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为什么仍然那么拼命工作及收入证明

你工作这么努力,为什么还是这么穷?
  本文1941字 丨阅读时长约为3分钟
  辛辛苦苦一辈子不如别人炒房一下子,工资低俨然成为上班族心中的痛。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与其抱怨人生无望,倒不如想想如何从大时代中抓住改变个人命运的机会。
  因为逻辑思维而大火的罗振宇最近发表了一番惊人言论:
  “这个社会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我们已经发现活在社会底层的往往是在那些5A级写字楼里面,每天上班打卡中午吃盒饭的。”
  这话听上去有失偏颇,但相信也道出不少人的心声,白领也好蓝领也好,以前大家口中的劳动人民,现在俗称的上班族,日子都不好过。
  有句话叫:辛辛苦苦干十年不如一套房赚得多。这说明努力创造社会价值的人不如依靠资本套现的人,努力工作的回报非常低。
  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之子朱云来最近都公开表示,老百姓挣的钱太少,薪酬收入占GDP的一半都不到。
  到底普通人的工资收入有多低?我们来看看相关数据。
  GDP工资占比比非洲还低
  衡量薪酬收入高低,比较直观的测算方式就是上面朱云来提到的,看看工资收入占GDP的比重是多少。
  有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平均在12-16% 之间,如果再加上工资额30%的福利,则在15-20%之间。看来朱云来说不到一半算是客气了。
  这个比例到底有多低呢?朱云来说,在美、日、德、英、法、意、加这7个国家里面,日本是最低的,国民收入占GDP的60%-70%。
  呵呵,就不要和这7个国家比了。从全世界来看,工资占GDP低于20%的只有非洲国家。
  这么一对比就会发现:中国已经成为了第二大经济体,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却连第三世界水平都不如。
  换句话说,在依靠广大劳动者创造的巨大创富中,劳动者分享的财富却非常有限,也就是说劳动回报率太低。
  劳动回报率远低于资本回报率
  有句话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劳动回报率太低意味着劳动者权益和地位的弱势。
  直白点说,当你的收入处于低水平时,即使你很努力很拼命,别人也不怎么瞧得起你。
  现在鄙视别人怎么说来着?“你不就是一打工的吗?”想想以前老一辈人总说劳动最光荣,现在恐怕很多人都以此为耻了。
  而当劳动回报率越来越低的时候,资本回报率却越来越高。数据显示,22年间GDP工资占比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而GDP资本占比上升了20个百分点。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过去10年里,通过炒房的人都发了,而辛辛苦苦工作的老老实实做实业的,赚的钱还买不起一套房。
  此消彼长的结果就是,财富都流向掌握资本的富人手中,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社会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社会的不公平感越来越突出。
  套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来说,这个世界并没有奖励努力工作的人,这显然是社会的一种病态。
  在发达国家,GDP工资占比一般都超过55%,只有当普通人的收入足以改善生活改变人生的时候,普通人才愿意努力工作,整个社会和国家才会有活力。
  同时,劳动回报率过低还有另外一个后果,就是造成需求不足。领导层老说要拉动内需消费对经济的增长,但是没有收入哪有消费呢?
  就像朱云来说的,只有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他才有钱去消费。现在不是不想消费,而是因为挣的钱太少。
  我们该怎么办?
  现在流行一句话叫:靠死工资,你永远过不上你想要的生活。
  那是不是说,普通人就不要努力工作了呢?这种想法当然是错误的。
  我们上面分析了这么多,并不是哪一个人面临这样的情况,而是整个社会面临的问题。
  对于个人来说,既然无法改变大环境,那么最聪明的办法自然是顺势而为。
  如何顺势而为,首先要看清楚“势”在哪里?最大的趋势就是资本回报率远高于劳动回报率,那自然要做的就是向资本靠拢。
  向资本靠拢,很多人以为就是不用工作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
  对于手上没有任何资本的普通人来说,要想获得资本的青睐,其实需要更加努力更加聪明的工作。
  因为资本是最逐利的,讲究的是冷冰冰的回报率,而普通人能拿得出手的资本就是工作能力,如果你的能力不够,资本根本就不可能看上你。
  千千万万的年轻人不工作去创业,但最终跑出来的有几个呢?更何况很多人连创业的资本都没有。
  而且不仅需要用努力证明自己的能力出众,而且还要看清楚资本青睐的领域,这就叫做更加聪明的工作。
  如果你是在一个衰落的行业,那么你拼命工作换来的结果可能还是淘汰,所以不仅需要埋头苦干更需要抬头看天。
  除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争取资本的青睐,你还可以主动参与资本的发展。听上去参与资本好像离普通人很远,但其实投资理财就是一种参与方式。
  在劳动回报率日益走低的时代,投资理财其实已经成为普通人增加收入的刚需。与其抱怨死工资,不如学会理财。
  就像提升工作能力一样,学会理财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尽早学习理财才能领先别人一步。在投资大机会来临的时候,至少你离得更近中奖的概率更高。
  至于如何理财,这里就不再细说了,菜导每天都在讲理财,如果你有心的话相信很快就会有所收获。
  还是那句话,个人命运不能光靠个人奋斗,还要看历史进程,既然我们无法选择时代,与其抱怨命运的不公平,还不如顺应时代勇敢地去战斗。
  互动:原创不容易,很多人看完文章没有点赞留言的习惯,请大家支持我为文章点赞、留言、分享。菜导才有动力写更好的文章分享给大家。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中国理财第一新媒体菜鸟理财官网
中国理财第一新媒体菜鸟理财官方微信
今日搜狐热点你工作那么努力,为何还不涨工资?
  职场中,我们可能都遇到过这样一些同事:他们工作战战兢兢,十分认真努力,甚至为工作不惜加班到深夜。
  然而他们努力工作了几年后,工资收入却不乐观,升职加薪的速度可能还赶不上刚入行的新人。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
  身处高度竞争的市场经济社会,每一个人获得收入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前提条件是能够为他人创造价值。
  公司作为一个盈利组织,招募员工的目的是为公司带来利益,创造经济价值。
  因此工资的多寡,是以员工对公司的贡献为基础而评定的。
  如果一个员工每天任劳任怨、起早贪黑地工作,却因为工作效率低下,或者单纯为加班而加班等原因,在自己的岗位上没有做出像样的成果,那么公司凭什么还要支付与工作成果不符的高额工资?
  努力这个词,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努力的过程并不能作为升职加薪的标准,努力的结果才是。
  错把努力当借口,廉价的自我感动是一部分人无法赚到钱的核心原因之一。
  盲目地忙,廉价的自我感动,这些只会导致一个结果——穷忙。
  那么“穷忙族们”应该如何摆脱困境呢?可尝试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高薪酬:
  1.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员工
  继续钻研工作技巧、提升个人业务素质,以便从容应对工作中突如其来的变故,这是薪酬增加的关键。
  2.注重工作结果
  养成对工作结果负责的习惯,制定工作计划,并要求自己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按照原定计划完成工作。
  3、接受新的工作方法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应对变化的机智、适应新系统的灵敏性以及你自己对事情的独立想法将会有助于升职加薪。
  4.提高沟通技巧
  无论是提高工作效率还是表达个人诉求,沟通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工作中提高个人沟通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本内容来源网络,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想关注更多精彩资讯,请添加官方公众微信“鑫悦贷金融”(微信号:xydjr2015).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经济、互联网、财经等信息专供
关注“鑫悦贷金融”(xydjr2015)微信公众号,盛宴迎新春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
今日搜狐热点&&&&&&&&&&&&&&&&&&&&&&&&&&&&&&&&&&&&&&&&&&&&&
当前位置:
【浏览字号:
[来源]:钱生钱
  这个世界最大的谎言莫过于“只要你努力工作,老板一定会给你升职加薪”。很多人加班加点默默工作一辈子,也始终逃不脱底层员工的命运。旅游休闲度假,仿佛只是少数有钱又有闲的富人专享。为什么你每天工作那么忙,工作时间那么长,天天把自己累成狗,但是依然很穷呢?
  因为财富与工作之间并不能划等号。
  1、收入结构单一,对工资性收入过度依赖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就算你工作再努力,24小时不停歇的工作,对于财务自由来说,也很可能只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因为有太多不争的事实告诉我们,想要依靠拼命工作来升职加薪,实现财务自由,往往只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罢了。在单位时间内干更多工作,或者是延长自己的工作时间来换取更高的收入,的确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但是,一个人只靠工资性收入,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我们谁都不能预料,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一旦失业或者遭遇意外,如果没有其他收入来源,那将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
  上班赚钱,赚钱存银行,周而复始,收入仿佛增长了,但是收入的增长从来跑不赢通货膨胀,我们赚钱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物价飞涨的速度。所以,努力工作固然可贵,然而更可贵的是能够学习投资理财。只有将资金流动起来,才能够让钱更好地生钱。当财产性收入远远大于工资收入时,我们离财务自由也就更近了。
  简单来说,富人是用钱赚钱,穷人用劳动赚钱。对于那些善于投资理财的人来说,投资获得的收益甚至可以远远大于工资性收入。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
··········
[选稿]:赵瑜
有图有真相:
- &- &- &- &
[] [] [] [] [] []&
图片推荐:
·····
·····
爆料电话: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沪网文[8号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服务举报电话:-客服部</fon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艺兴工作室的收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