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是什么香港的汇率制度是什么

610被浏览139,906分享邀请回答282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973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苏联俄罗斯卢布的真实故事_货币贬值历史_换美元吧
我的图书馆
苏联俄罗斯卢布的真实故事_货币贬值历史_换美元吧
: 本文作者:烟雨江南
恶性通货膨胀是一种不能控制的通货膨胀。在物价高速上涨的情况下,使货币高速失去价值。恶性通货膨胀没有一个普遍公认的标准界定。一般界定为每月通货膨胀50%或更多。
多数的经济学家认为的定义为“一个没有任何平衡趋势的通货膨胀循环”。当越来越多的通胀现象随着周期反复发生会产生恶性循环。有关恶性通胀的肇因虽有很多争议,可是当货币供给有异常的增加或钱币大幅的贬值,且常与战争(或战后)、经济萧条、及政治或社会动荡联系在一起时,恶性通胀便日益明显。 &
大通胀:卢布的真实故事
阵痛篇 俄罗斯三改卢布币值
俄罗斯第一次货币改值是在1991年;俄发行新版卢布取代前苏联流通的卢布。第二次在1993年;俄宣布停止使用年苏联版卢布和俄1992年版卢布,只允许流通1993年版新卢布。
俄罗斯新版卢布日开始上市,币值提高一千倍,即新币1卢布与旧币1000卢布等值,卢布对的汇率变为约6个卢布兑1美元,这是俄1991年以来的第三次货币改值。
这次改值是根据俄总统叶利钦日签署的《关于改变俄罗斯货币票面价值和价格标准的命令》实施的。为避免货币改值引起不安和动荡,俄政府作出决定:允许现行旧币在1998年一年内与新币同时流通;从1999年开始,旧币退出流通领域,全部回收;在2002年前的4年间俄所有银行都继续接收旧币。读者应该记住时间:4年。 美元和卢布,美元和汇率的历年对比变化情况,年内取平均值(有些数字由于渠道问题可能会有误差) 1961年1月 1美元:0.90卢布 前苏联解体前大约在1987年 1美元:0.60卢布(最高值) 日 1美元:1.80卢布 1美元:5.08元人民币 1991年底 1美元:170卢布 1美元:5.20元人民币 日休克疗法 1美元:5.33元人民币 日 1美元:3235卢布 1美元:8.46元人民币 1995年7月 1美元:4553卢布 1美元:8.46元人民币 日 1美元:5801卢布 1美元:8.28元人民币 日 1美元:6010旧卢布 1美元:8.26元人民币 1美元:6.01新卢布 日 1美元:9.5卢布(达到外汇走廊上限) 日 1美元:13.4卢布(暂时停止卢布交易) 日 1美元:20卢布(黑市) 1999年 1美元:8.26元人民币 日 1美元:27.77卢布 1美元:8.26元人民币 2001年 1美元:8.26元人民币 2002年 1美元:8.28元人民币 2003年 1美元:8.28元人民币 日 1美元:28.0卢布 1美元:8.28元人民币 2005年 约1美元:28卢布 1美元:8.07元人民币 日 自由兑换 1美元:7.81元人民币 2007年 约1美元:30卢布 1美元:7.30元人民币 日 1美元:28.61卢布 1美元:6.83元人民币 日 1美元:36.43卢布 1美元:6.83元人民币 日 1美元:30.72卢布 1美元:6.80元人民币
休克篇 休克疗法的重头戏,也是第一步棋是放开物价。俄罗斯政府规定,从日起,放开90%的消费品价格和80%的生产资料价格。与此同时,取消对收入增长的限制,公职人员工资提高90%,退休人员补助金提高到每月900卢布,家庭补助、失业救济金也随之水涨船高。物价放开的头三个月,似乎立竿见影,收效明显。购物长队不见了,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习惯了凭票供应排长队的俄罗斯人,仿佛看到了改革带来的实惠。可没过多久,物价像断了线的风筝扶摇直上,到了4月份,消费品价格比1991年12月上涨65倍。政府原想通过国营商店平抑物价,不料黑市商贩与国营商店职工沆瀣一气,将商品转手倒卖,牟取暴利,政府的如意算盘落了空,市场秩序乱成一锅粥。由于燃料、原料价格过早放开,企业生产成本骤增,到6月份,工业品批发价格上涨14倍,如此高价令买家望而生畏,消费市场持续低迷,需求不旺反过来抑制了供给,企业纷纷压缩生产,市场供求进入了死循环。 休克疗法的第二步棋,财政、货币“双紧”政策与物价改革几乎同步出台。财政紧缩主要是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税收优惠统统取消,所有商品一律缴纳28%的增值税,同时加征进口商品消费税。与增收措施配套,政府削减了公共投资、军费和办公费用,将预算外基金纳入联邦预算,限制地方政府用银行贷款弥补赤字。紧缩的货币政策,包括提高央行贷款利率,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实行贷款限额管理,以此控制货币流量,从源头上抑制通货膨胀。可是,这一次政府再次失算。由于税负过重,企业生产进一步萎缩,失业人数激增,政府不得不加大救济补贴和直接投资,财政赤字不降反升。紧缩信贷造成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短缺,企业间相互拖欠,三角债日益严重。政府被迫放松银根,1992年增发货币18万亿卢布,是1991年发行量的20倍。在印钞机的轰鸣中,财政货币紧缩政策流产了。
休克疗法的第三步棋是大规模推行私有化。经有关专家评估,俄罗斯的国有财产总值15万亿卢布,刚好人口是1.5亿,于是每个俄罗斯人领到一张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可以凭证自由购股。可是,到私有化正式启动,已是1992年10月,1万卢布原来能买一辆小轿车此时只够买一双高档皮鞋。因此这个措施使大批国有企业落入特权阶层和暴发户手中,他们最关心的不是企业的长远发展,而是尽快转手盈利,职工既领不到股息,又无权参与决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生产经营无人过问,企业效益每况愈下。1992年12月,盖达尔政府解散。 休克疗法的使俄罗斯GDP几乎减少了一半,GDP总量不到美国的1/10。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燃料、电力和冶金工业成了民族经济的关键部门,其比重在GDP中约为15%,在工业总产品结构中为50%,在出口中为70%多。外国投资不愿进入俄罗斯,吸收的外资总额累积只有115亿美元。 居民生活水平更是一落千丈。到2000年底俄罗斯人的货币收入总量不足美国人的10%,健康状况和平均寿命也在恶化。此前有专家估计,俄罗斯人均GDP生产要达到葡萄牙或西班牙的水平,GDP每年保持8%的增长速度也需要15年的时间。
日,俄罗斯宣布即日起,卢布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这标志着俄罗斯政府取消了对外汇市场的最后一重管制,其外汇市场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卢布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将对俄罗斯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自由兑换,亦称货币可兑换。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货币区的居民不受官方的限制,按照市场汇率自由地将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相兑换,用于对外支付或作为资产持有。货币的可自由兑换通常划分为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卢布的可自由兑换是指实现了包括资本项目在内的完全可自由兑换。
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实现可自由兑换都必须具备一定条件,俄罗斯也不例外。俄罗斯在经历了汇率制度大幅变动和金融形势动荡之后,其金融体系承载冲击的能力还是比较脆弱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宣布卢布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多少会给人们带来一点忧虑。那么,俄罗斯此番实行卢布完全可自由兑换并取消一切对外汇的限制,究竟是贸然行动还是明智之举,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全面提升的国家经济实力
激进的经济体制转轨虽然使俄罗斯的宏观经济形势急剧恶化,但自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经济形势得到根本好转。国家经济实力的全面恢复为卢布实现全面可自由兑换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合理的汇率水平和有效的汇率形成机制
合理的汇率制度安排是资本项目下货币可兑换的一个重要保证,稳定的汇率则是货币自由兑换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志。1998年金融危机后,俄罗斯中央银行和政府放弃了“外汇走廊”制,使卢布汇率制度恢复到主要由外汇市场供求来决定的自由浮动汇率制。现行的卢布汇率形成机制能够有效的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以及外汇市场交易和真实部门交易之间的平衡状况,这为卢布实现可自由兑换提供了良好的汇率基础。
&(三)充足的国际清偿手段
它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和临时获得国外融资的能力,其中外汇储备占绝大部分比重。近年来,由于能源产品的出口,俄罗斯贸易盈余逐年上升, 2006年年底,俄罗斯的黄金外汇储备达到2992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位,这为卢布可自由兑换提供了充足的国际清偿手段。
&(四)健全的宏观经济政策
这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保证,也是成功实现货币自由兑换的基础之一。1998年金融危机之后,俄罗斯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以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为目标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大大增加了财政盈余并且稳定了币值。截至2005年底,俄罗斯联邦综合预算盈余16702亿卢布。另外,2005年卢布币值稳定,1-8月卢布汇率相对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了8.1%。2006年卢布的实际有效汇率升值7.6%,卢布币值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五)逐渐焕发活力的微观经营机制
卢布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意味着国际、国内市场融为一体,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强弱成为影响卢布可自由兑换能否成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近年来俄罗斯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宏观政策支持,全面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得卢布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基本具备了良好的微观基础。
分析篇 面临着大通胀的经济在前苏联—俄罗斯,本质就是要卢布还是要经济本身。事实上在前苏联的末期,选择的是要卢布而不要经济,结果经济受到了严厉的惩罚,更加凋敝,卢布则由1美元兑0.6卢布一直贬到1美元兑170卢布,相当于狂贬了约300倍。卢布没有保住,卢布后面的“面具”也没有保住,前苏联帝国自己也没保住,轰然倒塌了,碎裂成了分崩离析的碎片。
进入俄罗斯时期,仍然面临着要卢布还是要经济的问题,显然的选择是要经济而不要卢布,现在看来这是正确的,虽然产生了可怕的阵痛。所以俄罗斯卢布折算下来相当于从1美元兑换0.17新卢布,贬到目前的1美元兑31卢布,相当于贬了180倍。这是个相当不错的成绩,因为前面所提的贬值300倍是主要在短短的2年就完成,而后者是16年啊(其中休克期约2年贬值了18倍)。更大的成绩是年轻的新卢布已经可以自由兑换了,成为了国际货币舞台的一支力量。 贬值的根本原因是卢布找不到自己的定价权,即估值过高,导致对经济表述的扭曲。通过市场公开的、透明的、可操作的、去发现卢布的价值是必然的归宿。当然现在的卢布还是有缺欠的,原因是它的发行机制还有问题,可是卢布的汇率形成机制现在看起来已经很完善了,这与目前俄罗斯的经济主要依靠资源的出口的现实是吻合的。
大通胀:人民币可能发生的故事
人民币必然要面临着重新估值的问题,先抛开人民币的发行机制和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这些深层次问题。表面的看,笔者在前面曾经估算过,用以美元为锚的思路,在2005年,应该1美元兑换40.7元人民币,到了2009年就应该67.3元人民币。这样,可估算出目前人民币对外被高估约9倍!
人民币的对内估值要复杂的多。保守的思路,按前述经过修订的、笔者认为真实的2009年GDP应该是19万亿元人民币左右,而官方的数据是33.5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被高估了0.76倍。另外还有一个粗糙的保守思路,2000年GDP为9.9万亿元,M2为13.5万亿元;而2009年分别为33.5万亿元,60.6万亿元。GDP增长到3.4倍,而M2增长到4.5倍,此数可看出人民币至少被虚高了0.32倍。
相对激进的思路,中国股市的总市值目前差不多相当于30万亿元人民币,但它的真实盈利能力是零,甚至可能是负数,相当于很多垃圾股。真实的估值笔者认为3万亿元都不值,被高估至少10倍。中国的全部楼市大约100万亿元,抛开土地的溢价,他的全部成本累计顶多25万亿元(笔者前面曾说过杠杆化率为1:4),在考虑折旧等因素全部楼市的真实价值很难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被高估了4倍。另外,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包括退休、医疗、教育、养老、失业保险、社会救济等已许诺的全部是亏空,但表面数据却不会少于30万亿元。出于简洁,不注重精确。我们这样来估算国内的人民币:把股市、楼市和社保全加在一起表面上为160万亿元人民币,而实际上加在一起的真实人民币只有23万亿元啊!于是我们得到了一个粗糙的、激进的结论,在国内人民币至少被高估6倍。
我们把最保守的高估值0.3倍和最激进的高估值6倍求个简单的平均数,在国内人民币至少被高估3倍以上。
还是出于简洁,我们把人民币发行看成一半依赖美元(对外),另一半依赖上述那些表面价值达160万亿元的资产(对内),平均加权,可算出人民币被高估了约6倍! 回过头来,我们还得参考一下前苏联—俄罗斯的卢布被高估的情况,其中有个细节,前苏联的卢布对外贷款时往往70%可按某种货物实物抵扣,这说明前苏联人认为自己的卢布至少被高估30%。而西方国家当时也认为苏联卢布有水分,往往是打半折处理的,种种迹象说明前苏联卢布在最好的情况下也被高估了1倍。到了苏联帝国的末期卢布虚弱到只要20%的实物抵扣就可以了,相当于被高估了4倍。两项平均(很粗糙,仅说明思路)可估计出前苏联卢布被高估了2.5倍,但后来所对应的贬值却是300倍啊。理论上苏联卢布应该贬值3.5倍啊,显然这里出现了一个86:1的杠杆,我们现在无法知道这个杠杆的真实准确性,那时休克疗法还没开始呢,但是我们得到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恶性通货膨胀下的杠杆数据86:1。
如果把这个杠杆化率不幸的用在我们的人民币身上,人民币被高估6倍,应贬值7倍,会得出一个非常吓人的结论:人民币可能贬值约600倍! 还是回到俄罗斯,俄罗斯的卢布用了18年,才维持住了汇率稳定,或者说是卢布的币值稳定,要知道俄罗斯目前的通货膨胀率超过10%啊。这个惯性作用下,俄罗斯卢布又贬值了180倍。总结下来,为了消化卢布的泡沫,前苏联—俄罗斯用了20年的时间和卢布的50000倍的贬值,前苏联—俄罗斯人民的漫长痛苦可想而知!
卢布走的是20年的贬值步伐,而人民币看来要走的步伐是先慢贬而后快贬接下来还得慢贬,周期只能更长。不过这有利于把人民的痛苦在漫长的岁月里缓缓的摊开,那只是一种政治手段而已,与人民币与经济都毫无补救作用。我们现在已经感受到的,是以房价的迅猛上涨为特征的人民币贬值。时间可以从2006年算起,至今已4年了,应该算是典型的慢贬。
卢布的贬值是分三步走的,节拍是快快慢。第一个快贬期时间两三年,苏联卢布贬值了约300倍;第二个快贬期时间从日休克疗法开始,到日新卢布发行历时6年,兑换1美元由170旧卢布一路贬到6010旧卢布,相当于贬值35倍;第三个慢贬期大概从1998年至今已12年了,兑换1美元由6.01卢布贬到日的30.72卢布,贬值了5倍。
显然第一个时期与苏联帝国的崩溃有关;而第二个时期显然是与休克疗法有关,需要强调的是休克疗法本身是个不完整的私有化过程;这第三个时期卢布的贬值除了惯性因素自然还有98年的金融危机和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人民币的贬值的可能应该与第二个卢布的贬值期关联性更大一些,因为这都涉及到了一个大的经济政治问题,即半私有化半国有化的经济体制。 强调“私有化”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但是又是我们每个人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中国,政治可能掩盖了真相,但无法掩盖生活。同样,政治可能掩盖了人民币,但扭曲的人民币无法掩盖经济。私有化的问题,是我们中国许多经济问题的结症。
就拿土地为例,土地作为财富在中国完全归国家所有,而国家的代表是谁,所谓的全体人民,但执行机构却是政府,而这个政府又分成了五个层次,自上而下,分别出现了中央政府、省政府、市政府、县政府和乡镇政府,他们似乎都控制着土地的所有权,但又没有法律上的明确界定。可是土地的使用权却在普通的自然人和法人手中。于是冲突就出现了,当某个自然人在2000年买了一套价值10万元的房产,到了2010年由于种种原因,而表面升值为40万元,产生了30万元的溢价,这30万元溢价应该属于谁呢?房产的主人就是那个买房子的自然人,理所当然的认为属于他,换句话说,是土地使用权的增益。也就是说,土地的所有权的增益是零,这合情合理吗?代表土地所有权利益的政府心里平衡吗?土地的增益明显的与土地周边的开发包括道路、自来水、学校和医院等政府相关的投入有关,相当于拿全体人民的钱补贴了那个房主,但那个房主却想吃“独食”,合情呼?合理呼?这里面的冲突谁来理顺,这里面的比例关系谁来协调,请房地产商做中介?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结果不是更可笑吗?这样我们就有一个分析的思路了,无论是财产还是财富,我们必须明确他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否则由此产生的经济乱象是不会得到根本解决的。但本来所有权和使用权是非常清晰的,是那蛊惑人心的政治把本来很清晰的东西搞乱了,现在是该把它重新整理为清晰的时候了。
卢布的第二个贬值期处在俄罗斯经济的大规模私有化的转型期,当然俄罗斯采取的是一种很激进的所谓的休克疗法。现在的中国经济恰好也处在这个转型期,当然我们的说法是改经济粗放经营的“经济结构调整”。
这样,那时的俄罗斯的经济就可以与现在的中国经济进行了相关的比较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点是俄罗斯卢布中有巨大的泡沫,同样人民币中也有巨大的泡沫。但其他的经济背景却是相同的少,相异的多。比如参考经济背景,中国的经济特点:经济过热,实际债务缠身,创造活力不足,资源全面匮乏,资源消耗又过快,但对外却是债权国,另外,贸易部门异常发达。当时俄罗斯的特点:经济萎缩,实际债务缠身,创造活力不足,但资源十分丰富,资源的消耗不是很快,对外是债务国,贸易部门不发达。通过比较,我们完全可以认为,人民币的泡沫是多于俄罗斯卢布的泡沫的。因为所有的优势因素只有对外是债权国这一个因素,而这恰恰是制造人民币泡沫的最大因素,因为国家外汇储备对国内的人民币完全是债务,逻辑上债务越大人民币的泡沫越多啊。
昏厥篇 俄罗斯卢布的泡沫显然是被“私有化债券”挑破的。人民币的泡沫,该不该挑破呢?什么时候挑破呢?挑破人民币泡沫导火索是什么呢?
那我们就得分析,现在政府对人民币和经济的态度了。一方面我们明显的感受到了来自外部要挤碎这个人民币泡沫的压力,另一方面我们也明显感受到了国内政策想要挤碎这个人民币泡沫的两种可能的方式。
其中的一种方式是从仅挑破楼市泡沫入手,另一种方式是全方位的物价上涨入手。但从俄罗斯的经验看,无论哪种方式其结局都是恶性的通货膨胀,人民币将进入一个大规模贬值的快速通道。 政府本阶段的策略大概是:试图通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持续的、社会可以承受的通胀来消化掉政府的债务和所有的银行烂账,并且剥夺所谓“有钱人的储蓄财产”;同时通过舆论宣传人为制造劳动力紧缺的局面,拉高社会工资标准,通过制造新的泡沫工资收入,来消除已有的储蓄泡沫,达到缩小贫富分化的差距的理想目标。对于所谓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导致物价下降),政府试图通过行政方式推动上游企业的兼并重组,进而促成行业的垄断,进而通过对垄断集团公司的行政操纵来绝对操控市场的供应,避免产生新的过剩产能。对于需求不足,政府试图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来解除民众的后顾之忧,同时通过刺激政策来拉动消费需求,达到推到全面的、可控的物价上涨。
如果我们只挑破楼市泡沫,那么表面的伤害是大量的参与投机的力量,但结果却是毁掉了整个商业银行系统,当然也毁掉了整个的房地产商利益系统,目前看博弈的结果是:银行和房地产商都获胜了,他们绑架了中国经济,当然也绑架了人民币,他们不肯先死,国家已经举起了免死牌。
看来,我们只能采取全方位的涨价来的挑破人民币的泡沫了。当然出于政治稳定的要求,工资的全面上涨也势在必行。从这里可以发现,此时挑破人民币泡沫的思路已经和俄罗斯卢布被挑破的思路完全一致了。当然,过程可能有所不同,阶段性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顺着这个思路,参考着卢布的经验,人民币狂贬600倍恐怕是完全可能的了 这个数据可能令读者感到困惑,觉得它大得离谱了,事实上它刚刚开始,笔者估测人民币在20年的时间里会狂贬10万倍以上。这其中的600倍只是一个阶段而已,持续的时间笔者估计在两三年左右。因为这里隐含着一个逻辑:政府的控制力到底有多大,政府对自己的控制力到底有多大的迷信程度?历史告诉我们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任何一个政府创造的。任何政府都有自己的蛮横的莫名其妙的自信,但最终通通失败,我们可以通过在过去的30年里的欧洲、拉丁美洲、非洲、亚洲去寻找,没有一个政府是成功的。本文来源于换美元吧:(),当前栏目:,当前文章网址: 转载请注明!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俄罗斯是什么汇率制度?_百度知道
俄罗斯是什么汇率制度?
我有更好的答案
俄罗斯的汇率制度:俄罗斯目前采取的是自由浮动式的汇率。俄罗斯政府选择让卢布完全自由浮动,同时保留为防范危机出手干预的权利。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汇率制度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是年,卢布实行国家内部可兑换制度,卢布汇率自由浮动阶段;2、第二是年8月,实行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即“外汇走廊”时期;3、第三是1998年金融危机后至今,实行抑制外币需求基础上的浮动汇率制阶段。【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是指货币当局对汇率上下浮动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完全听任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自由涨落的一种浮动汇率制度。
采纳率:86%
但始终是国家集中管理,货币完全不可兑换:目前俄罗斯外汇市场的发展已基本上摆脱了1998年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基本的制度结构和交易规则已经形成,市场容量也逐步扩大。但外汇市场结构不平衡。俄罗斯的外汇制度的转变俄罗斯的外汇制度背景,实行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即“外汇走廊”时期;第三是1998年金融危机后至今,实行抑制外币需求基础上的浮动汇率制阶段。俄罗斯的外汇制度的影响:俄罗斯实施激进经济改革以来,汇率制度几经演变;第二是年8月。俄罗斯的外汇制度的现况。长期以来卢布汇率存在高估现象,官方汇率与黑市汇率相差悬殊,黑市交易泛滥,市场动荡不定,甚至几次遭遇严重的汇率危机。但不可否认的是,汇率制度的改革和卢布的内部可兑换为俄罗斯外贸体制的自由化和外汇市场的发展创造了前提和条件、市场自由化与中央银行监管效率、卢布走向完全可兑换等问题:俄罗斯汇率制度的转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年,卢布实行国家内部可兑换制度,卢布汇率自由浮动阶段,从多重汇率到自由浮动汇率到外汇走廊最后又回到自由浮动汇率,汇率波动幅度巨大:苏联解体以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汇率虽经多次调整
俄罗斯采用的是浮动汇率制度。
你的这个太广泛了,是专业的,还是一般国际的?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外汇帮:俄罗斯外汇市场怎么样一步一步转型而来
外汇市场是买卖各国货币的市场,是一个根据汇率从事外币兑换本国货币的中心,它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外汇市场反映着各国货币的相对价格、供求状况及资本在各国之间的流动速度。转轨时期俄罗斯外汇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国家垄断对外贸易活动、统一分配外汇资源,出口企业必须将所有的外汇收入按一定外汇牌价上缴给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有外汇市场。俄罗斯转轨时期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建立外汇市场,实现本国货币的可自由兑换。俄罗斯外汇市场的建立是其金融市场中形成最早的市场,是出于汇率体制改革的需要。
苏联时期的“外汇市场”
苏联时期“外汇市场”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经济政策时期。在当时货币金本位制度下,苏维埃在国际货币市场自由流通的货币价格由黄金行市和市场供求来确定。新经济政策后期禁止金币流通,国家大量回收金币,导致苏维埃金币不能自由兑换。
第二阶段是国家对外汇和外贸垄断时期。1935年以前,苏联政府对外汇价格规定较严格,外汇平价沿用1928以前1卢布含0.774234克黄金的标准。这一标准造成了国家进出口商品国内和国际价格差,卢布对外汇的比价差额扭曲了对外贸易,一些出口企业由于外汇价格过低而亏损,进口企业赢利较容易。在国家对外汇外贸的垄断下,国内与国外的外汇价格差对国内外汇市场和外贸状况产生的影响并不大,因为在进出口部门同苏联国家银行结算时外汇价格发挥作用,这些机构购进进口商品的外汇是由国家银行提供的,出口亏损靠进口赢利补贴。日起苏联把卢布兑换外汇价格固定在法国法郎上(1卢布=3法国法郎,非商业汇率),到1937年6月法郎贬值(l卢布=4.25法国法郎),法国宣布取消金块本位制,苏联将卢布兑换外汇价格以美元计算,1937年7月规定贸易、非贸易结算一律用1美元=5.30卢布(1卢布=0.188美元)。卢布含金量调整为0.167674克。
二战后,物资短缺,通货膨胀严重,为稳定币值,苏联政府于1947年和1961年两次缩小卢布票面额度,变动外汇汇率标准,取消卢布兑美元的比价,规定卢布与黄金的比价。日起,苏联国家银行以4,4卢布/l克黄金的价格购买黄金,1卢布含金量为0.222168克纯金,提高了32.5%,苏联国家银行黄金收购价格有所降低,每克纯金=4.45卢布,从这时起对各国汇价基本按含金量计算1美元=4卢布(1卢布=0.25美元)。这种兑换比率并不能有效地协调卢布实际含金量、卢布综合购买力的变化及消费品价格决定着货币比价之间的关系。随苏联同其他国家各领域交流的快速发展,非贸易结算出现了问题。因此,1957年4月苏联政府决定增加非贸易结算的美元官方价格,美元增值250%,涨到1美元兑换10卢布。1961年苏联发行新卢布,卢布含金量提高到0.987412克纯金,1美元二0.9卢布,取消1957年为吸引非贸易外汇实行的附加价。1961年苏联政府进行物价改革,卢布含金量与外汇比价发生了变化,1美元兑换0.9卢布。除少数国家外,一律实行统一的外汇价格,每月在主要媒体上公布各国外汇价格。1971年以前卢布兑美元的汇价基本不变,1971年美元贬值后,苏联政府根据市场行情也将其进行调整。直到1990年卢布含金量被废除。这一时期出口企业所得的外汇收入须出售给外经银行,外经银行在根据各外汇使用单位的情况确定其购买外汇的额度,汇率由苏联国家外经银行统一制定。
第三阶段始于日,苏联外经银行进行了第一次外汇拍卖,标志着外汇市场的出现。这一时期开始苏联政府允许公民、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和机构开展外贸活动。1991年3月公布的《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外汇调节法》规定,所有企业、组织和公民都有权通过指定的银行买卖外汇,该法律的颁布后,各个商业银行有权进行外汇结算业务,打破了苏联时期外经银行对外汇结算的垄断权,这标志着卢布走向自由兑换的开始。货币自由化初始阶段,为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在卢布对外汇结算时苏联政府采用不同商品不同价格计算体系的政策。对价格不合理的商品进行补贴,当时按不同价格计价商品总数达到了几万种。这一制度引起了混乱。到1990年1月取消了这种计价制度,实行对外贸易100%补贴,卢布实际贬值50%。同年11月实行的商务价格(即出口企业必须将50%的出口收入卖给国家时的外汇结算价格,比官方价格低2倍)、官方价格和交易价格。商务价格直到1992年7月俄中央银行将出口外汇收入利用市场价格计算时才被废除。
在苏联时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实行对外贸易垄断,外汇由国家集中管理,境内外居民、个人、组织、企业持有外币全部上交由国家统一分配。有权经营外汇业务的只有苏联国家银行和苏联对外贸易银行。外贸结算和其他国际结算必须通过这两家银行进行办理。苏联国家银行和外贸银行根据不同需要可以为外国自然人、法人及各国际机构等开立代理账户、外币账户,用于在苏联境内办理结算,向国外汇兑等业务,外汇清算账户、卢布清算等账户均按国家银行公布美元汇率进行各种贸易和非贸易结算。同时对出入境所携带的外汇及外汇有价物、境内外外汇汇入、汇出、卢布的汇兑都做了明文规定。
苏联时期与经互会国家使用西方国家货币和苏联卢布通过清算账户办理双边结算,随经互会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实行多边清算方式。与经互会以外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主要实行贸易、非贸易价格进行结算。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与苏联贸易结算一律按国际市场价格的瑞士法郎结算。80年代以来随中苏两国经济贸易往来的恢复和发展,两国政府之间展开专业性或地方性易货贸易,生产技术等合作,支付方式逐步以美元进行结算。
这一时期的外汇总体上是由苏联国家集中管理,统一分配。在外汇收支上国家实行严格的指令计划,外汇收支计划是配置外汇资源的唯一手段。这种外汇资源配置方式在对重点经济项目及保障外汇收支平衡卢布汇率的基本稳定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行政指令性计划调度外汇,汇率不能有效地发挥杠杆作用,外汇配置效率低,挫伤了创汇企业、单位扩大外汇收入和改善管理企业的积极性,也不能及时反映市场的外汇供求状况,从而使企业应变能力差。国家对卢布高估,不利于进出口结构的调整。
俄罗斯外汇市场的建立与完善
一、俄罗斯外汇市场的形成
根据俄罗斯中央银行的定义,外汇市场承担着“进行国际结算、防止外汇和信贷风险、建立与世界金融市场的联系、外汇储备的多样化、调整外汇汇率、利用外汇汇差获得利润、实现国家外汇政策”的功能。1989年3月,前苏联外经银行的外汇拍卖,标志着外汇市场的形成。外汇市场的形成早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银行同业市场,是其金融市场中形成最早的市场。1990年苏联国家所成立。1991年4月,外汇交易所开始进行外汇交易,每周交易一次,每月平均交易额约2400万美元。苏联的解体中止外汇市场的形成过程。俄联邦成立后,作为激进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政府深化外汇体制改革,大大加快外汇市场的形成。日由俄联邦中央银行、莫斯科市政府和俄罗斯银行协会以股份制形式共同创办的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MMBB),成为银行和企业进行外汇交易的主要场所,它在外汇交易中占有主导地位。该交易所的建立标志着苏联时期中断的俄罗斯外汇市场形成和发展得以恢复。从1992年起俄央行根据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的交易情况来确定美元兑卢布的官方汇率。俄罗斯商业银行在取得中央银行经营外汇许可后,才可以从事外汇交易业务。1994年地区性外汇交易的交易量明显增加,其中乌拉尔地区外汇交易所在马克、美元硬通货的交易额上与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交易额相近。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打破了苏联时期国家对外汇的垄断,加快了外汇市场的发展。根据有关规定,俄罗斯出口商必须把一半的外汇收入在外汇市场上兑换成卢布。起初,外汇市场上的外汇大多来源于俄罗斯出口企业,占外汇总量75%一80%。俄罗斯一些企业在外汇市场上购买大量的外汇来满足进口需要。为进一步加快国内外汇市场的发展,1995年6月,央行废除义务出售50%出口创汇的规定,银行和居民均可以得到在银行间出售外汇的权利。这一措施的实施促进了卢布汇率的统一,降低了商业银行套汇的可能性。总体上看,1995年是俄罗斯外汇市场发展中出现转折的一年。外汇市场结构和交易规模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1992年一1995年间,俄罗斯外汇市场在金融市场中占有主导地位。但从1996年开始,国家发行短期债券来筹集资金,弥补财政赤字。因此,国家有价证券市场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小于证券市场。1998年金融危机后,外汇市场重新占据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
1998年金融危机对外汇市场打击很大,莫斯科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量每天从5一60亿美元下降到20一30亿美元。银行同业市场的外汇交易量与危机前相比下降了95%以上。1999年外汇市场上恢复的速度很快,月均交易量为40亿一50亿美元。1998年以前外汇市场走的是自发性发展道路,中央银行干预较弱。日国家外汇协会成立,标志着俄罗斯外汇市场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阶段。2000年卢布兑美元交易所内(又称交易所外汇市场)交易量达1240亿美元,2001年俄政府将出口强制售汇比例降低,交易所内外汇交易量降到了660亿美元。2001年12月末外汇市场欧元的日交易量达近9亿美元的规模,比1999年增加了3倍。目前在俄罗斯外汇市场上,银行间同业市场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在外汇来源上,1998年之前,俄罗斯经济对外依赖性较强,在外汇供给中外来资金的比重逐年增长。1998年金融危机使卢布大幅度贬值,大大刺激了商品的出口,进口替代明显提高。净出口成为俄罗斯外汇供给的主要来源,经济对外依赖程度有所缓解。在外汇需求上,由于高通货膨胀使居民对卢布失去信心,居民个人需求量居高不下(1995年除外)。
二、俄罗斯外汇市场的分类
俄罗斯外汇市场分为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所外汇市场、外汇期货市场和外汇现金市场。
(一)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
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是指商业银行直接根据所约定的汇率在交易所外与个人、组织及银行所进行的外汇交易。1992年开始,交易所外汇交易量的比重逐年下降,从1992年的70%一80%下降到1996的3%左右。随着“外汇走廊”汇率制度的实施,银行间外汇市场在俄外汇市场中占主导地位,主要从事的业务有:银行间外汇业务及银行内部外汇管理和客户与指定银行之间外汇买卖的零售市场。这一时期大部分外汇交易都在银行间进行的,但银行间外汇市场在汇率的确定上非常有限。1998年金融危机以后,政府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卢布遭到了大幅度贬值,金融危机使“外汇走廊”卢布的可预见性荡然无存,银行外汇交易时常出现阻断情况,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银行外汇市场的功能,效果甚微。外汇交易又重新返回到交易所外汇市场。直到2000年,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才重新活跃起来,在世界能源价格持续走高,俄能源出口收入增加,带动了俄经济连续7年增长,国家外汇储备迅速增加,银行间外汇市场卢布兑美元的汇率波动幅度减弱。卢布币值的稳定,大大降低了外汇投机,促进银行参与卢布交易的积极性。外汇市场的积极作用在金融在市场中得以体现。卢布与美元的交易量大幅度攀升,超过了有价证券和银行间卢布市场的交易量,几乎与银行外汇存款数额相等。从交易币种上来看,主要是卢布和美元,原因是进出口结算主要以美元支付,居民对美元的偏好性。
(二)交易所外汇市场
交易所是俄罗斯外汇市场的一个主要部分,俄罗斯外汇交易所市场只起到交易的中介功能,不能进行外汇交易。交易所外汇市场1998年以前交易额远远落后于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以1997年为例银行间外汇交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而交易所市场的签约交易额还不到100亿美元。尽管如此,在交易所市场上的外汇供求及汇率浮动为俄政府制定汇率提供了参考。
1998年金融危机以后,交易所外汇市场的优越性得以体现,发展步伐大大加快。俄交易所外汇市场从1992年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发展到目前的9家: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莫斯科)、联合外汇交易厅(莫斯科)、圣彼得堡外汇交易所(圣彼得堡)、西伯利亚银行间外汇交易所(新西伯利亚市)、亚洲一太平洋银行间外汇交易所(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罗斯托夫银行间外汇交易所(罗斯托夫)、乌拉尔银行间外汇交易所(叶卡捷琳堡市)、尼日戈罗德一证券交易所(下诺夫戈罗德市)和萨马拉外汇银行间交易所。其中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最大,交易种类包括外汇、有价证券、国家短期债券等。1994年以前外汇市场上的大部分交易都是在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完成的,各地区交易所建立后,该交易所交易额逐年下降。2005年该交易所交易的投资额占俄罗斯资本市场交易额的85%以上,全年交易额达到2256亿美元。俄罗斯外汇交易协会成立后,外汇市场信息环境更加优化,各交易所业务联系更加紧密,交易结构更加统一,各种法律、法规更加规范。1997年采用电子集中交易系统后,外汇买卖可以在每个工作日通过地区终端网络申请进行交易,这大大方便了外汇参与者。1998年开通网上交易系统以后,外汇参与者可以通过网上直接进行外汇交易。在实行“外汇走廊”政策以前,莫斯科银行间交易所交易汇率是俄央行宣布的宫方汇率。交易所外汇市场形成的汇率仍是银行间外汇市场和外汇期货市场汇率的参考标准。
外汇交易所在1992年以前只进行美元交易。随着俄罗斯外汇市场外汇业务的逐步扩大,外汇种类也不断增加,从1992年到1995年间先后增加交易币种有德国马克、乌克兰格里夫纳、哈萨克斯坦坚戈、白俄罗斯卢布、法国的法郎和英国的英镑,圣彼得堡交易所还办理芬兰的马克和日元交易业务。各交易所交易的币种中美元的交易量最大,其次是马克。到1996年美元在外汇交易中所占的比例从1992年的100%下降到87%。其他货币在1996年以前交易量较小。
1998年,美元成为俄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在贸易结汇中除独联体以外与其他国家用美元进行结算,这时美元在外汇交易所得比重又上升到99%。其原因是对外贸易中主要以美元结算,居民手中持有美元的数额不断增加。
从1999年1月起,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开始欧元交易,交易量仅次于美元居第二位。截至2001年12月末,美元与欧元日均交易额达近8亿美元,卢布与欧元日均交易量达8000万美元。法人不需特殊批准可以直接进行现货、外汇买卖等对外经济活动。
(三)外汇期货市场
外汇期货也称货币期货,是期货交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融期货中最早产生业务,指在交易所内根据交易双方约定,按一定的价格,在约定的时间里,买卖某种外汇,是金融动荡下,为金融避险而衍生出来的一种外汇交易方式。目前主要有外币期货市场和远期外币交易市场两种,外汇期货市场的外汇交易以合同为单位,外币期货合同是有特定标准的,合同数量是衡量交易数量的标准,买卖数量可以是一个合同,也可以是几个合同,交易地点为场内。俄罗斯外汇期货交易市场是卢布统一汇率制度出现后出现的。第一笔外汇合同是在1992年10月在莫斯科商品交易所进行的,交易金额为6000万美元。随后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等地交易所相继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到1994年底,外汇期货交易额达1亿美元。
1998年金融危机对外汇期货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2000年年末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圣彼得堡证券交易所和圣彼得堡外汇交易所相继恢复了美元期货交易合同。其中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日交易量达到了6000万卢布,是当时外汇期货交易最大的交易所,也是全俄外汇交易最主要的平台,反映了俄罗斯整个外汇期货交易的基本状况。与外汇期货市场相似的是远期外汇交易,远期外币交易合同是非标准的,合同金额和客户之间的交易根据约定在场外进行。俄罗斯远期外汇市场出现在1993年,一些银行与客户签订将来某一时期买卖美元的合同。到1994年莫斯科30余家银行从事外汇远期业务。“汇率走廊”制度实施后,远期市场业务量大幅度减少。1996年国债市场对非居民的开放,使远期外汇市场再度活跃。远期外汇交易在外汇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该业务有利于出口企业降低风险,也有利于对流动资金和短期融资的管理。同时,外汇期货市场是当时最大的外汇投机市场。
(四)现汇市场
俄罗斯的外汇现金市场,是指除银行外,其它有权经营外汇兑换业务的兑换点。1991年11月巧日《对外经济活动自由化》的总统令规定,俄公民有权进行外汇现金交易。居民持有存款可以是卢布也可以是外汇。现汇市场的发展与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密切相关。外汇现金市场对物价上涨,国内利率较低,卢布贬值较敏感。在金融状况稳定,宏观经济发展较好,为外汇流入提供条件。俄罗斯外汇市场外汇业务的主要形式是非现汇交易,占外汇总量的85%(其65%中银行间外汇市场流通,25%由银行拍卖),现汇交易只占外汇总量的15%左右。现汇市场是由众多外汇兑换点组成,1994年底莫斯科就有约1000余个外汇兑换点。
今日俄罗斯现货外汇市场
据俄国际文传电讯社的2015年俄罗斯外汇市场调查显示,俄罗斯大约有46万名投资者使用外汇经纪商的服务,月均交易总量3300亿美元。入金总规模达到5亿美元。2015年外汇交易量下降5%,主要是因为俄罗斯经济危机。但2015年俄罗斯外汇经纪商的客户数量增长了15%,凸显了投资者对外汇交易兴趣的增长。
2015年主宰俄罗斯外汇市场的仍是艾福瑞、Forex Club和TeleTRADE,这三家公司拥有俄罗斯60%的外汇客户,交易量占俄罗斯外汇交易总量的57%。2015年,艾福瑞客户13.7万个,月均交易量900亿美元。Forex Club客户8万个,月均交易量540亿美元。TeleTRADE客户6.1万个,月均交易量450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三个俄罗斯外汇市场领导者都在等待俄罗斯银行颁发外汇交易商牌照。俄罗斯唯一取得牌照的外汇经纪商是 FINAM。根据交易量排名,FINAM在俄罗斯位列第十。其他表现还不错的公司有:FxPro(按交易量排名13)、Dukascopy(18)、Oanda(21)、Exness(24)、eToro(25)。
因为俄罗斯外汇法案对外汇公司的严格要求,此次调查的结果显示,经纪商对外汇法案表示不满,最有争议的一点是最大杠杆限制仅为1:50。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罗斯的汇率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