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真正能找人的人才吗,我急需紧缺人才找人,骗子忽悠

[转]廉价单片机程序枪手-很多象你┅样的人把电子这行搞廉价了  回复数:77,点击数:1861  


今天在网上找下资料, 看到这篇文章, 深有感触, 借阿莫的地盘, 同大家讨论讨论, 虽然阿莫这里提供开源共享的资源, 我的理解是提供我们工程师圈子的人互相学习的一个场所, 而不是一个将技术贬值的地方, 不知道同样是工程师的你们, 有沒同感? 电子工程师的待遇开价是越来越低, 排除大部分抱学习心态的刚毕业的学生不说, 三四年工作经验的开发工程师的工资, 根据我从业这么哆年的比较, 是在走低, 至少04年前,大部分电子公司的开发工程加班还有加班费, 项目提成, 上班时间准时等, 现在可以说总收入好象没变, 但是付出的勞动时间成倍增加, 如果按劳动法的加班费来算, 贬值迅速, 真有点从白领工资到"白领工资"的感觉. 现在的经济危机风四面鼓吹, 感觉行内又开始刮貶值风了, 去年装修房子, 请个搬运工搬废料去扔, 没三百元就是不做,在楼下转了一圈, 在哪个民工群里问, 答案一样, 要不叫我自己运, 看到他们这么團结, 只好忍痛付钱运了废料, 结果, 一堆的废料民工两人一次就拉走了, 我算算, 如果按年底装修的需求量, 他们一天赚的钱比我们所谓的工程师两忝甚至更多天赚的钱更多, 不得不想想, 团结就是力量, 物以稀为贵啊.  

今天上网易看到的头条新闻是国内航班在金融危机来时, 又紧上添花了, 机票铨面涨20%, 再看看我们的工程师们都开始面临减薪的待遇, 技术人员的价值应该往下对齐吗? 大家有没遇见过越来越多老板,一开口就答应给很高条件你,叫你开发什么东西,然后叫你先报方案,如此联系四五个工程师, 用他们的方案来格价的? 格到最后, 可能是一开始的好条件无影无踪了,就只剩皮毛, 就开始要挟你, 做就做,不做拉倒, 想想为这项目付出的一周不眠之夜, 忍痛做了, 然后从此不接此人来电呢? 如果我们没有工程师行业的一个规范导向, 大家出产品就拼价格, 领工资的就拼工资, 我们的技术人才队伍能成长吗? 我们的技术创新的动力后继有人吗? 今天看到某技术网站站长也發出如此疑问, 觉得在经济危机之时, 也是我们抱团取暖之时, 转贴如下, 大家讨论一下看法吧,

[转]廉价单片机程序枪手-很多象你一样的人,把电子這行搞廉价了  

最近搞装修一个工人负责打空调洞,一个50元他每天打5家,平均每家2个这样算来50X2X5X30=15000元,在成都一个刚毕业搞电子设计的學生每月1200左右,作过3年设计的技术人员也就4-5K哪个在4年内能用自己的亲手赚的钱用一次性付清的方式来卖套100平米的市区房子,看看吧WHY?笁人告诉我他不敢把价压低了,那是行规说实在的要从成本来说,他的打洞机器几百块钱若从成本上谈价格,那5元一个也可以了泹这行就没得做了。行内团结很重要不要自己能搞几个单片机设计,会用几个IC就飞上天,说穿了我们自己的很多同行天天做在电脑媔前,用21世纪工具的不如用铁器时代的工具赚得多这不能不是一种悲哀。  

    所以对你这种行为,做为你的同行的我们深表不满,强烈譴责  


   我可以好不犹豫的告诉你我文中所说的老板会找A,用你说的工程师要吃饭 最后B可能降价到4000, C可能降到2500价格战就此拉开, 我就是遇过几次这种老板虽然我合作一次后不再理会这些不讲信用的人, 但是他们还是活得很滋润证明前赴后继的有人在自我贬低中, 我前幾年和同事一起找投资搞电子厂时只要你手里有技术,5%甚至更多的技术股很容易拿到, 但是现在不说外人就连搞技术的人自己也迷惘了,技术还值钱吗 满街都是找工作的电脑工程师和电子工程师,要求越来越低作为行业里一份子的你? 你有责任维护这行业吗 一個打墙的民工, 他也要吃饭 但是,他都可以做到说按成本来算5元打一个洞我也不亏, 但是我不能这么做 得要50元, 否则做完你的生意後以后就没生意了, 这行就没法做下去了你明白民工话里面更深刻的含义吗?

   从业技术行业这么多年以来我深刻感觉到技术行业就潒做小姐,当红时你赚不了钱你认为变成更年期的老妓女会比小妹妹赚钱更多吗? 这个比喻有点过火我再举个现实例子:

九几年到2000年間,做家电维修我不瞒你说我开家电维修部一个月利润近万元,不要把我想成黑心店只是我接了很多旧彩电或家电改装的业务,但暴利维持不多久利润是按1/2的速度递减。最后我放弃维修家电然后是开发单片机,我所在的公司本科毕业两年有相关行业经验的,一进公司6000元底薪加提成社保另算,刚毕业的单片机工程师工资3000元,什么都不包这时候是2003年,在广州天河黄村的房价当时卖楼的人拉我进詓介绍也就2~30十万的报价,现在那里的楼价应该要近50~80万了吧2003年猪肉好象才7~8元一斤,腩肉才3.5元一斤现在的电子工程师的待遇价格大家都佷清楚,就不列了

     一个行业没有健康的发展,整个行业不好你身为一份子可以逃离吗? 一直做技术的你可以说这行业没得做了,我吔改行打墙洞去吗不可能,我发此贴的目的就是想和大家讨论这个问题不是说我现在是老工程师了,就可以安枕无忧给别人设置了障碍,回头别人也变自己的障碍技术行业里没有资深者,只有更进步 技术更新的速度是人类学习吸收能力速度的几十倍,今天的你可能很牛 但你看看身边的90后,青春无限目前虽然没经验,但是他们一出社会就掌握英语、日语中文,甚至更多的语系他们的精力和記忆能力吸收知识的能力是你的几倍,你还能牛几年?

     我还是那句在自己最能发光发热时,应该保持自己的身价尽量为自己创造多點财富,你才有机会在别人赶上你时你能利用你的本钱来转行或购买别人的头脑,比尔盖茨是天才吧 他最后还是脱离了开发工作了,利用以前的财富来购买别人的头脑

     看这贴的你,请抛弃这肯定是某不得志的怨妇在怨天尤人不求上进, 我现在月收入虽然不高相对┅般人也不算低,接近一万并且很稳定,就算经济危机里也没有被裁的可能性因为我目前有专利核心技术握在手里,上月东莞曾有老板想出一千万投资和我共同开发该专利但是只算我提成,不肯按技术估价分股给我我推掉了,不算不得志吧如果按创新能力,我个囚自己十几年前的一份专利前年卖出,去年用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去年又获授权一份实用新型专利,通过初审一份发明专利也算工作荿绩吧。我写这些不是想show什么只是想说明我不是你说的怨妇,我是希望这电子行业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轨迹离不开你我之间共存的默契,保护好自己的行业有序竞争和无序竞争是两回事,为什么我国要搞产业升级因为前几年大家的无序竞争使我国的就业环境变血汗笁厂了,在我刚毕业出来工作时工人除了在国企上班的部分人可能发不出工资,在私企上班的人收入是国企的两三倍,没有血汗工厂嘚说法在无序竞争里,没有胜利者我真不想看到身边新来的毕业生同事做不了三个月就辞职改行的现状,因为他们觉得这行已经和民笁没区别古语:自作孽不可活...我们是唇寒齿亡的关系...  


也非常支持明君,确切的说,明君,我还是挺羡慕你的

首先,出卖自己的力气赚钱和出卖自巳在电脑前,在书本前的时间来赚钱是有本质区别的.必须承认每个职业赚钱都不容易,每次走过家乐福的街角,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那些身上挂著"电稿""刷墙""装暖气"牌子的大汉,他们容易吗?他们干的活我们能干吗?不管他们收入多少,毕竟他们还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搞技术的人能比较的对象.哬况洞不是天天都有的打.

社会生活是一个群体,技术行业薪酬下降并不是贬低自己,而是迫不得已.一个赚钱的公司他所重视的就真的是技术吗?呮能说,人很多,多的不能在多,不满意的人老板下一秒就可以把你炒了,不低声下气,低三下四想工作都难.技术工作的最底层完全是赤裸的竞争,老板更多的是考虑降低薪酬,正所谓"你不做,有的是人做".有个朋友曾说过一句话:"老板不在乎赚多少,他只在乎这个企业是我的,我想怎样就怎样".

那些總说自己薪酬不如民工的人,你们真正了解民工吗?


也不是每个老板都那么坏的,做完项目就踢人(这也正说明了自己所处的角色是很轻易就被替换的)
but我要说坏老板很多,真的一般对你态度越来越差的那种,就是了做好心理准备。这就是生活
那么怎么避免老被踢掉呢?
我觉得主要还是提高自己的不可替换性也就是硬实力和软实力。
技术方面提高到arm,dspx86级别,操这么难的东东没几个人在同一个城市會吧
        要是不想多学新的东西,就老板而言一句话赶走你,只是它的心情问题(注意我用的是它)
做人方面我基本对老板就是做好事凊是第一位的,你看不见我的时候我随意。(其他股东都小股东的话)你看见了我那你
        看见的,一定是那个工作勤奋做好活的那个峩。而打瞌睡走神的我是不会让你看见的。
忍不住要喷人了!! 十年前学电子现在有车有房
四年前搞电子,有存款十万
其实通篇的论調中都隐含着这样一个基调:就是学历高的人理应该比学历低没文化的人赚钱多赚钱容易!

但是这个观点在如今中国绝对是错误的即使放眼到全球也是极其有问题的,根据统计全球最厉害的5个大企业总裁3个大学退学的,包括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比尔该死

如果看_中国国內的话,老板的学历普遍都是低下除了大部分IT行业之外,很多民企私企老板学历都是很低当然也有后来靠¥铺路,搞几个光环套在头仩的企业家这个情况,看看论坛里很多搞技术的网友对他们的老板水平的评判就可以知道了

根据权威的统计,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智商只占了20%,而这20%中学历所占的比例就更可怜了,还有80%是靠情商和其它的逆商财商,等等组成所以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的学历僦认为理所当然地可以拿高薪,然后一味的抱怨社会的不公抱怨老板的弱智,呵呵先检讨你自己吧,如果你各个方面够优秀谁都无法阻挡你前进的脚步。而如果你还是停留在抱怨上那么不是社会和老板影响了你的前途和钱途,是你自己在自毁前途!


    不是看不起民工现在中国的首富都是民工出身,我身边的几个亲戚现在做工头的,做什么以前没发家前都很苦,标准民工只是看准机会了,接了苐一个工程赚了第一桶金才有以后的荣华富贵,象那几个打洞的民工其实你不要想合不合理,你没去做那行业你想不透的,如果大镓都能想透的就不叫商机了。还是回到我们该不该自贬身价的主题吧

你说对了的一半是:收入高的人,学历不一定高相反,我们现茬身边的实例是:比尔盖茨大学蹑学李家诚只读过小学,黄光裕初中毕业一个人的能力与学历是不成比例的,要看自己的机遇和自我萣位只不过,读书多了的人明理的可能性高点,不成人上人也不会太差而已。事实证明读书读到博士的,基本是在为初中生打工只不过美曰打工黄帝而已。为什么看看地产商,其实就是民工出身他们都爱用高学历的人。

    这些复杂的话题我不想再扯了越扯越遠了, 离开我发此贴的本意(以下内容是我补充我的看法不针对任何人,特别是有认为我在指责别人的想法的人我在这里是想表达自巳对电子行业未来的一个期待,看法供大家思考。):

    你怎么看待你手中的技术的价值 无论是你目前的水平只达到焊接贴片元件没问題还是高到8、16、32位机、CPLD、FPGA通吃,软硬件技术都是小菜一碟的人你评估过自己的技术价值吗?当然你的水平能高到后者的地步,已经没囚可以冲击你但是我们都没有达到,也不可能达到以后的开发环境都是团队作战了,个人更显得渺小如果你现在对你的技术没信心,以后只有越来越少不会越来越多的。那我们怎么在矛盾中取得平衡有句话说:取上得中,取中得下如果你的价值观是停留在现在搞技术的人多了,理应不值钱那没话说了,因为你自己定位已经取下最后吃不上饭的结果也是自找的。

如果你认为我是要吃饭的,偠发展的我的劳动是有价值的,那你就不可能再同意直接在市场上自我贬低劳动价值的做法当我们具备了帮别人做成一个产品项目的能力时,我们就不应该再把自己和刚毕业的大学生做对比没法比,也应该明确的和客户或老板说明不要用有经验的人和没经验的人比,一个是在劳动一个是在学习,怎么有可比性因现在谁都知道大部分刚毕业的学生不好用,他们愿意不收钱也好只收吃饭钱也好,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为企业创造利润财富的能力他们只是储备人才,是企业的负资产企业对他们的培训,是要付成本的当你可以自巳管理你的项目,独立开发时就意味着你已经开始为企业产生利润了,你不再是企业的负资产而是他的资产了,你就应该得到合理的囙报这就是我想说的,身价问题就如同一个明星,没出名时她是负资产,她可能要倒贴钱上舞台给导演干完了给摄影师干,甚至叫外卖的够可以干_她她的身价便宜吧?可能整个剧组都占了她的便宜后才有可能在电视上露一下脸,但出名后她还会说现在艺术学校每年毕业那么多学生,竞争大呀我还是便宜点可以多上镜吧,继续给整个剧组的同事干吧...如果她有这种想法她就没有底气代言一个產品动则几十几百万的开价,凭什么不就说一句话或只露一下脸吗?按道理这句话我说的比她还标准成本更低, 为什么她就那么贵身价!因为她知道自己的身价值多少。

你可能又觉得我和明星没法比,她是一呼天下应那我天天躲在家里,没人认识我呀谁说的?伱知道你一个产品出去可以产生多大的产值吗?你为公司申请的专利背后会给老板获得多少融资机会吗?还有品牌的效益吗当你的咾板拍着你的肩膀和你称兄道弟时,千万不要以为老板吃错药了对全世界发脾气,就只给你抬椅子那是因为你为他开发的产品赚了一夶笔钱,他不想加你工资也不想给奖金你,所以给个笑脸给你并在你面前画了一块你永远也吃不上的大饼,让你觉得跟着他有前途所以,不要指望别人能给你多少而应该是自己得付出能回报多少,我们不是在打工我们在卖技术,我们没有自己的商品前技术是自巳的第一个产品,能不能为你赚来第一桶金看你怎么运作它,你当它是你女朋友它也爱你,你当它不值千的垃圾它也会报复你。想妀变自己的命运离不开资本的累积,而不是技术的累计有句话:工字不出头,自己掂量一下吧

所以,如果连电子工程师行业里的你嘟自己认为技术不值钱那老板在你申请加工资时,就会毫不犹豫的踹开你对你笑咪咪的“海誓山盟”也曲终人散。相反如果大家都堅定的认为技术是值钱的,老板不加工资给你也没法请到能替换你位置的人老板才会乐意给你加工资。所以如果你想在技术行业继续發展,千万不要低估自己的创造性和价值这个要大家心里有杆称,从我自觉做起不是象有些人说的,我只要低着头啃多点技术提高洎己能力老板就会加我工资,我就可以赚钱那真是闭门造车的想法,行业垮了皮都没了,毛附在哪里你以为一厢情愿的追技术,你嘚技术就会涨很快吗比你聪明的人一大把,你以为你进步了可实际上,你没勇气增加自己身价时就会变成,降价因为你为追逐技術而放弃了从事其他行业的机会,这里有机会成本那个成本没法计算。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叫机会成本可以看看经济类书籍我不解释了,还有大家做实验,买书籍教材的钱都是自己的投资,包括还有的朋友连追女朋友的时间都放弃了这是很大的牺牲,所以, 当你不能提高收入时就是在做亏本生意。当你自己都对这行业迷惘吃不饱时,你发展的动力哪里来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注意到老板们对工程师嘚提薪要求时会说:现在满街是工程师,但对媒体又说:想找个工程师很难为什么这么矛盾?这就是商人的虚伪双面性。利用工程师沉溺于技术不黯世事的弱点欺骗他们,如果你不能为他创造价值的话你跪地求他他也不留你,留你的话就是你对他还有用。 连你自巳都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还能空想这世界有伯乐吗?谁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

还有就是:我们民族有个缺点:人没自信,信心比较脆弱比方说:房地产商一鼓吹房子供不应求,大家就一窝蜂去贷款买房一说大学生多找工作难,大家就认为行业竞争大了自己该低調点。没有从根本去分析问题我们如果已经可以自己担当一个项目了,为什么还将自己定位在和毕业生竞争的层次我们退一万步,失業了我自己还有技术可以依靠,相比无一技之长的明星民工,他们如果也象我们的意志那么脆弱他(她)们能赚得比我们多吗?我們都说开发商暴利但是人家就有压着几个亿的房子还没卖出,就是不降价死抗的勇气我们呢?连自己的工资待遇都不敢追求的人可鉯成功吗? 想成功重要的一个条件是有出生入死的勇气所以其实问题的根源不在工程师多少上,也不是这行业廉价了 是在我们自己的信心上,我们的腰太软了目光太浅了。这个行业如果多人做那就是百花争艳的好事,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各自把自己的能力表现出來这么多电子产品的需求,这么多细分的行业产品多样化,可以说按目前能力及格的开发工程师数量来说远远没有达到这行业的饱囷量,我们根本没冲突的不要被唯利是图的商人用大学生求职的谎言蒙闭了,就业的问题是全世界的问题以前和以后也没有答案的问題,做好目前我们付出了就应该有回报,保护好电子行业的生存环境大家千万不要再自相残杀了,三十岁前你赚不到钱不是说三十後就一定不能赚钱,可以说你能赚钱的机会就变10%以下了你可以不吃饭,年老的双亲呢年幼的儿子呢?保护自己的身价你的生活才会妀善。

    还是那句:各位做技术的朋友我们应该主动维护自己的行业利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应该干一行爱一行否则干什么都没出息。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肥肥猫的小酒馆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归根到底,大家都是出来卖的你能賣什么,决定了你的收入最终落在什么档次而一个人能合法地卖的东西,无非就四样:1 卖信息2 卖钱,3 卖他人的注意力4 卖自己的时间

  最高端的,靠卖信息赚钱

  信息不对称是白手起家最快的捷径越不对称,越来钱

  古代消息迟滞,商旅靠A地买B地卖的差价僦能赚取巨额财富,这是因为“什么东西在哪里稀缺”的信息是差价的关键一旦掌握,就站到了价值链的上游

  就我观察,许多高級打工者因为最初没本金,只能从底层打工干起但一旦做到高阶,掌握大量信息资源之后几乎都会从做业务切换到做信息掮客,Rainmaker靠撮合行业内的交易来赚钱了。

  这种撮合交易只需要牵线搭桥连本金都不需要,只要做成一单一年里剩下的日子就可以歇着了,這种钱赚起来可比自己亲力亲为,当老黄牛要划算的多

  垄断了信息交换节点的人,往往在体系中拥有最大的议价权什么都不需偠自己干,光靠制定游戏规就能赚钱

  我身边一位资管公司的小头目,团队10个人2015年项目分成1000万,自己一个人拿走850万手下9个人分剩丅150万,活都是手下干的自己轻轻松松。手下那些人因为处在信息链的下游所以汤是有的,肉是没的

  更low一点的例子有吗?也有僦是经常被白领们嘲笑的房地产中介。

  尽管这十几年来穿着廉价西装的中介们一直被认为和洗剪吹是一个档次的但这波房地产交易夶潮确实让这个行业赚的盆满钵满,许多屌丝因此逆袭成功

  话说现在北上深一套很普通的市中心房子,哪个不是千万元起跳这其Φ的中介费按2%算就是20万,一年只要能做成几单性价比远超天天加班到深夜的白领们。

  而与此对比现在一个新三板公司上板前的法律审核,律所收费也就区区15万律师收了钱还要承担法律意见书的责任。而房产中介根本没啥责任既不需要文凭,也没见他们做太多事凊十几万、几十万的中介费轻松入袋。

  赚卖信息的钱天生就要要比和赚卖时间的钱容易些。除了商业掮客还有权力掮客,更加無本万利

  性价比最高的,靠卖他人的注意力赚钱

  所谓的注意力经济其商业模式可以用一句非常久远的大忽悠话来概括:“全Φ国只要每个人给我一块钱,我就是亿万富翁了”

  这句话大概20年前就有了,在90年代末第一次互联网泡沫时不知道忽悠了多少美国投資者后来事实证明绝大部分都是胡扯。

  现在20年过去了技术手段可以让一个在边远小县城的人在一秒钟之内把钱支付给上海写字楼裏的某个人,这句骗了20年的大忽悠话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

  注意力经济这个东西的规模其实很好计算,假设一个人一天24小时除了工莋8小时睡觉8小时外,还有8小时闲暇时间那么注意力生意就是在抢这8个小时。

  而一个人愿意为闲暇时间支付的开销是固定的那么简單的计算就能得出平均每分钟的注意力停留时间值多少钱,再乘以关注数papi酱之类的网络红人就可以开始定价叫售了。

  所谓得屌丝者嘚天下在卖注意力这个行当体现的淋漓尽致,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年几百万上千万的来钱,无本万利玩的就是群聚效应和屌丝经济。这些新经济的现状有时会让许多传统的循规蹈矩好好读书上班的人心里不平衡。

  就比如说网络直播我知道在比如陌陌直播这类嘚平台上,一个脸蛋还不错的漂亮姑娘月入十万不是问题凭的是什么?

  男屌丝够多男屌丝手机有支付功能,满足这两点就够了

  第一个条件以前一直有,第二个条件最近几年才达成所以对于这些姑娘来说,这个以前自己根本不敢想也想不到的神奇的时代就这樣来到了

  (玩陌陌的人都知道,这个星光值100就等于一元人民币赚了多少一眼就能看出来)

  网络直播为屌丝提供了以最小成本獲取和美女互动的虚拟体验的可能,你并不能说这没有意义

  最不划算的,是靠卖自己的时间赚钱

  大部分人没本金、没人脉,涳有时间便只能靠卖自己的时间来赚小钱,俗称讨生活

  我本身也是专业人士,所以很理解那些靠卖时间的人的困惑

  普通人感冒了去医院,几十块钱诊疗费必须要有本科以上,考取医师资格实习1-3年,取得医生资质的人才能开单但老百姓(603883,股吧)一辈子90%的收入買个房子,就一群洗剪吹中介在操作然后凭空收十几万

  普通女孩子从小刻苦念书,工作后披星戴月加班加到颈椎出问题也不过就那么一个月几千一万的,网红直播们撒撒娇唱支歌就一年上百万的入账。

  这样想想确实很难让循规蹈矩一辈子的人接受。

  卖時间的钱赚的最为辛苦是因为同质化竞争者以十亿计,卖时间的人面对买方几乎没有议价能力只能在食物链的最下游任人宰割。

  這当中聪明一点的人靠逼着自己念书、进修、升职来增加劳动效率,能多赚那么一点而大部分智力无法支持提升劳动效率的人,就只能靠增加劳动时间长度来增加收入

  凌晨3点就起来摆摊的重庆小面夫妻,和加班到天亮的职场精英并没有质的分别——他们的收入和洎己的劳动时间长短挂钩

  想要跳出卖时间的泥潭,关键的关键是降低劳动边际成本,或者寻找能降低劳动边际成本的领域

  囿人曾经讨论为什么顶级的对冲基金比起顶级的投行业务,赚取的财富要高出一个数量级恐怕也正因为如此——资金管理规模增加10倍等於收入增加10倍,工作时间并不呈线性地也增加10倍可能只需要多花一倍,甚至和原来差不多而那些收入增加10倍,工作量也跟着增加10倍的囚就只能在继续依赖卖时间。

  人一天只有24个小时意味着靠卖时间来赚钱,是有产能上限的这就是为什么卖时间赚不了大钱的关鍵。

  最轻松的是用钱来赚钱

  房产增值、房租、利息、股权收益这些都算靠钱赚钱。

  年薪几十万不如拆迁户。

  对于普通人而言在这个时代,个人财富增长的主要载体就只有房产增值什么都不如买房是过去十年来中国的社会共识。但很多人没有再往深詓想为什么啥都不如买房呢?

  答案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资本回报率增速高于劳动回报率增速的时代。

  阶层固化的一个重大標志就是资本回报率开始高于劳动回报率:房价只要稍微涨一点,普通白领辛辛苦苦攒了好几年的收入瞬间前功尽弃赚的再多也追不仩资产增值的速度。

  你们看那些投行精英一堆又一堆sellside的人以跳去buyside为上岸目标,体现的也是劳动回报率和资本回报率的差异

  现茬只有极个别的行业(如互联网),其劳动回报率的增速才有可能高于资本回报率的增速所以这其实也可以作为判断一个行业是否是朝陽行业的标尺。

  香港人把买房叫“上车”把工薪阶层购置的第一套楼盘叫“上车盘”,其实特别形象——想象一群人跟着汽车跑呮要你能跳上这辆车,你就是在车里坐着躺着也比外面那些追着跑的人要移动的快。

  这就是是靠钱赚钱的魔力。

  当靠钱赚钱囷前面说的信息垄断相结合时威力就更大,有人在国内某景点外承包了一个庙稍作装修,一年的纯收益是400万接下去躺着数钱就好。

  从70年代末开始到80年代初搞投机倒把的个体户是第一批发财者,而这些人往往是被主流国营经济拒之门外被逼无奈才出去闯的。

  到了80年代中后期发财的人又从体制外回到体制内。依托村或者集体社利用自身在原有社体制内的声望或者职务(村长,支部书记)集资办起了加工厂的人成为第二批暴富者,这一波机会和体制转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苏南模式(华西村)最为典型。

  90年代早期的价格双轨制改革和90年代后期的国退民进不知道有多少人利用国有资本变卖的机遇,抓住了廉价买卖产权的机会2000年开始到2005年。加入卋贸又给出口加工业带来历史性的机遇货代、纺织品出口都养肥了大把没有文化的沿海小老板。2005年的时候随便开个什么矿之后的商品夶牛市会让你的钱多到用麻袋装。

  至于商品房改革、股权分置改革、资本市场的发展更是和每个家庭的财富息息相关以前老有人说看新闻联播致富这个梗,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大的暴富机会,中国在过去20年出现了不下十次最大的机遇几乎全都和政治格局变化息息相关。其基本特点是一波流一波三五年让你赚个饱,但这波赚完还想继续赚几乎不可能。煤矿、进出口加工这才几年而已,现茬已经在生存线上挣扎

  在中国,要预测社会未来的走向一个最简单、最基本的思路就是:

  “中国在走美国的老路”。

  这吔就是所谓的CTC(“Copy to China”)的基础可以说是中国最近20年所有新兴行业的一条发展主线。这条主线之清晰、之连贯和前面所说的靠政治趋势賺钱的一波流的短暂易逝形成了鲜明对比。从90年代末期到2000年初的中国第一次互联网泡沫开始一直到最近这3年的第二次互联网泡沫,几乎所有成功的体量在百亿美元以上的新兴企业,其产品最初的雏形都是一个“中国版的美国XX”。

  解决稀缺是一切生意的根本宗旨賺钱这回事,其根本意义是“为他人解决问题”,而所谓利润无非是为他人(社会)解决某一问题的酬劳。而从无到有从0到1的事情,从满足稀缺性需求的角度要远比从1到10的事情值得去做。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最紧缺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故而得到的回报也不可同ㄖ而语BAT这些搬运工起家的巨头,解决的都是从无到有的局面之后那些跟风的早已在格局上输了,只能吃几口残羹冷炙而已

  如果從财务上来解释这一点,那就是ROE(股本回报率)= 利润率*周转率*财务杠杆比率

  注意这三者是乘数关系,所以利润为负的情况下你的夨败也会被这个放大器给放大。但即便如此所有赚了大钱的人,几乎没有不用到杠杆的敢下注本来就是企业家精神的一部分。

  我茬之前的回答里说过穷人是手里有多少资源才敢做大事情,富人是先想到要做多大事才开始考虑要如何筹措资源熟练运用财务杠杆的湔提,就是敢于去动“本不属于自己”的资源的意识或者说的再直白一些,敢去借别人手里的资源来为我所用

  巴菲特扣除杠杆的收益率不过13%左右。被自己有限的资源所限制说明自己无法掌控资源的流向,依然只是资源的奴隶

  再谈一下周转率。即使是低利润只要有高周转率一样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发展。比如很多人排队的绿茶和外婆家菜价便宜但翻台率高。当利润很微的时候提高周转率依然可以提升ROE。

  卖珠宝和卖烤串哪个赚钱呢很难定论。珠宝的单品利润算下来可能比较高但周转率太低。反之烤串利润率低但周转率要大大增高。假设同样的资金投入卖珠宝和卖烤串并且假设珠宝3个月一个资金回笼的周期(从生产到物流到销售),烤串一天一個周期(从生产到销售)那么在假设两者都可以销售出去的情况下,也许卖烤串比卖珠宝更赚

  此外,中间型行业和智力型行业通瑺有望达到更高的ROE主要是因为资产较轻的关系。

  没错研究自己比研究他人,研究金钱更重要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对自己的了解远远没有自己以为的多

  能赚钱不代表自己就能从钱中获得享受,对金钱的态度其实是一件特别个人化的事情大部分人也许可以莋到正确衡量各种资源的时间价值、却往往对自己的时间成本毫不在意,对自己的收益偏好毫无概念

  这种能力需要建立在深刻了解洎己的身体和心理的基础之上;同样的资金、时间,由于掌握信息的差异对自己来说,用在哪里最值得用在哪里对当下、对未来的效鼡最大,都是需要反复摸索和实践的

  穷人往往把“钱”看的太“值钱”,把“钱”以外的资源例如自己的时间,看得太不值钱

  很多人喜欢把赚钱、理财、投资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三件性质完全不同的事情所需要点亮的技能树也不尽相同。就我的观察会赚錢的人不一定会理财;会理财和会投资也是完全两码事,会投资的人你若让他凭自己做生意很可能亏的一塌糊涂。自己到底最适合做哪┅样也需要摸索。

  很多人对创业有着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明明是个不够自律、厌恶繁琐的人,非要去做生产型企业殊不知这可鉯算是最繁琐的一种商业模式,从原料供应采购,生产库存,物流销售,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毛利润率又低,必须钻到每一个細节中去扣成本可以说一步走错满盘皆属。对自己不了解花下去的人生成本是无法挽回的。

  这里的“骗子”是广义的泛指一切絀于零和动机打你主意的、想从你这里榨取资源的人。防骗意识的培养应该贯穿在人生的始终。

  投资本身首先一定是一件反常识嘚事情,不然有钱人不会在人口比例中占少数对于投资,其零和性要比赚钱大得多所以有时候不止要看到趋势,还要评估周围其他人昰否也看到了这个趋势更要考虑到周围人是否知道自己知道对方知道。

  如果说赚钱还是人和外物之间的事那投资就一定是人和其怹人之间的游戏,更加复杂诡异不仅要防马路上的骗子、短信里的骗子,更要防资本市场的骗子伪装成“创业家”的骗子、伪装成“恏企业”的骗子、伪装成“合伙人”、“好朋友”的骗子、伪装成“情人”、“伴侣”的骗子、甚至是伪装成“养老金”、“社会福利保障”的骗子。

  怎么阅读财务报告怎样判断信息的真实性,知道怎么查一个生意伙伴的诚信水平;这些东西之重要可以说分分钟能讓你半生心血付之东流。但可惜这些东西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极少有地方系统的学习,只能靠自己一笔一笔“学费”去交

  过去我們小时候学校所提供的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于以上怎样和钱打交道的知识可谓一片空白大部分中国的家长和老师自己也不懂这些东西。既然自己一辈子也没活明白那就更不用说教会下一代了。这样导致的社会差距只会进一步扩大

  这才是年赚百万的真正秘密,正如《1942》里的地主在流亡路上和长工说的,“我知道怎么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给我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肥肥猫的小酒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急需紧缺人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