具有高远抱负和卓越才能的社会精英向往超 常支配社会资源的矛盾?? 年代,苏维埃政权是被资本主义包围的 孤岛,人们能够理解并支持压抑个人愿望,尽全力建设和巩固国家。但是二战以 后,苏维埃政权已经巩固强大,国家已经有条件扩大个人职业发展的空间,可苏 联未适时改革, 未开辟出有益于发挥不同层次、 不同特质才能的多条社会流动渠 道, 民众仍然挤在国家掌控的一条升迁道路上, 这对于兴趣和能力千差万别的个 人而言是空间机会的不公平。 何况, 苏联国家实际上由执掌权力的领导干部来代 表,后来的事实证明, 年代以后部分领导干部形成利益集团和特权 阶层,利用手中重权大肆谋取私利,由他们分配大规模的社会资源,对全体人民 而言,是一种权利机会的不公平。在国家严格控制晋升指标的机制下, 苏联人的社会升迁道路特别拥挤、 漫长。 人们需要长久地排队,等待晋升,发展的愿望受到压抑,滋生了不满的情绪。其 中, 因国家将高级技工控制在全体工人 1%~4%, 青年工人进工厂后提级要等 5~ 10 年;1980 年代,工人对自己生活不满意占 1/2 以上。 年,知识分 子增加 2.87 倍以上,而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一直停滞在 0.1%;拥有副博士学位 的比例基本上保持在 1.1%~1.4%。在苏联,拥有博士学位才有资格当教授,拥 有副博士学位才有资格当副教授。 高级职称指标奇缺, 为获得高级学位和高级职 务的长久等待,使青年科学工作者对工作丧失兴趣,感觉被“囚禁”在工作岗位 上。加之工资额不高,1980 年代,知识分子对自己生活“很不满意、不完全满 意、不满意”者占 2/3 以上。再有,苏联建立了苏共组织部门集中选拔领导干部 的体制, 这是当时苏联人仕途上升的唯一渠道。 由于苏共组织部门严格控制干部 指标,升至领导干部的数量更少: 年,领导干部在苏联全体就业者的 比例保持在千分之七, 高级干部在万分之八以下; 由于勃列日涅夫时期以后形成 实际上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青年干部升迁比以前更加困难: 年, 在党、共青团、工会等机关每 1000 名领导干部中,大于 55 岁者增加了 46%,小 于 29 岁减少了 37%,30~40 岁减少了近 30%。在上述诸因素的影响下,升到社会上层的人年龄老化:知识分子在年过半百 后才可能得到博士学衔,领导干部大多在 60~70 岁以后才有机会升至高位。换 言之,占社会多数的精力充沛的中青年工人、知识分子、干部,处于该领域的低 级或中级岗位上, 享受的是一般的工资和生活待遇。 多数劳动者生活待遇不能适 时提高,对劳动报酬制度逐渐不满。在一些地方,工人们的不满引发了罢工。据 苏联著名持不同政见者罗伊麦德维杰夫披露,从 1960 年代后半期开始,苏联每 年都有罢工事件发生, 时任克格勃主席的安德罗波夫几乎每年都要向苏共中央上 报这类报告, 但是这些自发性的罢工没有引起政治局的严重不安, 地方上也没有 采取足够的措施以消除引发这些事件的原因。因此,70 年代下半期,工业工人 对劳动报酬数量的不满在增长,结果引发了新的罢工。部分知识分子、特别是部 分年轻知识分子则因对工资低、 晋升难不满, 演化为对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不认同, “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给苏共中央的报告中估计, 多数大学生在许多方面把自己 看作和党是对立的; 1/3 以上的大学生从思想观念上不赞成共产主义和苏联现实 的社会主义制度”。俄罗斯学者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以后, “知识分子在自己 的基本群众中作了放弃社会主义原则的准备。 这里, 知识分子对社会地位降低不 满,无疑是如此行动的客观原因”。苏联 70 年间生产力不断提高, 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以人均国 民收入为例, 1987 年俄罗斯相当于英国该项指标 47.4%, 日本 46.7%, 法国 44.8%, 奥地利 44.5%,德国 41.5%,美国 39.8%。苏联为了与美国争霸推行“世界革命” 战略,竭力争取军费绝对数额与美国相当。从 1967 年至 1984 年,在美国和多数 西方国家军费开支占国民收入比重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下, 俄罗斯却不断加大该项 指标――从 12.1%增加到 12.6%,结果,俄罗斯军费开支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远 远高于西方和美国:达到美国 1.4~1.9 倍,英国 2.3 倍,法国 2.5 倍以上,德国 3 倍左右,奥地利 10 倍左右,日本 12 倍以上。 年,美国人均军费开 支从 1049 美元下降到 968 美元;同期,俄罗斯人均军费开支从 616 美元增加到 914 美元。尤其不可思议的是,在人均国民收入不抵美国一半的情况下,俄罗斯 人均军费开支 1975 年比美国多 90 美元,1980 年多出 128 美元。总之,在行政一元化社会资源分配体制下,老百姓难以迅速升迁,影响了生 活待遇及时改善, 而国家却得以超常增加军费开支, 使老百姓承受的军费负担越 来越沉重。其后果正如中国有学者所指出的,“在苏共执政 70 多年间,苏联人 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苏共??逐渐失去民心。”苏联剧变:增加了分蛋糕的刀叉1991 年底,苏联剧变。所谓苏联剧变,从政治层面,是苏共垮台,社会主 义制度终结, 从一党制、 议行合一的集权体制变为多党制、 三权分立的分权体制, 以及中央集权的联盟国家的解体;如果不考虑意识形态因素,在社会层面,是从 国家一个主体对社会资源进行分配的体制, 变为允许国家、 群体以及社会成员等 多个主体参与社会资源分配的体制。 这种体制变化的实质, 是从过去只由国家一 把刀叉来分社会资源的蛋糕, 由行政命令决定人们得多少, 变为多个政治、 经济、 社会主体都有权拿起分蛋糕的刀叉, 自己参与意见, 决定在社会资源分配中得到 多少。这种体制变化,是否苏联老百姓的选择?让我们看看戈尔巴乔夫改革之前,在国家统一分配社会资源主流之下的潜 流。苏联专家的研究表明,1980 年代以来,在国家统一招工、劳动安置的渠道 之外,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无法控制的工人流动越来越大;1980 年代中期,在 国家统一分配毕业生的体制下, 不服从分配, 自谋职业的大学毕业生达到每年毕 业生的一半; 部分人由于对自己在社会资源分配中得到的份额不满, 自发从事起 倒买倒卖的影子经济――1980 年代中期, 已有 1800 万人从事各种形式的影子经 济。研究影子经济的俄罗斯专家认为,影子经济除了具有经济职能以外,还有社 会职能, “为那些在官方机构中无法施展才能的人提供了一定的社会空间”。这 些社会潜流, 不仅表达了对国家一元化行政分配体制的不满, 表达了人们希望自 己参与分蛋糕和多得蛋糕的愿望, 而且实际上在官方分配渠道之外, 开辟出非正 式、自发分配社会资源的渠道。一言以蔽之,苏联社会资源分配权力从集中转向 分散,从行政命令转向人们自主,是老百姓的希望和选择。苏联解体以后有一个民意调查, 也颇能说明老百姓在社会资源分配方面的愿 望。2003 年,俄罗斯科学院综合社会研究所在全俄进行了有代表性的问卷调查, 让受询者对俄罗斯五个时代――1917 年以前的俄罗斯,斯大林时代,勃列日涅 夫时代,叶利钦时代,普京时代进行评价。问卷提出 19 项指标,其中有 8 项正 面的指标,用来对国家经济、教育、社会保障、社会秩序等各个领域发展的成就 进行评价;同时设置了 3 项正面的指标,对国家给予个人政治自由度、致富可能 性以及职业发展和升迁可能性进行评价。 除此而外的负面指标, 对每一时代国家 发展中是否存在消极现象和问题(如官僚主义、贪污贿赂、族际冲突等)进行评 价。调查结果,叶利钦时代评价最低:在所有正面指标中几乎得分最低,负面指 标中得分最高;对 1917 年以前的俄罗斯评价一般,在正面和负面指标中均得分 平平。对苏联两个时期国家发展均高度评价,斯大林时期有 4 项指标得分最高: 国家有纪律和秩序、经济发展迅速、在世界上威望高、人民热爱祖国;勃列日涅 夫时期有 4 项正面指标得分最高:教育有成就、 有社会保障、 科学与技术有成就、 工业强大。对普京时期评价,3 项与个人有关的正面指标:个人致富可能、有职 业发展和升迁可能、有公民和政治自由,均得分最高。在负面指标评价中,斯大林时代得到一项最高:“恐怖”;同时有两项关乎 个人的正面指标得分最低:1%的人认为斯大林时代有致富的可能,2.4%认为斯大 林时代有公民和政治自由; 有职业发展和升迁可能性倒数第二――3.8% (最低为 2.2%,是 1917 年以前的时代);普京时代有 3 项关乎国家的负面指标得分最 高:55.7%认为国家有贪污贿赂, 55.8%认为有犯罪和团匪活动; 49.5%认为不相信 自己的未来。最后一个问题,如果可以选择,你愿意生活在哪个时代?结果是,愿意生活 在叶利钦时代的只有 1%;其次是斯大林时代,为 3.6%。选择愿意生活在普京时 代的人最多,是 44.8%;其次是勃列日涅夫时代,为 35.8%。人民不珍惜国家,还是国家漠视了人民?这个民意调查说明, 今日俄罗斯人高度评价苏联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社会 主义道路, 这不仅因为受询者对斯大林时代和勃列日涅夫时代国家发展的高度认 同,对 1917 年前国家的发展评价一般,而且因为,受询者普遍认为 1917 年以前 的政府已经将个人发展带入死胡同――只有最少的受询者认为, 这个时代能给予 个人职业发展和升迁的可能。耐人寻味的是, 在这个调查中, 俄罗斯人在对苏联国家发展高度评价的同时, 对苏联国家给予个人发展空间的 3 项指标评价不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否定 的。也许正因如此,多数受询者选择愿意生活的时代,不是国家迅速发展强大而 个人发展空间受限制(3 项指标平均 2.4%)的斯大林时代,也不是国家各项成就 斐然而个人发展空间平平(3 项指标平均 18.2%)的勃列日涅夫时代,而是尽管 国家发展存在着严重消极现象, 但是个人发展空间得到认可 项指标平均 52.8% (3 以上)的普京时代。其实,对个人致富、职业升迁可能,以及对公民权利和政治自由的评价,正 是对社会资源分配体制和个人在分配中所得份额的评价。 多数受询者对苏联时期 这 3 项指标的评价不高, 反映了对苏联时期国家一元化社会资源分配体制以及个 人分得均等份额的不认可。 正是对此的不认可, 影响到对苏联整体的态度――超 过一半的受询者尽管高度评价苏联国家取得的成就, 却未选择愿意生活在苏联时 代。这或许就是许多苏联人不珍惜苏联的原因吧!这个调查还说明,人民由于对普京时期个人发展空间的认可,爱屋及乌,认 可了国家发展存在严重问题的普京时代。 这反映出, 人民其实用个人福祉作砝码, 来衡量、评价国家,决定对国家的态度。换言之,人民不仅要“国强”,还要“民 主”、“民富”。在和平与政权巩固时期,人们尤认为这三者同等重要。苏联的 问题正在于, 国家巩固强大以后漠视了人民自主发展的愿望, 致使人民与它产生 了隔膜、疏离甚至对立。普京,这位深受俄罗斯人民拥戴的“民族领袖”曾经说过,苏联解体是一个 悲剧,谁不为此感到惋惜,就是没有良心。同时,他也精辟地指出了苏联剧变的 原因:苏联“经济领域的行政计划体制和政治领域的共产党一统天下导致国家陷 入了如此境地:大多数人已经不珍惜国家,这样的国家已经不为人民所需要”, 这种体制,是“俄罗斯人民已经不能承受的制度”。普京的这段话表明, 苏联剧变并非苏联人忘恩负义抛弃苏联, 而是行政命令 式体制的国家已经不为人民所珍惜。戈尔巴乔夫实施“无限制公开性和民主化” 的错误改革路线, 使民主派得以利用和放大人民对国家不满意的情绪, 赢取群众 信任,向苏共夺权,酿成苏联剧变的悲剧。这个悲剧向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敲 起警钟――执政党没有一劳永逸的合法性, 只有坚持三个代表的思想, 立党为公, 时时刻刻珍视和努力实现人民的愿望与利益,国家才能得到人民的珍惜和需要, 执政党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并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苏联形成始末 很多人都认为苏联在 1917 年的十月革命后就成立了,事实上苏联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简 称,共有 15 个加盟共和国。它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个过程至少经历了 23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罗斯帝国爆发二月革命,导致沙皇下台,俄罗斯帝国解体。出现了资产 阶级组织的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俄语意为&大会&)并存的局面。最后以列宁为首的俄国社会 民主工党左翼(布尔什维克)联合其它左翼政党在圣彼得堡发动起义,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夺取 政权,史称十月革命。革命后改国名为苏维埃社会主义俄国,简称苏俄.十月革命后,原沙皇俄国境内的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或自治共和国。国内战争期间, 为抗击共同的敌人,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建立了军事政 治同盟。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和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开始,为了统一进行国防建设和 经济建设,怎样把前沙俄中的各民族国家的苏维埃政权联合起来(除波兰及芬兰外) ,便提上了议事 日程。 苏联及其加盟共和国的国旗国徽变迁俄共(布)中央成立了由斯大林主持的专门委员会,斯大林提出了一个叫做《关於俄罗斯苏维埃联 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各独立共和国的相互关系》的决议草案,其中规定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 格鲁吉亚等作为自治共和国加入俄罗斯联邦。这明显是违反了承认民族自决与民族平等的俄共纲领 的。更坏的是当格鲁吉亚共产党领袖起来反对时,斯大林用粗暴的组织手段铲除他们。此时的列宁正 在病养中,当他得知消息后,立即写信给中央政治局,严厉批评“自治化”方案和斯大林的大国沙文 主义错误。列宁建议各苏维埃共和国接平等自愿原则一起加入苏维埃共和国联盟。 1921 年 11 月,俄共(布)中央高加索局通过决议,要求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三国组 成南高加索联邦。1922 年 2 月,三国共产党召开统一代表大会,通过建立联邦的决议。1922 年 3 月 12 日,三国政府代表签署了联邦条约,南高加索联邦就此成立。 1922 年 12 月,全俄第十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及南高加索联 邦等四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全权代表在联盟成立条约上签字,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 成立。大会通过的联盟条约规定,联盟苏维埃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联盟人民委员会为执行 机关。条约还特别规定,每个加盟共和国都保留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 1925 年,中亚地区新建的土库曼和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 1929 年,由于原属乌兹别克共和国的塔吉克自治共和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被升 格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于 1931 年成为苏联的第七个成员国。 1936 年苏联新宪法对加盟共和国的条件作了具体规定,共有三条:一、这个共和国一定处在边疆 区,应同苏联的邻国有共同的边界;二、以自己的名称作为共和国名称的那个民族,在该共和国的人 口应占半数以上;三、这个共和国人口总数应在一百万以上。因此,根据新宪法的规定,俄罗斯联邦 的哈萨克自治共和国及吉尔吉斯自治共和国,南高加索联邦中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符 合了加盟共和国的条件。上述五国于 1936 年 12 月 5 日新宪法生效之日,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南 高加索联邦建制被取消。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 7 个发展到 11 个。 由于斯大林膨胀的大国沙文主义和大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制约作用(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斯大林本人 是格鲁吉亚人) ,苏联社会主义联邦制从 20 世纪 30 年代起就落入有名无实和严重变形的尴尬境地, 宪法中规定的加盟共和国“主权”和“自由分离权”被束之高阁。苏联政府把俄罗斯民族和俄罗斯联 邦置于一个极其特殊的地位,高高地凌驾于其他民族之上。 1939 年 11 月苏联入侵芬兰。翌年 3 月苏芬和约将列宁格勒附近苏联国境线向北推移 150 千米, 苏联将获取的 4.1 万平方千米领土并入俄罗斯联邦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1940 年 3 月 31 日,又将卡 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升格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然后接收为第 12 个加盟共和国。 1940 年 6 月,苏联以立陶宛政府违反苏立互助公约,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组成反苏军事联盟为 由,出兵占领波罗的海沿岸 3 国。8 月初,三国被迫加入苏联。斯大林对当地民族不满者采取了罕见 的“集体惩罚”措施,或流放或驱赶到国外,受害者达数十万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此从 12 个发 展到 15 个。但此后数十年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始终存在谋求脱离苏联独立的斗争,使历代苏联领导人 不安。它们在戈尔巴乔夫时期率先独立绝非偶然。 1940 年 6 月,苏联以国际形势要求用最快速度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为由,出兵占领罗马尼亚管辖 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后将比萨拉比亚并入 1924 年建立的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从而建立 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也称摩尔多瓦) ,成为苏联的第 16 个加盟共和国。 1956 年, 苏联政府以“以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形式出现的我们共和国的目前结构已不符合居 民人口的民族构成”为根据,将其降格并入俄罗斯联邦。但造成当地民族构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苏联政府 20 世纪 40 年代初开始的毫无限制地鼓励向少数民族地区大规模移入俄罗斯民族的政策。卡 累利阿--芬兰共和国被降格和并入俄罗斯联邦是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不尊重当地民族意愿和违 背民族自决权原则的表现。它实际上是在当地居民对此事不甚了解或根本不了解的情况下作出的决 定。这一行动不仅损害了卡累利亚民族的自主权,而且在其他少数民族中造成了很不良的影响。其他 民族担心会在某个时候遭到和卡累利亚族同样的命运, 从而增强了它们对联盟中央的离心倾向。 至此, 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数量固定为 15 个。 随着 1991 年 8 月 21 日“8?19”事变的失败,苏联第一任总统(也是最后一任总统) 、苏共中央 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于 1991 年 8 月 25 日辞去总书记职务,并宣布苏共自行解散。从 1991 年 8 月 22 日 至 11 月 6 日所有加盟共和国的共产党和作为全联盟组织的苏共都停止了活动。 统一的国家随着苏共组织的垮台而轰然瓦解也是很自然的。1991 年 8 月决定脱离苏联(虽然没有 遵守法定程序)的有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摩尔达维亚、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乌克兰、爱沙尼亚,9 月,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也决定独立。而在早些时候,1990 年和 1991 年春 天立陶宛、拉脱维亚、格鲁吉亚已决定脱离苏联(1991 年 9 月 6 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波罗的海三 国独立) 。这样,到 1991 年 12 月除了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外的所有加盟共和国都已经事实上脱离了 苏联。 1991 年 12 月 8 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首脑签署协议,正式确认了苏联的已成现实的 终结。 一个实寄封记录了苏联解体的一段历史 前面写过一篇《一个实寄封验证了一个民主体制》后,看到许 多地方转载了。其实,每一个实寄封都记录了一段历史。正值 12 月 25 日苏联解体 15 周年之际, 在这里再给大家介绍我收藏 的一个实寄封记录了这段历史的实集封。 收集到这枚实寄封是一次意外。我本来是不收集实寄封的,见 到信封上好的盖消票就撕下来保存并把信封扔到。这一次就在 我几乎要扔掉它时,我突然发现它极为特殊:在一个信封上贴 的是两个国家的邮票:两枚苏联的和两枚俄国的。幸亏早年学 过俄文,虽然都忘光了,终于还是认出了这两个字。 这枚实寄封记录了一段历史,那就是从苏联向俄国的过渡。我 的俄国同学告诉我,那时候,因为过渡的那么突然,政府部门 都没有准备。虽然邮局里已经发行新的俄国邮票,但是老百姓 手里还有大量的前苏联的邮票,因此就出现了象这枚信封出现 的两个国家的邮票。当时的局面发展的太快了,以至我们旁观 者也是糊里糊涂。至今还有文章在讨论苏联解体的谎言和事 实。顺着这枚实寄封的思路,我 Google 了一下因特网,逐渐 地形成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图象。 简单概括地说,前苏联的灭亡和俄罗斯的诞生过程中有两个主 要的环节:一个是“八一九政变” ,另一个是《别洛韦日协定》 的签署。就象一个正在维修的大楼突然经历了两次人为的强烈 地震,于是它只能自己选择悲壮地倒地解体。 “八一九政变”断送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991 年,当时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国内推行自由化,遭 到了反对派的反对。特别是取消宪法第六条以后,人民可以自 由成立党派了,一下子一千四百万共产党员就退了四百万;而 且预计第二年还会有五百万人退党,共产党马上就要解体垮 台。为了解除戈尔巴乔夫苏共总书记和苏联总统的职务,苏共 反对派和党的机关筹备在 1991 年 9 月召开非常的苏共代表大 会和苏联人民代表大会。戈尔巴乔夫向加盟共和国领袖寻求支 持,许诺彻底地扩大他们的权限并加紧准备于 1991 年 8 月签 订新的联盟条约,并想让当时的具有自由开放形像的哈萨克斯 坦总统纳扎拜耶夫担任总理。这就使共产党的保守派们感到末 日来临。反对派的克格勃的头子柯留其阔夫,私下联系国防部 长、陆军总司令、内务部长、政府总理和副总统等人合谋成立 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了这场政变。 他们选择戈尔巴乔夫到克里木别墅度假的契机。而且巧的是这 次政变最大的障碍叶利钦,也在他的别墅阿里桑给度假。他们 准备在发动政变后,叶利钦若不同意,就逮捕他。 8 月 15 日柯留其阔夫下令克格勃监听所有领导人的电话。 首先 派托尔斯泰的一个重孙子--克格勃第九局、戈尔巴乔夫所在度 假地克里木的克格勃头子,负责包围了戈尔巴乔夫的别墅。戈 尔巴乔夫是从美国之音广播那里知道发生了政变的。 8 月 16 日, 柯留其阔夫下令克格勃七局和国防部共同组织制订 计划,捉拿可能成为政变障碍的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 8 月 18 日下午 13 点由成立的“该该掰”(政变委员会)派人下 令让戈尔巴乔夫下台,宣布副总统依纳耶夫为“总统” 。下午 16 点戈尔巴乔夫对外的所有联系被切断。 但是戈尔巴乔夫拒绝 签字下台。 8 月 19 日 0 时 30 分, 政变委员会正式宣布: 戈尔巴乔夫生病, 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由依纳耶夫出任总统。早晨 6 时政变委 员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全民发表宣言。早晨 9 时,当时几乎 所有闻讯政变的俄罗斯领导人,都跑到叶利钦的别墅商量对 策。苏维埃议会主席哈斯部拉达夫,也跑到叶利钦的别墅。叶 利钦与众人商讨起草对全苏人民的宣言。俄政府当时的总理哈 德布拉德夫、列宁格勒当时的市长卡恰朵夫,莫斯科当时的副 市长卢什科夫,共同签署了对全民宣言:宣布政变非法。早晨 叶利钦给苏联空降兵的总指挥戈拉乔夫(后来的俄罗斯第一任 国防部长)打电话。不想他是个政变者,参与了制定捉拿叶利 钦的计划。他在电话里说派自己的部队来“保护”叶利钦,但 事实上派来的却是穿了空降兵服装的克格勃阿利法的别动队。 别动队的头子达耶夫上校被叶利钦的一个侍卫认出。叶利钦让 自己的卫士假装没有认出他们,导致阿力法失去警惕后,叶利 钦从别墅后门逃出。叶利钦跑到了俄罗斯政府和议会所在地 “白房子” 。立即与将出任苏联新总理的纳扎拜耶夫及乌克兰 总统克拉夫丘克联系,联合抗击政变。但没有得到回复,他们 在观望,看哪头风硬。苏联在阿富汗战争中的英雄柯亚利比捷 夫(后来的俄罗斯安全委员会主席)派了一个团的部队来保护 叶利钦所在的“白房子” 月 19 日 12 时 25 分,叶利钦跳上 。8 坦克,发表告俄罗斯人民书,宣布政变非法,号召人民反抗政 变,保卫俄罗斯政府和议会。要求“让戈尔巴乔夫出来工作! ” 8 月 20 日 14 时, 柯亚利比捷夫的四辆坦克和一个团奉命开走, 留下叶利钦自己面对敌人。政变总统依纳耶夫下令列比捷夫和 戈拉乔夫制定攻击白房子计划。当时阿利法别动队有六十名队 员受命指挥向白房子攻击,十辆坦克包围了白房子,决定凌晨 3 点发起进攻议会。但被反政变的莫斯科市民组识的人墙昼夜 阻止。当时所有的电视台都被政变委员会控制,但在白房子内 尚有天线电台,记者们就用天线电台组织反击。 21 日凌晨 1 时, 三名市民为了阻挡装甲车被杀害。 人们在大街 上高喊: “凶手!“凶手! ” ”政变委员会派来的十辆坦克,一直 堵在议会的桥前。这是最关键的时刻:白房子失守,则政变成 功。但是政变委员会低估了人民保卫民主进步决心和力量,以 为坦克出现一恐吓,人们就会退却。所以坦克没有带炮弹,士 兵也没有枪枝和子弹。相峙之下,人们开始登上坦克,拆卸坦 克。在关键的时刻,指挥这十辆坦克的上校达吉莫瓦决定支持 叶利钦,率坦克向人民投降了。达吉莫瓦后来说,政变委员会 确实胆怯了!最后也没有准确命令进攻白房子。 “就是下令进 攻,我们也不会进攻。因为挡在我们面前的是人民,我们怎么 能向人民开枪呢! ” 8 月 22 日, 最后胜利的人民高喊着消灭克格勃! 人群从白房子 拥向克格勃总部所在地的捷仁斯基广场(后来的鲁宾广场),打 砸克格勃创始人捷仁斯基的巨大塑像。 再来看看另一边。自从 8 月 18 日戈尔巴乔夫被围困后,他每 天只能靠听美国之音广播判断形势和消息。 月 20 日, 8 戈尔巴 乔夫在别墅里,用一架自已的录影机,录制下对全民的宣言, 担心被杀掉。这时,形势异常严峻紧张,但向着不利于政变一 伙的方向发展。政变委员会成员、政府总理巴布洛夫相继宣布 退出政变委员会。叶利钦派自己的助手顾柯夫去同政变方面的 指挥官格拉乔夫谈判。顾柯夫打电话报告: “他们已经控制不 住形势了! ”要求叶利钦和自己一块儿去接回戈尔巴乔夫。叶 利钦不同意亲自前往,让俄罗斯副总统鲁斯科依前去见戈尔巴 乔夫。克格勃头目柯留其阔夫也抢着去见戈尔巴乔夫。在空中 他们就展开了竞争。当鲁斯科依和柯留其阔夫同时到达戈尔巴 乔夫在克里木的别墅时,戈尔巴乔夫还没有决定跟哪一派走。 为了防止克格勃暗算戈尔巴乔夫的座机,鲁斯科依把柯留其阔 夫押作人质,同戈乘一架飞机飞回莫斯科。到达莫斯科乌奴哥 瓦机场,柯留其阔夫立即被逮捕。当天,所有政变委员会成员 均被捕。两天后,苏联政变总指挥长官和内务部长自杀。 至此“八一九政变”失败了。但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也到了 终点。叶利钦已经掌握苏联俄罗斯境内实权,并下令宣布苏共 为非法组织, 并限制其在苏联境内的活动。 在叶利钦的压力下, 戈尔巴乔夫宣布暂时取消共产党。戈尔巴乔夫回到克里姆林 宫,立即召集各加盟共和国重新签订联盟协定。但此刻叶利钦 强硬起来,他不再要“让戈巴乔夫出来工作”并带头拒不签订 新的联盟协定。尽管戈尔巴乔夫一再让步,可以签成“联邦” 或“邦联”的形式,保持苏联。但是叶利钦根本不听。既然大 国俄罗斯领导人带头拒签,再加此前一直闹独立的立陶宛、亚 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小国不参加,联盟进入彻底崩溃的最后阶 段。到 12 月份,15 个加盟共和国中只剩下俄罗斯和哈萨克斯 坦还没有宣布独立。苏联解体基本已成定局。 《别洛韦日协定》敲响了苏联的丧钟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 主席舒什科维奇一起商量后认为,有必要就苏联的最后结局与 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举行一次斯拉夫国家三方会晤。这个建 议得到了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的支持和响应。为了遮人耳 目,特意把会晤地点选在偏僻的别洛维日。叶利钦对外名义是 率政府代表团对白俄罗斯进行工作访问;克拉夫丘克则是纯粹 的“私人访问” ,是应白俄罗斯领导人的盛情邀请到这里的丛 林打猎。12 月 7 日晚餐之后,俄、白、乌三国领导人坐在一起 进入实质性工作。显然,这三国总统有其独特的讨论联盟的命 运的法律地位。因为他们代表 1922 年苏联建立时的四个创始 国中的三个───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第四个创始国 是南高加索联邦,它只存在到 1936 年,而所有的前南高加索 联邦的成员都已经退出了联盟。 最初白俄罗斯舒什科维奇提出的新组织名称为“独立国家联 盟” ,乌克兰总统对“联盟”这个字眼极其反感,坚决不同意 这样的名称,当有人提出用“联合体”来代替“联盟”时,克 拉夫丘克没有提出反对。独联体成立的重大决定作出以后,三 国领导人要求法律专家连夜起草《别洛维日协定》 ,以便在第 二天举行签字仪式。 经过协商的文本初稿手稿是用电子打字机打出来的,并用电传 机将它复制成三份,然后送到只有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和舒什 克维奇三人呆着的房间。总统们加了批注和建议后又退回去。 这样反复几次, 《别洛维日协定》在 12 月 8 日早晨即告完成。 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创始国确认自己建立的苏联死亡 的事实;第二部分是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还是以创始 国的身份)宣布建立新的联合体───独立国家联合体。俄罗 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三国领导人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和舒什 克维奇当天签署了这份文件。 此时,尽管远在莫斯科的戈尔巴乔夫对发生在这里的事情一无 所知,但他凭直觉预感到这几个人在别洛维日正在搞什么名 堂。当他得知苏联国防部长刚刚与叶利钦通过电话时,马上迫 不及待地把电话打到这个部下的办公室,得到的消息证实了他 的预感:叶利钦等人在偏僻的树林里,用一个晚上的时间把苏 联解散了。此时的戈尔巴乔夫已经丧失控制时局的最后能力, 就连他的国防部长得知苏联解体的消息以后都不愿向他报告。 《别洛维日协定》签署以后,他们决定打电话给戈尔巴乔夫和 老布什。接线员好久才找到克里姆林宫的主人,而白宫倒是一 拨就通了。结果通话同时进行:叶利钦和布什,东道主舒什克 维奇和戈尔巴乔夫。 1991 年 12 月 25 日,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 将国家权 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苏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正式停止存在而 灭亡。叶尔钦接管了戈尔巴乔夫的全部权力,成为俄罗斯独立 后的首任总统。 1991 年 12 月 25-26 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确认 了联盟解体的事实,并表决通过停止联盟国家权力机关职权的 事宜。 关于苏联解体和苏共解散,有许多好文。我推荐最近看到的两 篇文章:一个是黄苇町写的苏联亡党祭;另一篇是白焰写的在 苏联解体的阴影中,中国的反腐何去何从?。 眼看苏联解体 15 周年在即, 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思考这个问题。 就以次文抛砖引玉吧。 俄罗斯,没有苏共的 15 年作者:张举玺平民 “每年到这个时候,所有的报纸都是关于苏联解体给老百 姓造成的影响,烦不烦呀?”谢尔盖说 前首富 尤科斯石油公司原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更有传奇性。他从 一名普通的共青团干部,发迹成为俄罗斯首富,又变成一名阶 下囚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张举玺 孤儿姓名:塔蒂亚娜?尤莉耶芙娜 出生日期:1990 职业:学 生 拍摄地:孤儿院 城市:基洛夫 许多俄罗斯人对外国人收养俄罗斯孤儿很敏感,认为应该 由俄罗斯人收养本国孤儿,禁止外国人收养。 干自己想做的 “兄弟, 请你不要再谈苏联解体这码事, 当心我跟你翻脸。 你不能一直让我们生活在痛苦的回忆中吧?”谢尔盖瞪着双 眼,怒气冲冲。 那是在 2004 年 12 月 24 日晚上,几个朋友到谢尔盖家里 迎接圣诞。席间,大家免不了提到苏联解体的话题。就是在这 讨论中,谢尔盖发起火来。 “每年到这个时候,所有的报纸都是关于苏联解体给老百 姓造成的影响,烦不烦呀?”谢尔盖解释说。 1991 年 12 月 25 日, 苏联宣布解体。 在苏联国旗垂落的时 刻,谢尔盖的父亲抱头痛哭,一口气没上来,就此告别人间。 谢尔盖的母亲将这口怨气一股脑泼向了谢尔盖身上,口口声声 抱怨是谢尔盖气死了父亲。 谢尔盖的母亲介绍说,谢尔盖的父亲曾是莫斯科一家军工 厂的总设计师,在有一个强大祖国的自豪感中度过了一生最好 的时光。到头来, “为之奋斗和自豪的苏联却被一些政客当作 恶魔摧毁了” 。被谢尔盖母亲阿列娜称作政客的,就包括谢尔 盖。谢尔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谢尔盖父亲的军工厂,没 过几年就当上了团委书记。 受戈尔巴乔夫倡导的 “改革新思维” 鼓动,谢尔盖带头要求军工厂党委公开群众所关心的问题。 谢尔盖很快离开军工厂另谋职业,辗转组建了一家水暖管 道救险公司,他成为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2002 年,他 还考上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新闻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我读新闻专业的目的,是想研究苏联解体前后的新闻环 境与公开性的关系问题。苏联解体在给我造成创伤的同时,也 给了我发展机遇。 ”谢尔盖常为他如今能够“干自己想做的” 而喜悦。 如今谢尔盖收入不菲,供养着包括母亲、前妻、与前妻生 养的一双儿女,以及现在的家庭。 老作家曾一贫如洗 与谢尔盖相比,米哈伊尔老人的命运却不怎么样。苏联时 期,米哈伊尔是一位高产童话作家。到苏联解体前夕,他存在 苏联国家银行的稿费有 56 万卢布。如果按照 1988 年外汇汇率 1 卢布=2.7 美元计算,其存款高达 151 万美元。 俄联邦政府在推行货币改革过程中,曾进行了三次换币。 第一次发生于 1993 年 6 月 24 日,俄罗斯中央银行宣布,1992 年前发行的货币全部停止流通。俄罗斯公民或持有俄罗斯居留 证者在 8 月 7 日之前到银行兑换新币,但每人兑换的数额不得 超过 35000 卢布?约合 35 美元?。第二次换币发生于 1996 年 1 月 1 日,这次将外汇汇率定位于 1 美元=6 卢布。第三次换币 发生于 1998 年,将所有原卢布的面额都变成原来的千分之一。 米哈伊尔在政府推行的第一次换币改革中,就几乎丧失了 全部存款。 记者 1998 年参观米哈伊尔在“俄罗斯作家公寓”中一套 三居室的住宅时,里面除了必要的家具外,陈设十分简陋,看 不出主人曾是“百万富翁” 。米哈伊尔告诉记者,这套房子是 上世纪 80 年代分给他的,除此之外他没有其它财产。 为帮助这位老人渡过危机,那次拜访之后,记者从莫斯科 大学找到一位要租房子的中国学生。说好每月房租 50 美元, 老人免费陪练口语。 2004 年再去米哈伊尔家, 眼前情景令记者大吃一惊。 添了 不少新家具,主人用上了电脑。原来,他写的书有些再版后, 出版社向他支付了版税。 由团干部到阶下囚 比起前两位,尤科斯石油公司原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更有 传奇性。他从一名普通的共青团干部,发迹成为俄罗斯首富, 又变成一名阶下囚。 霍多尔科夫斯基发迹前没有任何家庭背景,大学毕业后不 久就被推荐为莫斯科伏龙芝区共青团区委副书记。为使团区委 有充足的活动经费, 1987 年霍多尔科夫斯基受命组建了 “梅纳 捷普”商社。 他依靠“梅纳捷普”商社和“梅纳捷普”银行完成了原始 资本积累,使可控资金达到 300 万美元。1995 年 12 月,尤科 斯石油公司公开拍卖,霍多尔科夫斯基旗下的梅纳捷普投资银 行以 3.5 亿美元收购了尤科斯石油公司 78%的股份。从此,尤 科斯石油公司成了霍多尔科夫斯基的“摇钱树” 。 俄罗斯社会分析家认为, “俄罗斯转型过程是一个掠夺平 民,堆积财富,大批制造世界级富翁的过程。富翁一旦成就, 就会与政治紧密挂钩。叶利钦的第二次连选成功,正是得益于 寡头们的助选。 ”为了回报,叶利钦放出话来, “你们尽管去放 心赚钱吧! ” 霍多尔科夫斯基后来走上了一条“以钱谋权”的道路。从 2002 年起, 霍多尔科夫斯基不仅出资帮助反对派政党, 还操纵 议会反对派对卡西亚诺夫政府提出不信任议案。现在看来,他 之所以花大力气做国家杜马党派的工作、资助选举,就是因为 在新议会的立法日程中将要通过新的《资源法》和《各级政权 机关过剩资产私有化法》 ,尤科斯公司的目标是让立法结果对 自己更有利而已。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政治家说: “当局接受寡头干政 的‘前车之鉴’ ,就对以霍多尔科夫斯基从查经济问题入手, 大翻其发家老账。 ” 15 年:一个结论 两种选择 本报记者 史 哲 15 年前的 12 月 25 日,一面国旗的黯然飘落催生了 15 个 新的国家。 15 年后回眸,15 个各奔前程的国家没有走出 15 条不同的 路,也许是脱胎于同一个母体的缘故,他们各自选择,过程、 方向却依稀相似。 “叶利钦当政八九年,折腾了八九年,折腾中有探索;普 京上台执政,探索了五六年,探索中有折腾。早先是折腾,乱 中找路,到普京时才有条理一些??”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 顾问俞邃教授这样概括俄罗斯走过的 15 年。 在俞教授看来,这些国家的发展历程可以被浓缩为四个 字:破-乱-治-兴,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逾越这四个字。15 个国 家都经历了“破”的阵痛,他们“乱”的程度各有不同。 今天,这些国家无一例外地仍处于转型期,但 15 年已足 以拉开他们之间的距离, 如果依然以这四个字为标准, 个国 15 家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像俄罗斯、 波罗的海三国已经进入 “治” 的阶段,正在走向复兴;大多数国家则刚刚跨进“治”的阶段, 远说不上“兴” ;而像格鲁吉亚等国则仍然在“乱”与“治” 之间过渡。 虽然相差悬殊,但他们选择的过程似曾相识,一开始普遍 想投靠西方,甚至一度全面引入西方的价值观和发展道路,但 最终大多碰壁。 20 世纪的时候,一位 47 岁的小个子,弗拉基米尔-列宁, 领导布尔什维克通过武装起义,打破并着手改造了一个旧俄 国;21 世纪,又一位 47 岁的小个子,弗拉基米尔-普京,开始 试图改造整治一个“乱”的俄罗斯。 乱中求治的过程虽然痛苦,但这些探索终于有了结论。俞 邃教授认为,这个结论就是“本国特点” ,不过这个结论却提 供了两种不同的选择: “本国特点的资本主义” ,或者“本国特 点的社会主义” 。 俞教授认为,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失败以及一边倒政策的 碰壁事实上给予俄罗斯同样的教训――当代的资本主义与社 会主义相互衔接、难以割裂,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社会主义因 素,而要搞社会主义必须借鉴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认识到这 一点俄罗斯用了很长时间,而这正是中国改革的成功之处。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错就错在把资本主义的东西都 “割” 掉,为什么市场经济不可以用?为什么忽视民主?为什么多党 制在有些国家不可超越?苏联垮台后,很多共产党改名为社会 党, 是希望能亡羊补牢, 是因为过去社会主义少了, 民主少了, 现在才要用这些来挽救自己。 俞教授介绍,现在把 15 个加盟共和国都说成搞资本主义, 结论也下得太早。比如土库曼斯坦,共产党只是换了个名字, 这个国家是世界上惟一实行水、电、煤气都免费的国家,贫苦 的人,粮食还是国家供给;像摩尔多瓦,虽然经济比较困难, 依然是共产党的总统,共产党在议会占多数。 经过各种力量的较量,形成一个最适合本国国情的,同时 也符合时代特征的发展模式。深受苏联传统社会主义、俄罗斯 大民族主义、欧洲自由主义熏陶的普京,正是把这三种思潮相 互融合与取舍,而务实地运用于俄罗斯的复兴。具体的体现就 是以维护政局稳定,保持社会和谐为基本目标的可控民主,以 注重效率兼顾公平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市场经济,以平衡性为基 本指导原则的全方位外交。 这也是前苏联国家未来的方向, “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或者“本国特色的资本主义” 。 15 年后,当大多数前苏联国家在一场前所未有的乱局中, 终于渐渐找到振兴国家的方向, 年前的一幕, 15 终于成为历史 的唏嘘。此情此景,最合适的莫过于普京曾经说过的那句话: “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懊悔,谁就没有良心;谁想回到过去的苏 联,谁就没有头脑。 ”? 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家产在法院审理尤科斯石油公司偷漏 税案件中被肢解得支离破碎,丧失殆尽,霍多尔科夫斯基本人 也付出了 8 年监禁的代价。 随着几位寡头在普京时代先后落马,20 世纪最后 10 年统 治俄罗斯政治和经济的“寡头时代”被宣告结束。 “克里姆林宫看不见的手” 霍多尔科夫斯基被判入狱后,阿布拉莫维奇成为俄罗斯的 首富,也是俄罗斯至今为止惟一一位担任州长职务的亿万富 翁。从今年 1 月开始,阿布拉莫维奇被普京直接任命为楚科奇 自治区州长,这是他在该州的第二个任期。 2002 年 12 月,凭借雄厚的财力和影响,阿布拉莫维奇以 超过 90%的高票当选为楚科奇民族自治区的州长。他在这块远 离莫斯科的地方大展宏图,拿出 1800 万美元改善当地居民的 生活条件,自掏腰包,在市中心建起了电影院、超市、银行和 香肠加工厂。 阿布拉莫维奇是孤儿出身,苏联解体时,他从石油中嗅到 发财的机会,开始以倒卖石油为业。1992 年,阿布拉莫维奇结 识了别列佐夫斯基,并被带入了叶利钦的社交圈子,他的买卖 也越做越大。 因为与普京的密切关系,他甚至被称为是“克里姆林宫看 不见的手” 。 目前,阿布拉莫维奇拥有斯拉夫石油公司 50%的资产、俄 罗斯铝业公司 50%的资产、俄罗斯航空公司 26% 的股份和英国 切尔西足球俱乐部。 从官员到平民,从平民到富翁,从首富到阶下囚,从孤儿 到高官??俄罗斯转型 15 年,到底演绎出几多人间喜怒哀乐、 悲欢离合的百姓故事,我们无从得知。但从俄罗斯动荡不安的 转型过程中能否提高对居安思危的认识,则是我们今天所讲述 的目的所在。 老俄共遭遇分裂 “俄共成立初年,我们曾对之寄予很大希望。 ”前苏共总 书记勃列日涅夫的孙子――安德烈?勃列日涅夫跟记者介绍, “老俄共曾在杜马里把持着 10 个重要的委员会,我们曾经为 此感到振奋。 ” 但是,令安德烈“振奋”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2002 年 4 月,国家杜马中,亲政府的右翼势力联合起来,在杜马会 议上对俄共突然发动了一场“政变” ,剥夺了俄共在杜马中 8 个委员会的控制权。 “政变”成功之后,受政府支持的团结党杜马议员费图洛 夫称: “俄共严重阻碍了杜马的立法工作。尤其是久加诺夫针 对总统和国家政权的一些讲话,应受到法律审判??” “您看看,这都是些什么呀!共产党内纷纷指责久加诺夫 过于软弱,领导无方,导致俄共内讧,在政界一败涂地。 ”俄 共被罢权事件虽然已经过去多时,但安德烈一提起这件事,至 今依然愤愤不平。 据知情人事后回忆,由于杜马“政变” ,久加诺夫号召俄 共党员退出所有杜马领导职位。但是,当时担任国家杜马主席 的谢里兹尼奥夫等三人认为, “俄共不能放弃在杜马里的所有 领导权。 ”俄共以 76 票对 25 票的结果通过了决议,开除了谢 里兹尼奥夫等三人的党籍。 俄罗斯政治家联盟的分析家就此事向记者表示, “从 76∶ 25 的投票比例来看,俄共必然分裂,形成激进派、温和派两个 阵营。 ” 许多跟随久加诺夫多年的共产党员对记者说, “不能完全 归罪于久加诺夫的领导失误,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俄共继续保 持着前苏共的官僚作风和教条主义,没有平等对话,领导层没 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发展纲领,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上无能 为力。加上党员多为前苏共党员,年龄老化,死气沉沉,在党 建方面缺乏创新。 ” 新俄共寻找新出路 为重振俄共雄风,安德烈联合社会主义运动、青年共产主 义者联盟和左翼俄共,于 2002 年 6 月 30 日,在莫斯科创建了 新俄共,举行了隆重的成立代表大会。 在新俄共的成立大会上,安德烈当选为该党第一任主席。 他宣称, “新俄共主张平等和社会公正。立志成为一个平等对 话的政党。新俄共不会为教条束缚手脚,将以生机勃勃的方针 政策,吸引年轻一代参加,力争在新形势下找到俄共的新出 路。 ” 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一位研究员分析说, “新俄共否 定俄共,并不意味着就能取而代之。有新俄共的叫阵,不仅久 加诺夫的日子不好过,就连俄共今后的日子也会如履薄冰。 ” 俄罗斯政治家联盟分析家伊格尔认为, “俄共在经受一系 列的政治排挤和打压之后,一蹶不振。新俄共自成立以来发展 了 50 多个分支机构,在积极吸收知识分子和青年加入组织的 同时, 也向前苏共党员和现俄共党员敞开大门, 党员突破了 1. 5 万人。由于新俄共既看不上现俄共,又同现政权作斗争,部分 政治观察家们觉得新俄共充其量不过是一支弱小而观点模糊 的左派力量。 ” 1991 年, 苏共也随着苏联解体画上了句号。 有媒体评论说: “苏共是苏联的基础,也是苏联的大脑、心脏和骨骼:政党不 能没有国家而存在,国家也不能没有政党而存在。它们共同走 过了不幸的道路,并在同一天灭亡。 ” 俄社会舆论基金会的民调显示, 51%的俄罗斯人认为苏共 功大于过,只有 15%的人认为苏共过大于功。 宗教信仰成为时尚 俄罗斯总统普京是虔诚的东正教徒,他在朝拜教堂时指 出: “没有东正教,就没有俄罗斯。 ”东正教历来就是俄罗斯的 国教, 1917 年十月革命打破了俄罗斯由信仰东正教的统治者进 行治理的历史连续性,共产主义成为苏联公民的惟一信仰。 1991 年年底, 随着苏共的解散与俄罗斯的改制, 共产主义 从俄国人的意识形态中突然消失了,整个社会都笼罩在一片迷 茫的躁动不安中。恢复东正教成为当务之急,于是俄联邦宪法 首先赋予国民具有宗教信仰自由。并颁布政令,将前苏联时期 被占用的教堂归还给宗教团体使用,划拨专项资金,大事兴建 教堂,修缮修道院。 在俄罗斯许多高等学府中开设有神学课程。神学还被写进 了新闻心理学等教科书中。神甫已经走进俄罗斯军营,成为军 队政治思想工作的主导者。对于平民百姓,上东正教堂做礼拜 成为日常生活的程序。 一位叫季欣柯的博士告诉记者, “不能把俄国人的宗教信 仰简单地看作是两面派。俄国人血液里流淌着的是东正教精 神,面对强权干预,人们可以去信仰共产主义。一旦宗教信仰 恢复自由,人们马上就能放弃共产主义,回到东正教的轨道 上。 ” 普京曾在一次电视报告中强调: “在俄罗斯复兴的伟大事 业中,东正教起着特殊的精神作用。“俄罗斯的文化首先是建 ” 立在东正教基础上的。俄罗斯之所以强大,正是因为它拥有永 远的价值――东正教传播下来的价值。 ” 除东正教是俄罗斯国教之外,信奉伊斯兰教和佛教的信徒 在俄罗斯境内也比较普遍。俄罗斯政府倡导对东正教等教义的 信仰,逐步解决了俄罗斯国民在改制过程中的信仰缺失问题。 前苏联各国对苏联“情感复杂”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民调机构每年总要在民间做一个关 于“苏联解体”的民间调查。今年 11 月, “欧亚民意调查中心” 在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四国进行了民意调 查。其结果显示,有 68%的被访者对苏联的解体感到惋惜,这 其中 57%的人认为,苏联解体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在解释俄罗斯人的怀旧情结时,俄罗斯新闻社发表评论认 为: “尽管苏联不复存在,但裂痕依旧存在:人们仍把自己的 生活与苏联时期相比较。 ” 谈到苏联解体, 2004 年普京曾公开表示, “我深深地相信, 苏联解体是全民族的重大悲剧” ,当时存在的问题“本可以在 一个国家框架内在新的基础上加以解决” 。 但是?俄总统普京曾有一句名言? “谁不为苏联解体而 惋惜, 谁就没有良心; 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 谁就没有头脑 ” 。 这句名言既反对右派为苏联解体兴高采烈,也打消了左派要求 恢复苏联的旧梦,精辟地道出了前苏联各国人民对苏联的“复 杂情感” 。 俄罗斯科学院社会问题研究所瓦西里博士在接受采访时 说, “设想重新联盟,建立强大的帝国。这种想法符合俄罗斯 的战略利益,但在现实条件下困难重重,仿佛白日做梦。“独 ” 联体各国实力不同,发展方向也不一致。在失去对‘共产主义 理想作为追求目标’的大前提下,推行经济同盟或者政治一体 化,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 到目前为止,波罗的海三个国家已经加入北约集团。乌克 兰、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发生“颜色革命” ,先后靠拢西 方阵营。 “为什么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如此钟情于加入北约?说好 听点,是为了确保安全,说白了就是害怕。他们害怕帝国在俄 罗斯重现。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新闻系主任维克多博士告诉 记者。 “俄罗斯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关于俄罗斯扩张的话题越 来越盛行了。因此,波罗的海沿岸三国,为了防止从东部来的 威胁,首先躲到了‘山姆大叔’的背后。 维克多博士认为, ” “孜孜不倦地谈论恢复苏联的话题,只是某些政客们哗众取宠 的把戏。对于俄罗斯百姓来说,苏联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 ” 事件有待历史评说 尽管戈尔巴乔夫认为现在对苏联解体做出“历史性评价” 还为时尚早,但是他在不久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还是不得不承 认, “苏联解体让我们失去了祖国” 。 时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的瓦连尼科夫如今 仍是活跃在政坛的国家杜马议员, 他称: 如果苏联没有解体, “ 那么这将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国家!我不排除国家将会转向资本 主义 ――两者之间并不妨碍。??” 1991 年担任苏联国防部长、曾参与发动“8?19 政变”的 亚佐夫说: “如果苏联不解体,苏联将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 家。我的遗憾只在于,国家灭亡了,只剩下断壁残垣。我没犯 任何错误。 ” 今年 12 月初,作为苏联解体过程中另外一个重要角色的 叶利钦则坚称,苏联解体是必然的。他说, “像历史上众多的 帝国,例如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一样,苏联解体是不可避免 的历史过程。 ” 其实,除了当事人、媒体和一些政治人士以外,前苏联国 家的老百姓并不怎么热衷于讨论“苏联解体”的这一让他们感 觉伤心的话题。阿列克是记者的邻居,年近 50 岁的他已不愿 意再回想 15 年前的那些 “如同梦境” 一样的往事了, 他说, 其 “ 实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那些日子如同做梦一样,一切都乱哄 哄的,让人无法理解,每个人都很焦躁不安、不知所措。那段 时间,局势一直动荡。大家都在关心国家到底会怎么样。就是 在上下班的地铁上,人们议论的话题也是关于局势和国家领导 人的。 而记者追问, ” “人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他说, “可能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时间,也许 50 年以后,甚至 100 年以后,人们才能够真正明白他们得到和失去的是什么。 ”? 经济差距拉大 经过了 15 年的思索和调整,如今一些前苏联国家已逐步 走出了“苏联解体”的阴影。 俄罗斯已摆脱严重危机,俄国内生产总值由 2000 年的 2598 亿美元增加到 2005 年的 7500 亿美元,职工平均月薪由 当初的近百美元增加到 2006 年中的约 370 美元, 0. 有 4%的俄 罗斯人成为了百万美元的富翁。如今莫斯科大街跑的豪华轿车 让人目不暇接,街道两旁的世界级高档名品店比比皆是,古典 建筑与现代化大厦交相辉映。据统计,人口总数约 1000 万的 莫斯科, 汽车总量已飙升到 300 多万辆, 差不多每 3 个人就有 1 辆车。 今年 12 月 16 日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独立 15 周年纪念日。 这个国家也已摆脱了苏联解体造成的“后遗症” ,没有发生任 何种族冲突和社会震荡,迈上了稳定发展之路。哈是独联体最 早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之一,近几年,哈国内生产总值年 均增长率为 9%―10%, 哈政府确定的 2010 年的发展目标已经提 前两年实现,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哈国内生产总值到 2015 年将翻一番。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 的一个重要体现,哈今年人均收入将达到 4000 美元左右。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苏联国家都走出了解体的阵痛, 苏联 15 个前加盟共和国的发展水平还是千差万别的。据俄罗斯《观点 商报》 今年 2 月 15 日报道, 独联体和波罗的海国家 2005 年基 本经济指标统计结果表明,这些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居民收入差 距进一步拉大,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波罗的海三国居民平 均月工资较高,最高的是爱沙尼亚,它 2005 年第三季度人均 月薪约合 593 美元。其次是立陶宛? 460 美元 ?和拉脱维亚 ? 430 美元?。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分别 以 302 美元、260 美元、220 美元和 214 美元居 4 到 7 位,处 于中游。 紧随其后的是阿塞拜疆 140 美元、 摩尔多瓦 121 美元、 亚美尼亚 115 美元。其它独联体国家居民月平均收入均不足 100 美元, 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均在 60 美元左右、 格 鲁吉亚 50 美元、土库曼斯坦不足 40 美元,最低的塔吉克斯坦 仅为 28 美元,其中最低月工资仅为 3 美元,与最高的爱沙尼 亚相比,相差近 200 倍。 都想融入欧洲“大家庭” 在外高加索三国,各位总统言必称“融入欧洲” 。格鲁吉 亚总统萨卡什维利称: “高加索国家应该成为北约和欧盟下一 轮东扩的目标。格政府会??早日实现融入欧洲的梦想。 ”阿 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也表示: “阿塞拜疆积极参加了‘北约 和平伙伴关系计划 ’ ,并逐步实现加入欧盟的战略目标。 ” 融入欧洲,不仅表现在政治上。在许多前苏联国家,都有 一个专门播放欧美流行乐的电台叫“欧洲+” ,颇受当地百姓特 别是年轻人喜爱。漫步大街上,随处可听到飞驰而过的拉达车 里传出的震耳欲聋的欧美流行金曲――车主正在收听“欧洲 +” 。 记者曾问一位年轻人: “你们为何如此喜欢听 ‘欧洲+’ ?” 答曰: “我们是欧洲国家、欧洲人,欧洲人当然要听来自欧洲 的声音。 ”说这话时,那位 20 岁出头的小伙子乐呵呵的,言语 中似乎透着自豪。记者又问: “那这个电台为何不直接叫‘欧 洲’呢?”这下,小伙子不知如何作答,干脆来了句: “反正 我就是喜欢听! ” 通过近几年的观察,记者似乎从另外一个角度悟出了问题 的答案――奥妙就在于这个“+”号之中。在前苏联国家一些 政治精英的心中,融入欧洲是他们多年的梦想和夙愿;而在传 统欧洲人的眼里,这些国家却并不是欧洲,充其量只是个欧亚 国家,是欧洲的边缘国家。这个“欧洲+”就形象地描述了欧 洲人对这些国家的印象。
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伤亡情况B.T. 佩尔维申【译 者】永林【正 文】 战争期间,官方关于红军作战损失的通报多次变更。1941 年 11 月 6 日,斯大林宣布: “在 4 个月的战争中我们有 35 万 人被打死,37.8 万人失踪,而受伤者达 102 万之众。 ”这些数 字分明是不真实的。斯大林把损失数字压低到了四分之一到三 分之一,因为至 1941 年底法西斯军队已经俘虏了苏军 380 万 名官兵,而实际被歼灭的作战军已超过 600 万人。 苏军在西部边境集中了 170 个陆军师(103 个步兵师、40 个坦克师、29 个摩托化师和 7 个骑兵师)和 4 个旅。边境部队 的总人数达 290 万,而全军只有 530 万人,所以西部战线在战 争的头 4 个月里给我军的有生力量带来了重创。战争开始后,许多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都作为政治工作者 被派往部队。仅 6 月 27 日前,就有 1.8 万名党员派往前线,3 天后又有 2.3 万名党团员充实到作战军中。仅战争的头 6 个月 就有 6 万名党员和 4 万名团员作为政治工作者被派往前线,他 们在与德军作战的第一个星期内就全部阵亡。 当时, 18~19 凡 岁的青年都成了士兵, 到战后,
年间出生的男性中 还活着的只剩 3%。战争期间苏联的伤亡包括列宁格勒因饥饿和寒冷而死亡 的人数,还有在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库尔斯克 大会战和其它战役中牺牲的战士和游击队员。这个数字被蓄意 削减了,在前线牺牲的共产党员的人数也被大大压缩。1965 年官方的苏联二战史声称: “战争期间联共(布)共损失 300 万名党员。 ”勃列日涅夫也重申过这一数字。但在《苏联历史》 第 5 卷中,这个数字变成了“近 200 万” 。从党员数字的变化可作比较精确的推算。1941 年 1 月 1 日,党员和预备党员的总数为 3872500 人,1946 年 1 月 1 日, 党员和预备党员总数为 5511000 人, 较战前增加了 1634850 人。 但“自 1941 年 7 月 1 日到 1946 年 1 月 1 日,共有 5319297 人 成为联共(布)预备党员,3615451 人成为正式党员。 ”战时发 展的党员人数达到 8934748 人。由此推算,战争年代仅党员就 损失了 7296248 人。在战争打响之前吸收入党的人,到战争结 束时差不多无一生还,接受入党的文件都已办妥,只好装成卷 宗妥为保存。在苏联官方编写的战争史中,列宁格勒在封锁期间居民的 死亡数也被大大缩小。该书披露的数字是:居民中“由于饥饿 而死亡的超过 64.1 万” ,另有数万居民在疏散期间死亡。 “到 1943 年,列宁格勒全市所剩的居民不超过 80 万。 ” 但根据列宁格勒公用事业管理局局长卡尔普照申科于 1942 年 9 月在联共(布)列宁格勒市委执行局会议上的报告: “自 1941 年 12 月 16 日至 1942 年 5 月 1 日,仅皮斯卡寥夫墓 地就开挖了 129 处壕沟作为公墓,每个壕沟深 6 米、宽 6 米、 长 180 米。自 1941 年 7 月 1 日至 1942 年 6 月 1 日,在塞拉菲 莫夫、鲍戈斯洛夫、皮斯卡廖夫和沃尔科夫墓地共开挖了 146 处类似的公墓, 总长度为 26.42 公里, 共掩埋死者 1093695 人。 ” 据此, 仅在封锁的第一年, 列宁格勒居民的死亡就超过 100 万, 而后面还有一年半的饥饿和寒冷在等着他们哩!在战前的 1941 年 6 月,列宁格勒共有居民 320 万人,到 1944 年 1 月 1 日只剩下 56 万,其数相差 264 万,很显然,这 个数差不能算作是列宁格勒人的死亡之数,因为一些居民在封 锁之前就已被疏散,但为数极少。在 1941 年 8 月间,可能从 列宁格勒疏散出去的居民数最多也不超过 20 万,可是谁也未 曾料到德国人会如此快地逼近这座城市,所以居民的疏散工作 只是到 8 月最后几天才开始。国防委员会中负责疏散列宁格勒 企业和居民的大员――莫洛托夫、马林科夫、科西金、巴甫洛 夫只是到 8 月 26 日才出发去列宁格勒,由于去得太迟,结果 什么东西也没有疏散出去。在列宁格勒被封锁的 900 天中,遭 受饥饿、寒冷、炮火和空袭而死亡的人数,按最保守的计算决 不会少于 230 万。 1941 年 12 月 11 日,希特勒在德国国会宣布,自 1941 年 6 月 22 日至 12 月 1 日,在东线战场共俘获苏军 3806860 名; 1942 年 2 月 19 日国会经济院公布的东线苏军被俘数为 390 万。 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涅斯在其着《希特勒军队在苏联》中提供的 有关苏军被俘人数的资料是:1941 年为 335.5 万人,1942 年 为 165.3 万人,1943 年为 56.5 万人,1944 年为 14.7 万人, 1945 年为 3.2 万人, 总计为 575.4 万人; 而索科洛夫提供的苏 军被浮人数的更为精确的数字则是:1941 年为 380.7 万人, 1942 年为 165.3 万人,1943 年为 56.5 万人,1944 年为 14.7 万人,1945 年为 3.4 万人,总计为 620.6 万人。很清楚,有 600 多万名苏军被俘而死亡。战争初期,红军遭到了无可挽回的损失:仅 1941 年下半 年,因战斗牺牲、受伤死亡、失踪和被俘的人数几近 646 万, 其中有 390 万人被俘。至 1942 年 2 月前,德国集中营生活着 的苏军战俘仅剩下 110 万人。 由于苏联巨大的人力资源,红军得到了源源不断的补充。1941 年新组建了 419 个师,其中有 407 个步兵师和 12 个坦克师。 此外新组建了 305 个步兵旅、滑雪兵旅、空降兵旅、摩托步兵 旅、工程兵旅和坦克旅。一个步兵师的编制在 1.2~1.5 万人 之间,而一个旅的编制在 6 千到 7 千人之间。 由于未曾做好准备匆忙发动全线反攻,1942 年苏军再次遭到 惨重的损失,损失了数十个诸兵种合成的加强集团军。根据波 多利斯克档案馆的资料, 沃尔科戈诺夫称, 1942 年红军损失的 数字为 588.8 万人。解放克里木三次未果,3 个月内就损失了 25 万官兵。在克里木战线,第 47、51 和 44 三个集团军超过 30 万人在 5 月 15 日全部牺牲。西南战线的哈尔科夫一役也使 第 6、9 和 57 集团军以及鲍勃金将军的战役兵团遭到毁灭。企 图与第 59 集团军协同打破列宁格勒封锁的两个突击集团军也 被包围并于 6 月份被全歼。在卡拉契地区有 10 个步兵师和 8 个坦克师被围歼。同年,红军新组建了 126 个师和 414 个旅,以取代已损失的 154 个师和 230 个旅。1942 年秋天,苏联航空工业人民委员视 察了生产雅克―1 新型歼击机的萨拉托夫飞机制造厂。他了解 到,苏军飞行员绝大多数只是在老式飞机上仅具有一个半到两 个小时的飞行训练,对新式战机根本就一无所知,往往就会仓 促上阵,被派赴参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因此,飞机和飞行员 的惨重损失难以避免。在 1988 年至 1989 年间,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部成立了两个 委员会,分析并计算苏联武装力量在卫国战争中的损失。其中 的一个委员会负责人员方面,另一个委员会负责武器和军事技 术方面。总参谋部对这两个委员会的总结进行过详尽的研究, 并得到了确认。根据人员损失委员会的资料,在战争年代苏军 “牺牲、失踪、被俘而未被遣返,以及因伤、病和不幸造成死 亡的总计为 8668400 人。此外,负伤、冻伤和患病的在 1800 万人左右。 ” 《揭开谜底》 一书引用了这个数字, 但接着又写道: “从军事战役角度看,卫国战争期间包括失踪和被俘的在内, 苏军共不可挽回地损失了
人。 ”所谓不可挽回的损失 包括牺牲或死亡,以及因各种原因从序列中被注销,如被俘和 失踪。负责这个委员会的加列耶夫将军写道: 在整个战争期 “ 间,??各方面军、军区和各集团军每 10 天必须将伤亡、失 踪和非战争减员的报表送达总参谋部,经过总汇后为最高统帅 准备季度、半年和全年的人员损失情况的定期报告。当然,准 确数字的采集极为困难,??一般地说,有关卫国战争期间人 员伤亡的资料都是保密的” ,为了对人民隐瞒真实的惨重损失, “只是部分地、零星地按某个孤立的防守或进攻战役在有关卫 国战争史的著作中予以公布” 。前总参谋长、俄罗斯“安魂弥 撒”基金会主席洛勃夫曾说,该基金的电子银行“已经储存了 1700 万名死者的姓名。 ” 敌军的损失很清楚,在各自国家里的统计数可精确到每一个 人。盟军的损失也很清楚:美国为 176 万人(含死亡和伤残) 、 英国为 74.4 万人。我方整个国家和部队的人员损失的确定之所以困难,是因为 缺少 1945 年底苏联人口总数的官方资料。即使有准确可信的 资料也严格保密。能公开的唯一数字就是 1950 年初苏联的居 住人口,为
人,由于 1947 年被饿死的人数无法确 定,所以很难确定 1946 年初的人口总数。此外, 年间苏联出生的人口数字也是保密的。据其它资料来源, 1941 年 6 月 22 日的苏联人口数为
人,战争期间共出生 9194000 人;而 1945 年 12 月 31 日的人 口数为
人,所以说战争期间苏联人员伤亡的总数达 到
人。1993 年 6 月 22 日的《红星报》发布的资料显示, “战争期间 共动员
人,在战争年代参军的共
人,陆海 军共牺牲
人,因伤复员的共 3798200 人。 ”战争期间 有 72%的伤员和 90%以上的病患者重又返回部队。因伤复员的 共
人,占伤员的 28%,因此可以算出,全部伤员共
人。一个人在战场上可以受伤一次、二次或三次,所 以列宁格勒军医博物馆收藏的病历卡达 2400 万之多。从这些 病历卡中我们了解到,其中弹伤占 95~97%,震伤占 2~4%, 烧伤占 0.5~1%,患病占 0.08~0.1%。所谓“离开军队”包括死亡和因伤复员,即残废,这样我们 获得的数字是:战争年代共死亡
人,当然其中包括 失踪和被俘,约 600 万人,因此, “被打死的”应为
人(此处有误,原文如此――译者注) 。战争年代的这一死亡数字亦为 1939 年和 1959 年的苏联居民 人口统计资料所印证。根据 1939 年的人口普查资料,苏联的 人口总数为
人,其中男性为
人,女性为
人。至战争前, “女性优势”超过男性 7137224 人。 1959 年苏联的人口总数为
人, 其中男性为
人, 女性为
人, “女性优势” 超过男性
人。 1959 年与 1939 年相比, “女性优势”的差距为
人。 而这个数字就是在战争中死亡的男人数。对战争年代红军死亡人数和伤员人数的比较可以看到,死亡 者为
人,伤员数为 ,也就是死伤之比为 1:1.05。换句话说,我军是死一伤一,而德军是死一伤三。在 整个战争年代,各条战线的红军共损失:步兵武器 1547 万件, 坦克和自动推进炮 96500 辆,火炮和迫击炮 317500 门,飞机 88300 架,载重汽车 351800 辆。这 1547 万步兵武器的损失意味着 1547 万名军人被打死或被 俘,因为假若一个战士只是受伤的话,他的随身的武器通常是 不会丢失的。至于 96500 辆坦克和自动行进炮的损失,要知道,每辆坦克 和自动推进炮都有 3~4 名乘员,换句话说,也就意味着有 337000 名坦克手被打死。战争年代坦克手的损失是极为惨重 的。在战争的头 3 年内,苏军发起的坦克冲降平均每年不超过 3 次,但均被击败。 关于 317500 门火炮和迫击炮的损失,平均按每门炮 5~6 名 炮手计算,也就是说有 1587000 名炮手死亡。按 88300 架飞机的损失这一数字,那么至少有 150000 名飞行 员死亡。 当然,不一定每件军事装备的损失都会有人员的伤亡,但他 们真的死了,这是战场上的直接损失:步兵 1547 万人,坦克 兵 33 万 7 千人,炮兵 158 万 7 千人,飞行员 15 万人,水兵 20 万人,通信兵、驾驶员等 100 万人。总计差不多为
人。这一数字与前一种统计方法所得的
人的数字非 常精确地相吻合(按:文中推算依据多种资料,前后有相互矛 盾之处)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西方为瓦解苏联做了啥(1) 10:46:50 中国网 【大 中 小】 查看评论? ?? 8800 滑盖手机-秒杀 ? 喝汤丰胸 A 杯变 D 杯 ? 妇科疾病-照照就好 ? 吃肉减肥狂瘦不反弹 ? 妇科病为何久治不愈 ? 左旋肉碱-2 天瘦 5 斤 ? 在家轻松治疗颈椎病 ? 奢华 8800-限量抢购核心提示:不过,很快便得到情报,说苏联领袖逝世后,经我们帮助的人可能继任,借助他能够实现我 们的想法。这是我的专家智囊的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侵略芬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