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当年为什么没有侵入印度与之墨脱和印度接壤的地方缅甸都被占

印度当年被中国教训的有多惨 国内都看不到!
“中印亲如兄弟”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边界纠纷,错综复杂,实际上早在中印开战之前,中印就从中印亲如兄弟变成了 时有摩擦,例如说空喀山口事件,郎久事件的死伤就导致两国不断的争执。本质上说,新中国和独立后的印度都是新生的,独立的政权,两国处理外交事务远没有其后的那么老练和成熟,而尼赫鲁本人的问题又加剧了这一问题。甘地与尼赫鲁甘地本人的努力让印度的独立本身套上了一层圣洁的光环,可能现在的人很难想象五十年代印度的国际地位,用超凡脱俗来形容并不过分,它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言人,是中东,朝鲜和非洲问题的仲裁者,是美国总统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的座上宾。中国的常任理事国第位是印度让给中国的,至今有印度人这么想。美国对于印度是绝对的援助态度,从印度独立到1959年,美国一共援助了17亿美元,而在其后的四年,美国援助总数是40亿美元,苏联虽然没有美国援助那么多,但是也在印度建立了钢铁厂,并且在中印矛盾时期以一种“中立者”的身份旁观,而同为共产主义国家,苏联本身的这种表态就是一种背叛。中印边境对峙尼赫鲁对中国的主张有两个毛病:1.自己不妥协。2.要求别人妥协。尼赫鲁的主张是中国撤军,但是印度不撤,尼赫鲁主张的一切谈判主张都是以中国优先撤军为前提的,我们所理解的边界谈判的意思是各让一步,求得妥协,尼赫鲁的边界谈判的意思是:让你接受我的主张。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尼赫鲁在议会里面说的。对于新中国没有宗教信仰,极其“现实主义”的一帮共产党人来说,尼赫鲁的要求几近滑稽,当时负责谈判的周恩来和陈毅对印度转弯抹角的,费尽心思的遣词酌句弄的筋疲力竭。周恩来在专门对边界问题的南亚外交中,接受了麦克马洪线的前提,和缅甸和尼泊尔分别就边界问题进行了友好边界协定,唯独搞不定印度。前进政策前进政策是中印直接对撞的导火索,但是什么是前进政策呢?我的定义是:在不和中国军队冲突的前提下,印度将在中印任何争议边界持续推进,一直推进到不能推进为止,从而造成既成事实。而当时中国的情况非常非常的糟糕,1959年-1961年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国力极其薄弱,军队的调动和后勤都是很大的问题,台湾当时一直在号召反攻大陆,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当时整个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中国当时完全无心再和印度打仗。印度在执行前进政策用的方法就是:使用陆军的侦察部队,趁中国边防部队停止巡逻之机,全面占领西段300公里的所有的中国哨所。印度当年被中国教训的有多惨 国内都看不到!在中印边界,中国这边对于前进政策警告越来越重,毛在62年四月份开始恢复的边界巡逻,并且特别指出和印度军队的方针:武装共处,犬牙交错,决不退让,避免流血。在中印对峙的过程中,实际上印度人数较少,而且由于前进政策本身的问题,造成印度较为分散,印度的巡逻兵自身的装备较差,巡逻队并没有携带例如迫击炮之类的重型武器,还在用一战时期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掩体情况也不太好,部队的住所只有临时的帐篷,后勤全部靠空投。但是反应在印度媒体的情况却完全不同,实际上中国人在前些年早就领教过印度媒体的能力(上海快要追上孟买了之类的),印度媒体对于印度军队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信。但是印度现在还占据外交的优势,英美毫无疑问的倒向了印度,虽然肯尼迪本人觉得尼赫鲁这人不是很靠谱,但是东南亚国家有一些迟疑,主要原因是印度的不结盟政策。不结盟政策的本身是独立于其他列强之外的,问题是东南亚各小国对于当时的中国极度恐惧,而不结盟政策本身又使得印度无法同东南亚各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导致众小国也不敢和印度站在一起。在中印开战前,中国在雅鲁藏布江河谷修了一些东西走向公路,向南修了支线,中国边防军在西藏驻扎多年,相当一部分战士经过康巴叛乱,体力上比印度要好,尽管中国方面也存在高原问题,道路交通问题,但是比起印度还是要好一些。印度方面沿布拉马普特拉河山谷山峦起伏难行,降水量大,而一旦雨季到来,则会涨水淹没走道,而一旦冬季到来,则会积雪,而其中要通过的河流情况也不太好,都没有铺设现成的桥梁,而是一些绳子和竹子临时搭建的吊桥,且不说汽车能不能过,连马匹都不能过。对印军更不利的是,中国这一方位置较高,尤其是克节朗河地区,印度的运输补给以及部队动向,中国居高临下,一眼可往之。印度当年被中国教训的有多惨 国内都看不到!中印士兵边境对峙但是印度的根本问题还是在于印度军队自身的问题,军队地位不高,高层军官充斥着溜须拍马之辈,而前线将士们苦不堪言,除了道路本身,补给问题,高原气候以外,前线将士还面临印度政客们一轮又一轮的压力,印度军方层层骗,高级军官告诉尼赫鲁印度对中国有优势,尼赫鲁告诉媒体印度有优势,经过媒体几轮炒作,印度政客们早就不耐烦长期对峙的局面了。靠颜值上位的印军指挥官考尔&&&&&&&&这还不够,由于前线将士,例如乌姆拉欧辛格对于不切实际的命令有质疑,印度方面居然临阵撤换了辛格,用考尔替代。考尔和尼赫鲁算是远亲,从未参加过实战,长得不错,喜欢巴结尼赫鲁。政治上混的顺风顺水,但是同时考尔又是一个爱国者,一个民族主义分子,很对当时印度政坛的胃口,但是军方不喜欢他,认为他夸夸其谈。导致乌姆拉欧辛格被撤换的命令就是印度在把中国人赶走克节朗河的所谓的“里窝那行动”,考尔当上第四军军长后满不当回事,在尚未得到足够的补给就急匆匆的来到了前线,而到了前线才发现诸事不顺,中国军队的数量比他想象的多,武器补给也比他想象的充分,地势也对印度很不利,前方甚至连基本的工事都无法修建,口粮弹药都是问题。关于双方的交通的问题,其实当时中国军队的运输能力并不差,可以看当时作战的130师长董占林的口述:经过赶快收拢,进行动员,这个物资准备,弹药的准备,我们那个部队装备是比较好的,是志愿军改装苏式现代化的3个师之一,那时候我们都是每个团都有汽车连。现在不算啥了汽车,那时候团有汽车连,营有指挥小车,团还有指挥车,炮兵团全部是摩托化的,全部是汽车,我们师汽车连大,120多辆汽车那一个连。我全师呢,将近包括炮兵团那汽车,500多台汽车,但是达不到摩托化的程度,还得要走路!而双方的指挥官可能差别更大。就不说大家熟悉的战神林彪了,张国华本身也是从红军时期一路打过来的,历经红军时期,抗日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纯粹是从底层起来的,像前线作战的董占林师长也是一样,参加过解放战争,剿匪作战,抗美援朝,西藏平叛,都是历经战火起来的,而印度方面的考尔之流我已经不想多说了。考尔指挥的负责去赶走中国人的印军第七旅,在克节朗河上很快被中国解放军第52师击溃了,52师采取阵地渗透和前后包夹的战术,让印军不仅丢掉了阵地,连同像章多这样的空投补给点也丢掉了。
阅读 100000+深度:浅谈缅甸内战因何而爆发 中美大国较量才刚开始 |缅甸|中国|美国_新浪军事
深度:浅谈缅甸内战因何而爆发 中美大国较量才刚开始
资料图:缅甸与中国的石油管线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文/占豪
  缅甸内战最近打得很激烈,很多战友发来信息要解读缅甸内战。对于缅甸的内战,其实几十年来一直没断过,根本原因在于北方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和中央政府利益上的不统一和互相的不妥协,而且这种仇恨疙瘩越结越深。
  但是,事实上,这种内战往往不仅仅是一国之内的事,就像乌克兰内战不仅仅是乌克兰自己一样,这背后都有大国博弈的魅影。特别是缅甸这次内战,背后则完全是美国和中国的较量。我们要想搞清楚其中的逻辑关系,必须对缅甸的地缘政治地位和内部情况进行一些阐释。
  缅甸,西南临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接壤,东北靠中国,东南傍泰国与老挝。一方面,它是陆上从东南亚通往南亚、中东的必然通道,同时它又是中国通往印度洋的最近通道。作为中国通往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中国和缅甸有了越来越多的合作,这些合作包括港口合作和油气管道合作。对中国来说,缅甸是中国通往印度洋的重要通道,是中国避免被遏制的印度洋出海口。一直以来,为了抑制中国,避免中国进入印度洋,缅甸都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试图颠覆的对象。自美国2010年确立重返亚太战略以来,美国遏制中国的决心更大,对缅甸也就更加重视。
  缅甸内战始于1960年,当时军事强人奈温夺取政权,建立军事独裁政府,否决少数民族的自决权,开始缅甸化同化政策。由此,缅甸陷入50多年的内战。这场内战,截止到现在仍未有停歇的意思。在缅甸近6000万人口中,缅族占了2/3,掸族、克伦族、克钦族、孟族、佤族等是比较大的少数民族。缅甸现在有公开的25支民族武装和10多支不常露面的民族武装,仅掸邦就有10多支民族武装经常活动。在这些武装当中,有一些是当年国民党远征军的遗老遗少,是中华民族遗落在他国的武装;有些是由缅共演变出来的武装。但是,这次和缅甸政府军打得最激烈的却不是和中国源源较深的那些武装,而是和美国源源颇深、受美国支持较多的克钦独立军。而这次缅甸政府军和克钦独立军的战争,美国在其间的作用不可忽视。
  在美国智库(CSIS)最新提出的、针对中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2.0版的政策建议中,关于东南亚布局的内容提到的第一个国家就是缅甸。考虑到近几年缅甸的政治改革、缅甸反对派昂山素季的出狱并恢复议员身份,以及美国政要频繁访问缅甸,可想而知缅甸已经成了美国在地院战略上准备遏制中国的重要布局。考虑到中国和缅甸现政府的关系,美国的目标一直是推动亲西方的昂山素季在竞选中上台,这一点从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缅甸,并与昂山素季密谈可以窥斑见豹。但是,缅甸现政府显然没有给昂山素季和美国机会,昂山素季最终因宪法所限未能获得竞选总统的资格。这使得美国通过竞选途径赢得缅甸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了。于是,美国开始选择内战方式。
  事实上,为了使得昂山素季获得更多支持,美国一直在努力促使克钦独立武装在政治上支持昂山素季,从而使昂山在缅甸获得军事上的力量。要想搞清楚这一点,我们还得从缅甸克钦独立武装的历史说起。19世纪,英国殖民者先后发动3次侵缅战争,并于1886年正式在缅甸建立起殖民统治。和在印度一样,英国人在缅甸也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建立了“七邦七省”,并有意识地将一些军政要职逐步让给克伦、克钦和佤族等少数民族。随着时间推移,各少数民族与缅族的关系不断恶化,缅甸的民族分离主义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受英国殖民者影响,克钦等缅甸少数民族中的大部分人也抛弃了传统的拜物信仰,改信了基督教,与英国人合作对付缅族人。1948年缅甸独立,那时候少数民族分离主义已经很明显。到了1962年后的奈温军政府时期,矛盾开始激化。克钦独立军就是成立于日,是缅甸克钦族分裂运动克钦独立组织(KIO)的武装力量。克钦独立武装是缅甸最大的地方民族武装之一,也是缅北势力最大的反政府武装,数十年来与缅甸中央政府的国防军打打停停,战争不断。事实上,克钦独立军与美国渊源颇深。早在上世纪缅甸独立前,可亲民族的拼音文字都是由美国传教士奥拉?汉森帮忙编制的,并把第一本用克钦文翻译成的《圣经》交给克钦民族,克钦族就是在那时候开始改变了信仰。目前,克钦邦超过90%的人都信仰基督教。二战爆发后,日本军队占领了全缅甸,由于初期盟军还处于劣势,所以希望能在缅甸动员更多本土力量对抗日本侵略军,于是美国就与克钦族合作成立了擅长山地作战的“克钦101突击队”(Force 101 Ranger)。这一突击队参与了不少美军对日军的作战,扮演了诸如侦察、突袭和炸毁日军弹药库等任务。克钦101突击队发展迅速,到1945年初由原来2000人发展为2万多人,成了抗日英雄部队,部分甚至还参与了美国在太平洋的对日作战,得到了美国总统和国防部的嘉奖。战后,美军撤离缅甸,但在美军中一直保留了101突击队的番号和101部队基金会。
  缅甸独立后,101克钦突击队以五个营兵力转入了新成立的缅甸联邦国防军。当时,缅族军队仅有三个营。由于昂山继任者没有兑现“彬龙协议”中关于尊重少数民族自治意愿的条款,缅甸政府与少数民族的矛盾冲突加剧恶化。1949年,实力强劲的克钦部队应时任总理吴努的要求,南下攻打正在围攻仰光的克伦族军队,击败克伦族军队后可亲部队又在勃固山区打垮了缅共力量。
  但是,随后克钦部队发生分裂,一部分军队进入克伦族军中,并于日建立了以早丹等三兄弟为首的克钦独立军,次年回到克钦邦,成了反政府军武装。缅甸独立后即和美国建交,与美国关系的恶化则始于军队接管政权后。在奈温建立军政府后,美国即将驻缅使馆降为代办级,停止对缅甸提供经济援助和进度援助,撤消了对缅甸的贸易普惠政策,对面实施了武器禁运,并对缅甸实施了金融制裁,组织国际机构对缅提供援助。
  事实上,自那时开始缅甸被美国封锁了。美国和缅甸关系的改善是从2009年9月开始,奥巴马政府公布对缅新政策,在维持现有制裁同时,恢复与缅直接接触并有条件扩大对缅人道援助,目的是换取亲西方政治人物昂山素季的自由。2009年11月,奥巴马在新加坡与包括缅总理吴登盛在内的东盟国家领导人举行会晤。
  2009年11月和2010年5月,美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坎贝尔两次访缅。作为和西方改善关系并实施内部改革的一部分,日,昂山素季被缅甸政府释放。昂山素季被释放后,美国政客即开始频繁访问缅甸。2010年12月,美国务院助卿帮办约瑟夫?云访缅。2011年5月,约瑟夫?云再次访缅。2011年6月美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访缅。2011年8月,美参议院批准关于米德伟(Derek Mitchell)担任美国缅甸事务特使,米德伟先后于9月和10月访问缅甸。9月29日,美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助理国务卿波斯纳和缅甸问题特使米德伟分别在华盛顿会见缅外长吴温纳貌伦。11月30日,美国务卿希拉里对缅甸进行历史性访问,成为50多年来第一位到访缅甸的美国国务卿,此后两国关系开始改善。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减轻对缅甸制裁,准许美国公司在缅甸投资。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缅甸。奥巴马此行使其成为首位在位期间访缅的美国总统。2013年5月,缅甸总统吴登盛访美,成为47年来首位访问美国的缅甸国家元首。
  美国和缅甸改善关系,目的是为了缅甸政府释放昂山素季,并推动缅甸改革,从而试图在后面的选举中赢得缅甸选举,从而完成对缅甸的政权演变。对缅甸政府来说,以释放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来换取美国对缅甸的制裁解禁,目的是为了进行改革,并扩大缅甸与外部的经济合作与联系。两国的蜜月期在2013年5月奥巴马访问缅甸达到顶点,之后开始回落。
  奥巴马在访问缅甸时,与昂山素季进行了会见并有密谈。在会面后不久的6月份,昂山素季即宣布参选总统。这一变化显然突破了缅甸政府的底线,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拉锯,最终缅甸联邦议会议长吴瑞曼在日,在内比都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下届政府时期方可修改现行宪法,明年底大选依然依据现行宪法举行。
  这也意味着昂山素季将不可能拥有总统竞选资格,美国针对缅甸的5年布局也就此宣布落空。为了推动改革,缅甸新政府自2011年3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重启与少数民族独立武装的谈判,但缅军和政府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和误解,所以彼此仍是打打停停,并未真的停止,只是到2012年1月后冲突次数减少。到了2012年年底和2013年年初,冲突再次加剧。由于政府已经与多个少数民族签署了停火协议,所以这之后的冲突双方主要在克钦独立武装与政府军之间展开。2014年4月,缅甸政府隽星新一轮人口普查,这遭到了部分少数民族武装控制区域的抵制。由于政府军签署停火协议的主要条件就是要缅甸境内的独立武装解散军队,缅甸只能允许“一国一军”的存在。连续3年的战争使得克钦独立武装压力过大,经济也面临崩溃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克钦独立武装也在不断寻求外援。
  考虑到中国和缅甸之间的关系,克钦独立武装能够寻求最大的帮助就只能是美国。2014年4月中下旬,缅甸克钦独立军副总司令桑鲁甘茂对美国进行了为期11天的访问。在美国,桑鲁甘茂会见了包括主管民主、人权与劳工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汤姆。马林诺夫斯基、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萨曼莎。鲍尔、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际开发署及国防部的一些官员。另外,甘茂还会见了联合国秘书长缅甸特使南威哲、旅美克钦民族国际组织、其他克钦组织等代表。而早在这之前,在奥巴马执政后不久,克钦邦的“101突击队”的老兵就曾联名向白宫写信,希望美国能对克钦予以帮助。奥巴马政府认为,美国有必要帮助克钦,表面上理由是克钦曾帮助美国军队打过日本军队,事实上则是因为在美国对缅新政策下克钦独立武装对美国有了新的利用价值和意义。
  不过,那时候美国还需要和缅甸官方进一步缓和关系,所以只是态度上表示支持,并未提供实质性援助。虽然没有实质性的支持,美国还是给了克钦独立武装一个建议,即发展和缅甸民主派即昂山素季方面的关系,通过与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合作来获得美国的帮助。这实际上是美国在给昂山素季策划军事支持力量。当然,由于这个选择牵扯到大国利益,克钦独立武装不敢得罪中国。
  因此,克钦独立武装并没有很快敢下决定,双方并未达成利益一致。但是,2014年4月甘茂访美,希望美国政府能够作为见证者参加缅甸政府和各民族武装组织之间的停火协议签订仪式。这实际上是克钦独立武装试图将美国拉入到缅甸内战调停当中,将克钦问题国际化的一次努力。努力的目的是,迫使缅甸政府让步,实施联邦制,并允许克钦等少数民族保留独立武装。日,甘茂又对缅甸《伊洛瓦底江新闻杂志》表示,缅甸内战已经打了60年,这个问题已不是双方能够处理的;中国是强大的邻居,同时美国是一个认真开展对缅交流的超级大国,只有中美两个大国参与进来,克钦民族的和平才能实现。
  克钦独立武装的这种行为,在大国角力的情况下实际上是顺着美国的利益在走,而一旦缅甸问题国际化,那么就将影响中国的丝绸之路战略,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战略实施就将受到影响。所以,对中国来说,并不希望美国插入进来,特别是在中国越来越需要打通从缅甸到印度洋的陆路通道的时候。客观上,中国反对克钦的想法。然而,由于缅甸政府确定了昂山素季不能参加本届总统选举,美国试图借昂山素季胜选或败选后发动对缅甸的和平演变的计划破灭了。
  -17日,西方记者拍到的缅甸克钦独立军部队照片。图中克钦独立军士兵装备了中国制81-1式步枪、重机枪等武器。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需要搞乱缅甸。与此同时,作为缅甸政府,为了继续赢得美国的信任,从而试图得到美国的谅解,也在尽最大努力改革以符合美国的胃口。于是,美国以此为借口要求考察缅甸人权。日到15日,美国国务院人权特使访问缅甸,与缅方举行人权对话。美方代表团中还包括太平洋司令部副司令等数名军方高官,他们低调访问了缅北克钦邦首府密支那,“考察人权”的同时,了解缅北武装冲突现状。据报道,人权对话前,克拉奇菲尔德等美军高级将领9日低调前往缅北克钦邦首府密支那,与缅甸武装部队总参谋部人员、密支那军区指挥员及旅级前线军官会晤。
  除了探讨缅甸军队建设和改革前景,美军将领还专门听取了缅北武装冲突现状、缅北各支“民地武”当前的情况,以及首批受训缅军回前线后的表现,并商讨第二批缅军少壮派军官赴美受训的事。美国国防部副助理部长托马斯?哈维是负责战略构建的。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军高层此次访问缅北前线和内比都目标明确,那就是争取缅甸军人集团、昂山素季民主派和“民地武”三方面力量。说白了,美国一方面试图在缅军中扶植亲美势力,同时还向将昂山素季和缅北的武装力量糅合在一起,并最终挑起缅甸的大规模内战。
  中国希望周边稳定,以便于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美国,希望破坏中国周边的稳定,破坏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于是乎,缅甸就成了中美较量的一个新区域。而缅甸内部的各方,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试图谋得利益最大化。
  事实上,中国在尽力试图说服各方坐下来谈判,避免缅甸最终发展成大规模的内战,上了美国的当。然而,由于缅甸政府和缅北武装的矛盾难解,被美国利用恐怕是定了,只是到底会利用到什么程度,会不会引发大规模、全国性的大战,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作者署名:缅甸中文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军事)
(编辑:SN118)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金融战争 谁主沉浮详情请访问:
字号:大 中 小
印度洋自古以来就是大国争夺的焦点。
六、印度洋板块与欧亚地缘政治板块间有着强烈的挤压式互动
&&& (一)欧洲人还要重返印度洋和远东
&&& 但是,目前印度还不会有这样的担忧,因为在它之前西方国家还有其他对手――比如中国和俄罗斯――要解决,如中俄倒下,随后印度必将首当其冲。所以说印度有些人跟中国作对的政策不明智,中国如果倒了,哪有印度的好?这与三国中的孙吴为得荆州小利而获灭国之灾的道理一样。看看当年英国对印度人民的镇压及统治,就会知道西方人届时根本不会给印度喘息和反抗的余地。英国人统治的时候给印度连起了一个大版图,但英国人走时又把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给拆分出去。这真是用得着就统合,用不着时就拆分。但毕竟没有全分,其原因是印度还在英联邦里面,英国人还要重返远东。这在汤因比书里有所体现。汤因比在其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中号召欧洲人痛定思痛,用“五十到一百年”的历史,推动欧洲“内部的一次大革命”,最终使欧洲得以“恢复原状”:
&&&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的传统组织一再受到打击,欧洲是否能恢复原状,这仍然是一个大问题,要由今后50年到100年的历史来解答。只有经过内部的一次大革命,改变早已确立的政治与经济组织方式,形成全欧的社会组织,欧洲似乎才有可能在俄美两个超级大国控制的世界中恢复主权。然而,千百年来的因循守旧、各国的既得利益以及年深月久的憎恨与恐惧,都是压在欧洲背上的负担,阻碍了上述那种革新。从技术上讲,肯定是可以革新的,但从社会与政治上说,或许不可能进行改革。欧洲人作为个人,作为民族,常具有卓越的理智、洞察力和行政手腕,但这些因素同传统的势力、感情以及复旧情绪将会有一场艰苦的斗争,而这种斗争决不能摆脱在欧洲边缘已站住了脚的超级大国的操纵和摆布。看来俄美之间争夺欧洲资源的斗争,不可能有助于欧洲改组的事业。[ [英]汤因比主编,郑玉质、关仪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5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页。]
&&& 大家再看看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的书,布莱尔在回忆录《旅程:我的政治生涯》的序言中将这个目的说得更加明白:
&&& 我想改革英国,使它保留20世纪初、身披世界最强大帝国斗篷的骄傲,同时,面对21世纪的到来,不会由于那件斗篷不再合身而自觉失落和衰退。[ 《这是一封超长的信,收信人是我热爱的国家》,。]
&&& 整个印度洋国家是一种拉美式的经济体制,其特点就是工业发展不能独立自主,这样的民族没有张力。只要是资本主义工业国家必然要扩张并走帝国的道路――日本法西斯主义就是这样起步的,因为它需要世界市场。中国发展起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这要感谢毛主席,毛主席没有把中国带向自然农业社会,更没有带入拉美式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为中国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工业发展模式和国民经济体系。太平洋战争结束前的德黑兰会议上,在讨论打败希特勒后如何处置德国的方案时,罗斯福与斯大林都认为:防止德国东山再起的关键是毁灭德国的重工业生产能力;只要没有重工业生产,德国就永远没有发动战争的力量。罗斯福还说要把德国变成牧羊场[ 《罗斯福传》的作者加拿大籍的康拉德?布莱克曾对美国的“旨在德国清除纳粹余孽的解放其工业化的激进计划”的实质一语中的,他说:“实施这个计划等于把7000万德国人全都变成牧羊人,苹果园主和家禽饲养员。”[加拿大]康拉德?布莱克著,张帆等译:《罗斯福传》,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390页。]。牧羊场国家就是只提供原材料而无工业技术原创力的依附性国家,就是工业国家商品的倾销地,因而,这样的国家是没有竞争能力的。《罗斯福传》的作者康拉德?布莱克曾对美国的“旨在德国清除纳粹余孽的解除其工业化的激进计划”的实质一语中的,他说:“实施这个计划等于把7000万德国人全都变成牧羊人,苹果园主和家禽饲养员。”[ [加拿大]康拉德?布莱克著,张帆等译:《罗斯福传》,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390页。]日,斯大林将苏联的经验告诉蒋经国:“不要只醉心于贸易。假如苏联没有工业,那么德国就会打败苏联。由于苏联有工业,战争期间才有可能每月生产3000架飞机、3000辆坦克、5000门大炮、40万支步枪、20万支自动步枪。”[“斯大林同志同蒋介石的私人代表蒋经国的会谈记录(日23时)”,参见[俄]A . M . 列多夫斯基著,陈春华、刘存宽等译:《斯大林与中国》,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 英国被迫放弃在印度统治,离开南亚次大陆之前,已将印度转变成了一个“牧羊场”国家。 美国本来是要消灭日本的重工业的[“日本将被许维持经济所必需及可以偿付实物赔偿之工业,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装作战之工业不在其内。为此目的,可准其获得原料,以别于统制原料。日本最后参加国际贸易关系当被准许。”《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王绳祖、何春超、吴世民编选:《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第876页。],后因冷战的需要,美国再次放宽了对日本工业的限制。澳大利亚也是这样一个养羊、跑袋鼠并由此没有扩张和打仗需要的国家,所以澳大利亚就特别“和平”,当然也没有保障和平的能力。加拿大也是这样,没有像样的重工业,所以也比较和平。这样的国家,傍着美国,美国也放心。围绕在中国周边许多亚洲国家都有这个特点,这是欧洲为了在亚洲的殖民需要制造出且保留下来的。如果当年英国人把印度发展成日本式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当然它不会这样做,那么今天我们西南一带就不是这样的地缘政治形势了。中南半岛三分天下的形势,也是法国人当年搞的“印度支那联邦”的后果。正因为中国周边这样的地缘政治形势与中国形成――完全不同于欧洲对称破碎――的不对称破碎格局,亚洲近现代史才有不同于同期欧洲的和平稳定的发展形势。
&&& (二)张伯伦的政治遗产与丘吉尔的悔悟
&&&&说到这里,我们真的不能忘记,也不应该忘记被骂得狗血喷头的张伯伦先生及其政治遗产。希特勒崛起时,张伯伦意识到了再次世界大战将使欧洲失去既有的世界霸权。张伯伦为此绥靖希特勒并对他说,咱们不能再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了以后苏联美国崛起,我们若再打,苏联人和美国人就会进入欧洲。希特勒当时年轻听不进去,决定打;丘吉尔也年轻更听不进去“老同志”的话,也决定打。战争的结果不出张伯伦所料:苏联和美国通过“第二战场”完全插进欧洲。丘吉尔当时想从南欧开辟“第二战场”,从意大利北上出兵,罗斯福和斯大林却联手逼迫丘吉尔同意从法国诺曼底出兵,把东欧让给苏联红军来解放。当时谁都知道,大兵所至即势力范围所至。斯大林对此看得明白,他曾私下对当时还是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人的米洛凡?杰拉斯[米洛凡??杰拉斯,日生,1932年参加南共,同年被捕坐牢。1935年被释放。1937年被选为中央委员,1948年任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联盟中央执行局书记,1953年初任南斯拉夫副总统,同年末任联邦人民议会主席。1954年3月被开除出党,1955年被判处18个月的监禁,监外执行,日因赞同匈牙利事件而被判处三年徒刑,1961年1月被释放,三个月过后,因发表《同斯大林谈话》一书获罪而被关进监狱,1966年出狱。]说:“这次战争和以往战争不同,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军队所到之处。绝不可能不是这样。”[ [南]米洛凡?杰拉斯著,赵洵、林英译:《同斯大林谈话》,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9页。]苏联出兵东欧意味着东欧将归入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这样一来,欧洲就又被压成两部分,即英法控制的“西欧”和苏联控制的“东欧”。欧洲被拦腰斩断了。欧洲由此元气大伤。
&&& 在认识美国人方面,当年的丘吉尔还是太年轻了。如果他早点读到麦金德发表于1919年的《历史的地理枢纽》中说的“美国最近已成为一个东方强国,它不是直接地,而是通过俄国来影响欧洲的力量对比”[ [英]哈?麦金德著,林尔蔚、陈江译:《历史的地理枢纽》,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9页。]的预言,就不会轻信同为盎克鲁-撒克逊民族并同具民主信念的美国人信誓旦旦的承诺。
&&& 日,德黑兰三国首脑第三次会议前4个小时,丘吉尔与斯大林有一个单独会晤。会晤从中午12点40分开始。丘吉尔先告诉斯大林:从母系方面讲,他一半是美国人。接着他又“此地无银三百两”地说,他对美国人很有感情,不应当认为他想贬低美国人。他丘吉尔对美国人是完全忠实的。[“斯大林与丘吉尔的会谈记录”(日),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7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48页。]可他哪里知道早在德黑兰第一次会议“前一个小时”[ [俄]奥?阿?勒热舍夫斯基编,王仲宣、齐仲、高春兴译:《斯大林和丘吉尔()》,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440页。]罗斯福背着丘吉尔已主动向斯大林表达了被丘吉尔视为命根子的印度问题的解决意见。日的苏联档案《斯大林与丘吉尔的会谈记录》有如下记载:
&&& 罗斯福认为,这个原则本身对其他殖民地同样是适用的。在实施有关托管制的建议方面,丘吉尔不打算坚决地采取行动,因为他怕这个原则不得不适用于他的殖民地。
&&& 斯大林答,当然,丘吉尔将会不满。
&&& 罗斯福称,当赫尔在莫斯科时,他随身带了一份文件,那是罗斯福制定的关于建立国际殖民地事务委员会的文件。这个委员会应当对殖民地国家进行观察,以对这些国家的状况以及改善这种状况的可能性进行研究。这个委员会的全部工作最好公布于众。
&&& 斯大林答,假如这样做,就好了,就向这个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等。
&&& 罗斯福表示,最好不和丘吉尔谈印度问题,因为他罗斯福知道,丘吉尔对印度问题还没有任何主意。丘吉尔认为,这个问题可留到战争结束以后解决。
&&& 斯大林说,印度是丘吉尔的一个病灶。
&&& 罗斯福同意这一点,但他认为,英国必须在印度采取某种行动。
&&& 罗斯福说,他希望同斯大林随便谈谈印度问题。随后他对斯大林提出一个让今天美国“民主制度”的粉丝们怎么也想不到的建议。
&&& 他认为,议会制政体对印度是不适合的,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印度创立某种类似苏维埃的制度,从下面开始,而不是从上面开始,也许这个就是苏维埃制度。
&&& 斯大林答,从下面开始――这意味着走革命道路。
&&& 罗斯福说,关于印度,局外人比那些同这个问题有直接关系的人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 斯大林说,当然,局外人能比较客观地观察事物。[ 引自“斯大林与罗斯福的会谈记录”(日),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7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04页。]
&&& 罗斯福说“议会制政体对印度是不适合的,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印度创立某种类似苏维埃的制度”,这言外之意就是印度可以用自下而上的革命方式在战后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丘吉尔曾把印度称为“英王皇冠上的那颗真正最为光亮而珍贵的宝石”[ 转引自Jawaharlal Nehru: The Discovery of India, Teen Murti House,1999, p.438.];现在罗斯福要将这颗丘吉尔珍惜并正在为之誓死捍卫的“最为光亮而珍贵的宝石”献给斯大林,而这对正在同一个战壕作战并准备过69岁生日的丘吉尔来说,是绝妙的戏弄和出卖。“老乡见老乡,背后打一枪”,现在同具盎格鲁撒克逊血统族的罗斯福联合斯拉夫人在丘吉尔这位天真的老乡背后真的打了暗枪。多年后,丘吉尔在回忆录中显然对罗斯福和斯大林这次会谈有所警觉,但对其内容却一无所知,他说:
&&& 11月30日是一个忙碌而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是我69岁生日,几乎一整天我都忙于我一直关注的某些最重要事务。罗斯福总统与斯大林元帅保持私人接触,并逗留在苏俄大使馆中。尽管总统与我关系密切,并且我们的重要问题交织在一起,但自从我们离开开罗以后,他一直避免单独与我见面。[〔英〕温斯顿?丘吉尔著,魏群、高虹译:《丘吉尔文集――二战回忆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16页。]
&&& 就在前两天,也就是在罗斯福与斯大林会谈的时候,丘吉尔在德黑兰英国公使馆撒疯。据哈里曼回忆:
&&& 他(丘吉尔)说他乐于服从命令;他有权担任会议主席,因为他年龄最大,因为他的姓氏是C字打头,因为他所代表的大英帝国具有历史上的重要性。他放弃了这些权利,但他要坚持一件事情,那就是必须让他在30日举行晚宴,这一天是他的69岁生日……他说他要喝得酩酊大醉,准备在第二天开路。[ [美]W.艾夫里尔?哈里曼、伊利?艾贝尔著,吴世民等译:《哈里曼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317页。]
&&& 日,即在德黑兰会议前夕,丘吉尔召集幕僚谈到美国人时说:最近给他“留下了敌意的感觉。”[ [加拿大]康拉德?布莱克著,张帆等译:《罗斯福传》,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341页。] 与此同时,罗斯福也召开参谋长联席会议,在明知英国主要军事力量部署在地中海并且无力他顾的情况下,提出让英国独占法国及卢森堡、比利时、巴登。而马歇尔等则向罗斯福总统提议“美国人应该向欧洲进军”。[ [加拿大]康拉德?布莱克著,张帆等译:《罗斯福传》,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342页。]
&&& 11月28日,即德黑兰会议召开当天早晨,斯大林与罗斯福会前交换战后政治安排。斯大林支持美英联合进驻法国北部。而罗斯福和斯大林都认为印度支那不应该在战后归还给法国,而应该在20~30年的时间内,让它逐步独立[ [加拿大]康拉德?布莱克著,张帆等译:《罗斯福传》,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346页。]。据孔华润(Warren I. Cohen)主编的《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披露:罗斯福向斯大林“甚至提出美苏共谋反对英帝国主义的可能性”[ 孔华润(Warren I. Cohen)主编,王琛等译:《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下),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29页]。当时担任斯大林翻译的瓦列金?别列什科夫也证明了这一点。他在《斯大林私人翻译回忆录》一书中披露斯大林与罗斯福在德黑兰第一次会晤时,在描绘了太平洋上的苦战之后,罗斯福提到殖民地帝国问题,他对斯大林说:
&&& “我在我们的战友丘吉尔缺席时谈这个问题,”总统强调说,“因为他不喜欢提到这个题目。美国和苏联不是殖民大国,我们更容易讨论这些问题。我想殖民帝国在战争结束之后不会存在很长时间……”
&&& 罗斯福说,愿意在将来仔细探讨殖民地战后的地位问题,但最好是在丘吉尔缺席的情况下做这件事,后者对印度没有任何计划。
&&& 斯大林显然避免了被拖入如此敏感的话题。他仅仅指出,战后殖民地的问题可能会变得紧迫,并且表示同意,即苏联和美国,与那些拥有殖民地的国家相比,较容易讨论这个问题。 而我则惊讶于罗斯福的一项动议,跟前不久,1940年11月在柏林与莫洛托夫谈判时我所听到的希特勒的建议一样,即苏联与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一起分享英国的殖民遗产。显然,这些土地吸引了不少人……
&&& 整体上,我的印象是,斯大林和罗斯福对第一次接触感到满意。但这并不能使他们改变自己的原则立场。[ 瓦列金?别列什科夫著,薛福岐译:《斯大林私人翻译回忆录》,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页。]
&&&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拒绝单独与丘吉尔会见,“理由是斯大林可能会觉得他们在一起协调行动和政策来对付他”;“使丘吉尔更加不安的是,罗斯福出于安全原因并不是住在本国的大使馆而是住在苏联大使馆,这样似乎随时都可以同斯大林进行私人接触”。[ [英]伊恩?格雷著,张志明等译:《斯大林――历史人物》,新华出版社1981年版,第477页。]而对“苏联安排来照顾总统的服务人员和其他居住在这些房间里的人,都是内务人民委员会(NKVD)的成员”的可能性,“罗斯福则不在乎。但是,罗斯福认为和斯大林建立正常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罗斯福的谈话被偷听了,这可能更有助于与狐疑心过重的东道主建立信任的方式”[ [加拿大]康拉德?布莱克著,张帆等译:《罗斯福传》,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346-347页。]。
&&& 罗斯福与斯大林这种“兄弟般的友谊”始于日德黑兰会议前一小时两人的私下会晤。[ 参阅“斯大林与罗斯福的会谈记录”(日),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7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01~403页。]就在这一刻他们建立了针对英国的美苏暗盟。此后,罗斯福与斯大林在谈判桌上总是所向披靡。罗斯福曾向担任劳工部长的老朋友柏金斯谈过他在德黑兰期间是如何与斯大林建立起这种准“哥们”友谊的。他说在会上他总是刻意与丘吉尔保持距离,以至“丘吉尔脸红气胀地皱眉蹙额;他越是这样,斯大林就越是微笑。最后,斯大林忍不住爆出大笑。三天来,我第一次见到阳光!我先忍住了,后来终于和斯大林笑成一团。这时,我开始称呼他为‘约瑟夫’。他笑着走过来和我握手。从此我们的交情又深化为个人关系,我们可以像兄弟般交谈”。[ 转引自[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366页。]在雅尔塔的5天会议中,罗斯福就更是“一直避免单独和丘吉尔见面”。哈里曼认为“这是罗斯福的一种战术,而非对首相的有意轻视”[& [美]W.艾夫里尔?哈里曼、伊利?艾贝尔著,吴世民等译:《哈里曼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467页。]。而上面所表现出的哥们义气,只不过是从德黑兰会议以来两人合作中的小事一桩。
&&& 美国当时为什么要参加欧洲的战争?日,罗斯福总统在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协商会议上全面倾吐了他对世界形势及美国战略的攻势性的考虑。他告诉同僚:
&&& 在大西洋上,我们的第一道防线是一大批国家持续地独立地存在――它们持续、独立地存在。目前,这些是什么呢,请记住这些字眼,具有持续的独立这一内涵的“持续地独立地存在”。国家的独立意味着“独立”,并不意味着在军事上或经济上遭受某个其他国家的“统治”。
&&& 接着罗斯福计算了一下目前欧洲还二十几个国家独立国家,说“但如果德国和意大利的军事力量再保持下去,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共同的或各自的成功步骤再继续下去,它们将不可能独立。它们会失去独立”。在这里,罗斯福决不是在秀“具有持续的独立这一内涵的‘持续地独立地存在’”此类绕口令,如做通俗翻译,其中的一大批国家持续“独立”换成“分裂”,将其中的“统治”换为“统一”,就不难理解罗斯福讲话的含义。一句话,美国要保证欧洲“一大批持续独立地存在”,不能让希特勒统一为一体。他说:
&&& 请不要说这是空想,不要说这只是白日之梦。六年前希特勒这个人上台控制德国政府时,德国已经崩溃,已经完全彻底地失败。负债累累。分崩离析,不值得被看作是世界上的一支力量。那时你们中有谁会说六年后德国将会完全和绝对地统治欧洲?这就说明为什么我们不能在这里闲坐并说这是白日之梦。
&&& 罗斯福告诉美国垄断资本家,只有这些国家“持续独立”,美国资本家才能大发军火财,才能听美国的话。
&&& 如果这种情况果然发生了,英国、法国和其他仍然保持独立的国家决定起而战斗,那时你们就会碰到武器问题。& &&我们不能假定它们会打败德国和意大利。最好的看法是,这是一场成败参半的赌局。这个情况太严重了,决不能忽视。这是一场50:50的赌局,这些国家可能会遭到失败,而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可能获胜。如果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获胜,主要原因是拥有空军这个巨大优势,它将把英国和法国赶入地下。而英法自己的空军力量实际上会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被消灭。
&&& 法国人的政府制度是每天早晨早餐前更换内阁。法国人开始讨论,这时的想法是,只有上帝才知道他们将要购买多少飞机。这是一个极好的想法。我们说:“越多越好!来,快来!使我们的工厂能进行批量生产,好!”
&&& 因此,最后在第三或第四次尝试从法国国库中拨出500万美元购买我国的飞机时,他们的态度变得足够认真了。我们说:“好极了!叫好有两个非常简单的理由。第一,目前我们的工厂闲置着。如果你们现在来定货,这些货物将在明年春天我们自己的定单开始到来之前大体完成。”这是一个理由,是国内的原因。第二,现在我们不告诉他们,但是我们了解这点:我们希望法国继续作为独立的国家存在。我们不希望法国不得不向这个、那个或其他事物屈服,因为法国屈服,英国屈服,欧洲或其他任何地方将不存在什么独立的国家。因此,十分坦率地说,尽我们所能――完全作为一件和平的事情,世界和平的事情――去帮助法国和英国维护独立,这是我们的利益所在。确实,目前它们的独立受到了威胁。[ 讲话内容摘自《美国总统罗斯福同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协商的会议记录》(日),李巨廉、王斯德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历史文件资料集(39.8)》,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47~450页。]
&&& 罗斯福的这篇交底式的演讲引起在座要员的鼓掌。他们明白了“拯救我们的文明”的含意就是保证大西洋东岸的欧洲大陆的“一大批国家持续地独立地存在”,只要这批国家“持续独立地存在”,欧洲就会持续保持其破碎性这一致命弱点,就不会对美国造成永久性的威胁。罗斯福出兵的结果是在希特勒快要统一欧洲的时候又把欧洲拍碎了,即再次回到“一大批国家持续独立地存在”的状态。
&&& 这时会有人问,即如此,那马歇尔为什么又要给欧洲那么多钱帮助“欧洲复兴”呢?这是因为他看到丘吉尔要利用欧洲战后危机再次实现欧洲统一。这个时候马歇尔抢在丘吉尔之前,撒了一大笔钱,相当于在罗斯福拍碎的欧洲骨伤而丘吉尔要使之重新整合之前撒下了一层云南白药,各国有了这笔钱,其统一的愿望就被远远地推后,由此,欧洲的破碎性再次固化。
&&& 马歇尔在美国历史上是为美国利益谋划的大战略家,也是斯大林最看重的一个人。日,即罗斯福去世后的第三天,斯大林接见哈里曼及美国驻华大使帕特里克?J.赫尔利一行时,在谈到苏美在波兰问题上关系恶化时,面对“怒不可遏”的哈里曼,斯大林“语调和缓”地说:“我愿把自己的生命信托马歇尔将军,此事与他无涉,只关下级军官。”[ [美]W.艾夫里尔?哈里曼、伊利?艾贝尔著,吴世民等译:《哈里曼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532页。]斯大林的意思是:你们这些“下级军官”不明白,将东欧让给苏联是马歇尔劝说罗斯福为美国制定的大战略;正是这个战略,美国和苏联才能有今天这样的战后地位。日,斯大林接见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听罢这位新上任的国务卿为美对华政策那喋喋不休而又不着要领的申辩,在会见结束时,斯大林对贝尔纳斯感叹道:“马歇尔是仅有的几个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人中的一个。”[ 转引自《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第1编第2分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329页。]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美国学者中,尼古拉斯?斯皮克曼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准确地把握罗斯福、马歇尔世界布局要义的人。1944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斯皮克曼开始思考战后和平体系的问题,他在当年出版的《和平地理学》一书中告诫美国政府利用苏联平衡欧亚大陆的特殊作用保持欧洲国家对等破碎对美国具有的“极端重要性”,他写道:
&&& 欧洲的法国、德国和东欧之间的实力分布,将继续具有极端的重要性。欧洲是民族主义高度发达的地区,组成了许多国家。这种情况不会因缔结和约而发生剧烈的变化。德国控制着大陆上最大的潜在实力,必须由法国和东欧的势力同它保持均衡,但是不能让这三个地区中的任何一个获得全部地区的统治权。注意保持实力的适当分布,将是英、美、苏三大超级强国战后的任务。[& [美] 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著,刘愈之译:《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96页。]
&&& 与今天的布热津斯基、基辛格爱到处跑,写厚书的特点不同,马歇尔这个人不爱出头露面,难得见到马歇尔留下的只字片语,更无“自传”。他长期默默的站在罗斯福后面帮助他规划世界:分完欧洲再分亚洲,出卖且分裂中国的《雅尔塔秘密协定》[ 全称《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是苏美英三国就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条件的秘密协定。~11日,面临希特勒 德国即将崩溃,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在望的关键时刻,美、苏、英三国首脑F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召开会议,就结束战争和安排战后世界政治等重大问题达成一系列协议和谅解。2月11日,三国首脑就远东问题签订了雅尔塔秘密协定。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①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②俄国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所丧失的权益须予恢复,即: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苏中合办的公司共同经营,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东北的全部主权。③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参阅王绳祖、何春超、吴世民编选:《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第868页。]背后就有马歇尔的影子,其目的无非是要使中国国内政治力量对等分治继而国家分裂,而中国分裂则是亚洲欧洲化的先决条件。他逼蒋介石与国共以长城划线,被蒋介石拒绝后又扶持李宗仁上台与共产党沿长江划线,并通过斯大林向毛泽东施压,以使这一方案得以推行。毛泽东顶住了斯大林一次次的劝和“建议”[ 关于这几次斯大林“劝和”建议,参见刘彦章、项国兰、高晓惠编:《斯大林年谱》(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27~728页。)日,毛泽东对苏联驻华大使尤金说:“斯大林支持王明路线,使我们的革命力量损失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当革命处在关键的时候,他不让我们革命,反对我们革命。革命胜利后,他又不信任我们。他大吹自己,说什么中国的胜利是在他的理论指导下取得的。一定要彻底打破对他的迷信。斯大林对中国所做的这些事,我在死以前,一定写篇文章,准备一万年以后发表。” 参阅《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的谈话》(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393页。],这样才有今天的大中国。
&&& 只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手苏联合分世界的事实明朗后,丘吉尔才意识到 “姜还是老的辣”,当年张伯伦的担忧不无道理。只有在失去欧洲后,丘吉尔才体会出当年张伯伦先生的良苦用心,同时也看到分裂不可避免地给欧洲带来的灾难。这时,已至72岁高龄的丘吉尔在哪里跌倒就从那里爬起,下定决心为英国皇室“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 “铁幕演说”;9月,又在苏黎世重提雨果1849年提到的“欧洲合众国”[ 维克多?雨果(年),法国文学家。日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和平大会上,雨果发表演说表示“总有一天人们会看到,两个巨型组织,美利坚合众国和欧洲合众国,会越过大西洋握起手来”。转引自惠一鸣著《欧洲联盟发展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5页。]的概念,决心将破碎的欧洲整合为美国那样统一的国家联合体。两次世界大战的恶果让欧洲人、尤其是英国人“知耻近乎勇”[《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有了一种为了欧洲的统一不惜自我牺牲的精神。
&&& 说到这里,我们中国人要更加珍惜中国的统一及由此产生的在亚洲的主体地位。有些学者赞美欧洲小国分治,让中国走欧洲的路,这实在是不懂历史的表现。
&&& (三)撒彻尔、默克尔要为欧洲扳回乾坤
&&& 前阵撒切尔夫人逝世,在英国反应平淡,但欧洲大陆人喜欢她,这是因为是她“放倒”了苏联。撒切尔1991年在美国休斯敦说,正当西方与苏联的斗争陷入困境的时候,因戈尔巴乔夫的上台而使形势好转。她透露:“情报说苏联领袖逝世后,经我们帮助的人可能继任,借助他能够实现我们的想法。这是我的专家智囊的评估意见(我周围始终有一支很专业的苏联问题智囊队伍,我也根据需要促进和吸引苏联境内对我们有用的人才出国移民)。这个人就是米?戈尔巴乔夫。我的智囊对此人评价是:不够谨慎,容易被诱导,极其爱好虚荣。他与苏联政界大多数精英(即主张新自由主义的所谓“改革派”――引者)关系良好,因此,通过我们的帮助,他能够掌握大权。”[ 李慎明主编:《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25页。]在讲话结束时,撒切尔一语道破天机:“事实上现在苏联已经解体了,不过在法律上苏联还存在。我负责任地告诉诸位,不出一个月的时间你们就会听到法律上苏联解体的消息。”[ 李慎明主编:《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26页。]欧洲人特别是英国人是天生的地缘政治学家,他们明白,打散苏联是欧洲统一的前提。罗斯福对美国做的最大的贡献就是将东欧交与苏联,并由此将大欧洲压挤成小“西欧”了。这对欧洲大陆不利但对英国有利,撒切尔放倒苏联后,欧洲便有了统一的前提。正因此,斯皮克曼在《和平地理学》一书的结束时说,英国、美国和苏联“这三个国家可以为建立一个有效的安全制度提供基础”[ [美] 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著,刘愈之译:《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12页。]。随着欧洲大陆的统一进程加快,美英俄建立的这个阻止欧洲大陆整合的“安全制度”解体了,英国人有了被边缘化的感受,这与1945年后中国统一进程加快使日本再次有了被边缘化的感受一样。这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仅是“两个矢量的夹角越大合力越小”这一几何力学规律的反映。
&&& 尽管英国人不喜欢,但撒切尔看到两次世界大战发生在欧洲的惨剧,坚持张伯伦的思想遗产,宁可牺牲英国人的民族利益也要欧洲统一。继承和有力推进张伯伦、丘吉尔、撒切尔欧洲统一事业的人物是德国总理默克尔,默克尔连任表明德国人乃至欧洲人认可她的贡献。默克尔利用世界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大大推进了欧洲的统一。美国经济危机时接收一些国家“购买”债券的钱,这其实对美国不利。好比一个人得了糖尿病,而你却给送糖吃,他照吃且不锻炼,也不节食,这自然没好。欧洲经济危机时,默克尔拒绝其他国再来一次帮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她利用经济危机一点点地回收欧洲小国比如塞浦路斯、希腊、西班牙等国的部分主权。日默克尔柏林表示:“如果欧元区真有诚意克服旷日持久的欧债危机并重新赢得市场投资者的信任和信心,各成员国就必须为在欧盟宪法框架内让渡部分主权做好准备。”[ 《默克尔称欧元区各国应为让渡部分主权做准备》,。]她借助欧盟的名义利用财政的力量把各个小国的主权收上,由此将欧洲变成由几大国――英国、德国、法国――主导的大联邦国家。这是张伯伦的理念。当然这样主导欧洲的中心不可能是英国,而是德国,正如主导亚洲的中心是中国而不是日本一样。这样的欧洲用拿破伦比喻中国的话说,就是欧洲“睡狮”也醒了。
& & (四)欧亚大陆的力量挤压及其对印度洋的影响
&&& 印度洋的地缘政治板块与欧洲和亚洲板块相互间有着强烈的挤压式互动。穆斯林能够在这一地区兴起,是因为罗马帝国解体后造成欧洲破碎及由此造成的力量收缩。这还是一个几何力学的道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不同的是,看哪一边挤压哪一边。罗马之后的欧洲各国矢量之间多是对称且大角度的对冲,而亚洲主体板块仍旧,中国周边也有破碎地带,但对中国不构成对称型对冲。罗马帝国解体后,中国进入隋唐大一统时代,之后的中国版图变化多有“胖瘦”之分,少有欧式的对称型裂变。我们有些同志常常说明、清朝版图多大,其实,那只是胖了瘦了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中国没有出现比如被拦腰斩断或长出两个“心脏”等器质性裂变。一个中心曰“忠”,两个中心曰“患”。欧洲中世纪是政教两个中心,由此产生的患乱给欧洲带来了几乎是不尽的战乱。由此看,2008年以来欧洲利用其内部经济危机推进统一,如果统一实现的话,其张力就会很大,古罗马时期就是这样。罗马衰落后,欧洲力量萎缩,这给穆斯林、继而蒙古人崛起和扩张让出了空间。近代工业革命后,欧洲张力又造成它的世界性扩张,此后穆斯林和蒙古势力大幅萎缩。
&&& 欧亚大陆分区并存有欧洲、中亚和中国三种战略力量,但历史表明,在欧亚大陆的主要区位即北纬30°至60°之间可容纳战略力量只有2.5个,也就是说,在三种战略力量之间,必然有一个生存空间要受到其他两个的严重挤压并因此出现破碎地带。比如上古时代[ 上古史在欧洲一般是指最早国家出现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这段历史。]在欧亚大陆分区并存的是欧洲罗马帝国、中亚诸帝国[ 中亚帝国,比如古代的波斯帝国(前550~前330)、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334~前323年,笔者认为,它本质上是欧洲人建立的中亚帝国,是希腊人对波斯帝国西扩的逆推和重演,这与后来的沙俄帝国是对蒙古人西扩的逆推和重演一样)、安息(公元前249~226)、贵霜帝国(公元1世纪至5世纪)、阿拉伯帝国(公元7世纪至11世纪)和蒙古帝国(12~13世纪)等。]和中华帝国。此间欧洲罗马帝国和中华秦汉帝国强大,中亚地区力量受到挤压并分出安息、贵霜诸帝国。此时欧洲、中亚和中国之间的力量比为1:0.5:1。罗马帝国解体后,欧洲陷入碎片化时代,这为阿拉伯帝国继而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和大面积扩张腾出了空间。此时中华帝国保存完好并转入隋、唐、宋、元、明的持续统一朝代。此时欧洲、中亚和中国之间的力量比就转为0.5:1:1。进入工业革命后,欧洲又开始复兴和强大,中亚伊斯兰力量在欧洲、中国尤其俄罗斯的挤压下日渐式微,此时的欧洲、中亚和中国之间的力量比又恢复到1:0.5:1。俄罗斯在北方崛起并向南强力插入中亚地区,取代了原来夹在欧洲和中国之间的伊斯兰力量。此后,原来欧洲、中亚伊斯兰和中国的三种战略力量并存的格局就为欧洲、俄罗斯、和中国(1:0.5:1)并存的格局所取代。近代历史经验表明,在欧洲、俄罗斯、中国三者中很少有一支力量单独扩充到1.5的水平,即使有(比如蒙古帝国勉强接近这个水平)也必然是短命的;但其中若有任何一方衰落――比如19世纪末清王朝的衰落和20世纪上半叶欧洲的衰落及20世纪末的苏联解体――并由此造成的战略力量的收缩,都会引发中亚战略力量(目前主要是伊斯兰力量)在欧亚结合部即中亚地区的崛起和扩张。
&&& 发生在印度洋北岸的上述板块演变规律对包括印度在内的北印度洋沿岸国家有着不同的影响。一般说来,当欧洲和亚洲板块整合程度较高即分别处在1的水平时,印度及印度洋北岸国家也会受到侵犯,但程度比较轻。比如古希腊罗马时代,马其顿亚历山大、罗马屋大维军团全面占领埃及和随后的叙利亚战争,这些侵犯都没有深入到印度次大陆内部。此间,印度出现了民族政权即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年~约前187年)及阿育王时代(阿育王 Asoka,公元前273~前236年)的繁荣 。
&&& 自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衰落趋势显现后,中亚板块整合力量开始提升。此间,大夏希腊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后侵入印度,大月氏人最终在北印度建立了强大的贵霜帝国(鼎盛时期:公元105~250年)。欧洲进入中世纪后已完全衰落,其整合程度降低为0.5水平,与此相应,中亚整合水平上升至1。此间,阿拉伯人、蒙古人进入中亚并横扫欧洲。印度遭受到伊斯兰人和蒙古人的入侵和占领[ 伊斯兰对印度的真正征服开始于11世纪,是由中亚的突厥人进行的。伽色尼王朝的苏丹马茂德入侵印度12次以上,在北印度造成严重破坏。1526年,帖木儿的直系后代巴卑尔从中亚进入并占领了德里,被尊为“印度斯坦的皇帝”,由巴卑尔建立的政权被称为莫卧儿帝国,意为“蒙古人的帝国”,因为巴卑尔的血统由母系可以上溯到成吉思汗。]。1206年,为时三个多世纪的德里苏丹国建立。1526年,帖木儿的直系后代巴卑尔从中亚进入并占领了德里,建立了莫卧儿帝国(意为“蒙古人的帝国”),为时也是三个多世纪。
&&& 欧洲进入近代后,整合程度大幅提高,对中亚板块再次形成挤压,印度洋北岸国家严重碎化,印度更是经历了英国一百多年的全面的殖民占领,但这与中世纪的外族人占领的时间比,还算是短的。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上古还是中古,大概是喜马拉雅山系的屏护,东方中国板块没有出现欧洲式的大起大落,中国中原王朝和印度之间少有直接的互相侵犯,更多的只是直接的文化交流。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力量再次衰落,但中亚板块并没有大幅上升,是因为苏联和美国崛起并对中亚板块形成的持续挤压。苏联解体后,中亚伊斯兰力量出现崛起势头,但很快又遭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自“9?11”事件后的持续打击,中亚板块受到西方越来越强的挤压。2008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并决定从中亚撤军后,欧洲统一进程加快并迅速越过地中海向北非推进,这又使本已缓和的西方对印度洋的压力加强。而巴沙尔政府军在叙利亚内战中的胜利,以及“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ISIS)[ “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al Shams,缩写为ISIS)是一个基地组织下属的极端组织,其前身是2006年在伊拉克成立的“伊拉克伊斯兰国”。“al Shams”的意思是“大叙利亚”,即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ISIS组织的目标消除在一战结束后,由温斯顿?丘吉尔所创建的现代中东的国家边界,并在这一地区创立一个由基地组织运作的酋长国。也称“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L)。]的迅速崛起,都是中东地区力量对自近新世纪以来西方对中亚板块挤压的强烈反弹。根据上述欧亚板块互动规律,在俄罗斯、欧盟、中国三大力量都保持强劲上升之势的今天,中亚板块的这次反弹很难达到中世纪的水平。但这样的形势在印度“两害相权”的比较中,却是不幸――欧洲再次崛起并开始向印度洋挺进――中的大幸。
&&& 苏联解体后,欧洲统一进度加快,2008年美国已被伊拉克战争拖得精疲力竭,而当年欧洲统一则大幅推进且接近完成:上半年(2月17日)科索沃宣布“独立”,这使欧洲统一进程在地中海北岸的巴尔干最后收口;下半年(7月13日)欧盟“只争朝夕”,决定正式启动1995年萨科齐提出的“巴塞罗那进程:地中海联盟”计划。我们如果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欧洲地图和现在的欧洲地图作以对比,可以发现其迅速一体化的趋势。现在欧洲板块不仅走向一体化,而且欧洲正在跨越地中海并向非洲进行更有力地辐射,欧洲的军事力量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利用北约的名义第一次插入利比亚。法国在打进利比亚的时候还在科特迪瓦同时行动,随后又利用当地危机完成了在马里的军事布局。这样法国就实现了从利比亚到几内亚湾一线的陆军控制,这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在非洲的传统势力范围和殖民区域的某种恢复。为什么法国要控制这一线呢,因为几内亚湾不仅有丰富的石油[ 几内亚湾是非洲最大的海湾,沿岸10多个国家及临近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超过800亿bbl,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0%。2001年全球新探明的80亿bbl原油中有70亿bbl出自几内亚湾地区。同中东的波斯湾一样,几内亚湾正因石油而升温,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几内亚湾资源潜力巨大。],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像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前列第一位。法国真是闷声发了大财,它借利比亚战争神不知鬼不觉地控制了西非洲的主要资源。有了这些海外资源,其国内再逢经济危机就可从海外获得额外补偿,并由此保证国内政治稳定。这说明欧洲在接近完成其统一时,也启动了非洲新殖民化进程,其势力范围正在向凡尔赛时期回归。
&&& (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那么,欧洲用的是什么方式实现其初步统一的呢?用挑拨美国和苏联的矛盾,以罗斯福之道还治美国之身。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则意在怂恿美国与苏联摊牌。此后,历史进入约半个世纪的东西方冷战时代。英国唆使美国人跟苏联长期冲突:打了朝鲜战争,又打越南战争,美国被拖得伤了元气。尼克松看明白了欧洲的意图,他转身跟毛泽东握手。这下欧洲人着急了,让汤因比到中国来,汤因比随后就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搞了个“展望21世纪”的对话,说了大家要注意,中国将来要起来了,中国不得了啊,中国起来以后的力量就要布置到夏威夷了[ 参阅张文木:《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与英国战后外交政策》,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3期。收入张文木专著《国家战略能力与大国博弈》,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8~99页。]。
&& &罗斯福、艾森豪威尔特别是尼克松之后,美国人领导人连同国内学者因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赢得世界霸权已变得轻浮和容易激动。汤因比之后,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又抛出“文明冲突”论,随后美国人(实际是华尔街)就推出了一个好激动的小布什,即乔治?沃克?布什(George Walker Bush)。小布什这人只要见谁甩红布,他就向谁冲。他上台那年本是要冲着中国来了,引发南海撞机事件,我们当没有着惹他。后来本拉登着惹他,小布什就到印度洋去了。小布什冲到阿富汗给了中国10至20年的战略机遇期。
&&& 现在想想,很多事情不要看当时那个热闹,今天再评价当时中国的外交应对措施,就会感受到中国领导人的智慧:我们这几年的海军大发展及中国在东海形势改善都和这十几年外交政策有关。试想当年如果我们激化了与小布什美国的矛盾并导致小布什过来而不是到印度洋的话,那今天的形势就难说了。如果我们与美国做了玉石俱焚式的死斗,那欧洲就必然会过来。欧洲并没有放弃恢复凡尔赛利益的念想和努力,它打算用100年的时间将其影响扩张到印度洋和太平洋,香港他们并没有真放弃。所以,在这方面中国――当然还有印度――不要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
七、中亚是世界霸权的坟墓,也是人民反霸斗争必胜的天堂
&&&& (一)帕米尔高原被入侵者视为“天狱”畏途
&&&& 印度洋北岸的“帕米尔”高原在塔吉克语中就是“世界屋脊”的意思,海拔4000米~7700米。该高原是地球上两条巨大山带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带和帕米尔-楚科奇山带)的山结,也是亚洲大陆南部和中部地区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兴都库什山脉五大山脉,它群山起伏,连绵逶迤,雪峰群立,耸入云天,号称亚洲大陆的屋脊。这样的地形使世界霸权扩张势力在此倍受挫折,更让远道而来的欧洲人和雄居北面的俄国人屡战屡败并因此视为“天狱”[ 南郑县位于陕西省汉中地区南部。曹操多次告诫下属:“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十四?刘放传》引《资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16页。]畏途。
&&& 历史表明,中亚是世界地缘政治的中枢,也是世界霸权的坟墓。在帝国扩张实践方面相当有经验的英国人对此颇有经验,英国学者的研究当然就更值得重视。英国政治地理学者P.奥沙利文在《地理政治论――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提出的“距离的摩损”理论,可为“世界霸权的坟墓”说提供了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
&&& 假若一个帝国或是一个霸权势力的国家核心以一定的能力部署人力和物力,那么当有扩张边界的领土野心之时,同样的实力必定扩散得更为稀疏,从而使它的效力受到损失。若在一片辽阔的平原上匀称地扩展力量,那么随着每一次帝国半径范围的扩张,其实力的效能一定以2π的比率削弱。同样的军力在越变越大的圆周内扩散,其密度和强度会相应地削减。从另一角度来看,假若各地单位面积的控制花费相等,随着一个帝国的圆周的扩大,整个控制费用将随着半径的平方而增加。为了维持对各地一定的控制规模,当帝国的范围增大,它的军事机构建制必须呈指数状态增加。不管有没有摩擦效应,随着野心或偿付义务的极度扩大,将会造成军事力量的分散。同样的作用也将会对宣传、颠覆或是经济援助造成影响。[ [英]P.奥沙利文著,李亦鸣、朱兰、朱安译:《地理政治论――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1991年版,第12~13页。]
&&& (二)平面与立体:认识地理距离的两个维度
&&& 国家为获利而扩张,也为过度扩张并由此透支财力而衰亡。造成这种规律性现象的原因是扩张规模如此之大已至需要更多的财力来巩固已有的扩张利益。如果将这近乎物理力学伸展规律的分析结合前述历史经验,我们就会发现,印度洋不仅仅是古今帝国追逐的目标,同时也是帝国扩张力量由“一鼓作气、再而衰”转入“三而竭”地带。
&&& 如果考虑到地理障碍的因素,现实中的帕米尔高原的区间距离就不能简单地用思维中的平面距离来衡量。奥沙利文说:
&&& 相关的距离应该反映陆地和海洋的地势以及由高原低地和海洋对移动造成的不同运动磨损。克服距离的耗费并不是一个常量,即便是在同一传播媒介里也是这样。当旅程延长而运输的边际费用下降的时候,量度点位之间距离的问题便产生了。相应的端点是国家最近的边境线还是主要城市或军事结地?或是政府的所在地?诚然,国家与强大的陆权势力相对位置的变动,决定于测定距离上所选择的终点和米制单位。靠近苏联港口符拉迪斯托克[ 符拉迪沃斯托克,位于亚欧大陆东面,阿穆尔半岛最南端。]的地方,并不靠近莫斯科。河内[ 河内,越南首府。]离苏联边境最近的地方有2 000英里,但是笔直地穿越喜马拉雅山到莫斯科的直线距离超过5 000英里,美国港口圣地亚哥与河内之间跨越9 000英里海路,但是由于海上运输的费用是陆路托运的1/10。因此就水陆运输成本的意义而言,美国比苏联更接近越南。[ [英]P.奥沙利文著,李亦鸣、朱兰、朱安译:《地理政治论――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1991年版,第93页。]
&&& 正如住房面积不应仅以平方而应以立方标准计算才更为科学的道理一样,地理两点之间的距离也应分为平面和立体两类,前者属于(无限接近)无障碍距离,后者属于(相对)有障碍距离。只有介入“立体距离”概念的计算更准确地反映其中的地缘政治关系。翻山越岭、由低而高的路程与一马平川或居高临下的路程,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如中国云南从纬度看,其位置只相当于从雷州半岛到闽、赣、湘、黔一带的地理纬度,但由于地势北高南低,南北之间高差悬殊达6663.6米,这大大提升了云南与较之东部各省的立体距离。如此就不难理解从上述引文中作者得出“美国比苏联更接近越南”的结论。从这个视角看,位于印度洋北岸的世界最高的高原地带,就会发现,其间任意两点并不遥远的平面距离,由于4 000~7 700米的海拔高度使得其立体距离陡增,这是历史所有的外来征服者――即使横卧于帕米尔北侧的俄罗斯人――在此屡屡败北的重要原因。
&&& 事实上,立体距离和平面距离,利用“权重理论”是可以换算的。权重换算的基本公式表明:“当每公里水准测量的精度相同时,水准路线观测高差的权与路线长度成反比。”[ 引自《维基百科?权重》,。]同理,世界上没有绝对水平的地理条件,立体或平面距离也都是相对的,比如在同等的立体距离中,由高向低的行程和由低向高的行程就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由此就可以解释在自然动力为基础的中国古代,在南北向的同等距离中,位居上势的北方政治集团总能雄居天下的原因。司马迁感觉到这个规律并将它概括得更为简单,他说:“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司马迁:《六国年表第三》,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史记》(第一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247~248页。]还有在沙漠中的行程与平地上的同距行程也不是同一概念;即使平地,不同气象和生存条件的相同距离,也不是一个概念,比如北冰洋和欧洲大平原的同距平面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因此,美国地缘政治学者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说:
&&& 不管用什么办法,想把地球表面变为平面,结果都会扩大或缩小距离、方向、形状和面积的真实关系。数理地理学家的任务就是想出一些调和的办法使这些绝不可能完全避免的误差和歪曲缩小到最小限度。[ [美] 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著,刘愈之译:《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页。]
&&& 比较而言,海洋――如果不计汹涌的海浪的话――可算是最接近距离的“水平”条件,而帕米尔高原则可视为“立体距离”的绝对样板。麦金德形象地说:“心脏地带是地球上最大的自然碉堡。”[ [英]哈?麦金德著,林尔蔚、陈江译:《历史的地理枢纽?译者引言》,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5页。]中亚――也就是麦金德所说的“心脏地带”――既是“世界地缘政治的中枢,也是世界霸权的坟墓”[ 张文木著:《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61页。]。根据上述关于距离研究的新推进,现在可以补上一句,中亚是世界霸权的坟墓,也是人民反霸权斗争必胜的天堂。
&&& 有人会说,现代科学技术比如航母、飞机、导弹、信息等技术的出现会缩短国家间的距离。但要知道,我们所说的距离并不是用于孤立的个人即马克思所批评的“没有任何前提的德国人”那种“天马行空”式的空间移动,而是指移动着的人类社会群体及其所需的相应生活物资在不同空间的挪动,其运动规模与移动着的社会群体的大小相适应:一小队旅游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与远征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规模是不同的。比如19世纪的英国已有机械动力舰船和威力巨大的机械枪和炮火器,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苏联和美国已有航母、飞机、导弹,美国还有世界一流的信息获取和传播技术,即使如此,它们在中亚帕米尔的侵略战争往往是在赢得初次战役后便很快为这里的地理条件所消耗并最终输掉了整个战争。这是因为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中亚帕米尔高原有着几乎无限大“立体距离”,而克服这样的“立体距离”需要的是几乎无限大的物质资源支持。麦金德说:“动物的人的第一个政治特质是饥饿。”[ [英]哈?麦金德著,武原译:《民主的理想与现实》,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28页。]历史上多有不远万里来到帕米尔的登高探险者,但没有远道而来的长期占领者。这不是因为远道而来的人没有武力,而是因为他们的大部队解决不了如马克思所说的“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批评一些空想理论家时说:
&&&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
&&& 我们遇到的是一些没有任何前提的德国人,所以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32页。]
&&& 马克思在写两段文字时,曾在“个人存在”后面删去了“这些个人使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并不是在于他们有思想,而是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在手稿“必须能够生活”边加写批注:“黑格尔。地质学、水文学等等的条件。人体。需要,劳动。”这些说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不是想象出来的,而是“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物质资料,同时也离不开物质资料。所谓技术改变距离的观点有相当的想象成分,但若将这位想象者本人放在帕米尔地区,他才会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这就是他将人与自然的联系归结于脱离物质制约的个体人的感觉而不归于人的“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 这正如我们不能因科技帮助少数人登上珠峰就得出几百万人也可以占领珠峰的结论。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人类社会群体的地理空间的大规模移动,并不取决于“没有任何前提的”个人的运动能力,而是决定于社会运动所需要的相应的物质资料能够移动的规模。兵马已到,粮草不继,这是占据军事技术优势的入侵者败在中亚的关键原因。
&&& 这时还会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即用地缘政治的观念看待世界政治是不是有点太落后了,说现代技术已超越地缘政治。这种看法可以理解,但不正确。
&&& 阿富汗是这个观点的经典案例。在这里最先进的技术和最落后的部落进行了几个世纪的较量,每一次总是技术落后却拥有地缘政治优势的一方取得胜利。19世纪初的英国可谓是工业最先进的国家,英国三次出兵阿富汗,除最后一次是议和外,其他两次作战都是英方损兵折将且无功而返[ 1838年,英国以阿富汗拒绝和英缔结反对波斯和沙俄的同盟为借口,入侵阿富汗。次年国王多斯特?穆罕默德()弃都北逃。8月英军攻陷喀布尔,立舒加()为王,此后,阿富汗人展开游击战争,迫使英国于1841年12月签订撤军条约;次年英军复克喀布尔,再遭重创后彻底退出阿富汗。1878年11月英国以阿富汗拒绝接受其保护而投靠俄国为借口,二次出兵阿富汗,迫使阿富汗于次年5月与之签订《甘达马克条约》,9月阿富汗人民起义并开展游击战争,迫使英军于1881年退出阿富汗。1919年阿富汗国王阿马努拉即位后,致信英印总督,要求废除英国的外交控制权,英国拒绝并于同年5月出兵阿富汗,阿人民奋起反抗。8月双方缔结和约,英国承认阿富汗独立。1979年12月苏联因不满阿富汗阿明政权,出兵阿富汗并占领喀布尔。在阿富汗人民的激烈反抗下,1986年7月,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被迫宣布从阿分批撤军。]。20世纪的冷战时期,苏联依靠其强大的常规作战力量和地缘优势,在阿富汗进行了为时六年的持久战,结果还是被迫分批撤军并由此引发苏联的解体。2001年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军对阿富汗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施实军事打击战争,打了十多年,用尽了先进武器,结果西方联军还是碰得焦头烂额。苏联当时在国防科技方面领先于世界,而且阿富汗就在它的跟前,硬是打不下来。如果说苏联科技不如美国,那美国入侵结果还是一样。尼古拉斯?斯皮克曼看明白了这一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1944年出版《和平地理学》,他在书中用了相当的篇幅专门论及飞机出现对地缘政治的影响,他写道:
&&& 许多论现代军事战略的作家都说:大部分后方勤务的问题可以由运输机来解决。他们建议拿能运载许多吨货物的大型飞机来代替轮船与火车。大战的经历和零星发表的数字说明了,尽管仅仅是部分地说明了,现今作战部队所需物资量的庞大。这说明飞机虽然能够协助和补充行动较慢的运输工具,但不能代替这些运输工具。对一个地区施加空军力量,不仅要飞机飞到那里,而且还要保持它们的作战能力。那就是说,要有一条供应充足的中间基地线、大量的特种汽油、炸弹、军火、零件、备用的机器、修理队、地面部队和防空队。就空军由空中运输自己必需品来讲,现在没有一个国家的空军是能自给的。德国人在这方面大概比其他国家较为先进,但他们在欧洲的作战地区是一个完整的地块,而且每100英里或不到100英里就有一个空军基地,同时这些基地又和世界上最稠密的铁路网和公路网互相连接。美国无须它的空中势力在自己的大陆的周边起作用,而是要它越过海洋和北极的荒漠。对美国来说,飞机在运输物资方面不能起显著的作用。[ [美] 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著,刘愈之译:《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86~87页。]
&&& 尽管制空权日见重要,但实际情况仍是如此,因为除了运送最特殊的项目外,在运输一切物资方面占压倒性优势的仍然是在大洋中的船只。[ [美] 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著,刘愈之译:《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47页。]
&&& 其他地缘政治学者的看法大致相同。英国地理政治学者P.奥沙利文在其著作中有独到的研究,他写道:
&&& 自16世纪欧洲人开始征服全球以来,距离的屏障在不断地削弱,并带来文化上的汇合,把我们都引入彼此直接相互作用的人类共同体中来。空间的分隔效力已经缩小,甚至有人说,随着电子通讯和飞机的使用,地理距离在世界政治中已经失去了重要影响。当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有距离影响的,它把人们的存在和活动分开。即使在国家事务中,尽管穿梭外交的狂热努力,但不论其作用的好坏,距离仍然有影响。的确是这样,就减少那些可以被认为是专横国家的贸易和社会往来而言,与政治野心保持隔离兴许是天上的赐福。当然从军事上来讲,距离仍然是最好的防御。[ [英]P.奥沙利文著,李亦鸣、朱兰、朱安译:《地理政治论――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1991年版,第11页。]
&&& 肯尼思?艾瓦特?博尔丁教授[ 肯尼思?艾瓦特?博尔丁(年),1910年出生于英格兰,毕业于牛津大学,1948年成为美国公民。1949年至1967年,执教于密歇根大学。1967年,执教于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直至退休。]1962年出版《冲突与防御:一般理论》(Conflict and Defence: A General Theory, Harper & Bros.1962)一书,他在其中提出“力量递度损失”理论,认为:
&&& 在运输力量和交通通讯上,距离的摩擦损耗侵蚀了实力的强度。由于海军,无线电、空军、火箭和卫星的发展,已经减小这种梯度,以至于有些人忽略了距离因素对实力平衡的影响。但是为了美国在中东行动而建立快速部队的努力,说明距离仍然是需要花费代价的。福克兰群岛战争中,在7 000英里长的供给线上暴露出的种种困难说明,在军事力量与距离因素之间的成败之机是相互参半的。[ 转引自[英]P.奥沙利文著,李亦鸣、朱兰、朱安译:《地理政治论――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1991年版,第12页。]
&&& (三)地缘政治的真正力量来自人民
&&& 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人心向背历史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如果扩张的利益与当地人民利益不一致,那就会更加增大扩张者因距离拉长而出现的阻力。博尔丁教授分析说:
&&& 在本国最强大,它离国内基地的距离拉得愈远愈弱。力量越是扩张,则强度越是减少。除了克服距离损耗的磨擦效应之外,在控制越来越辽阔领土的能量耗费以及对远离本土的遥远地方缺乏亲熟性(familiarity),可以严重地影响扩张者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意志。[ [英]P.奥沙利文著,李亦鸣、朱兰、朱安译:《地理政治论――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1991年版,第12页。]
&&& 事实上,当技术和人比较时,人的力量是根本性的;当人与自然比较时,自然的力量起根本性的作用。只有技术、人民和自然地理环境三位一体地优化结合形成的战斗力,才是不可战胜的。辛弃疾说的“自古天下离合之势常系乎民心”[ [南宋]辛弃疾:《美芹十论?观衅第三》,《中国兵书集成》(第7册),辽宁书社、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64页。],孟子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卷四?公孙丑下》],都是这个意思。人只能是环境中的人,一方土地养一方人,同一地理条件可以出现不同的政治结果,不同的政治结果也可产生于同一地理条件。此间的莫测变化取决于人及其所处的地理环境。
&& &地缘政治的真正力量来自人民。人民战争再加上有利的自然条件,就可以形成巨大持久的战斗力。而技术的作用多在于战争初期的战役层面,这就是“点火”即挑起战争的手段更为方便了,但灭火得靠人,还要看能否控制火势蔓延的方向。“草船借箭”还需东风,火势蔓延的方向是由风向而非技术决定的。风向即民心,挑起战争的一方,如不得人心,往往会引火烧身。保家卫国会激发出无穷的力量,这叫人民战争。美国人喜欢技术决定论,即认为技术决定一切。但手握最新科技的美国大兵却被占据地缘政治优势的阿富汗部落武装打跑了,这是发生在我们眼前的而非只写在历史书中的事,眼见的事实说明:高科技不能替代更不能结束地缘政治。
&&& 还会有人说,科技可以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如果世界发展到把粮食、资源等通过科技手段实现无限增长时,世界就不需要打仗了,和平与发展历史条件就可以无限持续下去。
&&& 这也不可能,因为这个假设只有逻辑而没有经验支持;也就是说,它符合逻辑,但不符合历史经验,不是逻辑和历史的相统一判断。比如,人类五千多年间发展了很多技术,但还是没有解决粮食大幅遑论无限增长问题,不同的只是名称的改变。战国时期粮食亩产可达到几百斤[ 战国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汉书?食货志》,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汉书?食货志上》(第一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488页。)陈文华先生说:这五口之家如果按照《周礼?小司徒》的标准,只能分到“下地”,因此,这则这应该是当时最低水平,根据吴慧先生《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的计算,这“亩一石半”合今一市亩205.8市斤;由此结论:“西周每个劳动力可耕18.63市亩地,则最后可以生产3 834市斤粮食(粟)。”(杜青林、孙政才主编,陈文华著:《中国农业通史?夏商西周春秋卷》,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161页。)],虽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目前最高可达到亩产1 000公斤[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超级稻亩产首破1000公斤》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即使如此,这样的产量也很难普及。粮食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而土地不可能用高科技大规模催生,多少耕地大体能生产出多少粮食,这是农民都能算出的账。所以我们的认识还是要向劳动人民学习,回到传统的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路线上来。
&&&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载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九六三年五月),《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0页。]。所以要相信这些最基本的东西,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唯物主义。衣食住行,这都是最基本的东西。出门的时候老太太知道有多少干粮走多少路,她会告诉你要多带点干粮。1905年对日战争失败后,俄国各地流传着一则笑话,说当时俄国人在远东对付日本人用的是圣像,而日本人回敬俄国人的却是子弹[ “由于我们在1904年整个一年和1905年战场上遭到节节惨败,所以德拉戈米夫将军就编了一则挖苦的笑话,后来在俄国各地传开了。他说:我们总想用圣像去打日本人,他们却用炮弹和炸弹来揍我们;我们用圣像来对付他们,他们用子弹对付我们。”参见谢尔盖?尤里耶维奇?维特著,张开译:《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维特伯爵的回忆》,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238页。]。结果是子弹打倒了圣像。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和印度接壤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