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最牛逼到你上下载qq游戏大厅到桌面他们就有你知道的话题跟你聊用名字代替也好啥都好这个程度应该是陪你很久了

&img src=&/v2-c7e41a85f105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7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v2-c7e41a85f105_r.jpg&&&p&&b&我为什么要学习大数据&/b&:因为我不喜欢现在国企的工作氛围,不看好这个行业,另外我通过多方渠道了解到,其中包括李笑来、凯文凯利、和各种新闻及文章,现在我们正处于大数据时代,我是一个不安于现状、喜欢探索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学习新东西的人,希望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生活状态渴望成功的人,我喜欢与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人一起活在未来。&/p&&p&上面说了很多好听的话,那么&b&来点实际的&/b&,按照猴子说的年薪20W来算,月收入1.6W,每周4K,每天570,也就是说,我如果可以学好大数据,那么我以后的工作,将是现在收入的4倍,想想就动力满满,这些仅仅是拿到手里的钱而已,还会有更多收获,比如接触的都是活在未来的人,我们都知道环境很重要,这些人的思想会对自己产生巨大影响,也没准哪天突然有大牛想要创业,一不小心我或许能成为合伙人,这些想起来又是那么令人激动。&/p&&p&只是在那异想天开肯定不行,记住只有通过行动,才能达成目标,小子你要加油啊!&/p&&p&&b&学习内容&/b&:猴子的课程+自己上网搜索。&/p&&p&开始时间及学习内容&/p&&br&&p&2016.11&/p&&p&零基础入门数据分析方法论&/p&&p&2106.12&/p&&p&数据分析基础:数据结构入门&/p&&p&2017.01&/p&&p&如何读取数据&/p&&p&2017.02&/p&&p&如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p&&p&2017.03&/p&&p&如何对数据进行信息提取&/p&&p&2017.04&/p&&p&如何对数据结果进行展示&/p&&p&2017.05&/p&&p&如何做一个数据分析系统&/p&&p&2017.06&/p&&p&如何找到数据分析工作&/p&&p&2017.07&/p&&p&红利共享:社群成员众筹一个盈利项目&/p&&b&知识范围&/b&:&p&1.数学理论《深入浅出统计学》;&/p&&p&2.数据库读取《SQL从入门到精通》和《深入浅出SQL》;&/p&&p&3.&b&重点学习&/b&数据分析语言《R语言实战》和《利用Python进行数据分析》。&/p&&p&&b&学习方法&/b&:&/p&&p&1.每日学习:哪怕每天十分钟;&/p&&p&2.定期输出:每周写一篇学习总结,提交总结截止时间为每&b&周六晚九点&/b&,因为主要学习R,所以专栏中涉及的图片和内容大部分出自《R语言实战》,如果涉及版权问题希望相关工作人员联系我,我会全力配合解决;&/p&&p&3.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英语学习叠加进去(尽力构造英语环境的学习,包括英语原著阅读,Google搜索资料等)。&/p&&p&&b&面临的挑战&/b&:&/p&&p&1.挤,时间要剂总是有的。获取时间的优先排列顺序:周末时间&碎片时间有效利用&工作闲暇时间;&/p&&p&2.精力管理:必须要做的事情(猫猫)&学习大数据&放松娱乐。&/p&&p&&b&如果只学习就太枯燥了,我需要一点奖励,&/b&奖励机制:每周跟着猴子的课程,如果完成相关作业和要求,则奖励自己200块。这个学习进度下来,一共九个月,那么将会有7200的奖励,拿着这些钱可以去旅游,想起来很棒。&/p&&p&补充说明:这个计划会逐渐优化,会根据具体进程和相关细节做调整。&/p&&p&&b&只要智力不低于常人,通过刻意练习,就能习得自己想要学会的技能,加油!&/b&&/p&
我为什么要学习大数据:因为我不喜欢现在国企的工作氛围,不看好这个行业,另外我通过多方渠道了解到,其中包括李笑来、凯文凯利、和各种新闻及文章,现在我们正处于大数据时代,我是一个不安于现状、喜欢探索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学习新东西的人,希望通过努力…
我还记得我当年初中的时候每个女孩都会唱上一句“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翻开十块钱一本的青春言情小说,就连题目都有可能写着“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br&
说实话,那个时候的我还不知道谁是王菲,不知道这首歌叫《我愿意》,不知道在2016年这句歌词要想听到真人LIVE是要花上四五位数的价钱的。&br& 原来这就叫“天后”,这就叫“音乐”啊!&br&&br& 怎么可能……&br&&br& 正如其他回答一样,我总觉得“这个价位大概只是为了一部分的土豪粉丝用来追念青春的”,在王菲团队眼里,我们这种无所谓情怀无所谓青春印记的升斗小民绝对是被划分在目标客户群之外的。&br& 我查了查百度,关于“天后”的音乐评价主要有三个方向,“声音空灵”、“性情率性”、“林夕作词”。林夕老师作词很有宿命感很棒,但是这和天后有什么关系啊?至于声音和性情,这都是很主观的因素,除此之外,她就没有什么独特的音乐技巧了?没有扎实的气息功底或者对音律的绝对把控了?&br&是呀。没有了。&br&你想想,这 “音乐传奇”从头到脚不过都是“率性”的情怀产物,那如今再来一波“追念青春”的情怀吸金,一点毛病都没有。可是结果怎样呢?演唱会的门票炒到了天价,结果又一瞬间崩盘,最后连打折都卖不出去,一群演艺公司哭晕在厕所……&br&&br& 清醒点,玩情怀可以,但是从1992年玩到2016年,真的会崩。&br& 说着说着我就想起她前夫窦唯了,毕竟这几天才刚听了他非常惊艳的新专《间听监》。&br&其实王菲和窦唯他们俩在一起,看起来从头到尾都是乌烟瘴气的。窦唯一开始就认识着另外一个女孩子要追人家,后来追到了同居了,王菲就出现了。那时候的她都已经移居香港了,但是隔三差五就要跑过去北京找窦唯,一箱箱CD往窦唯那儿寄,还给窦唯当时所在的黑豹乐队拉资源介绍唱片公司。&br& 后来有豆奶粉因此说王菲是个第三者,也有菲迷说没有了王菲就压根没有窦唯。&br&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不就是一个女孩子喜欢上人家于是乎要将自己能给的所有东西付出出去希望能够换得对方的爱,结果对方果然移情别恋爱上自己的,但是轻易移情别恋的男人自然会再移情别恋而已。&br& 情爱欲恨而已,谁没做过些什么傻事。&br& 但是也不能一直都那么随性而为,无论是面对自己喜欢的人还是面对自己的工作。&br&&br& 两人都是音乐人,拿他们做个对比的话,情况就很微妙了,王菲的生平叫做一路顺风顺水,因为“做自己”出了名,但是须知永远都只关注自己始终是要被离弃的,窦唯叫做一路坎坷,从无名无财挣扎拼搏,路上就因为过妥协或者彷徨而放弃了不少东西,但是就算如此最终还是攥紧了音乐没有撒手。拿最近这张《间听监》来说,据说做了将近两年,改了四十多版才发的。&br& 从早年看来,王菲出生在上流名门,窦唯爸爸搞民乐妈妈搞机床;王菲师从戴思聪,窦唯自己搞音乐;王菲出道就获奖然后签约,窦唯跑垫场,这两个人居然都能够在对方的人生中留下过浓墨重彩的幕章真的是厉害到不行了。&br& 中间两人开始事业顺畅的时候就不说了,幸福的家庭大多相似,悲惨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br&&br& 言归正传,题主要问我们怎么看王菲开演唱会门票天价,但是你先看看,她前夫窦唯正做一件可以说完全相反的事儿,人家把实体单价售卖150块的专辑放在百度音乐上,而且竟然还是免费的,让想听的人分分钟随便听。&br&&br&王菲前几年演唱会唱歌唱到高音唱不下去于是开始一脸感伤假装悲伤,窦唯这张《间听监》花了四十多分钟讲了一个间谍的故事……&br&&br&我知道题主可能不懂唱歌和讲故事有什么关系,唱歌和四十多分钟怎么拉的上关系,这又不是广播剧又不是配音,但是窦唯就是靠着各种乐器的配合各种音高的转换,再加以零碎的影视素材采样片段让人听懂了故事。我看到关于窦唯新专,著名的唱片制作人李宏杰评价是说“窦唯让人们知道了摇滚确实可以表达所有事情”。到了这个年纪已经身披荣耀的人还能再拓宽一个领域的范围,玩儿出一些够独特、够先锋的音乐形式,反正我觉得被颠覆了。就像有人评论的那样,窦大仙儿已经在玩音效玩声音了,我们这些还在听旋律的只有茫然四顾。&br&&br&言而总之,一个在世间繁华下渐渐褪去光环,另一个不忘初心有始有终,我们还能怎么看……&br&&br&王菲本身就是个情怀产物,但是情怀能卖一时卖不了一世,我们为什么要去用一段情怀去致敬另一段情怀?希望王菲天后多看看身边的人,卖情怀相当于啃老本,你的前夫还在创新还在革命,你为什么还要停留在快二十年前的荣光里呢?
我还记得我当年初中的时候每个女孩都会唱上一句“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翻开十块钱一本的青春言情小说,就连题目都有可能写着“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 说实话,那个时候的我还不知道谁是王菲,不知道这首歌叫《我愿意》,不知道在2016年这句歌词要想…
5000字大章,干货颇多,可收藏(逼近30K了,要不要这么大悬殊!),一定不要忘了点赞啊啊啊!&br&&br&大脑的决策大致划分为两类:依靠经验为主的经验决策,依靠理性判断的理性决策。日常生活中,除非较为重要的事件,我们通常采用经验决策,虽可能会出错,但我们需要在准确与效率之间做出权衡!&br&&br&如何提高决策能力?要尽可能的做好每一个决策吗?我认为“二八法则”适用于决策,只要我们能辨别并抓住20%的关键决策,提升这些关键决策的准确率,我们的决策水平就会大幅跃升,而试图做好每一个决策只会适得其反!&br&&br&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做出正确选择?&br&第一,当然是尽可能根据理性选择做决策,道理很浅显,但执行起来却很难,我们的精力和时间决不允许我们为每个决策深思熟虑,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确保我们尽可能的根据理性决策做关键决策!&br&&br&第二,善用经验决策。经验决策因兼顾了效率,所以在准确率上有所牺牲,而作为基础的决策方式,哪怕很小幅度的改善也会大大提升决策效率。&br&&br&因次,要提高决策能力,需要考虑两个问题:&br&问题一、如何提高在关键时刻理性决策的概率和准确率?&br&问题二、如何善用经验决策?&br&&br&&b&问题一、如何提高在关键时刻理性决策的准确率和概率?&/b&&br&1、打破虚妄的自大,接受错误才能减少错误。一个简单的数学题,假如股市处在上升通道,30%可能下跌,70%可能上涨,在100个交易日内如何交易才能最大化收益?&br&&br&先看看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聪明人”的必然选择,因我们想做对每一次交易,所以交易策略必然是70次买入,30次卖出。70次买入中有70%是正确选择(因为上涨的概率是70%),30次卖出中有30%是正确选择(因为下跌概率是30%),所以正确交易:70*70%+30*30%=49+9=58次。&br&&br&如果我们不试图做对每一个决定,坦然承认并接受自己无法做对每一次预测,坦然接受自己在100次交易中出错30次,即100次全都买入,100*70%=70次,可以保证70次预测正确,而这恰恰也是最佳策略!&br&&br&要知道,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试图每次都达到最优决策,可能会提高对小众事件的判断力,但却丧失了对更多、更普通事件的预测能力,得不偿失,唯有接受错误才能减少错误,提升准确率!&br&&br&2、形成客观的决策框架。我们做决策,一个最自然的依据是,判断哪个选项会带来最大的收益或最少的损失,而我们对收益的知觉,依赖于形成决策框架的方式,所谓的框架是指对一个选择的描述。比如你打算去相亲,有两个姑娘,媒人分别通过正、反面描述:&br&正面描述:&br&姑娘A:白,富,美,刚和男朋友分手。&br&姑娘B:漂亮,温柔,贤惠,有稳定工作。&br&&br&负面描述:&br&姑娘A:白,富,美,正在寻找接盘侠。&br&姑娘B:漂亮,温柔,贤惠,工资不高。&br&&br&你怎么选,相信在正面描述时,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首选白富美,因为收益很明显,但在负面描述时,选择恰恰相反,因为损失太明显!所以,我们面对同一件事情时,决策框架不同,我们会做出完全不同的选择。&br&&br&在生活中,信息框架带来的误导性选择极为普遍,销售员是善用次套路的高手,他们会以一种有利于他的方式构建信息框架,如果他想卖我们东西,肯定是运用收益框架诱惑我们,如果他想买我们东西,肯定会用损失框架打压价格,所以,当我们做决策时,尽量既在收入框架,也在损失框架中考虑问题,这既需要我们能广泛的收集正反资料,也需要对决策框架有所了解。&br&&br&3、理性看待预期情绪。预期情绪是指预测自己将会因某一个决定而体验到的情绪,可以用效用理论来解释预期情绪对决策的影响,正面的预期情绪会有力推动我们做出决定,负面的情绪则相反。需要注意的是,预期情绪只是决策时预测的情绪,与我们在决定后体会到的不符甚至是背离的,而这也是导致我们错误决策的重要原因。&br&&br&我们都知道,同样100块钱,失去的痛苦是得到的快乐的2倍,这就是预期情绪,但科学家又进一步做了实验,测试这个事情果真发生了真实的情绪变化是怎么样的,有趣的一幕出现了,失去的痛苦和得到的快乐,从数值上看是相同的!这可以用归因效应解释,即当我们真的失去了100块钱,我们会合理化的归因以降低痛苦,所以真实的痛苦并不比得到的快乐更大。&br&&br&但如果我们对此不了解,在做决定时,因为预期的损失痛苦会大于获利快乐,所以在面对收益时,我们的决定会趋于保守,影响我们理性决策。那么如何打破预期情绪的误导?关键是建立正确的反馈。临时抱佛脚肯定来不及,功夫肯定在平时,较长用的做法是记录决策时的情绪感受,在做完决策后,在记录心理感受,然后做一个比较,通常三五次就能形成一个正确的反馈和感知,打破误区。&br&&br&4、提高自我意识。此时此刻的理性决策,必然伴随较高的自我意识。任一时刻的精神状态都是由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组成,两者的比例决定了自我意识程度,自我意识较高(意识占比高)时,我们就能保持警醒,理性行事,而自我意识较低(潜意识占比高)时,我们就容易被本能左右冲动行事。&br&&br&如何保持较高的自我意识?两个方法,一是通过反思、内省,二是牢记目标和愿望。这其实是根本解决之道,具体参见之前的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202176& class=&internal&&年轻人独自一人居住,如何有效地保持自律? - 高太爷的回答&/a&&br&&br&5、抓住关键时刻。面对买房、择偶等重要事情,我们自然会意识到这是关键时刻,从而慎重决策,但生活中一些小事,虽不起眼却可能是导致重大变化的导火线,如何抓住这些“平常的”关键时刻?&br&&br&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经意间就做了无数个决定,所以保持高度警醒是一个辨别的方法,但难度极大且极不现实,通常而言,我们是通过事后的反馈才知道,某个决定带来了重大的影响。&br&&br&以失控为例,比如中午没睡觉有点犯困,所以打开电脑玩会游戏提提神,这个决定导致我在电脑面前坐了一天;以网络诈骗为例,QQ好友求助,可能随手就转过去几百几千乃至几万块钱,事后才知道上当受骗,等等诸如此类的,在做决定时我们很难意识到,唯有通过事后的总结反思才能把握,才可能辨认出更多的“关键时刻”,当再面临类似的决定时,之前的经历就能提供决策参考,虽不确保每次都能把握关键时刻,但至少不再懵懂无知,都点燃导火索了却不自知!&br&&br&至于所如何不断提高事后的总结、反思能力,以前的回答讲过很多,具体参见上面的回答,这里不再赘述。&br&&br&&b&问题二、如何善用经验决策?&/b&&br&经验决策是进化论的优势和精华,当我们对某人或某事做判断的时候(比如评价一部电影),并没有权衡所有可用的相关信息,通常只是用到了所有信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条或几条,它是有效的也是必须的,因为现代生活越来越复杂、高效,必须在准确与效率之间做出权衡,捷径应受到尊重,生活必须借助自动化思维将时间、精力释放出来,因此要部分容忍这种不完美。经验决策本质上是启发式的,可分为三类,即可用性启发,代表性启发,锚定法。&br&&br&&p&&b&可用性启发法:&/b&这与记忆信息的可用性有关,我们的判断基于记忆中易于使用的信息,启发法很有意义,因为绝大多数时候,容易记忆的可用信息会导致正确的判断,只有两种情况下会出现麻烦:&/p&&p&1、信息源本身具有偏向性,导致记忆过程产生了一种带有偏向性的信息样本。比如媒体偏爱小概率、劲爆事件,所以我们会夸大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概率,最为经典的就是媒体喜欢大肆报道飞机事故,让很多人误以为飞机出行不安全,其实正好相反。此外,个人的预设观点也会影响信息源的客观性,以房子为例,有房子的人喜欢浏览房价还会上涨的信息,没房子的人喜欢浏览房价看跌的信息,这种偏见导致我们的记忆出现偏差,从而容易做出错误判断。&/p&&br&&p&个人、媒体等固有偏见会扭曲信息源的客观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缺陷的资料库和记忆库,如何打破这种偏见?我们需要建科学的评估信息源的机制,这是独立思考的前提,这里不再展开,推荐一本经典小书《学会提问》,书中就理性思维和独立判断有深入浅出的介绍。&/p&&br&&p&2、储存的记忆不准确,甚至是南辕北辙。为什么很多人控制不了暴饮暴食?就是因为没能建立正确的反馈,我们误将痛苦当成快乐,这需要我们建立正确的事后反馈,如果我们留意观察,我们知道心情郁闷时,暴饮暴食只会让自己更难受、更自责,而适度的锻炼,亲切的交谈却能让大脑分泌血清素、催产素,而这些能让我们真正的感觉良好,所以如果我们能在事后及时记录,及时反馈,我们就能打破误区,逐步梳理并建立精确的记忆库。&/p&&br&&p&&b&代表性启发&/b&:如果我描述一个人“拿老板的工资睡老板娘”,不用思考都知道我说的是宋喆,因为宋喆符合我描述的特征。代表性启发的核心思想是:人们利用过去的信息来对当前类似的情形进行判断,这是归纳推理的本质。&/p&&br&&p&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我们对匹配的特征和范畴没有偏见的观念,沿着现相似性的判断是合理的,然而当代表性使得我们忽视其他类型的相关信息时,就可能让我们误入歧途。比如要去郊游,出门时天气晴朗,但比较保险的办法还是查查天气预报;股市走势判断,如果简单的匹配记忆中的历史走势图,可能会万劫不复。&/p&&br&&p&&b&锚定法&/b&:当我们对某件事估值时,我们倾向于围绕一个值上下调整换而言之,我们的判断过分稳固地锚定在最初的给定的数字上。较为常见的就是赔偿案件,有经验的律师会给出一个较高的赔偿数字,法官在做裁定时,会下意识地围绕这个赔偿额波动,从而为代理人争取更多的赔偿。此外,有经验的销售员也善用此法,她先会领我们看较贵的区域,将价格锚定在高位上,如果我们不满意,再去看便宜的,这时我们自然而然会觉得价格挺合适,哪怕这个价格其实并不便宜。&/p&&br&&p&之所以没介绍针对代表性启发和锚定法的具体提升方法,这是因为不必要,只要我们能对决策有一个反思,了解我们决策的原理和过程,我们自然而然就会调整决策,进而提高决策效率,简单说,知道了就能提高!&/p&&br&至此,我们详细介绍了经验决策和理性决策,其实还有一种更为隐晦的决策:&br&&blockquote&杜克大学2006年研究报告表明,每天有40%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由决定促成的,而是出于习惯。&br&&/blockquote&日常生活中,我们根据习惯无意识间就已经作出决定的,而这只能通过事后的反思才可以发觉,比如“学习时习惯性的拿出手机刷朋友圈”等,所以要提高决策水平,必须善用习惯的力量,而这可以通过“打破旧有的坏习惯,培育新的好习惯”实现,这一问题已在公众号发布。&br&&br&————————&br&个人公众号「高太爷」,致力于心理、学习。
5000字大章,干货颇多,可收藏(逼近30K了,要不要这么大悬殊!),一定不要忘了点赞啊啊啊! 大脑的决策大致划分为两类:依靠经验为主的经验决策,依靠理性判断的理性决策。日常生活中,除非较为重要的事件,我们通常采用经验决策,虽可能会出错,但我们需…
使用&b&思维导图&/b&方法&b&管理文献&/b&和&b&撰写论文&/b&?&br&亲,必用&b&docear&/b&!!&br&&br&这是专为科研人员设计的思维导图软件,具体见官网:&a href=&///?target=http%3A//www.docear.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ocear&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软件熟练需要较长时间,但是上手之后功力必然大涨。(使用total commander也是如此)。&br&如果对思维导图情有独钟,希望不要放弃尝试,因为你会发现一个new world。&br&只怕很多人没有用上手就放弃了(所有艰难的事情都是如此,你说是吧。而且把一个软件用精细了,胜过各种尝试新鲜软件)。&br&&br&国内写的不错的一个教程:(国内的资料太少了)&a href=&///?target=http%3A//.cn/s/blog_6daf1c5b0100z8nn.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科研文献资料的高效管理(原创)&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优酷上有youtube转过来的视频,可以先欣赏一下:&br&&a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MzgyMzM5MDgw.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ocear - The Academic Literature Suite (Teaser I)&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NjM3MjY3ODQ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ocear Teaser Video (; ~6 30 mins) (HD)&i class=&icon-external&&&/i&&/a&&br&能够上youtube的,就直接看更详细的视频吧:&a href=&///?target=https%3A///user/DocearTub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user/Docear&/span&&span class=&invisible&&Tub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img src=&/50d41b59a4bcd82ec2e0411c_b.jpg& data-rawwidth=&987& data-rawheight=&7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7& data-original=&/50d41b59a4bcd82ec2e0411c_r.jpg&&&br&日补充说明:&br&
我认为思维导图与撰写论文的联合使用,注意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br&(1)&b&用思维导图管理pdf文献及其标记&/b&:对pdf文件进行高亮、备注等标记,然后docear会自动导入pdf中的所有的标记,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与此同时,使用docear管理pdf文献中的内容,例如新建思维导图或者节点,然后进行知识的总结等。&br&(2)&b&用思维导图构思和撰写论文&/b&:第一步,将abstract, introduc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discussion等作为一级节点,然后在二级节点下写我们要放到论文中的正文内容,将第三级节点,放上我们要参考的内容,例如文献中的相关的表征方法参考、结果讨论思考、预期的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等“supporting information”信息(我自己写论文是这么规划的)。而结合以上的第一个方面,如果管理pdf文献过程中,发现哪句话可以借鉴到所撰写的论文中,直接将当前节点复制到你论文思维导图中即可,生成word文件夹的时候会自动添加相应参考文献。&br&&br&
文献管理的思路很多,传统的或者说最容易掌握的方法就是endnote/mendeley这种方法,而通过直接一个软件直接管理所有pdf的备注、高亮信息的方法就有些小众。不过我现在感觉,直接使用软件管理pdf的标记信息的方法,特别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br&
例如,我在ipad上或者android手机上,无法使用mendeley(ios下的客户端和papership不好用)很好的管理文献,但是我们却可以轻松的直接标记一个pdf文件,如此一来,只有将pdf文件放在dropbox之类的云盘中,然后docea监控,就是最无缝衔接的文献管理方法了。&br&
当然对我而已,已经长期在mendeley下扎根了,而且软件切换的成本较高,所以我目前就不会转变到docear模式管理参考文献,但是我现在确实是用docear撰写论文。也就是只用以上说的两个方面的第二个功能。&br&
不过话说回来,每个软件都是每个软件的局限性,不要被工具所奴役,工具并不重要,它只是一面镜子,用法展示的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br&希望对大家有用。
使用思维导图方法管理文献和撰写论文? 亲,必用docear!! 这是专为科研人员设计的思维导图软件,具体见官网:。 软件熟练需要较长时间,但是上手之后功力必然大涨。(使用total commander也是如此)。 如果对思维导图情有独钟,希望不要放弃尝试,…
之前授权「网易新闻客户端」转载,结果被擅自加上标题《低学历者都是loser》,并在三小时内引发了近7000跟帖,虽后来该小编已经改掉标题,但仍然感觉受到了深深的伤害。毕竟我写文的初衷是希望鼓励还没有参加高考的孩子,更没有任何贬低非名校学子的意思。&br&&br&任何营销号转载,请支付稿酬300元。&br&&br&以下是原文。&br&&br&你以为高考成绩只是一个成绩,只是一个可以让家长吹牛逼的光环。&br&&br&你深信重点大学的孩子,普遍穿着打扮土里土气,要么就是情商低下,生活不能自理。只会埋头学习,生活缺少乐趣。&br&&br&但一纸学历,说明的是在之前的至少三年时间里,你知识的积累,你坚持主动学习的能力,你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能力,你耐得住寂寞沉淀下来的能力,你抗拒诱惑的能力,你吃苦的能力,你长久自律的能力。&br&&br&更重要的是,这些能力,会融入你的生命,不是在将来三分钟热度的努力奋斗就可以得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懒散就会消失殆尽的。&br&&br&这些你在高考前的漫长苦逼时光里,所修炼出的能力和素质,对于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重要。&br&&br&有些人嘲笑重点大学的学霸,说她们甚至念不出YSL的中文名字,甚至化不出一条精致的眼线。但是,化妆品的名字几秒钟就可以记住,一条精致的眼线只需要练手三天。&br&&br&但是,嘲笑她们的那些人,你知道听名字有点一言难尽的夹逼定理是怎么回事儿么?你能做到沉下心三天泡在图书馆里,不是蹭网刷手机而是沉下心来看书或者自习吗?&br&&br&在重点大学里,所有人统一报名,大一下考四级,大二上考六级,经评论区补充,有的学校是要求大一下过六级。基本无需准备,吃着高中的老底,裸着考就过了。以至于这些单纯的孩子很多都不知道,其实更多的大学生,过个四级都很吃力,大学毕业也过不了六级。&br&&br&总有人迷信,再好的大学里也有傻逼的人,再差的大学里也有牛逼的人。&br&&br&可是在好大学里,傻逼的人是少数,就像在不怎么样的大学里,牛逼的人也是少数一样。更何况有一句话,叫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别人前些年能考上好大学的资本,都不是白积累的。&br&&br&为什么企业会用学历设门槛?因为别的都是可以在简历上编造的或是在面试官面前装出来的。比如实践经历,比如为人处事,比如性格闪光点。&br&&br&但是你所在的学校,就是你长久积累的能力素质的最直接的体现。比如主动学习,比如耐住寂寞,比如抵抗诱惑,比如持之以恒,比如勤奋踏实,比如自我约束,比如对于上级布置任务的执行力。&br&&br&这些能力和素质,不用在简历上特别标注,你所在的学校档次就能为你说明。&br&&br&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宁愿要好大学的学渣,也不愿意要一般大学的学霸。不公平吗?没什么不公平。&br&&br&利益相关,湖北省当年文科排名800,40万高考生。&br&&br&每年毕业季都被媒体渲染成是大学生最难就业年,但是要知道,难就业的情况,影响的只是排在后面的人。在前面的人,他们面对的是选择的问题,没有就业是因为要求太高,主动失业。&br&&br&在知乎提起985211就会有人嘲讽莫名优越感的环境里,还是要顶着锅盖说一句,现实是残酷的,你很傻很天真梦想的大企业,动辄BAT,动辄金融投行四大。光鲜的工作,&a href=&tel:5211&/a&里尚且要百里挑一。普通一本的简历只会石沉大海,更不用说二本三本了。&br&&br&更何况,重点大学里的高富帅白富美,富二代官二代,远比普通大学多得多。你会见识到很多比你有钱比你好看还比你努力的人,见识过这些闪闪发光的人,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如你,会更懂得努力的重要性。&br&&br&但是如果不是这样的环境,你的大学,可能都是在怎么玩儿,怎么做廉价的体力劳动兼职,怎么攒钱吃土买买买。你可能也会觉得过得不错,因为大环境如此,你身边的人都是这样,所谓温水煮青蛙。&br&&br&然而除此之外,一无所获。交了比好大学多得多的学费,买到一个然并卵的文凭,曾经沾沾自喜,出去之后发现自己是井底之蛙。&br&&br&你可能和我一样,在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认为大学出身没有任何卵用。&br&&br&可是到后来你会发现,一个好的学历背景,让你从还未将踏出校门之时,就比别人的人生多了无数种可以发光发热,可以见识更大的世界的机会。&br&&br&而在不那么好的大学,很多人可能连一个仰望的机会都没有。因为没有榜样,没有比较,没有激励。&br&&br&他们对于什么是优秀的年轻人,什么是社会精英,什么是职场如战场,什么是诗与远方,什么是财务自由……他们也许很难有机会真正接触这些,只能靠不切实际的小说和电视剧来认知。&br&&br&这就是客观上的差距。&br&&br&都是从苦逼兮兮的高中过来,如果有幸戳中你的g点,那我在无聊时分的叨逼叨就是有意义。被评论里的一些高中的弟弟妹妹感动到。&br&&br&人生中有两场最重要的竞赛,一场发生在你还是只小蝌蚪的时候,一场发生在高考。前者让你有幸来到这个世界,后者给你机会去看到更大的世界。&br&&br&分享一段来自评论区的前辈的话,与大家共勉。&br&&br&&im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334& src=&/v2-5c93aaa7f312cb994f13c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v2-5c93aaa7f312cb994f13c_r.png&&&br&高考成绩很重要,非常非常非常重要。&br&&br&骚年务必加油。
之前授权「网易新闻客户端」转载,结果被擅自加上标题《低学历者都是loser》,并在三小时内引发了近7000跟帖,虽后来该小编已经改掉标题,但仍然感觉受到了深深的伤害。毕竟我写文的初衷是希望鼓励还没有参加高考的孩子,更没有任何贬低非名校学子的意思。 …
&img src=&/v2-84df1be811e93d50ecc20_b.png& data-rawwidth=&1236&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36& data-original=&/v2-84df1be811e93d50ecc20_r.png&&&p&&b&1.&/b&&br&&/p&&p&还有19天就要进入2017年了,又到了回顾本年计划的时候了。你是否还像过去那样,在年初立下的目标到年底一看,有些完成了,有些涉及习惯的就半途而废了?&/p&&p&比如曾经下定决心要早睡早起或者每天跑步运动,再或者背单词学英语、每周至少看一本书,到现在还是一无所成?&/p&&p&道理我们都懂,我们知道这些习惯养成后,它们会帮助我们去实现梦想。但养成新习惯的过程并不像打游戏和买包包那样爽,它们是反人性的。一开始热情万丈,但很快就会被更有意思的事情占用时间而放弃,很难坚持下来。&/p&&p&坚持也没有成就感,很多习惯没有那么快就能得到正向的反馈,所以坚持的过程看不到意义和价值,在心理上就不接受了,自己会被自己打败。&/p&&p&一个人归根结底还是被习惯塑造的,他有什么样的习惯,他就是什么样的人。连性格也都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和思维习惯,性格能决定命运。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得坦然接受现实,经历多次失败,再发起多次挑战。&/p&&p&但挑战,我们可以更聪明一些,Don't try harder,try smarter。&/p&&br&&p&&b&2.&/b&&/p&&p&养成习惯虽然需要意志力作为基础,但换个好方法还是能提高成功率的,琢磨透了人性,让习惯养成更顺着人性一些,而不是用蛮劲攻克是个好思路。&/p&&p&在时间管理领域,有个高效的做法是,如果3分钟内能完成的小事随手就给它做掉。要打一个电话,你知道一两分钟就能说清楚,那就赶紧打回去,而不是拖着或记到to-do-list里,它会一直占据你的脑内存,压在心头,让你焦虑。&/p&&p&做掉小事情比较容易,能让我们有行动力。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也写过,找出那些工作和生活中能一两分钟内解决的事情,比如洗一个碗、套个垃圾袋、下班后收拾下桌面等等,把它们都记下来,以后但凡想到这些事,你的反应就是这事一分钟就能搞定,那么就随手把它做了吧,慢慢这些行动在思维习惯形成后,拖延就减少了,执行力大大提升。&/p&&p&跟“一分钟思维”类似的道理,降低养成习惯的门槛,别总是给自己那么大的困难,减少挫败感,增加成就感,习惯就容易养成。&/p&&p&美国有一位叫斯蒂芬·盖斯的人,曾经是个“懒虫”,在培育习惯中遭受了各种失败,于是他开始研究各种习惯养成策略。从2012年末开始,盖斯给自己订了个“小目标”,每天只做1个俯卧撑,一天看一页书,一天写50个字。两年后,他获得了梦想中的体格,写的文章是过去的4倍,读的书是过去的10倍。他的这种微习惯的策略比他用过的一切习惯策略都有效,于是他把这些方法写了本叫《微习惯》的书。&/p&&br&&p&&b&3.&/b&&/p&&p&我们过去对养成习惯有一种误解,直接把梦想中想实现的目标当做习惯养成中要实现的目标。这本身就增加了难度,我们本身要从一个过去并不这么做的人转变成养成做的习惯,还要一下子做到理想中的量,这无异于一只蚂蚁要与大象战斗。要跑步减肥,一下子就想减掉20斤,每天跑一个小时,这种想想就很难,要消耗大量的毅力,这得受多大的刺激心里边才能有持之以恒的自驱力呀。&/p&&p&正确的做法是先从不这么做,到这么做,习惯养成后再加量。&/p&&p&做比不做好,做事情最难的就是开头,而迟迟不肯开始其实往往是心理原因导致。又不是缺乏场地,又不是要花掉多少钱,跑个步哪里都能开始。而一旦开始了,人有了状态,则可能一发而不可收拾,觉得没那么难,心里就想干脆挑战下自己吧,要超额完成任务,于是就多做一些,超过了自己订的“小目标”的量。&/p&&p&而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大脑里建立起来了新的神经元联结,大脑不抵触这样的想和做了,做一个俯卧撑的习惯就先养成了,那后面提高量的计划就好实施了。&/p&&p&不要小看这每天一个俯卧撑,斯蒂芬·盖斯最后练出了肌肉,要知道他最初是个懒虫,也不写作、不怎么读书,而现在,他把这套策略做了一个博客来运营 ,给读者们提供成长策略方面的建议,还出书,在美国、加拿大和韩国等国家中成为self-help类畅销榜冠军。&/p&&br&&p&&b&4.&/b&&/p&&p&人常常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又低估事件的难度。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但最终还是有道路可寻的。&/p&&p&在多次尝试养成习惯失败之后,我劝你还是不要觉得这件事太简单了,甚至想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做。要亲自去试一试,有效的方法往往也是比较简单和易被轻视的。&/p&&p&在微习惯的养成中,还有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可以设定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把它仪式化。记日记可以在晚上七八点钟收拾完了或者早上饭桌旁,做俯卧撑就安排在早上吃饭前,还能让自己精神一下,长期伴随着这些习惯,你就不用随时想我是不是该现在做运动、什么时候抽时间背单词最合适等等这些需要决策的问题。把思维简化和机械化,到了时间就想该做微习惯了,这样就把习惯融入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中了。&/p&&p&如果在仪式化的进程中再加点奖励就更好了,把我们自己像巴普洛夫训练狗的刺激反应一样,比如,做完运动,就可以喝一罐美味的旺仔牛奶,奖赏自己。这样想到做运动并不会头大,而是会想到结束后有个好的奖赏。&/p&&p&其实,养成习惯并不是单纯靠意志力的蛮劲,那样的成功率太低了。正如微习惯展示的这样,习惯养成也是有一些方法和技巧。当你养成了一个习惯,对习惯养成这件事有心得了之后,再进行其他的习惯就不难了。清华大学有位老师叫周士渊,他养成了168种习惯,如果对习惯这件事本身着迷,可以看看他的习惯列表。&/p&&br&&p&&b&5.&/b&&/p&&p&Facebook CEO扎克伯格每年都设立一个年度计划,其中有一些也是培养习惯:&/p&&ul&&li&&p&2009年是每天上班都要打领带;&/p&&/li&&li&&p&2010年的年度计划是学习中文;&/p&&/li&&li&&p&2011年是除非是自己亲手杀掉的动物,否则不吃肉;&/p&&/li&&li&&p&2012年是每天重拾编程;&/p&&/li&&li&&p&2013年是每天都跟一个Facebook之外的人会面并认识他;&/p&&/li&&li&&p&2014年是每天至少写一封感谢信;&/p&&/li&&li&&p&2015年是每隔一周阅读一本新书;&/p&&/li&&li&&p&2016年则脱离了个人,是制造一个简单的可以处理家务,并在工作上帮助他的人工智能。大概就像‘钢铁侠’的贾维斯那样。&/p&&/li&&/ul&&p&像扎克伯格这样,把习惯和实现的目标结合起来,每年订一个年度计划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如果你用微习惯的思维,也不要一下订太多的目标。尽管微习惯策略建议不超过3个,但我认为还是开始的时候,不要贪多,1-2个为宜。&/p&&p&扎克伯格的年度计划并不是本着“我先积累着将来可能用得上”的思路制定的,而是与他自己的需求紧密相关。打领带是为了显示他和Facebook认真面对全球经济衰退,学中文是因为他的太太是华裔,而且他希望Facebook能进入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吃素、感谢和读书则分别锻炼他的勇气(他确实也自己宰杀了一些动物)、合作精神和对内容产业的理解,这些学习都是他要实现Facebook联通全世界的大梦想所必需的。&/p&&p&而我们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一生的梦想去规划,让养成习惯成为实现梦想的一部分。&/p&&p&即使还没想清楚这一辈子的方向在哪里,积累也是有益的。有些事做什么都会用得上。&/p&&p&我现在就开始根据微习惯的策略订下目标,每天3个俯卧撑。冬天以来就很久没运动了,为此我还下载了Keep,发现也有俯卧撑的辅导内容。手机上设定个每日提醒,作为日程的一项。希望经过半年的时间,身体有明显的改善,到时候给你们最有力的说服证据。&/p&&p&趁着2017年快到了的时机,用微习惯策略也想一想你的小目标吧。&/p&&br&&br&&br&&p&*********************************&/p&&br&&p&&b&这个专栏由周昶帆撰写和编辑,研究阅读与自我成长的方法论,在微信上也有公众号:北极光阅读(微信搜索 kanbeijiguang,也可扫描下图二维码)。记得关注这个&a href=&/gaoxiaodushu& class=&internal&&专栏&/a&以及&a href=&/people/changfan& class=&internal&&作者周昶帆的知乎&/a&,第一时间接收阅读与成长话题的更新。&/b&&/p&&br&&img src=&/v2-a05ce7e11e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1. 还有19天就要进入2017年了,又到了回顾本年计划的时候了。你是否还像过去那样,在年初立下的目标到年底一看,有些完成了,有些涉及习惯的就半途而废了?比如曾经下定决心要早睡早起或者每天跑步运动,再或者背单词学英语、每周至少看一本书,到现在还是…
是的,是时候拿岀另一张图了。&br&参考王军的图片。&br&&br&据香港《文汇报》1月18日报道,来自爱尔兰的尼克日前搭飞机进入9000米高空时,竟看到窗外云海中有一个神秘“人影”,当时,他从奥地利搭飞机,期间飞机进入9000多米高空时,他拿起相机向窗外拍摄云海,没想到却发现云海中有着一个神秘人形身影,就好像机器人走在云层上一般。那个神秘人影很像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笔下动画《天空之城》的机器人卫兵。据相关专家说照片不是伪造。&img src=&/v2-afd5c39bdfb_b.jpg& data-rawwidth=&462&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2& data-original=&/v2-afd5c39bdfb_r.jpg&&&img src=&/v2-5c3d84e5f807fbbab64ed46_b.jpg& data-rawwidth=&491& data-rawheight=&3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1& data-original=&/v2-5c3d84e5f807fbbab64ed46_r.jpg&&
是的,是时候拿岀另一张图了。 参考王军的图片。 据香港《文汇报》1月18日报道,来自爱尔兰的尼克日前搭飞机进入9000米高空时,竟看到窗外云海中有一个神秘“人影”,当时,他从奥地利搭飞机,期间飞机进入9000多米高空时,他拿起相机向窗外拍摄云海,没想…
深度预警&br&深度预警&br&深度预警&br&&br&一些常用的被大家扒的差不多了&br&作为一个遨游在世界app的重度用户&br&还是要出来给大家吃!安!利!&br&&br&学习类我就不说了,不走寻常路的我准备换个套路(憋说话,老司机准备带大家飞了!)&br&&br&Panda lite &br&——我希望大学生的你具有开阔的视野&br&?panda lite在这里你可以获取主流外媒的优质信息&br&?对互联网感兴趣的你也可以从上面获得众多国外互联网资讯&br&?无需翻墙,非常棒!而且还少有人知!(AppStore还没有人评论我会说?)&br&&im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334& src=&/v2-eaab6a1cd1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v2-eaab6a1cd1_r.png&&&br&periscope&br&——我猜大学生的你希望能最直观看到世界各地的人&br&?全球直播平台,相信我用过你会爱上的。(periscope上聚集了很多有趣的人)&br&?如果你想出国留学,通过periscope的地图地图找到你想去的国家,通过直播去感受那个国家的氛围吧&br&&im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334& src=&/v2-52bcf82e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v2-52bcf82e_r.png&&&br&Vue&br&——大学真的很美好,记得记录下你美好的时光。&br&?一款短视频拍摄软件,效果真的惊艳到我了&br&?别跟着我探讨什么小刚导演的方圆视角,你也可以&br&本人大作↓(没配音乐凑合看,咨询养鸟知识不回)&br&&p&&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i=n3KpfLJrDG/47Pj8J&t=1 (二维码自动识别)&/p&&br&reddit&br&——看腻了大量同质化的段子内容,我猜你需要点新鲜的&br&?美国版的贴吧,无需翻墙&br&?充满大量俚语,静悄悄的学习英语,别告诉别人&br&&im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334& src=&/v2-62af5e1bfc03b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v2-62af5e1bfc03b_r.png&&&br&&br&好不容易碰到不如关注下呀???? ??? ????&&br&&br&&br&其他部分回答&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你的手机上有什么很有意思的 App?&/a&&br&&a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164288& class=&internal&&有哪些软件堪称「神器」,却不为大众所知? - 杨大笨子的回答 - 知乎&/a&&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2016 年你所在的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a&(新)&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有利于学习的 App? - 杨大笨子的回答 - 知乎&/a&&br&&br&关注还有好多好看的,不骗你
深度预警 深度预警 深度预警 一些常用的被大家扒的差不多了 作为一个遨游在世界app的重度用户 还是要出来给大家吃!安!利! 学习类我就不说了,不走寻常路的我准备换个套路(憋说话,老司机准备带大家飞了!) Panda lite ——我希望大学生的你具有开阔的…
&img src=&/v2-072b4c95b4b7ed9d65b7c_b.png& data-rawwidth=&817& data-rawheight=&4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7& data-original=&/v2-072b4c95b4b7ed9d65b7c_r.png&&&p&搜索引擎是研究生、本科生进行学术研究查找资料时不可或缺的工具,让我们看看国际上支持学术搜索的主要搜索引擎都有哪些。&/p&&br&&p&1、&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这个不多讲了。&/p&&br&&p&2、&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深度搜”目前已收录4万种权威中英文学术期刊杂志,8千多万中英文学术论文、文献,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疗卫生及知识产权领域。&/p&&p&新一代全信息搜索技术:对搜索内容在不同层次,以不同组合进行匹配,最相关的结果总是排列在最前面。&/p&&p&完整高质量内容:收集全世界绝大多数中英文权威学术期刊4万种,共8千多万篇学术论文和文献。&/p&&p&英文出版商:Reed Elsevier, Springer, Wiley InterScience, Taylor and Francis, SAG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IT Press, PebMed 等。&/p&&p&中文内容:万方数据,同方知网,维普资讯等。全世界中英文专利:美国专利,欧洲专利,中国专利,世界专利。&/p&&p&中英文百科知识:百度百科,互动百科,维基百科,Wikipedia等。&/p&&br&&p&3、&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Scirus是目前互联网上最全面、综合性最强的科技文献搜索引擎之一,由Elsevier科学出 版社开发,用于搜索期刊和专利,效果很不错!Scirus覆盖的学科范围包括:农业与生物学,天文学,生物科学,化学与化工,计算机科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经济、金融与管理科学,工程、能源与技术,环境科学,语言学,法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数学,医学 ,神经系统科学,药理学,物理学,心理学,社会与行为科学,社会学等。&/p&&br&&p&4、&a href=&/?target=http%3A//www.b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ba&/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se-search.net/&/p&&p&base是德国比勒费尔德(Bielefeld)大学图书馆开发的一个多学科的学术搜索引擎,提供对全球异构学术资源的集成检索服务。&/p&&p&它整合了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图书馆的图书馆目录和大约160 个开放资源(超过200 万个文档)的数据。&/p&&br&&p&5、&a href=&/?target=http%3A//www.vascoda.d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vascoda.d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Vascoda是一个交叉学科门户网站的原型,它注重特定主题的聚合,集成了图书馆的收藏、文献数据库和附加的学术内容。&/p&&br&&p&6、&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与google比较了一下发现,能搜索到一些google搜索不到的好东东 。它界面简洁,功能强大,速度快,YAHOO、网易都采用了它的搜索技术。各位可以一试。&/p&&br&&p&7、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Google在同一水平的搜索引擎。是&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推出的,Web result部分是基于Google的,所以保证和Google在同一水平,另外增加了Amazon的在书本内搜索的功能和个性化功能;主要是可以记录你的搜索历史。&/p&&p&现在还是Beta,不过试用后感觉很好,向大家推荐一试 ,不过缺憾是现在书本内搜索没有中文内容。&/p&&br&&p&8、cmu的作品,对搜索的内容进行分类,这样可以有效地做出选择,比较有特色。可实现分类 检索,检索速度也很好,如EBSCO 密码几分钟就可找一大堆 .&/p&&p&&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User ID: mountain&/p&&p&Password: ridge&/p&&p&这个密码可以试试。&/p&&br&&p&9、&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一个检索免费paper的好工具。 进入网页以后,可以看到他有三个功能,driectory web article ,其中article对我们很有帮助,你可以尝试输入你要找的文章,会有很多发现的!&/p&&br&&p&10、&a href=&/?target=http%3A///index.php&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index.php&/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感觉不是很好用,内容也不是太多,主要靠用户添加网址,提供信息的搜索引擎,搜索功能也比较差,输入常见的关键词,往往找不到相匹配的内容。&/p&&br&&p&11、&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在此搜索引擎里可以搜索到超过千万种化学品信息或相应的供应商,与Chemblink有点相似,但提供的化学品理化信息没有Chemblink详细,与其不同的是该搜索引擎可提供化学品结构式搜索(主页上有在线绘制化学结构式的搜索框)。&/p&&br&&p&12、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OJOSE (Online Journal Search Engine,在线期刊搜索引擎)是一个强大的免费科学搜索引擎,通过OJOSE,你能查找、下载或购买到近60个数据库的资源,但是感觉操作比较复杂。&/p&&br&&p&13、&a href=&/?target=http%3A//citeseer.ist.psu.edu/&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iteseer.ist.psu.edu/&/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一个关于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搜索引擎。&/p&&br&&p&14、&a href=&/?target=http%3A//cnpli&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npli&/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为了给读者用户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查阅国外各类期刊文献的综合网络平台,中图公司组织开发了cnplinker(cnpiec link service)在线数据库检索系统,并正式开通运行。&/p&&p&cn plinker即“中图链接服务”,目前主要提供约3600种国外期刊的目次和文摘的查询检索、电子全文链接及期刊国内馆藏查询功能。并时时与国外出版社保持数据内容的一致性和最新性.&/p&&p&点评:只提供了外文检索的功能,但是无法得到全文,个人认为不是很理想。&/p&&br&&p&15、&a href=&/?target=http%3A//infomine.ucr.edu/&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infomine.ucr.edu/&/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NFOMIN是由加州大学、维克森林大学、加州国立大学、底特律大学等大学图书管理员建立 的学术搜索引擎。&/p&&p&它主要为大学职员、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在线学术资源。&/p&
搜索引擎是研究生、本科生进行学术研究查找资料时不可或缺的工具,让我们看看国际上支持学术搜索的主要搜索引擎都有哪些。 1、这个不多讲了。 2、“深度搜”目前已收录4万种权威中英文学术期刊杂志,8千多万中英文…
转一个来自西西河的大糖帝国,很精彩的帖子,我觉得比之前所有答案都好。&br&原帖地址:&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381696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原创】大糖帝国&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lockquote&&p&&b&【原创】大糖帝国&/b& [ &a href=&///?target=http%3A///user/%25E6%25B7%25AE%25E5%25A4%25B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淮夷&i class=&icon-external&&&/i&&/a& ] 于: 13:13:04 主题帖 &/p&&br&&p&设想你生活在一个棋盘上面。棋盘上唯一的资源是糖。你在棋盘上四处移动,试图吃到尽可能多的糖。&/p&&p&这个棋盘称作Sugarscape,我给它起的中文名字是“大糖帝国”。&/p&&p&这个著名游戏是1996年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的Epstein和Axtell设计的,这两位是用计算机程序模拟经济演化的先驱。最近我读过一本砖头厚的书《 The Origin of Wealth》,提及一些类似的模拟实验。&/p&&p&目的是这样:通过简单的计算机规则,能否模拟出复杂的社会现象,找出现象的成因?为此,他们设计了一个下面的棋盘,然后随机扔进去250个糖人,这些糖人象征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p&&img src=&/ae804deaf1b96c82297e90_b.jpg& data-rawwidth=&891& data-rawheight=&6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1& data-original=&/ae804deaf1b96c82297e90_r.jpg&&&br&&p&左侧是大糖帝国的地形图,由50X50个单元格组成。深色格子含糖高,浅色的含糖少,白色的不含糖。西南和东北有两座深色的糖山,是资源富裕区。棋盘上有大片的浅色地带(资源有限区)和白色无糖区(不妨想像为真实世界的沙漠)。&/p&&p&右侧图中,250个糖人(黑点)被随机播撒在各个角落。它们在棋盘上漫游,寻找糖吃。每个糖人都是单独的计算机程序(agent),它们有能力吸收信息,观察四周,做出行动。&/p&&p&Epstein和Axtell给这些糖人设置了一些简单的决策规则:&/p&&p&1)糖人的视力可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观测,目标是找到含糖最高的地块。单元格里的糖被吃掉后,过一段时间能重新长回来。&/p&&p&2)如果所食之糖跟不上新陈代谢的消耗,糖人将饿死,计算机将其清除出局。&/p&&p&3)糖人被随机分配不同的基因禀赋。这包含两个指标,一是视力的好坏(有人能看到6格之外,有人只能看眼前1格);二是新陈代谢的能力(有人代谢一次只消耗1单位的糖,有人则需消耗4单位的糖)。&/p&&p&现在,你按一下启动键,大糖帝国横空出世,糖人们各自为政,移动起来。一开始,局面有点乱,但是很快,研究者发现糖人社会呈现出一种有规律的分布。&/p&&p&下图你看得到,当程序运行期从T1演到T4,糖人们开始围绕两大糖山拢聚,逐渐形成两大部落。无糖区则人烟稀少。而且,糖人们彼此位置分隔颇有效率,任何新长出的糖都会被迅速收割。&/p&&img src=&/8ccb390c27c0aece4f13a_b.jpg& data-rawwidth=&642&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2& data-original=&/8ccb390c27c0aece4f13a_r.jpg&&&br&&p&尽管没有一个领袖对其他糖人发号施令,一个具备“自组织”特征的、有效率的社会,已经初具雏形了。&/p&&p&计算机模拟的优点,就是让这个虚拟社会不停的自我演化,瞧瞧到底会发生什么。在此过程里,你可随时抽取一些变量进行分析,譬如糖人的人均寿命、活动范围、最优路径选择,等等。当研究者把目光投向财富变量时(用每个糖人收获的糖量测算),他们发现了一个令人非常意外的现象:这个虚拟世界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换言之,人类社会的顽症之一出现了。&/p&&p&底下的图表显示,模拟程序从启动到结束,人均财富分布的演变趋势。&/p&&img src=&/e8aeca1ecc4_b.jpg& data-rawwidth=&617& data-rawheight=&7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7& data-original=&/e8aeca1ecc4_r.jpg&&&br&&p&横轴左侧是穷人,右侧是富人。你看得到,国家诞生之初(最顶端的图表),财富在国民间的分配很均匀,基本可算一个平等主义的社会。极富者和赤贫者皆很少,绝大多数人口的收入差别很有限,即使最富有的人也不过拥有30个单位的糖量。&/p&&p&随着时间推移,这个自组织社会的财富分布发生了严重的扭曲。最底下的图表,显示大糖帝国的晚期,最右侧出现极少数的超级富豪,人均糖量高达270个单位。超级富豪的左侧是数量有限的上流阶层,再左侧是不断萎缩的中产阶层,最左边则是人数极为庞大的底层低收入者。&/p&&p&这种分化趋势其实在人类真实历史中已经重现过无数次了。您不妨把上面的图表换成的中国,中国贫富分化在过去60年的演进路线与大糖帝国简直如出一辙。&/p&&p&事实上早在1895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就发现,一个国家的个人收入并不遵循正态分布,而遵循80/20的幂律分布。意思是,20%的人占有全社会80%的财富。&/p&&p&帕累托的发现被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数据得到了验证。所谓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这种“马太效应”在中国和西方都可算是一个普遍发生而又极难解决的问题。&/p&&p&此处我并不想专门谈论公平正义的话题,反而,我觉得更重要的一个源头问题是,贫富分化为何一定会发生? 能不能不发生?&/p&&p&很多人将贫富的鸿沟归结于资本主义、权贵腐败、或者自己命苦。左派说,富人剥削造成人民穷困。右派则说,你穷只因为自己又笨又懒。&/p&&p&有趣的是,大糖帝国也许能给人们一些新思路。在计算机程序中,你可随意调整各种初始参数,瞧瞧到底哪个参数导致了贫富分化。&/p&&p&例如一个可能的分化成因是每人的禀赋不同。计算机模型中,有的糖人视力6倍好于同类,能看到更大的棋盘,更易找到高糖点。类似地,有的人新陈代谢4倍低于同类,更易于积蓄余糖,抵御饥荒。是否此等优秀人种最终演变成了富人?&/p&&p&答案是No。盖因个人能力差异是计算机随机分配的。理论上,最终财富的分布也应该近似于均匀的随机状态,亦即,富人、中产和穷人的各自人群数差不多。显然模拟结果并非如此。&/p&&p&另一个可能的成因也许是天生的资源差异。例如模型里,有的人降生于糖山,毫不费力就可大吃特吃,瞬间致富。有的人生在贫瘠之地,历尽辛酸找到含糖区算是命大,有的糖人甚或中途就被饿死。这听来也挺像真实的人类世界:老百姓劳作终生,不过是一场穷忙,不如我爸是李刚来得管用。&/p&&p&好在,计算机模拟结果并不支持“出身决定一切”的模式。要知道,一个糖人占有资源的优劣也是计算机自动给予的,诞于糖山或诞于荒漠,完全遵循随机原则。假如资源差异造成经济分化,最终贫富人数也应均匀分布才对。&/p&&p&看起来,任何模型变量都无法单独解释贫富鸿沟为何越来越深。“天生聪明”不是决定性的,“我爸李刚”也不是决定性的。&/p&&p&其实答案关键在于,大糖帝国本身即是一个复杂性系统,于是人们很难追踪一个事件链(人们由贫转富)的全部前因后果。&/p&&p&您不妨设想有两个糖人,A和B。程序开始时,两人的视力、新陈代谢、出生地的含糖资源,各方面条件都一样。或者说,两个标准的中产人士。&/p&&p&A向四处张望,见其他糖人已在东、西、南三个方向活动,而北方尚余空地。于是它偶然的向北移动。凑巧,走到了东北角的糖山。又凑巧,发现一个没人占领的格子。于是它占住那个区域,开始晋身巨富阶层。&/p&&p&B同样四处张望。出于偶然,它向南移动了一步,结果渐渐走进一名贫糖区。当它意识到这个方向错误,其它糖人早已围满了通往北方糖山的路径。它再无机会,只得四处漫游,积蓄耗光,变成赤贫。&/p&&p&于是两个天生条件差不多的人,最终社会地位出现天壤之别,这种情况也被经济学家称作”horizontal inequality”。这反映出,一些细小的和偶然的差异,足以在系统里造成巨大的后果,这正是复杂性系统的特征之一。&/p&&p&复杂性系统的另一个特征是所谓的“涌现”(emergence)。2009年英国物理学家Neil Johnson写的《Simply Complexity》一书,我读到很多类似现象,譬如鸟群复杂的飞行队列、蚁群的精密筑巢、股市的波动周期,这些活动表面上皆有隐藏的秩序,实际上往往只是个体活动的涌现而成,不需要任何复杂设计和高等智力引导。&/p&&p&仍以糖人世界来说。糖人并没长着脑子,被规则管的死死的。它们不能彼此商量下一步的共同策略,人群里也没有一个司令官。但是,这些个体简单行为聚合起来,最终产生了一种“自组织”的贫富分化。你可以无数次的重启糖人程序,但是每一次都看到贫富分化的重现。&/p&&p&在此意义上,人类贫富的两级分化很可能是无法避免的,而且也许只会日益严重。就算您管理的只是大糖帝国这样的虚拟小国(250个人口,高度简化的游戏规则),你也很难为糖人们的贫困问题设计一个真正管用的解决方案。这样想来,这个问题让我有些悲观。&/p&&p&如今中国的贫富悬殊程度已经全球瞩目,十八大报告又强调中国“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这条路怎样才能走的通呢?&/p&&p&中国的未来方案有待观察。但是我希望中国能走通这条路,中国也必须走通这条路。毕竟,大多数国民并不喜欢生活在一个“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大糖帝国。&/p&&/blockquote&原帖还有很多精彩的讨论,欢迎大家去围观。
转一个来自西西河的大糖帝国,很精彩的帖子,我觉得比之前所有答案都好。 原帖地址: 【原创】大糖帝国 [
] 于: 13:13:04 主题帖 设想你生活在一个棋盘上面。棋盘上唯一的资源是糖。你在棋盘上四处移动,试图吃到尽可能多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211 人关注
148 条内容
192 条内容
6378 人关注
299 条内容
1022 人关注
155 条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下载qq游戏到桌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