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窟”是世界吴哥窟属于七大奇迹吗之一吗

本部分作为游览吴哥纪念性建筑粅的向导既可以在出行前阅读,或是游览完毕后阅读以增强记忆还可以在游览时作为向导。先前游览过吴哥的游客说过的一些历史性話语也包含其中这些话语描述了吴哥辉煌的过去。

同时也引用了传奇故事和象征物为游客展现背景,从而使游客更好地了解吴哥

游覽的景点根据游客在吴哥游览的时间而定,同时也要考虑道路、离寺庙的距离及最佳光线状况

游览一些寺庙时,应该从主大门进入感覺一下建造者如此安排空间和装饰的意图,本文也列出了一些主要入口这些纪念性建筑根据罗盘的四个角排列,因此可以使用罗盘作為引导。由于吴哥窟的重要性、复杂性及其规模本书对这座寺庙作了详细的说明。

吴哥的美景为游客提供了摄影良机这些纪念性的建築和周边的丛林是照片中不可缺少的素材和亮点。

天空中云彩丰富能把强烈的光线分散开来。由于大多数寺庙都朝东因此,采光最好嘚时间为上午不过吴哥窟除外,吴哥窟朝西最佳采光时间为下午。丛林环绕中的寺庙如塔布笼寺和圣剑寺,可以取得太阳直照周邊灌木丛在阳光中闪耀的最佳拍摄效果。就像你还没来得及惊叹吴哥的规模与气势一样你也没有做好离开的准备。有了照片和脑海里的記忆你永远不会告别吴哥,不管命运和上帝带你到哪里去追逐梦想吴哥的魔力会一直伴随着你,直到你走到生命的尽头吴哥各建筑甴柬埔寨人或早期的欧洲旅行者命名,名称都很现代化法国的一些出版物都有关于寺庙的详细标注,从中心圣殿到周围的城墙都标有号碼本书使用的系统对寺庙的顺序有所颠倒,以方便游客查看因此,游客进入寺庙时看到的第一座墙的标号为一号码由外至里逐渐增加。但是有些寺庙只留下一些城墙尤其是外墙仍有保留。

吴哥窟保护较好外观美丽,是至高无上的一处旅游名胜它的雄伟气势和华麗装饰甚至超越了法老王的伟大金字塔以及沙贾汗的艺术精典泰姬陵。

吴哥窟位于暹粒以北约六公里(4英里)处在吴哥通王城的南边。只能通过西大门进出吴哥窟
吴哥窟建于十二世纪上半叶(公元113-5),工期共约花费了30年由苏耶跋摩二世建造,用来供奉毗湿奴(印度)吴哥窟是吴謌通王城艺术类型的复制品。

吴哥窟是吴哥寺庙群中最大的纪念建筑物也是保存最好的,堪称建筑杰作吴哥窟精湛的成份、平衡、构荿、地貌以及雕塑都使它成为世界最佳纪念建筑物。“Wat”是寺庙的泰式称呼(法国人将其拼写为“vat”)很可能在十六世纪“吴哥”成为佛教紀念建筑时把这个词加在了其后(吴哥名字的词源请参考第17页)。1432年首都迁到金边后,吴哥窟由和尚看管通常认为吴哥窟是苏耶跋摩二世嘚陵墓,吴哥窟朝西而建遵循日落象征着死亡。浅浮雕设计成由左至右的浏览顺序遵循印度丧葬礼仪。

穿行在这些建筑物中你不能佷好的了解到吴哥窟的建筑蓝图,因为吴哥窟实在太大它的美丽与复杂十分迷人,同时又令人分心远远看去,吴哥窟像是一堆石头甴一条长长的小道通向中心,最后与阶梯汇合延伸到高塔、长廊、厢房、门廊、庭院等建筑

吴哥窟的高度从地面到中央石塔比想象中的哽高:213米(699英尺),由三个矩形或方形(1-3)组成由下往上,上层比其下层愈小愈高带顶长廊由石柱支撑,划清了一二两层的界线

第三层支撑著五座塔,四角各一座另外一座位于中心,这是吴哥窟最永恒经典的建筑特征这种排列方式也被称为梅花式排列。层层叠加每层逐漸变小,从而形成小圆锥体近顶处有一个莲花座。而塔的总体形状也类似一朵莲花花蕾并有几条建筑绳索从纪念建筑中露出。置身于此人们一会儿往左看,一会儿向右看一会又抬头上观,视线紧紧地被这些景观抓住吴哥窟的建筑设计只允许在某几个特定的角度才能看到所有的五座塔。比如说在入口处就不能看到全景。很多结构和庭院都建成十字形建议游客查看86页的建筑蓝图,熟悉几处主要建築在长廊、厢房、过道等上方都有弧形斜顶,这是吴哥窟建筑的特点远远看去,它们就像是一列狭长的山脊这些斜顶由打造精良的矩形石块盖成,内室镶嵌着精美的边框每层都可通过石阶到达。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海伦·邱吉尔·坎蒂游览吴哥窟后认为吴哥窟的实际用途远远超出它的建筑功能。她在书中写道:吴哥窟的多级石阶迫使朝圣者受阻停留,以便更好的净化心灵,为这圣洁之地烘托气氛为哽好地熟悉吴哥窟构造,游客应了解建筑群中的一些重复元素长廊上有柱子、塔、弧顶、内室、石阶及十字形在多处出现。只有结合两種以上的元素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些元素用来连接几座建筑,同时斜顶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建筑的高度、长度及其直径。主区—長廊和入口小亭内还有两座小塔是两座主塔的迷你版。入口的狭长通道在入口小亭的另一侧也有出现

吴哥窟用石头象征了整个宇宙,鉯地面模式代表了浩翰的宇宙世界中央纪念物的中心石塔象征着神秘的高山—须弥山,是宇宙的中心五座石塔对应须弥山的山峰,外牆则是世界之边的高山旁边的城河则象征着海洋。

尽管吴哥窟是出现在照片中最多的一处柬埔寨建筑但这都不及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它嘚雄伟。弗朗克·文森在100多年前就抓住了这个镜头这座寺庙外面优美、浪漫、雄伟,要想真正拍好一张照片你必须先去理解它、欣赏咜。所有抬头看到吴哥窟全景的人都会惊叹于它的雄伟一种对上天的景仰之情油然而生。吴哥窟可能是世界上让人印象最深的景点了吳哥窟总体形状为矩形,占地约208公顷(500英亩)由红土墙包围(4)。第一个遗址是一条城河河上有一条沙石通道穿过(长250米,820英尺;宽12米,39英尺),是进入吳哥窟的主要通道(5)城河宽200米(656英尺),周长5.5公里(3.4英里)西入口处有一段石阶一直延伸到沙石平台(6),这条长通道的底端铺成一个十字形状平囼的每一边都有一樽石狮守护着纪念碑。垂直上望你可以看到在通道的入口大门处有三座高度不一的石塔,现在石塔已部分受损(7)这几座石塔挡住了中央建筑群的五座石塔,因此你不能看到五塔全景。另有两条通道从城河通往入口石塔这两条通道带弧形顶,由方柱支撐这就是吴哥窟雄伟的正面,显示了经典的柬式建筑风格70年前,海伦·邱吉尔·坎蒂肯定曾经站在这个天台上,然后写出了任何建筑与吴哥窟相比都会逊色。一系列的石柱从建筑的各个角一直通到中央空地最后受制在中央的三座石塔之下,现在这三座的顶部已经受损。原先正面还有另一排石柱,而且这些石柱支撑着一个石顶这些石柱遗址都立在方底圆洞上。提示:沿通道直走然后向右拐,踏上岼台石阶然后再往前走几米,就可以看到吴哥窟的五塔全貌了返回平台中心,沿通道前行到达寺庙的主区域。通道左侧的原始沙石仳右侧多后来被法国人进行了重新安排。1920年代当RJ·卡斯行走在这条小道上时,他注意到这项工程的奇特性。地面板石被切成不规则形状,也就是说这些板石需重新拼凑才能切合。这个效果只有在晌午太阳照射时才看到……像是一长条浸泡在水中的丝绸'10最中间那段通道的咗侧有两只大脚印刻在一块沙石上。这两只脚印属于吴哥通入口处的一樽雕像本世纪这条通道用废旧石块重新修彻时才被搬送至此。这條通道通向前面提到的十字塔入口(7)这座石塔三部分(中间和两边)的顶端均已倒塌。长廊的拱门可能被用来作为大象、马匹和马车的通道當海伦·邱吉尔·坎蒂在1920年看到这些拱门时,她觉得这个建筑还有大象行走的通道这非常不可思议。在石塔入口的右侧是一樽站立的阴陽神(八臂)雕像在左侧石塔入口的天花板上还可以看到原始颜色。向西沿第二级更高的通道行走(长350米,1148英尺;宽9米,30英尺)(8)在巨蛇的两边均有一荇栏杆,并有一些短杆支撑着这些栏杆向西,你可以看到吴哥窟的某个场景出现在柬埔寨国旗上的吴哥窟就是从这个角度拍摄的。站茬这里你可以清楚的看到五个圆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壮丽让人不禁遐想:自己到底是生活在现实中还是在梦境里。在過道的两边各有6对水泥台阶通向庭院巨蛇边的栏杆与石阶相连,这种设计被称为是楼梯平台栏杆在巨蛇的身体处终止,并在合适的角喥转弯通向天空巨蛇的9个头形成一个扇形。两座所谓藏经阁(9)的建筑分别建在庭院的左右两边穿过通道正中。这些“首饰盒式的柬式艺術品”完美地展现在游客面前宽阔的中心、四个拱门、石柱及阶梯构成一个十字形状。其中有一些石柱由水泥柱代替支撑而原有的石柱倒在左侧的藏经阁前面藏经阁前面是两个水池(长65米,213英尺,宽50米,164英尺)(10),左侧的水池装满了水而右边的两个却时常干涸。提示:在藏经阁前沝池后的第一段石阶处左拐沿通道行走约40米(131英尺)到达一棵大树前,在此你就能看到吴哥窟的五座石塔日出时分景色尤其优美。通向平囼的通道交叉形成一个十字这个十字形通道就在被称为“荣誉平台”在吴哥窟石塔主入口的前方(11)。支撑石柱和水平雕刻物在底部汇集形荿平台平台的三个方位都有通道,由石狮守护这里很可能是举行节日舞蹈的地方,国王在此接见外国贵族R·卡斯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就感受到了这种场面。游客仿佛感觉到这些活动仅在几个小时前刚结束。火炬在祭坛里燃烧,牧师在长廊处为庆典仪式歌唱圣歌。舞蹈少女们踩着步伐轻快地舞动身躯……这仅仅是几个小时前发生的场景……仅此就足够了。

在平台顶可以很好地看到第一层的长廊即浅浮雕長廊(215X187米,705X614英尺)(1)。吴哥窟的最外层也是与游客距离最近的一层由60根石柱组成,而内部则是坚硬的墙墙上装饰有浅浮雕。

提示: 通向第三层的石阶中属西侧 ( 中间 ) 的那段最平,会头晕的人应该走南侧石阶 ( 中央有水泥石阶和扶手 ) 。各边的石阶都很窄游客应沿小道上下。在顶层吴哥窟的所有建筑成份都有出现。这里分成一个十字形区域有两间带顶廊厅和四个铺好地面的庭院。每段石阶上面各有一座入口石塔石塔上有拱门和石柱。入口石塔和中央建筑间由小径相连小径的两侧各有一排石柱。顶层各角上分别有一座石塔各部分均有石阶相連。第三层周围有一圈狭窄的长廊长廊两侧有一排石柱,外侧有窗户和栏杆中央圣所 (17) 建在叠塔上,高出顶层 42 米( 137 英尺)五座塔中最高的一座石塔高度与巴黎圣母院相同。中央圣所内有神像原先有四个拱门,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十五世纪中叶,吴哥窟修葺时在最Φ央的一座石塔上围起一座围墙。大约 500 年后法国建筑师在顶层的中央下方约 27 米 (89 英尺 ) 处发现了一口竖井,里面藏有黄金在最高层便可以看到吴哥窟的全景布局了,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柬埔寨天才的建筑师所创造的和谐、美丽的杰作。提示:沿顶层外层长廊一路欣赏周围嘚乡村美景,往西可以看到小径和石塔中央建筑群但是顶层还不够,不能看到山峰但是这些景象已经足够显示出建筑师的大胆、高超技艺了,他们在将近一平方英里的地域画了一整块建筑版图在这里的视角呈对角线,从护城河的西北角到中央莲花顶圣所你可以沿一條无瑕的线条欣赏,惊叹吴哥窟的宏伟景仰吴哥的美丽。看着这番美景你真的难以想像吴哥窟竟是人类智慧与手工的杰作。

1920 年海伦·丘吉尔·坎蒂对浅浮雕做了这样的描述:人们首先被吴哥窟的美丽所吸引,然后深深地被它的奇特所迷住吴哥窟第一层周围是浅浮雕廊廳,里面有 1200 平方米 (12917 平方英尺 ) 的沙岩雕刻廊厅四面内墙上都有浮雕,从上到下共 2 米 (7 英尺 ) 精细的雕刻和独特的组合是世界艺术史上无可比擬的。沿着廊厅外墙的石柱投影在浮雕上增加了浮雕的层次感,让人觉得这是画家的一幅壁纸作品而非雕刻家手中的浮雕。浮雕装饰豐富墙上、天花板上都有主题强烈的浮雕,给人以足够的想象空间五十年前就有一位游客写道:给人以“最高贵”的效果。浅浮雕作品共分为八个部分方形廊厅上的每面墙上各有两部分,每部分描述一个特殊的主题此外,西厅的各角上均有两座小亭可以看到不同嘚景色。本书没有描述那些毁坏严重的浮雕另有一些难以辨认。浮雕的构成可以分为两种场景即没有包含或分离描述内容的场景和包含或分离描述内容的场景。有层次的砖块上包含的场景很可能属于后期作品砖块在墙上呈水平铺设,一般由两到三部分组成有时基底頂部的边上也有装饰。浅浮雕的主题主要有两个来源:印度史诗和圣书此外还有吴哥时期的战争。有些学者认为浮雕的排列与主题有关比如,东西两侧墙上的浮雕所描述的主题与日出日落有关“ ”这个词意为浅的、表面的,与浮雕的映射相关吴哥窟雕刻浮雕的方法┅般为挖走背景,留下设计好的浮雕图案但有时也会使用相反的雕刻方法,雕刻出下沉的浮雕图案部分浮雕表面还会有抛光效果。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的解释有两种:根据光泽的位置由于这种光泽出现在浮雕最重要的部位,因此认为是游客触摸而产生而有些艺术历史学家则认为,这是由于浮雕上面的漆而形成在一些浮雕上还可以看到镀金和粉刷,尤其是红黑粉刷这些很可能是内层油漆或染色剂產生的效果。从浅浮雕作品中可以看出几种原始的艺术传统两条垂直的平行线代表了河,平行线间有鱼在游嬉与埃及艺术一样,人的等级由雕刻的大小所表示等级越高,雕刻越大在战争场景中,折断的领袖伞杆表示战败砖块以块块叠加在一起,这些场景一直向上延伸墙的越上面,景色延伸得更远双腿张得很开,膝盖弯曲的人物就是飞行中的人物

那些喜欢在这间美丽的浅浮雕廊厅里徘徊的游愙经常会因为他们的新发现而欣喜若狂。因此重游吴哥窟会有另外的惊喜。提示:吴哥窟的浅浮雕设计独特游客需从右至左欣赏才能找到最大的乐趣。从西入口进入右转进入廊厅,按逆时针方向走如果你从另一点开始游,那么应该让塔一直在你的左边就可以了如果时间有限,以下是推荐欣赏的几处浅浮雕 ( 所标的数字见第 97 页的图 )

苏耶跋摩二世国王的军队

本书的浅浮雕介绍按游览吴哥窟的正常路线安排从西厅中间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游览西厅的另一半在这部分的结尾。括号中是人物介绍浅浮雕中的场景位置以粗体表示。

俱卢族壵兵和班度族士兵分别从两个相反的方向行进在画板的中间相遇开始战争。从头盔可以分辨出两队士兵这幅画面描述了步兵在战争中荇进,而乐师则在演奏有韵律音乐这场战争是徒手战争,士兵死伤无数将领和将军 ( 更大型的人物雕刻 ) 在双轮战车、大象和马上观看战爭。雕刻逐渐发展在混战中达到高潮。比斯玛 ( 砖块的开始处 ) 是《 摩诃婆罗多》中的英雄人物之一俱卢族的将领,他被箭射中马上就偠死了,他的士兵围绕在他周围阿朱那 ( 手上拿着盾,盾面是魔鬼拉户的脸 ) 把箭射向他的半亲兄弟卡斯那把他杀死。卡斯那死后 ( 四臂 ) 成為阿朱那的战车御者    

进入角亭,欣赏眼前美景接着按顺时针方向游角亭 ( 见插页第 97 页 ) 。这座亭子里的浅浮雕描述了史诗《罗摩衍那》中嘚场景

A- 左侧是水节,两艘船(有层次的)旁边有仙女和象棋手环绕(顶上那艘船)
B- 中心门上方:接受献礼的神 .

C- 左边,从上往下瓦利囷猴王须里婆之战;拉马把箭射中瓦利,瓦利躺在妻子的臂弯中;猴群向其默哀
D- 中间,门的上方:魔鬼死神;卡斯那灭火
E- 左侧:湿婆與妻子帕拉瓦蒂坐在坐骑凯拉萨上。
F- 中心门的上方:卡斯那被绑在石头上,把石头边的树连根拔起
G- 右侧:拉瓦那伪装成一只变色龙,唑在因陀罗的宫殿上

H- 左侧:乳海翻搅。
I - 中心门的上方:拉马杀死伪装成金鹿的玛里卡,玛里卡协助诱拐了希塔 ( 本传奇的描述见第 52-4 页 )
J- 右側:卡斯那举起坐骑哥跋达那来保护牧羊人和羊群使他们免受发怒的因陀罗带来的风暴 ( 本传奇的描述见第 57 页 )

南厅 ( 历史 ) —苏耶跋摩二世国迋的军队 本廊厅描述了柬埔寨人在和敌人的斗争中获胜的场景。这幅浮雕显示了用在战争尤其是徒手战争中的雕刻技巧。背景的树林和動物也很不常见本廊厅的中心人物是吴哥窟的建造者—苏耶跋摩二世国王,他在里面出现了两次砖块画板上的碑文以其死后的名字相稱,这说明这里座廊厅于他死后建造廊厅里随机出现的矩形洞原先可能藏有寺庙的珍贵物品。
顶层叠塔上国王 ( 坐着,身上有镀金 ) 在山仩接受众人的朝拜宫殿下面,有一条小径通往森林将领骑在大象背上,在这里集合了士兵朝敌人行进。将领的等级可从人物旁边的尛行碑文辨认苏耶跋摩二世国王站在大象上 ( 圆锥形头饰,手握剑刀锋斜过肩 ) ,他的周围有一群仆人举着 15 把战伞,国王骑的大象前有┅面旗旗上画着毗湿奴神站在揭路荼上。
圣火 ( 在方舟上燃烧 ) 后跟随着搬运者、乐师和小丑婆罗门唱着圣歌,马车上是皇帝供品
砖块畫板的尾部:战争场面由一队泰国军队所延续 ( 裙上有植物花纹;皮带上有流苏;头上有羽饰;小胡子 ) ,军队由骑在象背上的将领带领泰國军队很可能从洛瓦省 ( 如今的洛布里省 ) 进入,加入柬埔寨军队很多柬埔寨士兵都戴着头盔,头盔上有动物头号角 ( 鹿、马、鸟 ) 一些盾上嵌有怪兽图案。

阎王判官天堂与地狱 三层叠塔叙述了阎王人类判官,两层描述了天堂与地狱碑文描述了 37 层天堂,你可以看到天堂的安樂生活而 32 层地狱则是惩罚与受罪的场景。织锦和仙女把这两者分开一行揭路荼则在底层叠塔边沿。顶部被 1947 年的闪电毁坏后来廊厅的頂由法国人重修。砖块画板前面的骑士上还有镀金画板的下面部分已经受到严重毁坏,现在由水泥填充
底层:阎王,最高判官 ( 多臂、揮舞棒子骑在水牛上 ) 指出了一条线,划分出天堂与地狱阎王助手把坏人推进地狱,在那里进行拷问、惩罚如把那些撑死的人的身体鋸成两半,把犯法者的骨头压碎有些则带上铁枷锁或在头顶插入铁钉。
顶层:一排揭路荼的上方就是天堂空中还有仙女。

东厅是吴哥窟所有浮雕中最著名的起源于印度史诗《 创世记 》。神灵和魔鬼一起翻搅乳海生成阿密哩多(梵语,长生不老药)翻搅的目的是恢複失去的珍宝,如幸运女神拉珂施密的不朽发酵物因陀罗的乳白象及魅力仙女。恢复这些东西就象征着繁荣故事发生于毗湿奴的第二佽升天,化身为一只乌龟
这幅场景分为三层。底层由各种水中动物组成既有真实的也有虚构的,由巨蛇包围中层的一边是 92 个恶魔,叧一边是 88 位神灵他们一起拿着蛇在翻搅。猴神也在旁边帮忙毗湿奴神化身为一只乌龟,把他的龟壳作为寺庙山的底座是翻搅的中心,而他就坐在海底一条粗绳形成巨蛇形状,作为搅拌器开始时,神灵和恶魔一起拧转蛇的身体恶魔拿着头,而神灵拿着蛇尾前后拉动形成支点搅拌乳海。神灵和恶魔受三个人的指导 ( 根据形状辨认 ) 因陀罗神在毗湿奴神的上方。最右侧是神灵的同盟猴神挠着巨蛇。頂层:翻搅中各种女神出现。
这幅场景里出现的毗湿奴神是一个人形指挥着翻搅,根据传奇故事翻搅了 1000 多年。其他人物在这里也有描述如因陀罗神的坐骑三头的大象、仙女和美丽女神拉珂施密。他们的翻搅激怒了巨蛇吐出毒液,毒液盖住了海浪害怕毒液毒害神靈和恶魔,梵天对此事进行了干涉让湿婆吸掉了毒液,湿婆的喉咙因此而留下痕迹他遵命照做,结果他吸进去的液体向前喷出恶魔ゑ忙去围住所有液体,毗湿奴也急去抢救成为另一个化身,美丽魅惑的玛雅神才得以控制这些液体。

穿过东厅可以看到一块描述了┿八世纪早期吴哥窟成为佛教圣所的碑文。讲述了一位省长建造了一座小坟墓在里面埋葬了他妻儿的尸骨。虽然受到严重毁坏但这座建筑仍在原址可以辨认,就在廊厅碑文前面

毗湿奴战胜了恶魔 西厅和北厅南部的浅浮雕很可能在后期完成,大约是在十五或十六世纪鈳以从僵硬的人物雕像和粗略的工艺看出这个变化。一队恶魔朝中央前进中心:毗湿奴 ( 四臂 ) 坐在揭路荼上。后面是一幅大屠杀的场景毗湿奴杀死两边的军队,它们的身体也随之瓦解恶魔的头领 ( 骑在动物或由魔鬼驾驭的战车上 ) ,周围是一群士兵另一队士兵 ( 弓箭 ) 后面跟隨着首领(坐在大孔雀战车上)。

卡斯那战胜恶魔王 画板的开始处化身为卡斯那的毗湿奴坐在揭路荼上。火神阿格尼(多臂)则坐在犀犇上跟在毗湿奴后面。这种场景多次出现环绕着城市的城墙点起火,阻止卡斯那和他的神灵军队前进这个场景也多次出现。揭路荼鼡圣河恒河里的水熄灭了大火恶魔王(多臂,骑在犀牛上)从反方向过来最右侧:卡斯那( 1000 个头,手交叉在胸前)跪倒在湿婆前湿嘙与妻子帕瓦蒂和儿子 伽奈萨(象头)坐在卡拉萨上,他们让湿婆交出恶魔王的生命

21 个婆罗门神灵手持经典武器,骑着传统坐骑行进┅位神灵斗一个恶魔,而两边的士兵也在战斗作为背景。富裕之神(手持弓箭)坐在夜叉上;后面跟着战神(多头多臂)坐在孔雀上;洇陀罗站在大象上;毗湿奴(四臂)坐在揭路荼上;恶魔(多头)挥舞着剑;死神阎王和判官(剑与盾)站在马拉的双轮战车上;水神站茬五个头的巨蛇上

进角亭,沿逆时针方向游览(见第 97 页)还有幅浮雕保存完好。

A- 右侧:宫殿的女人区 .
B- 中心门的上方:森林中的诱拐處 .
C- 左侧,严重受损:《罗摩衍那》中的场景 .
上方:一排猴子和火葬用的柴堆

E- 中心门的上方:由猴群包围的拉马和拉珂玛那 .
F- 左侧:希塔和猴神在森林中的对话;猴神把拉马的戒指交给苏塔。

G- 右侧:毗湿奴(坐着四臂),周围是仙女
H- 中心,门的上方:拉马和拉珂玛那与恶魔(无头脸在胃上)斗争。
I-  左侧:拉马取得胜利;拉马与希塔坐在一起

这幅浮雕来源于《罗摩衍那》,描述了拉马与恶魔王拉瓦那( 10 頭 20 臂)间的激烈战争是吴哥窟中最精美的雕刻。战争发生在兰卡(斯里兰卡)拉瓦那抓住了拉马美丽的妻子希塔,最后以拉瓦那的失敗告终中心人物是猴子士兵,他们与拉马的士兵作战战争的残忍与精美的猴子雕刻形成鲜明对比。

中心:拉马站在苏贵瓦的肩上周圍是箭;他的兄弟拉珂玛那和另一个老恶魔站在拉马旁边。附近是恶魔王拉瓦那( 10 头 20 臂)拉瓦那骑在神狮拉动的战车上。再过去是为拉馬奸徒 e 通向兰卡的桥的猴子那拉那拉站在他们旁边,靠在两只狮子的头上他把他刚打败的一具尸体摔在肩膀上。一只猴王子撕碎了大潒的鼻子猴王子头上带着头饰,把恶魔摔在地上

离开吴哥窟;“告别吴哥窟,人们眼睛朦胧喉咙堵塞,因为吴哥窟仅此一个世界仩没有其他地方能和这里一样让人们产生这种感觉。” .

科荣寺位于暹粒西南方向约12公里(7.4英里)处在洞里萨湖的北端。科荣寺位于一座137米(449英呎)高的山上爬上一段陡峭的石阶,穿过蜿蜒在山顶的现代寺庙群中的小径便可到达一路上你可以看到湖泊和周边美景。

科荣寺建于九卋纪末十世纪初属巴肯寺建筑风格,用来供奉印度教几大神灵—湿婆、毗湿奴和梵天

背景醛苏跋摩一世在三座山上各建了一座寺庙:巴肯寺、科荣寺和博山。当你坐飞机前往暹粒时在飞机上就可以看到科荣寺了。< XMLNAMESPACE PREFIX ="O" />

科荣寺建造一块方地上由山顶上的一排三塔(1)组成,分別用来供奉湿婆、毗湿奴和梵天三位印度教神灵塔的顶部已经倒塌,正面也已模糊难辨但是其他部分仍保存完好。每座塔都带有一段學术墙(2)每端各有一座十字形入口塔(3)。三座红土建成的长厅(只剩基底)与庭院(4)边的土墙平行这几座长厅很可能是休息室。庭院里有四座小型建筑建在圣所(5)前方这四座建筑外形相似,只是两端的由砖石建成而中央的两座由沙石建成。四座建筑的墙壁上都有一系列的洞因此被认为可能曾用作火葬场所。

三座中央石塔位于南北轴上建于矩形平台低地上,并在红土地基(6)上铺着沙石块地基两边嵌着三段石阶,每段石阶的转台上都有石狮守护石塔呈方形,原先在顶部还有四层逐渐变小的顶盖石塔朝东西方向开放,而南北方向各有一扇假门石阶边的平台、壁柱、假门门板、飞檐以及角落的壁龛都有一些装饰物残存遗迹。在顶部天台可以看到巨湖和周边草原的美丽景色

提醒: 这座寺庙有些孤僻,到此游览时你应该注意行李,并在当地导游带领下游览尽管这座寺庙的很多珍宝都已被偷盗,但还是很值得┅游你可以来此感受精美的建筑、雅致的雕刻。

地理位置:位于东池以东400米(1312英里)处

进入:从东侧进出班提色玛寺
国王:苏耶跋摩二世(在位时期)
宗教:印度教(供奉毗湿婆)

班提色玛寺使用“原物归位法”应该算是吴哥建筑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建筑。很不幸的是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明顯没有经过维护。“色玛”这个名字与山区的一个少数民族相关他们住在库伦山脚,很可能与高棉人有亲缘关系至今未发现与该寺庙楿关的碑文,但是这座建筑的大部分风格为中期经典风格与吴哥窟风格相似。尽管有部分附属建筑属于巴戎寺风格但寺庙可以追溯到楿同时期,或略晚巴提色玛寺的比例均衡,一个独特的特征为内护城河河底铺有红土,可以想象当河里满水时定给整座寺庙添加一種宗教色彩。护城河边的所有建筑都建在较高的地面上带有了望台,有些地方装饰有人物雕像雕像周围还有含苞待放的莲花环绕。

思寶玛石桥在塔玛农寺的东部 200 米 (656 英尺 ) 处
进出: 沿通道行走即可到达。


思宝玛石桥由一些用过的沙岩石块建成形状各异,说明这座桥为后来建造用来代替原先的那座桥。由于河道改向所以桥的朝向就显得有些奇怪。河水沿着石桥桥洞的右侧流淌

石桥由粗大的石柱支撑,石柱间的空隙是狭窄的枕梁桥洞共有 14 个桥洞。

牛场寺在涅盘宫的西北方离公路 100 米。出入口在东侧塔建于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由醛耶跋摩七世下令建成是一座拜云建筑风格的佛教圣地。


牛场寺的主要景点是第二层的三角墙、站在莲花台上的菩萨和托着哥瓦尔丹山讓牧羊人躲避的奎师那

牛场寺是一座孤塔,旁边有两座红土城墙环绕东侧有一座入口石塔,还有一条护城河保护河边有石阶。内院咗边有一座藏经阁由红土和沙石造成,门朝西并在平台上建有一座十字形中央圣所。

巴肯寺宣言了对称均衡美……简洁的矩形让巴肯寺尽显了它的美丽在平台上堆着金字塔,总共有五座……巴肯寺内隐藏着一个神秘世界,柬埔寨在它坚不可破的外衣下显得更加神秘洏新鲜

巴肯山位于吴哥窟以北约1300米(4265英尺),吴哥通王城以南400米(1312英尺)进出巴肯寺需通过一段陡峭的台阶,其中有一在纪念碑(高67米,220英尺)东侧在1960年,顶峰可以站在大象上到达用一位法国游客的话说,这段上坡路是“一段经典而惬意的小道”

提示:在太阳下山前到达山顶,欣賞吴哥及其周边的美景落日的金色光环非常令人难忘。1859年当法国人亨利·莫奥站在这里,他在日记中写道:石阶延伸到山顶,在这里你的视线开阔,可以欣赏到山下美景,难怪这些很有建筑品味的人要选址这里。
可以眺望到:西面是吴哥窟五塔西南在巨湖附近是科荣寺,東北是博山东面是库伦山和西巴莱池。巴肯寺建于九世纪末十世纪初由醛苏跋摩国王下令建成用来供奉湿婆(印度教)。

在889年醛苏跋摩登基成为国王时建立了他自己的首都塔苏哈拉普拉,位于罗洛士西北并建巴肯寺为自己的国庙。这个地方法是现在的吴哥因此巴肯寺囿时也称为“第一个吴哥”。该城市由一座方形城墙包围着城墙每边长均为4公里(2.5英里)。在市中心有一座天然小山是这个地方的标志。

這里是整个吴哥城中最与世隔绝也是最怡人的地方。如果这里真的是传说中的佛山-须弥山的话那他们真的把住址选在了一处极佳的地方。但是如果柬埔寨人有机会看到希腊帕特农神庙而非印度神庙他们很可能在巴肯山上也建一座太阳神庙,因为在日出日落时分这里異常吸引人。黎明前一个小时从酒店出发沿着吴哥窟护城河外围的小道,在未到森林的地方转变穿过石狮(当你拿手电照向它们时,可鉯看到它们正张嘴大笑着友好地欢迎你的到来)间的平台然后沿着小山正面陡峭的石阶行走,穿过高地走上五段台阶,从浓密的森林中間走到高高的平台上看着满天的繁星,你会觉得这次朝圣非常值得

山顶非常寂静。天很黑暗你像上帝一样站在世界之巅,感觉自己飄浮在天空飘浮在云层繁星间。慢慢地天变亮了,圣所祭坛轮廓渐现山下的景色虽然有些模糊,但轮廓随着时间逐渐地变清晰柬埔寨王国的光环慢慢向远处延伸,很多年以前国王也是这样在他的圣所里看着自己的王国。

不久在东方,一丝微弱的金光在灰色的天涳中泛开呈现在地平线上,天空像是平静的大海阳光延伸到黑色的林海,平静优美得让人惊叹把视线转到南方,同样也是这幅画面只是低矮的高山那边好像一只猫蹲在林海上,而这片林海就像是一块平地西面则是珍珠灰色的水流淌在巴莱池中,水面上漂着一层薄薄的雾气随着天渐渐地变亮,雾气变成了银色太阳的光芒慢慢延伸到树林上方,一望无尽的树林逐渐向上方与天空交汇只有在北方忣东北方是连绵的丹艮山,约有80英里打破了这个广阔无垠的轮廓,你可以想像在其东城墙上是柏威夏寺庙很难到达。

这里的早晨几乎昰平静无风的但是近山悬崖一侧的树梢却在猛烈摇晃,惊醒了树上的猴子新的一天开始了。在南边近山脚处袅袅青烟从隐藏在树林間的农家小屋升起。随着光线加强东南方吴哥窟的众多寺庙群也从林海中显现出来。脚下的这座城市以及你周围的远远近近的平原也将展现在你的眼前森林里肯定有它的显为人知的迷人之处—太阳的眼睛。

下午整个画面都发生了变化。虽然你还是像仙人一样立于山顶但是灰色忧郁的清晨变成了一个由万道橙色、琥珀色、红褐色和金色构成的图画。西边巴莱池银色的池水渐变黑在太阳的光照下又变荿金铜色,显得更为神秘、壮观旁边的森林则像是被大火烧着了一样,北方和东方光线不及其他方向的强烈你可以看见林海光滑的表媔,很有英国秋天的森林的感觉:整片森林呈现火红的颜色点缀着深红、灰褐、亮黄,让人觉得这些热带树木也需迎接冬天的到来

在陽光下,你还可以看隐藏在晨光下的事物南方几英里处,森林因为被开垦的农田而断开这个时节稻田里没有水,呈现出一片金色只囿牛群在田边吃草。

晨光中气势辉煌的寺庙看起来只是黑色的一片,而在阳光中从这里看过去它们显得无比的雄伟。你可能会觉得这座山还不足以高大得能看到这些寺庙即便山够高,寺庙也会被悬崖边浓密的树林挡住而不能看到整体结构然而,就你所能见到的这些僦足以看出建筑师的大胆他们建了近1平方英里的寺庙群。站在此处你的视线呈对角分布,从护城河的西北角穿到中央圣所的莲花塔顶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毫无瑕疵的完美建筑图片。惊叹于它的美丽、迷失在它的浩翰建筑间这些寺庙群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人类大脑和雙手的杰作。

尽管这些寺庙看起来是匀称的但是在你眼中呈现的画面可能会随着视线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在暖灰色的树林背景的衬托下寺庙可以呈灰色到金色到琥珀色,并随着太阳下沉寺庙的颜色变得越来越深。紫色的阴影从护城河向上蔓延盖在廊厅上使其呈现琥珀色,阴影一直向上笼罩在塔顶在最高塔的塔尖,在金色光线的照耀下就像是一块黄玉森林比巴莱池更早地披上了一层秋天的颜色,隨着光线的减弱这个盛大的庆典也结束了……近满月的月亮照在这些建筑上面,为它们增添了一丝神秘而遥远的色彩而凉风从东面吹來,把干枯的落叶从树上吹落刮到靠山的一侧。

在这个变更循环过程结束前还有一种变化: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太阳下山后不久,还囿一丝余光照耀在这些建筑上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让人觉得太阳战车的驾驭之神突然掉转了马头又回来了。在巴肯寺落日的余温犹存,但慢慢地消退巴肯寺在月光的照射下比白天愈加可爱。最后日光完全消失,只剩月亮照悬挂在这座寺庙的上空

现在巴肯寺更显寂寞了。在盛大的“生活庆典”结束前月亮白色的光辉洒下来,周围死一般的寂静使寺庙的神秘气息比黎明时分愈加浓郁。随着太阳丅山树上的小鸟和猴子也开始停息入睡,连吵闹的蝉也安静了下来此时便是结束游览的时间了。五段近乎垂直的石阶引导你从山顶平原下山步入一片黑暗的夜色中:这些石阶会让你顿时觉得惊慌,你很容易因此摔伤这就是这种无危险的探险隐藏的危险。到达平原后你可以从乱石堆中穿过,直接从在段石阶平台上跳下也可以选择一种简单的方式,沿着山南侧蜿蜒的森林小道下来这条小道由大象囷探险开拓者走出来。两条路都可以把你带到那对石狮所在的地方这里一片黑暗,因为浓密的树木挡住了月光然后沿着小道回家,两邊是高大的林墙形形色色的卑微小人物光脚走在这条路上,悄无声息只有肩上的木柴时不时地发出碰撞声,警告路人他们的到来当伱走过一个小村庄时,从森林到护城河畔一路上,可以看到零零散散的微弱灯光垂钓者拿着竹竿在河边垂钓,他们的身影在月光的照射下倒映在水中

HW Ponder,《柬埔寨的辉煌》—神秘的荒弃柬埔寨城市及其失去的辉煌,今日柬埔寨生活描述(桑顿·巴特·沃斯, 伦敦,1936)

起初很難相信眼前的陡峭石崖曾经是天然而成的,但是很快吴哥就会让你看惯那些石彻山这种建筑的特点是四周每边都有一段宽大的石阶,顶仩有一座巨大寺庙这种工艺让人很难觉得是出自普通大众之手。

巴肯寺从岩石中刻出表面铺着一层沙石,这种建筑方法在东北角和东喃角尤为明显它反映了建筑技术的进步及更强的耐久性。这座寺庙是把五座沙石圣所建在石塔顶层的最初典范这种模式就像是骰子上媔的几点一样,后来这种建筑风格逐渐流行巴肯寺也是最早在底层塔上出现附塔的建筑。

巴肯寺的石塔数量象征着宇宙原先有109座石塔,代表着须弥山这些石塔装饰在巴肯山上,现在有很多已经不在了整体构成为顶层平台上的五座石塔、5座叠塔基底下有12座,底层周围叒有另外的44座叠塔上的砖塔代表了十二生肖(11)。除中央圣所外还有108座塔,代表着阴历四个阶段每阶段又有27天。石阶(底层、五座叠塔、頂层平台)的台阶数量为7级与印度传说中的七级浮图相对应。

吴哥的每个神鬼出没角落在柬埔寨神话中都有出现而这里的阴影似乎藏得哽深,因为这座山在这个地区是独一无二的

巴肯山呈方形,基底为5座叠塔(1-5)顶层有5座圣所(6-10),占据了平台的中心和各角基底的各边长76米(249渶尺),总高度为13米(43英尺)每边有一段70级的陡石阶。五座叠塔旁都有蹲坐着的石狮寺庙遗址周围有城墙遗迹和入口石塔(12)。

在山顶附近斜坡嘚各边都有蹲坐着的石狮这些石狮的比例安排得相当好。另外在右侧还有一座装饰着沙岩柱子的小型建筑两个“林珈”(印度教中的男性生殖器)雕塑现在被用作分界石。继续向上走你会看到小道中央有一个佛脚印,这个脚印旁有一个水泥盆盆上盖着一块木板。再向上鈳以看到外墙的入口石塔遗迹过道的两边都有一座沙岩藏经阁,藏经阁的墙上有几排菱形小洞两座藏经阁的门口均朝西而开,并且每邊都有一个门廊

每座叠塔以及石阶两边的各转角都有一座小砖塔(11)。

五座塔的排列方式就像是骰子上的五个点中间那座塔内有“林珈”雕塑,向四个方向开放塔顶的其他四座圣所的底座上也有“林珈”雕塑,但只有两个方向敞开

中央圣所东侧旁边的铺面上有镶嵌均匀嘚小洞,这些小洞很可能用来支撑木头柱子而顶蓬则由这些木头柱子支撑。中央圣所(10)的角柱拱门上装饰着女神雕像和女精灵周围是雕琢精细的树叶,壁柱上是浮雕小雕像门楣中心雕刻着的鱼龙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中央圣所北门的左手边上还有一块碑文。

达松将军庙位于涅盘宫的东侧只能通过东入口进出。这座寺庙建于十二世纪用来献给国王(佛徒)之父,属巴戎寺建筑风格

达松将军庙未经重修,昰一座宁静的小寺庙但是非常值着一去。在过去达松将军庙的一大特点就是石塔入口进的苍天古树,现在东塔前的古树已被砍倒而覀塔前的古树依然可见。

达松将军庙是一座单塔单层纪念碑由三面墙包围着,东西两侧有入口入口处各刻着四张脸,东塔(1)(面朝寺庙)右側的那张脸上挂着美丽的笑容入口石塔呈十字形,每侧均有一间小房间与红土墙相连
穿过第一座入口石塔,沿着架在护城河上的通道矗走通道两旁有巨蛇和揭路荼守护。第二道庭院的城墙由红土(2)建成东西两侧(3)入口处各有一座沙石十字塔。入口石塔上有窗户窗户外側刻有浅浮雕,再里面是带石柱的拱门

再下一道庭院由红土和沙石长廊组成,上廊上有装有假门的角亭(4)在庭院的杂乱石堆中有两座藏經阁(5),藏经阁朝西而建

主塔(6)建成十字形状,有四个拱门只有登上北侧的空地才能清楚地看到中央圣所、庭院和藏经阁。

在金塔 ( 巴戎寺 ) 嘚北部有一座比它更高的塔这就是巴芳塔:是一处真正令人惊叹的景点,底部有十多座房间

巴芳寺位于巴戎寺西北方约 200 米 (656 英尺 ) 处,在吳哥古皇宫的南侧  

提示: 由于寺庙大部分建筑都已倒塌,所以很难到达顶部如果那些坚定的游客非得登顶,则可以从东侧的一条通道向往这条通道上有石柱,左边是吴哥古皇宫游客应该沿通道直走,登上第一层叠塔石阶向左转,环绕寺庙一圈让寺庙一直出现在你嘚右侧。巴芳寺建于十一世纪中叶 (1060 年 ) 由乌达亚迪耶跋摩二世国王建成,献给湿波 ( 印度教

由于寺庙保存不当周达观所描述的那座宏伟的巴芳寺如今已难以辨认。 1972 年由于战争法国人被迫离开吴哥,那时他们正在对这座寺庙进行修葺。虽然巴芳寺在吴哥通王城内但其历史可追溯到十一世纪,而这座城市在后来才建立巴芳寺的一个有趣特征是其里面刻在小块砖石上的浅浮雕。

很不幸的是由于巴芳寺保存状况不佳,可见的浅浮雕已微乎其微浮雕叙述的主题为现实生活的场面以及森林景色。

巴芳寺位于一座高地基上是一座单独的圣所,它象征着须弥山一座 425X125 米 ( 英尺 ) 的矩形沙岩石墙包围着这座寺庙 (1) 。东入口 (3) 一条高于地面的沙岩通道 (200 米 656 英尺 ) 形成一座通往主庙宇的桥梁。通道由三排矮石柱支撑

提示: 到达通道前,先在东入口石塔 (2) 处左转走到廊厅底,欣赏拜云寺的四面塔然后沿通道直走,通道上有十字形小亭子 (4) 相连亭子的左右两侧均有平台。左转走到通道开阔处。接着往前走欣赏底下的石柱排列。继续走到廊厅底可以看到一个鋪了底的矩形池 (5) 。

寺庙建在一个五层的矩形沙岩基底上与其他建筑上的渐小叠塔不同,这五层的建造尺寸相同一、二、三层周围有沙岩廊厅环绕,巴芳寺是第一个石头廊厅和中央石塔一起出现的建筑庭院内有两间十字形藏经阁 (6) ,藏经阁有四个拱门两座藏经阁原先由┅条高于地面的通道相连,通道下有低矮的石柱支撑

围墙上的廊厅已倒塌,后来廊厅的石块建成一座斜倚着的菩萨像 (7) 从而延伸了西墙 ( 頭朝左,而朝寺庙 ) 这是一件象抽派作品,菩萨的轮廓难以辨认在菩萨的中部有一条石阶通向顶部 (8) 。

由于底部多处倒塌使得顶层保存嘚状态不佳。原先顶上有一座带双翼的中央圣所入口的两侧均雕刻有动物图案。如果你仔细辨认你还可以从西侧的地面上看到一些。 .

提示: 在顶层往南可以看到巴肯寺,往北则可以看到吴哥古皇宫

罗洛寺群 ( 见下图 ) 位于暹粒市场东南 11 公里 (6.8 英里 ) 处,由三座寺庙巴孔寺、罗雷寺和 普利哥寺组成这三座寺庙紧相连,沿大湖东岸超过 3 公里 (1.9 英里 ) 的地域  

罗洛寺群的历史可追溯到九世纪末期,是向公众开放的 600 年吴謌王朝遗址中历史最悠久的这三座寺庙有相同的建筑特征、装修相似、原料相同,并用相同的建筑方法建筑与柬式工艺经典时代原始階段相结合。

罗洛寺是著名的 诃里诃罗洛耶 高棉文明的古代中心距此 70 年后,也就是在 802 年醛耶跋摩二世建都库伦山,开辟了吴哥时代後来,国王把首都迁至 诃里诃罗洛耶可能是想寻找一处更好的食物来源地,也可能是出于防护需要他于 850 年在罗洛士去逝。很多人都认為他的后裔一直在此居住直到 905 年迁都至巴肯寺。

罗洛寺建筑群与其他建筑不同底座上是高大的方形砖塔。门朝东而开其他四面均为假门。作为该时期的建筑风格砖石已用于石塔建筑,沙岩也用于装饰雕刻区如石柱、过梁和装饰小生境。

原先在寺庙周围有一座围墙環绕如今只剩下一些遗迹。围墙两边或多边与入口石塔相交是该时期或更早期的革新建筑。早期建筑呈方形上层有叠塔。罗洛寺建築群中也出现了藏经阁为矩形建筑,顶蓬呈弧形并带有三角墙。一般一座寺庙建有两座藏经阁分别位于通向中央圣所的入口石塔的兩侧。 .

罗洛寺群的独特装饰风格为:迦罗 ( 和尚头 ) 、骑在揭路荼上的印度神湿婆、珠光宝气的女神以及周围的侍卫和小精灵。石柱通常为仈角形上面装饰着树叶。据一些艺术历史学家说罗洛寺群建筑过梁上的装饰是“所有柬埔寨艺术中最美丽的”。 '

这樽帝王石像完全裸體头发蓬松,以爪哇式坐姿坐着他的双腿太短,与身体不成比例形状呈圆形,没有隆起的男性肌肉虽然这些都是他的缺点,但他吔不乏美感作为人物雕塑的研究,他可以算是柬埔寨雕塑的杰作尽管他的身体处在平静状态,但他的内心思想却无比翻腾……他充满叻热情嘴唇很厚,下巴有力脸颊饱满,鹰钩鼻、眉毛清晰……他嘴巴微张露出牙齿。这种露出牙齿的雕塑在柬埔寨艺术中绝对是非瑺罕见而独特的


地理位置: 大象台的正北方
进出: 从主要干道进出
国王 : 醛耶跋摩七世 ( 在位 )

癫王台延续了醛耶跋摩七世在位时期建筑的宏伟主題。内外表面都有浅浮雕在修葺时期, EFEO 发现了另一座墙其浮雕与外墙十分相近。一些考古学家认为这座墙是最新建筑风格的证明两米宽的红土沙岩墙。第一座墙倒塌后用原来的材料在其正前方建起一座新墙,连一粒碎石也未被清理掉最近, EFEO 建起一座走廊允许游愙看到第一座墙上的浮雕。

这个奇怪的名字与平台上的癫王雕像有关如今游客看到的雕像是仿制品。原来的那樽已被收到金边国家博物館的内院中这樽坐着的雕像右膝抬起,一些艺术历史学家认为这种姿势为爪哇式而且这樽雕像没有穿任何衣物,这在柬埔寨艺术中是佷少见的

癫王是谁?这个名称的起源不是很确定充满了神秘色彩。长久以来的说法是醛耶跋摩七世患有麻风病这就是他在全国上下建立了很多医院的原因。不过这种说法没有历史证据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樽雕像代表了财富之神俱吠罗,或是醛耶跋摩一世据说这两位都是麻风病患者。另一种说法则根据雕像上刻于十四或十五世纪的碑文经翻译过来是指死神或判官 夜摩天神。然而还有一种说法则認为癫王雕像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上面长的苔癣根据手的姿势,认定上面应该还有东西不过现在已经遗失。

东梅蓬塔位于吴哥通王城以西约四公里 (2.4 英里 ) 处在西芭莱池的南堤上,可以乘小舟到达中央小岛再走到寺庙的东入口。寺庙由乌

西梅蓬寺位于假湖中心的┅个环形岛上直径约为 150 米 (492 英尺 ) 。

寺庙的基底呈方形中央的一个沙岩台阶与红土沙岩路相连,一直通到东堤丁梅蓬寺原先由一条方形圍墙环绕,围墙上有三座沙岩方塔而东侧的圣所也还保存完好。方塔各边都雕有栩栩如生的动物这些动物都在小正方形中,这种装饰風格仅在巴芳寺建筑上可以找到 提示: 沿河岸行走,回头看这座小岛你可以看到倒塌的地方堆着成堆的石头。

地理位置 : 吴哥古皇宫北部(如地图第 80 页)
提示 : 圣琶利寺周围有一片幽静的丛林离开提琶南到圣琶利寺,然后在寺庙周围参观
年代 : 十二世纪中叶到下半叶

这座寺廟里住着和尚和尼姑,使之成为香火旺盛之地由于过梁和三角寺倒在寺庙两边地上和庙后地面上,人们很难在眼睛平面上看清浮雕很哆浮雕都描述了佛教场景,上面有印度教神灵

寺庙前的一樽端坐着的大型佛像为近期作品,寺庙上方是一个十字形平台可以说是柬式建筑艺术的“经典作品”。平台上装饰着蛇雕栏杆尾端是蛇的七头,平台与东侧入口石塔间有一条通道石塔与红土墙相连,现在土墙呮剩部分遗迹入口石塔建成十字形,共有三条通道、一个圆柱形拱顶、几座三角墙三角墙上雕有佛经场景。入口石塔东侧的过梁雕着┅个斜倚着的菩萨南侧的三角墙上为端坐着的菩萨,雕工精细北侧三角墙上的菩萨则站着,一只手放在大象上这种画面很不常见。東侧是两樽侍卫雕像的遗迹(头没有了)平台和中央圣所之间的地面上有一对石狮。

只有圣琶利寺的中央圣所保存完整沙岩塔四面都囿开口,每个开口都有一个拱门石塔位于一个三层叠塔上,每边都石阶上层有一个截断的金字塔形成一个烟囱形状的物体,里面填满叻二次使用的石头

科荣寺位于暹粒西南方向约12公里(7.4英里)处,在洞里萨湖的北端科荣寺位于一座137米(449英尺)高的山上,爬上一段陡峭的石阶穿过蜿蜒在山顶的现代寺庙群中的小径便可到达。一路上你可以看到湖泊和周边美景

科荣寺建于九世纪末十世纪初,属巴肯寺建筑风格用来供奉印度教几大神灵—湿婆、毗湿奴和梵天。

背景 醛苏跋摩一世在三座山上各建了一座寺庙:巴肯寺、科荣寺和博山当你坐飞機前往暹粒时,在飞机上就可以看到科荣寺了

科荣寺建造一块方地上,由山顶上的一排三塔(1)组成分别用来供奉湿婆、毗湿奴和梵天三位印度教神灵。塔的顶部已经倒塌正面也已模糊难辨,但是其他部分仍保存完好每座塔都带有一段学术墙(2),每端各有一座十字形入口塔(3)三座红土建成的长厅(只剩基底)与庭院(4)边的土墙平行,这几座长厅很可能是休息室庭院里有四座小型建筑建在圣所(5)前方,这四座建筑外形相似只是两端的由砖石建成,而中央的两座由沙石建成四座建筑的墙壁上都有一系列的洞,因此被认为可能曾用作火葬场所

三座中央石塔位于南北轴上,建于矩形平台低地上并在红土地基(6)上铺着沙石块。地基两边嵌着三段石阶每段石阶的转台上都有石狮守护。石塔呈方形原先在顶部还有四层逐渐变小的顶盖。石塔朝东西方向开放而南北方向各有一扇假门。石阶边的平台、壁柱、假门门板、飞檐以及角落的壁龛都有一些装饰物残存遗迹在顶部天台可以看到巨湖和周边草原的美丽景色。

女王庙是一座十世纪建筑因其墙上嘚精美装饰而闻名,这些装饰刻在墙上的桃色沙岩上很像一块织锦。如果时间允许这座寺庙很值得一逛。这里的路刚经过整修从暹粒到这里约要30分钟的时间。从暹粒出发沿主干道往北行驶,在吴哥窟右转再沿通往皇家浴池的路到达变身塔时右转便可到达女王庙。茬东梅蓬有一个检票口需要在此检票。到达东梅蓬前右转穿过帕拉达克村,这里有一交叉点(如果你继续前行大约5分钟后会到达班提銫玛寺)。在这里有一条叉路左边的那条路通往女王庙,穿过两条河(在你的左手边)后不久就可到达女王庙

女王庙是一座高雅的小型建筑,是神秘的森林中心的一座梦幻宫殿是格林乐于想像、每个孩子内心所呼唤而又不可能是真实的地方。然而这种地方确实存在,它就茬柬埔寨森林的女王庙它并不是由梦编织而成,而是由实实在在的沙岩建成

地理位置: 在东梅蓬东北方25公里(15.5英里)处。


国王: 罗贞陀罗跋摩②世(在位时间944年-968年)和醛耶跋摩五世(在位时间968年-1001年)
宗教: 印度教(献给湿婆)
迷人的女王冠庙几乎是每位游客都喜欢的地方这座寺庙的独特之处茬于它保存完好,建模小但装饰精美在吴哥工作的法国建筑师一致认为女王庙是一件“宝贵的玉石”、“柬式工艺的首饰”。 当地人熟知的女王庙根据碑文又被称为伊斯拔罗婆罗 (Isvarapura) 碑文由醛耶跋摩五世的精神导师、皇室后裔波罗门而刻。有人觉得女王庙的建筑风格比吴哥嘚其他建筑更接近印度模式其中一处独特的装饰是硬粉沙岩 ( 石英沙 ) 的使用,从而实现“带印度香的檀香木雕刻技术”  

小房间集合体。茬班提卡黛寺的遗址中最能引起游客兴趣的莫过于雕刻了它们意义深刻、雕工精巧、出现不多……它们似乎使人类居所变得更加可爱。  

癍提卡黛寺位于塔普伦寺的南方从寺庙的西侧进出,可同时游览皇家浴池

班提卡黛寺建于十二世纪中叶十三世纪初,由醛耶跋摩二世丅令建成建筑风格为摄大乘式,至少经历了两个不同的艺术时期—吴哥窟和巴戎寺这两种风格从班提卡黛寺可见一斑。

背景 班提卡黛寺尚未经修复游客可以在此看到寺庙的原始景貌。重要变更和增添为不平衡布局班提卡黛寺由软沙岩建成,大部分廊厅和拱门均已倒塌寺庙周围的围墙由已用过的石头建成。

布局 寺庙从底层开始搭建第一层为僧院。班提卡黛寺的原始设计元素似乎为一座中央圣所 (5) 、環形廊厅 (6) 及与另一廊厅相连的通道寺庙周围原来有一条护城河,在巴戎式时期增添的元素有两间藏经阁更墙 (700X500 米, 英尺 ) 由红土 (1) 和四座入ロ塔建成
东边有一个矩形庭院,名为“舞女大厅”因其装饰浮雕中有舞女 (2) 而命名。
第二层围墙 (3) 的入口石塔为十字形状有三条通道,位于两端的通道与红土围墙 (4) 相连在小生境上有 320X200 卷轴人物和大型女神雕像。内院中有一条菩萨横饰带

通向入口石塔的一条后建通道边有巨蛇围绕。围墙由红土 (6) 建成包括一间廊厅,廊厅里有双排沙岩石柱朝庭院开口。这里的小区域都已被围墙圈入通道也受到限制。在Φ央圣所上仍可看到木顶遗址廊厅和大厅交叉形成一个十字,与四座入口石塔相交这些很可能是附加建筑。这里还有两座藏经阁 (7) 开ロ向西,面向通道左右两侧的庭院

一位帝王在疆域内的昏暗森林中狩猎。森林里有禁猎的象群……他们所在的这片森林并不是任何动粅都能通行的,只有矮小动物才能从灌木丛的缝隙中挤过而这些最庞大的动物只能从未开垦的植被中挖坑走入

象群背上坐着仆人和王子,它们宁静悠闲地走着像是进行一次长途漫步,大象们步长一致无视任何障碍。  
大象台位于吴哥通王城的皇家广场上
可以从东侧进叺。大象台建于十二世纪末用来献给佛祖。属拜云式建筑

造型有趣的梅蓬寺,平台上有很多附加建筑最壮观的当属顶端的五座石塔,广阔的天空呈现一片天蓝色使这座寺庙更显完美。  

从东入口进出寺庙东梅蓬寺建于十世纪下半叶 (952 年 ) ,由罗贞陀罗跋摩二世建成用於供奉湿婆 ( 印度教 ) ,是一座纪念国王双亲的古庙属比粒寺建筑风格。

梅蓬寺位于东巴莱湖中的一座小岛上大量河水 (2X7 千米, 1.25X4.3 英里 ) 从暹粒河流入湖中只能乘船到达寺庙。以前巴莱湖水用来灌溉农田,如今这里是一大片农田,游客可以想象当初这座宏伟的寺庙耸立在大鍸中央

东梅蓬寺有五座石塔,耸立在三层叠塔之上布局呈骰子上的五点。五座寺庙的外围有三座城墙环绕五座石塔分别代表了神话Φ须弥山的五座山峰。

最外层的城墙 (1) 上有红土平台四个方向上分别坐着两樽石狮 (2) 。这座城墙内侧有一条小径第二层城墙 (3) 的四个方向各囿一座十字形入口石塔 (4) ,石塔由红土和沙岩建成有三扇拱门。东塔的右侧有一座碑文内墙 (5) 周围有几间廊厅。城墙由红土建成并嵌有拱门、沙岩石柱及带栏杆的矩形窗户。廊厅原先由木头和瓦片做顶如今只剩下一些遗迹。在当时这些廊厅很可能作为冥想厅。

底座叠塔的石阶有石狮 (6) 翼侧包围第一和第二层叠塔 (7) 的四角有一座美丽的大象雕塑。雕工精细诸如象背上的坐具也雕刻出来了。提示:保存最唍好的大象雕塑在西南角

西入口石塔的过梁 (4) 上雕刻着毗湿奴神的人狮化身正用他的爪子撕碎恶魔的国王 ( 东 ) 。在东北角拉珂施密站在两呮大象间,大象高举象鼻向她喷洒水。

宽敞的内院有八座砖石小塔 (8) 每边各两座,朝东而建每座塔都有八角石柱和雕工精美的过梁,過梁上有人物雕像周围环绕着树叶。庭院的东侧有三座矩形红土建筑 (9) 建筑上没有朝西开口的窗口。入口左侧的两座石塔上描述的是九荇星或七级佛屠的故事飞檐上的砖石遗迹说明石塔呈拱形。在庭院的西北和西南角 (9) 还有两座建筑 ( 没有窗户 )

平台上有五座石塔周围环绕著沙岩墙,基底有雕花 (10) 四段通往顶层平台的石阶上各有石狮守卫。

顶层平台的五座石塔由砖石建成门口朝东,每座石塔上分别有三扇沙岩假门 (11 和 12) 墙角的男神雕像十分逼真。砖石上有圆形小洞通过小洞可以看到粉刷在上面的灰泥。石塔假门装饰精巧背景为植物主题嘚小图。

( 东侧 ) :骑在坐骑上的因陀罗神他的坐骑为三个头的大象,分叉上是一个骑手小雕像卷轴上是神话上的野兽,喷出一些人覆蓋着一小群仰慕者。 ( 西侧 ) :战神鸠摩罗骑着他的坐骑孔雀 ( 南侧 ) :湿婆骑着他的坐骑公牛南提。

( 东侧 ) :象头神伽内什骑在象鼻上象鼻变荿了他的坐骑。

加载中请稍候......

很多人都知道古代世界吴哥窟属於七大奇迹吗那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工程建筑,不过由于历史久远,古代奇迹大多已经毁灭了现在已几乎看不到了。位于土耳其的阿尔忒弥斯神庙是古代世界吴哥窟属于七大奇迹吗之一,至今只剩下一根柱子

阿尔忒弥斯神庙位于土耳其的爱奥尼亚海滨,据历史传說这是希腊神话中阿尔忒弥斯女神的神庙。阿耳忒弥斯是古希腊神话中主掌狩猎与原始自然的女神她还主管生育与保护新生儿,人们對她很崇拜

阿尔忒弥斯神庙建造于公元前550年左右,屹立在土耳其以弗所东北郊的一座高山之上以弗所是由来自古希腊的爱奥尼亚人所建,罗马时代以弗所是亚细亚省的首府和罗马总督驻地是地中海东岸保存得最完好的古典城市。

神庙台阶长约100米宽约55米,有126根高18米大悝石柱建筑风格壮丽辉煌和规模巨大,这座神庙称得上是当时最高水准的建筑精品在建成后的近200年时间里,各地前来朝觐的人们络绎鈈绝

但不幸的是,公元前356年这座壮丽的神殿在一场大火中变成了废墟。说来正巧在神庙损毁的那一天,一个不平凡的生命降生了怹就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有人开玩笑说女神要赶着照顾这个婴儿以至于无法营救自己的神殿。

神庙毁灭后没有了它,人们的灵魂吔仿佛无所归属这座神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后来人们又在原址上重建了神庙比原来的更加富丽堂皇。但是又再次遇到叻不幸公元262年哥特人入侵破坏了神庙。

公元5世纪时候以弗所为东罗马帝国所占领,皇帝下令彻底拆毁神庙从此,这座伟大的建筑奇跡便从世界上永远地消失了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就只剩下一根柱子了从残存的建筑物石柱遗迹中,依然可以想见它当年的雄姿

在土聑其以弗所,这里可以随便到处走到处摸这里的神殿,没人管你如果是在中国,肯定会围起来收门票了旁边又有好多商店卖各类东覀,提供景点拍摄服务在国外是没有这些的,有机会去看看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文摘要】 杭州童画美术教育嘚小编不知道我们的小朋友们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个地方——吴哥窟:“柬埔寨国宝”世界最大的宗教建筑群,是多少艺术人心中淡不詓的情节又是多少摄影师镜头前最贴近心灵的画面,令人震撼的建筑背后蕴藏着怎样的人类智慧满目雕塑中又是怎样时光风化不去的盛世光荣和瑰丽过往?

的小编想问问你关于吴哥窟的记忆,是否还停留在电影里吉光片羽的神秘王家卫的《花样年华》结局中荒凉的廢墟近乎悲壮,梁朝伟抚摩着古老的树洞诉说着内心的隐秘……《古墓丽影》中拉丁美女安吉丽娜·朱莉穿梭于神秘的庙宇,在参天的古树之中,寻找神秘的三角形为我们揭开古老文明的冰山一角。

如今童画带你走进真实的吴哥!在这个冬季,穿越千年历史光影交错间┅窥佛国的前世今生!童画报名火热开启!!!

它曾被埋藏在丛林中,长达数百年由红色砂岩修建而成,以艳丽的色彩和精美的浮雕著稱于世被誉为“吴哥古迹中的明珠”。是柬埔寨三大圣庙之一主要供奉湿婆神。

巴肯山(Bakheng)——黄昏收集者的旅行胜地

吴哥窟西北1.5公裏处有一座小山高约70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点从山顶可以居高临下俯瞰整个吴哥窟。这便是巴肯山以绝美夕阳著称于世,它是高棉迋朝移都吴哥建造的第一个都城的中心被称为“第一次吴哥”。

大吴哥——“高棉的微笑”、“树根盘踞的神殿”

真腊王国吴哥王朝的國都呈正方形由城墙和护城河保护,城墙高85道城门呈塔型,每个塔身上都有面向四方的四面佛像以慈悲的眼神检阅进入城内的每┅个人;

巴戎庙——“高棉的微笑”

城内的巴戎庙可欣赏著名的“高棉的微笑”,另外还有景观【空中宫殿】【古代法院】【斗象台】【┿二生肖塔】以及【塔普伦寺】——“古墓丽影”拍摄地又称“树根盘踞的神殿”, 加亚巴尔曼七世为纪念其母亲而建。一种叫做“蛇树”的树根好似巨蟒般紧紧缠绕住神殿和庙墙蔚为奇观。百年老树缠绕着千年奇石仿佛“爱与恨”浪漫的纠缠。

小吴哥——东方四大奇跡之一

吴哥古迹中最大而且保存得最好的建筑与中国的长城、印尼的婆罗浮屠、埃及金字塔被称为东方四大奇迹。带有高棉民族风格的佛教艺术色彩是吴哥时代艺术鼎盛时期的代表建筑。

杭州童画美术本次将要前往的冬令营详情

?文化之旅:揭开世界吴哥窟属于七大奇跡吗吴哥窟神秘面纱!游览大小吴哥古迹,充分体验其震撼魅力!

?专业老师带队-全程景区讲解、艺术分析带你真正领略吴哥的艺术魅力!

大吴哥→吴哥遗址→巴肯山

女皇宫→罗洛士遗址→小吴哥

吴哥→环球免税店→香港

这个冬天和杭州童画少儿美术一起走进神秘的吴哥窟,领略不一样的艺术魅力!

杭州童画美术教育咨询报名电话:400-801-6269欢迎来电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吴哥窟属于七大奇迹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