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女论剑中,越女主要研究方法论述论述了搏击中的什么关系

越女论剑(原文、译文)
越女剑法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位越过叫做青青的姑娘从白猿身上领悟的一套剑法,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要灭掉吴国,为了训练士兵,就在民间广征高手.有个女子来到军中,传了士兵一套剑法,传了以后,却不肯留下姓名。后来人们就以越女剑法来称呼这套剑法。&&
关于越女剑的传说悠远,散见于正史和野编,最早、最详尽的记载是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在后来的《艺文类聚》及《剑侠传》中亦有记载,小说《东周列国志演义》中也有。
原文:  
《吴越春秋》中有这样的记载:
  “其时越王又问相国范蠡曰:‘孤有报复之谋,水战则乘舟,陆行则乘舆。舆舟之利,顿于兵弩。今子为寡人谋事,莫不谬者乎?’范蠡对曰:‘臣闻古之圣人,莫不习战用兵。然行阵、队伍、军鼓之事,吉凶决在其工。今闻越有处女,出于南林,国人称善。愿王请之,立可见。’越王乃使使聘之,问以剑戟之术。
“处女将北见于王,道逢一翁,自称曰‘袁公’,问于处女曰: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多所隐,惟公试之。’于是袁公即杖箖箊(竹名)竹,竹枝上颉桥(向上劲挑),未堕地(‘未’应作‘末’,竹梢折而跌落),女即捷末(‘捷’应作‘接’,接住竹梢)。袁公则飞上树,变为白猿,遂别去。
“见越王。越王问曰:‘夫剑之道如之何?’女曰:‘妾生深林之中,长于无人之野,无道不习,不达诸侯,窃好击剑之道,诵之不休。妾非受于人也,而忽自有之。’越王曰:‘其道如何?’女曰:‘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看上去好像温柔的女子,一受攻击,立刻便如受到威胁的猛虎那样,作出迅速强烈的反应)。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王欲试之,其验即见。’越王即加女号,号曰‘越女’。乃命五板之堕(‘堕’应作‘队’)高(‘高’是人名,高队长)习之教军士,当世莫胜越女之剑。”
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
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
剑法之道,微妙而简易;剑法之意,幽远而精深。剑法的规律在于门户和阴阳,也就是守住自己的门户而设法打开对方的门户,放下外在的形式而直追内在的本质。
手搏的技术在于:精神的专注和身体的放松。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而一旦得到战机就像猛虎扑羊一样迅猛出击。
调整好形态和气息,让其随着精神的调度而随心所欲,意到气到力到,一气呵成。
对方进攻我,就像追赶太阳一样,看似就要追到了,而实际上怎么也碰不到,永远遥不可及,就算对方有熊的力量,连碰也碰不到我,能奈我何。
又像逃跑中的兔子一样,不断变化着行进路线,对方不得不跟着时刻改变方向、控制和调整速度,就算对方有豹的速度也无法打到我。
我进攻对方,就像追魂索命一般,我的剑和对方的要害如影随形,不管对方逃到哪,怎么逃,也不管对方如何防守,如何抵挡,我的剑都刺在他的要害上。我的剑与对方的要害仿佛是光与影子的关系一般,只要光一出现,就如影随形,无处可逃。
呼吸的技巧、攻防的技巧,纵的、横的、顺的、逆的,都一概不问,只管绕开其锋芒,直追其要害。
如此剑法,出手不空回,剑剑索命。一人敌百,百人敌万。大王如果想试试,立刻就会看到效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南阳汉画上的大汉文化基因”之“崇勇尚力虎步龙行”(二)
男儿三尺剑当立不世功
&&&&汉画像中的拔剑武士
&&&&汉画像中谈论剑术的剑客们&&&&□策划文体新闻中心执行首席记者姚伟通讯员陈京文图学术顾问大河书局方清刚&&&&引子&&&&南阳汉画众多的搏击画面,以雄健的笔锋、简洁的刀法,勾勒出英武彪悍的武士、锐利凶猛的搏击,令我们在一千多年后感受到大汉雄风。&&&&分析这些画面,武学网创始人邱海洋得出结论:“中国武术和武学在东汉时期已经高度发达。”&&&&那么,汉代到底有没有武林高手?查阅大量资料,我们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汉代之前,武术已经有很深厚的积淀。早在周代,冬季习武健身已成定制。《国语·周语》中说:“三时务农,一时讲武。”即春、夏、秋三时为农忙季节,冬季农闲习武。《礼记·月令》也有类似记载:“(孟冬之月)天子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礼记·王制》则说“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赢股(大腿)肱(胳膊),决射御”,让人们练功习武,较量高低。漫长的岁月,全民性习武,当涌现出为数众多的武学奇才,积累深厚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争霸称雄,相互吞并,由于战争需要,进一步形成“尚武”之风。&&&&齐相管仲招兵,注重身体强健又有武术根基,“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其他各国也均重视习武备战,所谓“齐愍(王)以技击强,魏惠(王)以武卒奋,秦昭(王)以锐士胜”,可见“技击”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广泛流行,作为“兵家之技巧”纳入军事训练之中。&&&&汉代虽天下一统,却与匈奴长期战争,“在军功爵制的激励下,宗法制社会光耀门庭的动力很强大。”南阳师院汉文化研究中心郑先兴教授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中,强身健体、精研武艺、报效国家、立功异域的个人追求,营造出汉朝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社会风尚。&&&&两汉是中国文化的高峰期。随着生产力发展和国力大幅度提高,很多科学技术有了突破性发展,比如张仲景、张衡在中医药、天文学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邱海洋认为,此时武学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除了汉画中的图像,《越女论剑》、《手搏六篇》等武学论述可以为证。&&&&侠士文人皆习武爱剑&&&&二人身手矫健,各持长剑,斗在一起。&&&&其中一人跨步上前,出剑击刺,另一人侧身躲闪,并横剑欲还击;旁边一孩童见状大惊失色,惶恐奔走,衬托出斗剑的冲天杀气。&&&&这是一方画像石上呈现的汉代斗剑场面。画面中的三人神态各异,特别是二击剑者,一攻一防,形神兼备,将斗剑之时险象环生、间不容发的紧张表现得淋漓尽致。&&&&剑是古代常用兵器,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既是健身、防身的武器,也具有特殊的文化含义:侠义,浪漫,有内涵。南阳汉画像中,经常可以见到佩剑人物,也有大量击剑比武图。在汉代,不仅武士侠客爱剑,司马相如、东方朔等文人也时常习剑,因《三国演义》为人熟知的刘备、孙权、曹丕、曹植等,也是击剑高手。各阶层对剑普遍喜爱,反映了汉代强悍尚武的社会风貌。&&&&剑术的历史积淀十分悠久,《庄子·说剑篇》中说:“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而专诸、荆轲、聂政等著名侠士,使用的都是剑。&&&&汉代,剑术已相当丰富精深,从汉画分析,刺、劈、点、崩、云、抹、勾、挂等击剑技法都已出现,运用自如,变化多端。这个时期还出现了《越女论剑》等重要的武学理论。&&&&武学成果增汉军战力&&&&《越女论剑》出自《吴越春秋》,虽然写的是越王勾践时的人物,但作者是东汉赵晔,可以视为东汉武学思想。&&&&“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邱海洋先生认为,这段话不仅是高妙的剑术,也通用于徒手搏击和其他器械,具有普遍的武学意义。&&&&这段话提出了中国武学的基本范畴:精微,变化;阴阳,开合;内外,动静;形与气合,气与神合;身法,视觉光影;呼吸,纵横,顺逆,曲直,往复;道、意与技术的功效验证等。后代的武学理论都没有超出这些范畴。譬如说,近现代备受推崇的《太极拳论》就没有超越《越女论剑》提出的范畴和表达的境界。&&&&这段话也表达了中国武术的基本战略思想和战术风格:以静制动,以弱胜强,防守反击,后发制人。外柔内刚,“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后来太极拳所讲的“外似处女、内似金刚”“静若处女、动若脱兔”与《越女论剑》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越女论剑》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武学的理论已经成形。“内实精神,外示安仪”几乎是之后“内家拳”的经典理论,也体现了中国武术的美学观。&&&&据班固《汉书》记载,汉代还有《手搏六篇》和13种“兵技巧”,形成文字的就有“199篇”。班固解释说,“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这应该是汉代军事训练的技能,是成套的练习方法,很可能是武术套路形成的基础。这些武学成果对汉军意义重大。在对抗强悍匈奴的战争中,汉军屡屡占得上风,出现李广、霍去病、窦宪等诸多名将,打服一部分匈奴,打跑其余匈奴,战斗力之强,令人惊叹。而东汉末年到三国,又出现吕布、关羽、张飞、赵云等诸多猛将,也当与汉代尚武之风和武学成果不无关系。&&&&可惜《手搏六篇》和“兵技巧”均亡佚无存,我们无法了解其具体内容,幸好还有汉画像石,可以让我们在千载以后,还能真实触摸大汉雄风。&&&&曹丕师祖乃绝顶高手&&&&三国之时,不但关羽、赵云武功非凡,即使曹丕、曹植兄弟,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哥俩文武双全,尤其曹丕,曾得东汉王越真传,剑术堪称一流。从曹丕的记述看,这位王越是汉桓帝、汉灵帝时人,是当时的绝顶高手。&&&&曹丕在《典论·自叙》中写道,他曾师从很多人学击剑,见闻广博。各地剑术相差很大,但以京师洛阳的剑术最为精深,而京师最为著名的高手是王越。河南人史阿曾追随王越习剑,“俱得其法”,曹丕又师从史阿,将王越的剑法学得精熟。&&&&学了这套剑法,曹丕实战相当厉害。他年轻时曾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喝酒,邓展武功很强,通晓多种兵器,据说能空手搏白刃。&&&&众人边喝酒边论剑,谈论良久,曹丕发现邓展的剑法毛病很多,对他说道:“将军的剑法并不完善,我也喜欢击剑,学到了精妙的剑法。”&&&&邓展闻言,要跟曹丕比试。那会儿大家喝酒喝得口干舌燥,正在吃甘蔗,因此各拿了一截甘蔗到院子里比试。数次交手,曹丕三次击中邓展手臂,众人大笑不已,邓展万分尴尬,愤愤不平,非要再比一次。曹丕说:“我的剑法迅捷,很难击中对方面部,因此只是击中你的手臂。”邓展急躁:“别说了,再来一次!”曹丕知道这次他会猛攻中路,因此虚招进击,待邓展刺向中路,迅速却步闪过,出手如风,击中他额头。这一次,围观的酒友禁不住惊呼一片。&&&&相比技法而言,汉代人其实更崇尚力量。所谓“一力降十会”,冷兵器时代,体力极为重要,从平民到贵族,皆以习武尚力为荣。汉画像中,扛鼎弄壶,拔树搏虎,徒手斗牛,壮举令人瞠目。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越女论剑》解
我的图书馆
《越女论剑》解
《越女论剑》解
《越女论剑》是有史记的最早的中国功夫理论记述。短短几句而已:
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滕兔,追形逐影,光若佛仿,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王欲试之,其验即见。
关键是这几句:
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滕兔,追形逐影,光若佛仿,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
不容易理解的是:
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滕兔,追形逐影,光若佛仿,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
我用自己的体会来解释上述文字。这里面的关键是中国古文的一个文风特点。中文,基本是没有语法的,而西方语言,语法森严。西方语言的语法严格,有两个原因:第一,西方语言成熟年代晚,基本上也就几百年,是由某个文豪,人工定义的,不是在长期的使用中自然产生的。第二,也是因为西方语言的产生年代晚,书写条件好,可以浪费空间来编码各种语法属性。
中国文字成熟于钟鼓文,金文时代,最多字的毛公鼎,不过四百多,不可能浪费宝贵的空间在&#8220;的地得&#8221;这样的虚字上。所以,中文的语法非常宽松。这个是优点,也是缺点,缺点就是不严密,容易有歧义。不怕,我们的古代先贤有独特有效的方法来避免语法宽松的模糊。这个反而成为了中文传播思想的一个独一无二的优势。
古代先贤避免&#8221;歧义&#8220;的主要手段就是&#8221;对比和重复&#8220;。就是说,一句话,后面一定会用另一种表达方式,重复一遍。而且,这种重复,一定有&#8221;对比&#8220;的关系,不仅不会显得累赘,而且更加深刻!今天我们所喜爱的&#8221;对联&#8220;就是这么来的。对联,讲究的是,字字相反,但是意思相同。
西文严密的语法,可以非常清晰的描述事实。但是,英文的文章,除了科技文献,我常觉得空洞无物,不知所云,就是因为西文的语法严密,所以,水平低的作者,脑子里面迷迷糊糊,依然可以大段大段地说车轱辘话。
中国古文,如果脑子不是非常清晰了,根本是无法下笔的。
《越女论剑》一文中有些&#8220;古代科技专用词&#8221;,我们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了线索,不过,按照中国古文的文风,可以猜测一下大概是什么。
&#8220;布形候气,与神俱往&#8221;。这句里面,&#8220;布形&#8221;和&#8220;侯气&#8221;是两个结构相同的动宾词组。布形,我可以比较准确地知道是什么,&#8220;侯气&#8221;的&#8220;侯&#8221;不知道是什么。不过,显然,&#8220;布形&#8221;和&#8220;侯气&#8221;是重复地描述同一个动作。
&#8220;与神俱往&#8221;,欠缺主语,主语显然不是&#8220;形&#8221;就是&#8220;气&#8221;。
&#8220;杳之若日,偏如滕兔&#8221;,也是没有主语,这个主语显然是那个&#8220;与神俱往&#8221;的主语。同样的,这两句是说的一个东西,如果知道了&#8220;偏如腾兔&#8221;,就知道了&#8220;杳之若日&#8221;。
&#8220;追形逐影,光若佛仿&#8221;,这两句不是重复,因为两句的结构不同。但是,&#8220;追形&#8221;和&#8220;逐影&#8221;是一个东西,所以,我知道了是什么,这句是说&#8220;追形就是逐影&#8221;。形意拳有句话&#8220;练时眼前如有人,打时眼前如无人&#8221;。这句话是说,&#8220;追形&#8221;,不要指望看清楚人,要追&#8220;影子&#8221;。也就是说,全凭感觉,不&#8220;看&#8221;。&#8220;光若仿佛&#8221;,就是在补充这个。这句,我解得最拿手,因为我练到了。
以前,别人向我扔网球,我不看不想,就抓住了,那种感觉就是&#8220;光若仿佛&#8221;。高速运动的时候,千万不要想看清楚,看清楚,就动不了腿。
&#8220;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8221;这四句是一个对联。前8个字和后8个字,结构相同。&#8220;呼吸往来&#8221;的句型是教科书中必讲的&#8220;秦砖汉瓦&#8221;手法。&#8220;呼吸往来&#8221;是&#8220;呼往吸来&#8221;,也就是 &#8220;呼打,吸化&#8221;,前面几句里面的那个主语,&#8220;劲&#8221;,呼的时候,打出去,吸的时候,回来。&#8220;不及法禁&#8221;,是&#8220;法禁不及&#8221;,&#8220;法禁"是什么,不知道。不过,这句是讲效果,显然没有疑问。
&#8220;纵横逆顺&#8221;也是&#8220;秦砖汉瓦&#8221;,应该是&#8220;纵逆&#8221;&#8220;横顺&#8221;,也是两个身体动作,两个技击手段。&#8220;纵横&#8221;是两个动作,&#8220;逆顺&#8221;是两个打法。或者反过来。我大概知道说的什么。
&#8220;直复不闻&#8221;是&#8220;不闻直复&#8221;。&#8220;不闻&#8221;,这个懂。&#8220;直复&#8221;不懂。反正是讲效果,猜个大概没问题。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基本可以把《越女论剑》和现有的拳谱对应起来。
越王又问相国范蠡曰:&#8220;孤有报复之谋,水战则乘舟,陆行则乘舆,舆舟之利,顿于兵弩。今子为寡人谋事,莫
不谬者乎?&#8221;范蠡对曰:&#8220;臣闻古之圣君,莫不习战用兵,然行阵队伍军鼓之事,吉凶决在其工。今闻越有处女
,出于南林,国人称善。愿王请之,立可见。&#8221;越王乃使使聘之,问以剑戟之术。&
处女将北见于王,道逢一翁,自称曰袁公。问于处女:&#8220;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8221;女曰:&#8220;妾不敢有所隐,惟
公试之。&#8221;于是袁公即拔箖箊竹,竹枝上枯槁,未折堕地,女即捷末。袁公操其本而刺处女。&
处女应即入之,三入,因举杖击袁公。袁公则飞上树,变为白猿。遂别去。&
见越王,越王问曰:&#8220;夫剑之道则如之何?&#8221;女曰:&#8220;妾生深林之中,长于无人之野,无道不习,不达诸侯。窃
好击之道,诵之不休。妾非受于人也,而忽自有之。&#8221;越王曰:&#8220;其道如何?&#8221;女曰:&#8220;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
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
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滕兔,追形逐影,光若佛仿,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
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王欲试之,其验即见。&#8221;越王大悦,即加女号,号曰&#8220;越女。&#8221;乃命五
校之队长、高才习之,以教军士。当此之时皆称越女之剑。&
馆藏&10985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越女论剑(原文、译文)&&&
16:42:16&&&来源:&&&评论: 点击:
手搏的技术在于:精神的专注和身体的放松。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而一旦得到战机就像猛虎扑羊一样迅猛出击。
越女剑法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位越过叫做青青的姑娘从白猿身上领悟的一套剑法,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要灭掉吴国,为了训练士兵,就在民间广征高手.有个女子来到军中,传了士兵一套剑法,传了以后,却不肯留下姓名。后来人们就以越女剑法来称呼这套剑法。
关于越女剑的传说悠远,散见于正史和野编,最早、最详尽的记载是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在后来的《艺文类聚》及《剑侠传》中亦有记载,小说《东周列国志演义》中也有。
原文:  
&&&&&&&&《吴越春秋》中有这样的记载:
  &其时越王又问相国范蠡曰:&孤有报复之谋,水战则乘舟,陆行则乘舆。舆舟之利,顿于兵弩。今子为寡人谋事,莫不谬者乎?&范蠡对曰:&臣闻古之圣人,莫不习战用兵。然行阵、队伍、军鼓之事,吉凶决在其工。今闻越有处女,出于南林,国人称善。愿王请之,立可见。&越王乃使使聘之,问以剑戟之术。
&处女将北见于王,道逢一翁,自称曰&袁公&,问于处女曰: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多所隐,惟公试之。&于是袁公即杖箖箊(竹名)竹,竹枝上颉桥(向上劲挑),未堕地(&未&应作&末&,竹梢折而跌落),女即捷末(&捷&应作&接&,接住竹梢)。袁公则飞上树,变为白猿,遂别去。
&见越王。越王问曰:&夫剑之道如之何?&女曰:&妾生深林之中,长于无人之野,无道不习,不达诸侯,窃好击剑之道,诵之不休。妾非受于人也,而忽自有之。&越王曰:&其道如何?&女曰:&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看上去好像温柔的女子,一受攻击,立刻便如受到威胁的猛虎那样,作出迅速强烈的反应)。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王欲试之,其验即见。&越王即加女号,号曰&越女&。乃命五板之堕(&堕&应作&队&)高(&高&是人名,高队长)习之教军士,当世莫胜越女之剑。&
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
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
剑法之道,微妙而简易;剑法之意,幽远而精深。剑法的规律在于门户和阴阳,也就是守住自己的门户而设法打开对方的门户,放下外在的形式而直追内在的本质。
手搏的技术在于:精神的专注和身体的放松。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而一旦得到战机就像猛虎扑羊一样迅猛出击。
调整好形态和气息,让其随着精神的调度而随心所欲,意到气到力到,一气呵成。
对方进攻我,就像追赶太阳一样,看似就要追到了,而实际上怎么也碰不到,永远遥不可及,就算对方有熊的力量,连碰也碰不到我,能奈我何。
又像逃跑中的兔子一样,不断变化着行进路线,对方不得不跟着时刻改变方向、控制和调整速度,就算对方有豹的速度也无法打到我。
我进攻对方,就像追魂索命一般,我的剑和对方的要害如影随形,不管对方逃到哪,怎么逃,也不管对方如何防守,如何抵挡,我的剑都刺在他的要害上。我的剑与对方的要害仿佛是光与影子的关系一般,只要光一出现,就如影随形,无处可逃。
呼吸的技巧、攻防的技巧,纵的、横的、顺的、逆的,都一概不问,只管绕开其锋芒,直追其要害。
如此剑法,出手不空回,剑剑索命。一人敌百,百人敌万。大王如果想试试,立刻就会看到效果。
【内容,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热词搜索: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中心推荐书目
纯铜刮痧板(避邪、化煞、刮痧)
《全本内功四经》
《太极拳谱》
《武当赵堡太极拳历代宗师拳论缉》胶装本
《内经图》《内景图》
武当赵堡太极拳T恤
手机访问请点击图标直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越女论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