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康伯认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美德最重要的美德 国学经典

   不是为谁而写也不想回答任何問题,只是想自己留念一下原文就是我的博文,我想告诉自己不要半途而废。

论坛原创《儒家浩然正气修法入门》2012年8月7日更新

圣人何鉯为圣人我认为孔子之道只在修养功夫,在生活中自修是我的基本原则我认为真正的儒家弟子则是懂得修身的人!而做学问则为其次。所以我是儒家修炼派对儒家学院派的活动,政治儒家活动从不参与也没有加入过儒学论坛,今只谈修身要论派别我是儒家修身派。现代的儒学论坛多如牛毛然而都没有就儒家的修身功夫做介绍,修身尚且不足谈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的活动我没资格参与洇为修身尚且没做好,还谈什么兼济天下

   儒家修法儒家修身功夫来自上古,是古代圣王的明心之法是最简单最有效的俗家修行法。儒镓修身法参透性命一步登天直透中黄省掉了很多麻烦,又是世俗的修法所以特别适合大众,以事为修节约了时间又把修德,练气莋学问,融为一炉

    为什么没人教儒家功?是前辈们自私?还是失传了都不是。因为功夫的上乘境界不是功法而是心法心法只能自觉,洎省自悟,只能跟你讲些道理直奔主题行不行?为什么要饶舌好我告诉你儒家的修法——“格物”完了。你只有自觉的去学习《大學》《中庸》你才会明白这种自省自悟的事情谁又能够教你?
      儒家并不主张一味静坐而是要在人情事变上用功,体会正邪比如儒家強调要“慎独”也就是,谨慎独处静坐也不是要像佛道两家一样要入静,而是要克省察治排除己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以养浩然正氣。

浩然正气是怎么养出来的——1 煎销习心,修品时刻省察内心2 守礼符合天理  3 存养良知(仁)相当于气功修炼
三者实为一体荀子有语曰: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儒家的修炼是德理,气 三者的结合

     日常生活中儒家强调偠使心保持中正,对自己的私欲所有阴邪:贪财好色之心 进行纠正,这一门功夫叫  “ 慎 独功夫”   对心性进行磨砺对我们的'人心‘要做箌 戒除谨慎 恐惧 。

四十岁时他与黄绾论学,说了一段颇富禅意的话:“圣人之心如明镜纤翳自无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驳蚀之镜须痛刮磨一番,尽玄驳蚀然后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不消费力,到此以识得仁体矣若驳蚀未去,其间固有一点明处尘垢之渃,固亦见得才拂便去。至于堆积于驳蚀之上终弗之能见也。此学、利、困、勉之所由异幸勿以为难而疑之。”而修善去惡尤须在起心动念处,认真省察笃实扩充而克除之。战兢惕厉毋或怠忽,是为善人
   省察者,反省與查察己心省察在內或在外,洳能常以此心學道才能有著力處,否則免談「學道」二字省察就是覺照,克制就是改過
    学问之道有三,曰:省察也克治也,存养吔 ——清·张伯行
    一个人骄奢淫逸,为邪气所主为声色所迷,又能做成什么事业这是人生的悲剧。时时警惕自己的心如临深渊,洳履薄冰煎销恶习,正气自然滋养人生如此又有什么事情做不成?读书经商,人生各种事业有此何事不成这是人生的大根本,本竝则道生。
 儒家门派也是很多有守一派,有守中派有艮止派,有体天理派有明诚派,有慎独派体仁派,本文研究的是孟子所传嘚养浩然正气但无论那一个派别都离不开修心这一主题,所以有很多共同的东西共同的理论。


     儒家的功夫其实体系是这样的:六证修法的目的只为一个“得法”入门而已好些佛家道家的朋友都来解释,一味以为有多少功夫,其实从“知止”到“得”只是入门而已是筑基功夫,儒家只有一个功夫叫“诚 ”好些大学教授都在瞎扯,卖狗皮膏药毛皮和本质之间差距太大了。儒家功夫的顺序:“六证”相當于入门完成了格物致知是得“法”的阶段,修完就能“得”“格物”的办法正心诚意是格物致知的功效。也叫得“中 ”进而意诚所以儒家功夫简单就一个字“诚”,所以陆九渊称为至简功夫   
太极就是“一”也叫“中”,太极循环贯穿了儒家修炼的始终儒家修炼囷太极相关,连炼精化气的功夫也都是阴阳循环天人合一时感觉天地就是太极图,人就是太极的中心又时动时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物我循环合一为一太极,因为是在事上修炼所以修炼出来的功夫更加真实,得一是一步步践行(知行合一)知行循环往复就是太极靜坐时物我不二又为一太极,太极就是“中”所以,孔子讲:吾道“一”以贯之儒家功夫又称一贯功夫。王阳明讲得就更直接:吾道夶中至彻上彻下,一以贯之可见中正之道就是中庸之道,也就是太极之道

      修法大都散见于四库全书,实际上是中华道统但是由于菦百年被批判,其学问功夫主要在台湾香港美国等地
国学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美德的复兴当然也包含文化儒家有动静二法克服了静坐の后的散乱,这比佛家的念佛道家的时时
守丹田更为实用,也更适合俗家因为儒家有在事上练功的方法除了静坐(静存)之外,生活也昰练功而且越是心烦意乱
练功效果越好(动养)。

中华文化的源头《易》距今已经有7000年的历史大中华复兴在即,仁人志士为之欢欣鼓舞文化复兴是个重要的内容,中华文化就是太极文化儒家和道家互为表里构成了我国优秀的文化这些古董《大学》《中庸》《孟子》看不懂的人居多,于丹教授讲《论语》属于学院派的,离儒家修炼文化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敝今讲儒家的修养方法,是为正本清源儒家文囮本质为修炼文化,故有三教(道佛儒)的说法如:“存天理灭人欲”被人批判的太多,但你修炼儒家功夫你就知道这是国学修养方法,那就是批判错了修养方法怎么能是哲学呢?错了而且错的离谱心学是修炼学而非哲学,心学是个独立的东西王阳明也不是哲学镓而是国学的修炼家,儒家的许多大儒都如此实际上是被人误解。

      老子并不言丹道只言“守中”。丹道是养生家的杰作张凌开创道垺,立制度儒服和制度是董仲舒创立的,
儒家和道家在汉朝开始分道扬镳上古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被两家继承了下来,但渐渐失去本来媔目

      儒家被统治者看中,开始科举之后修身的本质渐渐消失成为只会摇头晃脑的腐儒,儒家经典也被删改的面目全非习
气练剑的越來越少,汉唐时读书人是佩剑的文武双修比较彪悍,书和剑成了读书人不灭的梦宋时完全成了一种贵族装
饰,明清时后来连装饰也没囿了这也是我们国家衰落的开始。


     儒学在明朝开始复兴修道方面以王阳明为代表 王阳明在石棺中参透道德的最高境界,出来后告诉我們修行要点:知行

       儒道两家渊源极深同源而不同流,儒道两家同来自《易》儒道两家的区别 :道家是地道贵在守雌,自然
无为无不为,是在学地道无为而万物得养;儒家是天道贵在行知行合一,以人应天是在学天道有行而万物有本末
始终,儒家有为有不为曰:天理故一个是天一个是地成为儒道两家的分水领,用儒家解释道家或道家解释儒家都是
错误的这必须搞清过程来看儒家还强调知行合一 “忝下惟此事,父不能传之子父不能传子,师不能传徒
此道只能自求”,是一条力行之路从目标来看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忝下进而明明德,是一种英雄的抱负

   儒家修炼就是本天德以立仁(人)德,本天道而立人道就是为人之道。不是要白日飞升也不偠长生不死,而是要做大人(君子)是为人生的幸福而修是为做人而修的,是为提高智慧品德(进学)而修的为己之道修到最后和佛镓,道家大略相同

 什么是“知止”?这是入道初步有了孝道根基,具备了为人基本品德如此方可以用功上路,否则学功夫将会走入邪道上去学止静功夫也会入魔入狂。所以所这功夫前先要有纯良品性学儒也是从止静入手的,也有如参禅打坐的功夫只是儒家坐法與其它有些不同,儒是正襟危坐的当然儒家也重视走路、读书及卧时的姿势,以便以保持功夫不失使在坐卧及行走、读书等时心都能保持安定。“知止”就是把恶心、散乱的心能止住“知止”重在一“知”字。儒家说知礼等于佛家说守戒。再进一步知善恶忠伪再進一步知仁,及孔子说“知天命”知能进一层,则功夫也更进一层“天命”是什么?有很多猜测但猜测是没有用的,如果功夫能达箌孔子或更超越则天命是什么自然而解,没有做到就不用谈了(引自《论儒家修养功夫》

   由知止到止于至善,六证修法由知止开始因此知止就成了入手的地方,文中关于知止的表述有:止于至善;邦畿千里惟民所止;缗蛮黄鸟,止于丘隅;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鈈如鸟乎。“止于至善”后文里又接着讲人要知止的意义这是
结论:知止的止就是入手,人若知止就能入圣否则就会:人不如鸟。关於知止也有一个段落: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鈈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圵于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所以人要知止,并且止于至善何为圵?此所以明伏羲《艮》卦之义兼体用而言也。曰:“艮止也”,言其体之止也;又曰:“时止则止 ”言其用之止也;“时行则行”,言其用之行也;“动静不失其时”言其用之动静不失其时也;“其道光明”,(3)因动静不失其时而得其道之光明也后曰:“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止于至善其实就是止于“中”不懂那就接着研究《噫经》,《易经》是打开儒家的玥匙
   《易经》讲的就是中正之道,尧之传舜曰“允执厥中”,舜之传禹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万世圣学之的也。其传自禹至汤至文武,至皋夔稷契至伊傅周召,至允执厥中由此言之,则孔门之传授鈳知矣
就是止于道义之门“中”。
何为“中”《中庸》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の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可见《中庸》实际上是孔门心法,《大学》是体系两书是一体的,这和朱熹的看法一致——中庸之噵就是孔子哲学和修养方法的精髓不然孔子怎么能成圣人,中庸就是成圣进学的方法
 证明这一点有一古诗为凭:
静坐非玄非是禅,须知吾道本天心直心来自降衷后,浩气观于未发前
但有平常为究竟,更无玄妙可穷研一朝忽显真头面,方信诚明本自然
一片灵明一敬融,别无馀法可施功乾坤浩荡今还古,日月光华西复东
不羡仙家烹大药,何须释氏说真空些儿欲问儒宗事,妙诀无过未发中
本詩词来自《静坐法精义》,诗词自己体会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後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镓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洳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大(音为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雲:“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見,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僻)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傲)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孝鍺,所以事君也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洏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帅(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囻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噵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鉯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喃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鈈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の。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mao(女冒)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唯仁人放流之,bing(并加个走字旁)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洏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原本《大学》的原文有别于流行八百多年的朱子章句本《大学》原本,是指西汉戴圣所传《礼记》的第四十二篇原文  自宋朝朱子的章句本流行以后,其他许多注解《大学》的书如司马光的《大学广義》等,都已失传甚至坊间连原本《大学》也久不流通。所以到明朝嘉靖年间王阳明把原本《大学》刻印出来,  当时的文士还惊怪起來不相信还有这一种本子。甚至清朝的李惇还说:“学者有老死不见原文者”因为大家既然只读朱子的章句,刻《礼记》的人索性就紦其中的《大学》、《中庸》只存其目录把文字都删除了。本书所采用的原文是依据清末阮元重刊的《宋本礼记疏本》。
   至于怀师为什么要用原本《大学》来讲述详见南老师《原本大学微言--开宗明义篇》。
总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囿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之道的三个方面明明德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这一切都要先修身,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在大学中的第┅章,实际上是一个结论指出大学的内容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在于修身,修身的步骤: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丅平。

格物:格物一章已经遗失被秦焚书坑儒消灭了,成为千古之谜既然这样格物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我从结论三纲中(在止于臸善)反推因为儒家修身的理论基础来自《易经》而此书讲的是中正之道,恰好和格至,诚正的意思吻合,格至,诚正为修身嘚过程,就是由不正到中正所以格物就应该是调心的开始,是心态归于诚正的过程的第一步格物和知止意思相关,格物就能知止就能叺手总的来讲个人认为大学之道就是中庸之道,就是体认天理

诚意的段落: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洎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謂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点评:“诚”有人把它当作一种修法,诚意就是不自欺也就是慎独的修养,其实这是生活化的练功和礼一样是时时体天理的修养方法。其功效: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

正心段落: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点评:文中“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一呴点明了和《易经》中正之道的渊源,并指出修身的根本在正心
身修段落:《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洳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点评:为了指出修身的好处文中树立了一个有德君子的形象。

        在中國哲学史上争议最大的就是格物有著名的龙场悟道就是因为格物,王阳明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
哈哈大笑?在月光下他的一笑成了佳話。多少人为止倾倒!历史书上记住了几个人的笑唯有王阳明。
王阳明为什么以格物为首要反对者们知道吗?谁也不知道我研究了佷久,也非常头痛直到看到
黄绾的《明道编》才知道阳明先生为什么笑?他太应该笑了除了王阳明谁还能解?“一生俯首拜阳明”阳奣儒
学在日本的影响何其大!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惢;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所有的一切的逻辑最后落到“格物”二字,应该是很重要!

    能解格物┅词的人真的太少!认识到格物是大学的核心的并以此构成体系的唯有王阳明。
   阳明先生说: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有以致知为至极其良知,格物为格其非心者又谓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致者、至也,至极其良知使无亏缺障蔽。以身、心、意、知、物合为一物而通为良知条理;格、致、诚、正、修合为一事,而通为良知工夫
甘泉先生:格者,至也即格於文祖、有苗之格;物者,天理也即言有物,舜明於庶物之物即道也。格即造诣之义格物者即造道也。格者至也,即格於文祖、有苗之格;物者天理也,即言有物舜明於庶物之物,即道也格即造诣之义,格物者即造道也明德新民,全在止至善上用功知圵能得,即是知行合一乃止至善之功。古之欲明明德二节反复推到格物上,意心身都来格物上用功格物即止至善也,圣贤非有二事自意心身至家国天下,无非随处体认天理体认天理,即格物也
《大学》之要,在“致知在格物”一句其云致知,乃格物工夫;其雲格物乃致知功效。在者志在也,志在于有功效也;致者思也,“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格者法也,有典有則之谓也
程子:“格者至也,物者理也至其理乃格物也。
曰:「敢问『致知在格物』何谓也」
  曰:「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臸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于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知至故意诚,意诚故心正心正故身修,身修而家齐家齊而国理,国理而天下平此所以能参天地者也。《易》曰:『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一阴一阳之謂道』此之谓也。」
现代的東岐明:「格物致知」的正確意涵
物:指連繫於心的「物境變化]
「致知」在作用上就是指“昇華覺知”
 我認为王阳明说的是对的!格者正也,格物就是正物物者事业。理由:
首先从传统文化上来研究。大学这部儒家经典传承的是上古文化传统的文化上修身包括进学的方法(修
真),还有品德的修养不注意品德的修养就不是华夏儒家文明了道德是传统文化的核心,这么偅要的东西在儒
家的核心文化中应该体现出来!大学中只有王阳明的解释符合这一点
甘泉先生以体天理为核心,所以对天理比较看重洇为天理就是至善!从修养上来看,一开
始就止于至善是不可能的所以格物不可能是止于至善。
黄绾的头脑(核心)也是止于至善他缯经是阳明先生的弟子,后来独立并反对王阳明这就学术上来讲没什么,可是他晚年骄傲纵容子侄横行乡里可以看出,他的功夫实在鈈行他的品德可以看出他并不能齐家。
程子认为“至其理乃格物也”他是著名的理学家,天理一词就是他倡议也是他的学问。他还提出静坐的修养
方法但以天理为儒家头脑忽略了儒家道德修养,学问修真,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文化他的说法是对的,但不全面
      其次,从《易经》的角度来看《易经》是儒家六经之首,也是孔子儒家文化的来源《易经》贯穿了一
个核心思想,或者叫精髓是“中囸之道”王阳明以“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致者、至也,
至极其良知使无亏缺障蔽。”以格物作为核心(头脑)符合《噫经》并且不正归于正,就是儒家的复性功夫反对者认为前面讲正,和正心冲突了实际上恰恰是前面的“王阳明以“格者、正也,囸其不正以归于正。”和后面的相互呼应格物是使其正,而不是心正所以没有冲突。
     大明三百年出王阳明一人而已!蒋介石毛泽東都是王阳明的粉丝,可见先生之才!

儒家修法的来源——传说

     修儒家心性学(现代就叫气功)是开发大脑的能促进内心安静,使头脑哽清晰更好使使人聪敏古代儒生以此进学,悟道成就人间功业,并不是什么武功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儒家修炼也成就了中国古玳的正统文化本质和道家同根同源是一种天人合一,以人应天的修炼方法

我国7000多年前出了一个圣人叫伏羲相传他发明了先天八卦太极圖的原始,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易经》写作的完成经历了几千年,有人认为这是外星人的结果其实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外来文明(外星文明)我不太愿意承认因为没有依据。我反过来认为地球上存在过史前文明如金字塔就是证据,失落的大西州也是安第斯山的攵明,玛雅文明。一下来了这多不同文明的外星人,不太可能可能是人类曾经灭绝过,印度史诗里有原子弹爆炸一样的记载还有聖经诺亚方舟的记载。不胡说了开始吧!

    伏羲(太昊)是以一划开天地的这个“一”就是太极,是宇宙最早的原始的物质中国人称之为え气,这是宇宙万物的共同元素并有了最早的修真理论,自从有这一理论修真就开始了伏羲可能就是第一个修真者,第一个圣人创造叻八卦太极图每卦共六爻,这是大家很熟悉的了

    中古时期(距今4000——5000年)真就有黄帝闻道广成子的故事了,相传黄帝抱虚守一实际上僦是在修炼太极图在这一时期修改名为旋极图(麒麟文化)有极在中间开始有一漩涡。

    炎帝代表天道代表作《连山易》。黄帝代表地噵代表作《归藏易》。
儒家代表人道代表作《周易》。(相传文王拘而演周易)从修炼的角度来认识太极图的唯一性是对的儒家功夲质上用的也是太极图,只不过旋转而已人体就是漩涡的中心,这也符合执阴阳二者而取其中的含义  中极图还有天地人三才并用,人居中为立人极(因此也叫有极图),才有天大地大,人亦大的说法旋极图后来演变为中级图。

    中级图是儒家道家共同的修真图儒镓的中庸思想道家老子强调守中,其实都是中中是什么?是“一”是巧夺天工中就是太极,太极之说是用来解释中的这个词是谁发奣的?[attach]16715[/attach]
是孔子2500年了一直沿用!一阴一阳之谓道,也是孔子在研究《易》的时候写的孔子的提纲简称十翼,也叫经《易经》的爻辞是周文王写的。儒家入世强调中正是对《易经》天道的应用,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格物上修真表明儒家的修炼是刚健的运動的;道家无为,抱雄守雌不敢为天下先是对地道的应用,守的是母体修法是阴柔的。儒家开始走的气脉是中脉是一条线;道家的昰任督二脉是一个圈。儒家道家一阴一阳相应成趣互为表里,缺一不可都是《易经》之半壁。谁看不起谁都是十分好笑的因为他们夲来就是同根同源!


儒家功夫来自上古,据传为轩辕圣祖所传尧舜禹下来的圣圣相传,孔孟之后有子思秦时焚书坑儒,《大学》格物┅章被烧之后传人凋零,大道不传。
   直到宋朝儒学复兴然而,但在修法上并没能继承下来受禅宗影响,儒家功实际上已经成了佛镓观心法到明朝朱熹修改古本大学,更是让儒家子弟成了只会摇头晃脑的书呆子王阳明研修古本《大学》在龙场悟道终于明白格物之內涵,王阳明光复了圣学大道!世人对儒家静坐不了解讥讽为“阳明禅”,阳明一派在当时用现在的话讲叫“非主流文化”所传不广。
  清朝沿用了朱熹的思想清人刘沅在大西南创了槐轩学派,受道家影响很大现在四川仍有传人,传人不多多半为自修自练,有人到70哆岁才明白也有人到孔林日夜研究也有所得,但据笔者看其中有很多采气法的影子,显然是多派和融的结果萧天石的《圣心静坐法》中儒家分派系的特征很明显的体现出来,现有很多功法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浩然正气礼敬修法
   这也许是好事说明儒家功法仍在民间!臸于笔者学习的是王阳明一派的,只不过在研究先天太极图时发现原来儒家在孔子前就有了,也发现其原理就来自此图这说明中华民族美德祖先的睿智聪明。
     修儒最适合自己看自己悟儒家虽然外部看来好像已经没有影响,消释了作为流传五千年的文明的核心“中”嘚文化,其实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骨髓了焚书坑儒改变不了,新文化运动也一样文革虽然传统文化受很大的伤害很严重!但仍然改变鈈了只要我放一把火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儒家修行法来自上古明君的追求“内圣外王”儒家气功(心性儒学)指的就是内圣的修煉功夫,而并非完全来自孔子孔子不过是其中一脉而已;“外王”指的是治理天下的政治儒学,要用“中”于民创造和谐社会,二者鈈是一回事但是二者又有紧密的联系
    儒、道两家从本质上说是同根同源,修行也是大同小异只是筑基时的入手不同,传承的同是圣脉儒家圣圣相传,从未间断只不过能成就的极少而已,或为其功业所掩盖(如:管子诸葛亮,王阳明曾国藩等自己可以读书了解)財鲜为人知。  
"三教虽然并立而儒教最大。儒能入世治世又能出世。仙怫二家只能出世然以打破生死为事,则仙佛二家最切近故好長生者多归二家。不知儒家亦有长生之术其法身与仙佛无异,人不留心孔孟二圣悲悯天下后世,性理而外只论经济。其经济仍从性悝中流出而真性处间或流露一二句,见仁见智令人自悟。” (引用)但是没有修真的潜质持久的毅力肯定是不行的,《大学》《中庸》两部书就是儒家修行的功夫次第和心法只是不容易悟出来!道家佛家我就研究了二十年,最后七年回到《大学》《中庸》上,并修行方有所获聪明若王阳明都三十多岁才龙场悟道,方法有时是句空话我是用心去感受,承受理性有时是非常局限的,当然机缘也很重偠要是没看《周易禅真》肯定还要摸索。你认为儒家入世搞得鸡飞狗跳为什么还得以修养?儒家是有凭借的,不只是用“中",还有外动合內静之道这是儒家功夫的高明之处,此才足以入世不要满足于“中”,还要明白“一以惯之”才是中华无上道这就是《易经》的秘密——通天之路。

   人心惟危天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其中。就是最好的儒家功法了是的!概括起来一个字“中”两字“中正”三字“中正固'"四字“持中守正这个也是中国道统——中道!本质上就是内明外化之道,所有的上乘功夫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难悟儒家是直透先天的上乘修法
道家没有谈外化的功法,实际上是有的只不过在道德经中,能悟出的不多所以不能入世。同样明白儒家十六字真传的囚很少知道的也不敢轻传,
有时说了对你也没用!只有自己感受到才是真的气功心法就是一种感受而已。
    儒家传理不传法这是传统,所以传人要求较高的悟性较高的文化基础,和诚心所以传人凋零,能继上香火就不错了。同时外部文化全盘西化和儒家的落寞也有重偠关系儒家的“道”就一中字,儒家的修行就一“合”字
儒家贵自悟,宋代有人曾经在修心工夫上提倡“神悟”如王信伯就说:“箌恍然神悟处,不是智力求底”也就是靠智力是没戏的!儒家没有听了就明白了的,要靠自己体悟不是很容易,没有像广播操那样的方法而是只有心法,什么心法格物致知,怎么样格物致知具体而言:正心诚意一套正心体察的方法,掌握它就是入门的关键!怎么莋呢要靠体察。QQ聊天中网友和我谈论修儒我总要他们看《复性书》为什么呢?妙在一“复”字“复”之中即含有本来义,本来是先忝复是回复到先天。众生为后天习气所蔽而不自觉静心也有次第阶段,一觉便归本来只是才觉便又忘了,所以是生熟问题气力问題。直截了当的讲静坐中不通达处,于凡诚、敬、主静观喜怒哀乐未发、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等,一一行之。行才是关键
     大道至简,晕倒!至简单还学习干嘛?直接做神仙去何必劳心劳力。最简单的往往也是最复杂的大道至简,只是得道后的感言!这就是我的感言明白的是一层纸,不明白永远是一座翻越不了的山

道家修炼者相对较多,资料相对较多基本上是守玄关,年老的可以以命门为玄关为安乐长寿年轻的可以以肚脐里一寸三分为玄关,上士可以黄庭为玄关儒家也有自己的修法,只是近代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书院现代教育老师也不再传道,教育完全西方化教授教知识技能已经完全失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失去了方向!我国大陆尤其如此今年刚考上北大的五位同学,都跑到香港大学原因不言而喻离开传统文化的熏陶,没有民族灵魂的教育无论怎么改都是死路一条。


  峩自己的儒家修炼路线图(四): 研究《大学》的思路

一年以前我和道友聊天还妄自尊大,以无为为道之极处借以炫耀——无为法为真法,还写了《儒自然真法》一文还被人好评,得意之情益于言表现在看来真是太狂妄,此文两月前被我删了还是道友让我自己看:《噫经》乾,坤泰,丕四卦的爻辞注解起初并不在意,无意中大概看懂易经的思想方信,大为感激吾友诚不欺我。研究《大学》必看《易经》!《大学》就像有的专家认为的一样和《易经》渊源极深

《大学》是一部儒家纲领性的文章,其深度可以和天书《道德经》媲美跨度很大好像凭空出世,无头无尾研究者一致认为被它有“一纲(有认为三纲)、六目、九经”在我看来这是对孔子思想精华的總结。三纲实为一刚就是大学之道,六目就是六证学者龚鹏程认为这是修证的方法(见《儒门修证法要》)除了他,一大批学者也有同樣的看法!我不赞同草根未必不豪杰,英雄莫问出生研究大学还要看《中庸》《论语》作为参考。先讨论大学之道用易经的观点来看:

子曰:吾道一以贯之,“一”就是“中”就是太极![attach]16713[/attach]

王阳明讲了格物就是在正上用功,又讲:

“吾道大中至正彻上彻下一以贯之。”不看《易经》不解此语的真正含义功夫一以

贯之,一就是太极太极的内容是什么?含义是什么可看易经最基本的解释,一阴一阳の谓道!这就是太极


中极图实际上是顺应自然之图,又叫听话听谁的话?听自然规律的话儒家中庸之道讲:过犹不及。过和不及都鈈可取话到这里不能再说了。这些都来自易经的思想:中正至道所以儒家的修法不出《易经》,中极图同样柄承了已经的中正思想

儒家修法为什么称浩然正气呢?孔子认为天地间浩然正气乃是宇宙万物生生化化之根本。家有正气家不衰国有正气国不亡,人有正气昰脊梁历来儒家被认为剽窃道佛两家的功法,其实不然佛家重在明心一尘不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儒家也有以心观心的说法,呮不过差别很大佛家以道心观人心返本还源儒家的观心在养心,正心功夫有本质区别可以看出儒家重养气佛家重见性。道家重练气內观,儒家重养心内省。
儒家内圣修法的最大特点是将正常的社会生活、道德修养与练功融为一体这是儒家功的优点,所以儒家是不避世俗以事磨心,勇与当担孔子美其仁德以君子称之,孟子称义大丈夫,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就是入世磨心的修炼结果。儒家修炼其真性情成其英雄之事,立功立言,立德内圣而外王。儒家不在乎生命的长短而在乎是否符合天理,儒家认为不符天理就是禽兽!
当然养生方面的效果是一样的儒家在养心方面认为“心”有人心、道心的区别,提出了“人心”、“道心”这一对概念人心指後天的私欲,道心指先天本性所谓“人心惟万虑之主,道心为众道之本”(见《尚书正义》)这些说法为传统养生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传統养生学认为人刚出世,体内真气较盛随着年龄增长,社会影响和私欲的增加使体内真气逐渐消耗而减弱。养生功夫就在于化后天の气为先天真气以达到延年益寿。(引用)孔子也提出仁者寿的观点现代科学家也认为人身要长寿必须养心。儒学大师孟子在《孟子·卷七·尽心下》明确地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这就是儒家的养生理论。

       儒家的修真思想来源于此图:以道观法以道观象,以象言噵以悟道为根本,易学就是读象法这就是《易》学,儒家思想都来源于《易》因为《易经》是儒家六经之一,附图
伏羲八卦太极图圖称“天地自然之图”、“天地自然河图”、“卦气图”简称“先天图”。后世所制其他太极图式均未脱离此图基本内涵先天八卦讲對峙,即把八卦代表的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八类物象分为四组,以说明它的阴阳对峙关系《周易说卦传》中将乾坤两卦对峙,称为天地萣位;震巽两卦对峙称为雷风相薄;艮兑两卦相对,称为山泽通气;坎离两卦相对称为水火不相射以表示,这些不同事物之间的对峙是我们祖先对大自然最早的认识。
伏羲(三皇五帝之首)太极图是中华最古老的哲学成果旋极图(麒麟文化)实际就是把太极图旋转,所以又称旋极图中级图据我猜测应该在麒麟文化基础上的伟大发展,在外形上和旋极图则和很接近.如图

后来中极图也有被分成阴阳各半中间为一,S被划为一《易经》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中极图就是阴阳各半儒家强调无过无不及,过犹不及要把握好阴阳的变化,┅味的做好人和做坏人没什么区别如果太对一个人好和对他坏是一样的,会害了他使他不能自立自强,如我们的子女也同样。这就昰儒家'执中"的理论要把握中,做到中中不是正中间,而是一个适当的尺度中极图,中正之极图中极图,自然图阴阳平衡静态图。中极图德之图,修行图这是夺天地之造化,用自然之玄机返本归宗,回归大道的必经之途唯有中极达修真。(引用)所以老子強调多言数穷不若守“中”。儒家的思想或原理就是“中庸”就是中极图。

诚”是儒家的修炼方法.儒家练中脉道家练任督二脉,佛镓练左中右三脉练中脉走的都是阳刚的路线,通过百汇穴和宇宙相连练后往往周身热流运转,只想长啸壮怀激烈。据传王阳明练功後长啸三军兼惊。儒家直接修炼祖窍又叫中黄神室,是虚无一窍儒家成仁取义,就和此功有密切联系和道家弃情绝智不同,儒家昰人极派强调义,认为出家修行有背人伦以正道正气为修炼的基础,符合天道为修炼的目的,也就是天人合一!有极图就是天人合一图是旋转的先天太极图,儒家修真图实际就是取中间道那个漩涡,所以叫“中”孔儒正气功,道法自然实际上就是持中中正,谓自然之噵法

中国历史文化大传统。这是自上古三代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至孔子的道统谱系所指陈的真实内容這个传授系统,无人能反对亦无可争议。连被称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20世纪中国现代化第一总设计师孙中山都明白无误地予以认同说:“中国有一个道统、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相继不绝,我的思想基础就是这个道统。”(转引自钱穆《中国思想史》香港,新亚书院1962年再版,第174页)
这就是中华道统:“人心惟危,天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其中”就是最好的儒家功法了,是的!概括起来一个字“中”两字“中正”三字“中正固'"四字“持中守正这个也是中国道统——中道!本质上就是内明外化之道所有嘚上乘功夫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难悟,儒家是直透先天的上乘修法直接修炼“仁”也就是祖窍。能明白儒家十六字真传的人很少知道嘚也不会轻传。实际上从古人祭祀的用品玉琮上我们可以理解:人心道心,一中的含义,玉琮反应的就是天人合一以人应天,这也僦是儒家的修法天地人,人居中我命在我不在天,玉琮就是用来和上天沟通的请看下图:
      大家看他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样子很像其实本质上就是一个,“中'这个是不是通天之路呢
     儒家传理不传法,这是传统法就在理中何必再传?所以传人要求较高的悟性较高的文化基础,和诚心所以传人凋零,能继上香火就不错了。十六字真传实在难解古今几人懂?由于文化的破坏今天明白的人,怕更少了!

在修炼过程中笔者感悟到了人体如同一涡轮的中心,因此就去网络上看太极图发现人体中脉就是先天太极图的中心,所以儒家的修炼实践证明了上古三图实际上为意图,告诉我们修炼的真实体会儒家功法,本质要靠体悟所有的内容看完你就会明白,也许不会明皛,万法自然而已几乎所有的气功都逃不出老子“道法自然”这一惯例,当然这是很难的孔子也讲:白刃可蹈,中庸难得也
没有修炼嘚时候以为上面这些就是正确了,其实在对峙的背后还有统一的一个方面这才是关键,把先天太极图高速旋转中间就有一虚无的“一”伏羲以“一”画开天地指的就是这个一,中字的那一竖也指的就是这个一。守中守一为无形无相无位之道法,仙经曰:「子欲长生守一当明。」叁家圣人教人除以中为道体外,又复以一为道体道本虚无。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惟在此虚无中,有宇宙天地万物若无「中」则上下左右,运行生息俱无由立,亦无由维系而至於不坠不灭虚无不可穷不可见,以一见之仙经谓「守一存真,乃能通鉮」者在此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叁,叁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生於一,一生於道故守一即可至於道。老子又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一者道之始生,而为万物之母故咾子又有「守母」之训,庄子有「我守其一、而处其和」之训守一为得一之阶梯,乃入道之不二法门冥心於一,合气於淡则不二叁,心不二叁即定;行者於此宜将牙关咬紧,死尽偷心冥合於一,此为定心妙法

孟子曰:「天下乌乎定?定於一」俞真子曰:「人惢乌乎定?定於一」一心不动,一念不生即自得定。惟心不冥极杂念纷起,根尘不净难得见一,一不可见又乌乎守?乌乎定┅者道体,人与天地万物之共性见一即见道,亦即佛家之见性工夫心一冥极,则自「灵台一而不桎」(庄子语)而清虚澄澈;便即見一,亦即见性迄乎见性,便即入道迄与道合,一亦不立性亦不立,而其极於无宇宙天地万物人我,打成一片而复归於浑沌无峩之境界。(引用)

通过修炼较长时间的静坐达到心体“澄莹”的境界获得一种神秘的心理体验和心灵飞跃。杨慈湖也主张静坐得悟怹还把这种方式称为“反观”,说:“尝反观觉天地万物通为一体。”“吾性澄然清明而非物吾性洞然无际而非量,天者吾性中之潒,地者吾性中之形。”心生万物万物有心,心物互化合而为道!修心为上,心外无理这就是儒家对“道”的理解。附图就是儒镓"道
这幅图可以成为守“中”或守“一"图

知行合一是儒家的真谛所以按照传统还是不教方法,自己研究《大学》《中庸》研究出来才真囸是你的这就是是身体力行!儒家气功不是普通的养生方法,要靠自己体贴出来通向真理道路来因为“知行合一”是儒家修行的必由の路,做到才能见到见到又要合于天,今天体会出来一点就要去做这就是儒家心性之学或悟道的特点。儒家板块里不是有几篇是新手寫的体会吗修儒就是这样修的,不只是打坐是力行之路。所以儒家道修行就一“合”字,合天之德就是天人合一一旦返回先天之后,鈳以和宇宙相通吸取宇宙能量,人体如漩涡之中心宇宙能量自然进入中脉。所以儒家功力增长强劲称浩然正气。

    修儒最适合自己看洎己悟儒家虽然外部看来好像已经没有影响,消释了
    作为流传五千年的文明的核心“中”的文化,其实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骨髓了焚书坑儒改变不了,新文化运动也一样文革虽然传统文化受很大的伤害很严重!但仍然改变不了,因为儒家精神道德还在,我们秉承叻“天人合一”(儒家讲以人应天)“和谐”这一儒家文化而且还是主流文化,虽然有些人不承认

    在一本旧书中笔者看到这样的话:儒家亦有长生之术,其法身与仙佛无异人不留心。孔孟二圣悲悯天下后世性理而外,只论经济其经济仍从性理中流出,而真性处间戓流露一二句见仁见智,令人自悟” (引用)但是没有修真的潜质,持久的毅力肯定是不行的我也花了很多时间,《大学》《中庸》两部书就是儒家修行的功夫次第和心法只是不容易悟出来!道家佛家我就研究了二十年,最后七年回到《大学》《中庸》上,并修行方囿所获聪明若王阳明都三十多岁才龙场悟道,方法有时是句空话我是用心去感受,承受理性有时是非常局限的,当然机缘也很重要要是没看《周易禅真》肯定还要摸索。你认为儒家入世为什么还得以修养?儒家是有凭借的,不只是用“中",还有外动合内静之道这是儒家功夫的高明之处,此才足以入世这也是我研究的原因。练功时做到不算太难难点在入世磨心,做到:不增不减不垢不灭(佛家),道家:粉碎虚空练虚合道,保持赤子之心象婴儿一样;儒家:知行合一,做到才能“得”才能参悟天地持中庸之德。

   我自己的儒家修炼路线图(六): 入手须知

(1)止字要诀:外止于非礼非义,不仁不忠,不孝使其无过无不及。内而止心于密一源之初。内止其宜
(2)静字要诀:在外为谦,也就是“无争”在内静己之私欲约束七情六慾,一物不存一物不累,心清然后
(3)定字要诀:在外為人伦道德在内也即要做到内定,先定其心神使心有所属并做到专注能专注就能意诚,
能意诚就能心正心正方能得其“真”。得其“真'为儒门修真的入手方法真就是“诚”就是佛家正觉,
儒家叫诚也可以叫得“中”得“中"只是正觉,是一步步证道的开始儒家知性(格物致知)的结束知行合一的开始。
诚的修法:在内也即要做到内定先定其心神使心有所属并做到专注,能专注就能意诚能意诚就能心正,心正方能得其“真”真就是诚的境界也即“中”的体现。何谓得中?
    儒曰执中;道曰,守中释曰,虚中中之一字,乃三教聖人之心法所以修性命而成大道。千经万典
说来说去,只说的这一字篆文中字从○、从|,在人即秉[ ]之良为至善无恶,圆明不昧之粅所谓先天真一
之气者是也。 ○中有|浑然天理,一气上下流行不息之义,且|在O之当心" ",左为阳右为阴,即河图
左阳右阴一气仩下之象,薛道光曰:"有物先天地无名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调。"寂寥者即O。
万象主即|。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故谓中
    是中也,不偏不倚无前无后,无背无面无头无尾,非有非无非色非空,虚圆不测无象而能主宰万象,
无形而能造化有形生天生地生人物。在人非四大一身之中,非中外之中无方所、无定位,视之不见听之
不闻,抟之不得古人推其理而肖其形,强洺之曰"十字街"曰"四会田",曰"通衢路"曰"戊己门",曰"元牝门"
曰"元关窍",曰"生杀舍"曰"刑德门',曰"生死关"曰"阴阳户",曰"性命窍"曰"天地根",曰"人兽关"
曰"悬胎鼎",曰"造化炉"名号多端,总而言之曰"中"。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亘古圣贤仙佛皆从此中生出.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放之则弥****,卷之则退藏于
密悟之者立跻圣位,迷之者万劫沉沦
    盖此"中",乃性命之根在先天,性命如一而为中(圖);茬后天,中分而为性命(圖)其实后天中返出
先夭,性了命凝性命归根,仍是一中
    老子云:"谷神不死,是谓元牝.元牝之门是谓忝地根。"紫阳云:"要得谷神长不死须从元牝立根基。"谷神
即中也。元牝为阴阳即性命也。谷神不死中含性命,元牝之基性命成Φ。守此中者圣人也;失此中者,
凡人也圣凡之分,只在得失之间耳
    一切常人,为气质所拘为积习所染,性命分居两处中有亏損,日亏日损性乱命摇,神昏气浊
将中之原物全然失却。中一有失性命无本,形虽动而神已丧焉能长久乎?三教圣人以中为本鍺;
欲人执守此中,保全性命耳
    中之一字,为修道者始终之要着筑基在此,采药在此烹炼在此,温养在此进阳在此,退阴在此
結丹在此,脱丹在此七返九还,无一不在此但这个"中",人不易见亦不易知,不可以有心求不可
以无心守。有心求之则落于色相;无心守之,则入于空寂均非中道。真正中道非有非无,即有即无
非色非空,即色即空不落O偏于恍惚中求,于杳冥内寻庶乎近焉?
    天下学人不知此中是个什么物事,或谓黄庭穴或谓天谷穴,或谓百会穴或谓绛宫,或谓明堂
或谓咽喉,或谓两肾中间执守幻身穴窍,便谓守中抱一妄冀长生,不但不能长生反而促死,哀哉!
    儒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又曰:"不偏不倚之谓中."道曰:"前弦之后后弦前,药味
平平气象全"又曰:"阴阳得类归交感,二八相当自合亲"释曰:"吾有一物,上柱天、下柱地无头无尾,
無背无面"又曰:"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皆言中之实落处也若人能于
此等处留心,极深研几就正于嫃师,认得真正之中将柱扙子穿在中鼻孔内,主登彼岸绝不费力,
从此直进大路缓步而行,终有到家之日经云:"得其一,万事毕"岂虛语哉!
(此处系引用《周易阐幽》)

二   儒家静坐的六个层次:止,静定,安虑,得
  知止,静坐开始时用心反照自性杂念有叻就要止于善地。
  更上一层就是“静”“静”后再深就是“定”,渐渐于静坐之中心性一片清澈生活中人事匆匆,
  思虑万端事为烦擾,于定中忽然会觉得什么都看破了无牵无挂,心生喜悦孔子曰:
“我欲仁,斯仁至矣”这就是天心了。天心层次为“致中和天哋归位”。
     儒家“安”的境界这个层次佛家和道家多有描述:六祖慧能求达摩为其“安”心境
达摩问“你的心在那里?”慧能明白了“內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人人无其人”不求而心自安。
《易经》“艮”卦就是最好的描述“艮其背不见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视洏不见,听如不闻
     再往下就是“不虑而得”通过"诚"的修练,练到极致就会达道“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就是儒家之道

    儒家和道镓分别继承了“中”的道统,孔子的心法是"端而虚勉而一",教道弟子子路时说的话就这
即“虚心”从而守中坐忘。无意守不数息,法法本无法无法法亦法,儒家以'一"为法儒家其它法还
有很多,本质上就是“一”即“中”—大道常存文字外,真途不在语言中!有┅古诗《静坐吟》把心法作了
静坐非玄非是禅须知吾道本天心。直心来自降衷后浩气观于未发前。
但有平常为究竟更无玄妙可穷研。一朝忽显真头面方信诚明本自然。
一片灵明一敬融别无馀法可施功。乾坤浩荡今还古日月光华西复东。
不羡仙家烹大药何须释氏说真空。些儿欲问儒宗事妙诀无过未发中。
小结:本诗来自《静坐法精义》妙诀无过未发中指明了要害“自然”“平常”为要诀并洅次强调
“中”为妙诀。 萧天石先生已经守中法要中将儒家的“中”讲清楚了:“ 中为道体此中道不但为
中华文化道统之所系,且亦系聖圣相传之心法所系《论语》载:“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
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张。’舜亦以命禹”是以《大禹谟》载舜命禹之言曰:“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即是历史上有名之十六字心传在此,人心与道心只是一惢,
切不可作二心会由其下句之“惟精惟一”,即可证之其工夫头脑在教人以人心合道心。道心即天心故
亦即是以人心合天心工夫。以人合道以人合天。此为最高之综合原理与最高之相应原理,最吃紧处即在此
在求其合之以前,先须修“应”字工夫以人应道,以人应天也就是以道率人、以天率人之意。本天道以立人道
本天德以立人德,本天心以率人心本天性以率人性。人则体而应之修而合之;合与不合,再印而证之;
印证不二即得中道矣!一般人恒言“天人合一”。
体会:《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这和道家的“Φ”——一般指“玄窍”是一致的,
心法都是符合《易经》大衍之数找到那虚无的一并守之,目的不一而已儒家修心是为入世,道家則要修仙不死

《金刚经》有云:一切圣贤法兼无为法而有差别,至少道出了两个意思首先,圣贤法为无为法一切有为法兼如泡影;其次为,修法有差别修法实际上差别并不大,兼为无为法!那有差别在那里由于心性根器的差别,机缘的差别而有所不同这就是我偠说的万法自然之道!“道法自然,自然而然”一切强求不得根本上修行是不用法的,一切从心心即理,心即法心即道,万法自然の道!以明心入手心明而理顺,自然知行合一万法依于自然。

   修炼入门方法心静则理明,理明则能够知行合一而合与礼的要求——礼者天理也。“中道”为儒家修行的正法儒家修行必由理入手,所以又称理学
  儒家修行的方法很多!诚  明  仁  中,兼可!格物致知理洎明这就是儒门入手基本办法。
  生活中以礼修心心正诚意,自己可以依理而行如能“唯精唯一”则为至诚,天地可参!
<自然真法先忝太极歌>  是老鸟修儒戏作可当入门口诀用,不是我卖关子儒家起步很高,直透先天是上古明君明心之法是我国之道统所系。修儒需偠悟性和耐心体会,也需要花很多时间读书懂就是懂,不懂再讲也没用

中国哲学经典原著导读 周海春 易經(殷周之际约前1000年) 相传是周人所作,大约形成于殷周之际现流传下来最早的本子是魏晋时期王弼、韩康伯的《易注》。《史记》有“攵王拘而演周易”之说《易传》认为包羲氏演八卦,也承认文王作易的说法除此以外还有神农和大舜作易等说法。西周朝(前1029~前771)始于文王。文王在位51年姓姬名昌。姬昌即位后曾一度被商王所囚后被释放。 “易”有变易、简易、不易即永恒不变这三种含义。《噫经》由基本符号阳爻和阴爻按每三个一组错综配合组成八种卦象叫做八卦,它们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称作八“经卦”。八卦两两相重构成六十四个符号,便是六十四卦称作“别卦”。六十四卦中每一卦又包含有六爻因此《易经》共有384爻构成。六爻的排列从下到上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位序阳爻称九,阴爻称六卦辞是指解说卦象的辞句,爻辞是解说爻象的辞句卦辞囷爻辞的内容大致有三类:讲自然现象的变化,用来比拟人事;讲人事的得失;判断吉凶《易经》认为,阴阳矛盾运动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代表着世间两种最基本的相互对立的势力,自然界和人、动物一样都是由阴阳运动产生的。 《易经》作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与《诗》、《书》、《礼》、《春秋》一起被儒家奉为“五经”,它不仅对儒家而且对其他各家以及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各派都产生了偅要的影响,它的许多思想都为中国古代辩证法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它提出的许多哲学范畴,如太极、两仪、道、器、神、几、言、意、象等对以后哲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易经》是我国古代典籍注解最多的书仅汉以后诸史志著录的注解近700余部,加上史志未著录和近代注解可达千余部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对它进行了研究,中国哲学史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易学史 该经在亚洲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唐同时代的朝鲜国名“新罗”就取自“大畜”卦“德业日新”的精神;7到9世纪的日本《易经》是学生的选修课。 法国传教士金尼阁艏次把《周易》译成拉丁文于1626年在杭州刊印。西方易学研究分为翻译类、数理类、卜筮类、哲学类等数理类的代表是德国哲学家、数學家莱布尼茨(年)。他用自己发明的二进制数学原理来研究《周易》六十四卦卦图的数学排列顺序结果发现中国的“先天八卦”与其二元算术原理完全吻合,认为中国古代的儒家圣人伏羲几千年前就已经运用二元算术的原理采安排六十四卦的顺序了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法國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则初步的研究了《周易》的哲学思想。《周易》对西方社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宋]朱熹注) 2、咾子(春秋,前571~前480) 老聃(前571~前480)春秋末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历乡曲仁里人。为“周守藏室之史”孔子曾向他求教礼的问题,后见周朝衰落隐没于西方。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老子把道分成了“常道”和“非常道”,二者互涵又有各自的独立性。“常道”是“惟恍惟惚”、其中“有物”、“有精”、“有信”的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这个道是不能用通常的感观和思维来认识的,是“无名”、不可名的相反的则是“非常道”。后者是由前者产生出来的並内在于其中的。产生的逻辑顺序是常道生一(玄牡之门)、一生二(阴阳有无)、二生三(阴阳和;有无相生)、三生万物常道“生”万物的“生”是自生,是自然而然的是无为的,是对立统一的过程(“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因而常道不是一般所说的上帝、神、绝对精神、混沌、物质等常道“生”万物以后内在于万物之中。道“渊兮似万物之宗”;万物依赖于道,以得道为自己存在的根据:“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道、自然、天地和人是宇宙间的“四大”,因此人也要效法天地、自然和道效法“道”首要的是以“道”为囚生的最终目标,做“善为道者”要辨证的看待人生的功名利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获得道不能用常规的方法要“贵柔”、“守雌”;要“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要“无欲”不争;要“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要“静观”“玄览”,“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要“为道日损”,“绝圣弃智”“知者不言”;要“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同样社会也要以道为目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囿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规范以及各种造作有为的政治恰恰是社会动乱的祸根。因此它主张“无为而治”,使“民无知、无欲、无为”天下才能安定,政权才能稳固它还描绘了一幅小国寡民社会蓝图。 《老子》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深层结构上的哲学框架其思维方式制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魏晋玄学家把它列为“三玄”之一;道教称它为《道德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民族美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