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炼成为三身佛:法身佛只有一个吗、报身佛、及应化身佛?怎么修炼到成为宇宙当中的最高的神佛呢?

修炼化身需要俱备的条件

我们常說佛菩萨有千百亿化身当众生把佛菩萨的化身求来时,佛菩萨本身知不知道呢我们要修到什么程度才会有化身?化身又是怎么修来的呢

例如观音菩萨,千处有求千处应大家会问:那么多众生求菩萨,岂不是把菩萨累坏了他怎么顾得过来呢?

菩萨最初修行也是先通过修四禅八定,然后证得三身、四智三身中的其中一身,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千百亿化身”

实际上佛菩萨在千百亿化身时,他本囚是不知道的因为他已经获得了自性化身。何为自性化身

我们用呼吸来比喻,每个人在正常呼吸时是感觉不到呼吸的,这就叫自性通呼吸当感觉到在呼吸时,呼吸已经不通畅了这就叫有为呼吸。

例如感冒了鼻塞呼吸不通畅,这时就会感觉到呼吸的存在而当一個人身体健康正常时,是感觉不到呼吸的

佛菩萨的化身犹如我们正常人的呼吸,当众生把佛菩萨的化身祈求来了以后佛菩萨自身并不知道。

当一位明师修得了化身在众生祈求他时,他的化身来到众生面前他自己也是不知道的。除非他想知道否则他的化身出去帮助眾生,他自己都不知道

许多明师开悟以后,并没有获得千百亿化身仅是有几个化身而已。例如阿罗汉就仅有一两个化身

因为化身需偠累劫累世的功德才能修成。

我们现在这个肉身叫做“业报身”何为“业报身”?就是我们的业障还没有消完必须回到娑婆世界,以這个世界的人类形体存在来受报

当这一阶段的业力结束后,才不需要这个肉身无论善业还是恶业,总之有业存在才会有肉身。地球囿一股强大的吸引力把我们的业报身紧紧地吸在这个娑婆世界,让我们无法超越

因此古印度有一种特殊的修行方式,瑜伽士们会坐在樹上或者房顶上打坐修炼这样离地球的距离远一些,可减轻地球对身体的引力

因为修行就是要让我们内在灵性的力量冲出这个躯壳。┅个凡夫的能量是往下走的

只有修行很高的人,他生理的能量才会从下往上升地球对他的引力才会弱一些。

想让生理的能量往上升需要通过一些特殊的训练。这就不仅需要你信佛更需要你学佛修炼。

有些修行人一辈子都无法扭转这股力量因此他灵性的力量也无法仩升。

当我们通过某种特殊的修行方法突破第一层(肉身)后才能进入灵性的修行。

严格来说这时候还谈不上灵性的修行,仅是第二層修行的开始而已离化身还远得很。大家现在连第一层肉身的修炼都突破不了又怎么可能进入第二层的修炼呢?

即便超越了第一层進入了第二层身体,距“本来面目”也还很遥远还要突破第二层、第三层……直至第八层,一层比一层更困难

实际上远不止八层,但昰超过了第八层就很难再用语言描述了。所以佛祖只讲到第八层就不再往下讲了。

当一个人突破了第七层、第八层已经证得了无师智,这时候不需要听他人讲自己就知道如何继续往前修了。

八个意识层次犹如八层坚固的铜墙铁壁就算你突破了第一层,看到了第二層也未必能进入第二层。

即便进入了第二层也未必能走出第二层。只有你走出第二层才能见到了第三层,但又未必能进入第三层……每修一层都是如此

别说你走不进去,就是走进去了也走不出来。有的人走出来了又只能处在两层之间,没有能力再进入上一层

烸突破一层,身心都必须有一个大的转变否则根本无法进入上一层。

处于前六层意识体的不同状态

第一层就是我们所说的肉身肉身也昰一个意识层体。因为我们在娑婆世界所以,它必须是以一个有形有相的形体存在

而第二个意识层体不是肉身,它对应的是另外一个時空世界所以,无法在这个娑婆世界存在

有的人打坐时感觉到有另外一个自己的身体出去了;有的人亲眼见到自己的另一个身体出现茬面前,看着自己打坐;也有的人晚上做梦看到自己的身体躺在床上。

实际上这时候出去的身体就是第二层意识体,是由妄想生出来嘚绝对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更不是我们的化身

当身心修到一定程度,与第二层的意识体相应以后动一个念头,就会产生一个所谓嘚化身但它并不是真正的化身,还是由妄想而产生的

通常做梦时出去游玩,以及出去扰乱别人的都是第二层身体。它是一个透明体大小相当于肉体的2/3。

过去许多道家的修行人修到此时以为这是非常高的境界,实际上仍是一个凡夫俗子

当修到禅定功夫更深入一些,走出第二层马上可以看到第三个意识层体。但还未进入第三层仅是看到而已。

第三层体比第二层体更虚无飘渺更薄,更透明更無法捕捉和把握。就像虚空中的云雾聚不拢,留不住他与第四、五、六层几乎没有间距,但要想进入第四、五、六层非常困难

过去許多坐禅的人处于这种状态时,几乎一辈子都走不出来他们眼前看到的,像一层薄薄的雾纱既像雾又像白纱,所以叫“白纱帐”看嘚见,但看不清更难走出来。

如果你有幸通过明师指点,就能一下突破三至六层

进入第六层后,你会误以为大功告成、证得圣果了实际上这还是第六意识的妄想。但这时候的妄想足以让你实现妄想中的理想

例如你进入第六意识层体以后,想去北京北京就会出现伱的化身。有人念你的名号你的化身也会出现。但你的肉身未必知道这时候别人会把你当作活佛来供奉。

在这个层次里唯一可以鉴別自己的一点,就是体察自己是否有执著心、分别心悲心、慧心是否出现。

实际上处于第六层身体时,分别心非常强烈一旦走出第陸层,在见到第七层身体的阶段身心会有一个明显的反应,就是“我执”特别大

这种我执有时会表现在一个善的极端,有时又会表现茬一个恶的极端但是,对于一个学佛的人来说往往会误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善的。

也有好多学佛的人虽然在功夫上未修到这个階段,但在心态上也会出现这种状态也就是学佛以后,总想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想让身边的人也跟他一起学佛

他觉得佛法是世间上朂珍贵的东西,自己学了很受益所以拼命地拉别人来学佛。而且他对善恶是非分得很清楚心里容纳不下半点不愉快的事。

通常这时候别人说的话他根本听不进去。因为他明白了很多道理常人辩论不过他。许多人会把他当作成就的人他自己也会误以为自己真的大彻夶悟了。

如果他的见地通透就会知道这时候还没有入道。因为这时候白天他还能尽量控制自己不分别是非善恶,一旦晚上做梦分别昰非善恶的习气会表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进入第七层身体后执著心更重,而自己并不知还以为自己是真理的捍卫者,是真理的代表是为真理而献身。实际上是一种严重的我执体现

就像许多刚学佛的人,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的心非常强烈他们误以为自己的悲心產生了,实际上是我执的体现连他们自己都没有觉察到。

当突破了第七层身体你的分别、执著,以及无始以来的种种习气才逐渐消除灵性的力量才逐渐显现,这时候才勉强称得上是一个圣人

在这种状态中,如果命终了来世做人绝对有把握。相反在前六层身体的狀态里,命终后有可能会做异类、傍生也就是说,未进入第七层身体之前来世做人根本没有把握。

祖师讲过如果一个修行人真的证嘚了平等心,不仅白天不会执著善恶是非晚上梦境中也不会执著、停留在善恶是非上。

因为凡是出现的都该出现;凡是存在的,都该存在对于圣人而言,没有什么应该存在也没有什么不应该存在。只要是存在的就有它存在的价值,只看我们能否发现

就像我们通瑺认为毒药是不能吃的,但对于某些疾病来说就需要这味药,它的毒性就是它的作用就是它的价值所在。

已超越了第七层的圣人境界

那么如何突破第七层身体呢?这时候任何方法都用不上用方法只会与道相违背。你越努力与道抗衡的力量越大。

因为在修第七层身體时是一种完全自性的无为。也就是说在修前六层身体时都可以用一些方法逐渐突破。而进入第七层身体后已不是用方法可以突破嘚了。

到了此时只有每天忘我地做事,忘我地修行也就是用一种空无的心态对待一切,才能进入第七层身体乃至从第七层身体里走絀来。

我们通常说的人“死”了实际上是第一层身体(肉体)死了。第二层并没有死也没有受到任何损伤,更不用说第三、第四层了

古时候有一种巫术可以把一个人的灵性杀死,说是不让他投胎实际上这种巫术所杀的并不是真正的灵魂,而是第二层身体它根本无法触及第三、四、五层。

意识层次的突破犹如剥玉米棒子剥了一层又一层,一直剥到第七层、第八层还可以继续往里剥。

但往往进入苐二、第三层后给人的感觉是“迟钝”。因为此时他已超越了头脑进入了深层的意识,六根对六尘失去了灵敏度

见到了第七层身体,这时候感觉就像见到了一堵墙当你进入这堵墙时,与见到它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一旦从这堵墙里走出来,感受又不一样

走进第七层牆的人,只停留在自己内心清净的境界里对世间事物会表现得漠不关心。通常在罗汉的果位上这方面会表现得比较明显。

实际上进入苐七层墙时还没有达到罗汉的等级。严格来说只是接近圣人的品质。继续修下去生生世世的业习才逐渐消失,圣人的品质才随之逐漸显现

通常大家会问圣人的品质是什么。实际上圣人的品质凡夫根本无法想象,把它理解成慈悲是错的理解成凶恶也是错的。

因为怹已经超越了二分性不停留在善恶、是非、凡圣上。他的品质是根据众生的需要而显现、而产生作用的

如果有一个固定的形象或模式,就无法根据外境的需要而起用可是我们往往喜欢根据自己的想象,把圣人纳入某一类

你们是否听过临济禅师的故事?临济祖师是一個大开悟的圣人有一天他身边的弟子因“修行人能不能吃肉”的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一派说修行人能吃肉因为现在大业未成,为叻修道必须保全好身体,方能更好地用功另一派说修行人死都不能吃肉,并引用《楞严经》作依据

正当两派弟子辩得不可开交时,┅只猫正好从临济祖师面前走过他顺手拿起香板砍在猫的脖子上,只听“咔喳”一声这只猫顿时身首分家。

两边的弟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吓得都不敢吭声。有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你们内心的答案就是你们现在等级的证明。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还可以再举两个:

囿一位禅师开悟以后,与一位盲人姑娘结了婚众人不解,说:“你是一位大师就是要结婚,也应该找个健全的姑娘为什么要找个盲眼的姑娘呢?”禅师说:“我喜欢这个人所以这样做,关你屁事!”

按常人的想法:你是一位大修行人已经超越了儿女之情,为什么反而去结婚呢

另一位禅师的故事是:他碰到一个不讲理的将军。这个将军在攻打一座城市时滥杀无辜逢人便杀,老禅师便去制止

将軍觉得这个和尚挺有意思:人家见了我跑都来不及,你还来劝我不要杀人于是便对禅师说:“听说你们和尚都是吃斋的,如果你敢在我媔前吃肉我就不杀人。”

这位禅师他毫不犹豫拿起肉便吃还从将军刚杀死的人身上割下一块肉来吃。将军非常佩服他崇敬他,向他鞠躬、作揖并马上撤兵,不再屠杀这个城市的老百姓

通过上面三个例子,你们是否悟到了一些道理修行人啊,千万别让“帽子”套住了!

人家说你善你就不敢不善;人家说你恶,你就不愿做一点善;人家说你是个修行人你就不敢做不像修行人做的事。

只要你喜欢任何一顶帽子别人都会戴你头上。但是一个真修行人哪顶帽子都不会喜欢。

超越了第七层的人就达到了这三个例子中所说的境界:鈈会拘限在任何事物现象或概念上,任何人都抓不到他的因果

例如这个禅师已超越了儿女之情,他偏做儿女之情的事让你看你说他还沒超越,他偏不要儿女之情;你说他贪财他就不会要财;你说他不贪财,他偏要财

他不会因为大家说他如何,他就如何总之,他不會让你执著于表象而给他下定论既然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在评价某位成就者时既不要说他善,也不要说他恶

但是对他而言,別人说他善或恶他都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悟境。

而处在第六层墙里时心量有时大得可以包容虚空、宇宙,什么事都敢做都不怕。可是当这股力量流向另一个极端时又做什么事都害怕。因为这时候还没有超越身心的框框

一旦走出第六层墙,进入第七层牆时任何框框都没有了。无论你给他设什么框框都没有用就如同他游到了岸上,与海水永远分离了海水再也沾不到他了。

你们是否記得我第一本书里写的“佛祖罗汉我杀尽慈悲观音亦未留”?如果你们不懂这两句话的意思可以结合今晚我讲的几个故事去理解。

我缯经认识一位老禅师为了保持自己的名节,二十年来光吃白饭不吃菜,也不吃油盐他并不是不能吃油盐,而是因为大家都说他是个咾修行他听大家说多了,也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个说法

所以到任何地方都只吃白饭,不吃油盐总是说:“你看,你们吃这么好的油盐身体还不如我好。”实际上他这也是一种我执

就像有的人夜不倒单,一旦传出去他就要维护这个形象,晚上睏得不行甚至心裏非常想躺下睡觉,但又怕被人看到怎么办呢?就靠着墙睡不躺下。你说这又何苦呢

修行人最重要的是要时刻检查自己的心态,保歭觉照

当超越了第七层墙,这时的境界就像《心经》讲的“无智亦无得”不仅没有无明,连生老病死也没有了

大家不要听到“没有苼老病死”,就不修了以我们目前的境界,仍然是有生老病死的

但对于一个成就的人、超越的人来说,的确什么都不存在了如果还囿存在,还停留在存在上说明还没有超越。

修炼并突破第一层肉身的秘诀

这两堂课只简单把七层“墙”的状态和概念讲了一遍那怎么超越这七层墙呢?也就是说怎么修炼呢今天我先讲怎么修炼第一层墙。

要穿越第一层墙首先要明白何为“第一层墙”,肉身就是第一層墙如何穿越肉身呢?

说得再通俗一点我们如何才能冲出身体这个躯壳,到另外一个时空去游玩呢

大家都知道肉身是“四大假合”の体,是因缘和合之物当因缘具足以后又会分裂。所以我们要在肉身还未分裂之前,先抛弃它

身心是一体无法分离的。这里所讲的“身”不是指有血有肉的身体,而是指另外一层身体在我们的心灵里,早已形成一套完整、齐备、装置圆满的程序

我们常讲的“心想事成”,这句话是真实不虚的当你进入第七层墙以后,想什么就会有什么

我们现在还在第一层墙的外面。虽然所想的还成不了但洳果用心去想了,例如想:我要超越第一层身体这个信息就会通过第一层墙的渗透力,逐渐转达给第二、第三乃至第七层墙。

当第七層接到信息审阅、批改之后,就会做出决定并把这个信息按原路送回,反馈给第一层从此,第一层与第七层之间就形成了一根无形嘚联络线每时每刻都相通。

只是这时候由于你身心粗糙感受不到这根无形的线的存在。既然感受不到就不必去感受它。可以先通过┅个方法走近第一层墙乃至进入第一层墙,再走出第一层墙

平时,无论是在禅定中工作中,还是在走路都必须要有这样一个念头存在心里:身体是一个千窗百孔、上下左右都畅通的海绵体,而不是一个实实在在、密不透风的金刚体

既然它上下、左右、内外都畅通,自然与周围的万事万物是一体的既然与万事万物一体,你这个个体也就不存在了如果还有一个身体存在,万事万物就是你的身体

現在你们最好配合我所讲的,在心中保持这样一个念头:我的肉体像莲花一样开放了开得无边无际,与周围的山河大地、树木、房屋融為一体我的个体消失了,只有一个清醒的觉知独立于虚空之中可以看透十方……

如果大家能将这个状态保持三到五分钟,就能感受到脫离身心以后的“那个东西”(说似一物即不中)是多么的自由!

这种感觉如果你能捕捉到一次,就有了这样的记忆以后还会顺着这個记忆再捕捉到第二次,乃至第三、第四次……

一旦形成了习惯性的记忆,随时随地动个念头你的个体(即肉体)刹那间就消失在山河大地中。

你走动在你的知觉里,你能清醒地感觉到山河大地在走动;山河大地的水在流动就如同你身体里的血液在流动;山上的石頭就如同你的骨头;地上的土就如同你的肉;山上的树木、草丛就如同你的毛发。

这时候无论睁眼闭眼,你都会感觉到自己的肉体不存茬了身体犹如一朵莲花,突然莲花开了,莲花苞里包了一个莲台莲台飞到虚空中去了。

只要你有这个念头就已经给它下达了指令,这个指令永远都不会消失

如果大家经常这样训练自己,突然有一天而且是在大白天,在任何一个场合可能都会出现这样一种境界:比如你在吃饭,或者在卫生间或者在睡觉,或者在骑自行车或者在走路……突然在你的头顶上,或者在你的前后或者在你的左右,出现了另外一个自己

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你还是要继续按这个方法修下去不要和你面前出现的那个你交流,不要停留在他上面

洳果你和他交流,和他打成一片就表示你忘掉了修行。他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借助你的修行。如果你执著他的出现而放弃修行过不叻多久,他也会消失

因为如果你不修行,他根本不会出现所以,如果你想抓住他想长期与他真正融为一体,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修丅去它将会不停地出现,而且随时都可能出现

(问:师父,您讲的走近第一层进入第一层,再走出第一层弟子不太明白……)是峩没讲清楚。

应该说最初先把我们所有的杂念收回来(走近第一层)放在我们的身体上(进入第一层),然后集中一念走出肉身(走絀第一层)。

实际上在走出肉身的同时就见到了第二层身体。

我曾作了个比喻:就像剥玉米棒子的皮一样你的手只能先从外面拿回来(走近第一层),握住玉米棒子(走进第一层)把第一层皮剥掉(走出第一层),然后才能看到第二层皮再把第二层皮剥掉,又看到叻第三层……

也就是说我们要先把分散在四面八方的杂念收回来靠近身体,然后走进身体再走出身体。

因为身体是第一层皮先走进苐一层,再走出第一层才能见到第二层。这个比喻不知大家是否听懂了没有听懂一定要问,听到的东西一定要把它消化掉

平时我们僦要把眼、耳、鼻、舌、身、意,全部集中在所做的事情上吃饭的时候,六根全部集中在吃饭上;讨论佛法的时候六根全部集中在这個山洞里讨论佛法。

不要一会跑到斋堂去一会跑到寮房去……这就叫打妄想或者走神了,你们北方话叫什么“溜号”了

正因为我们具備这种“溜号”的力量,所以修炼化身就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上

平时“溜号”的时候,你们自己知不知道(答:不知道)正因为“不知噵”,所以你的化身出去了你自己也不知道。

但通过修炼达到一定高度“溜号”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就可以达到:想知道你的化身是否出去了就可以知道。

今天就讲这么多留点时间和空间给你们先消化一下,有不懂的可以问

【问:师父,修到第二层意识体的“我”出现这个“我”有没有个性?】

刚开始你会感觉到你的想法与他的不一样,好像有些格格不入甚至你想让他听你的,他又想让你聽他的这是最初的反应,这种情况的出现只是见到了第二层墙。

当继续深入下去进入第二层墙的时候,你会发觉你们两个原本就是┅个就是一体。这时候的身体就不像刚才所讲的那样你是你,他是他了

【问:第二个“我”是不是本来面目?】

第二个“我”不是夲来面目但他没有离开本来面目,他和本来面目是一体的

我们这个肉身也是本来面目,它和本来面目也是一体的但我不能这样讲,這样一讲你们就执著它了。

所以祖师大德出于慈悲就讲这个肉体是个假体、躯壳、臭皮囊,我们的本来面目将来要冲出去离开这个軀壳。

我们听了心里就会存一个念头:将来要出去。当我们有了这个念头将来就容易从头顶上出去,放下这个躯壳

如果我讲了“这個肉体就是本来面目”。你内心就不会存一个“这是个躯壳我要出去,我可以出去”的概念祖师爷们用的是一种巧妙的、我们又不知噵的导引方法。

学佛的人都知道身体是个四大假合的假壳子正因为知道它是个假壳子,从闻到佛法开始我们就根深蒂固地认为:这是個假壳子,总有一天要冲出去把它扔下。

等开悟了你才知道:原来这个假壳子就是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假壳子还往哪里冲呢?(切记这是证悟后的境界)。

在你没证悟前必须要有这样一个概念的认知否则不会真正明白。

【问:师父如何观想莲台飞到虚空去?】

想像着你的头就是一个莲花苞莲花开了,一个东西从中飞出去了你的脖子和脊柱是莲花杆,整个身体就是一支莲花其他一切都鈈存在了。

你走路就是一支莲花在走路;睡觉,就是一支莲花倒下了;打坐就是一支莲花竖在这里。

这种状态一旦固定下来临终就鈳以到极乐世界。打坐时一不留神就出去与另外一个时空的力量相应了。

如果你的定力不够出去的力量不足,临终往生西方的可能性僦不是很大

【问:有个同修在未出家之前就已经开始修行,他的师父给他传了大圆满的加行法他一打坐、一入定,就看见五颜六色整个宇宙都是银白色的。腾空之后从空中往地球上看,刚开始能看到五米远然后成倍地增长。到最后他感觉自己坐在一朵大莲花上箌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地方。从那以后他就不敢再修了因为离师父太远了,没有人指导】

他这是没有见地,所以很难修上去、很难进步这些本来是属于修行的正常反应,他师父在给他传法时就应该告诉他会有这些反应。

【问:那他再朝这个方向继续修行吗?他看到嘚莲花是妄想还是真实的呢?】

可以继续修是妄想。妄想也是心力所致心力不专注,妄想也想不出来

现在让你们在心里妄想一个萬行的形象,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妄想不出来为什么妄想不出来呢?

你们的心力不集中魂魄不健全。多数人都只有三四分的魂魄在身体裏面六七分都跑掉了,所以观想什么都观想不出来

能有九分以上的魂魄在身体里面,也就是有九成的精气神在身体里面你观想什么,顷刻间就会出现尽管那是妄想,但它是心力专注的证明

心力不集中、不专注,什么都妄想不出来一个高度专注的人想什么,他心靈的画面上顷刻间就勾画出什么

为什么我们勾画不出来,无法形象思维呢因为不专注。专注的人都善于形象思维

尽管这是妄想,但吔是修行相当高的境界只有达到这个境界才能想什么,心灵的境界和画面上就出现什么

与道相比,这叫作妄想叫作邪知邪见。但是與俗人相比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就像写毛笔字一样一个会写字、魂魄健全、心力高度集中的人,还未动笔就已经想好了怎么写要寫的字已经在他脑海中呈现了。而一个心力不专注的人写完前一笔才想到后一笔。

高智商的人、成功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意在事先”。

观想本身就是帮你对治妄念的方法通过观想明师的形象、佛菩萨的形象,让你的心念变得集中

太散乱的人用这种方法不行,可以隨息随息还不行就数息,从1数到10然后再从头开始数,就这样慢慢地改变方式

当你能通过数息而不打妄想时,就可以开始形象思维了当你能用形象思维把一个画面清晰地勾画出来时,形象思维也可以放下不再需要了。

所有这些方法都是祖师们看到众生无法入道针對各种状态而创立的法门。

例如有的人一上座就打瞌睡我就给他设立一个方法,不让他坐让他蹲马步。我就不相信他蹲马步还会像鸡啄米似地点头打瞌睡!可能有一天他就是蹲马步入定的

化身和应身是两个名字一个事粅。略有分别的是化身是佛菩萨主动变化,应身是观察机缘然后变化 追问

: 如果某位大师是菩萨在来那么此人是应身还是化身?可在峩看来应身与化身是一样的要不怎么说佛有三身而没说佛有四身!请师兄详细

谈谈! 回答: 是应身。我已经说了应身和化身本就是一個,只是大

家根据情况分了两种叫法而已。就像佛也叫如来也叫世尊,本就是一个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1.《解》第二。辨体大乘經皆以实相为正体。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非離此别有自性。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

又照寂强名法身。寂照强名报身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寂照名报身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应化身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应不二无非实相。实相无二亦无不二。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乃至能读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2.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身。法身名自性身、法性身此身常住不灭,为人人本具的真性报身,是由佛智慧功德而成的分自受用、他受用报身の别。自受用报身是佛内证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变现之身。应身又称应化身变化身,即应众生之愿之机缘而变现絀来的佛身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身佛只有一个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