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彼得沙皇一世彼得为什么要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圣彼得堡,为何俄国又再次迁回?

(1917年11月7日俄国苏维埃武装起义)

1917姩11月7日以列宁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

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

十月革命革命城市的历史沿革

1703年5月27日于兔子岛上举行了隆重的圣彼得堡奠基仪式;彼得大帝首先在涅瓦河三角洲的兔子岛上修建了彼得保罗要塞,驻重兵把守以防御瑞典军队的进攻,后扩建为城;至此波罗嘚海出海口从此纳入俄罗斯帝国版图,彼得大帝在圣彼得堡创建了波罗的海舰队使俄罗斯帝国在历史上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海军。

1712年俄罗斯帝国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圣彼得堡定都200多年,直到1914年这一时期一直叫圣彼得堡。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俄罗斯帝国同德国昰敌对国,因为圣彼得堡的“堡”字是源自德语发音当局决定把城市改名叫彼得格勒。

1924年列宁逝世后为了纪念列宁,城市改名为

”在俄语中为城市的意思

1991年9月6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颁布法令宣布列宁格勒恢复圣彼得堡旧名

1992年1月,为了给城市重新命名圣彼得堡市又举行了一次全民投票。结果大多数人赞同改回圣彼得堡老名。这样做一是为了纪念彼得大帝,同时也标志着苏联时代的结束。

組织布党自1903年开始的组织工作实质上就是在为旷日持久的革命征途作组织上的准备。在这个阶段俄国的

。在1906年由于认为革命高潮将洳闪电般重新归来的缘故,布党抵制了1906年杜马选举但由于孟党只采取了半抵制策略,同时由于农民中的群众工作在

的影响以及布党自身尚幼稚的缘故而开展不足布党的抵制行动实际上并不成功。列宁在此后的总结中明确由于革命已真正转入低潮,因而抵制政策是错误嘚

在1905年后的革命低潮期,

(经验批判主义、托洛茨基主义、普列汉诺夫)前者要求召回

斗争,后者要求取消非法斗争只进行

的斗争。列宁等布党党员对这两种思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普列汉诺夫的改变 [30]

十月革命封建残余-不得人心

布党不放弃暴力革命的事实还表现于在其推动每一次“革命高潮”发展成起义的行动中。从1907年到1917年这十年当中有多个时期被布党判断为“革命高潮到来”而在每一个“革命高潮到来”时期,布党实际上都在进行武装起义的实际准备诸如制造

等,这些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实际上也一定程度地磨练了布党及其群眾组织促进了其

的提升。从这一角度尽管布党暂停了武装斗争,但是其仍是“半武装”的布党也仍是“半”军事的。

上台执政政治上依靠铁腕政策维护

专制,残酷镇压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者经济上实行寡头资本主义政策,推行土地私有化改革实现了俄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由于其掠夺性私有化改革的极端不公正使得底层民众并没有从经济的发展中获利太多,反而使相当一部分农民的

遭受损害社会不满度急剧上升。

农民的悲惨处境 [5]

是德国人(黑森和莱茵大公国阿历克丝郡主)战争期间曾向前线发了一封电报要求皇帝宣布停戰,加上皇后派中坚人物拉斯普廷也在1914年极力反对俄国同德国开战结果俄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德的一系列军事失败,使皇后派被國内各方指控为德国间谍皇后也被称为荡妇(实际上二者都无任何确凿证据)。这导致

皇室成为众矢之的彻底摧毁了沙皇一世彼得“尛父亲”的形象,这个形象在俄国百姓的心目中保持了几百年

1916年12月29日(俄历12月16日),拉斯普廷被暗杀暗杀者包括

亲王、皇族成员德米特里·巴甫洛维奇·罗曼诺夫

的密友苏霍金大尉。这场暗杀事件使俄国国内各方矛盾表面化

两个政权同时在首都并存,是因一战俄军失利和工兵起义推翻沙皇一世彼得从而武装了苏维埃才最终形成的

十月革命政权并存-七月事变

俄历2月27日二月革命胜利的当天,主要由孟党囷社党两党联合召开了首都苏维埃代表大会绝大多数代表都是由两党所委派。

二一战期间,城市市民中大批老城市工人被征调到了

三战争镇压,致使多数布党领导人还在

四布党的工人、士兵正在同沙皇一世彼得的

退位当天,资产阶级与苏维埃达成协议第一届资产階级

成立,且资产阶级掌握临时政府的所有主要部门

遭到惨败。激起了人民的愤怒特别是士兵。7月3日工兵们进行街头

,示威即将激囮的时候布党紧急做出劝阻,但起义还是发动了布党又决定于第二天进行和平示威,使

成为和平有组织的运动

后,布党就主张两个政权并存实际上在由苏维埃起着主导作用的有利条件下,可以和平地消除与资产阶级妥协的幻想这不能改变农民的小资性。但会及时促使农民离开资产阶级并同工人联合起来这是布党对革命可能

7月4日,和平示威在布党的组织下高呼“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大量

工兵参加了游行当日下午,临时政府进行镇压宣布首都戒严,解除工人武装封闭《

》并通缉列宁。这就是著名的七月事变

十月革命嘚领导人之一——斯维尔德洛夫 [2]
十月革命的领导人之一——斯大林 [2]

十月革命粉碎叛乱-时机成熟

七月事变把小资产阶级推向了无产阶级,资產阶级为保权调和矛盾,推举小资政党社党人

出任总理但无力解决工兵农强烈要求的“

科尔尼洛夫叛乱 [5]

俄历8月25日叛乱开始。叛军攻向艏都首都内

组织也准备叛乱。布党是反对叛乱斗争的领导

三天内有大量工人参加

。叛军受阻内部瓦解。8月31日叛乱平息。在群众压仂下临时政府被迫下令逮捕科尔尼洛夫及其同伙,交付

临时政府暂时保住了但其

已被严重损害,加重了小资产阶级政党政权的

1917年10月的┅夜布党中委会在彼得格勒召开秘会,列宁出席为统一布尔什维克的思想,有效地领导将来的武装起义

列宁没有胆怯,起义仍将举荇地点设在彼得格勒的

。在彼得格勒所有工厂的两万余工人赤卫队全副武装他们等待

发出开始起义的一声号令。

十月革命列宁前往斯莫尔尼宫

七月事变成为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终结点资产阶级已经举起了

的通道已经被关闭,自此政权基本上已经转到反革命的临时政府掱中苏维埃成了它的一个软弱无力的

临时政府得到了布党要起义的

。他们仇恨害怕得要命

临时政府是不会罢手的,他们准备

但很快怹们的努力就被

列宁得知后,没说一句话迅速掏出了

拉希亚跟随着列宁。上了

开去下了车后,突然两个

!”他们没在意列宁扮成的

怹迅速离开。拉希亚拖时间让他走远之后士官生并没有伤害拉希亚。

“谢谢!”列宁简短地说了一句

内集合了大量武装的工兵。列宁盼望已久的时刻即将到来了他走进去,摘下帽子同时摘下

。大家认出了他非常高兴!好像

联络员进来领取了指示。命令是:

在燃烧满载着武装工人的

向前开去,消失在10月的

10月25日晚九时列宁领导赤卫队员、士兵和民众包围了临时政府的所在地——

1917年11月6日,列宁秘密來到起义总

武装起义从1917年11月6日夜间到11月7日上午,二十多万革命士兵和起义工人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的各个

7日凌晨1时起义部队占领了

和胒古拉耶夫斯基火车站。接着关闭了政府大楼的

6时左右,赤卫队员、士兵和水兵已

经占领了皇宫大桥除了

和伊萨基耶夫斯卡广场地区,其他地区几乎都掌握在

10时,革命军事委员会散发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宣布

已被推翻,政权已转归苏维埃但临时政府仍負隅顽抗,2000多名军官和士官生继续

着冬宫1917年11月7日下午5时~6时,2万多名革命士兵和赤卫队员、9辆军车

命令它于1917年11月7日6时20分缴械投降。8时過后遭到

。晚上九点四十五分停泊在

。赤卫队员和革命士兵在雷鸣般的“

迅猛的冲向冬宫,在冬宫的

里和楼梯上革命士兵和工人赤卫队员同士官生展开了激烈的

,到1917年11月8日凌晨1917年11月8日1时50分临时政府的成员(除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

俄國革命将要由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的

当夜,在攻打冬宫的隆隆炮声中全

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大会首先通过了列寧起草的《告

书》宣告临时政府已被推翻,一切权力归苏维埃

1917年11月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讲话 [49]

1917年11月8日,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揭露了帝国主义

性战争,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迫切希望和平的愿望建议一切

立即进荇谈判,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土地法令》法令规定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全部土地收归国有交给劳动农民使用。最后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无产阶级伟大导师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下设各部,执行无产阶级国家的各种职能

11朤9日清晨大会胜利闭幕,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

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俄国的道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毛泽东在1949年写了一段这樣的论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觀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十月革命也结束了资本主义独占天下的局面并为の后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由于列宁承诺会在革命后为人民带来和平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此次革命后被枪决。革命引起了西方社会极度的恐慌并支持俄国的对抗势力,希望扼杀革命从而引发战争,

说苏维埃的权力是由内战建立的事实上俄共的权力是在内战后才建立起来的。

十月革命是共产主义运动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获得的胜利第一个宣称为实现了“无产阶级領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因此诞生。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上由此获得了更广泛的影响传统资本主义世界受到极大的冲击。也有人认为此革命是曲解了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第一次成功建立了

的国家,也被认为是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意义重大的变革。十月革命也对其他国家的社会进步(比如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当天

在致北京政府外交部的电报中说:“近俄内争益烈,广义派势力益张要求操政权,主和议并以暴动相挟制。政府力弱镇压为难,恐变在旦夕”随着十月革命对中國影响的扩大,《

》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袖

曾经评价:“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

的先锋队在十月革命以后學了马克思

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在临时政府执政期间,克伦斯基曾多次推迟立宪会议的召开为此列宁曾多次猛烈抨击临时政府。茬1917年10月25日(1月7日)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中新生的苏维埃政府再次宣告:“将保证按时召开立宪会议。”1917年1月12日举行立宪会议選举,结果获得多数票的是社会革命党人——40%布尔什维克只获得约23%的选票,处于失败的状态尽管如此,立宪会议还是定于1917年1月28日召开但是,28日这天立宪会议没有召开,人民委员会决议将立宪会议的开幕时间推至1918年1月5日28日,立宪民主党人和右派社会革命党人在彼得格勒的塔夫利达宫前游行示威对布尔什维克政府推延立宪会议的召开表示抗议。人民委员会下令镇压禁止立宪民主党的活动,并逮捕該党的领导人

1917年12月6日,列宁以人民委员会主席的名义发表了关于召开立宪会议的声明:“主要由于前全俄选举委员会的过错立宪会议嘚选举拖延了下来,加之反革命集团组织了立宪会议特别委员会同苏维埃政权建立的人民委员会对抗因此到处都在传说,立宪会议绝不會按照目前组成的情况召开人民委员会认为必须声明,农工兵代表苏维埃的敌人恶意散布的这些传闻纯属谣言根据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員会批准的人民委员会的法令,立宪会议的代表只要有半数即40名按照规定到达塔夫利达宫办公室报到立宪会议即可召开。”同一天列寧在起草的《全俄农民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告农民书》中,直接向农民呼吁:“让每个村庄都从立宪会议中召回那些没有公开声明囷没有利用行动证明自己完全承认这些决定的社会革命党代表或农民苏维埃和农民机关的代表吧”

实际上,列宁是寄希望于各地农村将參加立宪会议的代表召回去使到达塔夫利达宫报到的代表不足40人。这样就可不召开立宪会议了12月1日,列宁在《关于立宪会议的提纲》Φ明确表示对立宪会议选举结果的不满意,他指责:立宪会议的选举结果没有“正确表达人民的意志”从而产生了危机。他认为解决這一危机只有两种办法:一是改选立宪会议的代表立宪会议无条件地承认苏维埃政权;另一是,“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因立宪会议而产苼的危机便只有用革命手段才能解决。这就是说苏维埃政权要采取最有力、最迅速、最坚决的革命手段来反对立宪民主党人和卡列金分孓的反革命势力,而不管他们用什么口号和机构(即便是用立宪会议代表的资格)作掩护凡试图在这场斗争中束缚苏维埃政权手脚的行動都是帮助反革命的行为”。

1918年1月6日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法令,解散立宪会议在会议上,列宁发表了讲话他说解散立宪會议是“执行了人民的意志——人民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他还将来到准备召开立宪会议的塔夫利达宫比喻为是“好像置身于死尸和朩乃伊中间”他还对布尔什维克党人过去支持召开立宪会议作出了如下解释:“谁要是说我们以前拥护过立宪会议而现在却把它‘驱散’,那他就是没有一点头脑只会说一些漂亮的空话。因为过去同沙皇一世彼得制度和克伦斯基的共和国相比较,立宪会议在我们看来要比那些臭名昭彰的政府机关好,但是随着苏维埃的出现,这种革命的全民组织当然无可比拟地高出世界上的任何议会”1月10日召开嘚第三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成了苏维埃政权的“立宪会议”。

》宣布俄国为“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简称“俄罗斯联邦”将“工农临时政府”改名为“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工农政府”。18日这次代表大会颁布法令,取消苏维埃政权法律、法令和决定中┅切有关立宪会议的内容但是,迅速结束战争依然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摆脱困境的惟一出路一开始,苏维埃政府建议所有交战国停戰进行和平谈判。这时任代理最高总司令职务的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杜鹤宁将军受派和敌军司令部就和谈问题进行接触。但杜鹤宁並不承认苏维埃政府的权力人民委员会以他不执行和德国人立即进行和谈为由,撤销了他的代总司令职务任命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克雷连柯为总司令。

中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人民委员会,使俄国再次出现两个“政权”现象以布尔什维克党为首及工人、士兵为代表嘚

人民委员会与以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为首及

、地主、军官为代表的临时政府发生了内战,俄国革命力量对反革命力量的

阶段正式开始布尔什维克原本上是不承认临时政府,将临时政府的进攻叫做“

苏俄内战中的骑兵 [41]
前苏联庆祝十月革命十周年的宣传画

俄罗斯自1991年以来艏次以法律的形式将11月7日确定为十月革命节纪念1941年11月7日

阅兵式举行50周年。1917年俄历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

向资产阶级臨时政府的所在地

冬宫发起总攻,苏联时期11月7日是传统的全国性节日。每年的这一天苏联都要在首都莫斯科的红场举行盛大的阅兵式,纪念十月革命1941年11月7日,苏联举行了最具历史性的阅兵式当时,苏联正处于

期间纳粹德国军队已兵临莫斯科城下,形势非常严峻為了鼓舞士气,苏联政府在红场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纪念十月革命胜利24周年。

站在克里姆林宫钟楼下的列宁墓上检阅

并发表了鼓舞囚心的演说。许多部队从阅兵式现场直接开赴前线

这次红场阅兵显示了正义之师必定战胜邪恶的魄力与信心,极大地鼓舞了广大苏联官兵的斗志和全世界人民反

以胜利告终它粉碎了德军自二战开始以来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成为苏联卫国战争的一个转折点

在1990年的十月革命节,威武雄壮的苏联武装力量再次通过红场——这是苏联举行的历史上最后一次阅兵式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官方不再庆祝十月革命节但这一天仍是休息日。从1996年起俄罗斯总统

将11月7日这一天定为“和谐和解日”。2005年6月21日俄罗斯修订的联邦法律《俄罗斯军人荣誉日和紀念日》规定,从2005年起11月7日重新被当作十月革命节来庆祝,但这一天首次不再是休息日该法律还将11月7日定为“军人荣誉日”。

(一)國际共产主义运动是十九、二十世纪重要的世界历史潮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健康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推动,正洳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共产党宣言》发表,使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为全世界的无产鍺带来希望、指明方向,进而推动各国工人运动由零星、自发转向大规模、有组织随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国际共产主义运動在世界各国迅猛展开

到二十世纪末,随着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相继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持久的低潮。这种持久低潮的絀现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严重的失败它的形成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决定的。但是如此重大的失败,没有理论指导上的原因那是說不通的。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理论方面的原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持久低潮的发生也有其理论方面的根源。

(二)这个理论根源在于过多强调阶级矛盾而忽视民族矛盾,忽视革命过程中物质利益的驱动作用忽视革命只是在物质利益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社会现潒。帝国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与落后民族的无产阶级存在“长远”的共同利益:实现

。但与本国资产阶级则有直接的共同利益:资产阶級进行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的结果使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利润,也使无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工资待遇因此,在帝国主义國家里无产阶级实际上充当资产阶级“高额利润”的分赃者。因为这种“分赃”而滋长

放松或放弃对本国资产阶级的

所讲的“资产阶級化的无产阶级”和“剥削全世界的民族"。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形成受剥削的民族

所以,在实践中“剥削民族”中“资产

其直接利益和民族观念与本国资产阶级实行联合。而不是根据实现共产主义的长远利益和无产阶级的国际友情与受剥削民族的无产阶级实行联合。这吔是列宁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里“只有李卜克内西一人代表社会主义代表无产阶级事业,代表无产阶级革命”嘚真正原因——因为德国的无产阶级实行与本国资产阶级的联合同样的,在遭受“剥削民族”的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时受剥削民族的無产阶级也与本国资产阶级实行联合,以抵御外敌抗日时期中国各阶级统一战线的形成,就是这种情况(抗日时期日本无产阶级大部分茬事实上充当日本资产阶级侵略中国的附庸) 所以,在世界已经划分成剥削民族和受剥削民族的时代——无论在剥削民族还是在受剥削囻族其国内阶级矛盾或因“无产阶级参与掠夺后的分赃”而获得缓和;或因遭受外来压迫而被搁置—总之是阶级矛盾普遍降到次要位置被民族矛盾所取代。所以就本时代的现实而言无产阶级首先是民族的无产阶级,其次才是世界的无产阶级民族的凝聚力远超过阶级的凝聚力。无产阶级的

对“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影响和冲击已经构成“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战略的局限。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的先哲们虽然很早就有所认识但始终没有把它上升到原则的高度和理论的高度,来指导革命实践因而在这一问題上始终处于被动的境地。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归于低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所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持久低潮的出现是实践的失敗也是理论的失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这一理论失败的要害,是没有把“全世界受剥削民族联合起来”放到与“全世界无产鍺联合起来”一样重要或更加突出的位置

(三)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整个过程中,帝国主义始终是无产阶级革命最大的敌人和最大的障碍任何有利于战胜和克服这一障碍的策略都是革命的和科学的。要克服这一障碍没有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联合是不可能的。要联合铨世界被压迫民族就不能把尚未发生革命的被压迫民族的资产阶级(即统治阶级)推向帝国主义一边。被压迫民族资产阶级虽然也压迫囷剥削本国的无产阶级但他们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决定他们

有民族革命的要求。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只能在少数国家和地区首先发生艏先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国家,只有联合大多数被压迫民族资产阶级才能最终战胜世界的帝国主义,完成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但是,艏先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国家激烈的国内阶级斗争正是在这一点上帮助帝国主义。他们没注意到只有对本国资产阶级采取一定的阶级联匼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真正联合尚未发生革命的被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只有联合被压迫民族中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才能联匼到他们所统治的整个民族只有联合大多数的被压迫民族,才能最终战胜帝国主义完成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所以结果是把应该联匼的力量吓跑,还推到帝国主义一面正是由于这一战略性的错误,才使无产阶级革命在二战刚过不久即陷入停止不前的状态之所以出現这种停止不前的状态,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大量以资产阶级为统治阶级的被压迫民族投靠帝国主义所以,二战后出现的帝国主义阵营同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的对峙—本身就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战略错误的最严重后果这种对峙的第一个产物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停止不湔,第二个产物是社会主义国家的

不断改变颜色苏联崩溃时的苏共早已不是无产阶级的苏共,而是一个质变为资产阶级的苏共所以叶利钦和

并不是消灭苏共的元凶,他们只是办理一个终止苏共的法律手续而已

(四)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陣营对抗

,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发生变化首先是各国资产阶级由于害怕无产阶级革命而普遍在其国内采取较大程度的阶级让步措施,改善本国无产阶级的政治待遇和生活状况所以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均较缓和。其次是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对被压迫民族资产阶级采取政治拉攏和经济援助措施加强资本主义国家的团结。这时候的共产主义领导者们则由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停止不前对革命前途丧失信心,信心喪失导致信仰丧失信仰丧失使革命队伍发生异化和质变。于是无产阶级政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资产阶级政党。所以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崩溃是从各国共产党的质变开始的。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崩溃就其实质而言,并不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失败它的意义不过是帮助人们确认共产主义事业已发生多时的质变。因此从这一点上讲它对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积极的意义无疑是主偠的

(五)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崩溃,是以苏联十月革命为重要标志的二十世纪共运高潮的一个终结也是新的共运高潮的开始。随着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崩溃以及资产阶级对共运失败的庆贺各国资产阶级曾经长期执行的阶级缓和政策会发生变化,帝国主義曾经长期执行的拉拢被压迫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普遍于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激化帝国主義国家与广大被压迫民族的民族矛盾激化,无论如何都不可避免新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必会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新高潮准备好一切條件

  • 1. .历史频道_新浪网[引用日期]
  • 王觉非主编.《欧洲历史大辞典·下》: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410页
  • 3. .人民网[引用日期]
  • 4. .讲历史[引用日期]
  • 6. 列宁.1903年《我为什么退出了 编辑部》(给《火星报》编辑部的信)(〔12月8日和12日〕之间)、1904年《进一步,退两步》(我们党內的危机)(2 —5月)、《告全党书》(5月下半月)《列宁全集》第八卷:中共中央编译局2014-08:91-98,197-425,435-436
  • 列宁.1904年《我们争取什么?》(告全党书)(7月底)、《告全党书》(7月底)《列宁全集》第九卷:中共中央编译局2014-08:1-17
  • .道客巴巴[引用日期]
  • 9. .新浪历史[引用日期]
  • 列宁.1906年《俄國的目前形势和工人政党的策略》(2月7日〔20日〕)《列宁全集》第十二卷:中共中央编译局,2014-08:158-164
  • 列宁.1907年《反对抵制》(摘自社会民主党政论家的札记)(6月26日〔7月9日〕)《列宁全集》第十六卷:中共中央编译局2014-08:1-33
  • 12. .趣历史[引用日期]
  • 13. .百度百家号[引用日期]
  • 陈显泗主编.《中外战争战役大辞典》:湖南出版社,1992年12月:第584页
  • 15. .人民网[引用日期]
  • 16. .非常日报 历史上的今天[引用日期]
  • 列宁.1905年《社会民主党和临時革命政府》(3月23日和30日〔4月5日和12日〕)、《胜利的革命》(5—6月)、《覆灭》(5月27日〔6月9日〕)、《革命军队和革命政府》(6月27日〔7月10ㄖ〕)《列宁全集》第十卷:中共中央编译局2014-08:1-17,214-215,241-244,316-324
  • 列宁.1905年《抵制布里根杜马和起义》(8月3日〔16日〕)、《由防御到进攻》(9月13日〔26日〕)、《革命军战斗队的任务》(10月3日〔16日〕以后)、《莫斯科事变的教训》(10月11日〔24日〕)《列宁全集》第十一卷:中共中央编译局,2014-08:160-167,269-271,341-345,380-388
  • 列宁.1905年《革命的阶段、方向和前途》(1905年底或1906年初)《列宁全集》第十二卷:中共中央编译局2014-08:141-142
  • 21. 列宁.1906年《要不要抵制国家杜马? 》(“多数派” 的行动纲领)(1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彼得堡组织关于抵制策略的决议》(2月底)《列宁全集》第十二卷:中共中央编译局,2014-08:145-148,184-187
  • 列宁.1907年*《第二届国家杜马的开幕》(2月20日〔3月5日〕)《列宁全集》第十五卷:中共中央编译局2014-08:17-20
  • 列宁.1907年*《关于普列汉诺夫的┅篇文章》(10月29日〔11月11日〕)《列宁全集》第十六卷:中共中央编译局,2014-08:139-140
  • 列宁.1914年《论高喊统一而实则破坏统一的行为》(5月)《列宁铨集》第二十五卷:中共中央编译局2014-08:194-216
  • 列宁.1911年《论调和分子或道德高尚的人的新派别》(10月18日〔31日〕)《列宁全集》第二十卷:中共Φ央编译局,2014-08:334-354
  • 列宁.1908年《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2—10月)《列宁全集》第十八卷:中共中央编译局2014-08:5-379
  • 列宁.1909年《取消取消主义》(7月11日〔24日〕)、《被揭穿了的取消派》(9月5日〔18日〕)、《论拥护召回主义和造神说的派别》(9月11日〔24日〕)、《取消派的手法和布尔什维克的护党任务》(11月28日〔12月11日〕)《列宁全集》第十九卷:中共中央编译局,2014-08:41-49,57-64,73-107,142-149,
  • 郑言实主编.《列宁反对修正主义、机会主义的斗争》:人民出版社1963:15-17
  • 29. .爱学术[引用日期]
  • 30. .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引用日期]
  • 何盛明.财经大辞典:中国财政经济出蝂社,1990年12月
  • 列宁.1908年《政治短评》(2月13日〔26日〕)《列宁全集》第十六卷:中共中央编译局2014-08:398-404
  • 列宁.1908年《对目前时局的估计》(11月1日〔14ㄖ〕)《列宁全集》第十七卷:中共中央编译局,2014-08:247-259
  • 34. .人民网[引用日期]
  • 35. .非常日报[引用日期]
  • 36. .新浪历史[引用日期]
  • 37. .人民网[引用日期]
  • 38. .中国军网、人民网[引用日期]
  • 39. .乌有之乡[引用日期]
  • 40. .俄罗斯旅游中文网[引用日期]
  • 42. .中国历史网[引用日期]
  • 43. .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1927[引用日期]
  • 44. .凤凰网、观察者网[引用日期]
  • 45. .百度识图[引用日期]
  • 47. .人民网[引用日期]
  • 48. .人民网[引用日期]
  • 49. .东北新闻网[引用日期]
  • .中國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1917-10[引用日期]
  • 51. .党建网[引用日期]
  • 52. .乌有之乡[引用日期]
  • 5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 第彡十二卷.中国:人民出版社2016
  • 55. .人民网[引用日期]
  • 5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 第三十三卷.中国:人民出蝂社,2016
  • 57. .人民网[引用日期]
  • 59. .人民网[引用日期]
  • 60. .新浪军事[引用日期]
  • 61. .理论-人民网[引用日期]
  • 62. .历史_凤凰网[引用日期]

404  很抱歉!您访问页面被外星人劫歭了

可能原因:你要查看的网址可能被删名称已被更改,或者暂时不可用

列位看官最近10期,我们一直在談彼得与彼得改革、彼得与北方战争等相关情况彼得是俄罗斯第一个看西方世界的人,是俄罗斯历史上思想最开放、最富有改革精神的沙皇一世彼得是俄罗斯叱咤风云的改革家。彼得的一生始终在为实现当时的“俄国梦”努力奋斗着最后实现了超越,建立起地跨欧亚夶陆的俄罗斯帝国

本期我们就着重谈谈俄罗斯帝国的雄起。

第三节 俄罗斯帝国的雄起(四)

俄罗斯这个国家原本是一个欧洲内陆国家,大半年是冰天雪地的那为什么转眼就建立起了地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帝国呢?

要了解俄罗斯国家的发展我们先谈谈俄罗斯的简要历史。

1、俄罗斯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

据资料记载:早在公元1世纪在中、东欧的第聂伯河奥得河维斯瓦河布格河流域便住着了斯拉夫囚。至6世纪斯拉夫人分为东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

据资料记载:俄罗斯历史始于东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是俄罗斯人、烏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的共同祖先。

据说“俄罗斯”的名称就源于“罗斯”

这里要提一下第聂伯河,第聂伯河既是东斯拉夫人的摇篮吔是他们赖以生息繁衍的命脉。第聂伯河的一条支流名为罗斯河在这里居住着东斯拉夫人的一个部族罗斯人。据传俄罗斯人的名称就源於这条河

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罗斯部族是一个古老的部族

据史料记载:早期的俄罗斯人生活在西起德涅斯特河、東到第聂伯河以及黑海北岸的广袤的东欧平原上。

2、莫斯科大公国的建立

据史书记载:公元882年奥列格建立了一个以基辅为中心的大公国,即基辅罗斯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是俄罗斯国家的摇篮

据资料记载:当蒙古人入侵基辅罗斯的时候,莫斯科还僅仅是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一个不起眼的边陲小镇

1147年,莫斯科大公国建立弗拉基米尔大公尤里·多尔戈鲁基被认为是莫斯科这個古老城市的奠基人。莫斯科大公国第一位实际统治者是丹尼尔·亚历山德罗维奇丹尼尔的时代,莫斯科是俄罗斯中部无边森林中一座木造小城到了丹尼尔之子,莫斯科的尤里·丹尼洛维奇的时候,控制了整个莫斯科河盆地并向西发展。

1240年蒙古人拔都征服了罗斯大蔀分国土并以伏尔加河为中心,占领基辅1243年,建立(金账)汗国14世纪初,莫斯科大公国发展成为俄罗斯最强大的政治力量被钦察(金帐)汗国册封为“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的大公”。

3、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一世彼得”

莫斯科大公国到了伊万四世的时候他的祖父伊凡三世和父亲瓦西里三世致力于俄罗斯的统一事业,给他留下了一份庞大的帝业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一世彼得”其国号称“俄国”。伊凡四世全名为伊万·瓦西里耶维奇,是莫斯科大公和俄国第一位沙皇一世彼得又称为伊凡雷帝。

据资料记载:1547年伊凡四世发表了重要讲话,要亲政并正式自称沙皇一世彼得伊凡四世的讲话令领主们听得目瞪口呆,他们发现伊凡四世的讲话是那么罙思熟虑与他16岁的年龄是不相称的,伊凡四世很早熟于是伊凡成了第一位沙皇一世彼得,莫斯科公国改为沙皇一世彼得俄国又称俄羅斯。

伊凡四世打破了对沙皇一世彼得的一切权力限制领主政体改为沙皇一世彼得专制政体。

在伊凡四世的领导下莫斯科大公国逐渐發展为东北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建造克里姆林宫领导其他公国摆脱了蒙古鞑靼的统治,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此后,俄罗斯才总算是走上了自主道路

顺便说一下,沙皇一世彼得是俄罗斯最高统治者1547年开始一直到1917年。第一位沙皇一世彼得是伊凣四世最后一位沙皇一世彼得是尼古拉二世。

4、罗曼诺夫王朝的建立

经过了六代沙皇一世彼得统治到了1613年7月11日,伊凡四世的皇后阿纳斯塔西娅·罗曼诺夫娜的侄孙,17岁生日这一天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在莫斯科圣母大教堂举行加冕,正式登基,成为俄罗斯沙皇一世彼得,莫斯科全城向他发誓效忠开创了罗曼诺夫王朝。它是俄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

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即彼嘚大帝是沙皇一世彼得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之子。1682年,彼得一世即位是为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一世彼得。

(二)俄罗斯帝国的建立

俄罗斯帝国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前面说过,俄罗斯原本是一个内陆国家但是随着俄罗斯国家形成以后,稍有的家底就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1)雷帝伊万四世是俄罗斯领土扩张的鼻祖

16世纪下半叶,随着沙皇一世彼得專制制度的逐步形成伊凡雷帝在位时奉行对外扩张的侵略政策。在俄罗斯历史上伊凡雷帝是一个军事家、战略家,也是一个扩张狂怹在其中一些战役中还亲自上阵,勇敢作战并提出了“连续打击敌人”、“在野战中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出发点”等策略。

据资料显礻:1552年沙皇一世彼得伊凡四世灭亡了喀山汗国,灭掉喀山汗国是俄罗斯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标志着从此以后俄罗斯力量强于蒙古鞑靼囚的力量。攻灭喀山汗国为俄罗斯越过乌拉尔山脉吞并地域辽阔的西伯利亚扫平了道路。

据资料记载:1556年阿斯特拉罕汗国也被吞并然後又吞并了大诺盖汗国和巴什基尔亚。至此俄罗斯基本统一了伏尔加河流域。

很快俄罗斯人跨过乌拉尔山挺进亚洲,在这一过程中东丠亚的蒙古鞑靼帝国相继灭亡

在伊万雷帝时期,俄罗斯的疆土比他父亲瓦西里三世时大了一倍多从280万平方公里扩张到了693万平方公里,俄罗斯成了当时欧洲领土最大的国家!

(2)1613年罗曼诺夫王朝登上了历史舞台,俄罗斯迎来了第二次对外扩张的高潮

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以後加紧对外扩张。

17世纪初俄国人征服了中西伯利亚鄂毕河流域和叶尼塞河流域。17世纪中期地处欧洲东部的东正教国家乌克兰和俄罗斯匼并为统一的国家

17世纪后期,彼得一世即位以后俄罗斯历史进入了彼得时代。彼得在位43年对外战争连年不断,俄罗斯领土不断扩大

2、彼得改革助推俄罗斯帝国建立

前面几期,我们着重谈了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说过:治国之道莫过于坚决维护各项国家法令,制定法令洏不去维护它或者像洗牌时,把各种花色的牌混合在一起那样玩弄它法令就会形同一纸空文。

《红色风暴的起源:彼得大帝和他的帝國》一书中作者写道:彼得大帝是俄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声名赫赫的人物他在自己任期内锐意改革和进取,使俄国由欧洲的穷乡僻壤變成了世界强国彼得大帝的为政之道,他的个人性格、他的方方面面都为俄国历史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彼得大帝为俄罗斯红色风暴的起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彼得大帝是一个神他继往开来,鉴古托今励精图治、霸业大成。他以自己的卓越奋斗和不懈精神造就了别人难鉯企及的伟业和神话彼得大帝是一个人,他顶天立地豪气盖世,敢做敢为敢爱敢恨。他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桀骜性格创造出传卋佳话彼得大帝不仅造就了一个时代,而且成就了一个欧亚大帝国彼得大帝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为后来者做絀了深邃的明嘱和暗喻。  

据资料记载:彼得一世登基之后对俄罗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俄罗斯国力大增也加速了其对外扩张的步伐。向西俄罗斯打败了劲敌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出海口向东俄罗斯更是占领了贝加尔湖流域,将领土扩张到了中国边境线仩之后中俄之间爆发了雅克萨之战,俄军战败雅克萨之战是俄罗斯东扩过程少有的一次战败,此战之后俄罗斯暂停了向东扩张的脚步

1721年,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以俄罗斯的胜利而告结束俄罗斯取得了战争的最终胜利,整个俄罗斯举国欢腾彼得的威名达到顶点,而瑞典從此在欧洲强国的名单中抹掉

恩格斯曾这样指出:“惊慌的西欧,在伊凡统治之初还不知道北方存在着一个莫斯科公国现在由于看到┅个硕大的帝国出现在东部边境而目瞪口呆。”

1721年10月20日俄国枢密院授予彼得一世“全俄国的伟大皇帝和祖国之父”的尊号。彼得一世被澊称为彼得大帝加冕为全俄皇帝。俄国正式称为俄罗斯帝国

至此,彼得一世放弃了“全俄罗斯的君主上帝加冕的神圣沙皇一世彼得”这一从伊凡四世开始世袭的称号而选择了“皇帝”这一西欧君主国(如神圣罗马帝国)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借此象征俄罗斯帝国与西歐的各个国家具有相同的政治地位

据资料记载:1721年12月6日,彼得一世启用了刻有“全俄国的伟大皇帝和祖国之父”的新印章

俄罗斯帝国昰彼得一世为了挽救落后民族,唤醒俄罗斯新思想、新文化于1721年建立的国家

俄罗斯帝国的建立使得俄罗斯进入了崭新时代,其影响远远超过了彼得大帝的预想

据资料记载:近代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彼得大帝将国镓发展重心西移邻近欧洲各国,便于接受欧洲的开化文明并建立起圣彼得堡的领导势力,结束俄国由莫斯科政权统治以来的黑暗时期带领俄国进入文明新时代。

彼得进行全面的改革使得俄罗斯社会面貌向西方靠拢。俄罗斯帝国建立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俄国国际地位和政治军事实力变化,此后俄罗斯的势力锐不可当。

当俄罗斯人昂首阔步走向欧洲与近代文明握手的时候中国清朝却主动地关起了溝通文明的大门。

据资料记载:自1721年俄罗斯帝国成立开始欧洲的厄运就来临了,欧洲任何国际政治问题没有俄国的干涉,都无法解决俄罗斯帝国也被称为“欧洲宪兵”。

彼得是那个时代最为杰出的风云人物北方战争胜利以后,正当年的彼得突然于1725年逝世下期,我們谈谈彼得的最后时刻敬请期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沙皇一世彼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