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二战纳粹德国飞碟的火箭炮参战资料

二战德国窃取苏联火箭炮计划如何遭小偷破坏
记者:佚名
核心提示:得知盗取图纸成功后,纳粹情报部长卡纳里斯海军上将立即下令,要求武官处把胶卷火速送到柏林。但携带绝密胶卷的德国情报人员还没离开苏联,行李便被小偷席卷一空。纳粹德国第一次盗窃“喀秋莎”计划就这样功亏一篑。
已被0家媒体转载
今年四月“国五条地方细则”实施以来,政府试图稳定楼市价格,但开发商应对招数频出,调控政策面临考验。央视网记者通过调查,隐约发现了楼市各方正进行着的激烈博弈。
更新时间:10:21:50
---------------------------------------------
---------------------------------------------
本文摘自:光明网,作者:佚名,原题:《二战中纳粹差点绑走苏联&喀秋莎&设计师图》
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得到绝密情报:苏联年轻火炮设计师列昂采夫主持的一家研究所在研制&喀秋莎&火箭炮方面获得突破。纳粹德国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将&喀秋莎&弄到手。
苏联小偷意外破坏计划
纳粹情报部门制定了代号&天狼星&的计划。德国驻苏联使馆武官处四处活动,获得了列昂采夫研究所的人员名单。经过研究后,他们发现,研究所的看门人是个白俄流亡将军的侄子,德国人很轻易就把他发展成间谍,并让他在晚上溜进列昂采夫办公室,窃取了&喀秋莎&设计图,进行拍照后,将胶卷送到了德国武官处。得知盗取图纸成功后,纳粹情报部长卡纳里斯海军上将立即下令,要求武官处把胶卷火速送到柏林。但携带绝密胶卷的德国情报人员还没离开苏联,行李便被小偷席卷一空。纳粹德国第一次盗窃&喀秋莎&计划就这样功亏一篑。
目标指向设计师
意外失手后,希特勒指示纳粹情报机构,继续肆机窃取&喀秋莎&。1941年,列昂采夫前往莫斯科参加&喀秋莎&的实验工作。在火车上,列昂采夫无意中听到旁边两名妇女在谈论他认识的列宁格勒工学院的谢尔盖&祖波夫教授,于是就主动走过去打招呼。交谈中,列昂采夫得知其中一位老夫人是祖波夫教授的夫人,另一位是莫斯科一家歌舞团的歌手娜塔丽。车到莫斯科后,列昂采夫与两位女士相约日后再见。不过,列昂采夫怎么也不会想到,眼前两人是盖世太保的间谍。而这次火车上的&巧遇&,也是盖世太保的精心安排。
不久,这种火炮正式研制定型。斯大林亲自下令将其列装,定名为BM-13型火箭炮,也就是被苏军前线官兵亲切称为&喀秋莎&的新型火箭炮。就在这时,纳粹德国发动侵苏战争。列昂采夫主动要求到前线检验&喀秋莎&的实战效果。几天后,列昂采夫被安排到了前线某炮兵旅参加实战。出发前不久,列昂采夫再次与&教授夫人&&不期而遇&。交谈中,&教授夫人&关怀地问列昂采夫要去什么地方。列昂采夫毫无戒备地把目的地告诉了她。
在盖世太保的策划下,娜塔丽所在的歌舞团也来到前线&慰问官兵&。但娜塔丽并未发现列昂采夫的行踪。一次晚会上,一位喝多了的苏军中尉无意吐露了列昂采夫的行踪。不久,一支自称来自伊万诺沃州的五人&慰问团&来到前线。&慰问团&为首的是一个叫彼得罗夫的人。此人其实是盖世太保的老牌间谍彼得罗涅斯库。一战时,他曾成功绑架了敌方潜艇设计师。此番,在党卫军领袖希姆莱和纳粹安全部长卡登博隆涅尔的授意下,彼得罗涅斯库专程从柏林潜入苏联,打算故伎重演,将列昂采夫绑架到德国。
被击落飞机泄露计划
为配合绑架行动,纳粹情报机构命令潜伏在莫斯科的德国间谍,冒充苏军领导机关给前线炮兵旅发电报,告诉他们将有一支&慰问团&到前线进行&慰问&。随即,彼得罗涅斯库等人由德军飞机空投到苏德前线附近的一个铁路中转站。几天后,&慰问团&出现在了列昂采夫所在的部队。当晚,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列昂采夫也前来出席。当彼得罗涅斯库得知列昂采夫要下到前方的炮兵营时,便要求旅长允许他们搭列昂采夫的汽车到前线去。旅长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途中,彼得罗涅斯库等人干掉了司机及随行警卫,并用麻药麻倒列昂采夫。按照事先的计划,一旦绑架得手,彼得罗涅斯库就赶到距苏军炮兵旅部十几公里的一个废弃机场。在那,会有一架德国运输机把他们接回德国。然而当彼得罗涅斯库一行赶到那里时,发现等待他们的不是盖世太保,而是荷枪实弹的苏军。
原来,苏军几天前在莫斯科附近击落了一架德军飞机。从机上德国飞行员和间谍的尸体上,苏联反间谍人员发现一个密写小本子。经过技术人员分析,完全破译了&天狼星&计划,上演了守株待兔的好戏。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央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台)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请您先登录,再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
近年发生的大型火灾事故多和“人祸”有关
近年来的大型火灾事故多和“人祸”有关,违反电器安装、使用规定,违反安全操作规定,吸烟被认定为主要失火原因。
目前被困人员抢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
6月3日清晨,吉林省德惠市一禽业公司发生火灾,截至中午12时46分,火灾已造成61人死亡,数十位人受伤。据公安部消防局最新消息,该事故是因液氨泄漏引发爆炸。目前被困人员抢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调控新政对楼市难有突破性影响
在楼市专家看来,目前北京出台的调控新政依然是对过去旧政策的延续,没有实质性变化,对于市场走势也很难有突破性影响。未来,政府可能还会依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房价进行重新调整。二战时期德国黑科技之一——刺拳多管火箭筒
火箭筒由于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在现代战争的反坦克作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反坦克火箭筒最早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火箭筒是一种发射火箭弹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主要发射火箭破甲弹,也可发射火箭榴弹或其他火箭弹,是近距离上打击坦克、装甲车辆、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运输车、军事器材的利器。
刺拳多管火箭筒
德国的工业整体水平绝对是世界前列,这归功于德国人严谨和认真的态度。然而二战时德国受盟国日夜空袭所苦,德军研发一系列防空武器。其中就有一种奇葩的单兵武器——刺拳多管火箭筒!用途是用来攻击盟军的低飞飞机,于1944年设计生产。
刺拳多管火箭筒是一种单兵肩托式防空武器。刺拳多管火箭筒有两种设计,一种称为A型,一种称为 B型。这种单兵作战武器实际上就是小型防空火箭,设计理想是“发射的多覆盖面广”,然而这种黑科技并未对盟军飞机造成威胁。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鲜为人知的二战德国火箭炮--中华网--中华军事
鲜为人知的二战德国火箭炮(2)
    二战中的德军火箭炮  41式150毫米式烟雾发射器(15cm NbWf41)  德国人针对Do 38火箭弹的不足,研制出了全新筒式发射管。它由6个捆绑在一起呈星型分布的圆形发射管和Pak36 37毫米反坦克炮的炮架组成,俯仰角为5~45度,发射管长1300毫米,内有3条导向滑轨,6个发射管呈顺时针排列。发射时用电点火器按1、4、6、3、5、2的顺序点火,发射间隔为2秒,再装填时间为90秒。38火箭弹比以前的笼式发射管打得更快、更远、更准,6发火箭弹齐射只需10秒,炮口初速达340米/秒,射程提高至6000米,散布面积小于130×80米。  图4:     虽然该炮1938年就研制成功了,但是德国陆军却嫌它威力小、机动性差,不愿意使用。万幸的是,当时化学部队是便用迫击炮发射烟雾弹来施放烟雾的,正在寻找一种武器来取代老式的100毫米迫击炮,于是有人建议不如仍用烟雾发射器采施放烟雾。正巧,150毫米火箭炮也可以发射烟雾火箭弹,不仅具有与烟雾发射器相似的功能,连外形也有些像,于是化学部队决定采用它来投射烟雾弹。并将其命名为41式150毫米烟雾发射器(15cm Nebetwerfer41)。由于41式150毫米火箭炮既可发射烟雾弹,也可发射杀伤弹,在前线使用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火力支援。于是德国人在很长段时间对火箭炮严加保密,使得“烟雾发射器”这个名不副实的名称一直使用至战争结束。  该炮使用弹种包括:41式高爆火箭弹(15cm Wurfgranate 41Spreng),弹长979毫米,弹径153毫米,弹重34.2千克,推进剂装药量6.35千克,战斗部重2.5千克,炮口初速342米/秒,最大射程7055米{41式发烟火箭弹(15cm Wurfgranate41w Kh Nebel),弹长1020毫米,弹径158毫米,弹重35.9千克,推进剂装药量6.35千克,战斗部重3.86千克,炮口初速342米/秒,最大射程6905米。该系列的火箭炮到战争结束时共生产了5769门,其中在1944年后期,该火炮还出现8管呈两排排列的改型。  42式150毫米自行火箭炮发射车(15cm PzWf
42)  针对前线部队关于41式150毫米烟雾发射器的机动性不强,容易受敌人炮火反制的批评,德国人用SdKfz 4/1“骡”(Maultier)式3吨级半履带装甲车为底盘,在车体尾部安装可360度旋转的发射器,其上有10根41式150毫米火箭炮的发射管,呈上下两层对称布置。这种火箭炮的战斗全重71吨,全长6米、宽2.2米、高3.05米,公路最高时速为40千米,小时。车上可携带20发150毫米火箭弹,还配有使用相同底盘的弹药车,10发齐射时间为18秒。该型车装80升油,公路可行驶130千米,越野为80千米。1942年1月初,希特勒要求尽快完成研制工作并以月产20辆的速度装备部队。1943年秋季,该炮开始在东线试用并得到部队的好评,于日开始正式列装,共生产了约300辆火箭炮车和250辆弹药车。  图5:     42式210毫米烟雾发射器(2l cmNbWf42)  日,苏军用“喀秋菏”BM-13火箭炮在奥尔沙地区给德军以致命的打击,引起德军高层对发展火箭炮的重视。面对“斯大林管风琴”——德军对“喀秋莎”的称呼——不断投人战场的压力,德国人在41式150毫米烟雾发射器的基础上,发展出210毫米火箭炮。该火箭炮发射装置和41式类似,只是筒式发射管由6个改成5个,点火器和电缆也得到相应改进。整个投射装置重665千克,火箭弹也是Do火箭弹,重112.6千克,底部喷口由26个改为22个。炮口初速320米/秒,最大射程7850米,齐射时间8秒。行军时可由半履带装甲车拖曳。整个战争中共生产了2626门,以及40万发210毫米火箭弹。为对抗盟军轰炸机群对德国本土战略目标的轰炸,该火箭炮被加装到梅塞施密特8f109G和福克沃夫Fwl90A等战斗机以及梅塞施密特Me410、Bfll0等驱逐机上,作为空对空火箭,用于打散盟军轰炸机密集的队型。每架飞机挂2具经过加固了的火箭发射管和点火器,各带1枚210毫米火箭弹,在空中由飞行员目测点火发射。德军编号为WFr.Gr。21.  图6:     图7:     
41式280/320毫米烟雾发射器(2 8/3 2 cmNbWf41)  根据重型火箭炮部队的需要,德国还生产了发射280/320毫米火箭弹的发射装置,该装置采用框架式发射管,6个框架分两排排列,每个框架内有4条可调导轨,导轨长410毫米,底盘用50毫米PaK38反坦克炮通用底盘,整个装置重1130千克。该装置齐射时间为10秒,火箭发动机在弹体下有26个直径0.55英寸、呈12度的喷孔。发射弹种包括41式280毫米的高爆弹,弹长1190毫米、弹径280毫米、弹重83千克、射程1925米、初速145米/秒;41式320毫米汽油燃烧弹,弹长1290毫米、弹径320毫米、弹重79.2千克、射程2200米,42式300毫米高爆弹或燃烧弹,弹长1260毫米、弹径300毫米、弹重127千克、射程4550米。该装置共生产了954门。另外在东线,280毫米的该型火箭弹还被挂装在Hs12 9B、Ju88N和Fwl90F-8等战机的主翼下用于对地攻击,军队编号为WG28。1944年苏联红军根据这种发射装置,研制出BM-30自行火箭炮,火箭弹仍是苏联特有的带尾翼的构造,战斗部装药较少。
更多 的相关消息
发表言论:
笔  名:
 相关报道
﹣﹣﹣﹣﹣﹣﹣﹣
中华网检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德军 欧宝火箭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