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佛教协会工作人员薪酬待遇博物馆的工作环境与薪酬待遇如何

原标题:博物馆人:我的职称,“谁”做主?

谈钱伤感情,不谈钱没感情

我为啥在博物馆?我在博物馆又是为啥?

穷尽一生需要思考的课题

中国数以万计博物馆从业者

满足感、幸福感、归属感

文物博物馆专业的职称按照级别分为:助理馆员、馆员、副研究馆员和研究馆员。在职称的评选中,主要以学历工作实绩发表论著计算机外语能力年度考核作为考核标准。评选人资质审核则具体参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家文物局直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文物博物专业职务试行条例》等相关文件执行。

尴尬的十字路口,转行 OR 下一个十年

论著外语兼顾?强扭瓜不甜

文博系统在组织评审职称时,对学术论文、著作方面要求较高,要求有公开出版的专业专著,或者是独立(或合作)撰写并在专业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前,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超越其他条件,已成为职称评审的主要决定条件,同时弊端也显而易见。一是许多学术期刊不堪重负,为满足文博系统评职称发文章的需求,扩版、增刊、增印,直接影响到期刊的学术水平;(相关链接:还在为职称要发核心期刊惆怅么?猛戳这里!

二是参加职称评选的论文质量参差不齐,虽然大部分论文是作者潜心研究的心血和智力成果,但有一部分论文仅为职称评审而作,学术水平和专业水准实际上都是不达标的。更严重的情况是,因为缺乏行之有效的检验和审查机制,评审材料中存在论文剽窃、抄袭、乱署名甚至枪手代发的现象,职称评定中学术造假现象时有发生。

另外在以往的职称评审工作中,外语一直是重点考察的一个指标。不可否认,在当今全球化环境下,外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对外交流技能,也是博物馆专业技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然而更应该考虑到,过分单一的语言考评机制也阻隔了相当一部分文博从业人员的职业晋升之路,近年来一些博物馆出现了由于外语原因造成的人才流失现象。虽然近年来国家正在逐步放宽在职称评定中外语准入要求,但仍然要认识到在实际博物馆工作中,历史类博物馆、艺术类博物馆、科技/自然类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馆际间外语人才需求标准差异很大,同时各馆内部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有一定差异,一以英语为主的语言定级评审标准的准弊端已逐渐凸显。

尴尬的年龄,尴尬的工资条

中国人讲“三十而立,对任何行业来讲,年龄问题都是一把评判的标尺。然而对文博系统从业人员来讲,行业本身培养周期相对较长,加之系统内部准入学历的限制,导致目前我国文博系统从业人员难以在30至40岁间取得与之对应的薪资回报。而对于已长期从事文博领域的年轻人来说,10年以上的从业经历年已在行业内积累下一定的的业务素养和行业人脉,相比初涉博物馆体制内的毕业生更占优势,放弃已然不是易事。坚持还是退出,继续选择在体制内晋升职称还是更换薪水更加丰厚的工作,目前我国依然有相当多人到中年的高学历博物馆人要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做出抉择。

博物馆职称评定与自身发展需求不匹配

21世纪博物馆工作已迈入崭新阶段,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计划经济时代下对博物馆人才评定中简单的专业、非专业人才区分已不符合当下文博专业职称评定现状。博物馆职称评级考核标准并不能只讲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纳入评定范围,文物保护(化学、物理)博物馆环境保护、博物馆建筑(基建物管)、自动化管理、计算机软件设计、美术设计对外文化交流、市场经营行政管理、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等传统职称序列以外的优秀人才也迫切呼唤博物馆行业内切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技术鉴定标准。国务院2015年颁布实行的《博物馆条例》中对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民营博物馆职称评定标准做出了相同的规定,起到了正面规范的作用。然而,《条例》虽旨在逐步改善非公类文博专业职称评定与自身发展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但政策何时落地,怎样落地仍然有待观望。另外还要看到,博物馆不同部门间职称分配差异较大,标准不一,侵吞私占名额现象时有发生,“一岗定终身”的职业困惑写在在许多博物馆人尴尬的脸上。

无序竞争、人情裙带威胁行业生态

少数博物馆在职称评定过程中,把关不力,执行双重标准。少数申报人提供申报评审材料时弄虚作假,违反职称评审政策规定参加申报评审等主要有在申报材料中提供伪造、变造的有关证书,以虚假专业技术岗位经历,业绩成果参加职称申报评审工作等。有甚者在职称评审工作中,在未提交经学历鉴定部门鉴定的学历鉴定证书,情况下通过评审。

此外继续教育材料造假现象也比较常见。尤其是个人选修科目的证明方面,弄虚作假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不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直接花钱换来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的合格证书;对于个人选修科目,许多申报人自行在继续教育证书上随意填写继续教育活动名称、活动形式、学习内容、学时,而单位不予审核就直接加盖公章直接上报。河流源头一旦污染,整条流域都必然受到威胁。流域一旦被污染,没有人能逃脱恶性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弄虚作假者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前途,更是别人的前途。

细细算来,我国事业单位职称评定工作已经实行了近三十年。但是,过去的职称评聘工作,是在八十年代初期产生的,它适应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知识分子政策。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旧有体制弊端已十分明显。伴随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职称评聘工作必然要遭遇到新的挑战。因此,笔者认为根据近年来博物馆人事工作实践,博物馆职称评定改革的方向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改革要破除博物馆系统单一的职称序列。过去传统的博物馆职称序列,只有文博序列,其余少数从事其他专业的人员评职称需要到外系统去评。这样,压抑了他们的积极性,不利于这部分专业人员的发展。同时,在职称评聘改革中,应根据单位实际情况逐步解决高职低聘低职高聘等问题。对此在目前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受职称指标限制的情况下,受聘人员可由单位发给岗位津贴。

博物馆职称评定工作要打破单一考评机制,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选派专技人员到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期间与原单位在岗人员同等享有相关权利,并可以依协议取得成果转让、开发收益。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技人员兼职创新或者在职创办企业,取得的成绩可以作为专技人员职称评审、岗位竞聘、考核的重要依据。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技人员离岗创新创业,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业期间保留基本待遇。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设置创新型岗位,可以通过设置特设岗位、流动岗位,选拔、吸引创新人才,探索实行灵活、弹性的工作时间,鼓励绩效工资分配向在创新岗位做出突出成绩人员倾斜。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技人员兼职创新或者在职创办企业,取得的成绩可以作为专技人员职称评审、岗位竞聘、考核的重要依据。2016年国务院通过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正是要引导博物馆在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的职称制度上大胆做出尝试。

学术造假/不端,一票否决!

改革应逐步探索建立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和失信黑名单制度,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对通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

合理设置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彻底破除职称评审过程中的“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淡化或不作论文要求;对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系列,可不作论文要求。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对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要求不高的职称系列和岗位,不作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学术不端”行为急需根治

建设博物馆青年人才智库

21世纪博物馆要想发展,必须要面向青年。面向青年一是就要建立符合青年人才不同岗位特点的公开招聘制度,让博物馆人才引入更加清晰明确,从而真正在职称评审中消除身份限制,确立面向岗位需求评定人才的正确导向。二是要给在博物馆从事相关工作的年轻人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相比过去,入职五年内的青年博物馆从业人员更加需要获得大量的实训机会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准。目前我国博物馆工作实践中80后博物馆专业人才断层问题已逐步凸显,事实上博物馆要想切实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使所有向往博物馆工作的年轻人在选择进入博物馆前明确博物馆能带给他们带来什么。

浙江大学博物馆认知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博物馆青年学者正在发表主旨演讲

博物馆人,尊严且体面的工作

笔者曾有幸短暂经历某省级博物馆工作,切身感受到现行博物馆职称评定程序的诸多弊端。工作期间类似某某研究生夫妻结婚工作多年双方因为收入、家庭等原因最终迫使某方无奈辞职的故事笔者常有耳闻。前段时间走红微博的国家博物馆讲解员袁硕则可以看作一种社会对博物馆人生存状态的关切和回应。

中国国家博物馆讲解员 袁硕

但是,我国很多市县级的地方博物馆由于政策、财政等原因并未真正重视博物馆人才培养,职称评定工作流于形式,腐败问题时有发生。长远来看这对中国博物馆事业长期健康发展极为有害。笔者认为,博物馆人应该讲牺牲奉献,但更应该讲体面尊严。21世纪博物馆事业,始终不应忘记实现每个博物馆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宗旨。

兰州市博物馆“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领导小组检查全馆工作纪律
  ──┈──┈──┈──┈──┈──┈──┈──┈──┈──┈──┈──┈──┈──┈──┈──┈──┈──┈──┈
──┈──┈──┈──┈──┈──┈──┈──┈──┈──┈──┈──┈──┈──┈──┈──┈──┈──┈──┈

为改进工作作风,严肃工作纪律,规范工作秩序,6月20日上午,兰州市博物馆领导小组对全馆工作纪律进行了督查。

此次检查,全馆干部职工工作作风,工作纪律总体情况良好,全员按时到岗,外出办事人员按规定填写了《公出报备单》,请假人员履行请假手续,工作井然有序,无上网、聊天、网上购物等现象。通过转变工作作风,从制度上保证作风建设的有效性、规范性和长期性,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为全面推进兰州市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保障。

本次检查旨在督促全馆干部职工深入认识自身工作作风、思想作风、服务意识、自律意识等方面的问题,强化进取意识,大力发扬有为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全面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提升队伍战斗力,把博物馆建设成一支具有强素质、有担当、高效率的干部队伍。

?北京市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米阳大厦5层(永安里地铁C口向南50米)【点击查看地图】

?航空路新世界中心C座20层(汉口)【点击查看地图】珞瑜路10号群光中心百脑汇23层(武昌)【点击查看地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江省佛教协会工作人员薪酬待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