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厂生产车间一点课怎么写总结怎么写

电动车观察员 16:42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搜狐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电动车发展将近20年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总结一下!
  2015年春节来临之际,回顾一下我国2014年产业发展,以下九个方面值得我们重视:
  一:首次呈现下滑趋势,一线品牌也不例外。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整车企业呈现首次下滑现象,比2013年下滑将近20%,没有迎来预期的销售旺季,企业利润无法支撑高昂的市场费用。
  1.市场消费快速萎缩,打乱了企业增加获取盈利目标的预期,部分企业通过降价与促销来取得销量的增长以达到赢利能力的提高却难以实现。
  2.有的企业在产销量增加的同时,利润在快速下降。
  3.小企业由于缺乏整合市场、不具备配套链优势,或盲目跟进价格战、后续资金匮乏而导致企业经营陷入严重的困境。
  二:社会保有量达到2亿辆,是私家车200%,摩托车的160%,已成为我国老百姓使用最多的工具。
  透过这个庞大的数字,可以解读出四大看点:
  1.它的出现,有效破解了城市化扩大过程中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难题,成为了老百姓必不可少的工具与重要的谋生手段,它的大量使用极大地减轻了城市的压力,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让许多的百姓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标志着我国普通老百姓收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
  2.它为扩大内需、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做出了的贡献。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提供了数百万人的就业,给国家与地方增加了巨额的财政收入,给从事这个产业者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3.它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钢铁、重金属、化工、塑料、电子、机械制造等多种行业的发展,形成了以、江苏、浙江、、广东、山东、河南等为主的制造基地,有力地推动了这些地方相关产业的进步与发展;
  4.的大量使用为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降低P.5,减少国家对设施的投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雾霾严重侵袭并困扰着城市居民生活的当下,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三:电动三轮车、四轮车保有量进入到千万辆时代。
  电动三轮车与四轮车产业保有量已经突破1000万辆大关,2014年的电动三轮车四轮车的产量或是去年与前年两年加起来的总和,由此显示,它不仅仅可以用作个人的谋生工具,也可以用作诸如快递等规模大公司的物流工具。电动三轮车、四轮车增长进入到快速上升期。主要原因是:
  1.电商的快速发展。2014年电商双十一活动,电商渠道销售额已经突破千亿大关,比去年805亿净增了200亿。能完成这么大的量,电动三轮车、四轮车充当的物流角色功不可没。
  2.农村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为了方便农作物运送,大量的农民在更新电动两轮车之后,选择了购买了电动三轮车四轮车。
  3.城乡结合部与城市的大量使用。这里主要是进城的农民工把电动电动三轮车四轮车作为谋生的重要手段,如载客、短途运输货物、做小生意等。
  但是,制造电动三轮车四轮车迄今没有合法的生产目录,也没有国家标准,导致企业制造与销售上牌受到制约。未来,要在生产目录与指定国家标准上实行突破,这样才能破除电动三轮车四轮车的发展瓶颈。
  电动三轮车四轮车的趋势看好。它作为一种低收入者自谋出路的重要劳动工具被更广泛地使用,而电商要在城市中找到最廉价的物流手段,电动三轮车四轮车是唯一的选择。可见,未来几年,电动三轮车四轮车还会继续保持供求两旺的局面,处于需求上升通道,部分电动两轮车将被电动三轮车四轮车所取代。
  四:核心部件的电池竞争进入到最惨烈的状态。
  如果说2012年是国家加大对铅酸电池行业的整治、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年,那么,2013年就是铅酸电池企业大洗牌的生死大考年。2013年五月,国家工信部与部联合制定并出台了《铅酸电池行业准入条件》,规定了自2013年12月31日以后禁止生产含镉铅蓄电池,新建、改扩建项目禁止采用外化成工艺。“无镉、内化成”时代的临近,对整个正在进行恶性竞争的铅酸电池行业是个严峻的考验。
  铅酸电池的组装企业数量从去年的一千家以上,下降到目前不足200家,但这200家的基本上集中在极少数几家企业手里。譬如,天能与超威两家企业的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市场需求的65-70%。其中不少企业因无法达到有关与涉铅企业的强制性要求、更无法应对惨烈的市场竞争,将被迫退出市场。但同时又由于部分地区缺乏有效的监管与利益驱动,无证铅酸电池小企业仍然在“地下”活跃,形成了大品牌绝对控制市场、三无产品仍然盛行“一角”的局面。
  五:销售模式出现巨大的变化。
  1.从单一的代理制延伸至企业垂直销售制;
  2.从单纯的产品买卖制,进入到与合作、股份互持、经营相互渗透的多元化经营;
  3.从实体销售店进入到电商与实体相结合、电视购物等多种渠道销售模式状态。
  4.销售产品从纯整车进入到DIY。这个比例相对较少,但也是一大趋势,将引入到高档化、专业化的销售形式中。
  六:地方政府加大执法力度。
  1.由于新国标迟迟不能出台,在保有量越来越大、城市道路越来越拥堵的情况下,特大型城市的地方政府对管理趋紧趋严,甚至出现了类似的五禁措施。
  2.电动两轮、三轮、四轮均面临着缺乏标准,执法随意的现象。据统计,2014年新增加至少超过200个县市对电动自行车进行了上牌管理,电动三轮、四轮车一直处于灰色地带。
  七:智能化显露。
  2014年智能化现象值得关注。多个品牌打出智能牌,有关其中真正的智能成分有多少?我们暂不加以评论,但从中可以看出,从重视外观向内在技术含量量延伸。产品从价格竞争向核心竞争力扩展。
  锂电车同样如此。现在,国产的锂电池技术日臻完善,使用在锂电车上的传感器、差分器等技术为锂电车的差异化竞争提供了现实。
  值得关注的是,锂电池发展遭遇需求相对小、同业竞争激烈的挑战。有数据显示,国内进入到电动自行车用的锂电池PACK企业,基本处于亏损状态。由于相对过剩,国内锂电PACK企业处境不妙。改变这一状况,一是需要国家政策对产业的扶持,譬如仿效中国台湾地区购买锂电车的补偿,对制造环节或者销售环节给予适当的资金补贴;二是对使用铅酸电池的消费者以及厂家增加环境税等,使铅酸电池的使用成本抬高,迫使消费者购买锂电车;三是行业竞争进行优胜劣汰,让那些不适应竞争的小、弱企业淘汰出局,使市场供需得到平衡。
  八:产业基地格局基本定型。
  目前我国制造电动两轮车的基地主要集中浙江、江苏、、河南、山东、广东等地,其中、江苏、浙江、广东的产量要占据80%以上。电动三轮、四轮车主要集中在江苏的与丰县、河南的商丘、开封、等地。今年,江苏与丰县、河南商丘、的电动三轮四轮车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增量加大。主要原因是电动两轮车规模大企业去年投资的工厂进入到产出期。
  九:市场洗牌步伐明显加剧
  2014年不时有关于企业倒闭或者老板跑路的新闻,主要源于销量急速下滑,深陷价格战的漩涡,资金链断裂无法支撑企业继续维持,不完全统计,2014年至少30家企业倒闭。
  2015年初爱玛与富士达的整合再一次在行业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很多人都在说,连富士达这样的企业都已经被收购,那些销量比它低的企业何去何从?
  毫无悬念,2015年市场依然艰难,行业倒闭潮不会停止,市场洗牌步伐加剧,并且已经从厂家开始像蔓延。
  以上九点仅仅是2014年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2015年行业走势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更多资讯和分析请关注行业最大的微信平台:“观察员”微信号cev439018
一起分享吧:打开微信,点击最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搜狐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的最新文章
看完这篇文章最想说的
当前分类下最火的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饲料厂生产车间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