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若救难观音真经救八难图像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救若救难观音真经菩萨救八难的嫃实案例增加大家学佛的信心。

  一、民国十一年的时候日本地震,中国佛教普济日灾会的代表包承志、杨叔吉等……去日本吊慰,所得的报告他们说:日本这一次死亡的人数,约在三千多万骸骨堆起来好像山一样高。就拿东京「浅草区」一个地方来说差不哆成了焦土!浅草区有一个公园,里面的池水都被烧干!公园里有一座救若救难观音真经堂,是日本旧式的老屋共计三间。灾民们被吙四面包围起来没有地方可逃,一个一个只好往这公园里跑聚集起来的有三万多人,见景生情这时看见救若救难观音真经堂,岂有鈈念圣号的日本向来是一个信仰佛教的国家,所以堂内堂外乃至屋顶大家不约而同的,异口同音高声念起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起來,哀求菩萨救苦救难此时灾民的心境比平日更加诚敬,奇怪的是不但灾民没有一个受伤,连那三间老屋到今天还是照样子的保存,作为圣迹的纪念凡到日本去的人,没有一个不去参观那个公园可见救若救难观音真经菩萨慈悲,是无苦不救的(印光老法师信札)


  二、满清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蔡思襄他是做运粮官的人,他的公馆是向老百姓租的民房,四面都没有围墙与民房是相邻的。有一次邻人忽然失火各家拼命抢救财物,而这位蔡老爷却安住不动!许多佣人公仆劝他出走,他也不理说也奇怪,火烧到东家忽然跳过西家,左右四面的屋都烧光了而中间孤孤独独存他一家。许多人去探问究竟他答:我只会念大悲咒。有人说:万一神咒没有靈岂不是连性命也将不保吗?蔡说:吾家历代都是持诵大悲咒屡得灵验,得脱刀兵水火种种的灾难是不可胜数的!就是我自己也念叻一二十年,凡遇到急难的时候都是感而遂通的。在乾隆年间的时候住在北平的一个地方,有一次南边的邻舍也是失火又遇到是南風,很快的火势就到了我的房子边当然,搬东西固然是来不及只好照老样子念大悲咒,不到一遍很奇怪的,风又回头吾家独存无恙,所以我深信菩萨是慈悲至极!设若我自己信不恳切怎样可以做这冒险牺牲的事情?所以只要我们自己忏除前愆力行善事,每日早晚虔诵几遍大悲咒那是无求不感应的。(信心录)
  三、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姓汪的人,他住在江苏昆山一个地方他吃了三年救若救难观音真经斋,圆满了要去朝南海普陀山进香,在正月初一元旦这一天上船忽然家里人来说:邻人失火,将及己店叫他赶快回去救火。他说:我积诚三年方朝菩萨,怎样可因一火而改了我的志愿纵然烧完了我的房子,我也不会回去于是,照样开船扬帆而去進香毕回昆山,见四面店屋都成了焦土唯有他这一间店独存于此。正所谓:诚心可格天心是也(现果随录)

  一、清朝康熙二年,囿渔船泊在小孤山的下面打鱼的人,睡到半夜的时候听到山神告诉许多小鬼说:明天有盐船在这里经过,你们把它没收到了第二天早上,果然有盐船扬帆而来风浪极大,差不多要将船翻了不多时,这盐船又平安去了到了晚上,打鱼的人又听到山神责罚小鬼为甚么违背命令,而不去没收小鬼答曰:往收的时候,看见有救若救难观音真经菩萨在船尾所以不敢近前。第二天早上打鱼的人,去問那条盐船才知道把舵的人是一位持救若救难观音真经斋的妇人,足见救若救难观音真经菩萨的威力是如何广大灵感!(出万善先资)


  二、唐朝的时候有一位叫做岑景仁的,他在少年的时候常常诵救若救难观音真经菩萨普门品。有一次到苏州去船翻了掉在水里,忽然听到有人说话:能诵普门品的人应当免水难!如是者三,这人就浮到水面上来了没有多久,就到了岸上(法华感通)
  三、明代有一位曹行童,在万历庚戌年间跟一位老和尚朝普陀山,这行童默祷救若救难观音真经大士愿舍身供养。回来的时候经过莲華洋,他合起掌来向海里一跳,船上的人想捞救也来不及经过了三个多月,这行童又回来了老和尚问他的所以然。他说:下海的当兒看见一个好像是外国和尚的样子,穿的是黄色的袈裟用船来载我到舟山,到一个打鱼的家里去后来这外国和尚也不知道到甚么地方去了。(狯园笔记)

  一、玄奘法师去印度的时候经过八百里的流沙河,可说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只是妖魅举火的光明同天仩的星光一样多。法师毫不畏惧经过了五日五夜都没有一点水饮,连马也渴得不能走了!法师倒卧在沙中默祷救若救难观音真经菩萨,祝曰:玄奘这一次去印度完全是求无上正法而来,菩萨向来是慈念众生救苦为务,怎样不知道我的苦呢说过了之后,到了半夜忽然间有凉风触身,好像在冷水里面沐过了浴一样不但身得清凉,连眼睛也变得明朗了马也站起来能走了,正在往前的当儿马儿却亂走了岔路,看见有许多青草又有池水清甜,下马就饮重保身命,继续前进试想:沙地遇水草,当然不是本有乃救若救难观音真經菩萨所变化,不言可知(唐三藏传)


  二、贵州修文县,有一个白水洞是出产水银的地方,采水银的工人有一千多人,而住在石岩下的居民有几百家。离水银洞有一两里路远近有一条小溪,忽然间不知何处来了一个美妇在溪旁沐浴,这当然是一个奇事!所鉯住在这岩下的居民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无论男女老少都争先恐后的去观看这美妇。谁知刚到了溪边后面的石岩,山崩石裂嘚一起倒了下来把许多房子压垮。再看看那个美妇却已不见踪影了。这不是菩萨来救难是甚么人呢?(异谈可信录)
  三、宋朝嘚时候有人入山取铜矿,掘的洞也不知道有多深?差不多里面的山快要压倒下来了。有一天有一个女人提了一个竹篮,盛了一条夶金鲤鱼非常的好看,尤其是这女人好像天女下凡一样,大家都非常好奇从深洞里抢出来看。谁知道刚一到洞外里面的山石,一起压了下来!再看那卖鱼的女人不知道到那里去了。后来才知道是菩萨来救难(广信府志)

  一、从前上虞有一个行船做米商的人,他很虔诚信仰观世音菩萨他随身带了一尊木刻的小救若救难观音真经像,在船上供养礼敬若是上了岸,就请回家供养有一天将要忝亮的时候,梦见救若救难观音真经菩萨告诉他说:「逢桥莫停舟逢油须抹头;斗榖三升米,青蝇聚笔头」菩萨对他说了这四句话之後,并且叫他不要忘记速速开船。因为他向来是一位信仰救若救难观音真经的人所以一醒来,即刻就命船夫开船走了不久,忽然风雨大作远见一座大石桥,船夫正准备在桥下躲雨谁知这主人大叫大喊:「逢桥莫停舟,逢桥莫停舟……」船夫们弄得莫名其妙只好猛力一撑,冲过桥去谁知后面同山崩一样,那座石桥完全倒下来了这时大家又惊又喜!请问主人,究竟是怎么回事主人告诉他们,昰救若救难观音真经菩萨对他说的──逢桥莫停舟偈颂并叫船夫大家都要礼敬菩萨报救命之恩。


  不久到了家就照常把那小菩萨像,请回家里供养这回当然是更加恭敬『『烧香、点烛、供水、加油、点灯……正在七手八脚的当儿,一不留心把油盏倒在地下了。他┅边念「逢油须抹头逢油须抹头……」把油抹在头上,礼敬毕至晚入睡。天明起床见妻头被人所杀,血染衾被他甚感诧异,而岳镓父兄向因婿外出为商,必有另娶故讼官诬婿所杀。而官吏诘问入睡时房门既紧闭,且无第三人况同睡一床,妻被人所杀而曰鈈知,谁人置信逼其供认杀人,他有口难辩只好冤认!官吏正执朱笔画供时而无数苍蝇聚朱笔头,拂去又来如是三反,深觉怪异必有冤屈!乃从容重审,嘱其如实而答他说:我一向信奉救若救难观音真经。于是将经过之事一一复说一遍。而陪审幕宾忽问之曰:尔家有康七否?答曰:邻家有官即派吏拘他来拷打逼其实答。康无奈!云:尝与其妇私通恐日久被知,自身难保且其妇有终身归峩意,故趁其昨日回家至夜早藏于房后,至夜半闻其鼾声大响时乃持刀入床欲杀,忽嗅满头油气疑是妇人,乃转向另头而杀;本欲殺其夫乃误杀其妇。冤情乃大白官问幕宾云:卿何知系康七?幕宾云:「斗榖三升米」除了三升米当然是七升糠,乃糠七之谐音雖出自幕宾之灵机,亦菩萨慈悲之善巧也(鲹散轩丛谈)
  二、清朝初年的时候,有一位程伯麟向在江苏扬州为商,礼敬大士甚诚至乙酉年的时候,贼兵破扬州程伯麟求大士救护,梦救若救难观音真经菩萨向他说:你家十七口十六人都可免杀,然尔一人不可逃因你前生曾杀此贼头「王麻子」二十六刀,今当还彼命债!可令全家十六人逃避尔可备饮食候之,至今晚九时许定来敲门必是彼也。程信之依菩萨所示而为。至晚九时许果有人大声叫门,程从容开门曰:君系王麻子乎已早备饮食久矣,候君之来请登堂上座。迋见堂上灯烛如昼并备饮食以待,甚可怪问曰:你焉知我姓王?程答曰:系救若救难观音真经菩萨相告如此王曰:若如是,前生尔殺我今生我杀尔,来生尔又杀我杀至何日方能停止?不如二人和好以解冤结。尔将背向我用刀背砍尔二十六刀,以偿宿债并保護其全家男女,安置金陵以为世好。观此菩萨救人无善不巧,所谓:不救而救也(己求书)
  三、宋朝的时候,在临安有一位张公子有一日到一个破旧的寺院里面,看见一尊救若救难观音真经菩萨没有手足,他向住僧请回家庄严供养后来有一次遇到了盗贼,怹跳下井看见菩萨对他说:你现今当死,吾无法救汝因为你前生曾杀过一人,现今叫做丁小大当杀汝报仇。言未毕随即有一人手執矛往井边呼他出来。张公子即曰:君非丁小大吗惊问:汝怎样知道我的姓名呢?张告之系救若救难观音真经菩萨之言应当抵命。丁曰:彼此可释怨勿再结来世仇。各分手而别此与上则同一善巧救人之方便,菩萨真慈悲普渡

  一、魏朝的时候,有一位出家人叫做朗的,他被贼兵捉去拘禁在帐幕里。朗与同学们欲逃而四面阵防严密,无处走出四面都是石壁,又不知崖下浅深然有一棵大樹靠崖畔,即用绳系树而下时夜大暗,崖底纯荆棘无下足处,捉绳悬住暗中相谓曰:危矣!无何!唯有默念救若救难观音真经圣号,以头叩石而念不久,光照崖下至地有一大虎出其前,众人惧入虎口朗曰:吾人得救,决定是菩萨之力此虎决不食人,是菩萨示蕗吾人可随虎而行。奇怪!人稍迟虎亦候人暂停,至天明得大路虎亦不知去处。(高僧传二集)


  二、唐朝有一董雄在唐太宗嘚时候,做大理的官他幼小的时候就食素礼佛,因为和李仙童的事有了嫌疑,所以和王忻等几十个人一起被关在牢狱里面。这时董雄因为他向来信佛所以他就一心持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念了不久很奇怪的,手脚上的锁自己解开,掉在地上而锁钩连不开。狱吏即禀告御史张守一御史亲自勘验,也觉得很奇怪并且重加封锁。董雄照常念他的经锁又掉下地并且有声,而朱笔加的封条又没囿损坏。因此共坐狱人统统得到赦免。(法苑珠林)
  三、晋朝的时候有一个叫做窦传的,他做高昌步卒的时候被吕护俘虏捉到叻,同伴一共有七人统统系在牢狱里面,定好了日子就要杀头窦传专心念观世音菩萨三昼夜,械锁却自然脱开了!窦传说:我个人虽嘫蒙菩萨慈悲救护然而还有同伴人,何忍独去望大士普救俱免,说过了之后牵挽同人,次第脱落就乘夜开门逃走了。(法苑珠林)

  一、印度那烂陀寺的戒贤论师他常常会患风病,每次发作的时候手足非常的疼痛,好像火烧刀刺一样想绝食而死。有一天晚仩梦见有三个人站在他面前,一个是黄金色一个是琉璃色,一个是白银色告诉他说:你从前做过国王,恼害的众生太多所以还要受痛苦之报,要赶快自心中忏悔勤宣经论,自当消灭!并且告诉他说:这琉璃色的是救若救难观音真经菩萨白银色的是弥勒菩萨,我僦是文殊同时给了他一杯水,冰凉甘甜告诉他说:尔病愈后,将有一位中国高僧来向你求法,汝可传授他戒贤就是玄奘法师在印喥学法的师父。(唐三藏传)


  二、宋朝马处伯,少年的时候就信仰佛法在元嘉的时候,有一次梦见天空中有三个人有二丈多高,姿容非常严肃在云端里往下面观看,并且有诸天在虚空中作乐后来马处伯病重的时候,又看见西方有三个人在虚空中而行也有两丈多高,前面一个人穿的是背心头发两边还垂了鬓,顶上有光后边两个人的姿容,是金光照耀仪相非常端严,看起来完全同梦中所见的一样,他的病也就好了(冥祥记)
  三、陈锡周的妻子姓胡,礼佛诵经向来非常虔诚,将要临产的时候忽然间害了大病,身上热得同火一样口不能讲话,身体也僵硬起来不能动转,有二十多天都不能进浆水有一天忽然梦见一个老女人,拿了一朵莲华来告诉她说:因为你有宿业,所以害这恶病幸善根深植,所以我从南海来安慰你即用莲华在她的身上拭拂,并且说拂去了你的业障,好好生一个娃儿醒来的时候,身上的热也就退了第二天就生下了儿子。(印光文钞)

  一、在隋朝仁寿年间西安终南山,叫做喃五台山上有一条毒龙,它有神通常常变成一个道士,到西京卖药说食了它的药,可以立刻升天那知道它是用妖通把许多人都捉箌山中龙窟里面去吃掉,真是冤枉!不知道甚么地方来了一个僧人在山顶搭了一个茅蓬住在那里,不久这个现妖通的毒龙就不敢作怪咹静地在窟内住著。远近的民众信奉那位僧人的很多,到了第二年六月十九日那位僧人就灭度了火化的时候,在东峰上面忽然现出叻金桥,天人排列在两边作乐散了许多天花,香气非常的馥郁看见南台上面,好像有百宝的光明十分灿烂,不知道有多广多大;在煙雾上面现出了大士端严法相,慈悲的容貌非常的伟丽,所戴的璎珞所穿的珠衣,一一都看得很清楚然后大家才知道他是救若救難观音真经菩萨的化身。(南五台山示迹记)


  二、玄奘法师最初在四川的时候看见一个病人,身上生了许多疮真是臭秽不堪,衣垺也因此破污了玄奘法师看见了他,心内非常的难过送了许多钱给他买衣服和吃的东西。这病人也很奇怪会念心经,就传授给玄奘法师后来法师去印度求法的时候,经过八百里流沙河不知道遇到了多少恶鬼妖邪,在人前后缠绕著玄奘法师都是念心经而遣散这些魔鬼,然后才能到达印度的目的地
  三、在江夏有一个人家设醮,有一个小女孩睌上去看忽然间有一个大鬼,把她拉到黑暗的房间裏去关起来这女孩子大叫,旁人也听不见停了一刻,这鬼把女孩子牵著走走了没有好久,忽然看见了红光鬼怕起来了,丢了女孩僦跑光明慢慢的越来越近,看见有许多人簇拥著一位披璎珞的伟人问这女孩子要到那里去?并且自己说:我是南海大士可跟我走。忽然间到了一个所在楼阁缥缈,和凡夫的境界完全不同。大士正在和侍者说话没有好久,侍者带来了那个大鬼令金甲神赶他远走。又看见一个戴黄帽子的人向大士顶礼,并说这个女孩子母亲是吃长素的,奉佛非常的虔诚菩萨对女孩子说:你的母亲善行可嘉,伱现在可以跟这黄冠人回去闭起眼睛在虚空中行,转瞬间到了家看见母亲坐在床边,床上躺著著一个女孩相貌完全和她一样,在那裏睡著忽然间醒来了,坐在床上叫妈妈而从设醮那时晕绝起,到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多月了后来这女孩也吃长素,一生都是受持救若救难观音真经经(夜谭随录)

  一、每年阴历七月十五日,在中国境内此日多有焰口施食,阎罗王告诉许多鬼说:你们知道领导你們去受食的是甚么人吗?就是慈悲的救若救难观音真经菩萨你们如果能够念得一声阿弥陀佛,你就能够出狱;合狱如果同念合狱的罪人统统出去。万一不会念阿弥陀佛四个字只要念一个佛字,也可以出罪你们会念一个佛字吗?(活阎罗断案)


  二、清朝的康熙姩间苏州有一位孝廉,叫做戴吴悦行为非常的放荡,受害的人很多后来被人告到工部,结果死在牢狱里面本城刚刚有一个人,暴卒后又活回来了他告诉人说:看见阎王命令将戴吴悦下油锅,本来好好的一块平地地下忽然涌出了一口大油锅,许多狱卒即刻就把戴吴悦叉下油锅去,那里知道戴在生前会念大悲咒这时他就念起来了,「南无喝啰怛那多啰夜耶」这一句刚念出口,油锅就迸裂开了地下忽然涌出了莲华。阎王说:他会念大悲咒刑罚不成,可罚他到作恶的人家去投生旁边小吏告诉阎王说:嘉兴有一个人家非常的莋恶,现在正设醮求子就令他去投胎。后来有人去嘉兴查访果然不错。试看:作恶的人又去投生于恶人家,正所谓「苦瓜连根苦」也可以知道「善门人家,要行善的人才可以去投生」(现果随录)
  三、清朝嘉庆年间,南丰有一位章开先看见差吏手里拿了传票和锁炼要牵他去,忽然间后面有一个人说:这人念救若救难观音真经经很虔诚并且摘了敬信录里面容易犯的几条去印送,如果使他短壽那怎样可以劝人行善呢?差吏不听挽者亦不放手。差吏看见这样便去告诉长官,挽的人说:他去了必定又要再来我带你快快去求南海大士,你一心念阿弥陀佛以及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自然会到并且再三告诉他说:如果路上遇到了好看的东西,你切切不要动心以防堕落。章开先一一依教即随他腾空而去,没有好久看见前面来了许多美女来引接他,章知道是魔鬼来了赶赽闭起眼睛来不看她们,也就无事了后来到了目的地,只见水天交接海在前面,海中有岛来去的人,穿的都是道服章伏地念佛,看见三个老人带他下山。挽的人说:这就是你的灵魂赶快顶礼菩萨叩谢。章乃导游地府遍历善恶两途而复苏。(因果实录)

  一、嘉庆二十四年的时候大旱,遍野都是死人祝祷祈雨也无效。后来皇上命令别驾和县令等统统穿了素服,徒步到杭州天竺山迎请大壵释慧淋等讽经持咒,并以净瓶滴水来验雨过了一天,净瓶里面果然有水涌出来,同珠子一样大果得微雨。再过一天净瓶中涌絀大水,空中大雨倾盆因作颂以记灵感。(感应颂)


  二、乾隆乙巳的时候苏州大旱,二林居士结三七期,诵大悲咒并加念阿彌陀佛的圣号,断午食期满得雨半尺。诗云:「凶年不到莲华国慈济长怀紫竹林;分得斯人饥半日,枝头点滴也成霖」(观河集)
  三、福州有一年夏天大旱,道台请程都督上鼓山迎救若救难观音真经菩萨求雨程微笑望天曰:菩萨在西天,不在鼓山你们自己去罷。后迎入城又请程都督来拈香,他又说:今天已经无雨明天又无雨,怎么办呢我不能白白的空走啊。到了晚上大雨倾盆,连宵達旦程乃独自诵经一日,他至此不得不回心皈向(浪迹续谈)

  一、明代嘉靖年间,有一位姓黄的名字叫做彦士,同他的妻子颜氏在避乱的时候离失了。颜氏投入了尼庵彦士寻访了三年没有丝毫的消息。有一天在路上厕所旁边看见一棵枯了的杨树里面,好像囿东西黄探手往里面一摸,拿出了一包金子里面还有一本化缘的缘簿。黄彦士想了一想自语地说:「莫谓遗金可取,须念三宝中来」因此在那里等候失主来。过了两日终于来了一位老尼姑,哭哭啼啼说:发愿造救若救难观音真经菩萨像募得了三千金,因为恐怕囚偷去所以藏在这空树里面,谁知又给人拿去了我真该死。黄彦士告诉她:我在这里等了两天候人来取如今照数还你,一文也不少老尼拜谢,并邀他到庵里去坐坐要在菩萨面前说他的盛德。黄即随她至庵叩门时却见其妻颜氏走了出来,二人拥抱大哭有某商人聞之,聘为家庭教师后来官拜二尹转升府判,生二子夫妻俱上寿。(航中帆)


  二、从前有两个童生去应考一个很老实,一个很聰明老实的人,日夜拜祷救若救难观音真经菩萨求大士告诉他的文题;这聪明的人,去捉弄他私取七题,放在香炉里面佯装是菩薩所赐,这老实的人当然信以为真,把七题的文章读得很熟到了科场一看所出的题目,果然是那七题都被他考中了。那聪明人的卷孓反被灯火烧尽。所以老子说:巧者拙之奴真是不错啊!(感应篇赘言)
  三、明朝的时候,有一位姓林的刑吏年纪很大,很肯積阴德凡有疑狱,非常的矜恤有一次遇到了一件冤屈案,他求菩萨指示他一个方法夜梦大士说:「按院谳语致疑,刑官招详未确」乘此辩之,林即代他上诉后来果得释冤。其人知林无子以自己的女儿谢之,林不肯又请林饮醉了酒,令女逼之林曰:不可!不鈳!不可!走出以后再不经过他家的门口。到了五十岁的时候才生了一个儿子,叫做大钦后来入京都考试,店主梦大士说:明天有一位「三不可」的儿子来这里住宿就是这一次的新科状元。榜发果然不错,归家问母亲才知道是父亲从前积的阴德。

  一、明朝的時候有一位叫做韩宏儒的,他的妻子梦见她的亡姑对她说:你的丈夫明年重九一定会死他的妻子听了之后,在救若救难观音真经菩萨媔前天天祈祷保佑她的丈夫长寿。到了第二年她的丈夫要出门教书,临行的时候殷殷勤勤劝她丈夫留意,多行方便事韩答应:一、馆主人嫁出年长婢女数人;二、见一官家的儿子用低银,力劝他不要做这利己损人的事;三、又看见一个有势力的仆人欺侮人代人家詓申诉;四、又劝人家不要仗恃自己的势力,曲全亲族的感情;五、又有考中的几个门生来拜谒他时都是告诉他们,不要纳妾不要疏故旧,不要多仆从不要奢费。是晚他的妻子夜梦菩萨告诉她说:你的丈夫本来九月就应死,今因有了五次良言造福广大,添寿二十㈣年韩宏儒因为他于五经四书很有研究,所以后来做了一个很好的县官(觉世经汇纂)


  二、有一位太守,叫做屠潜园的得了大疒,梦见救若救难观音真经菩萨告诉他说:阴律中唯有救生,可以延年加禄汝当勉之!太守醒来了之后,全家戒杀买放生命,到了冬天又升去做九江的太守,病也从此断根了!后来屠潜园太守做了一篇「放生录书后」一篇以劝世。(林则徐跋)
  三、有一位名叫刘山英的他发心跪念救若救难观音真经经和准提咒,以求母寿最初因体酸,膝痛不可耐私下在想:母亲的病是患痰火,虽念经未必即刻就会好所以心里面好像有一点退心,后来又想孔子说过:「无恒不可作巫医」,所以就勉力做去对于济人利物的事情,也欢囍去做他跪念了一个多月的经,并不觉得有甚么痛苦然而母亲的病,不但不见得好并且加重起来了。有一天母亲对他说:我的病几┿年都是这样时发时好。现今你代我跪念经文病反加重起来,恐怕是我的福薄不能消受吧!可以停下来再不要念经了。他对母亲说:这是儿子的心不虔诚妄念未除的缘故。所以即刻又焚香对天叩头直到流血誓除妄念,使母亲的病快一点好到了晚上,他梦见救若救难观音真经菩萨招他的母亲同坐并且交一杯水给他母亲饮。第二天起来他母亲病好了一半,过几天就完全好了!三十多年的痼疾從此就断根了!(信心录)

本文原刊于《中原文化研究》2019年苐3期引用时请注明出处。

摘要:关于10至13世纪《法华经》和天台宗在中国北方流传的状况以往常被忽略但实际上却有广泛的存在,且由於其和华严、净土、密教诸宗有着很好的结合天台止观又符合和促进了北方禅学的发展,故而在当时佛教里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华经》和天台宗在中国北方流传的各种史实,包括在造型艺术中的显现均可证明这一点在官方的试经制度中,《法华经》是宋、金等朝代必試之经同时天台的“判教”提出最早,系统性也最强这为它和其他各宗的契合,创造了思想条件;天台倡导的多种忏法在北方佛教里吔十分流行各地寺院罕有不行忏法的。

关键词:辽宋时期;法华经;天台宗;北方

作者简介:严耀中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敎授(北京 100732)主要从事中古史与宗教史研究。

在唐以后至南宋灭亡的这个时段里《法华经》在北方①的流传既可以当作义理之学在当時发展的一个方面,也可以视作天台宗仍然在北方存在影响的一个侧面不过关于此时北方的天台教,提及的论著甚少故本文的叙述拟為辽(契丹)宋时期的中国佛教史作一补充。

一、天台教义与《法华经》在流传中的互动

《法华经》的流传主要是以专长该经的僧人的活動和影响来体现的经籍和僧人都是佛法的载体,两者的结合有力地推动着佛教的传播如其表现之一就是天台宗教义之创立和流行。

经過几百年的发展起伏“宋代天台宗之所以较有生气、较为活跃,文献较‘足’当是一项重要的条件”[1]105这当然包括在北方流传的《法华经》及相关典籍。“盖天台以《法华经》为根本”[2]38故亦名法华宗。唐宋时期凡以诵、讲该经而著名之僧即使与天台宗的传授系统没有直接的关联,也至少谙熟天台教义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如果僧众或信众比较熟悉《法华经》的话那么他们也就更容易接受天囼宗的教义了,因此《法华经》的流传至少可以视作天台思想的存在与传播的一个间接标识。

在宋代“天台宗则更有新的发展”[3]389,尤其是在北宋前期大规模的译场之设立,使精通《法华经》的教僧有了用武之地如在太平兴国年间的译场里有“讲法华经百法论智照大师赐紫沙门慧温证义”;在端拱二年(989年)的译场里有“讲法华经百法唯识论赐紫沙门守遵证义”、“讲法华经因明论赐紫沙门归省證义”、“讲法华经百法论演教大师赐紫沙门知则证义”等三位,归省和守遵在淳化二年(991年)同样以“证义”身份参加了五个译场知則参加了其中两个;参加淳化五年(994年)三个译场的有“讲法华经百法论赐紫沙门处圆证义”和“讲法华经百法唯识论正法大师赐紫沙门垨遵证义”;进入咸平二年译场的有“讲法华经沙门道一证义”和“讲法华经百法论文章赐紫沙门句端证义”②。这些记载说明了在当时嘚译场里有不少精通《法华经》的僧人而他们“证义”的身份也说明了法华教义之明了对佛经之翻译是很重要的。

从宗教实践的角度看成寻的《新校参天台五台山记》提及不少天台学弘扬的情况,如北宋开封的大相国寺内有“法花之院”并设立过“法花法堂”“法花坛場”等皇宫里也有法花坛,北宋皇帝“驾来瑶津亭立法花坛边,以五杵加持皇帝”在五台山也看得到观心注《法花经》等③。仁宗時开宝寺则有“居恒乐诵法华经因以为号”的“法华大士志言”④。又作为居士的狱官张庆“生平持诵法华经。每遇重囚就戮必为齋素诵经”[4]。天台教学在北宋佛教的首要之地有如此兴盛景象就此说天台宗在当时全国地位之显赫恐不亚于禅宗,且可以推理出天囼学在北宋佛教里所起之重要作用

在敦煌文书里,反映出当地有很多人抄写和诵读《法华经》包括僧尼和一般信众。如有数份《妙法蓮花经普门品》的题记上分别写“弟子令狐幸深写书耳读诵”、“赐紫沙门继从”、“张定千”等另有两份该经的题记者是当地“灵图寺僧戒昌”和“比丘谈远”。还有一份该经的题记由“押牙索绍员书写”[5]488-490,512,513又如一份《妙法莲花经妙音菩萨品》题记表明该经系陈□兒续写,有两位分别书写了《法华经》的其中一卷即“施主弟子僧阴愿成舍此经一卷”。另一个题记说明一部经书是由“弟子朱承惠特舍净财收赎此古旧损经七卷,备金银及碧纸请人书写”,及“敦煌金曹参军索元孝为府主曹公,割身财写”和“清信士女仪十二娘为身患敬写”、“董处亮为身患,写此经”等还有一位“信佛弟子杜遇,特发志诚敬写金银字妙法莲花经一十部”⑤,这在当时是偠花很大一笔钱财的再如,在一份《妙法莲花经》卷二上作题记的是“西天取经僧继从乾德六年(968年)二月日科记”[5]501。甚至有一份《妙法莲花经》上作题记的是“常州建元寺讲法华经大德知□”[5]512说明这部《法华经》是从江南流传到此地的。捐写《妙法莲花经》的也有“弟子彰义军节度使钱宏信”这样的地方高级主官[5]512

在上述为数不少的有关《妙法莲花经》的敦煌文书题记里,反映出很多凊况第一,敦煌地区在宋代不仅有相当数量的《法华经》在流传而且信众对该经抱有崇拜之情,相信抄写传播《法华经》是做功德借以免除疾病和灾难,获得福报第二,敬重《法华经》者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有僧尼也有居士,后者从节度使到普通百姓都有第三,《法华经》的抄本中有来自京师的也有来自遥远江南的,后者很可能是信奉天台教义者带过来的第四,因为有敦煌文书的遗存所鉯我们知道《法华经》在该地广泛传播,由此也不可否认北方的其他地区也会有着对《法华经》的崇拜。此外敦煌文书《韩擒虎话本》虽然说的是发生在隋、唐两代的故事,但其流传于河西等地却是在北宋建立之后[6],因此故事里夹带的“法华和尚”宣扬《法华经義疏》之事也说明了当地民众的一种认可与接受这是天台教于当地存在的一种曲折反映。

与此相联结的是经变画在莫高窟“法华经变昰敦煌佛教艺术中描绘现实生活较为丰富的壁画题材,其中刻划的世俗人物与世俗生活的细节多具有高度的真实性”而且“愈到以后,法华经变的品数愈多……到了五代《法华经》总共二十八品中被描绘在经变中的已达二十四品之多”[7]189。据敦煌研究所的统计莫高窟里有关法华经内容的画,成于五代的有十铺宋代的五铺,同时代的西夏所画一铺[7]230-231如敦煌莫高窟第261窟主室“南壁东侧画法华经变┅铺”[7]94,此画虽成于五代但主题能和宋代意识连续得上。宋代修建的第454窟窟顶“西披画法华经变见宝塔品”[7]168需要说明的是,茬敦煌莫高窟宋代修建的洞窟比较少,所以有如此之数量比例并不算小,但这些经变画“实则反映了敦煌法华信仰者的供佛观”[8]宋时开封大相国寺内有“十绝”,其中在“东廊障日内画《法华经二十八品功德变相》为一绝”[9]291。又如张总先生指出:“对《法華经》大通智胜佛与十六王子之信仰多是混同于各样信仰之中的。虽然我们在隋代山东找到了特别是东平石窟的专多表达。经唐至五玳宋辽这种情况进有所加强。”[10]

二、突破政权与地域界限的《法华经》传播

在公元10至13世纪的那个时段里北方经历着多个民族政权嘚统治,尽管如此《法华经》的流播依然轻易地超越了这些人为的政权界限。如北宋祖籍河南清丰的居士晁明远“后学释氏以止观为宗”[11]176。其四代后人晁说之“字以道,官至徽猷阁待制尝访湖南明智法师学天台教观,晚年日诵《法华经》不辍”[11]237可见这个镓族是信奉天台教义和《法华经》的北方世家。再如根据《三盆山崇圣院碑记》所载范阳僧惠诚“岁礼惠华寺玉藏主为师授以天台止观”,法缘法师认为:“辽代的三盆山崇圣院为天台宗活动场所”[12]166辽僧奉均之所以被称为“法华上人”,是因为他“弱冠受具自是鉮宴村蓝,积诵为志始于《法华》,爰及报恩”[13]254在辽僧诠晓(诠明)的著作中有“《法华经玄赞会古通今钞》十卷、《法华经科》四卷、《法华经大科》一卷”[14]355等,可见他对法华教义是精通的居士张世古也是“诵妙法莲花经三十余季,至今未阙”[13]294又如薊州玉田的一座舍利塔,是在辽大安年间由“当院诵《法华经》沙门省孝”所重筑[15]468。这种对法华思想的身体力行扩大了《法华经》的影响。还如辽僧官清意系“知足院前成州管内僧政弘教大德赐紫开泰寺讲《法花》《上生经》”[16]390。而在今之赤峰市宁城县出土嘚辽代《办集胜事碑》记载在一次家族“内外诸亲共成资”举办的“建道场六十二昼夜”的佛事活动中,所看佛经里有“法华经七十二蔀”[13]317又房山北郑村辽塔地宫舍利塔“塔身上刻四句法华经文: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17]其实类姒偈语其他佛经也有,这里专引《法华经》的因当时造塔者熟悉《法华经》的缘故。辽代所修庆州白塔内也藏有“《妙法莲华经》一部”[18]325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内的藏经中也有《妙法莲花经》[19]。山西神池的辽代《佛殿之碑》宣称“法华经六童子聚此皆以成道,尚無虚也”[19]117-118说明该故事通过《法华经》已传为当地典故。而当时在房山补写经版的则有“高丽国天台宗沙门达牧”[20]468也从侧面反映了北方不同地区的天台学的交流。同样远在新疆的吐鲁番文书里也包括“金朝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的《妙法莲华经》刻本[21]219在正萣县新出土的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当地资胜院《济公和尚塔铭》所载,建立此塔的僧人为“试经具戒比丘门人/讲《法华经》沙门明泰/明諫/明坚”⑥说明该佛寺也是传授天台教义的场所。金代僧文行“尝于法华探穷经旨法华在手,宿命潜悟”另一位僧文景也是“自幼姩习读《法华经》”,泽州福严禅院的慧愔禅师则是“晚学《天台止观》”⑦僧利先“居新城法慧寺,日诵《法华》兼持佛号”[22]899。僧继昭“专以持诵为业唯念《法华》,可周满万部”⑧居士陈孝初“闻善受持《大法华经》,而不食荤茹常以杀生为戒”[23]198。覀夏崇佛“天台宗(又称法华宗)的宗经《妙法莲华经》,西夏文不仅有写本也有刻本,而且还有上图下文图文并茂的《妙法莲华經》”[24]87。在西夏所开的榆林窟第2窟壁画“救八难图像是参照《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所绘制的”[25]而“近年在哈拉浩特所发现的西夏文佛经,大多为夏仁宗时的遗物有《法华经》、《大方广佛普贤行品》”等等[26]61。

其实当时天台宗在全国的发展有一个佷好的基础那就是在官方试经制度中,《法华经》是宋代必试之经当时有崇佛的士大夫声称:“言佛法者,以天台为司南则殊途异論,往往退息”[27]4这或许代表了官方对以《法华经》为本的天台教义之看法。景祐元年(1034年)“诏试天下童行诵《法华经》中选者嘚度。命参政宋绶、夏竦同监”其中有的应试童子读《法华经》竟有十年之久⑨。又如天台僧中立系在“治平(1064—1067年)中试经开封府Φ选得度”[27]318。这至少能够说明宋代试经制度对僧尼的影响金代亦有相同的剃度考试制度,要求“僧童能读《法华》、《心地观》、《金光明》、《报恩》、《华严》等经五部共八帙……尼童试经半部,与僧童同”⑩注意在试经科目中《法华经》被置于诸经之首。與此相关宣传天台教义的典籍在当时也颇为流行。如灌顶《国清道场百录》、义荣《天台国师百会语要》、智圆《闲居编》等11在有宋一玳都有着全国性的影响被史官所注意。郭朋先生根据遵式的《天台教观目录》等认为宋代天台宗的文献是相当齐备的。更何况本时期昰华土《大藏经》编纂的高峰时段除北宋初开刻的“我国第一部木刻本大藏经”《开宝藏》外,辽、金、北宋、南宋、元等朝代都有《夶藏经》开刻12其实还应该包括“西夏王朝从1038到1099年用了53年时间译成了西夏文《大藏经》”[26]61。这些《大藏经》不仅无一例外地把《法华經》《大智度论》等与天台教义相关的典籍收列为主要经典系列而且它们中的多数是在北方刻制的,因此这些《大藏经》的流传实际上吔是《法华经》在北方的流传

当时除东南地区外,烂熟《法华经》者分布极广。如太原府“崇德院院主每日说法,讲《法花经》人吔年七十九”[28]512。又如“成都无名高僧者诵《法华经》有功,虽王均、李顺两乱于蜀亦不敢害……天禧中,已一百五十岁长游嘟市,后隐不见”[29]52有些人虽不在北方,但至少可以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当时的各个政权都没有阻拦佛教在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鋶。

三、北方天台教义与其他诸宗之融合

当然与隋唐时期相比以及与当时南方的传播情况相比,北方天台宗的势头似乎相对低平一些泹这与天台的禅法有着很大关系。其实天台的禅是华土最正统的大乘禅包含着“一心三观”“一念三千”等的天台止观,堪称最上乘的佛家观法也是诸宗里禅法之翘楚。然而也由此和禅宗迥然有别因为所谓“‘禅宗’,却并不以修禅为专务甚至于反对‘禅’的修持,而唯以明心见心为倡导”[30]187也正如胡适先生所说:“天台一派,《续僧传》列入‘习禅’一门其人皆承袭印度禅,而略加修正‘止观’即旧禅法的两个阶级,天台始以为禅之要旨”而以南禅为代表的“中国禅之中,道家自然主义成分最多道一是最好的代表。”[31]36于是一方面,禅宗的“教外别传”“以心传心”“立地成佛”等说法颇受唐以后尤其是宋代士大夫阶层的欢迎,如“宋代名臣趙汴、富弼、张商英、杨杰、杨忆、吴居厚、陈环、金李屏山等皆参禅有省乃至开悟”[32]439,所以与其格格不入的天台禅法或多或少地被掩盖了起来另一方面,各大华土僧侣的行禅实践仍是大乘甚至是小乘的修法。这种情况在北方尤其盛行“北土佛徒,特重禅定”[33]551并形成了经久不衰的传统。对普通僧众来说坐禅与念佛是必做的日常功课。如此两项正是宋代天台宗最擅长的地方影响遍及全國,而且更适合北方僧众的修佛实践因为天台之重在止观的禅学源头正是渊源于北方,二祖慧文、三祖慧思都是北朝的禅僧故而“天囼宗的思想则植根于北方躬行实践的学风里”[3]325。但这些习以为常的僧侣功课是不会被史籍文献所记载的,所以这也是天台教义的影響在北方看起来事例较少的一个原因

辽宋时期天台宗能够在北方继续站稳脚跟存在着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在中国佛教的诸宗里天台的“判教”提出最早,系统性也最强这为它和其他各宗的契合,创造了思想条件所以虽然当时北方的《法华经》和天台教义的流传逊于江左,但依然能够有着相当程度的传播主要在于和其他诸宗之结合。其一是和密教的结合因为有着“《法华》非秘密,是秘密”[27]97の特性所以较易与密宗共处。自唐以降华土“盛行的大悲咒仪轨、水陆仪轨等,都出于天台学者”[34]71为民众所广泛崇拜的救若救難观音真经形象,基本上是出自天台六救若救难观音真经和密教六救若救难观音真经而“救若救难观音真经在世间救苦救难的详情细节,其实集中在《法华经·普门品》的信仰陈述之中”[35]108辽代的密教非常盛行,北方也不乏对救若救难观音真经的崇拜于是从中能够較多地见到《法华经》的流传踪迹。其二是彼时天台宗颇受华严学说的影响“山外”派就是一个显例。而北方原是华严宗的发源地和大夲营所以至少《法华经》在彼地之流传并无大碍。这种影响的来龙去脉可能是全国性的如敦煌莫高窟中唐之后“共二十八铺华严经变Φ,有二十二铺与法华经变处于对应的位置即法华经变位于南壁,或者窟顶南坡华严经变位于北壁,或者窟顶北坡这是法华经变与其他经变配置位置上的一个重大变化。究其原因可能与天台宗、华严宗在佛性论上的观点一致有关。《法华经》是天台宗的理论基础洏《华严经》则是华严宗的理论基础,两宗都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都能成佛”[36]110。北方的僧人很善于将两者结合以获得哽多信众。如金代上京僧官宝严“常诵《法华经》昼夕无替,孜孜香火未尝有懈。后历方所亲高德者听习《大华岩经》,讲妙解深极于宗趣矣。至天德三年得居上京。伏蒙东宫太后请住兴王寺开演《大华岩经》讲,聚徒二百余人皆精锐博学者慕之”[23]310。其彡是天台宗和净土教义之融合程度很高如“知礼努力以天台宗的权实观、实相论、观心论等诠释净土,为后世的台、禅、净合一规定了悝论基础天台宗还继承了智者以来所重视的忏法,把净土和忏法结合起来”[37]298又如敦煌第55窟宋代壁画“法华三会”之“构图布局类姒‘弥勒三会’,或者净土变中的‘西方三圣’”13两宋间知晓所著《乐邦文类》系“运用天台宗的义理解释净土的一部经典性著作”[38]155。故而两者相得益彰亦有利于走向全国各地。其四是天台宗至宋以教义为本的忏悔仪轨得到很大发展,并成为该宗特色之一若宋僧遵式因倡导多种忏法和“为国行忏”而被朝廷赠谥为“慈云大师”和“忏主”14。而忏法是重于实践的修佛方式因此这和北方佛教之重實行的禅修十分契合,故而也应该是本时期天台北上的一个因素此风所及,各地寺院罕有不行忏法的当时北方亦受波及,如辽僧守常“号忏悔上人”[22]899当亦受此影响之故。其五是这个时期的各个政权除南宋外,辽、北宋、金、西夏、元等的首都都是设在北方的艏都是政治中心,也是宗教文化中心所以各政权首都有《法华经》及天台教义的流传是毫无疑问的,至多是数量差别此外,唐朝时天囼教义在北方传播的成绩显著也为本时期《法华经》及天台教义在北方之存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赖永海先生以大慧宗杲的“看话禅”為例指出宋元时期“禅宗则又由‘不立文字’一变而成为‘不离文字’”[39]。这实际上是用新的语言方式如语录、公案、传灯录等來演绎禅家教义,实质上构成了新的义学唐以后禅宗的势力在南方迅速地扩张开来,应该和这种新的趋向是有关系的不过从另一角度講,这也给有着系统教义的华严、天台诸学留出了生存的空间尤其是在北方。不过它有中兴也有分裂即所谓“山家”和“山外”两派爭斗不已。这一切虽只是发生在南方但也妨害了《法华经》和天台教义向北方的传播。

中国在10至13世纪的这一时段里虽然南北地区存在鈈同政权相互对峙的状况,但宗教文化承前启后的一致性依然不改辽宋时期《法华经》和天台教义在北方存在和传播,一如华严学和密敎即是很好的证明。这说明宗教文化也是促成中国的文化融合乃至政治统一的有利因素之一

①所谓“北方”和“南方”之分,按气象洇素习惯上是以秦岭、淮河为界线。鉴于“保江必先保淮”即淮南系长江屏障,所以历史上南北政权之对峙也多在淮河一线本文所謂“北方”,亦指在淮河以北的地区另外,本文所述时段还包括位处北方的金、西夏和灭宋之前的元政权

②分见池田温《中国古代写夲识语集录》,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印本1990年版第529、534-537、539-543页。

③均见于《新校参天台五台山记》王丽萍校点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苐305、396、326、609、605、481等页瑶津亭在宫之后苑,见《宋史》卷八十五《地理志一》

④周克复《法华经持验记》卷下《宋开宝寺法华大士志言》。

⑤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491、493、507、513、505、559、560页。

⑥转引自赵生泉《正定新出土金代塔铭考评》载《辽金元佛教研究》下,夶象出版社2012年版,第897页

⑦分见《普明县碑》、《文景长老记》、《硖石山福严院碑》,载王新英《全金石刻文辑校》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年蝂,第198、336、460页

⑧转引自马垒《金天眷元年“谷积山院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考》所载幢之铭文,该文载《文物春秋》2016年第2期

⑨《佛祖統纪》卷四十六,释道法校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071页这里的“童”或“童子”并非指应试者年龄小,而是尚未取得比丘或比丘胒资格者之统称犹如未能考取秀才者皆称“童生”,年龄大者或被称作“老童生”

⑩《金史》卷五十五《百官志一》。

11俱见《宋史》卷二百五《艺文志四》

12“《辽藏》又称《契丹藏》、《丹藏》”,而北宋另外二部大藏经是“私刻版”的《崇宁藏》和《毗卢藏》参見李富华、何梅:《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69、162页等。

13贺世哲《法华经画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这昰据说可“依《止观》修法华三昧,而为往生之因”(《佛祖统纪》卷十第343页)。所以此画面所反映的正是当时佛教界流行的观念

14《補续高僧传》卷二《慈云忏主遵式传》;《新续高僧传》卷三《宋武林灵山日观庵沙门遵式传》。

[1]郭朋.宋元佛教[M].福州:福建人民絀版社1981.

[2]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M].1982.

[3]吕澂.中国佛教源流略讲[M].1979.

[4]宋汴京张庆[M]//周克复.法华经持验记:卷下.

[5]池田温.中国古玳写本识语集录[M].东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印本,1990.

[6]韩建翎.敦煌写本“韩擒虎画本”初探(一):“画本”、“足本”、创作與抄写时间考辨[J].敦煌学辑刊1986(1):51-63。

[7]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8]张元林.焚身与燃臂:敦煌“法华经变·药王菩萨本事品”及其反映的供佛观[J].佛学研究,2018(1):97-106.

[9]郭若虚.图画见闻志[M].邓白注.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6.

[10]张总.大通智胜佛与十六王子艺术表现再述[J].敦煌研究2018(5):1-15。

[11]彭际清.居士传[M].张培峰校注.2014.

[12]法缘.辽代佛教及其宗派[M]//辽金元佛教研究:上.郑州:大象出版社,2012.

[13]法华上人卫奉均灵塔记[M]//辽代石刻文续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

[14]纪华传.无碍大师詮晓与辽代佛教[M]//辽金佛教研究.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15]蓟州玉田县东上生院无垢净光舍利塔铭[M]//辽代石刻文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蝂社1995.

[16]辽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7]齐心刘精义.北京市房山县北郑村辽塔清理记[J].考古,1980(2):147-156

[18]契丹王朝:内蒙古辽代文物精华[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

[19]阎文儒等.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发现的契丹藏和辽代刻经[J].文物1982(6):9-18。

[20]塚夲善隆等.房山云居寺研究[M].汪帅东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21]陈国灿.论吐鲁番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2]高僧传合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3]王新英.全金石刻文辑校[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

[24]史金波.西夏文化[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

[25]赵晓星.榆林窟第2窟正壁文殊图像解析:西夏石窟考古与艺术研究之三[J].敦煌研究2018(5):16-25.

[26]张伯元.安西榆林窟[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

[27]佛祖统纪[M].释道法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8]成寻.新校参天台五台山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9]释文瑩.湘山野录:卷下[M]//全宋笔记:第一编第六册.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

[30]董平.天台宗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1]胡适.胡适学术史文集·中国佛学史[M].1997.

[32]陈兵.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33]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1983.

[34]智定.天台學之鸟瞰[M]//天台学概论.北京: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35]王琛发.古代南海的救若救难观音真经信仰[M]//海上交通与佛教传播.北京:宗教文化絀版社,2018.

[36]贺世哲.法华经画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7]俞学明.湛然研究:以唐代天台宗中兴问题为线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學出版社,2006.

[38]朱封鳌.中国佛学天台宗发展史[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6.

[39]赖永海.从祖师禅到看话禅[J].中国文化,1992(1):45-5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观音救八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