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80后小时候的玩具和我一样,从来不玩手游的吗

80后年轻父母,陪伴孩子时不停玩游戏、刷微信
来源:城市商报
我要评论()
宝宝喊话:爸妈,请放下iPad
老师建议:趁假期不如去户外亲子互动
元旦三天小长假,平时忙于工作的职场年轻父母们,终于有时间好好陪一陪孩子。可这几天,在咖啡厅、商场甚至马路上,却是另外一番场景:年轻的家长人手一个手机或是iPad,眼睛盯着屏幕一动不动。&这个iPad究竟是什么妖怪,为什么爸爸爱他不爱我&&&这是一个5岁孩子发出的声音,每当爸爸一拿起手边的iPad点开游戏,他总会跑到爸爸跟前撒娇,&能不能放下iPad,陪宝宝玩。&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相比于孩子,年轻的80后父母或许更爱玩,他们有时或经常把手机、iPad等当做亲子互动的重要工具。对此,专家指出,网络化后的手机直接导致了父母陪手机不陪孩子的现象。节日里,不如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去大自然走走,这样难得的亲情体验,才是弥足珍贵的。
□商报记者黄贤君
10个爸爸7个是&低头族&
昨天下午2点半,苏州南园路某咖啡厅内,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坐在一起。在年轻的家长群中,几乎所有爸妈不是盯着iPad就是看着手机,留着身边的孩子自个玩耍。
80后爸爸吴杰,儿子还没满1周岁。&休息在家,自然不好意思让爷爷奶奶带孩子,就干脆带着娃一起出来了。&他告诉记者,节假日里,只要天气好,他就会带着儿子找一家咖啡厅呆着。名义上是陪孩子,可实际上自己的眼睛从来没有离开过iPad屏幕。记者看到,吴杰正在玩一款叫做&部落联盟&的游戏,需要不间断地观察自己的部落有没有被攻击,实时调配&兵力&。
在该咖啡厅里,不少父母和吴杰一样是&低头族&,其中以爸爸占多数。根据日前公布的中国首份《2014国民家庭亲子关系报告》,17.8%的父母在与孩子共处时常看手机,51.8%的父母会看手机,这两类加起来就有近7成父母在陪孩子时看手机,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已开始抢夺亲子时间。
但是实际调查的数字更夸张。记者随机采访了20对有孩子的家庭,其中14对家庭的父母表示,虽然和孩子在一起,但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机刷微博、朋友圈或是玩游戏,另4对家庭的父母则是&偶尔才会看一看&,仅仅有2对家庭的父母表示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几乎不玩手机或者很少玩手机。
手机、iPad究竟有啥吸引力?&手机上网能随时随地获取到想要的信息,如果一天不上网就感觉有什么事情没做,浑身都不舒服。&一位87年家长小黄说,手机里附带的应用功能分外强大,有游戏、电子书、微信、淘宝等等,自己起床后第一件事,不是看孩子,而是先看手机,用她的话来说:&离开手机我都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
爸爸妈妈请你们抬起头来
对于爸爸妈妈爱玩电子产品,善耕实验小学二年级的瑶瑶十分不满意。这不,一到了爷爷奶奶家,自己再也控制不住,带着哭腔控诉爸妈的&罪行&:每天都盯着手机屏幕,一会哈哈大笑,一会唉声叹气,我想让妈妈陪我去商场买东西,可是妈妈说可以在网上买。&我到底是不是他们亲生的啊?&
爸爸妈妈在孩子心中究竟是什么形象?爸爸&爱玩游戏&妈妈&爱臭美&,这是瑶瑶对自己父母的评价。&爸爸爱玩游戏甚过爱我,宁愿看着iPad也不会看我。妈妈最爱做的,就是淘宝、淘宝、淘宝&&&在这样的控诉面前,瑶瑶的爸妈几乎是&惊呆&了。&真没想到,我们自己觉得平时对孩子非常好,衣食住行无微不至,还是有问题被孩子指出来。&他们说,这次才真正发现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距离一个合格的爸爸妈妈还非常远。等到晚饭过后,瑶瑶说什么都不肯跟爸妈走了。&我想留在奶奶家,让奶奶陪着我玩。&
与瑶瑶一样,9岁的小烨对于爸爸爱玩游戏的行为也异常不满,一次一家人在外吃完晚饭回家,就在等红灯的时候,爸爸还不忘拿出手机看一看游戏,还要儿子帮他看着交通信号灯,不知道在看什么那么重要。&他们自己都玩个没完,为什么不让我玩,最烦他们这样了。&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爸爸妈妈放下手机、iPad,好好陪我一天。&在采访中,大部分孩子都希望爸妈可以带着他们出去走走,其中有九成的孩子都希望爸妈可以跟他们一起在游乐场玩。父母专注于玩手机,而忽略了与孩子相互交流的行为,近六成小学生表示:&自己会因此而感到孤单和不开心。&
家长的漠视
对孩子是种伤害
&以前,一直是父母投诉孩子贪玩。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反倒是孩子对家长的控诉多了起来。&网校&林老师&指出,在某种程度上,手机已经影响到正常的人际交往,尤其是年轻的父母。网络化后的手机直接导致了父母陪手机不陪孩子的现象。孩子小的时候沟通得最多的就是父母。可如今,在家中、咖啡厅、商场甚至马路上,往往会看到年轻的家长人手一个电子产品。玩着看屏幕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最最重要的亲子沟通。家长对孩子的漠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会留下&爸爸不喜欢我&、&我是不重要的&、&我不值得爸爸去爱&等烙印,让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变低。
金阊实验小学老师张丽,在这个元旦假期,就给孩子布置了一些亲子作业,包括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一个手工作业,一起去户外走一走,又或是一起看场电影&&她说,在家庭关系中,陪同不等于陪伴,过度使用手机会大量占据亲子互动时间,短期来看影响亲子交流,长此以往则会影响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年轻人爱玩也是无可厚非。玩的时候,不如带上孩子一起,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去大自然享受田间乐趣,与孩子多进行互动和沟通,不论对于孩子还是家长,都是难得的亲情体验,弥足珍贵!
&对待孩子的问题,家庭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能分流出去,父母还是要做必要的适合自己家庭情况和孩子实际的教育,这是别人无法代替的。&&林老师&也建议,应该趁着假期,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促进亲子沟通。多跟孩子有一些积极的互动,让孩子从家长那里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也从家长身上学会沟通,学会通过正常的渠道学得更多的知识和道理。
责任编辑:
备案号:苏ICP备号23.62G 类型:角色扮演语言:英文时间:日
4M 类型:休闲游戏语言:英文时间:日
4M2.34G52M20.4M7.2M
35.16G1.56G2.05G2.63G1.19G
周热门资讯
周热门大作他们为什么从来不玩手机游戏?
我的图书馆
他们为什么从来不玩手机游戏?
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记录一些非手机游戏玩家的生活片段。所有人的生活都是有价值的。
丨 这一点都不好笑
卡西欧是个在校大学生,不过马上就要毕业了。他告诉我,不玩手机游戏,是因为害怕上瘾。
关于游戏成瘾,随着八零后逐渐成为社会主流,这个问题已经渐渐有些不合时宜。因为一条禁令,中国的游戏行业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到今天,社会对游戏的容忍度前所未有的高,大概是终于意识到游戏其实是最廉价的娱乐,“玩物丧志”这样的指责也逐渐销声匿迹。
我不认为这意味着游戏成瘾不存在了。我认为,游戏成瘾如同茶成瘾、咖啡因成瘾和电视成瘾一样,因为极大程度的普及和相对较小的危害,已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被接受了。
报刊上形象的“电子海洛因”漫画与推波助澜的未成年人纵火烧网吧的蓝极速事件
卡西欧的情况更特殊,他的“易上瘾性”已经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我下载上瘾,你听说过吗。”
卡西欧是个“松鼠党”。松鼠党的意思是,看到任何影视资源都忍不住要保存起来,而且必须是全套的。遇到好的版本要“洗版”,有时候还要收藏一些画质差但是稀有的“情怀版”(比如小时候地方电视台播放的港台配音版动画)。总之,欲望没有止境。卡西欧的大学生涯,到目前为止学费外最大的开销是买硬盘。4 个西数 2T,2 个东芝 3T,1 个日立 3T,5 个杂牌 500G,加起来花了六千左右。说实话,我也有点松鼠党,所以不是不能理解他。
“大一的时候还有六维空间(注:曾经存在过的校园网 IPV6 PT 站),我每天要花两个小时在上面,仔细查看每一个版块。电影,音乐,记录片,动画,高清专区……找到了好的资源还不算完,下载后我要一直盯着进度条看。我发现看进度条这种事特别有快感,特别是下载结束那一瞬间,μTorrent 的音效响起,有一种极为充实的感觉,觉得自己完整了……反正特别容易上瘾。”
卡西欧说,他最初逛六维空间只是为了下载《华音》(《Kanon》京都版,常译为《雪之少女》)的高清版。然后一发不可收拾,收集了所有看过的和想看的动画、电影、美剧。无一例外,都是高清版本。后来六维空间关站,他发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光是每天转存并下载微博上的资源合集就够他爽了。他的硬盘里有几乎所有存在过的著名电影导演的合集,回过神来已经同时是云盘、115 盘、迅雷、QQ 旋风和几个邀请制 PT 站的会员。
不光是下载,他在各种匪夷所思的地方上瘾。比如他对运动饮料上瘾。开始是某种国产饮料,后来发现了口味相似但是更正宗的日本牌子。虽然一瓶也就是五元,但是他每天要喝六瓶。
“我曾经喝止咳糖浆上瘾过。后来好不容易戒掉,又对牙膏上瘾了。”
卡西欧说,他每天刷牙要刷二十分钟左右,挤七八次牙膏,一直刷到牙龈出血为止。他描述,刚开始就是普通的凉爽感觉,随着口腔黏膜被刷破,就会有一种夹杂着痛的快感。到最后,痛感被麻木压制,凉爽随着牙膏里加的甜味素充满整个口腔,感觉轻盈而幸福。
我听得目瞪口呆。他告诉我,他之所以会对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上瘾,其实是有意的,并且是无奈之举——必须用一些“小瘾”把“大瘾”压下去。
“我们家的基因就是这样,对什么都会上瘾。我爸年轻时吸过毒,也进过戒毒所。出来后烟瘾重了几倍,他说这样可以把毒瘾压下去……我不知道有没有效果,看上去是没有复吸,不过他的肺已经基本上不行了。我妈是酒鬼,每天几乎都是醉着酒做饭的。还好爷爷会做生意,在市区里有些店面,我们一家都是靠他养活。”
卡西欧以为,考上大学就能离开这个环境,离开这个环境就能重新做自己。结果,他很快迷上了游戏。军训还没结束他就开始去网吧,之后的整个大一基本上是在网吧里度过的。
“有一天早上我走出网吧,应该是连着包了三个夜,已经有点神志不清了。然后过马路,那个路口是没有行人的红绿灯的,你得看着路中央的信号灯,红灯说明车停下来了,人可以走。那天我脑袋一蒙,看见绿灯,直接就往前走。一辆装砂石的卡车就从我面前擦过,我往后一仰躺在马路上,觉得鼻子没了,一摸,脸上全是血。”
卡西欧从此不敢再玩游戏。
“所以我就要找点东西代替啊。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不玩手机游戏了吧。你想,要走半天路去网吧我都能这么积极,要是有这么一个设备在身上,随时随地都能玩游戏,我会是什么样?知道那个在小白鼠快感中枢上安电极的倒霉实验吧?我可能真的会死掉,就像那个小白鼠一样,按按钮按到死。”
卡西欧甚至一度没有买手机,大四申请实习必须要有手机号码,才不情愿地买了一个非常便宜的国产安卓机。
“我故意安装了一大堆垃圾软件,御三家全齐,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不是病毒我都往上装,保证机子足够卡,只能打电话不能玩游戏。我很怕的,怕哪天闲着,不自觉地下了一个游戏……久而久之我连手机都怕。我现在有电话恐惧症,能不打电话就不能电话。听见电话铃声我会起一个激灵,浑身鸡皮疙瘩。别人睡觉前玩手机,我就坐在电脑前面看进度条。寝室的兄弟都笑我,我也没办法。”
大概是托手机恐惧症的福,他从大三开始成绩一直不错,甚至拿了个二等奖学金。现在找的工作也堪称体面。他对未来很憧憬,开玩笑说,哪天国家把网盘全封了就好。这样松鼠病可以戒掉,他就完全自由了。不过运动饮料和牙膏是没法摆脱了。
他最后说了一段话:
“这段时间网上有个游戏特别流行,然后从这个游戏开始很多人都把玩游戏描述为‘吸毒’,还有个特别搞笑的图片。”
“就和大咕咕咕鸡(注:微博知名博主,叙事诗人)收入很高,所以能够整天玩月薪 2300 的梗一样,你们并没有上瘾,所以可以拿吸毒来开玩笑。”
“这真的不是可以拿来开玩笑的东西,一点不好笑。”
丨 每天早上我都在嫉妒中醒来
Juzz 是我大二的时候在豆瓣上认识的朋友。他不玩手游这件事,我知道很久了。这次我找他聊了聊。对于这个问题,他有着自己的哲学。应 Juzz 的要求,这部分内容会以“对谈”的形式出现。他曾经爱好日式推理,因此在打字时难免带着日语翻译腔,还会出现“(笑)”这类在中文中不那么合适的表达。
我:“那我们就开始吧,先向读者做一下自我介绍?”
Juzz:“触乐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 26 岁,男,在一家央企工作,主要职责是新能源项目的前期执行。我从来不玩手机游戏。”
我:“你为什么不玩手机游戏?”
Juzz:“这么快就到这个问题了吗?其实还蛮沉重的(笑)。我觉得玩手机游戏是浪费时间。”
我:“这个观点好像没那么新鲜,许多人都这样想。问题是,有的时间就应该被浪费啊。比如上下班,厕所的马桶上,餐馆里等餐的时候……这样的时间能够被愉快地打发掉,不是挺好吗。”
Juzz:“那剩下的时间呢?我指业余时间。手机基本上是最主力的娱乐设备了吧,每天花三四个小时在手机游戏上,这样好吗?”
我:“既然是业余时间,怎么安排都是自由的。”
Juzz:“你的这种回答,看上去正确,实则漏洞百出。首先,玩手机真的是自由吗,是不是因为你没别的东西可以玩了?其次,业余时间一定要进行娱乐活动吗?”
我:“怎么说?”
Juzz:“我想说的其实就是这个东西(笑)。我爸妈在大三的时候就给我买了房,现在的工作也是他们给找的。对于工作,我当然没有怨言,但也很难说有什么热情,所以肯定不会为了升职而努力。按现在的薪水,要是自己买房的话,大概要不吃不喝四十年?”
我:“但是你有房了啊。”
Juzz:“问题就在这里。房子买在这里,就意味着我的整个人生规划都会围绕着这个城市。还有,房子是父母给买的,我这辈子都没办法抛开他们带来的人际关系。总之,我这辈子都会在这里生活,出不去了。”
我:“这挺好的啊?”
Juzz:“不好,我不甘心啊。北上广我就认了,这七线小城市,我根本没法想象怎么呆一辈子。”
我:“到上海也就高铁一小时……好的,这些和不玩手游有什么关系?”
Juzz:“玩手游不上进。
“你听我说。你有没有想过,把每天拿来玩手机游戏的时间,拿去做别的事情,会有什么收获?”
我:“没想到你是个成功学爱好者。”
Juzz:“我不是成功学爱好者——话说回来,爱好成功学有什么错?克林顿都爱成功学呢。关键是,我没有办法在空闲时间玩游戏。我做不到,我会有强烈的负罪感。假设,我拿这些时间来学英语,每天两小时,是不是一年后我就可以出国留学了?英美贵我就去日本。或者我去健身?每天两个小时,坚持一年,我找女朋友会有多轻松?”
我:“看这个口气,你并没有去实践。据我了解,你根本不玩游戏也很宅,你业余时间到底在做什么呢。”
Juzz:“什么都没干。”
我:“具体是怎么样的什么都没干呢?”
Juzz:“我就是坐在沙发上,什么都不干,电视都不看。其实我也想过要找点什么事情来干,比如看小说。可是大学毕业以后日推(注:日本推理小说)也看不进去了。我刚刚说过的,学英语,健身,都有尝试过。可是,没力气啊。我的工作,虽然说是在央企,但还是挺累的。人际关系,人脉(笑)你懂的吧,不要小看社会人呦,再机械的工作都是磨损人心的。每天下班后往床上一躺,什么事都不想干,更别谈学东西了。你不是拉我玩过炉石吗?我试过,负罪感太大了,玩不了,又没力气干有意义的事。就这样恶性循环,什么都不行。我索性就什么都不干了。”
我:“你这样子会不会出问题?”
Juzz:“没问题。这不就是冥想吗(笑)?我每天一下班就在沙发上坐着,吹空调,冥想,坐三个小时后就去睡觉。不无聊,小时候就发现了,我一点不害怕无聊。等火车的时候,我都特意提早两三个小时去,在车站里什么都不做。心里想着,肯定不会赶不上火车,就特别安心。现在的情况是,我什么都做不了,又不想被自己的罪恶感折磨,那就什么都不做喽。”
我:“什么都不做不算荒废?”
Juzz:“不算。什么都不做说明我累了,去玩游戏说明你还有精力去做别的事情。说玩游戏“放松”都是骗人的,玩游戏都是为了寻找刺激。只要你玩了游戏,就说明,你有多余的精力去做更重要的东西。”
我:“你说的很清楚了。有没有什么别的要说的?”
Juzz:“我刚刚说,业余时间什么都不做,其实不准确。我有个习惯,每天半夜两点左右会醒来,吃点东西,然后继续睡。有一天没能继续睡着,我就把手机拿出来看了一下直播。当时已经是 3 点钟了,主播在和几个朋友开着语音玩游戏。那个欢乐劲啊,就好像回到了大学的寝室里一样。我仔细一看人数,有两万个人在一起看。我不太懂直播,但这个在线量大概可以让他过得很舒服了吧?做着喜欢做的事情,还能赚到钱,交到很多朋友,半夜三点有两万人陪着你,多好啊。当时是 13 年,我从那时候起,每天晚上 3 点都会看一个小时直播然后再睡觉。大概是因为嫉妒,我心里一直想着泡沫泡沫,全都是泡沫(笑),总有一天这些网站都要倒的。”
游戏主播现在是个非常吃香的职业
我:“结果没有,都活得挺好。”
Juzz:“是啊,还成了风口呢(笑)。他们这么开心,赚的钱越来越多,想干什么干什么。我每天困在小城市里不知道该干什么,什么都不想干。每天早上我都在嫉妒里醒来。”
丨 为人师表
贾悟易是我的初中校友。他考取了在我省名声挺响的师范大学,现在是一所私立高中的教师。知道我在准备这个选题后,他表示要亲自写一段。下面这段文章基本上是贾悟易所写,我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更改,所有改动均已取得了他的同意。以下部分,只是他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供职单位立场,当然也不代表我们的立场。
图为高中课堂,图片来自网络,高高的书堆是大多人的回忆
触乐网的读者你们好,我是贾悟易,一名普通的高中教师。
网络上有个段子,说整天上知乎,会觉得自己仿佛生活在苏黎世,忘了自己生活在哪。我国的现实是,贫富差距惊人,阶级分化严重,很多东西没有办法得到社会足够的重视。近些年来,一直有关于高考的争论,许多人抱怨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太“水”,直接拖累了高等学校办学质量。
我无意参加这个讨论,只希望告诉你们一个事实:能够上高中的孩子们已经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城市里的情况还好一些,我知道一所乡村初中,那所初中的中考生高中录取率是 40%。这是什么概念?60%的初中生没办法上高中。他们中间,有的人可能会去中专,技校——这部分人还有可能通过一些途径提升学历,剩下的人就基本上失去了提升社会阶级的机会。
我反复对学生讲,你们不要辜负上高中的机会。你们的同龄人可能正在工厂或者工地里干活,计件,没有双休,一天干 12 个小时。你们苦点累点,也是坐在桌子上写写划划而已。
我也知道这些都是老生常谈,若是学生时的我听到这些话也难免堵上耳朵。
不好意思,有点偏题了。今天主要是说手机。我工作的单位是私立学校,因为本来就是寄宿制,管理得十分严,所以在这上面反而会有一些妥协,允许学生使用手机。但是我不允许。在学校里,凡是我班上的学生使用手机被我发现,我就会没收。我也是过来人,高中的时候能躲在被窝里听 MP3 听一个通宵。我深知它能对高中生产生多大的诱惑力,更不用说比 MP3 功能强大百倍的手机了。
手机游戏的问题则更严重。我今天不打算讲它的成瘾性,大家都知道了。我先给大家看几张图片。
(注:放在这里的是几张二次元卡牌游戏的截图,国产日产的都有。基本上都极为暴露,或者说是“着衣裸体”,还不是京都式的文艺着衣裸体。为了避免麻烦或者变相打软广告,我就不放图了,大家想象一下就好。)
为人师表,教师必须要做出表率,所以我是不玩手机游戏的。这些是我在游戏官网上找到的宣传图片。
众所周知,我国在性教育方面十分落后。高中生又处在什么情况呢?用一句土话来说,就是“看见树洞都能硬”。在手机上天天看这种图片,配上特殊的动画效果和音效,产生的影响太糟糕了。我校去年发生了两起女生怀孕事件,其中一起的男方就是我的学生。后来我问他,连安全措施都不会做吗,明明生理卫生课有教的啊?他说,一时兴起,忍不住,没来得及。我说,忍不住不会自己解决?他说,他不知道该怎么自己解决。
难道要我教他怎么解决?正常来说,忍一个月遗精了也就算了吧,可他没能忍住……你们可能会觉得很好笑,结果是男生记了大过,女生转学去外地了,两人的人生都要改写。
我为什么要说这件事呢?这个男生在课上玩手机被我没收过,里面就有我刚刚放出来的游戏。
这两者间有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我不清楚,但有个词叫“火上浇油”。为什么会“忍不住”?整天做五三(注:著名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不看那些东西,还会有心思忍不住吗?当然也有性教育的问题,可性教育教不会学生自慰啊,恰好这孩子有一个女朋友……没有质变,这些游戏在里面至少也担当了量变的角色,大家自己分辨吧。我还想说,在色情的容忍度上,为什么我国相关部门在文艺作品上的阈值这么低,到了游戏上阈值就这么高呢?
我每天睡觉前也要瞎玩两个小时手机,聊微信什么的。没办法,住在学校教师宿舍里,也没别的活动。我还能干什么呢?
不过,我永远不会玩手机游戏,这样在没收学生手机的时候,我永远是能挺直腰板理直气壮的。手机在他们放假之后也会送回去,我希望他们能在放假的时候也不要玩得太过火,一过火,开学就收不回来了。
读点书是不容易啊,教书也不容易。大家都不容易。
丨 后记:月之暗面
触乐是一家专注于移动游戏报道的媒体。我们写好游戏,写坏游戏,写游戏人,写游戏玩家。对于我们来说,不玩手游的人就像月球的背面。我们知道它的存在,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个群体都不在我们的覆盖范围里面。
说实话,完全不玩手游的人还真的很少。特别是当我进入了这个行业后,仿佛大脑中加载了过滤器,遇到任何一件事都会做这样的判断:这个事情和移动游戏有关,可以写;这个事情和我们无关,不用写。两个月来,我看社会甚至世界的方式不但没有拓宽,反而日渐浅薄了。
出于巧合,我认识一些不玩手游的人。比如我父母,他们每晚睡前可能会玩两个小时手机,但就是不玩手机游戏。我表哥,大学时代也是花了几千玩《征途》的重度游戏玩家,进入智能手机时代后突然回头是岸,去年开始才意识到 App Store 的存在。
对这个选题,我还是有那么一点使命感的,作为功能机用户,我和“非玩家”毫无疑问都是非主流。非玩家到底对我们有什么价值——这个问题是我的朋友 Juzz 帮我想清楚的。他说:“没必要纠结一个人为什么不玩手游。这种原因找出来也没意思。你可以写写他们的生活,一个人的生活总有东西写的。可能写着写着,就找到切入口了。”
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记录一点非手机游戏玩家的生活片段。所有人的生活都是有价值的。
(本文出现的姓名和 ID 均非真实,部分细节做了必要的处理)
触乐网原创,转载请保留作者名、注明源自触乐()及附带原文链接:。
馆藏&357171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我感觉玩单机的年龄层次普遍比较小, 年纪大的基本是玩手游比较多
我旁边的朋友30左右的要么不玩游戏, 要玩基本都是手游 ,看我玩单机都说这种都是高中生玩的,没啥意思,又不能氪金 (他们玩手游一玩就是氪金万把块)然后我逛了几个论坛, 发现单机论坛确实普遍岁数都不大, 高中或者大学生居多, 好像工作后普遍都不会选择单机作为娱乐了尤其是30岁开外的,不知道论坛里多不多?
感谢楼主,我又梦回高中啦,rua![s:ac:哭笑]
工作狗表示我倒是想玩手游。。实在是没意思。。所以买了台旧NDS[s:ac:汗]
你在搞笑吗,强行手游多,我周围从小电子游戏玩到大过三十的人没一个碰手有的,简单来说就是阅历太丰富,看不上手游。
我自己游戏公司做手游的我也不玩任何手游,玩了近20年游戏还是单机有意思,网游就玩一个WOW,手游,看不上
只不过是大多数30开外的人没有正确的游戏观念罢了。这个岁数的人大多要么不怎么接触游戏,要么当年传奇里狂砍。你能想象他们怎么教育孩子正确的游戏观念吗
今年29有两个小孩,ps4 xb one 三屌丝
宝石v全有,我身边和我连击打mh的基友里,我还是年龄最小的……楼主不要太主观了。
我即世界我是高中生
想多了,高中生也是玩手游远远多于玩单机的
楼主所言极是。。。
对的对的[del]好开心[/del][s:a2:偷笑]
年纪大的整天划手机 我才觉得有问题........
因为工作了之后空闲时间都很少了
哪有时间玩游戏啊只能利用空闲时间刷几下手游 放松一下
不需要太动脑
毕竟手游是消遣但是麻瓜传说的平衡性设计师真的有问题
没想到32岁的我,还能在某一天被人认为是高中生好像感觉也不坏呢[s:a2:偷笑]顺便发一下手边的游戏吧[img]./mon_/-7Qhg0-e1giK1fT3cSlo-sw.jpg[/img][img]./mon_/-7Qhg0-4bxpK2aT3cSlo-sw.jpg[/img]加上机器里的噬神者,正好是8盘7个游戏[s:a2:壁咚]
[b]Reply to [tid=]Topic[/tid] Post by [uid=]mussolini2[/uid] ( 09:39)[/b]你完了...虽然你的观察是对的:30岁以上的人玩手游的一定比玩单机的多。但原因并不是因为年纪大了就不玩单机改玩手游了,原因是智能手机兴起以后让年龄比较大人开始玩游戏了。
三十多歲的老漢表示,現在主力機種是pc和掌機[s:ac:愁]想玩主機?問問家裡其他喘氣的生物(老婆、熊孩子和狗)答不答應[s:ac:哭笑]
手遊好沒意思…
这几年手游不一直是大头吗?主要原因是移动端可以利用大量碎片时间。主机游戏就不同了,需要你安安静静坐在家里几个小时。社会人又因为工作和家庭,很难有大段大段的空闲时间。所以,你见到的大量主机游戏玩家都是学生。[del]我从来不玩手游的,伤眼伤脖子。[/del]
今年35 马上就要36了 家里psv ps4服役状态就不说那2台已经退役的ps2和dc了
不是啊是玩游戏多的口味刁的爱玩单机不怎么玩游戏的是个游戏都能玩一天的爱玩手游
其实是他们三十岁才开始碰游戏我这种小学玩起的多少岁都看不上手游,由奢入俭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80后玩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