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为什么没能带兵真实的抗美援朝朝?难道真的是因身体有病

当前位置: &
林彪为何没有领兵抗美援朝:身体确实有病(1)
扫描到手机
15:07:46 &今晚报 & &
毛泽东和(资料图)文史频道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抗美援朝,是人民解放军建军以来面临的最具有挑战性、最艰险、最没有把握的一次大兵团现代化战争。带兵到国门之外作战,并且主要对手是头号军事强国美国,加上南朝鲜军及英、法、加、印等国组成的“联合国部队”,这对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麾下的战将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毛泽东选择入朝部队最高指挥员是十分慎重的,为此,他将东北边防军司令员的位置空缺,等了林彪近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在中共中央做出抗美援朝的决定前,林彪与毛泽东有不同意见;毛泽东和中央确实曾经考虑由林彪带兵入朝,但林彪因为身体不好而没有去,改由彭德怀带兵入朝。后来,对这一问题有种种说法,特别是九一三事件之后,大多的说法是:林彪在抗美援朝问题上消极,装病不带兵入朝。对这一历史情况,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历史分析。林彪曾积极支持组建东北边防军并推荐指挥人选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考虑到东北地区直接受到战争的威胁,又考虑到东北地区战略地位的重要,建议中央成立东北边防军。对毛泽东的意见,中央领导人都赞成,很快,中共中央就做出决定:以十三兵团组建东北边防军,作为防患于未然的战略措施。日下午,周恩来在中南海怀仁堂主持召开了保卫国防问题会议,传达中共中央、毛泽东关于成立东北边防军的决定,讨论保卫东北边防问题。参加会议的有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代总参谋长聂荣臻、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和副政治委员谭政、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和副主任萧华、总情报部部长李克农、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作战部部长李涛、摩托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海军司令员萧劲光、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军委铁道部部长滕代远、炮兵副司令员苏进等。从这份主要领导成员的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出,与会者主要是中央军委三总部、陆海空三军及有关兵种负责人。作为野战军的领导人参加会议的,只有第四野战军的司令员林彪和副政委谭政。林彪在会上发言,积极支持组建东北边防军。他从中国东北地区战略地位,中国在远东地区的战略,中国与朝鲜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组建东北边防军的必要性,同时,他更多的是就组建东北边防军的原则,讲了一些话。这些原则,就是以十三兵团为骨干,组建东北边防军,今后,东北边防军也作为中国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摆在东北地区,对内可以保卫中国东北地区,对外也可以作为一支战略威慑力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起作用。会议讨论了对东北边防军所辖部队、人数、指挥机构设立与领导人选配置、政治动员与后勤保障、车运计划与兵源补充等问题。由于这是一项关系重大的部署,会上没有匆忙地作出决定,而是责成有关单位负责人进一步考虑商议后,在下次会议上再研究确定。7月10日,周恩来主持召开第二次保卫国防问题会议,与会的基本还是上面那些人。林彪在会上再次发言,就组建东北边防军的具体问题,谈了自己的意见,他发言总的精神是:第四野战军在这个问题上义不容辞,要多少人出多少,要多少装备出多少装备。会议经过讨论,决定分别从河南、广东、广西、湖南、黑龙江等地抽调十三兵团的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及四十二军,炮兵第一师、第二师、第八师,以及一个高射炮团、一个工兵团,共计25.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显然,这些部队大多数是来自林彪原来所率领的四野的部队。林彪过去历来对粟裕十分赏识,认为粟裕有很高的军事才能,他亲自提名,粟裕作为入朝部队的先期主帅,到东北地区去带兵。考虑到现在还不能任命粟裕入朝的职务,会议决定先任命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萧劲光为副司令员、萧华为副政治委员、李聚奎为后勤司令员;以十五兵团司令部组成兵团部,统辖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炮兵、装甲兵、工兵及高射炮部队。会议决定,为了集中指挥,成立第四野战军特别司令部,上述部队统一由第四野战军特司负责指挥;空军方面,成立东北空军司令部,而东北空军也统一由第四野战军特别司令部指挥。这一系列决定会后经周恩来斟酌修改后,给林彪也看过,于13日报毛泽东批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史海钩沉:抗美援朝前夕林彪突然患病的真相(2)_新闻中心_文化_新浪网
史海钩沉:抗美援朝前夕林彪突然患病的真相(2)
16:31 & 光明书摘
  作者:彭建冬
  第二天下午,林彪走进毛泽东的房间时,毛泽东站起身迎了过来。
  “主席身体好啊?”林彪快步上前,紧紧地握着毛泽东的手问道。
  “来几天了?”毛泽东没有回答林彪的问题,反问了一句。
  林彪笑道:“昨天到的。”
  “坐!”毛泽东摆摆手让坐,满脸笑容地道:“你最近身体怎么样?”
  林彪摇摇头:“最近几个月胃病老犯,失眠也一天比一天地厉害起来。事情也怪,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整天行军打仗,我身体虽然不算怎么好,但总比现在好些。和平时期,生活也安定了,三灾八难反而多了起来。”
  毛泽东看着林彪,亲切地说:“去医院,请大夫好好检查一下吧!”
  寒喧了一会儿,话转入正题。
  林彪不断地点着头,他聚精会神地聆听毛泽东的掷地有声的谈话。他心里明白,毛泽东这样滔滔不绝的谈论,其用意是明摆着的,动员他挂帅出征。但是,他还不敢去冒这个风险。
  毛泽东看着沉默不语的林彪,单刀直入转入了正题:“我和少奇、总理商量过了,打算让你挂帅出征,怎么样?”
  “主席和几位中央领导同志让我带兵去朝鲜这是对我的信任。大敌当前,作为军队的领导人,为捍卫我们神圣的祖国领土,率兵出去打仗,这是神圣的义务,也是责无旁贷的。”说到这里,他为难地说,“只是我这几个月来身体不好,老出虚汗,四肢无力,头晕眼花,睡不好吃不好。个人流血牺牲是小事一桩,我怕担负不了这样的重担,是不是派一名比我更强、身体更好的同志去……”
  林彪以身体有病为由拒绝率兵出征,这出乎毛泽东的意料。
  毛泽东没想到自己多年一手培养的爱将,到了关键时刻却不听从自己的命令。但是他毕竟是有修养的大政治家,不动声色地说:“身体不好,那就好好休养吧!如果中南医疗条件不好,到北京来治疗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个好身体,怎能担负起重要工作……”
  一天下午,负责中央高级领导健康的保健医生傅连览纯赐直肓恕
  因为工作上的关系,傅连朗歉吒杉依锏某?汀K敲虐莘茫直氩⒉桓械骄妫映ふ魇保蔷腿鲜叮抢吓笥蚜恕:鸭妇洌阕肓苏狻
  “林总最近身体怎样?”傅连拦厍械匚实馈
  “不好!”林彪一只手摸着额头,长舒了一口气,有气无力地说,“吃不下饭,整夜失眠,整天头晕,四肢也无力,走起路来,像没有脚跟似的,晃晃悠悠的。老是心烦意乱,脑子里老是像腾云驾雾一般。”
  “傅大夫,”林彪身旁的叶群接着说,“咱们是老朋友了,林总的健康状况,你最清楚,你可千万把林总的病给治好呀!”
  她望望愁眉苦脸的林彪,眼里含着泪花,说:“论年纪,林总40多岁,正在壮年,可是病成这样子,我真担心他!”
  说着,叶群从兜里掏出手帕,擦着眼泪,哭泣一般诉说着:“他的病,是他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造成的。吃糠咽菜,又受过重伤,什么样好身体,也经不起这么折磨。”这时,她用哀求的目光,望望沉默不语的傅连溃傲肿艿牟【涂扛荡蠓蛄耍颐侨业慕】担踩勒棠懔恕A肿芤舱婀坏姑沟牧耍沾蛄颂煜虏痪镁筒×耍巯掠卸嗌僦匾挝瘢盟コ械!尤其是主席让他率兵出国,结果他身体不行。一想到这,我们全家都难过。这是主席和党中央对林总的重用,可他……”
  叶群哭泣着说不下去了。
&nbsp&nbsp&nbsp&nbsp[2]&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
新 闻 查 询
热 点 专 题
 相关链接
&nbsp 15:25:12
&nbsp 15:20:04
&nbsp 12:18:13
&nbsp 12:18:13
&nbsp 12:18:13
&nbsp 10:38:52
&nbsp 10:38:52
&nbsp 10:38:52
&nbsp 16:44:25
&nbsp 16:44:25
&nbsp 16:40:09
&nbsp 11:45:41
&nbsp 11:55:40
&nbsp 11:55:40
&nbsp 11:55:40
&nbsp 11:55:40
&nbsp 11:55:40
&nbsp 09:17:11
&nbsp 15:06:58
&nbsp 12:20:22
铃声搜索:
   【中国联通用户 拨打
飞翔浪漫天空
缤纷祝福/娱乐快报】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网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林彪为何没有领兵抗美援朝:并非装病 身体确实有病_凤凰历史
林彪为何没有领兵抗美援朝:并非装病 身体确实有病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林彪说他每晚失眠,身体虚弱多病,怕风、怕光、怕声音。对于林彪讲的自己的身体情况,毛泽东是相信的。
核心提示:显然,林彪也知道了毛泽东和中央书记处其他领导人有让他率兵入朝作战的意图。林彪也不能不在毛泽东面前如实讲清楚自己目前的身体情况。林彪说他每晚失眠,身体虚弱多病,怕风、怕光、怕声音。对于林彪讲的自己的身体情况,毛泽东是相信的。就是在谈话当中,毛泽东也看出了林彪身体的虚弱。林彪此时谈这些话的意思,是他自己的身体情况不允许他率兵入朝作战,他的意思很明白:如果中央决定出兵朝鲜,最好另外物色率兵的人选。&毛泽东和林彪 资料图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马丽,原题:林彪为何没有领兵抗美援朝:身体确实有病抗美援朝,是人民解放军建军以来面临的最具有挑战性、最艰险、最没有把握的一次大兵团现代化战争。带兵到国门之外作战,并且主要对手是头号军事强国美国,加上南朝鲜军及英、法、加、印等国组成的&联合国部队&,这对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麾下的战将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毛泽东选择入朝部队最高指挥员是十分慎重的,为此,他将东北边防军司令员的位置空缺,等了林彪近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在中共中央做出抗美援朝的决定前,林彪与毛泽东有不同意见;毛泽东和中央确实曾经考虑由林彪带兵入朝,但林彪因为身体不好而没有去,改由彭德怀带兵入朝。后来,对这一问题有种种说法,特别是九一三事件之后,大多的说法是:林彪在抗美援朝问题上消极,装病不带兵入朝。对这一历史情况,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历史分析。林彪曾积极支持组建东北边防军并推荐指挥人选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考虑到东北地区直接受到战争的威胁,又考虑到东北地区战略地位的重要,建议中央成立东北边防军。对毛泽东的意见,中央领导人都赞成,很快,中共中央就做出决定:以十三兵团组建东北边防军,作为防患于未然的战略措施。日下午,周恩来在中南海怀仁堂主持召开了保卫国防问题会议,传达中共中央、毛泽东关于成立东北边防军的决定,讨论保卫东北边防问题。参加会议的有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代总参谋长聂荣臻、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和副政治委员谭政、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和副主任萧华、总情报部部长李克农、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作战部部长李涛、摩托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海军司令员萧劲光、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军委铁道部部长滕代远、炮兵副司令员苏进等。从这份主要领导成员的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出,与会者主要是中央军委三总部、陆海空三军及有关兵种负责人。作为野战军的领导人参加会议的,只有第四野战军的司令员林彪和副政委谭政。林彪在会上发言,积极支持组建东北边防军。他从中国东北地区战略地位,中国在远东地区的战略,中国与朝鲜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组建东北边防军的必要性,同时,他更多的是就组建东北边防军的原则,讲了一些话。这些原则,就是以十三兵团为骨干,组建东北边防军,今后,东北边防军也作为中国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摆在东北地区,对内可以保卫中国东北地区,对外也可以作为一支战略威慑力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起作用。会议讨论了对东北边防军所辖部队、人数、指挥机构设立与领导人选配置、政治动员与后勤保障、车运计划与兵源补充等问题。由于这是一项关系重大的部署,会上没有匆忙地作出决定,而是责成有关单位负责人进一步考虑商议后,在下次会议上再研究确定。7月10日,周恩来主持召开第二次保卫国防问题会议,与会的基本还是上面那些人。林彪在会上再次发言,就组建东北边防军的具体问题,谈了自己的意见,他发言总的精神是:第四野战军在这个问题上义不容辞,要多少人出多少,要多少装备出多少装备。会议经过讨论,决定分别从河南、广东、广西、湖南、黑龙江等地抽调十三兵团的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及四十二军,炮兵第一师、第二师、第八师,以及一个高射炮团、一个工兵团,共计25.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显然,这些部队大多数是来自林彪原来所率领的四野的部队。林彪过去历来对粟裕十分赏识,认为粟裕有很高的军事才能,他亲自提名,粟裕作为入朝部队的先期主帅,到东北地区去带兵。考虑到现在还不能任命粟裕入朝的职务,会议决定先任命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萧劲光为副司令员、萧华为副政治委员、李聚奎为后勤司令员;以十五兵团司令部组成兵团部,统辖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炮兵、装甲兵、工兵及高射炮部队。会议决定,为了集中指挥,成立第四野战军特别司令部,上述部队统一由第四野战军特司负责指挥;空军方面,成立东北空军司令部,而东北空军也统一由第四野战军特别司令部指挥。这一系列决定会后经周恩来斟酌修改后,给林彪也看过,于13日报毛泽东批准。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播放数:2292237
播放数:1573937
播放数:568316
播放数:5808920[史海钩沉]林彪到底是如何对待抗美援朝的 --青岛新闻网
[史海钩沉]林彪到底是如何对待抗美援朝的
青岛新闻网
在中共中央决策抗美援朝时,毛泽东与林彪有不同意见。当年,毛泽东和中央确实曾经考虑由林彪带兵入朝,但因为林彪身体不好而没有去,后改由彭德怀带兵入朝。后来,对这一问题有种种说法,特别是“九一三”事件之后,大多的说法是:林彪在抗美援朝问题上消极,装病不带兵入朝。真实情况到底如何?请看本刊综合报道。
页面功能  【
aid=document.location
tit=document.title
document.write("】
相关链接:当前位置: &
林彪为何没有领兵抗美援朝:身体确实有病(2)
扫描到手机
15:07:46 &今晚报 & &
从上述决定我们可以看出,林彪对于保卫祖国问题是十分重视的,对于组建东北边防军,是坚决支持的。经他推荐,中共中央最初是确定在必要时由粟裕率领中国军队先期出兵朝鲜的。但可惜的是,粟裕身体不好,不能赴朝指挥作战。从近期出版的《粟裕年谱》中我们可以看到:就在中央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时,粟裕正在青岛治病。他得知中央的任命后,十分着急,便托罗瑞卿给毛泽东捎了封信,说明了自己的身体状况。毛泽东收到他的信后即于8月8日写了回信。在复信中毛泽东说:“罗瑞卿同志带来的信收到了,病情仍重,甚为系念。目前新任务不甚迫切,你可以安心休养,直至病愈。休养地点,如青岛合适则在青岛;如青岛不甚合适,可来北京,望酌定之。”此前,周恩来和聂荣臻考虑到粟裕正在治病,而萧劲光、萧华二人一时也无法到东北边防军任职,便联名致函毛泽东,建议东北边防军“先归东北军区高岗司令员兼政委指挥”,待粟裕、萧劲光、萧华赴任后再成立边防军司令部。毛泽东同意他们的意见。毛泽东考虑让林彪赴朝指挥志愿军毛泽东从来就没有放松对我国国家安全问题的警惕性。当年,他每天一起床,首先要看的,就是朝鲜战事的文件和东北边防军情况的文件。林彪此时对这方面情况也十分重视。他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最强大的一支部队&&第四野战军的统兵人物,作为参与中央军委领导工作的高级将领,对朝鲜战事和我国东北地区的安全是放在心上的。他也是每天必看这方面的文件,那一段时间,他也在经常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同时更不能否认,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对这方面的问题都十分关注,因为毕竟战火就要烧到中国的大门口了。在中央的统一领导和精心安排下,东北边防军的部队建设、武器补充、物资筹措等准备工作一直在紧张进行,应该调动的部队也开赴东北,但由于主帅没有定下来,东北边防军的领导班子也一直没有成立。8月下旬,朝鲜人民军向南的攻势减弱了,朝鲜战场上呈现僵持局面,战局发生逆转的可能性增大了。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预见到,中国不出兵朝鲜,已经不可能了。他和周恩来开始物色新的东北边防军统帅人选。很自然地,想到了林彪。毛泽东和周恩来为什么会想到林彪?因为林彪是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时任中南局第一书记、中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组建东北边防军时抽调的大多是原四野的部队,他本人也参与了东北边防军的组建工作,由他指挥作战比较顺当。更重要的原因,是毛泽东和周恩来都认为,林彪在军事上是有才干的。长期革命战争的考验证明:林彪很会打仗,而且,在解放战争中,林彪又以善于打硬仗、大仗而闻名。军队中当时就对林彪有“三大战役有其二”(指林彪参加指挥了辽沈、平津两大战役),“渡江战役有其半”(指林彪在渡江战役中指挥了西线军队过江)之说。同时,林彪很受毛泽东的赏识,毛泽东对林彪有过这样的评价:林彪打仗又狠又刁。当时,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另一个考虑是:出兵朝鲜肯定要与朝鲜领导人和苏联军事顾问配合行动,林彪在东北期间,曾经和朝鲜党领导人共同作战,许多朝鲜人民军的高级将领,曾经是林彪的部下。林彪在苏联治病期间,和苏联军队的高级将领关系很好。毛泽东和周恩来还有一个考虑就是:抗美援朝,必定要在冬季作战,而林彪在东北时,有指挥大部队冬季作战的经验。总之,毛泽东和周恩来当时是瞩目于林彪的,认为林彪是最合适的率兵入朝的人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实的抗美援朝 的文章

 

随机推荐