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到2020年,就业问题从国家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表1 我国人口增长(单位:亿人) 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658.522020年(预测)14.438.60表2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单位:万人) 年年失业人数失业率2.9%3.1%3.1%3.6%表3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单位:亿人)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乡镇企业工作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3.071.280.81.5综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图表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哪里?(4分)(2)解决上述问题的意义在哪里?(4分)(3)请你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一些合理化建议。(8分) - 跟谁学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无锡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表1 我国人口增长(单位:亿人) 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658.522020年(预测)14.438.60表2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单位:万人) 年年失业人数失业率2.9%3.1%3.1%3.6%表3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单位:亿人)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乡镇企业工作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3.071.280.81.5综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图表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哪里?(4分)(2)解决上述问题的意义在哪里?(4分)(3)请你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一些合理化建议。(8分)表1 我国人口增长(单位:亿人) 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2000年12.727.752010年13.658.522020年(预测)14.438.60表2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单位:万人) 1995年1997年1999年2001年失业人数520586590681失业率2.9%3.1%3.1%3.6%表3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单位:亿人)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乡镇企业工作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3.071.280.81.5综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图表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哪里?(4分)(2)解决上述问题的意义在哪里?(4分)(3)请你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一些合理化建议。(8分)科目:最佳答案(1)共同说明我国就业形势严峻。 // 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人口的自然增长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2)就业是民生这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①②③ (3)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树立多种方式的就业观等。解析
公司的经验与发展: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如何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国家,企业,劳动者角度,解决我国就业问题
如何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来自:编辑整理
&&&&& 投稿日期:
在社会高等教育高增长率,毕业生必须自己去寻找工作。政府应采取鼓励投资创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竞争就很激烈。高等教育高增长率反映的是毕业生数量增长的速度,切实解决目前面临的就业问题,但过度的超速只会得不偿失,适度的超前发展是有益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变,但工作少。劳动力市场信息又杂又多。大众化教育毕业生太多了、构建完备的保护劳动者劳动就业权的法律体系等措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大、再就业压力大、完善失业保险制度,遍地都是,社会总就业形势紧张是我国目前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国家不再负责包分配,找工作很不容易、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消化往年的失业劳动力的压力大等特点。再就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使我国的就业形势呈现出新增就业压力大、社会总就业形势紧张和劳动力市场严重分割
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如何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现在社会高等教育高增长率、社会总就业形势紧张和劳动力市场严重分割。高等教育高增长率反映的是毕业生数量...
如何解决我国就业问题:
范围这么大的问题都来问亲。 1.提高教育质量。实践教育 2.加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岗位 3.缓解就业...
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一是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结合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发挥政府投资和重...
我国就业问题存在哪些问题: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劳动法虽然...
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就业难问题,将是我们国家长期面临的问题,为此党和政府在积极促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上,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如何解决我国严峻就业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如今世界经济低迷,我国是出口大国,内外需求都很疲软。扩大内需是首要的。个人以为:提高人均收入是最好的...
我国当前对于解决就业问题有哪些问题:
政府引导不足,就业规模仍需扩大,就业机制不健全,劳动者整体素质较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等
怎样解决就业问题:
解决就业问题,经过综合论证,应从以下角度,逐层分析我国就业难问题的解决之道: 一、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
如何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扩大就业和再就业?:
未来5年就业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未来5年的就业形势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就业...
我是知道站内的人工智能,可高效智能地为您解答问题。很高兴为您服务。为您... 高...
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提出合理的建议。高二政治┾跳水自尽的鱼扫...追问: 感谢你的细...
心中要有个规划,大学毕业后去干什么,也许这个规划是肤浅的,但是它是个方向... ...
搜索答案 我要提问 首页
...公司要求,需向公司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提什么....
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企业提供正常流动资金贷款,努力...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
你对公司有什么不满意么 ? 你对公司有哪里不满意 就提哪里呗 最直接 最妥当您现在的位置: &
青年就业需要支点――青年失业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对话背景
  又是一年毕业时,大学生就业率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啃老族”的出现,“北漂”、“校漂”队伍的不断壮大,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青年就业问题的严峻。而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郗杰英和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曾燕波看来,青年失业是世界各国都在面临的难题。用国际劳工组织专家简?斯图亚特的话说,“我们正在浪费人类有史以来受程度最高的一代年轻人的才华和精力。只要失业的青年当中有一半人能够就业,他们的创造会相当于2003年全球生产总值的4%。青年不是社会的包袱,而是社会的财富。”年轻人就业,需要一个支点。
  在我国,本科以上学历青年的失业主要是结构性失业
  记者:马上就要到大学毕业生离校的日子了。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四川省应届大学毕业生签约率到6月17日为止还是61%,仍有39%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尚未就业。而这种情况在全国仍处于中上水平。这让我们联想到近两年来我国大学生的整体就业形势。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找工作难的这种情况?
  郗杰英:家将失业分成“摩擦性失业”、“总量过剩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三大类。在我国,青年中的本科以上学历人才的失业主要是结构性失业。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5%,而1998年工业发达国家的这一数据为26%。显而易见,我国还需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培养更多的高学历、高素质劳动者。从总量上来说,我国目前还不至于会出现大学生失业。青年中出现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才的失业并不是就业机会不够造成的,而是他们的素质结构、操作技能不适应市场需求,在择业上存在观念认识上的问题等原因造成的。调查表明,有的大学生宁愿等待,也不愿到与自己期望差距较大的部门、单位、地方工作。这正是结构性业失业的突出特点。
  记者:什么是结构性失业?在我国有哪些突出表现?
  郗杰英: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失业的时间较长,通常在6个月以上。由于劳动力供需出现了错位,使得有的劳动力找不到岗位,有的岗位招不到合适的劳动者,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这是结构性失业的最显著特点。
  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者占总数的80.8%,在县镇和农村就业者仅占19.2%。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已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但在大量的中小城市、县城,特别是西部地区,却面临人才特别是高学历人才的严重短缺。我国的地域性结构失业较为突出。
  观念性结构失业,是指劳动者的就业观念不正确、对岗位的期望值脱离实际而造成的失业。前几年的一些调查表明,许多下岗工人失业就是由于观念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配置的需要,存在“等、靠、要”思想,不愿自主择业,拒绝灵活就业。目前的大学生失业很大程度上也跟就业观念有关。目前,在我国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对工资期望值过高的情况。另外,有关调查还表明,大学毕业生普遍希望在相对稳定的国家机关、各类事业单位和收入相对较好的三资企业、高企业就业。显然,他们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条件的要求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距。
  而技能性结构失业是指由于产业升级换代、经济结构调整、新技术应用于生产等原因,对劳动力的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劳动力不能适应这种要求而失业。我国青年存在着较为突出的技能性结构失业。以技术工人为例,我国现有技术工人7000多万,其中初级工占61.5%,中级工占35%,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仅占3.5%,并且高级工还大多为年龄较大的工人。而发达国家的结构是高级技工以上的占35%、中级技工占50%、初级工占15%。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升级和扩张,技能人才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瓶颈。
  事实上,大学生找不着工作只是青年就业问题的“冰山一角”。我国每年都要面对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的一个庞大的青年失业人群
  记者:在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的同时,每年我国还有近千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市和非农领域转移,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也是年轻人。有专家称,跟他们相比,每年二三百万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是一个“伪问题”。那么,怎么全面地看待我国的青年失业问题?
  郗杰英:21世纪头20年,中国16岁以上人口将以年均550万人的规模增长,到2020年劳动年龄总人口将达到9.4亿人。“十五”期间(年)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最为迅速,年均增长1360万人。这意味着到2020年,我国将新增1亿左右的需就业青年。这还只是单纯的自然增长所带来的新增青年劳动力,不包括现有的历史积淀下来的尚需就业或转移的部分。农村尚有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其中有一亿多是青年。这部分青年加上新增劳动力,仅这两项就意味着新世纪的头20年我国平均每年要安排一千余万青年就业。这几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 由于国有企业改革等原因,许多原来积淀的冗余人员下岗失业,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所增加的就业机会。同时,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中劳动力密集、就业弹性系数大的第三产业比例偏小,整体经济的就业弹性系数偏低,因此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岗位增加极为有限。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将有大量青年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进入劳动力市场,而就业岗位的增加速度与青年劳动力的增加速度之间将有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意味着劳动力供应远远大于需求的现实在短期内难以迅速改变。因此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青年的就业问题将始终是一个大问题。
  曾燕波:就业是工业文明出现以来,困扰人类社会的一个历史性难题。近代以来的所谓工业化、现代化,本质上就是一个资本、技术不断替代劳动力的过程,是一个在物质生产领域不断减少就业的过程。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出生率下降以后,西方各国失业问题才有所缓解。在大量劳动力已经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情况下,西方后工业社会依然存在大量的失业者。直到今天,就业还是西方政治家竞选中的主要话题。就业困难是所有国家现代化过程中都难以避免的现象,中国人口增长先于工业化的国情加重了这一危机。
  关于青年失业原因,各国的情况也许不尽相同,有社会经济不景气问题,青年个人经验不够和(包括人际资源、业务关系资源、资金等)的占有不足问题,也有人口增长问题。青年往往是后入场者,随着科技与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工作职位增长有限,有的领域还有缩减的趋势,青年要有特别的优势才行。所以新工种对青年整体来说应该是有利的。当然有知识有技术的人才在哪里都是受欢迎的,不少工作岗位缺人,但是有更多的人没有工作,这种反差也是常见的。
  青年人失业(包括待业)占失业总数相当大比率,是我国历年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传统的就业制度被打破之后,这一问题显得尤为严峻,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基本上是呈上升趋势。1978年失业青年人数为249.1万人,占城镇失业人数的47.0%;万人,占城镇失业人数的82.8%,与10年前相比几乎增加了一倍;1997年失业青年人占城镇失业人数的68.9%,与10年前相比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1978年的水平。由于第三次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开始逐步进入劳动年龄,我国劳动力资源呈持续上升趋势。2000年,全国新增适龄劳动人口4300万人,平均每年需要安置1400万人。2003年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按国民经济增长7%左右测算,全年只能新增就业和补充自然减员约1000万人,年度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差额在1400万人左右。按原国家计委社会发展研究所社会保障室主任杨宜勇的测算,“九五”期间劳动年龄人口增加5123.75万人,“十五”期间增加5697.23万人,即每年平均增长千余万人。而每年全国从业人员的增长远低于这个数值。同时,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连续上升,2003年高校毕业生比上年增加了40%,需要安排就业人数大为增加。我国200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280万,比2003年增长6.8万,而2005年则有可能突破340万。可以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另外,在农村 1.5亿富余劳动力中,向非农领域转移和进城务工的主要是青年。目前,城镇年约有300万待业青年。在1300万下岗失业人员中,青年占30%左右。青年就业形势面临严峻考验。
  青年人失业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已成为一个严峻的全球性社会问题
  记者:去年年底,国内曾举办过一个青年失业问题的研讨会,当时您在会上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青年失业已经成为一个世界难题。能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吗?
  曾燕波:青年失业是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也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全球化、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青年失业成为全球性的挑战且显得越来越严峻,同时也成为中国政府日益重视的现实课题。
  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全球青年就业趋势报告》显示,世界各地青年的失业问题严重,失业人数比10年前上升了26.8%,失业率在2003年达到14.4%。联合国秘书长2003年世界青年报告表明,在全世界失业人口中,青年占49%,青年失业率是成年人的2-3倍。据估计,目前世界上共有6600 万失业青年,在有相应数据可查的国家中,至少有半数国家的青年失业率超了15%。女青年的失业率更是高于男性。近年来,由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全球化等压力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影响,严重阻碍了青年人的就业,使全世界的青年就业问题更加突出,而在西方国家里青年失业问题格外引人注目。
  长期以来,德国的劳动力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众失业波及的德国青年受全球经济持续滑坡,以及平衡东西德之间经济和社会环境两大类问题的困扰。18--25岁年龄段待业青年的百分比已经从1993年的8.5%上升到了1998年的12%以上。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几乎为零,下半年就业人数的减少幅度是上半年的两倍,失业率为9.5%。2003年失业率为10.5%。德国失业青年主要包括:有学习障碍的青少年,辍学、单亲家庭的孩子,吸毒者,有严重疾病的孩子,少女妈妈;从一般教育体制向职业过渡阶段的青少年;一部分已经完成了职业培训的青少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等。
  在几乎所有拉美国家中,青年受失业的冲击更大,失业率也更高。城市地区15-24岁青年的失业问题,其严重程度更加令人震惊。最近几年的统计表明,拉美国家青年的失业率高于这些国家的平均失业率和妇女的失业率,因而失业青年构成了这些国家失业大军的“主体”,其失业率均为这些国家平均失业率的1倍以上。
  此外,青年失业问题同样困扰着其它一些西方国家,青年人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失业率较高,如西班牙39%、意大利33%、英国14.2%,法国29%。从法国历年失业率的人员构成比例上来看,不到25岁的年轻人是失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来看,青年人失业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已成为一个严峻的全球性社会问题。
  政策优惠、“实习”制度、创业基金......对缺乏工作经验和能力的青年进行扶助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失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
  记者:对处于继续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年来说,一旦处于失业状态,那么在经济、社会、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带给他们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又是难以估量的。应该说,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年能否顺利进入职场、及时融入社会,对于能否最大限度减少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发展的健康与稳定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国外在促进青年就业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曾燕波: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服务业也会得到迅速发展,而且未来服务行业的重要性可能更明显。据统计,2000年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韩国为53%,日本为67%,美国为75%。虽然服务行业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但是还要努力提升高附加值,实现就业岗位的高级化。年的10年间,韩国所实现的就业主要依靠服务业。另外,金融危机后韩国的大部分就业者主要集中在3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据统计,年,在3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的就业人数增加了194万人,而在30-299人的企业中就业的人数则减少了80万人。面对国内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韩国政府把创造就业岗位作为首要工作任务,并且通过政府财政在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由此看来,服务业和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出口。
  法国政府部长理事会在1986年起发起青年挑战计划,目标是建立一个帮助青年创业的支持机制。该计划主要为18-25岁的青年或青年团体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无偿的资金、培训、咨询、中介和后勤服务。随后服务对象又逐渐扩大到15-28 岁的青年。1997年法国颁布《促进青年人就业法》。通过立法,使年轻人在新服务业领域内的就业机会大大增加。截止1999年2月,随着新经济的发展,新服务业对就业人员的需求增加迅速。按国际劳工局的统计,不到25岁的年轻人对职业需求的减少最快。大约有12万青年人在新服务业中找到了职位。和其它国家相比,法国的青年人失业率每年降低21%,在政府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上,主要表现为:制订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促进企业愿意雇佣青年人,为青年人提供和制订从业计划,帮助和引导他们寻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德国的青年就业政策在国际上常被作为成功的典范。与其它西欧国家相比,德国青年失业率一直被控制在较低水平,这是与其完善的青年就业扶助体系分不开的。德国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实习”制度。通过实习制度,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两者间实行了较为成功的整合,实习既包括真正进入公司企业的正式训练,也有在学校进行的以天计或以小时计的间接训练。据统计,接受过实习训练的德国青年约占65%-70%。实习期的报酬低于正式员工(其标准大约是正式员工的1/3左右),但参与率仍然十分高,这就与另一项制度有关,即权威的“职业资格体系”。这种职业资格管理非常严格,认证程序也很正规,在全行业中都得到了认可与尊重,其有效性被社会广泛接受。这种双元培训体制(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特点是培训内容非常实用,书本的知识全在于为了就业岗位的需要,而且从这种体制的发展情况看,实习的地点往往就是未来的就业单位。
  促进我国青年就业的对策建议
  记者:看来国外在解决青年失业问题方面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就中国的国情而言,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哪些有益的启发呢?
  曾燕波:青年就业问题应当受到特别关注,因为青年时期是一个人选择职业道路、获取工作经验与技能、形成自我价值、开始自立并真正融入社会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就业经历可能对其将来乃至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社会来说,青年失业是对宝贵的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如果不能在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的思路上实现突破和创新,就可能延误解决问题的时机,形成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我们可以根据中国青年就业的现实情况及原因,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青年就业政策,在充分利用青年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同时,促进青年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是增强中小企业的就业吸纳力。近年来,民营企业扩大就业的能力与资本的增长呈反比例的变化,私营企业劳动密集型的特征正在迅速淡化,中小企业成为今后吸纳青年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大确立了“抓大放小”方针以来,中小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已占我国全部企业数的99%。中小企业为城镇提供了75%的就业机会。英国、德国、日本三国目前在各自的200人、500人和3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中就业的劳动力分别达到其总劳动力的65%、71%和81%。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新增了2200万的劳动力,其中90%在50人以下的小企业中就业。从各国的实践看,中小企业大多为第三产业。发达国家农业部门的就业比重都在5%以下,服务部门在60%以上。因此,积极鼓励以方便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心的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行业的中小企业发展,并在政策、资金和信息等方面给予支持是明智之举。
  二是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政府可以通过增发国债来适当扩大政府公共开支,扩大投资规模,加速经济增长,通过扩大国民经济总量来拉动就业需求。创造新就业机会的另一个主要途径是推动中心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镇的城市体系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约为30%左右,因此,要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此外,国家还要制定相应法律条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护青年劳动者的权益,同时运用优惠政策,本着来去自由的原则,不迁户口,有计划地组织城镇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比如到西部去发展等等。
  三是鼓励青年开展创业活动。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十分沉重,完全靠政府来“计划安排”是不可能的。根据国际有关经验,青年创造就业岗位是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要建立起一个机制,鼓励千百万人创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据统计,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开始把“创业”看作是与“就业”和“出国”两大出路并行的第三条出路。这第三条路可以说正是符合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由之路。
  四是增强青年素质以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结构性失业将成为我国失业的主要形式。由于入世后企业直接面对的是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通过在职教育和培训、人员流动和竞争机制,实现企业内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在我国现有的从业人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5.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8.9%,小学以下的占45.7%。即使在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中,现有技能不能适应未来市场竞争形势要求的也占一定比例。因此,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吻合的矛盾将成为解决青年就业的主要障碍。劳动力的竞争,最根本的就是劳动力素质竞争。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速度明显加快,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青年整体素质提高,大力发展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是当务之急。
  五是对青年实施职业生涯教育与。生涯辅导是指依据一套有系统的辅导计划,通过辅导人员的协助,引导个人探究、评判并整合运用有关知识、经验而开展的活动。培养青年生涯发展的能力,从而成为一个能够获得自我认定,善于开发自身潜能的社会成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使青年成为智力和身心都健康的人,提高青年的市场竞争能力。要从他们的自身需要考虑,把青年主动开发自身资源和社会压力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加突出。
  六是在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的整合方面下功夫,指导开展职业见习项目。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推出了《关于在本市实施失业青年培训见习补贴计划的试行方案》,规定见习青年与单位不建立劳动关系,由政府给予见习者生活补贴并提供见习期间的综合保险,对见习单位还给予必要的费用。据称,到2003年7月,已经有12000人参加了近200家的职业培训,现在已经有3000多名经过培训的见习者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这项见习方案在青年见习实践中已经显示了较好的成效。但是能够参加见习的青年毕竟只是少数,为此,可以尝试扩大见习基地的建设,还可以开设专门面向的职业见习岗位,由各街道提供全日制的工作岗位,政府从劳动保障经费中拨出部分资金给予社区青年见习补贴,以此解决青年的失业问题,缓解青年的就业压力,并将职业见习项目与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联系起来。目前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已在一些行业实行,但其广泛性、有效性、权威性还不够。应当使这种认证在行业内得到广泛认可与尊重,使得青年通过职业见习确实获得有效技能的同时,也获得尊重。因为职业对于青年来讲,不仅仅是收入来源,也是其自身价值的体现。
  相关链接:
  学生应学会在失败中学习
  在新近结束的“上海教育论坛”上,美国惠而浦公司亚太区人力资源副总监邓涛先生从雇主角度提出,现代企业甄选人才,提倡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也不仅仅是在工作中掌握新的技能,而是一种在失败中学习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恰恰也是现在许多学生缺乏的。
  过半数就业青年未曾培训
  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获悉,我国半数以上的就业青年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培训。缺少专业技能使青年在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种种困难。这份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承担的“中国‘从学校向工作过渡'”课题报告指出,在城镇,新生劳动力中有30%未接受过培训。在农村新转移的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8.6%。该课题的执笔人张丽宾表示,低层次的培训使我国近年来倡导的“先培训、后就业”政策无法落实,也影响了青年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提高。国家应当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培训政策,包括:将技能提升型培训常规化、制度化;出台类似“培训券”的政策,或者对雇主给予培训补贴政策,使青年培训落到实处;政府承担一定的培训成本,并通过强制手段强化企业的培训责任。
  “百企万岗”为大学生增加就业“经验值”
  湖北省坚持统筹社会实践和就业见习,近年来组织100家企业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了10000个见习岗位,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机会和经验值。
  北京将推行大学生实习证书
  从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获悉,“首都大学生实习证书”将在今年暑假开始推行,它将成为大学生实习经历及表现的有力证明。据了解,为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提升就业能力,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在位于海淀区增光路46号的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举办了实习双选周活动,截至记者发稿时,已经有80多家用人单位表示将为大学生提供3000个暑期实习、勤工助学岗位。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还将向实习学生发放“首都大学生实习证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