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成吉思汗和唐太宗汉武帝周文王唐太宗哪个先,哪个后

当前位置:
|| | |
秦始皇、汉武帝和成吉思汗三大暴君比较
人气:3775 回复:11
秦始皇、汉武帝和成吉思汗三大暴君比较电视剧《汉武大帝》片头曲的歌词这样赞美汉武帝:“你燃烧自己,温暖大地,任自己化为灰烬”。我想象不出如果人们用这样的歌词来赞美秦始皇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一部影片《英雄》仅仅塑造了一个还在当秦王的似真非假的嬴正就被百分之五十的中国人骂了个狗血喷头。其实,严肃的历史早就被浅薄的历史学家和无耻的政客根据他们的想象和需要搞得面目全非。只要我们能不囿于传统观念,稍微作一下研究,就会轻易发现事实并非完全如此,秦始皇并没有坏到如此程度,而汉武帝也不值得歌颂,所谓的“正面人物”可能比“反面人物”更要坏上十倍。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历史上这三大暴君所作的比较、分析,还原历史的一些本来面目。
  一、中国暴君总代理秦始皇      人们一提到暴君,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始皇,秦始皇由此俨然成了千古第一暴君,暴君的一竿旗帜,暴君的代名词。不错,秦始皇确是个暴君,而且是一个相当残暴的暴君:他焚书坑儒;他推行严刑峻法;他横征暴敛。但是,将他与中国历史上另外一些残暴无度、残暴得骇人听闻的暴君相比,他实在没资格称为中国的首暴,至少本人是这么认为的。他最著名的劣迹焚书坑儒,只不过杀了几百个儒生,烧了几万或几十万卷书;他杀的人实在不算多,自统一中国直至他死亡,没听说秦朝人口有什么减少;他实在不够残忍,当初他若能杀尽六国贵族,就象朱元璋杀尽功臣一样,即使后来靠象赵高、胡亥这种猪狗搭档也是能够保住大秦江山的;他的残暴主要是体现在暴政方面,即严刑峻法和他横征暴敛。
前者是他继承和发扬了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的传统,虽然它确实相当残暴,但这也可理解为是统治集团为维持统治的一种政策选择,它的始作俑者商鞅、执行这一政策的历代秦王和秦始皇这一政策的鼓吹者和帮凶李斯也并从未为此担当什么恶名;后者有一部分原因,从积极意义上讲,你也可认为是为了抵御匈奴的侵犯,卫国护民,所以也不能一笔抹杀,比如征夫40万修长城。在这里,本人丝毫没有任何为秦始皇的残暴开脱的意思,只是想说明他的残暴完全是出于一个铁腕封建帝王的本性、完全是出于维持自己统治的需要、完全是因为他将法家政治推向了极致,而非因为他纯粹将杀人本身作为一种政治、作为一种手段、纯粹将杀人作为乐趣、纯粹嗜血成性。
  秦始皇之所以成为暴君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秦始皇名气太大,影响很大,而年代又早;二、秦始皇焚书坑儒,得罪了普天下的知识分子,而历史书都是知识分子写的;三、秦始皇搞暴政,成了历代所有搞仁政的甚至当代搞民主政治的人的对立面;四、秦皇朝太短命,秦始皇的暴政正好被历代学者用来当作一面以史为鉴的镜子;五、最后的可能也是最主要的,除了极少数有头脑、思想深刻的人,绝大多数人包括极大多数学者都是人云亦云,谁声势最大或谁被损得最甚谁就会被认为是最好或最坏。偶像就是这样建立的,反面典型也是这样竖立的。所以超女如同超新星爆炸可以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大河上下,光芒盖住所有其他也红得发紫的明星,而秦始皇必须一个人承担所有其他暴君本也该自己承担的责任,作为自已暴政的殉葬品也一起被深深埋葬。   
& && && && && &   二、至暴至奸汉武帝      汉武帝讨伐匈奴一直被很多人认为是他对中华民族的一大历史功绩、为国为民的一大壮举。但依我看,汉武帝讨伐匈奴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个人的私欲,就象秦始皇统一中国并非为了中华民族的一统而完全是为了君临天下一样;秦始皇统一中国功垂千秋,汉武帝讨伐匈奴的历史功绩却颇有疑问。汉武帝登基后的最大私欲是什么呢?就是要彻底击败匈奴以充分体现一代雄主的霸气。这也可以从他不甘人下、不甘受人欺凌的个性里看出来的。为什么说汉武帝讨伐匈奴并不存为国为民之心呢?因为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大战略家,他心里很清楚:要彻底击败或征服匈奴,整个国家和人民一定将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而若只将战争主要限制在边境范围,国家将继续昌盛,人民能安居乐业。但汉武帝只要武功,不求文治。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实现他个人的价值,嬴得一世英明、万世盛名。他全力讨伐匈奴不单单是一种政策的选择,而主要是个性使然、野心使然、私欲使然。结果,“海内虚耗,户口减半”。这种情形很象邻居吵架:各退半步,海阔天空;为了所谓的“名气”而大打出手,不仅整个家被打烂,还殃及自己的兄弟姐妹甚至老爹老娘。在这里,我并不想否认汉武帝讨伐匈奴所具有的实际正面意义,只想说明汉武帝作为一个铁腕封建皇帝的残暴性和极端自我。
在这一方面,他与秦始皇毫无二致。为了达成个人私欲,他们可以以整个国家和人民作为代价。他与秦始皇不同的是,他的讨伐匈奴完全是在为国为民的幌子下进行的,所以他博得了好名声,尽管事实上他在位54年里因讨伐匈奴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远比秦始皇暴政13年里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还多。汉武帝的残暴性,可以从他处理民变的方式方面得到具体的证实。由于多次讨伐匈奴,国库被搞空,经济被搞垮,民不聊生,从而民变蜂起。汉武帝的方式简单而血腥:你地方官扑灭不了当地的民变就杀你的头灭你的全家。结果迫使地方官们为解决民变整乡整县地杀光当地的百姓。汉武帝的残暴和穷兵黩武的直接后果是:全国损失百分之五十的人口,给他的继承者留下一个彻底被掏空的国家。这就是他自称的“亡秦之绩”。但照我看,他的这个“绩”比亡秦的那个“绩”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国演义》里有这样的描写:官渡之战时,曹操为了安抚因缺粮而浮动的军心,“借”了粮官一颗人头,伪称粮官扣克军粮。杜撰了将杀人纯粹作为一种手段以达到某种目的这样一个故事,从此曹操被留下了一个千古“奸”名。与秦始皇的“暴”相对应,曹操成了“奸”的代名词。但曹操的“奸” 和汉武帝的“奸”相比,只能说是小奸见大奸,而且曹操的小奸是文艺作品虚构的,而汉武帝的大奸才是货真价实的。在汉武帝诛灭魏其侯窦婴九族的诸多原因中,除了没有所谓“矫诏”不可恕这一原因外,因当初窦太后专权对窦氏家族的怨恨有之,因遗诏引发的屈辱感有之,对遗诏的顾虑有之,但我认为最最主要的原因却是汉武帝想通过诛灭窦婴九族对其不断干涉朝政的亲娘王太后和国舅田蚡起到震慑作用。我让你们干涉朝政!我让你们对我指手画脚!我让你们把事情做绝!现在我把事情做得更绝,绝到家了!结果,原本也是非法枉为之辈的太后、国舅看到这种血淋淋的结局心理竟也承受不了,被彻底吓瘫了。汉武帝利用血腥的杀戮来达到某种目的的至奸至暴行为还可以通过主父偃事件来得到进一步的证实。他先采纳主父偃的建议行“推恩令”,利用主父偃削弱诸王的势力,然后又通过诛灭主父偃九族来缓解与诸王的紧张关系。可谓既斗争又妥协,无不运用得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而在成功的背后却又多了千百怨魂。   汉武帝的残暴还表现在毫无人性的滥杀、杀人无度。有的滥杀,极无理性,比如在他晚年,大臣无罪被诛灭九族的就有几十家;巫蛊之祸,太子被杀,皇后被逼死,另有十几万人死与非命。有的滥杀,又过于有理性,比如在自己死之前,“违天理拂人情”地处死深受自己宠爱的年仅23岁的钩弋夫人,仅仅因为担心“主少母壮”,存在再次出现太后专权局面的可能性,仅仅因为担心自己死后可能绿帽子加冕。
     三、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大暴君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政治的主题就是征服和杀戮。蒙古人数次西征,凡有抵抗即屠城,还把人头割下做成“人头塔”。在一次屠城时,因有个老妇人事先吞了一粒珍珠,成吉思汗为寻找珍珠,下令将所有人剖腹。共屠城数百,其中屠花剌子模人约100万,西夏人80万,巴格达人数十万。整个中亚一片废墟。
  忽必律继承其祖父“遗志”,屠杀了1800万中国人。中国北方百分之九十的汉族平民惨遭种族灭绝,整个四川经蒙古人屠杀后仅剩下不足80万人,几乎成了无人区。在蒙古人的统治下,中国共损失人口7000万。
  就象我们现在为对付禽流感扑杀家禽那样,成吉思汗成群成群地、成万成万地、整城整城地扑杀人类,至残至暴地实行野蛮对文明的征服,却为何没沾上一点暴君的骂名呢?也许暴君的这顶帽子安不上“世界征服者”的头上,也许成吉思汗这个“中国人”经他手杀的都是外国人,也许民族问题是个过于敏感的问题,也许……只有天知道!      四、结论      三大暴君比较结果:无论在残暴程度、杀人业绩和对人民所造成的苦难等方面,成吉思汗“当之无愧”居首,汉武帝“当仁不让”居中,而秦始皇当然只得屈居末位。有人一定会反驳:汉武帝的残暴和虐杀都是起因于讨伐匈奴和建立中央集权等一些具有一定历史进步意义的举措。我们姑且不论汉武帝是不是出于个人霸业和加强皇权以实行独裁的目的,但任何原因都不能成为残暴和虐杀的理由,否则我们反对暴政还能理直气壮?更何况这一点历史进步意义完全是以当时全国人民的深重苦难和无数人的生命为代价取得的,而汉武帝深知其必然而仍为之,这种残暴与秦始皇式的残暴到底有何本质上的区别。至于成吉思汗那点所谓的历史贡献,即“赔了夫人又折兵”,征服了中国反而最终扩大了中国的版图,则完全得自于征服和屠杀的野蛮目的,所以你若想借机淡化汉武帝的残暴,你就不得不双倍地肯定成吉思汗的残暴
TA共获得: 金币:0枚
还没人打赏
分享给好友
论人性的光辉,还推唐太宗。
回复:【温柔的匕首】
观点可以讨论,主题确是清新。
枪杆子里出政权。
&&以下是引用诚为书园的帖子:论人性的光辉,还推唐太宗。赞成!
高见&&.......历史 可以改写....因为有人存在
||引用|
回复:【温柔的匕首】
对任何人、事,我想都应一分为二的看待,包括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
补充一暴君:隋炀帝
千秋功过,谁与评说?
回帖后跳转最后一页
看了该帖的人还喜欢看
10.18免费看房团5线齐发抄底青岛房价,套三首付8万...聊聊自己最近读的书,将得到社区金币3枚奖励
48小时点击排行
本论坛本周Top10
可选评语: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不作死就不会死
青青岛论坛官方微信
用其他账号登录:秦始皇,唐太宗,成吉思汗,康熙,谁匡胤,成吉思汗,朱元璋...
秦始皇,唐太宗,成吉思汗,康熙,谁 秦始皇,刘邦,隋炀帝,李世民,赵匡胤,成吉思汗,朱元璋...
来自:网络
秦始皇,唐太宗,成吉思汗,康熙,谁更牛逼?
第二,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第一次让中西文化融合,促进了世界文化科技的发展,成吉思汗,他和他的家族开辟了世界最大的版图,李世民,用兵战略战技连拿破仑都惭愧,,目前我国政治的需要,台湾,军事才华最高,还组建了一支最强大的骑兵。。此外要提一下,心怀四海,爱民如子,征战四方,只剩朝鲜。最重要的是。这点很重要但不如蒙古人,见识,气度和上面三人不在一个级别上,一统中华。由于是第一次,个人认为他也算是一代枭雄,杀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定新疆。,新疆。。但他的才华,而且秦国当时也是内忧外患,内政外战稍有不慎就完蛋。第三第一。标准的帝王气度,将近1/灭国40数量最多;个人财富第一,四人中只有他是白手起家。第四,康熙。弄权枭雄足已,不足与日月争辉。唯一的上榜理由是,这点对人类文明发展作用不小,,玄武门这事可以不算,然有一不足,选择的继承人失败;3的世界,远超过亚历山大帝国与罗马帝国
因此我认为唐太宗更胜一筹。当然他们对历史都有很大贡献,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虽然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封建帝国,成吉思汗甚至打到了欧洲,大大拓展了疆域,但是统治国家靠的不仅仅是武力与征服,更重要的是百姓的富裕安定和政治的清明,文化的发展与继承也不如唐朝历史上能称之为千古一帝的有两个,前一千年是唐太宗,虽然康熙也的确是千古一帝,但是清朝时期封建制度已经属于衰落时期,后一千年是康熙,文化的发展
个人认为是秦始皇,因为创造了很多个中国第一次。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他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天子自称曰“朕”,文字中不准提及皇帝的名字,要避讳。文件上逢“皇帝”“始皇帝”等字句时,都要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只限皇帝使用的、以玉质雕刻的大印才能称为“玺”。240步为一亩,这一亩制以后沿用千年而不变等等。虽然秦始皇的历史评价不是很好,一般都是暴君什么的。但是,他的确对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多的贡献。而且,他的很多政策虽然不是很好或者很有效,可是他也给后人当成了经验教训,避免出现类似的重大错误。
应该是秦始皇,中国都是他统一的。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长城,建秦陵
此题犹如关公战秦琼,没有可比性。不同时代的历史人物,时代背景不同,所承担的历史责任也不同。
成吉思汗与康熙不是汉族人,而李世民3/4是鲜卑血统,1/4是汉血统,所以他们再牛逼也不是我们的荣耀,
第一,成吉思汗,他和他的家族开辟了世界最大的版图,将近1/3的世界,远超过亚历山大帝国与罗马帝国;灭...
秦始皇算一个,奠定了中国的基本轮廓 唐太宗算一个,把汉文化真正意义上向世界传播 成吉思汗算一个,把中...
周文王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汉武帝刘彻(前1...
周文王 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成吉思汗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成吉思汗
您好!你可以这样排列。 周文王,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成吉思汗。望您采纳
唐太宗。 唐太宗文治武功。唐朝版图辽阔,且百姓生活极为富足,当时文化水平也非常高。李世民本人也酷爱文...
秦始皇确立了封建统治,汉武帝巩固了封建统治。 唐太宗扩展了疆域,发展了经济,把帝国推向顶峰。 宋太祖...选择皇位继承人,汉武帝比秦始皇和唐太宗高明得多
选择皇位继承人是除了末代帝王外,每个皇帝都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从皇位继承人的选择和身后政局布置来看,汉武帝明显要比秦始皇和唐太宗高一个层次。
毛主席在《沁园春·雪》里,列出了中国历代最有成就的五个帝王——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
然而宋太祖死因不明,其死后的皇位继承至今还是历史疑案。成吉思汗死后,大汉之位3年都没有确定下来,因此这两位帝王在皇位继承上毫无作为,首先予以排除。
剩下的3个皇帝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可谓是皇帝中的战斗机,帝王中的VIP,个个都是雄才大略,建立了万世敬仰的功业。今天我们就来谈论一下3位皇帝在皇位继承这件事上的得失。当然要明确的是,关于他们其它的事情我们不谈论,也不是对三位皇帝的功绩进行排名。
秦始皇未明确皇位继承人,客观上加快了秦朝的灭亡
首先来说秦始皇,秦始皇晚年一心追求长生不老,没有对自己身后的皇位继承做出合理安排。在外出巡时,身患重病,这才想起安排身后事。
跟随在秦始皇身边的,是秦始皇十分宠爱的十八子胡亥,远在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蒙恬军中的是长子扶苏。这两个儿子是秦始皇最看重的,无疑秦始皇会在扶苏和胡亥之间,选出一位继承人。
很多人以为秦始皇临死前留下遗诏,让扶苏继承皇位。其实这是误解。秦始皇临死前下发的诏书,只是说“让扶苏会咸阳主持葬礼”(与丧会咸阳而葬),并没有明确说让扶苏继位。
不过既然让扶苏主持葬礼,秦始皇内心的意思应该就是让扶苏继位。但秦始皇的这一模糊安排就留下了隐患,让奸诈的赵高有了纂改诏书的机会,把花花公子胡亥推上了皇位。胡亥当上皇帝后,只知道享乐,完全无心也没有能力治理国家,结果仅仅过了3年,曾经强大无比的秦王朝就被推翻了。
如果秦始皇要立扶苏,为何不在诏书里,明确说明由扶苏继位,并把诏书向身边的大臣公布呢?如果是这样,赵高还有机会篡改诏书吗?这无疑是秦始皇的失误之处。
后来的皇帝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一般都会在临死前,将大臣召来,当众宣布皇位继承人,以免造成众人争夺皇位的情况。
李世民留下长孙无忌,就等于布下了一场权力大战
再来说唐太宗李世民,在立太子的问题上,李世民也是接连犯错。最早立长子李承乾为太子,但李承乾胡作非为,完全不是一个合格的皇位继承人,可以说,如果李承乾继位,他不会比胡亥好到那里。
李承乾被废后,李世民在立太子的问题上,或明或暗,始终受到长孙无忌的影响。长孙无忌一心要把自己的亲外甥送上皇位。作为一名希望永保权力的大臣,长孙无忌的想法本没什么错。但是作为皇帝,李世民应该看出唐王朝面临的政治危机。
李承乾被废之后,李泰和李治作为长孙皇后的亲生儿子,是皇位最有力的竞争者。此外还有李恪,李恪非长孙皇后亲生,而是隋炀帝的外孙,这使他皇位争夺战中处于劣势,但李恪无疑是李世民诸多儿子中最有才能的一位。如果按照选贤而立的原则,无疑太子非李恪莫属。
但长孙无忌竭力阻止李世民立李恪为太子,而是想方设法使李泰或李治成为太子。唐王朝当时最大的问题,不是立谁为太子,而是长孙无忌权势太大。
因此,无论是李泰,还是李恪当了皇帝,以这两位皇子的才能,一旦当了皇帝,和长孙无忌之间,必然有一场权力之战。以历史的规律来看,长孙无忌失败的可能性更大些,失败就意味着死亡。
如果是李治继承皇位,无疑对长孙无忌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李治性情柔弱,长孙无忌可以继续大权独揽,即便李治有所不满,也不大可能置自己的亲舅舅长孙无忌于死地。
不过即便李治不与长孙无忌进行血腥的权力大战,但长孙家族和李治的继任者之间,也必将有一场血战,这是逃不掉的。选李治当皇帝,不过时暂时将这场血战往后推迟,而不是完全化解。
但长孙无忌运气不好,遇到了武则天,将本该是长孙无忌或其子孙与李治继任者之间的权力之战,提前演变成了长孙无忌与武则天之间的血战。
换句话说,即便没有武则天,长孙家族和李治的继任者之间,也必将有一场权力大战,长孙家族也必将走向覆灭。
武则天是个十分精明的政治家,在武则天面前,长孙无忌落得被逼自杀的下场,一点也不奇怪,这原本就应该是他的结局。
长孙皇后临死前,已经看出长孙家族权势太盛,即将大祸临头,因而请求李世民不要再任命长孙家族的人,让他们担任显赫的官职。然而长孙无忌却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就连李世民只是忧虑武将李绩会威胁李治的皇位,却对长孙无忌的权势视而不见。
从唐朝当时的情形来看,立李恪为太子,适当削弱长孙家族的权力,无疑是保持唐王朝持长治久安的最好办法,可惜李世民晚年被长孙无忌左右,亲手将唐朝推向了不稳定的政治格局中。
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又恰巧出现一个能力超群的武则天,结果不但唐王朝的皇位被夺走,众多皇室子孙、朝廷官员也称为武则天争权夺利的牺牲品,唐王朝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李世民死后唐王朝的政局动荡,李世民难辞其咎。
汉武帝的精明睿智:霍光能力不出众,但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最后再来说汉武帝。汉武帝虽然大败匈奴,使汉王朝的边境得到稳定,但长期对外用兵,再加上汉武帝本人的奢侈享乐,汉王朝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汉武帝历经数年,仍然无法把农民起义完全镇压下去。
而拉开秦朝农民起义序幕的陈胜吴广起义,是在秦始皇死后才发生的。因此汉武帝面临着比秦始皇更为恶劣的政治局面,然而汉武帝比秦始皇和李世民高明的也正在这个地方。
汉武帝十分清楚汉朝当时的处境,如果下一任皇帝,继续按照汉武帝那样的执政方针来治国,那汉朝也必将和秦朝一样,很快走向灭亡。
汉武帝下了一道诏书,史称“轮台诏”。诏书里对加收赋税、对外连年征战等政策进行了反省,并勇敢向天下万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对于一个封建专制帝王来说,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不仅如此,汉武帝意识到,要想使汉王朝恢复因连年征战失去的元气,就必须改变治国理念,重新实行让百姓休养生息的国策,这就需要一位守成仁慈的皇帝。
在太子死后,汉武帝还有四个儿子。刘旦聪明多谋,本来是皇位继承人的最佳人选,但其主动提出要到皇宫,守卫在皇帝身边,这实际上就是伸手向汉武帝索要太子之位,汉武帝大怒,立即将刘旦关进监狱,刘旦由此永远失去了继承皇位的机会。
但老猫认为,即便刘旦不主动提出索要太子之位,汉武帝立刘旦为太子的可能性也不大。原因就是刘旦太能干了,如果他当了皇帝,肯定要生出去多事来,不会老老实实的实行汉武帝所希望的休养生息的国策。
另外两个儿子,刘胥有勇无谋,举止粗鲁莽撞,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刘髆体弱多病,无法处理繁重的朝政。那就只剩下最小的儿子刘弗陵。
刘弗陵当时只有8岁,但十分聪明,非常得汉武帝的喜爱。汉武帝决心立刘弗陵为太子。
汉武帝为了防止出现吕后干政的局面,就在立刘弗陵为太子的同时,杀了他的亲生母亲赵婕妤,即历史上传奇的钩弋夫人,虽然这手段毒辣,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汉武帝还为刘弗陵选了一位合适的辅政大臣霍光。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也是在霍去病的帮助下,进入朝廷为官,但两人的性格完全不一样。霍去病张扬外向,霍光却十分谨慎小心。霍光在朝廷当差二十多年,竟然没犯过一次错误,因此深得汉武帝的信任。
霍光是个守成有余,开创不足的人物,而且霍光也没有篡位当皇帝的野心,从当时汉朝的情况看,让霍光这样的人来辅政,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历史后来也证明了汉武帝的眼光,刘弗陵继位,史称汉昭帝。霍光尽心竭力辅佐刘弗陵,汉朝的经济、军事、社会秩序逐渐恢复,汉王朝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汉昭帝没有留下儿子就去世了,霍光先立昌邑王刘贺为皇帝。但只过了27天,霍光就发现刘贺是个纨绔子弟,荒淫无度,于是霍光废掉刘贺,改立刘询为皇帝,史称汉宣帝。
霍光不是个有大智慧的人物,也不是超一流的政治家,但汉武帝死后,霍光鞠躬尽瘁,辅佐了汉朝两代皇帝,保证了汉朝的政局没有出现大的动荡,这都是霍光的功劳,霍光本人能得以善终,也与其始终没有篡位夺权之心是分不开的。
至于霍光死后,其家人被汉宣帝灭族,从根本原因上说,霍光本人的责任不大。汉宣帝削去霍家的兵权,本来局无可厚非,可惜霍光的儿子,不甘心失去权力,竟然胆大包天,举兵造反,其被灭门也就在所难免了。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秦始皇,成吉思汗,汉武帝,周文王,唐太宗怎么排序?
块这只是一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周文王3000年了秦始皇2000年了汉武帝不到2000年唐太宗1000多年成吉思汗不到1000年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
&&&&&&&孛儿只斤?铁木真(日―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Ghinggis Khan),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之后被密葬。
【相关书籍】
    简介:【点击英雄】元太祖(年),元朝的开国皇帝。姓孛儿只斤,名铁木真(),出身于贵族世家。父亲耶速该巴特尔是蒙古部军事首领。古代政治家、军事家,蒙古族领袖。22岁,第一次称汗,是为蒙古乞颜部可汗。1206年,45岁的铁木真统一各部,建...
    简介:【传略】成吉思汗(),姓奇渥温,名铁木真,生于蒙古高原的斡难河畔(今鄂嫩河,在蒙古国东北边境)。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建大蒙古汗国,被贵族们推为大汗,史称成吉思汗。我国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年在位。至元三年(1266)...
    简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是毛泽东主席留下的著名词句,词中所指的成吉思汗,正是从蒙古大草原崛起的马上帝王元太祖。 12世纪在内蒙古的大草原上,分布着很多的部落。他们都过着游牧的生活,为了争夺牧地和牲畜,相互之间展开了长期的拼斗和厮...
    简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是毛泽东《沁园春雪》一词中为人传诵的名句。词中提到的成吉思汗,是我国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我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显赫人物。 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出身于蒙古部孛儿只斤氏族的贵族家庭。从他曾祖开始...
    简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他的陵园建筑在美丽而辽阔的鄂尔多斯高原之上,处在蓝天、白云、黄沙、草地之间,三座蒙古包式的宫殿仁立在那里。朱红色的门,明晃晃的墙,金黄色的琉璃宝顶,完全是一派雍容、典雅的气象。可这不是他的真正的陵墓,这里其实没有他的遗骨...
    简介:元朝大事记 ⊙十二翼之战:公元1190年成吉思汗把所部三万人分为十三翼迎战札木合等;成吉思汗败。 ⊙三峰之战:公元1232蒙古军大败金军于钧州(治今河南禹县)的三峰山;1234年,蔡州被攻破,金亡。 ⊙长子西征:公元年,蒙古贵族发动第二次西征;...
    简介:金、元两代的统治者都是先从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发展起来,最后入主中原的。他们原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水平都落后于汉族,因此,统治手段较为落后, 为了巩固和加强对中原的统治和管理,他们不得不学习汉族的统治方法,接受汉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此,...
    简介: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出兵攻打金国,几年之中,蒙古军队先后攻占了河北、山西、辽西、辽东的大多数州、县,掠走了许多人口、牲畜和财物。1215 年2月,蒙古军队攻占了金朝首都中都(现在的北京市)。1217年,为了攻打西辽和花剌子模,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国王...
    简介:当韩胄北伐的时候,金朝内部也已经十分腐败。北方的蒙古族也逐渐强大起来。公元1206年,蒙古各部落首领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斡音w)边,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集会,公推铁木真做全蒙古的大汗并称他为成吉思汗。 铁木真本来是蒙古族孛儿只斤部酋长也速该的儿子。...
    简介:13世纪的百余年间,中国和世界历史的主角是蒙古族。蒙古族由于出了一个伟大的英雄人物铁木真,一度使全世界对其瞠目而视。数以万计的蒙古骑兵纵横驰骋于亚欧大陆,建立了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蒙古大帝国,促进了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成吉思汗像统一了蒙...
    简介: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1报道:英国牛津大学遗传科学家赛克斯在其新书中说,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男子汉,这位蒙古可汗纵横战场40年,不但领土疆界横跨欧亚,更让许多女性怀上他的后代,估计现时至少有1千6百万人是带有其超级男性染色体的男性后裔...
    简介:成吉思汗这个名字,曾让欧洲人闻风丧胆,他从亚洲一直杀到欧洲,征服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地区。成吉思汗与蒙古诸王的西征给中亚、西亚和欧洲人留下了难以消除的恐惧。 蒙古军队清一色的轻骑兵,创造了农业时代的闪击战。蒙古军的轻骑兵,恰如二战中机械化部队...
    简介:可汗,又称大汗,亦可简称为汗,古代北亚游牧民族柔然、突厥、吐谷浑、铁勒回纥、高昌回鹘、铁勒、契丹、蒙古等建立的汗国,其最高统治者皆称可汗。最初,这个称呼是部落里一般部众对首领的尊称,鲜卑语称可寒,原意是神灵、上天。 成吉思汗是蒙语的发音,实...
    简介:黄金家族的勃兴始肇于公元1206年,女真族重新崛起的标志在1606年。 前者是经过几十年纵横捭阖而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的铁木 真,在蒙古高原的斡难河(今蒙古国鄂嫩河)的源头,召集了忽里勒台大会。这次大会,无疑被所有蒙古人最愿意留在民族记忆深处,无疑是...
    简介:荣誉称号:一代天骄 影响力星级:★ [人物档案] 姓名: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 出生:1162年 逝世:日 祖籍:不详 出生地:不详 逝世地:六盘山(今宁夏清水县) 主要身份:政治家、军事家 主要功过: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帝国 主要著作:无 [人...
    简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强项是武功而非文治。虽然铁木真的黄金家族在征服世界的进程中,不断吸收比较先进的文化,但多数情况下这种文化 的学习更多的目的是符合攻城略地的军事征服需要,即使有一些政策诸如延请色目人进行国家贸易垄断等等,最...
    简介:蒙古族的丧葬习俗,特别是喇嘛教传入蒙古族后,发生了许多变化。蒙古人死后,家人给死者穿上新衣服、新靴子,然后用白布缠身,最后把尸体放在勒勒车上 或是用马、骆驼驮着,用鞭抽打着牲畜,不用人驾驭,让它任意奔走,任意颠簸。车或牲口走到哪里,死尸掉在...
    简介:成吉思汗是个有雄图大略的人,他想统治全中国。在西征的时候,他又向南攻打金国。 本来,成吉思汗被金封为百夫长,但他从没有真正听过金国的命令,相反,因为蒙古人长期受到金国人的欺侮,成吉思汗一直想找机会攻打金国。 1208年,完颜永济当了金国皇帝,第...
    简介:成吉思汗的画像,怎么也看不出一代天骄的刚毅和霸气,这是他的真实模样吗?成吉思汗究竟是怎么死的?他死后又被葬在了什么地方?这个生前就让人捉摸不 透的英雄,死后也成了最成功的藏匿者,连神通广大的卫星都拿他的陵墓无可奈何。而关于他墓葬的种种传说哪...
    简介:成吉思汗陵的确切位置,不但是国内考古界关心的问题,也是中国百姓十分关心的问题。现在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的皇陵都已经找到,少数陵墓已经发掘,唯独没有发现元朝的皇陵。由于成吉思汗的陵墓没有发现,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成吉思汗文物就少之又少。 现在的...
最新?人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秦始皇和成吉思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